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國城沉思片刻點點頭說:“歐大人準備協助朝廷剿滅水匪是一件好事情,劉璟劉大人對漢江以及長江流域的水匪也無可奈何。[.超多好看小說]多次派水軍圍剿事半功倍,甚至朝廷水軍全軍覆沒也有過。劉璟瞞著皇上報喜不報憂,但水匪不除,皇上早晚會知道,到時候他可是吃不了兜著走了。”
歐淩天心一動,詹國城的話讓他找到了與劉璟交涉的理由。這個情報太重要了,劉璟的突破口也許就在這裏。鹽業和鐵業是國家的經濟命脈,劉璟不敢瞞著朱棣胡作非為,但鹽業利潤太大,劉璟決不會輕易吐出來,那麽他肯定在想方設法解決水匪問題。機會就來了。
與狼共舞,看誰更狡猾更凶狠,誰就掌握了主動權。
十堰的水軍已經初步成型,戰船有十幾艘,最大的是蒼山船,有五艘,剩下的是火龍船和赤龍船。有水軍五百餘人。詹國城說:“明軍水師最大的船是大福船,柁樓三重,底尖上闊,首尾高昂,能容百人,但它的吃水太深,機動性能並不好。海滄船要好一點,但都是海船,不適合在江水湖泊作戰。所以我們用的是稍微小一點的蒼山船。作戰能力是很強,但十堰水師剛剛建立,幾次與水匪交戰都無功而返。皇上對此很不滿。”
歐淩天沒有回答,水匪的戰鬥力是很強的,水匪從春秋戰國時代就一直活躍在蘇杭吳中之地。三國時期吳國很多大將都是水匪出身。其後曆朝曆代朝廷雖然屢次進剿,但都收效不大,水匪就像地裏的野草。割完一茬又長出一茬來。他們與官兵唯一的區別就是一個為性命而戰,一個為生存而戰。明朝律法對水匪極其嚴酷,抓住就是死刑,所以水匪是寧死不屈。戰鬥之殘酷,水匪往往是拚到最後一個人也不投降,明軍水師望風披靡。
而且水匪隱蔽性強,他們往往幾十上百人潛伏在岸邊蘆葦叢裏麵。等商船一過突然衝出來,幾十條快船四麵八方圍上來。水匪用頭巾蒙住臉,手持大刀長矛及弓箭,大喊著不要命的殺來,令人膽戰心驚。商船沒有武裝。隻有挨宰的份。(.無彈窗廣告)運鹽的官船雖然有士兵押運,見到這種情況腿都嚇軟了。也有勇敢的與水匪搏鬥,殺成一團,但寡不敵眾,水匪們手段殘酷,殺人滅口,血流成河。
詹國城對歐淩天說:“最近一次與長江最大的水匪吳老八的爭鬥很有戲劇性。十堰水師出動了包括二艘蒼山船和五艘火龍船、赤龍船,水兵二百餘人,巧設陷阱把吳老八成功引進包圍圈。可是吳老八放出信號彈。水匪幾乎傾巢而出,人員竟然達到上千人之多,反過來包圍的水軍。水師督軍梁斌毅嚇傻了。結果兩下談判,各自撤軍,雖沒有進行戰鬥,十堰水師提起吳老八就心有餘悸。
歐淩天問道:“水師督軍梁斌毅是什麽來頭?”
“他原來是元軍投誠過來的水軍軍官,搞水軍訓練有一手,但打起仗來勇氣不足。上次臨陣逃脫我也無法責怪他。如果硬拚起來全軍覆沒的可能都有,我更不好向朝廷交代了。”詹國城無可奈何地說。
歐淩天點頭表示理解。水匪吳老八,他記住了這個名字。
告別時歐淩天對詹國城說:“詹將軍,你也知道東廠的劉璟一直在暗中監視著我,皇上很快就會知道我們見麵的事情。但今天我隻是以一個知府的身份例行拜訪,不會對將軍造成麻煩的。以後我們聯係就交給沈小姐吧。對了,她叫沈思蕊,我兄弟沈雲鶴的女兒。”
詹國城肅然起敬,雙手抱拳對沈思蕊說:“我聽說過沈前輩的事情,英勇頑強,寧死不屈。是大丈夫也。值得我敬重。沈小姐既然是沈前輩的後人,我更應該以禮相待,在我十堰守軍裏如果有人敢對沈小姐不恭,我叫他人頭落地。”
沈思蕊風情萬種地瞄了詹國城一眼,微紅著臉回答說:“將軍英勇蓋世,以後全憑將軍照顧,思蕊有禮了。”
詹國城連忙禮,一雙眼睛緊緊盯這眼前這個美麗端正的女子,頓生羨慕之情。
歐淩天意味深長地笑起來。
回到自己的將軍府,歐淩天叫來“江湖浪子”徐逸詢問起水匪吳老八的事情。徐逸回答說:“吳老八,我們曾經打過交道,我還得管他叫一聲二叔呢。”
歐淩天並沒有驚訝,江湖上行走的武士多半有廣交朋友的習慣,“江湖浪子”徐逸足跡幾乎塌遍大江南北,在江湖上很有名氣。徐逸告訴歐淩天說:“這個吳老八真名叫吳冬,在家排行老八,所以也叫吳老八。父母生了他們兄妹八人,家境貧寒,入不敷出。好在吳冬的父親吳根發是長江有名的漁夫。早在明代時,長江鰣魚、黃河鯉魚、鬆江鱸魚、太湖銀魚並稱中國四大名魚。而長江鰣魚又被譽為長江三大名貴江鮮之首,屬於洄遊性魚類,肉質細嫩鮮美,脂肪豐富,並有很高的藥用價值,成為貢品上交皇宮。明太祖朱元璋最喜歡,每年農曆五月初朝廷派人來征收長江鰣魚,時間也就能持續20天左右,可見它的名貴。到了明成祖朱棣也一樣。吳根發擅長捕長江鯽魚,手到擒來,他又是一個老船工,在長江航行幾十年,水多水少,浪高浪低,彎大彎小,載多載少,走那條航線,他心裏都有數。
長江三峽被稱為天下之險,酈道元《水經注》裏就有一段精彩的描述:三峽七百裏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岩疊嶂,隱天蔽日。唐代詩人杜甫來到長江望著奔流不盡的長江,洶湧澎湃,滾滾奔騰而來。不由得感慨萬分,寫下的《登高》: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船工們每天穿行在大河大穀中,與激浪滔天、視過往船隻為草芥的暗礁、漩渦和險灘鬥風搏浪,磨煉人生。
老船工形容長江三峽是說過,“青灘、泄灘不算灘,崆嶺才是鬼門關。”三峽之險、三峽的猙獰之美在此達到了極致。每當夏季江水上漲的時候,泄灘就顯示出它最狂暴的個性,時速高達每秒6米的滾滾灘流如從天上傾瀉下來,洶湧澎湃,勢不可擋,力挾萬鈞。衝灘的船隻,在驚濤中如若一根稻草一樣脆弱。“雪浪如雷倏崩散,青天乍落一聲橈”,描寫的就是這種驚天泣鬼的情景。
每到長江鯽魚洄遊時,官員逼著漁夫出江捕魚,不管風高浪急,波濤洶湧,完不成征收數額小則抓進牢房做苦役,大則家破人亡。而入峽的船隻稍一不慎,頃刻間便船毀人亡。死在長江的漁夫更是不計其數。吳根發八個子女中有三個死在長江三峽裏,屍骨無存。原因是他捕獲的長江鯽魚最大最肥,是進貢的上品。地方官員逼死人不償命,吳根發冒險出船,老大老三老五不是被江水卷走,就是喪命與惡魚之口。長江不光有險灘暗礁,還有巨黿、鼉龍、走蛟之類的惡魚,張開大嘴一口就能把整個人吞進去,慘不忍睹。
吳冬是吳根發最後一個兒子,剩下四個女兒中途夭折二個,嫁出去二個,吳根發視吳冬為寶,平時看的緊,不讓他下水。可吳冬天生就不怕水,整個一個“浪裏白條”,摸魚駕船樣樣在行,年少時曾在江中和一條幾十斤重的江鰱搏鬥,最後製服了它,傳為佳話。吳根發長歎一聲說:“兒孫自有兒孫福,隨他去吧。”
吳根發最後沒死在長江裏,卻死在官府的大牢裏,原因是他沒能夠完成官府定的數額,與官兵爭吵了幾句大難臨頭。被判為水匪拉出去砍了頭。吳冬也淪為官府的水奴,捕魚駕船長年勞累,不過也練就乙身本事,交結了無數江湖好友。那年長江發大水,白浪滔天。官府還硬逼他出船捕長江鯽魚,九死一生。吳冬忍無可忍,揭竿而起,殺掉了逼死他父親的官員,在三峽做了水匪,專門打劫官船,殺富濟貧。漸漸成了氣候,手下水匪發展到近千人之多,個個在水裏來去自如,身手不凡,明軍水師那裏是他們的對手呢。
歐淩天聽後點點頭說:“自古官逼民反,看來這個吳老八也是受苦人,他劫富濟貧,不濫殺無辜,我喜歡這樣的漢子。徐兄,既然你與他熟悉,能不能聯係上他,我想去見他一麵。”
“江湖浪子”徐逸連連搖頭:“歐兄萬萬不可,你現在是皇上親封的十堰知府,吳冬視朝廷官員為仇敵,死在他手下的官兵無數。你去恐怕凶多吉少。”
歐淩天搖搖頭:“我是什麽人江湖上都知道,相信吳老八也有耳聞。他不會把我怎麽樣的。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想控製住劉璟,還非得利用這個江湖上最大的水匪不可。”(未完待續)
歐淩天心一動,詹國城的話讓他找到了與劉璟交涉的理由。這個情報太重要了,劉璟的突破口也許就在這裏。鹽業和鐵業是國家的經濟命脈,劉璟不敢瞞著朱棣胡作非為,但鹽業利潤太大,劉璟決不會輕易吐出來,那麽他肯定在想方設法解決水匪問題。機會就來了。
與狼共舞,看誰更狡猾更凶狠,誰就掌握了主動權。
十堰的水軍已經初步成型,戰船有十幾艘,最大的是蒼山船,有五艘,剩下的是火龍船和赤龍船。有水軍五百餘人。詹國城說:“明軍水師最大的船是大福船,柁樓三重,底尖上闊,首尾高昂,能容百人,但它的吃水太深,機動性能並不好。海滄船要好一點,但都是海船,不適合在江水湖泊作戰。所以我們用的是稍微小一點的蒼山船。作戰能力是很強,但十堰水師剛剛建立,幾次與水匪交戰都無功而返。皇上對此很不滿。”
歐淩天沒有回答,水匪的戰鬥力是很強的,水匪從春秋戰國時代就一直活躍在蘇杭吳中之地。三國時期吳國很多大將都是水匪出身。其後曆朝曆代朝廷雖然屢次進剿,但都收效不大,水匪就像地裏的野草。割完一茬又長出一茬來。他們與官兵唯一的區別就是一個為性命而戰,一個為生存而戰。明朝律法對水匪極其嚴酷,抓住就是死刑,所以水匪是寧死不屈。戰鬥之殘酷,水匪往往是拚到最後一個人也不投降,明軍水師望風披靡。
而且水匪隱蔽性強,他們往往幾十上百人潛伏在岸邊蘆葦叢裏麵。等商船一過突然衝出來,幾十條快船四麵八方圍上來。水匪用頭巾蒙住臉,手持大刀長矛及弓箭,大喊著不要命的殺來,令人膽戰心驚。商船沒有武裝。隻有挨宰的份。(.無彈窗廣告)運鹽的官船雖然有士兵押運,見到這種情況腿都嚇軟了。也有勇敢的與水匪搏鬥,殺成一團,但寡不敵眾,水匪們手段殘酷,殺人滅口,血流成河。
詹國城對歐淩天說:“最近一次與長江最大的水匪吳老八的爭鬥很有戲劇性。十堰水師出動了包括二艘蒼山船和五艘火龍船、赤龍船,水兵二百餘人,巧設陷阱把吳老八成功引進包圍圈。可是吳老八放出信號彈。水匪幾乎傾巢而出,人員竟然達到上千人之多,反過來包圍的水軍。水師督軍梁斌毅嚇傻了。結果兩下談判,各自撤軍,雖沒有進行戰鬥,十堰水師提起吳老八就心有餘悸。
歐淩天問道:“水師督軍梁斌毅是什麽來頭?”
“他原來是元軍投誠過來的水軍軍官,搞水軍訓練有一手,但打起仗來勇氣不足。上次臨陣逃脫我也無法責怪他。如果硬拚起來全軍覆沒的可能都有,我更不好向朝廷交代了。”詹國城無可奈何地說。
歐淩天點頭表示理解。水匪吳老八,他記住了這個名字。
告別時歐淩天對詹國城說:“詹將軍,你也知道東廠的劉璟一直在暗中監視著我,皇上很快就會知道我們見麵的事情。但今天我隻是以一個知府的身份例行拜訪,不會對將軍造成麻煩的。以後我們聯係就交給沈小姐吧。對了,她叫沈思蕊,我兄弟沈雲鶴的女兒。”
詹國城肅然起敬,雙手抱拳對沈思蕊說:“我聽說過沈前輩的事情,英勇頑強,寧死不屈。是大丈夫也。值得我敬重。沈小姐既然是沈前輩的後人,我更應該以禮相待,在我十堰守軍裏如果有人敢對沈小姐不恭,我叫他人頭落地。”
沈思蕊風情萬種地瞄了詹國城一眼,微紅著臉回答說:“將軍英勇蓋世,以後全憑將軍照顧,思蕊有禮了。”
詹國城連忙禮,一雙眼睛緊緊盯這眼前這個美麗端正的女子,頓生羨慕之情。
歐淩天意味深長地笑起來。
回到自己的將軍府,歐淩天叫來“江湖浪子”徐逸詢問起水匪吳老八的事情。徐逸回答說:“吳老八,我們曾經打過交道,我還得管他叫一聲二叔呢。”
歐淩天並沒有驚訝,江湖上行走的武士多半有廣交朋友的習慣,“江湖浪子”徐逸足跡幾乎塌遍大江南北,在江湖上很有名氣。徐逸告訴歐淩天說:“這個吳老八真名叫吳冬,在家排行老八,所以也叫吳老八。父母生了他們兄妹八人,家境貧寒,入不敷出。好在吳冬的父親吳根發是長江有名的漁夫。早在明代時,長江鰣魚、黃河鯉魚、鬆江鱸魚、太湖銀魚並稱中國四大名魚。而長江鰣魚又被譽為長江三大名貴江鮮之首,屬於洄遊性魚類,肉質細嫩鮮美,脂肪豐富,並有很高的藥用價值,成為貢品上交皇宮。明太祖朱元璋最喜歡,每年農曆五月初朝廷派人來征收長江鰣魚,時間也就能持續20天左右,可見它的名貴。到了明成祖朱棣也一樣。吳根發擅長捕長江鯽魚,手到擒來,他又是一個老船工,在長江航行幾十年,水多水少,浪高浪低,彎大彎小,載多載少,走那條航線,他心裏都有數。
長江三峽被稱為天下之險,酈道元《水經注》裏就有一段精彩的描述:三峽七百裏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岩疊嶂,隱天蔽日。唐代詩人杜甫來到長江望著奔流不盡的長江,洶湧澎湃,滾滾奔騰而來。不由得感慨萬分,寫下的《登高》: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船工們每天穿行在大河大穀中,與激浪滔天、視過往船隻為草芥的暗礁、漩渦和險灘鬥風搏浪,磨煉人生。
老船工形容長江三峽是說過,“青灘、泄灘不算灘,崆嶺才是鬼門關。”三峽之險、三峽的猙獰之美在此達到了極致。每當夏季江水上漲的時候,泄灘就顯示出它最狂暴的個性,時速高達每秒6米的滾滾灘流如從天上傾瀉下來,洶湧澎湃,勢不可擋,力挾萬鈞。衝灘的船隻,在驚濤中如若一根稻草一樣脆弱。“雪浪如雷倏崩散,青天乍落一聲橈”,描寫的就是這種驚天泣鬼的情景。
每到長江鯽魚洄遊時,官員逼著漁夫出江捕魚,不管風高浪急,波濤洶湧,完不成征收數額小則抓進牢房做苦役,大則家破人亡。而入峽的船隻稍一不慎,頃刻間便船毀人亡。死在長江的漁夫更是不計其數。吳根發八個子女中有三個死在長江三峽裏,屍骨無存。原因是他捕獲的長江鯽魚最大最肥,是進貢的上品。地方官員逼死人不償命,吳根發冒險出船,老大老三老五不是被江水卷走,就是喪命與惡魚之口。長江不光有險灘暗礁,還有巨黿、鼉龍、走蛟之類的惡魚,張開大嘴一口就能把整個人吞進去,慘不忍睹。
吳冬是吳根發最後一個兒子,剩下四個女兒中途夭折二個,嫁出去二個,吳根發視吳冬為寶,平時看的緊,不讓他下水。可吳冬天生就不怕水,整個一個“浪裏白條”,摸魚駕船樣樣在行,年少時曾在江中和一條幾十斤重的江鰱搏鬥,最後製服了它,傳為佳話。吳根發長歎一聲說:“兒孫自有兒孫福,隨他去吧。”
吳根發最後沒死在長江裏,卻死在官府的大牢裏,原因是他沒能夠完成官府定的數額,與官兵爭吵了幾句大難臨頭。被判為水匪拉出去砍了頭。吳冬也淪為官府的水奴,捕魚駕船長年勞累,不過也練就乙身本事,交結了無數江湖好友。那年長江發大水,白浪滔天。官府還硬逼他出船捕長江鯽魚,九死一生。吳冬忍無可忍,揭竿而起,殺掉了逼死他父親的官員,在三峽做了水匪,專門打劫官船,殺富濟貧。漸漸成了氣候,手下水匪發展到近千人之多,個個在水裏來去自如,身手不凡,明軍水師那裏是他們的對手呢。
歐淩天聽後點點頭說:“自古官逼民反,看來這個吳老八也是受苦人,他劫富濟貧,不濫殺無辜,我喜歡這樣的漢子。徐兄,既然你與他熟悉,能不能聯係上他,我想去見他一麵。”
“江湖浪子”徐逸連連搖頭:“歐兄萬萬不可,你現在是皇上親封的十堰知府,吳冬視朝廷官員為仇敵,死在他手下的官兵無數。你去恐怕凶多吉少。”
歐淩天搖搖頭:“我是什麽人江湖上都知道,相信吳老八也有耳聞。他不會把我怎麽樣的。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想控製住劉璟,還非得利用這個江湖上最大的水匪不可。”(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