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東山。


    朱勝利陪鄧王朱聿鍵平安接回了通城王朱盛澂,一同來的還有原兵部郎中王期升,並總兵金攻玉等一行人。


    朱以海對他們很客氣,朱盛澂其實這一路都很緊張,忐忑不安,雖有鄧王這位宗室長輩再三說監國怎麽聖明,但他心裏總是不安的,畢竟他在湖州已經是行帝製了,尤其是還搞的不得民心。


    生怕被好言騙了來,然後一刀砍了腦袋。


    “先前兩廣總督丁魁楚奏報,稱靖江王朱亨嘉在桂林起兵作亂,妄稱監國,攻擊督撫,然被七日平定。廣西參將陳邦傅帶兵押解其一幹人等北上行在,留守閣臣們票擬,請誅殺。孤思來想去,皆太祖高皇帝子孫,孤先前也言,先複兩京者王,靖江王錯在不該出兵內訌。”


    起兵稱監國,七天就兵敗被擒的靖江王朱亨嘉成了兩廣總督和廣西參將陳邦傅的功勞,這種人朱以海其實也想殺,殺幾個也能殺雞儆猴,不過最終他還是打算不殺。


    倒不是他也姓朱,是老朱家的人,而是他還是想要維持團結抗戰的這麵大旗,如果他連老朱家的人都容不下,那闖營順營甚至投降的清軍綠營將領們,他們就很難真正相信朱以海的團結之詞。


    千金市骨,朱亨嘉不僅稱監國,還率先內戰,都饒過他,那曾經打進北京城,逼死崇禎的闖軍,曾經攻入中都鳳陽,挖過老朱家祖墳的張獻忠大西軍,他們才能放心啊。


    從另一個角度上來說,朱亨嘉這種人,對朱以海其實也毫無威脅,他已經造過一次反,且敗的這麽厲害了,那他就算再想造反,都不會再有人跟著他。


    因此這種人,殺不殺都無所謂,不殺還能有些作用,倒不如留著廢物利用一下了。


    當然,隻是不殺,死罪可免,活罪難逃。


    他已經傳旨紹興那邊,批紅處置,靖江王朱亨嘉廢為庶人,幽禁於台州,靖江王這一藩,朱以海也並沒有趁勢廢除,而是立了朱享嘉的堂兄朱亨歅為新的靖江王。


    這個新靖江王的授封,倒也很有講究的,這本來也是靖江王府的一樁公案,第十任靖江王朱任晟是朱亨嘉朱亨歅哥倆的爺爺。


    朱任晟有兩個兒子,長子朱履祥次子朱履祜,但是長子履祥死在父親之前,然後也不知道怎麽回事,朱任晟沒立長子的長子也就是長孫亨歅為世孫,而是立了次子為世子,據說當初是因為長孫太過年幼,所以約定,先讓次子襲王爵,將來次子再立其長孫亨歅為世子,傳給他長孫。


    後來朱任晟死後,朱履祜成功繼承靖江王爵位,卻沒按約定立大侄子為世子,而立了自己的兒子亨嘉做世子,這跟當年劉孔昭他們家借爵一事如出一轍。


    反正從萬曆到天啟再到崇禎朝,這朱亨歅為了王位,跟叔父堂弟打了很多年的官司,這個案子也是天下皆知,朱亨嘉爺倆甚至都不承認朱亨歅的身份,最後雖然朱亨嘉打贏了官司,可崇禎隻給他授了個鎮國將軍爵,靖江王世子位仍是朱亨嘉的。


    等朱履祜死,朱亨嘉繼位,更是在繼位儀式上,以朱亨歅遲到為由,把朱亨歅當場捉住關入禁室,從崇禎七年一關就是十一年,直到他自己謀反失敗,朱亨歅才被放出來。


    所以現在朱以海直接封了朱亨歅為第十四代靖江王,並下旨把靖江王改封到廣西憑祥州,鎮守鎮南關。


    經朱亨嘉作亂一事,朱以海對整個靖江藩的處置,是先廢朱亨嘉,廢為庶人,幽禁高牆終身。


    然後重新翻案當年爭爵一案,改立朱亨歅才是合格繼承人,實際上就是把朱亨嘉爺倆的王位都給廢了,不僅廢朱亨嘉的還廢他爹朱履祜的,死了也要剝奪爵位,不承認。


    同樣的,另立朱亨歅後,還移封到廣西最邊的憑祥守鎮南關,順帶著清理一遍靖江王府,把曆年靖江王侵占田地啊等等這些問題都清算一下,該處置的處置了。


    這也一樣是震懾宗室。


    此時朱以海的監國地位已經可以說是穩固了,但現在各地冒頭的宗室仍不少,不說已經被擒廢的靖江王朱亨嘉,以及新奉詔退位歸藩的通城王朱盛澂,就是在崇明仍有個義陽王監國,如今眼看著要玩完,但畢竟也是曾經號稱擁兵二十萬眾,得三吳響應,差一點就能跟浙東魯監國抗衡的。


    此外,現在各地上報,也還有不少。


    比如浙東出了個益陽王,自稱得了慈禧太後旨意監國,在衢州龍遊、處州遂昌等地私授知縣,公然稱監國。


    <a id="wzsy" href="http://www.xiashuba.com">xiashuba.com</a>


    據張國維等調查,這個益陽王自稱受慈禧之命,得勳鎮方國安推奉,乃監國。這慈禧太後指的是弘光帝的母親鄒太後,杭州失守後被俘然後北上時自殺了。


    所以這明顯就是個幌子,真正的實情還是得了駐防嚴州的大將方國安的私下支持的。而方國安之所以敢這樣亂來,其實也是因為先前他在錢塘江前線,跟各軍爭餉,甚至直接搶奪地方府庫錢糧,截留稅賦,甚至私自加攤等。


    這事引朱以海不滿,直接下旨讓張國維等嚴加處置,不僅給方國安重定軍額,又奪了他征餉截稅之權,由督師巡撫兵備道糧台等專門負責給他核實兵員、調拔糧餉。


    雖然朱以海也加封了方國安伯爵,給他子侄也封了副總兵,但這事還是引發方國安極大不滿,他認為他是魯監國朝廷手下正規軍最多,也是最能打的大將,所以他不論兵額還是軍餉,甚至爵位官職都應當最高。


    認為朱以海給王之仁、張名振這些人比他好太多,於是非常不滿。


    朱以海這邊禁止他截稅派餉募兵,他那邊就暗裏鼓動起一個益陽王監國,在衢州金華處州嚴州幾府另立朝廷,私授官職,甚至招兵買馬。


    但是這個益陽王到底是誰,都還搞不清楚,因為大明遼王一係和周王一益都有封過益陽王和益陽國,遼係益陽王封在荊州府城,萬曆年間就無子國除了。周係益陽王則封在河南開封府城內,在嘉靖年間無子國除。


    有人懷疑這個益陽王其實是封藩江西撫州的益王一係的,也有人說就是遼王一係的,反正就是時局動蕩,某位宗室子孫偽稱益陽王,不過實際上兩支益陽王都早就國除了。


    朱以海也是認為這人不過就是個招搖撞騙的家夥,方國安未必不清楚,但他就是借其來搞事,想以此為籌碼為索取所需。


    朱以海當然不可能答應,方國安的行為,不過是讓他又在朱以海的筆記本黑名單上加了一筆罪名。


    此外在江北的淮安府,興昌王以雲台山為根據地,聯絡周邊的海州沭陽等地的義民抗清。


    還有瑞安王朱誼泐、瑞昌王朱誼漇潞安王等在南京周邊活動。


    此外前宣大總督盧象升的弟弟中書舍人盧象觀,也在應天府南麵、太湖之西的茅山起兵,奉宗室朱盛瀝為監國······


    留守閣老們報上來的這些各地稱監國的有七八個,稱大將軍大都督的更多,實力最強的當然還是崇明義陽王,此外自稱監國然後就挑內訌的靖江王,當然也有瑞昌王等在敵占區抗虜反清的。


    這些人中有已經被擒了的靖江王,有曾短暫稱過皇帝現兵敗自願退位歸藩的通城王,還有拒絕被鄭家擁立監國的原南陽王現鄧王朱聿鍵,和已經日薄西山快完了的義陽王朱朝墠。


    這些人其實都已經不是朱以海的真正威脅。


    甚至可以說,他現在已經過了要爭搶監國、皇帝名號的時候了,因為光有個名沒用,朱以海已經基本上贏得了大明剩下江壁江山士民的認可支持。


    隻要他沒被韃子擊垮,現在老朱家沒有人能挑戰的了他的領導地位,他已經拿出自己的行動證明了自己,也有了不錯的實力,原來的朝中大臣,地方封疆大吏們,基本上都認可了他。


    除非哪天朱以海倒下了,其它人才有可能再站出來爭位置。


    對自稱監國並挑內戰的靖江王朱亨嘉朱以海處置是廢為庶人並終身幽禁,對放棄監國上表擁護朱以海的朱聿鍵則是加封親王,並拜征虜大將軍兼領中軍都督府。


    對退位歸藩的通城王,也給予寬恕,授平虜大將軍兼領右軍都督府。


    對浙東那個身份不明的益陽王,朱以海的處置則是派浙江的督撫總兵們聯合圍剿鎮壓,並進一步加強對方國安的約束和擠壓,絕不讓他敲詐朝廷。


    在南京周邊和江北的那幾位,朱以海比較寬容,就算稱監國,也並不怪罪,派使者傳旨,告訴這邊的情況,然後授封他們大將軍銜兼領都督府,讓他們在前線繼續領導抗戰,等待朱以海北伐軍到來。


    通城王被朱以海一番慰勉,還有幾分不太踏實的感覺,直到朱以海離開後,他才長鬆口氣。


    “我接下來該幹什麽?”在湖州當了幾天皇帝的通城王朱盛澂問鄧王朱聿鍵。


    “你可以留下來協辦軍務,也可以回東京紹興。”


    “可我不懂軍事。”朱盛澂道。


    “那你能寫會算會畫圖吧?幫助管理糧餉總行的。”


    “啊?”朱盛澂覺得自己堂堂通城王,豈能做這種軍中書吏的雜務?


    頭發花白的的鄧王朱聿鍵卻很自然的道,“北伐軍數萬人馬,人皆各司其職,如此方能不斷取得勝利,大家各盡其才,通力合作才行。好了,你可以先慢慢考慮,我則要先去糧台做事了,馬上又要到發餉日,這事可耽誤不得半點。”


    朱盛澂怔怔的看著須發花白的鄧王去糧台幫忙,自己堂堂郡王,莫不也要留在這軍中幹這些雜事?


    想了想,他還是邁開腿向著鄧王朱聿鍵方向跟上去了,他打算先跟著鄧王熟悉北伐軍中情況再說。


    鄧王可是皇家老長輩,跟著他總沒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海上升明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木子藍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木子藍色並收藏海上升明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