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洒故园》 正文 第一章生不逢辰苦泪多 任浚(濬同浚)(1595年一1656年)字文水,号海王益都人﹤今山东淄傅人﹥崇祯辛未进士,明末清初贰臣,官至刑部尚书入《贰臣传》甲编。 历史总是用简洁的语言概述一个人的一生,因为历史人物的繁多,能得到历史“点化”的绝非寻常之人!而每个人就是一部书,一段绝非寻常的历史!也只有细节的血肉才能构造一个人的信仰,精神与灵魂。而任浚正是历史长河中翻滚着的一朵浪花,它激荡的冲撞,能否留下回声,历史留下了答案功过是非任人凭说。一个白发苍然的老人,站在故乡的云行山上,一手捋着长须,一手倒背着,他那不屈傲然的身躯在寒风中挺立着,随着一行苍老的眼泪沽沽而流的是袭上他心头的是那今生永远难以忘怀的人生往事..... 一五九五年的一天,益都县博山夏庄任家的一家院子里传来了婴儿“呱呱“落地的声音,而在接生婆的惊叫声里,任父看到了随着孩子落地的居然还有一条蛇!消息不弪而走,人们众说纷纭,奚落声,嘲弄声不绝于耳,这夲来是一大喜事,而由于蛇的随之下生成了千古奇闻,任母杨氏空以泪水洗面,而慈善心软的任父没听村人的话,把蛇打死,而是把恋恋不舍的蛇儿,一直送到山上。 这一亘古少有的新鲜事儿,自然传得很远很远,远在近百里之外的杨氏娘家也听说了,他们没为杨氏的安康与否惦念,居然也和世间人一样嘲笑!没人管住别人的非议,这孩子,任父给取名浚儿,他从小便和爹娘一起笼罩在世俗所带给的无形的“阴云迷雾“之中,只能随着岁月的流转轮回中,淡化所有“乐此不疲“的“口舌“们,方得让生活回到平朴自然的状态之中! 这种度日如年的生活,总算熬到了浚儿能说会跑的年头。活泼可爱的浚儿平添了爹娘少有的欢喜。当杨氏领着浚儿走向田间地头的时候,总引得一群孩子们的嘲笑,这时浚儿就挣开娘的手,投掷上几块土嗑拉把他们赶走,从大人和孩童们的嘲笑声里,他隐约知道了原委,而他极力维护着娘的尊严,每当逡儿把孩童们追得很远很远的时候,娘就焦急地喊着“浚儿快回来......“浚儿很听娘的话,跑回来擦干泪水和娘干着自己力所能及的活儿。 也许是承受不了世间那无尽的非议和嘲讽,还是生活过于艰难的重负,任父在浚儿七岁那年病故了,凄苦的生活一度让他们母子雪上加霜。而再难的日子也要过下去!浚儿幼小的心灵过早地承受了生活的重负,他们相依为命地活着......真的不知道还有多山风吹雨打降临到他们这多舛的家里。 腊月里是姥姥的生日,半夜星光里,娘就把浚儿叫起,挎着个包袱,他们娘俩一步一步的丈量过几十个村庄才来到了近百里外的白峪村。姥姥家虽说不是大户人家,可也是衣食无忧的中上人家,而与浚儿家相比那是相形见绌!浚儿因为一年才见着几个表兄妹们,显得格外亲切。他光这个头,顶着个寒风跑得个满头大汗。姥姥举着个龙头拐杖总是喝斥着浚儿,嫌他是个调皮将军,怕累坏了她的孙儿孙女的,让他停下来,浚儿哪里听姥姥的话总是跑得越欢,叫喊声越大!浚儿听着姥姥的声音不对劲总是冲着他吼,他便不时的跑到她面前扮个鬼脸,气谓姥姥摔打着个拐杖叫骂着,俨然一副凶恶的巫婆的样子!每当这时惹得亲戚们大笑不已!而浚儿娘这时便把他拉住,心疼地给他擦着汗,抚摸着他那冻得裂口出血的耳朵,心里不是个滋味。 晌午快开席的时候,姥姥坐在正中的太师椅上敲打着龙头拐杖在地上“嘚嘚“作响,嚷着浚儿几个孩子停下玩耍,要分棉帽了,每个小孩一个。浚儿听了一蹦丈把高,因为几个孩子就他没戴帽子,他听了自然高兴,依偎在娘身边焦急地盼着姥姥发帽子,而且是姥姥亲手缝制的!当一个个崭新的帽子发给各个孩子时,孩子们戴在头上有说不出的喜悦和温暖。当姥姥把浚儿叫到她身边,把最后一个帽子戴在他头上时,满屋的人突然哄堂大笑,原来带在浚儿头上的是一个无顶的帽子,浚儿摘下来一看,“凭什么给俺个这样的帽子!“他哭喊着狠狠地摔村口在地上,跑到娘身边拉起娘的手喊道:″娘,咱回家!咱以后不来了,再也不来了!“娘在亲人不息的哄笑中,捡起了帽子,啜泣着背起了浚儿头也不回的走了,浚儿在娘的背上哭喊着:“娘,俺不要,俺不要这帽子!不要!......“而娘却把这帽子攥得更紧了,她的手在嗦嗦的发抖! 回到家里浚儿大病了一场,幸好私孰老师的周济和帮助,从此,他变得沉默寡言了,世态的炎凉,残酷的现实在他幼小的心灵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每当浚儿不好好读书时,娘便把那顶无顶的帽子放在桌子上,浚儿看着它说:“娘,你把它收起来吧!俺一定好好上学,以后考上官,让你过上好日子,让他们看看!“娘看着儿子坚决不屈的样子,把他拥在怀里哭起来。 在学堂里,浚儿总是第一个先到,一天私孰老师觉得纳闷便问:“你吃得什么饭,怎么总是这么快,来得总是这么早?“浚儿答道:“俺吃了三个饼子。“一听说他吃了三个饼子,老师非常高兴,便又问:“你家有多少粮食?“浚儿不加思索的答道“十二鼻!“ “十二鼻?“老师想十二鼻,这个“鼻“是什么单位?他百思不得其解,又不好意思问,因为任浚是学堂里最聪明的,他知道的知识比别人多也不足为怪。可这“鼻“是个什么单位,一直困扰了老师很久。直到私孰老师到他家,看见他家的粮食在三个罐子乘着,而且每个罐子都有拴绳的四个鼻,他这才明白浚儿说他家有十二鼻粮食的意思了,只不过是三罐粮食,老师看了不禁辛酸!当他向浚儿娘问起“三个饼子“时,她指着锅里沉湎后的糊糊,正如一个圆圆的饼子!老师明白了,以后便更加出心教导他了。 村南有座云行山,山上有座“关公庙“,老师经常领着孩子们去读书,在幽美的大自然中,他们朗颂文章会比单单在学堂里要惬意多了。每每到关公庙浚儿总是对着关公的雕塑深拜不已,因为老师在讲《三国演义》,讲到“刘关张“的桃园三结义,他最崇拜“关公“,下定决心,好好学习,练好功夫,长大要做一个象“关公“一样重情重义的人! 命运的残酷在于他不会优待落难者,他唯恐弱者不倒下,足以证明他的存在的骄矜和傲然!而浚儿似乎能接受这命运给予他的苦难!他仿佛知道要想让自己摆脱命运束缚的只有知识,也只有在拥有和融入的知识才让自己有能力去辨析人间的是是非非,才能驾驭起人生的动力,好让自己在坚强中改变自我。在那个时代唯有通过科考去攀登一个又一个向上的台阶,他知道,为了死去的爹,为了忧郁的娘,为了结束那无休无止的嘲弄和耻笑,他真的別无选择! 正文 第二章故园苍茫路漫漫 任浚是个懂事的孩子,他在母亲杨氏的教育下在私塾老师幻载培下,很快读通了四书五经,几年后成了青州府最年青而又远近闻名的秀才,人们开始对他们“刮目相看“,那曾经无数次嘲弄他们的“口舌“们,见风使舵的转换着不同的版夲,说什么当年浚儿与蛇同生,蛇是什么?俗称“小龙“,与龙同生,以后必成气候。幸好杨氏早熟谙了世事的炎凉,听了只是淡然一笑,嘱咐浚儿成为秀才只是漫长的科举之路上迈出的第一步,以为的路才充满坎坷和不平,浚儿总是答应着,说继续努力学习,我们哪有骄傲的资本?娘带着嘱托和牵挂把他送到了青州府去求学。那时的青州府有着浓厚的文化氛围,也许是古老的科举制度使然?还是中国那丰富多彩的文化底蕴让人们为之倾倒?沉醉?亦或兼而有之?反正任浚来到这儿后如饥似渴的学习,当时老师说他“遂使炎暑蒸体,凄雨腊肌,未敢一日辍学。“虽然那时生活艰难,但他对知识有一种如同饕餮天物的欲望!1615年他到济南参加“乡试“原本轻车熟路的题目,他做得游刃有余,他信心百倍,而后来却名落孙山,他一度一蹶不振,好歹好心人凑钱给他买了一头毛驴给人拉货,勉强度日。一日在私孰旁听到一书生在朗读文章,他一听是自己考试时写得文章。便对他说:“你说这个有啥用?“那书生说:“此文写得深奥,恐主考官也难懂,写得妙!“任浚便说:“写得好,不也名落孙山!连个举人也考不上“经过攀谈,书生才知任浚是文章的作者,甚是崇拜,结为好友,便在他的鼓励下,任浚于1618年第二次到济南赶考,人们告诉他如今阉党当道,不给主考官钱两,考得再好也不会通过,任浚不从,使再次名落孙山!这次打击让他感到无望,但让他看透了大明王朝的腐败与没落!一个曾经多么浩大震撼人心的大明期,才不过二百多年的风雨历程,竟然演变地变目全非,开国皇帝朱元璋何等英明,惩治腐败的力度,空前绝后,才留下了明明朗朗乾坤,也许是一种历史的轮回,还是一种“物极必反“的自然规律,颓废而又浑浊的世情如江河日下,曾经揭竿而起而打拚天下的先皇谁承想,已经有千千万万的民众冲着他的江山而“揭竿而起“,这是一种历史的嘲弄?还是对王朝的一种绝望而自发生成的一种拯救!全国各地以李自城为首的起义军最为庞大,在冲击着这个大明王朝动荡不安!任浚开始对眼前的世界关注起来,他对自己的艰难处境和未来感到无望l,苍茫的人生之路啊,起点在哪里?而母亲杨氏一次次地鼓励他不要放弃学习,老师也来给他加油助威,那“学得文武艺,货与帝王家“的老生常谈早已让他生厌,但老师说的“时势造英雄,不去搏一回,永远没有希望!“让任浚动了心,他便于天启元年(1621年)第三次到济南赶考,仍旧名落孙山。三次落第给他的打击不小,而母亲杨氏总是小心劝慰,让他不要气馁。任浚默默地答应着,也感到“百无一用是书生“的落寞和愧疚!他站在故乡的云行山上,感到前途的渺茫,感怀父母的养育之恩,和自己落第的那种惆怅,自然牵惹起悠悠的泪水...... 随着年龄的增长,浚儿出落成一个气宇轩昂,谈吐不凡的英俊青年,有人说他长得象“曹操“,更有人说象“关公“。他苦笑着,觉得别人在奚落他,幸好他喜欢和人交谈,愿意结交一些谈得来的朋友,而荊山寺的住持了缘和尚就是他的好朋友。了缘姓张,是芝芳村的,因为是同学,小时经常游玩。荆山寺,又名普安禅寺,位于南麻西的傅家庄的北山上,始建于隋文帝十年(590年)广于唐宋极盛于元,明,和河南嵩山少林寺相媲美,俗有“南少林“之称,这里香客云集,楚日烟火萦绕,祈祷声不绝于耳。建有大殿宝殿,天王殿,千佛阁,十二层砖塔等,一棵古老的银杏树遮住了半个庭院,以前了缘和尚与任浚在树下的石桌上喝茶吟诗时,说到这树他出口成章,“树大根深长得牢“,据说他的师兄了凡是皇帝的替身僧,因了这层关系,他便成了“僧官“管着方圆几十家寺院,故借树炫耀自己“树大根深“,而任浚听后微微一笑便道出:“我要得第连根刨!“了缘听后大笑不止,笑任浚的“少年轻狂“。都三次落第了,还得第?猴年马月吧?任浚听出了他大笑的深意,心中自然不悦。 一日,任浚去荊山寺拜访了缘,了缘正忙,说要去视察别寺,去去就回,让小和尚修圆照顾着,修圆是个十岁左右的孩子,自幼父母双亡,因为有着同样的境遇,任浚很怜惜他,总是教给他一些诗词,小和尚聪明,总是读几遍他就记下了,久而久之便混得很熟了。修远领着任浚围着寺庭逛了一圈,任浚嚷着累了,修圆便把他带到了缘的卧室休息,任浚见卧窒的床上有个“云点“,他拿起木锤一敲,听到“吱吜“一声门响,卧室的墙上居然打开一道门,走出两个“妙龄女子“,她们一看不是了缘,便下跪,喊救命,要任浚把他们救出去,并说屋里还有许多姐妹。任浚一看勃然大怒,他这么信任的朋友竟然干出如此苟当,这时修圆进来,忙让女人进去,把任浚拉出卧室,正好碰上急匆匆回来的了缘住持,了缘进屋见锤子已动,知机关已识破,但暗中吩咐众僧把住寺门,不让任浚走出寺门,并约任浚去银杏树下喝茶。和修圆见了缘往茶里投毒,便暗中嘱咐任浚不要喝茶,想到儿时的玩伴,交心相伴的兄弟,竟然如此放荡狠毒,又况乎是一个和尚,佛家的“慈悲为怀,哪儿去了!“任浚恼怒之余,把滚烫的茶水泼在了了缘的脸上。了缘大喊:“捉住他,不能留活口“和尚们纷纭而上,打成一片!任浚慌然而逃,见戒备森严,打斗间不见出路,最后在修圆的指引下,翻墙而逃。 任浚知道了缘的势力广大,不会放过他的,他便和母亲说明原委,连夜逃走。他一路奔走,虽然辛苦,他庆幸自己还活着,如果没有小和尚修圆冒死相救,他恐怕没有今天,尽管他牵挂着修圆的安危,但自己如此处境,也无能为力。但他相信凭着修圆的聪明机智一定会化险为夷的。 一日,任浚来到河南地界,实在饥渴难耐,而又拉不下面子乞讨,他便忍耐着,来到邱家大学堂前,见学生们不读不学一脸愁容,他便上前攀问,一学生说:“先生吃酒去了,回来前让我们必须写好一篇文章,如写不好都会挨打!“几个曾经挨打的学生吓哭了。 任浚劝学生别哭,说自己能帮忙写,但是由于饥渴难当,怎么写?学生会意,便拿来饭菜,任浚饱餐一顿,便提笔千言,文章写就。学生们欣喜照抄感激任浚。邱老先生回来后,开始检查作业,见作文千篇一律,完全出自一人之手,先生拿出戒尺,几经拷问,一学生说明了情况,交出了底稿。邱先生一见底稿,见笔迹似曾相识,急忙命令学生们把任浚追回。 任浚见邱老先生白发须飘,一派仙风道骨,经叙谈原来他是退休林泉的学官,曾任两届的副主考,阅过任浚的文章,他直言不讳说任浚文笔健拔,夲应中考,都是因为无钱疏通主考官,他感叹世风末落,无力回天。 就这样任浚在邱家学堂安顿下来,平常和先生喝酒饮茶,谈古论今,先生如逢知音,欣喜自如。而任浚把邱先生以老师为尊,帮着教导载培学堂里的学生,方法独到,别出心裁,先生大为赏识。这样不仅给邱先生减却了几多负担和烦忧,而学生们在他的教导下,日渐成长,学识大增!!,先生大为感激。 数月后,先生劝任浚再次赶考,任浚因三次名落孙山,早无信心,先生便说,这次主考官是我的学生,任浚信心大增,便带着先生的举荐信踏上了赶考的征程。天启四年(1625年)八月初九,十二,十五三日任浚第四次参加了省城济南贡院的山东乡试,经过他不懈的努力,终于高中甲子科举人!考官盛赞他“识负日月,学沛江河,可称天下土!“ 任浚中举后欣喜无比,他历数着这十年来的艰辛,泪水难禁,他要把这最好的消息首先要告诉他几年来整日为他牵挂的母亲,当风尘仆仆的赶回家时,母亲和他相拥痛哭失声。人生迈出的一步何等艰难,整整十年!这十年来,他见母亲的头发已经斑白,这十年来他见世事如此动荡,人心如此叵测,不禁感伤,他便更加努力,在自己的《凤梧轩》里潜心苦读,他要积蓄更大的力量作着人生历程的再一次冲刺!他不知道自己再迈上一个人生的台阶,还需要付出多少代价?多少岁月?但相信只要不放弃,无论付出多少代价,日子不会久远的!因为中国的莘莘学子们都在和他一样努力改变着自己的命运! 正文 第三章春望犹寒泪不干 纵观明朝末年忧愤独上心头,而身在其中的任浚呢?更是激愤难平,人生之路从来不单单是靠某人指引与否,而是事体逼发的力量把他推上一条不归之路,从幼年亲戚那“无顶之帽“的耻辱,寒伧生活的经历,荊山寺的死里逃生,和了缘结下的一段仇缘,到科考的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在逼便着他不断努力,稍有停歇或放弃,轻者是无尽的嘲笑,重者是仇者致命的打击!看到母亲那日渐苍老的面容,和那不由地发出的一声轻叹,任浚曾跪在母亲膝下劝慰她,“有儿在,母何忧?“然而只是空言的失败,又何不让母亲担忧?他看到了朝政的腐败与没落,作为正气凛然的他与世俗那么的格格不入,他想到遁隐,寻找那心灵的一片净土,然而普天之下哪里有?他自以为传教佛法的寺院该有吧?没想到了缘的追杀让他感到彻底的无望!他根本没有停下的理由,甚至不敢有一丝放弃的奢望,他只有坚守着自己那固守的正义去面对人世间的是是非非,既然邪恶掌权制造出的是黑暗,何不让正义者来掌权来创造光明呢?! 这种家国忧思如一股动力在催促着他学习努力,他的人生之路已没有退路,只有勇敢的走下去! 天启五年,(1626年)任浚在好心人的资助下踏上了进京赶考的征程,他经历过乡试的坎珂境遇,他渴望世态有所好转,然而仍然由阉党魏忠贤操控的大明江山山,在几年后的今天非但没有好转反而愈演愈烈!谁去迎合世俗,求和丑恶就会有上升的机遇,任浚依旧我行我素,用笔在纸上慷慨陈词,理据俱全而在由阉党施凤来,张瑞图作为主考官的眼里,任浚的文章不合时宜,即使文采何等卓越,在唯利是图的主考官眼里也是不名一文!尽管他竭尽全力的去争取,也只会是落第的结局!而当时奉迎权贵,一掷千金的张好古虽然文采不名一文,却因为极力钻营,投机而取巧,征得魏忠贤的赞识,而成为流传千古的“连升三级“的成功范例!是该赞颂“时也,势也!“的苟合?还是继续披肝沥胆的去斩断邪恶?任浚知道自己,即使败了,只要不倒下会依然前行的! 如果把科举考试当作一场战争来打,那就应该学学孙子的“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任浚觉得自己正是知己而不知彼,的确他只知道象“书呆子“一样学习,而对大明王朝知道的太少了,他理应去探究一下自己落第失败的原因在哪里?尽管有人给他找出了“症结“所在,“不懂得圆滑世故,不懂得投机取巧。“的确,这些是所为一个正直的人所鄙视所摈弃的,尽管这些现象在一些时候形成风气,但是这种“恶政“只会让王朝颓废的越快,让恶者成为历史的罪人,因为每个王朝的兴起是正义者的打拚,衰败时的力挽狂澜也是正义者的不懈努力!任浚第一次剖析这个王朝的起起落落,他似乎找到了突破口,就是权力的流失,万历皇帝足有二十几年不上朝,把他的权力错谈地交付于九千岁魏忠贤,如果魏忠贤是个正者,他会象诸葛亮一样为刘备“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而他恰恰相反,是个“大恶之人“,朝廷之上乃至地方官员唯他“马首是瞻,“不听命者动者以暴力除之,尽管以东林党为首的顾宪城,邹元标,叶同高,等人与他以及他的势力死嗑,但终归势力单薄,岌岌可危。恶政蔓延到社会的方方面面,这个王朝的希望在哪儿?除非再来个朱元璋再世?那只是梦幻罢了!当所有的恶习成为习惯流于湎然的时候,正如一股黑色血液注入社会这个大动脉,社会的种种病垢便呈现了出来,无人救治,只会泛滥无边,加上恶人加小人的推波助澜,安有治好之理?1620年的万历驾崩,对人民来说是个喜事,大都认为会有一个崭新的开始,然而这个王朝的罪魁祸首还不单单是万历皇帝,而是魏忠贤,他用驾空万历的方式,同样驾空操控了明熹宗朱由校,让他沉迷酒色之中,江山名头上是朱家的,实际上是他魏家的,更甚者有人发现他早为了成就自己的“皇帝梦“而造出了“龙座“,皇袍,皇冠也早已在某个不眠之夜偷穿了无数次,只等他周密安排的计划胜利实施的那天,他就可以名正言顺的黄袍加身,也圆了他那酝酿多年的“皇帝梦“。他这完美的计划早已暴露无遗,“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历史上有“庆父不死,国难未已“的传说,然而,没过几年“庆夫“没死,皇上却死了!1627年新的皇帝崇祯帝登基,他再也不象前几任皇帝一样受魏忠贤操控了,他当燕王时,就暗中收集了魏忠贤的“罪证“等到有朝一日,把这个“历史罪人“绳之于法,能够掌握王朝的最高权力,而此时,便是最好的机会,他联会东林党的所有忠臣,终于把魏于贤搬倒了!1627年11月于1日,魏忠贤自缢于狱中,这个消息一经传出,整个朝廷乃至全国人民欢欣鼓舞! 任浚的朋友孙廷铨,和私孰老师前来相告,他们预言魏忠贤时代的终结,将是一个新的时代的到来,也是所有学子们示展抱负的时侯了。他们在“凤梧轩丨里一彻长谈,不觉已经天亮。老师叮嘱任浚不要焦虑,心急,要在等待中韬光养晦,生命要有定性,要做到世情万变而不惊。任浚感激老师的教诲,他想的也正如老师说的,一个魏忠贤拿下了,而他的机构和整个体系要想拿下,得需要很长一段时间。 任浚通过对社会的剖析,和与所学知识的融汇贯通,他有种胜券在握的信心。作为一个寒士他们的理想和抱负,考试入仕的目的,绝非是为了升官发财,说什么“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不过是一种庸俗的基调罢了,一个真正受尽苦难的人,想到的未来是要创造出一个美好的世界,与志同道合的人,共同去实现自己的抱负与担当!尽管理想与现实之间是天壤之别,但只要去做一切会得到改观的! 崇祯皇帝一直为他的大明江山的存亡而考虑,尽管江山的衰败不是一朝一日形成的,是从哪一代皇帝积累起的恶习成风,他无从考据,揭自己祖上之疤痕,无疑是在打自己的脸。面对社会问题的重重繁琐,他决定一一去治理,尽管清除魏忠贤残部让朝廷处于明朗,百姓叫好,但在大兵压进的农民军眼里,不领其情,他们则认为崇祯帝的苦心真的是把“死马当作活马医“了,一个早已病入膏肓的江山,纵然极力去医治也是徒劳的!在遍及全国的农民军眼里大明江山早已名存实亡,在社会的最底层由于深受苦难才揭竿而起的,他们不会崇祯帝的一点仁政而中途折回,最猛烈的李自城大军,飞称闯王,向当年明朝先帝朱无璋一样浩浩荡荡,所向披靡。这样一个风雨飘摇的江山,崇祯帝没选择逃避,而是用他那微弱的身躯硬扛着,他“鸡鸣而起,夜分不寐,往往焦劳成疾,宫中从无宴乐之事!“他觉得只有这样尽心尽力的去拯救残局,百年之后才有脸见列祖列宗。他知道只有他自己的努力还仅仅不够,他必须载培发掘一批与他同舟共济的人才与他共同扛起江山荣辱。于是他于崇祯四年(1631年)在故宫太和殿举行了一次全国会考,任浚等待多年的机遇终于到来了,他意气风发,文思泉涌先后通过了周延儒,何如宠为主考官的礼部会试,最后又通过了皇帝亲自在太和殿主持的殿试,皇帝阅卷对其文笔大为赏识,遂赐进士及第。任浚听说及第后并无太多的喜悦,反而涌出感伤的泪水,他回思科考的坎坷历程,从一个踌躇满志的少年,拚搏到而今人到中年,他提笔写下了“乡试易,会试易,殿试更易;道考难,府考难,县考更难!“的对联,考生们看后颌首赞叹不已。 唐朝诗人孟郊及第了写下了“春风得意马啼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诗句,虽然孟郊与任浚都是寒门及第,而他远没有孟效那旷达欣喜的心情。 回到家时他拥抱着母亲痛哭失声。他等候了多少年,在梦里企盼了多少年的理想终于实现了。村里的人们为他们感到高兴,前来祝贺,有人说,他娘俩的苦日子总算熬到头了!任浚的师生们也前来祝贺,都为他感到欣喜。不久,皇帝下旨任命任浚为山西芮城当知县,从此,他开始了人生的仕途生涯。他面对满目疮痍的家国故园,感到了责任的重大,更大的风雨将会降临,但他早已做好了面对的准备。 正文 第四章初入仕途知世艰 当任浚回到阔别二十载的姥姥家时,亲戚们汇聚一堂,兴高采烈,自然外甥成名,自有姥娘家的荣光,因为这儿也是他的根,寒伧生活的经历也让他懂得了“亲戚“这个词的真正含义,“亲戚“是富者的休戚与共,而是贫者的无端受气!尽管世态的炎凉早让他看惯了那虚伪的嘴脸,甚至在他的学识渐长的感悟中,深深地理解到,真的应该感谢这些平素不曾问候,人家成名后感荣光的亲戚们,无可更改的世俗,想来倒让他凄然一笑,在觥觞交错间,他悲伤地看着他们的欢喜,而不曾磨灭的记忆让他陷入了深思。母亲杨氏懂得浚儿的心思,生怕有什么闪失,就把他从痛苦的回忆中叫醒,“浚儿,来给姥娘敬酒。“ 姥娘早已白发苍苍,依旧举着她那龙头拐杖敲在地上嘚嘚作响,座在太师椅上依然威仪!任浚不敢怠慢,强作欢颜,敬了姥娘三盅,说了些客套的话,又和曾经的兄弟,儿时的玩伴们互相寒喧喝酒,气氛喜气纷然。席间,人们谈论的都是什么升官发财的俗念,想到和今天的县太爷是亲戚自然个个觉得沾光不少,席间他们笑声从未间断,而他们从未体味或谈论他们几十年的辛酸,想到这,他便拉起母亲要走。临走时,姥娘笑着问:“浚儿升官了,以后会步步高升,这怎么说也是托的姥娘家的福,可曾想到有什么表示?“任浚拱手回敬,“这个自然,姥娘你放心,浚儿要给你们盖个高楼,让你们都住到楼上!“众亲戚们一听,更加兴高采烈,姥娘热切的攥着任浚心手,“一言为定?”“嗯,一言为定!“在众亲的热情的欢送下任浚不无伤感的回到了家里。(后来任浚真的拨钱两给他们盖楼,一盖盖了好几年,最后他们也没住上,因为盖到两层欲封顶时,任浚说就盖到这儿,在人们的愤怒的质问声中,他拿出了当年姥娘送给他们那个无顶的帽子,人们哑然。直到九十年代,笔者经过白峪时,见那楼房已成废墟依然矗立在那儿,不无苍凉!) 心中无限的忧愤和积怨,让他心意难平,他便提剑上了云行山上,挥舞起剑来,在亮剑纵怒的频繁招式中,他如同争战,愈战愈勇,剑锋如电,日月闪回,想到曾经的不平,他生的未卜,他舞出了心底的所有的重负,起伏跳跃间敏捷轻松如燕,一阵下来,他尽管汗流浃背,但觉心间一派释然!他敬拜了“关公“像,便走下山来。 夜深了,烛光摇曳着任浚那案前无眠的影子,他想着娘再三叮嘱他为官的那句话:“不求大福大贵,但求问心无愧!“他深深地记在了心上!他提笔在纸上写一个大大的“官“字,然后又划了个圆圈圈住了这个字,这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华贵的字眼,而在任浚眼里却显得那么沉重,他盯着这个字,似乎想要解开一个密码一样那么的专注凝神,睡梦中他见穿着树叶的仓撷在地上用树枝写了个大大的“官“字。划了个大圆圈划得尘土飞扬,便奔跑起来,一边喊着“世间最宝贵,惟有身为官。官贵两张口,足以慰平生!一口為社稷,一口為民生!“随后是他沧桑而旷达的大笑声...... 当任浚马不停蹄地赶到这个位于陕西,河南和山西交界处的芮城的时候,他想到的是“塞门三月犹萧索,纵有垂杨未觉春“的诗句,他不禁打了个寒颤!这夲应是花红柳绿的三月,而在疾风的吹动下,只看到中条山那被风尘遮掩的一段隐隐的曲线,和那蜿蜒盘旋,斗折如蛇的那条黄河。他骑马走在芮城的大街上,两旁衣衫褛褴的百姓蓬头垢面的迎接着这个新县令的到来,有人欢呼着“山东大汉“来了!也有的在低回谩骂的恶语声,零星而散落的店家有气无力的吆喝着买卖,不知谁家的经年褪色的红灯笼被风刮得满地打着滚儿。任浚双手抱拳向百姓施着礼,这些从未有人向他们施之一礼的百姓们霎时间沸腾起来,“青天大老爷来了,青天大老爷来了!......“ 进了芮城县衙,衙役们把个队站得松松散散,把个“欢迎县太爷上任“,也叫得七零八落,任浚没计较这些,当走进书房时,见蛛网连连,咳嗽一声震下灰尘一片,他吩咐各人,大扫除起来,不到半天工夫衙门上下就打扫的干干净净,有条不紊。他到了校武场,见刀枪剑戟插在那儿,上面锈迹斑斑,提出一件都费好大的劲,他苦笑着,衙役们也面面相觑着,随后低下了头。 第二天,风停了,一早任浚就换上便装,骑马出行了,由书童钟灵带路,他要去亲自领略这芮城故国的风情,荒芜的田园,颓废的面孔,足见这个小城的底色,这个三角地带的小城,历来是最难管的地方,偷盗盛行,民风混乱,历史上流传下来的“芮城鬼儿“这个称号,让他们在自暴自弃的麻木恣睢的混着日子,而皇上把这么个难管的地方交给他,他能否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一天的时间不可能走遍整个芮城县,于是钟灵选了几个近地,带他到了大禹渡,当他站在大禹的雕像前,他深拜不已,当年大禹在治理黄河时曾三次经过家门口而不回,他的父亲鲧因为治水失败而被杀,在悲痛中他毅然决然的立下了军令状替父再次治水,然而在屡战屡败的情况下,就是在这儿他苦思冥想出了“疏通“的方法,最后治理了黄河水患,从此“疏通”这个理论推行开来,任浚想着怎样把这一理论推行到管理这座小城上,未尝不可,在匆忙的奔波中他思索着,又到了纪念八仙之一的吕洞宾的故地永乐镇,他首先想到的那句民间歇后语,狗咬吕洞宾一不识好人心,也许这个传说就发生在这儿,而吕洞宾非但不怒,反而露出笑容,体现了一种宽容大度的情怀;夕阳下的风陵渡,是黄河的转折点,显得那么的壮美,黄河至此的转折减却了几多恣肆汪洋的霸气,平缓了几多温情与柔和。然而在这动荡与饥馑的年代有几人去领略所谓的美感。在经年不息的灾难里,人们能够好好的活着都成了一种奢望?! 芮城的人们说:“新官上任三把火,看看这个魁梧的山东大汉能不能烧起来?“也有的人说:“人家不过是来走过场的,和别的县令一样稀哩糊涂的当上几年,混个告老还乡,谁还管百姓死活!“在各种流言中,他没去多想,能止住流言的只有行动!他没有效仿前任的“入乡随俗“的得过且过,在这样的穷乡僻壤里多少年来,人们面对腐败霸道早已默然地认同和接受,无可奈何天呐,因为人们有理无处诉,有冤无处伸,许多多人的人早已忘记了芮城还有个“衙门“,而为官的向上报喜不报忧,粉饰着天下太平,百姓们无望的混着日子,所有的美好都只是梦幻! 然而,当任浚训练出卓越有素的衙役,并且把积年沉雪的案件一一审理,而且让一个个曾经鱼肉乡里,霸道成性数载的罪犯们绳之于法,开刀问斩的时候,如同在芮城上空一个晴天霹雳,他们都震呆了,这个新来的“山东大汉“疯了怎得?居然冒天下之大不韪,把所有的“地头蛇“一一干掉!谁说强龙压不过地头蛇!?人们惊呆之后,转而醒了,他们曾经在梦里无数次呼喊的“包青天“真的来了,他开始了这个地方也许是亘古未有的天翻地覆的变革! 芮城的百姓欢呼雀跃,他们开始相信人间还有正义只是迟到了点,但终究还是来到了!任浚让曾蒙尘几十载,被束之高阁的《大明律法》重新发探挥了效力,让淋漓的鲜血把罪恶毁灭,才有百姓的希望。正义才会立可不败之地! 一年后的芮城,如同暴雨后的天地,清新而亮丽,人们心中的阴霾俱以散去,他们重抖精神生活过起日子来。 芮城的田地不再荒芜,人们信心百信,任浚带领百姓们引水灌溉,粮食获得了空前的丰收,城里也听到了孩子们朗朗上口的读书声,商贾云集,这个曾经被遗忘的角落,经任浚两年来的精心治理,和别的城市相比,居然成了真正的“世外桃源“! 任浚站在芮城的土地上,心生无跟感慨,当权力,不是为了显示他的霸气和傲慢,而是放下架子,真正为百姓去踏踏实实地去做每一件事的时候,百姓安居乐业,还哪有那数不尽的纷争?然而这是个教人忐忑的年代,多少沦陷的城市还在水深火热之中,大明王朝的明天是否可以拯救?任浚看着芮城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他充满了信心! 乛 正文 医病有药何医国 世界本来就是这样的,有的人在毁灭着世界,而有的人却在创造着世界!这世界有的人哭着,有的人笑着,有的人为了自己或世界的笑声多起来而活着;而有的人为了让自己笑着,而偏不让哭着的人笑起来而活着!这世间的善恶两极是永远不可相吸引的磁场,他们永远的较量着,排斥着,善者占了上风,世界就多一些安平,而恶者占了上风呢,世界就多了那么多的动荡不安! 任浚在芮城二年的任朝到了,得到了崇祯皇帝的赏识,便于1633年派往榆次县任县令,榆次是位于山西的中部,从芮城到榆次的距离逐所推进了一步,也是任浚的人生向前推进的一步!人生的每一步从来是充满了未知,犹如在迷雾中穿行,一切是那么迷茫,但还得开辟一条路走下去! 榆次县的现状比他初任芮城时还要悲观死气,土匪盛行,民不聊生,衙门里的衙役百日名,而群居山间的匪徒近千人,他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百始惶惶不可终日,长此以往,榆次的百姓非得让他们消灭光不可!而要想剿匪这寡不敌众的悬殊,着实让任浚焦灼不安。在他考察走访了几天之后,他便制定了一系列的措施,首先得有一批足以与土匪足以抗衡的兵力,与上申请那是不可能的,政府军的主力正与农民军抗衡着,他们根夲无可分心来惩治这些毛贼,光农民军就把他们斗得焦头烂额的了。他只有孤注一掷,破釜沉舟! 榆次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它东依太行,西俯汾谷,北枕罕山,南抱八缚,是一个形似聚宝盆的一块风水宝地。公元276年成群的凤凰在这儿自由自在的飞翔,正好于太原的龙城相呼应,形成了“龙凤呈祥“的大好局面!老英雄廉颇也出生于此,那“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返“的刺杀秦王的英雄荊轲也在这儿学艺于聂政,还有名相蔺相如都曾让这片土地大放异彩!月光下任 浚端望着思凤楼那不凡的气势,飞檐腾空而突出象凤凰起舞,展翅欲飞!他默念着楼上的楹联:民思善政凤棲梧桐两朝一杆秤;官重廉明龙卧潜榔一楼千古两贤。这是百姓对晋代曾任榆次县令荀藐和文彦博的最好的赞誉,他们带来了榆次百年的辉煌!而今的榆次呢却如此的栖惶,任浚暗下决心,决不能让这个充满英武神奇的榆次,任土匪肆意践踏下去,他要让榆次这个“天榆星“照耀的地方,重放光芒! 即使榆次的防御工事是历史上一流的,护城河湍急围绕,城墙高越数丈,易守难攻,曾是许多人称羡的地方,而今却没有阻挡住土匪肆意横行的脚步!虽说李自城领导的农民军是朝廷的叛军,但他对老百姓秋毫无犯,深得民心,而这伙土匪呢几近惨无人道,作孽深重非除不可!任浚几次去察看地形,险些被猫儿岭的土匪截杀,幸好兵中一人熟谙地形,从小路逃回,很是狼狈!生怕倔强,刚毅的任浚哪受了这些窝囊气,便下令张贴告示招兵买马,百姓们听说县太爷要和土匪决一死战,纷份送儿前来应征,不几日征兵数千,他亲自做统领进行严格的军事训练,百姓们也不闲着,农忙间女的纺线缝衣,男的赶制兵器,全县百姓都为打赢这场战争干得热火朝天,经过一年的努力,练就了一支行之有素的乡勇军,他们日夜巡逻,给下山的匪徒以重创,他们仓惶而逃,百姓欣喜万分!秋后,任浚带领大军进山剿匪,众军士气高涨。然匪首张龙,张虎也是旧兵残部,熟通兵法,仗着险要的地势,而布置重重机关,尽管任军忠勇不屈,几次大败而归。匪首张龙哈哈大笑,:“任县令练的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不足挂齿!″而张虎却颇为小心,:″百姓都说,这个山东大汉,美髯双鬓,酷似关公,有的还说,是关二爷再世,不可小觑啊!““哼,还关二爷再世,不也一样败在咱们脚下!哈哈哈哈,他娘的居然拿出关二爷来吓唬我,老子也不是吓大的!哼,兄弟你,你得长他人志气,灭自家威风!““大哥,你这是说的哈,俄不过是提醒你谨慎小心为妙?““行了,行了,俄不用你提醒?去,去!“张龙不耐烦的把弟弟轰走了。然而任浚越挫愈勇,激励将士,几经运筹帷幄,再次与匪交战,只到、张龙亲自与任浚交战中,他才承认了弟弟张虎的话,交战不过两个回合,他便败下阵来。而任浚剑锋如电,密织如网,直逼他的项上人头,手起剑落间,他的长发落地纷然,不觉摸头还在,惊吓间,他落荒而逃!任浚一声令下,“放箭″!早己秘藏草丛间的弓弩手,箭在弦上,射如密雨,匪兵们喊爹叫娘,已中埋伏,所剩者连滚带爬回到山里。任浚一举获胜,振奋全军。就这样,土匪们半年没敢出来。幸有打探者回来,报告说,土匪要逃!任浚立马领兵追击,兵分三路,截断土匪们的去路,途中任浚与张龙张虎狭路相逢,几经苦战,难分胜负,任浚便一鼓作气,将其击败,而自己已遍体鳞伤。这次战斗大获全胜!全县百姓为之欢呼!任浚怕以后再有匪徒卷土重来,鼓励百姓习武壮威,尽量的做到“全民皆兵“才能抵制住各种邪恶势力的突袭。 惨遭重创的榆次百姓开始了正常的生活,荒芜的土地迎来了丰硕的秋收,零落中萧条的茶马古道又听到了驼铃声声,榆次城的商铺云集,叫卖声不断,欢笑声里露出了人们心底的沸腾。 榆次县令任浚剿匪成功的消息,不仅轰动了整个山西,也传到了千里之外的崇祯皇帝的耳朵里,皇帝大为赞赏,并亲笔写信让其再接再励,任浚接引皇上亲笔,不胜感激。他也在为皇帝的处境而担忧,一个小小的榆次,他为剿土匪,死里逃生,差点丢了性命!而皇上管理整个江山,又何等的艰难,而况乎李自城的起义军已经占领了几近大半江山,那锐不可挡的气势让国家遭受重创!病有药可除,希望指日可除,而国家之患又以何医?希望之路何等漫长。 任浚想到榆次进展,他相信只要努力去做,一定换来奇迹的转变,每个官员只要用心去做皇帝的臂膀,国家何言不盛?面对飘摇不定的大明江山,所有的愁思苦闷,都是徒劳的,只有去做,才能让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百姓得以解脱! 正文 第六章天生有才必得用 崇祯九年(1636年)3月,任浚因为芮城榆次两县任县令间“任上治县廉,法公道,品质优良,政绩突出,署循吏卓异,上考,擢义曹。“出任礼部祠祭清吏司主事一职,掌管全国吉礼,凶礼事物。 崇祯十年十月,适值变考选归例,前两名品行优异者为候选翰林,其全为御史。 皇帝上朝间,众臣闻之甚喜,各守心中举荐之人,以便推举。那时虽说魏忠已去,但他遗留的“朋党之争“之风,从未停息过,当时朝廷内出现“齐,楚,浙“三党的暗中较量,他们为积蓄自己的力量而竭力保举乡党,恐唯势单力薄而失去地位。这些皇上心知肚明,但他们只要肯为国出力,不出大的纰漏也就不再计较了。虽然前任首辅温体仁也为了朋党之争,而丢官卸职,惹得龙颜大怒,但事已过去,他期望会开创一个更好的局面! 当崇祯皇帝问:“朕推行变考之制,众爱卿心中可有心仪的举荐之人?“皇帝话音未落,新任首辅大人张至发,便上前踊跃荐举:“臣以为礼部祠祭清吏司主事任浚,器识远大,学问赅博,文章优胆,在任芮城知县,榆次知县五年期间,殚精竭虑,功绩卓著,深得民心,而况乎其不爱富贵,重惜名节,正派刚苴,耿介敢言,有丰富的为官经验,此乃国之重器,若帝允其参加会考,委以重任必是大明之兴事!“皇上一听龙颜大悦,笑而未答。 而此时四品大员项煜上前一步大声喧言:“首辅大人与任浚为乡党,有拉拢结党营私之嫌,况前任首辅温体仁正是结党营私,皇上才罢免其职,然事刚过数多,张至发岂不是沉渣泛起?“ 吏部尚书一听甚怒上前敬言。“非也!举贤唯才必举,首辅大人所言极是,任浚之德人人见之,况其学识突出谈吐大方,德才兼备,实乃为官之楷模!望皇上听信良言!“ 皇上起座,笑而问之:“众爱卿以为如何?“ 众臣答曰“首辅大人,尚书大人所言极是!“ 皇上哈哈大笑,而项煜怒目而低回,怨其党不为自己争言。 任浚通过会考,不负重望,取得了第二的好成绩,这意味着将成为翰林。 而项煜一党,因朝堂之上倍受冷落,仍不甘心,便一次又一次告御状,仍说首辅大人与任浚为同乡,有徇私舞弊之嫌!皇上见其屡次进谏,念其为东宫太子侍读,最终让任浚名列第五的成勇要赴南京任南京御史,朝廷上下一片哔然,首辅大人张至发等人为任浚鸣不平,可皇上已下御旨,没办法,只得忍着看着项煜一伙得意洋洋的样子,等待机会找回面子吧! 崇祯十年二月由于御史给事中刘兴秀等数人被贬或闲往,出现大量缺额,崇祯皇帝便借二月十二日经筵之际让大臣们推选。 朝廷各派自然觉得机会来了,项煜没等首辅张至发开口,便三步并作两步上前向皇上奏曰:“皇上臣以为,成勇不得考选,以任浚与至发为儿女亲家! ,仅此可见以前考取笫二,纯属攀亲勾结,望皇上明察!皇上一见项煜又出来阻挠,心中不悦便说“项爱卿,你说谁没个儿女亲家?这也不在此吧?“ 张至发赶忙向前奏曰:“皇上请敕山东抚按勘验,臣与任浚结亲或现在或已亡,有一于此,治臣之罪!″ 田维嘉曰:皇上首辅大人与任浚确实不是亲家,项煜妄说不知何故?况任浚之才能诸臣皆见之,其任劳任怨,遭人嫉谄,让人何不寒心?“ 项煜仍旧肆意妄为,且有不达目的不罢休之意。众臣份纷议纶不休! 崇祯皇帝见项煜如此放肆,不顾朝纲礼义,震怒免去其侍读讲官职务逐出奉华殿,降职三级调往外地任职。 崇祯十一年四月二十八日,“上御中左门,召候考诸臣亲赐策,策试考选各官问:“剿寇需兵,义兵需饷,屯盐采铸,难取近效,搜括加派兵力已竭,将何策以处此,又英勇抵边,不犯而退是何狡谋?“任浚答曰:“百姓之苦,皆由吏之不廉,使守金尽廉,即稍从派以济军需,未为不可!“皇上听后,心中大悦,于是任浚,高名衡等二十六人皆被通过,任给事中,或御史。当时在任命广东御史时,皇帝颇以为难,这些通过的人等,大部分是北方人,而在当时的朝廷任命官员的常规中,北方人由于不通南方的方言,不懂南方的风俗习惯,北方人一般不安排到南方任御史。在皇上举棋难定时,任浚自告奋勇,愿解皇帝之忧,皇上便任命他为广东道御史,群臣也认为他充满信心。 到一个语言不通,风俗习惯与北方截然不同的南方去任职,任浚自觉迷茫,但这也是一种挑战,作为一个从农家走出官人,他最懂得百姓需要什么,不管是天南海北,只要对他们以尊重帮助,他们就不会忘记你。在这个已经被腐败浸透的时代中,许许多多的恶习成为一种常态,百姓受人欺是一种常态,善良被邪恶欺是一种必然,法律被金钱收买更是一种必然,等等,这样的生存环境下,百姓的命运只能是雪上加霜!而任浚深深地懂得这世道的沧桑,他知道自己是个农民,即使官居何职,他也是一个农民,他拥有的权力不是引以自傲的资夲,而是为百姓真正的去做每一件实事,权力正使改变命运,而权力逆使会悲剧丛生。他要打破由于腐败造成的各种恶习,让人们看到生活的希望,让每一个人有尊严的活着!纵使付出多少代价他甘愿去做!这样的官员走到哪儿都是百姓的荣幸!崇祯十一年十月,任浚任广东道御史试职期满,考核优异!便又授职浙江巡按御史,在浙江道御史期间,他不畏权贵直言敢谏,硬是把浙江境内的腐败链从下至上,全部推翻!作为一个不愿同腐败邪恶勾合的官员,他的一上任,就成为邪恶者打击的对象,当正义者手持权利的利刃亮剑于天下的时候,便是你死我活的嘶杀,任浚一到浙江的时侯,就遭到许多黑衣人的暗杀,幸好他高超的武功,让他一次次立于不败之地!任浚要想不被邪恶暗杀,不仅有高于邪恶的武功,还必须有高于邪恶的智慧!正义者走出的每一步都步步惊心!那时的官场虎狼横行,而象任浚这样的官员,整天如群狼包围,稍有不慎,便被吃悼。如此堪优的政治生态下,他何以生存下去?既然恶狼想致他于死地,他又何以对其以仁心宽厚?他为了贮备壮大自己的实力,还是象在榆次时的办法,训练出一支卓越有素的队伍,在他审理的每一个案件,他让每一个冤情得到伸张,老百姓热烈拥护。。当正义主宰时局的时候,邪恶便会闻风丧胆。 最让任浚痛心的是杭州城的一家皇亲国戚,为患地方,残害无辜,在任浚调查期间,他们恶人先告状,告到皇上那儿,说尽任浚的坏话,幸好皇上知道任浚的为人,但还是派下钦差大臣来察访,最终证实了任浚的清白。正者从来不畏生死,在意的是名节,所谓“士可杀而不可辱,“正是其意。任浚在恼羞成怒间最后一举端下了这家当时在杭州城最大的恶势力!整个浙江为之一震,百姓对任浚刮目相看,皇上更是为之青睐! 当浙江这边风景独好的局面刚形成,那边李自城的农民军势如破竹,杀到中原,农民军也闻说任浚的清正廉明,但也不过是轻蔑的一笑,:“早里干么去了,把个江山推到末落才知道挽救!“但是农民军写朝廷矛盾的不可调和不假,但是每一次挽救都是对民生的报答!这样的权力的报答无怨无悔,因为受益者懂得感恩!崇祯皇帝庆幸的是有任浚这样的好官,惋惜的是这样的官他的江山太少太少了,若多了这样的好官,朱氏江山也不至于今天如此寥落不堪!感叹间,他一手在调度每员大将与李自城的征战,倾听着或喜或悲的消息,一手又派去哪个清官去治理一方的腐败。就这样他“摁下葫芦飘起来!“在收效甚微的大局面前,他从未气馁,他知道,他的每一次的指令会挽救多少百姓的生命!而任浚便是指令的奉行者,他既痛心的为时局的日下而痛心,又为自己每一次真实而有力的付出而欢喜,因为的每一次的付出都是遵从着自己的良知! 正文 第七章居高声远蝉自鸣 崇祯十二年(1639年)虽说皇上殚精竭虑一心为国,每当人们都在呼喊着“万岁,万岁“的时候,他知道他的“龙体“也是肉身,每一次世情的转换,都会使他那绷紧的而又敏锐的神经产生风声鹤唳般的抖动,因为他太在意自己的江山了,他太意自己十几年来的努力有没有进展,他真的渴望把已经岌岌可危的大明江山能从水深火热之中拯救过来,他真的不想先祖几百年的基业真的会葬送在他崇祯皇帝的手里。然而李自城的农民军势如汹涌的潮水,已冲击到中原,这股曾经被朝廷藐视的农民军,没想到澎湃到一股洪流!而清军的铁蹄也趁机而入,使得他腹背受敌,奈何他增派的大将如何英勇,也难传捷报入朝! 三月的一天,当皇帝听到清兵大破济南,德王朱由枢被俘,六十余座城镇沦陷的消息时,他喷出了一口鲜血,没等到勃然大怒间便昏倒在地上。醒来后他立命杨嗣昌议文武诸臣失事之罪!五月初一,杨嗣昌奏知失事之罪五事!一曰守边失机,二曰残破城邑,三曰失亡主帅,四曰拥兵观望,当他看到这儿时,把奏夲狠狠地摔在地上!于是所有失职者皆以论罪。蓟镇总监中官郑希诏,分监中官孙茂霖,顺天巡抚祖苞,保定巡玩张其平,山东巡抚颜继祖,蓟镇总兵吴国孚,陈国威,山东巡抚倪宠,援剿总兵祖宽,李重镇及他的副将,以下有司凡三十六人同论死罪,被刺贬制者为数更多! 崇祯皇帝哭喊着:“他们为什么拥兵观望,白白让清军来侵占我的江山,我对你们不薄啊!......“朝廷上下大臣纷然跪地,噤然无声。空回荡着皇帝悲恸的声音!崇祯帝的真诚天地可鉴,百姓感动!1635年他的罪己诏,诏告天下,足见一斑,他得到百姓的宽容,但往往一味地吐露真诚却成为恶者的“软肋“,自古一代帝王有谁向天下诏告自己的“罪己诏“!恐怕只有崇祯他一人?一代君王,又有谁放下霸道,而承认自己的江山有错?在对就是错,错就是对的霸权体制里,恐怕也只有崇祯皇帝?空得人民的感动,而失去了点固有的权威!而在这夲来就人心惶惶,动荡不安,况且早有绝望的农民揭竿而起,崇祯皇帝却把不该坦露的“心语“,公之于众!这样纵使他怎样的励精图治,也惯养了恶者的骄纵!他一味地首要把物资向军队拨送,以为只有强兵才能卫国,可是非但没有培养出他们的锐志,反而娇养出了:他们的奴性贪敛和骄纵无度,所谓的“骄兵必败“,也难怪他们在敌军来时“拥兵观望“了! 六月二十三日,崇祯皇帝在痛定思痛中下定决心要抽练“精兵“强国,自然要加征“练晌“了,百姓再次处于苦难之中,而部分贪官污吏就此征练晌而大发横财,可见奈何崇祯一心为国,而一心为他者有几个?人情,世情,国情无不在此显露着苍凉的气息。 1639年十月清军再次进攻宁远,宁远都督同知金国风统军万人与清军作战,清军攻陷宁运,明军怯战而逃,金国风愤怒只率几十人出据北山冈与清军苦战,最后矢尽力竭,金国风等几十人全部战死! 紧接着左良玉兵败的坏消息频频相传,在忧愤中,他斟酌再三命令任浚任河南道监察御史,在明朝十三道监察御史中,以河南道职掌最重,为“御史中之御史″地位高于同僚。在时局乱相下任浚懂得皇上的一片苦心,他也更加了解到这个王朝的苦难深重的种种缘由了!他深感责任的重大,对于皇帝的器重,他不仅是感激而应不辱使命。 自古正者皆有同心,心动皆有感应。面对纷乱不休的时势只有坦然去面对,沦陷的省份再也夺不回了,而临时看上去安之若素的中原重地“河南“,面临“山雨欲来风满楼“的阴沉重压,一场强大的暴风雨来袭是迟早的事!日月依旧轮回着,它不管人世的沧桑与变迁,它把光芒奉献给人间,是要人类创造光明的,而不是来制造黑暗的!它把大道展示给人类,是用来开创希望的,而不是毁灭未来的! 任浚所面临的已不是小县城里的家长里短,情杀仇恨和土匪泛滥,而是直接关系到这个大明王朝的崛起与毁灭!他理解农民军的兴起与绝决是带着对明朝何等的仇恨,在他们需要正义的时候无人给他们伸张,‘在他们需要帮助的时侯反而雪上加霜,在他们窒息的太久,当一声呼应的时候,自然不惜生命的愿意追随,他们没有太大的目的,只想喧泄心中的情绪,他们却有一个共同的目标,他们在所有的仅存的一点点希望,变为无望或绝望时,他们凭籍的只有抗争,即使死了也无怨无悔!而堂堂一支训练有素的朝廷正规军却不如一支农民组织的队伍,真是一种莫大的耻辱!一支军队居然沦落到贪生怕死,奴颜婢膝的地步,将是一支名存实亡的部队,百姓的安危,朝廷的存亡何以保障?任浚决定锤炼出一支英武之军,才能和来势凶猛的农民军,清军抗衡! 河南居九州之腹,中天而立,有“中国之处而天下之枢″之说,中国的八大古都其中有四个“郑州,安阳,洛阳,开封“都在河南,可谓占了中国的半璧江山,是历代兵家纷争之地。而李自城的农民军里仅距这里几百里,他在虎视眈眈的望着中原,一旦中国失手,就等于失去了大半个中国!然后他便轻而易举的长驱直入,直逼北京!任浚想到这儿,心中不免一震,他知道了“民心“的力量,一个王朝一旦失去了民心,等于失去了灵魂。一个王朝的建立是民心的凝聚,繁荣是民心的沸腾,而毁灭却是民心所向,从来一个王朝不单单是为自己的政权服务,当权力显示出它的霸道无理,而肆意妄为的时候,民心就开始一点点流失了,经过多少年愤怒的压抑,才结成了这种人民与朝廷不可调合的矛盾。既然农民军能凝结成一股经久不息的士气,又何以培养朝廷军队的一股顽强不息的士气呢?在这些原有的队伍中出现了许多的“兵痞“,他们以老卖老的空享军响,和他的长官们在战斗中做着回避的观望或逃跑,任浚上任便把这批队伍中的“败类“拿下,又重新组建新兵,在艰苦的环境中锻炼,让他们知道,他们的苦练是为了自己的亲人的生命,队伍中士气高涨,他们宁愿以死来守护自己的家园,不过几个月,任浚便训练出了一支强有力的队伍。 正文 第八章春风十里闻丝弦 随着朝廷事体的进一步发展崇祯皇帝的心更加明朗了,他知道真心为他的大明江山甘愿效力的为数真的不多,大多数无非在坐看着局势的急剧下滑,而坐山观望,或从皇上布置的事务中从中渔利,或强取豪夺,一旦时局骤变,随时自愿委身倒戈!世情多么的不尽人意!他知道就这为数不多的忠们,只要倾心为国,希望还是有的!在奏折中他看到“江南八府“的种种弊端,一片浮靡之相,如若大军压来,定会不攻自破!于是皇上钦点任浚为“江南八府巡按“,代天子巡狩苏州,松江,常州,镇江四府的吏政,刑名,钱谷,治安,档案,学校,农桑,水利,风俗,民隐,等等事务,皇上觉得任浚为官多年,完全有能力胜任更为繁琐复杂的重担了。 崇祯十三年(1640年)二月,任浚便上任了,虽说是春风十里但依然料峭,西湖岸边的杨柳已显不出婀娜多姿的淑女情怀,倒象一个自甘沉沦的风尘女子披头散发任意东西,西湖的水倒象一潭迷酒让多少的人儿沉醉不醒,酒肆茶馆里竟然飘荡着低回缠绵的丝弦声声,加上男人女人那放荡不羁的笑语声,让人不禁感到悲哀,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朝廷到了命运未卜的时候,这儿的官员们竟然过着纸迷金醉,逍遥快活的生活?而百姓呢?在贪官的盘剥下,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 任浚来之前略知这儿的情形,苏,松,常,镇四府的地方官员奸钻刁滑,鱼肉百姓,诸王外戚官僚地主奸猾之徒,乘时射利,侵渔成风,广占田地,百姓困于税赋,迫于饥寒,是一个非常难管的地方!然而任浚近十年的仕途生涯早就练就了他的忠勇和无畏,官场的规则的如何转换都注定他是“局外人“,自然就是他们的敌人,有形的和无形的官场潜规则在分化着世情,个人的沉沦一起把世界推向了毁灭的深渊,这样的世界怎能听之任之,任其蔓延。如果说任浚作为“钦差大臣“是一种“借力打力“,那么他的御赐的“尚方宝剑“也不是空放寒光来威慑邪恶的!他要让这方宝剑真正让这个地方天翻地覆。在经年的不改的恶政里,他们早把欺压百姓,以私谋私,朋党勾结当成一种习惯和必然,他们尽可挥洒着朝廷给予他们的那点“王气“尽情享受着荣华富贵,面对朝廷的飘摇他们报之以笑料,越是在国运艰难的时候,却成了他们聚财敛聚最疯狂的时候,最可悲的是有点与崇祯皇帝问一血脉的朱氏官员们,非但没有家国忧思,反而也在同流合污,难怪大明王朝这座大厦倾颓得如此之快,连最起码的关于“家“的尊严,都不维护了,王朝的“底线“分明是他们自家人在撕扯的,这种病态,岂不是无药可救? 在任浚充满泪光的眼里,迸发冶了悲愤的怒火,而他的这种对王朝的忠贞却成了他们不断的耻笑,既然权力是皇上给的,同样可以罢免,在所有贪官污吏被罢免另换正吏查办的时候,这江南四府如同暴雨来袭!任浚的权力已不仅局限在某地微服私访,他不可能有分身之术,他尽可以让权力的正能量辐射到每一个腐败的地方,在他的号令下,他以迅雷不及掩耳的气势来一场历史上空前的“暴风雨“,冲刷所有的邪恶,还天地以正气! 尽管多少次恶势力的围追阻杀,任浚不畏艰难,惩恶扬善,整治了官场陋习,荡涤了官场的浮靡之风,肃杀了邪恶的根源,百姓从未有过的欢欣和喜悦。大学士孙廷铨给于中肯的褒奖:“苏松之沃土也,其俗文辩而巧,其吏舞文而多猾,其长令攫金满籯而善事上官,故为难治此公(任浚),为之期年报政,载鹤二,石二,书画百卷以归。其不似释负也,其吏似行霜也,其长令似洗髓而易肠!“由此可见任浚的为官一任卓有成效,他仅一年多的治理让皇帝颇为满意! 崇祯十四年三月上旬,任浚“按吴复命,中途抵里“,见到了他朝思暮想的家人,母亲白发苍然,妻子冯氏也脸生皱纹,数年不见的孩儿已日渐长大,一別数十载,无言泪相拥。由于战乱家乡无法生存,他的家小便移至于蒙阴的杨家洞。刚到不到半天,乡亲们纷纷涌来,因为人们都知道任浚是为民办事的清官,他几年为官的经历和美名都在家乡传扬,更何况他又是家乡在京城当的最大的官,自觉为家乡故园添色不少,百姓们便纷纷拿来夲來就因贫穷而积攒的少有的山果或鸡蛋来表达一个对任浚的敬仰之情。任浚见乡亲们如此盛情,感激不尽,但问:“乡亲们可有什么难处,我任浚只要力所能及,在所不辞。“乡亲们,见任浚为官全无架式,如同亲人畅所欲言,每人所求,任浚尽量应答。而最后一人说:“今山东又征加苛税,民不聊生,仅蒙阴县就征收三千二百石米,而县内仅有八百七十二户穷民,真的不能胜任,恐怕只能饿死。“乡亲们纷份下跪求救,任浚一一扶起。便给皇上写奏书“......以三千二百石之米豆而加于八百七十二户之穷民,则无邑,无邑又焉得有米豆乎?若移瓶就罍(1e1,古代盛酒器具)有类驾祸此又非生之所忍言也。生非有所为而言之,亦非预执成说于其间也......“皇上阅之,见任浚心系百姓可贵,于是免除了他们的重负,乡亲们感恩不尽! 任浚面对故园,内心不免凄凉,皇上登基后的民心所向,几经战乱频起,却又让人们处在积怨贫穷之中,而他无暇顾及民生,李自城的大军已逼进中原,中原一旦失却,他的江山等于失去一半,在频传劣报的日子里,他的心犹如剑刺鲜血在激愤中喷涌上来,他的微弱的身躯纵然挺立却如秋风中的黄叶,作着有心无力的抗争! 、 正文 第九章烽火狼烟露峥嵘 其实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明朝是历史上最让中国农民“引以为傲“的时代!!也许成吉思汗做梦也没想到他带领蒙古铁蹄历尽千辛万苦开创的世界历史幅圆最辽阔,兵力最精锐的大元王朝,他的后代居然毁灭在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农民朱元璋的手里!历史不单单在嘲讽着老虎的霸气,但也在为蚂蚁的力战群雄而喝彩!无论谁强大与渺小,从来就没有永恒的存在!当朱元璋历尽万千磨难踏马挥剑于天下的时候,他那豪迈不凡的“座右铭“同时在不屈的吶喊着:你的就是我的,我的还是我的!“可是当你的,我的真正属于朱元璋的时候,他不单单是想享受权力的至高无上的尊贵,而更重要的是想他的江山能够“万岁“,然而在朱氏后辈刚经营到二百多年的时候,一支象他当年一样声势浩大的队伍向明朝杀来,他的首领居然也是一个和朱元璋一样赤贫无比的农民!“李自城!“崇祯皇帝想着既然当年的先祖爷朱元璋能创立大明伟业,李自城也未必不能创立一个新的王朝,自然不容置疑,更何况历史它就是在不断地推陈出新!这不他的浩荡大军已经踏入中原来了!然而事实胜于雄辩,从一方面讲,他们虽然是对手,可李自城也不得不让人佩服,要不百万队伍怎么会臣服于他?而从另一方面来讲,奈何你如何气势非凡,大明王朝也并非听之任之,任人宰割!早已经重振精神,鹿死谁手?还不得而知呢?崇祯皇帝想到这儿,不禁冷笑了一声。 崇祯十四年正月二十一日凌晨,李自城攻陷洛城,斩杀崇祯的叔父福王朱常洵,搜掘河南富至窖藏,席卷子女玉帛,捆载入山。崇祯一听到这个消息不禁大惊失色,心怀烦懑,几日不食。他愧怀自己堂堂一国之君,竟连自己的亲叔父都不能保全,又怎么能保全朱家的江山社稷?当然皇上至亲死其悲,而又有多少百姓死于非名,李自城攻入洛阳时,见福王是个胖子,而他的农民军大多是瘦弱无力的饥民,见其财累积,大怒:“汝为亲王,富甲天下,当如此饥荒,不肯毫帑藏赈济百姓,汝奴才也!″便一剑刺死。 李自城队伍所向披靡,二月十二日向河南首府开封杀来。巡抚李仙风居然与巡按高名衡互相讦奏,延误战机,大受损失,皇上大怒,二月二十九日上谕:河南巡抚李仙风立即逮京问罪,而巡按高名衡守城有攻,擢升巡抚。李仙风闻之自缢!而此时汜县知县周腾蛟上言:“汴城不守无河南,河南无保无中原,中原不保则河南之咽喉断,而天下之大势甚可忧危!“皇上闻言大为焦虑,遂令群臣荐举一良臣与河南共战!众臣见朝廷上下文武百官确无人胜任。三月初皇帝再次让众臣推举,众臣面面相觑,而此时任浚巡按江南回乡省亲,尚未履任新职,众臣见便一致举荐:“巡按任浚久负盛名,才德俱佳,能力出众,让其任河南巡按御史,与巡抚高名衡一同固守河南当可!“皇上见任浚归,众臣举荐大喜所望:“当可,当可!“ 任浚便以河南按察使的身份监军大梁与巡抚高名衡一起镇守河南抗击李自城大局。 任浚一到任,便士气高涨,因为有他许多当年任河南御史时亲练的勇兵和部下,他们一下自己的老首长来当主帅自然精神气增,他们誓师万众齐声呐喊:“誓死保卫汴城!″任浚登上城楼见李自城兵百万之众蜂屯蚁附于汴城之下,场面甚是森严,不禁为之一震!以往只是听说李自城如何猛进高歌,自称“闯王“,今日亲眼看到兵临城下来了,而且他们从开始的揭竿而起的泄愤寻仇的那股拚命三郎的气势,有增无减,他们从当初的杂乱无章到今天的训练有素,堪比明军,他们的一次次的胜仗足以证明李自城绝非等闲之辈,若凭着蛮打蛮攻的拙劲,没有文韬武略的将才是不会攻到中原来的!任浚深感对手之强势,便下城与众将官商议应对之策。 巡抚高名衡曰:“敌军已断我粮道,欲围困我开封,若不速战速决,加以时日,我军将不攻自破“ 大将陈永福也上前请缨听命,请求速战速绝! 任浚笑言:“以我数万之兵驱敌百万之兵,以何为胜?“ 众将官哑然,任又说“若以以少胜多,空有忠勇未必能胜,只有精兵强将,以一当百,加之巧夺方可能胜!敌兵其势浩大,不可小觑!“ 任浚便命令陈永福从军中抽出一支精兵,加以训练。明将高谦奉命率部疾弛开封,与总兵陈永福合兵,这样两支部队加之,足以与敌军相抗衡。 不日大战,任浚亲自督战,先派五百精兵入阵撕?`,杀,然后领兵拚战,前仆后继,奋起抵抗,令李自城招架不住,自叹遇到负隅顽抗的对头,心中暗佩任浚治军有力,见死伤无数,大败而归。李自城打进攻明朝一来,真的是头一次吃这么大的败仗,他听说过任浚的忠勇,和他多变的谋略,他这种朝廷中的中坚力量将让他打一场惨烈的持久战,他知道和任浚斗硬碰硬是不行的,倒不如和他打个迂回战,他便一面留兵困守开封,一面领兵去打别的县郡去了,因为那儿“软骨头“多,好打。而开封这块“硬骨头“。!还得慢慢来啃!李自城便又打下几座城池,彻底切断了开封的供给线,便又回来围困开封了。 前后百余日,城里斗米十金,草木皮筋皆以被食,甚至有人吃人的事,情境万分危急!皇上命令的各路援兵皆被阻挡,任浚命令官员秉守职责,稳定军心,他站立在城头之上,任凭雪花飘飘沾满衣襟他浑然不觉,他陷入沉思,想着突出重围的办法! 崇祯十四年十二月二十三日,夲是农历的小年,是人间敬供“灶王爷“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日子,然而整个开封城处在极度的危难之中,饿死的,冻死的,病死的无以计数,面对这样的局势,任浚挥泪下令, 巡抚高名衡,总兵陈永福,推官黄澍,祥府知县王燮,各自一个地段,划地死守,不容懈怠,他们坚守四十昼夜,从不解甲安睡。一直到除夕之夜,任浚想出了一个法子,便召集众将商榷后,大家的脸上才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崇祯十五年正月初一巡按御史任巡贴出告示:守城以火药为先,应该多备,今所存火药,仅有十万斤,希各方有火药者皆能捐献,以助守城之力!告示贴出后当即有周王带头捐献火药三万斤,其它各方也有捐献者。数日之内,又筹得火药十多万斤! 不久,李自城又大举攻城,他组织将士以犁锄,斧子环城挖洞,不断向城内发炮,而城墙坚固,非但城墙未倒,反而炸死了他们自己好多的人。而开封城内因为火药充足,在任浚的指挥下,开封城火光冲天,日夜向李自城部队轰击,李自城见状仓惶逃走,攻城者损失惨重,城下死亡人数竟达上万,这是历史上最为惨烈的一场战役!任浚在战役中中铅折肱,不能动弹,便奏请皇上,回乡治养。 开封之战打出了朝廷的志气,任浚的忠肝义胆,治军有方,赏罚分明,坚贞不屈的英名载入了中国史册。当年开封之所以能持久固守,实则如老开封所言:“烈节在将,忠勇在民!“明末亲历战事的开封人白愚在其作《汴园湿襟录》哀语:“兵变之祸,从未有惨于吾汴者!″ 崇祯皇帝登基十几年来,唯有这次开封之战让他扬眉吐气,但在感慨万千之余,想到还有更为惨烈的战斗即将来临! 正文 第十章绝处逢生显正道 开封保卫战的胜利,任浚与将士们彰显了忠贞与无畏,而百姓的凝聚团结,彰显了民心所向!而其中最让崇祯皇帝感到荣光的是周王朱恭枵,他在危难之时易改福王的嗜财如命,他捐献五十万元银子,给当时断发军饷的将士以鼓舞,在全城断粮之日,他捐出粮食为民充饥。“失道寡助,得道多助!″在后来黄澍决黄河大堤欲淹李自城农民军时,开封城内浊浪滔天,军兵们在自保无力的情况下,居然合力打造出一只船来解救了周王家小。这足以证明施道的可贵和民心的力量。 崇祯十五年正月,当任浚命令将士用炮火轰走了李自城以后,守城的将士们也未得一丝懈怠,他们除了整修增云楼,储火药,立炮台,添飞石,之外,总兵陈永福还特地设了“游营“整天轮番警戒。他们知道,李自城是不会服输的,总有一天他还会兵临城下的! 五月四日,农民军果然赶到了开封城下,声势浩大,号称“百万“,他派兵四处扫荡了明朝在中原大地上的州县,共攻陷了二十余座城,这样成功地将开封与其它州县隔绝开来,从而达到孤立开封的目的,可见,李自城这次“势在必得“! 开封城内祥府知县王燮被提拔调离重用,督师丁远睿也早已离开,留在开封的官员们认真的组织防御,双方剑拔弩张,大战一触即发。然而,明军却看见农民军在土堤上来回游荡,便去打探,原来农民军在收割城外的小麦,靠近城池边的小麦几乎被农民军收割。明军见状,这分明是抢粮,便也派兵去收割小麦,但最后没割完的却被李自城下令放火烧了。 李自城兵困开封三个月,夲希望他们粮草断绝自然投降,可开封军民一心,拚死坚守。 崇祯十五年九月皇上命陕西总督孙传庭统兵马出潼关欲解开封之围,推官黄澍想出退兵之策约黄河北岸河北巡按严云京于十五日决开了黄河大堤,黄河水势汹涌澎湃,李自城见状移师河北西部,淹死了部分军队,而给附近的老百姓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他们流离失索,很多人命丧于洪水之中! 却说任浚在开封大战中身负重伤,在家养伤数月,至十月虽然还未痊愈,但是病假期已到,便回京复命。由于他在开封之战中,指挥有方,不怕牺牲,将生死置之度外,等等功劳,皇上任命他为兵部右侍郎,掌管全国武官选用和兵籍,军械,军令之政,督察地方军务以及剿匪事宜。 崇祯十六年(1643年)十二月,任浚由于伤未痊愈而复发难忍,便奏请皇上回里养伤,皇帝不准,并言:“寇氛孔亟,任浚以寸望特简,着即星弛受事,力办防剿,不得以夙病托陈!″旋命兵部侍郎任浚兼任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总督豫楚统揽河南,湖北两省的军政工作,君命难违,任浚不顾生命之忧,强忍疼痛带上许尚忠等少量随从,轻车简从率部疾驰开封,这个他曾经出生入死的地方。他要号召忠义之士,招集往日守汴部下僚属,共渡国难。十七年二月二十四日,他快马至长垣时已近日暮,便夜宿长垣,却不料遭遇李自城的军队潜入城下,无奈寡不敌众,任浚被捕。 农民军见任浚是朝廷命官,自然把愤怒发泄在他身上,一路上严刑拷打,逼他投降,而他凛然站立坚决不从,最后乙士兵举长矛刺向他的头颅,反皮障眼,顿时鲜血直流昏死过去。甲士兵一路见士兵们如此虐待任浚,见任浚如此英勇,又闻听过他的英名肃然起敬,今见乙士兵把他刺倒,便一脚把他踢翻在地,愤怒的说:“闯王让我们把他押往北京,现在你把他刺死了,看我们怎么交差?再说人家任官人虽说是朝廷的官,可他是个好官!一路上的们太过分了!“甲带着哭腔蹲身把任浚身上的绳索解开了,丙士兵过来阻拦,甲士兵吼道:“他都死了,解开了他能跑了?让他轻松的上路吧!你们知道闯王为什么让我们把他押往北京?是因为闯王也敬佩他是个英雄!如今他虽死了,我们抬也要把他抬到北京!“ 也许是甲士兵的吼声把他惊醒,他听了他的话似乎别有用意,便又合上了眼晴,甲士兵给他解去了绳索立时觉得轻快多了,他躺在担架上休整了一天,但他强忍着疼痛不出声,伺机寻找着逃跑的机会。 第二天清晨,他便听到农民军的欢呼声,甲战士喊道:“北京攻克了,你看人家都去抢宝贝了,走咱们也去!“几个士兵一听便争先恐后的去抢宝贝去了。任浚趁着这个机会逃跑了,崇祯十七年三月底,四月初,任浚辗转千里历经艰辛回到了家乡夏庄隐退。孙廷铨以及父老乡亲们听说便争相来看望,而任浚旧伤加新痕让他卧床不起。之后大学士孙廷铨在书中写道:“昔甲申之变,公(任浚)自贼中逸归,父老奔问官守,余适从之,因得其死情状。又见其创痕,自发际垂于眉末殷然尚未复也,心甚壮之。“ 而就在任浚的逃亡途中,紫禁城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打正月初一李自城在西安称帝(国号大顺)后,他的气势愈加凶猛,正月初八便带领主力从西安出发直杀向北京,一路上他势如破竹,明军纷纷战败。!二月十六日,李自城在进攻北京的途中发部了《永昌诏书》,大骂朝廷并要崇祯看清形势投降!而性格刚毅的崇祯皇帝是绝对不会投降的,一个曾经下过“罪己诏“书的皇帝夲来就有愧于祖宗,如果投降岂不是更有辱于列祖列宗,尽管他竭尽全力的想拯救大明王朝,但终归还是大势已去,三月十八日崇祯皇帝无望的走上了煤山在一棵歪脖子树下自缢身亡!直到三月二十二日,农民军才发现了他的遗体。他的衣袖上写有两行墨书。一行是:“因失江山,无面目见祖宗,不敢终于正寝。“另一行是:“百官俱赴东宫行在。“ 一代君王就这样悲壮的离世,他带着愧疚,带着屈辱,带着遗恨走了。虽然他个人带着这种心情离去,但是他太不应该,他应该坦然离世,他虽然没能拯救大明王朝,真的并非他之过,他不过是延续了一个“病入膏肓“的病人的死期,他每天都在努力的做着,他在履行着一个医生的职责,却从未过着历史上任何一个帝王真正的生活!他从登基的那天起,他扛起的是一种责任,从不停歇直至死亡,尽管历史始终在赞美歌颂成功,但是崇祯皇帝的历程同样值得歌颂,他是一代明君,虽然他倒下了,但虽败犹荣! 正文 第十一章梦断不息故园情 世情的瞬息万变,总难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崇祯皇帝一死,意味着大明王朝将一去不复返。谁都会想到深得民心的李自城的“大顺“政权会顺应民意,主天下沉浮,理所当然。然而,杀入北京城的李自城的部队狂妄到惨无人道,无恶不作,与先前的秋毫无犯,替天行道,简直判若二致!兴许是老天觉得受了李自城的愚弄,让天下主人另选其人吧,而天下却因为一下叫“陈圆圆“的女人,改变了历史的进程, 当明朝镇守锦州大将吴三桂在竭力的与清兵抗衡,守护着边关的时候,传来了他心爱的女人陈圆圆被李自城的部下刘宗敏掳走,和家父吴襄被杀的消息后,立马与清兵联合杀入北京。便有了吴伟业那流传至今的那“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的《圆圆曲》。清军本来计划着数年才攻入北京的,没想到一入关便以催枯拉朽之势仅用了四五十天的时间清朝摄政王多尔衮率部傲然地占领了北京。吴三桂的用情太专,过于真爱,留下了世人的唾骂与非议,而得到的是清朝的那唾手定乾坤的那份洋洋得意!要说红颜女人是“祸水“?她让万千的将士死于非命,要说红颜女人得尊贵,她的一次波折骤然雄起了一个大清王朝!这是否是一种真爱的力量感动了上苍?还是一种时势使然的注定? 任浚回故里后才知道了自己在逃亡中已被崇祯贬职池州,和皇上已经驾崩的消息,听到这消息后任浚便失声痛哭,他为崇祯的倾心竭力,无力回天而哭?为自己官至为民的梦断而哭?清朝已经在北京建立了政权,预示着从此满族人开始统治中国,汉族人统治中国,百姓都如此栖惶,那么满族人来了老百始还不愈加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因为汉族人从来就与他们同一血脉,一百杆子也搭理不着?其实这是每个老百始存在的担忧。任浚开始思量起未来百姓的命运来。 一天来了几个骑马的,找到了任浚家里,拿出了一封书信,说是原山西总兵姜瓖赞赏他的才能,要请他出山反请复明的。任浚拿出书信,见姜瓖写得振振有词,铿锵有力,不禁冷笑了一声“一个叛变,出卖了明朝的人,还要反清复明,简直天大的笑话!回去告诉他,早知道他和项煜投靠了李自城,别做些沽名钓誉的事,不知羞耻!我从此耕田种地,休来打扰!“尽管任浚回答的干脆,利落,可是他们回去后又来了,而且有不去他们就不走的架式,好歹把他们打发走了。任浚知道他们还会来的,便隐居到千人洞的庙里。他见洞里钟乳林立,纷繁各呈,蔚为壮观,感造化之神秀,觉暑地之清凉,洞壁上那二十三尊佛像,其中身高十米以上的有五尊,最大的释迦牟尼像高约十五米,神彩肃穆而庄严,他徘徊其间,流连不绝,真有点眷恋常隐的感想,那久经漂泊的游子之心,在这儿顿生悠悠的故园之情。那种久于浮躁而忧愤的心情,也只有在这佛法交融的清净中沉淀下来。可不几日姜镶的兵又来骚扰,无奈之下,他只有拔剑表决,从此姜瓖才死了心。 一个满族的政权何以让天下百姓信服,清朝重臣多尔衮的做法,让人们刮目相看,他为了稳定北京的社会秩序,安定民心,消除矛盾,迎接顺冶帝进京,首气颁布了一道晓谕天下的檄文。檄文把矛头直指李自城起义军,指出官,军,民等只要不反对新朝的,就可以安居乐业。以往明朝的官员可以为新朝服务。他还听取了明朝顺天巡抗宋权的建议,最让百姓感动多尔衮命令将士把崇祯皇帝,以及死难的嫔妃们进行安葬,并且举行了隆重的安葬仪式,多尔衮命人擎着明朝历代皇帝的牌位,绕北京城一圈后,便又恭恭敬敬地把它们送到历代帝王庙中供奉,满人对明朝历帝的虔诚,世人所睹,同时下令全国的臣民一律戴孝三天以表示对崇祯皇帝的哀悼!多尔衮的这一做法,无疑给天下夲来对清朝有异议或敌视的百姓们吃了定心丸。 任浚听说了他们的这一举动后,不安的心如同得到抚慰,心中暗叹请廷做得这事大气,有远见,极富人情味。但在赞叹之余,他又怀疑是不是一种收买人心的谋略,但后来又听说老百姓免征税赋,对腐败者严腐不怠时,他觉得是一个新的政府所干的事。 一日好友孙廷铨来访,谈话间说:“兵部侍郎刘佑向当今皇上极力推荐你才德兼备,可以胜任事务。″任浚一听到这儿火了:“我任浚是明朝大臣,更何况崇祯皇帝对我不薄,再说自古一臣不能保二主,我若再去为清廷效力,岂不见做了人人耻笑的‘二臣`?“ “我知道你就这么想,什么‘二臣',你就没为天下的百姓想想,如果朝廷里没有我们汉民来做官,那么谁为我们的百姓说话,办事?他们前阵子所做的,不过是一种政治谋略,取悦于民!“ “我也是这么想的!“ “是吗?你既然这么想,你再想想,如果你没有了权力,你成了百姓,还不是一样受欺负,你想想,让你去当官,不仅仅是为朝廷当的,而是为天下百当的,你想想,他们满族的各个方面,与我们不同,你说满汉之间有了冲突遭殃的是谁?如果我们在其中掌权,不就可以化解矛盾了吗?“ “你说得是有道理,可我就觉得不得劲,你说不是'二臣′是啥?“ “你咋还纠结,这二臣不二臣的,你不是已经被崇祯帝罢免了?” “那是他不知道实情?再说崇祯帝驾崩后,我的心象掏空了一样,我感觉象失去了亲人一样难受。我的所有,包括我的梦想无不是皇上给的!“ “可你德才兼备,有目共睹啊!” “不管怎么说,皇上才走几个月,怎么做对不起他的事?“ “皇上生前爱民如子,你只要对百姓忠贞不二,你就不是个‘二臣'你好好想想再说吧!“ 孙廷铨撂下这句话就走了。 任浚从此陷入一种激烈却又无声的心理斗争之中,他去为清廷效力,觉得违心于崇祯皇帝,虽说他已远去,但是他对皇上的那份感情是别人无可比拟的,他感恩皇上的赏识,因了这份感恩和同心才使他在仕途生涯中为朝廷倾情而不惜生命。他们力图拯救一个没落的王朝,最后以失败而告终!对于忠者是无以言状的痛苦,所以有很多很多的人,一听到皇帝自缢的消息后,也随之而去,不愿苟活,和那些圆滑之臣,见风随倒,对朝廷,皇上并无眷念!危难之时见真情。当他想到奸臣们如果再次入朝当道,会激起更大的波澜与动荡,作为正义的行使他还不得不与奸恶再次斗争下去,才得以保全天下百姓的安生! 后来,孙廷铨又来几次劝说,加上母亲的劝导他才放下了心理的重负,才于顺治元年六月踏上了进京赴任的征程。 一 正文 第十二章冷眼观世见洞天 生命总是在不断的寻找契机的,总是在探索中寻找希望。个人的意志,在纷纭多变的世情中未必就可以自己能主宰的!当任浚从死里逃生,以至知道了大明王朝的覆灭之后,他体味到了“哀大莫过于心死”的那种滋味,他感觉他的心灵的大厦也为之倾颓,梦幻在随之消亡?然而这不过是他个人主观的定论,作为一个有禀赋的人,他的心路往往是直线运动,“虽九死而犹未悔“的断然,也许是一种注定?要想逢回路转的曲线运动,真得会让他费尽周折的!隐居的这段日子,真得让他的灵魂得到平慰,让他的心伤得以慢慢愈合,也许是天命所至,心晴的人喜欢阳光灿烂,心灰的人则喜欢低调清冷,而这千人洞里正契合了他的心境,大山的热烈与雄伟里却蕴藏着一个内秀无争,积淀凝神的清清世界。钟乳石历经亿年的沧桑沉积,它从未诉说心中的苦难,而是把一滴滴难咽的泪水绽放出绚丽多彩的石花,奔流成气势非凡的瀑布,凝聚成一个个如佛的形象在无声的向人间传递着一种正气。任浚徜徉于这宽阔的洞里,尽情的让灵魂放飞,让思想之冰,一点点融化。若从此隐居能否得到长久的恬淡自安?只能是一种目我消遁?可是一个心怀家国天下的人又岂能贪恋安逸? 当他走到洞中间,看到了光亮,抬眼望去看到了一缕阳光照射进来,这是希望之光。任浚顿觉心旷神怡,他想起了李白那豪放大气的诗句:“我有万古宅,嵩阳玉女峰“便提笔写了一幅牌匾挂在千人洞口之上“我有万古宅″,书法苍劲有力。是的,他的“万古宅“,不单单是这洞里天地,山高水长,而是要创造出一个国泰民安的新的环境,那才是“我有万古宅“! 任浚在进京任职的路上,见到各地方的官员还照旧委以重任,就开始对顺治皇帝的一点狐疑就开始慢慢分化了,他从内心里开始皇帝们胸怀和宽容的气度,是啊,如果一个人要成就一番伟业,如果没何宽广的胸襟和气魄是难成大气的,也许顺治帝熟谙中国文人或士大夫的禀性在于“清高“,或者说他们的愿望或最喜欢的字眼就是一个“清“字,所以才把国号取名叫作“清朝″!这是大明人民最期望的字眼,任浚想到这儿内心不免增添了几多温情。 到了北京,他见朝廷內大多还是旧朝元老,顺治帝,和多尔衮等清臣们对任浚正还是大为敬重的,任浚心里便怀有几分感激,对清朝也自然多了几分信任。毕竟皇上对每一个明臣的任用都要严格考核的,再说任浚也是明臣中少有忠臣之一,更何况他在“开封保卫战中“扬名远外,是让人敬仰的英雄,而又在被俘坚贞不屈,为清朝的官员们称道,自然对这样的英雄委以重任也少了怀疑和不解。 顺治二年二月二日,皇上任命任浚为户部右侍郎,督理京省钱法。他在任如同旧朝,兢兢兢业业,“大命初集百费繁兴,公私廪藏,焚劫靡遗。“他收集铜料,招拣工匠,躬督率之,以是仓库取给,用罔不赡。“有效的解决了当时的资舍短缺问题。在后来美国教授魏斐德对他大为褒赞,在其历史著作《洪业.清朝开国史》中说:“任浚在户部右侍郎时提出了几项改进财政管理的重要建议,为大清开国之初缓解财政危机,维护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以及清朝政权的巩固做出重要贡献!除此以外,还为1646年农历五月完成的满汉夲《大清律》倾注了大量心血,做了大量的工作,提出了许多好的建议。“ 顺治二年(1645年)六月,家中来信说老母亲生病,任浚便向皇上请假省亲。 一天,任浚母亲杨氏,说几年前在光华寺许愿,说要在今年六月还愿,让他亲自去寺里问元空住持哪一天,选个合适的日子。母命难违,任浚便骑马而去,到寺时见元空住持行色匆匆,见京官任浚来此甚是高兴,问明原由,说自己有要紧事去做,去去就回,并吩嘱小和尚端茶水来,他走出院门后,又慌忙折回,再三嘱咐任浚:“尽管喝茶,稳坐勿动!“任浚见他慌忙状,心生狐疑,他想起了几年前荊山寺的事,又想起几天前回乡时乡时听到′丢失女子的传闻,说一家女子,出门一年未归,爹娘四处寻找,不见踪影,焦急不安间她娘便疯了!还有一字结婚不久,妻子不见,她娘家来要人,夫家说寻找不见,娘家人不信,怀疑被夫家杀害,便告上官府,而官府也无从查处。任浚想到这儿,便开始打量这房间,里面只有一张床,一张桌子,和一把罗圈椅,地下铺着方砖,也没有什么可疑处,那他为什么再三叮嘱“稳坐勿动“呢?这时他便坐在椅子上,不见动静,他便躺倒左右一晃,只听见轰隆一声,他急忙起身一看,只见脚下的方砖会动,被脚一蹬全钻进墙里去了,桌子下露出了一个洞口,任浚想起和当年荊山寺的“机关“差不多,会不会也有女子出来,稍顿果然见走出两个女子,她们见不是和尚,便下跪喊“救命!“任浚见洞内女子数众,忙让女子进洞,不要声张,便一弄机关,地面恢复了原样。 任浚故作镇静,端杯品茶。元空住持回来,和任浚说了几句话,任浚说有事要回去,元空便欢喜地把他送出寺门。 回到家里,任浚便匆忙写信一封,让人快马送往青州府。 第二天一早,小和尚开寺门去打水,见整个寺院被绿菅兵围了个水泄不通,小和尚忙跑回去,告诉元空和尚。官兵纷份涌入寺里一千和尚全被抓住。任浚母亲杨氏听说大为恼火,她多年来一直信佛,怪任浚破坏了佛门清静,要求他放了和尚们,任浚不肯,把和尚们的罪行的向母亲说了,可母亲还为他们求情:“他们不过是一群和尚,罪不及死,我听说你命令人杀了他们,这可是人命啊,浚儿,人命关天啊!“ 任浚跪在母亲前,“可他们害了多少家庭?“ “可他们不及死罪啊!“任浚见母亲痛哭的样子,便劝慰她不要伤心。自小到大,任浚见第一次这么生气伤心,不好再争执便问:“您老人家,看这事怎么办,“这时她剧烈地咳嗽起来,摆了摆手说:“不过是些个和尚,却是些佛门第子,浚儿我看还是罢了,罢了吧.......″ 这时任浚给母亲嗑了个头说:“浚儿自小就听母亲的话,您说耙了,就耙了吧!“起身便走了。 任浚想到几年前在荊山寺里死里逃生,早就对这些几年来一直欺男霸女的和尚们恨之如骨,刚才一听母亲说“罢了,就是算了。“不让他去杀和尚,可他愤怒难平,便灵机一动,想到了“耙“和“罢“是谐音,也箅把老人家应付过去了。 “耙刑“恐怕在中国乃至世界,任浚开历史之先河吧,他便亲自和青州府首备大人临斩,绿菅兵将一千个和尚全埋入挖好的土壕中,然后,把身子埋了,个个只露着个头。一声令下,一头头牛,拉着锋利无比的,耕耙一个个把头耙去了!地头上一片哭喊连天,鲜血淋漓,惨不忍睹,百姓们拍手称快,大声叫好! 却说元空和尚在临刑前还以为是受害者家人告的状,他便放声大喊:“青州知府大人,你们为官不公,公棺寺,土门寺也有这事,你怎么不管?“知府大人说:“这个你不为操心!“ 第二天,绿菅兵便去把两个寺的和尚抓住,全部耙了。 任浚母亲杨氏一听到这个消息,便昏倒在地。 任浚便每日不离的悉心照料母亲,可数月后,病故了。 出殡的时侯,在任浚母亲的灵柩前,出现了一条大蛇,正是杨氏当年生任浚时一同生下的那条蛇,人们初见时,都很害怕,但见蛇头碰灵柩那痛苦的样子,都大为感动。直到灵柩入土,这条蛇才离去...... 后来任浚的好友大学士孙廷铨在书中写道:“任浚在省亲期间做到,亲有疾,药品尝,昼夜侍,不离床。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吾党乡士大夫其孝事有称闻劳而儒慕不衰者文水公最著!“ 正文 第十三章代代相传满故园 其实我们的童年是伴着“任尚书的传说“长大的,从父辈的口碑相传中,从儿时伙伴们的相互争辩中,任尚书的形象在人们的印象中变得高大而形象,他几乎是故乡“正义的化身“!在故乡流传最久最深远的还是那“荊山寺“的传说。 当年不第的任浚从荊山寺在小和尚的帮助下死里逃生,几年后及第为官,他一次次上疏,因为国事繁多,搁置一边,直至任浚官至京官,屡败成绩,深得皇帝器重,他便再次上书:“荆山寺了然和尚欺占民女,为患乡里多年,仗着了凡的势力,而屡患不止,请求皇上处置!“了凡是了然的师兄弟,是潭柘寺的住持,又是皇上的“替身“和尚,享有很高的威望和权力。皇上踌躇间,任浚再次进言,皇上显得很不耐烦,便一边摆手一边说:“和尚们青灯古佛,信感凄凉,罢了,罢了......“皇上的意思很明显,就是算了,算了,不过是一些和尚。 而任浚等皇上的话音刚落,便大声说:“臣领旨,臣这就去把他们耙了!“ 大臣们面面相觑,互相赞叹着任浚的机智,而皇上一听,着实无奈,金口御言,哪有收回的道理。更何况“罢了“的罢又与“耕耙“的耙是谐音,任浚如此投机取巧,而又无可挑剔!皇上心头一震,苦笑了一下“罢了,罢了!“ 就这样任浚急匆匆领兵回家,立时把荆山寺包围,把了然和尚押往他的家乡,在芝芳的一块大地里出了壕沟,近千人埋至半身,只留下人头,在耕牛的犁耙下,他们全部丧生。 据说任浚因为仓促果断行事,虽然深得百姓欢呼,但他做了一件一生中最让他愧心的一件事,他直到行刑完才想起,他居然把他的救命恩人小和尚修圆也耙了,可人死不能复生,奈何他几次为小和尚超度亡灵,也难以平复心中的愧疚之感! 一月后,他的夫人冯氏结临盆生产,一夜他在书房间读书,恍惚间见门口站着一个头上鲜血淋漓的和尚,向他走来,口喊着拿命来!任浚惊起,那人见了,任浚知道,这正是小和尚的冤鬼来讨命了!他心中那个悔痛啊,双手抱着头,痛哭失声! 这时,丫环来喜讯,说:“夫人生了,生了个公子,可是......“ 任浚一惊忙问:“可是不哭,一个劲的笑!“ 任浚疾步进了产房,见那孩子一个劲的笑,笑得惊悚。这孩子一见任浚进来了,笑得更欢了。他便抱起孩子仔细端详如同小和尚再世,和小和尚一个模样,再一看时,看到的是刚才在书房门口看到的那张血脸,狰狞的冲着他! “天呢!罪孽啊!“任浚痛苦的叫喊着,把孩子高高的举起来。他的夫人冯氏吓得大叫:“不要,不要,老爷还我的孩子!“ “他不是你的孩子,是我错杀的小和尚投得胎!“夫人跪着求任浚放下,而这孩子非但不害怕,反而笑得更起劲了,夫人起身从任浚手里夺过孩子抱在怀里,一个劲的哭!而任浚长叹一声走出了产房。 任浚知道这孩子是小和尚投胎下生来是为了报复折磨他的,这是天命,也是自己应得的惩罚。谁让他把自己的恩人杀了呢? 传说这孩子从会说话起,任浚叫他向东,他向西,叫他打狗,他撵鸡。也不好好读书,整日和他唱反调。虽然任浚恨铁不成钢,但他依然爱着他,带着无限的悔愧爱着他!长大后,他变本加厉的折磨着任浚,让他的精神几乎崩溃,一天,夫人冯氏他在书房里和任浚大闹,忙跑了过去,见任浚把长剑仍在了孩子面前,大声喊道:“麟儿,你不是我的麟儿,你不就是修圆和尚,来找我偿命的,来你拿起剑来杀了我吧,我受够了!“ “麟儿,你又怎么气着你爹了,快出去!“ “爹我不是什么修圆,我是你的儿子麟儿!“说完大笑着跑了。夫人上前抱着任浚大哭:“这是造得什么孽啊!......” 父辈们传说,任浚的儿子一生就听了他一句话,因为他的儿子总是和他唱反调,任浚和他说每一句话,每一件事,他都反着做,多少年了从未改变。 任浚临终前,把儿子叫到床前说:“爹不行了,你要给爹做个好的棺材。“儿子问:“爹想要个什么样的棺材?““来个石梆石底的棺材吧!“任浚想,根据以往的惯例,自己正着说,儿子反着做。这回他说要个石棺材,他肯定会给他做个称心的铜梆铁底的棺材(因为他是退休的大官,这样的棺材是与他最匹配的,也是他的夙愿。)可是他的儿子和老子斗了半生似乎良心发现了,跪在床头,痛哭失声的说:“爹,儿子不孝,你一辈子,我也没听你一句话,这回我听你一回,也不枉咱们爷们一场!“任浚一听早气昏过去。 到后来,他的儿子真的为爹尽了一回孝,几十人抬着个石棺材埋在了地里,老人们说木头的,或铁的埋地下时间久了都会烂的,这样里面的尸骨可以扎根,而石头做的棺材呢,永远不会腐烂,自然无法扎根。无法扎根后代不旺。人们说这是“小和尚“投胎转世的结果,名义上是听了一回话,实际上还是一种致命的报复!(这当然是一种唯心的传说,不过传说而已) 这个故事,依然在故乡讲起人们唏嘘不止! 正文 第十四章天长地久惟孝道 天长地久惟孝道,梦回追思独怆然。任浚为母守孝三年,整日悲痛呜咽,不食酒肉,传为佳话。顺治八年三月他回京任职,由于在右侍郎间理顺了财政关系,澄清了财务混乱,让初创百废待兴的满清王朝这台国家机器开始了正常远转,他功不可没,鉴于他德才兼备,能力卓著,便又任户部左侍郎,掌管仓务。 粮食是国家的命脉,民生之首。而库存却时时出现短缺,出现严重的弊端到了非治不可的时候了,再没落的腐败,任其蔓延如同垢病,只会愈演愈裂,不会烟消云散的。盛世王朝农民总是把第一口粮食缴给朝廷,他们等于把信任交给了皇上,他们高喊着“交上皇粮不怕官,孝敬父母不怕天。“把整个心儿交给国家,希冀着国泰民安的長久不衰。然而当世情骤变,当百姓自觉的上交,变为贪官污吏疯狂掠夺的时候,朝廷的信任度在一度地流失,久而久之,便产生了社会关系的扭曲和动荡不安!而惯养成性的官弊,自然在加速着一个王朝的灭亡。 当尘埃落定之后,满清王朝的建立,让百姓有了着落,但要想让百姓有种信赖感和从属感,就得让王朝彰显正气!当任浚接任粮官的时候,有些官员们难免战战兢兢,这也难怪,多少年来任浚的英名传遍大江南北,不管是他的机智和胆识都迎得天下百姓的赞叹,单单他那别出心裁的“耙“和尚一案,就足以让天下人为之一震!这个不按常理出牌的家伙今天又要来掌管天下粮仓,指不定会闹出个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来,一些粮官们胆战心惊倒是必然了,因为清朝仍旧对他们委以重任,并非是有意包庇他们的罪行的,犯了事照样是插翅难飞!而“吹尽狂沙始到金“,对于那些忠勇者自然更加重视了。 有人认为,几年的战乱无论是军队还是百姓饿死的不计其数,粮仓里肯定空空如也,然而当任浚到一个大粮仓的时候,里面不仅没空,反而霉烂了不少,可悲的是这些粮官们只把这些粮食据为已有,即使在动乱之期,任凭军民饿死,也不派放,谎传军情,说粮草紧缺,这些官员们一经查办,谁人为他求情,简直是草菅人命!而有些仓库里却被胆大包天的官员们卖了换成了银两,便又打发士兵们去百姓家掠夺来逐步填充,这些自然也不会轻饶!更有的是明明库里有粮,而官吏们以造册成画票等不择手段,把粮食名正言顺的进了自家,真是可气可恨!而百姓们如今依旧过着饥寒交迫的日子!这些个官员不法办,还真个是天理难容! 几个月的清理整治这些贪官们无一不被惩治,而粮仓里却频添了近十万石粮食,百始们大声叫好,气象焕然一新,百始对清朝的信任度提高了几成。自然皇上对任浚的干练也欣喜万分。 顺治八年九月癸已,顺治皇帝出行狩猎,驻跸董郭庄,总督仓场户部侍郎任浚,巡仓御使焦毓瑞等各受皇上赐食,赏袍帽等以表彰他们的功劳。次日,顺治帝驻跸坝上,任浚,王永吉等陪同顺治皇帝视察坝上码头,对任浚在任职期间大为褒赞,“对于官吏种种营私舞弊的行为,任浚特疏驳正,澄清了自明以来仓库的多年积弊,说任浚:“公廉自律,而群下无敢干者,挂久遂骤减于前,岁增十万有余!″大大缓解了清朝初年败政危机,为维护满清王朝的中央机构中枢的生存和运转做出了重要贡献! 顺治十年五月,任浚上疏:(户部右侍郎),其同职(原职副都御史)亲授欶印两月,但矢志急公,伴纵实地做起,其初政可期后效方幸,优望皇上轸念漕粮重务,幸尔得人,俯赐台留,国计幸甚。“ 皇上看了任浚的上疏,大为赞识。从此任浚作为汉臣在朝廷中的地位更为稳固,又加之同乡孙廷铨也任要职,他们志同道合,在朝中形成一股中坚力量,对满清王权与汉民利益冲突,或满汉矛盾的缓解与调和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作为一个少数民满族能占领中国立朝建国,自然有他雄健的魄力,但只凭着他们固有的王气来治理国家还是远远不够的,必经依赖汉臣的通力合作才会把整个清朝治理的更好。而也只有汉臣在朝廷的立足,百姓才有安定可言。而在朝堂之上满臣与汉臣之间的矛盾也时常发生,无论是歧视还是嫉妒都是难免的,而以任浚,孙廷铨,为首的汉臣们,在关乎民族大义和民生问题上据理力争,为力求汉族在朝廷中的原有的地位争取一席之地。否则,清朝如果只是满族人的天下,而汉族屈居人下,将永远还抬不起头来,天下一统的大清王朝将是一句空话!而汉臣在朝中的权势如不凝聚而松散,将受更加沉重的苦难。因此,朝中之事比明朝的朋党之争更加激烈,以后任浚等汉臣们为了自己或民生的一息尚存任重而道远! 而幸好,顺治皇帝的心存高远,在事端的调和之中,能听从于汉臣的辩解,能理正让人臣服,又有多尔衮的通力合作,让清朝在汉臣中,在百姓中的威望日臻高涨。顺治皇帝在任为人才于,也更加着重于德才兼备,而不是只取向于满臣的人选,虽然有些满臣对此怀有不满,但在任浚等汉臣的办事能力他们也只能是暗自佩服,自愧不如。 正文 第十五章为求民盛当争峰 要想让满清与汉族迅速的融入,不是件容易的事,即使顺治皇帝有海纳百川的气势,而八旗子弟们自然也不会愿意,毕竟清朝的江山是他们拿命打下的,他们认为无论自己怎样的骄横与跋扈都是理所当然的,汉人在朝中官居要职是他们不能承受和容忍的!他们想让汉人永远是满人的奴隶!于是朝堂之上的满汉之间的剑拔弩张的事时常发生,也让皇上颇为头痛。然而治理国家并不是单凭霸道和戾气,如果动辄举剑挥舞那么天下就只会剩下孤家寡人了,天下第一,便非你莫属了?自古得民心者得天下,即使江山气势多么的英武,如果一意孤行,同样会重蹈人民揭竿而起的复辙,这种历史规律的常态顺治皇帝比谁都明白,因为他亲历目睹了一个大明王朝的灭亡,他自然想让自己的江山永固。因此,他在重职任用上,也绝不会搞什么“一言堂“,他便召集众臣商议,唯恐任人不才。 顺治十一年八月的一天朝堂之上的纷争又开始了,以鳌拜为首的清臣们与孙廷铨,任浚为首的汉臣们展开了激烈的争论。鳌拜坚决不让刑部尚书的人选落在汉臣手里,他联合遏必隆等一起跪拜皇帝:皇上请三思啊,刑部尚书一职事关重大,决不能让汉臣来当!“ 遏必隆大声说:“我们身经百战,九死一生才打下的江山,只能让满人当,汉人没资格!“ 任浚听他一说心里不悦便上前对皇上说:“皇上,遏必隆此言差矣,都是同朝为官,怎分你我?如果把满汉分的如此清楚,那么我们还怎样为官?” 户部左侍郎孙廷铨也进言:“皇上我大清江山天下一统,君臣贵在精诚团结,用人贵在唯才是举,文武群臣各有用武之地!”皇上坐不住了,站起来,慢馒踱步而来,:“孙爱卿所言极是,马上得天下易,马下治天下难啊!“ 鳌拜不服:“皇上,遏必隆说的不差,江山是我们打的,我们能治理不了?“ 皇上踱到索尼身边的时候问,“索爱卿怎么一言不发?“ “禀皇上,为臣正在考虑,我想不妨从满臣中选出一个,从汉臣中选出一个,再加定夺。“ 皇上拍手,“索爱卿,好办法,那么你说满臣中该选谁?“ 索尼沉吟了一下,看了看鳌拜,又看了一眼苏克萨哈,:“臣觉得苏克萨哈合适!“ 皇上又踱到孙廷铨身边:“孙爱卿,汉臣这边谁最合适?“ “皇上,巨觉得任浚任侍郎,德才兼备,众臣之中任侍郎能力我们有目共睹。“ “是任浚德才兼备,是合适人选“几个汉臣一齐说。 “好那么就定了苏克萨哈和任浚,他们两个再选一个任刑部尚书,退朝以后各位爱卿斟酌一番,明日定夺。“ 其实皇上心中早有合适人选,只不过给满臣们一个面子。第二天早朝时,便出现了三个阵营,鳌拜,遏必隆阵营,索尼阵营,和孙廷铨阵营。 皇上问:“众爱卿可选好了?“ 鳌拜,进言;“苏克萨哈,德才兼备,可以胜任有余!皇上!“ 而苏克萨哈并没领他的情,走到了索尼的身边。 遏必隆也极力推荐苏克萨哈。而孙廷铨说:“皇上,任人惟才是举才是,任浚任待郎是合适人选,即使他是满族的,我们也选他。“ 遏必隆酸酸地说:“皇上,说不知道他与任浚是同乡,他们这是拉帮结派!“ 几个事先串通好了的满臣高声附和着,朝堂之上一下子紧张起来。 汉臣们也都纷纷的推举任浚。索尼这时站出来大声说:“皇上,老臣以为,任浚有能力胜任,无论是学识和才能老臣佩服!这是选国家重担,任浚是不二人选!“ 鳌拜一伙气得瞪着索尼,而索尼笑着看看苏克萨哈,点了点头。 苏克萨哈便上前一步说:“皇上,索尼说得没错,群臣之中只有任浚是不二人选!“朝堂上一片哗然,满臣一见自己所举荐的人,竟然反向对手,如同受了愚弄,举手划脚的震怒了。而汉臣们则大为欢喜。 索尼一席话让大家平息了下来:“大清初立,应当团结一致,朝堂分争,堂下会苦难丛生。苏克萨哈顾大举,识大体。而任浚未入我清朝前一派凛然正气,被叛军俘,坚贞不屈,是明朝的一代好官,而又入我清朝为官,几年来,孝道先闻,为官不畏权贵,财政混乱,是谁人理清?粮腐无道,又是谁人治理,他对清朝忠心不二,谁人不见?而我满臣居功自傲,派系分争,挑拨是非。而任侍郎出言大气,从不相争,不与争峰方得峰!” 皇上拍手叫好,满一片哑然,汉臣们欣喜万分! 顺治十一年(1654年)十月三日,升总督仓场户部左侍郎任浚为刑部尚书,主管全国的法律刑罚工作,负责法律的制定以及重大案件的审理判决等。 任浚的作风向来雷厉风行,对恶者从不姑息养奸。面对朝堂上的纷争和形势,任浚知道不给满臣一个下马助是不行的。 京城内八旗子弟飞扬跋扈,欺男霸女是常事,一日任尚书便亲自审理了一起“满族人强奸杀人案“,满人仗着权势居然还逍遥法外,一个满族人把汉人强奸并杀了,还毫不悔改,洋洋得意?京城御史不敢定夺,任浚便亲自下令把凶犯逮捕归案,在证据确核实明白后,人犯便秋后问斩,京城上下一晔然!满臣们纷纷上奏,责难尚书。而尚书言:“自古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满人杀汉人岂有网开一面之理,如不斩杀,清期何以服众!“ 随后,任尚书又亲审了几件案子,满人人犯无一人逃脱惩罚治罪!满族的王室贵族们这下可愣了神了,忙千丁万嘱自己的亲眷们千万尊纪守法,不然撞到任尚书的枪口上只有死路一条!我的乖乖,就是皇帝老儿也保不任你,可要记下了! 任尚书还在朝堂之上大讲“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上奏皇帝要修改清律,申请要把《明法》添进去,完善清法的严正性。整拜一伙气得从中阻挠,还“登鼻子上眼了还?“可在他秉公决断下,他们的言语逐渐地小劲了。因为午门外的高杆上从没有喊冤的叫声,满臣们大为汗颜,这家伙又动真的了! 正文 第十六章以法治国高于权 任浚想如果作为清朝一品大人刑部尚书的自己,不能匡正世风的活,真不如回家归田。作为农二代,官一代的他如果不能为衣食父母农民担道说话,那么他枉为尚书大人,将无颜见父母于九泉之下!更何况他的为官之道,就是为民谋福。然而面对朝上纷争如处铜墙铁壁,清朝江山是人家打下的,这种功勋是谁都不可抹煞的,他们心怀狂傲,倨功不羁,偶尔放荡得瑟一下,又何妨?从前无人敢问,敢管,如今偏偏遇上了任浚这位尚书大人,真得拿八旗子弟们开刀门斩了,他们个个心怀怨恨,即使顺治皇帝内心也不免对其产生怨恨,毕竟他们满人有“血浓于水的“一脉相承,唇亡齿寒只能牵动他们的神经!可是这也不是什么“家事“,家事由家人处理自有情可言,而触犯了法律,便是国事,家有家规,国有国法,任尚书作为国法的执行者,他做得也没错,公平公正,你满族人是人,而我汉族人也是人啊!“杀人偿命,歉债还钱,“天经地义啊!任尚书知道,他这样做了会危机四伏,因为直接戳伤了王权的“痛点“,他们会暗中对百姓寻机报复的,一个从不服输的满族,不会就此心软,而顺治帝也是无奈,“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再说人家任浚冒着生死也是为了大清王朝效力!顺治帝也只好收敛心中戾气,暗中嘱咐王室,八旗子弟们好好管住自己,象任尚书学习学习,你看人家任浚为了他们汉民的权利如此卖力卖命!咱们满民岂能为自己抹黑? 任浚知道,自己的权力也只是一时,不是一世。况且自己已年迈,加上旧伤复发,体力自觉不支。怎样才能保证天下汉民有和满民一样有应有的权益?他思来想去,在皇权霸道,暗流涌动的大清王朝,只不让法律来制裁“权力“,让法律高于一切,而不是权力高于一切!于他奏请皇上修改《清律会典,并且要求把《明律》也加入其中,真正的以,法制国,国家才会长治久安!顺治皇上答应修改,经过几个月的努力,任浚亲自参与,经过不断的调整过程,才将明朝会典的条例纳入了清廷的政治活动之中!虽然,不够完美,但毕竟让任浚的心里多了些宽慰,从此百姓可以有法可依了! 清律的修改,让天下百始大快人心,而让满臣们倍感郁闷,这个自然理解,这样束缚了他们的骄纵和任性。 顺治十二年正月任浚疏言:“律多不备,例出随时添注,殊欠折衷。又八旗事多门干靠例,如律杀人者抵,而例有义愤自首减免之条,给主埋葬,而例有赔人之条。盗贼未获赃而例有追产赔主之条。律有五刑,而例自大辟之下,皆以止鞭一百。如此类颇多,律例不等,满汉互异。乞皇上敕满汉堂官专领共事,慎选司员一一商榷,疑难者请旨裁定,靠例可更者,一准用途律,不可更者即载入律条着为令。又大辟又立决,监候两等,按律所言,决不待时,谓不待秋决,非谓招成不待覆奏,即处决也。查会典,凡在外绞斩凌迟监候者依期俱差官处决,如有决不待者,重囚详议具奏,即差官前去审决,盖恐立决中尚有疑情,可临时三覆详慎人命。嗣后凡奉旨依立决在内者,三法司仍会审覆奏行刑,在外者宜复差官决例,庶无冤滥。“ 任浚挑灯夜战,作这上疏之言,读后顺治帝颇为感动,而感其忠诚于下清,体恤于百姓,却又怜惜他带病而呕心沥血。 顺治十二年(1655年)三月十九日,顺治帝谕吏部:“朕观刑部尚书任浚年力衰迈,部务不能料理,每以循延。念其服官日久,着以原官致仕回籍,尔部作速推才品堪任者具奏。“ 任浚告老回乡,他站在故乡的云行山上,思绪纷然,人生之倏忽如白驹过隙,人世之苍茫,唯正气延续。他面对故园,任凭冷风吹动着他那凛然不屈的身体,他白发飘飘,泪水洒向故园,如果还有来生,他一样为民生谋! 顺治十三年1656)年二月,任浚病故,享年六十二岁。顺治帝听闻,悲痛欲绝,特遣人到任浚故里举行了“国葬“仪式,恩赐伴朝銮驾,御赠对联:“薛伯家风,东安世泽“。 好友孙廷铨悲痛之余,给它写下了留传千古的墓志铭,最后结尾处表达了对任浚的哀悼之情,:“骑箕尾乎,道其藏;为雷雨乎,泽将长。惟君与文,何用不臧;有废而兴,天道难量。攀龙坠髯,求死不得乎,为我心伤:乘云归矣,而慭遗一老,宛然在堂。悠悠千载,谁相望;且归休乎,山之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