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房裏,天子聞恒沉默不語。


    底下的中樞重臣,各個心中忐忑,不知道自己評的在不在點。


    其實詩到底怎麽樣,他們一點也不關心。


    就怕天子另有所想,而眾人卻不知曉。


    果然,聞恒在沉寂片刻後,露出了一抹失望。


    “諸位愛卿,說的都有些道理。”


    “從文學、從才情、從意義的角度來評,本沒有太大的問題,但還不夠準確。”


    幾個重臣都不說話。


    書房裏,隻剩下天子聞恒緩緩分析的聲音。


    “最關鍵的地方在於,這首詩是沒有題目的。”


    什麽?


    重臣們懵了,他們以為是來分析詩有多好,畢竟這是得到“天子親筆”的佳作。


    沒想到天子居然讓他們來找問題,沒有題目的詩也不稀奇呀,很多人作詩的時候,都沒有起題目的習慣。


    甚至還有想不出題目的,就直接兩個字——無題。


    “你們可都知道,這詩是誰寫的?”


    天子見宣紙上的筆墨已經幹掉了,拿出來遞給了大將軍楊銘。


    楊銘一愣,接過天子真跡,隨後感慨道:“陛下的字,真乃當世一流!”


    楊銘看完,便交給邊上的其他臣子,依次傳閱。


    天子對於楊銘的馬屁視而不見。


    他掃過眾人,眾人皆是不知,紛紛低下頭來。


    天子沉聲道:“作下此詩的乃是我朝一名十九歲的青年將領,他現在身處北涼,為抗擊羌族部落侵襲,立下赫赫戰功。”


    什麽,十九歲的青年將領?


    幾個當朝股肱之臣全都驚呆了,他們方才暗自猜測時,認為作下此詩的,起碼也是久經沙場的老將了。


    還是那種必然讀過多年書的儒將才行。


    沒想到居然隻是一個十九歲的青年將領?


    不會是找人代筆作的詩吧?


    可這又不像,若是代筆,可這代筆的水平也太高了,自己拿出來,不也是流名百世的大作嗎?


    “陛下,微臣還真是不知道此事。”


    “可是前些日子出征的神都禁軍將領?聽這詩中意思,此人來自於淮揚之地?先前也參加過討伐萬平亂賊?”


    右丞相宇文佋雖然年紀大了,但思路清晰。


    尤其是他本身文學素養也比較高,一下子就把天子口中的人選縮小了範圍。


    楊銘腦筋也轉的飛快,淮揚將領,萬平之亂後加入禁軍,又出發去西州平亂,十九歲.......他靈光一閃,脫口而道:“難道是曹肅所作?”


    說完,他便有些否認自己。


    曹肅,不會吧?


    在他印象之中,曹肅應該是一個莽漢才對,別說作詩了,字有沒有認全都是一個問題。


    “曹肅是誰?”


    除了楊銘,其他的諸如左右丞相、太尉等人都未曾聽過。


    在他們耳朵裏,這是一個極其陌生的名字。


    天子有些詫異,沒想到自家大將軍還是做了一些工作的,居然還真猜到了這個青年。


    他笑著點頭:“大將軍說的不錯,此詩正是曹肅所作。”


    得到皇帝的承認,眾人方才恍然,但在座的哪個不是人精,雖然納悶為什麽陛下要在這個時候談及詩作及作詩之人,但各個臉上很是平靜,稍微有點演技的,便多了一抹恰到好處的“驚歎”。


    楊銘便道:“想不到曹肅年紀輕輕,不僅作戰勇猛,竟然還能作詩。”


    “確實是文武全才,這等年紀作出這等詩作,想來也是有一定的文字功底。”右丞相宇文佋也給予肯定。


    左丞相歐陽曾一直未曾說話,現在跟在右丞相之後,也開口稱讚,言簡意賅:“確實不錯,難得佳作。”


    “更難得是他出征漠北的決心。”榮太尉最後總結。


    天子等眾人說完之後,露出微笑:“此詩甚合我意,既然諸位愛卿都覺得此詩不錯,那就都拿回去,好生看看吧!”


    天子亮出了桌上剩下的宣紙。


    原來他還寫了不止一首詩,像是練筆一樣,足足寫了五六首。


    天子真跡送給了大臣,每個大臣手上,都拿到了一張紙。


    他們雙手接過天子真跡,口中道謝,心中更加納悶。


    這可如何是好,回去表起來嗎?


    天子是要把這首詩送給他們,還是把他的字送給他們?


    大臣們紛紛心中猜測,難明其意。


    但既然是天子所贈,自然都不敢回絕,一個個口稱謝恩。


    相比於曹肅作下的詩句,他在北涼擊敗亶羌部落之事,反倒是沒有那麽值得令人注意,至少在天子的耳中,此事一筆帶過,不如詩句來的吸引人。


    天子最後笑道:“像此等忠臣功臣,我乾元定然是要好好獎勵的。”


    既然是天子親封,那隻要符合本朝規製,便無人提出異議。


    天子心中已有定論,對於喜愛之人破格提拔,也是常事。


    底下人猜測天子會封曹肅什麽官?


    這淮揚來的的鄉野小子,倒是好運氣,竟能入了天子的法眼。


    很多人不由露出豔羨之色。


    ........


    ........


    北涼,漫漫草原。


    萬餘人排起長龍,沿著草原一路向南遷徙。


    對於生活在草原上的牧民而言,從來都不是隻固定在一個地方生存。


    隻是馬家長期以來,占據了北涼草原最好的草場,馬家人在一個區域內活動,從來沒有必要去往更遠的地方。


    今日之遷徙,規模之大,令所有馬家人感到疑慮。


    但馬家家主馬廖發話,眾多族老不反對,無人拒絕提議。


    於是在曹肅率軍踏上南歸路程的當天,馬家便浩浩蕩蕩的向南而行,眾多的草原馬在牧民催趕下隆隆踏步,揚起遮天蔽日的煙塵。


    向南遷徙隊伍之外,便是馬家騎兵隊與曹軍。


    曹軍離得更遠一些,但數千人如今各個都備了戰馬,兩千氣血武者被打亂後納入了騎兵隊伍,兩千騎兵分別劃歸幾大將領統帥,在草原上馳騁。


    這一日,曹肅親率數百騎兵,其中一小部分是他的親兵。


    帶著李離、張恪等人前往西邊探查情況。


    吳明與清霄坐鎮軍中,繼續跟著馬家的隊伍一起,向南遷徙。


    “大人,西北玄鴉景象,這幾日已沒有再出現。”


    “但妖國蹤跡,依然有所顯現,我們的探子又發現了幾具‘妖屍’。”


    張恪麵色凝重,妖屍若是不處理,很可能會形成屍變,在草原上橫行亂走,攻擊草原生物,破壞草原植被,影響草原生態。


    但妖屍又是比較好“處理”的,隻需火化,便能將‘妖屍’徹底燒為灰盡。


    曹肅安排妥當後,親自前來探查。


    底下數百騎兵浩浩蕩蕩,在草原上馳騁。


    同行親兵隊伍中,新入隊伍的石勇和馬超二人,分別位列曹肅左右。


    石勇是百夫長,近日曹肅有提攜他之意,但其資曆淺薄,戰功不足,因此曹肅特意將他調入親兵隊伍,在右手側聽候差遣。


    而馬超剛入伍,年紀更輕,實力更強,是一塊需要打磨的璞玉,位列曹肅左手。


    兩人算是曹肅身旁馬步弓手,親兵隊伍裏的一流高手,分別統帥曹肅身旁最精銳的兩百騎兵。


    其中馬超的騎兵隊伍裏,有一些是馬家人自己塞進來的騎兵好手,也各個都是氣血境界。


    至於曹肅之前的親兵頭子趙西,則是被曹肅特意安排下放到了行伍中曆練,從擔任百夫長開始,也寄希望於他獲得更多的戰鬥機會,突破自我。


    左右兩支騎兵,算是如今曹肅親兵。


    分列在身旁,跟著曹肅一起,向前奔跑。


    草原雖然廣闊,但眾人坐騎都是一等一的好馬,不過短短半日光景的狂奔,就已經抵達了馬家草場的外圍,開始見到了一些奇異的景象。


    其一便是天空如墨色,恍若銀河垂倒,一股股濃烈的怪風壓過草原。


    無數的綠草被怪風壓低了身姿,劇烈顫抖。


    眾人隱隱嗅到了一絲血腥味,紛紛保持警惕,精神高度集中。


    而曹肅伸手一舉,騎兵隊伍便緩步減速,慢慢的在草原上踱步。


    他目光如炬,雙眸探查過四方地,尋找妖國活躍的蛛絲馬跡。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這個武夫好凶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山南路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山南路北並收藏這個武夫好凶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