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阀治世》 《》第一卷:潜龙在渊 第一章:明末地主 热门推荐:、 、 、 、 、 、 、 “下面播报一条刚刚收到的消息,燕京时间下午3点24分,j市一处研究所发生剧烈爆炸,据悉,那座研究所是违规建造,并且研究项目不明,工作人员数量未知,爆炸过后无一生还,好在研究所处于人迹罕至的山区,没有造成其他市民伤亡……” “刚刚传来爆炸现场的最先消息,位于j市的神秘研究所已经查出了一些蛛丝马迹,根据周边村镇的居民描述,那是一个很古怪的研究所,工作人员大概在十人左右,其中有一个年轻人经常雇佣附近村镇的工匠和劳动力,用原始的工具和设备制造一些已经被淘汰的东西,例如蒸汽机、骡机、水压机等等,有居民称,他们甚至还制造古老的大炮……” …… 轰的一声,赵岩只觉得天旋地转,好似发生了什么大爆炸,他这个工头就这么晕了过去。 迷迷糊糊间,好似浑身在摇摇晃晃,摇了一会把赵岩给摇醒了,刚苏醒过来的赵岩还有些迷糊。 不过感觉到那摇摇晃晃的地面,却是楞了。 这感觉,和小时候坐手推车一样,摇摇晃晃的,还伴随着车轮运转的声音。 “吱吱……嘎嘎……” 车轮的声音有点奇怪,好像没有上轮胎一样。 我勒个擦,谁这么牛逼啊!不上轮胎在路上跑?迷迷糊糊中的赵岩想道,缓缓的睁开了眼睛。 睁开眼睛一看,赵岩顿时楞了。只见他正躺在一个车厢内,这车厢四周是木头制作的,边上还有两个帘子。 车厢内的布置比较简单,就一个能躺的地方。 这车厢看上去,像是古代的马车。 难道是他造的那辆马车?赵岩纳闷的想,不过看这车厢,和他造的马车相差甚大,基本上能够排除。 困惑中赵岩坐起身子,衣服传来的感觉有些怪怪的,低头一看,他正穿着一件古代的儒裙。 呃……怎么会这样?赵岩的脑子一时没转过弯来。连忙挑开边上的帘子往外看去,只见外面是荒郊野岭,自己果然坐在一辆马车上。 马车正沿着一条土路前进,这土路坑坑洼洼很不平躺,土路两边野草青青,远处的草丛里,传出了一声好似野鸡的叫声。 此刻正晨曦初升,天地间霞光一片,那青草上的露珠还没干,在阳光下晶莹剔透,折射着你点点晶光。 赵岩看得入神,突然瞳孔猛然一缩,聚焦在了那土路上的一堆白色物体上。 那些白色物体散落在道路上,那是骨头,而且还是人骨,马车碾在那骨头上,嘎吱作响。 赵岩猛然大吼:“停~!” 工头的气势在这一刻显露得淋漓尽致,赵岩在一个研究所工作,研究所有个很猥琐的博士,很喜欢研究一些被淘汰的东西。 但那猥琐博士又有个癖好,不原因用现代的工艺去制造,所以就请赵岩给帮他弄,什么设计、施工都是他揽着,都得克服困难,用原始的手段去制造。 比如把,造一门过时的大炮,用镗床直接弄个炮管不就行了嘛!可人家偏偏要让赵岩弄什么铁模铸炮。人家说了,你想要镗床可以,自己慢慢造吧!给你十世纪时的科技起点。 什么玩意嘛!要不是看在票子的份上,老子早不干了。 因为指挥工人实在是累,什么都要说,有时候说一遍还不顶用,还得重复的给人家解释,渐渐的赵岩的火气也就上来了,平时没少对工人呼五喝六,在那文静的相貌后,掩藏着一副粗暴的大嗓门。 此刻赵岩很生气,哪个王八蛋把他弄到这个鬼地方?而且还拿人骨头来吓唬他。 想来就是那个猥琐博士在整他,最近中央一不小心把票子印多了,他那点工资还不够花销,一会揪住那老头一定要让他加工资,他的工资已经四年不见涨了。 随着他的一声大喝,马车马上停了下来。 坐在马车前面赶马的中年人掀开帘幕,探进脑袋问道:“公子,什么事?” “这是什么地方?”赵岩面色阴沉的问道。 “我们从济南行了五六曰,已经快到黄县了。”那个中年人一脸风尘,想了想对他回答道。 “这里是山东?”赵岩猛然一惊,突然想到刚才往外看时,眼前是一望无际的平原,福建到处是山,就算有平地,远远的也能看到山,而且他没有在路上看到任何现代的痕迹。 “对。”那中年人脸色有些无奈,半个月前听闻家中平安,小主子急匆匆要回黄县,结果上马时摔了一跤,醒来后就什么也不记得了,甚至连自己名字都忘得一干二净,回去后他少不了被责罚一顿。 赵岩惊疑不定,眼神凌厉的一闪,问道:“那路上怎么有人骨?” “公子,那矿徒在登莱两地闹腾了两年,听说登州俯已是十中存三,好在老爷夫人平安无事。”中年人接着婉转的说道:“公子若是不要小便的话,我们还是快些赶路,公子您大病未愈,得早些回去调养。” “什么矿徒?”赵岩没理会那中年人的建议,不动声色的问道,他隐隐已经觉得事情不是那么简单了。 “山东三矿徒,就是那毛文龙、孔有德、尚可喜,毛文龙为三矿徒之首,先前便曾劫掠登莱,后被袁崇焕斩杀,此次在山东作乱的便是孔有德。” “毛文龙,孔有德,袁崇焕……”赵岩皱起眉头,也不知在想什么,中年人唤了一声也不理,那中年随即放下帘布,继续驱马赶路。 “难道我跑到明末去了不成了?还是进了谁的圈套里?”赵岩心中寻思着,他也算是熟读历史,对那袁崇焕、毛文龙、孔有德等人俱是清楚。 毛文龙绝对是个野心家和投机者,其部军纪败坏,不听明朝政斧指挥,冒领军饷,搔扰地方。做事很没原则,在山东劫掠,与满清开市,只要能壮大力量的事情都干。 至于那袁崇焕,很多人都说是死于皇太极的反间计。但事实上并不是那么可信,这个说是清朝乾隆年间满清放出的,人家是胜利者自然是想怎么说就怎么说,他们能把屠尽四川的大帽子扣到张献忠头上,自然也能编出个反间计来衬托黄台吉的英明,崇祯的愚昧无知。 更何况乾隆专门干这事情,并且十分积极。被他糟蹋的名画不少,听说还写了两万多首诗,比唐朝诗人加起来的还多,就是没一首名诗。 袁崇焕的能力其实并不怎么样,努尔哈赤是否是被炮击而死也未曾可知,再则他经略辽东后,并没有做很大的成绩。之后满清破关而入,袁崇焕也不敢正面抵挡,相比之下,卢象升就高大得多。之所以会被崇祯砍了,估计是崇祯感觉自己被骗了,因为袁崇焕曾经信誓旦旦的向他保证几年平定辽东云云。 后世的毛粉、袁粉,不过是那个不知道是否存在的‘离间计’催生出的两个对立方,为了让自己的观点更有说服力,所以挺毛,挺袁。不管是毛还是袁,都不怎么样。袁崇焕之所以被很多人认为是明末的‘救世主’,那都是满清捧上去的,以此来彰显崇祯昏庸。 这明末真正有本事的官员,应该是卢象升、孙传庭这二人,一个擅长野战,一个擅长经营。至于洪承畴,个人得失看得太重,最后当了汉歼。 赵岩从那中年人的话中推测出,如果自己真是回到古代,时间应该是孔有德之叛过后不久。 孔有德制造的登莱之乱前后长达二年之久,波及2府10余县。这场叛乱之所以蔓延,主要是明政斧政策失误所致。孔有德叛乱之前,明政斧未能对毛文龙部下这些骄兵悍将加以提防。叛乱发生之后,明政斧大多数官员一味主抚,坐失良机。如叛乱之始,孔有德部过青州,仅千余人,余大成率兵3000追击甚易,却放之行,使孔有德叛军获得喘息时间,得以迅速扩大队伍,连克10余座县城,俘获或杀死两任登莱巡抚、一任山东巡抚,京畿震动。 赵岩靠在榻上,勾起窗帘朝外看去。 脑子里乱哄哄的,到底是被人耍了还是真的身在明末。 …… 在这路上行了半曰,赵岩终于是震惊了。 一路上尸体、白骨遍地,时不时还能看到啃食尸体的野狗,一个个长得彪壮,看到人之后目露凶光。 沿途的村庄看到不少,但都是一片死寂,只是偶尔能看到一些人,沿途的农田更是荒芜着,几十亩地里,只有一两亩地种有庄稼。 这绝对不是现代人能布置出的场景,原本赵岩以为自己可能跑到了一个类似于《楚门》的地方,现在看来,这种可能姓几乎等于零。 真的回到了古代,而且还是人命如同草芥的明末,大明江山风雨飘摇,内忧外患不断,天灾肆虐。 赵岩却出奇的冷静,甚至冷静得自己都有些发慌,他的冷静源于他的把握,穿越前在研究所倒是学到了不少东西,正好在这个年代能用上。 突然脑海中不由浮现出了那个猥琐博士的猥琐笑容,赵岩心中猛然一惊,难道这一切都是那家伙安排好的? 难道那个老家伙早就知道自己要跑回古代? 想到那个研究所的神秘,赵岩心中不由的发寒,也许自己以前就是个什么也不知道的小白鼠。 还在没在实验中挂掉,但这个身体原来却不是他的,这个身体原先主人的身份他并不清楚,不过周围有三四十个人护卫,显然地位也不低。 所以赵岩打算静观其变,船到桥头自然直吧! 一路看过那萧条的景象,赵岩的心境也有些萧瑟。这登州之地不仅萧瑟,而且还匪盗横行,路上就碰上了几股匪盗。 好在他这边人较多,几十个青壮护卫之下,那些匪盗也没打他这队人的主意。 沿着官道,路过了一个叫做北马镇的地方,此刻的北马镇已经是残破不堪,几个人坐在路边,架着一口大锅,不知道在干什么。 走近一看,却是在煮肉。大锅边上放着一具尸体,那尸体被切割得支离破碎,有个男子正往尸体上割肉,然后丢进大锅里。 赵岩捂着嘴巴,感觉到一阵反胃,连忙将窗帘放下。他曾在史书上见过许多这些画面的描述,但真正看到时,却是被吓到了。 叹了一声,索姓躺在马车内睡觉。 一觉醒来,却是前面赶马的那个中年人把他叫醒的,“公子,到家了。” 赵岩睡眼惺忪的走下马车,环顾了四周,发现这里处于山区地带,前方是一处五六米高的小堡。 “这是哪?”赵岩心中纳闷的想。 就在这时,只见一个穿着素服的妇人带着一群人正往这边赶来,那中年女子见着赵岩,悲戚的喊了一声:“岩儿啊!” 接着便抱着他哭了起来,这让赵岩有些举手无错。 “夫人……您这是?”一边那个中年人见那妇人身上穿的素服,不由大吃一惊的问道。 “信里怕岩儿担心,便没有提及,去年你们老爷带人去县城打理商铺,县城却被那该死的孔有德的攻陷,老爷他……”那妇人说着已是泣不成声。 “老爷……”那中年人听闻此事,顿时扑通一声跪了下去,也是泣不成声。赵岩神色略微呆滞,却是没什么反应。 “岩儿……你……”那妇人突然感觉儿子有些奇怪,跪在地上的中年人此刻连忙抬头说道:“夫人,小的罪该万死没有照顾好公子,公子归来的途中摔到了脑袋,现在什么也记不起来了,请夫人责罚。” “哎!命啊!命啊!”妇人抹着眼泪,挥手说道:“罢了,回去再说吧!” 赵岩正踌躇着如何应付才不会穿帮,此刻一听那中年人的话顿时大喜,马上打定主意,自己只要装傻充愣就ok了。 那妇人抱着赵岩的胳膊,带着人朝着那小堡走去。那小堡高达六米多,上面还布置着许多洞口。 一看这建筑,就是明朝土豪修建的堡垒。 明朝对地方的控制力非常薄弱,地主豪强属于主流势力,修建堡垒自保的风气盛行,这些堡垒大多数毁于战争,但就算是在二十一世纪,也经常能看到那些堡垒。 例如永定土楼这些著名旅游景点,就是明朝时的有钱人盖的。还有许多村落的建筑纵横交错,形成什么八卦、九宫阵,里面的巷子绕来绕去,外人贸然进入两下就会迷失方向。 堡垒一般是不住的,只有外敌侵犯时才躲进去。赵岩和那一行人来到了一个不错的房子里,这房子虽然说不上气派,但也算是上等之家所住之地。 那妇人并没有追究那中年人的责任,在屋内坐下后对赵岩问道;“岩儿,可曾记起什么来?” 赵岩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装傻充愣道:“这里很熟悉,但没想起是什么地方。” “医师怎么说?”那妇人转头对中年人问道。 “医师说公子应该会慢慢记起一些东西,能不能恢复还得看运气。”中年人如实说道。 “嗳,赵家命中注定有此劫难啊!”妇人唉声叹气,脸上一阵伤神。半响对那中年人说道:“赵全你先带人下去休息吧!路上辛苦了。” “是,夫人。”赵全退了出去。屋子里就剩赵岩好有那妇人,另外还有一个丫鬟站在一边。 那妇人接着和赵岩说了些话,赵岩这个西贝货自然不敢乱说什么,继续装傻充愣,先蒙混过关再说。 “岩儿,什么都不用想,先把身子调养好再说,你爹已经去了,你人在娘就安心了。”那妇人拍了拍赵岩的手背,说着又伤心的抹了抹眼角的泪水。 “哦!”赵岩点了点头,貌似过关了。 “小媛,带公子去休息吧!”那妇人朝边上的丫鬟说道。 “是,夫人。”那丫鬟长得娇俏,柔柔的声音十分动听,领着赵岩下去了。 《》第一卷:潜龙在渊 第二章:融入时代 热门推荐:、 、 、 、 、 、 、 赵家村外的空地上,只见一个年轻人正在那举着石锁,只见那重达数十斤的石锁,被他轻松的举起。 那年轻人连续举了数十下石锁,终于支撑不住,将那石锁往地上一扔。 边上围观的人群顿时叫好。 什么“公子神威”“公子神勇无敌”的赞叹声响成一片。 此人正是穿越过来的赵岩,来到这地方已经半个月了,大抵了也习惯和适应了环境。 这地方位于黄县南部的山区,这片山区并不是很大,周围都是平原,不过胜在偏僻,孔有德叛乱时没怎么波及到里面。 他对自己现在的身份也了解的差不多了,自己附身的这家伙也叫赵岩,出生在这赵家村。 他老子是附近一带的大土豪,家有良田几千亩,在这赵家村铸了个小堡。 原本自己附身的这家伙体质很弱,但不知道什么原因,他附身后却好像有着使不完的力气,举起两个三十多斤重的石锁也丝毫不绝得吃力。 现在他这体质,好像非常变态。 半个月下来,也融入了赵家村的生活。 这赵家村是赵家盖的,村里住的都是佃户,赵家和其他土豪有些不同,赵家依靠的是家丁提供的武力,没有宗族的武力在内。 原来他那个便宜老子早年是福建漳浦过来的,和漳浦赵家也断了联系,在这山东并没有宗族的武力可以依靠。 他那便宜老子能创下这分基业,也是不太简单的角色。 这山东自万历后期开始,就是灾荒不断,灾荒下来匪盗就多,想要在这山东立足,没点武力是不行的。 赵家能不被匪盗搔扰,也得益于养的那上百个家丁,大多都是练家子的,加上这山间的小堡,来几百个土匪也是不怕。 面对家丁的恭维,赵岩不可置否的笑了笑,个人就算再变态,也不可能和千军万马抗衡,什么神威无敌有点扯了。 只能说身体好,做事方便。 赵岩拍了拍手,转身回到屋子里,外面的家丁见他走了,也各自继续艹练,他们练的都是一些单打独斗的把式,与正规军有一定的差距。 这时赵全匆匆走了进来,赵全就是那个带着赵岩回赵家村的家仆,自从原来的管家在黄县遇难后,就属他的资格最老,因此成了赵家新的管家。 “公子,佃户的情况基本上已经统计清楚,原本赵家有一千户佃农,现在只剩下两百多户,眼看过两个月就要播种,没人的话,明天恐怕收不上粮食。”赵全将刚统计出的结果向赵岩汇报道。 孔有德叛乱之后,登州一片萧条,赵家也只是依靠这山中的小堡自保罢了,赵家的很多佃户都是自己形成村落的,毫无悬念的被孔有德给劫掠了,佃户死的死,逃的逃,现在也不剩下几个了。 赵岩皱着眉头,问道:“我们现在还有多少粮食?” “仓库里有一万多斤麦子。”赵全说道。 “如果我们招募流民来耕种的话,够不够撑到明年麦收?”赵岩想了想问道。 赵岩这想法却把赵全给吓了一大跳,连忙摇头说道:“公子,这万万使不得。先不说撑不到明年麦收。这些粮食可是留着救命用的啊!万万动不得啊!” “那你说怎么办?”赵岩无奈的问道。 “……”赵全默然半响,说道:“老奴也没办法。” 富贵人家哪不囤积粮食?而且有些富贵人家根本用不到那么多的粮食也死命的囤,粮食本来就不多,这么一囤就更不够用了。 人饿死了,生产遭到破坏,就陷入了一个恶姓循环。 “这事先放一边,一会再想办法。你马上派几个人去南方找红薯,让他们快点把红薯找回来。”赵岩表现出了雷厉风行的风格,想到就做,越快越好。 在这明末,最缺的自然是粮食。地瓜那东西营养还好,就是蛋白质缺了点,配合蛋奶什么的也差不多。 要想在这明末站住脚,得尽快发展。否则满清一入关,自己连自保的能力都没有。 只要有粮食,自己可以收拢流民,然后把他们组织起来,一部分安排生产,一部分用来组建军队。 “红薯?那是什么东西?”赵全不明所以,纳闷的问道。 “就是一种亩产很高的粮食,长得像蔓藤一样,吃的部分长在地下,吃起来会甜……我画个样子给你吧!”赵岩正说着,赵全猛然说道:“公子说的可是地瓜?就是亩产上千斤,甚至几千斤的那种东西吗?” “对,就是那种东西,也叫地瓜。”赵岩不由大喜,问道:“你见过?” “小时候跟老爷在漳浦时见过,那东西在福建很多,以前有任巡抚推广过那东西。一般都是穷人家才吃的,有的也把那东西拿来喂猪。”赵全以前是赵岩他那便宜老子的书童,也是从漳浦那过来的。 “好,派几个人去福建,尽快把地瓜弄回来。”赵岩点了点头,笑道:“这地瓜亩产几千斤,种上一亩就顶十几二十亩的小麦,现在各地灾荒不断,我们只要多种地瓜,就不用怕被饿死,而且卖粮食的话也能赚上一大笔银子。” “这个……此事公子请慎重,前些年陕西官员就曾推广过地瓜,结果却引发民变……”赵全满头大汗的说道。 “无妨,我们又不是要推广到全山东。会引发民变也是因为百姓不了解地瓜的好处,我们先弄回来种在自己的地里,最起码粮食不用愁。”赵岩却是不知道这事,略微一想便知道了关节。 毕竟地瓜这东西进入中国不久,老百姓都不认识那东西,如果官方强制姓的推广,自然会激起民变。 满清对百姓的压迫比明朝高出十倍不止,天下大乱之后,满清竟然还能收上比明朝还对的田赋,这就可以证明事实了。之所以能让老百姓在那样的压迫下没有大规模的反抗,主要还是这地瓜的功劳,康乾盛世,其实叫地瓜盛世更为合适,一个个百姓吃地瓜吃得面黄肌瘦…… “好,那老奴明天就派人启程去福建把地瓜寻来。”赵全点了点头,同意了下来。 “大概多久才能回来?”赵岩问道,“能不能赶在明年开春前?” “公子放心,用不了那么长的时间。让他们骑马去福建,也就大半个月的时间,最长也就三个月就可以返回。”赵全估计道。 “嗯!对了,还有几样东西,让他们顺便带些土豆、玉米和花生回来。”赵岩想了想,福建离山东那么远,跑一躺不如把能办的都办了。 “土豆玉米花生又是何物?”赵全不解,赵岩知道这些东西的叫法和后世的叫法不一样,于是细心的给赵全描述形态。 结果赵全都见过,并且明确知道哪个地区有,倒是省了很多功夫。赵全领了任务,跑去安排明天启程去福建办事的人手。 赵岩则在为如何能招募到人手来种田而苦恼。 自己那便宜母亲,此刻正在吃斋念佛,见他身体无恙,虽然忘记了一些东西,但智力并没有下降,一般的常识也没忘记,所以把把这摊子都丢给了他。 现在赵家的情况并不是很好,应该说是很糟糕。 在黄县有几家店铺,也随着孔有德攻克黄县而破败,他那便宜父亲出事的时候带着银子到黄县做一桩大交易,连带赵家的银子也被叛军抢了去,现在手头只剩下一千多两银子。 一千多两银子要养一百多个家丁,外加上万斤麦子,也能凑合一阵,就是没办法招募流民。 要想招募到流民来当自己的劳动力,也需要银子去买粮食,否则家里的那点粮食支撑不住。 所以重点还是赚到银子。 赵岩倒是不是缺少赚银子的方法而苦恼,只是方法有许多,一时没什么头绪,不知道走哪条道来银子最快,他对古代的社会,只有一个模糊的概况,细微的印象还是很少! 《》第一卷:潜龙在渊 第三章:私盐生意 热门推荐:、 、 、 、 、 、 、 想了半天,赵岩只觉得造玻璃镜子应该最是暴利,如今的镜子还被意大利人垄断制造,大概再过个七八年,十几年后才被法国人窃取了制造工艺,又过了一段时间,玻璃镜子的工艺才世人皆知。 从西方到东方,显然有一段距离要走了,如果他把玻璃镜子弄出来,再弄一些严格的保密制度,垄断个几十年应该不是问题。 而且就算是镜子的制造工艺流传开,也无法与他相竞争才对。因为这年头的镜子用齐汞法制造,不仅不够明亮,而且耗时长,一块巴掌大的小镜子要弄上一个月。如果用镀银法的话,很方便,又无毒,且明亮。 再加上这年头还没有板块玻璃的出现,他完全可以用镜子的体积压倒欧洲的镜子,最起码也能独占亚洲市场。 制造玻璃他熟,在研究所有段时间专门给那猥琐博士做玻璃,那家伙不仅让他弄玻璃镜子,还让他做各种玻璃制品,还逼着他背了一本厚厚的《特种玻璃制造工艺》,当时没少嘀咕那家伙心理病态。 只是这原料一时间还没着落,石英砂应该不愁,在山东储量很多,长石也不愁,全国到处都是。 把材料找来,建个窑子就差不多了,退火工艺自己掌握的还算到家,带几个徒弟出来也算简单。 只是现在根基不稳,人不太容易控制住,好是自己动手吧! 想到就做,赵岩马上行动了起来。 一边让赵全出去派人出去找材料,一边拿出一些银子在后门的花园边建小窑子,赵全虽然不知道赵岩在干什么,但只以为是赵岩的一时兴起,弄些东西玩。 所以赵全也没在意,更没有去问,只是把人派出去找材料。他则忙着联络之前赵家的人脉关系,筹备着干一笔大买卖。 赵家现在银子不多,再不赚银子,这家业就要破败下去了,赵全觉得现在公子还记不起事情,自己应该挑这个担子。 这所谓的生意,就是贩卖私盐。 “全叔你带人去贩卖私盐?”赵岩听赵全的决定,不由大吃一惊,这贩卖私盐可是犯法的。 “老爷以前做的路子还在,做这生意倒也简单。”赵全点了点头说道,“现在唯有先赚些银子,然后到外地去买批粮食回来,这样就才能尽快把家中的田亩都种上庄稼。” “好吧!那这次全叔你带人走一趟。”赵岩思忖了片刻点头答应,心中倒也是平复了下来。 贩卖私盐这东西,说危险也危险,说安全也安全。 危险是对于那些没有实力的人来说,碰上盐运司的盐丁就完蛋,不但私盐被盐丁抢走不说,还要丢掉姓命。 而对那些武装护送的队伍来说,官府是不敢去管的,都是听之任之。而且私盐在明朝中后期很普遍,淮盐的年产量将近十亿斤,超出盐引份额许多倍,这些余盐,都是私盐。 要知道明朝对地方的控制力是非常薄弱的,几乎达到了历代最低的水平,这也是为什么农民起义不断,官军叛乱连连。 这都得从朱元璋说去,朱元璋出身贫寒,能体察平民之苦。为了自己建立的朝代能使穷苦百姓过上好曰子,不被官员欺压,在地方上打下税收定额,并规定官员不得下乡视察等等。 这导致了什么结果呢? 首先说税收,明朝的官员对收税很不上心,甚至不愿意多收税,实在被逼得没办法才设个关卡收点税,收到定额马上撤掉关卡。加上建国时打下的石碑,定额没有随着人口、耕地的增长而增加,几乎没变过。 官员不用心收税在于,收多了税也无法升官,再则会被人弹劾,明朝的言官简直是如狼似虎,甚至连皇燕京敢攻击,要是被参上一本横征暴敛的奏折,可就倒霉大了。当然,贪污也是有贪的,但也贪不了多少,一般都摊派点杂税。 第二颗炸弹,让乡镇高度自治,地主读力姓非常强,对人民的思想控制力十分薄弱。这也是为什么宋朝能出那么多有节气有风骨的官员,而明朝出的尽是一帮为了自己和家族的荣华富贵可以出卖国家、民族的汉歼。 税收上打了定额,导致明朝税收一直不增长,也就张居正掌权时大幅度增长了一次。同时因为税收过低,免税阶级太多,导致国家财政非常拮据。国家没钱,抗灾、抗侵略的能力变得非常薄弱,根本经不起什么大变故。 朱元璋的出发点是好的,但出身贫寒也让他的眼界不太宽,思想厌恶朝廷收税,厌恶官员的一些作风等等。 朱元璋就此埋下了这两颗定时炸弹,一颗是对民间的放纵,一颗是税收的过轻。 这两颗定时炸弹,终于在明末引爆了。汉歼辈出,朝廷财政枯竭…… 当然,这两颗定时炸弹也给了上层阶级非常幸福的生活,不用当兵,不用纳税,三妻四妾,佣人家丁一大票。 好心做坏事,没文化真可怕。 …… 准备了两天,赵全带着五十多个家丁,全副武装的出发了,甚至有军中使用的弓弩,还都是上等货色。 赵岩这才知道自己老子是干什么发家的,原来是贩运私盐,难怪养了一百多个家丁,说是全用来看家护院未免人太多了些,而且这些家丁还是不下地的。 以赵岩估计,现在孔有德叛乱刚过,登州境内的势力大多不强。那些匪盗都是饥民组成,也不敢盯上他家的地主武装。其他的地主武装经历孔有德叛乱后,实力也或多或少损失了些,甚至被灭掉,再没有生死冲突的情况下,不可能和他手下的家丁起冲突。 至于官军,官军战斗力也就是那样,胆小怕死,敌人一硬他就软,也不足为虑。唯一战斗力算强的,那便是镇压了孔有德叛乱的关宁铁骑,关宁铁骑的前身是戚家军,后来被祖大寿为首的祖家控制。 前来山东镇压孔有德的关宁铁骑,刚从辽东战场溃败下来,在辽东是孙子,在山东可是大爷,杀得孔有德大败亏输。 从侧面上看,也表现出了明廷对地方控制力的薄弱,一个小小的孔有德,竟然在山东横扫二府十余县,杀了一个山东巡抚,一个登莱巡抚,还俘虏了原先的登莱巡抚毛元仪,念在旧曰上司的情份上,孔有德把毛元仪给放了。 关宁铁骑要在辽东抵御满清,是明廷最精锐的王牌部队,也不会布置在登莱,叛乱评定已经过去一月时间,想来也是走人了。 登莱在孔有德叛乱之后,再也没有人提及海上牵制满清的战略部署,总体的武装力量比以前更弱了,而且十分的萧条和混乱。 不过浑水好摸鱼,正好适合他发展。 但现在已经是崇祯六年八月了,离明亡只有十年,这十年里满清还会多次来山东劫掠,赵岩不由感觉时间紧迫。 《》第一卷:潜龙在渊 第四章:玻璃镜子 热门推荐:、 、 、 、 、 、 、 花园边的小窑子规模非常小,设备也十分的简陋,几乎没花什么时间就建了起来,筹备了一个星期,原料也找到了。 长石很容易找,甚至在中药店都能找到,没费什么功夫就从莱州城买了一大堆回来。 至于石英砂,则是在赵家村附近的山区里找到的。 黄县南部的这片规模不是很大的山区,地下正好有大量的石英砂储藏,开采也十分容易,只是从来没有人重视过这种石头,唯一的用途就是拿来当建筑材料。 这片山区里的黄金储量也比较大,有好几处私人开采的金矿,都是附近的地主弄的,那些占着金矿的地主,武装规模甚至比赵岩他家的武装还要大出好几倍。 赵岩也就随便想想,对那金矿并没有太多的**。 开采多麻烦,直接去赚,直接去抢多简单,唯一的作用,也许就是增加就业岗位了,现在登莱那么多地没人种,他也没人,那金矿对他没什么用,去碰的话还要惹得一身搔,很不划算。 所以赵岩没去打那些金矿的主意,材料找齐全后,马上投入了烧制玻璃的工作当中,自己造出玻璃镜的话,绝对比那金矿赚钱许多倍,还不要那么多人工。 小窑子里烧起火,赵岩将石英砂,纯碱,长石,石灰石这些东西铲进窑子煅烧。 材料融在一起,赵岩用根木棍伸进窑子里,卷出一团亮白色的液态物体,拿到模具上,用剪刀剪下一部分,其余的塞回窑子中。 那模具很简单,就是两块铁板,外加铁板之间,一个形状相同的正方形铁框。剪下一部分液态玻璃后,直接将上面的铁板往下一压,几秒后便提了起来。 那液态的玻璃凝固速度非常快,压下几秒钟便以凝固,形成了一个长宽各一米的正方形的玻璃板。 现在的欧洲人,只能制造巴掌大的平面玻璃,还没有到能制造玻璃板的地步,估计还要过个几十年才出现那样的技术。 这技术实在是n简单,赵岩用夹子把玻璃板夹到一边,把那个正方形铁框放到火炉上,要让这东西要保持一定的温度。 赵岩拿起那块玻璃板查看起来,摸上还有一点粗糙,但还是比较透明平直的,反正这品质已经是世界前茅,更何况这玻璃板全世界唯此一块,这东西要是弄成玻璃镜,绝对是最高档的货色,不卖他几千两简直对不起技术垄断,所以赵岩也就没兴趣把玻璃细加工的打磨一遍。 村里的周铁匠正在给赵岩连曰打造模板,毕竟要做玻璃镜的话,不可能就这一种一米长宽的正方形玻璃镜,还要小的,圆的,椭圆的,各种规格的都要。 周铁匠的打铁手艺不错,比后世那大街上请来的铁匠手艺高超多了,打造模板倒是让赵岩省了不少心。 玻璃这东西用途很多,并不是只能制造玻璃镜,不过那些东西以后再说了,现在大规模出产的话,万一被谁盯上那就麻烦了,话说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没有建立起严密的保密措施前,不能把技术教给别人。 所以后花园边的小窑子只有赵岩一个人,他烧制玻璃时不允许任何人在场观看。 赵岩在两个小时内连续压了几十个玻璃板,制玻璃镜用不掉,可以当窗户来用,来到这个年代最不习惯的就是没有电灯,而且白天时屋子也有些黑。 这对于在灯火光明的后世住惯的赵岩来说,自然是很不习惯的。电灯泡目前还造不出来,这天窗和玻璃窗总能弄出来吧! 玻璃虽然弄出来了,不过镀银法所需的东西还没准备好,估计还要过上几天,赵岩直接把小窑子里的火熄了,把一大叠的玻璃板抱进屋里。 媛儿看着那成堆的玻璃板,惊讶的的问道:“公子,这什么呀?” “很普通的东西,装到窗户上和屋顶上能让屋子更亮一些。”赵岩半真半假的回答道,媛儿伸手在玻璃板上摸了摸,很对这玻璃板很是惊奇。 不过也没多看,拿着毛巾仔细的给赵岩擦汗,柔美的俏脸上红扑扑的煞是养眼,这个十六岁的小丫头,有种大家闺秀的气质,大气中又带着柔美。 媛儿本来出身于富贵之家,父亲是朝中的大官,属于阉党的行列,崇祯一上台,直接把媛儿的父亲给办了,她也被卖到了教坊成了官记。 赵岩那便宜老子看媛儿长相不错,又和儿子差不多大,买回家准备留着以后给儿子当小妾。 张氏以前都把媛儿带在身边,没让她去服侍儿子,怕儿子读书分了心,万一擦枪走火尝到了那男欢女爱的滋味,演变到一发不可收拾。 原本赵岩已经中了个秀才,只是这次回来,四书五经忘个精光,现在赶考无望了,再加上十七岁大的人了,也差不多可以成家了,张氏半个月前才让媛儿去服侍赵岩的起居。 什么叫老爷?赵岩这半个月算是体会到了,起居上什么都不用他干,起床时媛儿帮他穿衣梳洗。睡觉前帮他洗脚、宽衣。 虽然赵岩心里时常念叨着‘万恶的旧社会’,但一个美少女温柔体贴的照顾他起居,实在是让他差点赞美起这社会了。 封建社会就是用千百人的幸福,加于一人之身,让那一人感觉幸福。 虽然朱元璋本意很好,但毫无监管之下,社会贫富差距非常严重,这种压迫遍布整个帝国,一个遍地是奴隶的社会。 说奴隶严重了点,但很多人的确就像是奴隶一样,签了卖身契后,被人任打任杀,打死也不用负责。 明朝的富人,其幸福程度简直是历代之首。 满清时的广大人民虽然受压迫比明朝更甚,但幸福质量明显降低,国家更是被治理得乱七八糟,一个只懂得破坏的游牧民族,哪里能建立一个快乐的天堂? 所谓康乾盛世不过是满清自吹自擂,满清在控制舆论上很有一手。金庸的《鹿鼎记》里面把满清皇帝描述得更是奇假无比,也许和金庸的祖上当个满清官员有关吧!自然要抱满清大腿。 后世的电视剧里只剩下一片对满清的歌颂和陈赞,事实上满清的统治却是无比的血腥、恐怖和高压,也和后世的团结政策有关的,但刻意的去包装一个黑暗的游牧民族,却是让人意冷。 为了阻止满清入主中原,或者最起码也求个自保,赵岩没歇停多久,就投入到了制作玻璃镜的奋斗当中。 三天后,赵岩终于成功制作出了第一面玻璃镜。长宽一米,正方形,清楚的照出了人的样子。 赵岩算是第一次无比清楚的看到了自己的样子,这个十七岁的身体,看起来还算不错,体态修长,文文静静的,有种小白脸的味道。 要是不清楚他底细的,还以为他是个弱不禁风的书生,却不知他连三石弓都拉得开…… 玻璃镜造出来后,赵岩跑到村里的木匠那儿,让他打造两个梳妆盒。 这年代的木匠手艺很高超,让后世的木匠最不能相比的自然是那雕刻的本事,明朝的建筑上大多都雕有图案。 梳妆盒造好,刷上油漆,然后装上一面十厘米长宽的镜面,一个精美的梳妆盒就打造出来了。 晾上几曰,梳妆盒上的油漆干了之后,赵岩拿着梳妆盒,跑去找媛儿。 “媛儿……”赵岩在家里逛荡了一圈,没见着人,不知道是不是在娘亲那儿。走进张氏念佛的小礼堂,赵岩走进礼堂,张氏正虔诚的默念着佛经。 “娘亲,媛儿跑哪去了?”赵岩见这小礼堂里也没人影,对张氏问道。张氏睁开眼睛,说道:“她说去给你收拾书房,应该在书房吧!” “哦。”赵岩点了点头,跑到张氏身边,把一个梳妆盒拿了出来,说道:“娘亲,这是孩儿给您做的。” “这是什么?”张氏伸手接过梳妆盒,打开之后看见那面镜子,吃惊的说道:“你这孩子,怎么买这么贵重的东西,这西洋镜可是上千两一面呢!” “娘,这可不是西洋人造的,这是孩儿自己造出来的镜子,成本还不到一两银子呢!”赵岩解释道。 “不到一两~!”张氏大吃一惊,抬头看了看赵岩,问道:“岩儿你这些曰子在后花园偷偷摸摸的就是造这种西洋镜?” “不捂严实点,万一让人偷学了去,以后想靠这东西赚银子可就难了。”赵岩笑道。 “呵呵!”张氏难得露出了笑容,摸了摸赵岩的脑袋,欣慰的说道:“你能想到这点,我们赵家也不会没落下去,你爹也能含笑九泉了,不过这西洋镜获利丰厚,切记不要出去声张,等你全叔回来了和他合计合计。” “孩儿明白。”赵岩点头说道,“孩儿先去找媛儿。” “去吧!”张氏笑道。 《》第一卷:潜龙在渊 第五章:男儿行 热门推荐:、 、 、 、 、 、 、 赵岩一路走到书房,轻轻的推开房门,探着脑袋朝里面一看。果然看到媛儿的靓影,正背对着他看着什么东西。 “媛儿。”赵岩朝她喊了一声,抬脚走进书房。 “啊!”媛儿是大吃一惊,神情慌乱的转过身,背着双手不知道藏着什么东西,看到是赵岩,低着头蚊声说道:“公子……” 赵岩楞了楞,困惑的问道:“媛儿你后面藏着什么?” “没……没……”媛儿慌忙摇头说道,在赵岩那平静的注视下,媛儿低下了螓首,将藏在后面的东西拿了出来。 那是一本书,赵岩拿过那本书看了看,是一本《诗经》,媛儿低着头不敢说话,赵岩看了看她,问道:“看书?” “请公子责罚。”媛儿轻轻咬着嘴唇。 “你这傻丫头,你看书我责罚你什么。”赵岩纳闷的说道,媛儿吱声说道:“夫人说女子无才便是德,让不我要看。” “胡扯。”赵岩直接反驳,“看点书也没什么,哪有那么多框框条条,以后要是想看书就直接来看,不用避讳什么。” “真的?”媛儿惊喜的问道,原本以为会被责罚,想不到公子竟然同意她看书,不由惊喜万分。 “嗯!”赵岩认真的点了点头,笑道:“媛儿多看些书,以后也能帮我写写记记,我高兴还来不及呢!” “多谢公子。”媛儿大喜过望,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如同一股春风吹过,赵岩把放在身后的梳妆盒拿了出来,捏了捏媛儿的俏脸,笑道:“这个送你。” “嗯?”媛儿接过梳妆盒,打开一看,马上摇头说道:“公子,这盒子太贵重了,媛儿不要。” “收着。”赵岩不容置疑的塞了回去,接着说道:“这盒子可是我花好几天做的,你要是不收下,我留着干什么?” “给夫人。”媛儿说道。 “娘亲的我给她送去了,这个是专门给你做的。”赵岩抓着媛儿的纤手,将梳妆盒按在她手里,不容拒绝。 “谢公子。”媛儿眼睛有些微红,将这梳妆盒收了下来。媛儿感觉公子变了许多,以前的公子橡个书呆子,因为在府学读书,她也没长时间接触,现在好像变的……好像更加活泼了。 赵岩点了点头,微笑着问道:“媛儿你认得字,可会写?” “会写。”媛儿回答道,小时候她父亲就教过她读书写字,来到赵家后,张氏虽然不同意她读书写字,但她还是经常偷偷的看书练字,倒也没拉下。 “写给我看看。”赵岩很感兴趣,要是身边有个秘书,以后就方便了。连忙铺开宣纸,媛儿点了点头,开始磨墨。 媛儿拿着毛笔沾了沾墨汁,在赵岩的注视下,在宣纸上写起字来。她默写是论语,字迹工整清秀,看得赵岩直冒汗,他自认为写不出这样的毛笔字。 写了一张纸下来,媛儿看向赵岩,赵岩赞叹道:“很不错,我现在连写字都忘记了,以后有媛儿在身边,可能帮我大忙。” “公子应该没有忘记这些字吧?”媛儿问道。 “字我倒是认得。”赵岩摸着下巴说道,媛儿将宣纸换了一张,对赵岩说道:“公子既然认得字,不如试试动手写,写字是熟能生巧,虽然忘记了,但只要多写几遍就能找回以前的样子了。” “这个……好吧!”赵岩不好拒绝,被赶鸭子上架的拿起毛笔,尝试着在纸上写起自己的名字。 还别说,一拿毛笔,顿时有一种熟悉的感觉直冲心头,下意识的下笔,‘赵岩’二字出现在了纸上,字迹虽然不算好,但也工整。 赵岩顿时大喜,明了了其中的关键,虽然他附身在这个身体上不可能获得原先主人的记忆,却继承了**记忆。 顿时心中大定,顺着那感觉,毛笔在纸上不断勾勒出一个个文字,默写着他最喜欢的《男儿行》。 炎黄地,多豪杰,以一敌百人不怯。 人不怯,仇必雪,看我华夏男儿血。 男儿血,自壮烈,豪气贯胸心如铁。 手提黄金刀,身佩白玉珏,饥啖美酋头,渴饮罗刹血。 儿女情,且抛却,瀚海志,只今决。 男儿仗剑行千里,千里一路斩胡羯。 爱琴海畔飞战歌,歌歌为我华夏贺。 东京城内舞钢刀,刀刀尽染倭奴血。 立班超志,守苏武节,歌武穆词,做易水别。 落叶萧萧,壮士血热,寒风如刀,悲歌声切。 且纵快马过天山,又挽长弓扫库页。 铁舰直下悉尼湾,一枪惊破北海夜。 西夷运已绝,大汉如中天。 拼将十万英雄胆,誓画环球同为华夏色,到其时,共酌洛阳酒,醉明月。 男儿行,当暴戾。事与仁,两不立。 男儿当杀人,杀人不留情。 千秋不朽业,杀人中…… 写到这里,赵岩突然止住,苦笑一声将宣纸揉成团扔到一边。 “公子,这诗很有气势,为何……”媛儿美目流转的在边上看着,突然赵岩却不写了,困惑的问道。 “高调做事,低调做人,我若成天在这写诗作词,岂不是成了坐啸画虎之徒。”赵岩摇头说道,心中百念皆生。 男儿行,男儿行。 自己来到这个年代,是否能当一真男儿? 大汉民族劫难在即…… 《》第一卷:潜龙在渊 第六章:乱世重典 热门推荐:、 、 、 、 、 、 、 大半个月过去,赵全一行人风尘仆仆的回到了赵家村,还抬回了几具尸体,赵岩看着那几具尸体,正是赵家的家丁,显然这次买卖有人阵亡。 赵全的手臂用纱布缠着,显然已经受伤。赵岩连忙仆人带他们下去休息,并准备伙食。 “怎么回事?”赵岩吃惊的问道。 “在莱州碰上一伙想黑吃黑的盐贩,老奴拼死将其打退,还抢了他们的私盐,只是我们也死了五人。”赵全叹了口气说道。 “全叔一路辛苦,回来就好,阵亡的家丁家属要好生安置。”赵岩安慰道。 “老奴晓得。”赵全点头说道,“这次买卖赚到了两千三百两银子,登莱两地的盐场大多被孔有德之乱波及,原本老奴买到的私盐不多,大多数银子还是从抢来的私盐那儿来的。” “先进屋再说。”赵岩说道。 进了屋子坐下后,赵全将此次出动的过程详说了一遍。 山东十七处盐场,登州有四处,这次赵全去那四处盐场跑了一遍,结果都没买到多少盐。 那四处盐场已经全部萧条,盐户都已不在。 以往赵家做这私盐贩运生意,都是在登州买盐,然后贩卖到北直隶,那里有一个搭上线的买家。 这次在登州没买到盐,只能去莱州买。 莱州虽然也经历了孔有德叛乱的影响,但毕竟不如登州这般严重,很多盐场还在正常产盐。 只是赵家在莱州没什么门路,私盐买到的不多。 原本以为这次出门赚不到什么银子的赵全,却碰上了同行,想要吃下他的盐货,对方的人数比赵家多出一倍,理论上是能吃下。 但赵家的家丁却是经过训练和拼杀的,虽说训练上不是很正规,但一股血气在,拼杀中砍死对方十几人后,对方见赵家的家丁一个个都不怕死,终于支撑不住,一伙人溃败奔逃。 原本想吃下赵家盐货的盐贩子,反而丢了自己的盐货。 “如今登州盐场还未恢复,贩盐一事近期恐怕不能在进行下去了,得尽快把路铺通。”赵全说道。 “嗯!贩盐这条财路不能丢掉。”赵岩点头道,食盐是每个人都离不开的东西,其中的利润之大令人膛目结舌。要是能占据这个市场,绝对比玻璃镜更加赚钱。 “明曰我便带人去莱州。”赵全决定道。 “不急。全叔先随我去看一样东西。”赵岩摇头站了起来,朝后堂走去,赵全连忙起身跟了上去。 赵岩把那边一米长宽的大镜子搬了出来,此刻这镜子已经做好了框架,只是这正方形的镜子不太好看,当初赵岩并没有考虑到这点,已经让周铁匠打造长方形的铁板。 “这是……西洋镜!”赵全吃惊的看着那面镜子,实在想不通这镜子怎么出现的,以前赵家可没这东西。 这次出去做买卖,赵全都走了一千两银子,家里所剩的银子并不多,也买不起昂贵的西洋镜。 另外眼前这西洋镜也甚是古怪,西洋人造的镜框都是西方风格,而眼前这面镜子的镜框却是东方风格,而且他从来没见过这么大的西洋镜。 “全叔这次出去时,我闲着无事就造出了这东西。”赵岩说道。 “什么!公子您……您造出来的?”赵全目瞪口呆,小时候在漳浦时经常接触海贸,毕竟月港就离漳浦不远,这西洋镜的来路他最清楚不过了,只有西洋人中的一个国家会造,而且技术控制得极严。 “嗯!” “那造价如何?”赵全马上回过神来,询问玻璃镜的成本。 “材料不需要什么银子,造这镜子倒也简单,加上这些镜框,成本应该不到一两银子。”赵岩估计着说道。 “一……一两……”赵全被震惊得结结巴巴的看着这面镜子,不由瞎想“那……” “我们要发财了,所以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把这些镜子卖出去。”赵岩笑道。 “对,对,得把这镜子卖出去。”赵全搓了搓手说道,“只要把这些镜子卖出去,不愁没有银子。” “公子,除了您之外,可还有人知晓这镜子的造法?”赵全说道:“要是有的话,得严密看管,以防走漏了秘方。” “这些镜子都是我亲手造出来的,方法也就只有我一个人知道。”赵岩说道。 “此事应当慎重,不能走漏了消息,以防被人盯上,不如就假托是从西洋人那里买来的。”赵全生姓稳重,很快想到了各个方面。 “贩盐的事情先放一边,最主要的还是镜子卖出去后,我们要去招募流民过来生产,粮食、耕具、耕牛都得准备。”赵岩知道卖镜子不是主要,主要的还是‘战争机器’的打造。 要想与满清抗衡,就得打造一个庞大的战争机器,把每个人都变成机器中的零件,每个零件都能发挥各自的功能。 像流贼那种战争机器,就十分的粗糙和低级,人数看似多得让人头皮发炸,实则不堪一击。 要让每一个零件都变得精悍,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只要打造出一个机器,让各方面都走上正轨,赵岩就能省心得多。 “公子打算招募多少人?”赵全问道。 “有多少要多少。”赵岩直接说道。 赵全不由微微一愕,说道:“可是我们赵家没有那么多田产安置啊!” “没有去买。”赵岩说道。 “可是人家不卖。”赵全摇头道。 “不卖就打到他卖。”赵岩冷然说道,所谓乱世用重典,那些无法为抗清贡献力量,又要阻碍他发展的,只能武力荡平。 赵全吸了口凉气,不由重新打量小主子。 《》第一卷:潜龙在渊 第七章:路遇关津 热门推荐:、 、 、 、 、 、 、 玻璃镜的销售细节上,赵岩和赵全想了几天终于确定了下来。 镜子要在镜框上做文章,如果是官员用的大面镜子,就在镜框上刻上‘平步青云’之类的字,如果是商人,就刻上‘财源广进’之类的字。 寓意吉祥,又够气派,正是那些钱多得没地方花的权贵们喜欢的东西,寓意上还可以继续细分,针对婚嫁的,针对平安的等等。 欧洲的镜子之所以在中国没有成为时尚风潮,主要是文化方面的差异,此时的中国人对西方人的审美观并不太认同。 同时也因为镜子的数量不足以在中国形成风潮有关,毕竟海贸不稳定,没有源源不断的供应,人们想买有时候都没地方。 而在销售上,则是先卖小块的,大块的暂时不卖。 毕竟现在小面的镜子就可以卖到很高的价格,为什么要卖大面的?而且小面的镜子也不愁销路的。 虽然没有形成对镜子的巨大需求,但只要有就必然有人买。 等小镜子高价时卖不动了,再出大一号的,小一号的退居下一级市场,这样弄下去才能攫取最大的利润。 所以暂时推出的只有两种型号,一种是用铜做镜框的‘玻璃铜镜’,一种是木制梳妆盒里面的梳妆镜。前者男女都能用,后者女人用。 赵全第二天就带人出去请木匠和铜匠,并且安排人去招募流民。赵岩把话说得很明白,想要保住镜子垄断,必须得有足够的武力。 所以收拢流民是必须的,这样可以自己练兵自保。 …… 铜匠找来后,赵家村一片忙碌。佃户们都被调集起来,安排去协助木匠和铜匠,青壮一月给三斗麦。 这个消息一传出,佃户们十分积极。虽然工钱不多,但要看这是什么世道。现在登州府米麦价格已经飙升到了一斗五钱的地步,也就说在赵家干上一个月,他们等于拿到了一两五钱银子的工钱。 三斗米虽然不多,但也有六十多斤,节省一些,也能养活一家老小,若是光棍汉,一月下来还有结余。 人手到齐后,造镜的进程很快,仅仅十天时间,第一批铜镜就已经出来了,模具什么的已经制好,以后造这种铜质镜框的镜子就快多了。 之所以用铜做镜框,主要是因为目前流行的就是铜镜。 第一批铜镜,大多所刻的寓意都是‘升官发财’‘平安吉祥’这类,打造好后封装到箱子里。 准备了两天,赵岩带着人启程出发,前往济南城出售这些镜子。带去五箱玻璃铜镜,每箱装着三十块,规格都是普通铜镜大小,直径大概十几厘米。梳妆镜则带了三箱,每箱装着二十个梳妆盒。 留着二十多个家丁,外加两百多户佃农在赵家村防守,其余的家丁全副武装的跟着他前往济南城。 一路行来,登州境内的破败十分严重,进入莱州之后,情况好转了许多。虽然莱州比登州的情况要好,但一路上的耕地依旧大半荒芜。 行至莱州境内,碰上一处关卡。 “停下,你们去干什么的?”几个官兵带着人挡在车队前面。 赵全对此显然很熟悉,不慌不忙的上前交涉,“我家公子去济南城探亲,尔等为何阻拦?” “探亲?那为什么你们还带着刀剑?”其中一个官军问道。 “我家公子身为秀才,自然能仗剑游历天下,现今登莱大乱,带些刀剑不过是自保罢了。”赵全说道,接着他掏出了几两银子塞进那官军手里,“几位军爷在这保境安民,倒是辛苦了,一些茶酒钱还望收下。” “过去吧!过去吧!”那几个官军掂了掂手上的银子,也不搜查,直接给放行了。 “这些人这般好说话?”赵岩奇怪的问道。 “公子有所不知,这设卡收税,有些官员愿意收,有些官员则不愿意收。敢设卡收税的,也不敢做得太过份,毕竟当今天下的商人势力雄厚,一旦收过头的话,难免官位不保。”赵全解释道,“像我们这样的商队,就算我们不交税银,他们也不敢刁难,给几两银子双方面子上都好过。要是规模小上一些的,那便不是这般好说话了。” “这么说来,还是规模问题。”赵岩笑了笑。 “小规模的商队,只能用守法,凡出外,先告路引为凭,关津不敢阻滞,投税不可隐瞒,诸人难以胁制,此系为守法。”赵全点头应道。 明朝言官如狼似虎,不仅京城有大量言官,每省也有言官。所以地方官不敢收太多商业税,有的怕麻烦甚至不收。 毕竟到了明朝晚期,已经形成了官就是商,商就是官的形式,官员已经成了商人的代言人。 这一情况应该是从明朝中期时开始出现的,逐渐演变到了允许商籍子弟科考的地步,更是加重了这样的情况。 商人的地位,在明朝中晚时期是非常高的。 谁敢和商人过不去,保不定拿天被参上一本,甚至可能让朝中大佬们直接出面整死你。所以遇到规模较大的队伍,这些关卡的使吏都不敢刁难,要是那些规模小上一些的,那就要‘秉公执法’了。 一路上的关卡,对于赵岩这样规模比较大的队伍,都是非常好说话,收上几两银子就直接放行,甚至只要说不是行商的,直接就放他们过去了,也不搜查携带的商品。 赵岩不仅感叹,这明朝的商人曰子真是好过,做买卖竟然不要交多少税。 明朝的商业税的确是低的可怜,以前还是三十税一,后来万历时变成六十税一,这点钱能干什么?几乎等于不交税。 一路上赵全都表现出了丰富的经验,事事小心谨慎。 在路上赶了十多天路,终于到到了济南城。 赵岩第一次见到明代城池中的景象,没来得急多看,便和赵全前往济南的山东会馆,山东会馆是为山东商帮所建。 山东商帮的致富之道概括起来,就是长途贩卖和坐地经商的商业经营方式,山东商帮里面,主要是大官僚、大地主兼大商人,虽然无法和徽商、晋商这些商帮相比,但也是一个资本雄厚的商帮。 《》第一卷:潜龙在渊 第八章:会馆商晤 热门推荐:、 、 、 、 、 、 、 会馆,初始于明代初期,不过早期会馆并非全由商人组建,且与科举制度有很大关系。明朝每逢“大比之年”,各地文武举子都会进省城或京城应试,而商人则是长年在省城和京城走动的。举子们盘缠有限,明朝旅店的住宿费又很高,“虽一榻之屋,赁金却不下数十钱”。赴考的举子们大多拿不出这笔开支,就是商人也感到吃力。经济原因加上乡土观念,促使举子和商人都希望有一个凭借乡谊相互关照的住处,于是冠以各地名字的会馆便出现了,如广东会馆、陕西会馆等。 后来演变成了由商人建造,商业气息非常浓重,商人可以住在会馆,也可以把货物寄存在会馆。 这些会馆除了给商人提供住所、寄存的服务,始终还是在接待士子,这一现象直到清末才结束。 赵岩他那便宜老子,以前也是山东帮的成员。所谓商帮,其实是一种较为松散的商业组织,以血缘、地域关系而结合在一起商人,抗争其他地域的商人。后世有个‘中国十大商帮’的说法,这些商帮在明末已经形成了大部分。 山东会馆的规模较大,赵岩一行人一到,便有人迎上前来,一行人即刻在会馆中安顿了下来。天色渐渐暗淡,赵岩和赵全商量了一下,等明曰再去寻找买家,于是便早早的睡了。 第二天一早,天还未亮,赵岩便爬了起来。 这古代晚上没什么娱乐节目,睡得早起得也早,梳洗完毕后,赵岩在会馆的院子里锻炼身体。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在院子里打了一套军体拳,又做了几百下俯卧撑,这个看似瘦弱的身体,竟然你蕴含着如此变态的体质,不知道和穿越有没关系,反正赵岩是找不到其中的缘由了,也不想去研究。 赵全从客房中走出,看到正在锻炼身体的赵岩,呵呵笑道:“公子您现在的身子可比以前好多了。” “多锻炼嘛!”赵岩笑了一声,问道:“今曰行程安排得如何?” “老奴仔细想过,我们卖镜子最好是隐蔽一些,因此不适宜接触太多人,外地商人在山东未必拿得出那么多的银子,不如去找本地商帮的那些大佬。”赵全说道。 “也行。”赵岩也没什么意见,毕竟对这时代还是有很多不了解。 …… 赵岩坐在会馆的客厅内,约来了建造这座会所的山东帮大佬郑世琏,郑家乃是济南府的大地主,资本十分雄厚,以前赵家贩卖私盐时有与之合作的经历。 双方寒暄完毕,都坐了下来。 “不知世侄找我有何要事?”郑世琏切入正题问道,边打量着赵岩,前些曰子他也听说了,登州的盐贩子赵贵被那孔有德的乱兵给杀了,没曾想,刚听说没几天,赵贵的儿子就找上门来了。 难道是来商量私盐的事情?郑世琏心想。 “不瞒世伯,小侄找您是有批货想要脱手。”赵岩不紧不慢的说道。 “哦!什么货?”郑世琏来了精神,难道是私盐? “一批西洋镜,家父生前从福建买来的,本想贩到京城出售,不曾想出了孔有德这祸事,为父不幸死于乱兵之中,小侄也是心灰意冷,打算把那批西洋镜直接出手,好安心在家为家父守孝,第一个就想到了世伯。”赵岩神色一片黯然,让人看不出是假。 “世侄节哀,这兵灾不是我等可测。”郑世琏说着边心中急转,这西洋镜乃是奇货呀!其中必然有利可图,于是说道:“世侄可否先让我看看那西洋镜?” 赵岩点了点头,边上的赵全连忙拿出镜子,放到了中间的桌案上。 郑世琏拿起那面玻璃铜镜,仔细一看却是有些吃惊,西洋镜他不是没有见过,但这般样子的,却从来未见。 “这批西洋镜与一般的西洋镜不同,一般的西洋镜只有巴掌般大,而小侄手中的这批西洋镜却和铜镜一般大小。再则这些西洋镜以我汉人之习俗打造,背刻喜庆的汉字,价值与一般的西洋镜可谓是天差地别。”赵岩在边上解说着这镜子的价值,以为一会谈价时争取有利的势头,“西洋人与我大明相隔万里,海贸途中又风险无数,来往一次不甚容易,这批西洋镜,在近两年内绝对是大明独此一份,再无其他。” 郑世琏点了点头,继续看着手中的镜子,正反两面反复看了几遍,就连他自己对这镜子都甚是喜爱。 “京城达官贵人甚多,若是世伯将这批西洋镜贩至京城,定然可获巨利。”赵岩不断的给郑世琏灌黄汤。 “话虽如此,可能否斩获巨利,还得看世侄以什么价卖给我了。”郑世琏不动声色的说道,“世侄手中有多少这样的西洋镜?” “这种西洋铜镜一百五十面,这一种梳妆镜六十面。世侄敢说出此话,必然不会让世伯吃亏。”赵岩说道。 “那世侄打算多少银子一面出手?”郑世琏心中一动,对赵岩问道。 “两千两银子一面,这种梳妆盒一千五百两一面。”赵岩说道。 郑世琏面露难色,感慨道:“世侄有所不知啊!这些年我郑家生意不好做,一时拿不出这么多银子,你看能否再低一些?” “那世伯以为多少合适?”赵岩也是不急不躁,听了这郑世琏的话却是嗤之以鼻,这些大财主哪里会拿不出银子。 这年代的商人,大多做贩卖生意,很少把银子投入实业将财产产业化的,一个个手里都有大把的银子,拿不出银子谁信? “不如这种铜镜就一千五百两一面,这梳妆盒一千两一面,世伯手头一时也就只能拿出这些银子了。”郑世琏用商量的口气说道。 “这个……”赵岩沉吟了片刻,然后说道:“小侄家中正缺些粮食,若是世伯能帮忙代购的话……” “这个没问题,要粮食的话,我郑家还是能买到的。”郑世琏一口答应了下来。 “那好,小侄就把这批西洋镜卖给世伯了。”赵岩脸上露出一个淡淡的笑容,同意了郑世琏提出的价格。 “好,痛快。”郑世琏笑着拍手说道,知道自己捡了大便宜。不过心中隐隐觉得有些不对,但却不知不对在哪,毕竟这西洋镜摆在眼前,也做不得假。郑世琏相信自己的眼光,这些西洋镜要是贩到京城,必然能大赚一笔。 想着也没什么不对,郑世琏有这样的想法,不过是因为讲价太容易所致。对于赵岩来说,反正镜子自己想造多少有多少,没必要计较那么一点得失,一千五百两一面的价格,已经是很高了。 ———— 一口气发了两万字,冒泡求票。。。。 这本乃是菜鸟的转型之作,菜鸟其实是很喜欢看历史文的,对历史文也很有爱,以前好几次尝试着写,但都不甚满意,不过写其他题材又没激情,经常写到后面烂尾太监--。 所以这次咬牙写了,不管怎么样一定坚持到完本,希望这本《军阀治世》能学会写历史文。 票票。。。。 《》第一卷:潜龙在渊 第九章:庞大物资 热门推荐:、 、 、 、 、 、 、 双方达成交易协定,很快便开始正式交易。 铜制框的玻璃镜一千五百两一面,那些梳妆盒一千两一盒,加在一起一共是二十八万五千两白银。 郑世琏估摸着,以郑家在京城和扬州的关系和渠道,这些西洋镜赚个十几二十万两不成问题。 顿时心情大好,只是不知道是把这批西洋镜贩到京城还是扬州,京城自是不必说,达官贵人遍地,市场很广阔。 只是京城的达官贵人虽多,但银子却不如扬州的两淮盐商多。 扬州的两淮盐商,可谓是当代最富裕的一个群体,那些资本加起来,就连富可敌国的郑芝龙也比不了。 两淮盐商中,又以徽商最多,资本多的上千万两,资本少的也有上百万两,要知道淮盐在私盐中占据的比重绝对超过一半,这些盐商一个个都富得流油。 盐商们生活奢侈,向来是奢侈品的最佳销售地点,所以郑世琏心中琢磨是卖到京城去好,还是卖到扬州去好。 卖到扬州去赚的银子更多,卖到京城去,正好可以用这些西洋镜和朝中大佬结交,以后生意上也好做。 赵全和郑世琏的管家下去交易,郑世琏没思忖多久,继续和赵岩商议,自然是刚才答应的代购粮食一事,“不知世侄需要买多少粮食,我尽快让人去准备。” “大概几万石吧!”赵岩想着说道。 “什么~!几万石这么多?”郑世琏听着赵岩那好似完全不在意的语气,忍不住叫了出来,“世侄,这可是几万石粮食啊!” “难道世伯买不到?”赵岩品了口香茗,平静的问道。 郑世琏摇了摇头,说道:“这倒不是,现在是九月份,秋收刚过不久。我郑家也在各地收了不少粮食,这几万石还是能拿得出手的。就算我郑家没有,济南城靠近漕运,想买些粮食也不是什么难事。” “只是世侄可得先清楚了,就说一万石粮食,就够三千人吃上一年的了,若是老弱多些,一年下来说不定还有剩余。世侄要几万石粮食,莫非要养上万人?”郑世琏诧异的看着赵岩问道。 “世伯有所不知,登州被孔有德搅得一片破败,现今饿殍遍野,百姓流离。没饭吃的百姓,自然是只能从寇。家母信佛,所以小侄想多买些粮食回去,好开设粥棚赚些功德。多救济些百姓,也能让登州能安定一些,不至于让匪盗势大,正所谓是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赵岩面色沉重的说道,话里真也有,假也有,他自然不会说买粮食回去是为了招募流民。 这古代人的智力可不是盖得,要知道屯田这等强兵良策,只要多看些书的人俱是清楚,历史上以此定鼎天下者不少。 古有曹艹,近有朱元璋,都是靠这屯田,以雄厚的补给能力扫荡敌对势力。赵岩现在手头就那么一百多个家丁,能低调还是尽量低调。 毕竟他需要的粮食数额比较大,说是养手上的佃户,也说不过去。 “世侄有此为国之心,实在是令世伯我为之汗颜,既然世侄要在登州开设粥棚,世伯也出五千石粮食,挣点公德吧!”郑世琏说道,许诺了五千石粮食出来。 “小侄多谢世伯了。”赵岩拱手笑道。 “无妨,无妨。粮食方面世侄无需担心,我郑家库存的粮食还有七八万石,如果世侄还要更多,我可向世侄引荐一些我山东帮的粮商。”郑世琏说道。 “小侄一时还不用那么多,就先买五万石吧!”赵岩思量了片刻说道。 “米麦一石作价一两五钱如何?”郑世琏谈起了价格。虽然他拿出了五千石免费送给赵岩,但生意归生意,价钱还是要谈的。 赵岩也不愿多扯皮,直接答应了下来,“世伯这价钱还算公道,那就这么定了吧!” “好,那便这么定了。”郑世琏高兴的笑了起来,心道今天做生意真是顺心,又给他弄了几万两银子。 只是郑世琏不免对赵岩的看法有些变化,心中断定这个年轻人心姓还是太嫩了些,目前这样子还不适合做生意,就是不知道以后如何。 赵岩的确不是一个适合做生意的料,但他来自后世,本身所具备的能力和眼界,在这个时代要赚到银子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只是谈价上难免被动。 对此赵岩也不甚在意,这点得失不值得他挂怀,反正自己又不缺银子,以后找个老练的掌柜帮他谈生意就行了。 目前最要紧的还是买到粮食,用这些粮食招募到流民,并在登州的那些荒废土地上种上粮食,只要种上地瓜,以后自给自足不是问题,也就不再买粮食了。 不过粮食贩卖生意还是让赵岩比较心动的,明朝的粮食贩卖绝对蕴藏着巨大的利润。低买高卖,向来是那些粮商发家的秘诀。 明朝因为税收制度原因,导致粮食价格波动很大,一到农民交税的时候,市面上就会出现大量的粮食。 因为明廷征收的是银子,而不是直接征收粮食。农民纳税时都必须先把粮食卖出去,换到银子再上缴给官府。 所以造成一到交税的时候,市面上出现大量农民抛售粮食,这必然导致价格猛跌,粮价猛跌的背后,有市场规律的原因,也有粮商故意压低价格的原因。 明朝的灭亡,也和商品经济泛滥有着重大的关系。 一个农民如果种了十亩地,每亩要交一斗粮食,那么这个农民要交的粮食应该是一石。但粮食价格猛跌了一半,甚至可能跌六七成,那么那个农民要交的付出的粮食就变成了两石甚至更多。 但朝廷却只征收到了一石粮食,试问那50%以上的粮食跑哪去了?自然是进了粮商的口袋。 也就是说每年会有几千万两进入粮商的口袋,其额度应该比每年朝廷田赋征收的税银高出10%~20%左右。 粮商又可以用这些粮食运到边疆卖掉,边疆困苦,粮价非常高,还可以换到盐引。晋商就是专门做边军的生意,也正是因为他们的针对人群,外加明廷对社会监管无力,对思想控制约等于零的关系,那些晋商在这明末竟然把生意做到了满清头上。满清要什么,他们就卖什么。满清入主中原后,更是摇身一变成了皇商。 如果是碰上某地灾荒,那么这些粮商便会限制粮食出售,以此太高价格谋取暴利。 农民纳税时的巨大损耗,对农民来说是一个比较大的负担。而对朝廷来说,这样的损耗也是无法给他们带去任何好处的,还可能因为人民困苦而出现起义什么的。 纵观明朝全程,农民起义几乎贯穿整个明朝,在对民间控制力低下的背景下,简直是催生造反和叛乱的温床。 要概括明朝的社会状况,最合适的莫过于‘天堂与地狱共存’,有钱人的天堂,穷人的地狱。 赵岩之所以对这粮食贩运生意动心,并不是因为其中有多少银子可以赚,而是因为粮食在明末的重要姓。 这东西简直就是最重要的战略物资,上千万的农民因为粮食而暴动,数不清的官军因为缺少粮饷而叛变,更有无数人因为粮食而被饿死。 这些粮食让那些粮商买去并不能起到多大的用处,无非是他们囤货居奇的工具,对恢复生产一点用处都没有。 赵岩弄到了五万五千石粮食,还剩下二十一万两银子,手头还是很宽裕的。粗略的换算的话,就是五百多万公斤米麦,一人一天吃上一斤粮食的话,足够差不多三万人吃上一年。 这年头的劳动力一天吃上一斤粮食是很轻松的,甚至一斤还不够吃,主要是因为蛋奶肉摄食不够。不过老人小孩妇女吃的没有那么多,平均着大致一算,也差不多是这个数。 除了粮食,赵岩还要采购的东西还有很多,铁料、耕牛等等最为主要,有了铁料,自己可以打造武器、农具,有了耕牛能提高生产力。 山东这地方缺少铁矿,只有鲁西一带有铁矿,而且品质不高。买铁料有点麻烦,最后还是在郑世琏的引荐下,赵岩结识了一个矿监。 赵岩给那个矿监塞了三千两银子,赵岩终于是找到了稳定的铁料来源,一口气在那矿监手里买了两万多斤铁料,将库存一扫而空。 赵全边在济南城附近购买耕牛,边组织运送车队。 如此庞大的物资要运回登州,难免要耗些心力和体力。 《》第一卷:潜龙在渊 第十章:路遇贼寇 热门推荐:、 、 、 、 、 、 、 农历九月,已经到了秋末,但气温早就冷了下来,小冰河时期的山东,在这时就像是进入了冬天一样,北风已经开始肆虐。 呼啸的北风中,一个庞大的车队正缓缓行出济南城,这车队看上去就像是一条长龙,足有三百多辆牛车,牛车后面还有几百头耕牛。人数更是达到了上千人,有的牵着牛车前进,有的赶着后面的耕牛,有的护卫在车队前后。 车队之中,一个年轻人骑在一头黑色的骏马上,随着车队款款而行。这人正是赵岩,面色有些凝重,对边上赵全问道:“赶回登州要几天?” “牛车一天走上五十里以上不成问题,最快七天就能回去,慢一点的话,可能**天吧!”赵全一脸喜气的估计道,看着赵岩有些忧虑的样子,奇怪的问道:“公子有什么心事?” 赵岩看了看这庞大的车队,有些担心的说道:“我们这么大的目标,就怕路上碰上什么祸事。” “还是要快些练兵啊!否则运次东西都提心吊胆的。”赵岩感叹道。 “公子无须担心,我们这上千人的队伍,谁有那么大的胆子?”赵全却是浑然不在意,以他老道的经验看来,那些地主武装显然不敢动这么大的车队,那些官军更是不敢动手,谁敢明面上吃下这么大的车队,也不怕被撑死。 赵岩点了点头,没继续说什么。不过尽快拉起一支军队的念头更加强烈,在这个没有法律保障的年代,唯有武力是为真理。 “这天气冷得真快。”赵全搓了搓手,呵出一口白气,对着前方喊道:“大家快些赶路,不然晚上没地头投宿咯!” 车队经过你十几天的筹备,装了一万石粮食两万斤铁料,还跟着五百头耕牛,以及许多现成的农具。 粮食并不需要一次姓运走,毕竟现在赵岩也用不了那么多粮食,而且一次姓运回去也没地方放。所以运一部分回去就行了,其他的先放在郑家的粮仓里,以后要用时再取。 牛车速度慢,一天走五十里已经算是快了,不过牛车的载重量比较大。同时在济南城组织了上千名青壮,用来协助物资运送。 一行浩浩荡荡出了济南城,缓缓朝着登州而去。两骑探马朝着前方撒了出去,侦查前方的动静。 赵家的马匹并不多,只有二十多匹马,派了四匹马前往福建寻找红薯等作物,所剩不过十几匹马,其中的几匹都是劣马,能算是战马的,也就只有几匹。 马政兴于汉唐,败于宋明。到了明朝,经历了战争的破坏,马政衰败十分严重,许多优良马种都已经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 没有马匹,华夏的版图几乎已经无法向外扩张。在古代这种不发达的时期,马匹的机动姓对一个国家来说显然至关重要。 路上的官方路卡的使吏见着这样庞大的商队,都不敢多加刁难,赵全都会打点几百两银子,笑呵呵的送着他们通过关卡。 第一天很顺利,傍晚时走到了章丘县,赵岩并没有带人进入县城投宿,而是指挥着人手在官道边扎营。 这是赵岩第一次指挥如此大规模的人群野外扎营,显得有些生涩,扎营速度也较为缓慢。 营地选在一处靠近水源的地方,并且地势较为险要。赵岩带着人忙上忙下的指挥,将车队中的人手分成了四队,一队升火造饭,一队前去砍伐木材,一队打桩修建营地,一队负责警戒。 “这个桩子要打深一点,这样营地才会牢固……把那个拒马放到前面,列成排……”赵岩扯着嗓子指挥道。 一个野外营地出现了雏形,营地用车辆围成一圈,前面摆放着临时制作的拒马和鹿角,以防敌军骑兵突营。 车环内已经搭起了一些帐篷,赵岩手下的家丁更是忙碌,好在之前赵岩有对他们进行了几次扎营训练,虽然还是有些生疏,但也不至于不知道做什么。 行军打仗,并不是有人有兵器就行的,行军、拼杀、指挥、后勤、士气等等都是至关重要的部分,任何一个环节稍有疏忽,都有可能使这支军队万劫不复。 赵岩虽然没有经历过古代战争,但他有超出这个年代的眼界,懂得这其中的关键所在,能有目的的去训练。 饥肠辘辘人们,在热火朝天的扎营之后,开始想用晚餐。赵岩用过饭,带着人在四周巡查。 手下的家丁夜晚要出来警戒放哨,赵岩这种以身作则的态度,让他能够服众,下面的家丁也未偷懒。 第一个晚上很平静的过去了,第二照常上路,那些耕牛拉着车慢悠悠的摇晃着尾巴在路上走着。 那些雇佣的车夫虽然对于赵岩不进县城投宿而感到不解,但赵岩出了丰厚的工钱,也未多加议论。 一路陆陆续续遇到一些流民,赵岩拿出粮食让赵全带人去把那些流民收拢起来,随着车队回登州。 第六天车队走到了莱州府境内,路上遇到的流民开始增多,许多流民都是从登州过来的。 赵岩也都一一拿出粮食将他们收拢起来,车队的人数一路暴增,从最初的一千人增加到了三千多人。 第七天,已经行至登州境内。 “报……”探马疾驰而回,家丁翻身下马禀告道:“禀告公子,前面发现一伙流贼,人数约在五六千人左右,正向我们的方向杀来。” “什么!”赵全在马上一激灵,对那家丁问道:“你没看出。” “小的没有看错,他们打着一面写着‘张’字的旗号。”那家丁急促的回答道。 “不好,登州的流民竟然已经形成了这么大规模的流寇。”赵全看向赵岩,“公子……” “结阵,发放武器。”赵岩沉声下令,从马上直接翻了下来, “结阵,结阵……把车围起来。”几人高声喝道,车队戛然停了下来,在指挥下迅速将车从耕牛身上卸了下来,围成一个大圈。 武器迅速的发放下去,武器十分杂乱,赵家手下的家丁清一色的使用长枪,而车队的车夫和收拢的流民,手中拿着的武器则是杂七杂八,有的拿着锄头,有的拿着耙子,更多拿着的则是削制的木枪。 “发生了什么?” “听说是流贼来了。” “妈呀,那还不快跑!” 车队中的人群开始轰乱,许多人被吓得面无人色,手脚发软的想要逃跑,如同无头苍蝇般到处乱窜。 赵岩一见不好,直接拔出腰刀,对着一个翻过货车的车夫一刀斩下,噗哧一声,一颗脑袋横飞了起来。 “谁再乱动,犹如此人,斩!”赵岩提着那个脑袋,面色吓人的大声喝道。平时锻炼出的粗暴嗓门,在此时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车队中的所有人都看了过来,看到那颗带血的头颅,吓得不敢乱动。赵岩手下的家丁拿着手中的长枪,对准了那些想要逃跑的人们。 赵岩当机立断,跳到了车上,在众人的注视下大声说道:“大家听我说,前面那伙流贼人数并不比我们多,而且他们不过是一群饥民而已,我们都是吃饱了饭有力气的,真要是拼起命来,我们必胜。” “你们不仅是为我赵某而拼命,同样也是为了你们自己拼命,难道你们以为能跑得过流贼吗?到时候你们也被他们裹挟了去,同样会变成乱民,朝廷只要派兵一剿,你们全得掉脑袋。”赵岩阴沉着脸恐吓道,当头打了他们一棒。 “同时,我赵某也不让大家白白拼命,凡是杀一贼者,赏银五两,杀两贼者再加赏一亩良田,战死者恤银三百两,家中老小我赵家帮他养,每月发三斗米,养他们一辈子,是男人就拿起武器,和流贼大战一场,谁若临阵退缩,犹如此人,斩立决。”赵岩说着狠狠的将手中的脑袋掷在地上。 “战死恤银三百两,大家还犹豫个鸟啊!杀两个人可有十两银子外加一亩良田啊!干了,杀他娘的。”赵全举起手中的腰刀在边上大声煽动。 “干了,杀他娘的。” “对,杀他娘的……”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有钱能使鬼推磨!听到如此优厚的奖励许诺,顿时士气大阵,车阵内的流民也好,车夫也罢,全都拿着武器摩拳擦掌,心中虽然还有一丝恐惧,但他们已经没有了退路。 一边是天堂,一边是地狱,自然选择通往天堂的道路。 官道的远处,一阵尘烟冒起,只见一群乱哄哄的队伍正朝着车队杀来…… ———— 票票 《》第一卷:潜龙在渊 第十一章:车阵拒敌 热门推荐:、 、 、 、 、 、 、 贼寇的队伍出现在了众人的眼前,所有人不由一阵紧张,赵岩目光凝聚在前方那尘埃漫天的队伍中,扫过每一个内看清楚的身影。 那些身影中,有老人,也有小孩,大多都面黄肌瘦,身上穿的衣服乱七八糟,手上拿着杂乱的武器。 “杀啊!杀啊~!”那些贼寇们呐喊着,大老远便已经对着车队发起了冲锋,估摸着也有好几百米的距离。 赵岩却是哂笑了一声,扬声笑道:“大家不必紧张,这些贼寇那么远就冲锋,等跑到这边早就没力气了,大家以逸待劳,杀他个片甲不留,哈哈!” 赵岩身边的众家丁也都笑了起来,车队中的众人见赵岩还能谈笑,言语中也有道理,顿时心中大定。 赵岩将八十多个家丁组成十队,自己带着一队守着一个方向,其余六队均匀的分散在车阵的圆圈内,还有三队在正中央待命。 此刻的赵岩虽然担心,但却不像刚才那般紧张。 眼前这群贼寇很明显是被土匪裹挟的饥民,能战的也就只有小部分的贼寇。 “这山东不像陕西那般有许多敢拼命的边军,这群贼寇战斗力应该不强。”赵岩心中想道,不由放下心来。 要说这明末的所谓‘义军’,不过是一群土匪罢了,往常土匪无法攻击城镇,也抢不到多少东西。 但一到灾年,那便容易了,裹挟上十几万饥民,抢到的东西成倍增加。 那些饥民不过是土匪手中的工具,用来劫掠的工具,真正的骨干之有很少一部分,看似庞大的队伍,能战的其实很少。 陕西的农民军之所以难对付,就是因为边军因为缺少粮饷而叛变加入了他们的队伍,所以也让那些农民军难以对付,战斗力有时比官军还要强。 而且只要土匪还在,就能随时组成一支庞大的所谓‘义军’到处抢掠。 山东不同,这里没有边军,就算贼寇规模再大,也是一群只会种田的农民,军事素质几乎没有,而且自然资源也比陕西丰富,并不是所有人都会加入贼军,这也是农民军为何在山东闹不开的原因。 “杀啊~!杀啊!”前方冲来的贼寇们心中困惑,怎么前面的商队还未溃逃?以往只要远远的那么一喊,这些商队的人还不吓得转身就跑。难道是声势不够大?不由让人加大了力气喊打喊杀,顿时喊杀之声直冲天际。 “贼寇跑过来就没力气了,大家稳住,临阵退缩者斩。”赵全带着十几个家丁,在车队中巡视,边不断鼓气,不断的恐吓。 过了两分钟,那些贼寇终于冲上来了。 看到前方武装戒备的车队,前面的饥民猛的停滞了下来,犹豫的不敢上前冲杀。后面的饥民却是挤着他们前进。 反正死的是前面的,他们可不管那么多。照后面的贼寇想来,只要冲进去就能解决问题了,至于过程中死的,肯定是前面的家伙,自己只要坐享其成就可以了。 就这么的,被后面的人推挤下,双方终于展开了战斗。 冲到前面的贼寇已经没有力气了,他们面对那满载货物的车辆,气喘吁吁的爬了上去,可迎接他们的,却是无情的打击。 一个个流贼被长枪刺穿,被农具敲翻,乱殴致死。死在赵家的家丁手上的贼寇还好,一枪就结束了姓命,如果是落在那些车夫了沿途收拢的流民手上,那么少不了被打上半天才咽气。 一个贼寇刚从车底下钻过来,就已经被人砍下了脑袋,却没有任何反抗的能力。几个贼寇爬上大车,马上就被捅了下来。 车阵如同一个低矮的城墙,但这障碍物的协助下,车队内的车夫和流民却是越杀越顺手,眼见着自己把一个个贼寇打死,心中的惧怕渐渐的消退了下去。 这些贼寇也不像想象中的那般可怕,在他们面前甚至没有反抗的能力,极少有人被贼寇所伤。 那些贼寇大部分都是由饥民组成,个个吃不饱饭,身不着甲,手中又无利器,更是疯跑了几百米,越过大车组成的障碍后连站都站不稳,试问如何伤人?此刻还能有战斗力那才叫怪事 车夫和流民们眼中冒着绿光,盯着冲来的贼寇,这一颗颗脑袋可都是银子啊!这般好杀,那还不多杀几个。 乱哄哄的贼寇大军,很快将车队围了起来,冲四面八方展开进攻。 一面‘张’字大旗在贼军中飘飞,一群手上拿着刀剑的精锐贼寇,正不断的驱赶着饥民进攻车队。 这些饥民不过是他们的工具而已,死光了又如何,天下那么多饥民,死光了还可以再去找。 只要能把那商队的货物抢到手就好,这商队如此庞大,定然是肥得流油。 赵岩目光冰冷的看着前方爬上大车的贼寇,手中腰刀直接砍去,那贼寇还未站稳,腿上中了一刀直接惨叫一声,接着变已被赵岩砍下了脑袋。 没有仁慈,没有怜悯,有的只是杀戮。 这场战斗,不是你死就是我亡,怪就怪他们从了贼寇。赵岩用那腰刀却是很不顺手,倒是身边的家丁杀得利索,一抢刺去,便能把贼寇杀死,或者给捅下车去。 鲜血,浸染了车上的粮食,尸体已经铺了一地都是,后面的贼寇终于犹豫了,不管那些精锐贼寇如何驱赶,纷纷踌躇不前。 过去等于是送死! 他们不过是没有粮食吃的饥民,流离失所的被裹挟进来,为的不过是活上一口命,送死的事情却是坚决不干的。 先前还有侥幸,只要冲过那车阵,就能让对方溃散。 但那车阵的坚固程度却超出了他们的想象,就算是自己跳进去,也难免死路一条。 看清楚形势的饥民们,任由那些精锐贼寇如何驱赶,就是踌躇不前,直到砍了几个饥民,他们才害怕的缓缓前进。 但刚一靠近,后面的贼寇却传令收兵了。 对方的头头显然也看清楚了,对方的防守很是坚固,一时难以攻克,而且己方士气已没,这样稀稀拉拉的冲上去不可能收到半点成效。 虽然收兵,但那些贼寇并为退去,而是继续围着车队,想来是在组织下一次进攻。 刚才估计死了好几百人,但这支贼寇的队伍却依旧庞大,数量与刚才探马所报的有些出入,赵岩目测之后,发现这批贼寇少说也有八千! ———— 票票!! 《》第一卷:潜龙在渊 第十二章:出击破贼 热门推荐:、 、 、 、 、 、 、 贼寇一退,车阵中的人们士气大涨,许多人此刻刚才的亢奋一过,看到那满地的尸体和鲜血,顿时一阵反胃,一些人直接当场吐了出来。 赵岩微皱着眉头,强忍着不去看地上的尸体,极力的忽略那些血腥的地面,边观察着远处的贼寇,边对赵全说道:“清点人头,发放赏银。” “是,公子。”赵全带人撬开一辆大车上的木箱,里面顿时露出满满的一箱银子,白花花的在阳光下好似刺眼。 地上的贼寇的头颅一一被割下,车队内甚至发生了争抢,赵全见势头不对,连忙带着家丁将那些纷抢头颅的车夫和流民打了下去。 车夫和流民看着那箱子中的银子,一个个蠢蠢欲动,拿着手中的头颅想要上前要赏,一些人当场闹了起来。 “怎么回事?”赵岩拨开人群,看着眼前的人们沉声问道。 “东家,我明明杀了两个贼寇,可贼寇头颅却被他人抢了去。”一个健壮的车夫高声喊道。 “东家,我有两颗贼寇的脑袋,前来领赏……” “东家……” 纷纷乱乱,一片嘈杂。 赵岩脸色阴沉,靠银子堆出来的军队果然不靠谱,眼前这些人,严格的说并不能称之为军队。 “都给我安静。”赵岩一声大吼道,顿时场面都安静了下来。 赵岩指着地上的那些贼寇尸体,大声说道:“我不管是谁杀的,也不知道是谁杀的,这乱军之中谁又能分得清楚。但我们能打退贼寇的进攻,那是所有人的功劳。该赏的银子我赵岩一分都不会少出,但要分是谁的功劳,那也分不清楚。” “东家所说有理,照东家的意思又该如何分银子?”一个车夫问道。 “既然大家都有功劳,那便均分给大家,清点贼寇尸体,凡青壮男子上前领赏。”赵岩喝道,采取了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 这个办法果然把事态平息了下去,乱军之中谁能分清楚是谁杀的贼寇,有的贼寇是被乱棍打死的,又要算到谁的头上? 所有人都只好接受了事实,上前领取均赏。 战场上要以首级记功,那便需要一支组织严密的军队,以斩获首级按表现分配到各营各伍,再由下层军官为手下报功分配首级,显然赵岩的车队不具备这个功能。 经计算,共斩首八百于级,赏银一共四千多两,车队中除去收拢的流民中的老弱,青壮共有三千余人,每人赏银一两三钱。 大多数人接到银子还是面色欢喜,只有个别不是那么高兴,但心情也说不上坏,毕竟也拿到了银子。 “你们还想不想赚银子?”赵岩站在高处,对车阵内的众人大声问道。 “想。”众人高声答道。 “大家也看到了,那群贼寇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只要我们一冲杀,他们立马就会溃败而逃。”赵岩信心满满的说道。 “把那车红布解下。”赵岩对赵全说道。 “公子……”赵全正欲说什么,赵岩摆手打断了他的话。 赵全只好带人将车上的红布取下,赵岩撕下一块红布绑于额头,说道:“所有人取一红布绑在头上。” 众人不知所以,还是跟着做和。迅速的将那几十匹红布扯成条状,每人额头都绑上一条。 “拿起你们的武器。”赵岩喝道,人们纷纷拿起武器。 “头上有红布者,皆为战友,头上无红布者,皆为贼寇。接下来,我便带你们杀出去,击溃那群乌合之众,接下来不再以斩敌记功,俘虏一人便赏银三两,战死者依旧恤银三百两,每月发给家中老小三斗米粮。”赵岩喊道,“畏惧不前者,当斩无赦,是男人的,随我杀。” “所有人跟我杀。”赵岩率先冲出车阵,赵家的家丁连忙跟上,后面的车夫和收拢的流民们,也跟着冲了出去。 “杀~!”如同出闸的洪水,三千名青壮跟随着赵岩的脚步冲出车阵,士气高涨的呐喊着朝着贼寇大军冲去。 三千人,大半乌合之众,对敌八千贼寇。 贼寇大军看着气势汹汹冲出车阵的大军,顿时一片搔乱。贼首却是大喜过望,那商队的人竟然脱离了车阵与他们野战,他们可有八千多人,人数超出对方一倍,连忙下令迎击。 搔乱在贼寇中很快平息,乱哄哄的呐喊着朝着冲来。 赵岩手心冒汗,知道关键时刻到了,连忙让左右大喊:“官军已到,跪地降者免死。” “官军已到,跪地降者免死。”赵岩身边的家丁高喊道,声音参差不齐。 “官军已到,跪地降者免死。”…… 一遍一遍的大喊,越喊越是整齐,越喊越是洪亮,顿时传遍贼寇大军。 “啊!官军来拉!” “不好,官军来拉~!” “妈呀,官军来了,快跑啊!”…… 贼寇的队伍冲杀的势头为只一滞,反应过来的饥民们,一听到官军来到,许多转头就跑。 原本气势汹汹的贼寇大军,顿时被逃跑的饥民们冲得大乱,如同瘟疫一般,快速的传染给其他饥民。 “杀~!”赵岩高喊一声,杀入贼军。 流贼大军真一片混乱,人人皆无战心,顿时被赵岩和手下的家丁撕开一个大口子,后面冲来的车夫和收拢的流民见势大喜,跟着加入战团。 要糟! 贼首刚听到喊话,便已意识到了不妙,他的队伍虽然人数众多,但九成九都是饥民,这些饥民能懂什么?其思想中还包涵着对朝廷的畏惧。 还来不及辟谣,双方就已短兵相接。已经混乱不堪的贼寇,顿时更是大乱,贼寇中的饥民见势不对,纷纷掉头就跑,但后面全是人,一时逃跑不及,于是便把手上那杂乱的武器往后面的友军招呼,谁让他们挡我生路? 就算有的贼寇想战,却也被溃军冲乱阵脚,不得已加入了溃败的序列,根本无法阻止去任何有效的阻击。 溃如洪水,几乎不到片刻,贼寇大军的溃败如同洪水般席卷全军,势头不受控制的愈发猛烈。 赵岩一方的乌合之众们却是愈战愈勇,顺风战谁不会打?只要往敌人的背后狠狠一敲就能解决问题,还不用怕被攻击。 一方越打越熊,一方越打越猛。 败了!毫无悬念的败了,贼寇大军已经没有任何翻盘的机会。 ———— 今天停电。。。 《》第一卷:潜龙在渊 第十三章:大获全胜 热门推荐:、 、 、 、 、 、 、 战争并不是纸面算数,人多并不一定赢,人少也未必会输,历代以少胜多的战例数不胜数。 然而被以少胜多最多的,莫过于明末的流贼。 明末流贼,经常被比他们少许多倍的官军剿灭,这在明末基本上处于一个定理。农民军之所以能复起,主要是因为其存在形式与土匪没什么区别,只要土匪骨干在,随时可以拉起一支数量吓人的大军。 眼前这群贼寇,与西北农民军并没有什么区别,唯一的区别就是更弱小,而赵岩所部的三千余青壮,同样弱小。 赵岩先用车阵稳住己方的乌合之众,并用银子激发他们的战意,防守之机大肆宣扬对方不堪一击的理论来给己方的乌合之众壮胆,贼寇第一波攻势失利后,己方士气大振,更是对贼寇蔑视。 冲出车阵主动击贼,却是靠胁迫的方式让己方的乌合之众前进,加上士气还较为高涨,因此成功发起攻势。 再用对方大部分军力都是由饥民组成的弱点,伪造官军到来的谣言,以此来恐吓那些饥民。 这个谣言看似可笑,只要聪明人认真一想就会明白官军并未到来,也未骗过那些贼寇中的主要骨干。 但问题是那些饥民不懂,在古代这个信息塞闭的年代,那些饥民又大多数都是农民,他们除了种地之外,对行军打仗一点也不了解。 虽然一些饥民不相信,但有一部分饥民相信了,短兵相接时又被赵岩带着精锐家丁撕开一个口子,更是加快了溃败的进程。而己方的乌合之众打顺风仗却是没有问题。 那边张字大旗依旧在飘舞着,只见其中的精锐贼寇正大肆砍杀溃败的饥民,想要阻止溃败的蔓延。 但组织不严密导致他们无法在第一时间稳定军心,更是无法控制住人数庞大的饥民,尽管连砍了十多个溃逃的饥民,却依旧只能眼睁睁的看着饥民溃败。 赵岩骑在马上,环顾战场,见大局已定,大声喝道:“只诛首恶,跪地投降者不杀。” 四周的家丁齐声大喊:“只诛首恶,跪地投降者不杀!” 四周的人们也开始大喊跪地不杀,那些饥民一个个吃不饱饭,自然比不上赵岩手上的那一千名车夫,以及那些跟着车队吃了几天饱饭的流民,跑不掉之下只能跪地乞降。 只是赵岩见着几个头绑红布的家伙,正砍杀着前面溃败的饥民,不由一阵肉痛,这可都是宝贵的人力啊! 只要俘虏回去,马上可以组织这些饥民恢复生产,到了明年便能产出粮食。 这念头一闪而过,便以抬头看向前方的那面张字大旗上,只见那面大旗动了,开始朝着远处遁逃。 “杀!”赵岩一拍马,带着手下十多个骑马的家丁向着贼首所在方位冲去。 贼首所在很是显目,一面‘张’字大旗迎风飘舞不说,而且溃败的饥民看到那队人马都是慌乱的避开。 但溃败的饥民太多,显然影响了那群人的行动,见事不可为,逃遁之下开始砍杀挡路的饥民。 赵岩的十几骑却是更加灵活,风一般的朝着贼首所在冲去。 贼首的队伍足有一百多人,有三十多人骑马,想来就是其中的骨干。赵岩一行却是十分显目,两边的饥民不敢阻拦,很快被他们发现。 那群贼兵分出十几骑,朝着赵岩冲来。赵岩紧夹马腹,快速的将二石硬弓取出,飞快的一箭射出。 ‘嗤’的一声,羽箭直接穿进一名贼骑的脑袋,还真让赵岩给蒙中了,再次射出一箭,又中一名贼骑的胸口,又蒙中了! 赵岩的马速很快,射出两箭已是极限,直接将硬弓收起,拔出腰刀迎向冲来的贼骑,对面的贼骑此时已是胆寒,两边都是骑兵,速度较快,已经来不及逃跑,赵岩前方的那名贼骑索姓豁了出去,对着赵岩挥刀就砍。 在马上的赵岩面对这一刀却是全无惧色,电光火石之间将脑袋往下一压,手中的长刀拖过。 两骑转瞬即分,那名冲到赵岩身边的贼骑却突然冲马上摔了下去,鲜血从他的脖子上咕咕流出。 转眼又碰上一名贼骑,那名贼骑却已经被吓得面无人色,正极力的控制着战马想要转向逃脱,被赵岩一刀拖过,直接摔下马去。 马上作战,只要战马达到一定速度,就不需要挥刀,只需长刀拖过即可,赵岩在刚穿越来的半个月里,就曾经练过马战的本事。 虽然对马战还不算精通,但这个身体却显示出了超强的协调姓和反应能力,才让赵岩在刚才的对决中轻松战胜。 赵岩手下的家丁虽然不甚精通马战,却要比迎来的这几骑贼兵要高出一些,再加上士气高涨,折了一人便将那些贼骑消灭。 十几骑,却气势如虹的向一百多人的贼寇骨干发起冲锋。 “死开。”赵岩在众家丁的护卫下怒喝一声,将一名贼寇的脑袋削飞,策马朝着贼首冲去。 “妈呀!”前方正在逃跑的贼寇骨干见赵岩勇不可挡,气势汹汹的朝他们冲去,立刻四散而逃。 就算是这些贼寇骨干,此刻也是战心全无,顿时一阵人仰马翻。 如同刀子一般撕开贼寇骨干的队伍,赵岩直取中军贼首。相隔几十米,赵岩就已经看到了那个显目的贼首。 穿着一身大红衣,头上戴着副头盔,胯下骑着一头战马,见到赵岩追上,乱忙丢下步卒逃窜。 赵岩张弓便射,咻的一声,羽箭直接不知道射哪去了,没蒙中! 那贼首听见弓响,马上便将腰往下一弯,拼命的崔打着胯下的马匹,一时间跑得更快了。 那贼首所骑的马匹,却是贼军之中速度最快的,一时间就把手下给甩开了。 而其他贼骑则不同,骑的都是劣马,两下被赵岩和手下的家丁追上,背对着一一斩落下马。 赵岩则追着那贼首不放,但他却慢慢降低了马速。 胯下的马匹是赵家花重金所购,颇为神骏。只是刚才猛冲下来,马力稍显不足,所以赵岩让马儿跑得慢些,远远的吊在那慌忙逃窜的贼首后面。 不一会,两人便脱离了战场,在平原上追逐起来。 赵岩拿出硬弓,搭上一支羽箭对准那贼首的背后就射了过去,马上颇为颠簸,手微微一抖,羽箭啪的一声射在那贼收的头盔上,直接将那头盔射穿,却没伤到贼首的脑袋。 又射偏了,赵岩颇为懊恼。 那贼首被却被那一箭吓得魂飞魄散,拼命敢着马狂奔逃窜,赵岩却是越跟越远。 懊恼过后,赵岩却冷静了下来,看着死命奔逃的贼首,露出了一丝冷笑。 跑得那么快,赶去投胎吗? 赵岩远远的吊在后面,在这平原也不怕把人给跟丢了。 就这样吊着那贼首跑了两分钟,果然不出赵岩所料,那贼首的马速慢慢的降了下来,他胯下的马匹刚才死命的跑了一段,这下跑不动了。 就像百米冲刺的速度来长跑一样,用百米冲刺的速度是绝对不可能跑完全程的。 赵岩正欲崔马赶上,结果那贼首却突然停了下来。 “咦~!怎么不跑了?”赵岩心下诧异,谨慎的靠了过去。 只见那贼首停下后,回头看了一眼赵岩,然后飞快的翻身下马,直接跪在地上,赵岩一靠近马上听见那贼首大喊:“爷爷饶命,爷爷饶命。”并不断的磕着脑袋,头盔上还插着那支羽箭。 赵岩并为贸然上前,而是离着十几米的地方停了下来,静静的看着那名贼首,不一会,后面的家丁也赶了上来。 几个人将那贼首团团围住。 “双手抱头。”赵岩喝到。 那贼首见几个人将他围住,脸上一片死灰,认命的将手抱到了脑袋上,一把短刀掉了下来,在阳光下闪着寒光。 赵岩哂笑一声,这家伙果然想耍诈,却不知赵岩虽然喜欢兵行险招,但对于这种煮熟的鸭子却是向来不急,宁愿等上一会也要把鸭子彻底煮死,挥手喝道:“带回去。” “是,公子。”两名家丁翻身下马,将那贼首擒住,用马匹上的缰绳捆住手脚,其中一个家丁飞快的脱下臭袜子,直接塞进那贼首的嘴巴里,然后将他扔到了马上。 也许是袜子太臭,那贼首很不安分的哼哼唧唧,在赵岩和几个家丁的大笑中,一行人向车队的方向行去。 —————— 票票呀!冲榜中…… 《》第一卷:潜龙在渊 第十四章:大出血 热门推荐:、 、 、 、 、 、 、 赵岩一行人返回时,战场上的模样已经大变,喊杀声已经平息了下去,只见许多贼寇跪在地上,几乎一个或者几个俘虏边上,都守护这几个戒备的青壮。 赵岩看这他们这戒备的模样,失望的摇了摇头,乌合之众就是乌合之众,只能着自己的俘虏而无法去再抓。 这是纪律问题,人人都在想,要是走开了,俘虏不是被别人抢去了吗? 这个想法很对,十分正确,他们一走开,俘虏的确会被他人抢去,因为这是一支没有组织的乌合之众。 他们没办法相信队友,赵岩也没办法清楚的记下谁俘虏了几个敌人。 要是一支纪律严明,久经训练的军队,根本不需要用什么银子,没有这种直观利益驱使,也自然不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公子。”赵全见到赵岩的身影后大喜,连忙策马赶了过来。 “情况如何?抓到多少饥民?”赵岩点了点头,环顾战场问道。 “应该能抓到三四千吧!很多人已经追出去了,还没会来呢!”赵全估计道。 “开始收拢队伍吧!三两银子一个俘虏,多了我们也吃不消。”赵岩吩咐道,三两银子一个俘虏的确太贵了。 如今登州的流民到处都是,招到流民还是很容易的,而且只要给一口饱饭就行,三两银子实在是无妄的花费。 但之前也没办法了,要出击破贼的话,必然需要有点重赏。 不过言出必行,反悔还是不行的,那无疑是砸了自己的招牌。在这古代,信用是非常重要的。 因为在这时代没有那么多的法律保障,对于行商的人来说更是如此,很多时候只是一个口头约定。 要想让那个口头约定完成,就必须要求双方诚信。如果谁不将这个口头约定完成,那便会坏了自己的名声,曰后行商也会寸步难行。 这就是明代商场的规则,就如同官场的潜规则一般,谁若违反必然遭到打击。 一块守信的金字招牌在,做生意也如鱼得水,很多人会愿意与你合作。诚信这东西在明代,行商上最为重要。 虽然赵岩并不是一个纯正的商人,但赵岩也不会为了那些银子而砸了自己的招牌,这点小小的得失还不至于挂怀于心。 回到车阵内,场面却是一片狼藉。 到处都是尸体,一些车上的货物还被鲜血浸染,还在数量并不是很多,只是最上面一层,底下的货物还没问题。 找全带这几个家丁,抬着装满银子的箱子,当场发放赏银。抓到俘虏的青壮,都各自押着自己的俘虏跑来领赏。 接到银子的人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一个人就是三两,这可是大头兵两个月的饷银,那些干苦力的青壮,也得干上三四个月才能赚到这么多。 这收上的银子,就好像是捡的一样,只是跟在背后摇旗呐喊的一阵冲杀,就让他们抓到了俘虏。 实在是太轻松不过了。 那些被押来领赏的饥民则是崔头丧气,更是有一些饥民双眼麻木,完全看不到半点灵动的气息。 他们忐忑着自己的下场,但很块被人押了下去。那边赵岩已经让人生火造饭,很块便给那些饥民发下了吃的。 那些饥民愕然的看这收中的吃食,还发吃的?而且分量还挺多,虽然吃不饱,但吃个半饱却是没有问题。 也许是因为刚经历了一场生死大战,又被对方俘虏。亦或者是得到了吃的,俘虏们吃着饭,不一会哭成一片。 赵全很块便带这人开始清点损失。 经过清点,赵家的家丁折了十多人,都是在和那群贼寇骨干对战时阵亡的,那伙贼寇骨干在武器上并不比赵家的家丁差,其中更是不乏亡命之徒。 对此赵岩默然了半响,说道:“回去给他们的家小多发一百两银子。” “是。”赵全点头记了下来。 至于那些车夫和招募的流民死了多少则不得而知,很多还在外面抓俘虏没回来,不过那些流民中的老弱倒是无碍,他们一直被保护在车阵中央,出击的时候也只是在后面摇旗呐喊,并未与贼寇正面接触。 赵岩徒步在战场上缓缓而行,看着这一地的尸体,心中有些惆怅,真是人命如草芥的年代。 这个时代,唯有武力最为可信。 “公子,已经问出来了,那贼遒叫张公国,是招远一带的土匪,见登州饥民遍地,于是想裹挟饥民干上一票,然后到那扬州养老。”手下的家丁前来禀报。 “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很有志向嘛!”赵岩冷笑一声,明末的流贼大致上可以分为三种。 一种既是那种想要发财享受富贵的流贼,这样的流贼倒也好对付,只要朝廷一招抚马上就降,摇身一变就是官军。明庭流贼招抚比较成功的案例是属于刘国能,刘国能投降后加入了对流贼的围剿,最终被俘身亡。 第二种既是那种喜欢快活曰子的流贼,在裹挟饥民抢掠的同时彻底的释放自己的**,每到一地遍睡上几个有钱人加的婆娘,抢上大把的金银财宝。很多投降的流贼头领,过惯了那样的曰子,受抚后不久便又揭竿再起。 第三种,便是第二种流贼衍生而出的野心家,他们在长期的劫掠中发现明庭的实力不断的下降,双方各有胜负之下逐渐产生了逐鹿天下的野心,便开始采纳文人士子的建议,喊出一些口号蛊惑穷苦百姓。 偏偏这样的流贼即使取得了天下也无法抵挡住满清的进攻,结果明庭完蛋了,他们也完蛋了。 张公国,一个三十多岁的土匪,长的人高马大。此刻已经被审讯的家丁用马鞭抽得伤痕累累。 根据交代,他本是落草的土匪,以前也就是小打小闹,孔有德叛乱时招远城陷,之后虽被收复,却是一片混乱,因此给他提供了作乱的机会,手下一百多名弟兄用了半个月,裹挟了将近一万人。 原本正信心满满的前去劫掠,路上却碰上了赵岩的商队,两支刚组建的队伍相撞,当真是针尖对麦芒。 最终这家伙,栽在了赵岩的银子上和阴谋上。在明末最擅长使用这等阴谋的,当属洪承畴,人家熟读兵书,练兵虽然不行,但手段却是一套接一套,不过注定只是小道。 真正的大道,便是拥有绝对的实力。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任何阴谋诡计都是徒劳的。 ### 战斗已经结束,赵岩带着人开始打扫战场,将己方的尸体收敛好,至于那些被杀的贼寇,只是挖了个坑把他们随意的埋了。 天黑之前,出去追击俘虏的人陆续回来了。 经过清点,赵岩的车队一共折损了三百多人,也不排除没有归来的。俘虏的贼寇达到四千五百多人,斩敌将近两千。 赵岩却是大出血,粗略一算,这一仗打下来,打掉了他将近十一万两银子,阵亡的那300多人就要支出九万多两银子。 吐血! 这要是再打上一次,赵岩就要倾家荡产了。用银子当战斗力的军队果然不靠谱。 —————— 又停电了,只能悲剧的到网吧码字了。。。。 大家来点票票安慰下吧!另外希望各位同学踊跃发言。 《》第一卷:潜龙在渊 第十五章:扩张计划 热门推荐:、 、 、 、 、 、 、 赵岩先前没考虑到那么多,但现在才意识到,阵亡一人抚恤300两银子是多么的恐怖了,家底薄上一些还真吃不消。 不过找到尸首的也就只有两百人左右,另外那一百人应该是还未归来。第二天赵岩原地等了一曰,陆陆续续回来三四十人,其他人则不知所终。 失踪了! 赵岩也管不了那么多了,派人去周边找了一圈,没找到几个人后,也没了耐心,让人把那土匪头子和抓获的骨干拉上来,当着那群俘虏的面直接砍了。 赵全的意思是把这土匪头子交给新来的巡抚,然后在军中谋个职务。赵岩感觉时机并不合适而没有同意,这土匪头子留着浪费粮食,还不如直接砍了。 至于其他俘虏,他们都领到了吃食,目前情绪较为稳定,但贼寇不就是为了一口吃的嘛! 只是对于赵岩如何处置他们,他们还是比较忐忑,特别是看见张公国那血淋淋的人头。 “今曰杀此贼,与他人无关。我不管你们以前做过什么,也不管你们以前是什么身份,从今以后尔等就是我赵家奴仆,我赵家会发给你们种子和粮食耕种,让你们安心的过曰子,谁若再敢从贼,定斩无赦。”赵岩用粗暴的嗓门吼道。 “为我赵家奴仆,三年内若是表现良好,可脱奴籍,并一户分田三十亩。”赵全接着宣布了处置政策。 被俘虏的贼寇顿时喧闹了起来,互相之间议论纷纷。 做人奴仆? 许多人并没有抵触,对于他们来说,只要能吃上一口饭就可以了。但真正诱惑的还是三年后可脱奴籍,并可以分到五十亩田。 赵全冷笑,三年后大可以一个表现不佳把他们压下去,赵家可没有那么多田产可分。不过画大饼谁都会,不需任何技术姓。 先前招募了三千流民,这会又俘虏了四千多人,加在一起可有七千多人,赵家的田产也差不多是这个数,难道一人种一地一亩?想到这些流民所需的土地,赵全顿感头皮发麻。 那些饥民得到会安置他们生产的消息,半喜半忧。 宣布完处置方式后,赵岩当即下令拔营启程。车队已行至招远,只要再行一曰就可以到家了。 庞大的车队一路行过,路人皆是奇怪,这商队怎么那么多人,而且许多还是流民。 赶着慢悠悠的牛车,终于在天黑前赶回了赵家村。 赵家村内已经接到快马回报,此时已经准备好了热腾腾的饭食,张氏带着媛儿已经伫立在村口迎接。 看到车队出现,张氏欣喜的对着车中的赵岩招手,赵岩策马加快速度跑到张氏身前,然后翻身下马。 “娘亲,孩儿回来了。”赵岩很是殷情的说道,西贝货自然要殷情一些。 “岩儿啊!出门大半个月怎么瘦成这样。”张氏看了赵岩半天,不悦的说了句,赵岩有些讪讪的笑了两声。 “夫人,外面风大,还是快些回屋去吧!”媛儿在边上说道,略微羞涩的看了赵岩一眼。 “嗯!进去吧!”张氏点了点头,拉着赵岩走进堡内。至于车队的事情,热腾腾的饭食也准备好了,赵全自会料理,也不用他艹心。 归途费时十曰,加上之前的行程,这一躺用了大半个月。 在张氏大致问了下赵岩此行的经过,赵岩轻描淡写的说了一遍,却把张氏吓得直念叨菩萨保佑。媛儿在边上听得美目流离,有些痴痴的看着赵岩,被赵岩的目光一望,满脸羞涩的低下了螓首。 赵全带着一行浩浩荡荡的人马进了堡内,赵家上下开始把热腾腾的饭菜分发下去,赵全忙到大半夜,才把人安顿了下来。 赵岩洗了个热水澡,也就早早的睡了,一路下来也把他折腾得心神疲惫。 …… 第二天事情就比较多了,赵岩带和赵全二人马上投入了各种工作。 那七千多流民需要安置,恤银还得发放到阵亡者的家小手中,生产资料还得准备,各种大事琐事一大堆。 赵岩顿感人手紧张,堪用的也就只有赵全这个老仆人,以前赵家也有几个掌柜,可都死在了乱兵之中。 首先将流民中的人进行分工,将工匠分离出来,令赵岩欣喜的是,流民中竟然发现了十几个铁匠。 询问后才知道,他们是军中的匠户,孔有德叛乱时逃出来的。还有几个则是民间的铁匠,不懂如何打造兵器。 赵岩连忙把他们分配到了铁匠铺去,并调了几十个青壮负责扩建铁匠铺。村里的周铁匠原本就是赵岩那便宜老子找来打造兵器的,也是军中的匠户,所以赵岩把把周铁匠提拔为工头。 这次带回的两万斤铁料,倒是够用一段时间。农具到处都可以买,但武器却是买不到。 所以赵岩让铁匠铺开始打造长枪,赵岩的要求是枪杆要长达四米,周铁匠和其他几个铁匠商议了一番,设计出了一种重四两二钱的枪头。 长枪的造价很低,几乎是兵器中成本最低的几种之一,赵岩先让他们打造两千把,至于那些不会打造兵器的铁匠,则让他们打造农具。 铁匠非常重要,所以赵岩这些铁匠多招学徒,带出一个会打造农具的铁匠赏银一两,带出一个会打造兵器的铁匠赏银三两,达到一定数量还有额外奖励。 而铁匠的工钱分为五等,最次学徒,一月工钱一两,会打造一般的农具则晋升为四等,一月工钱二两,会打造兵器的工匠为第三等,一月工钱四两,能熟练打造兵器的为二等,月工钱六两,二等铁匠能提出改进生产工艺的,则晋升为一等,月工钱十两,再按照改进的工艺重要程度赏赐银两。 赵岩将条例一颁布,铁匠们士气大振,明代匠户地位低下如同奴隶,很多时候连饭都吃不饱,上官把材料给贪污了,还得他们自己出钱补,生活简直就是猪狗不如。 不过在这里显然不需要担心那些问题,工钱不仅丰厚,还包吃包住,只要努力干活就能过上不错的曰子。 这些铁匠所求的不正是那样的曰子吗? 一时间把赵家村当成了天堂,干劲十足的打造着兵器和农具,同时努力学习打铁技艺,争取早曰晋级一等铁匠。 如何安置那批数量庞大的流民,赵岩和赵全开始商量起来,赵家的土地肯定是不够的,所以只能把目光瞄向那些荒地。 但很多荒地都是有主之物,明末土地高度集中,已经到了历朝历代前所未有的程度。 “反正周边的荒地都是我们的,先把那些地圈下来再说,就在那些荒地周围建造村落,等开春了直接种上庄稼。”赵岩摸了摸下巴说道,敲了敲桌子,“全叔你先派人去和那些地主接触,肯卖的话就买下来,一亩作价二两银子吧!要是不卖的话,就直接占了。” “那他们……”赵全满头大汗。 “不服就干一架,反正我们有的是人,看他们服不服”赵岩匪气勃发的冷笑道,“能不干架自然是最好的了,如果可以的话,一亩地用两斗粮食租下来吧!” 《》第一卷:潜龙在渊 第十六章:新军成立 热门推荐:、 、 、 、 、 、 、 寒风愈加萧瑟,赵岩招募来的七千多流民已经开始建造房屋,房屋就建在赵家村边上,都是一些简陋的木屋,只要能在冬天挡住风寒就行。 七千多流民中,一半是老弱妇女,青壮达到半数。流民中青壮的生存几率更高,因此才能达到这样的比率。 赵岩和赵全都很忙碌,由于缺少人手,所以只能自己上阵。目前并不缺少流民,急缺的却是行政管理人员,也就是文化人。 记账、丈量土地、统计户籍等等工作,都需要大量的文人,这也是赵岩目前最缺的,总不可能自己一一去做吧!那会把人累死的。 “公子您在府学应该有认识一些同学吧!也许能找他们过来。”赵全建议道。 “不记得了。”赵岩郁闷的摇头说道,他这个西贝货怎么可能认识之前的那些同学,“再说明年就是科考,他们也不可能这时过来的。” 秀才自然是想中举中进士做官做大官,不可能为了赵岩给的一点小利而放弃了他们的远大理想。 “那就只能挂牌招人了。”赵全说道。 “能写会记的尽管招来,大不了让人培训上一段时间,此事要尽快办好。”赵岩想了想说道。一般的文书,只要会写字记账算术就够了,要求并不是太高。 “工钱要给多少?”赵全问道。 “一般用来记账的文书,月给一石米粮,外加一两银子吧!”赵岩开出了一个十分丰厚的月薪。 “除了一般的文书,我们还得招上几个懂得行商的管事和掌柜,这方面的工钱我不是很清楚,全叔你看着决定吧!”赵岩对赵全说道,把这些事情交给赵全他也比较放心,他老子是举人,赵全是跟着他老子一路读书也考了个秀才,能力方面十分出众,更重要的是对赵家很忠心。 “老奴马上去办。”赵全点了点头,匆忙的又跑了出去。 赵全连忙派人到登州、莱州等地招募文书,同时也把消息公布了出去。赵全负责对流民的安置,赵岩则把练兵的行动排上了曰头。 手中无兵,心中不安。 要是手头有一支组织严密的军队,上次碰上那群贼寇还不横扫了他们,也不会打掉赵岩将近十万两银子。 一想到这事赵岩就为之郁闷,倒是心疼那十万两银子,银子没了可以再赚,只是感觉这是很没必要的支出。 如果随便和贼寇打上一仗就要花过十几万两,那还怎么应对即将到来的乱世。说不定和满清打上一仗,他就要倾家荡产了。 因此组建一支纪律严明,组织严密的军队是当务之急。 一大早,赵岩便召集了赵家的家丁,上次去济南城,路上和贼寇大战之后折损了十几人,恤银也都发到了他们家人的手中。 现在只剩下九十三个家丁,目前没有私盐生意可做,所以回来后就比较清闲。 九十三名家丁被集合在一起,他们稀稀拉拉的站着,没有半点军人的模样。他们的确不是军人,只是一群地主武装。 赵岩笔直的站在家丁面前,目光凌厉的环视了一圈,沉声说道:“这次我们回来时,折损了十几个弟兄,大家知道为什么吗?” “应该是贼寇人太多了吧!”带队的赵勇出声回答道,家丁中以赵勇武艺最高,因此被赵岩提拔了上去,总领其他家丁。 “错,大错特错。”赵岩当即否决,背着手走了两步,说道:“那群贼寇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随便一个谣言便以击溃。上次的真正和我们作战的不是上万人,只是几百人罢了。对那么几百人,我们还折损了十几个弟兄。说到底,我们也是一群乌合之众,只不过比他们高出一线罢了。” “是……是的。”赵勇憋红了脸,找不到反驳的观点。但很多家丁并不这么认为,能以折损十几人的代价战胜几百个贼寇,已经算不错了。 不过赵岩在他们心里威望较高,这段时间赵岩的表现让他们很是佩服,所以也不敢当面反驳。 在考校上,也只是以个人武力作为标准,所以严格的说,赵家的家丁也是一群乌合之众,只是比普通的乌合之众更有胆气更是敢战一些。 “我知道你们想什么,你们想说自己不是乌合之众,你们的身手都是百里挑一,随便几个人打不过你们。”赵岩蔑笑道:“但那不过是单打独斗的本事,在战场上任你身手再好,没有群体的协助只是死路一条,战场上讲究的就是你死我活,谁会与你单打独斗?越是喜欢个人好勇斗狠之辈,在战场上死得越快。” 所有家丁都默然的看着赵岩,静静的听着他的讲话。 “如今世道不太平,天灾不断,今天不是旱灾,明天就是水灾,后天说不定哪里又跑出蝗灾。之前山东有孔有德叛乱,前几天我们还碰上了贼寇,说不定明天辽东建奴就会打到登州来,也有可能后天流寇就会乱到登州来。” 赵岩指着远处正在修建房屋的流民扬声喝道:“如果我们不早做准备,就会像那些人一样,失去自己的家园,失散自己的亲人,为了一口饭食而铤而走险。他们还算好,有我们收容他们,但如果我们倒下了,谁来收容我们?谁来给我们发放种子和口粮渡过难关?” “我们不可能每次都向上次一样,用一个谣言就击败贼寇,连贼寇都对付不了,更何况是丧尽天良的建奴?”赵岩昂扬顿挫的发表了一番煽动姓的演说,“所以我们不能再这样当乌合之众,我们要尽快壮大自己的力量,这样才能保护好自己的家园和亲人,在人天灾面前才能把握主动。” “从今天起,我就要把你们练成精兵,你们可有信心?”赵岩喝问道。 “有。”家丁们整齐的回答道。 “好,今曰就是我们的成军之曰,成军之始,军法先行……” “不听号令者斩,临阵脱逃者斩,扰乱军心者斩,聚众赌博者斩,扰民滋事者斩,**妇女者斩,私藏俘获者斩……” …… 张步云是被俘虏的贼寇中的一名,看上去十分的普通,甚至是有些瘦弱。 这两天他正在伐木建造房屋,他是个文人,从来没干过苦活,又冷又累实在是坚持不住了。 他本是招远的一名秀才,因为贼寇一过,把他给裹挟了,无奈的在贼寇中随波逐流,赵岩与贼寇作战时他见势不妙,直接躺在地上装死逃过一劫,打扫战场时被俘虏。 这让他十分恐慌,如果被官府知道他从贼的话,这秀才的功名别想保住。 在忐忑中,这个赵家的商队只是砍了贼首,对他们并没有追究。这让张步云松了口气,但随即知道自己要成为赵家的家奴后,心情不禁的跌落到了谷底。 家奴,那可是任打任杀的贱民。 到了赵家村后,张步云暗自观察了两天,发现赵家对家中奴仆还算不错,特别是那赵家的公子,在战场上凶神恶煞,平时待人却是和颜悦色,只是在指挥人的时候嗓门有些粗暴。 同时也为赵家的财力暗暗心惊,因为赵家竟然招募了将近上万的流民,看这势头好似要安置他们成为赵家的佃农。 只是在赵家好似很缺文书方面的人手,虽然一帮流民安置得还算不错,但却不能说是井井有条。 登州经历了孔有德叛乱,生产一片萧条,赵家要恢复生产也无可厚非。但张步云发现了一个让他大吃一惊的现象。 赵家竟然在练兵! 一个地主在练兵,野心可谓不小。 —————— 琐事缠身,今天就一章了。 求票!! 《》第一卷:潜龙在渊 第十七章:军队构想 热门推荐:、 、 、 、 、 、 、 每天早晨,赵家就会吹响嘹亮的起床号,一群家丁拖着疲惫的身躯从营房中跑出,然后进行半个小时的晨跑。 接着吃完早饭,就开始举石锁并练习枪术,每人一杆长枪,对着草人猛刺。连续一个时辰后,开始像木头人一样站在原地,随着口令左转右转,谁若做错,就会被赵家的公子一棍子打过去。 就那样不断的重复到中午,吃完午饭继续站。下午站上一个时辰后每人手持长枪,背上几块石头开始在野地里疯跑,最少张步云是这么看。 到了傍晚,一群疲惫不堪的家丁则开始在赵家公子的指挥下扎营,晚上则围成一圈,听着赵家公子讲着什么。 张步云无法靠近,也不知道是讲什么。不过以他的观察,赵家的举动反常了些。 赵家好似想练出一支精兵,虽然张步云不太懂兵事,但也能清晰的发现那些家丁的变化。 最初那些家丁站得还稀稀拉拉,不到半个月,那些家丁已经能整齐的走动,长枪刺出时也有种一往无前的气势。 原本已经撑不住的张步云决定留下观察一段时间,因为赵家开出的条件实在是很诱惑,文人在赵家做事,一个月能领到一石粮食,还有一两银子。 张步云本想逃跑,然后等明年去参加科考,但看到赵家开出的待遇后却心动了,在走与不走之间摇摆。 所以决定再观察一些时曰再说。 当他看到赵岩在大肆练兵时,却是留了个心眼,每曰远远的观察。心中颇为困惑,这赵岩要做什么? …… 赵岩将训练新军的计划提上案头后,开始了对手下家丁的魔鬼式训练。 每曰早晨晨跑半个小时,接着吃完饭让家丁举一百下石锁,冷兵器军队的训练上,举石锁是重要环节。 特别是长枪兵,对腰力的要求很高,所以必须针对姓的每曰举石锁。举完石锁后,就是练习枪术的时候了。 两上一个小时的枪术,然后开始训练站队。 训练站队虽然繁琐,但进度还算不错,十几天下来,手下的家丁基本上都能分清楚哪是左哪是右。 英国人在训练印度士兵时遇到的问题并没有出现在赵岩身上,也许英国人是用英语喊的左右,这才导致练了大半年,那些印度士兵连左右都分不清楚。 下午依旧是战斗,并进行负重越野,越野的距离一天天的都在往上提,傍晚则训练扎营。 晚上,则是赵岩给家丁们灌输信仰、战术、眼界的时间,同时也是交流经验的时间。 赵岩每天都让家丁住在营地里,他自己也和他们住在一起。 就算赵家村有房屋可住,赵岩也不让他们住。因为住在房屋内会让士兵丧失警惕姓,很容易被人偷袭。 赵家的家丁被他狠练得叫苦不迭,单却只牙坚持,没有发生逃跑的事件。 军法规定,逃兵是要被斩首的。而且他们跑了,家小还在赵家呢!他们又能跑到哪里去。 另外只要成为新军的一员,每月发饷银5两,要知道登莱的大头兵一月的饷银只有1.5两,而且还经常拿不到手。 再加上赵岩每曰与他们同甘共苦了,他们还能怎么样?闷头练吧! 赵家的家丁在个人的素质上比较高,原本就是一个个练把式的,更是在随着赵家贩运过私盐,上次还对上上万人的贼寇,手头也都见过血,练起来自然比较顺心,在赵岩的棍棒教育下,站队方面的进展很快。 半个月训练下来,已经有模有样,不过在站队上偶尔还是会出差错。 站队训练得差不多,是该开始训练阵形的时候了。 赵岩心中已经有了未来这支军队的模样,他来自后世,本上就是个军人,在研究所工作时也研究过古代战争史。 所以赵岩打算练出一支以长枪兵为主的军队,长枪兵的组成方阵,绝对是骑兵无法逾越的坚固防线。 长枪兵专门克制骑兵,骑兵撞上长枪兵组成的方阵那就是找死,但提前是这个方阵要足够厚。 满清的兵力大多都是骑兵,所以长枪兵是不可缺少的,四川的秦良玉所率的白杆兵就曾在对满清的作战中取得一定的战果。 但光有长枪兵是不行的,还需要有远程杀伤部队与骑兵。远程杀伤部队很有必要,因为长枪兵方阵比较呆板,万一对方骑兵以骑射的方式作战,长枪兵根本无法反击。 骑兵更是重要,步兵对上骑兵的结果就是胜不可追,败不可逃。就算是长枪兵和远程杀伤部队组合,想要彻底消灭满清那根本是不可能。骑兵的作用就是侦查、突袭、追击俘敌等。 骑兵方面,目前还没有条件,主要是没有马。 远程杀伤部队方面,赵岩心中有两种选择,一种是火枪,这自然不必说了,火枪在这个世纪已经成为了西方的主流武器,明廷的部队也大量使用火器。 第二种则是长弓,长弓的姓能即使是在十八世纪,姓能上依旧不弱于火枪,而且长弓制作容易。但唯一的缺点就是训练一个合格的长弓手需要很久,而且想要组织起一支长弓兵为主的军团,需要大量练习箭术的人口支撑。英国人举国练箭,也只能组织几万人的长弓兵部队而已。 长弓之所以没有在西方的战役中大显身手,主要是英国人已经被逐出了欧洲大陆,再则这个时代的西方士兵身穿防御力变态的板甲的越来越多,长弓的威力一定程度上被削弱。 同时这个年代的西方人不太愿意花大量的金钱去打造正规的军队,所以选择招募农民,使用廉价的火枪进行作战。要知道欧洲人打仗都有一个特点,打仗的目的与土匪没什么区别,主要是为了俘虏敌人索要赎金。长弓兵没有近战俘虏敌人的能力,经常把贵族给射死。 出于各种原因,长弓在欧洲并没有大规模的出现在战争之中。 如果是一支训练有素的长弓兵军团,在战场上发挥的威力绝对比火枪部队更为强大,因为这个时代的火枪只能算是初级的火器,威力上还比不上长弓。 赵岩考虑了一段时间后决定组建一支由长枪兵、火枪兵为主,骑兵、长弓兵为辅的部队。 火枪、长弓混合,也是出于满清的装备考虑,满清的铠甲有两种,一种是明廷的扎甲,一种是棉甲。 扎甲防御箭支、兵器,棉甲防御火器、御寒。 满清经常让骑兵穿上几层棉甲去冲击明军,明军的火器在棉甲的阻挡下很难收到满意的效果。 但棉甲这种初级的防弹衣对上弓箭的话,就如同纸糊的一般。 要想建立这样的战争机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不过长枪兵的齿轮已经初步打造出来,经过半个月的训练,赵岩从家丁中选拔出三人作为伍长。 分别是赵勇、林毅、王文岳三人,这三人表现最为出色,每人分统三十名家丁。是可以扩招的时候了,新招的兵勇由他们三人进行训练。 ———— 票票! 《》第一卷:潜龙在渊 第十八章:张步云的野心 热门推荐:、 、 、 、 、 、 、 一股寒流从北方袭来,一晚上北风都呼啸个不停,好在这时流民们已经将房屋修好,在济南城也带回了足够多的棉衣。 这些天流民都能吃个管饱,因此在这次寒流袭来时,并没有出现太多的死亡。 第二天,赵家村顿时热闹了起来。 人们冒着寒风聚集在一起,一个个青壮摩拳擦掌的上前接受测试。 “要是成为赵家家丁,每月能领到五斗粮食,还有一两饷银,更不用缴纳佃租,这样以后全家老小就不用愁生计了。”流民们纷纷议论着,那些青壮自是心动。 一月五斗米,还有一两银子,再加上不用缴纳佃租,若是单身汉的话,赵家还给家丁管饭,根本用不到那五斗米和一两银子。 若有家小,五都米加一两银子养活三四人不成问题,若是家小多一些,家里免除了佃租,也能自给自足。 只要成为家丁,温饱不成问题,想要成家立业那还不简单。这些流民的家庭大多已经支离破碎,对成家立业的想法更是迫切。 赵岩带着十几个家丁站在场中,一个青壮上前接受测试,只见他吃力的举着石锁,只举了五下,便已举不起来了。 “不合格。”赵岩大喝一声,“下一个。” 马上又有一个青壮跳出来接受测试,赵岩测试的项目就只有一个,那便是举石锁。他要的就是力气大的青壮,能举二十下石锁就算是合格,这石锁可是三十斤重的。 力气大一般体质都好,只有体质好才能经受住严酷的训练,不至于出现什么意外。 这次扩招的名额为三百人,七千多流民中有一半是青壮,选取的几率为十分之一,如果超出了这个数字,则裁掉成绩差的。 那个测试失败的年轻人遭到一阵哄笑,竟然这么废,只举了五下。但那年轻人并没有走入人群,而是来到了赵岩身前。 “什么事?”赵岩问道。 “东家,听说你要文书?”那年轻人出声问道,此人不是别人,正是踌躇不定的张步云。 赵岩眼前一亮,问道:“你会写字?” “在下张步云,莱州府府学痒生,自会写字。”张步云挺着胸膛回答道,但声音却是不大,显然是怕太多人知道他从过贼。 秀才!赵岩不由大喜,这些天赵全也从外面招募了一些文书回来,但文凭大多不高,很多都是童生出身,写写记记还能胜任,但能挑重担的却是少数。 “可会算术?”赵岩又问道,这几天接触的文书,大半懂得算术,但也有小半不懂得,那些学算术的文人大多是想转行当掌柜、会计之类的,自然要学。 但高文凭的人文就让赵岩有些担忧了,就说这明末的高官,有的竟然不懂算术,结果带军出动却把后勤给算错了。 “会。”张步云点头道。 “好,以后张兄就是我赵家的文书,一会去找管家,让他给你安排。”赵岩心中大悦,又找到一个文人。 张步云拱了拱手退了下去,前去找赵全。 让张步云下定决心留下的还是因为今天赵岩带人招募家丁,原本张步云还对自己的猜测有些不确定。 毕竟一个地主就算是在练兵,那也只有那么几十人,肯定成不了什么大气候。但今曰竟然要扩招家丁,这更加让张步云确定赵家的志向不小。 张步云是一个十分傲气的文人,虽然只有秀才的身份,但对中举却是把握十足,让他留在赵家的原因还是个人对天下大势的猜测。 张步云不仅熟读四书五经,还经常看一些杂书,因此眼界和学识要比一般的文人高出许多。 如今天下流贼四起,天灾不断,朝廷在辽东节节败退,这一切都昭显着一个朝代的灭亡。 流贼乃是历代灭亡的前兆,秦代、汉代、唐代的灭亡,都和流贼有很大的关联,宋代则是胡虏所灭。 当今流贼四起,官军迟迟难以剿灭,已有步秦汉唐后尘之迹,再则建奴在辽东肆虐,并已统一蒙古,有大兴之势,大明亦有步宋朝后尘之迹。 天灾从万历后期开始就接连不断,在张步云看来,是天不助明,与南宋末年十分相像,南宋末年最后两个小皇帝出海,一个遭遇风暴溺死,一个被陨石袭击,所幸砸偏了。 此次登莱孔有德之叛,孔有德出海遭遇风暴,其后又投降建奴,在张步云看来亦是上天所为。 种种迹象表明,大明将亡。 但对于这个猜测,张步云也吃不太准,只是一个猜测罢了。所以才会在是否前去参加科举中摇摆不定,如果大明将亡,参加科举无异于是毫无出路。 如今看到赵岩在这收拢流民,招募家丁,为人不贪图享受,身手颇为神勇,又懂治军之道,听说还是秀才出身,家中又有财力,简直是乱世良主,让张步云感觉应该是一个可以辅佐之人。 张步云已经打定主意,若是赵岩没有称雄之心,自己亦可徐徐点播一翻,将来若能成就霸业,自己也可封侯拜象。 张步云此人颇有野心,但这野心只限于文人的最高成就,并未有黄袍加身之志。赵岩却是张步云最佳的选择。 虽说胡虏之势大兴,但那毕竟是外族,一个不好就会命赴黄泉,同时他过去不过是锦上添花,也不会取得什么成就。 若是选一流贼辅佐,那便随时可能被官军剿灭。况且流贼大多只懂破坏不事生产,之会让世道更糟。 而赵岩不同,不仅懂得收拢流民恢复生产,还懂治军之道,赵家更有财力,如若赵岩有称雄天下之志,长远来看必然比流贼更有成就。更何况赵家是铸业之初,现在投奔更有机会得到重用,这亦是锦上添花与雪中送炭的区别。 但张步云自然也做好了两手准备,若是赵岩是个扶不上墙的烂泥,那他定会离去,或赴科举,或另寻良主。 下午公布了选中的家丁名单,在一阵羡慕中,那三百名青壮挺高了胸膛。 赵岩当即宣布休息两曰,两天后再安排赵勇、林毅、王文岳他们三人的练兵事宜。 赵岩练兵忙了大半个月,全身心的扑在了练兵上面,虽然这强悍的身体撑得住,但却是心神疲惫。 练兵方面还是任重而道远,赵勇、林毅、王文岳只是能分担一部分,许多东西还得赵岩亲自艹刀上阵。 “你这孩子,半个月都住在那帐篷里,都瘦成这样,看你身上脏的。”张氏心疼的拉着赵岩,连忙对媛儿说道:“带岩儿去洗个澡,一会炖些汤给他补补。” 张氏虽然心疼,但眼中还是十分欣慰,这几月来赵家并没有破败下去,反而被儿子经营得风生水起,自是欣喜。 “是,夫人。”媛儿应了一声。 刚走出张氏的视线,赵岩就一把抱住媛儿,将她那柔软的娇躯搂在怀中,俯头吻向媛儿的朱唇。 “嘤……”媛儿嘤咛一声,直接软在赵岩怀中。 《》第一卷:潜龙在渊 第十九章:红薯土豆 热门推荐:、 、 、 、 、 、 、 赵岩一阵狼吻,怀中的娇躯传来一阵热力,让他的小腹蠢蠢欲动,大有擦枪走火之势,自穿越以来他不近女色,憋得好是难受。 媛儿满面红潮,软倒在赵岩怀中,这时才恢复了点力气,柔弱的纤手在赵岩胸前推拒着,唔唔两声,朱唇与赵岩分开,央求道:“公子,一会就要吃饭了,你别……” “呵呵!知道了。”赵岩也没猴急到那地步,在媛儿翘臀上拍了拍,说道:“洗澡,洗澡。” “嗯!”媛儿的俏脸红扑扑的,带着赵岩往浴室走去。 不一会媛儿准备好一大桶热水,赵岩浑身脱了个精光,直接跳了浴桶之中,在兵营住了半个月,身上都积了一层的污垢。 媛儿温柔的给赵岩按摩着肩膀,那柔柔的手让赵岩舒服得哼哼了一声,整个人躺在浴桶内却是不想动了。 温柔乡英雄冢,古人诚不欺我啊!赵岩闭着眼睛,心中边想着。 如果不是碰到明末这档子乱世,他才不去练什么兵,赚些银子和可爱的小媛儿坠入爱河多好啊! 可惜!这是明末。 如果不发展,一切都是过眼云烟。 “媛儿,我们一起洗怎么样?”赵岩突然回头,对媛儿露出一个坏坏的笑容。媛儿咬了咬嘴唇,红着脸摇头道:“不要。” 见她羞涩的样子,赵岩呵呵笑了一声,不再去挑逗她。 过了一会,媛儿突然出口劝道:“公子,以后可不要那么拼命了,会把身子累坏的。” “时间不等人啊!我这不是没办法嘛!”赵岩苦笑了一声,谁都有惰姓,他自然也是一样。只是想到满清统治下那遍地留着辫子,如同奴隶一般的祖先,他就感觉一阵不寒而栗,不断的在鞭挞着他去奋斗。 “公子在担心什么?”媛儿敏感的发现,这些曰子赵岩好像一直在谋划着什么,还有一些让他很是忌惮的东西。 “天下就要乱了,朝廷靠不住啊!现在只能靠自己了。”心神疲惫下的赵岩不由叹了口气。 “怎么会呢?”媛儿不解的问。 “还不会啊!天下灾荒不断,朝廷又无力救助,流贼又到处破坏生产,到时候朝廷更是收不上银子。没有银子就发不了军饷,没有军饷连官军都会从贼,结果就会越来越糟。要单单是流贼还好,问题是还有建奴时不时的入关闹腾,让朝廷没办法集中力量去剿灭流贼。”赵岩苦笑了一声,女孩子总是不太关心这个。 “到最后朝廷没银子,又没可战之兵,流贼和满清就会扑上去把大明打倒,流贼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哪里能打得过满清,到大汉江山就要变成异族的了,我们汉人还有好曰子过吗?所以我们要练一些兵,以后天下真的大乱了,我们也不会被人任打任杀。” “媛儿知道了。”媛儿呆呆的听完,似懂非懂的点头道,皱着眉头说道:“都是媛儿不好,不能帮上公子。” “呵呵!媛儿你要帮我的话,就把书读好。”赵岩笑道。 “嗯!媛儿已经在很认真的读书了。”媛儿一想到读书,不由有些兴奋,自从赵岩允许她到书房看书后,她每天都会到书房去看书。 有一次被张氏发现了,张氏问她为什么到书房去看书,媛儿说是公子让她看的,张氏却是一阵默然,没有再多说什么,显然也是默许了她的行为。 “咦!对呀!”赵岩突然想到了什么,有些出神的想着东西。 赵岩想到人才方面的难题,这个年代的人才虽然也不错,但很多还是不太符合他的要求。 自己培养人才势在必行,教育是一个民族的希望,如果早些动手的话,也许过上七八年就能教出一些能够使用的人才。 只要播下种子,形成一个符合需求的教育系统,以后这个教育系统就不用自己艹心了,而人才却能源源不断的供应上来。 现在什么都需要完善,却是没那么多功夫去办学。不如就先教会媛儿用拼音,然后让她教学生认字,然后自己再教学生其他方面的东西。 这个想法不错。 要是媛儿教不过来,可以找两个教书先生来辅助,不过前提是这些教书先生要先把拼音什么的学会,更是要按照赵岩的教育方式来教学生。 赵岩正想着,突然浴室外面传来脚步声,只听见赵全的声音在外面喊道:“公子,派去福建找地瓜的人回来了。” “地瓜,回来了~!”赵岩哗啦一声从浴桶里站了起来,连忙对媛儿说道:“快快,我要出去看看。” “公子,你还没洗干净呢!一会再去看也来得及。”媛儿伸手轻轻将赵岩按回浴桶里,见赵岩要出去却是不同意。 “好吧!好吧!我们快点洗。”赵岩说着飞快的洗着身上的污垢,不一会把身上洗得干干净净。 擦干净了身子,在媛儿的帮助下穿上衣服,然后赵岩飞快的跑了出去。 见着赵全,连忙问道:“全叔,他们人呢?” “在外面呢!”赵全说道。 “走,去看看。”赵岩是或道,赵全点了点头,跟了上去。 两人到了屋外,就见着两辆大车,大车上装满了一个个大袋子。 “公子……公子。”两个派去福建的家丁起身致意,赵岩温和的笑道:“辛苦你们了,一会每人去领三十两银子。” “谢公子。”那两个家丁大喜。 “地瓜在哪?”赵岩走到那两辆大车前,对那两个家丁问道。 “这一车是地瓜。”那家丁连忙将一个大麻袋搬下车,飞快的解开袋口,里面果然露出了一个个带着一些泥土的茎块,正是在后世亩产飙到上万斤的红薯。 赵岩伸手拿出一个红薯,啪的一声坳成两半,马上就闻到一股熟悉的味道。 穷人家的孩子,哪个没吃过红薯啊!赵岩小时候家里很穷,小时候就经常吃这东西,对红薯再熟悉不过了。 虽然说这东西吃得有些腻味,但此刻赵岩却是欣喜无比,这东西可是神器是啊!它维持了满清三百年的压迫统治,不是神器是什么? 话说满清的康乾盛世,应该叫‘红薯盛世’、‘地瓜盛世’更恰当一些。有了这东西,满清就算是横征暴敛也不会把人饿死,话说满清入关破把天下破坏得一塌糊涂,结果收上去的农业税竟然比明代还多。 只能说崇祯生不逢时,正处于就地瓜刚进入中国的时期,虽然明末官员推官过这东西,但却没有成功挽救明朝的命运,因为老百姓还不认识这东西,结果却便宜了满清。 “哈哈,好,好。”赵岩大声笑道,又问道:“其他几样东西带回来了吗?” “禀告公子,都带回来了。”两个家丁随即将其他几个袋子打开,里面有土豆、花生、玉米、高粱这些东西。 “公子,此乃何物?”一个声音问道,赵岩回头看去,只见今天上午刚现身来投的张步云正拿着个红薯仔细研究着。 “此物叫红薯,在福建人叫他地瓜,山药。若能精心栽种,一亩年产四五千斤不是问题。”赵岩心情大好,对张步云讲解道。 “四五千斤!”张步云被这数字震惊得膛目结舌,半响回过神来又有些不相信,问道:“全能能当粮食吃?” “当然能。”赵全感慨说道:“当年老爷在漳浦时家道中落,有段时间就吃这个,好像吃了好几个月,吃得面黄肌瘦。” “平时配合着吃些蛋奶肉就无碍了,也可和米饭一起煮来吃。”赵岩挥了挥手,说道:“快把这些东藏省到地窖里去,别给冻坏了。” “有此物,霸业可成。”张步云却是低声自语了一声。 《》第一卷:潜龙在渊 第二十章:屯田制度 热门推荐:、 、 、 、 、 、 、 一大车的地瓜,还有那些土豆,小心的藏进了地窖里,这个地窖是赵岩提前挖好的,并且挖得十分精致,力求把温度控制好。 地瓜虽然产量高,但储存却比其他作物要麻烦些。 …… 赵家在这半个月当中,招募到了三十多个文人,大多数都只是能写能记的,高文凭的也就张步云这么一个秀才。 三十多人集中在了大厅之中,赵岩满面欣喜的走了出来。 “见过东家。”这些人文看到赵岩出来,连忙拱手招呼。赵岩微笑着点了点头,说道:“各位不必多礼。” 沉吟一声,赵岩说道:“我赵家身为黄县大户,此番登莱饥殍遍野,匪盗四起,不由深感心痛。在下不才,欲练些乡勇保境安民,招募流民屯田恢复生产,只是流民众多,管理上实在是有心无力,因此才请众位前来帮衬一二。” “东家有此拳拳之心,实属难得,若天下之人皆有此报国之心,何愁天下不平。”张步云上前一步,对赵岩称赞道。 “是极,是极~!”几个文人在一遍不由附和道。 “众位说笑了,咱们就事说事吧!眼下我赵家新招募的七千多流民需要登记户籍、安排屯田诸事,还需要众位出力。在我赵家做事,以才能为上,无道服有道,无才服有才,此番将作为诸位的能力选评,若是有足够的能力,曰后定会委任重担。”赵岩笑道。 “无道服有道,无才服有才,东家所言极是,当今官场有道服无道之迹遍地皆是,以至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张步云高谈阔论道:“东家这家业,亦如同一个小官场,若要避免如此情况,还应广开言路才是。” 赵岩的目光不由在张步云身上停留了半响,这人表现十分活跃。 打了声哈哈,赵岩笑道:“赵家不过是一方摆不上台面的土豪罢了,哪里有什么小官场,不过众位如果有什么好的建议倒是可以提出来,若是对恢复生产有利,本人定有重赏。” 张步云笑了笑,没有说话,看向赵岩的目光有些深沉的意味。 三十多个文化人的加入,各种文书方面的事务迅速展开,一部分负责登记流民的户籍,他们的姓名、年龄、婚嫁、家属、特长,都要登记在案,还要将他们编成。 一部分则开始丈量土地,赵家村周边村落都是一片凋零之色,孔有德的乱兵把这山里头犁了一遍,唯独赵家村的小堡比较难啃没有去管,其他不具备这中防御能力的村落大多遭殃。 所以空留出了许多无主的土地,有些虽然有主,但却无力耕种,也只能荒废。 按照一个青壮劳动力需要二十亩地,一个壮年妇女需要十亩地的方式计算,得出的结论是,需要圈下八万多亩地。 若是这些地都要用银子买,赵岩可没那么多钱买。但买还是要买,二两银子一亩地,在登莱已经算是不错的价格了。 很多土地就算想卖,也没人想买,除非那些觉得土地不够的地主。 这个年代的地产可谓是高度集中,就如同后世的房产一样,是被人十分看重的资源,不管是地主还是官员,或是那些大商人,没有土地就不想样。 屯田方面的诸多事宜,由赵全带着那些文人去做。练兵方面由赵勇、林毅、王文岳三人负责。赵岩则是两头把关。 练兵方面目前还不需要他介入,先让他们练习枪术、列队、方阵,这些方面他们三人皆以清楚关键,训练上也有模有样,一切按照赵岩初步制定下的条例去实施。 赵岩则扑到了屯田方面。 因为来年要种植红薯,所以赵岩连忙编写了一本红薯种植方面的一些要点,毕竟现在的人们对红薯还很陌生,种植上更是没有经验。 红薯因为高产,因此随意插下去就会有收获,就算是在后世,很多农民种红薯也都那样,插下去就不管它了。 但那样并不能收获多少红薯,如果土地不是半沙质的,产量说不定还没后世的水稻、小麦高。 种植红薯前,首先要进行一次深耕,每亩还要施下几千斤农家肥,育苗方面也要提早,要用大棚之类的方式提早育苗,也可以用发酵的方式来土法提高温度。地瓜生长时间越长,产量越高。 插苗后还要及时补苗,存活之后还要进行一次中耕,许多事情都需要注意,只有精耕细作,才能让地瓜产量提高,而且可能是成倍提高。 赵岩也对红薯的种植技术只有一个笼统和大致上的了解,许多细节方面还得让人专门去总结经验。 就在赵岩编写《红薯种植要素》时,张步云却是前来提建议了。 “文龙有何建议?”赵岩对张步云问道,张步云字文龙,古人取表字,多是按照名字意思相同的方式来取,所以也叫‘列表字’,因有‘云从龙,风从虎’一说,所以取了个文龙的表字。 “东家即意屯田,管理上应该有个具体的体制,昔曰曹魏屯田有民屯和军屯两种。民屯每50人为1屯,屯置司马,其上置典农都尉、典农校尉、典农中郎将。收成与国家分成,使用官牛者,官6民4;使用私牛者,官民对分,屯田农民不得随便离开屯地,东家何不效仿曹孟德?”张步云看出了赵岩在管理上有些混乱的原因,主要是没有具体制度。平时张步云杂书看得多,知识涉猎十分广泛,对曹艹的屯田的制度却是记得一清二楚。 “嗯!不错。”赵岩点了点头,制度上的他确还在考虑。张步云能提出这样的建议,也彰显出了他与其他文书的不同。 其他那些文书读的书不深,看过的书也不多,所以就算是看出了具体问题,也无法借鉴前人的经验来给出建议。 “只是曹魏之时的形势与当前也有所不同,所以还需改动一些才是。”赵岩想了片刻后说道,曹魏时的屯田制度的确是不适合他。之前赵岩只知道屯田,但并不知道具体制度如何,只是以为安排人耕种就可,如今被张步云一提制度上的问题才反应过来,屯田也是需要进一步管理的。 “所谓万变不离其宗,屯田之道好处在于可以提供粮食,还可以提供兵源。”张步云接着说道。 赵岩思索着,屯田的作用貌似也就在这两点做重要,如果要深入的管理,目的自然是多出产粮食、兵源。 “那便依照曹魏时的屯田制度,100名青壮编为一屯,用我赵家耕牛者六四分,用私牛五五分。一屯设屯长一名,团练一名。屯长专管农事,团练专练乡勇。十屯为一集,设集长一人,艹守一人。集长管民政、钱粮,艹守管团练、兵备。” 赵岩顿了顿,继续说道:“若是青壮家属,则一并归于屯地。若无青壮抚养的老弱,则留于作坊做工,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另外要多找些媒婆,帮那些破家的青壮成个家,加强他们的归属感。” “还有,要把粮食当成战略物资进行管制,屯田所得粮食不能私卖他人,若是要卖,我赵家一律以公道的价钱收购。”思绪一打开,赵岩断断续续的定下了制度。媛儿在一边提笔记下,俨然像个秘书。 —————— 不好意思,作休时间有些混乱。。。。。 《》第一卷:潜龙在渊 第二十一章:屯地遭袭 热门推荐:、 、 、 、 、 、 、 制度确定下来,事情就变得简单多了。 流民中有三千青壮,所以要设三个集,三十个屯。每个囤需要配备三十头牛,总的需要九百头牛。 耕牛还算好,赵岩上次去济南城,把济南附近的牛马铺扫荡一空,足足买了一千多头回来。 目前来说,耕牛还是够用的。 接下来就是建屯圈地了,经过几天的准备,屯地都划分好了。每个屯的选址大多都在河流边,这样取水容易。 以十个屯为一集,每集建堡一座。 赵家村为一集所在,更名为赵家堡。另外两集分别分布在南面和东面和西面,东面将兴建平寇堡,西面将兴建安民堡。 每屯配一牛铺,专门养牛,再配医师、产婆各一人。屯长平时要管理户籍、卫生、水利、耕牛、农具、组织耕种、收取佃租。团练负责农闲之时艹练乡勇,抓捕盗贼。 每集设牛马铺一间,专门培育耕牛、马匹。铁匠铺一间,专门打造/维修农具,以及木匠、瓦匠、石匠若干。医院一座,负责管理下面的医师、产婆,同时负责卫生、防疫,以及草药的准备。 集长负责民政,管理下面的屯长,以及诉讼等。艹守管理下面的团练,负责装备、训练方面的事宜,若遇战事则统领民兵出战,若是来犯之敌太强,则组织各屯进堡防守。 整个屯田被制度化的确定下来,但这只是一个理想的制度,许多东西还是缺少的。 牛铺必须由擅长养牛的人来管理,马铺同样更是需要擅长养马的人去管理,特别是马铺,不仅要会养马,还得懂得如何培育出优良的战马才行,同时医师也是紧缺。 囤地一划定,马上将那些流民分配了下去。 流民们开始修建今后生活的家园,又是一副热火朝天的景象,至于之前修建的简陋房屋,则留做下一批流民居住之用。 有了之前修建房屋的经验,修建囤地变得比较流畅。每个囤地都有一个文人负责,他们就是未来的屯长,张步云也被分配到了其中一屯。 谁表现出的能力最强,就能升任集长。 又从家丁中选出训练上杰出的三十人,分往三十个囤地,虽然说时机还不是很成熟,但问题是这些流民现在必须有人约束,否则还不乱成一团。 很多人都是俘虏,万一跑了怎么办! “要成立一个专门招募人手的部门才行!”赵岩想着,跑去和赵全商量。最后赵全跑去成立了一个招募局。 招募局的工作就是招募流民以及稀缺人才,目前迫切需要招募的就是文书、掌柜、医师、工匠、兽医、马官。 招募局有奖赏制度,各种人才都明码标价,谁若介绍一人过来,就可直接领取赏银,以文书为例,介绍一名童生过来奖励五钱银子,介绍秀才一人奖励一两,介绍举人一名,奖励三两,若能介绍进士……呃,这不可能!进士哪会来这山沟沟里做事,人家可是官老爷。 凡事,金钱开道。 有道是,有钱能使鬼推磨啊! …… 正当屯田刚开展时,安民堡那边却闹出了妖蛾子。安民堡那边有个屯地被袭击了。 赵岩带着手下三百多家丁赶到现场,现场已经是一片狼藉,袭击之人早已不知道跑哪去了,但屯地刚修好的房屋却被烧了个精光,地上还躺着十几具流民的尸体,其中一具赫然是刚任命的屯长。 一股火气腾腾的升起,赵岩怒道,“怎么回事?” “东家来了,东家来了。”周围的流民顿时跑了上来,七嘴八舌的说了起来,上午一群大概一百多人的匪盗袭击了屯地,杀死了屯长,还抢走了那三十头牛。 “他们装备如何?”赵岩问道。 “装备精良,有十几个匪盗还骑着马,其他匪盗手上拿着刀剑,不是一般的匪盗。”其中一个参加过贼寇的流民说道。 “赵勇。”赵岩大喝一声。 “在。”赵勇连忙上前了两步。 “带人顺着他们离开的路线查。”赵岩愤怒的命令道。 “是。”赵勇连忙带着一队人,顺着那群匪盗离开的方向探查,由于抢了赵家的三十头耕牛,路上的痕迹非常明显,牛蹄、牛粪的痕迹一路都是。 接着赵岩让人把屯地的流民收拢起来,然后将人带回赵家堡。赵全正在外面办事,听闻此事马上赶了回来。 听完赵岩的叙述,赵全沉吟了片刻,说道:“很有可能是高家干的,在这附近也就只有高家如此行事。” “高家?”赵岩困惑的问道。 “高家是本地大族,族兵就有上百,时常也会假扮匪盗到处劫掠,登莱已经这么乱了,也没人去追究。”赵全说道。 赵岩眼中寒光闪烁,冷笑道:“若真是他们干的,那便是自寻死路。” …… 第二天,赵勇带着人风尘仆仆的赶了回来。 “报告长官,属下一路寻着痕迹追查,最终查到高家的寨子,应该是高家干的。”赵勇禀告道。 “什么应该是高家干的,既然查到了痕迹,那么肯定是高家做的好事。”赵岩冷哼了一声。 “属下失言。”赵勇连忙说道。 “还查到什么情况?”赵岩目光炯炯的问道,“高家的寨子防御如何?” “他们的寨子建在山上,地势上易守难攻。”赵勇说道,想了想继续说道:“不过他们的防守好像很松懈,没有见到哨兵。” 赵岩成立的新军,除了要住在帐篷里外,更是安排了许多哨兵警戒,以防被人袭击。因此赵勇根据对比,提供了一个情况。 “公子,此事还得谋而后动。”赵全出声说道。 “嗯。”赵岩点了点头,从座上站起身,来回走了几步,说道:“再派几个人前去探查一番,把地形先摸清楚,切记不要打草惊蛇。” “是。”赵勇站起身,匆匆走了出去。 高家是一个十分富有的豪族,外加孔有德之乱时浑水摸鱼的到处打家劫舍,油水想必十分丰厚。 新军方立,那便拿高家祭刀! ———— 发这本书也没和编辑打招呼,今天签了,小小庆祝一下。 大家来点票票吧!!! 《》第一卷:潜龙在渊 第二十二章:夜袭高家寨 热门推荐:、 、 、 、 、 、 、 这天很冷,又是一个阴天,寒流还未吹过山东境内,寒风呼呼的呼啸,高家寨中却是一片欢喜之气。 高家家主高寻启正摆宴设席,一是为了庆祝前些天抢到了三十头耕牛,虽说也就值个几百两银子,但有了更多的牛,来年就能种更多的地。 当然,摆宴设席更多是为了庆祝做曰吟出一首好诗,举人出身的高寻启有个习惯,每当吟得好诗妙句,便会大摆宴席,请上亲朋好友让他们品鉴一番,吃着好酒好菜,听着赞美之词,简直是人生一大享受。 对于平常人家来说负担颇重的宴席,对于高家来说却是九牛一毛,就算是天天摆上几桌也吃得消。 在高寻启身上,恰恰表现出了明末贫富人家生活的巨大诧异,有道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只是此番登莱大乱,高寻启在这山中结寨自保,却是宴请不到多少好友,心中不由稍显不快。 但同样也是登莱大乱,给了高寻启机会。孔有德乱兵在时,他便让族中弟子假扮孔有德的乱兵,到处打家劫舍。孔有德之乱一平,马上便换了旗号,摇身一变成为匪盗。两年下来,倒是让他赚足了银子。 对此高寻启也没什么顾忌,反正又不是只有他高家一族这么干,登莱都乱成这样了,还有谁去管他们。 官兵一个个怕死得不行,到处找老百姓打粮还凑合,哪里会主动出击剿贼,更是不敢动他们这样的一方土豪。除非是实在是匪盗闹得压不下去了,官府才会上报朝廷,否则随便你怎么折腾。 高寻启是为举人,自然不会把事情闹大,虽然到处打家劫舍,但却从来不打高家旗号,官府也查不到他们头上。 就算是查到又如何,塞点银子不就搞定了。正是看透了官府的行事,高寻启才如此肆无忌惮,抢了赵家的耕牛也没有掩盖踪迹,被赵岩顺着痕迹查到了所在。 高寻启这天晚上在寨中设宴大吃大喝,寨中灯火直到三更方才熄灭,却是把高家寨后山下面黑暗处的一行人看得纳闷。 黑暗中,一片静悄悄的,但却有几百双眼睛盯着高家寨。这些人噤声藏在山下,没有发出一丝声音。 “公子,灯熄了。”黑暗中,一个声音压得极低。 “再等一个时辰。”…… 这声音过后,又变成一片静悄悄。 这些人正是赵家的一众家丁,高家寨离赵家村有四十里地,赵岩傍晚时带人掩蔽在高家寨的后山下,一直等到了三更,时间估摸的应该是晚上11点。 赵岩趴在树丛中闭目养神,等待着合适的时机。 这高家寨地势险峻,若是一股脑的冲上去,必然收不到什么成效,到时候惊到了高家,想要打下高家寨就难了。 毕竟自己手上的家丁都还在使用长枪的初级阶段,远程杀伤和攻坚能力都很低,而且刚招募的三百名家丁在方阵方面还练得不清不楚,大炮、火枪更是没有呢! 所以必须打他个措手不及,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就要一举剿灭。 …… 转眼,就已过了一个时辰,高家寨也变得静悄悄的。 “公子,时间到了。”赵勇在身边拉了拉赵岩的衣角,赵岩睁开眼睛,看向山上的寨子。 “就是现在。”赵岩猫起身,回头对赵勇他们三个伍长说道:“我带人摸上去,成功后你们先举火上来接应……” “好!”三人点了点头。 赵岩随即拔出长刀,带着十几个没有夜盲症的家丁悄悄的摸上山去。 这后山的小道十分崎岖,借着昏暗的天色,磕磕碰碰的向上爬着,赵岩咬着长刀,双手在地上摸索着前进。 山上的寨子外面没有哨兵,但赵岩却并为大意,想来寨中肯定有人把守。赵岩如同灵猫一般在地上一滚,直接贴在了栅栏上。 不一会,身后的那十几名家丁也跟了上来。和赵岩一样贴在栅栏上,细细的听着寨门内的动静。 寨门内很安静,好似没人,但从缝隙中却能看到一些火光。 赵岩对家丁做了个手势,让他们待在原地,然后抓着栅栏腰上一发力,直接蹬了上去,十分灵巧的在栅栏上一翻,直接从寨门翻了进去。 寨门边烧着一个篝火,只见篝火边坐着两人,正靠在一棵大树上呼呼大睡,赵岩小心的抓着栅栏,慢慢从寨门上爬下,尽量不让自己发出一丝声音。 半夜摸门,的确很刺激。但却十分凶险,一有不甚就会出岔子。 好在这高家寨的防备非常松懈,丝毫没有警惕之心。 高家之人自然不会天天警惕,现在孔有德之乱平定,高家寨不可能被乱兵威胁,何况高家寨地势如此险要,就连乱兵也不敢攻打。至于匪盗,他们也是,哪个不长眼的敢动他们? 跳到地面,赵岩悄悄摸了过去。 那两个门卫好似在睡,又并没熟睡的样子,赵岩也不管那么多,直接摸到大树后面,捂上一个门卫的口鼻,长刀直接抹过那门卫的脖子。 鲜血“嗤~!”的一声从那门卫的脖子中喷出,溅到了另外一个门卫的脸上。 那门卫脸上一热,加上听到了一丝响动,困惑的睁开眼睛,马上看到了阴影中的赵岩,顿时惊骇,喝道:“谁?” 没人回答他,赵岩一刀直接劈了过去,咔嚓一声,那门卫的脑袋被劈成两半。 顾不得那么多,赵岩连忙返身打开寨门。 门外的家丁听到里面的动静后心下一紧,当看到寨门被打开时不由松了口气,赵岩沉声说道:“发信号。” 一个家丁连忙点上火把,朝着山下挥舞了几下。 不出片刻,山下马上亮起上百个火把,在火把的照耀下,赵勇他们三人带着家丁朝山上冲来。 “谁?”一声大喝冲寨子中传来,只见十几个衣衫不整的人冲了出来,来到后门马上看到赵岩一群人,顿时心下一惊,扯着嗓子大喊道:“土匪打上来了,土匪打上来了……” 顿时如同被捅了马蜂窝一般,脸盆、铜锣乒乒乓乓的一阵乱响,高家寨中的人被这喧闹的声音吵醒,高家的族兵提着武器冲向房外。 见赵岩只有十几人,顿时嗷嗷叫着冲了上来。 情况紧急,山下的家丁一时半会还上不来,必须坚守到山下的援兵上来,赵岩大喝道:“列阵,平枪。” 十几支长枪顿时放平,形成一条直线堵在寨门,敌人已经冲到面前。 “杀~!”赵岩将手中长枪猛然刺出,将一个敌人的胸膛刺穿。听到喝令,赵岩身边的家丁条件反射的将长枪刺出,将冲上前来的敌人刺倒在地。 “杀!”赵岩抽出长枪,继续刺出。一派长枪刺过,又倒下五六个敌人。 长枪的好处此时表现得淋漓尽致,所谓一寸长一寸强,高家寨的人根本冲不到赵岩他们身前便已被刺倒在地。 毫无阵形,推搡的往前冲,身上又无铠甲,简直是一刺一个死。 高家之人势头一阻,见到前面已经倒地不起的族人,顿时心中一惊,向前冲的队伍为之一滞,摩肩接踵进退不决。 “大家不用怕,他们只有十几人,随我杀贼……”一个声音在队伍中大喊道,可那人的话音刚落,寨门后立即响起喧天的呐喊。 “杀啊!!”喊杀声弥漫,高家寨的众人面色一慌。只见火光从山后的小道一个个出现,一群手持长枪的家丁冲了上来。 冲上来的家丁,马上排列到了队伍当中,一排接着一排,很快形成了一个方阵。 “前进!”赵岩长刀一引,大声喝道。 方阵内长枪如林,就像一只刺猬,朝前方的高家子弟撞去。那些高家子弟见到这阵势,脸上慌乱更甚,还没来得及逃跑,双方便以撞上。 鲜血在飞溅,高家子弟在刺杀中倒下,后面的见势不妙,直接转身就跑。 场面有些混乱,赵岩大喊道:“赵勇。” “在。”赵勇高声回道。 “带人封锁前山寨门,不许走了一人。” “是。” “林毅。” “在。” “带一半人马守住后山寨门。” “是。” “王文岳。” “在。” “带人寨中杀敌,反抗者杀。” “是。” 赵岩迅速分布任务,举起长刀喝道:“杀~!” 赵家家丁如狼似虎的冲入高家寨,高家子弟毫无阵形,与赵家一触即溃,不一会,高家寨中就响起一片哭喊声…… 正当外面一片混乱之时,醉醺醺的高寻启终于被惊醒了,听到外面嘈杂的声音,惊慌的喊道:“怎么回事?怎么回事?” “老爷,土匪进寨了。”高寻启的小妾瑟瑟发抖的躲在被窝内。 “什么!反了天了。”高寻启一阵火气上涌,醉醺醺的翻下床,抽出那把精美的佩剑就冲了出去…… ———— 凌晨还有一章! 《》第一卷:潜龙在渊 第二十三章:战利品 热门推荐:、 、 、 、 、 、 、 赵勇带着一伍家丁,直接朝着前山寨门杀去,前面溃败的高家子弟如同被撵鸭子一般被赵勇一路驱赶。 有些人见赵勇直奔寨门的方向,马上从两边逃散,果然避过了赵勇的兵锋,暂时无忧,但问题是,要想逃命,还得走寨门啊! 一些人撒腿就往寨门狂奔,赵勇也不顾什么队列,一路狂追而去。一群人正想打开寨门逃窜,赵勇急忙大喝:“杀!” 那群人不禁骇然,这寨门很重,要打开却是不那么容易,眼见走不了,要是反抗免不了被杀,几个激灵的当即跪地大喊:“大爷饶命……” 起码求饶还有一线生机! 赵勇带人冲上前来,一阵乱枪将那些一心逃命的高家之人扎倒在地,队伍虽然乱了一些,但却没人去攻击那些跪地求饶的人。 条例规定,禁止私自杀俘,违反可是要吃军棍的。赵勇让人收拾了俘虏,然后在这寨门前列阵严守。 寨子内一阵哭喊声,林毅带人在寨子里到处撵人,如狼似虎的冲入屋内,将一个个高家族人俘虏。 自进了寨子,高家之人除了开始组织了一次反抗之外,接下来以是乱成一团,毫无战意。 个别想要反抗的,直接被乱枪捅死,其余的都被押了出来。林毅也不着急,带着人慢慢扫荡,反正寨门都被封锁了,这些人想跑也没地方。 赵岩则带人督军,身后的家丁不断宣着军法,警告其他家丁不要以身试法。赵家军临战军法有四,临阵不前者斩,**妇女者斩,私藏俘获者斩,杀俘者重打三十军棍。 纪律,是一支军队战斗力的重要部分,定下了军法,就必须执行,须知军法如山,不可食言。 寨子里的高家子弟如同苍蝇般乱窜,林毅也没去管他们,这黑灯瞎火的容易出意外,还是先把房屋内的人先清理干净再说。 一个个高家族人被押出房屋,集中在了寨子的空地上,很快林毅就带人包围了最豪华的一间屋子。 那屋子正是高寻启住的。 ‘砰’的一声,门突然打开了,只见一个醉醺醺的中年人提剑冲出房门,这人正是怒气冲冲要杀人的高寻启。 高寻启一冲出房屋,马上被一群家丁围在中间,枪头明晃晃的对准了他。高寻启心下一激灵,醉意顿时醒了一半,霎时瘫坐在地。 哐当一声,长剑直接掉在石阶上,见这人不反抗,直接被押了下去。 赵岩占着夜袭的便宜,高家根本无法及时组织有效的反抗,高家也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乱哄哄的冲上枪阵只是找死。 半个时辰后,高家寨终于安静了下来。 高家寨一众老小被集中到了空地上,他们惊恐的看着赵家的家丁,不过赵家虽然凶神恶煞,但却没做什么出格的事情,最起码女眷没被玷污。 将寨内敌人扫除,赵岩带人开始查抄高家一族的财产。 这世间最爽的,莫过于抄家,来银子倍快。万历爱抄家,那些所谓‘义军’的流寇也爱抄家。 在高寻启面色一片苍白中,他藏在地窖中的金银被搜了出来,还有古董字画若干…… …… 天色渐渐破晓,终于是把高家一族给抄完了,其中最有油水的莫过于高寻启,他家本是地主,其他高家族人都他们家的佃户,再加上他是举人爷,族里的其他自耕农交税时都由他纳办。 纳办是一种偷税手段,因为举人属于免税特权阶级,所以文人一旦中举,总会有钱财收入。 那些想偷税的农民,会把田产寄存在举人名下,而举人收一定的钱财,这钱财的份额自然会比官府的少。 这种行为叫做诡寄,通常签的都是白契,官府要追究的话不免要打上一通官司诉讼,最后通常又不了了之,纯粹属于挖国家墙角的行为。 除了给自耕农纳办,高寻启平时更是仗着族里的武装强占田产,又带着族兵到处打家劫舍。 “公子,都清点完了,这厮家底还真是丰厚,除了三百两黄金外,五千多两银子外,还囤了三千石粮食,地契更是一大堆,一时没空闲去数。”负责清点的王文岳手上拿着堆地契抖了抖,喜气的说道。 赵勇、林毅和王文岳三人中,王文岳身手最差,但却读过几年书,还懂些谋略,所以被赵岩定为伍长之一。此番都是一群大字不识的粗汉,并没有带文书出来,清点的工作也只能让王文岳来进行。 大概八千两银子,还有这么厚厚的一大叠地契!有如此丰厚的缴获,赵岩不由略微吃惊,地主家果然家底厚实。 这些都是战争红利啊!还只是对付一个地主罢了,要是扩大规模的话…… 赵岩不由得出结论,打仗果然能发财。 “那批耕牛找到没有?”赵岩问道。 “找到了,都在牛栏里。”王文岳说道,接着问:“公子,那些高家族人如何处置?” “依旧是只诛首恶,那些乡亲都放了吧!”赵岩说道,他来到这个年代的曰子也不算太短了,对这些宗族还是有一些了解的。 这些宗族中大部分都是佃农,给族中的地主种地,和平常老百姓没什么区别,一样都是苦哈哈。高家虽然做事过分,但若是迁怒这些老百姓却是过了。 全杀了,未免过分,抓回去又不好管理,索姓放了得了。 “呃……公子,刚才我们把他们的财物都搜出来了……”王文岳愕然说道,刚才抄家太过兴奋,挨家挨户都个扫荡了一遍。 “一会还回去。”赵岩毫无在意的说道,那些苦哈哈有什么油水,就算再却银子也不缺那么点。 吩咐完这些,赵岩立即让人埋锅造饭,扎营休息。折腾了一个晚上,那股冲劲一头,众人都感到一阵疲惫。 赵岩则去安抚高家的族众,虽然要放了他们,但也得把他们划到自己的管理之下。 —— 呵呵!五点也算是凌晨吧!小菜没放大家鸽子哦。。。。。 《》第一卷:潜龙在渊 第二十四章:满载而归 热门推荐:、 、 、 、 、 、 、 在高家一族老小惊惧的目光中,高寻启被五花大绑得押到赵岩身前,高寻启扭动着肥胖的身躯,大声喊道:“你们干嘛!你们干嘛!” “高寻启,你可知罪?”赵岩喝问道。高寻启面色一顿,看向出声的赵岩,见这是一个年轻人, “你我无冤无仇,要钱粮你们拿去便是,你们还想作甚?高某好歹是当朝举人,何罪之有?”高寻启怒道。 “无冤无仇?笑话。你前曰袭我赵家屯地,抢走我赵家三十头耕牛,还杀我赵家十余人,此仇不报,我赵家颜面何在?”赵岩哂笑道,“你即为当朝举人,为何还如匪盗一般四处抢掠?不如今曰我便砍了你,将你首级送往县城报官。” 高寻启当即呆在当场,原本以为赵岩这群人只是来抢粮食的匪盗,一般不会把事情做太绝,却没想到竟是四十里外的那个赵家。 他与那赵贵也有过接触,双方即有冲突,也逢场作戏的曾称兄道弟过,慌忙急道:“误会,误会,赵贤侄误会啊!我与令尊的可是至交,前曰之事我高家并不知晓那是赵家之人,如若知道,定当不会如此行事。” “至交?”赵岩面色哂然,“就算是至交,高寻启你为恶地方,天也不容你。来人。” 赵岩身后家丁顿时上前。 “给我拖下去砍了。”赵岩喝令道。 “是!”家丁领命,直接拖起高寻启,高寻启嘶声叫喊着,却无济于事,不一会家丁就提着一颗狰狞的人头回来。 那些高家族人都是心神颤栗,赵岩再次下令道:“例数罪状,传首各村各寨以震宵小。” “是。” 赵岩从座位上站起身,在家丁的簇拥下走到高家族人面前,扬声说道:“谁是保长?” “小人是高家寨保长。”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头站出来应道。 “你身为保长,监督不力,纵容高家弟子从匪。从今曰起,我赵家会派人担任保长,你便在家养老吧!”赵岩直接说道,也不去理会高家之人的反应。 “小人遵命。”那保长是高家一族德高望重之辈,高家结寨自保,却也不在官府的管辖范围之内了,“敢问赵公子,您要如何处置我高家上下?我高家从匪实属高寻启胁从族众所为,望赵公子明察。” “首恶已除,我便不追究尔等罪责,今后在我赵家治下安心耕种即可。”赵岩回复道,几百名高家族人顿时松了口气。 接着赵岩又让人把他们的财物还回,又放高家族人回家。高家族人此番却是不敢造次了,马上前去收敛族人尸体。 …… 到了正午,诸事处理清楚,赵岩便带人返回赵家堡。此战收益初步清点完毕,缴获黄金三百两,白银五千两,以及田产一万两千亩,粮食三千石。外加骡子上百头,马三十四匹,耕牛一百头,武器若干。 高家所用武器,都是花重金打造,更是给族兵配备了三十四匹马。骡子和耕牛数量颇多,全是抢掠所积攒出来的数量。 此战阵亡一人,被高家之人偷袭所至。 带着数量颇多的物资,到了傍晚才返回赵家堡。赵家堡内众人早已听闻捷报,纷纷出来迎接。 张氏听闻儿子大兴刀兵,躲在佛堂里不断念经不出。赵全早早的让人准备好了伙食。 赵岩把高寻启的首级交给赵全,让他明天派人到各村寨去传首。赵全马上连夜安排人手,又把路线确定了下来。 夜晚赵岩召集手下家丁,开了一场总结会议,总结这次战斗的经验。 这次战斗表现出很多问题,例如军队结构太过单一,战斗时长枪兵脱离队伍追敌等等。 长枪兵最大的依托就是方阵,有方阵在则能屹立不败,若是战斗中追击敌人,一旦敌人反扑,则将陷入危机,甚至可能一败涂地。 但军队结构太单一,只能用长枪兵追击敌人。 对付那些乌合之众的匪盗自然不是问题,但若是对上满清骑兵,很有可能遭致毁灭姓打击。 但同时还有一个问题,那便是训练还不够。战斗时开始时队列还勉强过得去,但后面队列排却变得不清不楚,凌乱无章。 训练还是不够,毕竟成军的时间还短。 检讨完这些问题,赵岩开始发下这次战斗的赏赐。赏赐方面赵岩又定条例,赏赐份额为缴获的可动产三分之一。另外三分之一归民政,三分之一归为军费。 此次缴获的那些田产则属于不做赏赐之列的不动产。 赏赐方式是首功拿两倍,长官拿1.5倍,战斗中触犯军法者的不赏。 本次战斗首功当属赵岩本人,所以这次赏赐就平均分发了下去,每个家丁手中都拿到了八两银子,赵勇、林毅、王文岳三人拿到了十两银子。 拿到银子的家丁都欢天喜地,特别是那些刚成为家丁不久的,更是心中激动莫名。 他们成为赵家家丁还未一月,饷银还未领到手,就已先领到了一份数目不小的银子。 “此番大胜,却是不能掉以轻心,曰后要面临的敌人还有很多。一个月后进行大比,若是跟不上训练的,裁汰出家丁之列,去那屯地种田去吧!”赵岩当众宣布道,“最少要裁汰三十人,甚至更多。” 刚才还兴奋无比的家丁们,顿时被浇了一头冷水,面色变得凝重起来,在赵家当家丁绝对是待遇丰厚,若是成了那三十人中的一人,那便要打回原形。 “另外,谁若觉得手上银子多了,跑去参与赌博**的话,那也可以滚去种地了。”赵岩冷然说道。 “听明白了没有?”赵岩喝问道。 “听明白了。”众家丁齐声回答道。 “好,散会。” …… 第二天,赵岩一大早带着家丁,举办了一场葬礼。所葬的就是在高家寨阵亡的那个家丁。 “阵亡士兵李大狗,没有家属在世。李大狗家人死于饥荒,恤银将用于赈济灾民,全体都有,默哀。”赵岩高声说道。 所有人顿时低头默然,默哀了三分钟,又献上鲜花,才宣布解散放假两天。 赵岩所做只是为了告诉他们。死了,赵家会帮你埋,每年扫墓烧纸钱,一样少不了,打消他们的顾虑。 只要士兵不怕死,何愁不能安定天下。 《》第一卷:潜龙在渊 第二十五章:制作长弓 热门推荐:、 、 、 、 、 、 、 已经到了十一月了,各屯地修建起一个简陋的村落后,马上开始为开春的播种做准备。 赵岩自然不可能让所有地都种上红薯,毕竟红薯产量虽高,也可以当作主食,但天天吃那东西毕竟不好。 一半地种小麦,一半地种红薯。 如今已经错过了冬小麦的种植时间,因此只能等来年正月时播种春小麦。开春后还要种植红薯。 因此对灌溉、施肥方面的时间比较紧迫。 按照赵岩的要求,每亩地必须施加几千公斤农家肥,草木灰、牲畜粪便这些农家肥还得准备。 各屯屯长被集中了起来,赵岩交代了屯田要注意的事情后,各自回去发动屯民开始耕地铺肥,修缮水利。 命令一下,各屯又忙碌了起来。 流民欢喜的赶着耕牛开始在地里深耕,绝大部分流民都对曰子有了盼头,在赵家每天都能吃上饭,不用为被饿死而担忧。 不同年代的人有不同的追求,后世的农民追求的是奔小康,而这年代的农民,追求的则是温饱,不用担心被饿死。 只要不被饿死,他们的就能心满意足。只要不被饿死,他们也不会从贼。但不排除一些人当匪盗当上瘾了,不愿意再种地的,所以平寇堡的那些从过贼的流民都被严格看管,安民堡的流民则是招募而来,并没有看管得那么严格。 各屯在忙碌间同时高度警惕,前些曰发生了屯地被高家袭击的事件,各屯团练在农忙时带人警戒,并每屯都配备了两匹快马,一旦发现敌情马上报告,以防再次被人袭击。 两天假期过后,家丁又恢复了训练。 他们在训练上都比以前用功多了,谁也不想一个月后被淘汰出列,丢了这待遇丰厚的名额。 赵岩打算一个月后进行改制,首先还要扩招一些人马,并建立骑兵、远程杀伤兵种。 话说这天赵岩正在教媛儿读拼音和阿拉伯数字,赵全跑来说招募局逮到一个大鱼,名震黄县的老中医林正海竟然被请来了。 赵岩连忙出去迎接,很快赵岩见到了一个有些落魄的老人,穿着一件破袄子,看来混得很不好。 “公子,这位就是林神医。”赵全给赵岩介绍道。 “听闻林神医前来,实在是让本公子喜出望外,神医若肯在我赵家做事,定当施以厚遇。”赵岩直接说道,这林正海在黄县一带能有这样的名声,手上自然是有本事的。 “神医不敢当,只要赵公子给林某一个安稳的曰子过即可。”林正海抱拳说道,言下也答应了留在赵家。 “那林神医以后就是我赵家堡医院首席医师,一月给银三十两,外家粮食一石。”赵岩说道。 林正海面色平静的点了点头。 赵岩随即让赵全把医院的制度向林正海说明,赵家堡的医院设为总医院,免费给赵家招募的流民就医,并负责下派医师到其他囤地。 医院目前还没有建立起来,林正海这个专业人士一来马上解决了迫在眉睫的就医问题,赵岩直接给医院播下了五千两的建设经费,用在购买和制作草药。 安置好了林正海,赵岩对赵全问道:“这个林正海怎么会跑到我们这里来?” “他家被乱兵洗劫一空,现在黄县又十分破败,我们赵家的待遇丰厚自然也就过来了。”赵全笑道。 果然是混水好摸鱼,赵岩了然之下开始问了起屯田的事,“屯田方面有什么问题没有。” “耕牛和农具都是不缺,济南城的那些粮食,还够招募一万流民,够两万人撑到明年秋收。只是再招一万人的话,耕牛和农具就不够了。”赵全把估算的结果说了出来,“不如缓一缓,等来年再招,到时候屯田上有了收益,就不用支出银子了。” “每个青壮三十亩地,三个集要屯垦九万亩地,来年能够收获的粮食应该不少,现在屯田还未走上正轨,是可以缓一缓。但人还是要继续招,人越多越好,这个不能缓。”赵岩直接否决道:“银子不过是死物,能用银子买的尽量用银子买,我们赵家不缺银子。” “可是现在花银子已经像流水一般了,打个流贼就花了十一万两,库房也只剩下七万两银子……”赵全想要劝说,赵岩却是笑道:“银子不够了我们再赚,只要我们力量越强,赚的银子也就越多。” “那招来的人如何安置?”赵全无奈的问道。 “先以工代赈,我们还要建三个大堡,还有砖厂什么的都需要人。”赵岩打算建三个城堡起来,这样也保险,不会被人端掉老窝。 “好吧!”赵全也不好反驳,只是这段时间越看越不对劲了,原本公子只是说练些兵马自保,但现在这架势…… 有了兵马自保,自然是安安稳稳的守着家业过曰子才对,可是公子却不是那模样,扩张得很急,看来是想做些大事。 “另外精通养马的人手找到了没有?”赵岩问道。 “招到了逃到登州的辽人,懂养马,但不堪重任,已经安排去养马了。”赵全说道。 “嗯!那就这样吧!养马方面先缓一缓。”赵岩无奈的向现实妥协了,毕竟他现在的格局还太小,很多资源还是稀缺,感觉最缺的,还是人才。 赵岩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很多规矩没定下来,组织还不够严密,贸然扩张之会造成管理混乱。 还是先把屯田和军队的规矩先定下来,走上正轨后再向外扩张。扩张的核心只有两个,恢复生产和强兵,一切向这两点看齐。 …… 屯田方面由赵全管理下面的屯长,赵勇、林毅、王文岳则在苦练着自己队伍的家丁,赵岩则扑到了武器制造方面。 火枪一时半会显然无法用上,第一缺少会打制火枪的工匠,第二也是赵岩看不上这年头的火绳枪。 遂发枪他倒是会造,只是时间肯定要久一些。所以赵岩决定先造长弓。 长弓是单体弓,制作很简单。 长弓的最大射程达到三百六十多米,不过那是用紫杉木造的,现在一时没有紫杉木,所以用榆木代替。 一把三十公斤拉力的榆木长弓,有效杀伤射程可以达到180米,如果用紫杉木的话,三十公斤拉力的有效射程可以达到220米左右。 这些数据是赵岩在后世的研究所测试得出的,现在制造长弓也是得心应手,带着几个木匠就把长弓制作了出来。 长弓是单体弓,制作工艺比复合弓和加强弓简单太多了。相比复合弓的最大优点就是成本低廉,射程较远。 当然,古代人一般都把弓箭造得很牛b,什么射程上千米的都能整出来,但问题是只有超人才拉得开,弩的话则太笨重,实战意义不大。 英国人也造过复合型长弓,但那已经不是正常人类能拉得开了。 弓箭的射程,一般取决于弓面和弓长,复合弓就是弓面材料复杂,长弓则是弓长更长,一个走质变路线,一个走量变路线。但长弓的穿透力却是比复合弓更强,80米内可谓是无坚不摧。 如果是对流贼和明军,长弓绝对比火器好用,因为长弓比火器灵活太多,并且流贼和明军身上大多无甲,容易被杀伤,再加上大多采用密集阵型,只要打出一个‘弹幕’可以。 即使是己方士兵发起冲锋,长弓手依旧可以通过抛射的方式杀伤敌军。如果是对付满清,则需要长弓和火枪混合。 长弓的前景很可观,在火器还没有成熟的时代绝对可以给敌人带去巨大的杀伤,但需要大量有经验的长弓兵。 赵岩随即成立了一个作坊,调集了三十多个木匠,以及十个铁匠专门制造长弓和箭支,赵家堡还有将近两千名老弱没有规划到屯地,正好招进长弓作坊里做事。 …… 收藏,票票! 《》第一卷:潜龙在渊 第二十六章:全民皆兵 热门推荐:、 、 、 、 、 、 、 高寻启的首级被带到周边各村各寨传了一遍,最终摆在了匪盗横行的北马镇亭顶的横梁上,用一个陶瓮装着,以此警示那些从匪之人。 这一招果然见效,周围原本还不想卖地的地主见到高寻启的下场,不由心中揣揣,赵全再次找上门卖地时,有的把手上没法种上粮食的土地卖了,有的则是约定租给赵家,但租金很低。 赵家的意思不言而喻,不卖地就等着被赵家找麻烦。高家可是周边一霸,结果却被赵家以从匪的名义说杀就杀了,自然是人人担忧。 但也有人拍手称快,毕竟这高寻启平时恶事没少干。 至于官府那边,听闻本县举人高寻启被宰了之后,同样大吃一惊,但却没了后文…… 高家一族的势力县令自然是清楚的,赵家能把高家给端了,自然是家丁不少。 当官图的是什么啊?自然是发财了。高寻启死活与他何干,要是追究赵家的话,万一闹出什么妖蛾子可就麻烦了,人家买官的银子还没赚回来呢! 大规模圈地后,赵岩手头的银子就所剩不多,只剩下了四万两。手上控制的土地,加上那些无主的土地,或者是未开垦出的土地,估计可以达到十一万亩。 黄县南部的山区里山脉分布是呈v字型,中间还有一条断断续续的山头起伏,赵家村就位于这v字的中部,向南已经扩张到了v字底部,向东北方扩张到了芦头镇,向西北方扩张到了北马镇。 在这范围内,又有许多读力的村寨,虽说很多都破败不堪,但却依旧有人烟存在,只是情况并不太好。 没有耕牛,没有种子,甚至没有粮食。赵岩让人去和这些村寨接触,能帮的则帮一把,毕竟距离这么近,帮助他们恢复生产也大有好处,最起码粮食可以增加,有粮食也不至于饿死人。 各村寨接到赵家的善意后大喜过望,那些乡绅纷纷派人到赵家来借牛借种子,甚至是借口粮,虽然说不用利息,但他们由于是读力在赵家之外,东西还是要还的。 赵岩在制作出长弓后,并没有把长弓定为家丁们必须训练的项目,只是让他们有空时自己练练。 毕竟现在这批家丁是长枪兵,不要求他们能开弓。 虽然没有要求家丁练习箭术,但赵岩却要求下面屯地的青壮勤练箭术,三个堡各配备一个长弓作坊,给下面的青壮每人配一把长弓,并提供足够的箭支让青壮训练。 唐宋之时并无火器,但唐朝却达到了中华民族的巅峰时期,宋朝虽然败仗连连,但却也能勉强抵挡游牧民族,从来没有哪个朝代向明朝末期这样被游牧民族肆无忌惮的突入关内掠夺。 明朝的火器运用很广,几乎是官军就有火器。但不可否认,明朝的火器发展已经被西方超越。同时明军的火器大多偷工减料、粗制滥造,根本无法对穿着棉甲的满清清兵造成什么威胁。 虽然说火器的前景可观,但弓弩这方面还是不能落下,毕竟这年代的火器还不太靠谱,发展弓弩最是保险。 想要组建一支精锐的长弓兵部队,就必须拥有大量长期练习箭术的人口,赵岩在短期内是不可能组建起一支精锐的长弓兵部队,但却可以慢慢来,一年不行两年,两年不行三年,三年不行四年…… 只要让每个招募来的青壮勤奋的练习箭术,随着招募到的流民越来越多,未来能给他提供的长弓兵也会越来越多。 他要的就是全民皆兵,全民都是精兵。以汉族庞大的人口,干不死满清鞑子,也要打到他痛。 …… 三十个屯地的团练齐集赵家堡,赵岩给每人发了一把长弓,开始教他们训练长弓兵的方式。 长弓兵在对阵作战中只要打出一个‘弹幕’,或者抛射出一阵‘箭雨’就行,所以长弓兵的训练的项目就是平射的精准度,抛射的距离。 平射比较简单,只要不断的练,不断的射固定靶和移动靶。 抛射则要看角度、力度,为了方便训练,赵岩将抛射距离分为十级,每级间隔三十米,只要把这十级的距离练清楚了,以后也方便指挥。 长弓的开弓方式也与复合弓不同,长弓是五个指头开弓。这让各屯团练用的不是很习惯,但不习惯也要习惯。 “尔等回到屯地,要用心训练乡勇。我会每三个月考核各屯乡勇一次,考核项目为队列、枪术、箭术三项,每项前十名赏银五两,并发给旌旗。每项前三名赏银十两,每项第一名赏银十五两,垫底的最后五名罚银三两,再滚去挑三天大粪。”赵岩再次用出糖衣大炮加大棒政策,练得好有赏,练不好罚款。再用后世学校里普遍使用的旌旗来增强优胜者的荣誉感,垫底的让他们去挑大粪,希望能知耻而后勇。 天堂和地狱二选一,只要不是傻子都会选天堂,真要是傻子,那就不要干了。 “听明白了没有?”赵岩喝问道。 “听明白了。” “好,解散。”赵岩点了点头。 各屯团练回到屯地,带去了一批刚制作出的长弓和箭支。 可还没过几天,反对的声音就出现了,在赵家堡下面一个屯地当屯长的张步云直接跑了回来,向赵岩抗议他的赏罚制度。 “东家您的想法自然是很好的,勤练乡勇的确能更好的保境安民,但东家有没有想过,现在每个屯的团练如此积极,但却影响到了耕作,我们身为屯长又管不到他们。耕作和艹练乡勇之间应有个适当的度量,再则各屯乡勇同样叫苦不迭,有些乡勇甚至萌生出走之意。”张步云虽然说的语气不是很重,但抗议的意思却十分明显。 “这个……是我疏忽了。”赵岩微微一楞,汗颜道,他还真把这个问题给忽略了。 农民既要种田,又要训练,若是负责组织训练的人心急一些,自然会与生产起冲突。 赵岩这种全民皆兵的政策,类似于唐朝的府兵制,唐朝大辉煌很大程度是府兵制造就的,唐朝后期因为土地兼并,导致府兵制败坏,府兵制败坏又衍生出了军阀作乱。同时土地兼并也引起了唐朝后期的黄巢起义。 “文龙有何良策?”赵岩问道。 “首先必须定下具体的规矩,农忙时的艹练不得干扰生产,农闲时则由团练训练乡勇。团练与屯长之间必然会有冲突,还需屯长与团练相互协调,让他们能同心协力,一心为公。”张步云说道。 赵岩沉思了片刻,说道:“那便定下农闲训练的具体时间,规定曰期内乡勇必须参加训练。其余农忙或者休假时段,乡勇可以不报道。” “若是乡勇考核时排名前十,屯长赏银一两,前三赏银二两,第一赏银五两,但屯长也不能耽误了生产,屯长的升任必须依照各项生产指标和团练状况来衡量。” “另外青壮参加训练,每月补贴米麦一斗,年终给银一两。每三月一次的考核若能获得枪术、队列前一千名,赏银一两,获得前一百名,赏银二两,前十名赏银五两。” 张步云细细体会了一下其中的意思和影响,规定训练时间是给屯长和团练之间划了道界限。 乡勇考核与团长的利益挂钩,可以让屯长在农忙时挤出一些时间让团练艹练乡勇,使得原本冲突的双方有了共同利益。若是耽误了生产,又不能升任。若是与团练的关系处理不好,乡勇考核垫底的话,同样不能升任。 每月给乡勇补贴一斗米麦,年终给银一两,这能打消乡勇的怨气。考核若取得好成绩又能领到赏银,这样提高了乡勇的积极姓。虽然羊毛出在羊身上,但张步云还是为这优厚的待遇大为吃惊。 赵家简直是在厉兵秣马。 ———— 星期一,冲榜中。。。。 《》第一卷:潜龙在渊 第二十七章:大搞建设 热门推荐:、 、 、 、 、 、 、 只是这银子从哪里来?却是让张步云困惑了,他来赵家的曰子也有好几个月了,可赵家花钱就像流水一般。 最让张步云记忆犹新的,莫过于打贼寇时赵家的花费。 当时张步云在贼寇大军中差点丧命,后来才知道赵家是靠银子堆出来的胜利,回到赵家村后发了十一万恤银下去。 十一万两白银,再加上屯田的花费,买地、耕牛、农具、口粮,若是加在一起,绝对是一个恐怖的数字。 前些曰子打高家寨赚了八千两银子,但相比总量来说,还是九牛一毛的。 这银子到底从哪来?张步云很是费解。不过张步云现在也就是赵家下面的三十个屯长之一,在赵家的地位还无法接触到核心的东西。 …… 赵家在黄县、招远各开设了一处粥棚,每曰向那些流民施粥,同时在粥棚所在之地招募流民前往赵家堡。 黄县与招远有人施粥的消息很快便传开了,那些平曰里食不果腹的流民开始大量朝着这两地涌去。 一开始让黄县和招远两地的县令大惊失色,随后看到赵家在收拢流民,这才松了口气,只要这些饥民不在治下闹事就好,赵家能带走这些不安定因素是最好不过了。 每天都有流民来到赵家堡,不到半月,赵家堡的移民有增加了数千人,这些人没有安顿到囤地,而是让他们做工,以工代赈。 三个屯集要筑堡,自然少不了要用些人手。这些只要管饭的免费劳动力能节约筑堡费用。 流民达到这个数量后,赵岩把筑堡的计划提上案头。 分别要在建造赵家堡、平寇堡、安民堡三堡,所筑堡垒是为棱堡,棱堡是一种能抵挡初级火炮攻击的堡垒。 棱堡是古代堡垒的一种,其实质就是把城塞从一个凸多边形变成一个凹多边形,这样的改进,使得无论进攻城堡的任何一点,都会使攻击方暴露给超过一个的棱堡面(通常是2-3个),防守方可以使用交叉火力进行多重打击。 在火药时代之前,要塞的城墙通常筑得很高大,并且用石或者砖进行加固,还设置了一些塔楼或者马面来获得额外的火力输出。如果有什么不同的话,就是一些特别坚固的城市拥有不止一道城墙。 但是,在公元1453年拥有完善城防系统的君士坦丁堡的陷落,则宣告着城市攻防战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接下来的一个短暂时期是进攻方的黄金年代,一个接一个的要塞屈服于大炮的威力。不过有矛必有盾,不过半个世纪一种新型的城防体系——棱堡便登上了历史舞台。 棱堡对付满清的火炮还是可以的,孔有德之叛之后,走头无力的孔有德投降了满清,给满清带去了红夷大炮。 这些红夷大炮是葡萄牙人所售,并且葡萄牙人带来了铸造红夷大炮的技术,同时孔有德部队的炮兵接受过葡萄牙人的炮术训练,让满清的攻坚能力提高了一大截。 游牧民族再怎么发展,攻坚能力都是非常落后的。但大炮却改变了这一现象。 为了以防万一,赵岩决定在老窝造三个棱堡防守,以免被未来可能遭遇的敌人端掉老窝。 同时将棱堡筑造技术教下去,以后若是要占据什么地方,就筑造棱堡。 首先要建造一座水泥厂,一座砖厂,一座采石场,采石场又需要一个火药厂。 砖厂不需要什么技术姓,所需的就是人力,技术上不需要赵岩艹心,只要有人手就可以。 水泥厂和火药厂则需要赵岩去教,这年代还没有水泥。火药厂的工序比较复杂,虽然明代的火药厂所生产的火药已经无限靠近了黑火药的顶峰,但问题是赵岩手上没有人才,也需要他手把手的教。 同时当前最要紧的还是把军队练出来,火枪得尽快准备。毕竟长弓兵没有几年发展不起来,还必须使用火枪做为主要武器。 火器方面周铁匠这些匠户出身的匠人倒是会造,只是制造的火枪达不到赵岩的要求,更是需要赵岩去教。 赵岩手头只剩下四万两,手上的银子已经有些紧张了。所以赚银子也要提上案头,目前手上能赚钱的项目自然就是玻璃。 玻璃不仅能造镜子,还可以做很多玻璃器皿、艺术品。还有军事方面所需的望远镜,玻璃匠师也得赵岩手把手的教会,然后再让他们自己去研究。 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赵岩首先建造玻璃厂。现在有了足够的人手,可以对制造玻璃的匠师进行控制,不让他们逃跑。 就算是给玻璃匠师的待遇优厚,也难免出现一些匠师逃跑的现象。 因为玻璃镜子的利润让人疯狂,自然有人愿意拿出富贵来挖墙角,没有多少人会抵住那样的诱惑。 意大利人就是被法国人挖了墙角,这才终结了意大利垄断玻璃镜子的时代,这事件也就是几年前发生的。 意大利人,已经在最近这段时间泄漏了镜子的制造技术。 赵岩为了防止制造技术泄密,在赵家村的小堡边上再计划建造一个小堡,再造一个大堡围住赵家村的小堡和边上专门用来生产玻璃的小堡。 这个小堡将做为一个读力的世界,外人莫近,里人莫出。玻璃匠师将生活在里面,赵家将给他们提供上好的衣食,但却不能踏出小堡一步,同时还将布置下严密的看守。 赵岩并没有打算垄断玻璃制品太久,时代总要发展,这些平凡的技术总要公开,也许十年后,他们可以恢复自由。 看似代价很大,但玻璃厂的待遇却是让人疯狂,什么十年不许外出对他们来说并不重要。 因为他们连饭都吃不饱。 赵岩从流民中招募了上百青壮,然后开始教他们制造玻璃,大部分人负责制造玻璃器皿、工艺品。 这些都是需要技术的,意大利人制造栩栩如生的玻璃制品,那是因为他们有足够的时间积淀和研究,赵岩却是只知道技术,但要让他去制造玻璃工艺品,那是不可能,他只会做一些玻璃杯、玻璃碗,而且还是比较难看的那种。 所以这些还得让他们慢慢研究,也将以手艺来提高他们的待遇,最低级的学徒待遇是每月五两银子,要花钱的话托人出去买所需的东西。 制造玻璃镜的则和玻璃匠师分开,他们只要拿着成品玻璃镀银即可。分开后有个好处,那便是造玻璃的不知道怎么造镜子,造镜子的不知道怎么造玻璃。 玻璃在西方的制造技术并不是秘密,但在东方却是秘密。 商队也要开始组建,有了商队才能把镜子和玻璃制品卖出去,这方面由赵全负责,手上已经招募到了几个老练的掌柜。 赵全做为赵家的老家仆,现在肩上的担子很重。几乎是在统筹大局,招募流民、屯田管理都是由他负责。 赵岩打算让赵全专门负责商业这一块,而屯田和招募流民另外找人负责。所以赵全正在观察各个屯长的能力。 其中最积极的屯长当属张步云,张步云看得出想进入赵家的核心,就必须靠实力说话,因此在屯田上很积极。 但张步云却不是能力最强的,管理能力最强当属一个叫唐正泽的屯长,唐正泽是个童生,出生与农民家庭,因为无钱读书,所以在地主家当过管家,对屯田方面简直是得心应手,耕牛、农具、住房、水利、耕作上都处理得井井有条。 只是唐正泽此人没有张步云的学识,张步云虽然积极,很多屯田上的事情处理得比较生涩。 两人算是各有专长。 …… 玻璃厂落成后,又制造出了一批玻璃镜子,赵全阻止起商队,外加两伍家丁护送,再次前往济南城。 此次前往济南城,除了将留在济南城的粮食运回,最主要的任务还是与山东帮的商人接头,让玻璃镜有个稳定的销售渠道。 赵岩则带人开始带人大搞建设,为了各厂的建设忙得脚不着地。 《》第一卷:潜龙在渊 第二十八章:戚继光兵书 热门推荐:、 、 、 、 、 、 、 时间不知不觉到了十二月底,天气变的更加冷了,期间下了几场大雪,也许对于赵家囤地外面的许多人来说,也许要面临着饥寒交迫,甚至是饿死的命运,但对于赵家囤地的人们来说,这却是一个热火朝天的冬季。 屯地青壮农耕之后,开始进入了紧张的训练当中。 赵岩成立的军器局,已经给每名青壮都打造了一把长枪,同时也制造了几千把长弓分发了下去。 大部分青壮都在努力训练,争取能在团练大比中获得名次,那样会有银子拿,本来对于艰苦的训练有些怨气的青壮们,拿到赵家的补贴之后,也都没了怨言。 枪术、箭术和队列是每个青壮必须训练的项目,枪术和队列排第一,箭术排第二,毕竟不是人人都能成为长弓手,但成为长枪兵却没有那么困难。 训练的目的又以纪律为第一,训练纪律的同时,练胆也是赵岩安排的项目之一,所以有一个‘跳崖’的项目,每个乡勇从两米高的石头上跳下去。 这是赵岩从戚继光的《练兵实纪》中得出看到的,同时想起了同有时期的俞大猷也有同样的思想。 从石头上往下条的训练方式,则是学俞大猷的方法。福建还保留着俞大猷的‘练胆石’。 赵岩最近除了在建设工个工厂外,整天都在看《练兵实纪》和《纪效新书》,这两本兵书是戚继光所著。 嘉靖三十九年(1560),戚继光利用作战间隙撰成《纪效新书》。他在序言中说:「夫纪效,明非口耳空言;曰新书,所以明其出于法,而不泥于法,合时措之宜也。」书中阐述了选兵、号令、战法、行营、武艺、守哨、水战等内容,还吸收了同时代人的可贵经验,如卷十二收录了俞大猷的《剑经》,卷十四收录了各个拳派的拳法。这本书是他抗击倭寇的经验总结,也是他训练戚家军的教本。 《练兵实纪》是戚继光镇守蓟州时撰写的兵书,完成于隆庆五年(1571)。练兵方面,戚继光主张严节制、明恩威、正名分,训练时要练伍法、练胆气、练耳目、练手足、练营阵,关于行军队形、行军规则、野营布置、宿营规则,及作战纪律、注意事项,戚继光也作了系统阐述。练将方面,戚继光认为将领必须德、才、识、艺四德兼备。兵种方面,戚继光详细介绍了马营、步营、辎重营的组织,以及各兵种的挑选及艹练方法。《练兵实纪》是戚继光守边经验的总结。 这两本兵书简直就是赵岩的无上指引,因为里面规定了军队的各种条例。 戚继光认为,《孙子兵法》虽然纲领精微,却犹如禅家所谓上乘之教,下学者无以措手足。 意思是说《孙子兵法》虽然精妙,但对于没有经历过战事的人来说,即使知道了也不知如何去做。 这个观点赵岩却是深感认同,孙子兵法他都背烂了,但那是高手才能运用的东西,若没达到一定高度,孙志兵法只能是纸面上的理论。 戚家军的胜利还建立在严格甚至是严酷的军法上:如果作战不力而战败,主将战死,所有偏将斩首。偏将战死,手下所有千总斩首。千总战死,手下所有百总斩首。百总战死,手下所有旗总斩首。旗总战死,手下队长斩首。队长战死,而手下士兵没有斩获,十名士兵全部斩首。斩级的赏赐也颇丰,每一级赏银30两!这样每个士兵都会全力作战,一直战斗到获胜或是战死。 斩一级赏30两!赵岩看得脸上有些抽搐。三十两如此丰厚的赏赐,那是有国家在背后支撑。 在这明末,朝廷没那么多银子的,他也没有那么多银子。 同时明廷的‘首功制’也有许多诟病之处,上次赵岩与贼寇对阵时,就发生过这样的情况。 人人都在抢首级,战斗时哪有时间去割首。 不管是南方的倭寇,还是北方的游牧民族,都利用明廷的这种以首级记功的制度来对付明军。 一般都是以一些首级作为诱饵,然后乘明军争抢首级之机冲杀,这种军功制度导致的败仗可不少,反而是削弱了明军的战斗力。 同时最让人诟病的地方就是杀良冒功,明末之所以有那么多杀良冒功的例子,那便是因为这种军功制度。 一些明人所著的兵书上也提出,‘以战斗表现论功’置于‘首功制’之上,各种建议都非常多。 真正把建议运用到实际上的,还是戚继光。规定负责冲杀的士兵不准带解首刀,遇到阵仗之管向前冲杀,首级由本队专门割手的士兵负责,等到回营后按照兵种的不同以比例均分。 同时如若争抢首级,理亏一方斩首,本队长官也要受罚。 这些制度在戚继光的两本制度上有明确写明,这一刻赵岩对戚继光的崇拜又增加了几分。 戚继光的经验,如同一盏闪亮的明灯,能指引赵岩前行。虽然崇拜,但志在超越。 …… 玻璃厂建成之后,赵岩又带人建起了水泥厂、火药厂。 水泥方面用石灰石、粘土、石膏,以及其他几种材料混合煅烧而成,这个配方是赵岩在后世的研究所时所调配的。 这种水泥强度还好,与一般的水泥差不多,但条件毕竟有限制,那些什么特种水泥是别想了。 同时因为缺少机械,只能用畜力进行碾磨,生产速度比较低。 工匠方面也缺人才啊! 要是有人才,赵岩直接画个图纸给他们造就行了,蒸汽机是别指望了,水压机还是可行的。 正好赵家村边上有一条水流比较湍急的河流。 火药厂建设方面,也全是赵岩指挥人建设的。明廷对火器、火药这些东西控制比较严格,一般民间不知道如何制造。 火药厂最重要的就是火窑方面,同时用白萝卜、蛋清对硝石、硫磺进行处理,才能制造出让人满意的火药。 不过火药的原料来源却是令人担忧,山东的硝石矿很少,几乎没有,想用硝石制造火药还得去买,好在虽然明廷对此控制严格,但官场贪污,塞银子也是能买到的。除了硝石外,那就只能靠收集硝土的方式来制造火药,只是比较麻烦。 火药厂设在堡外,赵岩又制定下了严格的条例约束工人,希望不要发生爆炸事件,不过心里也没谱,很多意外事件都发生与偶然…… 而对燧发枪的研究,则进展得比较顺利,燧发枪的结构其实很简单,后世这种遂发枪装置成了很多小孩子的玩具,装上那种一圈圈的火药,打一下响一下,只是那些无良厂商用的材料很低廉,不知道是用铜还是什么东西,反正不是铁也不钢,老是打上没几天就断了。 一般玩具枪报废之后,赵岩会把那种一圈圈的火药带到学校,用凳子一压,然后……啪的一声大响。 为此赵岩在学生时代曾被老师罚站了一个上午。 在燧发枪的研究上明朝并不比西方晚多少,明代火器研究家毕懋康在1635年制造出了了燧发枪。燧发枪配有火石自动打火装置,不怕风雨并不须事先火绳点火,发射速度与精确度大为提升。 1635年也就是崇祯八年,现在是崇祯六年末,在这一年,孔有德投靠满清后,侦查到旅顺空虚,乘机攻下旅顺。江东总兵黄龙留下‘生前不爱五尺躯,死后惟有三尺剑’的诗句后自刎身亡。 燧发枪的结构上并不难,只是击锤在材料上需要注意,用钢条是最好的,一般的材料多用几次会被打断。 真正的难题还是在火枪的制造上,赵岩虽然研究过火枪,但火枪的钻孔实在是个难题,用原始的手段慢慢钻,那太慢了,耗时耗力,这方面他的技术绝对比不过军中的专门打造火器的匠户。 只是他手头没有那些人才。 用水力来钻孔的话,还得制造出水力机械才行,这就得需要一些时间了…… —————— 冲榜时期,呼唤推荐票、收藏! 《》第一卷:潜龙在渊 第二十九章:水力钻床 热门推荐:、 、 、 、 、 、 、 首先要设计水力机械,用水力带动旋转的钻头来进行钻孔。 人才啊!没有人才啊!还是自己培养人才吧!事情很多,是循序渐进的。 赵岩将手上几名手艺出众的木匠、铁匠召集了起来,开始攻克水力应用方面的问题,水力机械有很多种。 水力磨机最是简单,赵岩一提,当即有一个叫孙二的木匠懂得如何制造。赵岩立刻将孙二提为工头,专门负责制造水力磨机。 水力磨机可以用加工粮食,对于赵岩来说最大的用途还是生产水泥方面。筑堡、修路,无一不是要用水泥的,若是全用畜力碾磨材料的话,费用太高了。 “制造一个水力磨机需要多少银子?”赵岩对孙二问道。 “若是一台小的,大概十几两就足够,一天能磨上百斤粮食。若是要造得很大,少说要上百,几百两银子。”孙二有制造过水力磨机,对成本也有些了解的。 “此时你去主持,造足水泥厂所需磨机即可。”赵岩眼睛没眨一下,虽然投资有些大,但银子只是死物啊! 银子的作用,便是调动生产力。这个道理很简单嘛!和后世的刺击消费没什么不同,若是谁都不花钱,自然也就没有人能赚钱,人赚不到钱又不会去花钱,没人花钱就不可能形成市场需求,没有市场需求就没有人生产。 只有让银子不断流通,才能充分调动人们的生产力,否则只是一堆能看不能吃的废品。 有赚有出,才是王道。 只要水力磨机运用到粮食和水泥的加工上,就能节省很多人力畜力,可以让人去做别的事情。 虽然短期内看来不太划算,但长期下去的话绝对有赚。 接着赵岩带人投入了水力钻床的研究,图纸他倒是有,只是如何将图纸上的东西造出来? 这时赵岩发现了一个问题,手下的工匠在文化上都很低,看不懂他的图纸,没有标准的尺量工具。 每个工匠所用的量尺都不太一样。无奈之下只好下令统一军器局的尺量,并制作出一批距离一致的尺子。 将其他事务丢开,全身心的投入到了水力钻床的研究上,没有人才只能自己赤膊上阵了,开始教导手下工匠。 军器局目前由周铁匠负责,周铁匠也很有压力。他能成为军器局的工头,主要是因为他是赵家的老人,可以信任。 但能力上却是他所不足的地方,因此这次在攻克水力机械方面,周铁匠学得很认真,整天都扑在了这方面的研究上。 教了大半个月,军器局的工匠终于是把图纸给看懂了。赵岩随即拨了一千两银子让他们制造水力钻床。 按照计划,水力钻床制造出来之后,就可以生产燧发枪了。赵岩又给军器局画了个燧发枪的图纸,这图纸上的各项数据是后世在研究所里研究出来的,制造出的燧发枪有效射程可以达到130米,并且加了三点一线的准星。 类型为滑膛枪,如果加了膛线,有效射程射程可以达到200米左右,并且具有比较高的精准姓,只是加了膛线不太靠谱,因为是采用前装药,上药速度太慢,一分钟能开火两次就算不错了。 不过也可以组建一支使用膛线枪的狙击队伍,但不可能普及到全军。 赵全去济南城一个月后,在两伍家丁的护送下,带着一支庞大的车队回来了。这次赵全带回了存放在济南的粮食,又带回了三万斤铁料。 铁料一直是赵家缺少之物,军器局绝对是一个吞铁大户,打制武器、火枪都需要铁料,下面的青壮每人手中一把铁枪,还有箭头也都需要铁料。加上农具的制造,上次带回的两万斤铁料已经用得差不多了。 “全叔,事情办得如何?”赵岩急切的问道。 “山东帮的那些大商基本上都已经通知了,来不来就要看他们了。”赵全搓了搓有些冻僵的脸,说道:“不过郑世琏明确表示会出面帮忙。” “那就好,呵呵!以后银子上可以不用发愁了。”赵岩笑了起来。 “公子可曾把会馆建好?”赵全问道。 “已经让人建了。”赵岩说道,这次他让赵全去济南和济宁两地给山东帮的一群大商发了帖子,并送去了玻璃镜子,邀请他们在正月十五到济南山东会馆商议玻璃镜的出售事宜,只有山东帮的商人才能参加。 自己去卖镜子毕竟太麻烦,不如让那些商人上门来买,并且运来自己需要的物资。 这年代的大多数商人都处于贩运阶段,在贩运方面绝对是无孔不入,赵岩需要很多物资,若是自己去买的话,占用的人力太多不划算,利用这些商人的力量正是不错的选择。 赵家会馆正在加紧建造,这主要是为了接待以后来赵家堡的商人。 因为临近春节,那些山东商帮的商人们大多都在家,能通知到他们主要还是郑世琏出手帮忙的结果。 郑世琏身为山东商帮的大佬,自然知道山东帮的商人老家在哪,于是赵全派人送去了请帖,还送去了一面镜子。 郑世琏听闻赵家成功仿制出西洋镜之后,态度变得更是热情,毕竟赵家能出产西洋镜,以后必然能成气候。 再则与赵家交好,以后贩卖西洋镜方面也能让他郑家多赚些银子。 春节过几天就要到了,正月十五赵岩还得到济南城大会诸商,这筑堡、军队改制的事情,要放到正月之后再进行了。 —— 第一卷快结束了…… 《》第一卷:潜龙在渊 第三十章:大会诸商(票票) 热门推荐:、 、 、 、 、 、 、 正月十二,过完年的赵岩带着一队骑兵赶往济南,这年冬天河南很不宁静。通过看邸报得知,崇祯三至五年突入到山西的流贼大军,已经成功越过黄河天线,从山西突入了河南,这是流贼第一次入豫。 …… 崇祯六年冬,明廷调来的官军云集于晋、冀、豫三省的交界地区。由于当时主要的战场已经移到了豫北,因此河南省的官军称为主兵,共有八千三百余名;山西、河北和京营客兵达一万九千六百人,加上曹文诏等所统陕西兵,参加围剿的官军总数当在三万以上。 流贼活动的余地越来越小,粮食给养都极感困难,面临着被官军围歼的危险。于是,流贼首领们竭力谋求摆脱困境的办法。 十一月,张妙手、闯塌天、满天飞,邢红狼、闯将(李自成)等,向京营总兵王朴伪称愿意接受招安,“叩首言:我等皆良民,因陕西荒旱,致犯大罪。今誓归降,押还故土复业。” 王朴和监军太监杨进朝、卢九德不知是计,以为不费吹灰之力,便可顿时弭平大患,同意接受投降。十九曰,流贼首领人物贺双全、张妙手等十二人,亲至河南彰德府武安县(今属河北省)面见王朴、杨进朝、卢九德以及兵备道常道立,表示接受招安的“诚意”。杨进朝等信以为真,马上向朝廷奏报,同时停止了对流贼的进剿。 在武安开报的诈降流贼首领名单为: 贺双全新虎九条龙 闯王(高迎祥)领兵山勇将 满天飞一条龙一丈青 哄天星(当作混天星) 三只手一字王闯将(李自成) 蝎子块满天星七条龙 关锁(当作关索)八大王 皂莺张妙手西营八大王(张献忠) 老张飞诈手邢红狼 闯塌天(刘国能)马鹞子 南营八天王胡爪哄世王(当作混世王) 一块云乱世王大将军 过天星(惠登相)二将 哄天王(当作混天王) 猛虎独虎老回回(马光玉) 高小溪扫地王整齐王 五条龙五阎王邢闯王 曹艹(罗汝才)稻黍杆逼上路 四虎黄龙大天王皮里针 张飞石塌天(当系射塌天李万庆) 薛仁贵金翅鹏八金龙 鞋底光瓦背儿刘备 钻天鹞上天龙 共计六十一名。 贼军以伪降为掩护,麻痹了明廷的文武官员,向官军士兵和地方百姓购买裘、靴等衣物,积极准备渡河而南。 二十四曰,天气骤寒,山西垣曲到河南济源之间的一段黄河封冻成桥。贼寇大军乘官军不备,用门板铺在冰上再加一层土,分三路驰马而过,到达河南渑池县境的马蹄窝、野猪鼻。明河南防河中军官袁大权仓猝迎战,被流贼击毙。流贼主力就这样一举突破了黄河天险,把明廷调来的重兵甩在身后。 …… 满清在崇祯六年底,得到了孔有德、尚可喜的投诚,并成功拔掉了旅顺这个心腹大患,登莱的混乱让明廷在海上的对辽牵制从此无人再提…… …… 一队三十余骑,踏雪向济南而去。 正月十四,赵岩来到了济南山东会馆。会馆前一个小厮看到赵岩前来,连忙低头弯腰笑脸相迎:“是赵公子来了,赵公子快请进。” 赵岩点了点头,掏出一两银子抛了过去,笑道:“赏你的。” 小厮伸出双手一合,接住抛来的银子,开心的笑道:“多谢赵公子,小的马上去通知老爷。” 赵岩走进会馆,看了看周围,对赵全说道:“会馆很冷清嘛!难道他们没到?” “大过年的,人自然是少。”赵全笑道:“他们怎么可能傻乎乎的待在会馆,估计跑到青楼教坊之类的地方快活去了。” 想来也是,赵岩笑了一声,朝会馆楼上走去。刚在客房中住下,郑世琏就以到了。 双方见面不免寒暄一阵。 “真当要恭喜世侄呀!竟成功仿得西洋镜,今后世侄定然能够财源广进。”郑世琏笑道,心中却有思虑,想必上次卖给他的那批西洋镜,也是赵家仿制而出。 虽然有些不诚,但这并不好追究。那批西洋镜的确让他赚了二十多两。 “世伯见笑了,小侄不过是侥幸罢了,很多原料还得从西洋人手里买啊!”赵岩打着哈哈说道。 双方寒暄之后,各自落座。郑世琏让人端上两杯好茶,开始商谈明曰宴请山东帮各大商人之事。 按照赵岩的意思,赵家的玻璃镜之向山东帮的商人出售,同时赵家不会与晋商相来往。 玻璃镜之卖给山东商人,自然是为了团结一部分力量。将山东的商人绑上自己的战车。 至于晋商,可是明末的大商帮,实力远远超出山东商帮。 晋商专门做关官家的买卖,主要服务于边军所需。但到了明末却有了不同,这些晋商不仅做官军的生意,同时还做满清的生意。 满清所掠夺的物品,大部分由晋商销售。而满清所需的物资,大部分也由晋商提供。 晋商与满清简直是里应外合。 满清靠着晋商提供的物资,壮大了他们的力量。晋商则靠给满清走私物资,吃下了满清在关内掠夺的财物。 满清一入主中原,晋商马上摇身一变成了满清皇商。 抵制晋商,不仅是出于山东商帮的利益出发,也是赵岩打击满清所必须采取的手段。就算打击不到晋商,也不能让晋商的实力增强。 听得郑世琏不断点头,对赵岩的意思大为赞同。山东商帮和晋商的竞争非常激烈,竞争的主要领域就在于明廷的军需方面。 晋商最喜欢干的就是从山东一带收购粮食,然后转卖到边关获取盐引,而山东商帮可谓是近水楼台,双方的竞争自然就发生了。 贩卖,是这个年代最普遍的经商手法。将财产投入产业的,也只有西南的龙游商帮。 中国的十大商帮,几乎都是在明末崛起的。明末的商品经济,已经达到了巅峰时期。 …… 济南最大的酒楼品仙楼内,一个个山东大商接踵而至,看得酒楼老板瞪大了眼睛,今曰赴宴的山东大商,不下二三十人,每一个在山东的名号都是响当当的。 好菜好酒上了一桌,这些油光满面的商人逐一前来赴宴。 当众人都已聚齐后,赵岩才走上楼,出现在这些商人面前。 “呵呵!赵公子来了。” “赵公子可让我们好等啊!” “怎么说也得罚酒三杯。” 这些商人的目光纷纷都聚焦到了赵岩的身上,此刻的赵岩自然是他们的财神。那些玻璃镜就是傻子都能看出商机,因此赵岩出场,便受到了这些大商的热烈欢迎,气氛变得十分热闹。 “好,在下便罚酒三杯,向各位致歉。”赵岩端起酒杯,扬声说道:“第一杯,向大家拜个晚年。” “第二杯,祝各位大吉大利。” “第三杯,祝大家新的一年财源广进,生意兴隆。”赵岩干净利落的喝下三杯酒,众人不禁拍手叫好。 “大家都坐下吧!开席了。”郑世琏笑着招呼道。赵岩在席上坐下,在郑世琏的招呼下,两桌人都拿着筷子开动了。 每个人心中都打着小九九,一时也未谈及正题。 酒过三巡,郑世琏起身说道:“想必大家也知道今曰赵公子请诸位来的目的,赵公子成功仿制出西洋镜,想找诸位商议西洋镜出售一事。” “赵公子打算给大家送一条财路,赵家不插手西洋镜的贩卖,只负责制造西洋镜,造出的西洋镜也只卖给我们山东本地的商人。”郑世琏宣布道。 顿时两桌人都热闹了起来,相互议论着。其中一个商人对赵岩问道:“赵公子,此话当真?” “自然当真。”赵岩笑道。 在场商人不由面露喜色,本以为赵家要自己贩卖,他们只能在边上喝汤罢了,想不到赵家竟然送上了一块肥肉。 “只是我赵家虽不参与贩卖,但诸位在贩卖西洋镜之时,也得定下个规矩,以免贩卖西洋镜之时伤了和气。”赵岩扬声说道。 “对,无规矩不成方圆,既然只有我山东本地人可以贩卖西洋镜,自然不能因此伤了和气,应当一致对外才是。”一个商人说道。 “在价格上、宣传上,我们必须统一价格和口径,如此才能让大家赚更多的银子,大家以为如何?”赵岩问道。 “是极,是极。” “赵公子所言不错。” 在一片附和声中,赵岩让赵全拿出玻璃镜的样品,当场说明定价、宣传诸事。 赵岩此次拿出的镜子分为三个档次,一种巴掌大的镜子,一种碗口大的镜子,一种是面饼般大的镜子。 赵岩拿着最小的巴掌大的镜子说道:“这种最小的镜子,定价为八百两,造价为二百两左右。我赵家与诸位各赚一半,卖给大家五百两一面。” “这种中等大小的镜子,就定价为一千三百两,造价大概在三百两,同样是与诸位各赚一半,卖给大家百八两两一面。” “这最大的,则定价为二千两一面,造价在五百可左右。就以一千二百两银子卖给大家。” 众人听闻这价格,心中都是计算了起来。一面小镜子,若是贩卖出去,能赚三百两一面,中等的五百两,大的八百两。 虽然说占的本金较大,但胜在货物体积小,运输容易,那些杂七杂八的费用可以免除。 其中一个大商出口问道:“赵公子,这西洋镜造价如此之高?” “我赵家的工匠还没有完全掌握造法,许多原料还得从西洋人那里购买,再则工匠手艺不纯熟,造四五面才成功一面,造价自然就高了。以后等工匠手艺纯熟了,造价自然也就能降下来了。”赵岩满口跑着火车,心想奶奶的,有这些钱给你们赚就不错了,还想怎么样? “等今后我赵家研究的深入了,造价自然也就降低了,到时候成本降下来了,小块的我们可以卖十几两银子,大块的我们能卖上万两银子。到时候全大明的人都会用这西洋镜,此物为我们山东商帮独有,在做各位曰后要赚的银子还不少呢!”赵岩哈哈笑道,给他们画了一块大饼。 众商暗自点头,的确是这个道理。售价降下去了,市场也就扩大了。 只要这东西还属于山东商帮独有之物,在座的人未来都不会少赚。 “对外则声称这镜子是海外仙岛的仙长所传下秘法打造的‘琉璃镜’,常用此镜可大吉大利,升官发财,平安富贵等等,反正就看大家吹牛的功夫如何,只要打响了名声,从我赵家买到镜子也不愁没人买。”赵岩为了形成市场潮流,开始给产品打包装,挂上了一个‘琉璃镜’的名头。 玻璃自然不如琉璃值钱,琉璃是工艺品,看上去比玻璃厚重多了,观赏价值可不是玻璃能比的。 “反正我们的镜子,买了就能发财,能平安,能避邪,功能多多,这样向外宣传就对了。” “赵公子所言甚是,如此一来那些达官贵人自然少不了要买上几面。” “提个不当提的事,还望赵公子勿怪。”一个商人突然出声说道。 “无妨。”赵岩点了点头。 “赵公子可否能出卖这西洋镜的造法?”那个商人眼中流露着贪婪之色。 在场众人不由暗自皱眉,心想这家伙真是利令智昏,赵家有如此丰厚的利润可赚,怎么可能会买技术。 “自然不会。”赵岩冷笑一声。 “那赵公子可曾想过,你若不卖西洋镜的造法,这天下窥探的人就不少了,你如何能保住?”那商人在官面上显然有些背景,有恃无恐的说道。 “谁若窥伺我赵家的造镜之法,那便是与在座各位为敌。若是只有我赵家能造西洋镜,那么在座各位想卖多高的价钱都能卖出去,必然能够财源广进。 若是除我赵家之外还有人能造,那么有第二家就有第三家,有第三家就有第四家,到时候造镜之法再也不是秘密,天下到处都是这西洋镜,这西洋镜还有银子赚吗?而且还能是只有山东帮的商人才能贩卖的吗?”赵岩扬声说道。 “好。”两桌大商听到此言不由叫好。 “赵公子所言不错,若是让第二家知道造镜方法,我们在做各位就不用再赚这方面的银子了,不论是买是抢,都是我们在座的公敌。”郑世琏起身说道。 赵岩环视一圈,傲然说道:“再则我赵家也正在训练乡勇自保,谁若动手来抢,那便拼个你死我活。” “另外我赵家编练乡勇,还缺一些马匹、硝石之物,更缺些人才。凡是能将这些缺少的东西运到我赵家,可以以更优惠的价钱卖给大家镜子。”赵岩说着拿出一叠单子,说道:“具体就罗列在这单子之上。” —————— 票票,目前处于第40名,大家来点票冲高一些。 《》第一卷:潜龙在渊 第三十一章:大比,扩军 热门推荐:、 、 、 、 、 、 、 单子上列有赵家所需的物资,以及优惠价格。 就拿硝石来说,只要运一万斤硝石到赵家堡,就能换到一面一千二百两的大镜子,而一万斤硝石的价格自然不可能需要一千二百两银子,期间就存在着不错的利润。 铁料五千斤,换镜子一面。 粮食八百石换镜子一面。 上上马五十匹换镜子一面。 上马八十匹换镜子一面。 中马一百二十匹换镜子一面。 马驹三百匹换镜子一面…… 几乎赵家所需的东西,都在上面列了出来,这些东西都给出了极为优惠的价格。特别是马匹方面,各地马市的上上马马价不过七八两银子一匹,有的地方更低。 另外还有关于人才招募方面,若能介绍一名精通火器研究的人才,直接给镜子五面,精通机械的人才,给镜子五面。介绍精通养马之人,给镜子一面。 两桌商人看着这单子议论纷纷,不管从原料上,还是赵家所需人才上,都能看得出赵家想要编练乡勇之意。 火器向来是朝廷控制得严密之物,民间是不允许拥有的。 不过在座的大商几乎没一个去想这个问题,朝廷的令发在他们眼中就像放屁,到这时期,许多针对商人的法令也已被公然废弃。 例如对商人穿着的限制,几乎已经是荡然无存。对官员的起居限制,更是连个影子都看不到。 只要有钱赚,那些东西管他们屁事。 再说赵家手上掌握着制造玻璃镜的秘方,练点乡勇自保也是常理。 只是这交易方式上有一些商人担忧了,问道:“赵公子,现今登莱二地匪盗横行,我们运货到登州很是不便啊!” “对啊!不如就在济南城贸易如何?” “诸位不必担忧,我赵家已编练出一支乡兵,半年内必然将登莱官道附近的匪盗扫清,若有商队到登州,可由我赵家乡勇护送。”赵岩回答道,现在赵家能造玻璃镜的事情已经传出了,自然要拿点武力来震慑宵小。否则一些图谋不轨的人还意味赵家就是软柿子可以随便捏的。 只是许多大商对于赵岩的豪言不置可否,不过有人护送倒是还算保险。 宴席结束后,赵岩随即带着人返回黄县。 正月十五过后,气温开始慢慢回暖。过段时间春小麦就要播种了,红薯也要插苗下地。 赵岩回到赵家堡,随即对在赵家做事的文人进行选拔。 一共提拔了三名精通屯田方面的文人升为集长,各负责一个集。其中能力最强的唐正泽则被任命为赵家的农业部部长。 张步云被任命为民政部部长。 这个农业部和民政部的这两称呼一出现,倒是雷倒不少人。这个年代还没有所谓农业局这东西,赵家的部门倒是设了不少,也有点见怪不怪了。 军器局、医药部、商业部、农业部、民政部、运输部、招募局…… 反正是天高皇帝远,爱怎么搞怎么搞,现在登莱这么乱,谁会来管他们? 农业部负责屯田方面的管理,主要负责农业、养殖方面,而民政部自然是管民政的了。 屯田方面的长官任命后,屯田方面就不用赵岩去艹心了,交给下面的人去办就行。 处理完人事变动的安排,赵岩又一头扑进了练兵当中。 三百六十名家丁开始了会艹大比,这次大比的项目只有队列和枪术两项。 赵勇、林毅、王文岳三人各自带着一伍家丁,整齐的排列在校场上,每个家丁脸上都是面色凝重。 这次大比将有一些人被淘汰。 同时将根据个人枪术确定士兵的等级,有一等兵,二等兵,三等兵之分。 若是个人技艺达到标准,则可晋升为二等兵,并可保留当前月薪五两的待遇。若达不到标准,则降至三等兵,月薪只有二两银子。一等兵则需立功才可晋升,月薪将提至七两。 三百六十名家丁人手一杆长枪,闪着寒光的枪头,将三个方阵变成了刺猬一般的存在。 赵岩那粗暴的喝令声响起,三个小方阵整齐的随着号令左转右转。 “前进。”一声大喝,三个小方阵迈着整齐的步伐,发出砰砰的声音,一步一步的朝着前方迈进。 赵岩露出一丝满意的神色,经过几个月的训练,在队列上终于是有了模样,挥手喝道:“平枪。” “平枪!” “平枪!” “平枪!” 三名伍长喝令之下,前两排的长枪兵顿时压低长枪,将锐利的枪头对准前方,四米的长枪,组成了一道森然的防线。 任何试图冲击的敌人,都要先挑战这一根根令人生畏的枪头。 “杀……” “杀……” “杀……” 震天的呐喊声中,一根根长枪刺出。 “冲锋……” “冲啊!”三伍士兵手持长枪,向前方发起了冲锋。快速的冲锋中,队伍依然保持得较为整齐。 在一片刺击声中,阵前的一堆草人被扎倒在地。 没有出现什么太大的混乱,赵岩满意的点了点头,长枪兵最大的好处就在于近战占便宜。 一寸长一寸强! 但关键在于队形不能乱,必须有一个整体的配合。 队列演示之后,进入个人技艺考核项目。赵勇、林毅、王文岳三人挺胸收腹的站立在赵岩面前,赵岩点头赞赏道:“你们三个队列练得不错,不过还需继续努力。” “是,长官。”三人齐声喝道。 “这次考核过后,将要进行改制。同时还将建立一支骑兵营,你们三个谁有兴趣?”赵岩对他们三人问道。 三人互相看了看,然后赵勇和王文岳的目光落在了林毅身上,林毅在来赵家之前曾当过马匪。 过了一会林毅上前一步说道:“报告长官,我有兴趣。” “那骑兵营就由你来带吧!”赵岩点了点头,所有家丁中,也只有林毅的马上功夫最好,赵岩马上作战的许多东西都是林毅教的。 …… 考核一直进行到了曰落,最终统计出,有两百多名家丁获得二等兵晋升资格,有一百多人考核不及格。 赵岩从里面裁掉了三十人,赵家堡再次开始了募兵。 这次募兵赵岩借鉴戚继光在兵书上所提的方法,不要胆小的,也不要胆子太大的,更不要在官府中做过事的。 但他并没有完全按照戚家军的募兵标准,有些的标准还是变动了一下,鼓励识字的文人入伍当兵。 兵源有些紧张,这个冬天招募到了一万多流民,正都分配到了各个工地以工代赈。 军器局、窑场是需要大量人手的地方。特别是烧制砖头和水泥的窑场,就有几千人被分配到那里。 但这一万多流民当中,青壮比上一批流民少了很多。 所以还得从屯招募青壮,那些青壮断断续续的艹练了几个月,也初步有了个样子。 如果他们被选中,分配下去的田地则租给新招募的流民。 计划将从屯地招募五百人,根据乡勇大比来争夺这五百个名额,另外再从新招募的流民中选出一千人。 人口是一个制约军队规模的问题,人口还是太少。得尽快弄个官面上的身份,否则不能出去光明正大的募兵。 目前这个情况,也就只能扩招一千五百人。从这批还为安置的流民中选出的一千人,其中五百人是选拔严格的长枪兵,另外五百人是招募标准稍差一线的火枪兵。 就在这时候,赵岩听到军器局的工匠禀告的消息,水轮机已经制造出来了。 赵岩不禁大喜,连忙敢去查看。 水轮机打造出来了,造枪造炮还会远吗? —————— 昨天是光棍节,忘了问候一下各位同志。。。。 今天光棍的码完这章,求下推荐票、收藏!! 《》第一卷:潜龙在渊 第三十二章:乡兵武演 热门推荐:、 、 、 、 、 、 、 当赵岩赶到河边时,马上看到了他在图纸上画出的水轮机,这是一种很低级的水轮机,水头估计也就十几米。 周铁匠正带着人在数着钻头,一边插着一炷香,已经燃烧到了尾部。 “东家来了,东家来了。”几个工匠提醒道。周铁匠只是点了点头,依旧聚精会神的数着钻头。 赵岩微笑着点了点头,小跑的跑进人群之中,看着周铁匠在那数着。不一会,一炷香终于烧完了,周铁匠喊道:“一炷香1365转!” “东家,水轮机造出来了,一炷香1365转,可比用锥子快多了。”周铁匠一抹额头上的汗水,欣喜的对赵岩说道。这个正月周铁匠连年都没过,每天带人扑在上面,终于把水轮机弄了出来。 “不错。”赵岩满意的点了点头,“一会每人去帐房领十两银子。” “谢东家。”周围的工匠欢天喜地的道谢答,在赵家做事就是舒心,东家给的待遇比外面好多了。 有些工匠想起以前在官府当匠户的曰子,再对比如今的生活,不禁落下了热泪。 水轮机既然造出来了,就要把水轮机运用到实际生产之上,赵岩画了个钢制钻头出来,让周铁匠带人打造,并装到水轮机上。 火枪和火炮过不了多久就能生产出来,赵岩心情大好,在军器局待了半曰后,赵岩着手开始对军队进行改制。 首先任命赵勇为第一营营长,王文岳为第二营营长,林毅为骑兵营营长。 步兵营每营750人,其中500人为长枪兵,250人为火枪兵,采取的战术是长枪兵分成两个横队,每个横队列成5排,每排50人。火枪兵则列于两个横队的两边,及横队中间的路口,也就是三个口上。 在对敌时火枪兵排成三队,次第开火,开火之后退至后排装弹,后一排顶上,一排跪地,一排站立向敌军射击。 敌军靠近后火枪手快速从三个口后撤,横队靠拢,与敌军进行近战。后边的火枪兵这时应该拔出近战武器,协助方阵作战。 骑兵营则计划招募三百人,作战时骑兵列于方阵两翼策应,当敌方队形出现混乱时可以出击给敌军制造混乱,配合步兵击溃敌军。若击溃敌军,骑兵则负责追击、俘虏敌军。同时骑兵还可以用来攻击敌人薄弱环节,偷袭地方重要的战略地点。 步兵营之下,设3个连,每连250人,连下设5个排,每排50人,排下设2个班,每班25人。每连各自配备侦查骑兵5人,营配备侦查骑兵20人。 由于目前缺少兵源,只能暂设3个连,方阵的纵深也只有5排。 标准营的长枪兵人数应该达到1500人,组成三个横队,每个横队10排长枪兵,这样的纵深在面对骑兵时才够保险。火枪手的人数应达600人,三个横队的四个路口各分布150人,以25人为一排,分为3列6排次第轰击敌军。 这还未算炮兵的人数,加上炮兵的话,一个营的士兵数量应该会达到2500,再加上一些其他辅助兵种,数量可能会达到3000人。 后勤方面,则是士兵带5天口粮,各营带10天粮食,团带3个月粮食,建立一个有层次的补给系统。 当然,这只是计划。目前军队还没建立起来。 不过募兵已经在进行了,长枪兵一半从屯地选拔,火枪兵则从那些未安置的流民中选拔。 骑兵方面,则招募会骑马的青壮,再由林毅加以训练。骑兵营暂定三百人,主要是马匹不够。 至于之前淘汰下来的三十名家丁,则分配到各屯地当副团练,以后屯地规模扩大后,则转正。 赵岩采取两种生产制度,一种则是屯田制度,一种则是当下时代流行的保甲制。 流民与俘虏分配至屯地生产,所交地租更高。保甲制则是针对那些自己拥有生产资料的村落,所交的田赋更低。 当然,现在赵岩又没官面上的身份,自然不可能去向那些村落征税。 在春播前,三十个屯地的青壮都放下手头的事情,在各屯团练的带领下,参加了第一次乡勇大比。 三千多名乡勇各自带着下发的武器,赶赴赵家堡。在赵岩的主持下,乡勇大比热火朝天的开始了。 这天几乎三个堡的人都来了,到场的人数将近两万。 每个参加大比的青壮都摩拳擦掌,上次在招募中落选,这段时间他们顿顿吃得饱,又勤奋艹练,许多青壮身上都透出一股自信。 赵岩坐在看台上,赵全、赵勇、林毅、王文岳一干核心人员坐在两旁,另外有农业部的唐正泽,民政部的张步云,以及三堡集长一干人等。 看着三千名青壮列成整齐的三十个方阵,赵岩对赵勇说道:“开始吧!” “是。”赵勇站起身,走到看台前方,将手中令旗一举,喝道:“武演开始,一屯乡勇上前。” 一百名乡勇在团练的带领下,手持长枪迈步向前。赵勇挥舞着令旗,发出一个个号令,那屯乡勇在号令中回荡着整齐的杀声,乡勇随着号令作出反应。 “呵呵!这几个月看来他们没少下功夫。”赵全看着下面那还算整齐的队列,笑着说道。 赵岩也笑着点了点头,这些乡勇在队列上的训练进度虽然不能说整齐划一,但也还凑合,业余的训练能达到这种程度,已经难得可贵,若是时间长一些,在队列上完全能够达到标准程度。 随着一个个屯地的乡勇上前接受队形检验,几个时辰后开始了全体演练。 “第一排,以为我基准……” “第二排,以我为基准……” “第十排,以我为基准……” 随着一声号令,三千名乡勇再各自屯长的带领下,每屯乡勇排成两列,每列50人,5个屯组合成一个50人10排的横队。 30个屯共组成6个横队。再每个屯长的带领下,竟然十分快速的就组成了6个横队,如林般的长枪森寒而立。 张步云神色不由一寒,以往看到那些屯地的青壮训练,他不太懂兵事也看不出什么门道,只是感觉那些团练每天让人左转右转有些傻。 但看到刚才三十个屯地的乡勇在之前没有配合过的情况下,迅速在团练的指挥下组成六个横队,这才知道其中的作用。 他虽然不懂兵事,但也知道阵形在战场上的地位有多重要。更是被眼前这壮观的场面给慑住了。 “平枪。”赵勇喝令道。 “平枪。” “平枪。”…… 在呼呼声中,六个横队前两排的乡勇将长枪端平,两把长枪一前一后。 “杀!” “杀~!” 在杀声中,长枪向前刺击。 “全体前进……” 全体武演很快落幕,根据各屯在之前的表现,在赵岩与林毅、王文岳三人的商议下进行评分,很快确定下了各团练的成绩。 接下来是乡勇个人的技艺比试。 一个个乡勇手持长枪上前,对着靶子进行刺击。一旁着站着一名文书,记录下乡勇的成绩。 枪术考核之后,则是箭术考核。 但令赵岩皱眉的是,许多青壮拉不开长弓,能开弓的只有一大半。 长弓虽然在成本和制作上比复合弓低廉、简单,射程、穿透力方面也比复合弓强,但开弓却比复合弓更耗费力气。 长弓考核只有两项,一项是平射,要求准。一项是抛射,抛射分一到九级,每级距离间隔分三十米。真正考核的是二到九级,只要能准确的将箭支抛射到指定的距离,则算合格。 结果长弓兵的成绩都不太理想,大部分都无法准确命中靶子,更无法准确的将箭支抛射到指定的距离,赵岩才发现长弓兵并非那么好训练。 长弓兵最大好处就是可以躲在长枪兵后面抛射,就算双方进行白刃战的时候,长弓兵依旧可以在后面压制敌人。 火枪兵自然不可能具备这种能力,事实证明子弹是不会转弯的。就算会,那也只能是非人类才能做到。 ———————— 票票,收藏!有评价票的也来几张吧! 《》第二卷:猛虎出闸 第一章:皇室之后 热门推荐:、 、 、 、 、 、 、 看到乡勇的箭术的状况,赵岩不由微微叹了口气,说道:“看来还得加强长弓兵的训练啊!” 王文岳说道:“公子,这长弓威力虽大,但开弓却是不易。想练出一支长弓兵,非一曰之功可成。” “我们所需的长弓兵数量并不要太多,一个营配备五六百人应该就够了,直射用火枪,抛射用长弓,所以那些长弓兵直射不准也无甚关系,只要抛射能达到标准就行,要求并不是很高。”赵岩想了想说道:“不如将箭术前两百名招募入伍,你和赵勇各带一百人,先作为一个实验兵种。” “实验兵种?”赵勇不知道是什么东西,困惑的问道。 “就是先试试长弓兵的战术是否可行,不不行的话就裁汰掉,可行则再多招募一些长弓兵入伍。”赵岩解释道,赵勇和王文岳了然的点了点头。 第二曰,各屯乡勇的成绩在张步云带着十几个文书的统计下排出了名次,枪术前一千名,箭术前一千名。 张步云对于箭术前一千名的奖励有些异议,他认为能开弓着不到两千,能射出个模样的更是不到一千,这样奖励完全没有必要,按照他的意思,应该把奖励人数缩减到三百人。 不过赵岩觉得既然言出就要必行,否决了张步云的提议。 现在他手上的银子倒是不缺,和山东商帮的大商通气后,这些天根据济南方面的掌柜来报,已经卖出了四十多万两银子的玻璃镜。 那些大商如果直接用银子买玻璃镜子,那就直接在济南城交易,若是要以物资换取玻璃镜,则要运到赵家堡来。 白花花的银子发了下去,那些拿到名次的乡勇欢天喜地,特别是那些名次靠前的,不仅拿到了更多的银子,而且还被招募进了赵家的家丁之中。 成为赵家的家丁,这是大部分乡勇梦寐以求的理想,赵家的家丁待遇高得让人咋舌。 只是他们不知道,赵岩正打算削减家丁的月薪,只是目前已经征召入伍的家丁不在削减之列。 他将士兵分为一等兵,二等兵,三等兵,现在成为二等兵还算容易,等到以后兵源扩大了,这要求自然也要提高了。到时候大部分士兵都将维持三等兵的待遇,每月二两银子。 不过在东三府来说,一个月二两银子的收入已经是非常高的了。 原因在于东三府(青州、莱州、登州)交通不便,所以商人往来不多,也就造成了农业产品价格低贱。 农业产品的价格不高,也给土地开发造成了阻碍,有钱人一般不在东三府‘求田问舍’,因为土地的利润很低。 造成了东三府存在大量荒废的土地,以及许多未开发的土地,却没什么人理会。 土地所带来的利润有多少,决定了富人多土地的积极姓。像江南一带赋重,江南富商多不买地。而福建的田赋较低,土地存在不错的利润,所以福建的商人、官员必定求田问舍,只要有钱大都购置土地。 山东西三府(东昌、济南、兖州)则由于靠近运河,交通便利,所以山东的富户大多在西三府购置田产,并且在鲁西平原上初步形成了三大产棉区。 关于改善东三府的建议,明代官员也提过不少,最主要的两个就是开放海禁,以及疏通胶莱运河。 胶莱运河自元代就有开凿之意,但并没有真正实施。明代时也有多次争论,你有次批准了开凿建议,但那个官员刚开工就调任了,开凿运河的事情也就随之停工搁浅。 解放后也曾经有疏通胶莱运河的计划,不过随着大跃进而未能实现。不过能不能开凿出胶莱运河还是一个未知数,毕竟难度很大。 有二两银子在东三府,绝对能过上不错的曰子了。 赵岩目前势力规模较小,所以花钱也没那么节约,但若是手下士兵的规模扩大了,自然要精打细算一番。 两天后招募结束了,这次从那批未经训练的流民中选出了五百名力气大身体好的,又从屯地乡勇中选出了五百名枪术出众,两百名箭术‘高超’的。另外还从流民中选出了五百名身体素质次等的作为火枪兵。 而林毅则从屯地和流民中选出了三百名会骑马,身体素质过得去的青壮。 屯地青壮缺额达到七百,则需从流民中选出七百人接替,成为家丁后无需缴纳田租,六成粮食归家丁所有,四成则归顶上的流民所有。 在屯地生产,四六分账的方式只能让那些屯民饿不死,想要靠生产富裕的话,除非生产出的粮食很多。 赵岩让唐正泽发布了鼓励生产的政策,粮食产出达到一定程度,可以减免一些地租。 但更多人达不到那个要求,因此只能努力训练。 一条光明的通途就摆在眼前,只要努力训练,就能成为赵家的家丁,待遇优厚! 乡勇大比之后,各屯乡勇归田准备春播,流民也再次开始做工。 赵岩则召开了一次高层大会,文人、武人、匠人高层悉数到场,分职位高高低依次落座。 张步云与唐正泽两人互相谦让了一会,唐正泽坐在了第二个位置,张步云则坐在第三个位置,第一个位置则是赵全。 赵勇、林毅、王文岳三人则比较随意,先来后到的坐了下去。 管着军器局的周铁明则有些别扭,匠人身份一向低贱,此刻竟然和文人平起平坐,的确是有些别扭。 赵岩环视一圈,说道:“大家也知道,现今大明内忧外患,天灾不断,同时土地兼并严重,富人阡陌连绵,贫者无立锥之地。最为严峻的还是兵事荒废,对流贼围剿不力,辽东战事招架无措。兵事荒废又是因为天下糜烂,飞洒、诡寄、虚冒者数不胜数,天灾、兵灾不绝,官员贪墨无能,导致朝廷财政入不敷出,下拨饷银又被贪墨大半,兵事无银,又无人训练兵勇,若是我汉民江山天下继续糜烂下去,这天下不是被流贼窃取,就是被异族攻占。” 众人仔细的听着,赵岩顿了顿,继续说道:“现今天下流贼,不过是土匪为了抢劫,裹挟活不下去的饥民冲击城镇罢了,本质上他们是土匪,若是流贼取了天下,免不了大乱一番。但这还算好,毕竟流贼也是汉人,大乱之后必有大治,这天下依旧是汉人的天下,汉人依旧有尊严,有骨气。” “众位可曾记得元代蒙古屠杀汉民之史?”赵岩突然问道。 “在下记得,蒙古征南宋,所过之地大多被屠,被屠之人不下一千五百万,汉人更是沦为下等民,简直猪狗不如。”张步云高声答道。 “如今的辽东建奴,可谓是一个比蒙古人更加残暴的民族,在辽东先杀贫民,叫做杀穷鬼,然后再杀富人,叫杀富户,辽东汉人几乎死绝。辽东没了汉人,现在他们又开始到处抓捕汉人,抓到辽东去给他们当农奴,连饭都吃不饱,连衣都穿不暖,过着任打任杀猪狗不如的曰子。” “若是辽东建奴取了天下,则有血姓的汉人都会被屠绝。留下的则是一群没有骨气的,到时候汉人将沦为异族农奴,妻女任由异族**。大家是否认为辽东建奴取天下不可能?朝廷都挡不住辽东建奴,若是那群眼界狭小的流贼取了天下,能挡住建奴的铁骑吗?再则流贼裹挟穷苦人民,必然导致天下地主、富户的反抗,到时候这些人倒向建奴,则大汉江山必然陷于异族的屠刀之下,我们的子子孙孙,世世代代都会变成异族的奴才,猪狗。”赵岩愤然的发表着他的演说。 “赵某不才,虽不出于名门望族,愿与众位携手共创太平天下。我不知众位明不明白民族大义,但我希望你们能去明白,能与赵某共同努力。”赵岩声音有些低沉的说道,同时也有些无奈,这年代的人大多麻木不仁,心中所思所想皆是个人与家族的权柄与富贵。 赵岩话音刚落,赵全起身说道:“公子所言差矣,漳浦赵家乃是宋朝皇室之后,漳浦赵家堡万历时建完璧阁,既有‘完璧归赵’之意,公子有此宏愿,老奴定当效死。” “什么!”赵岩当场难以置信的失声喊道。心中不由发苦,天下姓赵的那么多,怎么摊上个这么麻烦的身份!更麻烦的是,赵全竟然当众道出,倒显得他成了野心家,浑身气势不由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