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以海坐在皇後的宮中,旁邊還坐著太子。</p>
皇後宮中的女官很是不安的站在一邊,桌幾上泡了福建茉莉花茶,經過茉莉花九窨的綠茶,雖然製成後已經挑去茉莉花,但花香仍在。</p>
窨得茉莉無上味,列作人間第一香。</p>
這茶以前是皇後最愛,朱以海也特意讓少府監在福州建立茉莉茶莊茶坊,請製茶大師傅精心窨製成頂級精品,這茶裏帶著皇帝對皇後的愛意,也向是皇後珍愛的。</p>
以前皇帝每次來,皇後都要親自泡上一壺茉莉花茶,甚至有時還要為皇帝唱一段弋腔曲,彈一曲琴。</p>
</p>
可今天,茶都涼了,皇後也沒出來。</p>
皇後說病了。</p>
自從他對皇後說要立弘甲為太子後,皇後便‘一病不起’,她甚至在太子冊封儀式太子來拜謁皇後時,都沒出來露麵,讓太子吃了閉門羹,大失禮儀。</p>
之後太子幾次登門來拜謁皇後,但都被拒之門外。</p>
就連朱以海也是吃了好幾次閉門羹了,今天是元宵,朝會結束後,太子再次請求希望能夠跟皇帝來拜見張皇後,向張皇後賠罪。</p>
朱以海便顧不得一天的疲憊,一起來了。</p>
可皇後依然不肯露麵。</p>
朱以海看著太子不安的眼神,心裏有火。</p>
事情確實是他挑起來的,但立太子本就是天大的事情,長子既長又賢,他沒理由非立剛會走才一歲多的九皇子。</p>
“朕去瞧瞧皇後。”</p>
朱以海起身要往裏去,女官硬著頭皮來攔。</p>
他隻是瞪了一眼,女官便趕緊退到一邊,皇帝的眼神太過威嚴,一般人可頂不住。</p>
朱以海走入寢室。</p>
皇後聽到他的腳步聲,在床上直接便扭過頭去,把背對著朱以海。</p>
朱以海在床邊坐下,伸手去抓她的手,她一把甩開。</p>
朱以海繼續伸手去抓,並用力抓住不放,張皇後身體顫抖起來。</p>
“朕先給你賠個不是,今天大上元佳節,宮中嬪妃和宮外誥命婦前來給你請安行禮,你也沒見,大家都很擔心。”</p>
“臣妾死了才好,才不是別人的阻礙。”</p>
“說的什麽話。”</p>
“陛下不是要廢後嗎,那便直接下旨廢後便是,若是還嫌不夠,再下道旨賜臣妾三尺白綾或一杯毒酒都可以。”</p>
朱以海聽她語氣裏仍然滿是怨氣,甚至非常嚴重,歎了聲氣,“你好些天不願見朕,今天朕都來了,你還不見嗎?”</p>
以前他覺得張皇後是個溫柔的江南小女子,知書達禮又溫柔,就算感情不深,但卻給人似水般的溫柔體貼,也大度寬容,但此時他卻覺得她蠻不講理,甚至鑽牛角尖了。</p>
他也知道因立儲這事,讓皇後極為不滿,但他還是希望她能理解,也給了她時間,並不止一次前來,也道歉給台階,但她並不能接受。</p>
這事成了過不去的坎。</p>
“太子還那麽年少,你又何必總針對他呢?”</p>
“我恨他,他搶了九皇子的儲位。”</p>
“弘甲叫你母後,你不能這麽無情。”</p>
“我現在想想以前我還心疼可憐他,還讓他叫我母後,現在想想就惡心。”</p>
······</p>
話不投機半句多。</p>
不管朱以海如何安慰勸說,但張皇後卻連臉都不肯轉過來,這讓朱以海覺得非常無趣,甚至惱火。</p>
朱以海起身,看了眼已經拿被子把頭都蒙起來的張皇後,嫉恨讓她變的麵目全非,十分陌生了。</p>
他也不知道該如何相處,這件事已經成了她過不去的坎,他們曾經也還有過溫馨甜蜜的時刻,甚至一起有了一兒二女,但現在卻感覺緣份已盡,甚至有幾分仇人的感覺了。</p>
“你好好休養吧,起碼看在三個孩子的份上,他們還那麽小。”</p>
皇後在被子裏嗚嗚的哭起來,肩膀抽動。</p>
朱以海心裏難受,直接出去了。</p>
太子仍有些緊張不安的坐在那,看到他來趕緊起身,“母後還不肯見兒臣嗎?”</p>
“最近下雪天寒,她染了風寒,也不適合見麵,回吧,下次再來。”</p>
父子倆一前一後離開,都很沉默著。</p>
朱弘甲雖年輕,但也已經加冠成人,現在是十四歲了,他很清楚為何皇後如此憎惡他。</p>
他現在也不再是一個人,父皇給他設立了東宮官屬,除了兼職東宮職的大臣們隻是偶爾來指導,東宮裏也陸續有了一些全職屬官,雖然年輕,品級低些,但他們對太子是全心力意的。</p>
很多事情他沒想到,他們會提醒他教導他。</p>
就如太子洗馬董誌寧告訴他的,從皇帝臨軒冊封他為皇太子的那一刻起,他就不再是單純的自己了,他是重生的大明王朝的儲君,他是大明的未來。</p>
他不能辜負皇帝的期待,更不能辜負天下所有人的期待,他隻能挑起這擔子,並做到最好。</p>
所以皇後再不高興,也不能跟皇帝說什麽不當太子這種話。</p>
太子沒有讓的。</p>
既然選擇了你,你就得做好,甚至得爭,誰敢來奪,就要反擊。</p>
現在九皇子還小,張皇後的不滿,大家也還能忍受,但也會有個期限,如果張皇後自己不能明白過來,並正確對待太子,那麽東宮不會一直容忍張皇後的,早晚要啟動廢後的程序。</p>
朱弘甲明白這些,不是完全明白,但不妨礙他能聽懂,隻是他一時也還無法接受這些。</p>
一邊是親情,一邊是權力,是東宮官員們的要求和教導。</p>
他想做一個優秀的太子,這樣才不辜負父皇的期待。</p>
其實他也還那麽年輕,隻是在關外六年,讓他變的更加堅韌了。</p>
朱以海把兒子手牽起,拉著他並肩走在殿外雪地裏,白雪茫茫,今冬雪大天寒,明年蟲害會少。</p>
寒冷的冬天對百姓來說,是他們既期盼的,又是難熬的,可隻有熬過這寒冷的冬天,明年才會春雨多,病蟲少,才會有豐收。</p>
“走吧,去張巡撫府上做客,朕給你安排了個親事,張蒼水的女兒,那位報紙上詩賦、小說、劇本三絕的才女,你去看看。”</p>
出了宮,朱以海與太子去了東城張煌言的府上。</p>
張煌言也早就在門口等候,一看到金吾開路,羽林侍衛,還有內四衛的近衛護從,便立馬讓人大開中門。</p>
錢肅樂、董誌寧,還有楊趙等張家的姻親也都來了。</p>
今天的家宴還是很隆重的,請的是寧波的廚子,準備的菜也是海鮮為主。</p>
大廚手藝不錯,鮮鹹合一,有蒸有烤有燉,鮮嫩軟滑、原汁原味,色澤濃鬱。</p>
菜不是很多,但每道都很精致,色香味俱全。</p>
如腐皮包黃魚、苔菜小方烤、雪菜炒鮮筍,以及酒釀圓、蟹粉小籠包等。</p>
雖然寧波菜裏的一個特色的臭,這次沒用,他們的臭莧菜杆沒上,但還是非常顯本領的。</p>
配上幾壺紹興黃酒,這飯吃的挺高興。</p>
大過年的,朱以海也喝了兩杯黃酒,臉上滿是笑容,剛才在宮裏的不快都隱藏心底。</p>
飯後,還給幾家的孩子發了紅包。</p>
紅包裏裝著金銀銅錢,還是鑄幣局特製的‘壓歲錢幣’,得到壓歲賞錢的孩子們都十分高興的給皇帝磕頭,太子也給比自己小的幾家孩子發了壓歲錢,宴席上表現的都還挺不錯。</p>
孩子們拜完年後,張煌言妻子董夫人便也領著一群女卷和姑娘們過來拜見皇帝和太子。</p>
張煌言和錢肅樂兩連襟在旁邊替皇帝介紹著。</p>
瀟湘居士張景徽出來時,張煌言還有些緊張,不過張姑娘倒是落落大方,十分有禮,並不害羞。</p>
朱以海甚至還請她做了首慶賀新年的詩,她也是信手拈來,還十分上乘。她甚至還請太子也做一首,結果朱弘甲在關外六年放牛牧馬耽誤了讀書,回來一年辛苦補課,但也落下不少,想了許久勉強做了首,也頂多就是初學者水平,能夠對仗押韻,平仄相間都是非常不易了。</p>
張景徽笑著當場修改了幾處,居然讓這首詩更加工整了。</p>
“太子殿下這首詩雖不夠工整,但立意很高,且極有筋骨。”她還給了個不錯的評價。</p>
張景徽落落大方,太子倒有些害羞了,聊了幾句後,張景徽便與母親姐妹等告退了。</p>
“怎麽樣,看你眼神,挺滿意張巡撫的千金。”</p>
太子有幾份少年郎情竇初開的靦腆,“父皇,張姑娘很優秀。”</p>
“怎麽,患得患失起來?是怕她不願意?父皇倒覺得她剛才對你也挺滿意的,雖然你詩做的不如她,但這沒什麽關係,詩詞不過小道。”</p>
張煌言借故有事出去了會,好久才回來。</p>
朱以海知道肯定是去見夫人和女兒,問她們的意思了。</p>
看他滿臉通紅,一臉笑意的模樣,朱以海知道,這事估計能成。</p>
“陛下。”</p>
“如何?”朱以海笑問。</p>
張煌言壓低聲音,“小女對太子殿下評價很高,隻是她說她才十三,還不想這麽早談婚論嫁,想多讀讀書。”</p>
這話讓朱以海意外,本以為十拿九穩的事,沒想到卻聽到了明顯是拒絕的結果。</p>
一邊早豎起耳朵聽的太子也聽到了,神色立馬暗澹了不少。</p>
朱以海當著張煌言的麵,直接拍了拍太子,“年輕人,振作點,一點挫折怕什麽。張巡撫的千金也沒直接拒絕嘛,而且她對你印象也還不錯,現在考驗你能力的時候到了,</p>
她還沒答應,那你就想辦法打動她,讓她答應。</p>
世上無難事,隻怕有心人,父皇支持你大膽去追求。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嘛。”</p>
張煌言也在一邊趕緊笑著道,“臣回頭再與拙荊好好跟小女談談。”</p>
“蒼水,小兒女們的事,就讓小兒女們自己解決,咱們隻負責牽線搭橋,至於其它,由他們自己緣份。卿的千金這麽優秀,朕的兒子也很不錯,朕相信好事能成的。”</p>
“太子啊,這是朕給你的第一個任務,一定要好好表現啊。”</p>
皇後宮中的女官很是不安的站在一邊,桌幾上泡了福建茉莉花茶,經過茉莉花九窨的綠茶,雖然製成後已經挑去茉莉花,但花香仍在。</p>
窨得茉莉無上味,列作人間第一香。</p>
這茶以前是皇後最愛,朱以海也特意讓少府監在福州建立茉莉茶莊茶坊,請製茶大師傅精心窨製成頂級精品,這茶裏帶著皇帝對皇後的愛意,也向是皇後珍愛的。</p>
以前皇帝每次來,皇後都要親自泡上一壺茉莉花茶,甚至有時還要為皇帝唱一段弋腔曲,彈一曲琴。</p>
</p>
可今天,茶都涼了,皇後也沒出來。</p>
皇後說病了。</p>
自從他對皇後說要立弘甲為太子後,皇後便‘一病不起’,她甚至在太子冊封儀式太子來拜謁皇後時,都沒出來露麵,讓太子吃了閉門羹,大失禮儀。</p>
之後太子幾次登門來拜謁皇後,但都被拒之門外。</p>
就連朱以海也是吃了好幾次閉門羹了,今天是元宵,朝會結束後,太子再次請求希望能夠跟皇帝來拜見張皇後,向張皇後賠罪。</p>
朱以海便顧不得一天的疲憊,一起來了。</p>
可皇後依然不肯露麵。</p>
朱以海看著太子不安的眼神,心裏有火。</p>
事情確實是他挑起來的,但立太子本就是天大的事情,長子既長又賢,他沒理由非立剛會走才一歲多的九皇子。</p>
“朕去瞧瞧皇後。”</p>
朱以海起身要往裏去,女官硬著頭皮來攔。</p>
他隻是瞪了一眼,女官便趕緊退到一邊,皇帝的眼神太過威嚴,一般人可頂不住。</p>
朱以海走入寢室。</p>
皇後聽到他的腳步聲,在床上直接便扭過頭去,把背對著朱以海。</p>
朱以海在床邊坐下,伸手去抓她的手,她一把甩開。</p>
朱以海繼續伸手去抓,並用力抓住不放,張皇後身體顫抖起來。</p>
“朕先給你賠個不是,今天大上元佳節,宮中嬪妃和宮外誥命婦前來給你請安行禮,你也沒見,大家都很擔心。”</p>
“臣妾死了才好,才不是別人的阻礙。”</p>
“說的什麽話。”</p>
“陛下不是要廢後嗎,那便直接下旨廢後便是,若是還嫌不夠,再下道旨賜臣妾三尺白綾或一杯毒酒都可以。”</p>
朱以海聽她語氣裏仍然滿是怨氣,甚至非常嚴重,歎了聲氣,“你好些天不願見朕,今天朕都來了,你還不見嗎?”</p>
以前他覺得張皇後是個溫柔的江南小女子,知書達禮又溫柔,就算感情不深,但卻給人似水般的溫柔體貼,也大度寬容,但此時他卻覺得她蠻不講理,甚至鑽牛角尖了。</p>
他也知道因立儲這事,讓皇後極為不滿,但他還是希望她能理解,也給了她時間,並不止一次前來,也道歉給台階,但她並不能接受。</p>
這事成了過不去的坎。</p>
“太子還那麽年少,你又何必總針對他呢?”</p>
“我恨他,他搶了九皇子的儲位。”</p>
“弘甲叫你母後,你不能這麽無情。”</p>
“我現在想想以前我還心疼可憐他,還讓他叫我母後,現在想想就惡心。”</p>
······</p>
話不投機半句多。</p>
不管朱以海如何安慰勸說,但張皇後卻連臉都不肯轉過來,這讓朱以海覺得非常無趣,甚至惱火。</p>
朱以海起身,看了眼已經拿被子把頭都蒙起來的張皇後,嫉恨讓她變的麵目全非,十分陌生了。</p>
他也不知道該如何相處,這件事已經成了她過不去的坎,他們曾經也還有過溫馨甜蜜的時刻,甚至一起有了一兒二女,但現在卻感覺緣份已盡,甚至有幾分仇人的感覺了。</p>
“你好好休養吧,起碼看在三個孩子的份上,他們還那麽小。”</p>
皇後在被子裏嗚嗚的哭起來,肩膀抽動。</p>
朱以海心裏難受,直接出去了。</p>
太子仍有些緊張不安的坐在那,看到他來趕緊起身,“母後還不肯見兒臣嗎?”</p>
“最近下雪天寒,她染了風寒,也不適合見麵,回吧,下次再來。”</p>
父子倆一前一後離開,都很沉默著。</p>
朱弘甲雖年輕,但也已經加冠成人,現在是十四歲了,他很清楚為何皇後如此憎惡他。</p>
他現在也不再是一個人,父皇給他設立了東宮官屬,除了兼職東宮職的大臣們隻是偶爾來指導,東宮裏也陸續有了一些全職屬官,雖然年輕,品級低些,但他們對太子是全心力意的。</p>
很多事情他沒想到,他們會提醒他教導他。</p>
就如太子洗馬董誌寧告訴他的,從皇帝臨軒冊封他為皇太子的那一刻起,他就不再是單純的自己了,他是重生的大明王朝的儲君,他是大明的未來。</p>
他不能辜負皇帝的期待,更不能辜負天下所有人的期待,他隻能挑起這擔子,並做到最好。</p>
所以皇後再不高興,也不能跟皇帝說什麽不當太子這種話。</p>
太子沒有讓的。</p>
既然選擇了你,你就得做好,甚至得爭,誰敢來奪,就要反擊。</p>
現在九皇子還小,張皇後的不滿,大家也還能忍受,但也會有個期限,如果張皇後自己不能明白過來,並正確對待太子,那麽東宮不會一直容忍張皇後的,早晚要啟動廢後的程序。</p>
朱弘甲明白這些,不是完全明白,但不妨礙他能聽懂,隻是他一時也還無法接受這些。</p>
一邊是親情,一邊是權力,是東宮官員們的要求和教導。</p>
他想做一個優秀的太子,這樣才不辜負父皇的期待。</p>
其實他也還那麽年輕,隻是在關外六年,讓他變的更加堅韌了。</p>
朱以海把兒子手牽起,拉著他並肩走在殿外雪地裏,白雪茫茫,今冬雪大天寒,明年蟲害會少。</p>
寒冷的冬天對百姓來說,是他們既期盼的,又是難熬的,可隻有熬過這寒冷的冬天,明年才會春雨多,病蟲少,才會有豐收。</p>
“走吧,去張巡撫府上做客,朕給你安排了個親事,張蒼水的女兒,那位報紙上詩賦、小說、劇本三絕的才女,你去看看。”</p>
出了宮,朱以海與太子去了東城張煌言的府上。</p>
張煌言也早就在門口等候,一看到金吾開路,羽林侍衛,還有內四衛的近衛護從,便立馬讓人大開中門。</p>
錢肅樂、董誌寧,還有楊趙等張家的姻親也都來了。</p>
今天的家宴還是很隆重的,請的是寧波的廚子,準備的菜也是海鮮為主。</p>
大廚手藝不錯,鮮鹹合一,有蒸有烤有燉,鮮嫩軟滑、原汁原味,色澤濃鬱。</p>
菜不是很多,但每道都很精致,色香味俱全。</p>
如腐皮包黃魚、苔菜小方烤、雪菜炒鮮筍,以及酒釀圓、蟹粉小籠包等。</p>
雖然寧波菜裏的一個特色的臭,這次沒用,他們的臭莧菜杆沒上,但還是非常顯本領的。</p>
配上幾壺紹興黃酒,這飯吃的挺高興。</p>
大過年的,朱以海也喝了兩杯黃酒,臉上滿是笑容,剛才在宮裏的不快都隱藏心底。</p>
飯後,還給幾家的孩子發了紅包。</p>
紅包裏裝著金銀銅錢,還是鑄幣局特製的‘壓歲錢幣’,得到壓歲賞錢的孩子們都十分高興的給皇帝磕頭,太子也給比自己小的幾家孩子發了壓歲錢,宴席上表現的都還挺不錯。</p>
孩子們拜完年後,張煌言妻子董夫人便也領著一群女卷和姑娘們過來拜見皇帝和太子。</p>
張煌言和錢肅樂兩連襟在旁邊替皇帝介紹著。</p>
瀟湘居士張景徽出來時,張煌言還有些緊張,不過張姑娘倒是落落大方,十分有禮,並不害羞。</p>
朱以海甚至還請她做了首慶賀新年的詩,她也是信手拈來,還十分上乘。她甚至還請太子也做一首,結果朱弘甲在關外六年放牛牧馬耽誤了讀書,回來一年辛苦補課,但也落下不少,想了許久勉強做了首,也頂多就是初學者水平,能夠對仗押韻,平仄相間都是非常不易了。</p>
張景徽笑著當場修改了幾處,居然讓這首詩更加工整了。</p>
“太子殿下這首詩雖不夠工整,但立意很高,且極有筋骨。”她還給了個不錯的評價。</p>
張景徽落落大方,太子倒有些害羞了,聊了幾句後,張景徽便與母親姐妹等告退了。</p>
“怎麽樣,看你眼神,挺滿意張巡撫的千金。”</p>
太子有幾份少年郎情竇初開的靦腆,“父皇,張姑娘很優秀。”</p>
“怎麽,患得患失起來?是怕她不願意?父皇倒覺得她剛才對你也挺滿意的,雖然你詩做的不如她,但這沒什麽關係,詩詞不過小道。”</p>
張煌言借故有事出去了會,好久才回來。</p>
朱以海知道肯定是去見夫人和女兒,問她們的意思了。</p>
看他滿臉通紅,一臉笑意的模樣,朱以海知道,這事估計能成。</p>
“陛下。”</p>
“如何?”朱以海笑問。</p>
張煌言壓低聲音,“小女對太子殿下評價很高,隻是她說她才十三,還不想這麽早談婚論嫁,想多讀讀書。”</p>
這話讓朱以海意外,本以為十拿九穩的事,沒想到卻聽到了明顯是拒絕的結果。</p>
一邊早豎起耳朵聽的太子也聽到了,神色立馬暗澹了不少。</p>
朱以海當著張煌言的麵,直接拍了拍太子,“年輕人,振作點,一點挫折怕什麽。張巡撫的千金也沒直接拒絕嘛,而且她對你印象也還不錯,現在考驗你能力的時候到了,</p>
她還沒答應,那你就想辦法打動她,讓她答應。</p>
世上無難事,隻怕有心人,父皇支持你大膽去追求。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嘛。”</p>
張煌言也在一邊趕緊笑著道,“臣回頭再與拙荊好好跟小女談談。”</p>
“蒼水,小兒女們的事,就讓小兒女們自己解決,咱們隻負責牽線搭橋,至於其它,由他們自己緣份。卿的千金這麽優秀,朕的兒子也很不錯,朕相信好事能成的。”</p>
“太子啊,這是朕給你的第一個任務,一定要好好表現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