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新朝》 第一章 毕业论文 公元2020年4月12日,一个名为“历史四人组”群聊中,“我跟你们说,我毕业论文就准备写新朝了,新朝虽然只有短短的十五年,但正是这十五年,我发现王莽这个人很有趣,而且这段历史的风评很不好,这是历史的通病,越短的王朝,名声越差,像秦朝啊,隋朝啊,他是他们没被骂的那么惨,新朝争议太大了,历史的惊人巧合,导致现在人都以为王莽是现代人穿越过去的,这样肯定吸引导师的目光,这个论文可以”南京市锦绣小区401室一个放满了历史文献的房间,一个坐在电脑面前的青年,脸上露出激动的神色说道。 这名青年就是南开大学历史系一名大四的学生王安,因为疫情原因在家里已经待了四个月的王安,正在面临交毕业论文的时刻,而这个群聊,就是他宿舍的群聊。 “得了吧,你选新朝,小心导师给你毙掉,这么多专家都研究不过来,你一个大四学生凑什么热闹啊,消消停停的研究唐朝,汉朝,他不香么”群中一个名为赵凯的说道, “安哥,凯哥说的有道理啊,你上来就研究那么复杂的,这个辩证就够你受的,谁知道那些专家是看好王莽还是不看好王莽,还有1个月了,咱们赶紧的吧,安哥选点低难度的,咱们宿舍一起讨论讨论,就都毕业了,该考研就考研,该工作就工作”群中一名为周正的说道, “不是,凯子,正啊,我疑惑了太久了,我自从接触了历史就纳闷王姓,这么一个大姓,一个皇帝没有,这不科学啊,后来发现了王莽,结果一查,都是说王莽穿越了,结果还是没打过位面之子刘秀,2万兵力打了42万军力,这比白起都狠啊,结果一看让流星雨砸死一半,我那个时候不懂啊,所以一直就想考到好大学历史系,这不来到咱们这,如今终于有机会了,我怎么能甘心啊,我也想了好久,终于下定了决心,”王安双手紧握,一脸激动地说道。 王安从小就喜欢看历史,《史记》《汉书》《资治通鉴》等等虽然看的不太懂,但他喜欢看,看不懂就查询,《百家讲坛》他更是每期必追,作业可以不写,但是《百家讲坛》不能不看,因为此事,王安没少挨揍。 “凯子,正,咱们支持支持小安子吧,咱们一起3年多了,你们还不了解他,他认准的事九头牛都拉不回来,犟种,不过小安子,你论文写完,毕业了,进入社会可不能这样了啊,要学会变通,你看你最想了解的王莽他多复杂,你在看你,整个一个愤青,还是一个有文化讲道理的愤青,我长这么大,也就你能拿举例事实能给我说服了,你都不该学这个,我感觉,你学法学,将来一定是一个有名的大律师,学这个都耽误你了”群中一个名为赵猛的说道, “谢谢猛哥,凯子,正,我这个论文肯定麻烦你们几个一起帮我找资料哈,回学校请你们喝酒,哈哈哈,”王安一脸兴奋的在屏幕前说道,说完就挂断了,靠在了座椅上,看着天花板,脑海里像放电影似的开始回忆起了新朝王莽的种种。 王莽先后杀掉了3个儿子,为他赢得了巨大的道德声望。但是,因为新朝的垮台,人们又把他钉在了耻辱柱上。 这是一个怎样的人呢?史家说他是“乱臣贼子”,后世也有人称他是以修齐治平为己任的“圣人“。 王莽生在西汉末年显赫的外戚家族,他的姑母王政君是汉元帝的皇后,汉成帝的母亲,生在这样大家族本应是锦衣玉食的生活。可惜,王莽少年丧父,让其成为了豪门内的穷孩子。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话对王莽尤其适用。在其他堂兄弟声色犬马的时候,王莽在苦读诗书。困境磨练了其意志,青年时期大伯父王凤生病,王莽衣不解带,亲尝汤药,侍奉于病榻前,为其赢得了孝贤之名。 王凤感其孝心、孝行,临终前向太皇太后王政君推荐王莽入仕。自家出了位孝贤子弟,太皇太后自然欢喜万分,大力提拔。王莽先是获封黄门郎,步步升迁,29岁那年被封为新都侯,是王氏家族同辈中封侯第一人! 年纪轻轻就得以封侯,照常理,不是该鲜衣怒马,意气风发吗?王莽没有,他广撒钱财,赈济门客,结交天下英才。再次赢得一片赞誉之声。 如果说王莽是在沽名钓誉,但他却能始终坚持如一。38岁那年,王莽接任大司马一职,成为国级领导,但他却更加的勤俭谦恭。母亲生病,王公大臣的内眷纷纷探望,王莽的妻子居然身着布衣迎接,足见其治家节俭。 汉成帝驾崩,汉哀帝即位。汉哀帝祖母自持身份贵重,与太皇太后王政君并坐。饱读儒家经典的王莽为维护礼制,不惜得罪哀帝祖母,出言反对。招致罢官隐退。 隐退期间,王莽的次子王获杀死一名奴仆,王莽大义灭亲,逼迫王获自杀谢罪。此举为其赢得了朝野上下的一片赞誉。汉哀帝征召王莽重新入朝为官。 汉哀帝驾崩后,因其无子,太皇太后王政君代为理政,成为实际上的最高权力者。太皇太后再次委任王莽为大司马管理朝政,立9岁的中山王为帝,史称汉平帝。 为了政治需要,王莽逼迫成帝、哀帝两帝的皇后自尽。又迅速扫平两帝的外戚。同时将平帝的母族隔离在封地,不许进京。王莽的长子王宇同情平帝母族遭遇,命妻兄深夜泼血,以警吓王莽。事情败露后,王莽下令将平帝母族全族屠戮,令其妻子产下婴儿赐白绫。王莽用铁血手腕稳定了主少国疑的政局。 平帝14岁病亡,2岁的刘婴即位。王莽被封为“摄皇帝”。长安儒生哀章进献铜匱,内有汉高祖刘邦禅位王莽的诏书。王莽放弃了做周公,要当真皇帝了! 在一片劝进声中,在太皇太后的愤怒中,王莽被拥立为帝,建立“新朝”。 登基为帝的王莽,决定效仿古人,依托先秦古代制度和儒家经典,进行一场全方位的变革,实现富国强民的美好愿景!建造儒家中的“理想国,”王莽的变革,触犯了地主豪强的利益,民众也不满意,变革彻底失败。最后新朝被推翻,他本人也被杀死,头颅挂在街市示众! 第二章 我没想穿越啊 一个人可以伪装一时,不能伪装一世。如果真的有人能够伪装一世,谁又能辨明他的真伪呢? 王莽就是这样一个人,你无法辨别出的真假,正如白居易诗中所言:“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新朝和其他短命王朝一样,在史书中的评价都不正面,王莽本人更是被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对于这个谜一样的人,王安实在好奇的很啊。王安相信他能一窥其真容,能解决儿时的疑问。 想着想着,王安起身准备去拿资料,继续他的探究王莽之路,然而脚底下有一本书踩了上去,书滑脚自然也跟着滑,他的椅子带有轮子,王安双手一使劲椅子跑了,“卧槽”王安大喊道,磕到了桌角上,随之失去了意识。 居摄元年末(公元8年) 夕阳西下,古老的长安城中,各大街道上人流惨淡,一片萧索,有一种暮气沉沉的感觉。 都说人间九月有幸事,可不知什么原因,这天气越发的寒冷,也是寒风阵阵,割人面皮。 一阵阵冷风吹过,让长安城街上低头行走的行人紧了紧领口,让原本无精打采的脑袋稍微的清醒了一些,加快步伐往家走。 夕阳洒下的最后一抹余辉,斜射在黑色琉璃瓦上,将黑色琉璃瓦映照的闪闪发光。 一个少年坐在一个亭中,手里拿着一块琉璃瓦,单眯着眼睛,观察着眼前这座府邸,眼神里透露出阵阵疑惑。 华丽的府邸在夕阳的衬托下,偶尔有霞光闪烁,却又显得苍凉和森严。 “殿下,您吃点饭吧” 只见远处,站着几个穿着汉服的太监喊道,他们正焦急的请这位坐在亭中的少年走来。 少年继续玩弄手中的琉璃瓦,没有理会他们,只是静静的看着远方,思考着未来的规划。 他叫王安,是摄皇帝王莽的第三子,他今年14岁,是公元前6年,王莽隐居新都和孝睦皇后王静烟所生,三年前他重生了,他大哥王宇二哥王获作为两件重大事件主角自裁了。 对于来到汉平帝元始五年,王安开始是比较惊讶的,因为他竟然穿越了,他以为是个梦,直到第二天,他发现还是没有改变,并且他在睡觉期间做梦了,他就感受到了惊吓,直到后来慢慢接受了。 他虽然喜欢新朝的历史但不代表他想来啊,本以为有金手指,但是已经过去3年了,也没有金手指出现。 历史上的王安,病逝,应该是什么不治之症,经过王安的调查研究,历史上的王安并不是什么不治之症,而是厌食症,单纯的给自己饿的营养不良,从而病逝。 王安还挺高兴,因为历史上,王莽一共六个儿子,前四个儿子的出生没有一本文献记载,野史或许有记载,但是王安并没有发现,只有王兴,王匡有所记载,王兴,王匡是两名战将,讨伐刘秀从而战死。 王安想到现在是居摄元年末,又有点犯愁,脑袋发蒙,因为今年发生的事情毕竟太多了,是历史的转折点。 居摄元年王莽在朝中的势力如日中天,几乎等同于皇帝,但就是这一家独大,引起了以刘氏宗室为主的反对派的反弹。 首先是安众侯刘祟发难,刘祟率领百余人进攻宛城,结果连城门也没有攻入就失败了。 第二年九月(公元7年),东郡太守翟义起兵,拥立严乡侯刘信为皇帝,通告各地,长安以西二十三个县的“盗贼”赵明等也起来造反。 导致王莽十分恐惧,饭也吃不下,每天都抱着孺子婴在宗庙祷告祈福,又模仿《大诰》写了一篇文章,通告各地,说自己摄位是临时的,将来一定要将皇位归还孺子婴。 同时王莽不断调动大军镇压,攻灭翟义的部队。第二年,王莽派他的从弟王邑平息了叛乱,就在这个时候王莽产生了称帝之心,被宗室和各大官员和平民百姓推到了皇帝位置上。 其实走到这一步,王莽除了开局不好,但到现在是绝对的一手好牌,可以说一手王炸,可以打出春天,就是这么一手好牌,也不知道王莽怎么出的牌,让刘秀差点反春天了,要不是他儿子王杰,王匡,和王氏宗族,他可能倒牌更快。 也就是今年刘秀该被送进宫了,刘秀是汉景帝的后人,按宗室碟谱,他与汉成帝同辈。为了宣示主权的合法性,刘秀将自己过继给汉元帝为子,然后王莽和刘秀竟然成了没有血缘的表兄弟! 这对相差四十岁,从没谋面的“表兄弟”身上,存在的相似点,竟然恰似孪生兄弟。比如,他俩都是以一介儒生登临皇位;他们致力于改革土地兼并、奴隶泛滥等一系列社会弊病;他们都有品行高尚为人宽厚的长者风范。 甚至连他们的缺陷都相同,王莽信谶纬,登基靠符谶,任命大臣也要听“上天旨意”。刘秀也一样,没有《赤伏符》打死也不肯登基,选三公要从《赤伏符》里找答案。 王莽搞了个“复合年号”,“始建国”加“变动年号”(始建国天凤、始建国地皇),刘秀也学习王莽,来了个“建武”加“变动年号”(建武中元),成为历史仅有的两个特例! 刘秀满嘴喊着“王莽篡汉”,其实他的政治路线,完全照扒王莽!甚至说,在刘秀的心目中,王莽就是他的偶像! 后人被史书误导,说什么王莽虚伪、王莽道德败坏、王莽失掉民心之类的说唱,那都是文人士大夫的政治宣传! 包括刘秀在内,无论他多么崇拜王莽,他也会毫不犹豫地将王莽踩在脚下,但这不代表他的内心世界,更不代表历史的真相! 王莽是孤军奋战,没有强大的政治势力支持,而刘秀则找到了靠山——士族豪门集团! 不是王莽目盲,而是他本就身处“历史空白季”,他的使命就是世族豪门的“助产师”! 第三章 面见王莽 王安重生到了这个风雨飘零的年代,即将见证这可歌可泣的悲壮时代,这个“历史空白期。” 生逢乱世,又知道结局,王安本想凭借后世学识,专业知识,施展抱负,指点江山,改变这一切,结果却很现实。 即便身为摄皇帝第三子,在三年的时间里,他几乎没有任何改变历史的建树,最多就是在府里写写各种规划书,搞搞小发明创造什么的。 他太小了,即使表现的如神童般,也无法争破这封建的牢笼,他这三年使自己的体魄也恢复到了正常人的水平,每天都在锻炼。 王安曾找了几次机会和王莽提过不少建议,不过因为人小言微,王莽并未将他的话放在心里,只是告知王安好好养病,一定要把身体恢复好。 唯一一件被王莽采纳的事情是,王安建议整顿军队,训练出一支军纪严明,战斗力强悍的军队。 因为公元7年九月,东郡太守勾结刘氏宗室,聚集十万人造反。同时,关中盗贼接连响应,又聚众十余万人攻击长安,战火甚至烧到了未央宫附近。 在这危难之际,王邑临危受命,奉旨平叛。仅仅用了两个月,王邑就平定了这二十万大军,真正地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最后被王莽封为威宝之臣。 王莽手下奇人众多,就是没有统筹大局的,王邑虽然可以但是到新朝后期,王邑也无法合理的管制军队了。 王安无奈,说到底还是自己太弱了,人人都当他是小孩,顶着嫡三子的身份也没用。(因为老大老二都自裁了,他嫡三子就是最大了。) 直到12岁那年身体恢复好了,可以出来读书了,王安才正式被承认嫡三子的身份,拥有很多权利,要不然连这点权利他也没有啊。 王家读书学习源于王莽曾祖王贺,汉武帝时官至绣衣御史,曾自我解嘲道:“吾闻活千人有封子孙,吾所活者万余人,后世其兴乎!”然而他的曾孙子王莽真给他争气,建立了王朝。 见王安发呆不语,一个为首的小太监只得跪下,苦苦哀求道:“殿下,您吃点东西吧,您都一上午没吃了。” 王安轻叹了一口气,将手中琉璃瓦扔到一旁,这才熟练的手撑石桌,站了起来。 他摆着手道:“起来吧,李源,你怎么每次都这样唠唠叨叨的,扰人清闲。” 这位李源,然后官拜常侍,差不多二十岁,是王安的伴读太监,也是他的大管家,平日负责照顾王安的生活。 李源对王安忠心耿耿,他虽年龄不大,却很清楚,王安是他的未来,因为现在外面王莽民心所向,即将登大位。 将来陛下登临大位,王安就是太子,太子殿下在登临大宝,自己就是从龙之功,能封爵,位列宦官之首,走向人生巅峰。 “奴婢也不愿打扰殿下,只是担心万一被夫子知道殿下这举动,会告知陛下啊。”小太监李源轻声道。 “本宫还怕他不成?”王安轻哼了一声。 一想到这些只会借着民心想推王莽上位,满足自己私欲的人,他就怒从心生。 这帮人虽然平日喊着廉正奉公,振兴吏治,革除弊政的口号,然而实质上却沦为了大地主,大商人利益集团的代言人,对征款赈灾行为极力阻挠。 历史上,新朝灭亡的直接原因是那关键的几场仗打败了,有人把这几场仗的失败归根于王莽的不是正统。 实际呢?哪一场不是因为拖的太久,朝廷没钱打了,然后征收赋税,导致民心大失,从而跟随刘秀起义的人越来越多。 税不让收,没钱打仗了,导致打败仗了,再把锅甩给皇帝,世族豪门这手玩的可真是溜到起飞。 商税不让收,一味的把税强加在农民头上,结果让本来已经遭受了世族豪门的农民们更加苦不堪言,最终在一些头铁的带领下,纷纷聚众造反。 农民造反,朝廷平叛,平叛花钱,没钱收税,再收农税,快要饿死,农民造反....... 这还玩毛线啊,这一套下来,哪朝哪代都坚持不住啊,这也是王莽一手春天牌,然后拆着出三带一的原因。 这就是王安憎恨世族豪门的原因之一,同时他也不怕一些夫子打小报告。 按照未来新朝嫡长子继承制度,老大老二都没了,老四太小,老五老六也不是嫡系,加上王安与阿母极深的感情,只要王安自己不作死,可以说他的地位是无可动摇。 王莽的“托古改制”没有动继承制度,而且没有自己的帮助,王莽肯定废啊, 就在他思考间,一个身穿红袍的太监迈着小碎步走进亭内,尖声道:“殿下,陛下召见,让您过去。” “知道了。”王安点了点头。 进了内室,在两个年轻婢女的伺候下,王安换了一身黑色的便服。 王安振了振袍子下摆,对着李源道:“李源,告诉六十三家兵法的在世传人,数百位的奇人异士,让他们多研究新玩意,我都画图了,别天天在那混吃等死” “是!”李源连忙应下,并伸手将王安搀扶着,迈过门槛。 王安这段时间在回忆汉朝先进工艺,能复原什么出来,他花时间让人找水晶,制造出望远镜,结果没有任何成效,他在想能不能用其他替代品。 “薛听双,范轲”王安大喊道,顿时,两个身材高大者手持银锤的卫士,龙行虎步而来,迅速出现在王安的面前,昂首挺胸:“诺。” “跟我去见父皇陛下”他拍了拍了拍两人的手臂,他其实想拍两人的肩膀,奈何两人太高够不到, “诺”两人应到。 薛听双,范轲是王莽亲自从四先锋编制的将军里选拔出的,经过两年的教导,早已对自己忠心耿耿,整个府邸的太监婢女,皆对王安忠心耿耿。 一个穿越者,985.211的历史系高材生,两世加起来三十多岁的人,嫡三子的身份,如果连这些人都搞不定,那跟头猪有何不同? ================================ 关于称呼,因为是西汉,建立新朝后,又是一段历史,而这段属于历史空白期,全部被刘秀删除了。 因为王莽为摄皇帝,所以称为陛下。 汉代女子下人自称“婢子” 《礼记·曲礼下》“自世妇以下,自称曰婢子”。 《左传·僖公十五年》 “若晋军朝以入,则婢子夕以死”。 《左传·僖公二十二年》“寡君之使婢子侍执巾栉,以固子也”。 汉朝称呼自己的上司,一般称公、君,也有称官职的,还有成称“大人”的。 《后汉书》 钧曰:“大人少有英称,历位卿守,论者不谓不当为三公;而今登其位,天下失望。” 而对于女主人一般称为“夫人”。 《礼记·曲礼下》:“天子之妃曰后,诸侯曰夫人”。 《汉书?文帝纪》说:“七年冬十月,令列侯太夫人,夫人…无得擅征捕”。 第四章 殿下大才 王安走在去书房的路上,思考着今日要说的章程。 突然间,他眼珠转了转,与走在身后的传话小太监搭讪道:“本宫看你面生啊,你是何时来到府里的?” “回殿下的话,奴婢赵丘,刚从外侍调过来五天,所以殿下对奴婢没有什么印象。”小太监恭恭敬敬的回答道。 王安点点头,道:“原来如此,恭喜公公升官了啊,本宫也没给公公备下什么礼物,小小意思,不成敬意。”王安不着痕迹的塞给小太监契刀五百。 小太监赵丘赶紧摆手,很是惶恐的说道:“这奴婢如何敢收啊。” 王安说道:“这是本宫赏你的,你就踏实的拿着吧,难道还有让本宫拿回来的道理?” “诺,谢谢殿下,奴婢收下了”小太监很麻利的将契刀五百放进袖口。 这契刀五百乃是王莽居摄二年(公元7年)第一次币改时铸造的,当五百五铢钱。 王莽币改的本意是将钱币大权牢牢掌握在朝廷手中,但实际上将老百姓的钱收进国库,造成大批百姓破产,逼得百姓揭竿而起。公元23年起义军攻破长安城,王莽被起义军杀死了。 “公公可知父皇找我何事啊”王安又道。 小太监往前快走几步,走到王安身旁,低声说道“听陛下说好像是要校考察殿下的学识,具体奴婢也不太清楚。” 王安的专业就是历史,自然知道西汉时期宦官是何等重要,所以说才买好这个太监,给予他契刀五百,起码有消息会告诉王安,不会隐瞒啊。 王安一听考我学识,心里踏实了,他专业就是历史,整个西汉谁能比他学习好,何况这二年他在不停的学习,那就是破纪录的存在,比那刘秀,云台二十八将,强上百倍啊。 整个西汉前期,**选用人才的主要渠道:一,是达到一定级别的官员,他们可以推举儿子或近亲之子为“郎”;二,是家庭财产满五百万贯的,便可以为“侍郎”,但做这种官时产生的费用是要自理的,再加上要上下打点,所以花费相当大;三,是具有某种特殊技能的,可以享受“特招”待遇。 会有一种就是察举制也就是科举制的前身。察举的标准虽仅有四科,但察举的具体科目却很多,主要有孝廉、茂才、贤良方正、文学(通常指经学)以及明经、明法、尤异、治剧、兵法、阴阳灾异等临时规定的特殊科目。这些都是功名,有了功名,便可实授官职。王莽便是由孝廉晋升的。 王安放开心思后,不一会儿就到了摄宫。 王安与王莽见过礼后,便通通观看王莽脸色,发现自己这个马上当登基皇帝的老子今儿个的心情挺不错的样子。 西汉自武帝以后,论灾异与禅让的风气颇盛行。时人认为灾异是上天对人君失德的谴责。 有在昭帝之时晆弘以及宣帝之时盖宽饶上奏禅位,更有哀帝之时听从方士儒生之言进行改元,但改元之后,西汉的衰运仍然没变。受灾异、禅让等观念影响的社会心理,为王莽进行代汉提供了条件,殊不知王莽信谶纬。 西汉末年,政治日趋黑暗,土地兼并更加严重,农民大量破产,或四处流亡,或沦为奴婢。在农民起义风起云涌、王朝统治摇摇欲坠之时,一些儒生开始对汉家国运产生怀疑,提出"汉家尧后,有传国之运"的说法,"易姓改命"论为更多的地主官僚所接受,这也为以后王莽托古改制奠定了基础。 王莽登基伊始,即附会《周礼》,设想了一整套对社会进行"复古"改革建造“理想国”试图缓解自西汉中叶以来形成的种种社会危机,并谓之曰"新政"。 "托古改制"的核心内容如下: 一、王田制:土地归国家所有,禁止自由买卖。 二、奴婢制:改奴婢为"私属",亦不得买卖。 三、实行"五均六莞",即在国都长安及"五都"(洛阳、邯郸、宛城、临淄、成都)设立五均官,**管理五均赊贷及物价,征收商税,经营盐、铁、酒、铸钱和征收山泽税。 四、改革币制。 五、改革中央机构,调整郡、县划分,改易官名、地名。 六、改变少数民族族名和首领的封号。 王莽最终失败了,这一失败,让王莽失去了所有。同时,永远钉在了“耻辱柱”上。 后世对他的评价褒贬不一,也有人说他篡汉、改革家、荼毒社会、爱慕权势、刚愎自用,待人处事喜怒无常! 对此,王安并不想做什么评价,既然来到了汉末,那就慢慢看呗。 王莽看着王安,提起一些情绪,问道:“皇儿,最近一段时间在跟夫子读书都学了什么呀?” 王安道:“回父皇陛下,皇儿近日正在看《孙武兵法》和《六韬》。” “哦?你都已经看这些书籍了?《论语》和《孟子》可曾读过?”王莽疲惫的脸上透露出吃惊的神色。 “读过了。”王安点头道。 王莽听完一愣,心中暗道,这才读书两年的时间,皇儿居然都读过《论语》和《六韬》了? 我当年十六岁的时候才学完《论语》和《孟子》呢,至于《孙子兵法》和《六韬》更是二十岁的时候才开始看的。我得考一考他,可不能让他小小年纪就学会说谎骗人。 王莽皇帝想到这里,说道:“我有一个疑问,不知道皇儿能不能替我解答。” “请父皇陛下示下。” “古语既有‘君子远庖厨’,为何还有‘治大国如烹小鲜’这样的比喻?君子既然要远离厨房,怎么又能将治国比作做菜呢?岂不冲突?”王莽笑吟吟的看向王安,看他如何作答。 王安心里一笑,这个马上当皇帝的老爹这是在考他呢。 “回父皇陛下,‘君子远庖厨’,并非指君子要远离厨房,这句话出自《孟子》中的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意思就是但凡有血气的东西都不要去杀它,推崇的是不忍之心,让君子不要造杀孽,是孟子劝诫齐宣王要实行仁术。 而“治大国如烹小鲜”,则是出自《道德经》,表达的意思是治理一个大国不宜翻来覆去,不要动辄扰民,更不要乱折腾。” 王安的一番解答,顿时让王莽目瞪口呆,他只是心血来潮的考较一下王安,只要能说出这两句话出自哪里就可以,表示王安没有说谎,的确已经读过四书五经了。 可王莽没想到,这老三居然连意思都表达的无误,甚至连‘治大国如烹小鲜’这句出自《道德经》,却并非出自四书五经的话,都能理解的这么好? 这太让王莽震惊了,自己这太子,还真非他莫属了,真乃大才啊。 王莽的脸上露出了自豪笑容,大笑道:“哈哈,春秋甘罗,方七岁,举神童,吟诗作对,十二岁就被封做丞相。我儿不比他差啊。” 看见王莽十分高兴,王安虽面有笑意,但表现的很平静,并不因此骄傲自满。 这让王莽更加的惊讶,小小年龄就能做到如此,实属不易。 王安满意的点了点头,接着问道:“皇儿可熟读了?” 他觉得,能知道不代表熟读,知道文章意思也并不难,每天有夫子讲筵,万一这个问题在此之前有人对安儿提过呢? 不得不说,王莽想多了,他自己是穷苦出身,怕儿子骗他。 “自然可以!”王安毫不谦虚,他需要好好的表现,争取搞到实权,特别是军权。 王莽兴奋的也不知都该说些什么了,又接着说道:“来,陪我一起来批阅奏疏。” 王安一听,心中一震,就这么接触到了核心力量,未免也太简单了吧。 ========================================== 关于称呼的问题: 王莽为摄皇帝,王莽自称”予”。 但这个称谓一般是大朝和诏书里出现。但私底下和普通人无异,一般用‘我’‘吾’自称。而‘朕’这个自称不止皇帝能用,太后、皇后,也可以用在已出土文字可以证明吕,窦两位太后当政时所发布的诏书皆称朕,后人认为她们俩个借皇帝名义做事,其实不然,在同时代皇帝诏书上一般都自称“予”。大臣这些一般称皇帝为‘陛下’,亲近点的可以叫君上那些抱着大腿喊君上的要么是元老大臣要么是皇帝他们家亲戚。 汉代万岁这个词很普通,常用于普通人家祝寿用,比如祝某某老万岁。打胜仗也可以用比方说:大汉万岁。至于吾皇万岁~对不住您得到一千多千后唐朝才能见到。 第五章 批阅奏疏 汉代奏事或称上书,上疏,也可称为奏书,奏疏,上奏。 汉奏疏由于处于奏疏公文的初创阶段,且时代久远,因此后人对其分类多有分歧,李兆洛《骈体文钞》则将其归入策对,奏事,陈谢,驳议,弹劾五类。 而且汉代奏疏一般处理程序为:大臣奏疏送上之后,交于御史台批复,所以到王莽手里的奏疏都是御史台没法做主的文书,才会递上来需要王莽批示。 说是批阅奏疏,其实也就过个目而已,很多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比如说某个寺庙的主持圆寂了,某个地方有祥瑞之兆。 “这都什么事啊.....御史台这帮人这点小事都做不了答复”王安有些无语,合着当官的天天都上奏这些破事?和书中学到的完全不同啊! 新始祖王莽懒得研究,除了亲自操笔批红几个军国大事的奏疏,剩下的都让中常侍,黄门侍郎代笔,照着御史台拟的建议用御用朱笔照抄一边。 这样也导致了汉朝十常侍等宦官专权的事情发生,皇帝要是懒,什么都不看,事情自然就交给了宦官去做,朱笔、玉玺在手,也算无限接近皇权了。 王安在新始祖王莽身边翻看着这些奏疏,忽然听到新始祖王莽有意无意的问道:“朕听说你组建了一千五百人的卫队,是怎么回事?” 王安一听,显得很无所谓,看着自己的老子,认真道:“父皇陛下,如今到处都有反胃造反,皇儿想替父皇分忧,有朝一日上阵杀敌,荡平寰宇。” 新始祖王莽对王安的回答很意外,心道,我这个未来太子还真是个七窍玲珑心,自从病好了,整个人都变了,只是可惜了老大和老二了。 新始祖王莽并没有多想,叹了口气,道:“你才多大,还不能出征,等你再大一些替我分忧,现在啊,风雨飘零,多事之秋啊” 闻言,王安忍不住想要翻白眼,心道:“你得了吧,你再折腾下去大家都得完犊子。” 他当然不敢说出来,不仅没说,反而在内心深处还有些小触动。 不管这个便宜老子做皇帝合不合格,但做为一个父亲来说,是一个好父亲,从点点滴滴来看,新始祖王莽对自己的教导还是比较到位的,对自己的也是充满了殷切希望。 至于逼他大哥,二哥自裁,至于毒死汉平帝刘衎,也就是王安的大姐夫,这事完全扯淡,新始祖王莽当天就在家,都没接触过什么人,怎么可能毒死汉平帝刘衎。 从这三年点点滴滴来看新始祖王莽,证明他并非丧心病狂之人。 即便心中有些触动,但王安还是问:“父皇陛下,怎样才算长大?” 王莽一愣,他也没想到王安对出征这么执着,沉吟了一会儿,道:“有自己成熟的思想,独立有效的解决问题,学会忍耐和承受痛苦,这样才算长大。” 还有3个月,就到了初始元年十二月癸酉朔(公元9年1月15日),王莽就该登基称帝了。 五十四岁的新始祖,因为一系列的机缘,登上龙座,成为最短命王朝没有之一的掌舵人。 此时内忧外患层出不穷,积重难返,帝国风雨飘摇,奄奄一息。 王安也想看看新朝把新政推下去,到底是一番怎样的盛世,此时刘秀13岁,比他还小1岁,云台二十八将还没追随刘秀,王安岂能放弃这个机会。 “父皇陛下,孩儿已然长大想替您分忧”王安认真道,他在争取出征的机会,不然他怎么去收复云台二十八将和出去捞钱啊。 如果真等自己身体长大了,云台二十八将,新朝也就凉了,自己的下场会很惨的。 闻言,王莽笑了笑,也不生气,看了一眼一直站在一旁默不作声的许嘉。 这许嘉可不是寻常人,乃是那位宦官石显的后人,由于他长辈和王莽姑妈有关系,这才来到王莽手底下,成为心腹。 许嘉会意,从另一边的几份奏疏中抽了几份,呈给了王莽。 王莽接过后没有打开,直接转手递给了王安,让他分析和提出建议。 其中一道奏疏是从青州吕母发来的,驻守吕母的士兵,因兵饷无措,发生兵变,饥兵群起围攻官署,还有人鼓动民众起义。 飞虎将巨无霸率军镇压,捕获为首者十二人,立即处斩,兵变才被抚定。 根据《后汉书·王莽传》记载,巨无霸此人“长一丈,大十围,駋车不能载,三马不能胜,卧则枕鼓,以铁箸食”。 就是说,这位仁兄身高232米,比姚明还高6厘米;腰围整整2米,比“大鲨鱼”奥尼尔还壮实。普通马车装不下他,三匹烈马拉不动他,睡觉只能躺在战鼓上,吃饭也必须用铁筷子。因为要是用了木筷子,直接变成牙签进肚子里了。 可见,这家伙就是一个奥尼尔与姚明的合体,泰森与金刚的化身。按照各种评书演义的描述,这个巨无霸能以一敌万,杀尽豪杰,败尽英雄,天下无人是其对手。此人简直就是一个猛到极点的猛男! 殊不知,巨无霸不仅自己天下无敌,他所率领的那支“禽兽”部队,更是恐怖到了极点。 还有几道奏疏表达的意思差不多,有不少地方又发生***,这些灾民没有粮食吃,只能食树皮、草叶,树皮、草叶,吃完了就互相吃人。 王安看了批示,新始祖王莽下诏发三千契刀五百赈济青州吕母,樊崇,荆州南郡, 这让他眉头一皱,六千契刀五百也就三万五铢钱,到下面估计也被盘剥的剩不了几个子,根本就是杯水车薪。 就像新朝四年的时候,青州饥荒,王莽派遣御史赵寅丞带十二万五铢钱赈灾。 结果到了地方,被一层层的盘剥,真正用在赈灾上的连三分之一都不到。 如此贪污,难怪青州的农民起义不断。 新始祖王莽想让朱慈烺认清现实,于是开口说道:“皇儿,你对这些奏疏可有何看法?” 王安说道:“皇儿看了这几份奏疏,其根源其实就是缺钱。” 新始祖王莽点了点头,对于王安能一针见血的看出问题所在很满意。 看到新始祖王莽赞同,王安又接着说:“皇儿认为,国库要想增加财赋,应该开源,如鼓励经商,收取商税,但不能做杀鸡取卵之事,可根据商人的盈利情况,制定相应的税制,不得随便的增派等。” 另外是否可以考虑适当的提高一下商人的地位,允许商人捐爵之类,也可增加国库的财赋收入。 说道这里,王安停顿了一下,看了一眼新始祖,又接着说道:“朝廷还可以要发行纸币和统一货币,增加通货。” 新始祖王莽听完王安的话后,嘴巴微张,大感意外,这是一个十四岁少年所能说出来的话吗?这不和我的想法相同了么,不愧是我儿子。 新始祖王莽到了五十二岁,才能想到统一货币和发行新币,增加通货,然而他的儿子,十四岁就想到了。 然而,新始祖王莽却笑了笑,道:“皇儿,你小小年纪能有此见识,已然不凡,可你所说的这两点,确实难办。 收取商税,动了太多世族豪门,我也有意收取,可那些文官富商们不同意,朕没办法只能废除了。 至于你说的发行纸币,我发行了契刀五百,可是没多少人用,搞的民怨沸腾,现在不知道多少人还在骂我呢。 “父皇陛下,皇儿对此有一些粗浅的建议,纸币这东西可不能烂发行,发行多少需要以一些实物为根据,比如黄金,银子,如果发行过多,国家就回收不了,纸币才会贬值。” 王安见新始祖有些敷衍的点头,兴趣不大,无奈的继续道:“我朝幅源广扩,但对于灾害总的来说无非就有四种,一是涝;二是旱;三是天灾;四是人祸。 简单来说,南方要清理河道,加固堤坝,减少涝灾;北方要引水灌溉,多挖水井;到于天灾,我们人不可控,但是国库要钱粮充裕,还是可以做到一定的补救; 最后说人祸,也就是那些贪污工程款、救灾款、乱加税逼民造反的官员,对于这些人,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杀!” 说到这里,王安一脸的肃杀之气,大声说道:“不杀,不足以平民愤,不杀,不足以肃清官场,不杀,不足以平复父皇陛下之怒火,不杀,不足以还一个永乐盛世!” 当王安将四个‘杀’字说完,摄宫一片安静,落针可闻。 新始祖王莽听到这里,心里一震,诧异的看着王安。 不止是他,就连许嘉等几个值班的太监都没想到,一个虚岁仅十四岁的孩子就带有君王之威,居然能说出这样的狠话来,杀心如此之重。 新始祖轻拍了一下王安,说道:“皇儿的这些想法朕会都好好斟酌一下的,皇儿是长大了。” 王安在被新始祖王莽好一番神夸,王安感觉新始祖王莽对他的建议并什么兴趣,这让他很无奈。 现在只能是尽人事听天命了,但愿能有所改变吧,关键的还是低靠自己。 第六章 拜访王邑 其实,王安还有别的话没说,就是官职问题也很大,现在官职混乱,搞不清到底谁负责哪,乱踢皮球,他想说三省六部制,可是新始祖王莽,还没让他开口,就给他打发走了,这让王安十分无奈。 王安回到自己房中,开始思考拜将的事情,让李源带着仆人都退了出去。 ?现在刘秀13岁,邓禹才6岁,贾复还没出生,这就难搞了啊,一个第一谋将,一个第一武将,都不在,不对,亢金龙吴汉应该此时在渔阳郡贩马了么,心月狐寇恂应该在上谷。 这吴汉出身寒微,起家亭长,进入渔阳郡贩马为业。公元23年,率众归顺萧王刘秀,拜偏将军、建策侯。此后,斩杀苗曾、尚书令谢躬,平定铜马、青犊等流民军,忠心支持刘秀称帝。东汉建立后,拜大司马、广平侯,率军扫灭刘永、董宪、公孙述、卢芳等割据势力,攻打匈奴。因病去世后谥号忠侯,效法大将军霍光的丧礼进行。 而寇恂出身世家大族,原是新朝上谷功曹,后与耿弇一起投奔刘秀,被任命为偏将军、承义侯。此后,寇恂镇守河内,治理颍川、汝南,协助刘秀建立东汉。 将相和的典故就出自寇恂和贾复。 吴汉此时正在躲避官府追查;寇恂是世家豪门的,此时不受待见,一手好医术和善于治理政务;我此时去邀请必成啊,先扳倒刘秀两员大将,再去富春山青岫观请田备立三位当家的出山,有这几人助我,足可以自保了。 大当家的田备立,胯下马掌中镔铁月牙方便铲,纵横天下,无人能敌。熟读兵法,深知兵法,十八般兵刃样样精通,云台将中有不少是他的徒弟。 二当家的蔡少翁,提起笔来,诗词歌赋,文不加点,是个文人墨客。 三当家的隐士高贤严光严子陵,从严子陵登台拜将,到昆阳,五行山,云台拜将,这身后都有严子陵在背后策划。 安现在说这三人加起来就是个策划集团,田备立提供武,和徒弟,蔡少翁就开始写,严子陵就开始策划。这三人就是东汉版的三巨头。 “哈哈哈”写着写着,王安不禁笑了起来。也不知是在嘲笑刘秀的云台大将和策划集团即将被他挖墙角了,还是笑自己马上有几员大将了。 不过这一切的前提,是王安被外派,王安才能出去捞钱和拜将,否则这一切都是空谈啊,想到这里王安不禁头痛了起来。 “王邑”王安猛然站起,用手拍桌子喝到。 王邑乃是成都侯王商之子,也是王莽手下第一张王牌。以辅佐王莽代汉自立有功,拜大司空,封隆新公,后又兼 职司。 公元23年,绿林军立刘玄为帝,王邑与王寻征集精兵四十二万,号称百万,进攻绿林军,在昆阳(今河南叶县)大败逃归。绿林军攻长安,王莽被杀,王邑父子亦战死。 “李源”王安喊到。 “殿下,有何吩咐?”李源连忙跑进来,对王安行完礼后问道。 “你去准备一份厚礼,再告诉薛听双,范轲在门口侯着,随我去拜访叔父”王安靠在椅子上慢慢应到。 “诺”李源行完礼,连忙出去准备厚礼并告知薛冯二人。 过了一会儿。 “殿下,厚礼已备好。”李源跑进来说道。 “好”说完,王安起身就走,他并没有乘坐他的仪仗,而是步行,这是他病好了后的习惯。 毕竟重生在西汉末年,这个乱世,以后出去折腾,没有一个良好的体魄怎么和刘秀,世族豪门斗啊。 所以王安一直有所规划,如何强身习武。他可不想像王莽那样,打仗打着打着,让一个流民商人给捅死了,一点还手的能力都没有,死的如此憋屈。 原本王安在摄殿的行为是受到监督的,毕竟王安大病初愈,他的母亲孝睦皇后王静烟和父亲新始祖王莽都不放心。所以派常侍来服侍,说是服侍,其实就是监督。 王安知道接下来的历史走向,岂能不急,结果那个常侍,天天在王安耳旁说。这个不行,那个不行,叨叨起来没个完。 给王安气的,也可能是烦的,上去就给了常侍一嘴巴,“你想学石显?” 这一嘴巴可给常侍吓住了。一听石显更是慌得不得了。连忙祈求王安息怒,放他一条生路。 元帝刘奭“柔仁好儒”,身体也不好,不能经常上朝理事,熟稔事务、精通法律、精明能干,又善于揣摩元帝的心意的宦官石显很快受到元帝赏识,更是认为石显才是忠臣。 这石显就开始他的权术之路,汉朝差点让他直接折腾废了。但是显然这个常侍也不是石显那么聪明的人。王安只想让他闭嘴罢了。 后来这事不知道怎么就传到新始祖王莽耳里去了,叫王安过去,问他怎么可以做出这种事情。 王安就把封狼居胥霍去病,然后一顿猛侃,给新始祖王莽说的头晕目眩。最后还给了王安赏赐。 由此可见,王安嘴上功夫的厉害之处啊。 王安正在前往大司空府的路上,看到街道两旁十分萧瑟,脑子里十分不解,此时新始祖王莽还没有改政,也没有加重赋税,怎么会如此萧瑟呢。 王安没来得及多想,就到了大司空府王邑府上。府邸两旁有两个石狮和两个侍卫,显得十分气派。 “去告知叔父,就说侄王安前来拜访”王安上前一步道。 两个侍卫其中一人回了句“诺”就往府内跑,想必是认识王安,不然也不会应了在去通报府内。 没过几分钟,从府内走出一老者,请王安进去并告知他叔父王邑正在书房等他。 王安有点疑惑,怎么会在书房等他,没有多想,王安就跟随老者去往书房。 进了书房只见一人穿着白杏色宝照长袍,一条宝石红蛛纹带系在腰间,一头墨黑色的长发,有双明亮的凤眼,当真是铁骨铮铮。想必这就是王邑了。 “叔父,侄王安有事相求”王安对王邑见过礼后道。 第七章 医学史上的第一次活体解剖 “哦,何事相求,你这大病初愈才没二年,有事尽管说罢了,叔父岂会袖手旁观。”王邑看着眼前的侄子王安,一脸轻松的说道,仿佛没有他办不了的事。 也的确如此,位于大司空,新始祖王莽有时候有拿不准的事情都要寻找王邑一起商量着来。 前文也说过王邑他是怎么个牛皮,和父子俩如何战死。 “谢谢叔父”王安愣了一下才应到,他也没有想到王邑会答应的这么痛快,还没有开始演技和举例论证,王邑就答应了,当然,这也省的王安在费一番口舌功夫。 “叔父,如今天下动乱,父皇即将称帝,还有很多隐患啊,不得不除啊,不然建立新朝后,这些妄人还会霍乱父皇的江山啊”王安连忙道,他发现王邑有所愣神。 “我们现在的官员制度,问题很大,根本不清楚哪个部门到底负责什么,如果不是父皇叔父等人把持朝堂,怕早就是天下大乱,妄臣当道了啊”王安说完就静静地看着王邑,想看看王邑会有什么反应。 王邑愣了,他没想到一个14岁的孩子在跟他讨论天下大事,讨论动乱根本,他本以为王安来找他,无非就是新始祖王莽没给他钱,跑自己这来要钱了,结果来这一番话,属实给他惊的不轻啊。 “的确如此,官员制度也是兄长和我一直以来都在思考的问题,只是没想到你岁数不大,也有如此深得看法,等你父皇建立新朝,我们就会着手准备建立新的官员制度”王邑沉吟了一会便道。 “叔父,官员制度中还有世族豪门,官员背后的世族豪门才是真正的大头啊,他们推举家族成员出任官员。为家族大肆捞钱,导致民怨沸腾,所以才会有不断的起义”王安听完连忙回答道。 王安这番话可是戳了王邑一刀,因为新始祖王莽上位前期靠自己,后期完全是靠他们哥几个啊,虽说王邑哥几个有文有武,都是不是庸才。但是听王安有点想让他动世族豪门的意思,也有点不好受啊。 王邑没有回答王安,只是静静地看着王安。 这个便宜叔父,没有过激的反应,只是思考,证明他也想让国家强盛啊,只是有点犹豫不决,毕竟是自己大家族,虽有蛀虫,但也有舍不得。王安看王邑没有回答他,心里想到。 “叔父,其实我想出去替父皇平息贼寇,奈何父皇不同意。不知如何是好啊,还请叔父帮忙啊。”王安只是想给王邑心里埋下一颗种子,以后王安拔掉自己家里蛀虫时能让这些为国为家的家族老人心里好受点,不至于那么激动。 说白了就是王安想杀王氏族人,怕到时候王邑找到新始祖王莽跳出来反对他,那王安就不好办了啊,所以提前在王邑心里埋下颗种子,让他生根发芽。王安就能更好的除掉这些剥削民脂民膏世族豪门了。 王邑还没来得及说话,只见门外跑来一人,只见他身穿了件栗色冰蚕锦青衣衫,腰间系着暗深红色涡纹宽腰带,留着一丝不乱的头发,眉下是清澈明亮的虎目,身形结实有力,此人就是王邑儿子王睦。和他父亲王邑战死昆阳之战。 “父亲,伯父请您去宫里欣赏王庆孙什么血脉,熬,三弟你也在这啊,不如你也一起去,”王睦连忙说道。 “王庆孙?一个大胖子?”王安动了动眼珠,疑惑的问了下。 “哎,三弟你怎么知道,肯定是伯父告诉你得了。”王睦满脸开心的说道。 说起这个倒霉蛋王庆孙,属实是倒霉蛋创始人。 翟义起义被灭后,手下有个叫王庆孙的,这个人被活捉后,不知道是因为他身体胖大,还是因为紧张时间长了,还是王莽有其他想法,总之这位王庆孙成为大白鼠了——他被带到宫内后,扒光捆起来。王莽找来经验老到的太医和身手熟练的屠夫数名,攻克科研课题一样,对王庆孙进行活体解剖,细细剥皮之后,剃筋拨肉,摘心挑肝,用竹丝导引,几个人一顿忙乎,把王庆孙血管和经脉很仔细量了个够。 在这位“叛臣贼子”的哀嚎声中,王莽带领着几个御医和屠夫仔细科研,进行了我国医药史上最早的活体解剖试验……比欧洲早了不知多久。 不管怎么说,这位我国医药史有突出贡献啊。 “嗯,安儿一起去吧,你出征这事我会跟兄长说的,你不用急”说完,王邑就起身走出书房。 王安和王睦跟在王邑后面一起向外走去,在府外停着大司空的仪仗,王安和王睦跟着王邑坐了上去,往皇宫走去。 到了宫中,王邑直接去往新始祖王莽身边,王安和王睦就在一边站着,王安就看王莽身边还有几人就问王睦都是谁,王睦一一告知,直到王睦说那是柴文进。 王安一听,一下精神了,紧紧盯着柴文进看,柴文进似乎感觉到有人看他,回头看了王安一眼,似乎有些疑惑。紧接着转过头去与新始祖王莽等人继续对话。 这柴文进,可是刘秀前期的引路人啊,典型的身在曹营心在汉啊,他的夫人是窦氏,而窦氏的兄弟叫窦融,在朝中做吏部天官。 其实这俩人忠于汉室,表面上忠于新始祖王莽实际上巴不得新始祖王莽赶紧死掉,因为王莽挡他们的利益了。 刘秀这个东宫太子的名号就是他俩给鼓捣来的,找到南阳泗水王刘良,然后刘良又找到南顿令刘钦,这刘钦就是刘秀的父亲,然后刘秀就被到处过度,最后成了和王莽一辈的人了。 就在王安思考这会,新始祖王莽那边开始行动了,似乎是准备好了,不过王安没有靠近,他和王睦在远处观看。 只见为首的太医先从胸部开刀,随后几名太医都上去了,还有几个屠夫,王安远远看着他们解剖胸部,在解剖浅层皮肤,暴露出浅筋膜,观察,然后除掉浅筋膜,又观察深筋膜,边观察边说,旁边还有人记录。 这不愧是史上第一次人体活体解剖,看来古代太医也很厉害啊,没人指导,解剖步骤和现代差不多,而且人还活着,属实厉害。就是有点反胃。王安心想到。 第八章 群臣震惊 不多时,解剖完了王庆孙,王邑朝王安这边看摆摆手,表示让他过去。 王安脑中疑惑,叫我过去干嘛?叫我评价解剖手法? 王安对一众官员,不管官大官小都一一见礼,王安心想伸手不打笑脸人,我笑着,你们那我没办法,给你们留个好印象。也方便以后和你们亲密交流。 如果他们知道王安心里的想法,并且知道王安所谓的亲密交流就是抄家。 这些人肯定现在就把王安剁了,都不用等下一秒。 “听说你的卫队很厉害,带我们去看看”看见王安对官员一一见礼,新始祖王莽心中十分满意,这个老三很有礼节,不高调,便开口道。 “诺”王安应下,脑中十分疑惑,他自己也没跟新始祖王莽说啥啊,怎么就去考察卫队了?难道是王邑说的,但是这正中王安下怀。 “范珂,传令周豪让他在京营校场准备检阅”王安走出大殿对门外的范珂说道。 “诺”范珂领命后,飞奔而去。 等新始祖王莽一众走出皇宫未央宫,只见宫外摄皇帝的仪仗已经准备好了,加上众多大臣,呼呼啦啦能有几千人。 东汉分京师兵和地方部队,而京师兵分南北两军,南军为守卫皇宫的部队,而拱卫长安的部队称为北军,北军首领中尉,最早北军驻于未央宫以北并因此得名,所以拱卫长安的军营应该是在未央宫的北面, 南军的职责是守卫皇宫,桂宫和北宫都属于皇室宫殿,因此应该是南军的守卫范围, 北军则为八校,有明确驻地的是步兵校尉的上林苑苑门屯兵,长水校尉掌长安西北郊的长水、宣曲的匈奴骑兵;胡骑校尉领驻池阳的匈奴骑兵,北军人数众多,并不是全驻扎在长安城内。 而京营校场就位于雍门外,距离未央宫也没有多远的距离,也就几千米。 新始祖王莽突然说道:“皇儿,你这卫队等我们过去了,都够呛能集结好。” 距离短,而且一千五百人,集结起来难度的确不小。但是王安的私人卫队是从四先锋军精挑细选出来的,新始祖王莽的四先锋将选的人这会还是主要力量,所以人员都不差,后期战败,是人员补充的良莠不齐。 王安虽然是历史学专业但是记性还是比较好的,因为他是文科生,按照王安写的训练典籍和王安制定的训练科目,经过一年的训练,已经做到令行禁止,纪律严明,比东汉时期巅峰军队都强的多。 身为未来的储君,有私人卫队一千五百人,谁会这么不开眼来找王安的麻烦,没看新始祖王莽都不提这事么,这谁要提起了就是寿星公吃砒霜,嫌命长啊。 声势浩荡的皇帝依仗加上群臣的从桂宫和北宫中间穿过,在左拐直入雍门,到达京营校场。一行人以新始祖王莽为首直接上了点将台,群臣站在两旁,护卫在后面站着,只有王安和王邑站在新始祖王莽旁边。 只看校场一千五百军士,立在校场中央,整个队伍整齐划一,丝毫不乱,无论从哪个方向看过去,都是一条直线,所有军士都一动不动,仿佛一个个木头杆子,就算新始祖王莽登上了点将台,他们的目光依旧没有改变。 王安的私人卫队一千五百人皆是从四先锋军中选出的,清一色的壮汉,个个腰板挺直,英姿勃发,一个人如此就罢了,一千五百人都是如此,不免让人感受一股压力。 “摄皇帝,这些军士军姿整齐,比南北军,四先锋军,三显王军任何一军都不逊色啊”王邑在一旁说道,没敢把话说太大,因为还有群臣,谁知道这些群臣里面有没有反贼啊。 站在一旁的许嘉以幽怨的眼光看着王邑,仿佛再说,我才是陛下身边的首席宦官啊,这话不应该我来说么,你一个大司空抢我的话干嘛。 王邑似乎感觉到有一股幽怨之气,回头看了看,左右看了看,没发现什么,又和新始祖王莽说了起来。 这一千五百人的气势让新始祖王莽眼前一亮,群臣也都目瞪口呆,他们都见过,南北军,四先锋军,三显王军,但是总比这支卫队差了点什么!精气神?他们也不知道。 “好”新始祖王莽一喝。 闻言,王安松了一口气,生怕新始祖王莽有什么不满意,这一千五百人训练的这么久,其中还杀了几十个不听话的刺头,和扰乱民心的逃兵。才把这支队伍带成现在这个样子。这要还是不满意,那王安只能另谋出路了。 新始祖王莽一脸好奇之色对王安问道:“皇儿,这些军士你是怎么训练出来的。” 不止王莽一人好奇,群臣都抻着脖子,竖着耳朵等王安说呢。 “回父皇陛下,皇儿查了兵书,借鉴古籍,结合自己的想法,然后自己编写了一套训练之法”王安道 这个时候,全天下都等着王莽登基呢,老百姓称王莽为“圣人”,世族豪门也等着王莽上位,方便他们捞钱,殊不知王莽上位,第一件事就是动他们,世族豪门这才反了。 “古籍,难怪啊”新始祖王莽说道。 “他们每天训练四个时辰,还不包括晚上训练,突击训练”王安回道。 嘶,群臣和新始祖王莽皆是吸了一口凉气,如此恐怖的训练之法,难怪这些军士有如此之威啊。 “皇儿,开始操练吧”新始祖王莽说道。 “诺”王安应到,然后对新始祖王莽和群臣行了一礼,站在了点将台的最前方,对着卫队卫士长周豪打了个手势。 周豪是个三十多岁的武官,是从北军调到先锋军的,然后被王安相中了,就给拐跑了,四先锋军某个人还心疼好一会。 周豪见到王安的特殊手势后,立刻走到阵前,大喝一声:“立正。” “哗!”的一声,校场中所有军士立马站的笔直,本来就笔直的身材,随着这一声号令,仿佛笔直的捅破天际。这时他们才注意到新始祖王莽在前面检阅他们,他们更兴奋了,精气神更高涨了。 周豪大喝一声:“攻。” “欻”动作整齐划一,新始祖王莽笑了,王安笑了,王邑笑了,群臣也都笑了,只是有些人笑的身份不自然,也不知道是身体不舒服,还是看到如此震撼的场面被吓得。 第九章 先下手为强 周豪继续指挥,喝道:“列阵,进!” “咚咚咚”整齐的脚步声响起,仿佛钟鼓一样,直接轰击王莽和群臣的心上。一千五百军士,变成了一朵花,中军居中,右厢前军,右厢右军,右虞侯军,左虞侯军,左厢左军和左厢后军六军在外,大阵包小阵,大营包小营,各阵营相连。而且此阵还在不停地变化,时而为花时而为圆时而为方。 这个阵就是军神李靖的六花阵,不同兵种之间相互配合,使该阵具有集中、机动、协调配合等特点。据《李卫公问答》和《武备志》记载,六花阵有方阵、圆阵、曲阵、直阵和锐阵五种阵型,五种阵型又各有五种变化,共有25种变化,指挥者根据不同的敌情、地形攻防等布列不同的阵型。 “队员进退自如、号令如一、令行禁止、训练有素,有如此强军,何愁江山不平.......”新始祖王莽有点感慨。 “只是这是何等阵法,为何我没见过,你们都见过么?”王莽感慨完又产生疑惑,回头对群臣问道。 “此等阵法,没见过啊”“这是什么阵法,变化怎么如此多”“这个阵法多变啊”群臣议论纷纷,说什么的都有,不过都没见过此阵。 你们要是见过这个阵法,那我还玩个屁,直接自裁得了,这可是大唐第一军神李靖的六花阵,你们怎么可能见过,吓死你们这帮人。 “陛下,此阵变化多端,是个奇阵啊”王邑走到新始祖王莽旁边对他说道。 “哦!皇儿,此阵是什么阵法”新始祖王莽惊讶了一下,随之看下王安问道。 “父皇陛下,此阵名为六花阵,共有25种变化,乃儿臣翻阅古籍,加上自己想法自创而成”王安老老实实的回答道。 “嘶”在场所有人都吸了一口凉气,心想,王莽这三儿子是什么妖孽,以前也没这样啊,以前病殃殃的,怎么现在如此妖孽,难道大病一场还开窍了? “好,好,好”新始祖王莽连说三个好,心里想,我儿子这么牛皮了么,统一天下,打匈奴,灭贼寇,天下太平指日可待啊,我儿子大病一场开窍了啊。内心十分高兴。 而群臣中有几人心想,这王莽儿子如此妖孽,14岁就训练出如此恐怖的军士,研究出如此可怕的阵法,等他羽翼丰满,那天下大定啊,我等更没有机会复兴汉室了,我要先下手了,不能等王莽儿子长大,绝对不行。 经过点将台时,每个军士都是向点将台上的新始祖王莽和王安看来,他们挺胸抬头,步调一致,正正之旗。 一千五百军士的方阵在校场上行进,快要抵达点将台的时候,周豪一声令下,整个方阵瞬间停了下来,动作依然整齐划一,阵列仍是井然有序。 王安看着自己训练出的军队,心中有些热血澎湃,十分激动,王安猛的拔出贴身侍卫薛听双的佩剑,上前几步,斜指而出,大喝道:“出车彭彭,旂旐央央;天子命我,城彼朔方;出车彭彭,旌旗猎猎;天子命我,征战四方;内外六夷,敢称兵杖者斩,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出车彭彭,旂旐央央;天子命我,城彼朔方;出车彭彭,旌旗猎猎;天子命我,征战四方;内外六夷,敢称兵杖者斩,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一千五百名军士齐声呐喊,浩浩荡荡,高亢无比,声震四方! 许嘉看了看王安,要开口说什么,新始祖王莽摇了摇头,制止了他,亲儿子在自己面前装逼,算得了什么,只要不是别人就行。而且现在还没建立新朝,喊强汉也没啥错。但是太热血了,给汉武帝虎贲军的口号整出来了,霸气无比。 “这是虎贲军?”群臣目瞪口呆,因为眼前的场景仿佛在做梦一样。 “虽远必诛”王安继续吼道,不过声带还未成熟,声音有些尖细,这并不影响他成功装逼,毕竟京营里很多都是宦官常侍掌管的....... “虽远必诛” “强汉,强汉” “虽远必诛,虽远必诛” 震耳欲聋的声音响彻整个京营校场......甚至附近有的采药人吓得直哆嗦,以为大军来袭呢,不过也点燃了新始祖王莽以及群臣的热血。 弄得那几个要先下手为强的人都不知道咋办了,这太猛了啊。 片刻后,新始祖王莽才高声说道:“传朕谕旨,这一千五百军士赐番号虎贲营,王安为虎贲中郎将,虎贲营扩建至5000人。虎贲中郎将王安,知于兵事,熟读兵书,善于阵法,特令执政虎贲营,一应人事,均可调度,全权责办整练虎贲营事宜。望你将虎贲营再现汉武帝虎贲军的辉煌。” 听到这个结果,王安内心砰砰的跳,赶紧跪下领旨谢恩,折腾了这么久,他终于达到了目的。 他先是通过自己表现不俗让新始祖王莽消除自己还是个孩子的心里障碍,从而达到震慑群臣的目的,让那些心里不怀好意的人都老实点,他老子王莽镇不住你们,他王安可以镇住你们,王安继而通过说自创兵法,震慑群臣,使群臣对他的印象改观。 按照新始祖王莽没见过新阵法肯定要询问,王安趁机装一波,然后王莽就不会把他当小孩看了。 最后通过虎贲营大喊口号来证实自己统军的能力,这一环扣一环的计划,最终让王安达到了目的。 虎贲营是最核心的一环,这也是王安准备两年之久的原因,只有新始祖王莽亲眼见到这一支军队,才能激起他男人原本就有的热血,让他当场下旨封赏,也能达到震慑群臣的目的,这所谓一箭多雕。 王安也是利用了人性的心理。 有了这虎贲营不管以后对上谁,都有一战之力,即使打不过,也可以逃跑啊,谁说打仗非要硬拼的,只要能赢就行,管他什么手段呢,以后在发展成虎贲军,更是谁都不用怕了,王安心里想到。 第十章 锦衣卫立 翌日。 王安在摄宫内亭中,在石桌上写写画画,如果有人在旁观看,就会发现这些竟然是从秦朝到明朝所有情报组织的名字,例如:秦朝:黑冰台,汉朝:东厂,明朝:锦衣卫,等等。 王安今早起来锻炼完身体后,就在想,需要一个情报组织,要不然没办法监视到刘秀和云台二十八将和那些心怀不轨的人,自己在明处,暗处不能没有防备啊,所谓明枪易躲,暗箭难防。 所以就出现了眼前的一幕,王安写了一堆有的没的情报组织,经过一番筛选王安决定选用锦衣卫,一是可以遏制西厂,二是西厂干不了的事情,东厂来干,先斩后奏,皇家特许。 锦衣卫是明朝专有军政搜集情报机构,前身为明太祖朱元璋设立的"拱卫司",后改称"亲军都尉府",统辖仪鸾司,掌管皇帝仪仗和侍卫。洪武十五年(1382年),裁撤亲军都尉府与仪鸾司,改置锦衣卫。 作为皇帝侍卫的军事机构,锦衣卫主要职能为"掌直驾侍卫、巡查缉捕", 其首领称为锦衣卫指挥使,一般由皇帝的亲信武将担任,直接向皇帝负责。可以逮捕任何人,包括皇亲国戚,并进行不公开的审讯。 直到朱元璋加强中央集权,锦衣卫越发可怕,最可怕的时候,官员睡觉都不敢说梦话,你就寻思被,这锦衣卫的监察力度多大吧。 不过启用锦衣卫,需要悄悄地,不然让人告状王莽,王莽又寻思,王安准备造反呢,要不然哪个将军平常没事整个情报组织,平常监视百官,有事就出去灭族抄家。搁谁知道自己儿子这么干,也不放心啊。 “薛听双,你让周豪过来,我有事和他说”王安向庭外喊去。 “诺”薛听双连忙跑了出去。 过了几刻,薛听双和周豪风风火火的跑进来,直接对王安行礼。 “周豪,从一千五百军士中选出八百军士,身家清白,忠诚度高,心狠手辣的跟随薛听双”王安淡淡的说道 “诺”周豪脑中虽有不解,但还是应下了。 王安继续道“薛听双,从今天开始你在是我的侍卫,你是锦衣卫第一任指挥使,然后另设,指挥使参谋2人,指挥巡查2人,镇抚使2人,千户36人,副千户72人,百户不等,总旗不等,官职暂时这样,每10人为一个总旗,每10总旗为一个百户,每10百户为一个千户,你可懂了?” “懂了,只是不知那些官职都是干什么的?而锦衣卫又是什么职责?”薛听双哪听过这些词汇,不过从王安嘴里说出,他也没什么疑问,自己只管做就好了。 即使薛听双不问,王安也是要继续说的,不然薛听双怎么可能会懂。 “锦衣卫职责纠察,逮捕,审问,收集军情,策反敌将,监察百官等,而指挥使就是统筹大体事宜的官职,指挥使参谋职责就是给你出谋划策的,指挥巡查的职责巡查锦衣卫,镇抚使就是派到地方潜伏的总指挥,至于千户,百户,总旗,你就应该懂了吧?”王安说道 “诺”薛听双连忙应道。 旁边的周豪听得目瞪口呆,心里想到:“殿下这是要干嘛啊,监察百官,纠察,逮捕,审问,军情,殿下玩的有点大啊,这是要自立门户还是为陛下准备的啊,不对也有可能是陛下授权殿下做的,陛下不方便出面而已。” 王安要知道他这么想就乐坏了,要知道王安这一切都是隐瞒新始祖王莽自己悄悄行动的,就是为了以后能更好的应对事务。 “给你八百人,不合格就筛除,满编是3600人,人员是比较少,但是你可以多收些外围探子,但是不能让他们知道关键事情,也不能让他们知道锦衣卫,你可明白?”王安继续问道。 “懂了”薛听双应到。 “我相信你可以办好这件事情,周豪,你继续去招募军士,要精益求精。”网安继续说道。 还没等周豪和薛听双回答,只见李源慌慌张张的小跑了过来,喊道:“殿下,殿下!”手中还拿着一份谕旨。 “怎么了?”网安狐疑道,接过李源手中的谕旨。 打开一看谕旨内容,王安一下就火了,什么情况啊这是,新始祖王莽居然撤销了他虎贲营的编制,修改了人数,将5000人改为 2500人。 这怎么一晚上的功夫,旨意怎么说变就变了?说好的金口一开,驷马难追呢??? “殿下,许嘉传达谕旨时偷偷告诉我,说是陛下的圣旨被左丞相柴文进和吏部天官窦融,理由是殿下年幼,掌握军权,过于儿戏,于理不合。”李源小声道。 只见王安的目光愈发冷淡,怒骂道:“这俩玩意,我没去找他俩麻烦,他俩来找我麻烦了?胆子多肥啊,这是怕我啊,这俩玩意别怪我心狠手辣。” “还有谁上疏反对的?” 李源看着满脸怒意的未来的太子殿下,连忙说道:“安邦王刘贤......” “这老贼,他要不冒头,我都给忘没了,他可倒好,自己冒头了,他安邦王看我是是陛下的儿子,怕我愈发强大,这是出来削弱我来了啊”王安深呼了一口气,让自己慢慢平复下心情。 这三个白眼狼凑到一起了,真是狼狈为奸,不过也好,一起解决掉,王安心里想着。 “薛听双,给我安插这三人府内,给我把内裤是什么颜色都给我查出来,一点不能剩”王安突然说道。 “诺”这薛听双正愁着刚建立的锦衣卫,去从哪下手呢,这就送出三个人头,好人啊,这是助我升官啊,回去给他们几人烧几根香,这三个大好人。薛听双心里窃喜道。 旁边的周豪心里想着,这么好的事怎么我就摊不上,这是标准的立功的事啊,殿下眼下正缺人,我要好好表现。 安邦王一脉,自第一任安邦王刘墉有功,被封成安邦王,到刘贤整整十四代了,世受皇恩,新始祖王莽还把差点把北军交给了他,可见对他信任有加。 结果呢,在历史上,绿林军攻入长安,王莽在王揖等护卫下逃往渐台,公卿大夫、宦官、随从还有千余人,这个刘贤就带人杀过来了,要不是王邑和王睦在身旁,王莽就被刘贤杀死了。 王邑父子俩一起守着王莽。最后随从王莽的千余人全部战死或者被杀。 可悲可叹啊。 第十一章 没钱了 几日后,王安接到薛听双的密信,说他已在手下笼络了一批十分可信的锦衣卫,并准备着手调查一些大臣,请殿下给他先安排几个目标。 王安很满意,薛听双短短几日就有了自己可靠的班底,足以说明他的能力之强,证明自己的阳光没有错,发觉这个人很好嘛。 王安并不担心薛听双手下人是否可靠,薛听双是个孤儿,要饭长大,能活到这么大,人情冷暖,世态炎凉,这些他都见过,足以让他认清每一个人,而且王安把他抬到如此高的位置上,他如果不好好干,那就是脑袋有问题了。 片刻,他看到冯珂犹犹豫豫,眼神到处飘,仿佛在做什么决定一般,在王安的追问下,冯珂终于说道:“殿下,薛听双他私下跟卑职说过,发展情报人员需要经费,他家中清贫,无力承担.......” 王安点点头,表示理解,情报组织本来就是又搭功夫又搭力气的活,需要烧钱砸,但所有的情报功能都是靠自己暗中进行的,还要雇佣一些最外围搜集情报的人,需要不少经费。 “现在有多少银子?”王安突然问李源。 “回殿下,现在没钱了,只有契刀五百了。” “这么穷?干了啥,怎么穷成这个样子,让人抢劫了”王安有些蒙圈,没钱怎么整情报组织,没钱怎么活啊,这还怎么玩啊。 不行,一定要想办法搞到银子,情报是重中之重,如果发展不起来,以后没得玩。 王安想到了他大姐孝平皇后王嬿还有他母后孝睦皇后王静烟,这是他现在最亲近的人了,王安准备去大姐那里搞点银子,再去母后那里搞点银子,先应付一下,展开工作。 “先去摄宫请示下父皇陛下,然后去皇宫。”王安吩咐道,李源立刻去安排仪仗。 毕竟他还不是皇太子,进入皇宫不适随随便便的就可以的,所以需要请示新始祖王莽,然后才能进入皇宫,见到他的大姐。 王安先是回到房间内换了一件大红常服,然后才在去摄宫拜见了新始祖王莽,并且说了来意。 王安去的时候,新始祖王莽正在低头很卖力批阅奏疏,王安前来行礼,新始祖王莽看了他一眼,交代了下,就让王安退下了。 看来历史都不一定是真的,起码王莽这个卖力工作的劲,就不是历史中描写那么不堪。 王安从摄宫出来,上了依仗,来到了他大姐所在的长乐宫。 王安站在长乐宫外,让李源前去通传了一下,宫里的规矩很多,他魂穿到这里已经三年了,早就熟门熟路了,早已对这些规矩了如指掌。 长乐宫作为中宫,很大很气派,比未央宫足足大了好1倍。 不多久后,长乐宫内传来太监的高呼声:“皇后娘娘传虎贲中郎将王安觐见!” 王安整理了一下朱红常服,往长乐宫大殿走去。 孝平皇后王嬿是位美丽端庄的女子,皮肤洁白如玉,今年仅二十三岁。 “弟弟来了。”孝平皇后王嬿迎了上来,天家的规矩让他们姐弟俩这些年来很少相见。 “虎贲中郎将王安问皇后如意”王安一本正经的长揖作礼。 “好不容易来一趟,别做的这么严肃,叫大姐就行。”孝平皇后王嬿笑了笑,微微弯腰抬手,将他扶着。 然后王安,就大大咧咧的坐下了,然后就开始跟孝平皇后王嬿说自己干了什么,怎么怎么了,说白了,就是哭穷,也倒不是哭穷,王安是真的穷。 最后,跟孝平皇后王嬿说:“大姐,弟弟想从你这拿点钱用,不知道你方便不方便。” 其实这句话问的都多余,方不方便,你都提出来了,孝平皇后王嬿岂能对他弟弟袖手旁观啊。 然后孝平皇后王嬿二话没说命人去拿来了1万契刀五百。 王安甚是疑惑,怎么大姐如此大方,按照这个,他就不用去找母后再去要钱了,这些钱就够用了啊。 孝平皇后王嬿看了一下王安,说道:“弟弟你如今接掌了虎贲营,需大力发展军队,不然各地流寇四起,民不聊生,你要去剿灭他们啊。” “是,大姐,你放心,我一定会剿灭他们的”王安连忙站了起来,边拍胸脯边说道。 王安自然不敢说我拿钱是用来启用锦衣卫发展情报监察大臣的,如果这样说,传到新始祖王莽的耳中,估计新始祖王莽肯定跳起来大骂:老子都不敢监察大臣,你小子倒是厉害,想翻天吗?我还没上位,你就准备篡权了,好小子,野心够大的啊。 孝平皇后王嬿听后,笑了笑,她相信自己的弟弟不会骗他的,自从去年流寇四起,到处都是流寇,而此时此刻,新始祖王莽又在准备建立新朝,自然而然就不会有人理会这个事了。 离开了长乐宫,王安还是比较开心的,现在手里有钱了,孝平皇后王嬿给的钱起码可以维持一阵子。 王安让冯珂给周豪送去五千契刀五百,又给薛听双送去五千契刀五百,送完之后,王安发现,自己又没钱了,钱花的好快啊。并传话给薛听双,让他优先调查吏部天官窦融,安邦王刘贤,柴文进。 这三个人狼狈为奸,给自己下绊子,自己没找他们麻烦,他就找我麻烦,是时候搞他们一波了。 五天时间,王安又接到薛听双传来的消息,经过他们的暗中调查,发现了不少猛料。 比如安邦王强纳小妾,抢人庄田,收受京营军官的贿赂等,柴文进,窦融更是如此,只不过做的比较隐秘罢了。 其中最猛的是柴文进吃空饷,做假账,还暗中勾结泗水王刘良给他送钱送装备。 让王安更加惊讶的是,薛听双居然把账册都给搞到手了。 “这,还真是可怕。”王安心中震惊,他想起了后世关于锦衣卫的描述。 看来薛听双是一块专门做这个的料。 传闻在明朝,锦衣卫作为特务监察大臣,大学士宋濂在家宴客的菜肴名单、国子监祭酒在家生气的样子、甚至有的大臣在家与妻妾玩麻将丢失的一张二万等琐事,朱元璋都了如指掌。 “不过,我喜欢!” 作为当权者,王安自然希望手里握着这样一张王牌,可以看到对手手中的牌。 手中有这几个人的犯罪证据,该怎么处理呢?王安脑袋飞速转动,思考着各种后果。 王安右手摩挲着下巴,忽然眼睛一亮。 第十二章 敲诈安邦王 安邦王刘贤贪污了那么多的钱财,怎么能便宜了这老小子,现在还不能动他,也不能让他好受了,得要好好的整他一下。! 王安又仔细想了想,心中有了个想法,于是给安邦王刘贤写了封信,内容大体是: 安邦王刘贤见: 我是长安城小霸王,江湖人称乌鸦哥,老子听说你平时仗势强纳小妾,欺负人家小姑娘,还抢人庄田,老子觉得你挺败类啊,比我都还败类,所以对你格外关注。 没想到,经过老子的多日查探,发现你个老流氓居然还干了不少见不得人的买卖啊,例如收受贿赂、吃空饷、做假账、勾结宦官,勾结匈奴等。 我虽然是长安小霸王,也算见过不少大世面,可像你这样无赖至极的还真是头一次见,我真是打心眼里佩服你捞钱,占田的手段。 我无意之中发现了个小秘密,不知道谁给我送来安邦王刘贤的一个物件,是个小本本,这一看可不得了,差点吓死我。我也不想跟你发生不愉快,没打算去揭发你。 但是呢,如今世道艰难,我呢也没有什么捞钱的手段,我囊中羞涩,所以想请安邦王支援一下我,等我有钱了,肯定还给你,当然,我也不贪图多少,安邦王奉上十万铢钱即可。 我拿到钱财后,就将记载着我不认识的这个神秘小本本还给你,从此两不相欠。 如果安邦王将此事捅出去,我不介意想办法将这小本本公之于众,让天下人都看看安邦王的小本本。 三日后带钱财到菜市场南头第一个路口等我,和气生财,切记切记。 王安然后找来了冯珂,将书信给他看了看。 冯珂看完书信后想笑却又不敢笑出来,因为王安正一脸正经的看着他,冯珂憋着笑,面部表情相当的丰富。 王安却一本正经的说道:“冯珂,怎么样,忍不住就笑出来吧!”王安带头笑了出来。 冯珂也实在憋不住,笑的是前仰后合,笑了好一会儿,等冯珂缓过来,笑着说道:“殿下这是在敲诈安邦王,可是敲诈就敲诈呗,可写了这么一封信,还不把安邦王一下给气死了啊。” 王安也笑着说道:“光要他点铢钱,岂不是太便宜他了吗,我这口气又怎能出的来?” 王安让冯珂这将信收好,说道:“此事交给薛听双去办,让他在安邦王附近找个乞丐,或者贫民送去,千万不能让他们知道是谁干的此事,否则咱们会后患无穷啊。” 冯珂说道:“诺,可那帐册真的就这样给他们了,这岂不是太便宜这帮蛀虫了?” 王安笑了笑道:“我是吃亏的人吗,让薛听双将帐册抄一份给安邦王刘贤,原帐册咱们留着,以后还会有更大的作用,所以不用着急,这只是前菜而已。” 薛听双接到冯珂传话,看了下书信,下巴差点惊掉了,这是殿下的写的?打死他都不相信啊,殿下怎么会写出如此话语啊,但是薛听双不敢多问什么。 薛听双不敢怠慢,照着殿下的话,很快就将这封信送到安邦王的府邸。 夜晚,安邦王刘贤的书房中。 刘贤拿着这封信,气的胡子直翘翘,手脚一直在在打哆嗦,同时心中十分害怕,如果真让新始祖王莽看到账册,依着王莽的性子,自己还有活路吗?不止自己没活路啊,自己九族也没活路啊。这可如何是好啊? 新始祖王莽对于欺瞒自己的人,可是恨之入骨,心狠手辣啊,不然也收服不了“巨无霸”和“巨兽军团”啊。 “这他娘的是谁在搞我?怎么会得到自己的账册?这特娘的绝对有内奸啊,来人,给我查啊。”刘贤崩溃了 刘贤确信自己的账册丢失了,心里十分不安,非常害怕,在书房来来回回不停地走。 刘贤在书房分析了一晚上,将朝中的政敌全部列了出来,一个个的分析筛查,折腾了一晚上,脑袋上的头发被他抓的很乱很乱,双眼通红,遍布血丝。早上一个奴仆来伺候他,差点没认出来他,以为进来贼人了。 他最后下了结论:应该就是这个叫“小霸王”的长安恶霸混混,如果是政敌得到了账册,肯定第一时间将账册递到新始祖王莽的面前,自己这条命早就没了,怎么可能会敲诈呢?更不可能只图钱啊。 混混就是混混,陋习不改,好在没什么脑子,这要是和其他官员做了买卖,自己还真买不起。 刘贤长叹了一口气,然后连忙让人去查探那个叫“小霸王”的混混到底是谁,然后拿回账本,在除掉他。 凑巧的是,长安还真有一个叫“长安小霸王”的小混混,一脸懵逼的被安邦王府的人抓了起来,被打到了生活不能自理。 审问了足足一天,刘贤也发现不对劲了,这个小混混好像压根不知道这回事啊?这才知道抓错人了。 没过多久,刘贤又接到一封信,信中说道:你个老肥猪,还想抓老子?赶紧准备好钱财,否则等死吧!废物! 刘贤看完书信后,气的浑身发抖,然后眼前一黑,头晕目眩,晃晃悠悠,差点一头栽倒。 到了第三日,刘贤已经提前在菜市场南头第一个路口安排好了一批奴仆和家丁,自己身穿一身便服,带着二十名名得力家丁就去了菜市场。 刘贤心想,敢敲诈老夫,真是寿星公吃砒霜,嫌命长! 老夫早已布下天罗地网,就等尔等宵小上勾,想和老夫玩,你们还太嫩了! 菜市场南头第一个路口在皇城出口正北面,是老百姓最爱去的地方,也是最热闹的一条街道了,菜市场吗,什么时候缺过人啊,此时的街道商铺林立,人头攒动,人流密布。 刘贤在菜市场等了半天,也没有人来拿钱,这给他气的啊,浑身发抖。 刚准备甩着袖子准备回府,突然一名乞丐来到他的跟前,给了他一张纸条,上面写着:速去东城百丽坊,迟则不候。 刘贤没有办法,只能屁颠屁颠的带着人直奔东城的百丽坊而去。 刘贤刚到东城的百丽坊,气还没喘匀,又有一个乞丐送个纸条,上面写着:去南城的芝麻坊。 刘贤心道,这个小混混还挺聪明,知道换着地方来,罢了,破财免灾,然后吩咐一个家丁去找匹马来。 等了一会儿,马还没找来,又有一个乞丐送了一张纸条给他,上面写道:“如果在磨磨蹭蹭的,你就直接进宫去找新始祖王莽吧。” 刘贤吓得一激灵,不敢耽搁,步行着匆匆奔南城的芝麻坊而去。 当刘贤到了南城的芝麻坊后,还是没有看到拿钱的人,而是又有一个乞丐给了一张纸条,字条上写着:速去西城霁月坊。 刘贤没有办法,只得又奔西城的霁月坊而去。 刘贤哪里走过这么长的路,累的喘吁吁,一脑瓜子的汗,要多狼狈就有多狼狈,好在总算到了霁月坊。 他身后的一群家丁累的跟一群狗似的,全都气喘吁吁,不知道老爷带着他们干嘛来了,说好的来打人的呢?怎么感觉让人当狗给溜了呢? 这时,刘贤又接到一个乞丐送的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地点,菜市场。 刘贤没办法,又带人在回菜市场,刚到菜市场,就累得走不动了,一手拎着装满铢钱的包袱,一手扶着路边墙壁喘着粗气,眼前直冒金星,心里这个骂呀。 这个时候菜市场里人来人往,非常热闹,就在刘贤喘粗气之时,从旁边过来一名大汉,头戴斗笠,低着头,看不见脸。 他来到刘贤身前,一把将包袱抢走,并塞了一封信给刘贤,然后迅速扎入人群当中。 刘贤连忙让家丁去追,然后打开信一看,上面写:没事多多锻炼,才跑多远就不行了,账本已送你府上了,感谢安邦王的铢钱,如果想报复我,尽管来找我,我就是长安小霸王,抓到我,算我输。 安邦王府的人,东南西北绕城跑了一圈,追人,现在站着的力气都快没有了。只好作罢,眼睁睁看着那大汉,扎入人流不见踪影。 第十三章 惊人发现 摄宫的王安的书房中,王安正在翻看着虎贲营的卷宗,他特意安排了这个局整治安邦王刘贤,自己并没有去。 王安做事很谨慎,将自己与此事尽可能的撇开,尽量不让别人怀疑到自己,所以他将此事交由薛听双和冯珂二人负责,由薛听双派人配合。 冯珂站在王安的身边,手舞足蹈的讲述着事情经过,然后嘿嘿笑道:“殿下真是高明,您设的这个局,安邦王到最后被累的都快趴下了,真是出了一口气啊。” 王安淡淡一笑道:“这只是对他的一次小小惩罚,敢跟我作对,他刘贤以后的日子是不会好过的。当这老东西看到拿十万两银子买到的只是一个手抄帐册,他的心不仅会痛,还永远也不会踏实的,这就叫刀立脖项,悬而不决,让他提心吊胆的过日子去吧……” 刘贤在回到府中之后,一看送来的是一本手抄帐本,由于又气又累,担惊受怕之后,当时就昏了过去,随后大病一场,差点去和阎王打麻将去。 王安在拿到十万铢钱后,底气总算足了,给了薛听双四万两,作为活动经费。 “殿下,军机府那边送来了十个望远镜,请您过目。”李源领着几个太监用木盘端着望远镜向王安报告。 军机府就是王莽召集六十三家兵法的在世传人,数百位的奇人异士所在的府邸。 王安眉头一皱,不悦道:“我让造一批,他们就给我造十个?” 军机府的人以为王安只是一时兴趣,也不知道干什么用,造出来发现望远镜如此神奇,竟可以把几里之外的事物看的一清二楚,但是他们不知道如何制作玻璃,只能拿磨成平片的水晶代替。 李源虽然不知道王安要做什么,也不知道王安让军机府制作的这个东西到底是干嘛用的,但还是开口道:“奴婢这就去告诉军机府,让他们再多造一些。” 王安手中拿了一个望远镜,忽然道:“等一下,这望远镜是不是谁做的?” 李源想了一会儿,才道:“回殿下,好像是军机府一名蓝斯的奇人异士” “让他来见我。”王安心中十分激动,望远镜原本是明朝汤若望带进我国的,没想到这个时候还真能被人研究出来,简直牛皮的不要不要的。 “等等,还是我去拜访他吧。” 王安打算亲自去蓝斯家中拜访,对于科研人员,而且还是个发明人士,他觉得有必要礼贤下士。 王安派锦衣卫找到了蓝斯,他此时正在长安的一个茶馆喝茶呢,他经常来这家茶馆来喝茶,可以说是这家茶馆的忠实粉丝,锦衣卫也并没有费多少功夫。 王安带着冯珂、李源等一群侍卫直接穿着便衣就来到了这个茶馆。 看着这座古色古香的茶馆,让王安不禁回忆起黄鹤楼,这个茶馆简直可以和黄鹤楼媲美啊,但是他没有黄鹤楼的“天下第一楼”那种气势,但是在这个时代,也是十分了不得气势了。 然后,他居然还在茶馆看见了波斯人,这个波斯人在大厅说些什么,仿佛说书的,他本以为蓝斯是一个华夏人,这可倒好,是个外国人,但也没关系,只要能用就行。 “他在干什么”王安不解,问向李源。 “殿下,他每天都回来将一些奇奇怪怪的,然后大家都听不懂,就当乐子来听,后来就都习惯了。”听到太子殿下询问,李源迅速回答。 王安,慢慢走近,只听蓝斯再说,如何制作“透明水晶”,听了半天,才听明白蓝斯说的就是玻璃。 王安发现这次来的值啊,正愁怎么制作玻璃呢,这个人就出来了,雪中送炭啊,人才啊,务必留住他。 说话间,身穿一身蓝色汉服的波斯人蓝斯走了过来,他认识薛听双啊,薛听双是殿下身边的人,这群人以王安为首,所以他过来了。 “见过殿下”汤若望用一口流利的汉语行礼道,汉语自然不会说的那么蹩脚,而且很流利。 蓝斯作为军机府的客卿,自然对官场制度,还有礼节一清二楚。 王安看着眼前这个蓄着大胡子,头上缠着一圈蓝色丝带的蓝斯,道:“蓝客卿,免礼” “不知道殿下来此,所谓何事?”蓝斯不明白王安来找他的意图,很直接的问道。 王安面带微笑,道:“听闻先生学识渊博,思想奇特,特来请教。” 蓝斯,殿下这里我们换个地方再谈,在蓝斯的邀请下,王安来到了蓝斯在茶楼后面的住所。 王安刚刚走进蓝斯住所,只觉得眼前忽然一亮,这里简直就是实验室啊,到处摆放着仪器,虽然不如后世的那么精确,但是有个大概的模样,可以看得出来,蓝斯这个人是个宝啊。 只见蓝斯桌子上,放着《压缩空气的理论和应用》,《战争的机器》和《机械学》等,说明蓝斯正在研究,只不过这是欧洲古罗马帝国的产物。 罗马时代著名的几何学家、实用科学家、工程 师和发明家是亚历山大城的赫伦又名希罗。他是一位著名的机械学家,写了很多著作,也就是蓝斯看得这些,而且古罗马帝国手工业繁荣,有呢绒、珠宝、石工、香料、玻璃、铁器、磨面、食品加工等,所以汉朝的时候,西方国家也是很发达,只不过和我国的发展方向不一样而已,而且这个时候古罗马帝国还真不怎么样。 王安翻了翻,机械学描绘了各种简单机械(杠杆、滑轮、轮子、斜面、螺旋、劈等),他先后设计制造过 滑轮系统、双缸单程鼓风机、计里程器、虹吸管、照准仪等实用机械和器具。 其中一本书里还记录着赫伦制造的一个玩具是在一个空心球体上面连上两段弯管,当球体内的水沸腾时,蒸汽便通过管子溢出,由于我们今天称之为作用与反作用定律的作用,这个球体就迅速地旋转起来。 王安一看,心中一惊,就差喊出“卧槽”来了,这不就蒸汽驱动装置,只不过是近代蒸汽机的雏形。 王安感觉这趟来对了,要是不来,岂能发现这些事情。 第十四章 庞大计划(求订阅和推荐票) 蓝斯见王安在翻阅他桌子上的书籍,心中大动,他很希望这是个能看懂他的主宰,而不是看不懂,蓝斯的眼神都快射出去了,就想看看王安,到底看懂没。 虽然不知道这个王安能否认识这些字,但书中有不少几何图,希望多少能够吸引一下王安德注意力。 王安感受到蓝斯殷切的目光,回头看向了他,将书合上,看着他,道:“如此巨作,当以国用。” 看着有些激动的蓝斯,王安接着说道:“本宫不愿明珠蒙尘,但也希望先生能够为为这天下尽一份力。” “不知殿下想要我做什么?”蓝斯谢礼后,很直接的问道。 王安见蓝斯如此痛快,王安也不啰嗦,便开口道:“我知先生通晓几何算数,和工艺制造,不知先生可听闻过**。” “**,殿下,我当然听过”蓝斯心有疑惑,但还是应到 “烟花中的**可以发展成杀伤力巨大的武器”说着,王安,便动起手来画,王安边画边说,听得旁边的冯珂,一脸懵逼,薛听双倒是听出来这是个武器,比暗器还要厉害的武器,能距离很远就可以伤到人。 听着王安的描述,蓝斯本来是很蒙圈的,后来越听越兴奋,他虽然每太搞懂其中的某些细节,但是他知道,他要是研究出来,他就可以千古留名。 “很抱歉,殿下,您说的这些我暂时无法研究制造出来。”蓝斯说道。 王安也知道制造不出来,但心中依旧有一点小失望,虽然他手中有明朝火枪所绘的图,不过想要凭着图制造出火枪,难度很大,并且需要大量的时,而且王安画的还是成品火枪,没有危险性,不会对持有人造成伤害的。 见到王安眼中难掩的失望,蓝斯继续道:“不过,殿下,我有位朋友可以和我一起制造,这样可以加快速度。” “哦,是何人?请先生为我引荐!”王安有些好奇,这军机府人才果然多啊,看来有时间需要去逛一逛,然后带走几个人。 “殿下请稍等。”蓝斯和他的一个助手低语了几句,助手连忙跑出去,好像去请什么人了。 不一会儿,有位三十岁左右的男子在蓝斯助手的带领下走了过来。 一进门,这名男子就说道:“蓝斯,什么事情喊我,我正在研究东西呢。” 蓝斯连忙道:“正业,这位是虎贲中郎将王安殿下,还不过来拜见殿下。” 那男子闻言大吃了一惊,没想到未来太子能来到这里,连忙对王安行礼。 不过他虽然吃惊,但也没有显出多少手足失措的样子来,说道:“军机处井正业见过殿下。” 王安忙道:“先生不必多礼。” 不知先生对此物可有兴趣,然后蓝斯巴拉巴拉,一通给井正业介绍,还加了自己想象的部分,比王安说的还要全面。 王安发现这两个人简直是人才,他俩说不定可以制造出火枪出来,直接将科技进入火枪时代。 “殿下不妨在这里用膳,尝尝异国风味。”蓝斯提议道。 王安点点头,对着蓝斯笑着道:“可以,今日就在先生这里用膳了。” 蓝斯自然欣喜,连忙亲自带着奴仆下厨做菜去了,王安则与井正业继续探讨着如何研制火枪的问题。 没过多久,蓝斯和奴仆们就准备了一桌丰盛的饭菜。 蓝斯亲自拿着酒出来,对王安道:“家里也没有什么好菜,还望殿下多担待一二。” 王安接过酒水,看了一眼,笑着道:“我以为蓝斯先生给我端的是茶,原来是珍藏好酒啊” “这是胡椒?”王安夹起一道菜中的胡椒,惊奇道。 他自从来到东汉,这些年,就没见过佐料,如今终于看见了胡椒。 王安突然想到汉朝引入的农作物,以及后期引进的农作物,不知此时此刻西方是否有,不过有些产物引进过来,就可以解决饥荒的问题。 “这是胡椒,呛鼻辛辣,殿下小心。”蓝斯连忙提醒道。 “这不就是胡椒嘛,我认得它!”王安哈哈一笑,一口吃下,然后嘴角直抽抽,确实是胡椒,但是有点呛。 顿时一股辛辣的感觉直冲脑门,王安觉得神清气爽,整个人都不一样了。他以前不爱吃这种佐料,十分讨厌,如今再次尝到这种久违的味道,让他十分怀念,这个味道好久没尝过了。 “这.......殿下真乃神人也.......”蓝斯和井正业看向王安的眼神充满敬佩。 胡椒虽然在几十年前就传入了大汉,也有人曾经试着吃过,不过因为特别的呛,导致吃过的人感官上有所触动,还以为是中毒了呢,所以没有太多人去用它。 “爽!”王安轻抿了一口酒,忍不住赞叹道。 在用膳期间,王安又和蓝斯聊了一些其他农作物的问题,比如现在哪里可以搞到大批量的? 蓝斯虽然不知道王安为什么对西方农作物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但还是仔仔细细的回答,最后还赠送了一些胡椒种子给王安,并为他讲述了如何种植和培育。 王安一听就懂,他在另一个时空,虽然没种过胡椒,但是他种过其他农作物啊,所以他感觉还是蛮简单的。 王安打算在以私人的名义买些土地大面积的种植试验品农作物,最终考虑选在了长安附近一带,因为他可以经常去看看,而且如果又发现还可以及时知道,也便于观察,便于管理。 用完膳,王安先告诉蓝斯和井正业,让他们继续在军机府好好研究,改日去军机府去看他们的劳动成果。这让蓝斯和井正业好一番高兴。 王安在回摄宫的路上,一路哼着小曲,唱着听不懂的旋律,显的十分高兴。 李源和冯珂等一脸蒙圈,不知道自家殿下为什么如此开心,却不敢询问,哪有奴仆询问主子为什么开心的道理。 他们不知道,此时此刻的王安心中已经有了一个很庞大的计划,有了农作物,他可以解决饥荒,可以解决灾民,可以赚取大把钱财,怎么能不兴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