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汉刑警》 序 从2016年4月开始,这些故事以《刑警故事》的名目在《西安日报》副刊《西岳》上开设专栏进行连载。 从春回大地、雨水充沛的谷雨时节,直到万物冬藏、临近岁末的腊月大寒,《刑警故事》伴随着广大读者和全市刑警走过了近一年,从春入夏,又从秋至冬。 今天,我们将专栏刊发过的文章结集出版,也补充了很多之前囿于报纸版面有限,不得不忍痛舍弃的经典案例和动人细节,让故事中每位刑警的刻画更丰满,每个集体的形象更立体,也让读者读来更觉酣畅痛快。 公安系统历年出书不少,但多是专项案件总结类的技术型图书,在我的印象中,以 “故事”形式讲述刑警工作的还属少数。唯其罕有,更显新鲜可贵,让人直欲读之而后快。 故今结集成《铁汉刑警》一书,邀我作序,我也欣然应允。借用一句如今的网络流行语, “我有故事,你有什么来配呢?”对于我们刑警来说,恰恰有无数故事可叙可说,可这故事要配什么来讲、来品,那是有讲究的。 太过浪漫的,配不上刑警工作的辛劳;太过甜腻的,配不上刑警付出的血汗;太过轻灵的,配不上刑警背负的重担;太过浅淡的,配不上刑警肩上的责任。 既要辛辣有味,又要厚重质朴;既要入口酷烈辣,又要回味甘甜。这样的故事 “调料”,可要去何处寻!其实刑警的故事,无须有物相佐就已经豪情万丈! 每一双多年炼就的火眼金睛,识破的正是罪犯精心伪造的现场;每一次奋不顾身的千里抓捕,擒获的正是穷凶极恶的歹徒;每一张新型侦破技术织就的隐形天网,都是为了不放过阴谋作恶的嫌疑人;每一身或穿在身上、或藏在心里的警服,都是为了还受害人一个公道。 他们中间有几十年见惯凶残暴力、与狡猾罪犯周旋的老刑警;也有刚入警界、初出茅庐,就用尽一腔热血、忠肝义胆为刑侦付出的年轻刑警。 这样的刑警,难道不值得记录他们的故事,并为这些故事,掬一把热泪、拍案叫绝吗? 细品《铁汉刑警》,请用情怀做伴。 前 言 徐\t彬西安市公安局有一支2000多人的刑事警察队伍,这支队伍是一支能打善战的队伍,他们无私奉献、默默地守护着这座古城,他们在刑事技术、大要案侦查、刑侦情报等普通的刑侦岗位上撰写着精彩感人的人生故事,从他们的故事中能够感受到做一名人民警察的不易、一名刑事警察的艰辛,但是也同时感受到刑侦团队的温暖与真诚。 他们为了履行好刑警职责,有时忍受着烈日的炙烤和风雨的侵袭奋战在田间路边;有时夜以继日、加班加点工作至夜深人静甚至连轴转;有时尽职尽责、细致入微地勘查现场、分析数据;有时面对危险,毫不退缩、勇往直前。 办案的艰辛让他们流过泪,破案的喜悦让他们开怀大笑;工作中遇到坎坷让他们沮丧,刑侦事业的大发展让他们兴奋,能成为刑警的一员让他们自豪。 他们时刻牢记 “本分做人、恪尽职守、坚定信念、不忘初心”。领跑科技刑侦的现代刑警——徐彬同志的先进事迹徐彬,男,汉族,1977年3月出生,陕西西安人,中共党员,本科学历。 2000年7月毕业于中国刑事警察学院并参加公安工作,先后在西安市公安局刑警支队、刑侦局工作,现任市局刑侦局三处五大队大队长,二级警督警衔。 参加公安工作16年,徐彬立足岗位、忠诚履职,始终将刑侦事业视为无悔追逐的 “太阳”,全身心投入工作,先后参与和主导侦破重特大案件数百起,在破获一系列大要案件中担任中坚力量,发挥关键作用。 在刑侦实战的磨砺中,徐彬着眼未来、先学先行,始终走在刑侦信息化发展的潮头浪尖,以智慧科技引领西安刑侦跨越式发展,牵头建立了刑侦全息作战平台,使西安公安刑侦全息作战模式成为公安改革创新的一张名片,受到公安部、省厅和兄弟省市公安机关的充分肯定。 在不平凡的刑侦岗位上,徐彬先后荣立个人二等功2次、三等功3次,曾荣获 “破案能手”、 “感动古城的十大民警”、 “汪勇式个人”、西安市 “人民满意政法干警”、 “西安市青年标兵”、西安市 “五四青年奖章”提名奖获得者、 “西安市好青年”、 “西安好人”等荣誉。 一、怀揣梦想,矢志不渝,在激情淬炼中锻造“刑侦大脑” 他立志从警,以“学霸”身份迈进刑警摇篮。徐彬从小勤奋刻苦,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上高中时,一次被抢劫的经历对他触动很大,而影视剧中除暴安良的警察形象更让他热血沸腾,从那时起他就有了“当警察、惩恶扬善”的志向。1996年7月,徐彬参加了高考并取得637分的好成绩,父母本想和他商量选个热门专业,可他态度坚决地说:“干啥都不如干刑警!”带着深厚的刑警情结,徐彬以优异成绩被中国刑事警察学院录取。 在刑警学院,徐彬所学专业是公共安全图像技术,重点攻读刑事侦查学、现场勘验、刑事照相技术、图像处理等学科。出于对刑侦知识的浓厚兴趣和强烈渴望,他把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教室、图书馆和模拟课上,尤其在侦查学课程上表现突出,每次分组进行侦查类推模拟实验时,他总能抓住细节、缜密分析,使所在小组率先完成作业,成绩排在了区队前列,并拿到了奖学金。徐彬认为“纸上得来终觉浅”,他不满足课堂所学,每逢寒暑假回西安后,都主动联系公安基层单位见习,并先后在我局新城分局经侦大队、刑警支队技术科等单位参与案件现场勘查工作。科班出身、主动实践的丰富经历,为他以后立足刑侦岗位奠定了基础。 2000年7月,徐彬被分配到市局刑警支队三大队(大案队)工作。刑警支队因屡破大案而闻名全国,这支劲旅不畏艰险、攻坚克难的英勇事迹和铁血精神,使徐彬深受震撼与鼓舞,也激励着他勇往直前,像前辈一样做一名真正的刑警。 学字当头,不肯服输,是徐彬留给同事们的第一印象。初到大案队时,面对有别于课堂教学的侦查实战,他缺乏实践的短板一下子暴露出来,甚至连一份像样的讯问笔录都做不好。大队领导拿着他做的笔录说:“看你写的这一笔臭字!”说完就毫不客气地撕掉了。这给徐彬很大打击,倍感压力。但是,压力就是动力,按领导要求,他把目光转向了一个个身经百战的老刑警,逢人都谦称“师傅”,主动把“师傅”们做过的笔录借来对照学习,一遍一遍地修改、重做,还主动向老刑警请教工作方法、学侦查经验,很快就入了门、上了手。为了完全适应岗位需求,徐彬把刑警学院所有的侦查课本都搬到办公室,将理论与实践对照着回炉学习,遇到问题随时求教,于是,他的实践能力在短时间内得到了很大提升。慢慢地,领导见到他也开始笑眯眯了。当年的“师傅”们回想起徐彬刚参加工作时的表现,都给予“有悟性、肯钻研、能下常人不能下的苦”的评价。 吃苦耐劳,知难而进,体现着徐彬作为新一代刑警的使命担当。在老刑警们的教练与浸染下,徐彬稚嫩的学生气逐渐被打磨,取而代之的是攻坚克难的刑警本色。2002年4月,一名携款30万元的上海商人在西安神秘失踪,已实行主办侦查员制度的大案队,将案件交到了徐彬手中。首担大任,他不敢有一丝马虎,立即着手进行摸排调查和线索分析,经过一番劳苦奔波,最终确定此案为一起杀人碎尸案,并成功抓捕了犯罪嫌疑人段某。案子虽然破了,但被嫌疑人连续多天丢弃的尸块却没有下落。为了固定重要证据,徐彬二话没说带着民警直奔嫌疑人丢弃尸块的垃圾处理厂,在堆积如山的垃圾中翻找尸块。铲车每铲去一层,他和同事们就齐刷刷地上前用手细刨一遍,38度高温下的垃圾山笼罩在一片刺鼻的恶臭和蚊蝇的嗡嗡声中,熏得民警们睁不开眼、透不过气,几近窒息,但徐彬硬是和大家用3天时间翻遍了周围的几座垃圾山,终于在数十吨垃圾中找到了大部分尸块。经dna比对,最终确定为被害人的人体组织,对案件成功起诉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以苦为乐,忘我付出,是徐彬乐观积极的工作态度。在一次夏季办案中,他一个月没回过家,大队领导有些过意不去,就叫他回家住一晚,顺便洗个澡,谁知徐彬“不给面子”地说:“大家都在案子上扑着,我咋能说走就走呢?”说完端着脸盆、哼着小曲儿就去了水房。2009年9月,全市出现“针刺”事件时,他因持续加班劳累10多天而出现右腿浮肿,妻子去刑侦局送换洗衣物,一见他肿得像面包一样的腿,不禁心疼地哭了,徐彬却嘿嘿笑着安慰妻子:“没事儿,没事儿!”2010年在上一个专案时,他又一连在单位吃住20多天,感冒发烧了就悄悄忍着,腰部剧烈疼痛也不吭声,直到出现尿血症状累倒在岗位上,才被同事送往医院,并被诊断为急性肾炎。医生告诫他的病情是由于过度劳累和生活不规律引起的,必须卧床休息,徐彬嘴上答应着,却只在医院住了一天就跑回单位,大家劝也劝不住,他一直忙活到案件侦破。 淬火磨砺,用一场场实战练就“刑侦大脑”。不断地学习实践,徐彬具备了一种特有的“刑侦嗅觉”,他善于运用专业所长捕捉案件细节,细致入微地分析蛛丝马迹,在侦查办案中时常有着清晰准确的判断,总能为案件的成功侦破“画龙点睛”。2001年5月,我市北郊发生一起命案,案情扑朔迷离,被害人的特殊身份也让案件一时成为社会焦点。还在实习期的徐彬主动请缨,参与到勘验现场、摸排走访和串并案件工作中。思路缜密的他通过综合分析,认定该案系抢劫杀人,并重点到案发地周边七八个派出所调阅接警记录,查找作案手法相似的抢劫案件。果然,在排查到张家堡派出所时,接警簿上一条多人抢劫未遂的报警记录让他眼前一亮。徐彬迅速联系报警人,获取了嫌疑人在抢劫勒索时,给报警人家中打电话所留下的号码,为案件的最终侦破提供了重要线索。徐彬和同事由此顺藤摸瓜,成功抓获了5名主要犯罪嫌疑人。至此,一个作案53起、涉及4起命案的18人抢劫杀人犯罪团伙被成功打掉,徐彬也罕见地以实习生的身份荣立个人二等功。 2003年,在一次特刑警联合巡查时,徐彬和同事抓住了一个身藏撬杠的可疑人员,并由此发现了一个抢劫盗窃犯罪团伙。为了明晰该团伙的人员构成、作案分工、社会关系、活动区域甚至特殊嗜好等关联因素,爱动脑筋的徐彬主动找来一本旧挂历,剪裁、粘贴后在挂历纸上详细绘制了一幅侦查示意图,清晰标注了破案所需的信息要素,让不少感到新鲜的老刑警直呼“开眼了”。这张图为侦查破案提供了最直观有效的帮助,民警们据此查漏补缺,很快就将嫌疑人一一锁定并抓获,徐彬所在的探组也因此荣立集体三等功,其个人荣获“破案能手”称号。就这样,一案一图、关键点碰撞分析等,逐渐成为团队工作习惯。一场场实战逐步丰富着徐彬的神经末梢,充实着他的“刑侦大脑”,也使他的侦查破案工作更加精确有效。 二、攻坚创新,锐意担当,开启刑侦全息化作战新时代 在实战中思索,在思索中成长。2003年,计算机信息化技术还没有在刑侦工作中广泛应用时,徐彬就断言:未来的公安是信息化的公安,未来的警察是数字化的警察。得益于对刑侦信息化的前瞻理解和勤学善思,勇于接受新事物、敢于突破新领域的徐彬于2008年被调到新成立的三处五大队(网战大队),进入全新刑侦工作模式。徐彬临难不却,以攻坚克难的勇气直面挑战。初次提出建立“网战大队”的时候,很多人还不知何为网战大队。那时候,徐彬逢人就解释,网战大队就是以信息化武装刑警,依靠先进的计算机应用、操作者敏锐的思维及准确的判别,人机结合、碰撞数据信息效能打击犯罪的专业侦察队伍。新生事物被接受往往有一个过程,这些概念在2008年的西安,对于大多数警察来说,都好比科幻影视剧中的未来战警,而徐彬和他的战友们,正负责把这些科幻孵化成西安刑警的扛鼎武器。 2008年5月,多起街头摩托车抢劫案件引起了市局领导的重视,一场打击此类犯罪行为的专项行动在全市范围内展开。经过一段时间的侦破,市局领导和职能部门意识到传统刑侦模式收效甚微,必须调整战略,根据犯罪模式新变化实施网上作战。这对于刚刚成立的网战大队无疑是一次极大的考验。面对其他大队刑侦民警的质疑声,徐彬没有退缩,他连续数小时坐在电脑前,看着一组组数据和一类类信息,进行梳理、归整、思考、比对。经过几天几夜的人机奋战,徐彬对全市摩托车抢劫案件进行了总体研判,勾勒出了7个“双抢”团伙和10个案件高发区域,并有针对性地向相关分局下发指令,先后成功打掉了4个抢劫团伙,破获了40余起抢劫案件。随后,徐彬又着重对团伙抢劫工地、库房财物的案件进行研判,下达明确打击指令,迅速控制了两个犯罪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27名,破获案件48起。 这次网战研判的成功,不仅大大提升了徐彬对“网战”的信心,也让曾经质疑他的刑侦民警开始重新认识并关注刑侦信息化发展。在网战的历练中,逐渐成为网络猎手的徐彬更加主动机智地搜寻和发现猎物,打主动战、预防战。2008年7月3日,山西省太原市公安局草坪分局信息网上发现了一条关于该分局破获陕西籍犯罪嫌疑人利用秘鲁币进行街头诈骗的案件信息,触动了徐彬敏锐的侦查神经,他即刻与西安同期发生的多起同类案件进行对比分析。经过缜密研判,徐彬很自信地下了结论:该团伙肯定也曾在西安作案!自信得益于网战的成功经验,更得益于数据分析的扎实,他随即与山西警方联系。虽然山西警方称嫌疑人未供述在西安作案,但徐彬仍坚信自己的研判结果,他又对嫌疑人在西安的活动轨迹进行了仔细核对,还组织受害者对嫌疑人的相貌特征、作案手法进行辨别确认。山西警方根据此证,最终从嫌疑人身上挖出发生在西安的同类型案件18起,为受害群众挽回了20余万元的经济损失。 “要让全市刑侦民警接受和认可刑侦信息化,必须要用实战证明此次变革的重要意义。”徐彬用无声的鼠标和有限的键盘,替代了无谓的辩解,用实际行动有力地开启了西安刑侦新时代。 实战引领,以只争朝夕的劲头学习创新。为了加速提升我市刑侦信息化建设,徐彬与队上同事一同前往杭州、南京等地考察学习,东南沿海城市的网上作战水平和能力,让徐彬等人深刻认识到同领域间的差距。环视大队的三间工作房,四五台老旧电脑,仅能操作的警务综合平台和堆放的十几万张信息卡片,比起其他城市的“飞机大炮”,真可谓是“小米加步枪”,相去甚远。即便如此,徐彬等人依然踌躇满志地设立了三个初级目标:一是从顶层设计上,实现刑侦信息数据化、模块化、智能化;二是从队伍建设上,建立专业的网上作战队伍;三是在侦查破案上,起到辅助作用。 满怀着信心和希望,徐彬等人从刑侦信息质量抓起,在警务综合平台上抽取所有刑事案件信息,根据“五核”标准,逐一进行审核、清洗、分类,每月几千起的审核录入量,通过总结,徐彬在工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牵头先后组织建立情报流转工作机制、信息录入核查工作机制、情报官工作制度和刑事案件流转工作机制等多种标准化工作流程和运行机制;并牵头组织开展了刑侦情报信息和主办侦查员改革试点。他带领团队一班人还根据我市多发性侵财案件特点,规范了三大类18种72小类案件的办案流程。这些对于规范全市刑侦办案和信息情报导侦都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徐彬深知,要真正发挥网上作战的威力,关键还在于拥有强大的信息平台和海量的信息数据。在他的积极协调和努力争取下,西安刑侦内部14个网络信息平台相继打通,信通处、交警支队、分县局指挥中心所控制的视频监控体系逐一接入。如何进一步扩充信息来源和储备,对庞大信息数据进行有效管理和应用,成为徐彬日夜思考的难题。他跑到书店挑选购买了700多元的工业自动化、信息管理书籍,从此书不离手,走到哪儿研究学习到哪儿;每天夜里,在妻子睡着后,他在网上下载视频,戴上耳机学习网站制作。有时,妻子半夜醒来发现徐彬戴着耳机困倒在电脑前,耳机里还发出视频授课声音。根据书本和网上学习到的知识,徐彬先后自主设计研发出我市“刑侦情报信息研判平台”“刑侦关注人员信息系统”等一批刑侦信息数据库,为迎接“大数据”时代的挑战做好了充分准备。仅上述几项“课题研发”,就直接为市局节省经费百万元。 2014年,我市电信诈骗案件呈现高发态势,特别是雁塔区群众被骗952万元的电信诈骗案最为震撼。徐彬拍案而起,立马组织民警利用信息化手段对电信诈骗案件日分析、周研判,下大力气打击电信诈骗犯罪。在数十万的资金流和电信流数据信息面前,徐彬盯着电脑屏幕,熬红了眼,逐一对每条线索信息进行梳理筛选、分析研究。为了理清案件脉络,徐彬还通过制表画图来标记案件关系、犯罪嫌疑人关系,形成一目了然的系列案件研判进展图,并贴在墙上供大家随时查看掌握,有效避免了民警重复翻阅案卷降低工作效率的情况。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3个月的日夜奋战,徐彬团队终于明确了各级涉案赃款流向,摸清了犯罪团伙的基本框架,提炼出侦破案件的重要线索,为整个案件的侦办、抓捕、取证提供了有力支撑,成功抓获犯罪嫌疑人20余名,冻结追缴赃款300余万元,串并破获同类案件100余起,侦破了我市有史以来第一起跨境电信诈骗案件、我省新中国成立以来涉案金额最大的一起电信诈骗案件,得到了公安部和省厅、市局各级领导的一致认可。在多年学习与实战的淬火磨砺中,徐彬已经逐渐走到了西安刑侦队伍的前列。他根据实战经验,总结出60余种网上作战技战法,编写了刑侦网上作战指导书籍3册,在全市10多个分县局进行巡回讲座,传授信息化破案打击技能。由于出色的工作水平和超前的工作理念,徐彬被省公安厅聘为省级刑侦专家,被公安部列入全国公安系统优秀人才库,他也因此跨越西安刑侦系统,被全省各地市公安机关以及其他警种争相请去讲授公安信息化知识。 发挥主导,以敢为人先的气魄争创佳绩。在刑侦网战日趋成熟的2015年,1500平方米的全息作战平台水到渠成、应运而生,全新构建的以刑侦为主导的多警种联动作战工作机制全面展开。以徐彬为核心的专业团队带领全市各警种“全息研判、合成作战”工作体系开始满负荷运转,成为全市刑侦系统当之无愧的大脑中枢。2015年以来,徐彬用努力和智慧见证了信息情报在侦查破案中的主导作用,也让西安刑警真正迈入信息化。自全息作战平台运行以来,对侦查破案工作的刑警如虎添翼,2015年5月至2016年年底,徐彬同志带领大家共制作研判报告432篇,审核发布流转各类警情信息10000余条,下发研判指令454条,根据研判 指令共破获案件1477起,打掉犯罪系列团伙177个,抓获犯罪嫌疑人687人,情报研判指导打击破案的效能大幅提高,全市利用刑侦信息化破案量占全市破案总量的比重从17%上升到83%。特别是在侦办“6·15”特大电信诈骗案、“58同城”特大系列诈骗案、“3·15”故意杀人案、“4·01”系列盗窃案、“7·28”公交车系列纵火案、“6·27”特大杀人案以及“4·28”重大刑事案件等一系列重特大案件的侦破中,徐彬与他的团队充分发挥信息化优势,凭借准确的信息支撑、全面的情报线索分析梳理,为案件的成功侦破起到了破冰扛鼎的作用。 2015年,全息作战平台被市局确立为公安改革试点单位,同年获全国现代刑侦机制创新奖,得到了公安部的通报表扬。公安部刑侦局局长杨东、情报中心主任黄洪,副省长、公安厅长杜航伟,市委研讨组、市主薄任军号等各级领导在全息作战平台现场调研观摩时均给予高度肯定;全国各省、市兄弟单位,省市政法委以及公安各警种部门共90批次到全息作战平台进行参观调研、交流学习;全国多家主流媒体也多次对全息作战平台进行报道,其中《人民公安报》对平台工作进行专题刊登……全息作战平台已成为西安公安工作改革创新的名片。各种荣誉的取得,都浸透了徐彬同志的心血。在各级领导的心目中,他承接传统、对接潮流,探索信息化与刑事侦查的有效结合,形成了现代侦查新的理论体系,是当代刑警响当当的楷模。 三、执着坚毅,大爱无声,在风雨中站成了一棵树 执着而智慧的徐彬,无论是网上作战还是一线抓捕,都体现着一名刑警的果敢与刚毅。在同事队友、犯罪嫌疑人、家人妻儿的眼中,他更是一个有着大爱情怀的人。他以简单、乐观、坚强的生活姿态,感召激励着身边每一个人向着阳光不断奔跑。 徐彬的身后,是一个朝气蓬勃的年轻团队。在同事队友眼中,徐彬是一个能跟他们一起踢足球、一起开心“轰趴”(homeparty)的大男孩,也是一个能够带领他们一路追逐阳光的领军人。徐彬说,现代刑警就是要做到“坐下来玩得转电脑,冲出去抓得住罪犯”二者缺一不可。他根据每一名队友的性格特点、专业特长设置岗位,每月进行岗位考核,连同文职辅警人员,也要根据每月绩效进行排名,前两名奖励,后两名惩戒。他常说:“拿国家一份钱,就要认真付出一份力。”为了充分调动队员的积极性,徐彬放手让年轻同志搭班主办大案要案,随时在旁跟进指导,让年轻民警获得成就感的同时迅速成长。 面对计算机玩得比自己还溜的年轻人,徐彬时常提示他们,不要忘了自己是刑警,不要忘了刑警的职业之本。会把电脑玩转,更要掌握摸排走访等传统刑侦手段,因为这些也是搜集信息、查找线索、推进“信息化”的途径。借助计算机,只不过是升级了载体,但要实现侦破的飞跃,必须要在传统技能的基础上掌握案件侦破的方向和道路。于是,培养队员侦查思维的养成,就成了徐彬“传帮带”的切入点。2011年,全省刑侦部门网上作战大比武。徐彬带领付斌等两名年轻队员参赛,随机抽取到未破现案——“马雪平被抢劫、轮奸案”。根据相关线索,徐彬团队展开了为期一个多月的案件侦破工作。期间,他与年轻队员同吃同住,本着“战训合一”的理念,他手把手教授队员信息研判技巧,引导他们形成全面明晰的破案思路,通过复原案发路线图、调取监控录像、查询gps轨迹、串码分析被抢手机,实现了对两名主要犯罪嫌疑人作案路线、gps轨迹、通讯轨迹“三轨合一”的精确锁定。在深挖团伙、巧妙抓捕下,6名犯罪嫌疑人最终全部落网,徐彬团队也取得了全省刑侦部门网上作战大比武第一名的好成绩。队员付斌回想当年跟随徐大队参赛破案的情景,至今仍振奋激动,深感受益匪浅。 在徐彬的培养下,团队很多同志都取得了骄人成绩。2015年9月,90后研判民警王悦获得全国公安网络比武冠军,这样的殊荣是西北五省公安机关的首次。更重要的是,徐彬的刑侦网战经验在王悦以及更多的青年网战民警身上得到了传承,他们与徐彬一起,共同缔造着西安刑侦信息化的灿烂明天。 尊重每个特殊人的生命是徐彬坚守的信念。多年来,徐彬亲手抓捕的犯罪嫌疑人有很多,即便是面对十恶不赦的碎尸杀人犯,他也从未轻视践踏过对方的尊严,而是从人性化执法的角度,给予他们“特殊的爱”。在一次抓捕杀人犯罪嫌疑人小黑时,徐彬在不明室内情况的危险条件下,率先冲进房间,犯罪嫌疑人见逃脱无望,随即持刀自杀。那一刻,徐彬忘却了危险,更顾不得擦拭身上的血迹,迅速将小黑送到最近的西电医院进行抢救。在随后的两天两夜里,徐彬始终陪护在小黑的床前。当苏醒的小黑从医生口中得知“多亏徐警官的精心照料,你才捡回一条命”时,小黑的眼眶湿润了,他主动向徐彬交代了自己的犯罪过程和物证去向。小黑被关押进看守所后,徐彬收到了一张明信片,“如果再有来世,愿与您永做忘年友——小黑。”小黑不知道的是,徐彬在抓捕和悉心照顾他的时候,自己身患重病的父亲也正躺在医院的病床上,需要儿子的陪护。 生命是平等的,徐彬爱护每一个迷途的犯罪嫌疑人。一次,他与同事赶赴马来西亚押解犯罪嫌疑人回国,当时马来西亚气候温暖,犯罪嫌疑人都身着夏装,而目的地西安正值寒冬,考虑到犯罪嫌疑人下飞机后容易受寒感冒,徐彬便组织队友及同事为其准备好了棉衣棉裤。飞行途中,其中一个患有血液病的犯罪嫌疑人突感身体不适,病情急转直下。飞机抵达西安后,徐彬立即联系多家医院寻求治疗,然而西安具有血液病治疗资质的医院只有11家,他电话联系了每一家医院,得知多数没有空余床位。经过一番周折,终于协调将犯罪嫌疑人安顿下来,不曾想犯罪嫌疑人是rh阴性血,输血配血时又遇到了极大困难,徐彬再次想方设法为其争取到了全市仅有的一袋rh阴性血。住院期间,徐彬跑前跑后,自掏腰包垫交数千元医疗费,直至犯罪嫌疑人脱离生命危险。有人曾问徐彬为什么这样做?他说:“任何一个生命,都是平等且珍贵的,即使他犯了天大的罪,只要他的生命交到我手里,我就必须对他负责。” 自古忠孝两难全。妻子说,“自从工作成为徐彬的太阳之后,我们就成了他的月亮。”徐彬的父亲2010年被诊断为淋巴浆细胞瘤(恶性肿瘤),需要经常到医院接受住院治疗。徐彬作为家里的独子,因为工作原因,几乎没有时间去医院照顾生病的父亲,母亲体谅儿子,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不会给他打电话。徐彬的父母就住在与刑侦局一墙之隔的家属院,老两口会时常相互搀扶着去看望加班的儿子。2016年8月14日是徐彬父亲68岁生日,对于这个年近古稀又身患癌症的老人来说,多么希望儿子能陪在身边一起过个生日!可徐彬这一天却依旧在外奔波,上午前往香王收费站协调安装检查站安检设备,下午带领大队民警去侦办系列团伙盗窃案件,这一忙就到晚上了。直到晚上12点,徐彬才拖着疲惫的身子走进父母的家门,笑着说:“爸,我来看看你,今天你过生日,我来晚了!你的皮带坏了好久了,我前几天抽空给你买了条新的,你试试看?”父母看到他一脸的疲倦,觉得有些心疼,两行热泪悄然从母亲的脸上滑落…… 爱护关心徐彬的人都知道,他的女儿患有先天性疾病,长期需要专人陪护照顾。可是,徐彬平时工作繁忙,哪有时间陪护照顾孩子?妻子原本有一个稳定且收入较高的工作,为了更好地照顾孩子,不得不选择了辞职,全职在家照顾女儿。白天,妻子拿着小马扎坐在教室外陪孩子上课。有时候,徐彬望着一早出门送孩子的妻子的背影,会心酸不已。他深知,自己没有尽到一个丈夫和父亲应尽的责任,没有时间帮妻子干家务、没有时间陪护女儿,可是,他爱自己的家、爱妻子、爱自己病中柔弱的孩子。他知道,自己没有能力给她们更多的陪伴,只有不忘初衷,矢志不渝地实现刑警的人生价值,才能算得上对妻女、父母最好的回报。他是一个刚毅的人,流血流汗不流泪,但他同时也是一个内心柔软的人,每天无论多晚回家,他都会到女儿的房间看一看;无论平时多劳累,只要有空他就亲手给女儿做按摩理疗,钢琴八级的他也会陪女儿练练钢琴,还会用贴心的话语和实际行动来鼓励女儿坚强。女儿虽然身患重疾,但也一直很阳光,学习成绩名列前茅,女儿说:“爸爸是我最为崇拜的人。” 在大学时候就和徐彬相识的妻子最初以为,找了警察就找到了安全。但是,自从徐彬干了刑侦,几乎每天都是迎着朝阳出发,头顶月亮回家,一年365天,几乎每天都是他的工作日,单位成了他“时刻坚守”的家。记得2006年除夕晚上,窗外飘着鹅毛大雪,正当一家人准备开始吃年夜饭时,徐彬突然接到电话,他立刻起身说“单位有事,我得去单位看一下”。妻子满腹的不愿意还没说出口,徐彬已经走出了家门,一路小跑赶到单位。没过多长时间,他便急匆匆返回家说了句:“发了个命案,我得马上去趟外地,你们先吃……”边说边收拾洗漱用品离家而去。妻子那一刻真的委屈极了,眼泪一直在眼眶打转,怕孩子看见,极力忍着。她心里一直寻思:“我倒要看看到底有什么天大的事,大年三十也不让过了,这会儿还要出去。”她跟着徐彬追出门,当远远看到徐彬一头钻进已经在等候的巡逻车时,她的泪“吧嗒”就掉进了雪地里。从那一刻起,她就理解了,这就是崇尚职业使命的刑警!天下的刑警都一样,始终义无反顾地奔波在侦破案件的路上。从那一刻起,她已释然,能够为百姓无私忘我的人,是身怀大爱的人,更是值得信赖和依靠的人! 每个人都是自己的超级英雄 跟西安市公安局刑侦局技术处法化科科长周起约好的采访一再被推迟,因为他实在是太忙了。给区县分局的法医们讲课、参加公安部现场勘查工作室的业务研讨、参加“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最后说定的采访时间,周起也迟到了,“之前3起案件的尸体解剖刚刚得到了家属的同意,我得先赶着做出来。”业务骨干、行内权威、党龄20多年的老党员,每一个角色、每一个身份,周起都竭尽全力做到极致。“这是咱分内的事情,就应该尽心尽力地做好做精。只要是我能做到的,我都会尽到最大努力。”今年“七一”,已经斩获公安部和省市“先进个人”的周起,又被评为西安市优秀共产党员。 给自己一个超常规的目标 20多年前,周起大学毕业进入刑侦系统做起了法医,最初的实习阶段,年轻的法医跟着多位老前辈天天跑现场。“法医本身是个非常重视实践的专业,我想多学点,所以只要是那些老法医出现场,不管是谁,我都跟着去。”当年从9月到年底,周起一共做出了120份鉴定报告,平均一天一份。“那些你自己百思不得其解的 问题,也许在老法医手里一个动作就能解决。那4个月里虽然真的很累,但我学到了前辈们很多好的经验,受益匪浅。” 2004年的春天,西安市碑林区发生了一起命案。一位老汉和保姆被杀,凶手还纵火烧毁了现场,湮灭了很多痕迹和物证。当时的周起还是一名年轻法医,在参与这起案子的侦破过程中,他从一开始就提出了跟多数刑警不同的看法。“案发现场保姆的尸体离门很近,而老汉的尸体就在卧室里。”周起说,根据现场情况,专案组认为是陌生人从门进入房间,击杀了听见动静的保姆后,又来到卧室杀了老汉,拿走财物后逃走了。 但是周起却发现,首先保姆的头上有挫裂创伤,手上也有抵抗伤,而且衣着整齐,这说明她是在清醒状态下被袭击的,甚至还有过反抗。而老汉身着睡衣,只有头部有挫裂伤,还躺在床上,这说明他是在睡眠状态被突然击杀的。“老汉的听力没有问题,不可能保姆在卧室门外反抗被杀发出声响,他还听不见。所以我认为应该是熟人作案,根据案发时间看,很有可能这个人当晚就留宿在老汉家里。” 按照这个思路进行侦破,专案组发现老汉的一个远房亲戚刚刚从西安回到河南老家。侦查员马上赶到河南,从此人家中搜出了老汉的被盗物品。在证据面前,这个远房亲戚很快交待了作案事实,果然跟周起推测的一致,案件成功告破。 在这起案件的侦破中,周起的分析推理其实已经超出了法医常规的损伤分析,他还根据受害人的状态对现场进行了还原。而这,恰恰是周起一直在努力的方向。“现在的法医工作要想出彩,就不能只是单纯围绕传统法医专业进行研究,必须换一种思维方式,要能提炼出更多的信息,在破案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以超常规的目标要求自己,这就是周起一步步成为省市法医权威、进而获评全国公安机关首批刑事技术特长专家的秘诀。从中国古代的仵作到现代的法医,法医学科已经走过了数千年的历史,形成了完整的体系,并且还在不断向前发展。“这个领域的新技术、新设备、新成果、新标准都在不断出现,想要做一名好的法医必须对这些保持关注,并且在适当时机把它们引入工作实践中去。”前些年法医类的专著大多还是英文版,周起就挂着电子词典一点点地琢磨研究,甚至连法医类的影视剧也不放过。“当然核心技术在影视中是不会透露的,但是工作方法和思路还是能够看出来。”可对于这些自己点滴积累下来的心得、经验,周起却从不藏着掖着,而是有求必应、有问必答。“我的电脑里有个共享文件夹,所有我收集到的有价值的资料都放在里面,跟法化科的同事们共享。” 面对困难永不退缩 法医的工作除了解剖室里的精细操作,还要面对血腥、复杂的犯罪现场,这时周起也从不含糊,每次都顶着各种风险冲在最前面。“隐藏在深山里的犯罪现场,常常要在没路可走的山区丛林里走上好几个小时。到了以后顾不上喘口气,就得马上进行现场分析,迟一点都担心会影响到案情分析。”按照惯例,尸体搬运是由专门的工作人员完成的,不需要法医动手,可周起却一直坚持自己搬运。“他们保护现场的意识肯定没有我们强,何况搬运过程中要发生什么情况,工作人员怎么做出准确地判断?”于是,每个命案现场,周起都是第一个冲上去抬起尸体的法医。在他的带动下,法化科全体法医、检验人员从不叫苦叫累,总是把案件侦破需要放在第一位。 几年前,灞桥区曾经发生过一起命案,一男一女两人被杀害在一个废弃的变电房里。“我带法医赶到现场时,发现尸体有被硫酸腐蚀的痕迹,但腐蚀的部位没有任何生理反应,应该是人死亡后才泼上去的。”两具尸体当时已经面目全非,现场完全可以用“惨不忍睹”来形容。但身为法医,在这时不光不能退缩,还必须认真检验,不放过任何一个疑点。 在经过认真尸检后,周起从两具尸体已经被严重腐蚀的头部发现了一个细小的创口,这是枪弹射入口!这个发现让案件侦破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侦查员接着发现,被腐蚀的衣服口袋里有残留禁品。综合这些线索,专案组分析,这是一起涉毒案件,嫌疑人有很强的反侦查意识,案发的变电房可能是他们进行禁品交易的地方。 方向一旦确定,侦破工作也就顺畅起来,这起涉枪案件很快告破,周起也因为突出的表现获得了个人三等功。 钻研无止境 估计刚当上法医的时候,周起也没想到未来自己会变成一个“全能工程师”。“科里的冰柜坏了,维修师傅一时半会儿来不了,但工作可一刻也不能停啊,怎么办?我就上网查视频、看帖子,琢磨着自己修好了。科里需要一台蓝光灯,我找了一台琢磨了一番,买来零件自己做了一台,只花了市场售价的十分之一。”这个习惯,其实源自周起的家庭熏陶。周起的父亲是西安铝材厂的钳工,小时候周起的玩具就是钳子、扳手和螺丝刀,喜欢自己动手是他从小养成的习惯。这个习惯不光被带到了单位,甚至他家里装修,所有的吊柜都是周起自己做的,连刷漆都是diy。 这爱动手的习惯,为周起应对一些疑难案件也屡屡带来奇效。几年前,曾有一起涉嫌杀人案件,犯罪嫌疑人反侦查意识强,案发后,他把房子重新装修,墙皮都被全部铲了下来,这要怎么寻找证据呢?周起先把所有的墙皮检查了一遍,没有发现血迹,怎么办?周起想到了吸尘器。他用吸尘器吸走墙皮白灰,终于在水泥地面上发现了一点血迹。从这里再向周围扩展,周起又发现了暖气片缝隙中的血迹,案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有句话说得好,你不逼自己一把,永远不知道自己有多强大。我们常常梦想身边有一个超级英雄,每每需要时就会以光速出现在自己面前。可实际上,只要你肯钻研、敢挑战,不断提升实力,每个人都能像周起一样,成为自己的超级英雄,把所有的困难和问题打包解决。周起,好样的! 凭一双慧眼识“现场” 看现代刑警怎样勘查现场 “他迅速地从衣袋里掏出一把卷尺和一个大号的放大镜。手里拿着这两样东西,他悄无声息地在屋内来回走动,有时停住、有时跪下,有一次竟然把脸贴在地板上。他工作得如此全神贯注,似乎忘掉了我们的存在,一直在自言自语地嘀咕着什么,并始终处于兴奋的状态中。一会儿叹息,一会儿吹口哨,一会儿又充满希望地叫喊几声”。 这是1886年,著名侦探小说作家阿瑟·柯南·道尔笔下的经典角色——夏洛克·福尔摩斯首次亮相时的场景。在这篇名为《血字的研究》的侦探小说中,福尔摩斯对待犯罪现场的认真细致和重视程度都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犯罪现场”也随着多部推理小说、警匪影视剧的热播,逐渐成为普通市民对于案件侦破了解最多的一个关键词。而在西安市公安局刑事侦查局,也有一个专门负责现场勘查的部门,那就是隶属市刑侦局技术处的现场勘查大队。 大队成立于2013年10月,“之前市局级别、专门的现场勘查主要关注重特大命案,大队成立以后我们更多关注了入室盗窃这类跟市民切身利益相关的案件。”现任大队长郑红军说。这位四十出头的大队长,已经在市刑侦局从事了十几年现场痕迹的检验工作,堪称一位久经沙场的老江湖。 福尔摩斯手拿卷尺和放大镜就能纵横十九世纪末的伦敦刑事案件现场,古城的现场勘查员们也得有一套趁手的“装备”——勘查箱。 “箱子里除了一般的镊子、尺子等工具,最多的是各种用于提取指纹的粉,还有各种光源,能够在特殊的条件和情况下发现作案痕迹。”郑红军说。“到了案发地点以后,有经验的勘查员一般先不急于进入现场,而是需要先观察一下案发地的环境,巡视一下道路、出入口、周边居民情况,等等,对整个案件有一个全局的了解和判断。” 郑红军手下带领着多位古城警界的“学霸”,这些现场勘查员不仅学历高,eq、iq也都双商俱高。去犯罪现场进行勘查,被他们简称为“出现场”。 “出现场需要综合运用多种知识,不光是痕迹检验的专业知识,还要求你具备比较广的知识面和社会经验、生活经验,才可能对现场迅速做出一个判断。”郑红军说。 毕竟,每一个案发现场都具有自身的独特性,就像树林里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而很多作案痕迹,不仅隐藏在很容易被忽视的地方,还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消失,无法再生、亦很难复制。“如果现场你抓不住,那也许就失去了一个很重要的、锁定嫌犯的线索,后期的侦破就会比较困难。”郑红军说。 在《血字的研究》中,福尔摩斯勘查过现场后,马上就判断出凶手的体貌特征,这堪称神奇的一幕,在现实案件的侦破中也确实有可能出现。郑红军说,有价值的现场痕迹、物证可以判断出嫌犯的职业、年龄、身高等特征,这无异于为原本大海捞针的侦破工作划出了一个范围。而某些关键性的证据更是能够直接锁定嫌犯,为日后的定罪提供铁证。“福尔摩斯当然是被理想化了的完美刑警。”也因为现场勘查工作的这些特殊性和重要性,一名刑警往往要经历五六年的磨炼、积累,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现场勘查员。 是“绿叶”更是幕后英雄 “现场勘查员是刑侦这个行业里的‘绿叶’。”市刑侦局技术处处长李浩说,“我们不用面对凶狠的嫌疑人,但是却要经常面对一片狼藉的犯罪现场,或是惨不忍睹的灾难事故。我们的工作通常都是琐碎的、重复的,却要求你必须认真细致,而且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始终保持着高度的专注和精准。” 虽说不用直接面对嫌疑人,但现场勘查员的辛苦常常是外人难以想象的。每每背着沉重的勘查器材赶往案发现场,谁也没在乎过是烈日酷暑还是风雨交加,泥泞山路上一步一滑,皑皑白雪中艰难行走,现场勘查员总是把勘查箱的安危放在第一位。等赶到现场,面对的场景也常常是外人难以想象的。离奇古怪的案件,匪夷所思的痕迹,尸体与凶器,血腥与腐臭,这些组成了现场勘查员日常工作的主旋律。 有一次,郑红军为了勘查一起小区电梯主板盗窃案的现场,带领队员一天爬了12栋共372层楼。“当然,都是爬楼梯上去的,电梯不能用了啊!”回忆起那一天里“上上下下”的滋味,郑红军笑着说。其实当天西安正值大风暴雨,郑红军和队员们攀爬的住宅楼还未完工,一阵大风刮来,楼板突然坍塌,郑红军险些被砸中……每一片“绿叶”其实都是刑侦战线上的幕后英雄! 成立两年多来,现场勘查大队破获了不少大案。要一一算起来,李浩能掰着指头数出一串串来。“2013年10月一组建,就碰上了周边区县的仓库、厂房失窃案。”李浩还记得,当时半年内连续发生多起,一辖区曾经一夜之间4家仓库被盗,而且都是“搬家式盗窃”。“无论能值多少钱,一件不留,全部用车拉走。” 郑红军刚一上任就接手了这起棘手的案子。通过现场提取到的指纹、足迹等证据,线索集中指向一个由数人组成的职业犯罪团伙。一次“出现场”的过程中,现场勘查员意外地在罪犯逃走的路边发现了遗留物品,获得了关键性的证据,从而锁定了罪犯。很快,这个以厂房、仓库为目标的职业犯罪团伙,在他们的聚集点被抓获。“这次的侦破对犯罪分子产生了极大的震慑,后来的两年多里西安再没有出现过这类案件。”李浩说。 眼看天气渐热,现场勘查大队的勘查员闫一龙说,要为西安市民提个醒。这位精研入室盗窃案的陕北小伙说:“无须撬锁砸门的技术开锁每到夏季就呈高发趋势,建议大家升级门锁的安全等级,晚上休息时一定要反锁房门,或者把暗锁锁上。”“最后,如果一旦发现被盗,一定要保护好现场。千万别扫地、拖地、擦桌子,也别叫邻居、朋友来现场看,最好沿着进屋的路线退出去,把门关上就赶紧报警,给我们现场勘查大队多留点施展空间。” 一只警犬的日常 我和我的小伙伴们 我叫喜力,是只史宾格犬,目前在西安市刑事侦查局技术处警犬技术大队搜毒搜爆组工作。我最不喜欢下雨,可从昨天到今天早上,西安就一直在下雨,这真让我沮丧。因为一下雨,警犬小伙伴们谁都不能去训练场玩,只能待在犬舍里聊天吹牛。但我听说今天是西洽会开幕的日子,那主人一定会带我去出任务的! 刚过中午,雨停了,我的主人——驯犬员汤琪走进了犬舍。小伙伴们瞬间沸腾了,纷纷大声吠叫起来,还撒着欢儿转圈,以显示自己的状态有多好。我却一直安静地蹲着,因为我知道主人肯定是来带我出去的,其他警犬再摆pose也没有用。果然,汤琪径直走过来打开了我的门。迎着其他小伙伴羡慕的眼光,我得意扬扬地昂着头走了出去。 从犬队到曲江国际会议中心的路我走了好几次,每年西洽会都要去那里执行任务。来到会议中心,我下车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奔到门口的草坪上打个滚,顺便做个标记啥的。别笑,这是每只狗的本能,就算我们是警犬,也要尊重我们的正常要求啊。好了,一身轻松,进入工作状态! 加上我,警犬小伙伴们一共有10名,分成刑侦探组和搜毒搜爆探组。驯犬员朱毅的马特、赵飞的嘿姆、范佳的王子和我一样都是搜爆犬,艾杜、石头、小乖和黑狼是刑侦犬。别看犬队里警犬不少,但民警可真不多,全队一共只有5名民警,每个人都要带两只警犬。说起我们搜毒搜爆组,那不光要负责西安市各个大型活动、重要外事的安保,比如每年的西洽会以及各个展会、博览会,还有各位明星的演唱会,甚至国家足球队的每场比赛,我们都要赶在所有来客、嘉宾的前面去场地巡视一圈。搜毒搜爆组的小伙伴们还经常出差,因为每年杨凌农高会、清明节黄陵祭祖的安全保卫工作也是由我们来承担的。不夸张地说,我喜力在警队工作三四年,见到的名人、明星比很多追星族都要多。每次在犬舍吹牛,这点总能让其他小伙伴羡慕不已! 英雄传奇 虽然嘴上不愿承认,但私底下我还是挺佩服刑侦组那几名小伙伴的。就说我的主人汤琪带的德城牧羊犬小乖吧,他可是这两年全国公安部推广的都市追踪犬,在水泥路、柏油路上都能追踪嫌疑人的气味。听说前年小乖破获了周至的一起系列入室抢劫案。那几次案发现场都在马路边,案发时间都在凌晨。警犬都知道,马路上过往的汽车一多,或者日晒的时间一长,嫌疑人留下的气味都会大打折扣,那对我们的嗅觉都是很大的挑战。主人汤琪一琢磨,干脆带着小乖住在了周至,尽量能够在最短时间内赶到现场,保证气味还具有较高的纯度。 有一天凌晨,嫌疑人再次作案,汤琪听说以后马上带着小乖就往现场赶,第一时间来到案发地点,进入屋内。小乖在屋里转了两圈,可没什么发现。嫌疑人已经多次作案,反侦查意识很强,巧妙地掩盖了自己的足迹和指纹。汤琪和小乖没有放弃,又来到院子里察看。还真让他们找到了一枚足迹!小乖这下来劲了,凭着这枚足迹的气味,一口气追出两三公里。一路上,嫌疑人的气味时断时续。在一片玉米地前,小乖转了两圈,卧了下来,向主人发出“就是这里”的信号。汤琪上去查看,发现了几道摩托车留下的痕迹,接着又在玉米地里找到了一辆摩托。他马上联系其他民警,在周围设卡盘查来往摩托,果然抓获了嫌疑人。当时嫌疑人做贼心虚,见了民警正要掉头逃跑呢。 范佳带的艾杜是公安部最新推广的血迹搜捕犬,他对人血的反应可要比其他警犬灵敏多了。去年冬天,太乙路上发生了一起入室抢劫伤人案。犬队到了现场一看,那条路上车流量大,警犬靠气味追踪干扰太大。太乙路四通八达,连接着好几条车流量、人流量都很大的重要道路,嫌疑人可能向多个方向逃窜。民警一时竟连追踪的方向都确定不了,怎么办? 这时,范佳带着艾杜像男主角一样亮相了。凭着对人血气味的超级敏感,艾杜沿着一点一点的血迹追出去,穿马路、过十字。眼看着太阳越升越高,来往车辆越来越多,范佳心里着急啊,就怕各种干扰太大,艾杜失去追踪的方向。可艾杜像是心里有谱一样,走走停停,一路追踪到了安东街一家小区门口,这等于打开了一条破案的“绿色通道”啊!结合案发时间,民警们调取了监控录像,很快发现了嫌疑人,没几个小时就侦破了案件。 “硬汉”石头 对了对了,赵飞带的石头那可算是犬队的一条“硬汉”了。前年春天,高新区发生了系列攀爬入室盗窃案,有时一晚上仅一个单元就有好几户被盗。这起系列案件马上引起了各方的重视,市公安局立即成立了专案组进行侦破。 经过一系列侦查,专案组很快找到并抓获了8名嫌疑人。可这伙人反侦查意识很强,什么都不说,案件侦破一时遇到了瓶颈。专案组就把从嫌犯住处找到的全部26双鞋拿到了犬队,还带来了之前在案发现场提取到的足迹嗅源,由石头来鉴别是否一致。 当晚赵飞带着石头就开始工作了。赵飞把鞋子分成两批,让石头分别鉴别。为了保证最后结果的准确率,间隔一天后,石头又进行了第二轮鉴别。26双鞋啊,一一鉴别、一一核对,还要鉴别两次,这工作量简直“细思恐极”。可人家石头在几天时间里把鞋子和嗅源过了两遍,还真鉴别出4双鞋来。结果一出来,专案组民警犹如打了一支强心剂,马上结合这个鉴别结果确定了审讯方向。后来我听说,当天嫌疑人就顶不住压力交待了犯罪事实,最终心理防线被全部突破,逐一交代并落实了36起案件,系列盗窃案告破! 说了这么多警犬神气威风的一面,其实我也想吐吐槽。不管训练还是出任务,虽然对我们来说都是在用自己的“技能”工作,但其实都挺辛苦的。不管是爬山下河,还是城市追踪,我们可都是用四条腿在奔跑啊。当然了,每个奔跑的警犬背后,都跟着一位被拖着跑到快吐血的驯犬员。本来狗的寿命可以超过12年,可犬队的警犬哪条也没活过10年! 我们都这么累,驯犬员就更别提了。我曾经听到他们吐槽,说自己陪孩子的时间还没陪我们的时间多呢。本来我对于当了警犬就要做一辈子“单身狗”还有点不满,可听到这话马上觉得平衡多了。最近常听朱毅说:“生活不光有眼前的狗,且还有诗和远方。”我不知道诗是啥,但远方我还是挺乐意去的,那就让我们在警犬生涯里,陪着主人一起奔向远方吧。 当刑警遇上“反侦查” 用心、细心、耐心和决心事先戴上手套,就不会在现场留下指纹。事后用布擦拭,就能把犯罪痕迹清除破坏。 但凡看过几部警匪、侦探剧的观众,都会清楚以上这些 “反侦查”知识。 “如果普通人都能掌握这些,那么犯罪分子更是有目的地使用这些反侦查手段,给我们破案造成更大的困难。”西安市公安局刑事侦查局技术处痕迹检验科科长王向军说, “近些年想要在现场提取到完整、清晰的犯罪痕迹,确实是难度加大了。这也是现在对刑侦痕检工作提出的新问题。”刑侦中涉及的痕迹检验,包括了指纹、足迹、工具痕迹、枪弹痕迹等几大类,其中最为人们熟知的就是指纹和足迹。 据史书记载,远在3000年前的西周,中国人就已经利用指纹来签文书、立契约了。 到了近100多年间,指纹检验技术在案件侦破中大放异彩,帮助刑警们破获了大量看似无迹可寻的奇案。 但是随着这门技术的日益成熟,人们对于它的了解也越来越多,指纹就这样褪去了神秘的面纱。 “比如入室盗窃案,犯罪分子大多是流窜作案,本来流动性就大,如果他再具备一定的反侦查能力,清除破坏了作案痕迹,那就要求我们出现场的痕检人员特别用心、特别细心和特别耐心,还要有足够的决心。”为什么要连用几个 “心”字,来形容痕检人员特殊的工作要求呢?王向军说, “决心”是要相信指纹、足迹这样的常规物证能够在案件侦破中起到关键作用,以高度的责任心对待这项工作。 他接着解释, “用心”是需要痕检人员以专业知识和多年经验,还原作案过程,寻找嫌犯可能经过的轨迹和路线,根据指纹留下的方式和环境,使用恰当的技术手段提取痕迹。 “细心”是要求痕检人员保持高度警惕,注意到现场的每一个角落,不放过任何可疑的地方。 “耐心”就需要我们付出相当的精力,投入最大的热情。 寒夜里的血迹追踪 下面的这个案例,就是对王向军这几个“心”字的最好注解。一个寒冬的夜晚,刑侦局技术处值班小组接到电话,我市一路段上发现了若干尸块,需要技术支援。接到消息后,痕迹检验所有人员立刻带齐工具及装备,迅速赶赴现场。 发现尸块的现场在路边一个广告牌背后,杂草丛生、垃圾遍地。当时气温已经降到零下8度,此时勘查现场是对民警能力和体力的综合考验。经过两个小时的勘验,初步确认此案是一起恶性的杀人碎尸案,但案犯急于处理尸体,选择抛尸地点时十分仓促,很可能案犯的日常活动区域距离抛尸现场并不远。但遗憾的是,在现场并没有提取到什么非常重要的痕迹和物证。 此时由于气温很低,且已经接近午夜,现场勘查人员手脚都被冻得麻木了。但是案情不能等!民警们扩大范围继续搜寻。在对现场外围进行搜索时,痕迹检验人员借助手电的灯光,发现了一滴隐藏在人行道砖面上的深色滴落斑迹。此斑迹并没有血液应有的鲜红,但经验丰富的痕迹检验人员断定,这是一滴血迹。通过对这滴血迹的测量和分析,痕迹检验人员得出了结论:该血迹的运动方向直指抛尸地点,根据这滴血迹可以判断出案犯来时的方向。 这个消息令人振奋,勘查组立即向那个方向进行搜索和追踪。由于黑夜光线极差,只能借助手电的微弱光线,所以在血迹追踪的整个过程中,痕迹检验人员时而半蹲、时而跪地,很多时候还要趴在地上,用手电光一寸一寸地进行搜索。每到一个分岔口,痕迹检验人员都要用手电将周围所有地面进行全面搜索,甚至钻到停放的车辆下去搜寻血迹,以判断案犯移动的方向。整个血迹追踪过程整整持续了近三个小时,终于,在次日凌晨2点左右,勘查人员根据一滴一滴的血迹,追踪到了现场附近的一个村子,并确定了可能是案犯居住的三户人家。这三户人家大门口和地面上均有滴落的血迹,但还无法判断到底是从哪户出来的。这为接下来的抓捕工作提出了难题。 在不惊动住户的情况下,痕迹检验人员使用特殊光源对这三户人家的大门进行了细致搜索,在其中一户的大门上发现了一处很难辨别的擦拭血迹。至此,这起恶性杀人碎尸案案犯的住处终于找到了。 可惜的是,当侦查人员进入这户人家后,却发现房间已经被清理过,家具摆设几乎均被搬离。但痕迹检验人员还是对房间进行了勘查、取证,成功的在木质漆门上发现了一枚血指纹。此时,已经是凌晨四点多了,当检验工作完成的一刹那,寒冷、饥饿、疲劳一下子跳了出来,所有勘查人员都感到很累,但脸上却都挂着微笑和满足。 现场工作结束回到实验室后,痕迹检验人员立刻对提取到的血指纹进行了分析。案发后第二天,此案的嫌疑人郭某就被抓获。经过比对,从木质房门上提取到的血指纹确实是郭某所留,且dna检验也证明血迹就来自死者。当此案检验鉴定书上盖下鉴定章的时候,这起恶性杀人碎尸案件的案犯归案了,整个案件侦办组所有成员几天几夜的努力,得到了最好的回报。 侦查和反侦查,谁能笑到最后 另一个褪去神秘面纱的作案痕迹就是足迹了。在刑案侦破中,足迹发挥的作用也不容小觑。福尔摩斯在《血字的研究》中,就是凭借现场足迹推断出凶手的大概年龄、身高、体态等情况的。而这些对于已有20年痕检经验的王向军来说,算是基本功。比如在市公安局最近开展的“春季迅雷”专项打击入室盗窃行动中,雁塔区“4·7”系列入室盗窃案的破获,就是痕检人员与犯罪分子的一场烧脑大战。 “这批犯罪分子都在凌晨作案,利用楼外的天然气管道等攀爬进屋实施盗窃。”王向军在看到监控录像时有点吃惊,“从一楼爬到七楼只要几秒钟。”而他们也对作案痕迹进行了多种手段的掩饰,反侦查功课可谓做足了全套。“留下的可用痕迹确实较少。”但猖狂总会走向灭亡,也许是使用了反侦查手段后带来了心理上的肆无忌惮,这伙犯罪分子一夜之间在一个小区内连续作案,终于被痕检人员提取到关键证据,通过足迹、指纹等的比对发现了他们之前的作案记录。“18日我们就破案了,一伙近20人连窝端。”在近期的另一起阎良“2·3”系列入室盗窃案中,痕检人员同样是利用足迹、指纹寻找到了案犯的线索。 虽然在近些年不断遭遇犯罪分子花样百出的各种“反侦查”,但王向军带领的痕检科依然斗志高涨。“去年全市利用现场指纹查破的案件数量比2014年增加了两成多,说明这场关于侦查和反侦查的较量,我们刑侦痕检人员完全可以笑到最后。” 织起一张隐形“天网” 20世纪80年代,著名导演詹姆斯·卡梅隆的《终结者》第一次把好莱坞大片带入中国观众视线。除了硬汉阿诺德·施瓦辛格之外,一起被人们记住的,还有那个几乎无所不能的人工智能防御系统——天网。也是在20世纪80年代,分子生物学中的dna鉴定技术第一次进入人们视线,并在随后被用于司法调查。“1995年,dna鉴定开始在国内司法界应用。现在无论是技术、设备还是鉴定标准,我们都做到了和国际接轨。”西安市公安局刑事侦查局技术处法化科科长周起说,“目前我们已经建立起了dna数据库,全国联网、自动比对。不夸张地说,这个数据库相当于在全国织起了一张犯罪分子肉眼看不到的隐形‘天网’!” dna的学名是脱氧核糖核酸,是人类的遗传标记。周起解释说,通过对dna片段中多个位点的分析,可以得到不同的图谱,这就好像是给dna绘出了指纹图,成为识别不同人的独特特征。法化科负责dna鉴定的美女学霸李菲说:“这项技术用于司法调查以后,很多疑难案件都迎刃而解。而且随着技术的发展,实现鉴定所需的物证量也越来越少,微量的血液、唾液、骨骼,甚至头发,都能够进行有效鉴定。dna真正成为肉眼看不到的微量物证。”2014年、2015年连续两年,我市利用dna破获的案件都达到了近900起,已经发挥出它强大的作用。 dna这张隐形“天网”的作用不仅非常靠谱,而且也堪称智能。“今年前几个月里,我们通过dna数据库,已经成功破获了几起过去的陈案。”周起所说的这几起陈案,有的发生在七八年前,恐怕嫌犯自己都以为自己已经逃脱了惩罚。“我们的数据库全国联网,不管嫌犯在全国什么地方,只要被警方采过血,就会把dna录入数据库,进行自动比对。一旦和库里已有的配型成功,就会实时提醒。”说到这里,周起不无自豪。目前,dna鉴定、分析已经发展到了第二代str技术,不仅识别率大大提高,也做到了人各不同。“全世界没有重样的!”这样神奇的鉴定技术,如同给每个犯罪分子打上了一个特殊标记,逃到哪里都无所遁形。 2008年,在我市某旅社内发生了一起命案,一名男子被人杀害。案发后,专案组民警经过大量调查摸排工作,但一直没能发现有价值的线索。案件悬而未破,嫌疑人一天逍遥法外,受害者的冤屈就一天得不到昭雪。但在当时送检的死者指甲中,法医们检验出一个混合dna分型,这个分型中除了包含死者本人的dna之外,还有另外一个人的dna分型。这个神秘第二人的dna分型,就成为本案的关键证据,也成为案件侦破的希望所在。 今年,dna室检验人员在对往年积案的梳理过程中,将此案的混合分型进行拆分。经过数十次的拆分尝试,终于成功地在dna数据库比中了嫌疑人梁某。这个梁某是2013年一起抢劫强奸案的嫌疑人,他已经被抓获判刑,现在就关押在安康监狱中服刑。dna室检验人员马上联系了分局刑警队,分局刑警队接到消息后赶赴安康,对梁某进行了血样采集。经过dna室连夜比对,证实梁某正是本案的嫌疑人。在随后的连夜突审中,梁某交代了杀害赵某的犯罪事实。 dna分析是一项新技术,正在不断向前发展,时不时就会出现新的突破。为此,进行dna鉴定的刑警们也必须随时关注这一领域的动向。李菲说:“国家对我们的支持力度很大,在西安市刑侦局里,dna鉴定从设备到试剂到技术,全部跟国际上最先进的国家看齐。”法化科最新配备的仪器,是不久前耗资数百万购入的dna快速检测仪。这台仪器究竟快到什么程度?以往分析一个dna需要好几个小时,而快速检测仪只需要90分钟。“有一次快速检测仪已经鉴定出了结果,那边的现场案情分析会还没开完呢。” 这样神奇的技术,更需要刑警们创造性地加以应用。周起还记得,我市某区县曾经发生过一系列抢劫强奸案,给当地居民造成了不小的恐慌。“我们分析了现场嫌犯遗留的生物物证,也做出了鉴定结果。”可是在数据库里没有配型成功,总不能采集当地所有男性的dna吧。周起灵机一动,想到了决定男性性别特征的“y染色体”。“它只在一个家族的男性里遗传,对它进行分析就能够有效地锁定嫌犯范围。”很快,刑警们把目标锁定在当地一个家族的男性中,一一进行排查。在强大的心理压力之下,嫌犯主动投案自首。 dna看不到也摸不着,只有在放大千万倍的微观世界里,它才会现身。而就是这肉眼看不到的dna,却织起了一张隐形的“天网”,庇护着古城万千市民。 做一位有绝活的法医 从古代的仵作说起看过《神探狄仁杰》《大宋提刑官》的观众肯定都还记得,这两位古代名侦探想要侦破一宗错综复杂的奇案,总离不开一位 “万能小助手”的帮忙。他们为狄仁杰、宋慈们提供受害者的大致死亡时间、死亡原因,还有可能犯案的杀人凶器。 没错,这位 “万能小助手”就是仵作,也就是现在的法医。追溯历史,中国在战国后期就有 “令史”一职,专门从事尸体检验和活体检验。汉代法医学检验已相当盛行,宋代正式出现了 “仵作”这一名称。清代仵作事业最上轨道,仵作不仅要检验伤势,还需查勘现场。 “对,现在法医也要出现场,而且要运用专业知识,根据现场迹象拿出尽可能精确的分析判断。”西安市公安局刑事侦查局技术处法化科科长周起今年45岁,从事法医工作已经20多年了。 除了多次获得公安部和省市的 “先进个人”荣誉,这位老刑警还是全国公安机关首批刑事技术特长专家。 市刑侦局上上下下对他的命案现场分析有四个字的点评:独到,老辣。 法医本身是个非常重视实践的专业,5年学习中要接触大量真实案例。 老师面对学生无不倾囊相授, “成功之处要告诉我们,失败之处更要告诉我们。因为法医鉴定是用科学上的共性去套千万个命案、死者的个性,难免会有误差。很多时候,法医更应该关注那些不符合常规的例外。”除了个体差异,影响法医判断的客观因素也非常多。 就以死亡时间的判定为例,最常使用的是尸体温度判断法,可是天气、温度、周边环境,甚至死者的胖瘦高矮、穿衣厚薄都会给法医搅局。 就是使用最为可靠的胃内容物排空程度判断,也需要结合死者的职业特征、饮食习惯和代谢速度。 “正常人的体温在36.5c到37.5c之间,差距只有1c,可放到死亡时间的估算上就是两个小时的差异。我们必须综合考虑现场情况,尽力做到最大限度的精确,才能保证侦破工作的顺利。”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仵作就是南宋法医学家宋慈。 他20多年的官宦生涯中,大部分任职都与刑狱方面有关,他也深知 “狱事莫重于大辟,大辟莫重于初情,初情莫重于检验”验,达到洗冤泽物的目的。 清朝年间,《洗冤集录》被翻译成多国文字传入西方,对推动世界法医学的发展起到极大的影响,宋慈也因此被西方人称作 “法医学之父”。而周起来到市刑侦局后第一次单独出现场,就真的做到了洗冤泽物。 当时报案人称死者是上吊自杀,可周起来到现场一看,马上列出好几个疑点。 “判断死者损伤情况可是法医的看家本领,分析一道伤痕是死前造成的还是死后伪造的,这是我们最拿手的了。”根据死者身上的伤痕特征,周起很快做出判断,这起案件是嫌疑人杀死受害者后伪造了自杀现场! 侦破人员按照这个方向进行侦破,很快就抓到了真凶。 不能就法医论法医 从古代的仵作到现代的法医,法医学科已经走过了数千年的历史,,把现场检验视作整个案件的“死生出入之权舆,直枉屈伸之机括”。宋慈博采众家之长,又参考自己的实际经验,在公元1247年撰写出了世界上最早的法医学专著《洗冤集录》,以指导狱事的检形成了完整的体系。柯南道尔的小说里,福尔摩斯在实验室中鞭打尸体,就是为了查明生前伤和死后伤有什么区别。而这些在现代法医学中被称为“损伤分析”,对于人无论生前入水还是死后入水,是死于火灾还是死后焚尸,都已经有了系统的判断准则。但周起还是觉得不满足,“我觉得只是就法医论法医,很容易进入一个瓶颈,我一直在琢磨,怎样才能给侦查提供更多、更具体的支持。” 在一次公安部组织的法医命案现场分析培训中,周起听到了两位法医界泰斗陈世贤、闵建雄的讲座。“当时的感觉真是茅塞顿开!我意识到,现在的法医工作要想出彩,就不能只是单纯围绕传统法医专业进行研究,必须换一种思维方式,要能提炼出更多的信息,在破案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周起把现场分析视作法医的全新战线,琢磨怎样把案件侦查和法医技术结合起来,拿出法医的专业命案现场分析。提到这个,周起挺有信心,“法医运用损伤特点、血迹分析这些专业优势,和案件进行有机结合,以现场血迹和其他生物信息为线索,进行综合分析,判断死者的生活状态、现场的冲突体态,甚至是摸清楚嫌疑人和死者的关系,比如他们是否熟悉,熟悉到什么程度,等等。”而这些重要的信息,无异于给嫌犯的行为绘出了一幅模拟画像。“这才是我们法医的绝活。” 只是因为多琢磨了那一下 有一次,雁塔区某城中村发生了一起命案,两位年轻女子在自己的租住屋里被人杀害。周起赶往现场进行查验,看到两名遇害女子一个躺在床上,一个倒在地上。接着,他很快意识到放在地上的褥子有些蹊跷。“那时正是盛夏,地上干吗要铺褥子呢?”周起说,“我马上意识到,头天晚上出租屋里肯定有人留宿,所以才需要打地铺。而这个留宿的人,就算不是嫌疑人,也应该知道些内情,我们得尽快找到这个人。” 周起又查看了一下两名受害人,立即做出了判断,“留宿的人是一名男子,而且跟躺在地上的那名女子关系不一般。”现场的其他人纳闷了,这又是怎么判断出来的呢?“其实也不难,”周起说,“两名受害女子的穿着明显不同,躺在床上的那个穿得很整齐,可躺在地上的那个却只穿着内衣。这说明打地铺的留宿男子应该和躺在地上的这名女子是恋爱关系,所以穿着内衣也不会觉得难为情。” 顺着周起的思路,民警很快找到了本案的嫌疑人。不出周起所料,这名嫌疑人就是地上那名受害女子的丈夫。夫妻两人同在西安打工,却因工作地点相距太远很少见面,久而久之就有了矛盾。案发当晚,妻子担心丈夫回来大闹,就找来女友陪伴。不料晚上两人还是争吵起来,丈夫一气之下杀害了妻子,又杀害了妻子的女友。 放在地上的褥子、受害者的穿着,这两个关键的线索其实没有什么高深之处,甚至都并非来自法医的专业知识,而是出自生活常识,但如果只单纯地关注尸体、血迹这些生物信息,不多琢磨这一下,这些线索也许就被淹没了。“法医的知识完全可以和这些现场情况结合起来,为侦破提供更多思路。”周起说。现在再回想刑侦局民警们对周起命案现场分析那四个字的点评,你确实不得不佩服地竖起大拇指。 刑警界最可爱的“男二号” 如果说战斗在案件侦破第一线的刑警们是英勇善战的“男一号”,那么工作在指挥协调、文件通联、人事管理、文体活动、纪检监察、法制宣传、后勤保障等第二战线的刑警们,就是刑警界的“男二号”了。在很多热播韩剧中,男二号几乎就是虐心的代名词——《来自星星的你》中的李辉京、《继承者们》中的崔英道、《想你》中的姜亨俊,不管多么帅气多金、英俊潇洒、痴情专一,都无法得到女主角的芳心。而刑警界的“男二号”,那也是相当地虐啊!虽然不用千里追凶,但是大案要案的信息收集、警力调配,全局刑警的组织管理、服务保障,全都是他们的职责。西安市公安局刑侦局政秘处政工科科长贺智平曾经有15年命案侦破的经历,可他说,“政工的工作,比案件侦破更累。” 案件侦破的“全能小助手” 刑侦局政秘处的刑警们,妥妥的都是“男二号”。从秘书科、政工科、监察科、法制科到警务保障科,每个人都工作在没有硝烟却依然辛苦的第二战线。在秘书科的采访不时被电话、接待和紧急文件的传达等打断,科长史文栋说,这就是他们日常的工作。“我们负责掌握全市刑侦工作的总体情况,分析刑侦工作的形势、发展趋向和规律、特点,提出工作对策。还要承担刑事案件、专项行动的指挥协调工作,负责全市各类刑事犯罪的分析、调研等。”总之,无论是警力的调配指挥、专项行动的牵头组织,还是各类文件的上传下达,都由秘书科来完成。除此之外,秘书科还要参与大案要案的侦破,负责专案的材料整理、信息收集,为案件侦破做“全能小助手”。 近年来,秘书科撰写调研报告共40余份,其中《全市“两抢”犯罪调研》引起市局多位领导的高度重视;《打击多发性侵财犯罪的几点思考》《对打击多发性侵财犯罪工作的探索》及“类案侦查”系列调研等材料分别被公安部和省级专业刊物刊载。 “我从2008年开始担任秘书科科长,”史文栋扳着指头算了算, “前前后后参与了20多起大案的侦破,差不多每年都会有三四起。”专案的侦破工作,总是既紧张又辛苦,几天不眠不休、半个月不能回家都是常事。“白天各路刑警出去侦查,寻找线索,晚上九十点钟专案组召开汇报会,总结、分析案情,再确定第二天的调查方向。”汇报会常常开到十一二点才结束,接下来秘书科的刑警们就要汇总、整理线索,为下一步侦破做好准备。“等到我进家门,经常已经是凌晨三点了。” 史文栋担任科长的这几年,秘书科牵头筹划组织了公安部“8·16”案件部署会、公安部“1·08”被盗车辆返还仪式、国家实验室认可评审会议、第二十六届泛关中地区刑侦协作会议、全省追逃工作西安现场会、省市刑侦工作会议、全国刑侦改革现场调研会议等大型会议百余场。同时积极协调指挥本局安保活动300余次,精心组织了各类专项行动,保障了我市“秦安”“秦剑”“秦风”“五打五防五管控”“平安家园”等专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并取得了突出成绩,囊括了全省近年来各类专项行动的第一名。 专注为刑警“加状态” 比起秘书科围绕着大案要案做辅助,政工科则专注于给刑警“加状态”。政工科科长贺智平说:“政工科面对的是全局300多号人,还不算100多名离退休的老刑警。要负责全局民警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文化业务培训,还有所有民警的人事调配、管理考评等等,工作不仅烦琐,头绪也多,所以每个人都得始终处于‘绷紧弦’的状态。” 全局民警的教育培训是政工科的主要工作之一,也是关系到案件侦破的关键。2015年,由政工科牵头,组织全局民警开展“实战化训练推动年”活动,并选派人员参加市局组织的警务实战技能比武竞赛,定期组织刑侦局突击队进行训练。全年刑侦局共举办各类培训班30余期,2000余名刑警接受了培训,业务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政工科今年以来,先后向上级部门推荐了三处五大队和技术处音像科为“西安青年五四奖章”候选单位,推荐一处五大队副大队长陈小明为“西安青年五四奖章”候选人,技术处痕检科民警刘博为“西安市优秀团员”候选人,推荐二处一大队副大队长全浩为西安市“‘中国梦·青年志’寻找身边的好青年”候选人。政工科还组织全局学习汪勇同志的先进事迹,发起在全市刑警中学习徐彬、王悦同志的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刑侦队伍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同时,政工科充分利用“古城刑警”博客、微博等新媒体渠道,广泛宣传打击犯罪的突出成绩和典型事迹,发布有关信息,回复市民提出的问题,加强沟通交流,展示了西安刑警的良好形象。 政秘处副处长邰小宁则把政工科的工作概括为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刑警们的人事组织、内外宣传、表彰晋升、考核任免,还有离退休老刑警的服务保障,这是规定动作。除此之外,政工科每年还都有“难度系数”超高的自选动作。“连续两年,我们科组织了全市刑侦系统的‘警歌嘹亮’歌咏比赛,还举办了两届刑警摄影书画展。”贺智平说。刚刚建成亮相的刑侦局局史馆,就是政工科最新的大动作,“让刑警们都了解自己的成绩和历史,对这个工作更多一份热爱和自信!” 有“加状态”的政工科,还有能让一线刑警们满血复活的警务保障科。科长杜兴毅说,大到装备、车辆、枪支,小到一颗钉子,都是警保科亲手准备的。“就拿一日三餐来说,专案组一成立,我们马上启动24小时备餐,所有厨师、服务员全部待命。不光要增加供餐次数,还要保证刑警们吃得营养、健康。” 监察科是刑警界“男二号”中最高冷的了,科长徐晓东说,纪检监察、警务督察都是他们的管辖范围。《继承者们》中崔英道的形象,也许就是人们对于他们的印象。但是想想看,一旦刑警行使职权的过程中出现任何问题,崔英道这样的霸道总裁,不正是保护守法公民的最佳人选吗? 有句话说得好:男一号是给女主角爱的,男二号是给观众爱的。而刑警界的“男二号”,用政秘处处长晏庭林的话来说,那除了要为“男一号”破案做辅助、加状态、回血回蓝,还要保证团队的廉洁自律、高效运转。“我们政秘处甘愿用尽洪荒之力来为全局刑警作嫁衣!”这样踏实又低调、专情又长情的“男二号”,你不爱吗? 大数据识破罪犯真面目 大数据是互联网信息化时代出现的新名词,是指以多元形式、从多个来源搜集到的海量数据,这些信息可能来自社交软件、门户网站、电子商务网站,等等。“这些是当前最能掌握一个人活动规律、个人特点的信息了,也是目前刑事侦查工作研究的新方向。”西安市公安局刑事侦查局一处主管刑侦信息化工作的副处长杨顺利说,“它包含了社会工程学的原理和犯罪心理刻画侧写的专业学科知识。” 现代破案需要新神器 杨顺利说:“我在陪儿子读古希腊神话故事时发现,众神之神宙斯每行大事,都派百眼巨人阿耳戈斯当先,再派百臂巨人布里阿柔斯随后。”也就是说,要完成一项重要任务,必须先充分获取足够的信息做到明察秋毫,再快速利用各种手段果断处置。“我常想,这个故事又何尝不是当前警务信息化条件下,利用大数据侦破大要案件的古代版本。” 以往提起刑事案件,大家最为熟悉的侦破手段就是排查,可随着时代的发展,排查不仅难度越来越大,效率也日渐走低。“现在人员流动频繁,排查很容易受影响,也让抓获嫌犯的成本越来越高。嫌犯如果在犯罪后使用各种手段逃避打击,那么仅靠排查就很难及时将其抓获。而且如果排查范围划定不准,就会造成方向性错误,全盘皆输。”杨顺利说。新时代的发展,对刑侦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当以往高度依赖的排查面临困境,刑警们必须寻找新的破案利器。 新的网络时代提出了新的挑战、新的要求,案件的侦破思维方式也必须从封闭走向开放,从传统走向现代。刑侦局一处首先倡导多警种多专业合成作战,各警种、专业的工作成果之间始终是互相依赖、互为补充、不可偏废的,形成合力才能导向一个正确的侦破结局。另一方面,一处已经开始在全处刑警中提升信息化作战能力,从人海战术转向注重提高单兵作战能力,充分利用各类警务信息资源和社会资源信息,并且把多年积累的侦查经验、智慧转化为信息智慧模型,形成一套规范、系统的工作机制,提高侦查效能和水平。杨顺利说:“比如充分利用各类社会资源信息,特别是警务信息资源,整合各种破案手段,并结合我们的工作实际形成一套规范系统的工作机制,总结出一些优秀的刑侦新战术。” 刑侦大数据应运而生 但运用在刑事侦查中的大数据,可不是我们一般意义上的大数据。杨顺利也对这个名词作了一个刑事侦破的全新解释——将每个人、每件事所涉及的所有要素和过程,以数据信息的形式汇总储存,并开发各类专业工具研判分析规律特点、做出心里预判和形势预判,刻画案件相关人员的各种特征特点,实现虚拟与现实的关联,形成切实可行的侦破思路,最终成功侦破案件,抓捕犯罪嫌疑人,还原整个案件过程和真相。“例如一个人的通讯录和通话规律可以分析出一个人的社会关系和社会阶层;网络语言、网络娱乐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性格特点和兴趣爱好;通讯轨迹可以分析其活动场所、同行人员、作息规律;网络购物、网络经营可以分析其经济实力、资金往来,等等。如果刑警能够在案件侦破中把这些信息进行综合分析运用,实现网络虚拟与生活现实的关联,这肯定会给侦破思路带来全新方向。如果把刑侦工作比作一杆枪,枪膛里的子弹瞄向作案对象的目标就得靠信息来主导引领。”杨顺利说。 已经有近30年刑侦经验的一处二大队队长刘刚,也格外关注大数据在侦破中的运用。“嫌犯在作案时很可能会用虚假信息来掩盖自己的真实身份或者意图,但是回到生活中,他是不可能作假的。所以我们查案不光要关注案件之内的线索,案件之外的蛛丝马迹有时可能会提供更为重要的信息。” 另外,近年来跟互联网相关的刑事案件也越来越多,这意味着刑警们必须面对信息化的时代,把“互联网+”的理念融入刑侦工作。“我们也只有熟悉网络、了解网络,把大数据真正吃透,才能成功侦破这类案件。”杨顺利还透露,下一步全国会逐渐推行刑事案件公开查询系统,使刑侦工作的整个进程受到当事人的监督,“这都会给刑警队伍建设提出新的要求。” 还原犯罪真相的“钥匙” 大数据虽然能够为现代刑侦提供很多支撑,但也需要前期的积累,杨顺利说,目前需要刑警在日常工作中就养成对各类信息综合应用的侦查自觉性。 比如对案件库的应用,重点是案件的串并和研判。从刑侦实战来看,主要包括了三种模式:从案到人,即从已知案件关联嫌疑人;从人到案,从已知人员关联案件;从案到案,从已知案件关联同类案件,以更高效地实现串并案件挖团伙。再如对人员信息库的应用,主要是人员基础信息、出入境信息、在逃人员、重点人口信息、工作对象信息、打击处理人员信息、案件关系人信息,等等。 这两大信息库运用在工作中,一方面可以提高排查的效率和准确性。例如,发案后,可以通过已掌握的作案人员相貌、作案规律等信息在各种人员信息系统中查询对比,从而避免大兵团作战,大范围排查。另一方面,可以将人员信息系统中的相关人员的相貌、作案规律、持有物品、驾乘工具、足迹痕迹等资料信息与案件信息进行对比,及时发现嫌疑点并立即开展调查工作。“也就是信息的正向和反向查询对比,这在工作中非常实用,帮助会很大。”杨顺利说。 另外,眼下手机已成为个人通讯、社交、购物、娱乐、经营等活动的必要载体,手机号码、各种网络账号已成为个人的“电子居民身份证号码”。因此,加强网络及通讯电子信息资料的应用,也会对案件侦破起到关键作用。 “《为学》里讲: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杨顺利引用这句古语为刑警的主动作为、主动担当做了一个诠释。“民警的信息化应用水平是当前破案的关键所在,日常的学习教育和能力培养必须有力跟进,侦查技能的提高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在工作中我们一直要求年轻民警必须要达到‘九会’,即会查询、会采集、会录入、会研判、会网上办公办案、会网上考核、会应用新的网络社交工具和商业平台,等等。” 作为一名已经入行多年的老刑警,杨顺利认为刑事侦查工作其实就是洞悉和探索人心底秘密的艺术。“记得我刚到一处的时候,我们处长王红卫讲过一句话:‘侦查就像照相,人人都会,但要想你的作品成为艺术,却是一件不简单的事,决定因素是镜头背后的眼睛和大脑。’我特别赞同敬佩这句话,还曾经把这句话写在我的一篇文章中。大数据就是让我们还原犯罪真相,看透和识破犯罪嫌疑人的一把钥匙。” 为一份奋不顾身的坚守来一次说走就走的追捕 有人说,人的一生中至少要有两次冲动——一次是奋不顾身的爱情,一次是说走就走的旅行。 以这个标准来看,西安市刑事侦查局一处一大队民警们的职业生涯,绝对算是超值。 他们既经历过坚守一城平安、涤荡阴暗邪恶的奋不顾身,也经历过追踪蛛丝马迹、抓捕命案真凶的说走就走。 从2013年下半年开始,11名民警就是凭着这份奋不顾身的坚守,进入全新调整的一大队,负责全市命案侦破。 此后,队里的每名民警都一次又一次在接到任务时说走就走,与最丧心病狂的凶犯短兵相接。 2015年,一大队被评为 “汪勇式集体”,成为古城的一支 “刑侦铁军”。重压之下燃烧的 “团魂”在接触市刑侦局的命案侦破之前,曾有内部知情人士向我透露:“西安市的命案破案率,不高……”同时还配上一脸担忧的表情。 “是,在命案大队组建之前,全市的命案破案率确实不高。”大队长郭伟毫不避讳, “比如2013年上半年,命案破案率85%。按照公安部和省厅的要求,我们就不达标。”而命案大队刚刚完成调整之初,11名队员虽然此前接触过不少重特大案件,但都不算对命案有专门研究。 怎么才能既提高破案率,又提高人员在命案侦破上的专业素养?郭伟和教导员郗欣、副队长和宜军、一探组探长薛凯、二探组探长廖亮重新梳理了当年的未破案件,查找侦查漏洞、扩展侦破思路,探索命案侦破的攻略指南。 “压力大是肯定的,但好在队里特别团结,每个人都拼了!”郭伟记得,2013年年底,全市的命案破案率就达到了93.45%,完成了公安部的达标要求。 现在说起每位队员的特点和优势,郭伟已经是如数家珍。 “和宜军是审讯方面的专家,廖亮是既有朝气又有经验的年轻探长,张西隆是我们的智囊,宋曦辉号称‘神探’,杨心宇、田连涛是队里最年轻的80后民警。他们在人像比对和命案信息化上都有专长……”而最难得的是,经过这半年的魔鬼式磨炼,命案大队已经摸索出一套 “一体化作战”的工作机制,调动刑侦局各个部门,整合资源、加强协作,以组团出击的方式,面对凶犯。 “大家劲往一处使,团魂一燃烧,压力也就成了动力。”郭伟的这番 “团魂说”并非虚言。2014年,西安市命案破案率达到了97.99%,创造了我市的历史最高纪录。 2015年,命案大队在市刑侦局的工作部署下,命案破案率达到98.99%,再创历史新高! 三年三个新纪录,也难怪分管命案大队的一处副处长张展雄连连为他们点赞, “这三年两个集体二等功,两个个人二等功,六个个人三等功,我们这个‘汪勇式集体’的荣誉和‘刑侦铁军’的称号,那是名副其实!” 甘家寨追踪 2016年1月15日凌晨,我市高新区两名年轻女子被严重伤害,案情重大,社会关注。市局领导高度重视,阎鸿副局长安排一处一大队及相关部门联合高新分局成立了“1·15”案专案组,全面展开侦破工作。 由于两名女子都是头部遭受钝器伤害,伤势非常严重,专案组一方面对受害人展开抢救,一方面通过外围走访,核实受害人的身份。原来,两位受害女子一名16岁,另一名年仅14岁,是来自陕西彬县的一对姐妹,去年刚刚来到高新租住。 专案组在中心现场周围进行走访调查,一位住户反映说,案发时他听见楼下有女人的喊声,打开窗户后发现一名男子正在向西逃离,但由于光线昏暗,他没能看清嫌疑人的体貌特征。 专案组调取案发地所有治安及社会监控,全面搜索嫌疑人员。经过大量的侦查工作,专案组成员发现一名可疑男子及一名同行女性,并基本掌握了其体貌特征。 专案组对当晚该男子驾车离开的轨迹进行追踪,发现这一男一女分别为聂某和陈某。巧合的是,在案发两天后,聂某与陈某见过一次面,随后就与外界失去联系,驾车潜逃了。专案组立即对聂某住处进行搜查,又发现了他作案时所穿的血衣,经鉴定,衣服上的 血迹确定为受害人所留。至此,这起恶性伤人案已经锁定聂某为嫌疑人。 确定了嫌疑人,接下来的工作就是实施抓捕。专案组随即组织警力,对嫌疑人可能藏匿的地点进行严密布控,同时对聂某进行网上追逃。1月22日,聂某迫于公安机关追捕的强大压力,自知法网难逃,来到高新路派出所投案,对其用榔头打伤两名受害人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 《铁汉刑警》甘家寨追踪 正在手打中,请稍等片刻, 内容更新后,请重新刷新页面,即可获取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