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醫田卜又令眾多民夫過來看病,民夫數百之眾,呼啦一片全擠過來之時,擠的把小小的院子大門門框都要給擠垮了。


    鬧哄哄一片,任憑田卜如何聲嘶力竭的呼喊說一個個來,沒人聽。


    田卜這才後知後覺的想起,這樣不行。


    再擠要出事,院子中就升火熬著藥,怕民夫們把藥罐給碰撒了,匠人已經罵人了。


    匠人罵人,民夫可不還嘴,一時間,眼看就要打起來。


    卜雖說醫術不錯,但畢竟,之前也隻是個醫師而已,哪裏遇到過幾百人朝這邊擠著要看病的陣仗。


    如今場麵,卜從來沒遇到過。


    怕出事,卜隻好慌忙從人群中擠出去,去找劉關張三人求助。


    而後,劉備派了幾隊鄉勇過來,連趕帶罵的把人從院子裏到巷子裏,拉成了兩排,這才穩定秩序。


    重新回到醫館,卜這才舒了口氣,安心開始一個個號脈診治。


    卜醫術或許可以,但是,他診治速度有限,好久,才診治七八人,隊伍根本沒動。


    前邊診治的這七八個人,有人氣虛,有人脾弱,有人肝火旺,卜一個個抓藥開藥,認認真真。


    就這樣診治了七八個人之後,卜突然覺得不對了。


    好像,這些病不是急病,病不重的話,不治也行。


    當務之急,應是治急症。


    卜一拍額頭,幡然醒悟。


    往下,卜就有的放矢,讓人伸出舌頭看舌苔,然後再上手一摸脈相,隻要不是風寒之類的亟待救治的病,直接不開藥直接讓人讓人走了。


    第十一人,是個佝僂的老人,老人虛弱極了,把手伸過來時,喘氣聲如風箱一般。


    卜上眼一看,就直覺這老人病重許久,怕要棘手。


    果然,一號脈,卜眉頭就皺起了。


    正這時,有幾個兵丁打扮的漢子過來。


    為首的鄉勇直接走到藥堂來,一步跨過門檻,嘿嘿一笑,揚手很自來熟的跟卜打招呼,“聽將軍說,咱軍中也有軍醫了,以後咱就是弟兄了。”


    鄉勇大大咧咧,擼起袖子,“來,先給俺看看,你看看俺手上長的這個瘡,能治不?”


    原來是,劉備看民夫都去瞧病了,頓時想到,眾鄉勇奔波近月,從未徹頭徹尾找醫師看過,劉備便也告知眾鄉勇,有空可以去找卜去瞧瞧。


    於是,幾個鄉勇便來了。


    卜正全神貫注的感受脈相,鄉勇這一打擾,便無法集中注意力了。


    不悅的抬眼看了一眼鄉勇手臂上的瘡,“無妨,非急症,明日再看不遲。”卜不耐說到。


    一聽卜現在不給看,鄉勇頭頭頓時不悅,“你就給俺看看,能耽誤啥事兒?”


    卜不耐更甚,他抬眼,目視著吵鬧不休的鄉勇,“出去!看病也得有個輕重緩急!某說了,非急症,明日再看!”


    卜生氣無比。


    這一下,鄉勇頭頭也是個暴脾氣,頓時覺得卜不給他麵子,就跟卜吵了起來。


    正被卜瞧病的那個老人,膽小怕事,撐著虛弱的病體,陪著笑,點頭哈腰的,“讓軍爺先瞧,俺等等,軍爺先!”


    老人討好一般,生怕惹怒了鄉勇。


    事情鬧成這樣,卜脾氣也上來了,“老人家留步。”


    卜叫停扶著門就要出去的老人。


    然後,卜怒視麵前鄉勇,手朝外一指,“某說了!滾出去!”卜冷聲訓斥。


    卜看著淡漠木然的一個人,脾氣竟然一點不小。


    怕這兩人打起來,有聰明的民夫趕忙跑去叫劉備來了。


    劉備聞言趕來,卜和鄉勇頭目已經怒目而視,相互瞪著,僵持好一會兒了。


    劉備來的路上,已了解了事情大概,故而,來了之後,不由分說,直接訓斥幾個鄉勇。


    劉備當著眾人的麵,毫不留情的訓斥著幾個鄉勇,“人說了,得分個輕重緩急,你幾個沒急病,等兩日又如何?給我滾回去!”劉備臉一板,訓斥著。


    幾個鄉勇垂頭喪氣的趕忙離開。


    帶趕走鄉勇,劉備神色又變了,變得麵帶笑意。


    劉備轉身,看著不卑不亢站著的卜,劉備點頭讚歎。


    “卜,此事你做的對,無論貴賤,按輕重緩急來治,萬不能耽誤急病之人。”劉備告誡到。


    卜聞言,拱手一禮,正色道,“軍師有令,誰有病,給誰治。”


    劉備聞言,微愣。


    “誰有病,給誰治。”劉備輕念了這句話,劉備心思細膩,如何不能體會到這話裏的意思。


    劉備笑了,對卜更是滿意,對不在此處的李孟羲,對李孟羲給卜的軍令也分外滿意。


    “卜,治病用藥,但用便是,莫要省減。”劉備繼續交代。


    聞言,卜又是拱手一禮,又是正色說到,“軍師有令,誰有病,就給誰用藥。”


    劉備聞言,又是一愣,然後哈哈大笑。


    “好啊,好!”劉備大笑而去。


    顯然,李孟羲和卜這一對上下級,於醫事一道,處處皆有考慮,不勞外人費心了。


    有如此得力之人,劉備就覺得心情暢快。


    再說李孟羲這邊,隨著時間的流逝,蒸酒器蒸出的烈酒如同是小的自來水水管一般,嘩啦啦的流。


    大量出酒的過程,持續了大概十來分鍾之多,水酒八壇半,最後,蒸出來的酒,大致一壇。


    出酒率,大致低度水酒,八壇出酒大概能有個一壇半。


    後邊還有酒能蒸出來,因為已經接了一壇的緣故,李孟羲迫不及待的想把酒拿給劉關張去看。


    他囑咐仆人們,說若是看酒流的少了,就再換個酒壇單接,然後,停火。


    匆匆交代完,李孟羲便抱著酒壇,出城去找劉關張三人去了。


    走在路上,李孟羲還想,據說,蒸餾酒最早元朝才開始有。


    可是,在元朝以前,漢代的人,也知道蒸餾技術啊,比如青梅煮酒,就是喝酒時,稍微煮一下,酒中一些雜醇蒸發掉,喝起來口感會更好。


    還有,前世曾經在哪看過一眼,好像是一篇考古相關的文章,說的是,從劉勝墓裏,考古發現了一套蒸酒用的蒸餾器。


    對,沒錯,就是蒸餾器,漢代已經有蒸酒器的技術,並且知道蒸酒該如何進行。


    可這讓李孟羲更疑惑了,既然漢代都已經有了蒸餾器技術,蒸酒的酒質又遠超普通水酒,為何,漢代會沒有蒸餾酒,這是為何?


    好生奇怪。邏輯有不能通之處。


    帶著疑惑,李孟羲和弟弟一起,去莊園那裏,路上,弟弟歡快的跑前跑後,嚷嚷著想喝一口嚐嚐。


    小孩子不能喝酒的,李孟羲毫不留情的拒絕了弟弟的胡鬧。


    對了,墓裏發現蒸餾器的那個劉勝,便是中山靖王……


    也就是,劉備老祖宗。


    很快,到了莊園。


    遠遠的看到亭子中的劉關張三人,離得老遠,李孟羲便舉著壇子,開心的喊,“三將軍!酒!酒好了!”


    聞言,嗜酒如命的張飛呼哈哈大笑,遠遠的迫不及待的朝李孟羲,“快快拿來!”


    至亭中,張飛迫不及待的,一把奪過酒壇,然後掀開蓋子,陶醉的湊到酒壇上,狠狠地聞了一下。


    然後,張飛迫不及待的催下人拿碗去。


    要是普通水酒,張飛就直接抱著壇子灌了,張飛是實在舍不得讓此酒香撲鼻的酒有絲毫浪費,這才一定等酒碗拿來再喝。


    張飛抱著酒壇,如同抱著個寶貝,時不時嘿嘿傻笑一下。


    劉備關羽二人,看的搖頭不已。


    很快,仆人便小跑著端著一摞酒碗過來了。


    碗有了,張飛一手抱著酒壇,嘩啦把碗一擺,倒酒。


    酒倒了半碗,張飛一副饞壞了模樣,端碗就喝。


    雖不知這蒸餾酒有多少度,但看張飛這豪爽的一口悶的喝法,李孟羲驚訝。


    半碗酒一口喝下,剛入口,張飛沒忍住,一口把酒噴了出來。


    酒辣的張飛直吐舌頭,張飛瞪大了眼睛,眼睛圓睜,微微咳嗽,他看著李孟羲,“這酒,這酒怎地……”


    張飛無法形容酒的味道。


    李孟羲隻當酒太烈了,張飛喝不慣,笑而不語。


    張飛欲言又止的看著李孟羲。


    張飛又拿碗,又倒半碗,遞於關羽,讓關羽也嚐嚐。


    關羽端起酒碗,壓住胡子,抿了一口。


    酒入口,關羽眉頭就直接皺了起來,關羽直接把酒咽下,然後和張飛一樣,微微咳了一下。


    關羽嚐了酒,神情也和張飛一樣,欲言又止的看著李孟羲。


    關張二人喝酒的眼神都不太對,一點沒有喝好酒應有的興奮,李孟羲感覺情況不太對。


    難道,酒有問題?!


    張飛又倒酒一碗,於劉備,請劉備喝。


    李孟羲瞪大著眼睛,盯著劉備喝酒的反應。


    劉備為表示對李孟羲勞動成果的尊重,他倒是一口喝的比關羽喝的口都大。


    然後,酒入口,劉備麵部都扭曲了。


    酒咽下,劉備咳嗽連連。


    而後,劉備也欲言又止的看著李孟羲。


    劉關張三人嚐完酒了,皆是眼神古怪的看著李孟羲。


    李孟羲覺得氣氛有些不對了。


    酒有問題還是咋了,李孟羲眉頭微皺。


    酒壇就在石桌上放著,李孟羲走去,給自己倒了一碗酒。


    李孟羲決定親自嚐嚐,看這酒到底為何喝的三英沉默不言。


    端碗,喝了一大口,烈酒入口,火燒一般的感覺瞬間麻痹了李孟羲的舌頭,酒精的味道沿著口腔直往鼻子躥,一瞬間李孟羲覺得自己的鼻子失去嗅覺了。


    李孟羲被一口酒嗆的咳嗽連連,口中的酒直接吐了出去,李孟羲嗆的眼淚都出來了。


    這口感不對,酒精太嗆人,跟白酒綿柔的口感根本不一樣。


    李孟羲被這酒嗆的幹嘔不止。


    喝過一次剛蒸餾出的酒,李孟羲此時就突然明白了,為什麽漢朝已有蒸餾技術,卻沒有發展出蒸餾酒的原因了。


    因為剛蒸餾好的酒,味道太刺激了,簡直不能忍受。


    更多的技術細節,李孟羲突然就想起來了,好像,酒好像出鍋還要需要放置一段時間釀一下,讓酒口感柔和之後才能喝。


    蒸餾和蒸餾酒之間,還缺了一個技術環節呢!


    按照技術發展的脈絡來看,原始時期人類發現把水果堆積起來放一段時間,然後會產生一種好聞又好喝的東西。


    於是,最早的釀酒術出現了。


    接著進入文明時代,人們慢慢依靠經驗,學會了用糧食來更高效的釀酒。


    古代釀酒技術的發展來自於經驗的總結。


    技術的推動力來自直觀直接的經驗,那麽把酒熱一下蒸餾一下會好喝一點,這是直接經驗,漢代人已經摸索到這一步了;而把酒蒸汽收集起來,這就是非直接經驗,而是拐了一個大彎了。


    漢代有眾多的人口,眾多的基數,在眾多的人口基數下,或許曾有極少數釀酒匠人有試過收集酒蒸汽來收集酒。


    可問題就在這裏,酒剛蒸餾出來,難以下咽。


    一試蒸餾酒不好喝,就沒人再用這個方法了。


    而發現蒸餾出來的酒不好喝之後,還繼續用昂貴的酒蒸餾那麽一小點酒,還不喝,還放幾個月,這麽做的人幾乎沒有,因為沒有理由和推動力去這麽做。


    依賴於經驗總結方式的技術提升,技術改進的可能,全憑概率。


    試過收集酒精蒸汽的離經叛道的釀酒師,可能萬人中才有一個,而這一萬分之一的釀酒師中,嚐過剛蒸餾出來的酒不好喝,還繼續蒸餾,而能想到把蒸餾酒窖藏一段時間的人,更是萬中無一。


    一萬分之一的一萬分之一,是千萬分之一。


    在如此小的概率之下,漢代千萬之巨的人口,其中竟無一人能想到把酒蒸好,再放置一年半載,想來很正常了。


    所以古代中國雖然有著強大的人口基數帶來的紅利,基本盤大,實用技術發達,但是經驗科學占據主流,理論科學不成體係,這帶來的後果是,一是技術發展迭代慢,二是當經驗科學達到頂端時,難以再進一步,好多東西能領先世界千百年,可千百年後,還是一個樣。


    李孟羲想通了其中要害,他明白了為什麽漢朝有蒸餾技術,卻沒有蒸餾酒,甚至到後來頻繁戰亂,連蒸餾技術也失傳了,他明白原因了。


    蒸餾技術和蒸餾酒,不是有一就有二的,其中還差了至少一個技術環節。


    而按古代技術緩慢發展的速度來看,一個技術環節,隻依靠經驗,需要漫長幾百年甚至更長時間的慢慢摸索才能改進。


    <a href="http://m.yqxsw.org" id="wzsy">yqxsw.org</a>


    而漢代到元朝,正是千餘年的時間跨度,蒸酒技術到蒸餾酒,這一千多年,依然沒跨到這一步。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漢末第一兵法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南宮我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南宮我夢並收藏漢末第一兵法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