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養兵不易。


    但若是有錢有地,再加一個官麵上的身份,那麽,養兵其實也不難。


    關鍵要有一個前提,那就是贏得這一方水土的擁護。


    給百姓希望。


    讓他們看到未來。


    當百姓把你看成衣食父母,堅信你能給他們帶來幸福,那時候的百姓,願意把生命賣給你。


    故而,華夏自古以來,百姓就是最強大的兵。


    郭子儀雖然不懂古代兵事,但他在後世之時當過三年兵,而號稱地球最強陸軍的華夏軍人們,每一個都知道什麽是軍民魚水情。


    所以郭子儀有絕對的信心,他要建立這個時代最強大的軍隊。


    ……


    時,大唐天寶二年,七月,夏末。


    蘭陵設縣,縣衙重開,但是首任縣令‘郭大壯’為人忠厚,並未征發民夫徭役進行築城,反而頒布一項仁政,令滿縣百姓痛哭流涕。


    那一日,張貼榜文是這麽寫的:


    “今有田地十二萬畝,授予百姓承包耕種,全縣一千三百戶,丁口總數6000人,其中壯年男子,約兩千,老幼婦孺,約四千,然則本縣不搞年齡歧視,也不搞性別歧視,凡我縣之子民,皆有資格耕田。”


    “授田細則如下:”


    “十二萬畝,丁口6000,每人合該20畝地,每畝計收一提一統,除此之外,再無收繳。”


    “何謂一提一統?”


    “一提,乃是提取田畝收成之四成,上交於田地所屬主人,作為授田於民之收入。”


    “一統,乃是統收田畝產出之一成,上交於蘭陵縣衙庫房,作為統籌開支使用。”


    “一提一統共計收取五成,百姓耕種產出可餘五成,除此無需再繳任何稅收,剩餘五成全歸各家各戶。”


    “另外專門做出說明,為什麽要收取一提一統?”


    “原因是這些土地屬於私人,授田於民不可能白授。比如田地主人要向朝廷交稅,並且還要擔負耕牛購買之錢款,若無收入進行補償,此政策無法長久。”


    “至於縣衙所統收的一成,乃是因為要用之於民。如,開設村縣學,征練民丁,應對突發狀況開支,逢年過節救濟寒苦,等等等等,總之全縣一切民用開支,皆從這一成統籌裏麵支取。”


    “最後,預祝全縣百姓,年年豐衣足食,從此再無餓死,不枉來此一生。”


    “大唐天寶二年,蘭陵縣令,郭大壯。”


    一張榜文貼出,天下掀起波瀾。


    ……


    大唐長安,宰相李府。


    砰的一聲!


    李林甫重重一拳砸在桌子上。


    “此子,斷不可留。”


    燈火輝耀之下,李林甫的臉色帶著陰寒,尤其眼中閃爍的森然殺機,嚇的屋中幾個子嗣心驚膽戰。


    幸好也就在這時,一位貴婦端著羹湯進來,看到屋中氣氛壓抑,連忙溫聲相勸,道:“夫君這是怎麽啦?為何臉色這般鐵青?”


    李林甫深深吸了一口氣,道:“老夫在擔心李家的未來。”


    李家的未來?


    這有什麽可擔心的?


    如今宰相張九齡漸漸老邁,說不定哪天就會致仕還鄉,到時候整個朝堂之上,還有誰是李家的對手?


    那貴婦明顯是毫無擔憂,滿臉微笑的把羹湯遞上,道:“夫君,趁熱喝了吧。這是專門熬製的母燕,從貢品裏麵截留的寶貝。”


    哪知李林甫勃然大怒,重重把湯碗往地上一砸,斷喝道:“截留貢品?是誰幹的?你們好大的膽子,這是掉腦袋的事。”


    <a id="wzsy" href="http://m.xiaoshuting.cc">小書亭</a>


    貴婦怔了一怔,下意識道:“可是以前一直這樣啊。”


    “以前是以前,現在是現在!”


    李林甫爆吼一聲,臉色鐵青道:“總之你們都記住,如今乃是多事之秋。老夫每天在朝堂上如履薄冰,戰戰兢兢的應對著一切。你們也該如此,做事謹慎一些。”


    說著看了一眼貴婦,又看向屋裏的十幾個男丁,沉聲再道:“別以為生在宰相之家,做事就可以飛揚跋扈。老夫不怕告訴你們,咱們李家攤上大事了。如果這一關過不去,全家說不定都要死絕。”


    這話實在太過嚇人,屋中所有人全都臉色一變。


    有個青年忍不住開口,小心翼翼的道:“父親,是這個郭大壯惹了您嗎?”


    “什麽郭大壯?那是郭子儀!”


    李林甫眼睛狠狠一瞪,怒視這個青年道:“當初老夫把他下獄,結下了一番仇隙,但是在朝堂上應對使節之時,老夫已經想辦法向他示好。若是繼續努力下去,說不定雙方能握手言和。”


    “結果在他越獄當晚,你這混賬派人去截殺。不但搭上了家裏的二十個牙兵,而且還把仇隙變成了死仇。”


    “死仇不共戴天,必須有一方倒下才算結束,然而現在你們看看,郭子儀像是能倒下的跡象嗎?他遠遠躲在山東,已經成為了縣令。”


    那個青年被罵的狗血淋頭,偏偏卻感覺十分委屈,忍不住辯解道:“一個縣令而已,擱在長安城裏連狗都不一定正眼瞧他。父親您乃堂堂宰相,豈能怕了這種小人物……”


    李林甫勃然大怒,直接爆出粗口,咆哮道:“放你嗎的屁,你能不能動動腦子?”


    “他今天可以當縣令,明天就能當刺史,尤其他躲在偏遠之地,遠離朝堂慢慢發展,一步一個腳印,一步一個台階,等到他凝聚一定實力的時候,他就是大唐的第十個藩鎮。”


    李林甫咆哮十幾聲,結果發現幾個兒子全都麵帶無所謂,顯然並未聽進去訓導,依舊認為李家穩如泰山。


    “老天爺啊,我李林甫上輩子造了什麽孽。”


    這位宰相長歎一聲,忽然拿起桌上那封書信。


    他不再咆哮了,語氣變成了蕭索。


    他把書信扔向幾個兒子,緩緩道:“你們看看吧,看看郭子儀在做的事。他剛剛才成為縣令,立馬就在全縣進行授田。那可是十二萬畝土地啊,結果他毫不猶豫的全都放出去。”


    “知道這意味著什麽嗎?這是貞觀時期的均田製。”


    “這個製度一旦重演,最先帶來的就是人心。自古以來的老百姓最是淳樸,誰讓他們吃飽飯他們就給誰賣命。”


    李林甫說到這裏,下意識仰頭看天,喃喃道:“嚇人啊,老夫感覺渾身都在顫抖。”


    “貞觀時期的大唐軍隊為什麽那麽能打?就是因為依托均田製開展的府兵製。”


    “府兵,吃飽飯的百姓就是兵。”


    “而整個蘭陵縣,一千三百戶,人數超過六千,壯丁最少也得兩千之眾。這些壯丁一旦吃飽了飯,拿起武器就是郭子儀的兵。”


    “一個縣如此,一個郡同樣也能如此。他今天能把蘭陵縣的百姓變成兵,明天就可以把琅琊郡的百姓也變成兵。”


    李林甫臉色漸漸蒼白,語氣明顯帶著恐懼,忽然喃喃一聲道:“這是很明顯的藩鎮崛起之路啊。”


    “攔不住了,老夫感覺攔不住了。偏偏他躲在山東,躲在李博然的庇護之下,老夫哪怕想要動手,然而卻是鞭長莫及。”


    不得不說,李林甫這位宰相還是有智慧的。


    曆史上的口蜜腹劍,說的就是這個奸賊。而能成為奸賊的人物,哪一個不是智慧絕頂?


    此人僅僅從郭子儀的一個小動作,就已經推測出郭子儀未來的成就。


    可惜李家的子嗣們卻不以為然,紛紛道:“既然這個郭子儀有威脅,那就想辦法弄死他啊。”


    “他躲在山東不好動手,可以想個辦法騙來長安嘛。”


    “到時候猛虎入籠,還不是任人宰割?”


    李家這幫貨色,似乎也有點腦子,論起陰謀詭計,個個都有主意。


    然而李林甫卻眉頭緊皺,遲疑道:“若是能騙來長安,老夫自然可以動手,但是,郭子儀再笨也不會上當的。此人好不容易才逃出去,豈會重新跑回來送死……”


    幾個兒子哈哈大笑,十分得意的道:“父親您忘了嗎?陛下要弄元宵燈節啊。”


    “元宵燈節?”


    李林甫先是一怔,隨即眼中精光一閃。


    隻見一個青年嘿嘿低笑,道:“宮裏那位楊貴妃有喜,大約會在年末的時候分娩。而陛下因為寵溺她,答應要搞一次浩大的元宵燈節。此事在朝堂上已經定了章程,到時候天下官員都要來長安賀喜……”


    “郭子儀現在當了縣令,也屬於需要賀喜的官員。他若是不肯前來長安,那就是違犯陛下的聖意。”


    李林甫眼中精光更盛,顯然心中在諸多盤算,沉吟道:“單是一個元宵燈節還不夠,因為那時候天下官員齊聚長安,老夫就算權勢衝天,可我也不敢在那種場合之下動手,所以,必須再想一個更好的辦法。”


    剛才那個青年再次嘿嘿低笑,得意洋洋的道:“武科,父親您忘了武科。大唐的科舉之製,分為文武兩個科。文人考的是學識,武人考的是弓馬,然而自古以來刀槍不長眼,比試之時經常會死人的嘛。”


    李林甫十分驚喜,感覺這個兒子一直被自己忽視了。


    就這麽辦!


    等到元宵花燈之時,天下官員齊聚長安,到時候順勢開啟一次武科,直接把郭子儀弄死在比試之中。


    “此計,甚妙!”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第一莽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山下出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山下出水並收藏大唐第一莽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