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袋靈繩一鬆,驟然放大,落在地上,除開這一千多靈砂,還有不少東西。


    三冊書籍。


    看其封皮的狀況,應該是這家夥經常翻閱習練的。


    《製丹備要》,《玉清導氣凝骨注疏》,《玄真水火互動真解》。


    分屬三類不同的書冊,《製丹備要》無疑是煉丹所用,這也是許多修士兼修的一門技藝。


    煉丹,製符畫籙,製作法器,這是修士除了修行靈境和戰鬥功法之外的三大兼修技能。


    不過一般說來,這些技能都需要在煉氣高段才會開始兼修,煉氣中段都不主張兼修,以免分心影響。


    陳淮生現在對煉丹和製作法器都沒有射獵,也就是因為在白塔鋪孫家那裏得了一本製符的書籍,才開始研習符籙之術,不過到現在也還是淺嚐輒止,沒有花費太多心思。


    在陳淮生看來,築基中段的實力也並不可靠,最起碼要達到築基高段,兼有翼火蛇的助陣,自己才能在遭遇紫府層級的敵人時有一搏和逃脫的機會,這個時候去花太多精力習練符籙之術,是舍本逐末了。


    這三冊書價值意義不好判斷,要因人而異,人對路,萬金不易,人不對,分文不值。


    粗略地翻了翻,陳淮生就放在了一邊,以後閑暇時候倒是可以來好好讀一讀,看看有無裨益。


    幾個玉淨瓶。


    最大的一個陳淮生拿起搖了搖,取開木塞,香氣馥鬱。


    小如黃豆大小的丹丸,大概有三四百粒。


    每個宗門配製的各種丹藥不盡一致,所用方劑、靈材都有差異,但是用處卻無外乎幾種。


    綜合性補元益氣的種類最多,功效不一,主要用於靈境修行。


    還有就是專司壯骨淬骨的,滋養催發靈根的。


    前者的相對較多,後者就較為稀少了,因為靈根基本永固,滋養催發效果一般都不太好。


    另外就是療傷的了。


    也有側重。


    但大體分成臨戰補足靈氣和傷後臨時治療的兩類。


    前者是消耗太大但尚未受傷所用,後者就是遭遇創傷後療傷救命所用了。


    幾個玉淨瓶陳淮生都分別打開察看了一番,有些還嚐了嚐。


    一共七個玉淨瓶。


    用於補元益氣的有兩個,一個數量少,但明顯要珍貴許多,和重華派的蘊元丹差不多,還有一類數量多,與佐元丹相似。


    另外幾瓶都屬於壯骨淬骨和補氣療傷的,但壯骨淬骨的陳淮生覺得質量很一般,補氣療傷的兩瓶還行。


    這批丹藥,對照重華派內內務院或者個人製作丹藥的價格,估計還是要值三五千靈石。


    剩下就是一些雜件了。


    一團泥壤,但不是玄黃神壤,靈力不及玄黃神壤,大概能相當於玄黃神壤的七成左右,但光這一團靈壤就能讓陳淮生喜出望外了。


    還有一粒靈潤玉澤的種籽,大如桃核,單單是手感觸及一下,都能感受到內蘊的靈力,應該是某類特殊的靈植種籽,但絕非一般的靈植可比。


    單從種籽外貌來看,陳淮生辨識不出,不過隻要栽培出來,就能看出端倪來,絕非凡品。


    一頂金箬笠。


    這應該是一件護體法器,但卻是女式。


    從箬笠下垂落的流蘇感覺得出來,是需要用靈力催動,能夠抗禦法術和器修攻擊,但能在多大程度上抵禦,估計也要看施用者的靈境實力與對手的進攻實力了。


    一根碧玉荷筒。


    陳淮生搖了搖,內裏似乎裝盛有液體。


    玉塞用專門的昆侖玉蠶絲纏繞,足見這裏邊東西的貴重。


    取下玉塞,陳淮生看了一眼,看不出來什麽,聞了一下味道,倒是直入腦幹,沁人心脾。


    有點兒像是某種植物榨出來的液體,陳淮生也隻能這麽猜測,他沒那麽大本事光憑聞一聞就知道是什麽東西了。


    還有幾樣是一些靈材,比如一塊礦石,陳淮生也辨認不出來,黑乎乎的,看不出什麽秘密。


    還有一段木頭,斑駁陸離,上邊花紋呈現出斑點和孔洞,同樣認不出來是什麽靈物。


    陳淮生也懶得多察看,先收拾起來。


    靈砂和丹藥是最實用的,除了自己和方寶旒、宣尺媚外,其他所有人都需要如蘊元丹、佐元丹這樣的丹藥來服食幫助促進修行。


    隻不過在靈食能夠保證的情況下,丹藥可以適當少服用,這樣可以讓丹藥在緊缺的情況下派上用場。


    可如果充裕的情況下,雙管齊下,肯定效果會更好一些,但費效比上卻未必是最佳了。


    陳淮生是帶著宣尺媚、虞弦纖、淩凡、許悲懷、章芷箬、舒子丹六人出發的。


    雲曇穀距離雲中山大概有兩百多裏地,已經在是漳池道和滏陽道交界地界了,如果再往北,跨越絕域,就是幽州的薊城道地界,但是卻沒有人能從這裏前往幽州。


    要麽從東麵七百裏外,繞道獨流道過去,要麽向西到漳池道從五行山最重要的天狐徑穿越北上,進入雲州地界,再從雲州轉道向西進入幽州地界。


    一路急行,中途在山中住了一夜,然後繼續行進。


    越是往西北方向走,山勢越發險峻,陳淮生和宣尺媚固然可以禦風而行,但是對於其他人來說,這就有些困難了,哪怕用上了神行符,在山中一樣受到很多限製。


    在靠近漳池道地界時,淩凡就忍不住有些忐忑。


    之前他是和胡德祿他們來過一回的,結合著地圖還專門察看了這一路的情況,但是這才相隔不到半個月,就有些不太一樣的感覺。


    陳淮生也覺察到了一些不太對勁兒的情形。


    目光在山林中不斷飛舞的鬼喙山雀身上遊移,偶爾還能聽到一些難以描述的獸吼聲,因為隔得太遠,既像是蒼狼的狼嚎,又像是胡狼的哀鳴,聽起來格外滲人,陳淮生心中一個激靈。


    已經隱約可以看到遠處青灰色宛如兩道屏風一般的山壁,而中間卻有著一道如刀砍斧劈裂開的穀口。


    太上感應術自動啟動,陳淮生背心一陣涼意。


    有如卜卦一般,陳淮生知道這是一個禍福混沌不清的感應。


    迷暗中,似乎又有幾許亮光,一時間難以判斷。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山河誌異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瑞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瑞根並收藏山河誌異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