李二乘坐步輦,前往太極殿上朝,剛剛走上禦階還未落座,就瞥見了混在百官隊列中的端木天。


    李二下意識蹙眉。


    這貨今天怎麽又來了?


    不禁李二心裏犯嘀咕,太極殿內的百官也是各個心中打鼓,揣測著這貨今天上朝是何用意。


    於是,早朝議程完畢, 百官卻無人出列奏事,包括李二在內,眾人全都把目光投向了端木天,想看看這貨又想幹什麽。


    被眾人這般盯著,端木天臉皮再厚,也略有些尷尬了。


    他輕咳一聲, 伸手摸了摸鼻子,出列朝李二躬身揖禮:“臣光祿大夫柱國萬年縣郡公衛尉寺卿國子司業端木天有事進奏。”


    <a id="wzsy" href="https://www.ranwena.net">ranwena.net</a>


    百官頓時來了精神,各個伸長了耳朵, 打算聽聽這貨又要說什麽。


    李二也同樣好奇:“奏來。”


    端木天義正言辭的開口說道:“啟稟陛下,大丈夫生於天地之間,濟世安民,忠君報國,乃是男兒所為。”


    他這番話,自然是正確至極,李二與百官紛紛頷首,表示認可。


    就聽端木天繼續說道:“臣以為忠君報國,須有膽魄,有強健體魄,更需有膽氣熱血。要論膽魄熱血,臣以為隻當首推軍中諸將。”


    “故臣奏請陛下,請應允國子學實施軍訓製,對一應生徒進行軍訓!”


    端木天這話一出, 李二愕然,百官嘩然。


    軍訓一詞,眾人自然沒聽過, 卻也能理解其意。


    但讓國子學的生徒進行軍中訓練, 這事實在是有些匪夷所思,聞所未聞。


    滿朝文武,也隻有老爺子能明白端木天的意思了。


    對於坑爹兒子的“天才想法”,老爺子也隻能搖頭苦笑。


    在大唐搞軍訓,虧他想得出來。


    但老爺子也必須承認,端木天的這個想法,倒是不壞。


    李二有些弄不清端木天想法,開口問道:“九如,國子學中自有習練射、禦之術,為何還要軍訓?”


    華夏自古其實便有“軍訓”,隻是方式與後世不同。


    養國子以道,乃教之六藝。


    君子六藝,“禮、樂、射、禦、書、數”,射、禦便是軍訓課。


    騎馬駕車射箭,都是士大夫必須掌握的。


    若是射術不佳,還會被人嘲笑。


    比如蕭瑀這位唐初名臣,便是出了名的射術不佳,結果被歐陽詢寫了一首《嘲蕭瑀射》的詩進行嘲笑。


    周朝時周天子還通過射箭對諸侯王、公卿士大夫進行考核,考核不合格者不能參加祭祀, 且會被消減封地。


    周天子還曾親自到學宮監督國學子弟訓練射術,可見對其重視程度。


    唐人尚武,對於射、禦之術也是相當重視,所以在李二看來,端木天的提議似乎並沒必要。


    端木天笑道:“陛下,臣說的軍訓,並非但指射、禦二術,而是指軍中紀律。臣建議從禁軍中擇優秀校尉,教授生徒軍中隊列,通過操練,教給生徒們進退的規矩,聚散的法度,使他們熟悉各種信號和口令,做到令行禁止,協調一致。”


    “以軍中紀律,鍛煉生徒身心涵養、紀律、負責等諸觀念,可提高諸君忠君愛國之精神。”


    “故而臣請陛下應允此事,在國子學中進行軍訓。”


    華夏古代軍中訓練,主要練的便是隊列,這也是最基礎的訓練內容。


    隊列練不好,軍陣就容易亂,其結果就是自相踩踏。


    據說靖康年間,兩千宋軍遭遇十七名金國騎兵,結果卻是慘不忍睹。


    十七名金國騎兵一分為三,以七騎居前,各分五騎為左右翼,且馳且射。


    結果宋軍軍陣大亂,互相踩踏、傷亡近半,丟臉丟到姥姥家去了。


    所以曆朝曆代,軍中訓練,首先練的便是軍陣隊列。


    對於端木天的奏請,李二有些不置可否,便看向百官:“端木愛卿奏請這事,諸公如何看?”


    百官互相看看,也不知該如何回答。


    倒是老爺子站出列來,很難得的對兒子表示了支持。


    “啟稟陛下,臣以為此事可試上一試。以軍中紀律訓練生徒,可令生徒們領悟何為團隊,培養團結互助的作風,增強集體凝聚力,懂得學海無涯苦作舟的道理。故而臣以為,讓生徒進行軍訓,並無壞處。”


    老爺子覺得既然後世學生都要軍訓,那麽讓國子學生徒軍訓,確實也不是壞事,所以才會表示支持。


    李二對於老爺子的意見,向來重視,見老爺子居然也這般說,倒是鄭重了幾分。


    “哦?端木公也這般看?嗯,也有道理,如此說來,試上一試,倒也無妨。諸公可有意見?”李二看來,這不過是小事,便點頭答應了。


    殿內百官,對於端木天所奏雖然不太理解,但他們覺得這個奏請也不算是胡搞,說起來也有幾分道理。


    既然秦國公端木丘都站出來表示支持了,他們這些官員自然也不欲多事。


    於是端木天所奏,就這般通過了。


    端木天見狀,立即打蛇隨棍上,接著開口道:“陛下,臣奏請從十二衛各調一批校尉、旅帥去國子學,臣打算將國子學生徒分為十二隊,由十二衛的校尉分別進行訓練。三個月後,臣想在國子學中搞一場閱兵式,請陛下與諸公前去檢閱國子學生徒軍訓效果,看看十二衛的訓練成果。若有表現優異者,還請陛下予以褒獎,不知可否?”


    李二聽他說得有趣,倒也不反對,便頷首同意了。


    十二衛大將軍聞言,原本沒當回事的他們,卻是紛紛側目。


    李二登基為帝後,封了九個十二衛的大將軍。


    齊國公長孫無忌為左武侯大將軍,吳國公尉遲敬德為右武侯大將軍,樊國公段誌弦為左驍衛大將軍,長孫順德為右驍衛大將軍,秦瓊為左武衛大將軍,宿國公程咬金為右武衛大將軍,柴紹為右衛大將軍,潞國公侯君集為左衛將軍,王君廓為左領軍大將軍。


    當然,九位大將軍不少都是虛銜,屬於掛職。


    比如長孫無忌身為吏部尚書,自然不可能真去左武侯衛帶兵,王君廓在幽州任都督,也不可能跑回長安城掌管左領軍。


    十二衛為天下府兵之領,是中央禁軍的常備軍團。


    其實大唐禁軍是十六衛,隻是另外四衛是左右監門衛和左右千牛衛。監門衛掌諸門禁衛,千牛衛為皇帝侍從、儀衛,所以端木天並未將這四衛算在內。


    如今十二衛大將軍,除了王君廓在幽州,程咬金、尉遲敬德還在追殺突厥人外,長孫無忌、秦瓊、侯君集等人聽到端木天的話後,卻是心裏起了別樣心思。


    即便如長孫無忌這般,隻是掛了左武侯衛大將軍的虛銜,但他卻也不願見到左武侯衛丟人,怕折損了臉麵。


    長孫無忌尚且如此,其他十二衛大將軍自然更不肯落與人後。


    十二衛分別派人訓練生徒,這特娘的要是沒訓練好,三個月後在那什麽閱兵式上丟人現眼,他們這些大將軍的臉,可就丟盡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我爹也是穿越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吃貨胖子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吃貨胖子龍並收藏大唐:我爹也是穿越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