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心理学:肢体语言解读与识谎》 第1章 肢体语言分析理论溯源(1) “如果一个人用眼睛去看,耳朵去听,他确信没有一个凡人能保持住秘密。如果他的双唇紧闭,他会用指尖交谈,背叛无孔不入。”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在人类几百万年的漫长进化过程中,已经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深藏于内心的先天性倾向,这种倾向就是人们都想比他人获得更多的资源,对他人拥有相对的支配权和控制权,从而使自己处在一种更为优越的地位。 这种心理倾向表现在工作中,我们可以看到人们都在努力上进,追求卓越;表现在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人人都在比拼赶超,追求幸福;而表现在沟通交流中,我们可以看到人人都想知道比他人更多的信息,知道他人是否在欺骗自己。众所周知,人是一种社会性动物,与他人交流沟通是人们生存的基本手段和重要内容,仅凭语言获得信息是极其有限的,而且可能会上当受骗,只有巧妙地洞察到对方内心的秘密,才能保证自己在交流中始终处在优势地位。那么,如何才能不动声色地洞察到对方内心的想法,在交流沟通中获得信息上的绝对优势呢?秘密就隐藏在无声的肢体语言当中,而要读懂肢体语言所要表达的真实意思,就必须深入研究人类的肢体语言。 )一、撩开肢体语言神秘的面纱 什么是肢体语言呢?肢体语言,又称身体语言,是指由身体的各种动作代替语言本身来表情达意的一种特殊语言。肢体语言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肢体语言是指通过头、眼、颈、手、肘、臂、身、胯、腿、足等人体部位的协调活动来向交流对象传达信息,借以表情达意的一种沟通方式;而广义的肢体语言除了包括身体与四肢传递的信息之外,还包括了面部表情所表达的意义。本书以广义肢体语言为标准,来分析各种肢体语言在不同情况下所传达的不同心理意义。 法国著名的精神分析学家雅克·拉康曾经说过:“语言是可以用来欺骗它的倾听者的。”假如人类没有进化出语言,人与人之间将永远不会有欺骗。 语言的产生起初不是为了欺骗,而是为了提高沟通和交流的效率,但是,语言却在人类沟通的过程中最终成为人们相互欺骗的便捷工具。1967年,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传播学家艾伯特·梅拉比安等人经过大量的实验,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公式:人类在沟通中全部的表达信息=7%的语言信息+38%的声音信息+55%的肢体语言信息。这个用于表示人类沟通时信息传播比率的公式至少告诉我们一条重要的信息,人类在交流和沟通时,肢体语言传递的信息是最为丰富和重要的。 比如说,在人们日常的沟通和交流当中,常常用鼓掌表示同意、欢迎,用顿足代表生气、愤怒,用搓手表示焦虑、担心,用垂头代表沮丧、消沉,用摊手表示无奈、无助,用捶胸代表痛苦、难过,等等。人类在很早就已经知道了如何用语言来欺骗别人,却从来没有进化出用肢体语言欺骗别人的机能。因此,分析解读肢体语言的意义非常重要,我们既可以从肢体语言的特征和变化中获得对方内心真实和隐藏的信息,又可以依据肢体语言来判断对方在交流过程中是否在说谎。 其实,早在1644 年,约翰·布尔沃就曾在肢体语言研究方面做过一些尝试,并出版了专著《手势研究:手部的自然语言》,这本书被视为人们对肢体语言研究的开创性研究;直到1790 年,朱利叶斯·法斯特完成了一本著名的专著《体态语言》,才真正使得人们注意到肢体语言的重要性,从此打开了人们研究肢体语言的大门;19世纪70年代末期,达尔文在其专著《人类和动物的表情》一书中,用科学的方法对人类和动物的表情进行了细致的研究,从此,将肢体语言的研究引入了科学的殿堂。 进入20世纪后,人们对肢体语言的研究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潮,开始将现代科技发展成果引入到对肢体语言的研究当中,对人类的肢体语言及相关领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并涌现出像舍夫兰、尼尔森、赫斯、艾克曼等一大批肢体语言研究专家、微表情专家和识谎专家,但在国内,专门研究人类肢体语言的专家屈指可数,有建设性的学术研究成果少之又少,且大多数成果也缺少本土化特色。 )二、探寻肢体语言的起源 关于肢体语言起源的问题,在学术界一直存在分歧和争议,至今没有定论。有人认为,肢体语言是由遗传基因决定的;有人认为,肢体语言是由文化环境决定的;也有人认为,肢体语言是由遗传和环境共同作用决定的;还有人认为,基本的肢体语言是遗传的,而特殊的肢体语言是后天习得的;甚至还有少数人认为,肢体语言是由人主观愿望决定的。那么,肢体语言究竟是由什么决定的呢? 韩振锋在其著作《中外名家论演讲》中曾经引用了俄国文学家阿·托尔斯泰对肢体语言的描述:“最初本来是没有语言的,当人们还过着半野兽似的生活的时候,他们总是打着手势,发出一些声音,做出表示危险或好感的信号。总之,他们完全像聋哑人那样表示个人的意愿。后来,这些手势的作用同声音结合在一起,并且从声音中产生出词汇,最后才产生出有联系的人类语言。”(引自刘立祥《演讲学十一讲--演讲:没什么大不了的》,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10年6月,第103页)由此,我们可以展开丰富的联想,在远古时代,当人类还没直立行走的时候,只能依靠肢体动作来传递信息,同时还会伴有一些声音,那些声音就像婴儿学话时咿咿呀呀所发出的声音,似乎是在为肢体动作进行最为直接的诠释,而当这些声音进化成语言的时候,它们和肢体动作之间就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匹配关系。当某种声音发出的时候,必然会配合相应的肢体动作,我们现在仍然可以从人们日常生活中交流时的肢体语言中,看到肢体动作和语言之间关系的雏形。 比如,当我们对某人说,你过来一下,通常会伴有招手的动作,而我们让人走开的时候,则会伴有摆手的动作,同意的时候,会配合点头的动作,而不同意的时候,则会辅之以摇头的动作,显然,语言本身和肢体动作的意思是一样的,经过反复使用之后,无论是肢体动作,还是口头语言,任何一种形式出现的时候,我们都能明白其中的意思,这样一来,沟通就变得高效而方便了,肢体语言的意义也因此被确定了下来,并在生活中被广泛使用。 这或许是关于肢体语言起源的最为合理的推断和猜测了。 在19世纪70年代初,英国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现代人体语言研究之父”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发表了研究人类肢体语言的专著《人类和动物的表情》。在书中,达尔文指出,灵长类动物的表情是与生俱来的。 显然,达尔文的观点支持遗传决定论。在当时,遗传决定论非常流行,很多人都对此表示认可。后来,德国科学家艾贝乐·艾伯费尔德研究发现,那些天生失聪及天生失明的孩子生来就会微笑,完全无需经过后天的学习和模仿。这一事实说明微笑也是一种天生的本能,同时也间接地说明与微笑相类似的基本表情应该具有先天的遗传倾向。 到了20世纪60年代中期,美国心理学家、识谎专家艾克曼、福瑞森和瑟瑞森通过对生活于五种不同文化氛围中的人的面部表情和动作进行研究,发现人类的七种基本情感反应,表现在表情上的时候是完全一致的。换句话说,无论是美国的白色人种,还是埃塞俄比亚的黑色人种;无论是中国的黄色人种,还是澳大利亚的棕色人种;无论是居住在发达国家大城市的普通百姓,还是居住在原始森林的部落族人,他们在愉快、悲伤、蔑视、愤怒、厌恶、惊讶、恐惧七种基本的表情反应上是没有本质差异的。这说明,在远古时代,当世界各地的类人猿进化成可以直立行走的人的时候,他们在表情上也完成了同步的进化,并发展出相同的表情反应来传递情感信息。艾克曼等人的结论有力地支持了达尔文的观点,并成为遗传决定论的另一个重要理论支撑。 作为肢体语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面部表情是具有共同性和普遍性的,遗传因素在面部表情的表现上虽然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但这并不代表所有的肢体语言都完全是由遗传决定的。关于肢体语言的跨文化研究表明,在肢体语言的表达习惯和外部表征上,世界各地因为文化环境和传统习惯的不同存在很大的差异。比如说,要表示同意、认可或允许的意思,在中国、日本、美国、法国、澳大利亚等大多数国家都可以用点头来表示,但在尼泊尔、斯里兰卡等一些国家,却是用点头来表示反对、否定和批评。 即便是在同一个国家,由于不同地区的风俗习惯、文化传统、宗教信仰的不同,也会对相同的肢体语言有不同的理解。比如,在我们国家,对于居住在陕西、河南、北京等北方地区的汉族人来讲,用手抚摸小孩子的头,是大人对小孩关心和赞扬的一种表现,而在西藏、云南、四川、新疆等一些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抚摸孩子的头则被认为是一种无礼的行为。 )三、佛教造像肢体动作的意蕴 如果说传说中古人对肢体语言的使用和理解只是一种人们的猜想,无法做历史考证的话,那么,佛教文化中的肢体动作则非常真实和稳定,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和普遍性。佛教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思想和内容早已根植于中国人的集体无意识中,了解佛像造像中的肢体动作的意蕴对于理解和分析人类肢体语言具有重要的启发作用。 据考证,佛教的造像艺术始于公元前后,盛行于公元9世纪中叶,在此后的一千多年时间里长盛不衰,直至今日。“佛像的出现使得佛教信徒的宗教信仰有了具体的膜拜偶像,也使得佛教意识和佛教教义的基本内容有了形象化、具体化的表现载体,走进林林总总千姿百态的佛像世界,他们仿佛昭示着教徒和造像者的执著和虔诚,也展示了佛国世界的奥妙与风采。”(引自刘立祥:《演讲学十一讲--演讲:没什么大不了的》,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10 年6 月,第105 页) 在中国,几乎所有的寺庙里佛像都有着相同或相似的布局,踏进寺庙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天王殿,在天王殿里,我们一眼就能看到笑容满面的布袋和尚,他永远都是笑口常开,欢迎四方宾客。如果我们要想知道该寺欢不欢迎僧人入寺食宿,只需要看一看同布袋和尚背向而立的韦陀菩萨塑像便一切都明白了:如果韦陀双手合十,并将降魔杵横在胸前,就表示欢迎外来的僧人在这个寺院挂单常住,这是十方寺庙的标志之一(图1-1);如果韦陀手中的降魔杵是触地而立,是暗示这个寺院资金、物资雄厚犹如大地,能够承受外来僧人在这个寺院挂单常住,也是十方寺庙(图1-2);如果韦陀的降魔杵扛于肩上,表示此寺为子孙寺庙,不欢迎外来的僧人在这个寺院挂单常住(图1-3)。穿过天王殿,进入大雄宝殿和罗汉堂,我们便能看到摆出各种不同造型的佛像,或嗔或痴,或立或卧,或坐或仰,或笑或怒,每一个肢体动作都被赋予了不同的意义和内涵,反映着佛陀的某种独特思想和心愿。 如果佛陀所取的“莲花坐”,是两腿交叉,各置相对的大腿上,足心必须向上,表示佛陀成道之后的宁静安详。如果双足交叠,盘腿而坐,左手横放在左脚下,此为“定印”,表示的是禅定的意义。如果右手直伸下垂,又名为“触地印”,表示释迦在成道之前,为了众生而不惜牺牲自己,并以大地作证之意。如果取跏趺坐,左手横放在左脚上,右手向上屈指作环形状,则为“说法印”,表示佛陀说法时的庄严肃穆和专心致志。如果佛陀取食指或中指与拇指相触的姿势,则为“论辩印”,表示佛陀说法时与人在争论。 佛陀的立像,也有手势的区别,如左手下垂,名“与愿印”,表示能满足众生的一切愿望;而右手屈向上伸,名“无畏印”,表示使人安心,可解除众生的苦难。(转引自刘立祥:《演讲学十一讲--演讲:没什么大不了的》,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10 年6 月,第105 页) 由此可见,在佛教文化里,“佛体语言”有着无可替代的意义和作用,它已经逐渐渗透到人们的集体潜意识中,成为文化的一部分,了解佛像造像中佛陀肢体动作的意义,有助于我们理解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肢体动作,对于我们分析人的肢体语言的意义具有一定的启发作用和借鉴意义。 )四、解读老子的肢体语言 中国人对肢体语言的分析和理解由来已久。早在两千多年前,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详细记载了春秋战国时期孔子问道于老子的历史典故。 这一典故一直存在着两个版本:一个是史书上记载的历史史实,我们将其称之为文字语言版;另一个版本鲜为人知,但却在西安楼观台当地民间流传多年,只有来中国道教祖庭圣地楼观台参观的游客,才有可能在民间亲耳聆听这一传世典故,这个典故,我们将之称这肢体语言版。刘立祥教授曾在著作《演讲学十一讲--演讲:没什么大不了的》一书中详细地讲述了这个故事。 据说孔子作《春秋》,遇到了种种难题,遂率弟子三五人,驱车西行,到楼观向老子求教。 孔子一行来到楼观的时候,老子正在闭目打坐。孔子赶忙毕恭毕敬地上前施礼,说明来意,然后带领弟子退到一旁恭候垂教。老子却依旧旁若无人般闭目养神。幸亏孔子有耐心,诚惶诚恐地和弟子垂手侍立于老子身边,不敢有丝毫懈怠,从日上三竿一直到夕阳西下。这时老子闭着的双眼稍稍睁开一点缝隙,张开空洞洞的嘴巴,用手指了指,伸出舌头,又用手指了指,随后又继续闭上眼打坐。 弟子们有些按捺不住了,欲上前再向老子问些什么,孔子抢先一步拦住弟子,赶忙向老子施礼辞行,率弟子别楼观东归。 返回途中,弟子们对老子颇有微词,孔子却异常兴奋,感叹不虚此行。他对弟子们说:老子的博大精深是我等望尘莫及的,他谆谆教诲我们,牙齿是坚强的,但又是软弱的,如若不信请看看这空洞洞的嘴里还有貌似坚强的牙齿的影子吗?舌头是软弱的,但又是坚强的,请看这貌似软弱的舌头至今仍然完好无损。老子把刚柔、强弱的辩证关系说得多么深刻透彻呀!弟子们这才恍然大悟。 孔子向着楼观的方向深鞠一躬,仰天长叹:“鸟,吾能知其飞;鱼,吾能知其游;兽,吾能知其走。走者可以罔,游者可以纶,飞者可以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引自刘立祥:《演讲学十一讲--演讲:没什么大不了的》,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10 年6 月,第104 页) 从民间流传的历史传说中,我们可以看出,早在遥远的古代,先哲圣贤们就已经学会运用肢体动作来传递思想和情感,来表达深刻的思想和哲理,同时,也早就懂得了如何准确理解他人肢体动作所传递的意义了。 )五、动物也能解读人类的肢体语言 第2章 肢体语言分析理论溯源(2) 在20世纪初的时候,德国的一匹名叫汉斯的马曾经引起世人的高度关注,原因是这匹马懂得算术。汉斯的主人威廉·冯·奥斯滕是一位退休的中学教师,平时,他深居简出,很少与人交往,但却非常喜欢和马打交道。 1901 年,他买了匹马,并给它取名叫汉斯。 奥斯滕一直想弄清楚,通过给马进行系统的授课,他的思维能力究竟能提高和发展到什么程度,于是他开始尝试着给汉斯上课。没过多久,令人吃惊的事情就发生了,汉斯居然学会了自己敲着蹄子数数,只要主人把一个数字写到黑板上,并大声地读出这个数字,汉斯就能用蹄子在地板上敲出相应的数字,比如说,主人在黑板上写上5,然后大声地读出来,汉斯就会在地板上用蹄子敲5次。更令人吃惊的是,经过主人的耐心训练,又过了一段时间,聪明的汉斯就掌握了4种基本的数学运算。当人们对汉斯说出一些算术题目时,它会用蹄子准确地敲出答案,除此之外,汉斯还学会用敲击蹄子的方式把每个字母翻译成数字代码。具备超强算术能力的汉斯在德国各地进行了多场表演。 很快,聪明的汉斯就引起了许多动物学家和心理学家们的高度关注。柏林心理研究所的一位年轻研究人员奥斯卡·普冯斯特经过反复的实验,最终揭示了其中的奥秘。他在研究中注意到,每次当马开始踏步数数时,奥斯滕都会漫不经心地做一个令人几乎无法察觉的点头动作,当汉斯踏到正确数目时,他会微微地抬一下头,似乎表示对汉斯的出色表现感到敬佩,汉斯正是由此而得到了信号,知道自己算对了,于是就停下来。 例如,如果让汉斯计算“7+2=?”时,它开始用蹄子踏地,刚开始时,奥斯滕会肌肉绷紧,双唇紧闭,目光一直盯着马的蹄子,但当它踏到第9下时,奥斯滕的紧张表情一下放松下来,嘴角露出一丝满意的微笑,汉斯马上就明白,应该停下来了。不但如此,汉斯还会通过周围观看者“下意识发出的信号”得到正确答案的线索。比如,每当汉斯的蹄子敲击到正确的次数时,观众都会做出一些下意识反应,以表示赞叹和吃惊,看到这些表情时,汉斯就会停下来。 所以,事实的真相是,奥斯滕并不是有意欺骗大家,汉斯也没有计算能力,但是它却具备另一种特殊能力--敏锐的观察能力,这使它能读懂各种各样人的肢体语言的意义,从而从中获得微妙的提示以得出正确的结果。 除了聪明的汉斯以外,后来在世界各地还陆续出现了懂得四则运算的狗,会高难度算术的小猴, 其根本原理都是一样的,只要人不向它们发出肢体语言信息,他们就会变得像普通动物一样。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两个结论: 第一,肢体语言常常会泄露一个人内心深处最真实的信息,而且任何人都无法真正地完全掩饰这些信息,只要你发出信息,就一定能被捕捉到并且解读出来。 第二,人和动物一样,每个人都懂肢体语言解读,只是人们很少去有意识地挖掘自己这方面的能力,经过认真的学习和实践,每个人在肢体语言解读方面都可以超过任何一种聪明的动物。 )六、肢体语言不说假话 人,是一种会说谎的动物,说谎的功能器官是嘴巴;人,又是一种诚实的动物,肢体语言最为诚实,它只是如实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常常有一些肢体语言分析爱好者会问到,“肢体语言真的有意义吗?”“通过肢体语言获得的信息真的可靠吗?”“我们能不能在自己的肢体语言上做手脚呢?”诸如此类的问题。要想把这些问题完全搞清楚,还得从肢体语言产生的途径说起。 那么,肢体语言是怎么产生的呢?从大的方面来讲,人的肢体语言产生受两方面因素的制约和影响。一是来自于外界信息刺激的结果;二是来自于内部信息刺激的结果。来自外界的信息刺激主要指经过人的外部感觉器官而进入人大脑的刺激,比如,突然听到刺耳的声音,猛然看到有一个足球飞过来,等等;而来自内部的信息则是指经过人的内部感觉器官而进入人大脑的刺激,比如,突然出现身体某个部位疼痛或不适。不管是来自内部的信息刺激,还是来自外部的信息刺激,最终都会汇集在中枢神经系统,然后通过肢体语言表现出来。因此,肢体语言的产生与信息加工的关系极为密切,从某种意义上讲,肢体语言是人脑对来自内外信息加工结果的直接延伸和表现形式,是人类有机体对主客观环境做出的适应性反应,是真实可靠和值得分析的。 当人在说真话的时候,语言、语音语调及肢体动作往往都是协调一致、流畅自然的,这一切都源于人的主观意愿和客观表达的一致性和协调性,而人在说谎的时候,尤其是在说谎的代价还比较大的时候,语言、语音语调及肢体动作的配合往往会出现许多生硬、僵化、做作的表现。 到这里,我们就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我们说谎没有被人识破的原因不是由于我们善于在肢体语言上做手脚,而是由于在生活中,绝大多数人都不擅长通过分析肢体语言来识谎。俗话说,“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只要你在说谎,总有办法能将你的谎言识破,不被识破的唯一方法就是实话实说。 虽然有些人可以在日常沟通交流过程中偶尔故意摆出某种肢体动作,以干扰对方的判断,但人不可能在整个交流过程中一直刻意做出各种动作,故意而为的肢体动作不是本书关注的重点,也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心理意义,这种肢体动作,我们将其称为意识性肢体动作。而真正有意义的肢体动作是无意识性肢体动作,即受无意识支配的肢体动作,两种肢体动作常常会在交流和沟通中同时出现,交互影响,相比较而言,无意识动作更加值得分析,因为,我们无法用意识完全左右无意识动作,就好比我们不能在说话时同时要求自己心跳的速度是多快、血压升到多高、眼球转动到哪个方向一样。我们可能会把无意识的真实愿望暂时改头换面,但总会在不经意间露出马脚,正如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弗洛伊德所说:“如果一个人用眼睛去看,耳朵去听,他确信没有一个凡人能保持住秘密。如果他的双唇紧闭,他会用指尖交谈,背叛无孔不入。”(转引自刘莉贞《盲聋哑人的识谎与说谎研究》,杭州:浙江师范大学, 2006 年12 月,第1 页) )七、人类有三个大脑 脑是人身体上最重要、最神秘的一部分,它掌握着人类的一切言谈举止。脑可分为端脑、间脑、中脑、后脑(包括脑桥和小脑)以及延髓五个部分,通常把中脑、脑桥和延髓合称为脑干,端脑(俗称大脑)可分为左右大脑半球。但美国著名的神经学专家保罗·麦克里恩却认为人类有三个大脑:爬行动物脑、边缘系统(哺乳动物脑)和新皮质,这三个脑的运行机制就像三台互联的生物电脑,各自拥有独立的智能、主体性、时空感与记忆。 这三个大脑作为人类不同进化阶段的产物,按照出现顺序依次覆盖在已有的大脑层之上,如同考古遗址一样,保罗称其为“人脑的三位一体”构造,见图1-4 所示(图片来自百度图库)。 1 爬行动物脑 爬行动物脑即旧皮质,又称原始(爬行动物)脑或“基础脑”,包括脑干和小脑,是最先出现的脑成分,麦克里恩称其为“r- 复合区”。对于爬行动物来说,脑干和小脑对物种行为起着控制作用,出于这个原因,人们把旧皮质称为“爬行动物脑”。在爬行动物脑的操控下,人与蛇、蜥蜴有着相同的行为模式:呆板、偏执、冲动、敏感、一成不变、多疑妄想,如同“在记忆里烙下了祖先们在蛮荒时代的生存印记”。爬行动物脑控制着身体的肌肉、平衡以及呼吸、心跳等自动机能,脑的这个部分一直保持活跃状态,即使在深度睡眠中也不会休息,24 小时处于工作状态。 2 边缘系统 1952年,麦克里恩第一次创造了“边缘系统”这个词,用来指代大脑中间的部分,这部分同样可以称为中间脑(哺乳动物脑),与进化早期的哺乳动物脑相对应。 边缘系统与情感、情绪、直觉、安全、哺育、搏斗、逃避以及性行为紧密相关,尤其是其中的情感系统更是爱恨分明的,要么喜欢,要么厌恶,根本没有缓冲地段或中间状态,因此,也有人将其称之为诚实的大脑。在恶劣的环境中,几乎所有的动物都是依赖这种简单的“趋利避害”原则,生存才得到保证。 生理学家通过实验发现,当人大脑的边缘系统受到弱电流的刺激时,便会产生恐惧、欢乐、愤怒、愉悦、痛苦等多种情绪。虽然各种情绪在大脑的特定位置存留的时间很短暂,但可以肯定的是,整个边缘系统是产生情绪、注意力以及情绪记忆的主要区域。从生理结构上看,边缘系统包括下丘脑、海马体以及杏仁核,它可以帮助人类判断事物的基本价值和特别之处,还有助于人类感知客观世界的不确定性因素,进行创造性活动。 与边缘系统关系最为紧密的是新皮质,两者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二者共同操控着大脑功能的发挥,缺少任何一方,大脑都将无法正常独立地运行。 3 新皮质 新皮质就是我们所知道的高级脑或理性脑,它几乎将左右大脑半球全部囊括在内,还包括了一些皮层下的神经元组群。由于其是由一种较新的皮质类型组成,故称其为新皮质。与新皮质对应的是包括人类在内的灵长类哺乳动物脑。正是新皮质中所具有的高级认知功能,才使人类从动物群体中脱颖而出,麦克里恩将新皮质称作是“发明创造之母,抽象思维之父”,也有人将之称为爱说谎的大脑。人类大脑中,新皮质约占据了整个脑容量的三分之二,而其他动物种类虽然也有新皮质,但是相对来说很小,少有甚至没有褶皱。 生理学家研究表明:左侧的脑皮质控制着身体的右侧,更多地与逻辑、语言、数学、文字、推理和分析等功能相关,因此,常被称之为抽象脑或学术脑;而右侧的脑皮质控制着身体的左侧,更多地与图画、音乐、韵律、情感、想象和创造能力有关,因此,常被称之为艺术脑或创造脑。从左右脑皮质的功能来看,左脑皮质的功能整体趋于理性,而右脑皮质的功能则偏向于感性,见图1-5 所示(图片来自百度图库)。 )八、边缘系统的八种行为反应 在人类的“三个大脑”中,和生存关系最为密切的是边缘系统,这一部分大脑有三个重要的特点:第一,边缘系统会遵循“趋利避害”原则,如实地对外界刺激做出条件反射式的反应,不假思索,坚决如实反应,而且不受意志的控制;第二,边缘系统主要负责人类与人类生死存亡相关的行为和反应,它从不休息,一直处于“警戒”状态;第三,边缘系统掌握着人类的情绪情感,随时不断地向大脑的其他部位发出指令,左右着人类的各种行为。 第3章 肢体语言分析理论溯源(3) 比如,普通人对蛇有一种本能的恐惧,见到蛇之后,回避或逃跑是一种极其正常的反应,人的意志也难以控制这种行为反应。 有一次,我去西安秦岭野生动物园的蛇馆里参观,看到几条眼镜蛇不停地发出“哧哧哧”的声音,我告诉自己,蛇被厚厚的玻璃隔着,不会威胁到我,完全可以把脸贴近玻璃去看个仔细,即使蛇向我扑过来,我也不用怕。可是,当蛇突然向我扑过来的时候,我的身体还是下意识地后倾了许多,差点跌倒。 其实,人们每一次遇到危险的或反感的信息刺激时,都会在边缘系统的操控下,如实地做出反应,这就为我们分析人的肢体语言提供了重要的进化学依据。 在边缘系统的支配下,人对外界信息刺激的反应是有规律的,这个规律是这样的:面对危险,无论人能不能应对,人的第一反应都是动作冻结,然后进行全面的评估;经过评估之后,假如无法应对,人就可能会产生逃跑反应;如果可以应对,人可能会选择战斗,并制服对方;如果逃跑未遂或战斗失败,人就会产生投降反应。人类的这四种基本反应在几百万年的进化历史中已经被深深地印刻到人类的记忆深处或者基因片段之中。 在广袤的非洲大草原上,一个炎热的午后,一头掉队的斑马独自在河边的草地上吃草,正当它津津有味地品尝着大自然的美味时,突然发现在不远的地方,有一头狮子正躲在一堆灌木丛后看着自己。斑马立刻停止了吃草,屏住呼吸,轻轻地低下头,仔细观察。这时,它发现狮子开始蹑手蹑脚地慢慢接近自己。这是一头雄狮,高大威猛,肌肉发达,危险即将来临。斑马掉转方向,撒腿逃跑,因为它知道自己可能不是这头雄狮的对手。就在它跑出去没多远的时候,它听到身后急促的追赶声,声音越来越近,狮子的气息已经完全可以嗅到了。就在狮子张开血盆大口准备撕咬斑马的时候,斑马决定奋力一搏,它尥起了蹶子。狮子被重重地踢到脸上,但它没有放弃,继续追赶斑马,直到斑马筋疲力尽的时候,将斑马扑倒在地,咬断喉咙。 人的反应与动物是一样的,在面对危险和威胁的时候,第一反应也是冻结,即停止一切动作、屏住呼吸、隐藏身体,以减少敌人的注意,同时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全面评估,以尽快寻找最佳的应对方法。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的冻结反应,可能表现为动作僵化、语言停顿、表情木然,此时的生理反应是肾上腺素分泌增多,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呼吸急促、肌肉紧绷,为逃跑做好准备。比如一个人去提包里摸手机,却摸到了一只老鼠,首先的反应就是冻结,人的冻结反应时间,通常在一秒钟左右,如果冻结反应时间过长,便有故意而为的嫌疑。 在面临恐惧的时候,冻结反应还有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即龟缩反应,就是像乌龟一样,在危急时刻将自己的头部迅速掩盖起来。双肩上耸的动作是一个经典的龟缩反应行为,其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安全性,减少曝光率,增加隐蔽性,争取反应时间,为采取下一步行动做好充分准备。龟缩反应有时也表现为将自己的头和心脏部位用手遮住,因为身体的这两个部位都非常重要,直接与生命密切相关。 在冻结反应的过程中,人的大脑会飞速运转,迅速对当前刺激情境进行评估,假如评估的结果是无法应对,人就会产生逃跑反应,即让自己的身体远离刺激源,回到安全的状态下。逃跑反应的表现形式非常多,有时表现为身体或身体的某一部分逃离、倾斜或被阻隔,有时则表现为脚尖的朝向发生变化,做出即将离开的姿势;有时则表现为视线的远离或头部的偏转。比如,当你在山间小路行走的时候,突然发现一条黑色的毒蛇从路边窜了出来,你吓了一跳,知道自己无法应对这条蛇的侵袭,于是就立即跑开,避免与蛇正面冲突的情况发生。 在某些特殊情况下,逃跑可能是无效的,或来不及逃跑,必须面对恐惧的一幕时,人便会产生一种特殊的反应--阻断反应,即通过阻断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等形式来与信息刺激源之间产生阻隔,象征性地逃离刺激源,以减少内心的恐惧。阻断反应是逃跑反应的一种变形。在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许多的阻断反应行为,如当不愿意听到某人说话的声音时,就把耳朵捂上,这叫听觉阻断;当不想看到混乱的局面时,就把眼睛闭上,这叫视觉阻断,等等。由于人从外界获得信息的主要途径是眼睛和耳朵,眼睛获得信息的量约占总信息量的83%,耳朵获得信息的量约占总信息量的11%,而其他几种感觉加起来所获得的信息才占6%,因此,在阻断反应中,视觉阻断和听觉阻断是最常见和最重要的两种。后面,我们将分别对这两种行为反应进行重点分析。 战斗反应是人们面对危险时的重要选择,它体现了人对危险的态度和应对危险的能力。通常情况下,人们都会回避冲突,选择和平相处,但是,如果对方咄咄逼人,不依不饶,那么,战斗反应可能就是最佳的选择了。战斗反应通常表现为肢体冲突及暴力行为,那是为了获得生存和安全而做的最后的努力。比如,战斗中,当一支部队不小心落入敌人的埋伏圈时,冻结和逃跑都无法应对当前的危险情境,唯一的做法就只有迎战了。战斗反应,有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即对抗行为,也就是战斗反应的准备阶段,它反映了一个人内心的愤怒和不满,但却没有达到爆发的程度。对抗反应的表现多种多样,有时表现为愤怒的面部表情,有时表现为观点和态度的对立,有时则表现为语言上的辱骂与诅咒,有时也表现为摩拳擦掌、咬牙切齿和赤膊上阵的肢体动作。 投降反应通常发生在逃跑反应和战斗反应之前或之后,是人们为了避免更为严重和危险的后果出现而采取的一种权宜策略。假如,在一场战斗中,实力弱小的一方有可能被消灭掉,此时,坚持战斗可能会壮烈地牺牲,而投降则可能换得一线生机。于是,为了求得生存,实力弱小的一方可能会通过投降来求得生存机会。投降反应出现时,人有可能表现为语言上的求饶、态度上的软化、表情上的温和、动作上的谦卑、行动上的示弱,等等。对于人类来说,投降反应发生时,会伴随着恐惧、焦虑、无助、尴尬、难堪和羞愧的感受,在这个过程中,人会产生安慰反应,安慰反应的形式也非常多,比如用手去抚摸自己身体某个部位、解开衣领透气、拽捏自己的衣角,等等。 总之,安慰反应的目的只有一个,降低内心的恐惧、焦虑等不良的情绪体验,重新构建内心的安全感和控制感。 总之,边缘系统的四种基本反应:冻结反应、逃跑反应、战斗反应、投降反应,以及四种派生行为:对抗行为、龟缩行为、阻断行为、安慰行为,是肢体语言解读的进化学基础,是识别谎言的心理学基础,必须牢牢掌握。 九、认识人类的精神结构 在20世纪初的时候,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创立了精神分析学派,建立了精神分析的理论体系,被广泛地应用于生活中的各个领域。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人的精神活动,主要包括欲望、冲动、思维、幻想、判断、决定、情感等,它们会在不同的意识层次里发生和进行,这些层次包括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三个层次,就好像深浅不同的地壳层次一样,故称之为精神层次或精神结构。 精神结构的最上层是意识,即自觉,凡是自己能察觉到的心理活动即是意识,它属于人的心理结构的表层,它感知着外界现实环境和刺激,用语言来反映和概括事物的理性内容。与意识相对应的人格结构是超我,即能进行自我批判和道德控制的理想化了的自我,它是在儿童生长发育过程中社会规范及家庭教育对其的赏罚活动中形成的,是社会法规制度、道德纪律及权威角色的赏罚影响的内化。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平常人们所说的良心,代表着社会道德对个人的惩罚和规范作用;另一方面是理想自我,确定道德行为的标准。超我的主要职责是指导自我以道德良心自居,去限制、压抑和控制本我的本能冲动,从而使其按至善原则活动。 处在中层的是前意识,又称下意识,是调节意识和潜意识的中介机制。 前意识是一种可以被回忆起来的、能被召唤到清醒意识中的潜意识,因此,它既联系着意识,又联系着潜意识,使潜意识向意识转化成为可能。但是,它的作用更体现在阻止潜意识进入意识,它起着“检查”的作用,绝大部分充满本能冲动的潜意识被它控制,不可能变成前意识,更不可能进入意识。与前意识相对应的人格结构是自我,自我处在正中间,它是从本我中分化出来的,是受现实陶冶而渐识时务的一部分。自我充当本我与外部世界的联络者与仲裁者,并且在超我的指导下监管本我的活动,它是一种能根据周围环境的实际条件来调节本我和超我的矛盾、决定自己行为方式的意识,代表的就是通常所说的理性或正确的判断。它按照现实原则行动,既要获得满足,又要避免痛苦。 处在最底层的是潜意识,又被称为无意识,它是在意识和前意识之下受到压抑的没有被意识到的心理活动,代表着人类更深层、更隐秘、更原始、更根本的心理能量。潜意识是人类一切行为的内驱力,它包括人的原始冲动和各种本能以及同本能有关的各种欲望。由于潜意识具有原始性、动物性和野蛮性,与社会理性水火不相容,所以只能被压抑到最底层。但是,它从来都没有因为压抑而被消灭,它一直在暗中悄悄地活动,要求直接的欲望的满足或间接的象征性的满足。正是这些东西从深层支配着人的整个心理和行为,成为人的一切动机和意图的源泉。与潜意识相对应的人格结构是本我,本我处于精神结构的最底层,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动物性的本能冲动,特别是性冲动。它是混乱的、毫无理性的,只知按照快乐原则行事,盲目地追求满足。 人在进行正常的语言表达时,通常有三套表达系统在大脑中同时运作,一套是超我所处的意识系统,一套是自我所处的前意识系统,一套是本我所处的潜意识系统。超我常常倾向于根据最理想的目标和最高的标准来表达,而本我则是倾向于根据人的本能需要和真实情况来表达,自我的主要任务就是协调本我与超我之间的矛盾。当自我足够强大、足够灵活,能够协调好超我与本我之间的矛盾冲突时,整个表达过程就会显得流畅、自然、得体并且具有美感。但是,假如自我无法协调超我与本我之间产生的矛盾,人就会出现诸如口误、结巴、忘词、无故停顿、肢体动作和语言表达不相称等许多纰漏,对于肢体语言分析师来说,这些内容恰恰是最值得分析的。这些信息都是来自于潜意识的,因此,深入地了解潜意识的特点对于解读肢体语言和谎言识别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