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事確定?”</p>


    “鐵證如山了。”</p>


    ······</p>


    總理處,一份絕密報告由錦衣衛東廠聯合密奏,朱由棷謀反。</p>


    朱由棷是衡憲王朱常庶的庶三子,初封鎮國將軍,崇禎五年襲封衡王,在位十二年,崇禎十六年,李自成占領北京後,派姚應奉率兵駐守青州。忠於明朝的將領李士元殺了姚應奉,找到朱由棷,勸他稱帝即位,挑旗抗清。</p>


    可朱由棷膽小懦弱,反而主動上表降清。清軍剛入京,便表麵安撫,仍保留其王爵,等朱以海在台州起兵後,清廷以衡藩子弟叛亂為由,將朱由棷押入北京,與被俘的弘光、投降的潞王等一起軟禁在京。</p>


    次年韃子以謀反為名,連殺十六王。</p>


    衡王本來在第二批當殺之列,後來韃子假意議和,便送了弘光、潞王、衡王等數王南下。議和失敗後,惱羞成怒的韃子下令抄斬衡王府,衡藩四散逃命,來不及逃走的被變賣為奴,家產財寶沒收,青州衡王府夷為平地。</p>


    </p>


    衡王朱由棷到了江南,朱以海倒是對這個遠房族侄還不錯的,弘光和潞王都貶為庶民,安置浙江玉環島,卻還保留了他衡王爵位留京。</p>


    在之前頒行宗室法後,衡王也是降爵的二十三親王之一,改封臨淄郡王。雖說是隻傳一係,且世降一等,可畢竟也還是郡王不是。</p>


    怎麽也不當謀反的。</p>


    況且朱由棷膽小懦弱,哪來的膽子謀反?</p>


    不過東廠和錦衣衛沒有證據,也不敢亂說,要說朱由棷雖在崇禎朝當過十二年的衡王,在紹天朝又當了一年衡王,但這人確實沒什麽本事,就算謀反,也是不機密。</p>


    錦衣衛開始也不敢相信,後來仔細調查,發現這事搞的太過份了,參與的人居然還不少。</p>


    義陽王朱朝墠、靖江王朱亨歅、桂王朱由榔等也暗中參與謀反,他們計劃毒殺朱以海,然後擁桂王朱由榔繼位。</p>


    而做為交換,朱由榔承諾稱帝後,會恢複衡王親王爵位,並晉義陽王和靖江王為親王,世襲罔替,各擇大郡永鎮。</p>


    至於這四位王爺怎麽湊到一起去了,順藤摸瓜一查,也是水落石出。</p>


    說到底,還是新頒的宗室法惹出來的。</p>


    朱以海自起兵後,對宗室也是幾經調整待遇,如今更是頒宗室法,五服之外皆不為宗室,不封爵授祿。</p>


    因五服內無人,才特旨保留了三十一位郡王。</p>


    衡王、桂王皆降為郡王,而靖江王義陽王都直接除爵了。</p>


    除降爵奪爵外,就是對這些宗室的產業,宗室法也有新規,就是削除這些五服之外的皇親的經濟特權和法律特權。</p>


    具體做法就是收回他們的莊田,每丁保留三十畝,但以後也與民田一體起科。超出的田地,朝廷收回,然後適當的給予一些補償。</p>


    不僅是這些五服外的皇親,就是之前如徐達後人等這些勳戚因為降清等,也都要沒收田地。</p>


    基本上跟韃子對待明朝宗室勳戚差不多。</p>


    不僅田地收回,房屋商鋪等不動產也僅保留住房,其餘的沒收。</p>


    之所以這樣做,自然也是資源的重新分配,特別是田地,朱以海可不願意讓他們繼續占有大量田地。</p>


    如魏國公等這些享受了二百多年福利的勳戚,在大明要亡的時候,可沒有一個人站出來救國勤王,投降的比誰都快。</p>


    留著做什麽。</p>


    除非是起兵抗清或起義勤王的,朱以海才會視功績保留他們田地財產等,否則一律是要重新分配的。</p>


    如誠意伯劉孔昭雖被罵奸臣,但他對朱以海是從龍功臣,不僅沒奪爵,還升為誠意縣公。</p>


    這個宗室法一出,引起的爭議還是挺大的。</p>


    尤其是宗室,底層宗室倒無所謂,甚至覺得還挺不錯。雖然說從萬曆年間開始,其實已經慢慢放開了宗室禁製,允許科舉做官等,但開禁較小,絕大多數底層宗室都是處境悲慘。</p>


    所以他們對現在的新宗室法挺擁護的,因為就算降為皇親,可也能獲得一筆安家銀,甚至有老人小孩子的還能得到一筆口糧補貼,他們還能排隊,等分田地。</p>


    雖比不上禦營戰士一人三十畝地,而是先每丁分兩畝地,但好歹也能分點地不是。</p>


    真正反對的還是那些大藩,親王郡王以及將軍等,他們多少條件還是較好的,各地宗藩的田地大多在他們手裏,甚至一些公主們家裏也有不少田地。</p>


    比如萬曆帝和王皇後嫡長女榮昌公主,韃子進京時,她六十二歲了,三個兒子都死在闖軍入京搜刮中,韃子入京後,她還有一個兒子和十三個孫子,卷屬百餘人,她名下在順天、保定、河間三府就有三千七百多頃莊田,這可是三十七萬畝地啊。</p>


    她在京時,曾請求韃子給她保留一半地,或賜還三之一。她在京還有大房十餘所,也被清軍占去。</p>


    她的請求並沒得到允許,被搬去了郊外荒村,多爾袞開始表麵答應說讓部份莊子繼續給她交租,實際上根本不可能。</p>


    後來多爾袞更是把她與崇禎妹妹寧德公主一家等一些在京公主全給送回南邊,她們在北方的田莊財產自然全沒收。</p>


    衡王在青州傳了七代,弘治年初封時,就在壽光等地,賜田一千二百四十頃,其後不斷奏討侵占,使莊田增到七千多頃,正德年間,又奏討四百八十頃。</p>


    到嘉靖年間,因山東的德王、衡王、沂王、魯王等藩兼並侵占田地嚴重,禦史清理,發現衡王府合法擁有的賜地是一千一百七十頃。</p>


    他們通過更改縣冊籍而混占的土地,折成二百五十步一畝的官畝,實際為兩萬餘頃,東相當於西南北闊長二三百裏。</p>


    雖然官府計劃清退衡王侵占的田地,但實際上這事最終並沒有做到。</p>


    直到崇禎末,衡王府的田,隻增不減。</p>


    崇禎年間,衡王府每歲額派祿米鹽銀一萬六千五百多兩,額定文武官三十一員,歲派俸鈔雇役銀一千五百多兩·····軍校一千六百九十九名,歲食糧鈔銀五千五百多兩,還有民廚、樂工、鬥級、門子等等,共銀兩萬六千多兩。</p>


    衡王府在濰縣隱報的胭粉地兩千餘頃,草場一千餘頃。</p>


    山東當時的田地,基本上都在四大王府手裏了。</p>


    當然,其實這裏麵也還有問題,就是這些地,其實也不是真正就是王府的,多數是投獻、寄名等,百姓把地直接寄名王府下,把該交給朝廷的田賦,變成向王府交租。</p>


    王府呢庇護這些人,收的比朝廷的田賦加征數還少,百姓和王府都得利,反正就是挖朝廷牆腳嘛。</p>


    這種事,從宗藩到勳戚,再到官僚鄉紳士人,都是這般瘋狂挖牆腳的。</p>


    這也是明末時為什麽國家財政崩潰的重要原因,工商稅等沒有,基本的田賦丁銀,結果還被這個鑽漏洞。</p>


    朱以海的宗室法,就是不管是賜田還是寄名等,統一清理。</p>


    他們的田地本身就是取之於國家,如今再收歸於國有。</p>


    衡藩就保留了朱由棷一人爵位,降為臨淄郡王,賜給一千二百畝永業田,其餘田產收回官有,宅子賜留一座,其餘收回。</p>


    商鋪作坊以及銀錢、用品等都予以保留。</p>


    衡王府的田地宅子等,其實在朱以海打回山東前,早被闖軍和清軍洗劫過兩遍了,最後韃子還把他們的地都給收了。</p>


    朱以海不過從韃子手裏接收一遍。</p>


    闖軍、韃子來時,朱由棷屁都沒敢放一個,但他被送回來,尤其是明軍收複青州後,他便一再請求能夠還鎮青州,並收回自己的莊田產業等。</p>


    朱以海一直沒同意,讓他留在登州。</p>


    新宗室法出來,田地徹底拿不回來,爵位又降級,朱由棷很有怨言,然後跟朱由榔等幾個在京宗藩一起抱怨不滿,恰好原廣西提督陳邦傅本隻是參將,因平定前靖江王叛亂而升官授爵加平蠻將軍。</p>


    隻是這人封賞後過於膨脹,在廣西土皇帝做風,跟丁魁楚狼狽為奸,私立山頭。後來朱以海調回丁魁楚,又借平雲南土司叛亂為名,把陳邦傅和廣西另一悍將焦璉派去雲南。</p>


    陳邦傅入雲南後,勝負各有,但還是老作風,部隊沒有紀律,到處劫掠,搞的雲南人怨聲載道。</p>


    後來他輕敵大意,被伏擊兵敗,損兵折將,被朱以海順勢召回朝中,一番訊問後,削伯爵,奪將軍印,免提督職,就留在登州掛了個副提督銜坐冷板凳。</p>


    這家夥因此對皇帝是諸多怨憤,見從廣西召回朝的靖江王朱亨歅也對新政不滿,於是暗裏挑唆,很快就又拉攏了一些人,結成了一個謀反小集團。</p>


    隻是這些人謀反也不謹慎小心,事情搞的很多人知道。</p>


    錦衣衛輕鬆就掌握了他們這個謀反集團。</p>


    朱以海看完報告,都有幾分不屑。</p>


    就這群人,謀反跟過家家一樣,不扯澹嗎?</p>


    他們無兵無權,拿什麽謀反?</p>


    “諸卿以為,此事如何處置?”皇帝問。</p>


    總理處的大臣們傳閱完這詳細報告,都覺得這幾個家夥真是膽大包天,也是不知死活。</p>


    連韃子現在都不是皇帝對手,這些人搞這種事。</p>


    “既然謀反,那便當誅。”</p>


    “謀反,乃十惡不赦之罪,當誅!”</p>


    大家意見一致,必須嚴厲鎮壓。</p>


    朱以海剛起兵時,當時有不少宗室也自稱宗室,甚至以天子自居的,如前靖江王就曾公然拒絕擁立朱以海,自稱監國,還起兵作亂。他被平定後,朱以海另立朱亨歅為靖江王,讓他移鎮鎮南關。</p>


    對於前靖江王處置,也不過是廢為庶人,送偏遠島上監視居住,讓其自食其力。</p>


    甚至如弘光、潞王這兩人,也是先送玉環島監視,後來也是讓他們成為平頭百姓自食其力。</p>


    還是很寬宏大量的。</p>


    但當時形勢也不同,那時朱以海也不是皇帝。</p>


    而現在,他這個皇帝早就名份已定,這種情況下還謀反,那確實罪不可恕了。</p>


    “將這些人移交大理寺,著三司會審,按律處置。”</p>


    大臣們明白,所謂三司會審,按律處置的結果,便是論罪當誅,奪爵抄家了。</p>


    大明三十一位郡王,又要少兩家,隻剩下二十九郡王了。</p>


    不過對此,他們很擁護,天子的宗室新法,怎麽也比韃子對他們強啊,憑太祖的福蔭,他們也享受快三百年的優遇恩養,如今國難之時,無功卻還想謀亂造反,這種人絕不該可憐。</p>


    “此事也不要隨意牽連擴大,把這幾個不知死活的家夥處置了便是。”朱以海最後不忘記交待一句。</p>


    真要擴大化,趁勢清洗一波也是可以的,但他覺得沒什麽必要,仍然還是要注意影響,加強團結,不是搞內鬥的時候。</p>


    他們要不是公然謀反,朱以海甚至都可以暫時網開一麵的。</p>


    隻怪他們自作孽,不可活!</p>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海上升明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木子藍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木子藍色並收藏海上升明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