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漆黑,氣氛祥和,卻有一股說不出的凝重,悄然彌漫在河畔的聚居點。</p>


    四周一片靜悄悄,然而卻是人頭攢動,無數流民走出屋子送行,但卻盡量不讓自己發出聲音。</p>


    他們站在夜色裏,遠遠的看著牛家村的一百多口漢子,突然那個老嫗彎腰下去,帶頭行了一個婦人禮。</p>


    隨後無數流民同時彎腰,霎時間兩千多人齊齊行禮,終於有人發出聲音,大喊道:“要活著回來啊,牛家村的兄弟們。”</p>


    這是大唐的傳統,送給出征者的祝福,雖然牛家村的漢子們還不是兵卒,但是流民們已經把他們看成兵卒。</p>


    牛家村的漢子們沒有回禮,而是一個個拿著餅子拚命的撕咬,兩三口下去,一個餅子吃光,咀嚼聲此起彼伏,氣氛漸漸變的肅重。</p>


    大戰之前,進餐飽飯,能多吃一點,就多吃一點,也許就因為多吃一口,身體多攢出一點力氣,到時候在廝殺中使出這點力氣,成為砍死敵人的決定因素。</p>


    一百二十個漢子,三百六十個餅子。每人恰好分到三個,很多所有餅子吃光。</p>


    漢子們吐出一口氣,慢慢從地上站了起來。</p>


    這時候他們的妻子出現,端著一碗水送到跟前,送夫出征,並無多言,僅僅隻說一聲,發自心底的期盼:“孩他爹,活著回來啊。家裏孩子小,你可不能倒下了。”</p>


    漢子們深深吸氣,伸手撫摸妻子的發絲。</p>


    然後義無反顧的轉身,列隊站到了騎兵之後。他們雖然是平頭百姓,但是全都接受過老府兵的訓練,所以無論軍紀還是氣勢,絲毫不弱於騎在馬上的玄甲鐵騎。</p>


    李光弼甚是滿意,點頭稱讚一聲,隨即臉色一肅,沉聲道:“我奉大將軍之命,今夜負責剿匪,此去馬陵山大約五十裏路,就算騎馬狂奔也要一個時辰,再加上入山之後的路徑,也要行走半個鍾頭,所以時間很緊,你們需要借乘馬匹。”</p>


    “眾將士聽令,分出一百二十騎,每騎負責攜帶牛家村一人,今夜你們兩人共用一馬,戰功按照兩人一騎點算……記住本將軍的話,上了戰場都是同袍,軍功固然重要,但是同袍的安危更加重要。”</p>


    “此次入山剿匪,鐵騎的功效無法發揮,所以主戰者乃是牛家村的同袍,騎兵們負責釘死逃跑的賊寇。”</p>


    “爾等可聽清楚否?”</p>


    伴隨著李光弼的一聲大喝,在場的騎兵和牛家村漢子同時爆吼,咆孝回答道:“回稟將軍,清楚明白。”</p>


    “好!”</p>


    李光弼再次大喝一聲,沉聲道:“領取兵刃,即刻啟程。”</p>


    一百二十柄橫刀被一群衙役抬來,夜色之中閃爍著森森的白光,牛家村漢子默不作聲上前,麵色平靜的領取了屬於自己的刀。</p>


    然後騎兵們伸出手來,各自握住一個漢子的手掌,順勢一拽,牛家村漢子翻身上馬。</p>


    兩人共乘一騎。</p>


    李光弼目光掃視全場,隨即緩緩揚起馬鞭,啪的一聲,甩個鞭花,斷喝道:“全軍出征。”</p>


    轟隆!</p>


    兩百玄甲鐵騎,共負載三百二十名戰士,刹那間衝刺而起,夜色中瞬間遠去。</p>


    ……</p>


    不遠處的河畔上,郭子儀目送戰士們的背影。</p>


    在他旁邊站著楊玉環和玲瓏,往後一點的位置則是縣丞王越。</p>


    郭子儀遠遠觀望半天,直到再也看不見騎兵的蹤跡,他微微吐出一口氣,道:“你們有沒有發現,李光弼越來越有大將風度。不愧是將門出身之人,這小子天生就是個將才。”</p>


    楊玉環微笑不語,玲瓏則是撇了撇嘴,道:“如果讓我帶兵,我做的比他更好。”</p>


    郭子儀嘿了一聲,豎起大拇指表示你真能吹。</p>


    縣丞王越的臉色有些擔憂,道:“下官唯一擔心的是,李將軍帶的人馬太少了,玄甲鐵騎雖然很厲害,但是在山中發揮不出優勢……”</p>


    這位儒生縣丞說著一停,憂心忡忡又道:“我家族長曾經說過,馬陵山裏的匪患數量很龐大,那裏乃是三個府的交界,屬於三不管的地帶。”</p>


    “往南是江淮道,往西是河南道,往北則是河北道,然而三處官府都不願意管那裏,所以,那裏滋生了數量龐大的匪。”</p>


    “誰也不知道那裏的匪患有多少,但是三五千人的數量怕是擋不住。然而李將軍隻帶了三百二十人,下官很擔憂他會不會剿匪不成反被剿。”</p>


    這個擔憂很符合一個善良儒生的想法。</p>


    但是郭子儀不知為何卻表現的毫無憂色。</p>


    反而他專門看了王越一眼,忽然沒頭沒腦的問了一句,道:“你家族長有沒有跟你說過,這些匪患的背後有氏族支持?”</p>


    言下之意,私通匪患。</p>


    甚至是,養匪為用。</p>


    王越明顯遲疑一下,隨即鄭重搖頭,沉聲道:“這一點下官可以保證,我們琅琊王氏肯定沒有參與。但是下官心裏隱隱約約也能猜到,馬陵山匪患的背後必然有氏族支撐。若是沒有氏族門閥的暗助,天底下哪有盤踞一方的賊……”</p>


    說著歎口氣,又道:“古往今來,一向如此。世道清平之時,氏族養匪主要用來做一些上不得台麵的事,世道崩壞之時,匪患就是氏族參與涿鹿的兵力和資格。”</p>


    郭子儀嘿嘿兩聲,道:“比如大唐開國之初的李氏皇族,當初肯定也是暗中養匪的氏族,對不對?”</p>


    王越嘴皮子打個哆嗦,連連道:“這種話可不敢亂說。”</p>


    然而郭子儀再次嘿嘿兩聲,道:“世家養匪,亂世爭奪天下,難怪隋末大亂的時候,天下會出現那麽多的反王。原來他們都不是平頭百姓,原來都是常年養匪的世家。”</p>


    王越的臉色有些難堪,但卻並沒有辯解這件事,反而再次歎口氣道:“成則成為坐擁天下的皇族,敗了則能繼續隱藏爪牙做世家。如此穩賺不虧的買賣,世家門閥自然是樂此不疲。”</p>


    郭子儀冷冷一笑,道:“那麽從今天開始,我給這天下立個規矩。以後再也沒有穩賺不賠的買賣了,我要讓這些世家全都虧個底朝天。”</p>


    王越踟躕片刻,小聲道:“您不適合說謊,臉色把您給出賣了。您還不如直接說,剿匪就是為了搶糧食。這樣反而讓人欽佩,感覺您是條光明磊落的漢子……”</p>


    郭子儀轉身便走,邊走邊怒道:“這就是我不願意跟讀書人打交道的原因,你們的腦瓜子實在太好使了。騙不住,不好騙。”</p>


    哈哈哈哈!</p>


    寧靜的河畔之上,響起楊玉環和玲瓏的噴笑聲。</p>


    楊玉環不無打趣看向王越,調侃道:“看吧,又把你家上官給氣走了。按說你這種讀書人應該很精明,不應該犯這麽低級的小錯誤。為何你卻一直如此,每次都不給他留顏麵?”</p>


    玲瓏則是揮舞一下小拳頭,凶巴巴的嚇唬王越道:“我看你小子是找打。”</p>


    王越抿了抿嘴,躬身行了一個儒生禮,但卻並不解釋,恭敬的退下了河岸。</p>


    楊玉環目視他的背影消失,忍不住稱讚一句,道:“這儒生真是不錯,沒有一點讀書人的迂腐。”</p>


    玲瓏則是嘿嘿低笑,道:“就是有點執拗,整天和郭子儀頂牛。一個他,一個郭七,他負責頂牛,郭七負責嘮叨,這兩人聯起手來,經常搞得郭子儀煩悶務必,嘻嘻。”</p>


    楊玉環微微一笑,伸手敲了玲瓏的腦門一下,道:“別一口一個郭子儀,那是你的男人好不好。堂堂大唐皇族的郡主,怎麽一點禮儀都沒有……”</p>


    玲瓏吃吃壞笑,道:“我又沒跟他圓房,暫時隻是掛名的妻室。要不姐姐你幫我辦了這事,我以後必然改口喊他夫君。”</p>


    楊玉環擰了她臉蛋一下,沒好氣的道:“你今年才十八歲,這麽急著找死嗎?女人生孩子是個大難關,等你身子骨長開了再說這件事。”</p>


    玲瓏連忙一挺小胸口,道:“我身子骨早就長開了好吧。”</p>


    楊玉環噗嗤而笑,刮了刮她的小鼻子,道:“別挺了,兩個加起來還沒饅頭大……行啦行啦,不要耷拉著臉,咱們去聚居點,看看流民們的情況。”</p>


    玲瓏沒精打采的點點頭,扶著楊玉環慢慢下了河畔。</p>


    ……</p>


    此時聚居點之中,牛家村的婦女們正在做飯。</p>


    由於漢子們吃了李光弼帶來的餅子,並且已經跟著騎兵出征前去剿匪,所以這一頓算是省了,糧食和野菜可以讓婦孺們吃個飽。</p>


    郭子儀走進聚居點的時候,恰是老府兵招呼婦孺們開始分飯的時候,一百多個婦人,外加一群小孩子,老老少少排隊端碗,靜靜等著自己的那一份。</p>


    不愧是常年受到訓練的村子,連婦孺身上都能看出軍紀的影子,郭子儀甚是敬佩,忍不住稱讚了一聲。</p>


    眾人見到他前來,手忙腳亂的都想行禮,不但牛家村的婦孺們圍過來,甚至那些流民也呼啦啦的湧上前。</p>


    彷佛一眨眼的功夫,偌大的作坊院子已經全是人,夜色中密密麻麻一片,到處都是黑壓壓的人頭。</p>


    郭子儀頗為無奈,連續揮手了好幾次,不斷道:“都出來幹什麽?人擠人不嫌憋得慌嗎?”</p>


    老府兵用獨臂拎著一個勺子,急匆匆的擠到跟前,恭敬道:“大將軍,您來了,用過飯沒,要不要一起吃一碗?”</p>


    這是華夏百姓慣用的打招呼方式,然而郭子儀卻出人意料的點點頭,欣然道:“一起吃?可以啊!我這人最喜歡熱鬧,但不知會不會打攪你們。”</p>


    老府兵連忙搖頭,急急道:“不會不會,不會打攪。大將軍能跟我們一起吃飯,這是大家幾輩子的福分。”</p>


    郭子儀哈哈一笑,道:“那就給我盛一碗飯,我跟著大家一起吃。”</p>


    老府兵拎著勺子就往鍋邊跑。</p>


    然而還沒跑幾步,猛然被郭子儀追了上去,一把奪過勺子,笑著道:“算了,我自己來吧。你老人家是個寶,可不能把你給累著。”</p>


    說著親自拎著勺子,走到煮粥的大鍋邊。</p>


    雖然他說是要跟大家一起吃飯,但是並沒有真的給自己盛飯,而是目光看向牛家村的婦孺,笑嗬嗬的招呼一聲道:“都愣著幹啥?過來盛飯啊。小孩子先上前,每人一大勺濃粥,老人隨後,年輕小媳婦最後……來吧來吧,本將軍親自給大家當夥夫。”</p>


    一邊笑嗬嗬的招呼著,一邊把勺子伸進大鍋裏,順勢一提,滿滿當當盛了一大勺。</p>


    然而下一刻,郭子儀的臉色明顯變的傷感。</p>


    他慢慢俯身下去,額頭幾乎碰到大鍋,兩眼死死盯著鍋裏的湯水,口中發出一聲長長的歎息。</p>


    足足良久之後,他緩緩直起身子,問老府兵道:“這種飯能吃飽嗎?怎麽全是樹皮。野菜呢?現在連野菜也挖不到了嗎?”</p>


    老府兵踟躕一下,低聲道:“能挖到,但是少。您也知道眼下是青黃不接的時節,田地裏麵幾乎沒有任何的產出。野菜剛剛露頭,就被挖個幹淨。自古都是如此,老百姓硬撐著硬熬啊。”</p>


    “但是以前可以熬,這次不好熬,對吧?”</p>


    郭子儀沉聲開口,道:“蘭陵縣四周的五個府,總共人口是六萬四。以前青黃不接的時節,這些百姓可以挖野菜度日。但是這次由於我收攏了兩萬多個流民,所以挖野菜的人數比以前增多了。”</p>


    他說著停了一停,喃喃自語又道:“人數增加了,地裏的野菜還是那些,所以肯定不夠吃,所以要用樹皮來代替。”</p>


    旁邊老府兵連忙道:“這其實已經算不錯了,至少目前為止沒有餓死人,畢竟您每天都給流民們施粥,讓他們不用每頓飯都去挖野菜找樹皮,如果大家全都挖野菜找樹皮,那種情況才是真的可怕……”</p>


    郭子儀抬起勺子,將一個小毛頭的飯碗給盛滿,然後他伸手摸了摸小毛頭的腦門,語氣彷佛是在給自己鼓勁:“不用太久了,暫時先撐著吧。琅琊郡的各大世家已經答應我,要賣給我五十萬斤糧食做生意。”</p>


    “還有馬陵山那邊,剿匪也能弄到糧食,所以最遲到明天中午,我估計就有糧食能運到,等到糧食運到之後,我讓你們全都吃一頓麵餅子。”</p>


    </p>


    他喃喃自語著,寬大的手掌不斷摸索小毛頭的腦門,溫聲問道:“告訴郭大叔,能再撐一夜嗎?信不信郭大叔,可以讓你們全吃飽。”</p>


    ……</p>


    “我相信你!”</p>


    小毛頭的回答很大聲。</p>


    然後小家夥臉色無比莊重,再次大聲又道:“因為你是我們的大將軍。”</p>


    郭子儀眼眶一紅,堅硬的漢子忽然落淚。</p>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第一莽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山下出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山下出水並收藏大唐第一莽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