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的暖陽終於懨懨地西落,鱗次櫛比屋簷瓦上泛著青光。+的夜晚要比白天熱鬧,但如此寒冷的天色,還是令街頭很是冷清落寞。
兩個長長的人影,在一陣回旋清風卷起的枯葉包圍中,不斷向前挪動。
遊返緊了緊自己的前襟,看著扛著厚背刀的淩孤,不住羨慕其深厚的功力,寒暑不侵。
“你要殺宋觀?”淩孤偏了偏頭,不解地看了遊返一眼,他從不打聽他人是非,因而遊返自從沒有再回原先住處,他也沒有仔細詢問。此時聽說遊返威脅莊老二的事,不由擔心起來,警告道:“國有國法,就算朝廷命官倒行逆施,也不是你能隨便殺的。”他這時聽說遊返加入不平莊,為胡老三做事,心中有些不舒服:“在他人手下做事,終究不快活。況且那胡老三,真是有些蹊蹺。”
遊返知道他還在仔細查那件事,但這時他卻無法提供更多線索,就連東城幫的事情,既然是胡近臣的隱秘,他也不好多透露。所謂受人之托忠人之事,他這一點也是胡老三信任他的由頭。
“你這快刀太過顯眼,那金鼠幫也許會找你麻煩。”遊返轉移話題。不過對此他不無擔心,若是因為這點害了淩孤,他就過意不去了。淩孤雖然武功高強,但這些地頭蛇,潑皮無賴,被纏上了,恐怕暗箭難防,對方可是什麽陰險下作招數都會使出來的。
淩孤不屑地撇撇嘴,道:“就他們?他們不擔心我去找他們麻煩就已不錯了。要從汴京城將他們抹去,我根本不用花什麽力氣。他們弄清楚我的身份以後,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趕緊收拾包袱離開這裏。”
遊返想起他曾經的身份,就算請出舊時開封府的同僚幫忙,一個小小的金鼠幫自然不在話下,這點擔心倒是多餘了。他笑了笑,道:“不過今天下午,你出刀如此狠,還是出乎我意料。”
“對這些人,就是要下手狠些,他們才怕。”淩孤比劃道:“若是一上來,我不砍翻三個人,以這些人的好勇鬥狠,殺紅了眼也會朝你撲上來。這時就得靠震懾。實際上被我砍傷的人不會超過十個,但至少剩下的人命都保住了。我也不想濫殺無辜。”
原來那些鮮血橫流,斷肢飛舞的場麵是淩孤故意為之,目的便是第一時間先將敵手嚇破膽。
“我也不想聽你說什麽謝我的話。你的事以後便是我的事,你隨時可以叫我幫忙。但若是胡老三真有問題……你也別阻攔我抓他。”
淩孤搖了搖手,朝著另一個方向走去了,果真沒有給遊返說謝謝的機會。
遊返重重呼出一口氣,任憑空中一股白氣從口中噴出,在空中飄散掉。
兩日後,城外盤龍村,旌旗飄揚,人聲鼎沸。
來自五湖四海的江湖豪傑匯聚於此,卻並非奉六扇門之令。
自從上回武林大會草草了結,而後飛魚幫大江盟的人被朝廷下令斬立決。武林中人無不心中產生了一些難以名狀的情緒。僅是汴京、洛陽、應天三地,殺人越貨、入室搶劫、恩怨仇殺的事情要比往常更多,有一發而不可收拾之勢。當地官府對此頭痛不已,四處情況匯集起來,矛頭所指,便是這武林大會。連帶著六扇門的劉文淵承受了不少的壓力。後來早朝上,有官員上本參奏,而龍椅上的皇帝,也終於下旨授意劉文淵從武林中選出一位人選,做這定海神針,將江湖這潭渾水揚起的塵沙抹平下去。
而皇帝,由於上回巧言進諫牛心湯一事,對胡近臣印象很好。而劉文淵也便知道如何去做。
萬劍宗宗主,程一度,今日第一個來到會場,他上一次也有出場比武,但在先前幾輪便落敗下場。他為人豁達,並無野心。那次是他第一次近距離看到如雷貫耳的胡不平,而胡近臣胡三爺也力挫丐幫兩大青年高手的聯手,贏得滿堂彩。接著他也見到了二樓上華山派薛大掌門提劍欲躍之態。萬劍宗的老家離華山派不遠,是關中三大門派之首,他與薛青紋也打過幾次照麵,互相之間關係密切。在他看來,妙劍的劍法隻比傳聞中更厲害。不過,他最後心裏已經被胡近臣所深深震撼,在他眼裏,最終武林盟主之位,已經是胡近臣的了。
與他類似想法的還有不少人。雖然飛魚幫大江盟的人,這些天南海北的江湖漢子未必熟悉,但胡近臣為之奔走入獄,眾人卻無人不曉,說到胡三爺的名號,人人都得豎起大拇。若是胡三爺是一名好施恩義的豪商,又或是清廉自正的讀書人,他們也許覺得正常,也會稱讚兩句。但如今胡近臣活生生站在自己麵前,且是武林同道,這時就不由歎服起來。畢竟人在江湖中混,講的是義字當頭,但真正做得到這個程度的,卻罕有其人了。也許大家都覺得,武林中的俠客就該是這樣子,但自己卻不太像樣。
這回武林大會,再也無一樓二樓之分,所有門派的人分散在周圍,中間空地上搭了一個高台。劉文淵站在高台上,卻意外看到遊返跟在胡近臣一處,進隨著胡近臣進來。
接著是同樣目瞪口呆的莊書海。
他自認為金劍山莊也算是武林翹楚,卻沒想到和一些從未聽過名字的小門派站在一起。對方恭敬地請教他名字時,他有些不屑一顧。
接著他更是發現,前幾日在他眼皮底下逃走,又威脅過他一道的遊返又出現在他眼前。當日遊返隨口說了幾句反話。令他和宋觀這幾日擔驚受怕,到最後卻什麽事都沒有,似乎是一場惡作劇。等他回過神來時,突然發現遊返已經在了胡近臣身邊。他之前已收到風聲,胡近臣已被朝廷認可做這武林盟主。若是遊返加入不平莊,他便不能隨意向遊返下手了。想到這裏,他不禁恨得牙癢癢。
遊返走在人堆裏,不住和四周認得的人拱手施禮。薛青紋領著華山派的人在不遠處向他頷首示意。邱洪衣也奇怪地看了他一眼。兩次武林大會,他都有幸參與,但是以不同身份,心裏的滋味說不出地奇怪。
漸漸地,高台四周空地站滿了人,空隙越來越小,喧嘩聲也越來越高。原本六扇門召開武林大會,時間有些靠近年關,這一次本來大部分中小幫派的掌門人都是不願意前來,有些根本懶得理會。但關於胡三爺的傳言一出,大夥兒為了支持胡三爺,紛紛行動起來。
劉文淵也知道眾人多數是買了不平莊的麵子,六扇門的號召力其實有限。便請胡近臣上台來。胡近臣剛一登台,場下頓時響起一陣喝彩之聲。
胡近臣今日身著一套白色長袍,顯得儒雅不凡。與平日裏樸實形象不太一樣,也許是專為今日盛會準備,畢竟武林盟主,在唐末亂世之後,至今還是頭一遭。這是武林中頭等大事,今後青史留名也說不準。他擺了擺手,示意眾人靜下來。現場頓時恢複寂靜。
劉文淵道:“眾位武林同道,上次大會匆匆結束,未給眾位一個交待。今日約請各位前來,是關於武林總掌門一事……”
台下一人突然喊道:“還有什麽好說的。上一回比試胡大俠贏了丐幫兩位少俠。這武林盟主一位,自然是他老人家的了。”
這話引起眾人一片讚同之聲,卻也有人不服:“上回被中斷,比試未到最後,還有華山派薛掌門未上台。這天下武林,在下最為佩服的人,除了胡大俠,便是薛妙劍。若是薛妙劍沒有比過,胡大俠就算做了武林盟主,也是名不正言不順。”
這話也有人讚同,因而兩派人發生了爭吵,現場又吵鬧起來。
眾人紛紛望向一直沉默的薛青紋。眾人對薛青紋沒太多印象,江湖傳聞,薛青紋的劍法出神,僅此而已,但人是怎麽樣的性子,隻有少部分人才知道。
一個響亮的聲音鎮住了全場:“在下薛青紋。承蒙大家抬舉。不過武林盟主,要德才兼備。薛某自知不是最佳人選,願尊胡大俠為武林盟主。這一場比試,不如免了吧。”薛青紋鬆了口氣,他對自己的劍法有些信心。但他也知道,要做武林盟主,主要還是看朝廷的意見。這次幸好遊返已提前透露了朝廷口風,自己才沒有傻乎乎地上前挑戰胡近臣,到時候就算和朝廷對上了,也是華山派吃了大虧。想起這點,又見少林丐幫沒人前來,原來二樓的大門派掌門人,基本上都應難而退,或推辭,或不見,他沒必要這時候出頭做一個出頭鳥。
全場之人聽了薛青紋主動放棄,頓時一片寂靜。薛青紋是成了名的高手,若是連他都自認不如胡三爺,那還有誰能夠挑戰?隨即大部分人突然明白過來,紛紛大呼起胡大俠來。
胡近臣舉手示意眾人停止喧嘩,口中說道:“胡某有幸,得江湖中眾位好漢厚愛,實在愧不敢當。然則自唐末之亂以後,從未有一個武林盟主統領全局。從此江湖紛亂,自大宋立國幾十年間,大門派可隨意吞並小門派,手段血腥強橫,人人自危。二十年前,尚有大河幫、雪山派、巫山劍派、大刀盟等幫派,而此時已煙消雲散。武人中良莠不齊,不少同道自甘墮落,落草為寇,幹起了綠林的勾當。路見不平拔刀相助之輩,存著俠義心腸的好漢,也日漸稀少。世風日下,胡某實在痛心。”
“所謂無規矩不成方圓,胡某此番若真得武林盟主之位,首先便要和各位定一定這規矩。這第一條規矩,便是不能恃強淩弱,還得講江湖道義。這第二條,便是遵紀守法,遵守朝廷之令,不得以武犯禁。第三條,心存善念,救死扶傷。自己不倚強淩弱,若是見到他人倚強淩弱,也要伸出手來,拉上一把。這也是胡某創立不平莊的初衷。”
他這時每說一條,底下眾人便大聲呼喊一聲“好”,聲勢浩大,場麵壯觀。幾個大門派諸如金劍山莊和靈寶閣等人則麵麵相覷。雖然第二條時,這聲好卻並不整齊,但在場之人仍是支持胡近臣的。
“此乃約法三章,若是有人不願遵守,這時也可退出。本人絕不阻攔。但既然不退出,胡某便當你同意此三條。一旦有人違反,天下英雄可共討之。”
這時胡近臣說話,台下山呼海嘯,便如同他已經是這武林盟主。倒惹得一旁的劉文淵大為尷尬。原本這武林盟主便是朝廷任命,這時,所謂的朝廷已經被拋之腦後。看起來便像是武林中人自己推舉的盟主。
遊返嘴角露出一絲微笑,這些情況不平莊內早已有所計劃,要的便是這樣一個效果。
而胡近臣不待眾人歡呼,又大聲宣布道:“今日少林派未有人前來參與大會。胡某這便要上嵩山一趟,將這三條規矩給少林講一講。若是有武林同道願意一同前往的,可隨胡某前來。”
台下之人突然一愕,頓時明白了話中的意思。這是新官上任三把火,少林不參與武林大會,絲毫沒有給六扇門和新任武林盟主麵子,這口氣自然是要討回來的。
劉文淵當然更是吃驚,心中覺得隱隱有些不妥。但少林派漠視他的邀請,公然違抗朝廷的命令,他同樣有些不滿。既然有胡老三出頭,何樂而不為?這也是朝廷任命一個江湖中人統領武林的目的。如今少林方丈方提大師圓寂之後,少林派居然還沒有選出新任方丈,也令江湖中傳聞四起。若不是事務繁忙,他也要上少林一趟,以視究竟。隻是想不到胡近臣居然當著所有人的麵提出要到少林寺找回場子。要知道少林寺內藏龍臥虎,高深莫測,僅藏經閣七十二絕技,便足可傲視天下武林。到時候到了少林的地頭,若是鬧得灰頭土臉而回,恐怕這新任盟主的英名便要喪盡。
“上少林!上少林!”場內眾人已經喊起來,所有人看上去都十分興奮。以往高高在上的少林寺,現在居然看起來並非遙不可及了。
(未完待續。)
兩個長長的人影,在一陣回旋清風卷起的枯葉包圍中,不斷向前挪動。
遊返緊了緊自己的前襟,看著扛著厚背刀的淩孤,不住羨慕其深厚的功力,寒暑不侵。
“你要殺宋觀?”淩孤偏了偏頭,不解地看了遊返一眼,他從不打聽他人是非,因而遊返自從沒有再回原先住處,他也沒有仔細詢問。此時聽說遊返威脅莊老二的事,不由擔心起來,警告道:“國有國法,就算朝廷命官倒行逆施,也不是你能隨便殺的。”他這時聽說遊返加入不平莊,為胡老三做事,心中有些不舒服:“在他人手下做事,終究不快活。況且那胡老三,真是有些蹊蹺。”
遊返知道他還在仔細查那件事,但這時他卻無法提供更多線索,就連東城幫的事情,既然是胡近臣的隱秘,他也不好多透露。所謂受人之托忠人之事,他這一點也是胡老三信任他的由頭。
“你這快刀太過顯眼,那金鼠幫也許會找你麻煩。”遊返轉移話題。不過對此他不無擔心,若是因為這點害了淩孤,他就過意不去了。淩孤雖然武功高強,但這些地頭蛇,潑皮無賴,被纏上了,恐怕暗箭難防,對方可是什麽陰險下作招數都會使出來的。
淩孤不屑地撇撇嘴,道:“就他們?他們不擔心我去找他們麻煩就已不錯了。要從汴京城將他們抹去,我根本不用花什麽力氣。他們弄清楚我的身份以後,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趕緊收拾包袱離開這裏。”
遊返想起他曾經的身份,就算請出舊時開封府的同僚幫忙,一個小小的金鼠幫自然不在話下,這點擔心倒是多餘了。他笑了笑,道:“不過今天下午,你出刀如此狠,還是出乎我意料。”
“對這些人,就是要下手狠些,他們才怕。”淩孤比劃道:“若是一上來,我不砍翻三個人,以這些人的好勇鬥狠,殺紅了眼也會朝你撲上來。這時就得靠震懾。實際上被我砍傷的人不會超過十個,但至少剩下的人命都保住了。我也不想濫殺無辜。”
原來那些鮮血橫流,斷肢飛舞的場麵是淩孤故意為之,目的便是第一時間先將敵手嚇破膽。
“我也不想聽你說什麽謝我的話。你的事以後便是我的事,你隨時可以叫我幫忙。但若是胡老三真有問題……你也別阻攔我抓他。”
淩孤搖了搖手,朝著另一個方向走去了,果真沒有給遊返說謝謝的機會。
遊返重重呼出一口氣,任憑空中一股白氣從口中噴出,在空中飄散掉。
兩日後,城外盤龍村,旌旗飄揚,人聲鼎沸。
來自五湖四海的江湖豪傑匯聚於此,卻並非奉六扇門之令。
自從上回武林大會草草了結,而後飛魚幫大江盟的人被朝廷下令斬立決。武林中人無不心中產生了一些難以名狀的情緒。僅是汴京、洛陽、應天三地,殺人越貨、入室搶劫、恩怨仇殺的事情要比往常更多,有一發而不可收拾之勢。當地官府對此頭痛不已,四處情況匯集起來,矛頭所指,便是這武林大會。連帶著六扇門的劉文淵承受了不少的壓力。後來早朝上,有官員上本參奏,而龍椅上的皇帝,也終於下旨授意劉文淵從武林中選出一位人選,做這定海神針,將江湖這潭渾水揚起的塵沙抹平下去。
而皇帝,由於上回巧言進諫牛心湯一事,對胡近臣印象很好。而劉文淵也便知道如何去做。
萬劍宗宗主,程一度,今日第一個來到會場,他上一次也有出場比武,但在先前幾輪便落敗下場。他為人豁達,並無野心。那次是他第一次近距離看到如雷貫耳的胡不平,而胡近臣胡三爺也力挫丐幫兩大青年高手的聯手,贏得滿堂彩。接著他也見到了二樓上華山派薛大掌門提劍欲躍之態。萬劍宗的老家離華山派不遠,是關中三大門派之首,他與薛青紋也打過幾次照麵,互相之間關係密切。在他看來,妙劍的劍法隻比傳聞中更厲害。不過,他最後心裏已經被胡近臣所深深震撼,在他眼裏,最終武林盟主之位,已經是胡近臣的了。
與他類似想法的還有不少人。雖然飛魚幫大江盟的人,這些天南海北的江湖漢子未必熟悉,但胡近臣為之奔走入獄,眾人卻無人不曉,說到胡三爺的名號,人人都得豎起大拇。若是胡三爺是一名好施恩義的豪商,又或是清廉自正的讀書人,他們也許覺得正常,也會稱讚兩句。但如今胡近臣活生生站在自己麵前,且是武林同道,這時就不由歎服起來。畢竟人在江湖中混,講的是義字當頭,但真正做得到這個程度的,卻罕有其人了。也許大家都覺得,武林中的俠客就該是這樣子,但自己卻不太像樣。
這回武林大會,再也無一樓二樓之分,所有門派的人分散在周圍,中間空地上搭了一個高台。劉文淵站在高台上,卻意外看到遊返跟在胡近臣一處,進隨著胡近臣進來。
接著是同樣目瞪口呆的莊書海。
他自認為金劍山莊也算是武林翹楚,卻沒想到和一些從未聽過名字的小門派站在一起。對方恭敬地請教他名字時,他有些不屑一顧。
接著他更是發現,前幾日在他眼皮底下逃走,又威脅過他一道的遊返又出現在他眼前。當日遊返隨口說了幾句反話。令他和宋觀這幾日擔驚受怕,到最後卻什麽事都沒有,似乎是一場惡作劇。等他回過神來時,突然發現遊返已經在了胡近臣身邊。他之前已收到風聲,胡近臣已被朝廷認可做這武林盟主。若是遊返加入不平莊,他便不能隨意向遊返下手了。想到這裏,他不禁恨得牙癢癢。
遊返走在人堆裏,不住和四周認得的人拱手施禮。薛青紋領著華山派的人在不遠處向他頷首示意。邱洪衣也奇怪地看了他一眼。兩次武林大會,他都有幸參與,但是以不同身份,心裏的滋味說不出地奇怪。
漸漸地,高台四周空地站滿了人,空隙越來越小,喧嘩聲也越來越高。原本六扇門召開武林大會,時間有些靠近年關,這一次本來大部分中小幫派的掌門人都是不願意前來,有些根本懶得理會。但關於胡三爺的傳言一出,大夥兒為了支持胡三爺,紛紛行動起來。
劉文淵也知道眾人多數是買了不平莊的麵子,六扇門的號召力其實有限。便請胡近臣上台來。胡近臣剛一登台,場下頓時響起一陣喝彩之聲。
胡近臣今日身著一套白色長袍,顯得儒雅不凡。與平日裏樸實形象不太一樣,也許是專為今日盛會準備,畢竟武林盟主,在唐末亂世之後,至今還是頭一遭。這是武林中頭等大事,今後青史留名也說不準。他擺了擺手,示意眾人靜下來。現場頓時恢複寂靜。
劉文淵道:“眾位武林同道,上次大會匆匆結束,未給眾位一個交待。今日約請各位前來,是關於武林總掌門一事……”
台下一人突然喊道:“還有什麽好說的。上一回比試胡大俠贏了丐幫兩位少俠。這武林盟主一位,自然是他老人家的了。”
這話引起眾人一片讚同之聲,卻也有人不服:“上回被中斷,比試未到最後,還有華山派薛掌門未上台。這天下武林,在下最為佩服的人,除了胡大俠,便是薛妙劍。若是薛妙劍沒有比過,胡大俠就算做了武林盟主,也是名不正言不順。”
這話也有人讚同,因而兩派人發生了爭吵,現場又吵鬧起來。
眾人紛紛望向一直沉默的薛青紋。眾人對薛青紋沒太多印象,江湖傳聞,薛青紋的劍法出神,僅此而已,但人是怎麽樣的性子,隻有少部分人才知道。
一個響亮的聲音鎮住了全場:“在下薛青紋。承蒙大家抬舉。不過武林盟主,要德才兼備。薛某自知不是最佳人選,願尊胡大俠為武林盟主。這一場比試,不如免了吧。”薛青紋鬆了口氣,他對自己的劍法有些信心。但他也知道,要做武林盟主,主要還是看朝廷的意見。這次幸好遊返已提前透露了朝廷口風,自己才沒有傻乎乎地上前挑戰胡近臣,到時候就算和朝廷對上了,也是華山派吃了大虧。想起這點,又見少林丐幫沒人前來,原來二樓的大門派掌門人,基本上都應難而退,或推辭,或不見,他沒必要這時候出頭做一個出頭鳥。
全場之人聽了薛青紋主動放棄,頓時一片寂靜。薛青紋是成了名的高手,若是連他都自認不如胡三爺,那還有誰能夠挑戰?隨即大部分人突然明白過來,紛紛大呼起胡大俠來。
胡近臣舉手示意眾人停止喧嘩,口中說道:“胡某有幸,得江湖中眾位好漢厚愛,實在愧不敢當。然則自唐末之亂以後,從未有一個武林盟主統領全局。從此江湖紛亂,自大宋立國幾十年間,大門派可隨意吞並小門派,手段血腥強橫,人人自危。二十年前,尚有大河幫、雪山派、巫山劍派、大刀盟等幫派,而此時已煙消雲散。武人中良莠不齊,不少同道自甘墮落,落草為寇,幹起了綠林的勾當。路見不平拔刀相助之輩,存著俠義心腸的好漢,也日漸稀少。世風日下,胡某實在痛心。”
“所謂無規矩不成方圓,胡某此番若真得武林盟主之位,首先便要和各位定一定這規矩。這第一條規矩,便是不能恃強淩弱,還得講江湖道義。這第二條,便是遵紀守法,遵守朝廷之令,不得以武犯禁。第三條,心存善念,救死扶傷。自己不倚強淩弱,若是見到他人倚強淩弱,也要伸出手來,拉上一把。這也是胡某創立不平莊的初衷。”
他這時每說一條,底下眾人便大聲呼喊一聲“好”,聲勢浩大,場麵壯觀。幾個大門派諸如金劍山莊和靈寶閣等人則麵麵相覷。雖然第二條時,這聲好卻並不整齊,但在場之人仍是支持胡近臣的。
“此乃約法三章,若是有人不願遵守,這時也可退出。本人絕不阻攔。但既然不退出,胡某便當你同意此三條。一旦有人違反,天下英雄可共討之。”
這時胡近臣說話,台下山呼海嘯,便如同他已經是這武林盟主。倒惹得一旁的劉文淵大為尷尬。原本這武林盟主便是朝廷任命,這時,所謂的朝廷已經被拋之腦後。看起來便像是武林中人自己推舉的盟主。
遊返嘴角露出一絲微笑,這些情況不平莊內早已有所計劃,要的便是這樣一個效果。
而胡近臣不待眾人歡呼,又大聲宣布道:“今日少林派未有人前來參與大會。胡某這便要上嵩山一趟,將這三條規矩給少林講一講。若是有武林同道願意一同前往的,可隨胡某前來。”
台下之人突然一愕,頓時明白了話中的意思。這是新官上任三把火,少林不參與武林大會,絲毫沒有給六扇門和新任武林盟主麵子,這口氣自然是要討回來的。
劉文淵當然更是吃驚,心中覺得隱隱有些不妥。但少林派漠視他的邀請,公然違抗朝廷的命令,他同樣有些不滿。既然有胡老三出頭,何樂而不為?這也是朝廷任命一個江湖中人統領武林的目的。如今少林方丈方提大師圓寂之後,少林派居然還沒有選出新任方丈,也令江湖中傳聞四起。若不是事務繁忙,他也要上少林一趟,以視究竟。隻是想不到胡近臣居然當著所有人的麵提出要到少林寺找回場子。要知道少林寺內藏龍臥虎,高深莫測,僅藏經閣七十二絕技,便足可傲視天下武林。到時候到了少林的地頭,若是鬧得灰頭土臉而回,恐怕這新任盟主的英名便要喪盡。
“上少林!上少林!”場內眾人已經喊起來,所有人看上去都十分興奮。以往高高在上的少林寺,現在居然看起來並非遙不可及了。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