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工业王朝》 第1章 穿越1979 楔子 曾几何时,我们的轻工业被称之为手工作业、家庭作坊,在电灯下的起早摸黑、靠着每天连续工作十多个小时,从不间断的拼劲降低成本、提升竞争力,靠着低廉的价格、坚固耐用的品质从而走出了国门! 从最早先的全套作业到现在的流水线、令线操作在短短二十年时间中国轻工业已经发生了重大的改革。 而今天,madeinchina已经成为了一个谈虎色变的代名词,因为在中国的产品面前他们已经没有了任何的抵抗力! 但是在达到这个成就的过程中,谁又知道正是那些默默无闻的工人们付出了多少的汗水和智慧?他们没有太高的文化,没有高额的薪水,但是他们却用着他们的双手创造着这一切! 当一艘艘满载着货物的轮船从港口远航的时候,当中国本土的品牌在世界展览会上展出的时候,当madeinchina的标签遍布世界各地的时候.......你是否也在自豪? (献给全国所有的轻工工友们) —————————————— 张毅缓缓的睁开了眼睛,发现自己居然躺在一间七八十年代的老式宿舍房里。 房间很小,约莫就十来平米左右,透过老式开扇窗户透进来的光线,里边除了一张桌子和一把老式木椅之外就只有一个硕大的帆布包静静地躺在对面的墙角边。 还没弄清楚是怎么回事儿,旁边就响起了一道沉稳有力的惊喜声:“张毅,你终于醒了!” 吧嗒着脑袋寻着声音望去,张毅这才发现在自己的床沿旁边居然还坐着一个中年人。 只见他约莫五十多岁,上身穿着一件的卡面料的中山装,下身穿的是一条蓝灰色的的卡布灯笼裤,正一脸喜色的望着自己。 “我这么在这?”张毅有些疑惑,因为这个人的样子隐隐的透露出一种熟悉的感觉。 “哎!醒了就好!醒了就好!”中年人微微的松了口气,一脸愧疚的对张毅道:“都怪江叔,本来你刚到厂里报道,应该让你先熟悉熟悉情况再上班的。可叔想着让你早点儿上手早挣工资......没想到居然发生这种事!” 一边说,中年人就破口大骂起来:“都怪马小斌那个龟儿子把大底(鞋下面的底)堆的跟山一样高,不然的话你也不可能被砸的晕了过去,刚才见你一直没醒我都差点让人把你送医院去了!” 随着中年人的话,张毅这才慢慢的回想起来,记忆中这具身体的原主人名叫张毅,今年19岁,是一名自初中毕业以后就一直在家待业的社会青年。 因为前几天接到父亲工厂前往参加工作的接班通知前来报道,被分配到了蜀中庆军鞋厂的下料车间。 鉴于生产任务重、工作忙的缘故,作为下料车间的车间主任,同时也是张毅父亲多年好友的江云武出于好心,为了让张毅早一天上班拿工资,所以就让刚刚报道的张毅去仓库拉一车面料用于生产,在一边工作中一边熟悉环境,算是正式上班。 可是那知道,进了仓库之后,因为仓库堆放不规整,被好几箱大底给砸晕了,所以这才有了他这个后世女鞋设计师的灵魂穿越的事情。 随着思绪的打开,张毅也慢慢的清楚了这具身体主人的全部信息,知道这江云武也是完全处于一翻好意,当下赶忙道:“那个...江叔,我的身体没事儿,除了脑子还有点儿晕之外没啥问题!”看着江云武愧疚的样子,张毅赶忙拍着胸.脯保证。 “那就好!”江云武拍了拍张毅的肩膀,笑道:“还是你们年轻人有活力劲,恢复快!要是换做是我,恐怕三五天都起不了床。不过既然现在你受了伤,就多休息几天。 反正你已经正式上班了,按照规定你这算是工伤,休养期间也是有工资的。还有,中午吃饭别去食堂,浪费钱!我让江芸给你送!” “那就谢谢江叔您了!”张毅笑了笑,道:“您就别管我这儿了,现在工作任务那么重,您还是回车间吧!” 刚到厂里报道,说实话张毅除了刚刚报道的时候被分配了宿舍,就只有下料车间和仓库去过,如果真让他上食堂吃饭,他还真的一路问过去。 不过现在江云武说让江芸给他送饭,他自然是求之不得。 要知道,两家可是一直就有来往的,虽然都是江云武和张毅的父亲相互走动,那也算是世交了! “也好,我这就回车间,今天郑副厂长可是做了重要指示,七月底咱们手里的这十万双军用胶鞋的订单必须做完。你看看,现在都已经是五月份了,才做了不到四万双,剩下的除开上案、下案以及包装的后续工作,留给咱们下料车间的时间可不多啊!”江云武点了点头,然后就心急火燎的出了门。 所谓接班其实就是当时国家的一种用工政策。 通常是指父母退休后,由其子女办理手续,进入父母原工作单位上班,顶替空下来的名额。这种方式既可解决职工子女的就业问题,又可解决单位的缺员问题。 特别是在20世纪七十年代末期,随着上山下乡制度废除,社会上出现了大量像张毅一样的待业青年。 为了解决子女就业,一些职工便想出了通过提前退休(比如假病退)让孩子顶替自己进入工作岗位,随着用工制度的改革,到了八十年代末期,接班制度逐步取消。 而张毅就是通过父亲的退休而得到的这个宝贵的工作名额的。 躺在床上,脑袋依旧还有些眩晕,不过比起刚才已经好了不少,张毅这才开始慢慢的整理起脑海中的思绪来,自己到底是怎么着就穿越到了1979年? ...... 正想的出神,门外就想起了敲门声。 “咚咚咚!” 声音不大,紧接着一道悦耳的女声便传了进来。 “张毅哥,我爸让我给你送饭!” 张毅赶紧翻身下床开门,就看见一个穿着花布寸衫,挂着个马尾鞭的少女出现在了面前。 “你就是江芸吧!”张毅笑着将少女领进屋,说道:“以前在家的时候我可是看过你的照片,没想到才几年功夫就长这么大了!” 对于江芸的印象,张毅还是停留在家里的那张他父亲和江云武一家的合影照,照片上的江芸还只是个七八岁梳着羊角辫的小丫头,现在见到了真人的时候虽然模样变化了一些,不够轮廓还在,所以张毅一眼便认了出来。 江芸将饭盒放在了桌子上,回过头朝着张毅甜甜的一笑,道:“我也看过你的照片,呆头呆脑的!”说话间,她便已经将饭盒打开,顿时一阵饭香就散了开来。 接着江芸又从包里拿出一根包着的塑料口袋,道:“快吃吧,饭盒里有青椒肉丝,可是我妈专门为你做的,这口袋里是泡菜!还有,你今天刚来报道,洗漱用品啥的肯定都没买,待会儿我陪你去街上全置办了!” 手里拿着饭盒,张毅不禁奇怪起来,问:“陪我去买东西,下午你不上学吗?” “还上学呢!告诉你张毅同志,我已经参加工作一个月多月了,从严格意义上来讲,你应该叫我云师傅!而且你也就比我大半岁,别以你那种有色眼光看人!”江芸立刻就反驳起来。 对于张毅错以为她还在上学的事,她非常重视,总觉得学生就是背着书包上学的小孩子,对于已经参加工作的她来说显然是一件难以接受的事情。 ps:推荐好哥们大变脸的作品:《盛世唐魂》文笔细腻,很有古风,大家可以一观!文中脑洞大开,虽然很多地方略显套路,但是绝对能让你耳目一新,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唐穿文。 第2章 国外的东西就是好? “恩!”张毅似笑非笑的点了点头,笑道:“那我在这儿就向我们的小江师傅道个歉,顺便感谢你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陪我买东西了!” “点儿都不诚恳!”江芸撇了撇嘴,对于张毅似笑非笑的表情很是不瞒,不过还是说道:“车我都骑过来了,凤凰牌自行车,还是我爸开年的时候买的呢!” 说着,江芸伸出手指了指门外,一辆七成新的老式大马扎三脚架的老古董自行车就出现在了张毅的眼前。 对于这种老式的自行车张毅还是骑过,不过那已经是很多年前的事情了,在后世,自行车讲究的便是一个轻便和舒适,不仅材质轻而且小巧玲珑,和这样的大家伙简直就是一个美女和一个胖汉的区别。 老实说,骑这样的自行车张毅有点儿发虚,不是不会骑,如果要是光他自己一个人的话肯定没问题,怎么着宝刀他未老啊。可是如果再载个人的话....张毅就觉得摔车的几率非常大。 看着张毅支支吾吾神情有些闪烁,江芸不禁问道:“怎么,你不会骑车?”说完就满怀深意的看着张毅。 要知道,在79年自行车还是比较新潮的交通工具,当时一般工人的工资大约也就三、四十块钱左右,而一辆凤凰牌自行车就需要一百多块钱,也就是说想要购买一辆自行车就需要一个工人不吃不喝连续奋斗四个月以上才买的起。 正是如此,一般来说除非是双职工家庭,或者是个体户,否则家里是不可能购买自行车的。毕竟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自行车虽然好用,但是用脚走也是可以的,所以对于张毅不会骑自行车江芸也非常理解。 江芸随口一问,张毅却有些挂不住脸,虽然上辈子作为一个还算优秀的设计师,但是穿越的时候也就二十几岁,作为一个年轻人、作为一个男人他怎么可能在女生的面前说不行,不会? 当即,张毅一咬牙心里暗喊一声拼了,立刻反驳道:“不就是辆自行车吗?别说你那辆,就算是更先进的,值一两万元的高档车我也见过,待会儿你就好好的看着吧!哥可是老司机,技术刚刚的!” “一万多元的自行车?”江芸瞪大了眼睛惊呼起来:“我的天,一万多元岂不是能买差不多一百辆凤凰牌自行车了?” 可是想了想,江芸顿时就反应了过来,哥也不叫了,直接没好气的道:“好你个张毅,忽悠我是吧?咱们蜀中最好的自行车就是“载重”牌自行车,那也就一百八十块钱,上万元都能直接买一辆摩托车了!” 张毅心里一阵无语,先前还叫张毅哥呢,才这么一会儿功夫就变成张毅了,这变脸也太快了吧? 说到自行车,别说一万块,就算是几万十几万的自行车自己上辈子在车展上啥没见过?就比如美国的一款山地运动自行车就标价高达八万多,而且还不是车展里最贵的一款。 不过...在蜀中,或者说是在1979年的中国,显然市场上是没有这么昂贵的自行车的,脑子一转,张毅道:“一万块钱的自行车当然有,你去市区的图书馆看看,好多杂志上就有外国的自行车,我以前在洪城老家的时候就在一本杂志上看到过!” “外国的自行车!”江芸顿时就一脸羡慕:“我上学的时候倒是听老师说过外国的科技可发达了,rb的相机、电饭煲、还有瑞士的手表....都是最先进的东西呢!对了,张毅,你说的一万块钱的自行车应该是美国出产的吧?” “嗯!当然是美国产的!”张毅点了点头,不过心里却是一阵的叹息。虽然现在已经改革开放,同时也引进了外国的一些先进东西,比如刚刚江芸说的这些产品其实就是最先打开中国市场的第一批产品,因为经济、文化的落后,这些产品确实是比现目前中国本土的产品质量高出不少。 甚至某些产品在中国的市场上根本就没有出现! 可是一个老师在教导学生的时候居然堂而皇之的说外国的东西就是比中国的好,虽然是事实,但是这无疑让张毅心里对这位老师生出了看法。 “当然,那些车也就那样儿,无非是好看一些罢了,论到实用还是咱们国产的“载重”和“凤凰牌”自形成靠谱、实在!”说着,张毅就指着门外的自行车道:“别的不说,就说你这辆车,车身全部都是钢件、铁件,多扎实,载个一两百斤的货骑在车上屁事儿没有。可是要是美国产的那些自行车,就不行了,好多地方都是塑料不说,后坐都没有一个,别说载人,就连载东西都没办法,所以啊,无论是自行车还是其他的产品对咱们最合适的才事最好的,贵的东西全是些门面货,没用!” “可是....”江芸还想反驳道:“上次郑副厂长出差就带回来一双外国的球鞋,却是比咱们车间生产的军胶好.....” 张毅一听顿时就乐了,如果说手表、照相机之类的东西张毅还没有什么发言权,毕竟自己不懂这东西不是?可是要说到鞋...呵呵,他可是后世的女鞋设计师啊! 虽然他这位女鞋设计师只是在国内有那么一丁点儿名气,但是好歹也领先了目前时代三十多年,就他脑子里装的那些鞋款随便拿出一款来也不是如今任何一款鞋能够比拟的。 毕竟任何一个产业的发展都是循序渐进的,就比如说鞋,最开始的时候是为了保暖和不伤脚便于行走,随着发展人们不满足鞋的本身功能之后就有了更高的追求,那就是美观。 可以说鞋业的发展史其实也就是一个美学的发展史,所以张毅立刻就变得很有底气,打断道:“别可是了,不就是一双球鞋吗?等买完东西回来,哥帮你设计一双,保证比那什么郑副厂长的好看!” 第3章 骑自行车 “你要是会设计鞋,我都会当厂长了!”江芸根本就不信张毅会设计,毕竟设计师这个称呼对于一般的普通工人来说无疑是非常神秘的,在她看来特别是能设计出郑副厂长那种球鞋的设计师那就更加的了不得。 当然,庆军鞋厂其实也有设计师,只不过庆军厂里一般都是生产军用胶鞋或者布鞋,就连皮鞋都生产的很少,如此一来设计师的水平就着实有限了,论起时尚元素那就更加无从谈起。 显然,江芸是以为张毅又在吹牛了。 张毅闹了个没趣,也不再理会江芸,正所谓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所以现在根本就没有必要和小姑娘一般见识。 饭菜很可口,肉味也很足,在这个还没有污染,也不流行饲料的年代,一顿饭很快就被张毅消灭一空,这时候江芸也转过了头。 “吃的挺快啊,那咱们就走吧!”江芸笑了笑,起身就朝着门外自行车走去。 张毅一阵无语,没想到这姑娘居然还来情绪了,不过脸上一笑将饭盒盖上也跟着出了门。 可是走到江芸那辆凤凰牌自行车跟前的时候张毅就犯难了,面对着那齐腰高的横杠心里有些发虚。实在是太高了,万一脚绕不过去指不定还真要出洋相。 “那个....”张毅看了看江芸,做出一副关心的样子道:“你是上死车呐,还是上活车?” 所谓上死车就是搭车的人先坐上后骑车的人再开始骑,而上活车就恰恰相反,是骑车的人骑上车并且开始行驶之后,坐车的人再上座。 别看两者之间就一字之差,可是中间却有着巨大的差别。 上死车发动慢,毕竟后边坐着一个人相对的起步就需要很大的力量,但是胜在稳定不容易摔车。 可是活车却恰恰相反,上活车刚开始的时候后面没坐人,对于骑车的人来说相对就轻松了许多,不过因为是半途载人,所以坐车的人就需要有一个跳跃动作,当人跳跃坐上之后自行车突然增加了大量的重量,在这个时候便会给骑车的人带来不小的麻烦。 不仅方向不好掌握,而且随着重量的突然增加会有一个突发性的失衡状态,所以就非常容易出状况。 “上活车吧!”江芸一边说,就朝前边走去,以便张毅发车。 张毅也是没有办法,刚才吃饭的时候话都已经放出去了,现在想要收回来肯定不行,无奈之下也就只好赶鸭子上架心一横左脚向脚踏上一踩,右脚右后向前这么一绕还真的就这么有惊无险的骑了起来。 虽然骑上了车,不过张毅还是感到了不小的压力,这种老式的自行车驾驭起来的确和后世的小跑或者山地车有着明显的区别,不过也就十多米的距离他就已经很熟练的掌握了性能。 “江芸,上车吧!”骑到江芸身前,张毅估摸着已经熟悉的差不多了便招呼江芸上车。 江芸也不矫情,小巧的身子脚步突然加快了几分,跟着张毅小跑了三五米距离之后,身子轻轻一跃然后就准确的落在了车后的座位上。 顿时... 张毅只觉得双手一阵摇摆,险些就要控制不住,不过幸好他见机的快赶忙用力一压,双.腿也是猛的一用力这才险险的没有摔车,不过即便是如此张毅也是惊的出了一身的冷汗。 坐在张毅身后的江芸自然不知道张毅的情况,作为一个经常骑自行车的人,对于上活车有些摇晃这种事情也没放在心上,在她看来那简直就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不过对于张毅真的会骑自行车她还真的有些刮目相看起来。 出了厂门,在江芸的指引下自行车很快就步入了正轨,再也没有发生过什么意外。 “江芸,上午的时候听江叔说你们挺忙的,你今天带我去买东西不会影响你的任务吧?”没有出糗,张毅自然心情愉快就有意无意的和江芸闲聊起来。 “这段时间我爸也在下料,他做的会算在我和我妈头上!”江芸淡淡道:“不过这次任务也实在是太重了,你不知道,上午郑副厂长还狠狠的批评了我爸一顿呢,可是.....可是再怎么赶画线和裁剪也总要时间吧?你是不知道,那帆布多厚,叠成三、四层的剪,我一天下来也剪一百多双的料.....” 一说起工作江芸整个人神色就有些担忧起来,江云武作为下料车间的主官自然是责任重大,逼不得已的情况下只好亲自操刀,可是无论他的技术如何高超,也不过是一个人而已,多了他一个无非就是能帮着妻子和女儿把人物完成而已。 “原来是这样啊!那这么说江叔叔身上的压力还真挺大的!”张毅点了点头,说道。 虽然如今的庆军鞋厂依然是国营单位,但是分派道每个人手里的任务却必须完成,对于男人们多累一些自然没什么说的,可是女工因为身体原因却无疑往往并不能按质按量的完成。 可是如果完不成任务就要扣发奖金,所以在能保证自身生产的情况下,往往像江云武这样的双职工或者一家人都在工厂里的工人来说,在自己能够完成任务的前提下帮助一下家里人也就显得最正常不过了。 只要能完成人物,领导也不会没事管那么多闲事儿,工人们自己也可以适当的安排时间。 ...... 经过好一阵的打探,张毅终于明白了如今庆军鞋厂目前的情况,准确的来说就是三个字,任务重!而且不仅仅只是任务重,要是任务重加加班也能完成,关键的是这材料它根本就不到位。 就拿一只圆珠笔来说,它的组装需要笔芯和笔身,如果只有笔芯没有笔芯就不可能组装成一只圆珠笔。同样的,做鞋也是需要好几种材料,比如大底、中底、面料、内里...甚至还需要配套的鞋带和系携带穿孔的鸡眼(鞋业行话,就是鞋带传过去的那个金属小孔),无论是缺少了哪一种材料都不可能做成一双完整的军胶。 第4章 供销社 庆军鞋厂虽然是国营单位,但是事实上原材料供应这块依然是相对紧缺,在计划经济的体制下也必须遵从蜀中省轻工厅的调派。 所以,实际情况就是轻工厅调拨一批材料,工厂赶制一批鞋,等到材料用的差不多了再去轻工厅打报告。 就是因为材料的原因,一拖再拖,拖到现在虽然材料充足了,但是距离订单交货的时间也差不多快要到了。 对于这样的情况张毅只觉得全身升起了一种无力感,任务重、工期短,那么就只能加班。 供销社距离庆军厂并不远,骑着自行车其实也就二十来分钟路程。 一路向前,穿过古老中带着一股陈旧但是却活跃的街道,很快两人便来到了供销社。 “张毅,你那里有多少布票?”下了车,江芸从衣服的口袋里掏出了一个用手帕包成的小布包打开说道:“出来钱我爸给了我二十斤的布票,你待会儿要是需要的话,我借你一些!” 看着江芸手里的一张张草绿色的布票,张毅这才回忆起这种带有浓郁时代风格的独特产物起来。 在这个年代,因为计划经济的原因,购买东西除了需要钱之外,还需要一定额度的粮票和布票。当然,如果没有的话也没关系,那就必须付出更多的金钱。 只不过这种交易方式只限于农户自己家里出产的农作物,或者刚刚开始冒头的个体户才行,在供销社这种国营单位,各种票却是必须品,如果没有的话就算你有钱也买不到东西。 “那到不用,我出来的时候家里给了一些,只是买一些洗漱用品的话估计还用不完呢!”张毅谢绝了江芸的好意,将自行车靠在墙边之后才对江芸笑道:“怎么,难得出来一次你就不打算扯两尺布做件衣裳?” 因为在路上的时候江芸就曾提起过供销社有布卖,其中一种的确良的料子她很喜欢,现在到了供销社江芸却愿意把布票借给自己买生活用品,张毅自然是不会借的。 “想到是想!”江芸有些不好意思的看了看张毅,道:“不过我上个月才上班,工资都还没发呢!再说,就算是发了也要交给我爹一部分,而且我哥没有工作也挺拮据的,所以我打算以后每个月给给他一些。” 说到江芸的大哥,张毅就回忆起了家里那张照片上穿着一件被水洗的发白老式军装名叫江文的男孩,十三四岁的样子肩膀上斜背着一个帆布做的书包,裂开嘴大笑的模样。 根据年龄来判断,江芸的大哥应该比江芸大上两三岁,而且曾经还跟着江云武去过张毅洪城老家一次,只是事隔久远如果不是江芸提起张毅还真的就记不起来。 不过随之张毅就疑惑起来,按说江文也属于庆军厂的子弟,如今就连江芸都已经在厂里上班了,而江文怎么可能没有工作? 于是张毅不禁问道:“怎么,江文哥还没工作?” “本来是有的。”江芸皱了皱眉,说道:“以前被分配在下案,跟着王师傅学攀鞋,可是做了不到两个月他就嫌胶水味太重不愿意学了。然后....我爸又托关系把他弄到了下料车间,结果也没做下去!所以....所以他现在就在家待业,不过前几天却突然想去当个体户,还让我爹拿两千块钱做本钱,我爹不让还断了他的零花钱!” 说到这儿,江芸就黯然起来,可以看得出来,他们两兄妹的感情很好,江芸不愿意在厂子里工作她非常的为大哥担忧。 张毅一愣,不过随之就对这位多年不见江文佩服起来。 78年这个时候想要放弃铁饭碗去当一名个体户简直就不是一般人能干的出来的事情,因为是国营单位的原因,工作被称之为铁饭碗。只要不犯大错被工厂开除,可以说一辈子的生活就有了保障,这也是为什么工人的社会地位相对较高的原因。 虽然庆军厂只是一个轻工工厂,工资也算不上有多高,但是这样的工作也是别人羡慕都羡慕不到的事情。在张毅看来,江文能够义无反顾的下海经商,无疑是对国家当前形势觉悟非常高的一小部分人,当下便道:“当个体户是好事儿啊,天天给自己上班,工作自由,而且还不受管束。最关键的是现在国家也大力支持下海经商,我看你爹他思想有些老化了!” “哼,当个体户有什么好的?”江芸显然对于张毅的说法不赞同,哼了一声,道:“当工人旱涝保收,不仅每月拿工资,而且还有那么多的福利,没见厂子里那么多人削尖了脑袋都想把自己家的人往厂子里塞吗?要是我哥没工作,以后结婚恐怕都困难!” 张毅不禁摇了摇头,一个十五六岁的小姑娘这么小酒开始关心起自己大哥的婚事了,心里感到好笑的同时也不再反驳,当即便朝着供销社里边走去。 他可是知道,别看现在工人的身份吃香,可是等到国家体制改革,废除计划经济之后那就是个体户或者说自由经济的时代了。 供销社的商品不多,而且品种也非常单一,所以就没有了挑选的可能性,因为是定价销售的缘故连价都没法讲,自然也谈不上服务态度的问题。 在江芸的建议下张毅购买了一个脸盆,一个茶盅,还有一条新毛巾,以及诸如牙膏、牙刷之类的日常用品,然后就在售货员不冷不热的态度中结账。 不得不说78年的生活水平很低,物价也便宜,整整一大堆东西加在一起其实也就不到二十块钱,不过这也是张毅的直观感觉,事实上二十块钱真的不低,按照一个学徒工一个月38块六的工资和后世想比....这账也就没法算了。 “江芸,你不打算买点儿什么吗?”交了钱,张毅看向了一旁蠢蠢欲试的江芸道:“你看我这儿也没用什么布票,都是写脸盆啥的,刚才那匹的确良很适合你的,扯一米做件衣裳一定很好看!” 第5章 出事了! “真的吗?”江芸有些动心。 “当然好看,天蓝色和你的皮肤很相配,让师傅帮你做的修身一点儿更能显出你的身材!”张毅心里真的觉得那匹的确良和江芸很配,以他的眼光来看,如果做成一件瘦身的短袖穿在江芸的身上绝对能衬托出她那婀娜修长的身材。 在79年的时候人们都还很保守,像张毅说的和皮肤很相配这种词无疑显得就有那么点儿与众不同了。 江芸小脸微微一红,偷偷的瞄了张毅一眼,见张毅神色自如并没有格外的表情,才小声的说道:“是吗?真的很配?” 她的声音很小,就像蚊子般细微,仿佛是在征求张毅的意见,小手还不由得拿出那匹的确良在手上比划了一下,看看是不是真的如同张毅说的那样很配。 “那是当然!”张毅压根儿就没有注意到江芸的表情,大咧咧道:“做出来保准好看!” “嗯!”江芸小声的嗯了一声,然后就红着脸找售货员扯布。 因为下料车间任务重,两人也不好耽搁,尤其是对于张毅来说,现在的一切除了怀念剩下的也就只有怀念。低矮的民房、破旧的石仔路,连汽车都没有几辆,着实也没有什么看头。 向售货员找了一条布边条,将东西扎扎实实的困了一下,然后两人就骑着车朝庆军厂骑去。 来时充满了向往,回去就显得有些意兴阑珊,特别是江芸也没有了说话的兴趣,整个人从坐上自行车就一言不发,仿佛在想着什么,就这样一路回到了厂子里。 然而,还没进厂门,保卫科的科长王起兵就拦住了两人。 “哎呀,你们俩怎么现在才回来?”王起兵快步上前,对江芸说道:“你爸过来两趟了,让我看见你就让你赶紧去车间上班,你们下料车间出大事儿啦!” “啊?”江芸不禁一惊,忙问:“王叔,到底出了什么事儿?” “我也不太清楚啊!”王起兵道:“不过听说好像是你们下料车间那边下料的时候拿错了样板.....你爹找你那么急,我看你还是赶紧过去吧!” 一边说,王起兵还看了看一旁的张毅,叹息了一声才朝保卫科走去。 “张毅,你还是先回宿舍吧!我得马上去车间了!”跳下自行车,江芸就朝着下料车间的方向跑去,一边跑还一边喊:“布就先放你那儿,等下班的时候我再过来拿!” 看着风急火燎的江芸,张毅无语的摇了摇头,但同时也对江云武担忧了起来。 拿错样板下错料这种事情对于鞋厂来说其实并不少见,毕竟样板的样子都一模一样,特别是在忙碌的工作过程中出现这种错误就难以避免。 不过这种问题一般来说即便是发生也是可以挽救的,毕竟样板的大小以肉眼还是能够区分的,一旦出错只要数量不大都可以互相调节。比如一个40码,另一个38码,40码的材料下多了,只需要用38码的样板比对修正就可以。 所以说,这样的事情往往只要数量不大,在部门内部就可以进行处理。 江云武居然特地的跑到保卫科让江芸赶去上班,并且连王起兵都听到了风声,那么显然这次出的错绝对不小,作为下料车间的主官江云武自然负有一定的责任,起码监督不力这条肯定是跑不掉的。 当然,出了事情现在划分责任还为时过早,关键的是现在生产的时间已经严重不足,现在一出事影响无疑非常巨大。 进了厂,张毅骑上自行车很快就到了宿舍,将东西一股脑的往里边一丢,然后快速的再次骑上车朝着下料车间也赶了过去。 一进车间就看见二十来个下料工人站成一排低着脑袋在接受训话,张芸就站在前排靠右的位置,看到张毅站在车间门口赶忙朝他眨了眨眼睛,示意张毅不要过去。 而江云武的情况同样不容乐观,他虽然没有站在下面和工人们一同被训话,但是从他的神色上来看显然滋味也不好受。 “你们说说,你们说说!眼看着货期那么紧张,你们怎么就能犯这么大的错呢?”众人前方,一个带着金丝眼镜的中年胖子不断的咆哮着:“39码都能看成36码,还给我下了整整八千多双的面料,比订单多了足足一千多双,你们给我说,怎么办?” 虽然挨骂,但是却没有一个人敢吭声。 事实上,正如中年胖子说的那样,他们都是老工人,按理说对于39码和36码这样大的码差自然是应该能够分辨的清楚的,可是结果却是恰恰相反,他们不仅没有分清楚,而且还下错了那么多。所以即便是领导发火,他们也只能忍了。 “郑副厂长,这件事我也有责任!”看着手底下的工人挨骂,江云武赶忙道:“我没有监督到位,更没有仔细审核每天下料的情况,请你批评!” 听到这儿,张毅总算搞清楚了情况,同时也知道那个带着金丝眼镜的中年人居然就是上午江云武口里说的郑副厂长。 虽然这位郑副厂长看似一个文职领导的样子,不过说气话来却非常有感染力,而且还能亲自到现场上来帮助解决问题,从这一点来看张毅就对这位郑副厂长的印象非常不错。 至于骂人....现场的管理还有不骂人的? “批评,批评有啥用?”郑副厂长冷哼了一声,指着江云武气就不打一处来,指了半天想了想还是压制住了想要爆出的粗口,而是看向了旁边的一个四十来岁打扮还算前卫的女人问道:“张科长,说到底还是你们技术部的问题。刚才我看了,主要还是因为你们技术部把样板的尺码给弄混淆了,工人拿着样板也没比对直接下料才出了这档子事情,你作为技术部的科长负有直接责任。 当然,现在也不是追究责任的时候,两天...不,今天之内,你们一起找出歌解决的办法,否则我拿你是问!” 说着,郑副厂长又看向了江云武,说道:“还有你们下料车间这边生产也不能耽误,在这件事没有解决之前先下里料(内里)!” 第6章 解决的办法(上) 技术部的科长叫张月霞,她也知道这次下错料的责任几乎出自技术部,不过39码下料下成了36码,每个尺码的码差是2毫米,三个码的码差就是6毫米。技术部虽然在技术方面比较强,但是也不可能把足足6个毫米的码差直接无视吧? 无奈的和技术部的副科长闵丽互望了一眼,张月霞苦笑道:“郑副厂长,码差实在是太大了,如果将边角向上提6毫米,估计攀帮(鞋帮帮角附上楦头用胶水粘合)连鼻子都看不到了,这事儿我看除了更换帮面,我们技术这边部恐怕是没有办法了。” “简直就是胡搞!”郑副厂长极力的压制住心里的火气,当着工人的面总算没有骂娘,转过头又看向了江云武,问道:“物资科,物资科那边什么情况?能不能紧急调回来一批材料?” “物资科那边先前我就跑了一趟,王科长说现在一时间根本就弄不到材料,除非您亲自去轻工厅....可能还有点儿希望!”江云武犹豫了一下,还是如实回答了这个问题。 “哎!散了吧,散了吧!”郑副厂长叹了口气,对于物资科的情况他也是非常了解的,既然王刚都这么说了那么想要弄到材料还真的他亲自跑一趟轻工厅才行。朝着众人摆了摆手,正要出车间,突然看见张毅正站在门口,脸色顿时就黑了下来,不悦道:“小伙子是那个车间的?这么忙还到处溜达?” 站在原地正不知道怎么回答,江云武赶忙赔笑道:“郑副厂长,这是我们车间新报道的工人,他叫张毅,就是张国能的小子,上午报到的时候为了赶生产进度我就让先上班,我想着车间里正缺人手,多个人哪怕是在车间里打打杂也是好的。结果去仓库那边拉材料的时候被砸伤了,这件事上午的时候我还跟您汇报过!” “嗯!”郑副厂长点了点头,脸色也缓和了许多,走到张毅身前的时候伸出手拍了拍张毅的胳膊,勉强的挤出了一丝笑容,说道:“小伙子不错,带伤来坚持工作,好样的!” 显然郑副厂长是误会了。 在郑副厂长看来,车间出问题这事儿根本就瞒不住人,厂里上上下下多多少少也听到了风声,张毅虽然才刚刚报道,但是应该也了解到了这边的情况,处于工作的热忱带伤坚守岗位也就顺理成章了。 对于这样一心为厂的青工郑副厂长自然是不吝啬表扬一翻的。 “啊?”张毅一愣,随即就反应了过来,挠了挠头不好意思的打了个招呼:“郑副厂长!” “嗯!”郑副厂长点了点头,笑道:“小伙子,好好干!”说完就准备走人。 眼看着郑副厂长要走,张毅顿时急了,既然自己已经身为庆军厂的一名职工,自然是应该为厂子里出把力的,更何况下错料的问题还牵扯到江云武。 在后世的工厂里其实也常常发生下错料的情况,作为设计师张毅就曾经帮助过生产部门解决过类似的问题,当然的确有些麻烦,然而也并不是不能解决。 当下张毅赶忙将身子朝着右侧微微的移了一小步,刚好挡住了郑副厂长的去路。 “怎么,有事儿?”郑副厂长眉头一皱。 “是这样的。”张毅接口道:“刚刚您和几位领导的谈话我听到了一些,对于下料错误的问题,我这儿有一个不成熟的想法,如果说的不对还请您和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张月霞就站在郑副厂长的身后,听张毅这么一说顿时脸色就难看了起来。 心说,我们技术部都没办法解决的问题,在她看来张毅一个才报到半天连鞋是怎么做的黄毛小子之所以这么说无非就是想在领导面前留一个好印象而已。 想到这儿,张月霞刚刚对张毅升起的一丝好感立马就烟消云散了,冷着脸道:“既然你也知道想法不成熟就不要打扰郑副厂长办正事了,你这一耽搁,要是耽误了郑副厂长去轻工厅批材料那麻烦就大了!” 其实不只是张月霞,其他的领导干部,甚至是一众工人也觉得张毅有些太过想要表现自己了,不过郑副厂长没有发话,他们自然也不好明说。 郑副厂长先是看了看张月霞,然后又看了看似乎胸有成竹的张毅,最后终究还是停下了脚步,毕竟张毅刚才给他的第一印象不错。 “那你说说吧,到底有什么好主意?说得好,能够解决问题,我就给你批一百块钱的奖金,要是说的不好也没事,你就踏踏实实的在车间上班怎么样?”郑副厂长哈哈一笑,拍了拍张毅的肩膀道:“说吧!” 张月霞本来还想讽刺张毅两句,不过郑副厂长已经发了话她也只好咽了回去,同时也想听听这个青工到底能说出什么大道理来。 “郑厂长,各位领导!”张毅也不含糊,当下就开门见山道:“其实进庆军厂之前我也接触过鞋业,其中对于鞋样的设计也学过一些。” 张毅先是给自己找了一个借口,以便等下说出解决问题的时候不至于让人觉得不可思议,毕竟他父亲张国能就是一名鞋厂工人,作为他的儿子在父亲的言传身教下喜欢上了做鞋,并且学习也就不见怪了。 “哦?你还学过设计?”郑副厂长不禁一惊,这才仔细打量起张毅起来。 虽然张毅的面容依旧年轻,不过从张毅的身上他却看到了和张毅同龄人并不具备的自信和稳重,没来由的心里就生出了一种没准张毅还真能解决的想法出来。 张毅点了点,答道:“是的,我以前上学的时候曾经在县里的新华书店买到过一本关于女鞋设计的书籍,通过自学虽然谈不上精通,不过对于鞋的构造和简单的工艺也了解了一些。”说着,张毅突然又看向了张月华,请教道:“张科长,在提出解决的办法之前,不知道我能不能向您请教一个问题!” 第7章 解决的办法(下) 张月霞一愣,她完全不知道张毅为什么会在这个节骨眼上居然会向她提问,不过还是淡淡的说道:“什么问题?” “张科长,是这样的,以前的在看书的时候知道因为攀帮的关系,所以一般帮脚都会空余出6-8个毫米的帮脚,用来和中底粘合,也就是说这部分的材料其实就是压.在中底上的,就是不知道咱们厂的帮脚是6毫米呢,还是8毫米?”张毅走到张月霞的身前摸了摸头,不好意的道:“您也知道,在中底的外层咱们还要加上一层大底,只要帮脚粘合的好,其实无论里面粘合的是什么都不重要!” 作为技术科的科长,张月霞显然是早已经想过了这个问题。 通常而言,除了诸如包子鞋(中底和鞋面直接缝合的特殊鞋类)一般来说在帮脚的位置都会留出一部分的帮脚留余,目的便是通过胶水和中底粘合。 而这部分的帮脚其实就只有一个作用,那就是粘合,除了粘合之外根本就没有其他任何的作用。只不过庆军厂为了节约材料,所以帮脚留的比较少,只达到6毫米的最低标准。 那么问题就出来了,39码和36码之间的码差也正好是6毫米,如此一来就相当于在攀帮的时候鞋面的帮脚正好盖住楦头,而空余的帮脚那简直是一根毛都没有。 既然没有空余的帮脚,那么自然就无法进行粘合,这一部分的鞋面在她看来除非是直接做成36码的鞋,除此之外几乎就是废料。 张毅能问起这个问题就足以说明张毅对制鞋的工艺是十分了解的,在张月霞看来,张毅之所以这么问其实就是抱着帮脚是8毫米的想法,如果是8毫米的话除开6个毫米的码差,那么还会剩下2个毫米的操作空间,如此一来这个材料下错的问题无疑就迎刃而解了。 想到这儿,张月霞不禁对张毅高看了一眼,脸上也缓和了一些。 心说这个小伙子果然不愧是学过设计的,虽然只是自学,但是基本功也算比较扎实,心里顿时就升起了爱才之心,想着再观察一段时间,如果张毅真的不错的话调到技术部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你的想法很不错,我想你打的应该是帮脚的主意!”张月霞无奈的说道:“只是为了节约材料,我们的帮脚预留只有6个毫米。” 张月霞没有继续说下去,她相信,张毅既然懂制鞋那么就完全应该明白,除了换料基本上就是一个无解的难题。 事实上在场的都是老鞋匠,特别是像江云武这帮人,可以说是在鞋业几乎干了一辈子,虽然不懂设计,但是对于鞋的构造简直就是门清。 毫不夸张的说,只要拿到样板,他们就能精确的算出用量、甚至脑海中都能勾勒出一双鞋的图形。 如果真的有办法解决问题的话,那么他们也早就想到了,也不会如此的尴尬。 然而张毅却仿佛并没有半分沮丧的样子,朝着张月霞点了点头,算是谢过了她的指点,然后才重新走到郑副厂长面前道:“郑厂长,我的问题问完了,那么我就说说我的解决办法!” “啊?”郑副厂长当下不由得再次一愣。 张月霞也一脸不可思议的看向了张毅,因为她无论如何也想不通张毅为何到了现在还敢说出解决这两个字来。 要知道,这根本就是一个无解的题啊! 刹那间,江云武、闵丽、江芸.....车间里所有人都不敢相信的转过了头,紧紧的盯着张毅,看他到底有什么办法让在所有人都已经没有办法的情况下解决这个难题。 虽然有些不敢相信,但是郑副厂长很快就反应了过来,当下道:“好,那小张,你就说说你的办法,我们再探讨一下,看看是不是真的能解决这个问题!” “恩!”张毅点了点头,然后对张月霞道:“张科长,我的办法其实您也知道,也是打帮脚上面的主意!” 看着张月霞依旧疑惑,张毅继续解释道:“不过直接用36码代替39码肯定不行,所以我的方法是用36码代替37码,这样一来一个码的码差还有4个毫米的帮脚可以让我们操作。 当然,出于质量上的考虑,4个毫米的帮脚肯定不行,所以按照我的想法是37码到39码的替码帮面的帮脚。我们都必须用下料的边角料再给它延长2-3个毫米,然后直接用针车给它车死,这样一来不仅能够解决问题,而且也会更加的牢实!” 这一刻,张月霞张大了嘴.巴。 闵琳也一副懊悔的样子。 张毅的这个办法说是复杂,其实也相当的简单,事实上他们也曾经想过利用码差和帮脚,只是目光只考虑到了36码和39码上面,而忽视了中间的37码和38码。而36码和39码之间又没有一丁点的操作可能性,所以才被他们认定成为了一个死局。 可是张毅的这一番话显然就如同醍醐灌顶,把他们的思想从36码和39码这两个鞋码直接代入到了整整四个码差当中,然后用逐码替换的办法来操作无疑就不再存在无法操作的局面。 “怎么样,能不能操作?”郑副厂长不明所以,他其实以前就是文职工作,虽然有一股拼劲,但是实际上没有技术,因此对于张毅所说的办法他除了知道帮脚、码差几个数字之外其他的压根儿一句话都没听懂,于是只好转过头问向了张月霞。 “能,简直太能了!”张月霞一脸激动,道:“郑副厂长,您是不知道,小张的这个办法简直太好了!我也是刚才急糊涂了,居然没有想到用逐码代替的方法升上去!哎!我真是......” 说着,张月霞又笑着走到了张毅的跟前,笑道:“小张,这次真是多亏你想出了这个办法,否则的话咱们厂这次的麻烦可就大了。对了,你以后没有兴趣到我们技术部工作?以你的技术我相信绝对没有丝毫问题,只要你愿意我立马就向厂里打报告,把你调过来!” 第8章 提前转正 “那个...张科长,我也是误打误撞,突然脑子一闪就有了这么个想法。”张毅不好意思的道:“不过让我去技术科我却是不敢,毕竟您也知道,我是野路子出身,而且全是看书学来的只知识根本就没有实践过,要是真的去了那就给您丢人了。要不我工作一段时间,等您和厂里的领导觉得我的水平达到了,再过去如何?” 对于张月霞的邀请,张毅自然不会当真,虽然张月霞是技术部的科长,但是在人事调用方面却并没有主导权,充其量也就是建建议而已,至于到底会不会被采纳还需要厂长、副厂长等主要领导的意见。 如果现在答应张月霞的话,如果张毅到时候未能进入技术科那张月霞无疑就自己打自己脸了。 当然,最重要的是张毅从进厂报到到现在还没有一天,在车间里呆的时间更是不足一个小时,像他这样一个要资历没资历,要贡献没贡献的青工立马调入技术科,显然有些不合适。 毕竟厂里边技术好,资历够的人一大把,如果说他张毅能去,那么赵五、孙六、王二麻子肯定也有资格,而技术科就那么大,作为领导又如何抉择? 听到张毅谢绝了自己的好意,张月霞这才松了口气。 刚才她是因为激动,并且对张毅的这个解决办法十分的佩服才不由自主的说出了邀请张毅调到技术部的话,可是说过之后她明显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好在张毅并没有打蛇顺棍子上,这无疑让他对张毅更加的感兴趣起来。 要知道,普通工人和技术科的技术员那可是两个概念。普通工人分为学徒工、普工、技术工三等,每一个等级所能拿到的工资各不相同,不仅如此,随着工龄年限的增长工资也有很大的区别。 然而不管工人的工资如何调整,他们享受到的待遇无疑也只是在工人工薪的标准之内。可是技术科的技术员却不同,虽然同样是工人,但是他们享受的却是以工代干,标准的干部待遇。除了没有实质性的职务之外,无论是奖金还是福利都是干部的标准。 别看两者之间仅仅是两个字的区别,可是地位和待遇完全就是两码子事,而张毅的父亲原本就是庆军厂的老工人,作为一名国营工人的子弟张月霞自然是不信张毅不知道其中的区别的。 正是因为如此,张月霞多多少少也看出了张毅的一丝想法,所以在感激之余更多的就是另眼相看。 一个刚刚出身社会的小青年,居然能够如此的熟于人情世故,并且还有本事,就凭这一点她就觉得张毅这个人很不错,如果以后有机会她还真要帮衬几分。 郑副厂长到是没有想这么多,在他看来既然张月霞这个技术科的科长都说张毅的方法可行,那么就一定可行! 当下就哈哈大笑起来,对张毅道:“既然你不愿意去技术科那还是在下料车间当工人吧!咱们现场单位就是需要你这样头脑灵活的人。不过你这次为厂里解决了这么大的麻烦,不奖励肯定说不过去!” 说着,郑副厂长犹豫了一下,继续道:“就这么着吧,按照规定新参加工作的青工都必须从学徒做起,等到工作半年后视工作的情况予以转正,我的想法就是直接将你转正成为普通工人,怎么样?” 郑副厂长话音刚落,整个车间就小声议论起来,无一不是羡慕张毅好运。 不过羡慕归羡慕,事实上他们也知道人家张毅能够得到郑副厂长的首肯也确实有那份资格。毕竟就连技术部和整个厂的工人、干部都解决不了问题,人家都能给解决了,这就是本事。 再说了,这次如果问题得不到解决,不仅影响订单出货,还会因为材料报废给厂里带来一笔不小的损失,相比起来张毅提前半年拿普通工人的工资也就不算什么了。 “那就谢谢郑厂长了!”张毅赶忙弯腰行礼致谢。 学徒工资和转正的工人工资相差虽然看似不是很多,只有十几块钱,但是在79年来说也无疑是一笔不小的巨款。要知道在这个时候的钱购买力可是比后世不知道大出了多少倍,就拿猪肉而言,现在的猪肉价格是六毛五,可是后世呢? 后世在张毅的印象里最高的时候甚至飙到了十五块一斤。也就是说中间的差距几乎达到了二十五倍以上。 当然,这仅仅只是猪肉价格的比较,如果换算成大米的话差距更大,每个月多出十几块钱无论对于任何人或者家庭来说无疑都是一笔非常可观的财富。 而郑副厂长虽然是副厂长,但是却也不能随心所欲的随便提拔一个人,能破格直接给张毅转正显然也是顶着巨大的压力。 对此张毅也是打从心里感激。 “好好干!”郑副厂长再次拍了拍张毅的肩膀,对于眼前这个青工他是打心底喜欢,不仅任劳任怨,而且脑子还灵活,如果不是出于张毅刚刚才报到,他还真有把张毅调到技术科的想法。 然后郑副厂长又看向了张月霞,说道:“既然现在解决的办法有了,你们技术部务必尽快拿出方案和下料车间配合处理!” “郑副厂长,你放心,我们技术部一些协助好车间解决的!”张月霞脸上微微一红,说道:“刚才我和闵副科长已经商量过了,直接将边角料剪成三毫米的布条,然后在帮脚外围增加一圈布料就行。 只不过恐怕需要车间里具体统计一下已经下料的明细,重新配码!” 刚才她可是拍着胸.脯说除了更换材料别无他法的,现在才过了几分钟就有了解决方案她这个技术科科长无疑脸上臊的慌,不过至少厂里不用重新更换材料技术部的责任无疑就减轻了很多。 ps:推荐好哥们大变脸的作品:《盛世唐魂》文笔细腻,很有古风,大家可以一观!文中脑洞大开,虽然很多地方略显套路,但是绝对能让你耳目一新,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唐穿文。 第9章 日报表(上) 接下来的工作就非常简单了,无非就是一个数字的统计问题和剪一些布条用于每个码的帮脚进行加赠。 “老江,你这边统计完已经下料的码子需要多少时间?”闵丽很快就进入了状态,朝江云武问道。 “给我半天时间,半天时间我这边应该就能统计出来!”江云武想了想,然后说道:“主要是数量实在太多,清点起来就有一定的难度。你知道,全部的人停下来点数有些不合适,而且人太多还容易出错,所以我打算专门找两个人具体负责,那样的话虽然时间长了一点,但是数字要准确的多。” “半天....”闵丽不禁皱了皱眉,半天的时间实在是太长了。 虽然半天的时间并不长,但是不可否认,半天的时间无疑可以做很多的事情。 也就是说,如果下料车间半天时间才能点完数字并且统计出来的话,那么技术部那边就需要白白的空等半天时间。毕竟郑副厂长已经发了话,这件事必须由技术部协助下料车间处理,除开责任问题也可以看出郑副厂长对于这次事件的重视和对技术部的不瞒。 “哎,我也是没办法啊!”江云武显然知道闵丽的顾虑,略带歉意道:“主要还是生产任务太重,说实话我手里连同我一共才23个人,其中还包括两名学徒工,本来生产任务就重,如果停下来到时候恐怕根本就出不了货。 你看看,张毅是高中生有文化,江芸也毕业不久,点数这种事情比我们这些半文盲肯定要准确的多,所以我打算让江芸和张毅两个人清点。” 正如江云武所说的那样,现在的下料车间可以说根本就腾不出多余的人手。因为下错料的原因,虽然现在有了张毅的解决办法不用重新下料,但是却也需要再分派一鞋人出来剪布条,无疑也是加大了不少的工作量。 更何况现在还要再分出两个人点数,对于下料车间来说就更显得雪上加霜。 闵丽虽然身在技术科,但是也相当了解车间的情况,对于江云武的苦衷也表示理解。 来到张毅跟前,江云武就显得有些不好意思。 出于人道主义精神,上午张毅才刚刚受伤休养,结果才半天不到就要让人帮忙点数,无论是出于他和张毅父亲的关系,还是出于下料车间的主管,江云武心里都有些过意不去。 组织了一下语言,江云武才不好意思的关心问:“张毅啊,现在身体有没有觉得不舒服?要不要再休息一天,再来上班?” “不用!”张毅微微一笑,道:“本来就没什么事,现在车间里又那么忙,看着你们工作而我一个人在宿舍里休息有些说不过去吧?” “嗯,说的也是。”江云武道:“那这么吧,你就和江芸一起帮忙清点一下36码已经下料的具体数字,等统计出来以后我也好和技术部那边进行后面工作的调整,你看怎样?” 张毅不由的瞪大了眼睛。 不是说他不愿意帮忙统计数据,而是这句话从江云武的口中说出来怎么就觉得那么滑稽呢? 作为一个完整并且已经正常运作了这么多年的车间,居然不知道自己下料到底下了多少,这无疑让他惊讶万分。 “江叔,咱们车间没有每天生产的日报表吗?”张毅狐疑的看向了江云武道:“我们只需要根据每天的生产日报表上面的数字累加起来就可以了,范不着专门人工重新数一遍吧?” “日报表?那是什么东西?”江云武显然并不知道日报表道士是什么东西。 看着江云武不明所以的样子,张毅这才记起,现在可是1979年,无论是鞋业还是其他行业,生产其实还处于初级阶段,不要说后世精确道1的令线管理,就连流水线作业都还没有出现。 那么庆军厂没有生产日报表就显得非常正常了。 当然,事实上这一问题还牵扯到人才问题上。因为历史原因,江云武那个年代的人能有机会上学的人非常少,能够念完小学写自己的名字无疑就已经相当不错了。 可是要让他们制作出一张数字严谨的生产日报表,显然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从这一点上来看,也侧面的提现除了当时的国家对于人才的缺乏紧缺到了什么样的一个程度。 在张毅的记忆里就有这么一件来自后世曾经听到的一件事情,说的是我国70年代的林业系统,整个局居然没有一个人能够计算木材的立方,直到八几年用的还是前苏联的计量表格来硬套格式计算,让人无语的同时又不禁让人深深的无奈。 “日报表就是根据车间里每天的生产情况制作出来的一个具体统计!”张毅解释道:“就拿咱们车间来说,比如我们车间有10个工人师傅,他们每天生产的数量,总结起来就是一份生产日报表。其中包括每个码的生产数量,总生产数量,有了这样的一份表格,你不仅能够精确的掌握已生产和未生产的数量,同时也能随时调整工人师傅的工作,而且还能呈报给厂里的相关领导,让他们及时的了解生产车间的生产情况,不至于干活的时候一抹黑,干完活之后却不知道到底干了多少。” “啊?还有这种东西?”江云武不由得张大了嘴.巴,显然非常吃惊。 正如张毅说的那样,现在的生产车间确实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其中数据统计方面无疑就是一件让人相当头疼的事情。 作为一名车间主管,其实他的工作非常简单,无非就是安排好车间每一名工人的工作,然后监督生产,当然也需要适当的把把质量。 可是因为数据统计的原因,事实上他每天的时间足有一大半消耗在不断重复的计算已经生产的数量和研究接下来的生产安排。 因为如果一旦数据出错,就会造成多生产或者少生产的情况,所以一般生产到最后,常常会变成某些配码多出不少,而另外的一些配码又少生产的情况。 第10章 日报表(下) “当然有!”张毅笑了笑,朝着江云武的办公桌,一边走一边道:“所谓的生产日报表其实非常简单,无非就是一个累计的过程。比如每位工人师傅的工作量,或者每一天所有工人师傅的工作量,这些东西都可以以表格的形式进行累积。而一旦坚持下来,这份日报表就就是一份非常重要的资料。比如生产进度、分单明细,甚至每一位师傅的工作情况都可以在这上面一目了然。” 对于生产日表的作用张毅并不想解释的太多,并不是他不愿意说,而是这种东西对于目前的工厂来说基本上就属于一种新生事物,姑且不说江云武会不会采纳,可是即便是他愿意采纳,不能坚持下来也完全是空话。 在后世的生产中,日表表已经成为掌握生产的一分重要依据,特别是鞋业,从订单的下达,到原材料的采购,各部门生产车间的生产,甚至包装、运输都涵盖在内。 为此,还有一个专属的部门来进行这项事物,而这个部门就叫做生管部,故名思意全名为生产管理部。 当然生管部的功能不可能只是简单的制造这样的一份表格,它还包含生产计划的制定、物料的追踪、各部门生产情况的衔接.....,但是其中的重要性却是不言而喻。 说话间,两人便已经走到了江云武的办公桌跟前。 “那张毅你的意思是我们也可以弄这个生产日报表?”江云武明显有些动心,一脸渴望的看着张毅。 他在想,如果这所谓的生产日报表真的有用,那么他到是不介意尝试一下。 毕竟张毅是他老友的儿子,自然也就是自己人,如果自己人都不能相信,难道还去相信外人不成? 不过这也只是江云武选择愿意相信张毅的其中一个因素,更重要的还是今天张毅所表现出来的优秀让他对张毅充满了信心。 张毅点了点头,诚恳道:“所以我这不是来找江叔叔你要生产这批军胶的派工单存根吗?有了你以前派工的存根,我就能根据这些存根来制作一份生产日报表,只要查一查上面的数据,我们已经生产的明细就可以直接查出来,至于浪费时间去点数我想就大可不必了吧?” “哈哈哈哈!还想着你怎么这么积极,原来你小子是想着偷懒啊!”听完张毅的解释,江云武终于明白了张毅打的小算盘,不禁笑骂道:“你这小子,原本还以为你是个老实人,没曾想居然也是一个精明鬼。不过说到派工单我到是还真一直存着,你看能不能做一份你说的生产日报表出来!” 说完话,江云武就将办公桌上面一个用木板制成的简易文件夹取了过来,上面一叠厚厚的派工单正夹在上面。 其实保留派工单一直以来就有这么一个规定,目的和生产日报表一样同样是用来查询生产情况的一种凭据。不过因为派工单是根据每一名工人进行派发的,没有进行过分类的总结,所以当真的需要查看生产情况的时候就非常麻烦。 比如说其中一张遗失,那么整整一叠的派工单就完全报废了。而生产日报表却不同,它就相当于将所有的派工明细进行了一个浓缩,只要每天工人能够圆满的完成任务那么数据就绝对不可能出错。 只是这样用派工单来统计数据的方法依旧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它实际应该统计的是每日完成的任务量,虽然或许数量的结果都想同,但是意义却根本不一样。 不过好在是在国营单位,工人们吃的都是大锅饭,对于任务而言几乎都是完成之后便下班,并没有计件工资 一说,所以即便是用派工单来进行统计也不至于出错。 被江云武发现了自己的小心思,张毅略显有些尴尬,不好意思道:“江叔,我这儿不是为了减轻你的工作负担嘛?你想想看,一旦咱们能够完成生产日表的制作,你就可以随时掌握咱们下料车间的任务动向,以后开单分配任务就简单的多。 而且一旦有某位领导想要了解车间的情况,你也可以直接按照日报表上面的数字进行汇报!” 说话间,张毅就已经开始工作起来。 他先是拿出一张白纸,然后就开始画表格,填写各项名称、抬头,最后就开始将派工单上面的派工明细按照派工日期的先后顺序填写起来。 一填写起数字,张毅就有些郁闷,如果现在他的手里有一台安装有w98的电脑,用一些最常规的办公软件他就能在很短的时间里将数据统计起来。 而现在,这些密密麻麻的数据他只能一天一天的累加,这种枯燥到极点的方式然他不由的抓狂。 最开始觉得很简单,结果当做起来就无疑有些麻烦。 整整两个小时的时间,张毅才堪堪将派工单上面的数据誊抄完。 “张毅,都下班了,你还在这儿干嘛?我爸让你和我一起回家吃饭!”江芸看着张毅不停的在一张纸上写写画画,不由得好奇起来。 “再等我十分钟,我保证就能核算完毕!”张毅现在可没心思搭理江芸,回了一句话之后又开始计算以前的日产量,然后填写。 对于统计数字这种工作并不复杂,关键的是需要每组数据都做到绝对的精确。 看着张毅不理自己,江芸也不禁对张毅手里的工作好奇起来,走进一看上面密密麻麻的数字直接就让她脑袋开始犯昏。 虽然看不懂,不过江芸却也知道张毅正在做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便也抽了张凳子等张毅。 很快,一个个数字便不断的被填写到了保镖的空白处,一张最原始的日报表便已经做了出来。 看到张毅完成了工作,江芸不禁问道:“张毅,你手里的这张纸写的到底是什么呀?全是数字,看上去怪怪的!” “怪吗?呵呵,这可是好东西呢!”张毅伸了伸懒腰,笑道:“凭着这个东西可是省了咱们清点材料的时间呢!” 第11章 有意思吗? 虽然只是下料车间的生产日报表,但是能起到的作用绝对是巨大的,张毅相信,只要江云武按照格式一直坚持下去,哪怕下料车间的任务多么繁忙,单子如何复杂,都不会出现任何的错乱。 “张毅,刚才下班的时候我爸让你去我家吃饭!”江芸看到张毅已经完成了手里的事情,忙着说了一句。 如果说中午的时候她看待张毅只是一个年纪比她大一点的同龄人的话,那么自从张毅解决了下错料的问题之后,她无疑就对张毅有些刮目相看起来。 而且....这种刮目相看甚至带着一众好奇。 要知道,技术科的张经理都说了,除了换料都没有办法,可是楞是让张毅在几乎无解的情况下硬生生的解决了,这种救工厂于危难的行为无疑让她非常有好感。 当然,这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最关键的是张毅才刚刚上班第一天,甚至在车间呆的时间加在一起两个小时都不到,居然都成为了正式工人,比起正常程序足足提前了半年。 “那就谢谢江叔了!”张毅应了一声,赶紧将手里的资料收进了江云武的文件板上,笑道:“你的自行车还在我那边门口,要不咱们一起过去把车给骑过来!” “恩!还有饭盒也在你那边了!”江芸补充了一句。 本来两人年纪相当,而且又都到了十八、九岁的年纪,按照农村上其实已经到了结婚的年纪,江芸一个大姑娘跑到张毅这么一个单身青年的宿舍里肯定有些不合适,不过有了这个理由,在她看来无疑显得光明正大。 出了车间,两人便朝着张毅的宿舍走了过去。 可是,当两人一前一后走出车间的时候,两人明显就不淡定了。 原因是一路上无论两人走到哪儿,总有人不自觉的朝着两人指指点点,更有甚者比如那些大妈大婶的还会交头接耳的说上两句。 江芸作为下料车间主管江云武的女儿虽然才参加工作一个来月,但是因为自小就生在庆军厂的缘故大家都认识。 最关键的是,江芸长的也不错于是就成了厂子里同龄职工子弟的目标,现在居然一个新来的青工居然和江芸走在一起,无疑就成了一个非常劲.爆的消息。 当然,造成现在的局面最主要的还是因为张毅刚刚报道,厂里的工人对他还并不了解,否则如果知道张毅他老爹就是张苍的儿子的话就肯定不会那么吃惊了。 “瞧,和江芸走在一起的那个小伙儿就是下午帮厂里解决了下错料问题的张毅” “他就是张毅?没看出来啊,这么年轻!” “我看江芸对他肯定有意思了,你没见都更那小子走一块了吗?” ....... 虽然众人议论的声音很小,但是仔细也能听到一些,羞的江芸小脸通红,看着大步向前仿佛跟个没事儿人一样的张毅心里很是幽怨。 跺了跺脚,还是跟了上去。 可是还没走到张毅的宿舍,迎面就走来了一个流里流气的小青年挡在了两人前面,对江芸道:“江芸,我买了两张电视票,我们晚上一起去厂部看电视怎么样?” 说到电视票,其实就是7、80年代那个时代的产物。 因为当时家电产品奇缺,而且价格又贵,所以对于一般人而言根本就买不起,所以一般来说只有在工厂或者一些集体型单位才会购买那么一台由专人管理作为职工的福利。 当然,虽然看电视算是一种福利,但是毕竟有专人管理,为了能凑足管理员的工资,因此就有了所谓的电视票。 就拿庆军厂来说,一张电视票需要五分钱,虽然在后世看起来不贵,哪怕丢在地上很多人连捡都懒得捡,但是在79年来说却也足足是几乎将近半斤大米的价格,所以说看电视对于青工们也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 “不去!”江芸看了看身前的小青年,不屑道:“刘国涛,你有闲钱请我看电视,还不如把钱留着给你妹妹买铅笔呢,整日里游手好闲,我哥就是被你们带坏的!” 看到刘国涛,江芸就气不打一出来,嘴里虽然没骂人但是语气却没有一点儿客气。 这刘国涛是包装车间工人刘能师傅的儿子,自从初中毕业以后就想着进厂里上班,可是计划却没有变化快,原本厂子里还有在职工家庭里招工的福利,可是随着上山下乡知青的归来工作无疑就成了稀缺货。 这样一来,上班没上成就只能先当一个临时工,等有了机会再转正。 可是两三年过去了,用工政策不仅没变反而越发的紧张,于是刘国涛眼看着没了希望上班就变成了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且过了。 而原本江芸的大哥江文在厂子里上班上的好好的,就是因为和刘国涛几人瞎混,后来才变成了整日里老想着做生意。 在江芸看来,自己的大哥之所以变成这样,很大的一部分原因就出在他们身上,而刘国涛自然就是原罪之一。 所以,现在刘国涛想请她去看电视她能去才怪。 原本还想着带着美女看电视,享受一下四个现代化,却不想美人没约上反倒是挨了一顿骂,刘国涛顿时脸就有些不自在了。 如果只是他们两人,被骂了也就被骂了,反正被骂也不是第一次,可是今天却不同,今天前边不还有一个外人吗? 当下刘国涛就觉得面子有些挂不住,于是就挡在江芸的身前他还就不走了。 “刘国涛你什么意思?让开!”江芸脸色顿时一黑,本就看刘国涛不顺眼,现在看到刘国涛还真挡道了当下也没给刘国涛好脸色看,当即就准备绕开走旁边走。 可是她哪里想的到,刘国涛压根儿就没准备让江芸离开,身子朝着左边一跨,再次的又挡在了江芸跟前。 张毅有些看不过去了。 追女孩子没什么不对,可是人家都已经表明跟你不是一路人了你还一而再,再而三的找人家来事儿那就不是追求而是骚扰了。 张毅眉头一皱,站到了江芸旁边,淡淡道:“哥们你这方法追女孩子有些不对吧?人家江芸已经表明态度了,你还死缠烂打,有意思吗?” 第12章 靠鞋吃鞋 和往常一样,今天刘国涛再一次翘班了,拿官方话来讲就是消极怠工,对于下午在下料车间发生的事情他自然不知道,更不清楚有一位叫做张毅的青工居然解决了连技术科张科长都解决不了的技术问题。 当然,如果他要是知道眼前的这个看似文弱的年轻人就是张毅的话,他肯定会屁颠屁颠的掏出香烟套个近乎。 毕竟这年头,想要在厂子里混,必须就得有点儿眼力劲才行,否则如果连风向都不会看估计连临时工的工作都被人给撸了。 越想越来气。 刘国涛刚刚才在江芸那儿吃了憋,可是他那里想到张毅居然也朝着他甩脸,顿时就火了。 “哥今天还就有意思了!”刘国涛戏谑的看了看张毅,然后从兜里掏出一包《春城牌》香烟给自己点上,没好气的道:“小子,知道不,我和小芸的大哥是兄弟,按照辈分来讲她自然就是我的小妹,细皮嫩脸的一看你就不是什么好东西!” 说着,刘国涛又转过身笑着对江芸道:“小芸,不是你涛哥我说你,现在有些人就凭着一副好面相四处招惹女孩子,这种小白脸中看不中用,你可得小心点儿!” 一边说,刘国涛不时还来上两口烟,一副道貌岸然的样子还真像极了一位大哥好心提醒小妹的模样。 张毅顿时就有些无语了。 如果不是刚才亲眼看见眼前这货是如何的死缠烂打被江芸一通嫌弃,张毅都差点儿以为这刘国涛还真的和江芸关系不错的样子。 “刘国涛,你少在这儿装,你是什么人难道我还不清楚?”江芸到是一点儿也不给刘国涛留面子,不过张毅在旁边她也没有立刻发火,正要转身突然想起了什么,又朝刘国涛问道:“对了,我哥在哪儿你知不知道?” “文哥正在菜市口那边卖鞋呢!”说到江芸的大哥江文,刘国涛就满脸的喜气,当即就从口袋里掏出了一大把钱出来,得意道:“咱们摊子那边今天生意可好了,文哥担心货不够卖所以让我先回来抗一包过去,这些就是咱们今天下午的成绩!” 张毅也不仅好奇的看了过去,说真的,他还真想看看这七十年代末的小摊贩一天到底能赚多少钱。 要知道,虽然在这时候已经有人提出了市场经济这一论题,而且国家也已经开始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对于经商或者说个体户来说已经形成了一定的风潮。 但是事实上真要去干个体户的人往往都是一些没有正当职业的人,他们往往没有太高的文化,也没有吃苦耐劳的精神,不过却有着一个非常聪明的头脑,在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头初期,正是他们这一批人成为了真正的赢家。 刘国涛手里的钱不少,不过面值却不高。全是五分、一毛、两毛或者五毛的零票,而且其中还夹杂着一些粮票和布票,加在一起估摸有二十来块块钱的样子。 别看只有二十来块,但是显然并不是一笔小数目。 就拿江芸的父亲江云武来说,他作为庆军厂的下料车间主管一个月的工资也就不到五十块钱,而他们几个人一下午就卖出了二十多块,虽然这其中需要除去一定的成本,但是也不是小钱了。 最关键的是一天就能卖出二十块钱,那么一个月就是整整六百块,如果是三个人分,除去一半的成本,他们每个人一个月最少都能分到一百块钱,差不多顶两个江云武了。 “哇,这么多!”江芸也是被下了一跳,不过却并没有惊慌。 显然,江文和刘国涛等人已经不是头一次做这勾当,只不过这次赚的钱多一点而已。 “那是当然,你也不看看是谁在那边做生意!”听到江芸的惊呼,刘国涛更加的嘚瑟,还不忘朝张毅投去了一个鄙视的眼神,将钱收进了兜里,才又堆笑着对江芸道:“小芸,你看反正电视票我已经买好了,要不晚上你就去看看呗?” “我还是不去了,再说你不是去搬货吗?你先忙!” 没有继续理会刘国涛,江芸侧开身便绕过两步从右边朝着张毅更了过来。 拿了饭盒,就准备朝江芸家里走,因为是厂区而且路也不远自然就不适合再骑自行车了,所以张毅便自告奋勇的推着自行车,而江芸却是小脸通红的拿着饭盒跟在旁边。 “江芸,咱们厂子里还可以批发鞋出去零售吗?”走在厂区的煤炭渣铺成的路上,张毅不禁有些纳闷。 据张毅的了解,军用胶鞋一直就是抢手货,而且现在还是计划经济的大环境,即便是厂里边有一些做多的库存,可是也不应该让刘国涛他们几个临时工去倒腾啊。 毕竟这东西只要拿出去就是钱,虽然厂部的领导们处于身份原因不可能自己拿出去出售,但是谁家没有一两个亲戚?所以说,这样的好事应该不会论道他们几个才是。 而现在的情况却是好像江文他们一伙人不仅仅打开了市场,而且从刘国涛的口气中张毅甚至能听出他们还有不少货的样子,这无疑让他怎么想都想不明白。 “厂子里的鞋全是部队下的订单,就算有多余的也是由供应科处理的,我哥他们那是自己做的鞋!” 看着张毅疑惑不解的样子,江芸顿时哈哈大笑起来,说道:“咱们生产大货的时候每个车间都会有不少的边角料,我哥他们就是收集的这些材料让人帮忙重新做的。只不过像鞋面这些大多都有不少的接头,不太好看,不过多压上几层却更加的结实,在加上我哥他们卖的也不贵只有一般普通军胶一半的钱!” “哦!”张毅这才恍然大悟。 他刚才还想着,这江文几个人怎么会有这么多鞋买呢,现在听江芸这么一解释他立刻就明白了其中的意思。 正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感情这几个家伙靠着鞋厂吃鞋呢! 第13章 临时工与正式工的区别 事实上其实在厂职工利用工厂的边角料、废料做一些自己需要的东西并不罕见,甚至可以说是一种隐性的福利。 毕竟国家不是提倡说我们要以厂为家嘛,既然厂子都是自己的家了,那么废物利用一下自然也是理所应当的事情。 更何况大家伙都是老鞋匠,做了一辈子鞋别人都能穿轮到自己当然也能穿,只不过别人需要用钱买,而鞋厂的工人师傅们则是自己动手。 像江文这样拿一点儿边角料做点鞋出来卖的情况并不罕见,严格上来说就是工人们捞取外快的一种途径,只不过一般大多都只是做个三五双换点钱贴补家用而已。 而江文他们几个显然就做的有些大了,整口袋的弄显然已经把这种小福利当成了工作,在张毅看来也许现在还没人说什么,可是只要时间一长,绝对是不可能做下去的。 要知道在这个年代实际上对于工人来说大家的工资都差不多,可是一个个当牛做马辛辛苦苦干了一个月,结果还没人家几个小青年赚的一半,任凭谁心里也想不过去。 并且对于厂子里来说,一个工人弄个三五双的材料还在理解的范围之内,可是你特么成批量的弄哪怕只是废料那影响也是非常严重的。 所以出于这样的原因,厂子里的领导自然不会不管,而结果就是这门生意做不下去。 在前往江云武家的过程中,张毅也稍微的向江芸打听了一下江文他们的情况,结果和他所想象的还真差不多,不过其中却还是有一部分情况和他预料的不一样。 原来江文他们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产自销,相反的来说更像是集体合作的这样一个方式。 因为工人师傅们的工种不同,所以他们每一个人的分工就不一样,而制鞋本来就是一个工序十分复杂的产业,通过一个人是非常难自行完全生产出来的。 所以他们就联合了一些厂里的想要赚一点儿外快的工人子弟来进行组织生产,然后将成品鞋通过在菜市场或者一些人员比较集中的地方进行售卖。 而这样的方式姑且不说是不是侵占了厂子里的利益,但是确实让他们手里有了一些闲钱。 张毅自然是看不上这点小钱的,他所感兴趣的是江文居然想到了利用手里有限的资源来创造利益的想法。 要知道就在今天的时候,邓公南巡讲话的时候就已经提出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从而带动共同富裕,所以说从这一点来看现在的大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而以前的所谓做生意就是资本主义的论调已经完全被消灭了。 所以在张毅的想法中,江芸的大哥江文虽然做鞋的技术可能不怎么样,但是头脑绝对非常灵活,还真是一个做生意的好料子。 庆军厂的住宅区并不远,很快两人便有说有笑的来到了江家门口。 一进门张毅就看见坐在木椅上的江云武。 “江叔!” “恩,小毅过来啦!”江云武抬起头,看见是张毅,笑道:“今天上了半天班感觉怎么样?” “还好,到是让江叔你费心了!”张毅客气道。 “我.操了哪门子心?还是你自己有本事!”说到这儿江云武就不由得感叹起来,对张毅赞叹道:“上班第一天就帮着厂里解决了连技术科都解决不了的问题,而且还直接转正,要是你爹知道了那还不高兴死啊!” 说到这儿,江云武似乎又想到了什么,又问道:“对了,你有没有把这个好消息通知家里?” 临时工转正绝对是大事,不仅代表着从此以后正式的捧上了铁饭碗,而且还能提前足足半年拿到正式工的工资,这就是一个地位的变化带来的好处。 而最关键的是,张毅上班第一天就转正,同时也代表着厂领导对他的重视。 “啊?还要通知家里啊?“张毅有些疑惑的问。 在他看来,转正不过是一件最正常不过的事情了,虽然....是提前了一些时间,可是并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而看江云武所表现出来的郑重,显然觉得这件事情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情。 “那是当然!”江云武笑道:“虽然接班的人都能转正,但是其实并不是你想的那样简单。根据工厂规定,凡是在厂子里工作半年以上的临时工都有机会转正,但是实际上这个转正也是有区别的。 就比如说接班的临时工和一般普招的临时工就有两种区别。接班的临时工是必然能转正的,而普招的临时工除非是有关系或者技术非常强,否则的话就算干一辈子那也是临时工。 你是接你爸的班进厂的,自然会转正,可是要等名额还真不知道要等到那一天呢!所以啊,你这提前转正一方面是你帮厂里面解决了问题,另一方面也多亏了郑副厂长。既然已经提前转正了,当然就应该给家里报报喜,省的家里人替你操心!” 听了江云武的解释,张毅这才明白原来在他看来普普通通的转正里边居然还有这么多门道。 “那好,明天中午下班我就去邮电局给家里发电报去!”张毅挠了挠头,不好意思的道。 “恩,那就明天吧!”江云武点了点头,说道:“明天上午我也抽点儿时间,去后勤科那边帮你把下半年的劳保什么的帮你领了,除了留一些自用外你一并也给家里寄回去!” “谢谢江叔了!”张毅赶忙道谢。 在国营单位每个季度其实都是有劳保产品发放给正式工的,这也是正式工和临时工的区别之一。这劳保产品包括工作服、洗衣粉、大米、油甚至牙膏牙刷、毛巾等生活用品都非常齐全。 像江云武这样全家都在工厂里生活的家庭来说自然是按照季度领取,而一些单职工因为只有自己在工厂,而那么多劳保用品一个人也用不完,所以他们往往便会找关系直接领取一年的劳保,在留下足够自己使用的部分外全部寄回家里。 第14章 弄潮儿(上) “啊?还要通知家里啊?“张毅有些疑惑的问。 在他看来,转正不过是一件最正常不过的事情了,虽然....是提前了一些时间,可是并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而看江云武所表现出来的郑重,显然觉得这件事情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情。 “那是当然!”江云武笑道:“虽然接班的人都能转正,但是其实并不是你想的那样简单。根据工厂规定,凡是在厂子里工作半年以上的临时工都有机会转正,但是实际上这个转正也是有区别的。 就比如说接班的临时工和一般普招的临时工就有两种区别。接班的临时工是必然能转正的,而普招的临时工除非是有关系或者技术非常强,否则的话就算干一辈子那也是临时工。 你是接你爸的班进厂的,自然会转正,可是要等名额还真不知道要等到那一天呢!所以啊,你这提前转正一方面是你帮厂里面解决了问题,另一方面也多亏了郑副厂长。既然已经提前转正了,当然就应该给家里报报喜,省的家里人替你操心!” 听了江云武的解释,张毅这才明白原来在他看来普普通通的转正里边居然还有这么多门道。 “那好,明天中午下班我就去邮电局给家里发电报去!”张毅挠了挠头,不好意思的道。 “恩,那就明天吧!”江云武点了点头,说道:“明天上午我也抽点儿时间,去后勤科那边帮你把下半年的劳保什么的帮你领了,除了留一些自用外你一并也给家里寄回去!” “谢谢江叔了!”张毅赶忙道谢。 在国营单位每个季度其实都是有劳保产品发放给正式工的,这也是正式工和临时工的区别之一。这劳保产品包括工作服、洗衣粉、大米、油甚至牙膏牙刷、毛巾等生活用品都非常齐全。 像江云武这样全家都在工厂里生活的家庭来说自然是按照季度领取,而一些单职工因为只有自己在工厂,而那么多劳保用品一个人也用不完,所以他们往往便会找关系直接领取一年的劳保,在留下足够自己使用的部分外全部寄回家里。 “谢啥?“江云武故意摆出一副生气的样子说道:“你既然叫我一声江叔,给你办这点儿小事儿自然是应该的,更何况你帮厂子里解决了大问题,稍微给你开开后门别人也不会说什么闲话的。” 说到这儿,江云武就有些感叹起来。 张苍和他年岁差不多,而且是同一天进入工厂上班,到现在他成为了庆军厂的车间主管而张苍却为了给张毅腾位置而提前退休,可以说是两人之间他江云武绝对比他这位老兄弟混的好的多。 可是前人再强,后人却成了一包糠,这无疑是让他最郁闷的地方。 就在前往前往江家的路上江芸就说过江文的问题,所以对于江云武脸上流露出来的郁闷之色,张毅自然也能猜出几分。 当然,张毅并不觉得干个体有什么不对,相反的他认为在这个时候能看准形式,并且还有勇气付诸行动的人这无疑是睿智的。 毕竟放弃一个旱涝保收的铁饭碗,也是需要极大地勇气的。 正说着话,江芸的母亲刘玉兰就端着菜笑着走了过来。 “老江,你看你,人家小张第一上门也不叫人家先坐下!”看到张毅正站着,刘玉兰就没好气的对江云武道:“整日里当你的大领导当习惯了,回个家也摆谱!” 说着,又向张毅道:“小张到你江叔这儿别客气,就当自己家里一样啊!” “谢谢刘婶!”张毅礼貌的点了点头,也不客气,自顾自的就坐在江云武的对面,和江云武有一句没一句的继续闲聊。 虽然说的都是些没有营养的话,但是两人之间也逐渐的拉近了距离。 而江芸这个时候自然是也跟着去厨房帮忙,现在的她虽然已经上班了,但是作为女孩子在家里她并没有多么高的地位。 当然,这便是中国传统的思想的荼毒最好的体现。 等到菜都已经快要全部上桌的时候,江文也回来了。 对于江文张毅是非常好奇的,在他的潜意识里张毅认为江文应该是一名具有超前意识的弄潮儿,可是当亲眼看到江文的时候他不由得非常失望。 因为现在的江文根本就没有哪怕一点的个体暴发户形象,相反的严格的来说更像一个菜市场卖菜的小摊贩。 这样的形象与张毅心目中的成功人士自然是八竿子打不上,当然这也只是表面形象原因,毕竟这年头能想到做生意也是难能可贵的,至于赚多赚少只要有这个胆识也算不错了。 “爸、妈我回来了!”一进门,江文也发现了张毅,略一思索他便也清楚了张毅的身份。 看的出来,张毅的到来江云武一家肯定都是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