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尉乃是一縣武官,執掌著縣城的武力,然則此地乃是一座小縣,全縣所有的兵卒隻有一隊兵。
按照大唐兵製,一隊擁有三夥,每夥50人,所以一隊兵卒150。
全縣兵卒隻有150人, 郭子儀帶來的卻是兩百人,並且都是騎兵,而且是玄甲鐵騎。
那150個兵卒直接嚇尿了。
連拿起武器的勇氣都沒有。
所以郭子儀等人長驅直入,很容易就把縣尉拎了出來。
這個縣尉倒也幹脆,屬於武人性子的典型性格,僅僅審問一兩句, 直接把所有一切說的清楚明白。
“你們問那夥賊寇是吧?沒錯, 正是我們縣衙暗中養出來的。”
“這世道別看已經亂了, 但是官府仍舊是最大力量,如果沒有官府作為後台,賊寇根本發展不起來。”
“你們想問問具體的內幕?”
“行啊,本官今晚反正是個死。臨死之前做點好事,給你們講講官府養匪的門道。”
“賊寇人數超過一千,勢力可以縱橫一方,打家劫舍,屠滅村莊,呼嘯而來,呼嘯而去,甚至敢和官兵進行對抗,遭遇之時直接拔刀廝殺。”
“但這隻是表麵上的廝殺,暗地裏其實早就達成默契。畢竟匪寇乃是官府養的,怎麽可能和官兵真的硬幹?甚至有時候匪寇數量不足以去幹某件大事,官兵們會直接被下令化妝成匪寇。”
“隻不過嘛,這種大手筆養匪的都是一方勢力,比如大唐十個道的行軍大總管,又或者同時執掌幾個州的強勢刺史, 除此之外,門閥級別的大世家也一樣。”
“比如曾經的五姓七望,任何一家都在暗中養匪。並且人數不止一千,兩三萬人也敢暗養。他們那種級別,有資格和底氣養出這麽多的匪。”
“說是匪,其實和兵沒區別。亂世群雄涿鹿,大家都在等機會。隻要機會一到,必然群雄四起。”
“當初咱們大唐的皇族,最初不也是一個世家嗎?天下大亂的時候趁勢而起,最終不就成了天下的主人嗎?”
“所謂皇族,屁的皇族,曾經都是暗中養匪,隻不過最後成功了而已。”
不得不說,這位縣尉真是挺不錯的性格,既然決定坦白,真就如同竹筒倒豆子,無論什麽陰暗內幕,這家夥全都吐露出來。
“剛才我說的那種情況, 隻有超級勢力才有資格幹。接下來一層, 則是州府級別的勢力……”
“州府勢力, 養寇人數大約五百到一千,肆虐的地域不超過三百裏,基本上隻在自家地盤上窩裏橫。”
<a id="wzsy" href="http://www.bidige.com">bidige.com</a>
“再往後,是縣城級別養賊,賊寇數量大約三四百人,少一些的可能一兩百人,由於實力不夠強橫,所以肆虐的地域隻在本縣。並且平日裏要躲在山中,劫掠的時候才會被喊出來,搶完錢糧之後,官員們瓜分七成,剩餘三成賞給賊寇,算作他們出工出力的收貨……”
“最後一種情況,賊寇的數量隻有幾十個,或者隻有十來個,這種乃是小賊,一般是活不下的百姓。他們不敢大張旗鼓,隻做一點攔路的勾當,並且不傷人命,搶點錢糧就已經開心無比。”
“但是偏偏官府剿匪就是剿這種小賊,因為這種小賊根本不是官府養的。既然不是自家養的匪,肯定要剿了拿去換功績,對不對?”
“本官說了這麽多,估計你們已經一肚子火,來吧,給我一刀。看在我如此幹脆的份上,最好能夠給我留個全屍。”
“我看出來你,你們這貨乃是強人。雖然不知是哪路神仙,但是兩百玄甲鐵騎可不是鬧著玩的。你們就算不是某個行軍大總管的麾下,至少也是某個豪門大閥的私兵。”
“犯在你們這種勢力的手裏,本官死了也不會抱怨什麽。人強我弱,自該如此,本官欺壓百姓的時候,同樣是仗著勢力飛揚跋扈。所以這是報應,本官想的很明白。”
確實想的很明白。
而且性格很光杆。
但是郭子儀並沒有立刻揮刀,反而緩緩俯下身體看著他,突然問了一句道:“你剛才說縣級養匪隻能三四百人,為什麽你們卻能養出一千多人?”
縣尉登時一愣,愕然道:“什麽?一千人?你開什麽玩笑?我們這樣的小官哪有這個本事?”
郭子儀同樣一愣,沉聲道:“但是今夜在城外的牛家村,我幹掉的匪患絕對超過一千人。他們自稱石山寨,縱橫方圓一百裏……”
縣尉的臉色突然極為精彩。
這廝猛然大叫一聲,語氣帶著濃濃悲憤,道:“臥槽,臥槽,石山寨,那根本不是我們養的匪啊。人家是範陽節度使的麾下,藏在我們縣域的一股分支而已。”
郭子儀目光凜然一閃。
範陽節度使?
安祿山?
如今才是天寶三年,這人已經悄悄開始布局了嗎?
此地距離範陽足有兩千裏,距離長安卻僅僅一千裏。他在此地暗藏一股兵力裝作匪患,恐怕不是為了搶點搶糧那麽簡單。
莫非他現在就要造反?
……
縣尉的腦袋被砍了下來,臨死之前眼中還帶著憋屈。
原來他們養的匪寇沒被發現,而是受到了石山寨的牽連,如果世上能有後悔藥的話,這位縣尉肯定想吃上一大把。
他臨死之前真是後悔啊,後悔自己不該那麽幹脆利索。如果早知道犯事的是石山寨,打死他也不會承認養過匪。
可惜後悔晚了,他的結局隻有一刀。
此時夜色已經深沉,郭子儀的臉色更加深沉,他慢慢把橫刀收回刀鞘,然後目光看向李光弼等人,道:“接下來還有幾個縣衙官員,你們誰還手癢的趕緊去幹活。速度快一點,別耽擱太多時間。從現在開始,咱們商隊要加快趕路速度。早點回歸琅琊,早點做些事情……”
李光弼聽出他語氣的急迫,忍不住湊到跟前道:“老大你在擔心安祿山?”
郭子儀微微點頭,壓低聲音道:“身為邊鎮節度使,卻在距離長安一千裏的地方藏了一股兵,如果你是他,你這麽做的意圖是什麽?”
李光弼同樣壓低聲音,道:“如果我是他,我這麽做肯定心懷不軌。否則堂堂一個節度使,犯不著派兵裝匪來搶錢糧。節度使允許自主征稅,他在地盤上可以肆意征稅。大唐九大藩鎮節度使,任何一個藩鎮都不缺這點錢糧。”
郭子儀緩緩吐出一口氣,沉聲道:“從明天開始,商隊加速趕路。咱們要趕緊回到琅琊,然後大肆征召咱們的兵丁。”
藩鎮造反的苗頭已現,他必須盡快的強大起來。
他要搶在安祿山造反之前,成為大唐的第十個節度使。
按照大唐兵製,一隊擁有三夥,每夥50人,所以一隊兵卒150。
全縣兵卒隻有150人, 郭子儀帶來的卻是兩百人,並且都是騎兵,而且是玄甲鐵騎。
那150個兵卒直接嚇尿了。
連拿起武器的勇氣都沒有。
所以郭子儀等人長驅直入,很容易就把縣尉拎了出來。
這個縣尉倒也幹脆,屬於武人性子的典型性格,僅僅審問一兩句, 直接把所有一切說的清楚明白。
“你們問那夥賊寇是吧?沒錯, 正是我們縣衙暗中養出來的。”
“這世道別看已經亂了, 但是官府仍舊是最大力量,如果沒有官府作為後台,賊寇根本發展不起來。”
“你們想問問具體的內幕?”
“行啊,本官今晚反正是個死。臨死之前做點好事,給你們講講官府養匪的門道。”
“賊寇人數超過一千,勢力可以縱橫一方,打家劫舍,屠滅村莊,呼嘯而來,呼嘯而去,甚至敢和官兵進行對抗,遭遇之時直接拔刀廝殺。”
“但這隻是表麵上的廝殺,暗地裏其實早就達成默契。畢竟匪寇乃是官府養的,怎麽可能和官兵真的硬幹?甚至有時候匪寇數量不足以去幹某件大事,官兵們會直接被下令化妝成匪寇。”
“隻不過嘛,這種大手筆養匪的都是一方勢力,比如大唐十個道的行軍大總管,又或者同時執掌幾個州的強勢刺史, 除此之外,門閥級別的大世家也一樣。”
“比如曾經的五姓七望,任何一家都在暗中養匪。並且人數不止一千,兩三萬人也敢暗養。他們那種級別,有資格和底氣養出這麽多的匪。”
“說是匪,其實和兵沒區別。亂世群雄涿鹿,大家都在等機會。隻要機會一到,必然群雄四起。”
“當初咱們大唐的皇族,最初不也是一個世家嗎?天下大亂的時候趁勢而起,最終不就成了天下的主人嗎?”
“所謂皇族,屁的皇族,曾經都是暗中養匪,隻不過最後成功了而已。”
不得不說,這位縣尉真是挺不錯的性格,既然決定坦白,真就如同竹筒倒豆子,無論什麽陰暗內幕,這家夥全都吐露出來。
“剛才我說的那種情況, 隻有超級勢力才有資格幹。接下來一層, 則是州府級別的勢力……”
“州府勢力, 養寇人數大約五百到一千,肆虐的地域不超過三百裏,基本上隻在自家地盤上窩裏橫。”
<a id="wzsy" href="http://www.bidige.com">bidige.com</a>
“再往後,是縣城級別養賊,賊寇數量大約三四百人,少一些的可能一兩百人,由於實力不夠強橫,所以肆虐的地域隻在本縣。並且平日裏要躲在山中,劫掠的時候才會被喊出來,搶完錢糧之後,官員們瓜分七成,剩餘三成賞給賊寇,算作他們出工出力的收貨……”
“最後一種情況,賊寇的數量隻有幾十個,或者隻有十來個,這種乃是小賊,一般是活不下的百姓。他們不敢大張旗鼓,隻做一點攔路的勾當,並且不傷人命,搶點錢糧就已經開心無比。”
“但是偏偏官府剿匪就是剿這種小賊,因為這種小賊根本不是官府養的。既然不是自家養的匪,肯定要剿了拿去換功績,對不對?”
“本官說了這麽多,估計你們已經一肚子火,來吧,給我一刀。看在我如此幹脆的份上,最好能夠給我留個全屍。”
“我看出來你,你們這貨乃是強人。雖然不知是哪路神仙,但是兩百玄甲鐵騎可不是鬧著玩的。你們就算不是某個行軍大總管的麾下,至少也是某個豪門大閥的私兵。”
“犯在你們這種勢力的手裏,本官死了也不會抱怨什麽。人強我弱,自該如此,本官欺壓百姓的時候,同樣是仗著勢力飛揚跋扈。所以這是報應,本官想的很明白。”
確實想的很明白。
而且性格很光杆。
但是郭子儀並沒有立刻揮刀,反而緩緩俯下身體看著他,突然問了一句道:“你剛才說縣級養匪隻能三四百人,為什麽你們卻能養出一千多人?”
縣尉登時一愣,愕然道:“什麽?一千人?你開什麽玩笑?我們這樣的小官哪有這個本事?”
郭子儀同樣一愣,沉聲道:“但是今夜在城外的牛家村,我幹掉的匪患絕對超過一千人。他們自稱石山寨,縱橫方圓一百裏……”
縣尉的臉色突然極為精彩。
這廝猛然大叫一聲,語氣帶著濃濃悲憤,道:“臥槽,臥槽,石山寨,那根本不是我們養的匪啊。人家是範陽節度使的麾下,藏在我們縣域的一股分支而已。”
郭子儀目光凜然一閃。
範陽節度使?
安祿山?
如今才是天寶三年,這人已經悄悄開始布局了嗎?
此地距離範陽足有兩千裏,距離長安卻僅僅一千裏。他在此地暗藏一股兵力裝作匪患,恐怕不是為了搶點搶糧那麽簡單。
莫非他現在就要造反?
……
縣尉的腦袋被砍了下來,臨死之前眼中還帶著憋屈。
原來他們養的匪寇沒被發現,而是受到了石山寨的牽連,如果世上能有後悔藥的話,這位縣尉肯定想吃上一大把。
他臨死之前真是後悔啊,後悔自己不該那麽幹脆利索。如果早知道犯事的是石山寨,打死他也不會承認養過匪。
可惜後悔晚了,他的結局隻有一刀。
此時夜色已經深沉,郭子儀的臉色更加深沉,他慢慢把橫刀收回刀鞘,然後目光看向李光弼等人,道:“接下來還有幾個縣衙官員,你們誰還手癢的趕緊去幹活。速度快一點,別耽擱太多時間。從現在開始,咱們商隊要加快趕路速度。早點回歸琅琊,早點做些事情……”
李光弼聽出他語氣的急迫,忍不住湊到跟前道:“老大你在擔心安祿山?”
郭子儀微微點頭,壓低聲音道:“身為邊鎮節度使,卻在距離長安一千裏的地方藏了一股兵,如果你是他,你這麽做的意圖是什麽?”
李光弼同樣壓低聲音,道:“如果我是他,我這麽做肯定心懷不軌。否則堂堂一個節度使,犯不著派兵裝匪來搶錢糧。節度使允許自主征稅,他在地盤上可以肆意征稅。大唐九大藩鎮節度使,任何一個藩鎮都不缺這點錢糧。”
郭子儀緩緩吐出一口氣,沉聲道:“從明天開始,商隊加速趕路。咱們要趕緊回到琅琊,然後大肆征召咱們的兵丁。”
藩鎮造反的苗頭已現,他必須盡快的強大起來。
他要搶在安祿山造反之前,成為大唐的第十個節度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