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旗最重要的一點,是要夠醒目,近處的士兵眼一眼能看到,遠處戰場後方的傳令兵也能一眼從亂糟糟的廝殺戰場看到軍旗在哪。
若是從旗幟醒目這一點來看,如果旗幟顏色和士兵衣服顏色一模一樣,那麽士兵的衣服的顏色就是顏色汙染了。
人的眼睛有視覺停留效果,如果軍旗和軍服都是紅色,步卒埋頭廝殺,左右前後都是袍澤的紅色軍服,突然聽到撤退的命令,步卒忙抬頭去看營旗在哪,營旗也是紅色,一瞬間眼睛沒從四周的紅色軍服的的環境中緩過神來,很可能一下看不到紅色的營旗。
這麽一耽擱,步卒遲疑了一下,就是一兩秒鍾,要是每個步卒都這麽遲疑了一下,慢了一兩秒,對軍隊整體的反應速度影響就大了。
這隻是一種情況。站在後方傳令兵的角度來看,軍旗的顏色若是跟軍服顏色一樣,遠看就是一團糟,不容易看清軍旗在哪。
所以,軍旗似乎不該跟士兵軍服的顏色一樣。
可似乎,軍旗顏色跟士兵軍服顏色一樣,也有好處。
視覺有留存效應, 長時間看紅顏色東西,再抬頭看一個紅色的旗幟, 大腦興奮度不夠, 很可能一時半會兒就把軍旗給忽略掉了, 急切間找不到軍旗。
留存效應能模糊視覺,可同樣會產生慣性。
比如一群穿紅衣的步卒在陣上廝殺, 身邊都是同樣穿紅衣的袍澤,眼睛已經看了紅顏色許久,突然下令撤軍, 腦袋轉了一半,突然看見一麵紅旗,因為看紅顏色太久,大腦還未開始思考,下意識的就朝紅色軍旗靠過去, 然後, 走錯方向了。
紅色軍旗, 是弓弩營的軍旗, 因為弓弩營軍服是綠色, 所以用紅旗作為區分。
步卒的軍旗是綠色的, 應該跟著綠旗走才對。
可見, 軍旗跟軍服一個顏色, 有好處也有壞處。
軍旗不跟軍服一個顏色, 同樣有好處有壞處。
旗服同色的好處有,廝殺之中,突然有軍令,不管是撤退, 還是讓跟著軍旗衝鋒,大腦未思考之前,看到和袍澤衣服顏色相同的旗子, 下意識的就跟上去了。
戰陣廝殺,刀來槍往的,大腦空白, 哪裏能去想複雜的事。所以旗服同色,有利於戰陣之中, 快速號令士卒。
而缺點就是, 可能會眼盲, 一秒半秒間, 找不到軍旗;還有就是,在後方和遠處看,旗服如果同色,後方指揮官遠看看不清楚陣中旗號在哪。
同理旗服不同色的優缺點有——
優點是,旗幟遠觀會很明顯,站在遠處看,也一目了然。同時士卒猛然抬頭看軍旗,不會眼盲,一下就能看到。
而缺點是,眼睛看了很長時間的紅色,再抬頭一看其他顏色,有那麽一時半會兒,得反應一下,不如同色軍旗那樣,大腦還未思考,身體就能跟上去。
優缺點,李孟羲明了了。
那麽是否可以把旗服同色,旗服不同色,兩種方法的優點結合起來,而除去各自的缺點呢?
李孟羲眉頭緊皺絞盡腦汁想了好久,眉頭舒展開了。
方法有了。
可以讓軍旗,既有和軍服同樣顏色的部分,又有顏色和軍服差異很大的部分,讓後方觀陣的傳令兵一眼就能看的到。
解決的方法是,用步卒營舉例,步卒穿紅色軍服,那麽百人隊的大旗,旗杆用紅色油漆漆一遍,並且軍旗旗麵在一圈的部分,用一圈寬的紅色布料來縫, 中間旗麵的百分之八十的麵積, 用和紅色差異很大的其他顏色作為旗麵的主要顏色。
於是,在後方觀陣的人能一眼看出顏色區分明顯的旗麵。
而在軍中廝殺的士兵, 突然接到軍令要跟軍旗衝鋒,忙抬頭看軍旗在哪,按視覺從上到下的順序,先是看到紅色的旗杆,這時可能眼盲,一時未能看到,也可能是看到紅色旗杆,下意識就跟上去了。
然後稍後,眼睛看到的旗麵,旗麵邊緣很寬的區域也是紅色的,這就給大腦一個熟悉的信號,廝殺的頭腦混亂的士卒,自然就跟著有紅邊的軍旗走了。
又因為,軍旗不是純粹的紅色的,內裏的大塊麵積是其他顏色,於是,眼睛盯著紅色看了許久的步卒,突然抬頭去看軍旗,不至於眼盲把軍旗略過去了。
完美。
一麵旗,有不同的顏色,既可以避免眼盲看不到軍旗,也可以利用人的下意識行為,令士卒下意識的就跟著紅旗杆紅旗邊的軍旗走。
劉備問,軍旗用於標識,當以醒目為要,軍旗和軍服顏色一樣,是否不妥。
李孟羲把這個問題想了又想,想到了答案,軍旗的顏色可以跟軍服的顏色既相同,又足夠醒目——隻用讓軍旗有兩種顏色就把問題解決了。
要說,軍旗四邊的寬布夠不夠顯眼,能不能起到作用?完全夠了。
一個百人隊放戰場上,就那麽一塊地方,占地大也不過方圓十米,寬三四厘米的布帶就已經足夠顯眼了。
由旗幟延伸出來的這麽多問題,都已討論出了結果。
李孟羲揉著鬢角,感覺鬢角隱隱發痛,他現在終於體會到了,想東西想的腦殼疼是種怎樣的體會了。
李孟羲突然想起,一麵旗,有兩種顏色,並且旗子邊緣一種顏色,旗麵正中是另一種區分很明顯的顏色,這種旗李孟羲想起其實不久前見到過。
那是文安縣城破城不久後,在輜重隊,李孟羲看到了一麵破破爛爛的漢軍旗,不同於一般十人隊長度跟槍差不多的槍旗,那麵軍旗旗麵很大,少說得是百人隊,甚至千人隊的隊旗。
當時李孟羲覺得那麵軍旗旗幟邊緣一圈黑色,和內裏大片紅顏色,有些不搭,很不協調,李孟羲覺得不好看。
當時不知道為什麽軍旗是那樣,也沒往下想。
軍旗有關的問題,原來漢代的兵法家,甚至更早的兵法家們,原來也早就想過了。
可惜,兵法家們隻有兵法軍略傳世,後世考古中,從漢軍塞中經常能挖掘出漢軍旗,然而,軍旗的樣式為何設計成那般樣式,其詳則未見著於史書之中。
縱遍觀兩千年之史料,找不到任何有一處有詳細記載軍旗樣式為何如此設計,設計又出自怎樣的考慮。
中華自古輕理論,重實用,設計軍旗的思路,沒有記載下來,頂多隻有軍旗的式樣曾記載在武經總要之類的兵書之中。
還有,春秋時期,兵家先賢就已經把方陣圓陣錐陣魚鱗陣雁行陣等諸多陣型的形式確定下來了。
這些陣法範式很科學實用,是無價之瑰寶。
可依然隻有最後的結果留下來了,先賢們是如何推演,思量,然後推演出成熟的陣法形式的,推演過程中的思維方式,是比兵法更重要百倍的智力成果。
然而,這些推論方法,仍然不見於著述之中。
兵法是實用的最終結果,從實戰中是如何總結和推演出陣略的過程,是理論過程。
可惜,盡觀兵書,兵家先賢著立兵書之時,未有一人會想到去教後人如何思考,如何自己去推演兵法陣略。
可能是受製於物質基礎,竹簡記錄的文字量太有限,隻能選最重要的成果記錄下來;也可能,是兵家先賢,未能想到,思維方式會是比兵法更珍貴的東西。
<a id="wzsy" href="http://www.fqxsw.org">fqxsw.org</a>
時常,李孟羲想起自春秋至今,誕生了無數傑出的兵法家,隻見其兵法著世,未知其思維過程的智慧,想及種種,李孟羲時常覺得可惜。
幸好,他李孟羲來到了漢末,意識到了兵法傳承中存在的問題,並且,李孟羲初學陣略之時,為了弄清錐陣為什麽長於破陣,李孟羲從頭推演,把錐陣推論了一遍,最終得出的結論是,錐陣是兼顧了人力集中和人力投放速度兩個因素的最優解。
李孟羲對軍陣的推演,做的是曆代兵法家一樣的事。
不同的是,李孟羲日後若要寫兵法遺饋後世,一定會把推論過程,寫的要多詳細有多詳細,寫他個十幾頁不帶停的。而後,最後的結論,不管是策略也好,軍陣成果也好,隻寫寥寥一兩頁收尾。
比把魚留給後人更有意義的是,把釣魚方法,一並教給後人。
關於軍旗和軍服同色還是異色的問題,有了完美的答案,答案是,軍旗跟軍服既同色,又異色。
軍旗寬邊,跟所屬部隊軍服顏色一樣,這樣,便於實戰之中,殺的大腦空白的的士卒下意識的跟著旗號行動;同時,旗麵除寬邊以外,中間的大部分麵積,與軍服顏色相異,這樣,在一大片同色軍服的身影之中,飄在陣形上空的旗幟,在後方遠處的指揮官看來,就非常顯眼,醒目且容易辨別。
所以,步著赤,用紅為邊,用紅的反顏色藍為旗麵,做寬紅邊藍旗。
弓著綠,用綠為邊,用綠的反顏色黃為旗麵,做寬綠邊黃旗。
騎著黑,用黑為邊,用黑的反顏色白為旗麵,做寬黑邊白旗。
旗幟係統,和軍服顏色,都可作為區分標識之用。
其中,旗幟可區分的因素有,旗幟樣式,旗幟顏色,旗幟飄帶有無,三種。
所以,義軍不遠的將來,旗幟和軍服係統,整體是這樣的——
步卒著赤色軍服,步卒隊旗用方形旗,旗幟寬紅邊藍旗麵,旗麵上繡番號。其中,刀盾隊用方旗,純槍隊,用長條飄旗,刀盾與槍營混合營,用帶飄帶方旗。
弓弩著綠色軍服,弓弩隊用三角形牙旗,旗幟寬綠邊黃旗麵,旗麵上繡各部番號。其中,純弓隊三角旗無飄帶,純弩隊,雙三角旗,弓弩混合隊,三角旗後帶飄帶。
如此,看其軍服,則就能知其是步,是弓弩,是騎兵。
看其旗幟是方是角,就能知其是步卒還是弓弩手。
看其旗幟有無飄帶,就能知其是單一兵種還是混合編隊。
再看其旗麵番號,就能知其屬於何隊何伍。
一目了然。
“玄德公,那我回去,先把各營的旗幟做出來。”李孟羲說道。
“好!有勞羲兒了。”劉備笑著答到。事情交給李孟羲,劉備斷無擔憂的道理。
做旗幟,需要長木杆,最好木杆上還略經過改造,能支撐起旗幟。
李孟羲早在想守城術的時候,就想到旗子有關的技術細節了。
旗子最好的展示效果,是有風的時候,旗麵被風完全吹開,旗麵舒展,好看又顯眼。
這是軟旗,有風的時候旗麵能舒展,要是沒風,旗麵就耷拉著,特別是打著仗呢,要是突然下雨了,旗子被雨一淋,就徹底沒辦法展開了。
所以李孟羲想到的是硬旗。
硬旗在漢軍軍備裏也有,就是不知漢軍正規軍用軟旗和硬旗都用在什麽地方。
漢軍軍製如何,李孟羲還不怎麽了解,李孟羲決定,如果技術條件沒問題,軍中大部分的旗幟都用硬旗,這樣,無風也可展旗,下雨也不怕。
還有,軍中隻有布麵旗怕是不夠,夜晚咋辦?
夜晚萬一敵軍襲擊,需要聚攏人手防備,不管軟旗硬旗,在黑暗裏都看不見。
所以得有火旗背著晚上用。
火旗倒是好弄,弄個燈籠,高吊在旗杆上,夜裏也能起到標識作用。
可隻有火旗也不夠。
燈籠是亮起來了,夜晚也能用,但問題是現在軍中,沒有燈籠,火把倒是有。
火把晚上能亮,卻怕雨。
問題要解決,就在火把架子。
做一個長的火把架子,用來當做火旗。
單純用火作為夜間信號還不行,因為,隻有一個火旗不怎麽夠。
之前在思考守城術時,李孟羲就想到,可以用旗號作為城頭緊急求援信號。
當時也想到了旗幟,想到了夜晚,想到了用火把當旗號,火把的光信號會和普通士兵手持的火把火光混雜一片,不容易區分。
當時想到的解決方法是——把火光編程。
即,用複數以上的燈籠,掛一串。
那麽,當夜裏城頭某處危急之時,城頭士卒立刻揮舞掛了一串燈籠的旗杆,於是,在滿城牆星星點點的火光之中,這一串有序的整齊的一排燈籠的火光信號,特別顯眼。
按照這個火光編程方法,夜間所用的火旗,也可以把火光編程。
如果條件足夠,技術力強大,那麽中軍大帳的帥旗,就用燈籠拚出一個【帥】字出來。這樣,夜晚,往軍營正中一看,好家夥,鬥大的一個【帥】字,一看就知道統帥在哪。
同理,右軍可以做一個用火把或燈籠拚成的【右】字火旗,左軍用【左】旗,前軍【前】旗,後軍【後】旗。
相比單一的隻有火光,無法明確區分各部的火旗信號,這樣的更進一級的火旗信號,無疑有著更強大的指揮調度效果。
但如果考慮實際情況,以軍中目前的條件,用火把湊成一個【帥】字,能做到,但沒多大必要,太繁複了。
可以稍微把編程方法簡化一下,用十字交叉的,或者一圈的火把,代表中軍帳的帥旗。
用橫的一排火把,代表左軍將旗。
豎的一排火把,代表右軍將旗。
夜裏突有軍情,士兵們和各級將領,能看到統帥在哪,能看到左右軍將領在哪,完全夠了。
所以,需要製作升級版的火把架子,要很高的,要能插很多火把的架子。
若是從旗幟醒目這一點來看,如果旗幟顏色和士兵衣服顏色一模一樣,那麽士兵的衣服的顏色就是顏色汙染了。
人的眼睛有視覺停留效果,如果軍旗和軍服都是紅色,步卒埋頭廝殺,左右前後都是袍澤的紅色軍服,突然聽到撤退的命令,步卒忙抬頭去看營旗在哪,營旗也是紅色,一瞬間眼睛沒從四周的紅色軍服的的環境中緩過神來,很可能一下看不到紅色的營旗。
這麽一耽擱,步卒遲疑了一下,就是一兩秒鍾,要是每個步卒都這麽遲疑了一下,慢了一兩秒,對軍隊整體的反應速度影響就大了。
這隻是一種情況。站在後方傳令兵的角度來看,軍旗的顏色若是跟軍服顏色一樣,遠看就是一團糟,不容易看清軍旗在哪。
所以,軍旗似乎不該跟士兵軍服的顏色一樣。
可似乎,軍旗顏色跟士兵軍服顏色一樣,也有好處。
視覺有留存效應, 長時間看紅顏色東西,再抬頭看一個紅色的旗幟, 大腦興奮度不夠, 很可能一時半會兒就把軍旗給忽略掉了, 急切間找不到軍旗。
留存效應能模糊視覺,可同樣會產生慣性。
比如一群穿紅衣的步卒在陣上廝殺, 身邊都是同樣穿紅衣的袍澤,眼睛已經看了紅顏色許久,突然下令撤軍, 腦袋轉了一半,突然看見一麵紅旗,因為看紅顏色太久,大腦還未開始思考,下意識的就朝紅色軍旗靠過去, 然後, 走錯方向了。
紅色軍旗, 是弓弩營的軍旗, 因為弓弩營軍服是綠色, 所以用紅旗作為區分。
步卒的軍旗是綠色的, 應該跟著綠旗走才對。
可見, 軍旗跟軍服一個顏色, 有好處也有壞處。
軍旗不跟軍服一個顏色, 同樣有好處有壞處。
旗服同色的好處有,廝殺之中,突然有軍令,不管是撤退, 還是讓跟著軍旗衝鋒,大腦未思考之前,看到和袍澤衣服顏色相同的旗子, 下意識的就跟上去了。
戰陣廝殺,刀來槍往的,大腦空白, 哪裏能去想複雜的事。所以旗服同色,有利於戰陣之中, 快速號令士卒。
而缺點就是, 可能會眼盲, 一秒半秒間, 找不到軍旗;還有就是,在後方和遠處看,旗服如果同色,後方指揮官遠看看不清楚陣中旗號在哪。
同理旗服不同色的優缺點有——
優點是,旗幟遠觀會很明顯,站在遠處看,也一目了然。同時士卒猛然抬頭看軍旗,不會眼盲,一下就能看到。
而缺點是,眼睛看了很長時間的紅色,再抬頭一看其他顏色,有那麽一時半會兒,得反應一下,不如同色軍旗那樣,大腦還未思考,身體就能跟上去。
優缺點,李孟羲明了了。
那麽是否可以把旗服同色,旗服不同色,兩種方法的優點結合起來,而除去各自的缺點呢?
李孟羲眉頭緊皺絞盡腦汁想了好久,眉頭舒展開了。
方法有了。
可以讓軍旗,既有和軍服同樣顏色的部分,又有顏色和軍服差異很大的部分,讓後方觀陣的傳令兵一眼就能看的到。
解決的方法是,用步卒營舉例,步卒穿紅色軍服,那麽百人隊的大旗,旗杆用紅色油漆漆一遍,並且軍旗旗麵在一圈的部分,用一圈寬的紅色布料來縫, 中間旗麵的百分之八十的麵積, 用和紅色差異很大的其他顏色作為旗麵的主要顏色。
於是,在後方觀陣的人能一眼看出顏色區分明顯的旗麵。
而在軍中廝殺的士兵, 突然接到軍令要跟軍旗衝鋒,忙抬頭看軍旗在哪,按視覺從上到下的順序,先是看到紅色的旗杆,這時可能眼盲,一時未能看到,也可能是看到紅色旗杆,下意識就跟上去了。
然後稍後,眼睛看到的旗麵,旗麵邊緣很寬的區域也是紅色的,這就給大腦一個熟悉的信號,廝殺的頭腦混亂的士卒,自然就跟著有紅邊的軍旗走了。
又因為,軍旗不是純粹的紅色的,內裏的大塊麵積是其他顏色,於是,眼睛盯著紅色看了許久的步卒,突然抬頭去看軍旗,不至於眼盲把軍旗略過去了。
完美。
一麵旗,有不同的顏色,既可以避免眼盲看不到軍旗,也可以利用人的下意識行為,令士卒下意識的就跟著紅旗杆紅旗邊的軍旗走。
劉備問,軍旗用於標識,當以醒目為要,軍旗和軍服顏色一樣,是否不妥。
李孟羲把這個問題想了又想,想到了答案,軍旗的顏色可以跟軍服的顏色既相同,又足夠醒目——隻用讓軍旗有兩種顏色就把問題解決了。
要說,軍旗四邊的寬布夠不夠顯眼,能不能起到作用?完全夠了。
一個百人隊放戰場上,就那麽一塊地方,占地大也不過方圓十米,寬三四厘米的布帶就已經足夠顯眼了。
由旗幟延伸出來的這麽多問題,都已討論出了結果。
李孟羲揉著鬢角,感覺鬢角隱隱發痛,他現在終於體會到了,想東西想的腦殼疼是種怎樣的體會了。
李孟羲突然想起,一麵旗,有兩種顏色,並且旗子邊緣一種顏色,旗麵正中是另一種區分很明顯的顏色,這種旗李孟羲想起其實不久前見到過。
那是文安縣城破城不久後,在輜重隊,李孟羲看到了一麵破破爛爛的漢軍旗,不同於一般十人隊長度跟槍差不多的槍旗,那麵軍旗旗麵很大,少說得是百人隊,甚至千人隊的隊旗。
當時李孟羲覺得那麵軍旗旗幟邊緣一圈黑色,和內裏大片紅顏色,有些不搭,很不協調,李孟羲覺得不好看。
當時不知道為什麽軍旗是那樣,也沒往下想。
軍旗有關的問題,原來漢代的兵法家,甚至更早的兵法家們,原來也早就想過了。
可惜,兵法家們隻有兵法軍略傳世,後世考古中,從漢軍塞中經常能挖掘出漢軍旗,然而,軍旗的樣式為何設計成那般樣式,其詳則未見著於史書之中。
縱遍觀兩千年之史料,找不到任何有一處有詳細記載軍旗樣式為何如此設計,設計又出自怎樣的考慮。
中華自古輕理論,重實用,設計軍旗的思路,沒有記載下來,頂多隻有軍旗的式樣曾記載在武經總要之類的兵書之中。
還有,春秋時期,兵家先賢就已經把方陣圓陣錐陣魚鱗陣雁行陣等諸多陣型的形式確定下來了。
這些陣法範式很科學實用,是無價之瑰寶。
可依然隻有最後的結果留下來了,先賢們是如何推演,思量,然後推演出成熟的陣法形式的,推演過程中的思維方式,是比兵法更重要百倍的智力成果。
然而,這些推論方法,仍然不見於著述之中。
兵法是實用的最終結果,從實戰中是如何總結和推演出陣略的過程,是理論過程。
可惜,盡觀兵書,兵家先賢著立兵書之時,未有一人會想到去教後人如何思考,如何自己去推演兵法陣略。
可能是受製於物質基礎,竹簡記錄的文字量太有限,隻能選最重要的成果記錄下來;也可能,是兵家先賢,未能想到,思維方式會是比兵法更珍貴的東西。
<a id="wzsy" href="http://www.fqxsw.org">fqxsw.org</a>
時常,李孟羲想起自春秋至今,誕生了無數傑出的兵法家,隻見其兵法著世,未知其思維過程的智慧,想及種種,李孟羲時常覺得可惜。
幸好,他李孟羲來到了漢末,意識到了兵法傳承中存在的問題,並且,李孟羲初學陣略之時,為了弄清錐陣為什麽長於破陣,李孟羲從頭推演,把錐陣推論了一遍,最終得出的結論是,錐陣是兼顧了人力集中和人力投放速度兩個因素的最優解。
李孟羲對軍陣的推演,做的是曆代兵法家一樣的事。
不同的是,李孟羲日後若要寫兵法遺饋後世,一定會把推論過程,寫的要多詳細有多詳細,寫他個十幾頁不帶停的。而後,最後的結論,不管是策略也好,軍陣成果也好,隻寫寥寥一兩頁收尾。
比把魚留給後人更有意義的是,把釣魚方法,一並教給後人。
關於軍旗和軍服同色還是異色的問題,有了完美的答案,答案是,軍旗跟軍服既同色,又異色。
軍旗寬邊,跟所屬部隊軍服顏色一樣,這樣,便於實戰之中,殺的大腦空白的的士卒下意識的跟著旗號行動;同時,旗麵除寬邊以外,中間的大部分麵積,與軍服顏色相異,這樣,在一大片同色軍服的身影之中,飄在陣形上空的旗幟,在後方遠處的指揮官看來,就非常顯眼,醒目且容易辨別。
所以,步著赤,用紅為邊,用紅的反顏色藍為旗麵,做寬紅邊藍旗。
弓著綠,用綠為邊,用綠的反顏色黃為旗麵,做寬綠邊黃旗。
騎著黑,用黑為邊,用黑的反顏色白為旗麵,做寬黑邊白旗。
旗幟係統,和軍服顏色,都可作為區分標識之用。
其中,旗幟可區分的因素有,旗幟樣式,旗幟顏色,旗幟飄帶有無,三種。
所以,義軍不遠的將來,旗幟和軍服係統,整體是這樣的——
步卒著赤色軍服,步卒隊旗用方形旗,旗幟寬紅邊藍旗麵,旗麵上繡番號。其中,刀盾隊用方旗,純槍隊,用長條飄旗,刀盾與槍營混合營,用帶飄帶方旗。
弓弩著綠色軍服,弓弩隊用三角形牙旗,旗幟寬綠邊黃旗麵,旗麵上繡各部番號。其中,純弓隊三角旗無飄帶,純弩隊,雙三角旗,弓弩混合隊,三角旗後帶飄帶。
如此,看其軍服,則就能知其是步,是弓弩,是騎兵。
看其旗幟是方是角,就能知其是步卒還是弓弩手。
看其旗幟有無飄帶,就能知其是單一兵種還是混合編隊。
再看其旗麵番號,就能知其屬於何隊何伍。
一目了然。
“玄德公,那我回去,先把各營的旗幟做出來。”李孟羲說道。
“好!有勞羲兒了。”劉備笑著答到。事情交給李孟羲,劉備斷無擔憂的道理。
做旗幟,需要長木杆,最好木杆上還略經過改造,能支撐起旗幟。
李孟羲早在想守城術的時候,就想到旗子有關的技術細節了。
旗子最好的展示效果,是有風的時候,旗麵被風完全吹開,旗麵舒展,好看又顯眼。
這是軟旗,有風的時候旗麵能舒展,要是沒風,旗麵就耷拉著,特別是打著仗呢,要是突然下雨了,旗子被雨一淋,就徹底沒辦法展開了。
所以李孟羲想到的是硬旗。
硬旗在漢軍軍備裏也有,就是不知漢軍正規軍用軟旗和硬旗都用在什麽地方。
漢軍軍製如何,李孟羲還不怎麽了解,李孟羲決定,如果技術條件沒問題,軍中大部分的旗幟都用硬旗,這樣,無風也可展旗,下雨也不怕。
還有,軍中隻有布麵旗怕是不夠,夜晚咋辦?
夜晚萬一敵軍襲擊,需要聚攏人手防備,不管軟旗硬旗,在黑暗裏都看不見。
所以得有火旗背著晚上用。
火旗倒是好弄,弄個燈籠,高吊在旗杆上,夜裏也能起到標識作用。
可隻有火旗也不夠。
燈籠是亮起來了,夜晚也能用,但問題是現在軍中,沒有燈籠,火把倒是有。
火把晚上能亮,卻怕雨。
問題要解決,就在火把架子。
做一個長的火把架子,用來當做火旗。
單純用火作為夜間信號還不行,因為,隻有一個火旗不怎麽夠。
之前在思考守城術時,李孟羲就想到,可以用旗號作為城頭緊急求援信號。
當時也想到了旗幟,想到了夜晚,想到了用火把當旗號,火把的光信號會和普通士兵手持的火把火光混雜一片,不容易區分。
當時想到的解決方法是——把火光編程。
即,用複數以上的燈籠,掛一串。
那麽,當夜裏城頭某處危急之時,城頭士卒立刻揮舞掛了一串燈籠的旗杆,於是,在滿城牆星星點點的火光之中,這一串有序的整齊的一排燈籠的火光信號,特別顯眼。
按照這個火光編程方法,夜間所用的火旗,也可以把火光編程。
如果條件足夠,技術力強大,那麽中軍大帳的帥旗,就用燈籠拚出一個【帥】字出來。這樣,夜晚,往軍營正中一看,好家夥,鬥大的一個【帥】字,一看就知道統帥在哪。
同理,右軍可以做一個用火把或燈籠拚成的【右】字火旗,左軍用【左】旗,前軍【前】旗,後軍【後】旗。
相比單一的隻有火光,無法明確區分各部的火旗信號,這樣的更進一級的火旗信號,無疑有著更強大的指揮調度效果。
但如果考慮實際情況,以軍中目前的條件,用火把湊成一個【帥】字,能做到,但沒多大必要,太繁複了。
可以稍微把編程方法簡化一下,用十字交叉的,或者一圈的火把,代表中軍帳的帥旗。
用橫的一排火把,代表左軍將旗。
豎的一排火把,代表右軍將旗。
夜裏突有軍情,士兵們和各級將領,能看到統帥在哪,能看到左右軍將領在哪,完全夠了。
所以,需要製作升級版的火把架子,要很高的,要能插很多火把的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