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軍不惜再停一日,主要是為了練兵。
練兵涉及包括且不僅限於青巾兵繼續隊列訓練,其他戰兵或練陣型或練搏殺技能,最重要的是憑城操練攻守戰法。
木匠們打造完了器械,新的攻城梯,壕橋,攻城椎, 全都新造一番。
還有破門器。
所謂的破門器,就是李孟羲想出來的單兵用的破門椎,既,一根短原木,綁兩個提環,單兵提著就可以撞門。
木匠們送來的破門器結構很簡單, 一根手臂長的槐木樁子,兩頭綁著繩環,僅此而已。
作為單兵武器, 自然要能單兵攜帶才算實用。
令一士卒背起破門器跑起來試試,據士卒自己說,雖然沉,但還好。
背起沉甸甸的一根木頭,雖然會增加負重,但於士卒個人來說,除了負重,別的沒啥缺點了。
破門器甚至能提供防禦力。
一根木頭背在背後,怎麽著也能防流箭吧。
於劉關張還有盧鍾還有其他士卒而言,破門器這玩意兒分外新奇,因刀槍劍戟不少見,背根木樁子做武器倒是從沒見過。
李孟羲說的懸乎,張飛不信破門器的能力,非要一試究竟。
眾人一起找地兒測試。
於城中,特意找了一處有門的民居,把門從後邊插上門栓, 然後從外麵撞。
張飛拎起木樁子,對著哐哐猛撞,撞兩下,張飛停了,因為張飛忽然想起昨日說到過,攻城椎撞城門,撞哪裏最好撞。
當時談得,是撞一側城門邊沿最好撞。
想及當時,張飛調了一下破門器,對著民居的門一側門的邊沿,哐哐又撞,沒幾下,卡察一聲,門栓斷了。
很好用,但張飛卻不怎麽認可這玩意兒,“要俺說,直接拿腳踹,不也能把門踹開?”
這就涉及到了微妙精深處,從經驗和直覺上, 張飛覺得,用腳踹比用破門椎好用。
但到底是直接踹高效,還是用破門椎高效, 用實驗來驗證更準確。
可以,做一樣材料一樣厚度的門,然後,讓兩個體型力氣差不多的兩人,一人用腳猛踹,一人提著破門椎狠撞,一比較,很容易對比出到底哪個效率高。
李孟羲沒去做實驗,但他確信破門器一定比純人力有用。
要不然,在後世,防暴機關也不會專門配備破門器了。
木頭的也好,擲彈筒那麽粗那麽長的一根鐵柱也好,都比用腳踹高效的多。
如所說,破門器是為應對城中亂戰之時,為滿足破門需要而配備的百人隊級別的戰術裝備,百人有一架破門器就夠了。破門器平時也不用,隻在攻城時用,也就不會給普通士卒帶來後勤負擔。
李孟羲覺著,普通的硬木破門器效率算不得最高,他想真的弄一根純鐵的圓柱破門器,就是不知,那麽一根粗短的鐵樁子,得有多少斤重,人能背的動不。
“二三十斤,背的動。”關羽道。
不算太沉就好,想來也是,後世防暴機關的破門器,也是一根鐵的,人家不也能帶著,也沒有背不動的情況。
昨日研究攻城椎的時候,弄明白了一點,破門大抵分兩種情況,情況之一,攻城椎把門栓撞斷了,城門大開,其二,攻城椎把門板撞裂了,門軸沒斷,門爛了,這樣門也破了。
於第二點,攻城椎撞錘做尖頭的好,尖的錘頭撞門時可使壓強增大,增加破壞力。
攻城椎如此,破門器也可以如此,破門器可以一頭做成錐狀的尖,一頭是平的,這樣就有了兩種用途。
除破門器以外,今日又試盾陣。
搭盾成梯,雖說高度不足以攻城,但在城中這樣的地方,普遍是低矮建築,盾梯能恰如其用。
昨日試盾梯,盾大小不齊,不很令人滿意。
從軍中找來許多大盾,今日再試,一民居前,這處民居乃殷實人家,土胚牆高一丈多,是絕佳的測試地點。
刀盾士先一人於牆下站起舉盾,再一人於後,半跪舉盾,再後,是兩人半跪,手搭梯子。
以人體各姿勢的高度來說,不管是半跪,還是直接跪地,盾舉在頭頂,高度都在半米以上,這個起始高度,很難一步跨上。
是李孟羲想到了詳細的戰術動作,兩人麵對麵,手拉成橋,可以抬高,也可以稍微放低,還可以倆人抬一個盾,以做梯階。
這樣就正好。
一人半跪於地,頭上頂盾,高度太高了。再加一階過渡梯階,剛好,起始一步,直接順暢了。
共計,就用了四個人,把梯子搭成了。
然後刀盾士們後退,一個助力前衝,踏踏踏,順著衝勁兒,一氣衝到頂,踩著人高的盾牌,手一扒扒到了牆頭,翻身進去了。
刀盾士們速度很快的踩著盾橋一個接一個翻進牆頭。
李孟羲數了數,平均,兩秒翻進去一人。
雖說也有其他翻牆方法,比如兩人一組負責把人用肩膀頂進去,但這個方法速度太慢了,且士兵翻牆的時候,防禦破綻大。
而梯橋,士卒過牆時,還能保持正常的舉盾姿勢。
盾橋戰術已經完善的差不多了,李孟羲意識到,關鍵的問題還不在戰術,而在盾牌。
搭盾橋需要大一點的盾牌,小的勾鑲盾可不行,同時,騎兵也有需要背一麵盾加強後背防禦,步卒刀盾士也有盾,攻城時所有攻城士都需要盾。
跳蕩士抱著盾往人堆裏撞,持盾拿刀跟人廝殺,盾好像不能太大了。
而搭盾陣也好,搭盾橋也好,盾越大越好。
那麽,兩下取舍,盾兼顧格鬥和兼顧盾牆,最合適是多大,這個問題李孟羲沒有答桉。
需要一種能降低成本,提高裝備通用率,並且降低後勤壓力的通用盾型。
就跟輕重機槍一樣,加個通用型號。
李孟羲能想到的是,等安定下來,搜集各種各樣的盾,然後精挑細選,選出一種最合適的通用盾型,然後這種盾,跳蕩士肉搏可以用,攻城士攻城可以憑此防禦箭支。通用盾搭盾牆能搭,搭盾橋大小足夠,也能搭出不錯的盾橋。
眾人再至城頭上,城頭處,搭著一架新的攻城梯。
此攻城梯要說不同,在梯階,還有寬度。
此攻城梯的梯階,每階梯階,都是兩根木頭並一起搭的,一根快子容易斷,兩根快子就不容易斷了。
這一個方法尤其巧妙的是,除了提升了梯階的防禦力以外,還擴寬了材料利用範圍,有時,手臂粗的木頭不好找,可以把多個細樹枝給綁一起做梯階。
說不得,細樹枝又韌又軟,反而比較扛砸呢。
除梯階細改以外,攻城梯寬度變得很窄,恰好能容納一人攀爬那麽寬,沒有一點多餘寬度。
再往下看,城外壕溝上,並排搭著六架壕橋,壕橋一架挨著一架,在壕溝上搭起了寬闊的通道。
城外有士卒正把刀抵著壕橋插住,然後用力用腳踩。
腳踩不行,土那麽硬,用腳想把刀踩進土裏有點難。
還是得用盾砸,士卒抄起盾,哐哐兩下砸,把刀砸入土裏了。
環首刀刀身修長,就跟一支鐵釺子一樣好用。
城上,李孟羲探頭幹瞅瞅不清,城垛比他個頭都高了。
為看清楚一點,李孟羲爬到了城垛上,手扶住城垛站那裏看,劉備生怕李孟羲一不小心掉下去,手拉住李孟羲領子不放。
邊上,盧鍾看到這一幕,暗笑不已。
城上有石頭。
“關將軍,砸下試試。”李孟羲朝下看了梯子一眼,招呼關羽道。
關羽掃了一眼腳邊石頭,俯身抱起一塊臉盆大的石頭,扛到肩頭,再雙手舉起,舉過頭頂,奮臂把石頭一擲,石頭飛了出去。
冬!
石頭落地,還有木頭卡察聲。
但一看石頭砸的地方,李孟羲樂了。
關羽扔的石頭扔過了,沒砸到梯子,滾到壕橋上去了。
李孟羲朝關羽看,關羽幽幽道,“用力大了。”
關羽這麽用力一過猛,李孟羲倒意識到一個問題,關羽也好,張飛也好,劉備也好,這三人力量遠比一般人大,他三人扛起石頭,能往外投擲,一般士卒可不行,隻能是兩三個人合夥把石頭挪到城垛邊,然後鬆手給推下去。
也就是,大多數時候,石頭不是擲下去的,而是推下去的。
有鑒於這一點,李孟羲決定貼合實戰來測試。
他也讓關羽,把石頭推下去就行,不用舉起來。
關羽照做,搬來一大塊石頭,順著梯子推下去,石頭軲轆著,砸到梯階上,連連擔了數下,石頭最終掉落斜坡,然後順著斜坡滾落到了壕橋之上。
李孟羲看到,梯階沒有被砸壞。
果然,攻城梯裝了雙梯階,再把梯子寬度縮短,梯子結構強度大大增強。
關羽一看石頭連一根梯階都沒砸斷,他眉頭皺起。
關羽又舉起一塊西瓜大的一塊石頭,身體探出城垛,對準了攻城梯略靠最下邊的梯階,把石頭用力往下一丟。
石頭再沒被梯階阻擋,直接加速下落,卡察一聲,攻城梯最下邊的一階梯階被砸斷成了兩截。
攻城梯為蟻附攻城時最重要的核心部分,尤其是,李孟羲還知道,好好的攻城梯突然少了一階,直接就給攻城的人造成極大的麻煩,空擋大了,爬梯子都爬不快了。
方才,大石頭從高往下滾,梯子一點事沒有,小石頭對著梯子下邊砸,砸斷了梯階。
有點意思……
李孟羲隱約抓到了什麽。
旁邊,關羽倒直接指點起來,“羲兒,且看,”關羽指著城下斷階,“我先丟大石,大石順梯滾,無一階損壞,方我又丟一小石,石砸最下一階,最下一階壞。
由此,落石砸梯,不但在石重,還在其法。”
關羽說的同時,李孟羲也明白過來了。
是重力勢能!是動能!
問,石頭砸攻城梯,怎麽才能給攻城梯造成最大的破壞?
答桉是,照最下邊的那根梯階砸。
因為城高好幾丈,石頭往下落的時候,加速時間越長,到最底端,其動能最大。
故而,百斤石砸城垛前第一階,砸之不斷,十斤石拋砸攻城梯最下邊一階,卡察就斷。
這一是因為重力勢能賦予了落石極大的動能,二是,把石頭沿著梯子推下,石頭從砸到第一階開始,動能開始減,再撞到第二階,動能又開始減。
石頭順著梯子滾動的過程,實則是一個不停被阻力消耗動能的過程。
由此,李孟羲忽然意識到,這落石隨便一扔,跟用對方法扔出去,破壞力是天與地的差別。
落石最好的用法是,把石頭丟出去,照著攻城梯底下的梯階砸。
問題就在這裏,普通士卒,沒有足夠的力氣把石頭扔遠。
需要一個扔石頭的輔助工具,李孟羲想到。
投石機?
不行太大了,城牆上哪裏放得下投石機。
投石機放城牆後?是一個用法,但是,投石機放城後,命中率太低了,不如城頭士卒抱著石頭往下砸精準。
或者別的,用門板,把石頭抬門板上,然後,跟用蹺蹺板一樣,把石頭翹下去。
這不失為一個方法。
李孟羲由此得到了擂石砸梯的最佳戰術,石頭往梯子下邊的梯階砸,能最大程度的破壞敵軍攻城梯。
邊上,關羽也在思考這個砸梯戰術,關羽眉頭微皺,目視下方,沉吟到,“看來,擂石砸梯之最佳時機,隻在敵軍搭梯靠城,敵尚未爬梯之刹那。”
李孟羲聽得茫然,眉頭一皺,“為何是敵未爬梯之時?”
關羽耐心解釋道,“因人也。敵軍登梯之後,此時再砸梯,石未落梯,先落敵盾,敵軍盾一傾缷,落石力道大減。
再者,敵攀附長梯,蓋梯無隙,石縱中梯,砸敵身軀上也。
有敵身軀阻擋,如何能壞梯?”
關羽是從實戰角度來考慮的。
李孟羲恍然大悟,“奧!”他瞪大眼睛,奧了一聲。
人!
沒想到,在落石砸梯的這個過程中,人,攻城士,竟然會成了攻城梯的外掛人肉裝甲。
攻城士一個接一個的爬梯之時,把攻城梯蓋的滿滿當當,城頭石頭落下,必然砸在攻城士的盾牌上。
想想也該知道,人的手受巨力時,跟個彈黃一樣回縮,把落石大部分力量都給緩衝掉了。
再者,人體,人體軟韌十足,有人體擋著,幾乎可以說,落石砸斷梯階的可能驟降。
難怪,此次攻城,梯子壞了那麽多,因為梯子上人少,為什麽梯子上人少,因為有壕溝,爬梯的速度被極大影響。
壕溝限製了攻城士的爬梯速度,因為爬梯速度低,攻城梯上人就稀少,人稀少,就大段梯階露了出來,大段梯階露了出來,於是城頭落石,很容易把梯子砸壞,因為沒有盾牌和攻城士的身體去緩衝了。
這,竟然還是一道連鎖反應。
若此次一早針對壕溝做出了布置,我方人力投放速度快,那麽攻城梯就絕不會被砸壞五分之二那麽多。
關羽說,用落石破壞攻城梯的最佳時機,是在敵軍攻城梯剛搭到城頭,人還未開始往上爬的瞬間,李孟羲深以為然。
由此,得守城術,敵攻城梯搭城刹那,此時,守城士應盡最大可能,全力把落石往下砸。
又反知攻城術,知攻城梯搭城刹那,此時,為攻城梯防護最脆弱之時,因而,梯子一旦搭好,要以最快的速度攀梯向上,攻城梯防禦空擋時間越小,梯子被破壞的可能就越小,梯子不壞,攻城隊就越安穩。
再有,爬梯之時,寧在梯上擠一人,莫在下邊等一人,把梯子蓋的滿滿當當最好,攻城士自身,是攻城梯的絕佳防護層。
攻城梯以外,還有壕橋。
李孟羲認為是,把壕溝給鋪滿,變壕溝為平地,最好。
關羽則不然,關羽指壕橋,指出不足,“壕橋不可太密。你看,方才投了落石四五,落石順梯滾落,順坡滑下,全落在壕梯之上。
四五大石,壕橋倒還能經的住,若十幾石,二十石,落石全堆壕橋之上,早晚壕橋壓斷。
縱是壕橋不斷,擂石堵塞橋頭,阻攔我攻城之士,大不妥。
故,壕橋不管三橋五橋相並,都可,然必留間隙,以推落堆石。”
關羽畢竟經驗豐富,李孟羲看落石,隻能看到石頭滾落而已。
關羽看落石,能看到落石會堆一堆,會把壕橋壓斷。到底是關羽更熟悉石頭,見過不少橋被壓斷的情景,因此能比李孟羲想的更深入一些。
關羽的話,李孟羲明白了,關鍵一個詞——排障。
南和城構造巧妙,攻打此城的時候,義軍吃了大虧,可也幸好此城難打,因而更能磨練義軍。
就比如現在,要不是南和城城下有陡坡,石頭落下之後會繼續滾動一大段距離,那石頭就不會堆到壕橋上,眾人也就意識不到,壕橋有可能會被無數落石給壓斷。
於是,不能意識到這一點,萬一有天攻城,遇到城下有陡坡,然後我軍壕橋一架挨一架,把壕溝上架滿。
然後禍事了,敵軍城頭落石如雨,石頭接一塊接一塊的順坡滾落,壓到壕橋上。
此時,壕橋挨的太密,根本就沒縫隙去把石頭排除掉,隻能眼睜睜看著石頭越堆越多,把壕橋活生生壓斷。
這一下,我方攻勢半途中斷,得多死多少人。
幸而,南和城險,義軍在此城下吃到了足夠多的苦頭,幸而學到了足夠多的教訓。
若下次,再遇城,義軍知道把壕橋之間留出空隙,那麽,敵軍石頭滾到壕橋上,攻城士稍微推一下,直接就可以把石頭給推到溝裏去。
於此時,敵軍的壕溝,反而成了我清障之助力。
壕橋不能排的密不透風,得留縫隙。
李孟羲善於逆向思考,於攻城,壕橋用法有了,那若是守城,敵軍搭了壕橋,我該如何破壞敵軍壕橋?
李孟羲想到的是,用火。
“用桐油。隻是,桐油珍稀,倒有些麻煩。”李孟羲皺眉。
要是桐油夠,還要什麽石頭弓箭,直接把桐油一桶接一桶倒,讓城下火海燒他個一月不帶停的,那誰來都攻不下城。
李孟羲說桐油難找,關羽道,“倒也不必非要桐油,用柴火,也能燒毀敵軍壕橋。”
見李孟羲依然略有茫然,關羽繼續道,“麥秸,麥秸紮成捆,點上火,扔城下去,麥秸一燒,梯子不一會兒就著。”
李孟羲作為一個現代人,對漢末的萬象萬物總不能有足夠了解。
要放火,李孟羲先想到猛火油,又想到桐油,甚至還想到酒精,然而卻沒能想起漢末人普遍的點火方式,是用柴啊。
李孟羲頓時就意識到,自己把問題想複雜了。
可不,柴點火就夠了。
想到了柴,李孟羲便想起,柴這玩意兒,的確燃燒不夠劇烈,但是,柴夠多的時候,一個麥秸垛那麽多的柴堆一起的時候,火勢大的潑都潑不滅。
此時,別說壕橋上湖了濕泥巴做防火層了,就算壕橋是濕木頭做的,也得被點著了。
一個麥秸垛的柴,足夠燒毀一架壕橋。
一個麥秸垛的柴量,也就三四十捆柴吧。
李孟羲不由皺起眉頭,壕橋這玩意兒,在火攻麵前,如此脆弱?
還有,意,火攻竟然還是極有效的守城手段。
守城方的守城武器有哪些?弓弩,落石,金汁。
然而好像這三種手段,有時不能完全阻擋住城下敵軍的攻擊。
而火,李孟羲小時候有把別人家麥秸垛點了的經驗,好家夥,麥秸垛一點,火哄哄的燒,離好幾米都站不了人。
要是,城下聚集了一大堆敵軍,敵軍穿厚甲,盾陣密實,此時,弓弩無用,落石無用,金汁效果也有限。
眼看,這一大群甲士就要登城,咋辦?
若放火,可能有奇效。
一個麥秸垛那麽多的一大堆柴往某架攻城梯下一丟,火勢轟轟的燃燒,火勢猛地,管他什麽甲士,他要不後退,一分鍾不要,把他鐵甲烤紅。
柴火燒起火浪之時,是最好用的打斷敵軍攻擊節奏的方法。
無論任何精兵,不能抵擋烈火,呂布來也不能。
再者,大量柴火堆在城下燃燒,攻城梯可也是木頭做的,豈不很容易就被燒著?
<a id="wzsy" href="https://www.biquge.name">biquge.name</a>
因為火,李孟羲突然意識到,攻城梯也好,壕橋也好,很容易被火攻破壞。
在攻城之時,一旦攻城器械被損壞,攻城節奏就被打斷了,節奏一斷,我軍前功盡棄,必成添油戰術,傷亡必然大增。
那麽,守軍若火攻,大堆柴草來襲之時,我城下刀盾士,該如何自保?
李孟羲不得其解,問關羽。
關羽沉思片刻,“把火挑開,他柴火未堆積之時,隻要及時挑開,不致火勢大作。”
奧,也就是,釜底抽薪。
城頭柴草丟下來,隻要把他柴挑開,丟一邊就妥了。
關鍵就在這個【挑開】,關鍵就在這個【一邊】。
一大捆燃燒的柴草,怎麽挑開?就憑刀盾士手中一把短環首刀,想把柴挑開,不足用。
燃燒的柴捆,火苗幾尺長,刀太短,燒手,至少得長兵器。
可是,蟻附攻城時,長兵器爬梯時又拖累,登上城頭時又施展不開,還不如刀盾輕便好用。
就為挑柴,得讓攻城士棄刀帶槍,李孟羲覺得屬於是因小失大。
關羽皺眉思量好一會兒,“用槍……短槍,也不行,挑不起,得勾。短戈?如何?”
關羽看著李孟羲,“短戈比刀稍長,能勾能砍,登城廝殺,不至施展不開。
且,若城頭對我火攻,戈能勾,一人持短戈,勾住柴捆,邊上一拉,就能止火勢。”
關羽這麽一說,李孟羲倒是想起來了,軍中刀盾士可不全是一手盾,一手刀,以前裝備不十分充足的時候,好多刀盾士,有拿手戟,有拿短戈,李孟羲覺得軍備不統一,促力把軍備統一了,現在刀盾士,手裏幾乎都是刀和盾了。
沒料想,這反倒多此一舉了。
刀盾是好,軍備統一也好,但這不意味著短戈配盾,手戟配盾,就不如刀盾了。
現在再想來,手戟和短戈肉搏的時候說不定比刀盾還厲害,刀盾也就能撞能砍能刺,然而手戟和盾,不僅能撞能砍,能刺,還能勾住對方的盾,把對方的盾勾開,還能勾擋敵人兵器。
李孟羲本來不十分理解,大漢軍備之中,為什麽會有手戟和短戈存在,嫌之繁雜,促力整改。
然而現在明白了,存在既合理,大漢作為武德充沛的一朝,軍備體係完善,戰術發達,既然漢軍備中保留有短戈和手戟,那麽說明其經過了漫長戰爭檢驗,是可靠的武器。
拿短戈來說,就說攻城之時,城頭丟柴捆,有戈一勾一拖,不省事的多?
李孟羲甚至還能想到短戈的其他用法,爬梯子的時候,戈勾著梯子借力往上爬,爬山過穀的時候,戈跟登山斧一樣,勾著樹,勾著藤蔓,方便借力。
兵器竟然也有工具的功能。
李孟羲意識到,軍備完全統一,可能並不完全是好事,因為不同的兵器,功能總有差別,而戰場上麵臨的情況太複雜,軍中配備兵器種類多,應對複雜情況的能力強,反之,兵器種類單一,應對複雜情況的能力則就不足。
看來,攻城之刀盾士,並不能全都隻是刀盾士,得配備一些短戈盾兵,手戟盾兵,這些軍備特殊的士兵,在城頭敵軍往下丟火捆的時候,可以用短戈快速移走火捆,把火捆移一邊。
問題又來了,把火捆移【一邊】,往哪裏移?
攻城的時候,攻城梯搭滿敵城,一架挨一架,城下,都是圍在攻城梯周圍等待爬梯子的甲士,城頭丟火,火沒地方丟,左右都是人,沒有挪火的空間。
方才涉及到壕橋之時,談及壕橋不能把壕溝鋪滿,因為萬一落石堆積,會把壕橋壓斷的。
因而,壕橋最好是留有清障的縫隙。
現在再遇到火捆沒地方騰挪,李孟羲立刻就想到了解決辦法。
跟壕橋一樣,攻城梯也留縫隙。
至於到底幾架攻城梯搭在一起,攻城梯集群彼此相隔多遠合適,李孟羲不知道了,得仔細設計一下。
攻城梯集群之間留有足夠空隙,這樣,城頭再丟下火捆,刀盾士直接拿短戈把火捆勾到一邊的空地上,任由他燒,燒不到我軍。
看來,攻城時,我攻城之士也需要有閃轉騰挪空間的。
壕橋攻守,火攻防火攻,都有了考量。
沒有其他疏忽的地方了。
李孟羲告辭下城,他要把此次攻城戰所得一切,徹底整理一番。
練兵涉及包括且不僅限於青巾兵繼續隊列訓練,其他戰兵或練陣型或練搏殺技能,最重要的是憑城操練攻守戰法。
木匠們打造完了器械,新的攻城梯,壕橋,攻城椎, 全都新造一番。
還有破門器。
所謂的破門器,就是李孟羲想出來的單兵用的破門椎,既,一根短原木,綁兩個提環,單兵提著就可以撞門。
木匠們送來的破門器結構很簡單, 一根手臂長的槐木樁子,兩頭綁著繩環,僅此而已。
作為單兵武器, 自然要能單兵攜帶才算實用。
令一士卒背起破門器跑起來試試,據士卒自己說,雖然沉,但還好。
背起沉甸甸的一根木頭,雖然會增加負重,但於士卒個人來說,除了負重,別的沒啥缺點了。
破門器甚至能提供防禦力。
一根木頭背在背後,怎麽著也能防流箭吧。
於劉關張還有盧鍾還有其他士卒而言,破門器這玩意兒分外新奇,因刀槍劍戟不少見,背根木樁子做武器倒是從沒見過。
李孟羲說的懸乎,張飛不信破門器的能力,非要一試究竟。
眾人一起找地兒測試。
於城中,特意找了一處有門的民居,把門從後邊插上門栓, 然後從外麵撞。
張飛拎起木樁子,對著哐哐猛撞,撞兩下,張飛停了,因為張飛忽然想起昨日說到過,攻城椎撞城門,撞哪裏最好撞。
當時談得,是撞一側城門邊沿最好撞。
想及當時,張飛調了一下破門器,對著民居的門一側門的邊沿,哐哐又撞,沒幾下,卡察一聲,門栓斷了。
很好用,但張飛卻不怎麽認可這玩意兒,“要俺說,直接拿腳踹,不也能把門踹開?”
這就涉及到了微妙精深處,從經驗和直覺上, 張飛覺得,用腳踹比用破門椎好用。
但到底是直接踹高效,還是用破門椎高效, 用實驗來驗證更準確。
可以,做一樣材料一樣厚度的門,然後,讓兩個體型力氣差不多的兩人,一人用腳猛踹,一人提著破門椎狠撞,一比較,很容易對比出到底哪個效率高。
李孟羲沒去做實驗,但他確信破門器一定比純人力有用。
要不然,在後世,防暴機關也不會專門配備破門器了。
木頭的也好,擲彈筒那麽粗那麽長的一根鐵柱也好,都比用腳踹高效的多。
如所說,破門器是為應對城中亂戰之時,為滿足破門需要而配備的百人隊級別的戰術裝備,百人有一架破門器就夠了。破門器平時也不用,隻在攻城時用,也就不會給普通士卒帶來後勤負擔。
李孟羲覺著,普通的硬木破門器效率算不得最高,他想真的弄一根純鐵的圓柱破門器,就是不知,那麽一根粗短的鐵樁子,得有多少斤重,人能背的動不。
“二三十斤,背的動。”關羽道。
不算太沉就好,想來也是,後世防暴機關的破門器,也是一根鐵的,人家不也能帶著,也沒有背不動的情況。
昨日研究攻城椎的時候,弄明白了一點,破門大抵分兩種情況,情況之一,攻城椎把門栓撞斷了,城門大開,其二,攻城椎把門板撞裂了,門軸沒斷,門爛了,這樣門也破了。
於第二點,攻城椎撞錘做尖頭的好,尖的錘頭撞門時可使壓強增大,增加破壞力。
攻城椎如此,破門器也可以如此,破門器可以一頭做成錐狀的尖,一頭是平的,這樣就有了兩種用途。
除破門器以外,今日又試盾陣。
搭盾成梯,雖說高度不足以攻城,但在城中這樣的地方,普遍是低矮建築,盾梯能恰如其用。
昨日試盾梯,盾大小不齊,不很令人滿意。
從軍中找來許多大盾,今日再試,一民居前,這處民居乃殷實人家,土胚牆高一丈多,是絕佳的測試地點。
刀盾士先一人於牆下站起舉盾,再一人於後,半跪舉盾,再後,是兩人半跪,手搭梯子。
以人體各姿勢的高度來說,不管是半跪,還是直接跪地,盾舉在頭頂,高度都在半米以上,這個起始高度,很難一步跨上。
是李孟羲想到了詳細的戰術動作,兩人麵對麵,手拉成橋,可以抬高,也可以稍微放低,還可以倆人抬一個盾,以做梯階。
這樣就正好。
一人半跪於地,頭上頂盾,高度太高了。再加一階過渡梯階,剛好,起始一步,直接順暢了。
共計,就用了四個人,把梯子搭成了。
然後刀盾士們後退,一個助力前衝,踏踏踏,順著衝勁兒,一氣衝到頂,踩著人高的盾牌,手一扒扒到了牆頭,翻身進去了。
刀盾士們速度很快的踩著盾橋一個接一個翻進牆頭。
李孟羲數了數,平均,兩秒翻進去一人。
雖說也有其他翻牆方法,比如兩人一組負責把人用肩膀頂進去,但這個方法速度太慢了,且士兵翻牆的時候,防禦破綻大。
而梯橋,士卒過牆時,還能保持正常的舉盾姿勢。
盾橋戰術已經完善的差不多了,李孟羲意識到,關鍵的問題還不在戰術,而在盾牌。
搭盾橋需要大一點的盾牌,小的勾鑲盾可不行,同時,騎兵也有需要背一麵盾加強後背防禦,步卒刀盾士也有盾,攻城時所有攻城士都需要盾。
跳蕩士抱著盾往人堆裏撞,持盾拿刀跟人廝殺,盾好像不能太大了。
而搭盾陣也好,搭盾橋也好,盾越大越好。
那麽,兩下取舍,盾兼顧格鬥和兼顧盾牆,最合適是多大,這個問題李孟羲沒有答桉。
需要一種能降低成本,提高裝備通用率,並且降低後勤壓力的通用盾型。
就跟輕重機槍一樣,加個通用型號。
李孟羲能想到的是,等安定下來,搜集各種各樣的盾,然後精挑細選,選出一種最合適的通用盾型,然後這種盾,跳蕩士肉搏可以用,攻城士攻城可以憑此防禦箭支。通用盾搭盾牆能搭,搭盾橋大小足夠,也能搭出不錯的盾橋。
眾人再至城頭上,城頭處,搭著一架新的攻城梯。
此攻城梯要說不同,在梯階,還有寬度。
此攻城梯的梯階,每階梯階,都是兩根木頭並一起搭的,一根快子容易斷,兩根快子就不容易斷了。
這一個方法尤其巧妙的是,除了提升了梯階的防禦力以外,還擴寬了材料利用範圍,有時,手臂粗的木頭不好找,可以把多個細樹枝給綁一起做梯階。
說不得,細樹枝又韌又軟,反而比較扛砸呢。
除梯階細改以外,攻城梯寬度變得很窄,恰好能容納一人攀爬那麽寬,沒有一點多餘寬度。
再往下看,城外壕溝上,並排搭著六架壕橋,壕橋一架挨著一架,在壕溝上搭起了寬闊的通道。
城外有士卒正把刀抵著壕橋插住,然後用力用腳踩。
腳踩不行,土那麽硬,用腳想把刀踩進土裏有點難。
還是得用盾砸,士卒抄起盾,哐哐兩下砸,把刀砸入土裏了。
環首刀刀身修長,就跟一支鐵釺子一樣好用。
城上,李孟羲探頭幹瞅瞅不清,城垛比他個頭都高了。
為看清楚一點,李孟羲爬到了城垛上,手扶住城垛站那裏看,劉備生怕李孟羲一不小心掉下去,手拉住李孟羲領子不放。
邊上,盧鍾看到這一幕,暗笑不已。
城上有石頭。
“關將軍,砸下試試。”李孟羲朝下看了梯子一眼,招呼關羽道。
關羽掃了一眼腳邊石頭,俯身抱起一塊臉盆大的石頭,扛到肩頭,再雙手舉起,舉過頭頂,奮臂把石頭一擲,石頭飛了出去。
冬!
石頭落地,還有木頭卡察聲。
但一看石頭砸的地方,李孟羲樂了。
關羽扔的石頭扔過了,沒砸到梯子,滾到壕橋上去了。
李孟羲朝關羽看,關羽幽幽道,“用力大了。”
關羽這麽用力一過猛,李孟羲倒意識到一個問題,關羽也好,張飛也好,劉備也好,這三人力量遠比一般人大,他三人扛起石頭,能往外投擲,一般士卒可不行,隻能是兩三個人合夥把石頭挪到城垛邊,然後鬆手給推下去。
也就是,大多數時候,石頭不是擲下去的,而是推下去的。
有鑒於這一點,李孟羲決定貼合實戰來測試。
他也讓關羽,把石頭推下去就行,不用舉起來。
關羽照做,搬來一大塊石頭,順著梯子推下去,石頭軲轆著,砸到梯階上,連連擔了數下,石頭最終掉落斜坡,然後順著斜坡滾落到了壕橋之上。
李孟羲看到,梯階沒有被砸壞。
果然,攻城梯裝了雙梯階,再把梯子寬度縮短,梯子結構強度大大增強。
關羽一看石頭連一根梯階都沒砸斷,他眉頭皺起。
關羽又舉起一塊西瓜大的一塊石頭,身體探出城垛,對準了攻城梯略靠最下邊的梯階,把石頭用力往下一丟。
石頭再沒被梯階阻擋,直接加速下落,卡察一聲,攻城梯最下邊的一階梯階被砸斷成了兩截。
攻城梯為蟻附攻城時最重要的核心部分,尤其是,李孟羲還知道,好好的攻城梯突然少了一階,直接就給攻城的人造成極大的麻煩,空擋大了,爬梯子都爬不快了。
方才,大石頭從高往下滾,梯子一點事沒有,小石頭對著梯子下邊砸,砸斷了梯階。
有點意思……
李孟羲隱約抓到了什麽。
旁邊,關羽倒直接指點起來,“羲兒,且看,”關羽指著城下斷階,“我先丟大石,大石順梯滾,無一階損壞,方我又丟一小石,石砸最下一階,最下一階壞。
由此,落石砸梯,不但在石重,還在其法。”
關羽說的同時,李孟羲也明白過來了。
是重力勢能!是動能!
問,石頭砸攻城梯,怎麽才能給攻城梯造成最大的破壞?
答桉是,照最下邊的那根梯階砸。
因為城高好幾丈,石頭往下落的時候,加速時間越長,到最底端,其動能最大。
故而,百斤石砸城垛前第一階,砸之不斷,十斤石拋砸攻城梯最下邊一階,卡察就斷。
這一是因為重力勢能賦予了落石極大的動能,二是,把石頭沿著梯子推下,石頭從砸到第一階開始,動能開始減,再撞到第二階,動能又開始減。
石頭順著梯子滾動的過程,實則是一個不停被阻力消耗動能的過程。
由此,李孟羲忽然意識到,這落石隨便一扔,跟用對方法扔出去,破壞力是天與地的差別。
落石最好的用法是,把石頭丟出去,照著攻城梯底下的梯階砸。
問題就在這裏,普通士卒,沒有足夠的力氣把石頭扔遠。
需要一個扔石頭的輔助工具,李孟羲想到。
投石機?
不行太大了,城牆上哪裏放得下投石機。
投石機放城牆後?是一個用法,但是,投石機放城後,命中率太低了,不如城頭士卒抱著石頭往下砸精準。
或者別的,用門板,把石頭抬門板上,然後,跟用蹺蹺板一樣,把石頭翹下去。
這不失為一個方法。
李孟羲由此得到了擂石砸梯的最佳戰術,石頭往梯子下邊的梯階砸,能最大程度的破壞敵軍攻城梯。
邊上,關羽也在思考這個砸梯戰術,關羽眉頭微皺,目視下方,沉吟到,“看來,擂石砸梯之最佳時機,隻在敵軍搭梯靠城,敵尚未爬梯之刹那。”
李孟羲聽得茫然,眉頭一皺,“為何是敵未爬梯之時?”
關羽耐心解釋道,“因人也。敵軍登梯之後,此時再砸梯,石未落梯,先落敵盾,敵軍盾一傾缷,落石力道大減。
再者,敵攀附長梯,蓋梯無隙,石縱中梯,砸敵身軀上也。
有敵身軀阻擋,如何能壞梯?”
關羽是從實戰角度來考慮的。
李孟羲恍然大悟,“奧!”他瞪大眼睛,奧了一聲。
人!
沒想到,在落石砸梯的這個過程中,人,攻城士,竟然會成了攻城梯的外掛人肉裝甲。
攻城士一個接一個的爬梯之時,把攻城梯蓋的滿滿當當,城頭石頭落下,必然砸在攻城士的盾牌上。
想想也該知道,人的手受巨力時,跟個彈黃一樣回縮,把落石大部分力量都給緩衝掉了。
再者,人體,人體軟韌十足,有人體擋著,幾乎可以說,落石砸斷梯階的可能驟降。
難怪,此次攻城,梯子壞了那麽多,因為梯子上人少,為什麽梯子上人少,因為有壕溝,爬梯的速度被極大影響。
壕溝限製了攻城士的爬梯速度,因為爬梯速度低,攻城梯上人就稀少,人稀少,就大段梯階露了出來,大段梯階露了出來,於是城頭落石,很容易把梯子砸壞,因為沒有盾牌和攻城士的身體去緩衝了。
這,竟然還是一道連鎖反應。
若此次一早針對壕溝做出了布置,我方人力投放速度快,那麽攻城梯就絕不會被砸壞五分之二那麽多。
關羽說,用落石破壞攻城梯的最佳時機,是在敵軍攻城梯剛搭到城頭,人還未開始往上爬的瞬間,李孟羲深以為然。
由此,得守城術,敵攻城梯搭城刹那,此時,守城士應盡最大可能,全力把落石往下砸。
又反知攻城術,知攻城梯搭城刹那,此時,為攻城梯防護最脆弱之時,因而,梯子一旦搭好,要以最快的速度攀梯向上,攻城梯防禦空擋時間越小,梯子被破壞的可能就越小,梯子不壞,攻城隊就越安穩。
再有,爬梯之時,寧在梯上擠一人,莫在下邊等一人,把梯子蓋的滿滿當當最好,攻城士自身,是攻城梯的絕佳防護層。
攻城梯以外,還有壕橋。
李孟羲認為是,把壕溝給鋪滿,變壕溝為平地,最好。
關羽則不然,關羽指壕橋,指出不足,“壕橋不可太密。你看,方才投了落石四五,落石順梯滾落,順坡滑下,全落在壕梯之上。
四五大石,壕橋倒還能經的住,若十幾石,二十石,落石全堆壕橋之上,早晚壕橋壓斷。
縱是壕橋不斷,擂石堵塞橋頭,阻攔我攻城之士,大不妥。
故,壕橋不管三橋五橋相並,都可,然必留間隙,以推落堆石。”
關羽畢竟經驗豐富,李孟羲看落石,隻能看到石頭滾落而已。
關羽看落石,能看到落石會堆一堆,會把壕橋壓斷。到底是關羽更熟悉石頭,見過不少橋被壓斷的情景,因此能比李孟羲想的更深入一些。
關羽的話,李孟羲明白了,關鍵一個詞——排障。
南和城構造巧妙,攻打此城的時候,義軍吃了大虧,可也幸好此城難打,因而更能磨練義軍。
就比如現在,要不是南和城城下有陡坡,石頭落下之後會繼續滾動一大段距離,那石頭就不會堆到壕橋上,眾人也就意識不到,壕橋有可能會被無數落石給壓斷。
於是,不能意識到這一點,萬一有天攻城,遇到城下有陡坡,然後我軍壕橋一架挨一架,把壕溝上架滿。
然後禍事了,敵軍城頭落石如雨,石頭接一塊接一塊的順坡滾落,壓到壕橋上。
此時,壕橋挨的太密,根本就沒縫隙去把石頭排除掉,隻能眼睜睜看著石頭越堆越多,把壕橋活生生壓斷。
這一下,我方攻勢半途中斷,得多死多少人。
幸而,南和城險,義軍在此城下吃到了足夠多的苦頭,幸而學到了足夠多的教訓。
若下次,再遇城,義軍知道把壕橋之間留出空隙,那麽,敵軍石頭滾到壕橋上,攻城士稍微推一下,直接就可以把石頭給推到溝裏去。
於此時,敵軍的壕溝,反而成了我清障之助力。
壕橋不能排的密不透風,得留縫隙。
李孟羲善於逆向思考,於攻城,壕橋用法有了,那若是守城,敵軍搭了壕橋,我該如何破壞敵軍壕橋?
李孟羲想到的是,用火。
“用桐油。隻是,桐油珍稀,倒有些麻煩。”李孟羲皺眉。
要是桐油夠,還要什麽石頭弓箭,直接把桐油一桶接一桶倒,讓城下火海燒他個一月不帶停的,那誰來都攻不下城。
李孟羲說桐油難找,關羽道,“倒也不必非要桐油,用柴火,也能燒毀敵軍壕橋。”
見李孟羲依然略有茫然,關羽繼續道,“麥秸,麥秸紮成捆,點上火,扔城下去,麥秸一燒,梯子不一會兒就著。”
李孟羲作為一個現代人,對漢末的萬象萬物總不能有足夠了解。
要放火,李孟羲先想到猛火油,又想到桐油,甚至還想到酒精,然而卻沒能想起漢末人普遍的點火方式,是用柴啊。
李孟羲頓時就意識到,自己把問題想複雜了。
可不,柴點火就夠了。
想到了柴,李孟羲便想起,柴這玩意兒,的確燃燒不夠劇烈,但是,柴夠多的時候,一個麥秸垛那麽多的柴堆一起的時候,火勢大的潑都潑不滅。
此時,別說壕橋上湖了濕泥巴做防火層了,就算壕橋是濕木頭做的,也得被點著了。
一個麥秸垛的柴,足夠燒毀一架壕橋。
一個麥秸垛的柴量,也就三四十捆柴吧。
李孟羲不由皺起眉頭,壕橋這玩意兒,在火攻麵前,如此脆弱?
還有,意,火攻竟然還是極有效的守城手段。
守城方的守城武器有哪些?弓弩,落石,金汁。
然而好像這三種手段,有時不能完全阻擋住城下敵軍的攻擊。
而火,李孟羲小時候有把別人家麥秸垛點了的經驗,好家夥,麥秸垛一點,火哄哄的燒,離好幾米都站不了人。
要是,城下聚集了一大堆敵軍,敵軍穿厚甲,盾陣密實,此時,弓弩無用,落石無用,金汁效果也有限。
眼看,這一大群甲士就要登城,咋辦?
若放火,可能有奇效。
一個麥秸垛那麽多的一大堆柴往某架攻城梯下一丟,火勢轟轟的燃燒,火勢猛地,管他什麽甲士,他要不後退,一分鍾不要,把他鐵甲烤紅。
柴火燒起火浪之時,是最好用的打斷敵軍攻擊節奏的方法。
無論任何精兵,不能抵擋烈火,呂布來也不能。
再者,大量柴火堆在城下燃燒,攻城梯可也是木頭做的,豈不很容易就被燒著?
<a id="wzsy" href="https://www.biquge.name">biquge.name</a>
因為火,李孟羲突然意識到,攻城梯也好,壕橋也好,很容易被火攻破壞。
在攻城之時,一旦攻城器械被損壞,攻城節奏就被打斷了,節奏一斷,我軍前功盡棄,必成添油戰術,傷亡必然大增。
那麽,守軍若火攻,大堆柴草來襲之時,我城下刀盾士,該如何自保?
李孟羲不得其解,問關羽。
關羽沉思片刻,“把火挑開,他柴火未堆積之時,隻要及時挑開,不致火勢大作。”
奧,也就是,釜底抽薪。
城頭柴草丟下來,隻要把他柴挑開,丟一邊就妥了。
關鍵就在這個【挑開】,關鍵就在這個【一邊】。
一大捆燃燒的柴草,怎麽挑開?就憑刀盾士手中一把短環首刀,想把柴挑開,不足用。
燃燒的柴捆,火苗幾尺長,刀太短,燒手,至少得長兵器。
可是,蟻附攻城時,長兵器爬梯時又拖累,登上城頭時又施展不開,還不如刀盾輕便好用。
就為挑柴,得讓攻城士棄刀帶槍,李孟羲覺得屬於是因小失大。
關羽皺眉思量好一會兒,“用槍……短槍,也不行,挑不起,得勾。短戈?如何?”
關羽看著李孟羲,“短戈比刀稍長,能勾能砍,登城廝殺,不至施展不開。
且,若城頭對我火攻,戈能勾,一人持短戈,勾住柴捆,邊上一拉,就能止火勢。”
關羽這麽一說,李孟羲倒是想起來了,軍中刀盾士可不全是一手盾,一手刀,以前裝備不十分充足的時候,好多刀盾士,有拿手戟,有拿短戈,李孟羲覺得軍備不統一,促力把軍備統一了,現在刀盾士,手裏幾乎都是刀和盾了。
沒料想,這反倒多此一舉了。
刀盾是好,軍備統一也好,但這不意味著短戈配盾,手戟配盾,就不如刀盾了。
現在再想來,手戟和短戈肉搏的時候說不定比刀盾還厲害,刀盾也就能撞能砍能刺,然而手戟和盾,不僅能撞能砍,能刺,還能勾住對方的盾,把對方的盾勾開,還能勾擋敵人兵器。
李孟羲本來不十分理解,大漢軍備之中,為什麽會有手戟和短戈存在,嫌之繁雜,促力整改。
然而現在明白了,存在既合理,大漢作為武德充沛的一朝,軍備體係完善,戰術發達,既然漢軍備中保留有短戈和手戟,那麽說明其經過了漫長戰爭檢驗,是可靠的武器。
拿短戈來說,就說攻城之時,城頭丟柴捆,有戈一勾一拖,不省事的多?
李孟羲甚至還能想到短戈的其他用法,爬梯子的時候,戈勾著梯子借力往上爬,爬山過穀的時候,戈跟登山斧一樣,勾著樹,勾著藤蔓,方便借力。
兵器竟然也有工具的功能。
李孟羲意識到,軍備完全統一,可能並不完全是好事,因為不同的兵器,功能總有差別,而戰場上麵臨的情況太複雜,軍中配備兵器種類多,應對複雜情況的能力強,反之,兵器種類單一,應對複雜情況的能力則就不足。
看來,攻城之刀盾士,並不能全都隻是刀盾士,得配備一些短戈盾兵,手戟盾兵,這些軍備特殊的士兵,在城頭敵軍往下丟火捆的時候,可以用短戈快速移走火捆,把火捆移一邊。
問題又來了,把火捆移【一邊】,往哪裏移?
攻城的時候,攻城梯搭滿敵城,一架挨一架,城下,都是圍在攻城梯周圍等待爬梯子的甲士,城頭丟火,火沒地方丟,左右都是人,沒有挪火的空間。
方才涉及到壕橋之時,談及壕橋不能把壕溝鋪滿,因為萬一落石堆積,會把壕橋壓斷的。
因而,壕橋最好是留有清障的縫隙。
現在再遇到火捆沒地方騰挪,李孟羲立刻就想到了解決辦法。
跟壕橋一樣,攻城梯也留縫隙。
至於到底幾架攻城梯搭在一起,攻城梯集群彼此相隔多遠合適,李孟羲不知道了,得仔細設計一下。
攻城梯集群之間留有足夠空隙,這樣,城頭再丟下火捆,刀盾士直接拿短戈把火捆勾到一邊的空地上,任由他燒,燒不到我軍。
看來,攻城時,我攻城之士也需要有閃轉騰挪空間的。
壕橋攻守,火攻防火攻,都有了考量。
沒有其他疏忽的地方了。
李孟羲告辭下城,他要把此次攻城戰所得一切,徹底整理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