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軍越發走上正軌,很多事變得井井有條。
紮營之後,民夫們不用吩咐就散了出去,以紮營地為中心散開,滿地尋找可利用的一切物資。
蒲公英根,茅草根,車前草, 薺薺菜,某些堅韌的能用來編草鞋的長草,到現在,軍中早收夠了一千雙草鞋,不再收了,可民夫們找草編鞋的習慣已經養成了, 依然在找草編鞋。
到現在,軍中萬人,所有人腳上都有鞋, 沒一人是腳。
此相比黃巾剛投降時,是天與地的差別。
民夫營各項物資都缺,唯獨草鞋,多有存餘。
除長草以外,柴火也是一項重要的物資。
民夫們不需自己生火做飯,幹柴對民夫們的用處是夜裏能生個火堆,烤火暖和,湊著火堆睡覺也溫暖一些。
還有樹枝,軍中不收草鞋了,收大簍,草鞋好編,大簍難編的多。
簍得大,但也不能太大,得能裝下一床被子些許雜物,且簍子得是方的,簍子的枝茬得編在外邊。
野外唯一能找到的穩定的編簍材料隻有樹枝, 民夫們扯來樹枝, 粗的不用, 細的枝葉刷下來也不用,隻留粗細合適的紙條用來編簍子。
至於過粗過細的枝葉,拿繩子捆起帶走。
雖然枝葉是濕的,不是幹柴,這不是問題,濕樹枝背著走兩天,曬也曬幹了。
甚至濕樹枝還能給烤幹。
夜裏,采到的濕樹枝靠著篝火堆放,一夜時間,篝火的熱量就把樹枝給烤得幹了七八成。
就是靠著這樣的方法,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民夫們從身上物資匱乏,到現在人人身上柴捆越來越大。
民夫們四處采集之時,此時不需前後奔走聯絡的遊騎們,則四處散開,各處盯著,以防野外有什麽猛虎野獸。
漁營又扛著漁營舟,背著魚網,拉著車,背著簍子,跟著領路的斥候,去進行捕魚大業了。
漁營舟數量到了四艘。
魚網累積到了二十七張。
單從漁營的人數上限來看,魚網可能夠了。
但若是把魚網作為半營級輔助裝備來看,每一百五十人,需配魚網一張用來山窮水盡時網魚亦或是用來抓敵將。
如果按照這個比例來配備魚網,萬人,需近百魚網,二十七張網,遠不夠。
漁營最高的收獲記錄,一夜網了小兩千斤魚。
好運氣不常有,這次遇到的,是處沼澤地,水淺不說,魚肯定也不大。
上次能網小兩千斤魚,那是幸運碰到了鄉人挖的池塘。
池塘水域,魚必然比野外多。
這是因為,一是,與長窄的小河溝相比,池塘水麵寬闊,不用像河溝上捕魚那樣,每撒一網,都得往上遊走好遠。
池塘裏網魚,稍微動下,就能換個新的撒網點,此是效率的不同。
再者,池塘深淺適中,是最適合捕魚的。
野外,大湖水太深,魚一驚就深潛下去了,魚網罩不住深水,捕魚效率有所折扣;至於潛水沼澤,水又太淺,撒網一拖,滿網爛泥。
池塘則大抵水深正好,水深能讓網不止拖泥,網撒下去,也能大致觸底,遊魚縱是下潛,也逃不過網的籠罩範圍。
第三則是,池塘這個生態環境,其本身能生存的魚就比較多。
河流等水域,河流流速快,所以很多小的水生植物是無法在河流上生長的,比如一些小的藻類。
隻見池塘上長滿水藻,不見河流上有水藻,就是這樣。
水藻,還有別的一些水生植物,不能在河流生長,卻能在池塘生長。
因此,對某些草食魚類來說,池塘裏食物更多,池塘的生態環境也就能容納更多魚類生存。
再一個,池塘大多數情況下,其食物資源比野外會多一些,因為臨近人的居住點,經常會有撞門上的死麻雀,爛柿子,壞南瓜之類的亂七八糟的東西往門前池塘扔,這就極大豐富了池塘中的魚類食物,食物充沛,魚自然就多。
第三,池塘生態係統,魚類的天敵也少。
因為有人在附近活動,像是白鷺,水鳥等以魚為食的鳥類,不怎麽敢接近池塘的。
河流中的魚,會受到了水鳥的捕獵,數量會時時消耗。
池塘的魚不會受到天敵的獵殺,其數量,魚的數量自然比河流多一點。
綜合種種原因,池塘水域,哪怕不人為投入魚苗,魚也比野外河流多一些。
由此便可知曉,能遇到池塘的時候,那天魚獲必然會多,遇不到,魚獲就少。
然不管魚多魚少,是有其極限的。
依靠捕魚的確是能多養很多人,可要想隻靠捕魚打獵就解決大軍糧草,完全不現實。
<a id="wzsy" href="http://m.siluke.com">思路客</a>
一支千人軍隊紮營於一處,能采集其方圓五裏的魚獲,能獵殺方圓五裏的野獸。
萬人軍隊紮營一處,能采集的範圍,最多也就方圓五裏。
千人人手有些不夠,萬人倒是多了很多人手,倒是能多采集到很多物資。
但方圓五裏,物資就那麽多一點,人再多,物資總量不會變。
以如今義軍的漁獲狀況看,大概平均算一下,平均每天網到的魚,大致小千斤左右徘徊。
千斤魚,能養活千個民夫不被餓死。
但戰兵是得吃飽的,千斤魚,能抵三百戰兵口糧而已。
如今,漁隊未達到完全規模。
如果漁隊全規模,每紮營,把紮營地五裏內所有水域盡可能的把漁全部捕撈的話,大概,需漁夫兩三百人。
魚獲,頂天三千斤。
也就是說,行軍途中捕魚的極限是,日均三千斤魚。
靠捕魚,極限能多養一千兵。
捕魚能養活一千兵,這不意味著,一千兵不帶軍糧,就靠捕魚就能自給自足了。
因為如果隻是一千兵的話,那麽,每紮營,一下就得分出去幾百人出去捕魚,一捕一夜,第二天還得換第二批人。
單單捕魚,就占用了三分之二兵力,因為捕魚,士卒勞累不堪,就沒了任何戰力。
故而,萬人大軍,可全力捕魚。
五千軍,能出漁隊三五隊,且不累軍力。
千人之軍,漁隊三二十人,和現在義軍的漁隊規模一樣,則就夠了。再多,就損耗軍隊戰力了。
和捕魚一樣,有時遇林,或許三兩百兵,把小樹林一圍,一轟,說不定攆出一窩野豬出來,一下就得到兩三千斤肉,大大補充口糧,可打獵的收益極不穩定,不像捕魚,能比較穩定。
再怎麽往高了算,以中原的山川地域,行軍途中的漁獵最多能抵消不過千五百人的口糧。
即,若萬人大軍,十分之一二成的口糧,或能依靠漁獵補充。
十萬人,則是百分之一二。
縱觀東西戰爭史,唯獨成吉思汗的蒙古鐵騎,擺脫了後勤依賴。
此中一個重要的關鍵是,一種能產馬奶的馬種,是蒙古矮馬還是什麽,不清楚。
若是能找到和蒙古矮馬一樣的馬匹,就算這種馬匹衝擊力速度等弱一點,也根本無所謂。
隻要有草,馬吃草,人喝馬奶,有草就不怕餓死。
若能擺脫後勤依賴,直接當世無敵。
馬如何,李孟羲不清楚,按牛來類比,牛有奶牛黃牛,黃牛不怎麽產奶的,除非是哺乳小牛期間。而奶牛,天天產奶。
可見,牛有奶牛黃牛,馬應該也有普通馬和產奶的馬之分。
這個產奶的馬,哪裏能找,也是毫無頭緒。
馬種資源最多的,是在北疆草原之上,各種馬都有,若在漢末,有一線可能找到和蒙古矮種馬類似的馬種,那必然是去北疆尋找。
可以說,若能達到蒙古軍隊幾乎可以解決自解決五成以上的口糧,萬人,隻需帶五千人的軍糧,那麽,其後勤壓力,將比對手少一半。
戰爭打的就是後勤。
少一半後勤壓力,拖也能拖死九成敵人。
——
漁營於沼澤地捕魚,遇到了麻煩,水淺魚少,網了半天,隻弄到了一些小魚。
倒是有人從泥裏找到了泥鰍,從泥裏摳出了不少三角螺,螃蟹等。
本來,三角螺漁夫們都要丟了,漁營缺乏一個合格的管理人員,整個漁營沒人想起水螺也是有用的。
水螺人不能吃,砸開倒可以喂鴨子,還是跟來的斥候提醒,漁夫們這才想起把三角螺收集起來。
漁夫們潛水灘裏到處找泥鰍,螃蟹,水螺。
魚沒多少,泥鰍看來也抓不到多少。
水螺撿了幾乎一滿簍子。
紮營之後,民夫們不用吩咐就散了出去,以紮營地為中心散開,滿地尋找可利用的一切物資。
蒲公英根,茅草根,車前草, 薺薺菜,某些堅韌的能用來編草鞋的長草,到現在,軍中早收夠了一千雙草鞋,不再收了,可民夫們找草編鞋的習慣已經養成了, 依然在找草編鞋。
到現在,軍中萬人,所有人腳上都有鞋, 沒一人是腳。
此相比黃巾剛投降時,是天與地的差別。
民夫營各項物資都缺,唯獨草鞋,多有存餘。
除長草以外,柴火也是一項重要的物資。
民夫們不需自己生火做飯,幹柴對民夫們的用處是夜裏能生個火堆,烤火暖和,湊著火堆睡覺也溫暖一些。
還有樹枝,軍中不收草鞋了,收大簍,草鞋好編,大簍難編的多。
簍得大,但也不能太大,得能裝下一床被子些許雜物,且簍子得是方的,簍子的枝茬得編在外邊。
野外唯一能找到的穩定的編簍材料隻有樹枝, 民夫們扯來樹枝, 粗的不用, 細的枝葉刷下來也不用,隻留粗細合適的紙條用來編簍子。
至於過粗過細的枝葉,拿繩子捆起帶走。
雖然枝葉是濕的,不是幹柴,這不是問題,濕樹枝背著走兩天,曬也曬幹了。
甚至濕樹枝還能給烤幹。
夜裏,采到的濕樹枝靠著篝火堆放,一夜時間,篝火的熱量就把樹枝給烤得幹了七八成。
就是靠著這樣的方法,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民夫們從身上物資匱乏,到現在人人身上柴捆越來越大。
民夫們四處采集之時,此時不需前後奔走聯絡的遊騎們,則四處散開,各處盯著,以防野外有什麽猛虎野獸。
漁營又扛著漁營舟,背著魚網,拉著車,背著簍子,跟著領路的斥候,去進行捕魚大業了。
漁營舟數量到了四艘。
魚網累積到了二十七張。
單從漁營的人數上限來看,魚網可能夠了。
但若是把魚網作為半營級輔助裝備來看,每一百五十人,需配魚網一張用來山窮水盡時網魚亦或是用來抓敵將。
如果按照這個比例來配備魚網,萬人,需近百魚網,二十七張網,遠不夠。
漁營最高的收獲記錄,一夜網了小兩千斤魚。
好運氣不常有,這次遇到的,是處沼澤地,水淺不說,魚肯定也不大。
上次能網小兩千斤魚,那是幸運碰到了鄉人挖的池塘。
池塘水域,魚必然比野外多。
這是因為,一是,與長窄的小河溝相比,池塘水麵寬闊,不用像河溝上捕魚那樣,每撒一網,都得往上遊走好遠。
池塘裏網魚,稍微動下,就能換個新的撒網點,此是效率的不同。
再者,池塘深淺適中,是最適合捕魚的。
野外,大湖水太深,魚一驚就深潛下去了,魚網罩不住深水,捕魚效率有所折扣;至於潛水沼澤,水又太淺,撒網一拖,滿網爛泥。
池塘則大抵水深正好,水深能讓網不止拖泥,網撒下去,也能大致觸底,遊魚縱是下潛,也逃不過網的籠罩範圍。
第三則是,池塘這個生態環境,其本身能生存的魚就比較多。
河流等水域,河流流速快,所以很多小的水生植物是無法在河流上生長的,比如一些小的藻類。
隻見池塘上長滿水藻,不見河流上有水藻,就是這樣。
水藻,還有別的一些水生植物,不能在河流生長,卻能在池塘生長。
因此,對某些草食魚類來說,池塘裏食物更多,池塘的生態環境也就能容納更多魚類生存。
再一個,池塘大多數情況下,其食物資源比野外會多一些,因為臨近人的居住點,經常會有撞門上的死麻雀,爛柿子,壞南瓜之類的亂七八糟的東西往門前池塘扔,這就極大豐富了池塘中的魚類食物,食物充沛,魚自然就多。
第三,池塘生態係統,魚類的天敵也少。
因為有人在附近活動,像是白鷺,水鳥等以魚為食的鳥類,不怎麽敢接近池塘的。
河流中的魚,會受到了水鳥的捕獵,數量會時時消耗。
池塘的魚不會受到天敵的獵殺,其數量,魚的數量自然比河流多一點。
綜合種種原因,池塘水域,哪怕不人為投入魚苗,魚也比野外河流多一些。
由此便可知曉,能遇到池塘的時候,那天魚獲必然會多,遇不到,魚獲就少。
然不管魚多魚少,是有其極限的。
依靠捕魚的確是能多養很多人,可要想隻靠捕魚打獵就解決大軍糧草,完全不現實。
<a id="wzsy" href="http://m.siluke.com">思路客</a>
一支千人軍隊紮營於一處,能采集其方圓五裏的魚獲,能獵殺方圓五裏的野獸。
萬人軍隊紮營一處,能采集的範圍,最多也就方圓五裏。
千人人手有些不夠,萬人倒是多了很多人手,倒是能多采集到很多物資。
但方圓五裏,物資就那麽多一點,人再多,物資總量不會變。
以如今義軍的漁獲狀況看,大概平均算一下,平均每天網到的魚,大致小千斤左右徘徊。
千斤魚,能養活千個民夫不被餓死。
但戰兵是得吃飽的,千斤魚,能抵三百戰兵口糧而已。
如今,漁隊未達到完全規模。
如果漁隊全規模,每紮營,把紮營地五裏內所有水域盡可能的把漁全部捕撈的話,大概,需漁夫兩三百人。
魚獲,頂天三千斤。
也就是說,行軍途中捕魚的極限是,日均三千斤魚。
靠捕魚,極限能多養一千兵。
捕魚能養活一千兵,這不意味著,一千兵不帶軍糧,就靠捕魚就能自給自足了。
因為如果隻是一千兵的話,那麽,每紮營,一下就得分出去幾百人出去捕魚,一捕一夜,第二天還得換第二批人。
單單捕魚,就占用了三分之二兵力,因為捕魚,士卒勞累不堪,就沒了任何戰力。
故而,萬人大軍,可全力捕魚。
五千軍,能出漁隊三五隊,且不累軍力。
千人之軍,漁隊三二十人,和現在義軍的漁隊規模一樣,則就夠了。再多,就損耗軍隊戰力了。
和捕魚一樣,有時遇林,或許三兩百兵,把小樹林一圍,一轟,說不定攆出一窩野豬出來,一下就得到兩三千斤肉,大大補充口糧,可打獵的收益極不穩定,不像捕魚,能比較穩定。
再怎麽往高了算,以中原的山川地域,行軍途中的漁獵最多能抵消不過千五百人的口糧。
即,若萬人大軍,十分之一二成的口糧,或能依靠漁獵補充。
十萬人,則是百分之一二。
縱觀東西戰爭史,唯獨成吉思汗的蒙古鐵騎,擺脫了後勤依賴。
此中一個重要的關鍵是,一種能產馬奶的馬種,是蒙古矮馬還是什麽,不清楚。
若是能找到和蒙古矮馬一樣的馬匹,就算這種馬匹衝擊力速度等弱一點,也根本無所謂。
隻要有草,馬吃草,人喝馬奶,有草就不怕餓死。
若能擺脫後勤依賴,直接當世無敵。
馬如何,李孟羲不清楚,按牛來類比,牛有奶牛黃牛,黃牛不怎麽產奶的,除非是哺乳小牛期間。而奶牛,天天產奶。
可見,牛有奶牛黃牛,馬應該也有普通馬和產奶的馬之分。
這個產奶的馬,哪裏能找,也是毫無頭緒。
馬種資源最多的,是在北疆草原之上,各種馬都有,若在漢末,有一線可能找到和蒙古矮種馬類似的馬種,那必然是去北疆尋找。
可以說,若能達到蒙古軍隊幾乎可以解決自解決五成以上的口糧,萬人,隻需帶五千人的軍糧,那麽,其後勤壓力,將比對手少一半。
戰爭打的就是後勤。
少一半後勤壓力,拖也能拖死九成敵人。
——
漁營於沼澤地捕魚,遇到了麻煩,水淺魚少,網了半天,隻弄到了一些小魚。
倒是有人從泥裏找到了泥鰍,從泥裏摳出了不少三角螺,螃蟹等。
本來,三角螺漁夫們都要丟了,漁營缺乏一個合格的管理人員,整個漁營沒人想起水螺也是有用的。
水螺人不能吃,砸開倒可以喂鴨子,還是跟來的斥候提醒,漁夫們這才想起把三角螺收集起來。
漁夫們潛水灘裏到處找泥鰍,螃蟹,水螺。
魚沒多少,泥鰍看來也抓不到多少。
水螺撿了幾乎一滿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