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刷短视频被古人看见了》 第1章来自秦始皇的震惊 ‘家人们,谁懂啊!有一个不靠谱的宿主是什么感受。’ 别人的统子跟着宿主都能大鱼大肉,自己怎么上来先挨刀?系统9527很是无奈。 谁让自己运气背呢,才绑定宿主,宿主就出现车祸。 弄得自己不得不耗费能量,才算把宿主抢救过来。 想想他系统9527在无数历史中,帮助无数的宿主完成了历史直播任务。 什么样的大风大浪没见过?只是从来没有这么倒霉过。 感叹完,他就赶紧调成低频模式,只期望宿主不那么倒霉,能够快速的给他补充能量。 要不他还真怕自己嗝屁了。 就在系统转换低频模式不久,陆风悠悠的醒来了。 “你们要干什么?” 陆风很是警惕的看着围过来的医生,不安的拉了拉自己身上的被子。 就算这样,他还是感觉不安全。 这些医生一个个眼冒绿光,不会是要嘎他腰子吧? 记得自己刚才自己还在坐车去上班,然后看到一个车不按规矩的的冲了过来,难道出车祸了? 再一看,就见很多医生围在陆风床边,个个面色激动,看着自己像极了自己去看大熊猫的。 陆风瞬间觉得情况不对了,哪家医院会这样,这怕是割腰子集团吧? “陆先生不要紧张,我是急诊室的康主任,带他们过来查看下你的病情,没想到你这么快醒来,我叫他们给你体检下。” 康主任说完,就开始安排体检的工作。 看到这种情况,陆风并没有放松警惕,这情况实在是刚才太吓人。 这让谁一觉醒来,就看到一群人眼睛冒着绿光的看着你,你心里能够安心? 康主任并没有放弃,要知道一个被撞的快嘎的人,突然醒过来,并且身体极速的恢复,这是什么? 这是医学奇迹啊。 这让谁能忍住不心动? 加入自己的课题,那就奖金,名声。 只是他等待检查结果的时候,一个不好的消息,打击到了他。 患者出院了。 这让等着陆风检查数据,想着怎么劝说陆风的康医生直接气死。 一场车祸,陆风也想明白了。 和谁过不去也不要和自己过不去,既然工作让自己不痛快,那就换个老板。 出院第三天,他就在朋友的祝福下,辞去了自己996的工作,准备休息一段时间,再找一个轻松的工作。 人生怎么不能活?他选择了摆烂。 气的龟缩在陆风的系统9527直拍大腿,说自己遇人不淑,很是后悔。 办完离职报告,陆丰回到了自己住的地方。 看了下时间,发展还早,就掏出自己的华为手机,准备开始刷某音。 正在抱怨的系统看到这种情况,后悔死的心都有了。 不过转念一想,自己现在虽然缺少能量,不能使用链接宿主,给宿主发布任务这种高耗能模式,可是我可以开起基础功能,把手机屏幕投屏到万界。 要知道是大数据时代,完全可以用这个方法。 想到这里,系统9527激动了起来。 就像那些肾亏的人看到灵丹妙药一样,‘我还有救,我还有救’。 【叮。】 【万界链接中。】 【已连接成功。】 【开始万界投屏。】 【万界投屏成功。】 随着投屏成功,历史中的各朝也出现了天幕。 突然出现的天幕,引起了各个朝代百姓的恐慌,纷纷猜测天幕的来历。 有人说,这是九天玄女布下的大阵,为了警示后人。 也有人说这是玉帝布下,可查看天下百姓。 只有系统心里有点苦,不开启前,他看能够开启低频模式,现在只能开启休眠模式,只希望宿主争点气。 秦朝。 秦始皇手握宝剑,不怒自威。 “何事如此吵闹?” “陛下,天空出现…出现…。” 还没等他说完,秦始皇就走出了宫殿看到天幕。 这个时候的秦朝,才统一六国没有几年,看着天空的天幕,不知这是哪国余孽所做? 想到这里,秦始皇紧紧握住了手里的宝剑。 六国强大的时候,他尚且不害怕,还怕现在的六国余孽? 呵呵!笑话。 汉朝。 走出后宫的汉武帝刘彻看着天幕,夺过身边侍卫的弓箭,向天幕就是连射三剑。 只是弓箭穿过天幕掉落了下来,并没有什么影响。 不过他不气馁,而是把弓箭给了旁边的卫青,让他来。 唐朝。 今日朝会,李世民因为一点事被魏征猛喷。 正在他想办法躲避的时候,外面突然慌乱,有人禀报外面情况,李世民抹掉自己脸上的唾沫,和一群大臣走出了大殿。 他倒要看看外面出现什么情况,竟然能够为自己解围。 明朝。 正在批改奏章的朱元璋听到外面的响声,走出了宫殿。 接着他让身边的护卫通知太子,快速赶往皇宫。 随后眼睛一咪,就在思考这是谁在作妖。 要知道这大明朝虽然建立了,可是有些人就是不想自己这大明朝安生。 呵呵,谁不让咱大明安生,咱就砍谁的脑袋。 陆风并不知道系统9527所做所为,这个时候他一边吃着饭,一边刷起了视频。 天大地大,吃饭最大,玩手机也大。 【大学特种兵极限24小时吃遍开封,开封太好吃了。】 兵? 听到视频里面说兵,正在低头挑灯批改奏章的各朝皇帝都抬起了头。 不管哪个朝代,兵都是敏感话题。 特别是乱世,有兵就代表着有实力,有实力就代表着可以逐鹿天下。 而现在天幕上既然有兵,那么他们想看看天幕上的兵,和自己的兵有什么区别?有没有自己的部下勇猛。 映入他们眼帘的是一个男子,看体型还算健壮,不过相比自己的精兵,只怕自己的精兵一个能打十个。 【早上六点到开封了,到鼓楼了。 两块钱一个的大梁包子吃了,香软可口的牛奶棒吃了。】 只见天幕上,一个铁模具上,串着几个牛奶棒,诱人的颜色,让人忍不住流口水。 而且就算那大梁包子,外面也雪白柔软可口,关键里面竟然是肉的。 这…这… 秦始皇看着天上的天幕,他有些震惊。 第2章吃、吃、吃 自古以来两军交战,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这天幕上的兵吃的也太好了,不但油水充足,居然还有肉,甚至吃的比他还精细。 要知道这个时候士兵吃肉的时候非常少,特别是天幕上这样的吃法,只怕哪个朝廷也养不起。 如果自己攻打六国的时候,士兵有这样的伙食,只怕这天下早就统一了。 天幕上的国家就连煮饭的餐具都是铁,这很是让秦始皇羡慕。 要知道这个时代铁的产量极其稀少的,利用的一般也都是陨铁。 而现在天幕居然连餐具都是铁的,那天幕上的国家得有多少铁了,只怕每个士兵都会有一把铁的兵器。 还有后世他们做那个叫火车的东西,也非常吸引他,他敏感的发现那玩意似乎有大用处,就是不知道那东西具体有什么用。 不止秦始皇震惊,很多朝代的皇帝都很震惊。 要知道古代,除了一个朝代的开国皇帝时候的士兵待遇会比较好一点,其他时候的士兵是越往后越差。 甚至宋朝的时候更是成了一个收容院,每到天灾的时候,都会收留那些灾民。 不要说战斗能力了,天天能够吃饱就不错了。 他们也不指望天上的吃的这些,只要能吃饱就不戳了。 就算这样,有时候也是奢望,然而百姓更惨。 【素胡辣汤吃了, 里脊饼吃了, 煎血肠吃了, 花生拌鸡吃了。】 大汉。 刘彻看着天幕上的各种美食,再看着自己鼎里的食物,他突然没有食欲。 让他贵为天子,可是对比天幕上的食物,他觉得他吃的还不如天幕上的大学特种兵。 要知道古代,到了宋朝才有了炒菜。 宋朝以前吃的都是煮菜,虽然有时候也挺好吃,比如东北大乱炖,河南烩菜,但那不能天天吃啊。 “来人,给朕撤下去,去做一些天幕上的食物。”刘彻冷着脸喊道。 看着天上的吃食,再看看自己的吃食,他实在没有胃口。 伺候的侍人赶紧把座位上的食鼎撤了下来,那边厨房也正在想办法做出天幕上的食物。 “多做一些,给朕把卫大将军和冠军侯找来,让他们陪朕用膳,还有送往后宫一份。” “诺。” 【素胡辣汤喝了,海枣糕老店的蜜枣糕和玫瑰糖糕吃了。】 东汉末年。 曹老板带着士兵,在弯弯曲曲梅山上行军。 要知道这个时候,正是夏天最热的时候,送上太阳高高挂起,见不到一丝云彩。 一路行走荒山野岭,不要说吃的了,连小水坑都没有。 太阳的炽热,也烤得整个军队口干舌燥,有气无力。 这个时候,天幕上突然一个自称大学特种兵的人,不断的在吃吃吃。 让整个部队都流露出了羡慕的眼光,口中更是因为本能的驱动,流出了大量的口水,不觉得口渴了。 曹老板看到这种情况,突发奇想,许诺给士兵,只要到达宛城,就给士兵们吃一顿大鱼大肉。 瞬间,整个军队士气大振。 他们边看着天幕,边冲一样的跑向宛城的驻地。 史称‘望天幕止渴画大饼’。 隋朝杨广和唐朝晚年李隆基,看着天幕上自称大学特种兵的人不断吃吃吃。 他们哈哈大笑。 朕这一国皇帝,居然不如后世那区区一小兵。 他一天的食物,怕一般人吃不上,就算这样还不如天幕上的。 而且朝中很多大臣还说自己沉迷酒色,奢靡无度。 哈哈,只怕他们是老眼昏花吧! “来来来……,给我接着奏乐接着舞。” 宋朝。 赵祯看着天幕上的各种吃吃吃,突然也很是饥饿,就准备出宫吃点东西。 当然,不是这个时候宫廷里面的饭菜不好吃,而是他想体验下外面那种如天幕一样吃遍大街小巷的生活。 看到天幕上的景象,他也明白这肯定是后世,里面不少景象都很有自己朝代的气息。 只是他更想知道后代都经历了什么?宋朝又处于什么地位。 明末。 朱由检看着天空上不断吃吃吃的人,也很是震惊。 要知道,这个时候整个大明都处于小冰河时代。 很多地方不是天灾,就是因为缺少粮食的人祸。 就算他再怎么努力,也没办法让所有的地方安居乐业吃饱饭。 不要说天幕上的伙食是士兵吃的,只怕自己那些大臣也这样吃不起吧? …… 天幕还在继续。 天幕下,各个朝代的小孩子,他们一个个望着天上的天幕,一个个一边看,一边流着口水。 有的甚至回家把自己的晚饭搬了出来,一边看着天上的食物,一边扒着饭。 天幕上的食物看着太好吃了,他们还从来没吃过那么好吃的食物,甚至幻想着自己什么时候能够吃上这样的食物。 懂事点的小孩他们也不闹,只是默默地流着羡慕的口水。 不懂事的正在吃家里特意做的‘竹板烤肉’,那哭声,只怕很远都能听到。 年纪大的他们没有那样的幻想,看到天上的食物,一只手摸着自家小孩的头。 他们只盼老天爷能够赏口饭吃,不要动不动发脾气就好了。 那样他们就有一丝盼头,不用动不动就流离失所,饿死他乡。 也希望朝廷能少一点税收,这样他们就能多吃一顿饱饭。 …… 只是他们的期盼,陆风并不知道,就算知道,也怕没办法帮助他们。 陆风一边吃着零食,一边看着博主不断各种吃吃吃。 本来就饿的他,也开始了吃吃吃。 【六边形战士,孔子-讲道理,也讲物理#春秋#孔子#历史】 看了天幕上的题目,各个朝代很多儒家的学子,都放下了手中的圣贤书。 他们有的学着君子六艺,身体孔武有力。 有的文弱不堪,只能从书籍中吸取知识。 不过这个时候他们都放下了手中的书籍,他们想知道后世,孔圣人是被怎么评价的? 相信也和他们一样,被称为圣人。 秦朝。 秦始皇,看到天幕上评论孔子的视频,也缓缓放下了手中的竹简。 这个时代孔子所创的儒学还不像后世一样,它只是百家学说中的一种。 只有到了汉武帝时期,董仲舒才会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第3章抡语 秦始皇想看看,这教育扶苏仁政的儒家,在天幕中是什么样。 如果不行,他不介意来个坑儒禁书。 【孔子,你以为他只是一个只会儒术的老爷爷吗?‘我们要以理服人,以德服人。】 春秋时期。 孔丘看着天幕上的介绍,也很是惊奇,他没想到后世竟然会介绍一个和他同姓的人。 以理服人,以德服人? 他看着自己孔武有力的身体,再看看自己三千的弟子,他觉得天幕上说的很对。 这个世界不就是这样吗?以理服人,以德服人。 要不怎么那么多学说,对自己的学说都很佩服呢? 【史记中记载,孔子身高九尺六寸,放在现在两米多,】 孔丘看着天幕上说的孔子的身高,又量了一下自己的,嗯,和我一样高。 其他朝代的儒生,看到天幕上说的,不断的寻找着古籍,他们想证明一下,天幕上说的是不是真的。 【孔子不仅长得高,长相还奇特。据荀子记载,孔子他老人家长得就像戴了个驱鬼的面具,鬼看见他就能吓跑。】 孔子看着天幕上正在表演的小人,又看了看自己的相貌,他觉得上面肯定不是他。 如果是他了,他肯定找那个叫荀子好好说道说道,肯定以理服人,以德服人。 想完,他随手把自己的肌肉摆成了一个德字。 【孔子他老人家力气还贼大,能举起起码400斤以上的城门门栓,跟之后秦武王举的400多斤的秦鼎应该是不相上下,只不过秦武王举个鼎吧,最后还把自己给砸死了。】 秦始皇听着天幕上说的,一阵头大。 你说孔子就说孔子呗,怎么还揭我祖宗的伤疤。 他不就举个鼎把自己砸死了吗?你至于弄得全天下都知道吗? 【文理双修的孔子射箭和开车也是相当的擅长,只要是孔子射箭,吃瓜群众就围成一圈相当热闹。 他射的都是飞在空中的鸟,而且百发百中,并且在他63岁时,还能亲自给学生们展现单手驾战车狂飙的快乐。】 孔丘看着天幕上的讲解,越来越欣赏天幕上的孔子了。 哈哈,竟然和自己一样。 自己也是这样射鸟的,并且前一段时间才给弟子们表演了怎么飙车。 让他们知道什么叫做老年益壮。 【孔子最擅长的是以理服人,听话就讲道理,不听话就讲物理。】 哈哈哈,孔丘看到这里,越来越喜欢天幕上的孔子。 这天下,谁人不知道自己有三千弟子,不知道自己以理服人,以德服人。 《一个身高2米的大汉,带着72个堂主和3000小弟,还愿意和你坐下来讲道理。。。就问你服不服吧[看][看][看]》 《esp~花月琉璃:不服不行啊,不服他就要以德服人了》 《那兔1:道理服不了就上物理[看]》 《我们抚州哇来港:人家都说了,听话讲道理,不听话讲物理》 《水沚:以德斧人[狗头]》 哈哈,孔丘看着天幕的上的评论,很是欢乐。 他的三千弟子可是可不是说着玩的,都可以攻打一些小国了。 如果谁不服,还真的的可以道理上不服,让他物理上服。 《赦生:子路遇到孔子之前只是个小流氓,横行乡里到处欺负人。 遇到孔子后还想去欺负孔子,结果孔子跟他讲了讲道理。 他就穿上了儒家服饰,当了孔子的弟子,各位细品[看]》 子路? 这不是自己的弟子吗?怎么成为了孔子的弟子?难道天幕上的孔子是自己? 孔子一脸不敢相信,他本来只是吃个瓜,没想到吃到自己身上了。 《正好,:史书有记载,子路力能擒虎[暗中观察]》 《张立:不过,死的挺惨的!》 正在津津有味看着天幕的子路,看到这里,突然觉得不爱了? 什么叫我死的挺惨的?你倒是说清楚啊!我到底怎么死的。 《水清无鱼:孔子只是把他拉入团伙,3000拿剑弟子喊以德服人,君子六艺。》 《天青地白:还有七十二头目,都学会了六种技术,其他二千多小弟不一。》 《(???????)?*。:讲了讲道理,以德服人吧。我没记错的话,孔子的配剑它叫做德[看][泪奔]》 《阳光开朗的熊二:配剑上一面刻一个字,一面是德,一面是理。》 子路:你们倒是说啊,我怎么死的? 《@?:父母在,不远游。意思就是,你父母在我手上,你跑不远[看][看][看]》 《观云阁:游必有方,意思是:你跑了,我也有办法把你弄回来[看][看][看]》 《小袋子熊:所以他写的其实是《抡语》?》 《暗夜修罗??????:说得过论语的,被孔子用抡语打服了,打得过抡语的,被孔子用论语说服了》 子路看到这里都想哭,难道自己以前理解错了?不会被《抡语》教导吧? 难道就因为这个,被老师打死了? 孔丘看着天幕上的评论,突然觉得以后自己书叫《抡语》也挺好,打的过就说《抡语》,打不过就说《论语》。 战国时期。 正在担任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荀况,看到天幕有个不好的预感。 特别看到后面出现的《抡语》,他赶紧收拾了下东西,离开了稷下学宫。 他准备找个地方整理儒家学说,也写一些书籍。 名字都想好了,就叫《荀子》。 秦国。 秦始皇看着天幕上的孔子,突然不讨厌教导扶苏的那些儒生了。 如果他们真的如天幕上所述,也不是不能接受他们的学说。 只是具体什么情况,他还得具体了解。 他也想看看这世界除了法家之外,儒家治国有什么好处。 西汉。 汉武帝一边看着董仲舒的奏章,一边听着天幕上的讲解。 这个时候的汉朝更多应用的是老子的学说,只是面对国家的出现的问题,汉武帝想改变。 这个时候就收到董仲舒的这篇奏章,这正合他意。 如果以前他对儒家只是有些了解,这天幕上讲解后,汉武帝感觉自己更加了解这儒家,也有了自己的决断。 第4章抡语(二) 隋唐时期。 经历南北朝100多年的战乱,天下大部分的资源都被门阀所掌握。 特别是读书人所需要的书籍,更是掌握他们手中,国家想要选拔一个官员,就得从他们中选拔,这重威胁了皇权。 面对这种情况,他们开启了科举。 管他是《论语》还是《抡语》,管他是世家还是寒门,只要能够治理天下,他们的来历重要吗? 而且对于那些门阀,《论语》不行,那就来《抡语》。 宋朝。 随着宋太祖陈桥兵变,经历过唐末的战乱,他们开始限制军队,文人的地位从没有的提高。 在他们看来,这《论语》只能是《论语》,不能是《抡语》。 如果是《抡语》,这天下早晚还得乱。 只有把武力锁在笼子里,他们才安心。 要不某一天在出个安史之乱,只怕不只是他们睡不安稳,宫中的皇帝也睡不安稳。 明末。 朱由检看着天幕上的介绍的孔子,又看了看满朝大臣。 他多么希望他的天下儒生学的是《抡语》,而不是《论语》。 整个国家百姓每天生活在天灾人祸当中,而这满朝的大臣只会在这里和自己讲大道理,而不是想办法报效祖国。 清末。 已经觉醒的儒生,面对着列强,求存求变。 他们知道这个国家病了,需要的不是一直硬挺着,不吃药。 而是不断的去改变,直到那光明出现。 他们不管是《论语》,还是《抡语》,或者外国的学说。 只要是对国家有用的,就是好的学说。 …… 看完这个视频,陆风乐的不行,还真是网上快乐多。 虽然这样说孔圣人很不道德,可是他欢乐啊! 他打开上面的搜索框,直接搜‘孔子’,就出现了很多类似的视频。 嘿,这会就想看这一口。 【《论语》背的不咋地,《抡语》倒是烂熟于心,被《抡语》洗脑了。#范马孔子#孔子#抡语】 各朝学子看着天幕上又一条这样的视频,心里都是猛的一紧,要知道这可和自己学的差别太大。 天幕上说的是真的吗?还是自己学的是正解?这个时候他们极其迷茫。 【孔夫子的一个学生,生性懒惰,逃到远离鲁国的一个山庄,过着宁静而慵懒的生活。】 什么?自己的学生中竟然有着这样的学生,孔丘表示得让他学学《抡语》,知道知道规矩。 三千弟子:这是哪个没有长眼的兄弟,等下不会真的被师傅《抡语》吧? 【一日晚上,他收到一封来自鲁国的信,上面只写简单的一行字,''朝问道,夕可死。'' 就在他琢磨这是什么意思的时候,一个熟悉的声音突然在耳边响起。 早上我打听到去你家的道,晚上你就得死。】 肃静。 孔子门下的三千弟子一片肃静。 难道这句是这样理解的? 随后就有人开始写信,让那些生性懒惰的人赶紧学习。 其他学说,看着天幕的解释,一片哗然,很多学说开始避着孔子走。 很怕他带着三千弟子过来找麻烦,也很怕他带着弟子来一个‘朝问道,夕可死,。 荀子看着天空上的画面,他很想说:“我说孔子坏话,现在后悔还来的急吗?” 只是这天幕并没有回应,他只能赶紧逃离稷下学宫。 其他朝代的儒生:这是我们学的‘朝问道,夕可死’? 看到这个解释,他们的世界观被严重撞击了。 【@後楽園:子曰:四十而不惑。 四十个人过来打的我都疑惑我怎么敢的[看]】 【@公子小白:子曰:五十知天命。 你带50个人去跟人家讲道理对方就知道谁是天命了[看]】 静,很静。 孔子门下三千弟子,看着这个解释,有点怀疑自己学的。 甚至他们感觉这样解释,竟然也能够接受。 【@小小瞌睡虫: 子曰:既来之则安之 孔子说:既然来了,那就安葬在这里吧】 【@小名:六十而耳顺。 六十个人我也会打到让他们在我耳边说好话说到我高兴为止[看]】 【@沧溟: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我喜欢钱,所以拿走你的钱,这是很有道理的!】 …… 孔丘看到天幕上的评论,哈哈大笑,他没有想到自己说的话,还能被这样理解。 不过这样理解也没有什么,人生《论语》不行,那就来《抡语》。 本来就是很简单的事,为什么要想那么复杂? 三千弟子看着孔丘,心里都是一紧,他们可以预想到以后的生活。 他们要给道上的其他学说讲讲规矩了,也要给自己子弟们讲讲规矩了。 只是不知道这是不是老师的真实想法? 他们很是怀疑,也更加怀疑这样的解释对不对? 秦国。 秦始皇召见了扶苏还有他们的师傅们。 如果以前他对儒家多有恶感,看到这个视频,他有了不一样的想法。 视频上关于《论语》的介绍是不是这样并不重要,重要的从今天起传播天下的《论语》必须是这样的。 可以是《论语》,也可以是《抡语》。 汉朝。 汉武帝看着天幕的评论,又看了一遍身边早就注解好的《论语》,他突然明白了,这不过是工具,至于怎么解释,还是看朝廷的需要。 他同意了董仲舒的提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他想看看应用儒家后的世界,和先前有什么不一样。 宋朝。 无数儒生议论纷纷,这天幕上的解释和他们学的相差实在太大。 他们现在迷茫了,到底哪个是对的。 无数的学子开始聚集在一起讨论,讨论着哪种的才是最正确的。 明清时期。 无数的秀才看着天幕,他们没办法接受天幕上的评论。 这可是《论语》啊,孔圣人说的话,怎么能被天幕如此解释。 他们要上报朝廷,把天幕上的《抡语》列为歪理邪说。 他们要让朝廷禁止这种歪理学说传播。 是不是歪理邪学陆风不知道,既然他只是一门学说,如果把他奉若神明,那么他离跌下神坛也不会太远。 不管一种学说,还是一种思想,只有在百家争鸣的时候,才会更加健康的成长。 第5章苍天已死,黄天当立 【老版三国演义的台词放到现在也是天花板。#三国#三国演义#经典电影】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雷公助我。】 秦朝。 秦始皇看着天幕上的男子愣愣发神,苍天已死? 一个不好感觉从他心中慢慢升起,难道自己的大秦亡了? 汉朝。 刘彻听到这个声音哈哈大笑,对着旁边的卫青说道:“听着挺狂的,可为汉臣,可为汉臣,就是不知道这人身在哪朝哪代。” 卫青:“……” 三国时期。 正准备起义的张角:这话我熟,我好像说过。 正在起义的起义军:这话我也熟,我们现在经常喊。 正在攻打赤壁的曹操:这话我好像哪里听过,具体哪里听过忘了。 还躬耕于南阳,过着隐居生活的诸葛亮:这话怎么那么耳熟?我在哪里听过吗? 【宦官谋杀大臣,随我杀进宫去,诛杀恶党。】 袁绍:这话我熟,我才说过。 随后他掏出了宝剑,和众人杀进宫里。 曹操:这话我熟,当时我在现场。 随后也赶紧跟了过去。 【大丈夫身居天地之间,岂能郁郁久居人下。】 吕布:这话我熟。 这时吕布想起了貂蝉,今天和貂蝉约会,被董卓看到,甚至被董卓拿起自己的画戟刺,这让他本来就不满董卓,现在更加不满。 毕竟貂蝉是爱自己的,他董卓怎么能阻止他们相爱相悦。 现在更有王允顺势以言相激,吕布决定干他丫的。 不就是小小董卓吗?今天我就要干死你。 【小将愿斩华雄之首,献于帐下。】 华雄:你礼貌吗? 关羽:这话我熟,并且表示从开始到结束酒都没有凉。 随后,关羽耍了一下自己的青龙偃月刀。 【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负我。】 曹操:我就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 【大丈夫不为国家出力,何为大丈夫,燕人张翼德在此。谁敢决一此战。】 刘备:“三弟,三弟,这人竟然是你。” 张飞:我这么狂? 关羽:“……” 【汉室倾颓,奸臣当道,愿先生以天下苍生为念,开备愚鲁而赐教。】 【先取荆州为家,后取益州建立基业,以成鼎足之势,然后可图中原。】 正三顾茅庐的刘备:…… 诸葛亮:…… 刘表:你礼貌吗? 刘璋:你礼貌吗? 刘宏:礼貌你吗? 曹操:“哈哈,天助我也。” 正在创作《三国演义》的罗贯中:这些词不错,可用在自己写的历史演义中。 @梦幻:想看看大家最喜欢的一句? @一条小亚索ovo:贫道张角,请大汉赴死[流泪] 汉武帝:哼!乱臣贼子。 “来人,给寡人寻找这个叫张角的妖道,寡人要亲手宰了他。” “是,陛下。” 东汉刚登基的刘秀:你礼貌吗? 汉末刘宏:礼貌你吗? 【历史上洛阳的遗憾到底是什么呢? 是近3万平米的天子驾六遗址被回填,只因处在市中心,而不得不向城市发展让步的无奈之举? 是汉贼董卓携天子逃离洛阳城前,点燃了一把大火,彻底葬送了大汉的繁华与梦想?】 什么?朕的洛阳被毁了? 刘秀看着天幕上的评论,不敢置信。 要知道他才建立东汉,天幕上就出现自己建立的汉朝亡了,这个事情放在谁的身上,谁能够接受? 同时刘邦,刘彻看着董卓这个名字,都恨得咬牙切齿。 他们结合前面信息,已经发现就是这些人断送了我大汉江山。 虽然不知道自己的大汉啥时候迁都洛阳,可是那也是他们大汉啊! 面对这不知道多少年后发生的事,他们好像无能为力,毕竟他们所在的时代,上面所有的乱臣贼子都还没有出生。 刘宏:呵呵,乱臣贼子而已,来,接着奏乐,接着舞。 【是身为世界文化遗产的龙门石窟,10万尊佛像,却被无一幸免的破坏所遭受的空前劫难? 是开凿大运河的一代英主,迁都洛阳一展霸业,却克死江都的功败垂成?】 隋朝。 杨坚:朕的大隋亡了?是哪个不孝子孙弄的?朕要弄死他。 杨广:朕的大隋亡了?不就迁个都,修个运河吗?乱臣贼子是李世民?我要弄死他。 “哈哈哈,去宣唐国公李渊,朕的好女婿李世民,朕要好好的问问他们是如何夺取了朕的江山” “是,陛下。” 【是李世民攻下洛阳后看到前朝紫薇城的奢华至极,一气之下烧毁了应天门? 是男权时代翻身成为王者的大唐女帝武则天,上乘贞观,下启开元,却遭遇了神龙政变?】 唐朝。 李世民和一众大臣看到烧毁应天门,并没有惊讶,他们去过洛阳,在这个时代,百姓流离失所,这样的奢华实在不该。 他们惊讶是自己创造的朝代竟然出现了一位女皇帝,要知道自古以来,女人地位偏低。 就算是平阳昭公主,只怕也没想过这个位置,没想到竟然有一个女人成功了。 更加令他们惊讶的竟然就处于他们这个时候,就是不知道她身在何处,以什么上位,有什么过人之处。 更加让他们气愤的,她竟然夺取的是自己好不容易打下的江山,这样会被多少朝代耻笑。 无数的大臣想到这里,心里都是一沉,他们暗暗的下定决心,绝不让大唐出现这种情况。 另一个时空的唐朝。 才进宫的武则天,看到天幕上说的,自己所在的朝代竟然会出现一个女皇,她露出了羡慕的眼神。 如果自己也能这样就好了,也不至于被打入冷宫。 只怕这种事情,不只是他一个女人羡慕吧,怕每个朝代的女人都很羡慕。 毕竟华夏文明,从古至今也就出现了这一位。 【是开创开元盛世的李隆基,晚年怠慢朝政宠信奸臣,遭遇安史之乱,处于最鼎盛国力的大唐轰然倒塌?】 李隆基(年轻勤于政事版):朕记下了,朕的晚年绝不会这样。 李隆基(晚年怠慢朝政版):朕忙活了大半辈子,就不能享受享受? 【是后唐开国皇帝李存勖夺幽州、拜契丹、灭后梁,三剑定江山,却死在了洛阳的兴教门之边,大唐丢失了最后一次复国的机会?】 唐庄宗同光四年(926年),郭从谦发动兵变,打进宫城,焚兴教门。 唐庄宗的近臣多数逃逸,仅王全斌等十几个人抵抗。 混战中,李存瑁被乱箭射中兴教门 最后的意识看着天幕上的画面:你礼貌吗? 第6章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 【是后唐末帝李从珂,从洛阳的玄武门一跃而下,传国玉玺自此下落不明?】 什么?朕的传国玉玺找不到了。 秦始皇现在不但确定自己的大秦亡了,还发现天幕的控制者是后世者,不知道多少朝代的后世,并且还出现了一个女皇帝。 所以后世到底经历了什么?为什么那么频繁的改朝换代? 【是捍卫洛阳城中,古代最高的佛塔永宁寺塔的付之一炬? 是金村大墓8000多件价值连城的珍贵文物被洗劫一空,流失海外,再也无法追回,成为华夏考古界永远的痛? 所以,洛阳的遗憾到底是什么?】 什么?陵墓被盗了? 定都洛阳的皇帝看到这个信息,很多皇帝心里一紧,很怕这个被盗的墓就是自己的。 秦朝,秦始皇看到这个信息也是一愣,要知道自己虽然归为天子,可是也怕后辈们掘墓。 他从登基以来不断地修造自己的陵墓,就是防范这些不孝子孙。 不会真的被那些不孝子孙盗了吧?秦始皇心里有点不安。 看到是洛阳,他稍微安安心,毕竟自己我的陵墓在这咸阳城。 只是想起东周的天子墓就在洛阳,不会是他们的吧? 看了这个视频,陆风为洛阳深感可惜,不过想想自己的家乡,何尝不是这样,要不自己也不至于出来打工。 哎。 感叹完,陆风开始刷下一个视频。 【洛阳应天门调试灯光秀,网友:这束光从应天门射到南天门。#应天门#应天门灯光秀#洛阳】 进入眼帘的是一座城楼,无数的青色的光柱从里面直冲上天,让人很是好奇它们的作用。 【诸位,该回上界了。】 陆风觉得相当的震撼,这样的灯光秀他可从来没见过。 如果不是有别人科普,他还真当可以从洛阳去南天门了。 就算知道,也觉这景色不该是人间拥有的? 不止陆风感觉震撼,古人们也是感觉很是震撼。 无数的普通百姓,更是把这个当成了神迹,正在朝拜。 他们感觉以前的神迹都不算什么了,这样的景象,才算真的神迹。 各朝神棍:我tm谢谢你,你这样,还让我们怎么玩? 秦始皇看着天空上的洛阳灯光秀,他现在越来越肯定,这个世界有神仙。 其他几个也吃丹药的皇帝,更是对修仙深信不疑。 如果没有神仙,怎么会有这么神奇的天幕。 系统9527:谢谢各位,可是这真不是神迹,这是科学。 清末。 慈禧看着天空上的天幕,她在想这天幕上既然有神仙,那么她要不要去求求神仙,阻挡下八国联军。 听说那叛军太平天国就是信了西方的洋教,才越闹越大。 《唐僧:南天门计划?[抠鼻]》 《听你听我:阿这[发呆]开南天门了是吗?》 看着天幕上的评论,每个朝代的古人都好奇南天门计划是什么? 南天门他们是知道的,这是天庭上的一道门,也是泰山的一道门。 难道是重新打开天庭的南天门? 这个念头一出,无数人惊出冷汗。 要知道,那可是遍地神仙的天庭啊,竟然要重新打开。 这个岂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 秦始皇更加肯定,这个世界有神仙。 《焦虑的蓝色小炒肉:地球环境越来越恶劣了,赛尔号准备出发寻找无尽能源,这是位于洛阳的赛尔号船长室正在规划路线[看]》 《帅果不要再吃啦:赛尔号起飞怎么不叫我[泣不成声]我还没回来[泣不成声][泣不成声]》 《洛天下:我们村已经通知了明天飞,拜拜了外省的兄弟姐妹们[比心][比心][比心]》 赛尔号是什么?竟然可以飞起来? 这是很多古人的疑惑。 难道是什么法器? 明朝。 万户看着天幕上的画面,也很是震撼。 当说到赛尔号的时候,他很是好奇,它是怎么飞的。 如果可以,他更加想见一下,研究一下。 《已不年轻的赵先生:真羡慕那些有钱有时间的朋友,可以随时来洛阳玩,不像我住的离应天门就几分钟路程,天天看[泣不成声]》 各朝的百姓,看到这个评论,都想吐他一口水。 有这样凡尔赛的吗? 秦始皇看到这个评论,只是哈哈一笑,不就是住所吗? 朕富有天下,和谁说过? 朕还有很多宫殿,睡都睡不过来,又和谁说过。 不过当他看到评论晒出其他的图片,秦始皇沉默了。 这风景只怕天上才有。 沉默的不只是秦始皇,还有很多人,天幕上的世界他们不能理解。 如果以前是洛阳的话,现在是神都洛阳。 只是下一个评论,他们更加沉默了。 《不及:都吐槽洛阳的建筑是后来新建的,而不是真正的古建筑。 但你们知道洛阳古建筑是怎么没的吗? 1944年洛阳保卫战中,古建筑几乎尽毁。为阻止日军前进,林森桥炸毁,现还有一节断桥,屹立在洛阳桥旁边。 此战川豫军民戮心一力,杀伤了大量日军,破败了日寇西突西安,合围重庆的阴谋,洛阳古建也因此战几乎毁尽。》 他们不了解这段历史,他们也不知道1944年是哪一年,可是他们能从文字里面感受到它所受的伤痛。 他们有的甚至不知道评论的日寇是哪里人,可是他们也能了解对洛阳的伤害。 他们不明白这个时候的国家,处于什么时代,为什么连洛阳都被攻下。 那么这个国家还有什么?还剩什么? 一切的一切都困扰着他们,和天幕上繁华的景像形成鲜明的对比。 秦朝。 秦始皇看着天幕的评论,不禁的握紧了拳头。 如果天幕是后世,他不知道这所谓的日寇出自哪里,不过他一定要找到,踏平它。 这个世界,当有你老祖宗守护。 “来人,给朕宣徐福,朕要他去寻这倭寇。” “诺。” 汉朝。 汉武帝看着天幕的评论,久久不语。 他没想到自己强汉竟然被人攻打到腹地,并且自己还不知道哪个国家叫日寇。 如果他知道,非得让它知道,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 让它知道寇可往,我亦可往。 唐朝。 武则天看着天幕,也握紧拳头。 第7章来人,拉出去砍了 攻打到洛阳? 要知道这个时候的洛阳是国都,攻打到这里就代表整个朝代的灭亡。 这个时候,倭国粟田真人求见。 这个人,武则天还蛮有好感的,虽为潘国使者,可是勤奋好学,直到他提出要改国名。 武则天才反应过来,倭国早有改名动作,只是到了自己这里,发现这个粟田真人不错,就想着同意算了。 没想到就在天幕上看到了这个。 真是狼子野心。 “来人,拉出去砍了。” “诺。” 明朝。 朱元璋看着天幕的评论,很是生气。 昨天倭国才被册封为不征之国,没想到,现在天幕竟然出现这个小国家竟然攻打到大明腹地。 这是后代子孙不争气?还是对方狼子野心。 既然后世子孙不争气,那么他就要把危险消灭在萌芽里。 什么不征之国,竟然敢侵犯大明,就要尝尝大明的铁拳。 明中期。 朱厚照看了看天幕上评论,又想到经常出现的倭寇,玩味的笑了笑。 本来豹房玩厌了,没想到又出来了一个这个。 他又想起自己的镇国府,看来自己的镇国公的名号要重新启用了。 恩,这次封自己镇倭大将军。 镇杀倭寇,诛灭倭国。 对于古人的想法,陆风并不知道。 他看到这条评论的时候,心里很是难受。 要知道这段历史,从来是这个国家最深的伤痛。 虽然现在社会生活安定,可是我们也从来没有忘记历史。 只是为了生活,把这段历史放在了心里,直到‘丘小姐’出嫁。 【暑假好忙,忙着在洛阳当皇帝。#洛阳#洛阳旅游】 天幕随着一段音乐,走出了一个舞女,随着音乐慢慢的跳了起来。 各朝的百姓都被天幕上的画面所吸引,这是他们能看的吗? 秦朝。 秦始皇看着天幕,心里想着这又是哪个朝代。 需不需要让他们v自己五十。 汉朝。 汉武帝刘彻和卫青一边吃着饭菜,一边看着天幕上的画面,旁边还是小屁孩的霍去病正在一旁玩耍, 他撇了撇嘴,看了看正在舞台上表演的舞女,表示并不感兴趣,他现在更感兴趣的是攻打匈奴。 唐朝。 李世民看着突然出现的画面,表现的很淡然。 天幕虽然神奇,可是有着众大臣在,也没什么可怕。 而且天幕上的表演,他们都看腻了。 另个时空的唐朝。 李隆基看了看天幕,又看了看正在表演的杨玉环。 呵呵,表示天幕也不过如此,不如爱妃。 明朝。 赶过到皇宫的朱标正在和朱元璋一起看着天幕。 上面画面并没有吸引他们,毕竟这样的生活对于他们来说没有什么。 而他们更多想分析这天幕出现这种画面代表什么。 就在他们分析的时候,画面突然一变,右边三个点的符号被打开。 《知忧:想艾特朋友,但是又怕野猪品不来细糠[看]》 看到上面的信息,很多朝的皇帝并不理解。 不过他们百姓非常理解,甚至看的流口水。 这是他们能看的吗?就算很多老爷们怕也看不了。 随后又变成另一条评论。 《人間清醒:年轻人不要沉迷女色,荒废了学业,不信我考你一道地理题。视频里这个地方在哪个我国哪个位置?》 嘿,你这是把算盘都打到我脸上了。 他这算盘不只是陆风看出了,各个朝代的百姓也看出了他的小心思。 《爱吃蛋挞:洛阳真是富贵迷人眼[眼含热泪][眼含热泪]》 《亚.:洛阳真的有吗,快让我去当皇帝[快哭了]》 洛阳?难道天幕上的地方是在洛阳? 秦始皇看着天幕上的评论,思考了起来。 要知道,东周建都洛阳,难道控制天幕之人在哪里? 不过不对,这服饰不对。 想到这里他想到什么,这难道是后世。 那个倭寇就是后世别的国家? 想到这里,秦始皇觉得这个国家的先人们也没有必要活了。 隋唐两个朝代,无数士兵突然检查全城,他们倒想看看这天幕是何人所为。 《栽花赠予你:誒,看到此情此景又想起了当年上早朝的日子[电视剧上朝的图片]》 看到这条评论,隋唐两朝更加肯定了,这控制天幕的人就在这洛阳城,并且还可能身在要职。 不过在这样的行为视同谋反,肯定要彻查到底。 无数的士兵开始了行动,彻查整个洛阳城。 《等天黑:终于理解昏君的快乐[看]》 李隆基:这是在点自己吗? 随后一句呼唤,打乱了他的思绪。 “大王,来吗。” “爱妃,来了” 嘿嘿,这不是点自己,这是理解自己。 …… 看着正在穿着古装翩翩起舞的美女,陆风突然对一句很有感触。 “理解老祖宗,成为老祖宗,超越老祖宗。” 嘿嘿,看的自己也想去。 随后他手指一划,看起了下一次视频。 《这可是当年霍去病打匈奴的地方。#月牙泉#沙漠》 【暑假无数的游人在敦煌的骆驼骑行,就像一个攻打匈奴的军队。 为了解决骆驼拥堵的问题,甚至设置了专门的骆驼红绿灯。 绿骆驼行,红骆驼停。 就算这样,也没有解决骆驼拥堵的问题。 甚至因为不断的人流,把骆驼累的罢工。】 《狗子煎饼:正激动呢发现我是匈奴[流泪][流泪][流泪]。》 《咕咕:给内蒙人解释一下,匈奴被打到欧洲了,现如今蒙古地区的蒙古族同胞并不是当时的匈奴[微笑]。》 《蓝大侠从不失手:打的匈奴啊,那没事了,还好我是南蛮[看]。》 《懒.:霍去病真的牛,18岁讨伐匈奴,跟开挂一样,可惜只活到23岁[流泪]。》 《小雨睡不醒:霍去病也只是18岁的少年啊,下次去记得在他墓碑前放颗糖[流泪][流泪]。》 《天选之子:骠骑将军封狼居胥山,饮马瀚河,至此,匈奴远遁,而幕南无王庭。》 秦王宫 秦始皇嬴政,看着天空上的一条又一条评论,肯定的确认这是后世,毕竟这个时候,匈奴还没有被打败。 他修的长城也只是为了抵御匈奴,没想到后世竟然有人如此勇猛,能够打败匈奴。 不过朕有王翦,还有蒙家兄弟,朕才不羡慕呢! 第8章我霍去病,今天4点准时闪击匈奴 而且他相信,自己扶苏肯定能够解决这个问题。 只是天幕上的欧洲是哪里?国家强大吗?秦始皇表示非常想知道。 他没有别的爱好,就是喜欢自己地盘变大。 他的臣子也没有别的爱好,就是喜欢开疆拓土。 汉朝未央宫。 汉武帝刘彻看着天幕上的评论,哈哈大笑了起来。 不愧是自己冠军侯,竟然被天幕上的人崇拜。 只是当他看到霍去病只活到23岁,那真是当头一棒。 他不敢相信,自己的大汉双臂之一的霍去病竟然如此早亡。 他赶紧宣太医,他要了解霍去病的具体身体情况。 这个时候,正在后宫的卫子夫,看到评论也走出了后宫,来到了未央宫,她想向陛下确认天幕上是不是真的。 如果是真的,又该如何治疗。 唐朝。 李世民带领着一众大臣,默默的看着天幕夸奖冠军侯。 冠军侯之名,怕是每个武将都想要的称号,也是每个皇帝想要的大将。 只是这天下名将常有,冠军侯不常有。 “俺老程觉得,冠军侯虽然厉害,但是陛下的天策上将也不是浪得虚名,控制天幕之人怕是不知道陛下的厉害。” 李世民笑了笑,他看了下程咬金一眼,笑道:“你也是我大唐福将。” 随后他又想起上个视频,静静的等待着洛阳城内的搜寻结果。 他有一个预感,怕洛阳城搜寻并没有结果,毕竟一个女的都能坐上皇帝,在他大唐绝无可能。 另个时空的唐朝。 李隆基看着天上的情景很是惊讶,毕竟西域安都护府自己只在奏折上看过,那里的景象也只是听说,没想到是这样的景色。 不过看到夸奖冠军候霍去病的时候,他不屑一顾的哼了一声,心里想着:“他汉武帝有霍去病,朕也有安禄山啊!” 明朝末年。 朱由检看着天空上的评论,又看了看袁崇焕画的大饼,甚是羡慕,如果自己有个冠军候该多好啊,那样北方就没有满清这个威胁了。 各朝民间,看着天幕的景象很是羡慕,毕竟随时可以到处溜达并不是他们这些平民可以做到的。 特别是处于战乱的人们,他们更加的羡慕,希望有一个冠军侯一样的人物,拯救他们。 其中宋朝狄青,看着天上的关于冠军侯的评论,流下了羡慕的眼泪,羡慕同样是武将他被那么多人爱戴。 辛弃疾看到冠军侯这样被崇拜,决定弃文从军。 还有一位母亲,看着天上的关于冠军侯的评论,被纹上了‘精忠报国’几个大字。 《我霍去病,今天4点准时闪击匈奴。[爱心]》 《你说闪击谁?[微笑]》 《匈奴[微笑]》 《乘凤临山河:我是朱元璋,今晚8点半准时乞讨》 明朝。 朱元璋看着这条评论,很是无语。 我虽然以前当过乞丐,可是你也不能给我曝光出来啊,我也要面子的啊。 秦朝。 秦始皇有点好奇,这人是谁,竟然如此被后人铭记。 难道这人也做了皇帝? 还是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事? 《白滴肾:我是朱标,今天晚上八点半准时夭折》 啥?我的标儿夭折了? 朱元璋有点不敢相信,对于朱标他寄予了厚望。 怎么说呢。 就算这个时候,朱标谋权篡位做皇帝,他也只会拍手鼓掌。 只是标儿的身体看着蛮健康的?为什么会夭折? “来人,给朕宣太医。” “诺。” 朱标看着天幕,他有点不相信。 明明自己好好的怎么会夭折呢? 他很是疑惑,只是天幕并没有给出答案。 《茜熙曦:我是孟获,明晚六点直播躲避诸葛村夫的追捕[大兵]》 《蜀寒:主公[咒骂]使不得啊》 《茜熙曦:不怕,我被抓六次就行[大兵]》 三国时期。 诸葛亮看着第六次被擒的孟获,又看到天幕上说的准备第七次进攻。 他哈哈大笑,虽然天幕上的评论只是开玩笑,不过他还是准备放了。 要知道这南蛮地区,蛮人众多,杀了这孟获并不能解决问题,只有真正的降伏才能解决这蛮地区的问题。 《波波刀:我是成吉思汗后代[微笑]v我50,我带你横扫亚欧大陆[看]》 ‘这人是谁?’ 很多人升起了这样的一个疑问。 看这名字,不像是汉人难道是北方匈奴? 秦始皇看着这个评论,很是恼火。 这北方的匈奴实在是太讨厌了,动不动就南下抢劫,实在是该死。 而且自己还想着别人v50呢?没想到现在竟然有人过来抢生意。 呵,等我儿扶苏学会儒家《抡语》,定然要给他们一个教训。 汉朝。 刘彻看到这个名字心中大怒,虽然刚知道霍去病以后能够攻打匈奴,可是看到这匈奴的口气,还是令他十分不舒服。 正在干饭的卫青,看着天幕上我的信息,只是握紧了拳头。 马上他就要带领军队攻打匈奴了,他一定要给这匈奴一个好好的教训。 唐朝。 李世民看着评论,握紧了双手,他又想起了当年的渭水之盟。 虽然现在突厥早已打败,并擒获,可是他还是忘不掉这个耻辱。 现在这评论上的突厥看着也很不简单,只怕这后世也很是艰难。 宋朝。 赵匡胤看着评论区的名字,心里一颤,要知道这大宋收复燕云十六州艰难。 如果再出现一个这样的人物,只怕永无收复的可能。 难道天不佑我大宋? 明朝。 朱棣看着天幕上的名字,只是呵呵一笑。 自他领兵以来,就不断的对这鞑靼用兵,他从来没有怕过。 这是不知道这天幕背后谁发的信息,如果知道,肯定让他知道我大明的武力。 不过现在攻打北方鞑靼理由又多了一个,也不怕自己那小气太子儿子不给军费了。 崇祯听到这个名字倒是没有什么感觉,鞑靼早就不是成吉思汗时候的鞑靼了,现在的鞑靼虽然不是很安稳,可也早就不是心腹大患。 他现在更加忧愁的是北方的女真,如果不早点解决,只怕早晚成气候。 《疾风亦归途:西北五虎开始集结,南下南下[奸笑][奸笑][奸笑]》 《朵朵:燕云十六州的儿郎们何在。》 第9章如何制盐 《你开心就好:我是江东鼠辈,今晚子时奇袭合肥。》 《@~:我是关羽,今夜子时,将带领500校刀手闪击江东鼠辈,直取建业》 《一只呆猫啦:西夏晚上12点进攻长安[尬笑]》 《般若?:南蛮的集合一下,准备攻入长安,直取中原,北击匈奴,南灭百越!》 秦始皇看着天幕上的的评论,很是好奇,这后世地盘到底多大?有没有自己的大? 江东他知道,南蛮他大概知道,这西夏,西北五虎,还有燕云十六州是哪里? 难道这些都是后世的地盘?可是他没有啊,他觉得他也想要。 对于以上情况,陆风并不知道,他只是拿起了一块西瓜,吃了两口,就又开始刷视频。 对于他这个账号,他相当的满意,推送过来的都是他感兴趣的视频。 只是他看多了,也会看厌,需要别的视频来换下口味。 【壮观,南海伏季休渔结束,200多艘渔船扬帆启航,开始捕捞作业,场面十分壮观。#南海捕鱼#渔船】 【画面是一片大海,波涛汹涌的海面上,无数的渔船川流不息的向深海出发。】 看到这个画面,陆风被震撼了。 要知道,这种情况,国内除了沿海,好多人其实并没有见过。 虽然知道国家日益强大,可是心里并没有一个概念。 当知道国家民间随随便便就能够组织出这么多渔船,陆风才明白国家的强大。 秦朝。 秦始皇看着天幕上的画面,也相当的震撼。 要知道,他可是从来没见过海,更不要说这个视角看。 上次这个视角看,还是泰山封禅。 而且现代化的无人机拍摄出的画面,本来就相当震撼,更加让他震撼的还是那无数的船只。 如果朕有这样的船,怕徐福所说的仙山应该很容易找到吧? 怕这天幕上的后世人,也应该长生不老了吧? 徐福:羡慕,想要。 唐朝。 李世民的看着天幕,也相当的羡慕。 如果自己有这些船,小小的高丽,也不会那么难打。 宋朝。 无数的富商看着天幕船,心里想着,如果自己有这样的船,只怕那些远道而来的狗大户也不会要价那么高了。 同时他们也好奇天幕上的后世,到底有多强大?收没收回燕云十六州? 明朝。 朱棣在海边看着郑和领导的福船,又看了看天幕的渔船。 虽然感觉不如天幕上的船只,不过好歹自己有。 他相信这次郑和一定能够宣扬国威,让大明名扬四海。 他也相信这个大明,放在自己手里才是最正确的。 同时,朱由检也很是羡慕,可是他没有,他只能招安。 同时他还很羡慕,这么多渔船,能够捕很多鱼,不知道能够救活多少百姓? 他太穷了,而且整个国家都处于天灾人祸中,他在想,如果自己的子民能够吃上鱼多好啊。 清末。 北洋舰队看着海船,也是相当震惊。 要知道北洋舰队从1888年12月成立,到现在也才军舰25艘,辅助军舰50艘,运输船30艘,而天幕上的居然有二百多艘。 虽然上面说的是渔船,可是他们不相信,就那造型,很多竟然比他们的战舰还好。 他们也渴望拥有这些,哪怕他们是渔船,他们也能改成战舰。 他也渴望整个北洋舰队强大,等西方强盗来的时候,能够给他们痛击。 <@妞小多:这是要攻打东吴吗?> 三国时期。 孙权:你礼貌吗。 孙权很是郁闷,这天幕上怎么动不动就要攻打东吴?难道我东吴很好欺负? <@湮城。:这辈子吃得最多的海鲜就是海带了[流泪]> 海带是什么?很多朝代百姓深深的疑惑。 对于他们来说,海太远了。 家如果不是在海边的,他们并不知道海是什么样子。 这次的天幕,倒是让他们看了一个稀奇。 不过他们也很是好奇,这么多渔船去捕鱼,能够捕多少鱼。 很可惜他们不知道天幕上的地方在哪里,他们也吃不起鱼。 <@只為等你:第一眼没看清,还以为是战舰呢[捂脸]> 很多朝代,他们表示他们的水军也没有这么大。 虽然他们不重视水军,可是连后世的渔船都不如,还是让他们羞愧难当。 他们也准备发展海军,去海水捕那些大大的鱼。 《小虾米卍:不懂就问,这是去干嘛?》 《军鎶:骑兵连!进攻!》 三国曹操表示,如果自己有这么多水军,那打东吴还不跟玩的。 曹操一边感叹,一边让人赶紧用铁索锁紧船只。 北方不善水战,他只能使用这个办法。 《地瓜哥:奶奶说:南海就是中国的,不然观音菩萨住哪?》 对于这个评论,所有朝代表示赞同。 至于那些侵犯领土的,他们也会让他们知道花是怎么样的红。 不过他们也好奇南海又是哪里?那里有什么? 竟然让天幕如此在乎,想来也是一块宝地。 《中学生暑假实验海水制盐,网友:成果比较显著,就是比较费锅#暑假》 第一步:收集海水。 只见一个中学生拿着大矿泉水瓶,装了满满的两瓶。 第二步:静置一会。 他拿回家后,放在厨房,静静的等海水的杂质慢慢落在瓶底,然后把上面的海水倒出,下面的海水丢掉。 第三步:过滤杂质。 他拿起了一块纸巾,把他放进漏斗一样的的容器,通过它们过滤海水中剩余的杂质。 第四步:开始制作。 他把海水倒入锅中,随着火焰的蒸腾,他不断的在锅内搅拌。 随着时间的流逝,海水中的水不断的被蒸腾走,留下卤水和盐结晶,把卤水过滤,剩下的放在锅上继续翻炒,慢慢的变成盐。 看着视频上的所有步骤,陆风表示自己看会了,就是不知道要什么时候穿越。 《密码:1.这种盐不能直接吃,还有重金属和氯化物。 2.对比买个新锅和燃气费,我觉得两三块一包的盐更划算 3.这不能算什么有用的实验,纯粹烧海水并不能因此学到什么,建议学下怎么提纯。》 各个朝代,那些吃不起盐的百姓,看着评论,很想说谢谢你,可是我们没盐吃,只有一口锅。 至于学习提纯,这个得看天幕啥时候教。 第10章这泼天的富贵终于轮到我了(一) 《艾大黑:海水,沉淀,过滤,然后烧开至剩十分之一,再过滤石膏,继续燃至膏状,再过滤卤水,然后炒干=精盐。》 《一碗老豆腐:炒干之后的再溶于水,放草木灰水,沉淀,再过滤,烧干,就接近食用盐了。》 看到上一条,各朝百姓还想着天幕啥时候能够教提纯方法,没想到现在都得到了答案,他们很是高兴。 很多动手能力强的各朝百姓,直接就用各种各样的工具,直接动手行动了。 尝了一下,发现果然比以前的盐好吃。 至于朝廷禁止私盐,他们现在还顾不着。 毕竟没盐会出人命。 而且有了这提纯的方法,那些‘毒盐’他们也可以尝试下,看看这样搞能不能食用。 《孤山隐士:不用煮,用一个大盆装水,放在太阳底下晒。 同样的水,表面积越大,出盐越快,等出现晶体的时候,拿出一颗满意的。 加水或者换容器继续晒;加水的时候要注意,不要放太多,以饱和为宜。 处理好盐水之后,把盐结晶放进去继续晒,你就能够得到一颗非常大的盐晶。》 啥?这是啥? 对晒盐法不熟悉的人看到这条评论,都好奇了起来。 本来各朝还担忧今年盐税的大臣,也好奇了起来。 如果真的如天幕上所说,那么制盐将简单很多。 那么盐的价格还会贵吗? 特别是那些在海边上的人,直接动手开始弄了起来。 他们不怕天幕上说的是假的,他们怕自己没盐吃。 要知道,他们这个时候能够吃上盐那可是非常不容易。 哪怕天幕上说的是假的,也不过是荒废一点时间。 他们不怕荒废时间,他们怕没有盐吃。 秦朝。 秦始皇看着重新提炼的盐,尝了一下,他发现以前的苦涩感都没有了。 后面他又看到晒盐的方法,拿出了地图,直接在海边的地方划上了圈,让人去那里实验晒盐的方法。 他不怕秦朝有私盐,要知道整个秦朝法律可不是吃素的。 同时他对那个南海的地方也很是好奇,那里应该也可以晒盐吧? 秦朝的黔首,看着天幕上的信息,他们渴望着这大秦也能够尽快应用起来。 他们不敢自己弄盐,只是希望这盐的价格能够低一点。 那样,他们就少点辛苦,能吃到的食物也多一点。 其他朝代,也各自行动了起来。 不管真的是为增加食盐的产量,还是打击私盐,都行动了起来。 当然陆风只是看了一下,想着万一穿越了能不能用。 至于自己行动?那还是算了吧! 现在去超市买一袋盐,才两三块,自己制造燃气费都不够的。 再说,自己弄的也不敢吃啊,谁知道杂质除干净没有? 陆风并没有怎么纠结这个问题,随后就刷到了另一个视频。 【盐吃不完……根本吃不完……有必要带大家认识一下世界第二, 亚洲第一大的盐湖——青海察尔汗盐湖, 国家矿业基地之一,虽然600多亿吨。 青海:我为祖国带盐。】 什么,这个叫青海察尔汗盐湖竟然有600多亿吨? 看到这里秦始皇一愣,要知道大秦也是缺盐的。 这个问题从古至今一直存在,只是大秦的盐铁管制,让食盐不是那么不均匀。 而现在知道一个地方竟然有600多亿吨,他怀疑自己是不是看错了。 如果这叫察尔汗盐湖的真的有这么多,那只怕把盐当饭吃都行啊。 不过就是不知道这个地方在哪里,听名字大概是匈奴那边。 汉朝。 刘彻看到天幕上的文字,也是惊呆了。 汉朝开始并不是盐铁专卖,刘彻为了解决财政的紧张,他是根据桑弘羊等财政官员的主张,开始把盐铁收归官营。 这一举措直接让政府直接把持了这两大暴利行业,成为了最大的生意人。 给朝廷带来了巨大的财政收入,解决了武力扩张的军费需求。 这也是他攻打匈奴的底气,这次看到这个叫青海的地方,一个盐湖竟然有600多亿吨,刘彻眼红了。 有时候600亿多吨盐卖的钱,他觉得匈奴的地盘,他能给他打穿。 唐朝。 李世民和一众大臣一阵沉默,天下竟然有这种宝地,他们竟然不知道。 渴望,想要。 程咬金更是叫嚷着:“陛下,这个地方盐那么多,听名字是突厥那边的,臣要去打下来。” 这次程咬金说话,文官们出奇的都没有反对。 他们也渴望,想要。 他们太明白了,盐对整个社会的重要性。 李世民看到大臣的反应,他很是无语。 虽然他也渴望,想要,可是不知道这个地方在哪里,又怎么弄到手呢? 他只能希望天幕上能给出地理位置,这样他也好派兵去占领。 宋朝。 赵祯看到天幕上的信息,也惊呆了。 天幕上上一个视频,还教人怎么从海水里制作食盐,并诉说了怎么提纯的方法,这个视频就直接告诉你哪里有食盐。 有就有呗,那大宋也不是没有食盐。 可是当他看到600多一吨的时候,他还是眼红了。 如果他真的有这么多食盐,还弄什么庆历新政? 有这么多盐,冗官、冗兵、冗费的问题,那就不是问题。 那迫切的想知道这个盐湖,具体在哪里,哪怕在西夏大辽,他也要打下来。 明朝。 朱元璋看到这个信息,站了起来。 作为一个农民起家的孩子,他太明白盐对百姓的需求。 如果真的开采一个这样的盐湖,那整个大明将不缺盐。 还可以压低盐的价格,让所有的百姓都能吃得起。 如果真的找到这个盐湖,那将是大明之幸。 他决定要把这个盐湖找出来,让它成为大明的地盘。 …… 朱棣看到天幕上的视频,哈哈大笑。 他正愁攻打北漠没有军费,没想到天幕竟然送钱来了。 虽然他还不知道这个地方在哪里,可是他已经能想象到这是多少钱。 甚至他感觉,郑和下西洋的费用也能出来。 这个盐湖他要定了,就算天王老子来了,也是他朱棣的。 …… 第11章这泼天的富贵终于轮到我了(二) 朱厚照看到天幕上的信息,也是很高兴。 前脚才封自己为征倭大将军,现在军费就有了出处。 想到开采食盐的时间比较长,他觉得自己得另外想想办法。 就算这样,他也觉得自己捡钱了。 …… 正在为军费发愁的朱由检,看到天幕上的信息满脸兴奋。 他继承皇位之后才发现,这个国家真穷。 不止穷,而且还天灾人祸不断,就生活在水深火热当中。 面对这些问题,他没有像他的哥哥一样逃避,而是选择了面对。 他派袁崇焕去辽东抗击后金,刘鸿训等大臣为首辅,治理国家。 就是希望能够让这政治腐败、经济崩溃、军事衰弱、民心思乱、满目疮痍的大明起死回生。 他像他的祖先朱元璋一样,把全部的精力投入到了如何治理这个国家。 只是这国家太穷了,他很多想法都施展不开。 穷一直是困扰他的问题,这次莫名的得到一个大盐湖,他怎么能不高兴。 这可比捡钱还捡钱,如果可以,他希望多来点这种的矿产。 高兴过后,他就想到这个时候的朝政。 他发现,他寄予厚望的那些大臣,好像并不是和他一个心。 他勤政廉政的方式,也没有改变这个国家,他有时候就怀疑他的做法是错误的。 只是想到那些身处水深火热的百姓,他只能一次又一次给自己打起勇气。 现在看到天幕的盐矿,他觉得老天都在帮他。 【练习两年半:冷知识察尔汗盐湖,亚洲第一,世界第二大。 面积5800平方公里,约等于一个上海。 茶卡盐湖的55倍。 超过12万亿价值,堪称全球最值钱的盐湖 青海省的湖盐储量占全国85%,国家的“盐袋子” 了解一下柴达木盆地,这里的蒸发量远远超于降水量,因此才得以形成盐湖出现的自然条件…… 青海:这泼天的富贵终于轮到我了】 看到这个信息,各朝的人都惊呆了。 如果刚才还对600多亿吨盐没有什么概念,那么现在他们知道了。 这样的盐湖实在是吃不完,就算每个人一天吃一斤,也吃不完。 只是他们很想知道这个盐湖在哪里,也希望自己的国家早点找到,能够降低盐价。 他们不奢求太多,只是希望能够吃的起盐。 秦朝。 秦始皇惊呆了,本来一个盐湖都够刺激的,没想到竟然又有一个。 他指挥着赵高,赶紧把这些重要的信息,写到竹简上。 他要派他的将军们,去匈奴那里拿下这两个盐湖。 “额的,都是额的。”他飞舞着长袖,在心中畅想。 汉朝。 霍去病看到天幕天幕上的茶卡盐湖有点熟悉,他在攻打匈奴的时候,好像一个羌族人说过, 而且这个湖的位置就在河西走廊,想到这里,霍去病拿出了地图,寻找了起来。 看到霍去病突然拿出地图,刘彻心里满是激动,难道这泼天富贵就在我大汉国土? 带着这样的想法,刘彻也跟着看了起来。 只是他发现,这地方就在河西走廊,离他大汉的国都太远。 而且整个地区也是才打下来,还没有真正的建立府衙。 本来霍去病准备建立个西宁亭,来维持这里的制度。 现在知道这个地方的重要性,又怎么只能设立一个小小的据点。 想到这里,刘彻准备直接准备在那里筑城,设立西平郡。 唐朝。 李世明和他的大臣们看到这个盐湖竟然在河西走廊,心中大喜,这真是泼天的富贵啊。 这个时候的唐朝并不繁华,钱财更是掌握在世家门阀当中,整个朝廷可以说穷的叮当响。 现在有了这个盐湖,他们觉得打突厥,那就不是事。 程咬金更是叫嚷着:“给我两万精兵,我就能把这个盐湖拿下。” 随着程咬金叫嚷,更多的武将也反应了过来,都争抢着要攻打这个地方。 宋朝。 赵祯看到也是一愣,他没想到盐湖竟然就在河西走廊,在才建国的西夏,这个时候大宋还在和西夏还在打仗。 虽然决定不让西夏轻易的脱离大宋,可是形势比人强。 这个时候的西夏早就在辽宋之间横跳,不管大宋还是大辽都不敢轻易用兵。 毕竟西夏只是跳梁小丑,对方才是心腹大患。 不过想到两个盐湖的产量,赵祯觉得需要和大臣们商议下。 如果真的能够把这两个盐湖争夺过来,那对整个大宋的好处,就不只是解决冗官、冗兵、冗费的问题,还能加强宋朝的军事实力。 对于西夏这种脱离大宋的事情,本来就让整个大宋恼火。 现在更是知道,哪里居有一个储量那么多的盐湖,赵祯觉得大臣们肯定同意。 而且不管同意不同意,这战争会持续到西夏灭国。 大明。 朱元璋看着茶卡盐湖和察尔汗盐湖就在河西走廊,他心里只有一个念头,我大明的百姓以后再也不用为吃盐发愁。 本来他当天幕所说的海盐晾晒之法,他还不在意,毕竟这个时候,他大明也有的盐场就是海盐。 当说到过滤的方法的时候,他有些激动,这个办法虽然相比粗盐有点费人工,可是确实提高了盐的品质。 他让整个大明都用上这个方法,也能让老百姓,吃点好盐。 可是他没想到后面直接给了他两个盐湖的位子。 相比前朝,他是知道茶卡盐湖,只是他没有想到储量竟然这么大,而且还有一个更大的察尔汗盐湖。 …… 朱棣当看到茶卡盐湖,他就大概知道了另一个盐湖的大概位置。 他非常兴奋,有了这两个盐湖,相信他那死抠的太子,就没有理由阻止他北征了吧? 不止北征,就算下西洋的钱,这也是有了。 他感觉,他从来没有这样富裕过。 …… 朱厚照看到又说了一个盐湖,他只是微微的抬了抬头。 这个盐湖他知道的,只是他没想到产量也那么大。 不过就算这样,现在使用盐湖弄军费也有点费时间。 他还是想找个更加快捷的方式,尽快的去攻打那倭国。 他有点等不及了,很想马上就去攻打。 …… 朱由检看到盐湖的位置,他有点头大。 这两年陕西大旱,那里并不太平,现在去哪里弄盐,只怕难于上青天啊。 看来想弄点军费还得另想办法。 第12章原来这个才囤盐的原因 《佳泽:太恐怖了平时2元一袋的盐,现在竟然卖到了10元5包[流泪][流泪]太吓人了,以前一包一斤,现在一包500克了,吓死我了[泣不成声][泣不成声][泣不成声]》 《羊尘三礼:我邻居网上买了38大袋,小卡车运过来的,一袋50小包一包重一斤,一共一千九百斤[捂脸][捂脸][捂脸][捂脸]》 《守护:我抢的是海盐,,你们抢的是什么盐?》 《瓷砖美缝:有一包都没屯的吗,来拍拍我,让我感觉一下不是只有我自己,不然害怕》 《四叶草:我们榆林的盐也多的很,没必要。》 看到评论,各朝的很多百姓都好奇,这个价格是高还是低? 他们不明白两块钱是多少?,500克又是多少? 更有一些懂得算数的百姓,很是嘲笑这条评论。 两块钱一袋和10块钱五包不是一样吗?天幕的人为什么还会算错?看来一定是文盲。 更多的人在想为什么要买那么多盐? 他们看天幕上的说明明有那么多盐,为什么还要购买那么多。 难道出现什么事情了?还是因为要贩卖私盐。 要知道从古至今,盐铁都一个暴利行业,后来国家实行盐铁专卖,更是让民间的食盐居高不下。 难道天幕上的百姓,也在经历这种问题? 各朝的皇帝大臣,更加关心的是‘我们榆林的盐也多的很’,这一条评论。 相比远在青海(河西走廊)的察尔汗和茶卡盐湖,这个地方的食盐离他们的国都更近,经济价值更高。 只是好不好开采,他们现在还不知道,需要下面的官员上报才知道。 而且还不知道这个‘很多’具体是多少,不过从天幕知道上两个盐湖的产量。 他们觉得就算少,应该也少不了。 《齿轮:河南叶县的井盐3300亿吨岩盐,够全国吃3.3万年,看看咋吃[捂脸]》 《林轩欧巴:那我3.3万年之后吃什么啊[流泪][流泪][流泪]》 《@坏叔叔:3.3万年之后就吃四川自贡井盐,别怕有得吃。》 《@一个幸运的名字:我就是叶县的,我们这里年年发盐,根本吃不完》 《@岩途有悦:这是真的,我们叶县全县每年每家每户一个人免费发5袋盐,我们家6口人发30袋[比心]根本吃不完[捂脸]》 什么? 这次各个朝代的皇帝都惊讶了,不止榆林有食盐,叶县也有,而且产量还都不少。 至于自贡的井盐,很多皇帝都知道。 毕竟这个地方从东汉开始就开始开采,现在还是他们收取盐税的重要的地方。 他们没想到原来自己的国土下竟然有这么多盐,而且还能够分类成盐湖,井盐,岩盐,海盐好几类品种。 很多以前觉得岩盐有毒的各个皇帝大臣,看到评论:‘这个地区每年都发食盐’,再结合前面的提纯技术。 他们也明白了,原来这些有毒的盐,也是可以提纯食用的。 虽然还不知道效果,很多大臣都开始蠢蠢欲动。 盐从古至今都是重要的税收来源,现在既然知道这两个地方有盐,那么他们怎么可能放弃开采的机会。 各朝百姓关注的是评论上,经常有的地方免费发盐。 要知道他们有的时候买都不可能买到,而天幕上竟然有的地方免费发放。 他们承认他们酸了,他们也想这样。 只是现实给了他们一耳光,他们只能祈祷盐的价格降一点。 秦始皇和汉武帝刘彻看到天幕上这几个地方产盐,两个人都一脸懵逼,随后就是满脸兴奋。 要到这个时候,开采最早的自贡都还没有开始产盐,何况另两个地方。 现在知道这几个地方有盐,都等于直接捡了几个盐矿,这如何不让他们兴奋。 【核污水里含高达64种核放射元素,学者表示,通过食物链和雨水传播,最终或致基因损害,胎儿畸形,动物变异。#核污染#母婴】 画面是一个像怪物的巨鱼,让人头皮发麻的是皮肤上,长满了疙瘩一样的尖刺。 随后一个螃蟹也是,身上也长满了疙瘩一样的尖刺,如果不是从体型上能看出,怎么也不会想到这是螃蟹。 画面快速的改变,一个个看着畸形的动物出现在了天幕上,看的人恐怖。 最后一个画面是,一个管道排向海里的画面。 看着天幕的各种被核污染后的生物,各朝百姓被吓傻了。 小孩子更是把自己头埋在自己父母身体当中,嘴里说着:“妈妈,我怕。” 他们不知道核污水是什么,也不知核污水如何出现。 可是看到天幕上显示的危害,他们现在算看明白了,这种东西的恐怖之处。 《林米多:核污水就要排进大海了,可我还没吃过帝王蟹,连海都没看过[流泪][流泪][流泪]》 《用户1245133:就现在这趋势,以后会不会各种生化武器全上了?孩子怎么活?》 《木木子:下班回到家,发现老妈买了一大购物袋的盐巴,我下巴都惊掉了!这样有必要吗?》 《蓝调冰点:我买了两箱[捂脸][捂脸][捂脸]没办法,核污染太可怕了,怕吃不起盐。》 《七喜:没必要吧,又不是只有海盐,我们主要吃的还是湖盐,井盐这些》 …… 看到天幕上的评论,各朝人都很是难受。 他们本来以为天幕是人间仙境,没想到竟然还有这样恐怖的事,那些变异的生物看的他们头皮发麻。 这样的东西,如果某个国家故意泄露,那只怕是整个世界的灾难。 他们在想天幕上如果真遇到核污染,最终怎么处理?又该怎么生活? 当然最关心的是自己这个朝代,不会有这样的核污染吧? 现在他们也算明白了,为什么上个天幕视频介绍自家的盐产量。 就是怕很多人跟风买,囤积起来。 那样只会让你吃很多年,别的没有一点用处。 当然,很多古人还是很羡慕的,毕竟他们有的时候都买不起盐。 陆风看了这个视频,他才明白为什么今天那么多买盐的。 有些邻国真不是东西,不但污染自己,还污染别人。 第13章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历经五天,武警帮助受灾群众完成重建任务后返回,当地百姓自发敲锣打鼓相送。】 开始是一群人,追着一辆军车不断地往里面扔食物,而车里的人却不断推脱不要。 看到这种情况,陆风很是自豪,这才是我们的军队。 一个有纪律,有思想的军队。 也许我们不能相信任何陌生人,可是我们可以相信每个军人 《蓝翔:全国人民要做个攻略,叫如何准确的把食物投喂到抗洪的官兵运输车中。[捂脸]》 《黄紫瑶:谢谢老乡们的热情,可是,你们别用扔的啊,刚刚有个人朝我丢榴莲[流泪][流泪][流泪]》 《躁大野猪:我对象那年去救山火走的时候被老乡扔上来的熟鸡蛋砸了头[泪奔]》 《小小的人:有困难的时候子弟兵上,遇到险情子弟兵上,有灾难的时候子弟兵上,保家卫国还是子弟兵上。所以以后遇到再有子弟兵的或者排队的,有良知道的人民必须礼让优先![比心][比心]》 《木易的n次方:建议抗洪回去的士兵每人发一个钢盔,抗洪没受伤,回去路上被热情的群众再给搞受伤了》 《lxt:记得前两年有个抢险任务,全团就一个兵受伤了,受伤原因:走的时候被大爷扔的一箱八宝粥砸成了脑震荡[暗中观察]》 秦朝。 六国遗族看着天空上的评论,惊呆了。 从春秋打到战国,到现在秦统一六国,他们还从来没有听说过这样的军队。 他们甚至怀疑这样的军队有战斗力吗? 六国百姓看着天空上的军队,他们表示好羡慕。 他们遇到的军队从来没有一支是这样的,大部分都是直接抢。 三国。 曹操看着天幕上的景象,哈哈大笑。 这样的军队岂有战斗力,就怕那刘备小儿的军队也不会这样吧!一切不过是作秀。 隋唐时期。 “快跑啊,快跑啊,官兵来了。” 无数的百姓看着官兵来了,都赶紧躲了起来。 至于天幕上的军民鱼水情,他们只能留下羡慕。 明末清初。 李自成武关屠城,有多少百姓死在他们的刀下。 水淹卞梁,除了城墙,钟楼,周王府这少数的地方,能够看到露出水面的顶部,其他的都被淹没在水中。 城内37万多人,只有3万多人幸免于难。 张献忠甚至更狠,六安暴行,霍山暴行,简州暴行……… 那个朝代把百姓当人看,所以他们失败了,清军入关。 只是相比他们两个的行为,更加疯狂,多少百姓都死于这样保护百姓军队之下。 不说两个相对的势力,就是自己的军队,又何尝没有杀良冒功。 不是他们不相信,而是太多的血泪让他们没办法相信。 对于古人的想法,陆风并不知道。 不过就算知道,他也没办法帮助他们改变。 毕竟两个时代遇到的情况不一样,而现在的军队,更加明白,他们帮助不只是群众,更多的是自己的家人。 【男子整理岳父遗物,发现手榴弹和子弹,第一时间上交派出所。】 【有木质手榴弹,各类子弹460余发,处于可以正常激发状态。】 这是什么? 看着天幕上的画面,秦始皇一脸懵逼。 同时懵逼的还有好几个朝代的皇帝,毕竟他们没有见过。 就算是唐朝,也才有了邹型,真正应用唐末宋初,不过那个时候也是简单的应用。 就算整个北宋朝,火器也只是辅助,这个时候是冷兵器过渡为火器和冷兵器并用的时代。 直到元朝,人们才掌握了铜铁铸造技术,制作出火统。 明朝。 朱元璋看着天上的火器,虽然和自己部队的并不是太一样,不过他看出来,天幕上的做工好像更加好。 他一直明白这东西以后有大用,没想到现在天幕直接给出了答案。 明朝中期。 朱厚照看着天幕上的火器,他非常想要。 要知道昨天才封自己为镇倭大将军,攻打倭国怎么能没有火器? 《@习惯、就好:想知道这些东西退役后个人能拿回家吗?》 什么,这是军队的东西? 看着天幕上的评论,没有火器的朝代有点莫名其妙。 他们不明白这东西,怎么保家卫国。 《@大魔王:只有经历过战争的人才知道,这些弹药可以拯救一个村几千人的性命,这是岳父最后的保护欲和安全感》 什么,这东西竟然如此重要? 虽然他们还不知道这些东西是什么,如何使用,他们记住了。 这东西也是武器,可以杀敌,也可以保护家人。 秦朝。 听到天幕的评论,秦始皇更加好奇这些东西是什么。 虽然其他六国随随便便就让他灭国了,可是他还是很想知道,这些东西的具体威力。 三国时期。 曹操看着天幕上的介绍,有点想要。 如果真的如天幕上所说,那么这三国,还不是随随便便就统一了吗? 哪里还需要那么多计谋,那么长时间。 清朝。 张之洞看着天幕所说,他更加坚定了国家需要洋务运动, 他明白时代变了,如果抱着以前的老思想,这国家永远落后。 落后的结果,就是挨打。 《@开水:这就是当过兵的情节,你们别瞎评论,老战士是准备随时上战场![感谢][感谢][感谢]》 看到这个评论,无数的士兵抓紧了自己手里的武器。 他们明白,战场上最可靠的还是它们。 他们能够理解,为什么这个退役的军人家里有这么多子弹什么的,那就是他们最亲密的伙伴。 战场上可以救自己性命,陪自己战斗的存在。 陆风看到这个视频很惊奇,要知道国家从九几年开始禁枪之后,人们就很少看到。 特别是那么多的子弹和手榴弹,那更是出现在电视剧剧中。 不过这也让陆风想起以前看的评论,也明白国家为什么要这样做。 你能相信吗?以前两个村打架,能拉开大炮。 现在还流传着民风淳朴井岗村、热情好客马田村、禁毒模范塔寨村、普普通通平远街的传说。 就算在古代,很多时候,朝廷也禁止百姓有武器,甚至习武。 第14章被现代化城市震惊的古人 【暑假国内旅游人数将达13.31亿。】 【根据国家旅游研究院预测,在大中小学生放假最为集中的七八月,国内旅游人数将达13.31亿人次。占全年国内旅游出游人数的百分之二十点一八。】 多少? 秦朝。 秦始皇看着天幕上说的,惊呆了。 要知道这个时候,整个秦朝所有的人口才两千万左右。 而这天幕上光出去游玩的就13.31亿人次,并且只是五分之一去游玩,那天幕上的国家有多少人口? 秦朝的人口,为什么会和天幕上差那么多呢?他想不明白。 明朝。 朱元璋看着天幕的播报,也是惊呆了。 要知道,他就是吃不饱饭,才去当义军的。 游玩?在他心里从来都是那些老爷们才能做的,没想到这后世竟然如此繁华,普通百姓竟然也可以游玩。 那他们的百姓一定能够吃饱饭吧? 同时他还羡慕后世的人口,如果自己百姓有这么多。 自己也不会强制从山西、苏、湖、粤大量移民到豫皖冀鲁地区。 从南宋到明初,豫皖冀鲁这几个地区实在太惨了,战争一直没断过。 本来人口众多的中原地区,变成了无人区。 清末。 看着天幕上的信息,李鸿章嚎啕大哭,并不断地说着:“我有罪,我有罪,我愧对祖宗。” 虽然他知道后世的繁华强大,可是他今天还是签订了《辛丑条约》。 后世虽然繁华强大,但是毕竟是后世,他解决不了现在大清面对的问题。 大清实在是太贫弱,他只能在夹缝中生存。 他也希望能够站起来,可是站起来需要实力,而大清缺的就是实力。 《@砚兴:13亿次,到底是谁在上班[泣不成声][泣不成声][泣不成声]》 《传骐宝宝:祖国有14亿人口?对吗?我是那7千w拖后腿圈子的[快哭了]》 《用户4251:是旅游人次,你去一次家附近收费的公园就算旅游一次。如果一天去了三个景点,那就是三次》 《@项可可:你们留意到了吗,7、8月出游人数是13.31亿人次,只占全年国内旅游人数的20.18%, 那么,全年国内游总人数是66亿人次,全国14.6亿人,人均4.5次,请问你贡献了几次[呲牙][呲牙]》 …… 陆风想哭,是不是别人都旅游去了,就自己这段时间在上班? 这次他自己辞工了,怎么也得好好耍耍,再说去找工作,要不怎么对得起自己这次辞工。 去旅游就算了,他自己单身一个人,懒得去。 想完了自己辞工后的打算,陆风就又开始刷起视频。 【有人身处繁华,有人路过繁华,#城市风景#都市】 高耸入云的摩天大楼,川流不息的汽车,明亮的灯光,随着时间变化而变化。无不震惊着每个朝代,每个古人。 秦朝。 秦始皇仰视天幕,眼望着赵高记在竹简上的记录,试图从中推论出更多信息。 如若前面的视频,只是让他明白这个世界并没有传承万世的朝代,那么最后那个现代化视频才是对他冲击最大的。 他不知道天幕上到底是仙界还是人间,他也不知道那到底是哪个朝代,是不是他的后世子孙? 他只是从天幕上分析出少量的信息,那是一个国富民安的世界,他的大秦还远远不如。 他决定答应徐福的请求,哪怕这个世界没有仙人仙山,没有长生不老。 那么他也想知道,古代的传说到底是不是真的,会不会有天幕上的地方。 他再次怀疑起自己猜想,天幕的控制人到底是仙人?还是后世之人? 遥望天幕上的高楼大厦,自己现在修的陵墓和长城也在它黯然失色,这一切岂是凡人所能拥有的? 想到这里,他下定了决心,接见那个叫徐福的术士。 日寇要找,这天幕上的世界也要找,蓬莱、方丈、瀛洲这三座仙山也要找。 汉朝。 刘彻看着天空上的景象,也很是震惊,他没想到这世界还有这样一块如此繁华之地,就连他的都城在如此繁华的城市面前都黯然失色。 他心中暗暗下了决定,不管他是哪方势力,他都要打下来,只是只怕找不到。 同时他也让太医诊治着霍去病,他不知道天幕上的信息真假,可是霍去病是他的外甥,就算假的也得看看身体。 他这个时候也明白,是该攻打匈奴了。 隋朝。 杨广看着天幕上的景象,他站了起来,突然觉得迁都修运河不香。 相比天上的高楼大厦,万里灯明,自己所做的,很是不如。 他决定再想一个超级的工程,让天幕上的风景也黯然失色。 只是具体干什么呢?他得具体想想。 唐朝。 李世民及其一众大臣也完全惊呆了。 大唐初立,一切还是隋末的景象,要想真的繁华只怕最少二十年安稳。 只是就算这样他们也达不到天幕上的景象,更何况还有一个高句丽要攻打。 李隆基看着天空的景象,哈哈大笑。 虽然自己治下的大唐不如天幕的景象,可是万国来朝的景象,恐怕前无来者。 宋朝。 宋仁宗赵祯看着天幕景象,再看下东京的繁华景象。 看着以前很是自豪的景象夜景,现在才知道天外有天。 大明。 朱由检看着天幕的景象,很是羡慕。 只是自己的国家出了点问题,只怕永远不能有这样的繁华。 不过他会永远努力的,向自己的偶像朱元璋学习。 大清。 李鸿章他表示自己不但看过,还正在出访问。 虽然和天幕相比,有些落差啊,不过相比这个时候的大清和美国,那落差才是真的大。 看着天幕上的播了一遍又一遍的视频,这个时候他非常迷茫。 为什么大清和美国相差那么大? 只怕这个问题,他到死也想不明白。 也许他明白,也在装糊涂。 同时李鸿章怎么都不敢相信,天幕上讲的竟然大清。 现在的大清是什么样他可是很是清楚,国弱民贫,下面有很多想推翻的贱民,上面还有很多洋老爷。 这大清何去何从,他真的不知道。 就算知道,他没了选择。 他只能跟随大清,哪怕遗臭万年。 第15章你眼前划过是朱由检 对于这样的视频,陆风只是微微的看了下。 这种视频对他并没有什么吸引力,毕竟他现在工作的地方就是大都市。 如果想看,可以每天晚上出去看真实版的。 【你眼前划过是朱由检,大明亡了这个锅,我来背。#历史#朱由检】 秦朝。 秦始皇看着天幕上的字幕,心里对于秦朝传承万世的幻想也放弃了,毕竟天幕已经把事实告诉了他。 大明,这是一个没有听说过的朝代,不知道怎么亡了。 带着这个疑问他看了起来,秦始皇放下了手中的竹简,看向了天幕。 他想知道这个皇帝是不是和夏朝的夏桀一样荒淫无度,暴虐无道。 还是和商纣王沉湎酒色、穷兵黩武、重刑厚敛、拒谏饰非。 汉朝。 汉武帝刘彻带着卫夫子和他的两员大将,一边吃着东西,一边看着天幕。 这个的时候的霍去病有点无精打采,看着卫夫子也不敢吭气。 就在刚刚,卫夫子在天幕上知道了他只活到了23岁,就赶紧带着太医来到了未央宫。 经过一阵检查,发现没有问题,才放太医离开。 不过就算这样,卫夫子还是要霍去病要经常去太医那里检查,要不就给他好看,弄得霍去病只能连连点头答应。 同时看到这样的检查结果,汉武帝刘彻也放心了不少。 虽然对于天幕上的评论还有疑问,不过现在也只能放在心里。 同时看着这个大明的皇帝,刘彻也很是好奇,毕竟这是从来没有出现过的朝代的皇帝。 他的灭亡是不是和秦朝胡亥一样,残暴而亡。 唐朝。 李世民和一众大臣看着天幕上信息,都沉默了。 现在还没有弄清这个天幕的控制人是不是他们大唐的人,就出现了一个大明,而且还即将灭亡。 那么天幕到底是谁在控制就让所有人好奇了,同时他们也很好奇这个大明到底怎么灭亡的。 是不是和隋朝昏君杨广一样,用民过重,急功近利才亡? 宋朝。 宋仁宗赵祯一边心里想着庆历新政,一边看着天幕。 看到天幕上的字,他微微一愣。 大明,这是一个没有出现的朝代,难道是推翻自己的朝代? 随后他又摇了摇头,要知道,这个时候大宋最大的敌人是辽。 至于这个大明,就不知道是什么时候的了。 有空琢磨这个,不如想想庆历新政。 大明。 朱元璋看着天幕愣住了,同时朱标也愣住了。 他们没想到这次讲的竟然是大明,并且还是即将亡国的大明。 虽然他们早就知道没有万年的朝代?可是在天幕上看到才建立没多久的大明即将亡国,他们心里还是有点不舒服。 就像你交了一个女朋友,还没怎么,就知道对方最终会出轨一样,放在谁那里,谁也不能接受 这个时候,朱元璋注意到这个皇帝的名字,他愣住了。 要知道,按照他制定的家谱,这个名字可不是老大朱标这一脉,而是老四朱棣这一脉。 能出现这种的情况只怕只有一个可能,那就是老大没了。 想到这里,朱元璋腿脚有点软。 太子朱标可是倾注了一生的希望,最后竟然没了。 太子朱标看到赶紧扶着朱元璋坐下,同时安慰道:“父皇不要担忧,也许这是给我们预警,我们及时改正就不会出现。” 听到太子朱标安慰的话,朱元璋并没有放心,虽然他不知道老大到底为什么没了,可是那样也不该是老四朱棣啊。 难道…… 想到这里,他觉得他发现了真相。 朱元璋面色一冷,冷哼哼的说道:“来人,去把朱棣给朕绑过来,朕倒要看看,他是如何坐上朕的位置。” “是。”身边的护卫赶紧领命。 “父皇,你消消气,我相信四弟不会轻易这样的,里面肯定有原因,我们要相信四弟。”朱标一边给朱元璋顺气,一边安慰道。 对于天幕上的所说,他是不敢相信的。 如果自己真的被老四夺取了江山,那只是只有一个可能,那就是自己没了。 如果自己活着,他相信老四是不敢的。 至于自己怎么没了,他不知道。 至于为什么不是自己儿子继承皇位,他也不知道。 他也想等天幕给他一个答案。 眼看侍卫就要去绑朱棣,朱标赶紧拦住说道:“不可动粗,去把孤的四弟请来。” 朱标可是很是了解朱元璋这些侍卫,让绑着回来,肯定是绑着回来,绝对不会有第二种可能。 听到太子朱标的命令,侍卫有一些左右为难,他不知道该听谁的。 毕竟一个是现在的老大,另一个是未来的老大,他很是为难。 他看了一下朱元璋,发现并没有反对,他就赶紧去行动了。 他可怕去晚了,又会出现他左右为难的事情。 …… 正在送郑和下西洋的朱棣,看着天幕,心里一沉。 他这一生镇守国门,五征漠北、收复安南、支持郑和下西洋,哪个不是想让大明更加强大,也给后世子孙留下更多遗产。 可是他还没有想到,大明亡了。 他虽明白这天下不可能永远属于他们老朱家,可是他还是不甘心。 他在想是不是留下的遗产不够多?还是别的? …… 刚刚册封自己为镇倭大将军的朱厚照,看着天幕,眉头挑了挑。 根据他们朱家祖谱,这亡国居然离他并不是太远。 而且在短短百余年间,竟然出现了好几位皇帝,他倒想看看是谁在作乱。 “刘瑾,刘瑾,死哪去了,快来见架。” “陛下,陛下,来了。” 这个时候的刘瑾已经是八虎之首,虽然看着威风凛凛,可是他知道他是什么样的人,他的这位主子是什么样的人,听到朱厚照的呼喊,他赶紧跑了过来。 “去给朕查下,那些人不安分。” “是,陛下。” …… 朱由检看着天幕上的信息,无力的把自己的头埋进了自己的身躯里。 他很累,真的很累。 从他继位以来,他就没有好好的休息过。 他也想过休息,可当他想到那些因为灾乱不断生活艰难的百姓,他不得不鼓起勇气,努力的面对着这个世界。 他想让自己的百姓安居乐业,他想让他的国家繁荣富强。 因为他的偶像是他的先祖——朱元璋。 可是当他看到天幕上的结果,他犹豫了。 难道朕真的不应该做皇帝? 第16章非亡国之君,当亡国之运(一) 对于各朝的反应,并没有搭理,还在继续播放着。 【朱由检—万历的皇孙(出生不受宠)】 【幼时丧母,九岁时父祖薨逝。】 这孩子真可怜,看到天幕上的信息,这是所有人的想法。 要知道就算是民间,除了动荡年代,这样从小没了母亲的人也很是可怜。 这样这就算了,居然在九岁的时候,爷爷和父亲都死了,差一点没有一个亲人了。 这样的命数,也实属不多。 明朝。 朱由检看着天幕上的信息,泪水直流。 他的童年不幸,他从来找不到人述说,也从来没人在乎过,没想到今天会显示在天幕上。 他以为他学会了坚强,学会了不哭,没想到还是流下眼泪。 他没有什么亲人,现在唯一能陪伴的大概只有他的皇后和王承恩这个太监。 【册封信王(13岁),隐忍待动(15岁宦官魏忠贤专权),少年夫妻(18岁娶周氏)。】 秦朝。 秦始皇皇看到宦官专权,他看了一下赵高。 他感觉非常不可以思议,太监不过是家奴,怎么还能欺负到主子? 如果真的有这样的家奴,宰了就是。 如果作为一国之主,连一个家奴都管不了,那还做什么皇帝,还不如死了算了。 汉朝。 刘彻看着宦官专权,他就哈哈大笑。 区区一个太监,竟然能让皇帝都为难,也没谁了。 这让他想起了秦朝的赵高,秦朝的覆灭就是从赵高篡改遗诏开始的。 要是没有赵高的行为,只怕就没有我大汉。 不过关于宦官,他觉得也得防患,毕竟秦朝就是反面教材。 唐朝。 李世民和一众大臣看到这里,也面面相觑。 宦官专权,这个问题,前面灭亡的原因,他们都想过,也得做了措施。 只是他们不知道有没有效果,要知道秦朝赵高所做,只怕是每个太监的梦想。 不管是赵高的指鹿为马,还是汉朝“五侯、十常侍”乱政。 他们能做的只能是不让宦官有生存的土壤,只是李世民也不知道后代能不能不那么昏庸,被那些太监夺取了权利。 宋朝。 赵祯看着天幕上的宦官专权,他很是不理解。 要知道,从大宋继承大统,虽然对宦官有所防备,不过更多的是武将。 唐朝的安史之乱实在让人印象太过深刻,一个强大的国家,就因为他们走向了衰落。 而且他们宋朝太监不止没有专权,还有好几个打仗的能力很强。 明朝。 朱元璋看着天幕上写的宦官专权,他怎么也不敢相信。 他从大明建立之初,根据前面各个朝代灭亡的原因,做出各种防范,就是怕后代不孝子孙,做出各种荒唐行为。 他没想到还会出现宦官专权的事,如果他知道因为他那个子孙才出现这种情况,他觉得现在就可以打死他。 就在这个时候,太监报:“陛下,燕王殿下到。” 听到太监的声音,朱元璋猛的站了起来,很是愤怒的说道:“叫那逆子过来。” 他是不知道哪个不孝子孙才弄的宦官专权,可是他知道,这后代肯定是老四的后代。 好你个朱棣,不但夺取你大哥的皇位,还让宦官专权,看我不打死他。 想到这里,朱元璋脱下了鞋。 “你这个逆子出息了,竟然造你大哥的反。” 朱元璋一边对着朱棣怒吼,一边拿着鞋拍他。 如果不是朱标眼快,只怕这个时候,鞋已经拍到朱棣身上。 朱棣这个时候是非常迷茫的,他刚才从天幕上已经获得信息,他将在未来当皇帝。 皇帝,这个位置他从来没有敢想过。 因为他明白,父皇眼前除了大哥朱标,并没有其他儿子。 而且他也没想过和大哥争夺皇位,这并不是这个位置对他没有吸引力,而且觉得大哥才配的上那个位置,要不是谁坐了这个位置,他们兄弟都会觉得对方狼子野心。 就在他迷茫的时候,有一个侍卫传旨,竟然让他去见父王。 他这个时候,就知道坏了。 也许别人不了解他的父皇,可是他明白,就算大哥护着,他肯定没有好果子吃。 他只能安排自己王妃去后宫见自己的母后,他知道,这个时候只有母后过来求情,他才有一丝活命的机会。 果然,他才进宫见到父皇,还没有等他行礼,就被父皇拿着鞋拍了过来。 “父皇,消消气,消消气,要相信老四肯定是有原因的,要不借给他胆子,他也不好。” 朱标一边劝解着朱元璋,一边拦着不断伸向朱棣的鞋。 至于让朱棣躲开,他没有说,朱棣也没有去躲。 他们都了解他们的父皇,如果他们真的敢这样,那就不是这样只是拿着鞋打的方式了。 这个时候他们只能等待他们的母后,也只有她,才能让自己的父皇真正的冷静下来。 同时另一个时空的大明 朱棣送走了下西洋的郑和,看向了天幕。 他的父皇为了防止宦官干政,规定太监不得认字和学习文化,他也是这样做的。 至于郑和,这种人才,他从来没有当成太监用,也没有让他跟在身边,而是直接负责下西洋的事务,没想到效果出奇的好。 太监不得认字和学习文化,按说应该折腾不起来啊,怎么他大明还会出现的宦官专权? 难道自己的子孙有人让太监学习认字,才会出现这种情况? 想到这里,他脸色一冷,叫道:“给朕去把太子和皇孙叫来,朕要他给朕一个理由。” 他准备给太子和皇孙一顿爱的教育,大明被宦官专政这个结果他是不能接受的。 …… 朱厚照看着天幕上的信息,他嘴角一挑,。 对于太监专权,呵呵,多大的事。 不过一些家奴,真的到不用的时候,直接杀了就是。 随后他想起,自己这个镇倭大将军还没有攻打倭国的军费,他沉思了起来。 毕竟打仗打的是钱粮,如果没有这些,不要说攻打远离中原的倭国,只怕就是那离自己大明很近的高丽都有点费劲。 两军交战,粮草先行的道理他还是懂的。 第17章非亡国之君,当亡国之运(二) 这个时候,他想起另一个太监张勇给的书信。 太监联合别人造反,当真十分神奇。 朱厚照并没有相信,刘瑾这个太监他很了解,如果说他贪财,那是真的,他也相信。 如果说他造反,只怕给他十个胆子也不敢。 不过现在缺少攻打倭国的军费,那么刘瑾是不是真的造反还有什么区别。 也好,自己也想看看刘瑾现在有多少钱财。 朱厚照想到这里,叫来了一个太监,让他去通知张永见架。 【临危受命(我弟当为尧舜,大明现在是你的了。)】 【“非亡国之君,当亡国之运”——朱由检。】 秦朝。 秦始皇看到这里,一阵沉默。 虽然他不主张儒家学说,可是他还是知道尧舜在整个大秦的分量。 尧舜也从来不只是说一个人的品德,也不只是才能,只有整个秦朝都认可,才能有这样的名声。 而现在一个区区十八岁的少年,竟然被称为尧舜。 那么要不是他们兄弟的关系特别好,作为兄长的对自己弟弟的期望特别大。 要不就是这个弟弟的能力特别强,能够有着让人信服的能力。 至于非亡国之君,当亡国之运,秦始皇不是很明白,不过他大概知道这句话代表的意思。 看来这个叫朱由检的皇帝运气非常不好。 汉朝。 刘彻呆呆的看着这几个字,当为尧舜这几个字对他的冲击特别大。 他认为自己是一个好的皇帝,也认为自己就算和秦始皇作对比,他也有着自己的优势。 可是就算这样,他也不敢说自己就是尧舜。 他知道的自己的能力,和他们相比,自己不如。 对于非亡国之君,当亡国之运,他就哈哈了。 亡国了,就说自己运气不好,这责任怪不得好。 而且刘彻相信,人定胜天,就算遇到什么天灾人祸,也不是自己亡国后的理由。 唐朝。 “陛下,这大明朝真狂啊,竟然说我弟当为尧舜,这不是把天下人都不放在眼里,如果真的也就罢了,还亡过了,我看还不如陛下。”程咬金看着天幕愤怒的说道。 在他的眼里,如果这个大明的亡国之君都是尧舜,那么他们陛下李世民是什么,他程咬金是什么? “闭嘴吧你,好好看天幕。”李世民一边让程咬金闭嘴,一边看着天幕。 对于这句话他并没有在意,尧舜之名岂能是可以轻易所得,既然天幕上这样说,肯定是有他的道理。 他现在倒想看看这个‘尧舜’究竟是怎么亡国的。 宋朝。 赵祯行走在宫外的大街上,吃着路边的小吃,看着繁华的大宋。 当他看到天幕上的信息,他并没有说话,只是在听着这市井的讨论。 “二狗,你读过书,你说啥叫尧舜?” “张老四,你听好了,我叫白百川,不叫二狗。” 说完他顿了一顿,然后说道:“我老师讲过,尧生活简朴,克己爱民。舜宽厚待人,以身作则。那个时候的百姓有饭一起吃,有劳动一起做,是我们所有文人都羡慕的大同社会。” …… 听完他们谈话,赵祯疑惑了,如果天幕上这个叫朱由检真的是‘尧舜’,那又怎么会亡国呢? 明朝 刚才还在生气的朱元璋看到这个惊呆了。 他没想到自己的子孙竟然没有后代,把皇位传给了兄弟。 这种情况,虽然在整个历史上出现过,可是并不多,他没有想到竟然出现他的子孙当中。 而且还觉得的他的弟弟竟然是尧舜,这是对自己的弟弟多高的评价。 要知道我弟当为尧舜,这个句话可不能轻易说。 可是现在朱元璋也出现了新的疑问,那就是被称为尧舜的朱由检为什么会亡国? 非亡国之君,当亡国之运是什么意思? 带着这个疑问,朱元璋准备仔细的看下去。 至于朱棣,老老实实的跪一边去。 什么时候给自己解释为什么造反,什么时候起来。 朱棣:…… 朱棣能怎么办,他只能带着委屈跪在一旁。 【崇祯皇帝(十八岁继位),除魏忠贤(十八岁除宦官)】 秦朝。 当秦始皇看着天幕上宦官被除,大声喝彩道:“好。” 一个奴才还欺负主子身上,那不是找死吗? 同时他对这个叫朱由检的皇帝有了好感。 这样的青年,如果在他大秦,怎么也得给他一个大将军当当。 汉朝。 刘彻看着天幕上宦官被除,也是很是钦佩。 要知道,一个没有任何势力的王爷,能够铲除宦官也是相当了不起的。 不过就算这样,他还是没有达到‘尧舜’的程度。 唐朝。 程咬金看着天幕上的文字,有些不屑。 在他看来,宦官也不过就是有点权力的太监,如果有什么问题,直接砍了就是。 其他的文臣和李世民,都沉思了起来。 秦朝的赵高能够指鹿为马,不把整个大秦朝堂放在眼里。 东汉的时候更加严重,皇帝也不过是他们眼中的玩物。 那么以后大唐会有吗?这是所有人心里的疑问。 如何防治,这是他们将要面对的问题。 宋朝。 刚才还疑惑朱由检为什么会亡国的赵祯,看到魏忠贤被除,心里更加疑惑。 如果朱由检只是一个没能力的皇帝,那么他亡国,赵祯能够理解。 这可是被自己兄长称为‘尧舜’的存在,而且继承皇位后就把宦官铲除了,那也是相当的有能力,那为什么会亡国呢? 这一个更大的疑惑,深深的从赵祯心里升起,也让他无比渴望答案。 明朝。 朱元璋看着天幕上的文字,哈哈大笑。 “不愧为我的子孙,铲除的好。” 对于天幕上朱由检铲除宦官,他是相当满意。 这样的子孙,才是他朱家的孩子。 至于跪在角落的某人,他恨不得打死。 另个时空的大明。 朱棣拿着鞭子,不断地鞭打着太子和皇孙。 一边鞭打,一边还喊着:“你们能耐了,竟然重用太监,你爷爷/太爷爷定的规矩都忘了。” 太子朱高炽和皇孙朱瞻基只能不断的躲闪,不躲不行啊。 如果再不躲,只怕就会被活活打死。 第18章非亡国之君,当亡国之运(三) 看到朱由检登基之后,就铲除了魏忠贤这个宦官,朱厚照还是比较满意的。 宦官,不过是一些奴才,还不是主人想让他们死,就得死。 就比如现在跪在地上的张永,如果不是因为他有用,朱厚照早就把他宰了。 “起来吧。” 朱厚照看着跪在地上的张永,手里拿着一把小刀,漫不经心的玩着说道。 对于这些宦官,他并不在意,他们也逃脱不了他的手掌心。 只是为了他的征倭的军粮,他才叫来张永,要不张永又怎么能够被召见。 对于宦官他心里是有戒备的,只是他喜欢玩耍,而皇帝又是孤家寡人,只能找这些太监一起玩耍。 现在看到天幕上的情况,他觉得刘瑾已经没什么用了。 不过这还不够,钱不够。 想到这里,朱厚照觉得这些宦官也没有必要存在了,就当为征倭做贡献了 “张永,你递的书信中刘瑾勾结朱寘鐇一起叛乱是不是属实?” “奴才书信里所写句句属实,不敢欺瞒陛下。” 看着漫不经心的朱厚照,张永冷汗直流。 不过这个时候张永知道,自己可不能说一句错话,要不那就是杀头之罪。 而且张永也了解他们这陛下,虽然荒嬉无度,可是你不要小瞧他。 “哦,那你就找出证据,朕等着。”朱厚照把小刀收起,笑着对张永说道。 “陛下,奴才有证据。”说着,张永从身上拿出了,早就准备好的证据。 这个他就准备好了,今天陛下召见,他感觉时机已到,就放在了身上,没想到还真用上了。 …… 朱由检看到自己铲除魏忠贤,他心里没有任何波动。 他是信王的时候,就知道魏忠贤的危害,而且如果留着他,只怕以后想要铲除只怕也很难。 而且宫里大大小小那么多太监,只怕到时候自己不过是一个傀儡。 东汉好多皇帝都是他的前车之鉴,他不想落成那个下场,那就要先把魏忠贤铲除。 这也是他为什么不听他皇兄的遗诏,直接铲除的原因。 毕竟相比留下魏忠贤,死去的他危害才是最小。 【用袁崇焕(19岁/次年杀之。)】 【内外交困(在位17年,外有剑奴,内有流贼,天灾人祸,人心离散。)】 【频换内阁(崇祯在位期间,治理频繁,更换19任首辅。)】 秦朝。 秦始皇有点明白朱由检为什么会亡国了。 外有奸奴,内有流贼,天灾人祸,人心离散,光这些就够很多皇帝头疼的了。 而在这个时候还经常换内阁首辅,和杀害之前提拔的人,行政命令混乱,整个社会一直在动荡中,整个国家怎么可能会好? 汉朝。 刘彻看着天幕,如果他是这样的国家的皇帝,他发现他能做的其实并不多。 更多能做的也就减少百姓赋税,稳定百姓。 组织军队固守边疆,防止匈奴趁机打劫。 至于会不会像朱由检一样这么勤欢大臣,刘彻觉得他不会。 他从来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唐朝。 李世民看着天幕,悠悠一叹。 这样的国家可是比前朝还惨,一般人还真是没那个本事,就算他自己想解决,只怕可能性也不高。 还没等他感叹完,魏征就直接上前,开始直言进谏。 魏征觉得,这天幕上的朱由检就是一个很好的反面教材,现在李世民如果能够从中吸收教训,正是时候。 看着直言进谏魏征,李世民无奈的拿着袖子擦了擦脸上的唾沫。 宋朝。 赵祯很是不理解,大宋也是外部有大辽,内部也灾乱不断,那也没什么事。 外部的敌人弄成兄弟之国不就行了?这样不就避免了战争。 内部的流贼,这个更好解决,朝廷直接去诏安,把他们安置到厢军,不就解决了? 至于更换首辅,那不是很正常的事,只要他们把行政命令做下去就行了。 (查了下,宋仁宗赵祯时期,一共23位丞相,不过他在位时间比较长。) 大明。 朱元璋愤恨的看着天幕,他就知道文官都不是什么好东西。 胡惟庸是这样,李善长和汪广洋也是这样。 那些首辅如果安心辅导朱由检,朱元璋相信朱由检绝对不会首辅还那么勤。 而且那些其他文官绝对贪污了,他朱元璋可是知道,如果这些老爷们能够百姓一口吃的,下面的百姓绝对不会反,整个大明更加不可能有流贼。 想到这里,他想起了他那饿死的爹娘。 如果那时候有一口吃的,他们也不至于饿死。 想到这里,朱元璋更加恼火。 “老四过来,老子打死你没本事的,让你后世子孙没有好好教育,让你后世子孙亡国。” 他边说着边不断地用鞋子抽打着朱棣,那架势是有点想把他往死里打的打算,弄的朱标保护都没办法保护。 “皇后娘娘到。”就在这时,一个太监的声音响起。 只是三个人都在忙着,并没有注意,直到皇后娘娘马氏走近,三个人才看到。 “重八,你这是想把老四打死?”看着拿着鞋还在抽打朱棣的朱元璋,皇后马氏很是生气的大声质问。 看到马氏,朱元璋赶紧扔掉自己手中的鞋,跑了过来说道:“妹子,那怎么可能,只是这老四也太不是东西了,竟然抢他大哥的皇位,而且后世子孙还是那么能力不行,我就是教育教育,让他长点记性。” 朱棣满身伤痛的站在那里,他觉得自己挺冤的,他又没有做过什么,天幕上就污蔑他。 可是他没办法,谁让他的老爹心里只有大哥。 想到大哥,朱棣赶紧来到朱标身边。 “大哥,你身体没事吧?” “对,对,标儿,你身体没事吧。”本来正说要教训朱元璋的马氏,听到朱棣的话,也赶紧询问了起来。 马氏从天幕上看到老四的子孙做了皇帝,他就感觉不好,就赶紧来找朱元璋。 她是了解朱元璋的,朱标寄托了他的所有,如果朱标真的有事,那只怕大明的天都会变了。 听到自己母后也关心大哥,朱棣满脸的幽怨。 只是他还不能表达,要不他那父皇绝对还会给他来一场爱的教育。 就在这个时候,太医也到了, 他只能等太医先给自己的皇兄瞧瞧,再也顺便给自己瞧瞧。 第19章朱元璋:妹子,咱心里难受 太医仔细的给朱标把了一下脉,发现并没有什么毛病。 只是天幕上一直在说朱标的身体有问题,太医又仔细的检查了一遍。 最终他才得出了一个结论,那就是朱标的身体很好。 就算出现问题,也不是这个时候。 听到太医的话,朱元璋和皇后马氏两人才把心放在肚子里。 不过他们还是吩咐朱标,有空多去检查身体。 就在他们吩咐朱标的时候,惨兮兮的朱棣,正在让太医给他诊治。 …… 朱棣看着正在躲闪的太子和皇孙,他快被气死了。 如果不是有这两个玩意,只怕这个后世子孙,也不会外有奸奴,内有流寇。 想想他一世英名,北征北漠,南征南越,并让郑和下西洋,万国来朝。 哪一件不是惊天动地的大事,怎么会让后世子孙分的如此艰难? 就算不断的换内阁首辅,也不能解决这大明将亡问题。 这是天要亡他大明,还是那些官员们不再安分? “父皇,父皇,不要打了,你这次北征北漠的军费,我给你弄齐。”太子朱高炽一边躲闪着,一边急忙说道。 没办法,他这父皇下手实在太狠了,如果不想办法阻止,他这肥胖的身体是闪躲不过去。 “当真?” “当真。” “早说嘛,也省的我力气。”说着朱棣就把手里的鞭子扔在地上。 他这次本来就是想向太子朱高炽要点军费,没想着真打太子。 如果真打太子,就以太子那肥胖的身体,怎么可能躲过他的鞭子。 他从一开始心里都认定,既然后世子孙有几个败家的,那他就多打点江山,给他们留着。 至于教育后子孙,他觉得他没有那个能耐,还是交给太子比较好。 他相信太子经过这次鞭打,还有天幕上的信息,对后世子孙的教育肯定是非常严格。 另一个时空的大明。 朱厚照接过张永给的证据,心里雀跃不已。 他明白自己的征倭计划,军费算是有了着落。 至于什么时候开动,这个就需要他慢慢计划。 朱厚照见任务已经完成,他挥了挥手,表示张永可以下去了。 张永走后,朱厚照也不在豹房玩耍,他来到了自己经常办公的地方,开始写攻略。 不过想到天幕上的建奴,他觉得也需要重点照顾。 …… 朱由检看到天幕上说,自己就杀了袁崇焕,他有些不相信。 要知道袁崇焕是他登基以来,最为器重的大臣。 而且他也不负所望,直接给自己制定了一个五年平辽计划。 虽然今年有些风言风语,但自己怎么可能自断一臂。 至于频换内阁,更是无稽之谈。 他们都是自己的左膀右臂,又怎么可能轻易调换。 当他看到外有建奴,内有流寇,天灾人祸,人心离散,他才明白自己这大明为什么会亡。 自继承皇位,他有拯救百姓于水火中的大毅力,也有抵御流寇和贱奴的大决心。 他可以把所有精力都投入这个国家,也可以日夜不停的面对各种复杂的局势。 可是他没办法控制天灾甚至人祸,他也没办法让所有的人和他一条心抵抗未知的危险。 特别是现在,他感觉好累,也能感觉那些大臣们和他不是一条心。 他也想过换掉他们,只是很多政策还需要他们执行,而他只能耗费更多的精力去监督他们。 他期望整个大明快点好转,也希望百姓能过点好日子,只是好像天不佑大明。 他只能拖着疲惫的身体,不分昼夜的去工作,来支撑这支离破碎的大明。 【四下罪己诏(李自成兵临北京,崇祯下罪己诏并当天砍杀妻儿。)】 【自缢煤山(亨年35岁,大明王朝实质上宣告灭亡。)】 【朕成了煌煌大明的祭品,去赎回所有的帝王,造成的灾难和罪孽,天在回答朕,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 各朝百姓看到这里惊呆了,虽然他们没见过世面,可是他们还知道那些官老爷是什么样子。 不要说承认自己有罪,能在灾荒之年给一口吃的都不错了。 特别遇到一些问题的时候,跑的比谁都快。 而现在天幕上竟告诉他们,我死后,我的身体你们都可以分裂,但请不要伤害百姓一人。 这一刻,其他的百姓突然很羡慕,羡慕这个叫朱由检下面的百姓。 也渐渐明白了,为什么叫‘非亡国之君,当亡国之运’。 秦朝。 秦始皇看到天幕上的信息,他在想如果他是朱由检,他会怎么做,他做的会不会有朱由检好。 虽然他灭六国,统一华夏。 可是没有一个国家像这个国家一样,外有建奴,没有流寇,天灾人祸,人心离散,这简直是地狱,整个国家可以说烂透了。 就算是他,也最多为这个国家续命几年。 汉朝。 刘彻看到朱由检四下罪己诏,自杀在煤山,悠悠一叹。 他本来当他是胡亥一样的昏庸无能,没想到竟然不是。 虽然他不赞同朱由检的频换内阁,和杀自己重要的人。 可是他不得不承认,就算自己也坚持不了多少年。 这种难度,已经是地狱级的了。 唐朝。 李世民看着,被魏征说是反面教材的朱由检,他心里轻轻的震动。 一个私下罪己诏的皇帝,能是一个坏皇帝? 一个就算自己死了,也想着百姓的皇帝。 你说他是昏庸无能的皇帝他信,可是他说他应该是亡国之君,他不信。 历史上比他不如的皇帝比比皆是,可是那国家也不是好好的? 宋朝。 赵祯很不理解为什么这个叫朱由检的会是亡国之君。 他从他的学的史书发现,没有一个亡国之君,如他一样。 如果说他不是好皇帝吧,就不会死下罪己诏,甚至期望那些反军只分裂他的身体,而不去杀他的百姓。 如果说他是好皇帝吧,他亡国了。 大明。 朱元璋看着天幕上的结果,他最终难过的叹一口气。 没有不亡的国家,他也早就有心理准备。 可是看到自己的子孙做那么好,还是亡国了,他只能怪他时运不济,还能怪他什么? 看了看已经诊治好的朱标和朱棣,朱元璋摆了摆手,让他们散了吧。 他想一个人好好的静静,好好想想这个国家该如何治理。 皇后马氏并没有走,她是了解朱元璋的,这个时候,他最需要她的陪伴。 “妹子,咱心里难受。” 朱元璋看着静静坐在自己身旁的马氏,他拉过她的手,难受的说道。 第20章吃不上饭的大明,怎么会不亡。 朱棣看着这个结果,他并没有难受。 对于他来说,有空想这个不如给子孙多打点江山,让他们多败两年。 现在既然太子朱高炽自己答应给自己军费,那还不赶紧的。 “来,好圣孙,给朕搭把手,把这个地图伸开。” 说着,拿出了一幅地图,把另一边给了朱瞻基。 看到伸开的地图,朱棣在地图上寻找了起来,这次他不准备北征漠北了。 既然天幕上说自己的子孙有外敌建奴,那么既然知道了,怎么也得先消灭了。 …… 朱厚照看着写好的攻略,盖上了自己征倭大将军印。 盖完印之后,他轻轻的放到了旁边,继续写另一份攻打建奴攻略。 如果他不知道呗,这也无所谓,可是既然知道后世子孙被建奴欺负,他又怎么能轻易放过他们。 …… 朱由检看到自己砍杀妻儿,自缢煤山,他凄然一笑。 他不知道这个结果到底是不是真的,可是他知道这惶惶大明,如果真的不去努力,怕早就亡了。 他不怕死,他怕无脸面对祖宗,无脸面对他的皇兄朱由校,更加怕愧对这大明的百姓。 惶惶大明如果真的要祭品,那就让我来。 《兔笼:明朝灭亡也许不是崇祯的锅,但南明的覆灭崇祯一定要背锅,但凡他提前南迁或者让太子南迁南明也不会乱成这样。》 《agv:朱元璋来了都下不了真的是太难了,全世界都是小冰河时期》 《用户836778:什么叫小冰河时期?》 《’塰:粮食都死了,没饭吃啊》 《老a.:谁能想到满清入关后就北方旱灾就极大减缓风调雨顺呢,崇祯就差这么十几年就差这么一点点历史就改写了。[流泪]》 《洋洋:满清入关也在小冰河时期,一个新王朝崛起伴随的是人口崩塌式减少。人口少地就多了,即使再减产也能维持。明朝唯一的遗憾,是自己引进的红薯还没大规模推广就亡了,给清朝养育上亿人打下了基础。》 《苦橙:说句难听的他要懒一点,也不至于那么快命亡,疑心太重》 《海德堡的猎人:可能成长过程中体会了人性之恶,使他的内心很难相信任何人,从而疑心太重。》 《灵魂摆渡……:[流泪]这么努力都没办法力挽狂澜》 《楼兰门大:几百年的积弊,不是靠努力能解决的》 《长宁一根棒棒糖:悲催的童年导致了他患得患失》 《猪蹄先生:可惜啊,史书再给崇祯多一点点时间就好了[捂脸]》 《科比姓科:只是一般人能做到的极限了,换你我去都不会比他优秀》 《住在比奇堡菠萝屋:在我之后,评我之事,易。在我之位,行我之事,难。》 《无为而治:他要盘活这些副本。在大明能比肩朱棣。》 《藏锋:崇祯换在大明中期应该是个仁治,但是确实不具备拯救晚期的能力。》 《裕:天时地利人和,一个都不沾边》 《永远的forever:我负过的人不少,可负我的人更多[看][看][看]》 《淋:崇祯朝还有鼠疫[捂脸]真真地狱级》 《豌豆米米:有种说法是他抠门,舍不得拨国库的银子给打仗的军队,本来可以打赢的仗结果供给不足败了,明朝亡了之后国库里面还有大量的银子。》 《救赎:不是他抠门,是国库空虚,而且老百姓没地种,吃不饱饭还要上税,土地和银子全部在大臣和藩王手里。 藩王大臣手中有大量的土地还不用上税,明朝灭亡最大的原因就是藩王圈地。》 《目标~有钱有闲:不信任人,听说他号召大臣拿钱一个都不拿,城被破了后,很多大臣都有万贯家私被缴出来》 《@释怀.:朱由检怎么能说不信任洪承畴、曹文诏、孙传庭呢?只是拆东墙补西墙,疲于奔命。最后两面墙都倒了。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要是有两个卢象升、孙传庭,那么也就不会有你说的那种情况了。》 秦朝。 秦始皇看着一条一条评论,他突然泪目。 前面还觉得朱由检管理不行,现在他明白了。 他明白朱由检为什么老是换内阁,和自己提拔的人。 换成自己,如果在面对这样地狱难度的开局,只怕自己做的还不如他。 童年不幸,几百年的积弊,小冰河时期,鼠疫,这在哪个皇帝面前不是难题? 现在都集中一块了,他能坚持17年已经不错了。 不过他看到红薯竟然可以养一亿人,他有点想要。 汉朝。 汉武帝刘彻看到评论,他不再挑刺。 他现在完全明白了那句话,‘非亡国之君,当亡国之运’。 自己能够勇敢的面对一切,是自己的父辈们给积攒的家业,是臣子们能够配合。 而这个朱由检从来都是一个人在奋斗,这点汉武帝刘彻觉得自己不如他。 唐朝。 直言进谏的魏征看到评论,停了下来。 他没办法想象朱由检的帝国是什么样的,他也不再适合做李世民的反面教材。 这种人,你可以说他皇帝做的不好,可是你没有办法骂他昏君无能。 李世明看到评论,也是迟迟不说话。 本来他以为,朱由检只是比前朝还惨,现在他觉得,根本就不是一个级别的。 就算把秦始皇放在他的位子,只怕也无力回天。 秦始皇:‘你礼貌吗?’ 宋朝。 赵祯看着天幕的评论,他没办法理解,为啥这个国家会发展到这个地步? 他更没办法想象,这样的国家是怎么坚持,而朱由检这17年又是怎么过的。 如果换成自己,只怕早就维持不住了。 他看着繁华的东京城,他觉得自己也需要努力了,他要守护这样的大宋。 明朝。 朱元璋紧紧的握住皇后马氏的手,看着天幕的一条条评论。 当他看到小冰河时期,粮食都死了,国库空虚,潘王圈地,老百姓没地种,吃不饱饭还要上税的时候,他知道为什么大明要亡了。 他小时候,就是因为吃不上饭,父母和大哥才被饿死的,那时候很多起义军也是因为吃上饭才造反起义的。 这样没有给百姓一点生活空间的大明,又怎么能不亡。 第21章什么?竟然有新大陆 难道分封潘王不对吗?他朱元璋只是想让家里的人一起享受这天下,也想他们一起管理这大明。 可是他没想到,天幕上竟然说潘王圈地,老百姓没地种。 这不是他朱元璋的想法,也不是他们这些不孝子孙应该做的。 既然一切的原因是因为自己所制定的政策,那么他现在就改。 朱元璋要他们这些不孝子孙,一个个滚到偏远地区镇守疆土去。 …… 朱棣看着天幕上的评论,他觉得自己除了多为子孙打下领土,好像什么也不能做。 天灾人祸相隔时间那么远,他帮不上忙。 银子他更没有,如果不是他有一个好太子,只怕他也没钱攻打漠北和下西洋。 潘王圈地,他也无能为力,毕竟他继承大统,就要遵守他父皇定下的规矩。 不过他想到镇守云南的沐家,和在西南地区增设的大古剌宣慰司、底兀剌宣慰司、底马撒宣慰司。以及远在海外的旧港宣慰司。 他觉得这父皇留下的祖训也得改改了,他要把自己的儿子分封到这些地方。 而那远在海外的旧港宣慰司,更是重点。 既然在国内是祸害,那就出去祸害别人吧。 …… 朱厚照看了下张永查刘瑾的账目,虽然他知道刘瑾很贪,可是他还是没想到,竟然这么贪。 现在不只是他平倭的军费够了,就连攻打建奴的军费也够了。 看了下做的攻略,下一步就是去实施,想到又要去打仗,他激动不已。 …… 朱由检看着一条一条的评论,他面无表情。 当他看完天幕上自己的一生,他就有了心理准备,甚至放弃大明的准备。 也许他并不是他皇兄嘴里的尧舜,也许他不应该接下大明这个烂摊子。 可是想到那些在困难中挣扎的百姓,他知道他不能放弃。 天幕上说这个时候全世界是小冰河时期,整个全世界粮食都容易死,他觉得说的很对。 他收到的奏章里总是有着各种天灾,他以为是自己这个皇帝没做好,没想到怨这个‘小冰河时期’。 可是真的能怨吗?怨了又能如何?也得想办法解决问题。 当看到红薯,他愣住了,不是因为他知道这种农作物,而是他不理解为什么天上对这东西那么推崇。 而且还说,这东西竟然能够养活一亿人口。 这怎么可能? 不过不管可不可能,他都准备让人找到试种一下,看看有没有说的那么神奇。 当看到潘王和大臣手里有着大量的土地和银子,他更加吃惊。 他一直知道潘王有着大量的银子和土地,他没想到那些看似清廉的官员也是这样。 不过就就算知道又能如何,朱由检明白那不是他能动的。 就算要动,也要找机会,要不他今天敢动他们的土地和银子,明天整个大明就亡。 当看到最后那几个名字,他默默地记了起来,既然天幕上说他们有本事,那就试试。 就算天幕说的假的,也不过浪费点时间。 陆风看完这个视频,深深的一叹,他也很为朱由检鸣不平。 如果他推广红薯,也许就不会那么多流寇。 如果他不那么相信那些文官,也不会空谈误国。 如果他知道那些文官有那么多银两,找个机会查抄了,也许就不会缺银两。 …… 有太多如果,可是历史就是历史,我们不可能去改变。 随后就把所有的心思一收,划到了下一个视频。 【所以大明的遗憾到底是什么?#明朝#历史#历史人物】 【是早年丧父晚年丧子,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朱元璋。 是被寄予厚望,却天妒英才的懿文太子朱标。 是天下人的种子,被诛十族的方孝孺。 是五出漠北,穷尽一生只为弥补自己得位不正的永乐大帝。】 朱元璋再次在天幕上看到朱标夭折,心里还是很是不舒服。 不过想到刚才太医的诊断结果,他稍稍的安安心。 想到身边的皇后马氏,他又抓紧她的双手,安慰的说道:“妹子,不要担心,标儿一定会没事的。” 安慰了一会他才看天幕,当他看到方孝孺的时候一愣。 这个名字他知道,是他留给‘标儿’的大臣,没想到竟然被诛十族。 看到这里他很是生气,华夏从古至今,最多也就诛九族,哪来的十族,这一定是朱棣那个蠢货干的。 不止夺他哥的皇位,竟然还乱杀人才。 想到这里,他的手又想抽打他了。 皇后马氏看出了朱元璋的心情,也紧紧的握住了他的双手。 他们和别人不一样,他们共患难过,彼此理解。 被皇后马氏安抚了一下,朱元璋的心情也冷静了下来。 看到后面,朱棣为了表示自己的皇位是正统五征漠北,穷尽一生都在证明自己,朱元璋心里好受一点。 虽然这个混小子有点混,但是最少上进。 如果真的标儿出事,也是可以的。 当然朱元璋是不可能让这种事发生,毕竟朱标寄托了他太多的期望。 【是和新大陆失之交臂的明朝舰队——郑和下西洋。 是埋葬才高八斗的那一场大雪——解缙。 是想让天下人都吃饱饭穿上衣,却只做了十个月皇帝的仁德之君朱高炽。 是文武全才,却英年早逝的朱瞻基。】 什么?新大陆? 看到这里,朱元璋有点吃惊。 他是农民的儿子,对土地有着不一样的执着。 当年埋葬父母,乡里有钱的地主们哪个人让埋他们家土地。 还是本村的刘继祖看不下去了,才给了一块地皮。 现在竟然天幕上说,有一个块新大陆,这如何不让他吃惊。 然而让他恼火的是竟然失之交臂,要不然可以养多少百姓。 特别当他知道,明朝末年,土地都被潘王和官员把持着,百姓也没有土地,现在天幕告诉他外面竟然有一块新大陆,他如何不心动,如何不恼火。 当朱元璋看到他的皇孙朱高炽竟然只当了十个月的皇帝,就仙逝了。 他心里拔凉拔凉的,先是说他的‘标儿’会让他白发送黑发人,现在又说他的皇孙只做了十个月皇帝,他如何不心凉。 第22章他一个短命的好人和好皇帝 昨天朱元璋还见过他这个皇孙,胖胖的很是可爱,没想到现在在天幕上得到了他只做了十个月皇帝。 看到后面自己重孙竟然也早逝,他心里就更加不舒服了。 难道我大明就没有长寿之人? 至于解缙,这个人朱元璋有点印象,是个很有才华的人,只是怎么会死在一场大雪。 难道又是老四做的? 看到这里,朱元璋如果不是被皇后马氏紧握着双手,他真的想把朱棣再叫回来打一顿。 …… 朱棣看着天幕上的信息,他只是冷冷一笑。 如果他大哥朱标不死,他是无论如何都不会去抢这个皇位。 如果不是那建文小儿欺人太甚,他也不会‘奉命靖难’。 可是一切没有如果,他只能前进,他知道退一步的后果就是死。 当看到方孝孺被诛十祖,朱棣也只是冷冷一笑。 当年如果不是他心高气傲,又怎么会诛他方孝孺十族。 至于五征漠北,朱棣只是想给自己的后世子孙一个安定的国家。 至于郑和下西洋,也不过有利可图,可是朱棣他没想到还有什么新大陆。 他也想不明白,为什么会失之交臂。 至于解缙,不过又是一个心高气傲的人,总是认不清自己。 不过当朱棣看到太子朱高炽只当了皇帝十个月,他的皇孙也英年早逝,他心里很难受。 虽然在皇储上,朱棣有时候摇摆不定,可是当他真正的看到自己儿子和皇孙竟然早逝,他还是很难受。 他现在有点后悔打他们了,毕竟朱高炽的身体一直不太好,皇太孙又太小。 【是土木堡被宦官葬送的50万明军精锐。 是受任于败军之计,挽狂澜于即倒,却守不住自己妻儿的景泰帝——朱祁钰。 是拯救大明,为大明续命200年,却救不了自己的于少保——于谦。】 “昏君,昏君。” 看到有个宦官竟然葬送大明50万精锐,朱元璋气的挣脱了皇后马氏的手。 他很早就给儿女们定了规矩,宦官不得识字和学习。 就是怕宦官当政专权,然而现在竟然可以葬送他大明50万精锐。 这是什么概念,这是大明即将亡国啊。 更让他恼火的是,根据朱棣那边的族谱算,这才是他大明第四代皇帝。 他感觉,他手痒了,想去打朱棣这个不孝子孙。 只可惜妹子在这里,他肯定打不了。 当朱元璋看到他的重孙朱祁钰竟然力挽狂澜,他满脸兴奋。 毕竟这说明大明还不该亡国,他的子孙当中还是有能力做好一个好好皇帝的。 只是当他看到守不住妻儿的时候,他有点不明白了。 为什么守不住?难道和人作战的时候,被敌人俘虏了? 还有那个于谦的也不错,竟然拯救了大明,为大明续命200年。 只是也为什么拯救不了自己?难道也是死于战争? 朱元璋心里升起了一串一串的疑问。 …… 朱棣看了天幕,立刻瞪起了眼,脸上暴起了一道道青筋,愤怒地盯着皇孙朱瞻基,直接打了一顿。 本来他看到太子朱高炽只当了十个月的皇帝,皇孙朱瞻基也英年早逝,他还有点愧疚。 可是他没想到朱瞻基竟然重用宦官,葬送了他大明50万精锐。 50万精锐是什么概念啊?那是他布置在京城的防线。 全部葬送,那等于说大明差一点灭国。 这样的结果,他如何不生气?, 他辛辛苦苦攻打南越,五征北漠,让郑和下西洋,不就是为了给子孙多留点财产吗? 可是他孙子竟然子卖爷田,他如何不生气? 当朱棣看到朱祁钰竟然力挽狂澜把大明搬入了正轨,他心里又是满是欣慰。 欣慰之后,他一想不对,他的大重孙不是叫朱祁镇吗?怎么会是朱祁钰? 看到说朱祁钰竟然守不住儿女,他知道自己刚才想错了。 那个让宦官葬送50万精锐的的皇帝,应该不是他的皇孙,而是他的重孙。 回过味的朱瞻基,也发现他的皇爷爷打错了。 本来被天幕上说他的太子爹只当了十个月皇帝,他挺伤心的,没想到后面竟然看到自己英年早逝。 当时他就怕急了,朱瞻基准备以后少挨点打,多活一段时间。 没想到就被叫到宫里,被他的皇爷爷来了一顿爱的教育。 被教育之后,朱瞻基还发现不是他的错,竟然是他的儿子的错,他的儿子竟然葬送了他大明五十万精锐。 看到这里,朱瞻基恼火极了,他决定这个仇记在心里,等以后他出生以后报仇雪恨。 至于后面的介绍那个为大明续命200年的于少保于谦,他们两个都默默的记在了心里。 这样的人需要重要,也需要平台给他施展才华。 【是一个短命的好人和好皇帝——朱佑樘。 是被世人调侃玩物丧志的皇帝,却亲征击退鞑靼的朱寿。 是被极力抹黑的应州大捷。 是桃花坞下才华横溢,却得不到施展的落魄才子唐伯虎。】 是一个短命的好人和好皇帝? 看到这里,朱元璋一愣。 要知道,从古至今,能够被百姓的称为好皇帝的人很是少,在历史上也就那两三位。 而现在,他朱元璋的后世子孙当中竟然有一个被称为好人、好皇帝,这对于皇帝来说,已经是极高的评价了。 只是他有点想不明白,他的子孙为什么都那么短命? 他的皇孙朱高炽是这样,重孙朱瞻基也是,现在这个叫朱佑樘也是。 还没等朱元璋把这个问题想明白,就看到被世人调侃玩物丧志的朱寿。 看到这个名字,朱元璋感觉不对,他的后世子孙怎么可能叫这个名字?难道不应该是‘厚’字辈吗? 显然这个问题根据天幕上的信息无法弄清,他只能暂时放下,继续往下看。 看到应州大捷朱元璋一愣,应州他知道,位于山西的大同府。 就是他不明白为什么既然是大捷还会被抹黑?难道当中有什么内情? 当看到桃花坞下才华横溢唐伯虎,竟然不能施展,朱元璋又是一愣。 虽然对这些文官,他从心里防备,可是他还是明白他们的重要性,也给了他们特权,就想着他们能够卖命的治理国家。 怎么到了后世,这些文人就被轻视了,那这个国家的政权怎么会不被那些宦官把握住。 第23章第二位圣人-王明阳 朱棣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的子孙之中,竟然出来一个好人、好皇帝。 要知道他大明开国以来,这些文官就骄傲不逊,可是没几个皇帝有好评,没想到会出现一个好人,好皇帝。 至于后面叫朱寿的皇帝,他感觉用的是化名。 要知道出去行军打仗,如果不用化名,有几个人敢跟着? 特别前面还出现一个留学生,只怕如果不用化名,那些文臣们阻力更大。 看他玩物丧志,朱棣也是很是恼火,不过看到他亲征击败了鞑靼。 朱棣觉得朱寿非常有军事才能,如果不是皇帝,一定是一个好将军。 如果和自己一样,有一个好的钱包,那也是一位好皇帝。 当他看到应州大捷竟然被抹黑,朱棣瞬间就明白了,想来这应州就是这个朱寿击败鞑靼的那场战争。 这个时候的文官应该做大了,要不给他们胆子他们也不敢,要不就还让他们做第二个方孝孺或者解缙。 当看到那个才华横溢却得不到施展的唐伯虎,朱棣心并没有波动。 这个天下有才华的人太多,可是能不能施展还不是看自己的本事。 …… 朱厚照看到天幕上说他玩物丧志,他撇了撇嘴,很是不赞同。 那些文官除了这也不让做,那也不让做之外,能让他干嘛?当傀儡吗? 当朱厚照看到天书上他击败鞑靼,他心里很高兴。 朱厚照感觉他击败鞑靼,是他这辈子最大的荣耀。 嗯,现在再加一个,攻打建奴和攻打倭国。 如果把这两个干完,朱厚照觉得他此生无憾了。 至于按照文官们所说的那样做皇帝,反正他是当不来。 那样的皇帝,他们愿找谁当,就找谁当。 至于那些文官极力抹黑自己的应州大捷,朱厚照并不在乎,他的荣耀并不需要那些文官认可。 至于那个叫唐伯虎的,朱厚照表示并不认识。 至于他是不是有才华,那是更加不知道。 【是此心光明的圣人,倒在了平叛凯旋途中——王明阳。 是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杨慎 是数年谋划的灭倭大计,被一个蠢货断送——胡宗宪、徐渭。】 圣人。 当各朝的读书人看到这两个字都站了起来。 要知道从古至今圣人的名字只有一个人孔丘——孔子,就连孟子都没有这样的待遇。 然而现在这个叫大明的王朝又出来了一个,那么他对的起这个名声吗?这是所有读书人心里的疑惑。 秦朝。 秦始皇看到这个大明出了一个圣人,他很是意外。 这个时候的孔丘虽然被有些人称为圣人,不过并不被他们大秦承认。 在大秦不管你是孔子还是孟子,都是诸子百家之一,其学说都是百家学说。 当然如果是那个说《抡语》的孔子,秦始皇觉得他可以接受他是圣人的。 至于大明这个圣人,秦始皇就更加不知道了他的情况,就是不知道他对的起‘圣人’这两个字吗? 汉朝。 汉武帝刘彻看到‘圣人’两个字,愣愣发呆。 要知道这两个字,并不是说谁都能拥有的。 能有这个称号的,也就孔丘孔子。 现在这个大明出现了一个叫王明阳的圣人,我很想知道他是如何被承认的,他的学说又是如何的优秀。 唐朝。 李世民和一群文官都惊呆了,要知道从古至今只有一个圣人,那就是孔子,怎么到这个大明就又出来一个? 为什么不出在他们大唐?难道他们大唐不够优秀吗? 对于这一点,他们是不承认的。 程咬金看着天幕,很是无聊。 他觉得这个叫王明阳的圣人,还不如那个叫朱寿的皇帝呢! 程咬金觉得人就应该这样,能吃喝玩乐,能领兵打仗。 宋朝。 赵祯对于天幕上出现的圣人,也很意外。 要知道从古至今,只有一位圣人,而现在又出现了一位。 不知道是不是天幕夸大其词,还是确有其事。 不过他更加关心的是这个大明朝的文治,既然出现了一位圣人,相信这个朝代的文治一定很厉害。 哪有没有他们大宋厉害呢? 明朝。 朱元璋看到他大明竟然出现了一位圣人,非常高兴。 要知道从古至今被称为圣人的只有孔子,没想到这第二位圣人,就出现在大明朝。 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他大明文治非常好。 你看看这诗句‘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一看就不是一般朝代所能拥有的人才。 放在以前,只怕也就李白杜浦才能相比肩吧。 不过看到数年的灭倭大计,竟然被一个蠢货断送,朱元璋瞬间气爆。 虽然朱元璋不了其中情况,可是他朱元璋可看过前面关于洛阳的遗憾。 就是这个倭国不安分,才导致神州沦落。 虽然他还没准备好计划,可是看到后世的灭倭计划被断送,还是很生气。 如果放在他这个时候,朱元璋肯定剥皮楦草。 …… 朱棣看到他大明出现圣人,呵呵一笑。 虽然他是马上皇帝,就不代表他不知道文教的作用。 现在他大明朝有了一个圣人,那他脸上也有光啊。 当他看到‘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的时候,他感觉很不错。 这个世间不就是这样吗? 时间的长河不断流过,不同朝代的英雄最终都被埋进土。 他朱棣可不管以前,还是以后。 他现在想的是给后面的子孙们多挣点家业,省的朱由检这个倒霉孩子,无奈的在煤山上吊。 …… 朱厚照看到天幕上的王明阳,他微微的一愣。 这个名字他知道,只是朱厚照没想到他竟然被后世称为圣人。 对于他的印象,除了他朱厚照继承大统之后收到过他一封奏章之外,并没有其他的印象。 不过想起刘瑾的性格,朱厚照表示理解了。 毕竟这位圣人可是能文能武的,真进入他镇国大将军眼中,还有他刘瑾什么事? 想到这刘瑾也没什么用了,朱厚照觉得可以把这位圣人召回来了。 既然天幕上对他评价那么高,那镇守京城的任务就交给他了。 这样朱厚照觉得自己也能安心攻打建奴和倭国。 第24章这样的大明该亡。 至于那句诗,朱厚照表示不感兴趣。 倒是对于那个断送数年谋划的蠢货比较感兴趣,朱厚照想知道是谁?然后弄死他。 不止是弄死他一个人,有牵连的都弄死。 蠢货永远是蠢货,只会帮倒忙。 至于这个叫胡宗宪和徐渭的,虽然不知道是谁?不过朱厚照还是在他的小本子上记住了名字。 如果可以,他想让这两个人成为他的攻倭的大将。 天幕在继续,继续播放着。 【是战功累累,却常常被文官玩弄于鼓掌之中的抗倭名将——于大猷。 是抗倭十几年的民族英雄,晚年被罢官后郁郁而终的戚继光。 是战功赫赫,却死在自己人手里的戚家军。】 当朱元璋看到战功累累,却被文官玩弄于鼓掌之中的抗倭名将俞大猷。 抗倭十几年却晚年被罢官的戚继光,在看到那战功赫赫的戚家军竟然被自己人弄死。 朱元璋冷冷的一亨,气恼的说道:“妹子,我就知道这文官没有好人,你看看,你看看,是不是只会玩弄人心,如果放在我们这里,我肯定把他剥皮揎草。” “重八,不要生气,后世之事要让后世解决,我们做不了主。”皇后马氏一边给朱元璋顺气,一边劝解道。 “而且这些武将,我相信没人会忘记他们的。” 朱元璋听到皇后马氏的话,并没有说话,只是冷冷的一亨。 他不想和他的妹子辩解什么,可是如果真的发生他的朝代,他肯定要管管。 …… 朱棣极为恼火,他一生都在领兵打仗。 对于这些武人最为了解,对于那些文人的手段也很是了解。 不管被文人玩弄的俞大猷,还是被他们罢官的戚继光,他都觉得是一个好将军。 那些被自己杀死的戚家军,更是死的冤。 难道只是因为名字叫戚家军,就使得他那些文官心里不安?还是他朱棣的那位当皇帝的子孙心里不安? 如果真的这样,那武人还怎么打仗? 朱棣有预感,这个时候的大明只怕已经风雨飘摇了。 …… 朱厚照看到天幕上的文字,冷冷的一笑。 他从小就觉得这些文官不安好心,没想到还真被他猜对了。 不管是他击败鞑靼,还是别的。 这些文官总是希望自己听他们的,好像如果不听,这个世界就会国不将国,民不聊生一样。 哪怕敌人来了,他们也以为他们能够感化。 呵呵,如果不是应州时候,鞑靼小王子被自己击败,哪有什么平安。 他朱厚照只相信,武力才能解决争端。 至于国内百姓治理,虽然朱厚照也不相信,他们说的哪一套。 可是在没有找到替代方法之前,朱厚照也只能先用着。 等真的找到方法了,他朱厚照肯定把他们一脚踢开。 【是攻于谋国,拙于谋身的张居正。 使当浑浊成为常态,清白也是一种罪——海瑞。 是满门忠烈的大明帝师——孙承宗。】 看到攻于谋国,拙于谋身的张居正,朱元璋微微一愣。 在他印象里,还没有哪个文官是所谓的好官,前面的天幕也让朱元璋更加相信自己的判决。 虽然他可惜他们的才华没被用,可是不代表着他朱元璋对他们的感官就好。 当看到海瑞的介绍词的时候,朱元璋对文官的感官又发生了变化。 毕竟他没有想到,他大明不止出了一个圣人,还出了一个两袖清风的人物。 看到满门忠烈的孙承宗的时候,朱元璋又是一愣。 这个时候他对文官的感官完全改变了。 要知道在他心里,文官都是贪生怕死之辈。 只是看到一个个好官死去,只怕这大明到了朱由检的时候了。 想到这里朱元璋深深的叹了一口气。 坐在他旁边的皇后马氏,更是在不断的开导。 …… 朱棣把天幕上的张居正、海瑞、孙承宗的名字都写了下来,他等着天幕啥时候给他这几个人的信息。 对于文治,他知道他不行,不过他家里有一个老大朱高炽,这方面他在行,他需要的是马上打江山。 对于这几个,他也只是想知道他家老大朱高炽的评价。 看天幕上的评价,他其实很是佩服这几个人的。 朱棣觉得,就算自己也做不到,这天幕上的评价。 他也很好奇自己在天幕中的评价。 …… 朱厚照对于天幕上的信息并不关心,在他看来过好眼下就行了。 他眼下的目标是攻打建奴,第二目标是借道朝鲜攻打倭国。 这些目标不是说下就能完成,都需要他去行动。 要不以那些文官的尿性,肯定是各种阻扰。 想到这里,朱厚照对外喊道:“来人,去把兵部尚书叫来。” “是,陛下。” …… 朱由检看到天幕上的文官、武将,他表示想要。 当他看到孙承宗的时候,朱由检呆若木鸡。 这个名字他是知道的,曾经是他皇兄朱由校的老师。 后面更是替代王在晋为蓟辽督师,修筑宁锦二百里防线,统领军队十一万,功勋卓著。 如果不是遭到魏忠贤的妒忌,也就不会辞官回乡。 历史天幕上说他满门忠烈,那说明他以后会被启用。 想到大明的结果,朱由检明白,只怕那时候已经无力回天了。 不过朱由检还是想试试,他觉得历史天幕上都说孙承宗满门忠烈了,那么他就试一试。 把他召入北京,和袁崇焕一起负责北方防线。 想到这里,他开下下旨。 宣孙承宗进京。 【是崇贞年间长达十余年的天灾——明末小冰河。 是被友军出卖,孤军奋战的天雄军——卢象升。 是松锦决战中宁死不降,离皇太极只有一步之遥的明末汉将——曹变蛟。】 什么天灾竟然连续十几年? 朱元璋和皇后马氏看到这里都站了起来。 本来他们认为的天灾,最多也就几年,没想到竟然十几年。 要知道朱由检在位才多少年啊。 可以说他这位子孙就没有一天不面对天灾的时候。 这更让朱元璋想起自己的小时候,那时候也是天灾不断,才导致他没有饭吃的。 他没想到,到了他们明朝也是这样。 难道每个朝代的覆灭,就是这样吗?一个疑问在朱元璋心中竖起。 第25章这样的大明该亡(二) 朱元璋也更加的明白,老百姓吃不起饭后会怎么样的。 毕竟他就是被饿的没办法再参加起义军的,如果以前有一口吃的,就不会干这杀头的买卖。 当看到被友军出卖,孤军奋战的天雄军的时候,朱元璋就知道这个时候的大明,只怕已经无力回天了。 要知道,一个国家从来不是一个人能够决定的。 特别在这样面对这种天灾人祸的时候,如果还不众志成城。 那就算再强大的王朝,最终也会走向灭亡。 至于那个皇太极,朱元璋明白,只怕是就是他的后人,取代了大明的江山。 至于明末名将曹变蛟,离他只有一步之遥,朱元璋明白,就算曹变蛟杀害了皇太极也改变不了什么。 毕竟明末不只是因为天灾,还有人祸。 …… 朱棣看到天幕上说崇祯年间长达十余年的天灾,他才明白什么叫小冰河时期。 本来他是以为小冰河时期只是冬天冷一点,没想到他影响庄稼生长。 这种气候的改变,朱棣好像发现改变不了啥。 不过他想到郑和在奏折上诉说的南洋那边的气候湿热,农作物一年三熟,他觉得应该给自己的子孙留点这样的土地。 这样的话,如果他的后代真的遇到这样的问题,也可以从那里调粮。 而且还可以把那些潘王也分封出去,这样就能保证他们不再是吸血鬼。 至于那些文官兼并土地,朱棣觉得他也得想个办法,只有把压在百姓身上的问题解决了,才不会出现老百姓遇点灾荒就没吃的。 看到卢象升和曹变蛟的经历,朱棣只是幽幽一叹,身在王朝的末世,人心动荡,并不是一两个人能够改变的。 如果一群人,一直盯着家里的一亩三分地,只怕就算再怎么样,只怕也解决不了问题。 …… 朱厚照让人叫来兵部尚书之后,就开始写下另一份圣旨,那就是调王明阳回京。 他倒想看看这个王明阳的有什么本事,竟然被后人称为‘圣人’。 做完这一切之后,他看到天幕上的信息,他很是不高兴。 虽然他觉得大明王朝的文官事多,武官没能力,可是也不至于这样啊。 难道那方面出现了问题? 还有那个小冰河时期,天灾竟然连续出现十几年,这样的大明如何抵抗? 只怕就算他的祖宗朱元璋来了都得跪。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他觉得这一切都需要他找那位‘圣人’好好探讨下。 要不他的后辈肯定像他一样,直接骂娘。 …… 朱由检看到天灾竟然长达十几年,他有点崩溃。 虽然他从前面的天幕上推测,天灾会很厉害,可是也没想到会这样的厉害。 如果真的长达十几年,不要说老百姓没有粮食吃,就怕官府都没有救济粮。 这样的天灾他如何应对?只怕打死他,他也想不出解决办法。 这个时候,他对那个叫红薯的农作物更加急迫的需要了。 如果那个农作物真的像天幕上所说的可以安顿一亿人口,朱由检觉得这天下安定有望。 对于卢象升和曹变蛟,朱由检也急忙记在纸上。 他对于天幕上送的人才,都非常感兴趣,他也想知道他们能不能肩负起拯救大明的重任。 【是生不逢时,兵败殉国后尸骨无存的中流砥柱孙传庭, 是被明朝鞍前马后,却身死族灭的抗清名将袁崇焕, 是兢兢业业,却刚愎自用,煤山上的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朱由检。】 看到一个个死去的名字,朱元璋心里很是不舒服。 这些都是他大明的中流砥柱,就这样死了,那大明还有可能吗? 虽然他本来就已经知道答案,可是朱元璋还是不敢相信。 他利用朱棣的族谱推算过,他大明国运也有两百多年,在所有的朝代中并不算少。 可是当他真的看到自己建立的大明,就这样灭亡,他心里还是很难受。 让他更加难受的是那些身处动乱,天灾人祸的百姓。 也许朱元璋的大明亡了,就会有一个好皇帝结束这乱世,老百姓也能吃上饭。 不要说出现在了几位国家栋梁,就算他老朱去也不能阻挡。 看到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朱元璋心里满是欣慰,这才是老朱家的种。 既然做了皇帝,就要有一个皇帝样子。 既然做皇帝了,就要矜矜业业。 …… 朱棣看到兵死殉国的孙传庭和身死族灭的袁崇焕,他心里很难受。 如果一个国家的武将到了这个地步,只怕也没有几个愿意为国卖命了吧。 这样的国家也该亡了。 当他看到朱由校自缢煤山的时候,他明白一个朝代结束了。 虽然他在前面的天幕视频就知道了这个结果,可是他还是觉得难受。 如果可以,他更想把很多问题,现在就解决。 就像他想的一样,给打下子孙更多的地盘,留下更多的财产,这样才有了让他们挥洒的空间。 …… 朱厚照看到被称为中流砥柱的孙传庭兵败殉国,为大明鞍前马后的袁崇焕也身死族灭。 他就知道,朱由检这个皇帝不是做将军的料,甚至做皇帝都没有系统的学习过。 要不就是大明就算再糟糕,也不至于一个努力的皇帝自缢煤山。 看来那时候的大明也真是够糟糕的,要不也不至于一个努力的皇帝无力回天。 想到这里,朱厚照觉得需要给后代们补补课,让他们知道如何成为一个大将军,做一名成熟的皇帝。 甚至他自己也想生一个孩子,把自己一身本领传授下去。 …… 朱由检看着天幕上一个一个人名,他都记了起来。 也许未来他无力回天,可是现在不是还有机会吗。 现在他才继承大统不到一年,魏忠贤才被铲除,袁崇焕才去辽东,一切的一切都预示着,他还有机会改变。。 就算最终的结果还是自缢煤山,朱由检也不在乎,他想拼一把,看能不能改变。 更何况,现在知道他们大明有一种农作物可以养活一亿人,知道很多有用的文官、武官。 第26章如果可以穿越,他想弥补大明的遗憾。 【是史笔流芳,虽未成名终可法的史可法。 是坚持抗清20年的最后一缕忠魂——张煌言。 是80日带发效忠,表太祖17朝人物,十万人同心死义,留大明300里江山的江阴阎应元。 是孤悬海外,期望能反清复明的数十万遗民——郑成功。 是最后一个汉人王朝。】 看到明朝灭亡后,一个又一个忠魂,朱元璋的手有点颤抖。 他从来没想过他创造的大明会有这么多忠魂,他也没想到有十万百姓能够为大明同心死义,更没有想到有数十万遗民等着复国。 只是当他看到这是华夏最后汉人一个王朝的时候,朱元璋的眼泪忍不住流了下来。 从南宋灭亡,华夏沦陷,民不聊生,他经历过无数的征战,才让华夏重新步入正轨。 他没想到最后又再次沦落,,这样朱元章又再次想起自己小时候生活的年代。 那时候整个南方的汉族在北元鞑靼眼中就是两脚羊,灾荒来临的时候,不要说救灾了,不抢你活命的口粮就不错了。 然而天幕上显示,大明灭亡之后,华夏又一次沦落,只怕他大明的百姓也生活艰难。 …… 朱棣看着天幕上明朝灭亡后的情景,他的牙齿咬的‘咯咯’作响,眼中闪着一股无遏制的怒火,好似一头被激怒的狮子。 这大明背负着他所有期望,他可以理解这大明会亡,可是他无法接受大明竟然是最后一个汉人王朝。 哪怕早就知道,那个建奴是灭亡大明的势力。 朱棣也相信,还汉人早晚会重新站起来,可是他没想到会等到这个结果。 看到那十万人大明续命,竟然同心死义。 看到那数十万遗民,只能跑到海外,朱棣心里不甘。 这个时候,朱棣看到还在身边的朱瞻基,也不管天幕上说他英年早逝了。 朱棣一脚把他踹到了地上,还没等朱瞻基反应过来,就又抽出身上的腰带,直接开打。 都是他朱瞻基的后代,才让华夏沦陷,看他朱棣不抽死他。 …… 朱厚照看着天幕的文字,他有点不敢相信。 他本以为就算大明亡了,也会有另一个汉人王朝接手。 就算不是汉人王朝,整个华夏也早晚出来一个像他的祖宗朱元璋一样的人物,领导着汉人,夺回政权。 可是他没想到,大明之后竟然没有汉人王朝了。 更让他没想到,大明灭亡后,他看不起的文官,竟然坚持抵抗了20年,还有的文官带领着十万军民一起抵抗。 更有数十的百姓漂洋海外,不断地反清复明。 …… 朱由检看着天幕上大明灭亡后的信息,他满脸的泪水。 自他接过他皇兄的大统之后,他一直在努力学习怎么做一个好皇帝。 可是不管他怎么努力,这个国家却越来越乱。 那些大臣表面上好像很是谦谦君子,可是当真的为百姓做事的时候又是另外一副嘴脸。 他想过改革,他想过换内阁首辅。 可是当他还没有行动的时候,天幕出现了。 介绍了他的一生,介绍了大明的灭亡。 他犹豫了,他在想是不是因为自己的原因才导致大明亡的。 他甚至在想,如果自己不继承大统,那是不是大明就不会亡。 甚至如果大明早点灭亡,百姓就少吃点苦。 可是当他看到大明灭亡后,还有文官武将还在为了大明奋斗。 十万军民为大明失去了性命,数十万遗民不得不逃离海外,他有点明白他做皇帝的意义了。 朱由检一笔一笔的把天幕上的信息,写在了纸上。 他知道他的以后是为大明活着,是为大明那一万万人口活着。 相比天幕上的朱由检,他是幸福的,他最少知道很多有用的文官武将。 他也知道了,他大明竟然有一种可以养活一万万人口的农作物。 有这样的底气,他朱由检还怕什么挑战。 《俺会六馍:当然是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泣不成声]》 《青山见我应如是:大明最大的遗憾一是朱标,二是战神。》 《minawayt:明朝的遗憾就是每一个明君都短命,如果朱棣,朱瞻基,朱祐樘这样的皇帝可以高寿,大明王朝何止区区两百多年,这是一个贤臣辈出的王朝。》 《百二秦关:大明每一代都有无双猛人出现。感觉就像是汉人最后的气运一搏。》 《穹窿山白小生:大明武将辈出,真的是没有哪个朝代能比大明更能出武将了,也没有哪个朝代能比大明的朝堂更烂了[我想静静]》 《舍、得:确实是啊,没有哪个朝代末年还能猛将忠将辈出的,可惜明朝党争太严重了,又遇上天灾》 《@尼古拉斯·甲乙丙丁·杰克逊安东尼·奥特曼:每个人都在说明朝疆域小,我真的笑死,实控区和疆域是不一样的,清朝疆域确实很大呀,实控区就一个北京真的好骄傲,好自豪啊》 《神隐:所以,我只看明穿小说,遗憾来自明朝那些事,我心中的大明在各种穿越小说,不在明史》 《路路通。:明末文官已经烂到没得再烂了才让建奴有机会》 《昊燃:是养寇自重的清始祖李成梁》 《人生长恨水长东:大明的遗憾就在于亡得太不是时候了,导致我们汉人几百年的屈辱,至今余毒未消。》 陆风看到这个视频很是恼火,虽然他不是明粉、明吹。 可是对比那个不断签下不公平条约的大清,他还觉得大明值得怀念。 更何况整个大明朝有着太多遗憾,让人心有不甘。 如果真的能穿越,陆风非常想穿越到明朝。 他想去洪武年间给朱标送药,挽救这位最稳太子的性命。 他想去永乐年间看看郑和的舰队,并且复制一本永乐大典。 他想去找朱高炽看看他是不是传说中的肥胖,并想办法让他减肥。 他想去土木堡寻找叫门天子、大明战神,瓦刺留学生,然后给他一个大比兜。 他想去朱厚照的豹房看看,那里都有什么稀奇古怪的动物。 他想去找唐伯虎,看看他有没有点秋香。。 他想去找王明阳,让他好好讲解下他的心学。 他想………… 第27章给明朝皇帝打分(一) 秦朝。 秦始皇看着大明从兴起到灭亡,脸上没有表情。 他旁边的赵高,不断的在竹简上书写着什么。 秦始皇在心里默默算了下,这个大明从开始到结束大概可能国运只有二百多,相比他定下的秦朝万世的目标,相对少了点。 不过相比六国,还是还可以。 对于这样的王朝,他给出了赞赏。 可是当他看到是汉人最后一个王朝的时候,他坐不住了。 为什么叫汉人,而不是秦人? …… 汉武帝刘彻看完天幕,他的心情起伏不定。 从开过皇帝朱元璋到自缢在煤山的朱由检,里面有他欣赏的,也有他懊恼的。 只是当他看到这是汉人最后一个王朝的时候,他压制不住自己的怒气。 在他看来,这里的汉因该指的大汉的汉。 然而最后一个汉人王朝,那就是他的子民最后被匈奴欺负了一样。 这样的事情,如果发生在汉朝,他汉武帝刘彻怎么会让发生。 他想可是凡日月所照,皆为汉土,江河所至,皆为汉臣,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 …… 唐朝。 李世民和一众大臣看着这精彩绝伦的大明,他们的心里并不平静。 他们从中间吸收了教训,也在里面找到自己不足。 可是当他们看到竟然有十万军民同心死义,只为这大明留下一点江山,数十万遗民孤悬海外等待时机反清复明的时候,他们明白这个王朝是值得他们学习的。 宋朝。 赵祯看到能人辈出的大明,最终还是走想了灭亡,他心里很不不是滋味。 特别是看到汉族的没落,边疆少数民族的崛起,数十万遗民孤悬海外。 如果大宋被大辽灭了,只怕整个大宋的遗民也会这样。 没有根基的他们,只怕会被欺负的很惨。 …… 明朝。 十六位皇帝看着天幕上的所有我的信息,都在反思和抄作业。 如果以前他们不知道他们的一些缺点,那也就那样了,现在既然知道了,肯定是要各种修正。 朱元章和皇后马氏安排了太医每天对太子朱标身体检查,如果朱标身体出现问题了,他们要最先知道。 至于潘王,朱元璋也在原来的基础做了改变。 原来他的想法是上阵父子兵,子孙镇守边疆。 那么现在朱元璋在天幕上知道这世界竟然有新大陆,对潘王的安排就是开疆辟土。 朱棣的看完天幕后,他就开始监督朱高炽减肥,他的儿子怎么只能当十个月的皇帝。 还有他的皇孙英年早逝,他直接让他去军营锻炼身体。 还有继续的征战漠北,支持郑和下西洋。 他要征战出一个大大的地盘,给子孙们败家。 朱厚照现在不在豹房玩耍了,他现在更加感兴趣的是征战建奴,和攻打倭国。 既然倭寇一直剿灭不了,那就从源头根除。 为了完成他的计划,他还召回了被天幕称为‘圣人’的王明阳。 朱厚照想知道,他有没有什么好的建议。 朱由检看着记录在纸上的一个个名字,他非常的兴奋。 随后就开始写圣旨一个一个召回,他要对他们从新安排。 另外那个红薯的种子,也开始送往了京城,如果真的有天幕上说的那么好,那大明就有救了,百姓也有救了。 【给明朝皇帝打分,谁是你心中最厉害的明朝帝王#明朝#】 1.朱元璋(95分) 2.朱允炆(25分) 3.朱棣(95分) 4.明仁宗朱高炽(88分) 5.明宣宗朱瞻基(90分) 6.明英宗朱祁镇(20分) 7.明代宗朱祁钰(85分) 8.明宪宗朱见深(83分) 9.明孝宗朱祐樘(80分) 10.明武宗朱厚照(66分) 11.明世宗朱厚熜(40分) 12.明穆宗朱载垕(55分) 13.明神宗朱翊钧(35分) 14.明光宗朱常洛(45分) 15.明熹宗朱由校(30分) 16.明思宗朱由检(60分)】 《明朝皇帝各个都是奇葩,副业可比主业干的好。》 《让人笑死,朱允炆削潘把自己削了!》 《他让朱棣的小舅子去拦截朱棣,他是怎么想的?》 《和那些学渣一样,真是努力避开了所有的正确答案,把自己的四叔送上了皇位。》 《朱棣:允炆,这个皇位,你把握不住,还是让四叔来吧。》 《我怀疑朱瞻基分数给的有点低,是因为他的儿子。》 《不用怀疑,朱祁镇的高光时刻就是有一个好爹,好儿子,好弟弟,外加一个殉了他弟弟所有妃子后,废除的人殉制度。》 《叫门天子应该和上面的朱允炆一起去老朱、马皇后、朱标、永乐大帝面前跪好。》 《朱祁钰真是大明少有的正常皇帝。》 《唉!可惜了,心不够狠,早点把猪骑朕嘎了多好。》 《威武大将军朱厚照的分数倒是很灵性,可惜没有儿子,被黑也没办法反驳。》 《朱厚照要是有儿子,怎么会被嘉庆捡漏。》 《朱厚照也够可怜的,落水生病,死前想要叫太医救治,都没有被答应。》 《道长能力非常厉害,可惜不想给百姓做事,帝王术玩的非常6。》 《明神宗也真可以,旷工界的第一人,做皇帝,竟然旷工28年。》 《朱由校还是可以的,技术可以,当木工比当皇帝专业。》 《朱由检的有点高了,虽然很努力,但崇祯是瞎努力。》 《别的皇帝,是越努力,越幸运,崇祯是越努力,大明越亡的越快。》 …… 秦朝。 秦始皇看着天幕上的评分,他很好奇,天幕上用的什么标准,而自己有能在天幕上有着什么样的分数? 他看到前面几位皇帝都很高的分数,他对前面看到的大明,有点了改观。 不过当他看到评价,他知道自己改的还是太早了。 好好的皇帝不当,这个大明竟然那么多皇帝做副业,甚至做的比主业还好,他也是呵呵了,他也有点明白为什么这个大明会亡。 如果他有这样的子孙,秦始皇觉得自己肯定会打死他们。。 想到这里,他想到了对自己孩子的教育。 如果自己的孩子不好好教育,只怕也会和大明的一样。 第28章给明朝皇帝打分(二) 秦始皇觉得自己大儿子扶苏应该不用担心,虽然现在被儒家教导的有点懦弱。 不过现在他已经责令儒家拿出自己的看家本领《抡语》,相信扶苏在经过《抡语》的熏陶后,很快就能改变。 至于其他儿子吗?以前秦始皇没有怎么管理过,也就胡亥那孩子,他觉得喜爱。 不过为了避免自己大秦发生和大明一样的事情,他觉得他的其他孩子也要管教一下。 汉朝。 汉武帝刘彻看着天幕上给这个大明打的分数,他也在考虑如果这天幕给自己打分,自己能够得多少分。 如果按照秦秦始皇为标准,自己怎么也得打99分吧,甚至100分也不是不可以。 随后他看了下着大明的其他皇帝的评分,他没想到竟然还有那么多高分的。 朱元璋他可以理解,毕竟一国开国的君主,评价高点并没有什么,只是有点惨,自己培养那么多年的太子竟然死了,弄个白发人送黑发人。 朱棣这个人,刘彻在天幕也有所了解,五征漠北、组建了下西洋的船队,在很多事上并不输于自己。 至于其他的天幕上并没有详细说,他们有的还能有如此高的分数,实在上惊讶到了刘彻。 特别看到朱允炆的骚操作,他更是惊呆了。 哪有让对手的小舅子去阻挡的,哪怕他在忠心爱国,只怕也经不起这样的考验。 至于其他的奇葩皇帝,更是打碎了他的三观。 不管他们是当将军的,还是当道长的,还是旷工的,甚至当木匠的,简直是让刘彻对皇位差点有了新的定义。 然而前面的一切,都坑到了那个想做个好皇帝的朱由检。 现在刘彻也明白了,为什么朱由检无力回天了,就这样被前面玩烂的国家,就算圣人在世只怕也没有机会。 刘彻有点同情那个叫朱由检的的皇帝了。 唐朝。 李世民看着天幕上的朱棣的评分,他心里平静了许多。 同样是抢的皇位,他的评分都这么高,那么自己因该也会不错。 不过李世民也知道,就算这样自己也得注意,弄不好就会被某些别有用心的人,用得位不正攻击。 想到这里,他看了下魏征。 随后他又继续的看了下来,发现这个大明很多皇帝评价还是比较高的,当然也有极端的案例。 就算不知道他他大唐有没有一个这样的评分,如果有,他很想看看。 不过大明的奇葩皇帝还是惊艳到了他,李世民觉得,自己得想个办法解决这些问题。 宋朝。 赵匡胤看着明朝的奇葩皇帝看的很是兴奋,他觉得自己的子孙就算再差也不至于如此。 虽然他以武立国,不过在他的设计中,以后的大宋采用分化事权的方式运行,将宰相职位由多人担任,同时还设置了枢密使、参知政事、三司使,来分割宰相的军、政、财权。 还把实行官衔与实际职务分离,严格考试程序,增加录取名额,提高被录取人的待遇,广泛地吸收地主阶级的知识分子参加政权,这样的大宋就算出现问题,相信也能安然度过,而且还能避免唐朝那种节度使做大的局面。 当然他也对自己的子孙有信心,相信他们一定能够做个好皇帝。 明朝。 朱元璋看着天幕上的信息快速扫过,脸上漏出了喜悦。 本来他看了前面上的视频,还对自己的子孙不是很满意,没想到高分的那么多。 他没想到老四朱棣的分数也那么高,想想前面评价,他也明白为什么那么高了。 不过还没等他高兴多久,他的笑容就消失了。 在朱元璋看来,如果老大朱标真的没了,他肯定给这个孙子安排的明明白白的。 没想到就这样,他这个孙子还作死了。 让朱棣的小舅子去拦截朱棣,这种操作他是怎么想出来? 还有削潘竟然把自己的皇位弄没了,他只怕也是古来至今第一人了。 还有那个朱祁镇的,本来看前面的天幕他就恼火了,没想到他的评分还这么低。 如果真的可以,他真想让他在自己面前跪那,好好反思下。 如果见了朱祁钰,他可得好好说说,怎么不把他那个废物哥哥嘎了?省的在哪里丢人现眼。 还有这副业比主业干的好是什么意思?难道他的子孙除了当皇帝之外还干别的? 想到这里,他想到了朱厚照这个孩子,好好的皇帝竟然不当,当什么威武大将军。 我大明缺你这个大将军吗?要那些武将有什么用? 还有那个朱厚熜竟然学那秦始皇,竟然修道。 呵呵,如果人真能长生,这皇帝的位置还能轮到他?都给朕上一边去。 还有那个明神宗,做个皇帝竟然能够旷工28年,也是够可以的。 既然如此,你还做什么皇帝? 想想自己每天矜矜业业的行为,朱元璋怎么也想不明白。自己怎么会有这样子孙。 至于做木工的朱由校,朱元璋都懒得说了,只是可惜那朱由检这个子孙。 本来就没有受过什么皇室教育,就被推上皇位,面对着各种危机根本不知道怎么解决。 另一个时空,朱棣看着自己上面的评分掩饰不住自己的笑容。 要知道他努力征战一生,为了就是证明自己。 现在看到自己的评分,他心里很是安慰。 这说明什么?这说明后世认可了自己,自己不在只是切位的贼子。 随后朱棣看了下朱高炽的评分,他没想到竟然那么高。 在前面天幕,朱棣可是看到他这个儿子只当了十个月的皇帝。 不过想想他这个儿子的能力,他有点明白朱高炽的分数为什么那么高了。 朱棣又看了下朱瞻基这个孙子的评分,竟让也九十分,这让他喜出望外,脸上也漏出了笑容。 只是到了朱祁镇这里,朱棣脸上的笑容消失了。 他觉得他还需要对他的皇孙朱瞻基来一顿爱的教育,要不朱家怎么会出现这种的蠢才。 朱棣又往后看了起来,发现朱祁镇后面的都还不错,直到那个被调侃玩物丧志的朱厚照,这下皇帝的评价都还不错。 只是朱厚照后面的是什么鬼? 看着那大部分不超过50的分数,朱棣真的好想教育他们一番。 特别看到有做道长的,有旷工的,还有做木匠的,朱棣更是怒气冲天。。 如果这些玩意在他面前,朱棣都想抽死他们。 …… 第29章目光所致,皆为华夏 朱厚照看到天幕上自己评分,他并没有介意。 他做皇帝的心思和他的父皇不一样,他也受不了像他父皇那样,被天天管束。 如果不是现在做皇帝没人能够管他,他才不想做什么皇帝。 他想做的是大将军,以前是威武大将军,现在是镇倭大将军,以后是别的大将军。 可是看到自己没有孩子,朱厚照还是破防了。 不是他朱厚照多在乎自己有没有儿子,而是没有儿子,他还怎么教授他的儿子行军打仗?怎么像自己的父皇一样教育。 想到自己父皇在自己小时候的教育,朱厚照觉得自己怎么也得有一个孩子。 小时候吃过的苦,怎么也得让亲儿子也尝试一遍,要不自己多吃亏。 同时他也对自己一百零八个干儿子厌倦了,虽然他们在朱厚照心里,他们也都还行。 不过毕竟是没有卵蛋的玩意,并不能继承自己的本领。 想到这里,朱厚照叫来了张永。 他要好好查下这后宫,到底是自己的问题,还是有人作乱,自己竟然没有后代。 还有自己的皇位被堂弟捡了,如果自己真的后继无人,自己也不会说什么。 可是你捡了我的便宜,别人黑我,你还不维护,这也让朱厚照受不了。 更加让朱厚照受不了的,还有就是他堂弟和他的后代,没有一个评分高的。 整个大明的奇葩皇帝,可以说占了一大半。 朱厚照还想起了自己的母后和皇妹,虽然他在父皇的保护下,没有怎么见过皇宫里的黑暗,可是并不代表朱厚照不知道,这后宫的黑暗。 如果自己真的死了,那只怕他们不只是得伤心,过得还会非常凄惨。 还有自己身体这么健壮,怎么会落水生病,就算真的落水生病,也不应该致死。 那为什么竟然有人可以阻止自己叫太医,自己可是一国之君,这样的做法未免也太大胆。 想到这里,朱厚照觉得这后宫也得好好查查,包括太医院。 虽然他朱厚照喜欢玩闹,可是他绝对不拿自己的性命开玩笑。 如果自己真的那样不明不白的去世,朱厚照绝对是不能接受的。 …… 朱由检看着天幕上自己的评分满是吃惊,他读过史书,知道从古至今亡国之君的评价。 不要说,对自己的打分60,就是50分他都觉得愧对祖宗,愧对百姓。 对于祖宗的评分,他觉得他的并没资格评论,不管他们做的好或则坏,毕竟是自己的祖宗。 不过当他看到他的偶像朱元璋的时候,他还是很是振奋。 他相信自己像他一样努力,肯定能够改变大明。 只是当他看到上面说自己越努力,大明越崩溃,朱由检心里还是有点接受不了。 他可以承认自己没有才华,也可以承认自己是亡国之君。 但是别人否定自己的,他还是很是伤心。 对于自己要不要这样勤奋,朱由检自己也想过。 朱由检就是知道自己没有祖先们的才华,才想过用自己的努力去追平的。 至于说自己越努力,大明亡的越快! 呵呵,朱由检觉得这天幕也不是什么都知道。 要不怎么能够不了解自己现在的处境,大明的处境。 所以以后怎么样,还是需要靠自己,那样才有未来。 【广西军训有多硬核?场面超然,目光所至,皆为华夏,五星闪耀皆为信仰#军训#少年强侧国强】 画面中,一群穿着迷彩的青年,排着整齐的队伍,喊着口号向前正步走,听得人热血沸腾。 画面一转,一个个爬在地上,手里拿着枪,开始爬泥地,一起抱着木头做仰卧起坐。 随后画面又是一转,他们排着整齐的队伍,不断的挥舞着旗帜,让人看的热血沸腾。 随后一辆辆坦克,出现在了镜头当中,不断的向前冲。 …… 秦朝。 秦始皇看着天幕上军训,他有点惊呆了。 在他心里,军人不都是拿着长矛吗?怎么他们拿着烧火棍子。 还有看到他们不断的在地上做出各种动作,他有点不理解。 不过看到他们排着整齐的队伍,不断地挥舞着旗帜,秦始皇很是吃惊。 这样的动作,并不是每个军队都能够拥有的,在他们大秦也只有精锐才有着这样实力。 汉朝。 卫青看着天幕上的军训,手里拿着竹简不断地记录着。 他在里面发现这是一种训练精兵的方法,相比自己的训练方法各有千秋。 这条训练方法,更加注重的是纪律、是配合。 霍去兵看着天幕上的视频,两眼放光,他觉得自己如果有这样的军队,那突厥可以攻进老巢。 他看着上面的青年开的坦克,想要,非常想要。 如果他有着一群这样的队伍,不要说攻打匈奴了,这个全世界只怕也没有人是他的对手。 汉武帝刘彻也是两眼放光,从他决定攻打匈奴的时候,他就想拥有一支精兵,而天幕上的一看就是精兵。 如果他有了一支这样的军队,肯定能够解决国家的外患。 大唐。 程咬金看着天幕上正在军训的大学生,两眼发光。 虽然这些人他一看就没有去过战场,可是相比他这个时代,大部分人的营养不良,天幕上的人,可是理想当兵的苗子。 如果经过他的调教,他相信天幕上的人,以后个个都很能打。 保证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李世民和一众大臣看着天幕,他们也很惊讶,甚至好奇这是哪个朝代的兵。 要知道从古至今,还没有出现过这样的军队。 更让他们看好的是这个军队的面貌,可以说个个自信果断,这样的军队是他们从来没有见过的。 宋朝。 看着天幕上的军训,赵祯并没有在意。 虽然整个大宋并不安稳,可是也只是局部冲突。 就算现在他很想要西夏的盐湖,那也是一步一步谋划的。 在他眼中,除了几个地方的兵,兵营不过是他收容难民的场所。 不过看到天幕上的正在训练的大学生,他有点心动。 如果自己国家也有一群这样的读书人,只怕能够改变军队的疲软,也改变对大辽西夏的想法。 明朝。 本来还在做检讨的朱元璋对着天幕看了起来。 行军打仗是他的看家本领,他能从天幕中看出太多东西。 首先是火器,看着天幕上的那些人拿着的东西,朱元璋可以肯定那就是火器。 如果不是火器,那些东西还不如烧火的棍子。 而且从中朱元璋还发现,这火器相比他们大明的火器,可是厉害了很多,要不这训练不会只训练火器,而不训练刀棒。 他大明虽然现在也有火器营,可是更多是辅助。 还有后面那个可以自动带着大炮行走的车,他也觉得非常神奇。 他在想如果自己拥有一个就好了,当年打战的时候,也就没有那么艰难了。 …… (本章完) 第30章想要,非常想要 朱棣看着天幕上的正在军训的人,他表示想要。 对于这样训练有素的人才,哪个皇帝不想要。 看到天幕上拿着的火器和自动行走的车,他更加的想要。 虽然那车上的炮管看着不大,不过那可是装在自动车上面的啊!看起来就比他们那笨重的大炮好用。 朱棣觉得,如果他有这些人和这些东西组成的火器营,只是那漠北早就被打下来了,也不用他几次征讨了。 …… 朱厚照看着天幕上的火器,又看看了看自己手里的鸟统,他有点想扔了。 虽然他不知道天幕上武器的具体性能,不过他知道天幕上的火器比他的精良。 要知道这东西,越是精良,越是好用。 越是好用,形成的规模越大,杀伤力也就越大。 还有天幕上的那个车也非常好用,车的周围应该是装甲,上面竟然还拉了一个小炮。 这样的东西野战非常好用,可以说完全不怕敌人的弓箭,还能开炮反击。 就算处于劣势,也能够自保。 如果他有了这样的东西,他都敢冲进鞑靼的老巢,也只有那样才不弱了他征倭大将军之名。 想到这里,他让宦官去找那些工匠,让他们想办法做出来。 就算做不出来,他们也得想办法,做出一个差一点的。 毕竟他朱厚照现在是镇倭大将军,不能没有一件镇家之宝。 做完这些后,他又开始仔细观看上面的训练的方法。 研究了一下,他发现,这是一套专门使用火器的训练方法。 这让他很是高兴,虽然大明从开国以来,就成立了火器营,不过一直是辅助,并没有专门的训练方法。 或者更应该说,虽然有,但完全不重视,更加没多少人去研究。 然而他又对这火器非常痴迷,更是能够感觉到这时代变了,以后绝对是火器的天下。 他也要推广火器,让这种战争方式成为以后的主流。 …… 抄作业抄习惯的朱由检看着天幕上的训练的方法,赶紧记录了起来。 刚才宦官已经把红薯的资料送到,他没想到这个农作物,在南方春季竟然能够达到2000公斤,就算夏季也能够达到1000公斤,这一年可就是3000公斤。 这是什么概念,那可是其他五谷的十倍甚至更多的产量。 就算北方天冷,只能种夏季的,那也是1000公斤。 而且还耐干旱、吸肥能力强、耐瘠薄,很多以前种不了庄稼的土地,现在都能够种植。 不止如此,他的嫩滕竟然也可以吃,这让一直为军费、救灾的朱由校大吃一惊。 如果这样的农作物在灾区种植成功,那些受灾的灾区百姓应该都能够活命。 这是什么?这是祥瑞啊! 民以食为天,只有食物充足百姓才能安稳下来,有了安慰的环境,他相信建奴早晚会被消灭。 特别是现在天幕竟然播放军训的方法,他觉得也可以让他的火器营试下。 就算不成功,也可以看看对现在的练兵方法有没有帮助。 《丢了原本的快乐:好羡慕这些孩子们,放下手机上战场的感觉。》 宋朝和明朝的官员以及读书人看到很是无语,上战场有什么羡慕的,不过一群丘八。 虽然他们承认这些丘八在抵御外敌的贡献,可是治理国家还不是需要他们。 《龚敬玲:能不能让所有学校普及这种硬核军事训练,既锻炼身体又保家卫国,少年强则国强。》 有这样的作用吗?很多朝代的百姓都对这个说法很好奇。 这个时候,秦始皇发现自己居然想错了,这竟然不是军队,而是稷下学宫一样的学院的学生。 孔子带着三千弟子都很能打,这看着几万年的学子,那岂不是更能打? 想到这里秦始皇在考虑,自己要不要也弄一个,不单独学百家中的一家。 而且把百家集中在一起,建设一个学宫,培养人才。 那样的大秦,他相信绝对能够传世万代。 《困难:少年强则国强,支持国家从小训练起,只有强大,才能抵御外界伤害!改变以前,落后就挨打的恶梦![感谢][感谢][感谢]》 李鸿章看着这句话,他感触颇深。 就是因为大清弱,才被西方国家欺负。 就连那倭国,现在竟然也可以欺负他大清。 要知道以前倭国在自己这样的宗主国面前,从来不敢大声说话的。 他想不通,这个世界怎么变化那么快,他也不知道,怎么才能拯救这腐朽的大清。 《蓝宇:我就服了!初中军训我扮演坏人。到高中军训我还是扮演坏人[黑脸]!难道这东西还会存档的吗?》 各朝的百姓,看到都哈哈大笑,这人运气还怪好了。 不过他们更多的是羡慕,羡慕天幕上的人所生活的世界。 他们那样的生活,只怕地主也能够享受到吧。 《@磨墨:古代刘邦朱元璋都能凭借一县之地的人才成就霸业,这一个大学里面好几万个品学兼优的人,还不能办点事儿[捂脸][捂脸]》 什么一个学校里面竟然有好几万人? 本来在想自己也办一个这样学校的秦始皇,现在很是吃惊。 要知道这个时候能够学习知识的人是很少的,不要看孔子有三千弟子,其实很多学说并没有几个人。 就比如传的比较神的鬼谷子,他并没有几个弟子,他的名气,还是他的每弟子都太强了。 在秦始皇看来,如果全国有一所这样的学校,有几千人就超级多了,没想到竟然有几万人,而且天幕上的世界竟然还不止一所。 而那刘邦和朱元璋也非常不错,竟然凭借着一县的人才,就成就了霸业。 就是不知道是哪个朝代的,秦始皇表示很想认识下。 秦始皇觉得他们和自己相比还是不错的,不过他们还是不如自己,毕竟他可是统一华夏的秦始皇。 不只秦始皇吃惊,其他皇帝也很是吃惊。 在古代,读书的成本非常高,特别是隋朝以前,掌握知识的一直是那些门阀。 为了解决门阀的知识垄断,隋朝开始科举制度。 并自隋朝以后,每个朝代都对门阀实行打压,普通的百姓,才慢慢有了机会。 现在天幕上建立学校,发展自己的知识,对于打破门阀们的知识垄断是非常有帮助的。 《信念将梦想点亮:歪果仁:我发誓我没撒谎,他们真的有几亿部队啊,每个学校都有一个师的部队驻扎[泪奔][泪奔][泪奔]》 看到这里,各朝的皇帝更是眼馋。 天幕的世界竟然有几亿的学子,这样的人才储备,放在他们那个朝代,哪个朝代不羡慕! 上一次他们看天幕上说旅游的人口达13亿次的时候,他们就知道这天幕下的华夏人口很多。 可是他们还是没想到,天幕上的世界光学生的人口竟然就有几亿,如果算上不是学生的人口,只怕这天幕上的华夏人口更多。 如果他们有这么多人口,不要说匈奴鞑靼过来欺负,他们不过去欺负都算好的。 他们觉得,他们想要。 (本章完) 第32章大型‘灾难片\’《开学第一天》正在上映 【哭声此起彼伏,大型‘灾难片’幼儿园《开学第一天》正在上映。#神兽开学#幼儿园的第一天】 画面中,一个个神兽,或卧倒打滚,我抱着老师不断的哭啼,更是一个哭,其他的神兽也跟着哭,甚至有的神兽想打开幼儿园的大门,逃出学校。 看到这种情况的各朝百姓,看着自己家的神兽,也是一脸头疼。 他们的表现和天幕上的一样,甚至更加夸张。 有的孩子吵着要像天幕上一样上学,也有的想要天幕上的书包。 这个时候,作为家长,他们不得不动用武器,给神兽们一顿爱的教育。 当然最多的还是羡慕,要知道他们的孩子可没有天幕上的条件。 不要说学习,就是吃饱饭有时候都是奢望。 《实况足球千月:人生四大难摁,过年的猪,刚钓上来的鱼,发脾气的女人,开学第一天的娃》 对于这个说,各朝的百姓表示赞同,不管哪一个,都是不好降服的。 特别是自己的神兽,打多了,自己的父母还吵自己,不打就上房揭瓦。 《midi:哈哈哈哈哈,老师们和熊孩子们的难舍难分开始了! 瞬间觉得两年前我儿子上幼儿园真是超级的乖啊! 不哭不闹,还蹦蹦跳跳的跑着上幼儿园,和老师们玩的那个开心啊!》 看着这天评论,各朝百姓表示羡慕,三岁的孩子正是人嫌狗弃的时候。 拥有这样的孩子,简直是祖上积了徳。 只是他们很想知道,为啥自己的神兽不是这样。 难道这就是别人家的孩子? 《奶油糖:小班真的搞笑,有一个小朋友自己不想排队取餐,把同桌饭拿来吃,人家端一碗他吃一碗。[不失礼貌的微笑]》 《薄荷糖女孩:主打一个流动,自动餐。[看]》 《kioma:刚看到一个娃自己不吃肥肉,把肉夹到旁边同学的碗里[捂脸]》 还有这样的操作? 很多古人看到这条评论,都很吃惊。 关键就算这样,两个孩子竟然没有闹,实在令人羡慕。 要放在他们这里,肯定会闹起来的,毕竟那可是肥肉啊,这可是过年时候才能尝尝的滋味。 当他们看到不吃肥肉的时候,他们都流下羡慕的口水。 肥肉多么好吃的东西,竟然不吃,可是他们想吃。 同时,很多孩子看到肥肉,都吵着要吃。 可是贫困的他们哪有,只能请孩子吃一顿竹板炒肉,来‘安慰安慰’孩子。 《我是邓邓啊:我儿子上学期端水果,水果掉地上了,他捡起来放碟子里,然后端给别人[泪奔]》 这孩子还怪聪明的,各朝百姓看到这条评论,都哈哈大笑。 如果换成自己的孩子,也许他们又是别的做法。 不过掉地上的水果,也是可以吃的,如果放在他们这里,也是一份非常好的零食。 孩子拿到手里,只怕很多小孩都羡慕。 《人间未有鱼:有个孩子进园之前哭的稀里哗啦,走一步一回头看妈妈,妈妈也哭,进去看不见妈妈了,眼泪一收问我:老师,今天吃啥[泪奔]》 看到这条评论,各朝古人统一的心声,这孩子演技真好。 他们能够想象出他上学的时候,那委屈的样子。 也能够想象他父母的伤心,只是他们错估了这孩子的演技。 不过想到吃,很多百姓感觉又饥饿了。 不过想想家里的粮食,他们也只能忍着,他们希望明年是一个丰收年,那样他们就可以给孩子多买点好吃的。 《洋洋洋:我儿子,早上去上学,挣死命不去,我老公扛着去的,路上见了谁都喊救命。 在电梯里遇到保洁张奶奶,拉着人家的领子说,张奶奶救命啊,我不想去上学,我老公说一路上丢死了[捂脸]》 看到这个小孩的操作,各朝古人他们能够想象家长的社死瞬间。 就像自己的孩子,如果也是这样,只怕他们也没有脸见人。 可是想着天幕上,那么小的孩子都可以上学,很多古人,都流露出了羡慕的眼光。 他们在想,如果自己的孩子,也能去学习就好了,那样就不会和自己一样,一辈子是泥腿子。 秦朝。 秦始皇看完天幕,想着自己要建的百家学宫。 如果前面的军训,给他的冲击,让他想建一个一样的学院。 那么现在这个视频,又给了他另外的冲击。 他没想到,在这后世,三岁的幼稚竟然就开始学习。 而且看评论,还不是所谓的贵族,而是每个人都有机会。 这样的繁华后世,令他羡慕。 不过他觉得,就算自己的大秦,不能够让所有人都实现天幕上的情况,那么也可以从少数开始。 想到这里,他又在百家学宫的竹简上,加上三岁幼稚学宫。 汉朝。 刘彻看着天上的幼童,他想起自己的孩子刘据。 同样是小孩,天幕上的已经开始学习,而自己的孩子还在玩耍。 是时候给他找个老师了,想到这里,刘彻开始在群臣当中,为自己的孩子甄选。 刘彻并不知道天幕上的孩子学习什么,不过他觉得《公羊》不错,就把这本书作为自己孩子的第一本书。 当然,他又怕自己的孩子孤单,他就学着天幕上的幼儿园,让人建了一个,吸收了百官的子孙一起学习。 同时他也想到办一个学院的好处,有了一个这样的学院,他以后推行任何学术,只怕没人敢阻挡。 唐朝。 随着隋朝开始的科举制度,学习知识的学员多了起来。 不过相对于唐朝庞大的领土,有学问的人还是太少。 更何况现在的唐朝,很多知识都被门阀垄断。 有的时候,就连李世民这个皇帝都不得不低下头颅。 他也想过破解的方法,不过效果都不是很好。 上个视频给了李世民灵感,如果自己真的建成一个那样的学院,只怕大唐以后都没有人才不够的后顾之忧。 只是当他看到那个校长的所作所为,和评论区的评论,他还有很多顾虑。 那么现在的幼儿入学,就又给了他不一样的想法。 虽然他的大儿子年纪比较大了,不过他还有很多年龄比较小的孩子。 而且就算大儿子年龄比较大,也可以学习天幕上的,成立一个他那个年龄的学校。 这里面的好处,李世民也想的非常明白,如果真的能够有一所这样的学院,并且自己的孩子和大臣的孩子一起上学,那么那些门阀垄断的知识将被打破。 甚至更加过激点,还可以在每个府都建一个。 (本章完) 第33章各朝也要办一个“幼儿园” 宋朝。 儒生们看着天幕上的三岁幼童都开始上学,并不是很惊讶。 这些对他们有些人来说,很是正常。 不过看着上面吵闹的环境,他们还是微微有点不满意的。 学校,学的是圣人之学,怎么能够如此吵闹? 如果他们这个年纪如此吵闹,只怕早就被先生打板子了吧! 就算不打板子,被家里一顿说是少不了的。 至于被家里宠着,那是不可能的。 他们的家人,更加喜欢对他们爱的教育,竹条不够,皮带来凑。 大明。 朱元璋看着天幕上的幼儿园好奇了起来,他是农民出身,小的时候,吃的都没有,更不要说上学。 他小的时候,最羡慕的就是这些学子,可以无忧无虑,不为自己的吃喝发愁。 他现在所有的学问,都是后来学的。 虽然相比那些儒家名人,很是不如,不过他也相当知足。 至少很多东西,他知道如何解决。 至于你说什么高深理论,呵呵,朱元璋表示并不带你玩。 上次的视频,虽然也是学院,不过他那时候考虑更多的是天幕上用的武器,和如果有人拥兵自重该怎么办。 作为开国之君,虽然他并不害怕,他的为自己子孙考虑,想的最多的也是解决办法。 这次看到三岁的幼童上学,他才想起教育。 也想起明末时候出现各种奇葩,他也觉得是得好好教育下他的子孙了。 想到这里,朱元璋叫来朱标,他想让他的‘标儿’也成立一个这样的幼儿园。 把自己的的孙子朱雄英,还有老四家的朱高炽,以及其他潘王的子孙一起放进去。 到时候请最好的老师,天天好好教育,月月考试,考不好就来一顿竹板炒肉,不行就给他们父母也来一顿。 朱元璋倒要看看,如果这样,还有哪个子孙在他的眼皮底下,不好好学好。 也看看哪个不肖子孙,还要做将军,当道长,旷工,当木匠! 如果还有,看他朱元璋不打死这些败家玩意。 …… 朱棣看到看到天幕上的幼儿园,也想弄个。 不是说希望他教育子孙的作用有多大,而是想到了办这个学校的作用, 如果真的办了一个这样的学院,就能把很多人绑到老朱家的战车。 而且他既然决定开疆辟土,那么以后大明对人才的需求,只怕会越来越大。 而且这样的人才从小培养,绝对能够保证大明的忠成。 当然最主要的,朱棣还是感觉自己家的败家玩意太多,希望能够抢救下。 还有就是自从南宋以来,北方读书人太少,也需要这样补充下北方的读书人。 要不整个国家因为南方的臣子太多,会运行不安稳的。 …… 朱厚照看着天幕上的哭闹场景,看的哈哈直乐,他发现原来看到别人的痛苦,才是最快乐的。 也让他想起自己小时候的苦难生活,他的童年何尝不是如此。 有着老师的管教,每次做的不好,还会被父皇来一顿爱的教育。 幸好那个时候,他有着母后和太皇太后的宠爱,才让他每次都能逃脱。 不过想到上次天幕上介绍自己竟然没有儿子,朱厚照发现自己的快乐竟然少了一半。 他觉得自己得赶快造出来一个,要不自己童年的‘快乐’岂不是没有人尝试? 而且这样的学校怎么能够没有?不但要有,而且他还要做校长,把文武百官的子孙都收进里面。 想到那些文武百官自己的子孙不好好学习,被自己揍,朱厚照就很激动。 想到这里,朱厚照攻打建奴和倭国的攻略也不写了,先开始组建起自己的幼儿园。 地方他都想好了,就在他的豹房旁边。 这样的话,那些小孩子上完学后,还可以在豹房溜达溜达,陶冶下情操。 朱厚照顺便还在他们的学习内容里加入军训、骑马等等关于军队的科目。 在朱厚照看来,他们作为曾经的威武大将军,现在是镇倭大将军的的弟子,怎么可能不会这些。 想到这里,朱厚照想到了现在后宫的检查,不知道结果出来了吗? 于是,朱厚照大声的呼喊道:“张永,张永,滚过来。” “来了,来了,陛下。” 自从刘瑾被查出勾结叛党后,张永就成为朱厚照身边最贴身的太监。 如果有什么事,朱厚照就会交给他。 特别是上次看到天幕上自己落水而死,还没有后代,并且被黑的很惨。 他就开始彻查后宫和太医院,而完成这件工作的就是张永,他相信张永肯定给他一个满意的结果。 如果没有,朱厚照觉得他的脑袋也不用要了。 …… 朱由检看着天幕的幼儿园,他陷入了沉思。 他虽然生在帝王之家,可是处境并不好,他母亲刘氏也不受宠。 后来他的母亲在他五岁的时候,更是被父皇责骂而死,他的生活开始寄人篱下。 这样的生活,直到他被他的皇兄封为信王后才摆脱。 但是,就算他是信王,也不受待见,毕竟他并没有靠山。 没有靠山的潘王,在明末的时代,虽然比百姓好些,可是也要面对朝廷那些大臣的目光。 特别是他这个皇帝下面的潘王,那更是得小心翼翼。 然而皇兄的去世,也许那些大臣和宦官们就是看他没有靠山,才推荐他登基大统。 可是他朱由检也有自己的想法,并不想做那些文武百官和宦官的傀儡。 可是就算这样,他也只是勉强铲除了魏忠贤,面对着文武百官并没有什么好的办法。 而这次的幼儿园,和前面的军训服给了他启示。 朱由检决定办一个这样的学校,不只是有幼儿园,还有其他的班级,把文武百官的子孙都召入里面。 这样自己就可以和他们绑定,就算他们再怎么跳,也得顾忌子孙。 如果这个大明真的像天幕上说的要亡,那谁也不要想着跑掉。 而且这样也可以让那些百官和自己一条心,省的自己一些命令没人去执行。 朱由检还就不相信了,都这样了,整个大明还不一条心,来面对长达十几年的天灾。 还有等太子长大,也可以进入这个学校,这样也算弥补自己小时候没有怎么学习的遗憾,也算为他培养班底。 (本章完) 第34章全国文盲排行榜。 想到这里,朱由检在纸上写了下来,并开始吩咐太监们开始行动。 相比别的皇帝还要考虑很多,他是行动派。 办这样的学院,他并没有寻找什么地方,而是直接把自己的信王府给征用了。 办理学院需要的书籍更是直接在皇宫拿,不够的再去外面购买。 甚至为了尽快办起来,他下了圣旨给百官。 让所有的官员合作,尽快的把这个学校开起来。 【全国各省总体文盲率排行榜,看看你的家乡上榜没有?#数据可视化#排行榜】 天津(1.4%)。 辽宁(1.6%)。 北京(1.7%)。 黑龙江(2.3%)。 上海(2.4%)。 …… 青海(10.2%)。 甘肃(10.4%)。 西藏(35.2%)。 (有兴趣的可以自己搜下) 《字幕菌:原来素质低真的和文化水平没关系。》 《弗拉基米:环安徽知识分子圈。》 《纯粹.终于没有环江西了[泪奔]》 《梦咔咔:[捂脸]安徽文盲率高的那一代,基本都是60后70后。》 《爱猪咪:山西yyds,我爷爷八十多快九十的人了,认的字不少,我们那边好多老人都识字的。》 《狸:东北人工业化早,城镇化率,受教育水平可以的。》 《没有为什么:共和国长子不是白叫的,没有一样落后的[赞]》 《抖一抖再抖抖:文盲:是指不认识字,并且不会写字的成年人。 主要群体为现在60岁以上,小时候没读过书的农村老人, 我们这边就有很多,而现在最起码有9年义务教育,年轻人是文盲的极少。》 《邮月亮给我:什么时候推行十二年教育,现在的学校上不起不说,还考不上[大哭]》 《快到了:公立的又不是不收钱,只是比较少,还是努力吧。》 各朝的百姓看着天幕,很是不敢相信。 读书这可不是闹着玩的,一般的家庭那可是负担不起。 在很多朝代,能读书的最少都是殷实的家庭,要不养不起一个读书人。 而天幕上的世界一百个人里面,竟然只有一两个文盲,这几乎快没有文盲了。 这让他们如何敢相信,他们也想过天幕上的世界很多都认识字,可是他们没想到居然是这个情况。 还有九年义务教育? 这是什么? 难道是国家提供学习机会,让人免费的学习? 虽然他们很多朝代,都有官办的学院。 可是还从来没有哪个学院像天幕上的一样,免费提供学习。 就算有,最多也只是一些减免,那可不是他们这些泥腿子可以指染的。 大秦。 秦始皇看着天幕,很是沉默。 如果他前面想建一个百家学宫,是为了培养人才。 那么现在看到天幕上的文盲数据,他才知道差距。 一百个人里面,只有一两个人是文盲,就算那些偏远的地区,也能保证三个里面只有一个。 而且看评论,这还是因为上了年纪的人不识字,才有了这个结果。 而那些没上年纪的,早就保证百分之百了。 九年义务教育,这是一个多么富裕的国家,才能有着这样的提供? 如果放在大秦,只怕是完成不了。 不过秦始皇并没有灰心,他明白两个世界的差距,他也明白他要做什么。 他不能保证每个人都接受教育,可是他能够开启这样的教育。 就像他的祖先一样,奋六世余烈,和子子孙孙们一起完成这个目标。 汉朝。 刘彻看着天幕上的数据,也是一阵沉默,上面的信息对他冲击太大。 从他继位以后,人才就不够用,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他。 而且现在天幕竟然告诉他,他们那里除了老年人,都脱盲了。 这比他刘彻自己有很多人才还难受,真是砂仁猪心。 虽然刘彻知道,就算全部脱盲,里面也不一定全部是人才。 可是想到天幕上的世界的人口,刘彻相信,就算比例再小,也比他大汉多。 同时刘彻也更加坚定了学习天幕办学校的想法,他要培养自己的人才。 唐朝。 程咬金看着天幕,对上面的数据一点也不相信。 哪个朝代的书籍,不是门阀们在垄断。 就算人们想学习也没有地方学习,怎么可能会出现天幕上的数据。 就连他们的陛下李世民,现在学习天幕,想办一个学院,那不也是很是艰难。 就算他们的科举考试,大部分参加考试的也是门阀,这样的事实,怎么能让他相信。 不过想到李世民要办的学校,程咬金觉得也得让自己的几个孩子也进去,学的好不好不重要,重要的是和各个皇子好好相处。 李世民对于天幕上的数据很是惊奇,他可知道办理一个这样的学校的艰难。 没想到天幕就告诉他,他们快要全民脱盲了。 李世民还有点羡慕,如果他也有这么多人才,也就不怕那些门阀了。 可是他知道,想要真的解决门阀把握朝政的办法,还非的是办这样的学院和实行科举。 如果他真的玩好了,以后大唐就不用受那些门阀的限制了。 宋朝。 赵祯看着天幕上的数据,很是惊讶。 他父皇那个时候,为了能够广招贤士治理好天下,可是说出了:“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才号召了大批人学习。 而且他大宋相比前面的任何朝代都比较富,才有了更对人学习的可能。 可是就算这样,他大宋也没有完成全民脱盲,而天幕上的世界竟然快完成了。 如果以前他只是承认天幕上的世界很是繁华,那么现在他才明白,他们的富足。 特别那个九年义务教育,也很让他羡慕。 虽然大宋对于贫困学子也有规定,可是减免一些费用,甚至提供帮助,可是也没有达到天幕上的义务教育。 除此之外,让他更加意外的是天幕上的东北那边的文盲率更低。 要知道自古以来,中原地区就是发展的重点区域,很多朝代更是以中原话为官话。 怎么到了天幕他们的年代,就不入东北?难道大宋以后被大辽灭了才导致如此? 还是其他的原因? (本章完) 第35章高中生的一天 明朝。 朱元璋看着天幕上的数据一阵沉默。 虽然他对大明的未来无比有信心,可是天幕上的九年义务教育,大明只怕不可能实现。 他是从泥腿子一步一步走上来的,非常的知道一个泥腿子想要学习知识的艰难。 哪怕现在他给秀才免税的特权,只怕很多人还是读不起书。 他想过改变这一切,只是他不知道如何改变。 就算向天幕上学习九年义务教育,那也不行,整个大明的财政支撑不起。 这就陷入了一个死结,让人无法解开。 不过随后他就想透了,既然他自己没办完成,那就让他的子孙一起去完成。 这样的目标,怎么也比当什么将军,做什么木匠好吧! …… 朱棣看着天幕上的排行榜,陷入了深思。 从南宋开始,整个北方动乱,中原地区的读书人开始南迁,北方的读书水平也在动乱当中慢慢落后整个南方。 这也导致朝堂上南方官员比较多,北方读书人不如南方人,北方学子被打压等等一切社会问题。 特别是他奉天靖难以后,那些文官们并不配合整个国家的运转。 而他的班底又在燕京,能够用的也都是北方人,这个时候他就生出了迁都的念头。 朱棣不只是有这个念头,还开始行动了。 在他看来迁都燕京,不仅能够解决他人才不够用的问题。 还能解决北方读书人少,质量不行的问题,最重要的还是能够打断那些士族们相互勾结的问题。 不过迁都后,效果并不是很理想。 北方动乱太久,十室九空,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追得上的。 上次学天幕一样开办学院是一个好的建议,如果能够实行,慢慢增加学院的学子,那北方的才子迟早会赶上南方的。 本来他只是自己的判断,现在看到天幕北方的文盲率竟然比南方还低,朱棣就知道,这个办法对了。 不过看到评论区的九年义务教育,甚至建议国家十二年教育,朱棣知道自己是比不起。 不过朱棣也想到了一些措施,来控制南北方的平衡,这样也不至于他天天看看南方那些读书人的臭脸。 等到北方学子们起来了,他们瞧不起自己这个马上皇帝,自己还不想用他们呢! 哼,反正最终的解释权在自己这样。 清朝。 乾隆看着天上的天幕,当他看到黑吉辽的文盲率竟然比那些南方的文盲率还低,他很是高兴,在心里也不断称赞黑吉辽不愧为祖兴之地。 在他看来,虽然他大清是蛮荒之地崛起,可是也并不比那些汉人差。 特别是大清在他的治理下,更是蒸蒸日上。 就算比史书中那些盛世,只怕也不差。 甚至他感觉,那些所谓盛世不过是夸大其词,哪有自己治理下的国家好。 而且现在天幕上的数据,就是有力的证据。 不过这个时候他也想起了一个西方的君主路易十六,这个人和他一直在有书信来往,最近竟然被送到断头台。 这是一个多么不可思议的事情,如果在大清绝对不可以发生。 不过就算这样,乾隆的想法也有些改变。 他很怕如果真的像天幕上一样,实行全民教育,那些书生也会像西方一样,把他也送上断头台。 他可是知道,这大清从建立以来,就没有太平过。 就连自己这样的盛世,还有无数的汉人想着反清复明,简直是给脸不要脸。 想到这里啊,乾隆觉得现在的文盲率还是太低,甚至读的书不对。 国家也该闭关锁国,不让海外那些不好的思想流入大清。 同时乾隆觉得,要紧箍他们的思想,让他们一辈子做大清的‘奴才’。 【高中生的一天。#内容过于真实#高中生 早上5:30,学习,学习。 早上7:00,干饭,干饭。 早上8:00,学习,学习。 中午12:00,干饭,干饭。 中午13:00,学习,学习。 下午18:00,干饭,干饭。 晚上19:00,学习,学习。 晚上23:00,睡觉,睡觉。】 画面中,一个动物跑来跑去,像很多学生的命运一样,不停的为了学习忙碌着,没有一点空闲。 《tt:23点就睡觉了你怎么睡得着啊[泣不成声][泣不成声][泣不成声]》 《千里行走:马德,以后把睡觉戒了。》 《黑夜白天:这不就是我吗。》 《。,。,:十一点就睡,成绩一定超好[泣不成声][泣不成声]》 《温晴:不熄灯会被处分,阿姨还怕我们在被窝里学习,一个一个查,老敬业了[微笑]》 《古月:23:00不在被子里继续卷了吗?[泣不成声]》 《叶:那就不就是我吗?[暗中观察]》 《jr·z:那个飞起来的毛生动的展现了我掉的头发[捂脸]》 《叁六壹八:真实了两点一线。》 《半步抵月:[泪奔][泪奔]我们只有15分钟的吃饭时间[捂脸][捂脸]》 …… 各朝百姓看着天幕上信息,他们有点不敢相信。 一个人每天只能休息三个时辰,这样能睡的好? 他们每天虽然辛苦的劳作,可是到天黑了也就回家休息了。 就算再忙,也是天明以后才开始。 他们没想到天幕这样繁华的世界,竟然要学到半夜。 而且早上还要和他们一样,早早的起来。 更加让他们恐怖的是,还是他们竟然还是每天这样。 这样的生活环境,只怕和他们家的驴有的一拼。 就算杨白劳、周扒皮这样的人物,也得甘拜下风。 同时他们也非常好奇,是什么样的动力,竟然让他们如此努力。 难道这样学习,就会考中状元? 宋朝。 很多读书人看到天幕上高中的学习安排,他们也暗暗吃惊。 如果他们也是这样的作息,只是他们也受不了。 虽然他们有的时候,也会头悬梁、锥刺股,可是也不是每天都这样,也就科考的时候,弄一段时间。 就算那样,还是有很多人受不了。 同时他们也很是庆幸,自己没有活在天幕上的世界。 如果真的和天幕上一样学习,只怕自己早就废了。 还没有等他们高兴太久,一个消息流传出来。 为了今年的科举,应天书院的山长竟然要学习天幕上的方法。 这…… 这让很多的学子吃惊,应天书院从成为府学开始,一直处于四大学院的末尾。 然而这次向天幕学习,到底是山长的意思,还是官家的意思? 如果山长的意思,只怕应天书院的学子的生活会很不好过。 如果是官家的意思,那只是自己的生活也很不好过。 同时他们也对天幕发出了怨念,为什么这么卷,好好的学习不好吗? …… 陆风看着视频想起了自己的高中生活,那不能用惨来形容了,简直是水深火热,他都不知道自己那个时候怎么熬过来的。 那个时候,上数学简直是度日如年,一个分神就不知道老师讲的什么。 上物理简直是听天书,一句都听不懂。 上化学就开始想自己如果穿越到古代,如何用它忽悠皇帝大臣。 上地理就死记矿产分布图,等着穿越了去挖矿,做一个家里有矿的人 上语文就是画画,不管是爱拍照的杜浦,还是爱跳舞的杜浦等等都是他的杰作。 反正这些迷人的老祖宗,怎么能够让他们在自己课本里无聊呢! …… (本章完) 第36章豆腐脑的甜咸之争 【看我奶做豆腐脑,是不是很简单。#农村生活#农村美食】 画面中一个老人,不断的挑选着豆子。 把好的放进了碗里,坏的放进另一个地方。 随后他把选好的豆子用清水泡了一晚上,让豆子膨胀起来,为第二天的打豆浆做准备。 第二天早上,他把泡好的豆子放入了磨浆机,里面添入了适量的清水,打成了豆浆。 随后就是放在锅里煮,边煮着边准备好卤水。 等豆浆煮的滚烫以后,把豆浆放入早就倒入卤水的盆里。 静等十分钟,豆腐脑就出来了。 加上另外准备好的卤子,就是一道鲜美的早餐。 《悲伤的酸角汁:拔刀吧各位!豆腐脑就是甜的!甜的!甜的!粽子就是咸的!咸的!咸的![嘴唇][嘴唇][嘴唇]》 《七栀:豆腐脑必须是咸的,粽子必须是甜的,不许犟,必须是。》 《臭榴芒:豆腐脑:北咸南甜,粽子:南咸北甜[不失礼貌的微笑]》 《梦的开始:河南人领先你们一步,吃甜的,也吃咸的。》 《加糖热牛奶:为啥豆腐脑一定要起五更[泣不成声][泣不成声],难道太阳出来之后豆子就没办法变身了吗[皱眉]》 《长庚ovo:做的时候需要的时间长,起晚了就变中午饭了[看]》 《忆:卤水是什么?原谅我没听说过[泪奔]》 《爬:石灰水吧。》 《是谁的可乐:卤水是用盐熬制出来的,学名氯化镁。》 《路空:我奶奶用过豆秸灰,效果还可以。》 秦朝。 秦始皇看着天幕上爽嫩可口的豆腐脑,感觉非常吸引人,也非常想吃。 他还从来没有吃过这东西,也不知道竟然有这东西。 秦始皇看着还在旁边记录的赵高,他呼喊了过来,让他去照着天幕做两碗。 一碗他要甜的,一碗要咸的,他要看看两种的区别,为什么天幕上争论不休?。 等了一会,两碗豆腐脑都上来了。 他先尝了一口甜的,发现果然爽嫩可口,可是并不符合他的口味。 他又尝了一口咸的,发现更加的好吃,也比较符合他的口味。 这个时候他觉得,天幕上还争什么争?当然要吃咸豆腐脑了。 至于甜豆腐脑,那简直是异端。 他要下令,这全天下不能吃甜豆腐脑,只能吃咸豆腐脑。 就在秦始皇吃的时候,秦国其他人也正在吃。 豆腐脑对他们来说,是很新鲜的玩意。 不管甜的也好,还是咸的也好,他们都爱吃。 汉朝。 刘彻看到天幕上竟然做豆腐脑,他也让御厨做了几份。 这个时候,豆腐脑已经被发明了出来。 不过相比后世豆腐脑是两种吃法,这个时候的豆腐脑,只有一种吃法,那就是甜的。 爽嫩的豆腐脑,加上蜂蜜,简直是绝配。 然而这次刘彻在天幕上看到豆腐脑竟然有咸的,他瞬间接受不了,这简直是异端! 相比甜豆腐脑,他觉得咸豆腐脑简直是异端。 然而卫青和霍去病吃着咸豆腐脑感觉真好吃,这完全和甜豆腐是不同的体验,很是让他们享受。 另一个时期的刘安,看着术士们给他用豆子和盐卤炼出的丹药,又看了看天幕上的豆腐脑,他陷入了沉思。 这到底是啥?自己不是要练丹吗? 唐朝。 李世民和他的大臣们也正在一起吃豆腐脑,相比秦始皇只接受咸豆腐脑,汉武帝刘彻只接受甜豆腐脑。 他和他的一众大臣,两种豆腐脑各吃各的,相互并不干扰。 豆腐脑从发明到现在,已经不算新鲜,也早就深入了百姓的生活,他们在之前也都吃过。 可是看到天幕上吃的香甜,李世民和他的大臣们都感觉自己饿了。 于是李世民就让御厨做了一些,供他和他的大臣们一起享用。 只是享用的过程并不算太平,甜党和咸党泾渭分明的分成了两派。 其中程咬金更是叫嚷着:“甜豆腐脑简直是异端,这个世界就不应该出现甜豆腐脑”。 这样的话语,瞬间被正在吃甜豆腐脑的甜党记恨在心,一起攻击他。 在他们看来,咸豆腐脑才是异端,只有甜豆腐脑,才是yyds。 各朝百姓看到天幕上制作豆腐脑的过程,很多没有见过的都比较惊讶。 虽然他们见过豆腐脑,甚至吃过。可是还从来不知道具体工艺。 而且豆子虽然从古代就是五谷之一,可是并不是太受待见,主要的用处也是喂牲口。 至于点豆腐的卤水,更是各个做豆腐脑的不传之密。 他们想知道,那简直是不可能。 如果真的想吃,那就要花钱去买。 可是作为底层的百姓,缺少最多的就是金钱。 偶尔一次还是可以,哪经得起天天吃。 贫困的百姓,更是没有尝过。 然而这次他们没想到,豆腐脑的制作方法竟然被天幕给捅出来了,而且还提供了两种吃法。 这让很多百姓很是欣喜,他们看到天幕上的豆腐脑也想尝一尝。 家里有条件的,都开始自己做了起来。 豆子他们有,虽然种的不多,不过除了喂养牲口,他们倒也很少用。 豆子泡水等待膨胀,这个时间他们并不急,也不是很是在意,毕竟就算做坏了,也可以喂牲口。 打豆浆的时候,他们没有天幕上的机器,不过他们也有他们的办法。 等豆浆翻滚的时候,他们也学着天幕配好了卤水,不过他们用的是豆秸灰。 没办法,天幕上的石灰水并不是随时都有,而且豆秸灰在煮豆浆的时候就可以生成。 至于用盐熬出的卤水,他们可不敢弄,毕竟盐多金贵啊。 就算天幕上早就说了,在某个地方有个盐湖,够整个人类吃几万年。 可是盐的价格并没有降下来,他们也只能省着吃。 卤子他们用的咸的,对于他们来说,并没有甜咸之争。 至于用咸的,完全是因为糖比盐更加的金贵。 做为一个普通的老百姓,能省一点是一点。 做出之后,他们尝了一下,发现果然很好吃。 当然百姓当中,也有条件比较好的,他们做出了甜咸这两者豆腐脑,根据自己的口味吃了起来。 陆风看着天幕上的豆腐脑,口水都流了出来。 他发现自从他不上班开始,人就懒了很多,现在吃饭都不想出去。 饿的时候,大部分都叫外卖,就算极少的出去,也都匆匆忙忙的回来。 然后继续躺在床上,并没有在外面呆太久。 运动是不可能运动的,也只能每天刷刷视频维持生活。 不过今天看到豆腐脑,他觉得自己怎么也得出去吃一顿,要不会在家躺霉的。 (本章完) 第37章没有一个男孩能够拒绝挖掘机 【没有一个男孩能够拒绝挖掘机!#人类幼崽#】 画面中只见一个七个月的宝宝坐在窗台上,小手紧抓着窗户的护栏,后面的母亲也在他的后面扶着他。 而他正在目不转睛看着楼下的挖掘机在工作,不哭也不闹。 然而你不让看挖掘机,那他就哭给你看,怎么也哄不好的那种。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是全国统一的吗?小孩子对挖机都如此热衷[呲牙]》 《我的名字:谁还没个机械梦[捂脸]》 《辣条吖:这位小朋友能很好的胜任监理这份工作[赞]》 《改变自己:以前我儿子也是这样,很喜欢挖机,只要看到哪里有挖机,他就不走了。一直看,不知道男孩子怎么喜欢这些东西[呲牙][呲牙][呲牙][呲牙]》 《昆吾幼安:我儿子最爱看的时候,正好对面施工盖房子,一天天可老实了。挖掘机、大吊车、搅拌车的看的可来劲了,一动不动。邻居都骂对面施工吵,就我不骂[捂脸][捂脸]》 《梦的那端:你们可相信,我快八岁的女儿酷爱搅拌车,路上看到兴奋的不行[尬笑][尬笑][尬笑]》 《美少女李逵:我板板这一算,指定是干工程的大老板啊[呲牙][呲牙]》 《黑夜到黎明:去山东某翔报个班吧[泪奔]》 《心如止水鉴常明:两三岁就是小猪佩奇汪汪队了,三岁后又开始各种奥特曼和玩具模型车,四岁了又开始喜欢各种游戏主播解说,天天重复的看,学些乱七八糟的口头禅,啥英雄可以受委屈,千万别踩我的切尔西,我听到这些都头大[尬笑]》 各朝百姓看着天幕上可爱的孩子,都是很是喜欢,有的甚至和自己的娃做比较。 不过随着画面旋转,镜头里一台挖掘机,也就是小孩子一直盯着看的那台挖掘机。 各朝百姓看着正在工作的挖掘机,甚是感觉好奇。 前面的天幕播放过军训时候一种车,更前面也播放过那些在黑夜的灯光下的组成的车队。 可是现在的挖掘机,又给了他们不一样的感受。 这个时候,他们也才明白原来车也可以帮助人类工作。 他们也在幻想着,如果自己有一辆这样的车该多好啊。 那样的话,自己盖房,还有修桥铺路,也就不会因为被征募劳役犯愁。 相比他们,他们的小孩更是喜欢挖掘机,幻想着自己拥有一辆这样的机器改变世界。 秦朝。 秦始皇看着天幕上的挖掘机,很是想要。 他在想,从他登基王位就开始修造的陵墓,如果用上天幕上的这个玩意,是不是早就修好了? 还有就是自己要修造的长城,如果用上,那么速度是不是会快很多? 甚至很多要修造的工程,秦始皇发现竟然都可以用上。 想到这里,秦始皇急忙喊道“来人,给朕召唤墨家钜子。” “诺。” 秦始皇知道自己国家和天幕上的差距,不过也相信墨家。 不管是他的陵墓,还是长城等等工程,都是由墨家在督造。 秦始皇给了他们信任,他们也没有让秦始皇失望。 所有的工程,都能够达到他的要求。 这一次他想让墨家仿制天幕上的挖掘机,哪怕没有天幕上的好用,秦始皇也相信能够仿制一个阉割版的。 就算没什么用处,秦始皇也相信,早晚能够做出有用的。 这种工程利器,他怎么可能没有? 汉朝。 汉武帝刘彻一边痴迷的看着天幕上的挖掘机,一边和卫青、霍去病点评着。 想要,非常想要。 卫子夫从三人那目不转睛的眼神,能够看出。 她现在也理解为什么天幕上说:“没有一个男孩能够拒绝挖掘机了。” 连刘彻这样的一国之主都不能拒绝,更何况其他人。 不过看着天幕上那正在工作的挖掘机,卫夫子也有点理解。 这么神奇的东西,哪个男人不想拥有,就连她这样的女子都想拥有。 隋朝。 杨广正在视察他要建造的东都洛阳,自从上次他在天幕上看到都市的风景以后,他就对自己的东都要求更高了。 他有想过建造一个更加伟大的工程,不过现在民工都在建造东都洛阳和凿通大运河。 他想建新的超级工程的计划不得不被浅搁,他得想一个办法,让自己拥有更多人口,那样才能干一个比天幕上还超级大的工程。 这个时候,他想起了北方的潘国高句丽。 这个国家,他很早就不爽了。 身为潘属国,竟然不听宗主国的命令,甚至和敌对势力突厥勾结。 自己作为一个将要开创盛世大治的人,怎么可能容忍。 而且高句丽的人口,杨广也非常想要,没有了人口,他的超级大工程怎么完成? 不打他,打谁! 这个时候,杨广又看到天幕上的挖掘机。 杨广瞬间又心动了,杨广觉得他如果拥有很多这样的神器。 不要说建造东宫、凿通大运河,只怕他正在构想的新的大工程,也能够用到。 “来人,传旨给宇文凯,让他研究天幕上的神器。” “诺。” 唐朝。 程咬金看着天幕上的挖掘机,非常兴奋。 他很是好奇,这样的工具到底是怎么才能这样工作的。 他看着这个机器不断的挖掘土地,非常的想要。 如果他有了每一个这样的工具,他相信以后在行军打仗时候,再也不怕运输粮草的马车陷入淤泥里出不来,耽误他的行军了。 李世民和一众文官看着这个机器,他们首先想到的是建造。 这个时候的唐朝人口并没有多少,如果大唐真的有了这个,那么以后不管建造什么,都会减少很多的民力。 省下的民力,就可以耕更多的土地,种植更多的粮食。 虽然天幕上说过有一种可以养活一亿人口的农作物,可是大唐并没有,也不知道哪里寻找。 他们只能想办法节省民力,让整个大唐休养生息。 以期望大唐慢慢强大,不再受欺负。 等国家强大后,他早晚要把他登基时候的耻辱还回去。 他要抓回那颉利可汗,让他给自己的大臣们跳舞,以解心头之恨。 (本章完) 第38章秋粮收割 宋朝。 赵祯和很多文官的想法一样,虽然他们觉得这个机器有用,不过并没有什么大用。 在他们看来,整个大宋缺的也不是人,不用机器也能收割完成。 儒家的学说才是大道,是治国之道。 而且国家的民力尚不能用完,研究这种东西并没有用处。 如果有研究这个的时间,不如多读点四书五经,那样才能考上科举,好在未来治理百姓。 当然也有官员感觉天幕上的机器有大用,最少在黄河泛滥的时候可以很好的治理黄河,或者在国家别的工程上给予帮助。 当然他们才不会和国家的主流意识作对,说自己也喜欢这样的机器。 同时正在编写《梦溪笔记》的沈括,看着出现在天幕的挖掘机,他很是震惊。 这个时候的他正在梦溪园隐居,把所有的精力都聚集在现在的编写的书中。 相比宋朝的其他文人喜欢饮酒做诗,他更加喜欢这下杂七杂八的学问,也更加知道他们的用处。 而且这些东西都是古人的智慧,只是历代朝廷并不重视,他也只能在民间收集整理,希望能够流传下去。 可是他的这种行为很多时候并不被理解,也和很多文人格格不入。 现在看到天幕出现的机器,他感觉这种行为值得。 原来这样的智慧不但可改变生活,也可以改变世界。 明朝。 朱元璋看着天幕上的机器,他首先想到的是不是可以用这个东西挖掘土地,开垦更多的良田。 以他的生活经历,很是明白民以食为天。 就算天幕上的东西再有用,如果还是让老百姓们饿着肚子,哪有什么用。 在饥饿面前,再好的管理制度,都不如一顿饱饭。 就比如他以前,如果有一顿饱饭,他也就不会走向反抗朝廷的道路。 如果大明真有这样的机器,并且能开垦土地,那么他相信自元朝荒芜的土地,就能很快的能被开垦出来种上五谷。 哪怕那是生地,种植出的东西比熟土产量低,也能养活很多百姓。 其次,他想到这东西在军事和工程上的用途。 如果他很早就拥有这样的东西,行军打仗就不那么艰难了,这中原大地只怕早就被他平定了。 而且这机器还可以辅助修造长城,抵御外族,让汉族再也不至于成为两脚兽。 明末。 正在参加会考的宋应星,看到天幕上的挖掘机痴痴看着。 相比这个时候的文人,他自小就喜欢张载的关学,更是对天文学、声学、农学及工艺制造之学有很大兴趣,也曾熟读过李时珍的《本草纲目》。 可是这些在科举上并没有给他帮助,甚至浪费了他时间, 这次天幕播放的视频,更是让他忘记自己正在会试,只顾着痴痴的观看,只能在会试快结束的时候匆匆交卷。 他明白,以后只怕会试和自己无缘了,毕竟家里的钱财并不能再支持他去考取功名。 而且他的年纪也比较大了,也该放弃金榜题名的念头了。 可是他不愿意放弃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他准备回去把自己所有收集的杂书都编辑起来,他想把古人的智慧整理成书。 他相信如果这样的智慧利用得当,天幕上的机器他们也能做出,那个时候也可以像天幕上一样帮助人类干活。 【玉米丰收倒计时,玉米大省河南开镰收割#丰收的季节#玉米收割机】 画面中一片连着一片的黄金色的庄家,远远的望不到尽头。 镜头切近,已经颗粒饱满的玉米进入了镜头。 看到这个画面,很多百姓不解,这是什么农作物,竟然长得如此巨大。 同时他们看着自己地里的栗、黍、稷、菽只能叹了一口气。 两者的产量差别太大,就算他们不知道天幕上的具体产量,也能估算出其中的差别。 这个时候他们非常渴望自己也能拥有这样的农作物,那样他们就可以吃饱饭。 多收的粮食还可以卖掉,给自己的孩子买点零嘴、买点头绳。 如果自己再勤劳一点,他们相信就算前面天幕上的学院,到时候也可能有那余钱上。 只是他们并没有这样的农作物,他们也只能期望天幕能够给他们提供些种子,哪怕一点点也可以。 可是天幕并没有反应,哪怕他们把天幕当成老天爷跪拜也一样。 秦朝。 秦始皇看着天幕上突然出现的农作物,很是吃惊。 虽然天幕前面就讲过,那大明朝会出现一种叫红薯的农作物,可以养活一亿人口。 可是秦始皇并没有完全相信,毕竟在他的认知里面,亩产最高的农作物,最多也就打出粮食二百多斤,不可能再多了。 不要说养活一亿人口,就是整个秦朝一千多万人都难以养活。 可是当他今天看到天幕上的玉米,他相信了。 虽然他不知道那个叫大明、大清的领土到底有多大,可是光看天幕上的这个农作物的大小,他就相信天幕上前面说的了。 秦始皇感叹良久,才从天幕上回过神。 看到秦始皇回过神,早就处在他身旁的赵高,赶紧上前说道:“陛下,天幕上的农作物的产量估算出来了,竟然高达一千多斤。” “多少?”秦始皇吃惊的问道。 他能不吃惊吗?虽然他知道产量会很惊人,可是他还是没想到竟然是现在的农作物产量的五倍,这么多的产量,那将能够多养多少人。 如果这样的农作物出现在他的秦朝,那么还怕什么匈奴吗? 同时也很想知道那个叫红薯的产量,哪里又能获得这样的农作物。 汉朝。 汉武帝刘彻看着天幕上那饱满的玉米棒子,反应和秦始皇一样。 这样的农作物简直是祥瑞,如果有这样的农作物,那将能够养活多少人!这样他攻打匈奴也就没有那么多顾虑。 只是这样的农作物,在大汉并没有被发现。 这个时候,他想到张骞。 这位他继位没多久就出使西域的人,现在十几年过去了,不知道还活着没有。 他回来又能够带来什么? (本章完) 第39章粮食是一切的根本(一) 唐朝。 李世民和一众大臣看着天幕上的粮食,久久不语,他们多希望这天幕上的粮食是他们大唐的啊! 自他继位以来,整个大唐就接连出现了各种自然灾害。 许多百姓面对着这样的灾害,无力反抗,只能背井离乡去别的地方求食。 他也为此想尽办法,并且让信得过的官员去赈灾。 然而面对不断的天灾,这些都杯水车薪,百姓们也只是微微的喘了一口气。 只是在这种情况下,也只是没把他们逼到绝境,易子而食。 可是为了活命,还是有很多家庭不得不卖儿卖女,去换来一丝的口粮。 可是他怎么办? 他虽为一国之主,可不是天上的神仙,也阻止不了天灾。 他能做的就是努力保证更多的人活下来,至于其他的只能再想办法。 这个时候,他多么想和天幕沟通,那样的话,他也可以知道红薯和玉米到底在哪里能够得到。 他很想他的百姓,在面对天灾的时候能够有反抗的能力。 明朝。 朱元璋看着天幕上的玉米,嚎嚎大哭。 虽然他知道明朝以后会出现一种高产的农作物红薯,可是他还是忍不住想起他的父母和哥哥,他们就是在朱元璋小时候活生生饿死的。 如果那个时候有这样的农作物,朱元璋觉得他们也不会饿死了。 同时朱元璋想起了前面天幕说到的新大陆,他有种预感,这些农作物应该就是出自那里。 “来人,把标儿找来,朕有要事找他商量。” 看到天幕上的农作物,朱元璋心动了。 他要和他的标儿商量下,如何下西洋,寻找那新大陆,寻找新的农作物。 …… 朱由检一边看着天幕上的玉米,一边派王承恩去寻找。 这是他总结的经验,天幕上有啥东西,就赶紧抄,绝对有大用。 没让他等多久,王承恩就来到了他的面前,和他一起来的还有礼部尚书徐光启,而他手里还捧着天幕上的农作物。 看到徐光启手上的玉米,朱由检非常高兴。 上次他听天幕上说,他这个时候有一种农作物红薯,可以养活一亿人口。 他就派人去寻找,没想真让他找到了红薯。 根据以前种植过的农户的描述,红薯的产量那是极高的,就是不容易保存,哪怕窖藏也很容易坏。 虽然还可以晒成红薯干保存,可是相比传统种植的五谷,还是不太方便,只能作为救灾粮的存在。 现在天幕上又给了一种新的农作物,虽然朱由检不知道这种农作物有没有红薯的缺点,现在有没有传入大明。 可是他还是抱着试的心态,去让王承恩寻找,没想到礼部尚书徐光启哪里竟然有。 “这农作物的产量有多少?”朱由检忐忑的向徐光启问道。 虽然天幕上看着产量很高,在大明也可以种植。 可是朱由检很怕这种农作物不适用大明的气候,产量没有那么高,也怕这种农作物挑地,在很多地方种植不了。 那样的话,这种农作物,在大明这种天灾不断的时期就没有什么作用。 “陛下,玉米这种农作物管理得当的话,能有四五百斤,管理不当的话,产量也很低。这种植物唯一的优点就是怕涝不怕旱,而且轻度的干旱,有利于根系的发育和扎根。” (大明时候的玉米产量,网上找了好久才找到了一个,不知道对不对。) 什么? 朱由检听到这个产量有点惊讶,虽然他有心理准备,可是看着天幕上的玉米,他还是不敢相信产量低这么多。 要知道上次天幕推荐的红薯,那产量可是轻松上两千斤的存在,怎么到了玉米,产量就这么低了? 朱由检有点不敢相信,两者之间差别竟然这么大。 不甘心的他,接过徐光启手里的玉米,和天幕上的一对比,他就知道原因了。 天幕上的玉米,棒子粗大颗粒饱满,而自己手里的玉米,棒子比较细,而且还没有长到头,两者的差距简直是天壤之别。 朱由检有点失望,不过想到就算这样,相比夏天的其他传统农作物,玉米的产量还是比较高的,他的脸就又露出了笑容。 以前他老是为灾区的百姓吃不饱发愁,现在已经有了天幕上推荐的两种高产农作物,就算这个产量低点,也没什么,他相信明年就可以让他们吃饱了。 而且他听到了徐光启介绍玉米的优点,朱由检坐不住了,现在陕西河南干旱,不正是需要这样的作物。 而且现在天幕上播放种植地区,也正好是大明正在闹旱灾的河南。 不过现在天气已经入秋,种植玉米已经不适合,看来只能明年种植。 今年先种那个红薯,哪怕没有产量,朱由检觉得吃那个红薯藤,也比让那些灾民没得吃好。 当然他更加希望,这红薯在寒冬来临的时候,能够有一点作用。 同时他得赶紧筹集粮食,怎么也得让那些灾民熬过今年这个艰难的冬天。 安排完这一切后,朱由检又想起大明的玉米和天幕上的玉米的产量差别。 他虽然不知道为什么天幕上的玉米产量那么高,而大明的玉米产量就那么低? 不过他还是知道的,这些东西最好交给懂的人去研究。 而现在自己面前的徐光启,不只是军事方面懂,没想到这农学也懂,朱由检决定把玉米怎么增产的工作交给他了。 朱由检相信他不会让自己失望的,就像军事方面他没让自己失望一样。 就在这个时候,天幕上的画面一转,一个机器进入了镜头,随后视线又被拉远,好几个机器摆成一字型进入了镜头。 他们一起向前吞着黄金色的玉米杆,连带着玉米一起被吞进了机器。 随后画面又是一转,收割完成的机器,把玉米倒入了另一个车里。 那金灿灿的粮食,看着让人很是安心。 很多古人看到这里都惊呆了。 虽然他们前面也了解过天幕上的百姓对机械的利用,可是他们还是没想到,还有可以收割庄稼的机器。 更加没想到,那机器竟然在短短的十几分钟就收割了一亩。 求收藏,求月票,求推荐票,各种求 (本章完) 第40章粮食是一切的根本(二) 要知道从古至今,农业一直是靠天吃饭,靠人和牲口劳动,哪怕每天累死,一年也没有多少产量。 就算家庭富裕点的,也不过最多家里养活一头牛,自己种地能够轻松点,也可以多种点地。 而像天幕上,坐在机器上轻松的就完成地里的活,他们更是连想都不敢想。 他们觉得,这肯定不是他们这些小老百姓能够享受的,一定是那些老爷们才能享受的。 就算是老爷们,也得是大老爷! 秦朝。 刚才还在吃惊天幕上农作物产量很高的秦始皇,现在看到天幕上的机器更加吃惊。 虽然他作为一国之主,从来没有耕种过农田,可是粮食是国家的根本,他怎么可能没有了解过。 在他的了解当中,大部分的百姓,虽然有金属的耕种工具,可是效率并不高。 一家几口就算是再怎么劳作,也只能混个温饱,哪有像天幕一样,很快的就能完成收割。 秦始皇面对天幕上的机器,非常的渴望拥有。 不管是那军训的战车也好,还是上次的挖掘机,还是这次收割粮食的机器,他都渴望拥有。 如果真的拥有了这些,他相信,他大秦肯定能够传承万世。 同时他把对这种机器的研制交给了墨家子弟,他相信他们肯定能够给自己一个满意的答案。 汉朝。 刘彻看着天幕上的机器,他也非常渴望拥有。 粮食自古到今都是一个国家最重要的物品。 没有粮食,就没有人口,没有人口,整个国家就发展不起来,这是从古至今的真理。 虽然现在的汉朝经过休养生息,国家逐渐强大了起来,可是外部还有突厥的威胁。 为了铲除这个威胁,刘彻开始对国家的改革,也让卫青、霍去病组织领军队去攻打匈奴。 只是打仗从来是一个很费粮食的活动,而且还会让很多年轻的劳动力死于战争。 就算得到新的土地,那个时候也不一定还有人去耕种,土地也不一定适合人耕种。 如果他有了这种机器,那就不一样了。 攻打匈奴后,攻打下来的很多土地都能够利用上来。 那么攻打匈奴就只是保家卫国,还是利益之争,这样相信有很多大汉子民想去攻打匈奴,或者去开垦攻打下来的土地。 只是自己的国家什么时候才能拥有这样的机器呢?汉武帝刘彻心里没有底。 他现在才明白,自己和天幕上的世界的差距到底有多大。 唐朝。 李世民看着天幕上的机器,他感叹大唐和天幕相比农业技术的落后。 在天幕上一炷香的时间就能收割一亩地,而大唐要很久才能收割一亩地。 这样看来,天幕上的机器可以说是神器。 如果他大唐有着天幕上的机器,那么百姓就可以耕种更多的粮食。 遇到灾荒之年,他们也就有了抵御能力。 虽然现在大唐达不到天幕上的那种技术,不过他相信,他大唐的能人异士可以想办法改变现在的农业技术。 就算达不到天幕上的水平,也可以提高现在的水平,让耕种的百姓更加的轻松。 宋朝。 沈括正在整理着民间的智慧,当天幕显现出玉米收割机的时候,他很是兴奋。 这种机器,简直是农民的神器。 他开始专注的看了起来,以期望自己能够看出点什么,也好制造出类似的东西。 他也希望自己身边的百姓,能够使用这样的机器。 明朝。 朱由检送走了徐光启,委托他研究改进玉米的产量。 并且在看到天幕上的机器的时候,还委托他招募人手改进现在的耕种工具。 朱由检的期望并不高,哪怕比现在使用的农具好一点,他就会支持。 徐光启也是一个行动派,他前脚刚出皇宫,后脚就开始招募人员。 甚至还拿着朱由检的圣旨,去划分了一份官田,进行玉米的培养实验。 这个时候参加过会考,并知道自己落榜的宋应星,正准备回家。 看到徐光启贴出的招募信息,他心动了。 他明白自己就算回家,以后最多在族学里谋一个教书先生的位子。 就算再进一步,找找关系,也不过是在哪个县谋一个教谕身份。 可是这不是他想要的生活,这次落榜他也想明白了,既然自己不适合科举,那么就努力把自己喜欢的好好整理下。 现在这个招募信息正合他意,不仅解决了他的后顾之忧,还能接触自己喜欢的。 他很是高兴的报了名,就等着招募后给的招募结果。 清朝。 李鸿章看着天幕上的玉米收割机,这种东西,他访问美国的时候看到过。 不只有玉米收割机,还有小麦收割机,甚至其他的一些农用机器。 他看到的时候,感到非常的新奇,也感受到了大清到底有多落后。 只是他没有想到,能够在天幕上看到。 他很是期望知道这天幕上的世界是什么样的,他也想了解天幕下的世界摆掉那些吸血鬼没有? 他还想知道这个国家站起来了吗?如何站了起来。 他知道他是罪人,可是他也期望这个国家能够发展起来,能够大声的和西方说:“不。” 【长城被挖掘机拦腰‘斩断’?2人被刑拘#长城#历史古迹】 画面中蜿蜒像巨龙一样的长城,竖立在群山当中。 只是随着镜头的拉近,一个巨大的豁口出现在人们眼前。 看天空上的字幕,这巨大的豁口竟然是人为的。 而且使用的机器就是前面那个娃娃看的挖掘机,而且竟然两个人就能破坏那抵御外族的长城! 《无殇:一个奇迹被损坏着实让人心疼,但是已经破坏了,就让它变成路吧。修筑长城的初心是为了百姓安居乐业,破坏也是为了方便人民,重新修筑并不能使它完整,反而会变得突出!》 《水煮蛋:说实话孤陋寡闻,我真不知道这是长城,应该要给附近村民普及或者立个标语[微笑]》 《橘子:外人可能不知道,当地人会不知道吗[捂脸]》 《平安喜乐零食:弱弱的问一句,明长城是什么意思?》 (本章完) 第41章什么?长城被挖断了 《一只野生动物:是明代修建的长城。》 《悲伤地瓜粥:想当年,蒙古大军攻破明长城,时至今日,两个蒙古开挖机的又把明长城给挖开了[发呆]》 《恶徒就这样:蒙古什么时候,打破过明长城?》 《路人吉安:匈奴会不会从这个缺口处打进来啊?》 《老铁没毛病:不会的,我最多进去卖牛肉干。》 《三点一八二一:真的吗?晋晋怕怕[紫薇别走]》 《日进斗金:[暗中观察]今晚闪击山西。》 《腾云:不怕[抠鼻]陕陕会闪击匈奴[看]》 《凡人:[酷拽][酷拽][酷拽]你等着,我去山东调备倭军守卫京都。日月山河还在,大明江山还在。》 《没有网名的网友:今天敢挖明长城明天就敢挖秦长城[酷拽]》 …… 秦朝。 秦始皇非常的生气,长城可是他为了抵御匈奴,才修建的工程。 怎么到了这天幕的世界,可以随意被人破坏? 如果哪天来了敌人怎么办?怎么抵御敌人? 这种事情放在他们秦朝,早就给处以极刑。 不只是他们两个被用刑,就是那些看守长城的边防军队的长官,也得受到惩罚,处罚他们看守不力。 同时,他对那个挖掘机的机械,再次在心里提高了档次。 汉朝。 刘彻看着天幕上的信息,他难以接受。 长城可是自己大汉为了抵御入侵者重要的军事设施,怎么能够随随便便挖断呢?这在大汉可是杀头的重罪! 而且就算现在的西域已经到了‘寇可往,我亦可往’的地步,他大汉也并不代表着不需要长城。 为了开发西域,现在重新迁到西域的百姓,也更加需要长城的保护。 如果真的没有这长城,这大汉的百姓怎么安居乐业?难道用肉躯躯抵抗匈奴的攻击吗? 特别看到天幕上很多人看到长城被挖掘一个豁口,天幕上有的人,竟然不当回事,汉武帝心里更加恼怒。 不管是秦长城也好,还是天幕上的明长城,或者他们汉朝的长城,哪个不是大量的人力物力修建的。 上面流淌着多少英雄的血和泪,才能保护华夏百姓不受侵犯。 如果只是因为他妨碍交通就挖断,那战争来临的时候怎么办? 唐朝。 李世民和一众大臣看到天幕上被挖断的长城,他们也是很不理解。 这么重要的军事设施,怎么轻易就被挖断了?难道没有人管理吗? 而且那破坏的样子,如果不是当地人,恐怕就不知道这是长城,还以为是一条土坡。 只是不管他有没有人管理,是不是一条土坡。 这种轻易就能破坏军事设施的行为,还是要处理的。 这种行为如果放到唐朝,这两个人早就没了。 特别是李世民经历过,自己才登基就被突厥围困,不得不签下渭水之盟。 李世民把这当成了一生的耻辱,他暗暗的发誓,自己早晚要把这个耻辱还回去。 明朝。 朱元璋看着被挖断的长城很是生气,要知道长城可是防御蒙古的重要军事设施,如果没有长城,蒙古就可以长驱直入。 而他大明修建的长城,又是在北魏、北齐、隋朝的基础上修建。 现在被挖断了,以后北方的敌人怎么防御? 更让他生气的是明朝的时候,竟然没有防御到北方的敌人,被人破门而入。 这样的后代,很是让他恼火,这也让他想到了朱祁镇的土木堡之变。 就是有了这样的后代,才让整个大明全部付出没有得到应有的结果。 朱元璋越想越生气,他再一次把朱棣叫到了面前,他要打死这个玩意。 朱棣在听到朱元璋又再一次叫自己,眼皮直跳,他明白这次只怕还逃脱不了一次打。 可是才经历过两次教育的他,身体实在承受不住他这父皇的爱。 他也想埋怨自己的后代,也想让他们替自己承担,可是他们现在还很小。 他也很后悔,为什么以后做什么皇帝,只是一切抱怨现在都没有用。 他只能拖着本来都满身的伤痕的身体,来到皇宫。 同时他也在去皇宫的时候,赶紧让人去太子朱标和他的母后马皇后那里求救。 以期望他们能够过来,救救自己,要不他觉得自己这次死定了。 清朝。 康熙看着被挖断的长城,只是轻轻一笑,他早就命令不再修长城。 长城在他看来已经没有用处,防的也是自己,还不如不修。 他大清窃汉人的江山,如果真的修建长城,万一被汉人驱逐长城以外怎么办? 那时候,再被自己修的长城阻挡,没办法反攻关内,岂不是死的还是自己大清子弟。 那样的话,修不如不修。 【谁家军训爬泰山啊!著名“战役”:挺进泰山。#花式军训#泰山】 画面当中,只见一群穿着迷彩服的年轻人,一个紧挨着一个的向山顶爬去,场面非常壮观。 这个画面各朝百姓都在天幕上看见过,上次显示的军训是各种节目,没想到这次竟然爬泰山。 秦朝。 秦始皇看到天幕上正在爬泰山的学子,他感叹下这些学子真的有活力。 想当年他为了封禅爬泰山可是累的要死,更让人可气的是那些儒生竟然对封禅的礼仪都诸说不一。 呵呵,儒家还号称盐恢复周礼,这封禅礼仪都不统一,只怕那周礼也只是他们自己想象出来的。 《木头人:山东的爬泰山[捂脸],北京的爬长城,西安的爬华山,湖南的爬衡山,安徽的爬黄山,天津的跳海河[微笑][微笑][呲牙]。》 《用户9332:爬泰山会不会跟爬长城一样,爬了一次第二次就怕了。》 《小毛球:要不四川的爬一下四姑娘山,西藏的爬一下珠穆朗玛峰[泪奔][泪奔][泪奔]。》 《初九:上去威风凛凛,下来抖抖嗖嗖[调皮]。》 《诀别:人家军训像秋游,我军训就是笑话[捂脸]。》 《azhang.:爬山前:哇咱们军训爬泰山耶[舔屏],爬完后:家人们谁懂啊[微笑]》 《掠空。:家人想开点,至少省了门票钱了[泪奔]。》 (本章完) 第42章左宗堂:晚晴最后一块硬骨头 看到这些评论,秦始皇微微的一笑。 他想起了当年自己,那时候去封禅上去的时候何尝不是威风凛凛,下来的时候腿差一点不是自己的了。 其他几位封禅的皇帝,对于爬泰山,也深有感触, 不过看到天幕上,有人让别的学校因地制宜搞这样的军训,他们也呵呵直笑。 毕竟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 明朝。 朱元璋看着天幕上的学子们爬泰山,他露出了不屑的表情。 这种表情不是针对学子,而是针对泰山。 自宋真帝封禅以后,就再没有哪个皇帝去泰山封禅。 不是他们不想向天炫耀自己的功绩,而是不想被人当成宋真宗那种人。 自己打了胜仗,居然还签订“澶渊之盟”,给敌人岁币,他丢不起这样的人。 同时,各个朝代正在爬泰山的读书人,也对天幕上说的‘上去威风凛凛,下来抖抖嗖嗖’表示认同。 有的更是写下名句,让后人背诵。 【历史中的一粒飞尘,落在每个人身上都是一座大山。 1875年清朝,李鸿章说:新疆是不毛之地,不要就不要了! 左宗棠大怒:166万平方公里,你可真大方! 慈禧双手一摊表示国库没钱支持, 左宗堂一拍大腿:“没钱,我就是自己借钱也要收回新疆。”】 视频画面中是一个老人的雕像,他手握一卷书,竖立在高台上。 雕像下面是无数的人,在拍照。 随后又出现了一张地图,上面标注着左宗棠的收复路线。 陆风看到这个视频,很是感叹,如果没有左宗棠,现在的新疆只怕不是我们的了。 左公千古。 各朝的百姓看到天幕上的雕像都是好奇,这雕像是谁。 在古代,像天幕上的这种雕像并不是一般人能够拥有的。 除非做出对这个国家大贡献,才会被朝廷下旨雕刻,方便被后人敬仰。 当他们看到天幕上的文字的时候,他们才明白,为什么他的雕像被竖立在这里。 166万平方公里啊!这得是多大的地方啊。 有的人竟然觉得是不毛之地,说不要就不要了。 他们不能理解,那个人为什么那么大方,祖宗们一寸山河一寸血打下来的江山,竟然被他轻飘飘的一句话说不要就不要。 那个叫慈禧的也表示不赞同,原因竟是国库没钱。 幸好雕像这个人,认为祖宗的基业不能丢,在没有军费的情况下,自己借钱出兵边疆。 秦朝。 秦始皇看着天幕上的文字,很是愤怒。 国家的领土,岂能说不要就不要。 虽然不知道这新疆到底是哪里,不过那也是他的地盘。 他秦始皇听到过,那么以后这个地盘就是他的了 他的地盘,怎么可以随意被人丢掉。 他很想问问那个叫李鸿章的,死后怎么有脸见朕,怎么有脸面对后人? 当他看到视频后面的地图的时候,他很是惊讶,后代的疆域竟如此之大。 他赶紧让赵高把天幕上的地图记下,以方便秦朝后世子孙攻打。 这么大的地方,后世不要,他秦朝要。 上次他在天幕上看到,那个大明与新大陆失之交臂,他都很生气。 那么大一块土地,怎么不多寻找寻找?要不他华夏子民怎么也得咬下一块。 这次一个后人,更是把祖宗留下的土地,随意的丢弃,这更让他恼火。 这中间得有多人的付出和奉献?才能打下这么大一块疆土。 怎么能说不要就不要! 汉朝。 刘彻看到天幕上竟然有人放弃166万平方公里领土,他很不能理解。 随着汉朝这么多年的休养生息,整个汉朝的人口蹭几何增长,很多百姓不得不去种植时刻受到匈奴威胁的区域。 他的士兵更是时刻想着如何攻打匈奴,让大汉的百姓免受匈奴的威胁。 然而现在这个叫清朝的,又是怎么做的。 那么多领土,怎么能说放弃就放弃。 难道是他们领土太多?还是自己没有本领? 还是整个清朝并不关心自己百姓的死活,更加不关心生活在这166万平方公里上的百姓死活? 同时他也好奇这个叫新疆的到底是哪里? 也就是这个时候,天幕上显示出左宗棠收复新疆的线路图。 就在这个时候,霍去病又急急忙忙的掏出了自己的地图,对照着天幕上的地图比划了起来。 难道天幕上的新疆指的是西域?一个疑问出现在汉武帝刘彻的心里。 带着这样的疑问,汉武帝刘彻和卫青也围到了霍去病的旁边,一起看起了地图。 他们把霍去病手中的地图和天幕上的比较了一下,发现天幕上的新疆就是西域。 只是相比霍去病攻打的西域,天幕上的新疆更靠西。 那里有36个小国,也是张骞出使的地方。 想到张骞,汉武帝感觉他应该回不来了。 毕竟这一去西域就是十几年,如果当中不幸出现一些问题,只怕人早就没了。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侍卫匆匆的跑了过来。 “陛下,宫外张骞求见。” “什么?” 三个人正围在一起看地图,听到宫外求见的名字,他们都是不敢相信。 刚才还在念叨着张骞出使西域十几年,回来的可能性很小,没想到现在他就在宫外求见了。 “宣!朕正要详细的问他西域的情况。” “诺。” 张骞等了一会,侍卫就带他入宫。 他看着熟悉的宫殿,痛哭流涕。 他出使西域13年,去的时候100多人,没想到回来只有他和他的堂邑父,外加他在匈奴的妻子。 他没想到他还能回来,回到这大汉。 从他决定出使西域的时候,虽然了解出使西域的艰难,可是他也没想到如此的艰难。 出此西域的路途中,还没走多远,就直接被匈奴擒获,让他归附匈奴。 他不答应,就困了他十年多。 当中更是给他娶妻生长,以期望他能够改变心意。 只是他的心意从来没有改变过,更是在敌人监视有所松弛的时候,他和他的随从逃出了匈奴王庭。 虽然逃出了匈奴王庭,可是这一路也并不好走。 (本章完) 第43章抱着必死的决心,只为收复旧山河 这一路上,戈壁滩,飞沙走石,冰雪皑皑,寒风刺骨。沿途人烟稀少,水源奇缺。 再加上他们是匆匆忙忙的逃出物资,准备不充足,他们只能风餐露宿,干粮吃尽了,就自己想办法捕猎。 他不少的随从,都是因为饥渴倒闭在途中,也有的葬身在黄沙、冰窟之中。 然而他没有想到,等到他找到大月氏,他们的生活方式早已经改变,也在无意与匈奴为敌。 他在大月氏逗留了一年多,始终没有说服大月氏与汉朝的联盟,只能动身回国。 只是没想到在回国的路途中,再次被匈奴扣留。 如果不是当中匈奴内乱,他也就没有机会再次回到汉朝。 汉武帝刘彻、卫青和霍去病听着张骞的诉说,都明白了张骞出使西域的艰难。 这次出使,虽然没有达到原来的目的。 但张倩骞对于西域的地理、物产、风俗、习惯的了解,是攻打匈奴很重要的资料。 汉武帝对张骞很是满意,特封他为太中大夫,让他随卫青出征西域。 他相信有了张骞的帮助,卫青和霍去病攻打匈奴会更加顺利。 唐朝。 程咬金、侯君集等一众武将,看到天幕上竟然有人不要自己的领土,他们很是不屑。 这在他们看来,一定是那些无耻的文官才能做到的。 对于武将来说,开疆裂土是无上的荣耀。 只是当程咬金看到,左宗棠收复新疆的线路图时候。 正在喝酒的他,直接把碗摔了。 程咬金这个时候,真的想骂娘,因为天幕上说不要的地方,就是他当年一刀一枪去抢过来的,他感觉这些清朝后代真是崽卖爷田不心疼。 想当年,他攻打的时候,可是受了不少罪,才把这块地盘从突厥那里抢过来,然而现在这个人,就是说不要就不要。 侯君集看到天幕的信息,皱了皱眉头。 边疆在每一个朝代都是敏感的区域,也是国家利益需要守护的区域。 然而,天幕上这种说不要就不要的,他还真没有见过。 虽然他对这种很反感,可是毕竟不是自己的大唐,他也无法管得到。 当他看到左宗棠收复新疆的线路图的时候,他就没有那么淡定了,因为左宗棠收复位置正好是他当年设置的安西都护府。 恼怒的侯君集,直接抽出了桌子上的刀,一刀把桌子劈成了两半。 那可是他千辛万苦打下的安西都护府,怎么后人说不要就不要了,问过他们这些人了吗?问过他的刀了吗? 明朝。 朱元璋看着天幕城收复新疆线路图,他无比沉默。 这个地方现在还不是他的,而是北元残留势力的。 虽然他不知道那里是不是不毛之地,不过就算是不毛之地,他也要。 在他看来,如果真的收复唐朝建立了安西都护府,那也算是收复了汉唐旧河山。 而且还可以把自己儿子分封到那里,省的以后大明被他们糟蹋了。 并且这样还能消灭北元的残留势力,让大明的北方不再受侵害。 不过他明白,这事急不得,也不能急,要不他的子孙朱祁镇就是一个很好的反面教材。 而且攻打这里,最好的人选是他的四儿子朱棣。 不只是因为天幕上说过他五征漠北,更是因为朱元璋知道,他这个儿子最有他的军事天赋。 …… 朱棣看着天幕上的视频,仔细的看着天幕上的新疆收复路线。 相比汉唐时期的西域,这个时候的西域并没有以前那么重要了。 那个时候的西域,是和西方国家重要的商贸路线,给整个国家都能带来利益,现在的西域没有那么重要了。 相比陆地上行走艰难的和西方交易,现在郑和下西洋,效率更高,可以交易的对象也更多。 不过就算这样,朱棣还在西域设立了哈密卫。 现在看到天幕上清朝,竟然要把那么大的一块区域都丢弃,他很是恼火。 第一恼火的是,他大明的江山竟被建奴夺去,让汉人的政权再次旁落,汉人的生活再次在水深火热当中。 第二恼火的就是,那整个清朝,从来没有把他治下的百姓当成百姓,也没有把那166万平方公里的百姓当成百姓。 他很是不明白,这样的王朝,他是怎么生存的? 为何腐败成这样,还没有被推翻? …… 清朝。 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看到天幕上的文字差点气死。 整个新疆,是他们经过70年的谋划才‘打下来的’。 没想到竟然被后视,说不要就不要了,这是完全把他们所有的付出都当成笑话。 还有让他们想不明白的,是那个叫慈禧的女人是谁?竟然也能参加这种军国大事。 而且有人不愿意放弃他们开辟的领土的时候,竟然不给军费。 不给军费打个锤子? 只怕没有哪个将军也没有那个本事,在没有军费的情况下,还能打下胜仗。 没想到这个叫左宗棠的臣子,甚是硬气。 在没有军费的情况下,就能够收复被别人侵占的新疆。 这样的臣子,才不愧是他们大清的好‘奴才’。 清末。 左宗棠一边看着天幕,一边在荒芜的戈壁滩行军, 后面跟随着他的亲军,抬着他的棺材。 这一次收复新疆,他抱着必死的决心。 他清楚明白大清现在的情势,面对着外国的压力,收复新疆很大可能面对着各种风险。 可是他还是来了,抱着必死的决心。 新疆不只是边疆,更是华夏自古以来的领土。 如果真的失去新疆,那么整个大清的防线,只能像大宋一样,面对外国的进攻,将没有了反抗的余地。 而且现在的大清,还面对着海外国家的入侵,如果不能及时打消他们的念头,只怕大清会亡。 所以这次哪怕死,他也要收复新疆,让边境安稳。 至于天幕上透露的收复路线,虽然和他的一样,只是没有那么精细,就算那些心图不轨的看到了也没什么。 战争从来打的不只是信息,还有实力、决心。 更何况,如果对方真的当上面的信息为真的时候,他改变策略,就是新的信息差。 (本章完) 第44章历史中短短的一句话,就是一个人的一生。 《我的小摩托:大美新疆,岂能说丢就丢,给左老敬上一杯[比心]。》 《问什么:左宗棠一辈子就干了一件改变历史的事了[泣不成声][泣不成声][泣不成声]。》 《理塘最真的丁真:大部分人一辈子什么也做不了。》 《卡姿兰大耳朵:还有胡雪岩,清朝第一富豪,用自己一半资产作为抵押,多次借钱为左宗棠提供战士经济支持!》 《游客0504:后来他倾家荡产了[泣不成声],如果是我,我也愿意[感谢]。》 《世外桃源:胡雪岩倾家荡产,有李鸿章一半的功劳》 秦朝。 秦始皇看着天幕上的评论,这让他想起了他的“仲父”吕不韦。 同样是富豪,同样投资政治。 只是相比胡雪岩,他玩的更加高明。 在他看来,胡雪岩和左宗棠合作,更多的只是左宗棠的“钱包”,虽然得到了便利,也承当了更大的风险。 而天幕上的左宗棠又要收复新疆的‘将军’,那么面对风险是相当的高。 如果左宗棠真的在收复的时候死亡,那么他的命运可想而知。 就算像天幕上说的没有死亡,那么也要面对着敌对派的攻击。 甚至为了支持他财产被全部征用,也是很正常的。 而他的‘仲父’吕不韦,更多利用的是人情关系,而不只是金钱关系。 然后等他登基大统,便享受“皇亲国戚“的便利。 如果不是他吕不韦做的太过分,竟然想一直把持政权,把他当傀儡. 他也不会对吕不韦怎么样,还会尊称一声“仲父” 然而吕不韦竟然做了更加过分的事,也动了他秦始皇的逆鳞,简直不知道死活。 哼!就算这样,自己看着以前的人情还是放了他一条生路。 只是找个由头,把他放逐到巴蜀。 没想到是他在去巴蜀的路上,竟然饮鸩自尽。 想到吕不韦,秦始皇就想到他主持编纂《吕氏春秋》。 这部书共包含八览、六论、十二纪,内容也汇合了先秦诸子各派学说,简直是他要创建的学宫的需要的书。 明朝。 朱元璋看着评论,心里直冷笑。 商人爱国,在他看来就是一个笑话。 当年他攻打苏州城的时候,如果不是沈万三资助张士诚,怎么可能打了八个月才打下来? 后来,这人看着风向不对,为了活命,就托人找关系。 知道自己要筑南京城,就赶紧说要掏三分之一的费用,并且请求出资犒赏三军。 这三军岂是随便一个人说犒赏就犒赏的,那这三军以后还是不是我的三军?哼!不知死活。 如果不是皇后求情,他沈万三早就不知道死哪里了,还会只是被发配云南。 只是他的族人还是不够安生,看来得找个时间敲打敲打他们。 同时朱元璋想起他和太子商议的‘下西洋’,是不是应该找他们‘资助’一点。 清朝。 李鸿章看着天幕上的评论,很是恼恨。 如果不是这个胡雪岩的资助,他左宗棠怎么可能去收复新疆。 虽然天幕上说收复成功,可是万一呢? 而且就算收复成功,那些洋鬼子会轻易放过?只怕到时候还得签订一个卖国求荣的合约。 而这其中耗费的银两,如果用在组建海军,那大清海边还会怕那些洋鬼子轻易攻打吗? 就算收复了新疆,要那个不毛之地有什么用? 还不如好好提高国家海洋防御能力,以防那些鬼子能够轻易攻打大清。 《爱的抱抱:要不是左宗棠先生,我现在估计都加不起汽油,我们的大油田其实都在新疆。》 《憨猪:对,靠进口会被人拿捏的死死的。》 《唐艺昕:左宗棠收新疆,林则徐禁毒[暗中观察],大清最后一点国运都倾注在他俩身上了[暗中观察]。》 《幅图:谢谢左公,不然我现在还在给巴依老爷放羊呢[流泪]。》 《晓星:还是想感叹一句,当李鸿章看到美国高楼大厦的时候该是什么心情呀。》 《甜甜0:抬棺出征,铭记左公!》 《小赵的蚂蚁:他是过去谈判的,从朝廷出发到谈判桌上,一直都让随从带着一口棺材,随时准备赴死。》 《都是:马革裹尸,是一名军人最好的归宿,关键是他那个时候,都六十多了。》 《超爱小新懒大王:历史中短短几句话,就是一个人的一生。》 李鸿章看到上面的评论的时候皱了皱眉,他很是不理解。 怎么这后世之人说的都是他左宗棠的好话,而不是他李鸿章的? 难道他和八国签订条约的时候,费力的周旋不是功劳、苦劳? 还有什么叫我看到美国的高楼大厦是什么感受? 他的感受就像山沟的娃,突然来到了大都市。 他在那一刻怀疑,大清怎么拯救?我们怎么抵抗这些洋鬼子? 这巨大的差距,差点让他丧失了所有的信心,觉得这大清已经没办法再抵抗。 他那个时候,也对自己过去做的一切都产生了怀疑,可是他知道,怀疑并没有什么用。 既然我们落后那么多,只有努力的去追赶,才能让我们的子孙像这些洋鬼子一样。 左宗棠的军队还在继续行军,天幕的文字对他们并没有影响。 虽然刚看到天幕说他们收复新疆成功,他们也微微的高兴。 可是他们知道,现在还不是高兴的时候,等他们真的收复新疆了,才是高兴的时候。 也许这当中无数人会死亡,可是他们既然跟随左宗棠收复新疆,他们就没有再考虑过这个问题。 不是他们高尚,把生死置之身外。 而是他们明白,顾虑这么多,已经没有用,现在更应该做的是在作战的时候保存自己的性命。 左宗棠看着天幕上对他的评价,以及天幕上说到新疆的重要性,他更加的知道了新疆的重要性。 新疆不只是国家的边疆,更是后世重要的资源地。 至于看到自己被后人铭记,他没想过这个问题。 他已经60多岁的高龄,就算活着也没有几年。 就像后世所说:“马革裹尸,是一名军人最好的归宿。” 他不怕死亡,也不怕不被后人铭记,他怕他愧对祖宗,没脸去面对他们。 求各种票 (本章完) 第45章历史总是出奇的相似 【百年前躺着吸鸦片,百年后躺着玩手机,姿态惊人的相似#历史总是出奇的相似】 画面中是一幅对比的照片,一个在吸食着鸦片,一个是在玩手机。 上面照片,是一名骨瘦如柴的年轻人,只是他的双目并没有神采,躺卧在床上紧握着烟枪,麻木的吸着鸦片。 下面照片,也是一个年轻人,他们也以相同的姿势,不同的是他们拿着的东西,下面的人手拿着手机,不断的刷着视频。 秦朝。 秦始皇看着上面的图片,看到第一个图片,他并没明白什么意思,也不明白这样卧躺着有什么不对。 不过当第二个图片的时候,他看到了一个熟悉的东西,那就是图片里拿的那个手机,这个东西在左宗棠雕像那个视频里见过。 就是在左宗棠雕像下边的群众里面,他们每个人拿了一个这个东西。 那时候他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现在看到天幕上给的信息,才知道叫手机。 只是他对这不是太很明白,不知道他们对比为什么有相似之处。 又为什么拿来对比。 清朝。 嘉庆、道光、咸丰等看着天幕上面的图片,他们对这东西都很熟悉。 他们这个时候,就有很多人开始吸食鸦片。 有的人为了吸食鸦片卖房、卖地,甚至卖了自己的子女。 当他们知道鸦片危害的时候,嘉庆直接开始以任何方式进口鸦片,甚至禁止国内种植。 对于侍卫官员购买者,直接革职,并打一百下,带着加枷锁两个月。 对于军民等人,直接杖一百,加枷锁一个月。 对于太监,加枷锁两个月,发配到宁古塔。 道光皇帝在位时候,鸦片使国家的白银严重外流,也引起了国家财政危机。 道光更是尝试过鸦片,知道这种东西的危害。 他才下令则徐去广州禁烟,他要把这种危害大清的东西消灭。 只是他没有想到,英法两国的反应那么大。 也没想到,这两个蛮夷小国,实力竟然如此强悍。 咸丰帝看着天幕上边的图片,他有些颓废, 面对日益嚣张的英法联军,目睹着太平天国如火如荼,他不知道怎么办。 他开始逃避了现实,也吸食起‘福寿膏’。 只是当他们看到下面的图片的时候,他们很是不理解。 这下面的东西是什么,竟然和‘福寿膏’的危害一样? 《斗图:吓死我了、吓得我赶紧往左边躺、不能保持100年前一样的姿势。》 《美美:以前伤肺,现在伤神,伤肺,伤肝,各种伤啊。》 《贺卡:这些图片不能证明什么,只能证明这些姿势真的很舒服[流泪]。》 《核桃:自从有了手机日渐消瘦,废寝忘食,难以忘怀,恋恋不舍,爱的太深》 《黑二娃:老子刚拿着手机躺下没半分钟。你就给我来这一出。》 《浩、然:吓得我赶紧把手机扔了[捂脸][捂脸][捂脸]》 看到天幕上的评论,各朝百姓都很是莫名其妙。 他们很是不理解,天幕上所述说的反应, 为什么会日渐消瘦?废寝忘食?难以忘怀? 还有怎么伤心、伤肺、伤肝了? 难道这两种东西的危害那么大? 清末时候的百姓,看着天幕上熟悉的姿势,他们也翻了一个身,继续看着天幕吸食着他们的‘福寿膏’。 同时他们也好奇,天幕下面图片的手机是什么品种的‘福寿膏’。 《梦见:耻辱!耻辱!看到天幕上面的图片,我就想起鸦片战争,想起了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想起了我们的苦难史。》 《统治者不在乎:是啊!是啊!难以忘怀的痛,整个华夏沦落,从被两个强盗攻打到了首都开始,无数国家珍宝被抢劫一空。》 《快乐的一天:《南京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等,哪个不是卖国的条约?》 《看得完:你说这个我就想起来,左宗棠收复了新疆,还被签订了《中俄伊犁条约》,本来是打出了胜仗,居然还要赔别人银子。》 《雪地靴:看到这些条约我都头疼,我们多少珍宝,都在火烧圆明园的时候,被英法两国抢去。》 《哈哈哈:能不卖国吗!吸食鸦片的不光自己身体毁了,还会卖儿卖女儿,整个大清上下都吸食鸦片,哪还有战斗力,被西方的国家直接抢劫了。》 《远方天空:嘉庆禁烟,道光硝烟,呵呵,没想到,到了咸丰这里,他竟然自己抽上了。》 《你的快乐:我们经历了那么多苦难才走出,就这样,还有好多公知公然宣传鸦片无害论,既然那么喜欢,那就不要回来了。》 《民族未来:这让我想起那些在边境默默付出的人,就是有了他们,我们才能如此安全。》 ……… 秦朝。 秦始皇看着天幕上的评论愤怒的站了起来。 他统一六国前,经常有匈奴过来侵犯,可是那次不是被打回去。 统一六国以后,他更是给了蒙恬了三十万大军,让其攻打匈奴,并修建了北方防御匈奴的长城。 怎么到了后世,这国家动不动被人欺负? 这个国家的武力呢? 这个国家的人口呢? 难道他们没有了血性,只想想屈辱的活着。 同时他想知道,这个西方国家到底在哪里。 这样的对手,他很是喜欢。 他想征服这样的对手。 汉朝。 汉武帝刘彻不敢相信,世界上竟然有这样的国家。 国家的首都被打了进来,无数的珍宝被别人抢劫了,还要签订不平等的条约。 自己打了胜仗,竟然还要赔偿别人银子。 这赔别人银子的事,竟然还不止一次。 他很想知道,这个国家还有存在的意义吗? 同时他也很愤怒。 上次他就感觉到,这个国家的皇帝,不拿百姓当百姓,不管百姓死活,没想到竟然真的让他猜到了。 唐朝。 李世民看到上面的信息,他面目皱眉露出思索之色,这鸦片让他想到了一件东西。 不过不应该啊!五石散服用之后,顿觉神明开朗,体力增强。 而天幕上的人体消瘦,双目呆滞,没有一点精神,怎么可能一样。 难道自己想错了?李世民有点怀疑自己的想法。 不过他还是决定,让人去仔细研究下这‘五石散’,他想看看这东西具体是什么。 如果真的是同样的东西,他倒要看看是谁这么大的胆,让自己服用这种东西。 (致敬那些默默付出的人!) (本章完) 第46章历史总是出奇的相似(二) 明朝。 朱元璋看着天幕上那大清签订的一个又一个丧权辱国的条约,他很是愤恨。 同时他又再一次让护卫把四皇子朱棣‘请’过来。 如果不是朱棣,朱元璋觉得他的大明怎么也不会这样,他得好好教育他的‘好儿子’,让他感受下父爱。 他觉得,如果没有这样的儿子,他大明江山也就不会出现那么多奇葩,也就不会灭亡。 同时对于前面看到百姓因为吃不饱,才觉得大明亡也就亡了,只要百姓能够活下去的想法进行了否定, 现在他觉得,这大明怎么也不能亡。 如果大明亡了,百姓活在那样的朝廷,还不如自己努力下,多给子孙留点遗产,提高下他们的教导。 如果这样还会出现那种情况,他觉得,他的子孙还是死了算了。 而且这样的大清,让他想起了元朝,那个时候汉人不过只是两脚兽。 现在呢?在他这个大清,还是那样,他们从来就没有把百姓当人看。 不过解决明朝会亡国的问题,首先还是粮食和土地。 如果他以前还想着用儒家那一套,治理整个国家,那么现在他要好好考虑了。 至于历朝历代什么不攻打周边国家,在他看来就是狗屁。 他既然决定以后封藩到海外,那么只能在那些蛮夷当中抢夺土地。 同时他在计划把那些已经封藩的皇子,改到边疆,改到海外,争取给汉人增加生活空间。 朱棣接到侍卫的口谕,他泪流满面。 看着满身伤痛的身体,他有些麻木了。 这是第几回了,他现在都记不清了。 如果刚看到自己竟然登上皇位,他还有一丝窃喜,一丝觉得不可能,更多是担心他大哥的身体。 那么现在他只有麻木,就算这皇位现在请他坐,他都不想坐,也不敢坐。 这个时候,他也不想去请他大哥和母后求救了,因为他知道自己逃不掉的。 …… 郑和看着天幕上的信息,很是不敢相信。 自大明开国以来,四周蛮夷无感不服。 他几次下西洋,更是宣传国威,令海外无数国家臣服。 怎么到了这大清,就变成了这个鸟样? 同时他对西方的国家改变了策略。 如果泱泱华夏的文德不能让他们臣服,那就看看自己手里剑利否。 对于叫英法的两个国家做了重点标记,他要领略下他们的本领,给他们带些烟花。 同时他也对那新大陆感到了兴趣,很想知道那里现在具体什么情况。 虽然他几次下海洋,不过行走的更多的是前人的路线,去过的国家也是古人记载当中的地方。 那么现在和以前保险起见,他想做出改变。 他想多加探险,看看那新大陆到底在哪里,那轻易能够养活一万万人的粮食到底在哪里。 …… 朱厚照正在和王明阳商谈攻打建奴的策略,当看到天幕上的信息,他们都沉默了。 朱厚照想过明朝灭亡以后,会怎么样,可是他没有想到会这样。 如果他之前只是想为后代们解决潜在的对手,那么现在他更想的灭掉他们,不给他们丝毫的机会。 两个西方蛮强,竟然就可以把整个国家征服。 呵呵,这样的国家还是不要出现的比较好。 他现在对于攻打建奴更加迫切了,他想解决这个问题,再解决那个倭国,最后再带领着军队,出海去那个西方看看。 看看是谁给他们的胆量,竟然敢攻打我泱泱华夏。 想到这里,他又和王明阳商谈了起来。 他要赶紧制定计划,赶紧行动起来。 …… 朱由检看着天幕上的评论,他很是不甘。 他不明白这大明怎么会被这种王朝打败,大明的子民又怎么会愿意在这种朝廷生活? 丧家辱国啊!丧家辱国。 在他看来,这样的朝廷,不过是苟且偷生,连给契丹岁币的大宋都不如。 君王死社稷,天子守国门,难道不是皇帝必须做的吗? 也许他们大清不需要,可是他朱由检需要。 如果那天真的到来,那么就从他身体上踏过去。 不过他现在抄了很多作业,鹿死谁手还不好说。 同时他对于英法两个也记在了自己的小本本上,准备看看他们到底是哪里的国家,是不是和租用土地的那些红毛子一样。 如果他们真的来自同一个地方,他不介意在以后的日子,给他们涨涨教训。 让他们知道,泱泱华夏不容侵犯。 清朝。 康熙很是很愤怒的看着天幕,他不敢相信,这竟然是大清。 虽然现在的大清已经有了鸦片,不过更多的是当药物使用。 他没想到这东西不止能救人,竟然还能害人,而且它的危害竟然如此之大。 并且弄得上到皇帝下到百姓人人都吸食,弄得整个人不人鬼不鬼的,整个国家都成了‘东亚病夫’。 他也明白了,为什么后世会签订那么多卖国条约。 这样的大清,面对着别人的威胁,怎么可能有战斗能力,怎么会反抗。 他赶紧下旨,以后除了少数的鸦片药用,其余的鸦片一律销毁。 他要赶紧控制它们的数量,不再让它危害大清。 还有那个圆明园,竟然也被英法两国抢劫了。 要知道他才开始修建,里面准备放很多珍宝的。 想到这里,康熙心痛的要死。 嘉庆、道光看到天幕上,咸丰竟然也抽着鸦片,瞬间火冒三丈。 他们都知道鸦片的危害,也一直在控制它的危害。 只是他们没想到,后面竟然会出现咸丰这样的皇帝。 他这样做,那下面的文武百官,甚至百姓,只怕抽的更是肆无忌惮。 这样的大清怎么可能还有战斗力?面对外部的威胁,又怎么可能能解决。 不断的割地求和,这样的大清还是大清吗? …… 咸丰看着天幕上的评论,他吸食着鸦片,心里没有丝毫波动。 他已经开始无所谓了,反正这江山原本是汉人的,就算割地赔偿给那些洋人也没什么。 还有那无数的珍宝,那玩意在他看来没有丝毫用处,被别人抢了也就抢了。 他只需要这福寿膏,别的爱怎么样,就怎么样。 反正面对整个国家,他已经无力反抗。 面对洋人更加无力反抗。 (本章完) 第47章末代皇帝:从皇帝到百姓 【一口气看完,最后一个皇帝爱新觉罗溥仪的一生,从皇帝到百姓。#溥仪#末代皇帝】 秦朝。 秦始皇看着天幕,很是疑惑。 疑惑的不止有他,他下面的大臣也很是不理解。 一个可怕的想法,出现在了他们的脑海中。 “难道以后没有皇帝了吗?” 赵高想到这里,更是赶紧跪在了地上,他被惊吓到了。 如果这后世真的没有皇帝,他们太监还会存在吗? 那他们将何去何从? 秦始皇也惊呆了。 他不能理解,如果这个后世真的没有皇帝,那么整个国家又该怎么管理? 汉朝。 汉武帝站了起来。 皇帝这个名称,虽然是从秦始皇开始,可是不代表以前的君主就不是‘皇帝’。 只是从秦始皇德迈三皇,功超五帝,统一全国后,一直沿用这个名称。 现在后世是不用这个名称了,还是那大清亡了? 就算那大清亡了,也不该是最后一个皇帝啊. 就像自己大汉继承秦朝,仍为天子,仍为皇帝。 清朝。 乾隆看着天幕,他有点不敢相信, ‘大清,竟然亡了。’ 虽然他知道大清早晚会亡,甚至随时会被汉人推翻。 可是当他真的看到这个消息,还是无法接受。 更让他没办法接受的是,大清的皇帝竟然是最后一个皇帝。 他甚至想起了和他通信的路易十六,他就是被他的百姓送上了断头台。 他不知道路易十六被杀后,那个国家怎么管理,是不是和自己的子孙下台后一样。 他无法接受这个结果,也不能理解没有皇帝之后,国家怎么运转! 【一口气看完末代皇帝溥仪的一生。 1906年,爱新觉罗溥仪出生于北京醇亲王府,是道光皇帝的曾孙。 1908年,光绪帝去世,慈禧命溥仪继承皇位,次日,慈禧病逝,溥仪正式即位。】 秦始皇看着天幕上的年份,很是不解。 他不明白这1906年是哪一年,难道是他秦始皇统一全国后的第1906年? 而且看到1906年出生的爱新觉罗溥仪,竟然在1908年就成为了皇帝,秦始皇皱起了眉头。 三岁的小娃娃做皇帝,他能知道什么?这不是傀儡吗? 这也让他想起了自己,他十三岁继承了王位,虽有王位,可是朝政被吕不韦等一众大臣把持,没有一点权利,妥妥的傀儡。 为了把权利收回自己手里,他不得不隐忍。 尊吕不韦为‘仲父’,不断的发展自己的势力,直到九年后才能亲政,成为一国的王。 而天幕小娃娃,才只有三岁,这样的年龄,只怕是活不到成年。 这个时候,秦始皇想起了天幕上的标题。 这个娃娃还活着,只是从皇帝变成了一个普通的百姓。 也许这样也好,至少有活命的机会。 只是这后世真的没有皇帝了吗? 汉末。 刘协看着天幕上的信息,心里很是不甘。 虽然他九岁被董卓立为大汉天子,也不过和天幕上的一样,只是个傀儡,什么也做不了。 董卓更是借他天子之名,行天子之事,霸占后宫。 朝堂之上,董卓更是对自己不喜欢的官员,拉出去砍脚、挖眼、凌虐致死。 后来,各地方的军阀,都开始打着讨伐董卓的名义,纷纷起兵进都城勤王。 没想到他们狼子野心,竟然想学那董卓一样,挟天子以令诸侯。 他先是被王允录、吕布控制,成为他们的傀儡。 后又成为了李傕、郭汜等人的掌中之物。 就在这个时候,曹操出现了。 他本以为自己得以解救,成为真正的天子。 没想到随曹操来到许都之后,才发现自己还是那个傀儡。 曹操更是在自己来到许都之后,“奉天子之命”四处讨伐征战、抢地盘、升丞相、封魏公、加九锡。 只是他这大汉天子,怎么可能甘心做这笼中之鸟。 他就悄悄的下衣带诏,并送到了董贵人的父亲,董承的手里,令董承想办法诛杀曹操。 没想到事情败露,传到了曹操的耳朵里。 董承以及董贵人等等人,被曹操全部绞杀,就连他身边的宦官也被杀的七七八八。 皇后看到这个情况,怕自己也被杀。 就秘密联系自己的父亲,想铲除曹操。 结果事情又败露了,被曹操给抓住。 他现在还清晰的记得皇后当时的求救的声音,可是他明白。 朕虽为天子,却也只是傀儡,自己的生死还由不得自己,又如何能够救她! 经过这么多,刘协也看开了。 所谓的天子,那也得手里有权力才是,如果没有,那就是傀儡。 就算自己现在从曹操手里逃出,那也不过换了一个掌控自己傀儡的人。 自己改变不了自己的命运,也改变不了这大汉的命运。 清朝。 光绪帝看着天幕,身上冷汗直冒。 他也是少帝继位,四岁就继承大统,十八岁才开始亲政。 只是这只是表面现象,真正的权力并没有在他手里,他也不过是一个傀儡。 他也想过夺回大权,也想过改变国家,可是他从来没有成功过。 现在看到自己三岁的侄子,竟然是清朝最后一个皇帝,他知道自己只怕时日不多。 面对这样的结果,他早就有了心理准备 可是看到慈禧竟然在自己死去的第二天也病逝,光绪不甘心。 他觉得自己怎么也得坚持,哪怕比她晚咽一口气。 【1909年,摄政王载沣以袁世凯祖籍为由,命其回家养病。 1910年,载沣遭到汪精卫的谋刺。 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清庭不得已启用袁世凯出山。袁世凯总揽朝政大权。 1912年,孙中与袁世达成密约,袁世凯让溥仪颁布退位诏书,中华民国成立。】 秦朝。 秦始皇看到中华民国,他心想这难道就是清朝灭亡之后的国家? 只是为什么没有皇帝呢? 他把这个问题问向了大臣。 台下无数的大臣,面对这个问题面面相觑。 他们也不能理解,这国家如果没有了皇帝该怎么运行? 这个时候,李斯想到了一个可能。 “陛下,也许皇帝这个名称,改成了其他的称呼。” 听到李斯的回答,秦始皇眼前一亮,他觉得也是这样。 这国家怎么可能没有皇帝! 在一旁的赵高,听到李斯的回答,心里也稍稍的安心。 如果后世真的没有皇帝,那他们这些太监怎么办? (本章完) 第48章末代皇帝:从皇帝到百姓(二) 清朝。 乾隆看到自己的大清竟然真被人推翻,他很是恼火。 早先他还觉得自己盛世,就是那些汉人史书中的所谓的盛世也比不了,没想到随后就被打脸了。 自己的大清,竟然被英法入侵打劫。 圆明园那无数的珍宝,也被他们抢走。 更让他没想到的是打劫大清的国家里面,竟然还有和自己有过书信来往的路易十六的国家,并且还被他们逼迫签订了很多不平等条约。 这一刻他开始怀疑自己现在的闭关锁国是否正确,自己要不要改变国策。 毕竟他闭关锁国的目的只是让那汉人不接触外界,成为自己真实的‘奴才’,而不是为了自己后代被人攻打。 还没等他想好,就看到他的子孙溥仪,三岁继位的皇帝。 他虽是满洲人,可是自大清入关以来,也熟悉汉人的史书。 他可是知道,一个国家出现这样情况的后果, 果然,没多久,就看到被人逼迫退位。 整个大清正式走向了灭亡。 【1916年,袁世凯去世,黎元洪当上大总统,但军权被段祺瑞掌握,双方互相争斗,最终引发了府院之争。 1917年,前清遗臣张勋政变,重新把薄仪推上皇位,只坚持了十二天,就再次退位。 1919年,英国人庄士敦进宫开始给溥仪当老师,庄士敦的到来,让自幼封闭宫中的溥仪大开眼界。 1923年,薄仪和弟弟薄杰为了维持自己体面的生活,把大量的文物偷出宫贩卖。】 秦朝。 秦始皇看着失去皇位的薄仪还在来回跳,他觉得,如果六国的贵族这样,可能会直接把他们坑杀了。 同时,秦始皇对那个庄士敦很感兴趣。 秦始皇很想知道,具体什么的教育,才让薄仪大开眼界。 难道就像自己遇到天幕之后吗? 当看到要偷宫里的文物才能维持自己体面的生活,秦始皇轻轻叹了一口气。 这样的皇帝,如此低下的活在,还不如死了。 当然,他如果像朕一样,能够夺取大权,也不是不能翻本。 只是他好像没有手段,也没有权利,只能做一个可怜人。 【1924年,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在推翻直系军阀后,冯玉祥无视清朝优待条件,带兵闯入紫禁城,逼迫溥仪搬出皇宫,他先是搬进父亲载沣的居处,后又逃进倭国公使馆。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倭军很快占领东北。同年,溥仪在土肥原贤二的游说下。从天津秘密潜逃至奉天。 1932年,溥仪在倭国的扶持下建立伪满洲国。 1934年,溥仪在新京举行登基典礼,改国号满洲国为大满洲帝国,改年号为康德。自此,溥仪成为倭国人的傀儡皇帝。】 清朝。 乾隆看到自己的子孙竟然需要偷宫里的文物才能生活,他有些怒火中烧。 自己富有四海,怎么到了子孙后代这里,就成了这样? 同时他对自己的笔友路易十六,更加怒不可遏。 如果不是他的国家联合他国入侵大清,大清何至于到了这个地步。 不但灭国了,还成为了那倭国的傀儡,这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至于闭关锁国,还闭个锤子。 就算这天下让汉人夺去,也不能受到这样的屈辱。 那倭国是什么东西,竟然也敢控制自己的后世子孙。 想到这里,乾隆叫来了大臣,重新商定这份国策。 他要好好看看那西方到底怎么发现的,竟然在以后能够欺负自己这泱泱大国。 同时,乾隆也是深备戒心,他很怕自己和自己的子孙得到一样的结果。 更怕自己的结果和那路易十六一样。 …… 光绪看到天幕上的信息,有些恨铁不成钢。 这倭国是是什么样子,难道他这个侄儿不知道吗? 那些家伙最是反复无常,他们会那么好心,与他们合作简直是与虎谋皮。 呵呵,不只是与虎谋皮,更多的是被别人卖了,还给别人数钱。 【1935年,溥仪首次访问倭国东京。 1940年,溥仪第二次访问倭国东京,倭国天皇裕仁亲自迎接。 1941年,溥仪为摆脱倭国人的控制,便秘密联系萨尔瓦多外交人员,希望能逃亡到萨尔瓦多。但事情败露,倭国将萨尔瓦多外交人员驱逐,并斥责溥仪。 1945年8月8日,苏联对倭国宣战,进攻伪满洲国。8月15日,倭国投降,溥仪随即颁布退位诏书。】 唐朝。 看到这里,武则天很是恼火。 在她印象里,倭国一直是巴结自己的小国,怎么到了后世,竟然还能决定华夏大国的生死? 前段时间他看到天幕上说,后世倭国竟然攻打到了洛阳,气的她直接把倭国的使者砍了。 没想到现在又看到倭国竟然想竖立傀儡,妄想通过傀儡霸占华夏,这样的狼子野心实在是让她没想到。 对于这样的国家,她感觉也没有不要留了。 只是这倭国小的可怜,还没有啥资源,并且还在海外,有点不合算。 不过为了子孙后代不出现天幕上的情况,武则天觉得还是要做的。 她先是下了命令,把所有在大唐的倭国遣唐使缉拿,然后才是找人商量如何解决这个祸害。 清朝。 乾隆看着天幕上的信息,他要气崩了。 自己那堂堂大清帝国的皇帝,竟然成为了那倭国的傀儡,并且还摆脱不了控制,甚至被斥责。 这样的子孙,有何脸面活在,还不如去死。 面对着被倭国控制,他很是生气。 如果这大清王朝被汉人夺取,他也不会多想。 毕竟自己的江山就是从汉人的手里夺取的,就算他们夺回去,自己的族人也可以回自己的老家。 然而被这倭国控制变成傀儡,这样的事实,实在是丢人。 更让他感觉丢人的是,这个伪满国家竟然建在自己的老家的地盘。 这是丢人丢到祖宗哪里了,他这个子孙也不怕他的祖宗蹦出来找他理论。 【1946年,溥仪作为证人出席东京审判。在证言中,溥仪声称在担任伪满洲国皇帝期间,完全被倭国人摆布,没有一点人身自由。 1950年,溥仪由苏联政府移交给我国,并送至抚顺战犯管理所,接受新思想改造。 1959年,获得特赦。 1967年,溥仪因尿毒症逝世,享年61岁。】 看到这个结果,各朝皇帝还能接受。 新的国家能够容忍前朝的皇帝已经算仁慈,更何况这个皇帝还做了那么多卖国求荣的事。 如果是在他们的朝代,只怕早就被拉出去砍了。 同时他们也对这个新的国家好奇了起来,很想知道这个国家的一切。 更想知道,这个国家,是不是天幕上的后世。 (本章完) 第49章末代皇帝:从皇帝到百姓(三) 《无处迷茫:清朝始于孤儿寡母,终于孤儿寡母》 《制怒:溥仪很可怜!他这一生是真正的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 《豆浆油条: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清朝。 顺治看着‘始于孤儿寡母,终于孤儿寡母’,他感觉应该也说他了。 而且相比自己这个后代,自己何尝不是身不由己。 可是没办法,自己的皇位不稳,只能借助多尔衮的力量。 他能做的也只有暗暗的积蓄力量,改变自己的处境。 他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改变,可是他知道,如果自己不改变,这一辈子都是笼中之鸟。 幸运的是多尔衮出了意外,让他早早的亲政。 …… 康熙看着天幕,他觉得不是在说他。 虽然他开始政权被鳌拜掌握,可是他母后在他继位不久就去世了。 并且相比他的父皇,只能被动的等待,他决定主动出击。 他在宫里召集了很多侍卫,为了就是除掉鳌拜。 …… 各朝百姓看到天幕上说溥仪可怜,他们很想知道,后世的人怎么开口的。 如果皇帝因为失去了江山就可怜,那他们这些吃了上顿没有下顿的人呢? 薄仪失去了江山,还能活着,而他们这些百姓呢? 只怕会有很多人死在战乱当中。 以前他们没有接触天幕,他们也就不抱怨了,毕竟周围生活的都是一样的百姓。 接触天幕后,他们眼界开阔了,发现原来过得这么惨的竟然只有‘自己’。 这如何不让他们难受,如何不想改变。 他们也想和天幕上一样过上好日子。 《艾贝瑞:其实仔细想想,溥仪回家还要买票,真的挺心酸的[泣不成声][泣不成声]。》 《咔咔:他是唯一一个回家要买门票的人[看]》 《李子牛:紫禁城是大明建立的》 《无食我黍:[思考]他还能买票回家,去了解下历史上亡国的皇帝的结局,他已经是安度晚年了好不好,当时做了那么多错事那么多枉死的同胞,有多少是出自他手,没啥好心酸的……》 《大庆要转运:想当初,也有一个道士,出门游历归来,家被偷了(他家那个道观的山头被规划为景区了)哈哈哈哈哈哈哈》 看到簿仪回家要门票,很多皇帝不解。 在他们看来,皇宫是至高无上的权力中心。 就算改朝换代,换的也是里面的主人,怎么可能一个末代皇帝还有回家之说。 如果放在他们的朝代,这种人早被砍了头,省的以后出现什么麻烦。 明朝。 朱棣看着天幕上说的紫禁城,他有点怀疑就是他盖的紫禁城。 毕竟前面他看的天幕上也说了,这大明之后就是这个大清。 可是他还是不能理解,为什么回到皇宫还要买门票? 难道新的统治者不住吗? 要知道这可是无上的宝座,从古至今掀起了多少风雨,又有哪个人能够受得了诱惑? 反正这种事,朱棣表示自己受不了。 当他看到道士出门游历归来,家被偷了,他也笑了起来。 他能够想象这个场景,也明白了什么叫门票。 这肯定是后世把他建的皇宫当成游玩的地方,方法非常不错。 如果不是这皇宫是自己所建,他还真的想看看,这样做,那些元朝的遗留的脸色变没有变。 不过那个道士够惨的,自己出去一趟,家就没了。 虽然他也不信鬼神,可是如果面对这种从古至今的信仰,他还是要保持一颗敬畏的心。 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北周武帝宇文邕,唐武宗李炎和后周世宗柴荣看到天幕上道士回家,家竟然被偷了,他们很是生气。 他们都是信道之人,对于佛教虽无好感,也没什么太多恶感。 然而他们还是统治者,面对佛教占据了社会太多的资源,他们不得不考虑国家的承受能力。 他们占据了太多的人口,不事生产,还不给国家交税。 还占据了太多的土地,让很多人无土地可耕种。 还浪费了大量的铜,铸造神像,让国家无铜铸钱。 这样已经严重的威胁到了他们的天下安稳,他们怎么可能睡得着。 现在天幕上的评论给了他们启发,也许他们也可以这样做。 想进佛教寺院,可以,不过你得先交门票钱。 甚至还可以限制他们的度牒,亩产。 相信经过这样的手段,能够完美的限制住佛教。 《一杯瑞:他说历史事件就像是说自己的家长里短一样[泪奔]》 《冬卿:讲解员:看下这个花瓶 溥仪:那是我的尿壶[笑哭]》 《老六智取生辰纲:有人问溥仪:会骑自行车吗? 溥仪:知道故宫门槛咋没的不[看]》 宋朝。 赵佶看到有人说簿仪说历史事件就像说自己的家长里短一样,他很不理解。 这难道不是皇帝的必备素养吗? 其实相比这些,赵佶觉得自己更加擅长书法和画。 其他朝皇帝,他们对于簿仪是不是熟读历史并不关心,毕竟他们很多人都觉得这些都是必修课。 华夏从古至今,从来都是以史为鉴。 就算他们不学,也有很多大臣给他们讲解,甚至在里面寻找答案。 他们更加关心的是那个叫自行车,真的能够自己行走吗? 是不是个天幕上前面的机器一样? 秦朝。 秦始皇又又又一次叫来墨家,让他们也研究一个这样的车,墨家的众弟子只能擦着冷汗领命。 秦始皇已经给他们发布了很多任务,可是他们还一件没有完成。 他们很怕秦始皇问起,不满意现在还没有做成一件,直接把自己咔嚓了。 可是他们还不能不接受。 如果不接受,那么现在就要面临着死亡。 三国。 刘禅也很是好奇这自行车到底是什么?是不是和丞相做的木牛流马一样? 想了想,他觉得自己还是看看后面吧,也好知道答案。 《白芥子:溥仪:大清是亡了,不是我死了。》 《一路向北:溥仪他爸爸比溥仪强多了,最起码知道倭国人不是好人》 《啧啧啧佛系:他的高光时刻是在军事法庭上指证日军犯的重罪!日军战犯终被判死刑》 对于上面的评论,各朝的皇帝表示同意。 特别是他们看过朱由检的一生,这个叫簿仪的也只是命好。 如果把两个对换,只怕他的结局早就注定,连跳的机会都没有。 陆风看过这个视频,心里很是不平静。 不是同情薄仪什么,而是想起了那些先辈。 如果没有他们的负重前行,就没有现在的华夏。 (本章完) 第51章造纸术 《古代四大发明之造纸术,你知道怎么制作的吗?#造纸术#四大发明》 秦朝。 看着视频的标题,秦始皇完全不知道这是什么,又为何被称之为四大发明之一。 不过想着既然有这样的称呼,想必对后世一定很重要。 同时他也很想知道,他们秦朝能够制造出吗? 汉朝西汉。 汉武帝刘彻看着桌子上一碰就碎的纸张,他怎么也看不明白,这玩意怎么会成为四大发明之一? 虽然汉武帝刘彻不是太明白,不过他想,既然这东西出现天幕上,而且还被后世冠以四大发明之一,看来他的用处都很大。 想到这里,他叫来工匠,让他们根据天幕上的步骤制作。 汉朝东汉。 蔡伦看着天幕上的标题,他微微一愣。 这个时候已经有了纸张,不过那些纸实在是不堪大用。 他就想着改进一下工艺,在原来的制作材料里面加入了麻头、破布、旧鱼网等植物纤维。 没想到天幕就出现了讲解造纸的视频,他很是高兴。 如果真的出现一种可以替代简帛的书写材料,并且价格低廉,那将改变改变知识的传播。 【这是一门很古老的造纸工艺,如果哪天不小心穿越了,而且还没有纸张,那么请认真学习这一门技艺,它将是你走向致富的最佳途径。 我们扯下至少两年生的构树树皮,构树树皮是比较坚韧的,很适合造纸。 将树皮切成段状,去除里面的腐烂部分,然后用清水浸泡。 清洗干净以后沥干水分,然后挂在庭院里晾晒,等到树皮自然收缩了,就可以拿去造纸了。 ……】 看着天幕上的制造出的纸张,秦始皇惊呆了。 竹简沉重一直是他每天的痛,要知道每天的奏章可是论车拉到宫里的。 如果不是他身体健壮,只怕每天批改奏章就能累死。 现在有了造纸工艺,那么代表的就是一车的奏章,现在只需小小的几张纸就可以写下,这样自己就不用那么累了。 同时秦始皇还想到自己要办的学宫,以前还在想着让下面工匠多制造竹简,以供学宫的学子们使用,现在不用了。 如果这纸张真的做出,直接使用这个书写将多方便。 想到这里,秦始皇又又又一次想到墨家的人。 “赵高,宣墨家的人,赶紧根据天幕上的方法造出纸张。” “诺。” 墨家的人跟随着侍卫,他们满脸的冷汗。 他们感觉,这宫里短短的行程,就像上了战场。 这事从天幕出现,不知道第多少次被秦始皇叫到面前,让他们研究并制作天幕上的东西。 他们虽然是墨家,又是专业制作机关术等的行家,可是面对着天幕上的的东西,他们也是一脸懵。 在没有实物和理论供他们研究情况下,他们怎么可能制作出天幕上的东西。 让他们庆幸的是,这次让他们研究的东西,天幕上给了具体操作的方法。 他们仔细的观看了下,发现相比以前让做的,今天的非常简单。 虽然里面的很多东西不懂,可是也耽误他们能够做出来。 看完天幕他们微微的放下了忐忑的心,赶紧对秦始皇称‘诺’。 他们出了秦始皇的宫殿,就商量起来。 商量着纸张具体如何制作,如何改进。 他们想尽快做出来这次天幕上的东西,很怕如果这次的东西还做不出,就会被问责。 同时他们也明白了,这东西为什么会被称为四大发明之一。 西汉。 汉武帝刘彻拿起根据天幕上的方法改进的纸张,果然变的不再容易碎,比竹简也方便携带了很多。 当然相比这些优点,他还想到的如果利用这种书写工具,那么将对知识传播做出多大贡献,国家也将能得到多少的好处。 他看过前面的天幕,可是知道这后世的文盲率有低,也明白这样对后世的改变。 现在他汉武帝刘彻也想要那样的百姓,怎么可能不大力传播知识。 其他各朝百姓,看到天幕上的视频,都表示开了眼界。 本来他们的识字率就不高,物质也不丰富,甚至很多人还混不到温饱。 对于纸张,更是很多人一辈子都没有用过,更不要说知道造纸的过程。 同时很多人在里面发现了商机,他们也想自己试试,看看能不能做出纸张来。 如果真的做出,那卖给读书人,将也是对生活方式的补充。 《巨头:手工纸分很多种,宣纸(檀皮和稻草),连史纸(嫩竹),楮皮纸(构皮),桑纸,麻纸,藤纸等。 各种纸因为原材料纤维不同有各种纸粗细特点,有各种用途,糊窗,包药,山水,书法,拓印等等。》 《忘不了:那么造纸术是我国专利,其他国家的纸要收专利费吗[捂脸]。》 《陈馨:现在用漂白剂,古代用啥漂白的?》 《陈三怪在路上:古代的漂白剂是碱,草木灰水就是碱性的。》 《似水流年:草木灰水的碱性太低了,真的有用吗?不如用石灰水咋样》 秦朝。 墨家看到天幕上的评论,他们赶紧记了下来。 如果说开始看视频,他们还以为只能用构树皮这一种材料造纸呢。 那么现在他们知道,原来除了构树皮,还有嫩竹、檀皮和稻草等等可以造纸。 而且还可以根据材料的不一样,制作出不一样的纸。 当看到漂白,墨家的众人一愣。 他们当直接做出的黄色纸张就是成品呢,没想到还需要漂白。 汉朝。 众多的工匠看到评论,也是一愣。 虽然他们刚才已经跟着天幕制作出了纸张,可是他们也没想到还要漂白。 不过看着还正在高兴的汉武帝刘彻,他们知道没关系,他们只需要改进就是。 于是他们又再一次开始制作,不过因为,一时半会这宫里找不到石灰,他们只能硬着头皮放进了一些草木灰做漂白。 只是他们没想到,效果还可以。 虽然相比天幕上雪白色的纸张,他们制作出的纸张微微地发黄。 不过相比第一制作出的成品,这次制作的效果已经好太多。 相比以前一碰就碎的纸张,那更是天上地下。 (本章完) 第52章不得不佩服老祖宗的智慧 东汉。 蔡伦上看到天幕上造纸术,也跟着做了起来。 他发现,天幕上的技术,相比他以前总结的方案更加的好用。 对于这样的结果,他很是高兴。 他总结造纸术的目的也正是这样,造出更加便宜好用的书写工具。 现在天幕直接给方法,还真是省心省力。 不过,就算这样,他还是把自己多年的总结保存了下来,他想给别人一个参考。 同时对于天幕上的评论,他也记录了下来,并且让工匠们去实验。 其他朝代,想做纸张的百姓工匠也是牢牢的记住了评论上面的说的。 前面他们还在发愁,自己这里的构树不多,没想到天幕就给了其他的造纸的原材料。 并且制作出来的纸张,还各有用处,这对他们来说很是惊喜。 当他们看到需要漂白的时候,对草木灰漂白和石灰水漂白这两种方法也牢牢的记了下来。 他们将根据自己各自的不同条件,使用不同的原材料,做出不同的纸张。 《轻刻年轮:已学会,静等穿越。》 《写草稿不打情书:家人们谁懂啊,本来想划走,结果弹幕说穿越用的上,回来继续看[听歌]。》 《辞晚:准备的怎么样了[看]可以穿了么。》 《君安:我已穿越,现在大秦,可是家产被别人抢走。》 《神曲奏界:果然穿越还得是枪杆子实在,不然守不住家业[捂脸]》 看到这里,各大百姓对穿越好奇了起来。 他们不明白穿越是什么,不过看到未来的人竟然可以回到大秦,他们好像明白了。 甚至幻想着自己回到大秦,如何封侯加爵。 有的百姓也会幻想着自己回到其他的朝代,根据自己的优势封侯加爵。 特别是明清时候,有些读书不行的文人,赶紧根据这个想法写出了一本。 他们相信,这样的故事,肯定有非常多的百姓爱看。 秦朝。 秦始皇对着天幕皱了皱眉头,他在考虑天幕上评论的真实性。 穿越是他从来没想过的一件事,在他看来,人最多也就是长生不老,怎么可能有穿越这回事? 不过想到天上莫名出现的天幕,再加上这条评论。 他对自己以前的想法有些动摇了,也很好奇到底有没有穿越者穿越到大秦。 想到这里,他叫来了赵高,让他全国排查有没有穿越者。 他想知道他这大秦到底有没有穿越者,真的穿越而来又有着什么样的目的? 其他的朝代,也开始了排查。 自从他们见过天幕上种种的神奇,就很想知道这后世的具体情况。 现在这天幕既然说有人穿越到大秦,在他们看来,那也会穿越到他们的朝代。 他们对后世很是好奇,如果真来个穿越者,也正好了解下天幕上的后世。 系统9527,看到各朝的反应,一阵无语。 就他现在剩余的能量,不要说穿越,现在维持天幕就有点勉强。 《手可摘星宸:如果穿越了不会造纸,没纸擦屁股怎么办?》 《那点事儿:青蛙说:棍儿刮棍儿刮,火车告诉你:裤擦裤擦。》 《五叶:感谢东汉时期的蔡伦改进造纸术,才能让我们后代有纸用。》 西汉。 汉武帝本来看着评论还乐哈哈呢,可当他看到:“感谢东汉时期的蔡伦改进造纸术,才能让我们后代有纸用”的时候,他瞬间脸色变了。 他以前看天幕知道,汉朝以后是三国,怎么还有一个东汉,难道他的大汉裂开了? 东汉。 蔡伦看到天幕上的评论提到自己,他很是感动。 他没有想到,自己改造的造纸术,竟然被后世能够记住。 同时,他更加决定把自己的一生都投入造纸术的改进当中。 看到这个评论,各朝的读书人脸色很不好看。 特别是宋朝的读书人,他们把书比喻为黄金屋。 这拿纸擦屁股,简直是在他们屋顶上拉屎。 各朝的皇帝看到这里,更多感叹的是后世的繁华。 竟然可以用纸擦屁股,连他们这些皇帝都觉得奢侈。 对于华夏四大发明的其他发明,他们也越来越期待,很想知道其他的都是什么? 陆风看着手里播放的视频,他看的很是仔细。 自从他开始,他就幻想着穿越到古代。 现在播放的简直是他最爱看的,如果穿越到古代,他觉得他肯定能够用的着。 他看了好几遍,甚至评论区的技术支持也看了,才放过这个视频,换其他的视频。 他非常享受这种知识从大脑穿流而过的感觉,就算没记住,他相信他穿越了一定能够想起。 就算记不清,那不是还会有系统帮助吗? 系统9527看着仔细观看视频的宿主,对于他想穿越的愿望,表示无能为力。 现在他的能量还太少,能够天天保持宿主刷的视频让各朝百姓能够看到,已经是他最大的努力。 不过他没想到宿主竟然刷到这个视频,这个视频对那些还没有纸张的朝代实在是太有用了。 只见他这个时候的能量唰唰的在提升,这让系统9527非常高兴。 这次的视频让他简直发现了提升自己能量的捷径,他相信如果再来几个这样的视频,他就能恢复能量。 不过为了让宿主能够多刷这样的视频,系统9527决定作弊。 利用刚才那条视频积攒下来的少许能量,在宿主手机的大数据中,单独给宿主挑了一条视频。 【不得不佩服老祖宗的智慧,让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让读书不再是一种奢望。#印刷术#活字印刷术】 看到说印刷术,陆风眼前一亮,这条视频和上一条简直是绝配。 如果真的穿越到古代,掌握造纸术加上印刷术,他不想发财都难。 于是陆风又开始仔细的观看了起来,他要记住里面的详细步骤,也好穿越以后利用。 秦朝。 秦始皇看着天幕提到印刷术,很是好奇。 看题目,他知道,这是能够改变传播知识的一种技术,只是具体干什么用的呢?他很是不了解。 同时这个时候,他又又……再一次让赵高去叫墨家的子弟,让他们赶紧学习新的技术,制造出天幕上的物品。 (本章完) 第53章活字印刷术 汉朝。 汉武帝刘彻拿着刚做好雪白的纸,非常高兴,现在看到天幕上的印刷术,更加的高兴。 看这标题,他感觉就非常有用。 而且自从的天幕出现以后,他不止要攻打匈奴,还要努力的发展文治,让这个国家更加昌盛。 不管是造纸术,还是这印刷术,将都是他治理国家的工具。 想到这里,汉武帝刘彻再次给他的工匠们下达了命令,让他们赶紧学习,看看能不能制造出来。 唐朝。 李世民和一众大臣看到天幕上的信息,他们也很想知道,这样活字印刷术到底是什么? 活的印刷术和印刷术有什么区别? 带着这个疑惑,他们看了起来。 很多正在雕刻文字的工匠看着天幕,他们一愣。 自东汉人们摹印和拓印石碑的方法,被前辈们加以改正,成了现在的印刷术。 只是这活字印刷术又是什么?他们非常好奇,这个‘活’到底是怎么样的活。 还有毕昇这个名字,他们怎么都没有听说过,难道也是这后世之人? 宋朝。 毕昇在天幕上看到了自己的名字,他微微的有点吃惊,不敢置信。 他只是一个书局的雕刻工,每天从事的也是雕刻文字。 前段时间更是因为老眼昏花,被原来的老板解雇。 不过因为他以前刻字比较快,很快就又被一个新的老板雇佣。 目的也是让他教导别的刻字工,如何刻字快。 对于刻字快,他哪有什么诀窍?不过是在别人睡觉的时候,他还在努力的赶工。 这个怎么教?他很是迷惑。 现在的老板,让他教别人自己刻字快的诀窍,毕昇不知道如何回复。 心烦的毕昇,来到了家里旁边的小河,看到玩泥巴的小孩儿,他来了灵感。 他赶紧回家,把泥巴做成了一个一个的长方形,并在上面刻上了文字。 最后又找了一块铁板,把一个一个刻上字的泥巴,放到了上面,这样一个雕板就完成了。 有了这样的技术,没有想过自己私藏,而是把自己的技术,给所有人用。 只是毕昇没想到自己的名字,会出现在天幕上。 其他的朝代,刚才才看过造纸术的他们,对这印刷术的暗暗期待了起来。 特别是那些从天幕上学到造纸术的百姓工匠,更是很是关注。 在他们看来,自己既然决定造纸,那么再学学这如何印刷,那就是泼天的富贵轮到自己。 【有关活字印刷的记载,首见于宋代著名科学家沈括的梦溪笔谈。平民出生的毕昇用胶泥制字,一个字为一个印,用火烧印,使之成为陶制。排版时,先预备一块铁板,铁板上放松香、蜡、纸灰等的混合物,铁板四周围着一个铁筐,在铁矿内摆满药印的字印,然后用火烘烤,将混合物融化,与活字块结为一体,趁热用平板在活字上压一下,使字面平整,便可进行印刷……】 天幕上边说着,边见天幕中出现一个动画,不断地做着关于印刷的各种动作。 一个个动作,也让各朝终于知道什么是活字印刷术。 秦朝。 秦始皇看完整个视频,有些明白了。 原来这印刷术就是一个个小章,把字印到纸上。 想到自己要建的百家学宫,本来就准备了竹简,想着让学子们自己抄写书籍,用来学习。 现在天幕教了造纸术和这印刷术,那些准备也就省了。 直接让墨家的子弟去雕刻出来,印刷出来就行了。 想完这个,秦始皇把目光看向了正在光看天幕的墨家子弟。 墨家子弟看到秦始皇投向自己,赶紧回礼。 对于天幕上的每次出现的新鲜事物,他们心情总是忐忑的。 很怕秦始皇不定啥时候来一句,那个啥啥做的怎么样了。 他们虽然是专业的,可是面对天幕上的东西,他们很多也摸不到头脑。 上次的造纸术,让他们微微松了口气。 没想到,还没等他们怎么样,就又……又又被叫到宫里,让学着天幕制作出这印刷的东西。 他们看到标题,一脸懵逼。 他们可是不知道什么是印刷术,有什么作用,还有那个毕昇是干什么的! 不过幸好视频播放以后,这些问题,他们很快的知道到了答案。 本来忐忑的心,也慢慢的放了下来。 这印刷术并不难,特别是配合那纸张,简直是传播知识的利器。 汉朝。 汉武帝刘彻看着工匠们做好的活字雕版,他很是高兴。 他亲手在做好的活字印刷板上面刷了一层墨,把刚刚造出的纸张放了上去,然后用一个滚轮轻轻的推动。 最后他拿起那一纸张看了起来,发现雕版上的文字果然印到了纸上。 他对这样的结果很是满意,也非常的高兴。 如果说纸张的出现,改变了以前奏章笨重的体积。 那么配合活字印刷术,将改变使用官员的方式。 如果再配合天幕上的学校,那样的话,汉武帝刘彻觉得自己想有什么人才就有什么人才。 唐朝。 李世民看着天幕上的活字印刷术,他很是兴奋。 这大唐建国以来,整个国家的知识都型被门阀垄断。 如果大唐想用什么官员,那么他的出生肯定是名门望族。 平民出身的读书人,并没有什么前途。 也正是因为这样,李世民感觉自己的权利受到了名门望族的限制。 他才开始向前朝学习,实行科举制度。 只是底层的读书人,家里并没有什么藏书,想要学习也是千难万难,至于改变命运更加的不可能。 现在天幕上出现的这两种技术,让李世民看到了改变现在困境的希望。 特别的加上前面播放的学院,那对名门望族简直是绝杀。 如果可以,他希望这样的技术再多点。 宋朝。 赵祯看着天幕,微微一愣。 他没有想到,这活字印刷术竟然出现在他们宋朝。 在他的印象里,整个宋朝应用的还是唐朝时候使用的雕版印刷。 赵祯看完视频,发现这活字印刷术,果然比雕版印刷术好用。 相比别的朝代都是自己动手,赵祯直接吩咐下去,让人寻找这个叫毕生的老人。 虽然他不知道这个叫毕昇的老人是不是生在他这个时候,可是这种创造出对知识传播有利的工具,必须得到朝廷的表扬。 毕昇没想到,自己发明的活字印刷术,不止被天幕表扬,还收获了朝廷的表扬。 这让他很是高兴,也对自己公开活字印刷术的技术更加的肯定。 沈括看到天幕上提到了自己,也很是兴奋。 虽然他早就把毕昇的活字印刷术,记在了自己的《梦溪笔谈》。 当他看到这种技术被后人提起,他还是很高兴。 他很希望这种技术,能够为百姓利用起来,改变他们的生活。 (本章完) 第54章活字印刷术(二) 《同心圆:我毕姓唯一名人[呲牙]》 《小张同学:你把毕加索置于何地[捂脸]》 各朝毕姓的百姓,仔细想了想,好像还真是这样。 如果不是天幕上出现毕昇的视频,他们还不知道他们毕姓竟然出现了这样的名人。 只是这个毕加索是谁?哪个朝代的?他们发现他们竟然没有听说过! 而且听了这起名方式,怎么也不像他们中原人士。 《残梦:没被棒子国看到吧?赶紧藏起来[泣不成声]。》 《山水之间:棒子国申遗失败后,他们说毕昇是棒子国的人[捂脸]。》 秦朝。 看到这个评论,秦始皇有点懵。 他有点不明白,为啥后世有的国家这么不要脸? 不要脸不说,还抢别人祖宗。 难道他们没有自己的祖宗吗? 唐朝。 李世民感觉这种不要脸的风格很熟悉,他想了想,把目光看向了高句丽以及旁边。 虽然他不确定是不是他们,不过他能感觉到,应该和他们脱不了关系。 同时他又和大臣们商量起,如何攻打那高句丽。 隋炀帝时期,散落在高句丽的汉人太多了,他们身在高句丽活的太痛苦,而且还回不来。 每次大唐的使者出现在高句丽,就有很多汉人夹道欢迎。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们占领的大部分地区,都是自古以来汉人的地盘,为了国家的统一也必须要打。 而且高句丽旁边的另两个国家,实力实在是太小。 如果大唐不去攻打,高几率整合旁边的势力之后。 如果中原再次动乱,高句丽趁机南侵,那么后果将不堪设想。 所以这高句丽在李世民和他的大臣看来,这高句丽必须得打,甚至灭国。 《null:不懂就问:族谱用打印机打出来是会怎么样吗[泪奔]。》 《波:小时候还没有计算机打印机的时候,老师就是这样印考卷的。》 《醉生梦死:那时候是蜡印吧。》 各朝的百姓,看到评论提到的打印机,都很是不明白这是什么。 看到蜡印的时候,更是一脸迷茫。 同时他们也明白了,后世的文盲率为什么那么低。 这样的技术,各朝百姓觉得,他们印刷出的书籍一定价格很低。 而且本来他们以为活字印刷术就已经够先进的了,没想到还有更加先进的技术。 各朝的皇帝看到了评论,他们表示都很想要。 不管那叫打印机的也好,还是这个蜡印技术? 他们都想知道,怎么制作出来这样的器物? 他们也想要,这看着更加先进的技术。 《光明中的火焰:把雕刻模板上的字用锯子一个个锯下来,按照书本内容排列在一起这样也算活字印刷[呲牙]》 各朝百姓看到这里,很想说这个人还怪聪明的,竟然想到这个办法。 不过他们看过也只是笑笑,他们知道这锯下来办法如果真的好用,后世也不会单独制作活字了,直接使用以前的雕版不就好了。 《八方来财:学着点,万一哪天穿越靠这个技能还能换些钱[看]。》 各朝百姓看到后,都哈哈大笑。 如果真的有穿越者,他们很想看看他来之后,看到这满大街的活字印刷术是什么反应。 他们相信,那时候这个穿越者脸上一定很精彩。 《略懂点典故:活字印刷没教科书上吹的厉害,实际上到清未,大量书稿还是用雕版印刷。木活字容易变形,泥活字容易坏,金属活字成本太高。》 《仔仔:对,毕昇的活字印刷术在当时并没有得到重视,是沈括的《梦溪笔谈》记载了活字印刷的方法,南宋周必大用这方法印了书之后,才开始推广开来的。》 《煮云:是啊,那时候活字印刷术并未普及,因为所需字模多,工程量大,印出来的效果不好。近代工业的发展,始有锡活字,铅活字。》 看到这条评论,各朝准备做活字印刷术的百姓和工匠,心里都是一颤。 他们本来以为这破天的富贵终于轮到了自己,没想到这活字印刷术还有这样的缺点。 随后他们又好奇,既然这种技术有这么多的缺点,为什么还被后世这么重视? 想了一会儿,他们觉得后世肯定有了解决的办法。 同时很多百姓和工匠,觉得研究这个也是一个很不错的技术。 如果他们真的能研究出来,他们相信,一定会有很多的印刷老板找他们购买。 秦朝。 秦始皇对于天幕上说活字印刷术的缺点,并不是很在乎。 对于秦始皇来说,就算有缺点,那也比以前在竹简上刀刻强。 并且他还有墨家子弟,真的有这些缺点,他也可以要求墨家子弟去改造。 汉朝。 汉武帝刘彻对上的缺点并不在乎,在他看来,这东西能用就行。 并且他也相信自己的工匠,早晚像毕昇一样,能够改良活字印刷术。 唐朝。 会雕刻的工匠,拿着原来的雕版和这佛字印刷术对比了一下,发现还真如天幕评论所说。 这种技术有自己的缺陷,不过相比缺陷,活字印刷术的优点也很明显。 宋朝。 赵祯看了天幕上所说,并不是很在意。 在这个时候,雕版印刷已经很成熟。 只是相比雕版来说,活字印刷术印出的东西价格更加的低廉。 就算这样那样的毛病,他相信也有很多百姓愿意用。 特别天幕上的评论,还给了两个答案。 区别于视频中的泥土雕刻,用了金属制作活字。 虽然无法区别哪种更好,但是相比木材标出的活字,和泥土雕出来的活字,金属材质的活着更加的耐用。 只是这墨,可能需要专门的墨。 陆风看完这个视频,很是高兴。 这种视频不止让他学到了知识,也让他知道了历史。 虽然他很早就学过这段历史,可是他还是喜欢看。 虽然现在这种技术已经不流行,甚至除了上学,纸质的书籍都不再流行。 但是他还是喜欢这种技术,喜欢看这种,古代发明的技术,它里面包含着太多古人的智慧。 它们也让陆风心里充满一种深深的自豪感。 (本章完) 第55章给各朝看九一八 自豪过后,陆风才开始滑动手机,看下一个视频。 只是看到这个视频的时候,陆风沉默了很久。 他也相信,很多华夏人和他一样都不会忘记这沉痛的一天。 【铭记历史,勿忘国耻,致敬先烈,吾辈当自强#勿忘九一八#铭记历史】 画面中是一个迫击炮攻打的画面,炮弹飞出,无数的人倒在了地上。 是一个个人被捆绑起来,被远处的枪击毙的画面,随后画面一转,无数的尸体都躺在了地上。 是无数的人被机枪扫射的画面,留下的只有一地的尸体。 是一位母亲抱着不到一岁孩子哭啼的画面,她被敌人强行拉走,只留下孩子空坐在那里。 是百姓被推进土坑的画面,他们活生生被屠杀活埋。 是一个人被放进袋子里面,被活活烧死。 是无数的飞机,不间断的轰炸,无数的人失去了家园。 …… 随着画面的呈现,上面出现了这字幕。 【平顶山惨案,倭军首次屠杀平民,3000余百姓集中在山崖下,架起6挺机枪实施了灭绝性的屠杀,幸存的村民被刺刀捅死。】 【731部队,无数的百姓被当成实验的小白鼠,承受着各样的非人折磨。】 【南京大屠杀,倭军把杀人作为比赛和乐趣,遇难人数超三十万。】 【重庆大轰炸,长达六年无差别轰炸,无数百姓被炸死、炸伤。】 …… 各朝百姓看到天幕上的画面,他们很是吃惊。 无数的家长,更是捂住了自己孩子的眼睛。 太残忍了,太可怕了,就算是他们都没办法接受,更何况孩子。 他们也知道了,为什么后世对那倭国咬牙切齿。 如果是他们,也会对这样的侵略行为咬牙切齿。 秦朝。 秦始皇看着天幕上的画面,陷入了暴怒。 以前他虽然知道后世对那个倭国很是仇恨,现在他明白了,为什么那么仇恨?。 他虽然现在不知道这倭国到底在哪里,可是秦始皇决定还是不放过他们。 他赳赳老秦的后人,怎么能够被这样欺负。 就是欺负了他赳赳老秦的后人,那么就要面对他们祖宗的报复。 也是这个时候,秦始皇想起了徐福。 他早就安排徐福去寻找倭寇,不知道现在有没有消息。 秦始皇有些等不及知道这倭国在哪里了。 汉朝。 看到天幕上被残杀的百姓,汉武帝刘彻心里很痛。 这些都是他大汉子民后代,没想到就这样的死去。 虽然他很早就知道,后世华夏经历过一大劫,他还是没有想到这么严重。 更让汉武帝刘彻无力的是他还不知道谁做的,心里的怒火也没有发泄的地方。 只是他不相信他的军队找不到他们,他要让他的大将霍去病和卫青去寻找。 找到了,直接消灭了这个国家。 唐朝。 武则天看了天幕上的视频,握紧了自己的双手。 虽然她在知道这后世倭国会攻打华夏洛阳,因为这个甚至把那出使使者砍了。 也在考虑过,找大臣们商量把这祸害除了。 只是武则天还是没有想到,他不只是攻打到了洛阳,还攻打了华夏很多城市。 无数的百姓都死在了他们枪炮下。 武则天心里很痛,也很愤怒,她觉得也不用商量了,直接攻打这倭国就行了。 明朝。 朱元璋看完后很是沉默。 他大明建都于金陵,没想到后世竟然有三十多万百姓在这里被屠杀。 朱元璋本来以为这倭国不过弹丸之地,才想着把他们纳入不征之国,没想到他们竟然这样对待大明后人。 这样的孽畜行为,他实在是无法接受。 朱元璋认为,这样的国家也必要存在了。 想到这里,他又再一次把他家老大标儿叫了过来,同时叫来的还有朱棣。 他要和他的标儿好好商量下,这倭国如何处置,他也想让朱棣去攻打这倭国。 在朱元璋看来,既然朱棣能够坐上皇帝,那还是有点本事,只是更多是军事本事。 既然有这样的本事,那就该给他老朱家开疆扩土。 再加上朱元璋看了那么多视频,心里也早就想把所有藩王都封在海外。 现在的倭国就是一个好地方,也省的朱棣真的抢他大哥的位置。 朱棣听到朱元璋让他攻打那倭国,他泪流满面。 这次进宫,终于不是在挨揍。 他宁愿去那战场,也不愿意再在这金陵城待。 而且在后世的时候,对方既然在金陵杀死了三十万人,他觉得自己怎么也得杀穿他们整个国家。 …… 朱厚照看着天幕,他停止了和王明阳的商谈。 从他把王明阳叫回来之后,他们就商谈如何攻打那建奴,如何借道攻打那倭国。 只是战争的开动,需要各方面的动员,没那么快,很多事也需要他们商谈做决定。 然而现在他们看到这倭国犯下的种种罪行,他们觉得需要催催兵部的进度了。 要不何时才能攻打那倭国,以平他们心头的愤怒。 《炉筒子:918是战争爆发的开始,这漫长的14年是用血垒出高大威严的墙!步枪是坚定又挺拔的信念,草鞋是走在泥泞的路上坚定的步伐。 他们的身躯灵魂一直在保护着这片土,这片地!今天的雨好像为他们而哭,掉落在枝干上。 洒在这泥土里。勿忘国耻,铭记于心!这是必须要记的!这是后辈必须要做的!》 各朝百姓看到这里,他们慢慢的明白了,为什么后世对军队那么拥护了。 如果是这样的军队,哪个百姓不拥护。 有这样的军队保护,怎么能够不安心。 《小北:百年屈辱,吾辈当自强,缅怀先烈[玫瑰][玫瑰][玫瑰]》 《两江四湖:要记住历史,牢记历史。我们要强国强军。要让敌人闻风丧胆。》 《芳华兰歌:铭记历史,勿忘国耻,先辈们的鲜血换来我们今天的和平生活!此生无悔入华夏,来生还做华夏人!》 看到后世的人,没有忘记这伤痛,各朝的百姓们都是很安慰。 他们华夏人爱好和平,是因为我们知道和平来之不易, 可是也从来不怕困难,也不怕战争,也有面对它们的勇气。 (本章完) 第56章大蘑菇烟直,尝核落日原 《永远的梦:我们没法替先辈原谅倭国人,他们拿命换来的和平,为什么要原谅。》 《饭团:为啥对倭国厌恶至极,因为刻在骨子里的恨。》 《我心依旧:这是世仇。任何炎黄子孙后代都不能忘。》 《是黎吧:不知道为啥,听到这种声音,我就想哭》 看着这样的一条条评论,各朝的百姓,觉得说的很对。 就像他们也没办法原谅一些人一样,他们现在的一切都是那些祖辈们奋斗出来的。 他们没有资格替他们做主,有的只能铭记这段历史,不忘记这段耻辱。 就在这个时候,天幕上再次出现了变化,一个新的视频出现在天幕上。 【第一视角感受原子弹爆炸过程,此次爆炸直接或者间接导致20万人死亡。#原子弹#铭记历史】 各朝的百姓看到这样的题目,都很是疑惑。 他们无法想象是什么的武器威力竟然这样巨大,竟然可以直接或者间接导致20万人死亡。 想到上个视频,倭国的恶行,他们更加怕这种东西出现在华夏。 让本来就承受着困难的华夏,承受着更大的困难。 就在这个时候,天幕上的画面出现了一个铁鸟,就正当各朝百姓惊叹这铁鸟怎么也会飞的时候,他从天空中投下了一个蛋。 三天后,这架铁鸟又在另个城市投下了一颗铁蛋。 随着铁蛋的降落,视角来到了城市上方,随着一道白光,整个城市出现了世界末日一样。 无数的人被瞬间汽化,就算没有被汽化的人,也因为核辐射、高温等等后遗症痛苦的死去。 看到天幕上这种画面,各朝的百姓更加的担心,这种情况出现在后世的华夏。 随后他们感觉到不对劲,如果真的出现在华夏,这背景音乐怎么那么欢快? 这个时候他们心里有了一个猜想,这铁蛋爆炸的地方有可能就在倭国。 只是他们没办法确认,只能纠结着看天幕。 《小李:那一天,倭国广岛的天气非常舒适,体感温度在20度-6000度左右。那一天,广岛的大街上充满了热心市民,满大街随处可见的熟人。》 《外地人:那一天,街上都是熟人,[看]》 《等着我:乱说,哪里是熟人?不是感动融化的人[捂脸]》 《御兔:倭国人还很没礼貌当时街上全是熟人但见面愣是一句招呼都不打[看]》 看到上面的信息,各朝百姓才把心放在肚子里,随后就是高兴。 看了上一个视频,他们才知道后世的华夏有多么不容易。 现在这个罪魁祸首,遇到这样的报应,实在是罪有应得。 虽然各朝的百姓不知道6000度是多少,不过看视频里面的画面,他们还是明白那是一个极高的温度。 对于后世评论调侃,他们都变成了熟人,他们也能理解。 可不就是熟人,熟透了那种。 对于倭国得到这样的结果。各朝的百姓很是高兴。 家里富有的百姓,更是在家里放起了鞭炮。 《思思:给这个背景音乐点14个亿赞[赞]》 看到这个评论,各朝老百姓也是哈哈大笑。 好日子,这天可不是好日子吗? 视频的画面,配上这首欢乐的歌,在他们看来简直是绝配。 《小桥流水:我只想知道邱小姐什么时候过去。》 看到这条评论,各朝百姓又好奇了起来。 他们也想知道的邱小姐是谁?为什么要去那倭国? 《我和土地:这个景象,我华夏优秀诗人早有预言:大蘑菇烟直,尝核落日原。》 各朝的读书人看到这首诗,都嘴角抽了抽。 这作诗的水平实在是太次了,不过看到天幕上的场景,他们又觉得和这很般配。 甚至有的是读书人,看到如此的场景,很想赋诗一首。 《兔子:实在是太残忍了[流泪][流泪],怎么能这样呢,但我的嘴角不禁上扬[看]。》 《虾米:我的泪腺很浅的,一般看到天灾人祸的事情我都会不自觉的流泪,为什么看这个视频没有一点感觉,也没有怜悯感呢?》 各朝的武人,看到天幕上的评论,他们抽出了自己的39米的大长刀。 天幕上的情景残忍吗?是,非常的残忍。 如果不是看到上一个视频,他们会很直接的告诉人们,这个场景很残忍。 可是当他看到倭国对华夏做的伤害,他们觉得这个残忍的情景,再残忍10000倍也不够残忍。 当看到评论最后,说自己嘴角上扬的时候。 他们才觉得这后世之人真会玩。 秦朝。 秦始皇看着天幕上爆炸的原子弹,他愣在了那里。 他没有想到,这后世的武器威力竟然如此之大! 这次他没有找墨家子弟,因为他知道,这种东西不是他们大秦现在所能拥有的。 同时看到爆炸后的倭国,他心底的怒气也少了一点点。 汉朝。 汉武帝刘彻愣愣的看着天幕,他有些不敢相信这就是后世。 虽然在他看来,后世有着各种各样的奇怪的物品,战争方式也许有一些改变,可是现在这种改变,简直让他不敢相信。 同时他也赶紧吩咐了下去,让那些工匠们,多加关注天幕,有什么学习的地方赶紧学习。 唐朝。 李世民和众大臣看完天幕上的视频和评论,才把自己担心的心放到肚子里。 这样的武器,在他们看来,只怕也只有天上的神仙才能够拥有。 后世的人们可以拥有,肯定有的,比你神仙的技术。 就像那开始出现的铁鸟,就还从来没有听说过。 他们也不祈祷着自己拥有这样的技术,更多的担心是后世的华夏。 走没走出自己的低谷?重新站上世界之巅。 明朝。 朱厚照看到这种武器,非常的想要。 他觉得自己如果有这样的武器,只怕自己这倭大将军之名,已经名副其实。 自己也不用策划什么攻打建奴,攻打那倭国策略。 不过想想那技术,你自己也就隔了一个朝代,三四百年的时间。 他觉得如果让工匠们研究研究,也许会弄出来一些成果。 想到这里,他就调动了一些资源,拨付给了那些负责研究武器的工匠。 (本章完) 第57章新兵、入营! 【愿你离开时是稚气未脱的少年,归来时一身硬气铁骨铮铮!#新兵入伍】 画面中是一个个身穿军服的人,他们排着整齐的步伐,昂首挺胸向前走着。 周围围满了欢送的队伍,甚至很多人露出了羡慕的眼光。 各朝百姓看到这里,他们也露出了羡慕的目光。 他们很早的时候就知道,这后世的军队和他们的军队不一样,这后世的军队竟然会主动帮助百姓重建家园。 那时候他们不理解,后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军队? 要知道,从古至今还从来没有这样的军队。 当他们看到了后世所受到的苦难,他们慢慢的理解为什么后世有这样的军队! 也许只有这样的军队,才能在国家危难的时候挺身而出。 也许只有这样的军队,才值得后世百姓信赖。 如果他们在后世,也是更愿意相信这样的军队,加入这样的军队。 秦朝。 秦始皇看着天幕上的新兵,他很是高兴。 相比软弱的清朝,后世的军队才符合他的胃口。 他看天幕以前的视频,开始的时候如果对后世的军队还有所不了解。 那么现在看过后世那么多视频,他慢慢的了解后世的军队。 这是一个有信仰、有目标的军队,也是一支拯救国家于危难的军队。 也许他们心里没有他这个皇帝,可是他们心里有着百姓。 秦始皇相信,这样的军队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不过他们心里没有自己这个皇帝,还是很让秦始皇心里很是顾虑。 毕竟自己才统一六国没多久,如果大秦有这样的军队,只怕不是好事。 想了很久,他叫来了李斯。 秦始皇觉得他这个臣子那么聪明,肯定会为他想出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李斯来到秦始皇的面前,面对秦始皇的问题,他沉思了一会,才开口道:“陛下既然建那百家学院,何不让这士兵和那些学子一样,接受那忠君爱国的思想。” 顿了顿,李斯又接着道:“如果陛下有着这样的军队,只怕这天下,我大秦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汉朝。 霍去病看到天幕上的入伍人员,表示非常想要。 如果他看前面的军队帮助百姓,理解了军队的作用以及责任。 看到学生们军训,他理解后世的训练方法。 当这次看到新兵入伍,他才明白一个军队怎么才有更高的战斗力。 他带领的军队将要深入草原,随时可能牺牲,需要的就是这样的队伍。 唐朝。 程咬金看着天幕上一个一个青年,他表示他也非常想要。 虽然这些兵年纪都不大,在他看来却是一个个好苗子。 如果在他程咬金手下当兵,他程咬金觉得,他们在自己的培养下,肯定能够成为一个一个的精兵。 同时他也想起了,这天幕上的训练方法。 现在大唐正是要攻打那高句丽,不知道天幕上的练兵方法能不能适用。 想到这里,程咬金来到了校场,对一批新征募过来的士兵使用了天幕上的训练方法。 宋朝。 岳飞看着天幕上的新兵入伍,他想起了他才去兵营的时候,他也如这些少年一般。 只是这大宋的形势越来越差,让他无力回天。 不过,他相信自己的队伍,早晚会收回那旧河山。 因为他带领的队伍,有着天幕上那些士兵一样的心性,一心只为收回这破碎的山河。 明朝。 朱厚照看着天幕上的军队,他想起在应州的时候和他同吃同住的士兵。 如果没有他们,就不会击败那鞑靼的小王子,让自己那威武大将军名副其实,也不会达成那应州大捷的称号。 朱厚照想了想,决定把他们抽调过来,一起去攻打那建奴。 他相信这些士兵,肯定能够让自己的‘镇倭大将军’名副其实。 而且现在整个大明因为天幕都动员了起来,朱厚照相信这天并不会太晚。 清朝。 左宗棠看着天幕上的新军入伍,让他回想起来了,自己要收复新疆的时候。 也就是这样一个个年轻的子弟,是他们用自己热血才能让他顺利收回了新疆。 虽然这新疆收复了,可是他们中很多人却留在了这里,左宗棠觉得他对不起他们。 想到这里,左宗棠眼角流下来眼泪。 可是他没有后悔,他清晰的知道,如果自己不去做,这新疆就再也不属于华夏。 他不能让祖宗的土地轻易的失去,也不能忍受这华夏一直被那些洋鬼子欺负! 《远走他乡:新兵下连,老兵过年[流泪]》 看到这条评论,各朝的百姓不是很懂,这是什么情况。 各朝的老兵表示理解,自己才当兵的时候吃的苦,现在可熬到老兵了,这种苦怎么也得在新兵身上看到,自己才不觉得那么苦。 《阿伟:哎,报名参军了5次,奈何身体原因去不了。[尬笑]》 各朝的士兵对这个评论很是不理解,这当兵还需要报名吗? 不都是朝廷那些官员们强制征募吗?难道这后世还和自己这里不一样? 不过想到后世那么多人口,他们也能理解了。 《凉夜听风:想象他们才多大,天灾人祸都是他们挡在我们前面,如果不去当兵在家我们都宠着呢,唉!看不惯听不惯哪哪天灾他们冲在第一线保护我们[流泪]》 看到这条评论,各朝代百姓知道了,为什么这后世百姓那么拥护军队。 这样的军队,就算他们也会拥护。 《月影随风:看到他们入伍,我就想起几年前我入伍的样子,真想再入伍一次,可惜了,没机会了!加油!热血少年!》 各朝的百姓表示,看到后世的军队,他们也想加入。 这样的军队,才有目标,有思想,才能够保护家人。 《天空之城:从这一刻,你就是顶天立地的男子汉[赞][赞][赞][强壮][强壮]》 是啊!各朝百姓对这条评论很是赞同。 只有这样守护百姓的军队,才会让人成长,成为真正的男子汉。 陆风看完这个视频,狠狠地给这个视频点了一个赞。 这样的视频真的令他热血沸腾,如果不是自己条件不允许,他也很想去军队锻炼下。 只是他也没办法,现在更是懒得动都不想动。 热血过后,陆风又滑动了手指,看起了下一个视频。 【美帝:我想你们和我一起拼命,为啥伱们主打一个搞笑?#黄海军演#东海】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