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非,英國公也要阻礙朕變法?
聽到這句話,張維賢兩眼一陣朦朧,依稀間,仿佛想到了自己的少年時,初遇張文忠時的模樣。
那時,自己尚且年少,卻在張居正的一番演說下,熱血沸騰,恨不得為張居正的偉大事業,去添磚加瓦,燃盡自己。
可是很快,張居正身死,大明朝萬曆中興戛然而止。
讓當初的張維賢,如同一桶冰水當頭澆下一般。
隨著張居正的身敗名裂,張維賢苦於自己沒有足夠的權利,能夠說動萬曆皇帝,這才努力的在英國公一脈中,表現自己,表現出自己的能力。
終於,等張維賢坐上了英國公的位置時,早已是萬曆二十六年了。
自己也從一個意氣風發的少年,變成了一個頭發花白的老人。
雄心壯誌,也同樣伴隨著年歲的增長,逐漸被磨去。
可是此時天啟帝的疑問,讓張維賢如同心中的信仰受到了侮辱一般。
老頭兒臉一冷,恭敬行禮,以頭搶地道:“陛下,若真要行革命,行變法之事。”
“老臣,願為先鋒!”
“雖萬死,而無悔也!”
雖然說當初的張維賢尚不知道為什麽萬曆皇帝那麽急著推翻張居正,推翻已經卓有成效的變法。
可是隨著年歲漸長,張維賢也明白了什麽叫做功高蓋主,更知道,張居正變法的主要失敗原因,是失敗在了萬曆帝這個支持者的身上。
<a id="wzsy" href="http://m.xiaoshuting.cc">小書亭</a>
如果不是作為張居正變法支持者的萬曆帝選擇了妥協,選擇了背棄張居正變法。
那麽張居正的變法,又怎麽可能失敗的那麽快?
哪怕萬曆帝咬死了將變法進行下去,並且不斷地推陳出新,改變政策。
以萬曆帝的待機的四十八年時間,大明朝會變成一幅怎麽樣的光景,尚未可知!
但是在張維賢看來,再差,也不會比現在的大明朝,更差了。
內憂外患不絕,天災人禍不斷,百姓苦不堪言,四處怨聲載道!
聽著張維賢的話,朱由校不由倒吸一口冷氣,這咋還有一個一聽到變法,就眼珠子發紅的家夥存在?
大明上一次轟轟烈烈的變法,還得是五十多年前的張居正變法了吧。
這張維賢,莫非當初還是張居正變法的排頭兵?!
想到這裏,朱由校打量了兩眼張維賢,心裏一盤算。
嘿,還真是。
張維賢現在看起來七十來歲,雖然古人看起來,都比現代人要更顯老態,那麽就往前掰扯十年,張維賢如今六十多歲!
五十三年前張居正上任大明首輔時開啟的張居正變法,那個時候的張維賢,也就是十幾歲的年齡,還真就是最容易被傳染的年紀,被新的思想所感染,然後成為新思想的承載者,也並不是沒有可能!
“英國公這麽支持變法?就不擔心朕的變法,會導致大明,朝著一個不可預測的方向去了麽?”
“要知道,如果大明朝按部就班,甚至朕這個天子,如那些暗中苟且的蛀蟲們所願,戰死沙場,他們換個新天,也許朝中如今權貴的好日子,還能過上幾十年也未曾可知。”
“變法也好,革命也罷,都是天大的事情,不是什麽鬧著玩的。”
“即便以張居正之智,神宗皇帝之能,尚且無法將他們的革命果實保存下來,難道英國公覺得,朕的革命,就必然能夠成功?!”
朱由校眼帶玩味之色,掃過了張維賢老邁的身體,雖然口頭上朱由校一直在說自己的變法可能會失敗,但是實際上,偌大的大明朝,知道朱由校計劃的幾人裏,朱由校是唯一一個,認為自己百分之一百能夠成功的。
就連魏忠賢,都覺得朱由校應當徐徐圖之,而不是直接一波莽過去。
更別提其他的人。
朱純臣的腦子裏,想的更是盡人事聽天命,而不是什麽,這一戰必然可以光複成國公一脈榮光。
張維賢看著朱由校的兩眼,顫聲說道:“大明朝,自正德以來,江河日下的速度,越來越快。”
“不論是國內,還是邊關海寇,都越發猖獗。”
“紅毛夷更是霸占了我大明的台灣,遲遲不肯歸還。”
“這一切,在萬曆朝時,神宗陛下在位初期,和張文忠公一同,開創了那萬曆中興之時,都出現了一絲變好的苗頭。”
“隨著張文忠公一死,變法宣告失敗。”
“大明,再一次恢複到了要死不活的樣子。”
“雖然萬曆三大征,都取得了勝利,然而這一切,都是以透支大明之國力作為代價達成的。”
“薩爾滸之戰後,遼東局勢徹底惡化,成為了大明朝的一塊國力磨盤,大明無數的財力物力,都拿出去填了遼東的口子,卻遲遲沒有全部填好。”
“所以老臣認為,大明頑疾沉屙已深,如果還不能以大毅力,大手段去強力推行變法,改革,那麽大明朝,遲早要完!”
“老臣世受皇恩,至今已有二百餘年,老臣當然不希望大明朝出事。”
“既然陛下願意拯救大明朝,老臣,自當為陛下,貢獻出老臣的全部!”
“陛下,請容老臣冒犯的說一句,如若大明要亡,英國公一脈,皆會與大明同去!”
果然,張維賢和朱純臣的思路,並不一致,朱純臣眼中的成國公一脈的宗族利益,大於國家利益,所以在原本的曆史上,有著一定能力的朱純臣,在大明亡國前夕投了李自成。
而張維賢的眼中,大明朝的存續意義,大於他們英國公一脈的存續意義,所以原本的曆史上,最後的英國公張世澤,與李自成軍死戰而亡。
看了看張維賢,朱由校樂嗬嗬的扶著張維賢的雙臂,將他攙扶了起來,眼中同樣的飽含熱淚,低聲道:“英國公,果然不愧為大明第一武勳之家。”
“句句肺腑,何談冒犯!”
“朕和英國公所思所想,其實大致無差,大明頑疾沉屙,已經到了不得不下猛藥,以圖破而後立了。”
“比起被內憂外患導致大明改朝換代,朕寧願是朕,造了咱大明朝的反!親手將那些舊的階層打破!”
“既然英國公願為變法之先鋒,英國公,隨朕來!”
聽到這句話,張維賢兩眼一陣朦朧,依稀間,仿佛想到了自己的少年時,初遇張文忠時的模樣。
那時,自己尚且年少,卻在張居正的一番演說下,熱血沸騰,恨不得為張居正的偉大事業,去添磚加瓦,燃盡自己。
可是很快,張居正身死,大明朝萬曆中興戛然而止。
讓當初的張維賢,如同一桶冰水當頭澆下一般。
隨著張居正的身敗名裂,張維賢苦於自己沒有足夠的權利,能夠說動萬曆皇帝,這才努力的在英國公一脈中,表現自己,表現出自己的能力。
終於,等張維賢坐上了英國公的位置時,早已是萬曆二十六年了。
自己也從一個意氣風發的少年,變成了一個頭發花白的老人。
雄心壯誌,也同樣伴隨著年歲的增長,逐漸被磨去。
可是此時天啟帝的疑問,讓張維賢如同心中的信仰受到了侮辱一般。
老頭兒臉一冷,恭敬行禮,以頭搶地道:“陛下,若真要行革命,行變法之事。”
“老臣,願為先鋒!”
“雖萬死,而無悔也!”
雖然說當初的張維賢尚不知道為什麽萬曆皇帝那麽急著推翻張居正,推翻已經卓有成效的變法。
可是隨著年歲漸長,張維賢也明白了什麽叫做功高蓋主,更知道,張居正變法的主要失敗原因,是失敗在了萬曆帝這個支持者的身上。
<a id="wzsy" href="http://m.xiaoshuting.cc">小書亭</a>
如果不是作為張居正變法支持者的萬曆帝選擇了妥協,選擇了背棄張居正變法。
那麽張居正的變法,又怎麽可能失敗的那麽快?
哪怕萬曆帝咬死了將變法進行下去,並且不斷地推陳出新,改變政策。
以萬曆帝的待機的四十八年時間,大明朝會變成一幅怎麽樣的光景,尚未可知!
但是在張維賢看來,再差,也不會比現在的大明朝,更差了。
內憂外患不絕,天災人禍不斷,百姓苦不堪言,四處怨聲載道!
聽著張維賢的話,朱由校不由倒吸一口冷氣,這咋還有一個一聽到變法,就眼珠子發紅的家夥存在?
大明上一次轟轟烈烈的變法,還得是五十多年前的張居正變法了吧。
這張維賢,莫非當初還是張居正變法的排頭兵?!
想到這裏,朱由校打量了兩眼張維賢,心裏一盤算。
嘿,還真是。
張維賢現在看起來七十來歲,雖然古人看起來,都比現代人要更顯老態,那麽就往前掰扯十年,張維賢如今六十多歲!
五十三年前張居正上任大明首輔時開啟的張居正變法,那個時候的張維賢,也就是十幾歲的年齡,還真就是最容易被傳染的年紀,被新的思想所感染,然後成為新思想的承載者,也並不是沒有可能!
“英國公這麽支持變法?就不擔心朕的變法,會導致大明,朝著一個不可預測的方向去了麽?”
“要知道,如果大明朝按部就班,甚至朕這個天子,如那些暗中苟且的蛀蟲們所願,戰死沙場,他們換個新天,也許朝中如今權貴的好日子,還能過上幾十年也未曾可知。”
“變法也好,革命也罷,都是天大的事情,不是什麽鬧著玩的。”
“即便以張居正之智,神宗皇帝之能,尚且無法將他們的革命果實保存下來,難道英國公覺得,朕的革命,就必然能夠成功?!”
朱由校眼帶玩味之色,掃過了張維賢老邁的身體,雖然口頭上朱由校一直在說自己的變法可能會失敗,但是實際上,偌大的大明朝,知道朱由校計劃的幾人裏,朱由校是唯一一個,認為自己百分之一百能夠成功的。
就連魏忠賢,都覺得朱由校應當徐徐圖之,而不是直接一波莽過去。
更別提其他的人。
朱純臣的腦子裏,想的更是盡人事聽天命,而不是什麽,這一戰必然可以光複成國公一脈榮光。
張維賢看著朱由校的兩眼,顫聲說道:“大明朝,自正德以來,江河日下的速度,越來越快。”
“不論是國內,還是邊關海寇,都越發猖獗。”
“紅毛夷更是霸占了我大明的台灣,遲遲不肯歸還。”
“這一切,在萬曆朝時,神宗陛下在位初期,和張文忠公一同,開創了那萬曆中興之時,都出現了一絲變好的苗頭。”
“隨著張文忠公一死,變法宣告失敗。”
“大明,再一次恢複到了要死不活的樣子。”
“雖然萬曆三大征,都取得了勝利,然而這一切,都是以透支大明之國力作為代價達成的。”
“薩爾滸之戰後,遼東局勢徹底惡化,成為了大明朝的一塊國力磨盤,大明無數的財力物力,都拿出去填了遼東的口子,卻遲遲沒有全部填好。”
“所以老臣認為,大明頑疾沉屙已深,如果還不能以大毅力,大手段去強力推行變法,改革,那麽大明朝,遲早要完!”
“老臣世受皇恩,至今已有二百餘年,老臣當然不希望大明朝出事。”
“既然陛下願意拯救大明朝,老臣,自當為陛下,貢獻出老臣的全部!”
“陛下,請容老臣冒犯的說一句,如若大明要亡,英國公一脈,皆會與大明同去!”
果然,張維賢和朱純臣的思路,並不一致,朱純臣眼中的成國公一脈的宗族利益,大於國家利益,所以在原本的曆史上,有著一定能力的朱純臣,在大明亡國前夕投了李自成。
而張維賢的眼中,大明朝的存續意義,大於他們英國公一脈的存續意義,所以原本的曆史上,最後的英國公張世澤,與李自成軍死戰而亡。
看了看張維賢,朱由校樂嗬嗬的扶著張維賢的雙臂,將他攙扶了起來,眼中同樣的飽含熱淚,低聲道:“英國公,果然不愧為大明第一武勳之家。”
“句句肺腑,何談冒犯!”
“朕和英國公所思所想,其實大致無差,大明頑疾沉屙,已經到了不得不下猛藥,以圖破而後立了。”
“比起被內憂外患導致大明改朝換代,朕寧願是朕,造了咱大明朝的反!親手將那些舊的階層打破!”
“既然英國公願為變法之先鋒,英國公,隨朕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