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印记》 001、朦胧中 我今年三十岁,有个稳定的工作,对我不知道算好还是算坏的老公,还有一个三岁四个月大的女儿。 双方父母俱在,只是因在外地工作之故,一年回家的次数一只手也数的过来。 这并不是说我们就不孝顺,具体是为什么我也说不上来,大概还是钱占了主要原因吧。 因为我和老公两个人坐高铁每回家一个来回得一千多块钱,这将近是我老公每月工资的三分之一了,虽然我的工资要比他高一点,可也经不起这样消费,自然回家次数就少了。 当然也许有人会说你可以不坐高铁,只坐普通的火车就行啊,这样钱不就少了吗?我们之所以选择坐高铁而不是普通列车,那是因为普通列车要比高铁多出两倍的时间。 作为一个普普通通的打工仔,好不容易等到公司放上个两三天的假,自然是希望能多点时间与家人相处。若是坐普通列车回家,在车上就得浪费掉两天,在家里能呆的时间也许就只有一顿饭的功夫了,那这样回家还有什么意义呢? 时间一天天过,眼看2017年又只剩下两个月了。去年过年在家,与兄弟姐妹、亲戚朋友坐在一块聊天,再对比了一下自己家的情况,心里不免有点惴惴不安。 可一离开家回到工作岗位,这种不安又消失不见,安于现状了。只能感叹一声,‘自己这辈子估计也就这点出息了。’ 说到这辈子,想起前几天部门经理说她有个同学在澳大利亚开了一个旅行社,以后谁要是想去那玩,可以跟她说,有免费的地方住。 我们部门另外两个同事说没钱去,而我接了句我这辈子估计是没机会了,然后引起了其他三人一阵热议。最后办公室里虽然开着空调,而我却出了一身汗。 是啊,我才三十岁,若是这辈子只能活个六十年,那也还有三十年的时间,怎么就能确定今后的三十年里我就去不了澳大利亚呢? 所以说人啊,还是不要轻易地说这辈子怎么样怎么样。趁着现在年限正好,只要是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能做的就去做了吧。 我一直有个心愿,总想着要是能将自己身边发生的一点一滴都记录下来就好了。可惜我是个没有多少毅力的人,之所以现在动笔写,也不知道受了什么刺激,突然就觉得人生真是无常,说不定哪天在我自己身上就发生点什么。 现在只是在空闲时间写写字,既不影响工作又不影响生活,为什么不完成这个心愿呢?不管记录的好不好,总归是自己最真实的经历与感受。 都说男人、女人只有在自己做了爸爸妈妈之后,才会懂得为人父母之心。 我小时候一直不明白为什么爸妈对我们姐弟几个的态度不一样,甚至曾一度怀疑自己是不是他们亲生的,其实有这种想法的人应该不在少数吧。 随着自己逐渐长大,现在自己也做了母亲,才明白其实没有父母会不疼爱孩子的,只是大家表现爱的方式不一样,自然孩子们的感受也不一样吧。 说到小时候,不知道还有多少人记得小时候的事的,反正我是不太记得了。只记得那时候家里很穷,房子还是那种土坯房,一下雨就会漏水的那种。门槛很高,3、4岁的小孩子抬脚根本迈不过去,每次进出都只能爬。 家里又只有奶奶一个大人,她每天要忙着我们三个小孩子加她自己的一日三餐,还要做着家里所有的家务,饲养鸡、鸭、牛、羊。 我们三个小孩衣服弄脏了,她根本没有时间帮我们换。以至于每到下午五六点洗澡的时候,三个人都是脏兮兮的。 奶奶一边给我们洗澡一边骂,骂的什么不记得了,无非是不听话,衣服弄得那么脏,害得她洗也洗不干净之类的。 奶奶是个很坚强也很睿智的女人,她的一生也算是传奇了。 小时候是别人家的童养媳,生活可想而已。两次嫁人,共生了11个孩子,可惜前面生的大多数都夭折了。 比较深刻的,应该是4、5岁那时候的事吧。也不知那年我是4岁、还是5岁,当时在外打工的妈妈突然回家,具体是几月份不记得了(后来我才知道是因为小舅舅在广州做传销,将我爸爸也给骗去了。当时家里只有奶奶、爸爸、我、四姐、还有个比我小3岁的弟弟,三姐则是住校。小舅舅每天给妈妈打电话,妈妈没办法才回来的)。 她抓了一大把糖给我,是什么糖也不记得了,大概记得那时候的自己很高兴。 若说不是因为糖的缘故高兴好像有点矫情,小孩子嘛,谁不喜欢。特别是除了过年,其他时候从来没吃过零食的我们几姐弟来说。 还有就是我都长这么大了,还是第一次近距离与妈妈接触。不像现在的小孩子才两三岁的年纪就聪明的厉害,我记事很晚,以至于被人怀疑会不会是个小傻子,这点已经从家人那得到了印证了。 从记事起每天接触的人就是外婆、大舅舅、大舅妈、表哥、奶奶、爸爸、姐姐、弟弟,唯独没有妈妈。 我妈共生了七个小孩,六个女儿一个儿子。我三姐出生那年开始实行计划生育,她后面出生的四个孩子包括我在内都属于超生。 可能当时封建迷信,也有是外来人的原因,总觉得没有儿子家里就断了香火,就一直生一直生直到弟弟出生。正好三姐出生那年国家开始计划生育,所以四姐、我、妹妹、弟弟都算是超生的。 妹妹被送给别人家养了,只是我并不知道,还以为家里只有六个小孩,而我是最小的女儿。因为计划生育的缘故,本来还算富裕的家被罚没了。 听后来奶奶她们聊天才知道当时计划生育是有多厉害,家里养的猪啊、牛啊、鸡鸭啊,全被计划生育的工作人员收走了。家里的木箱子、衣柜什么的甚至是房子的大梁木都被拆了下来,整个房子晃悠悠的,大风一吹,随时得担心它倒下。反正是家里能用的上的全没了,而爸妈就一直在外面躲,生怕回家就被计划生育的人给抓去。就连大年三十回家吃顿团圆饭,都是奶奶在外面把风。 当然我没有批判计划生育的意思,只是因为现在放开了二胎政策,大家聊天时说起了爸妈当年躲计划生育的日子。每次说起那段日子,不管是奶奶还是妈妈都是语音哽咽,听得我们心里也是难受。 可是再怎么难受,终究没有亲身经历过,也就体会不到她们所吃的苦,顶多就是陪着唏嘘一下而已。 后来问过他们为什么非得生个儿子,为了生儿子受了这么多的苦。奶奶说因为我爷爷是逃难来的,在这个村里是外来户,自然是很受欺负的。 据说我爸妈结婚办酒席时村里人连一个装菜的盆都不肯借,更别提后来在村里买地盖房子的事了。 村里有一座空房子要推倒重建,由各户人家投标,谁家投中了就谁家交钱买地。正好是我们家投中了,结果村里二十多户人家,每户人家在那个大门上挂了一把锁,不交钱就不给开锁。 说是要六百块钱,而当时我家根本就拿不出来。还是大姑父在市里拉板车跟工作队里借了六百块钱买的地盖房子,也就是我们现在的家。 有天晚上吃饭,妈妈只炒了一个辣椒,我跟弟弟嫌弃不吃饭。大人们就说我们身在福中不知福,有吃的还不吃,他们那时候想吃都没得吃。奶奶与妈妈就讲起来他们那一代小时候的事情,听她们说完才觉得我们小时候过得还是很幸福的。 002、忆童趣 周末天气真好,带着女儿来到江边的草坪上。她自己跑来跑去,很兴奋的样子。我有点理解不了只是一个空荡荡的草坪而已,有什么好玩的,每天都闹着要去河边玩。 转念一想,又觉得女儿玩得那么高兴完全事出有因。 每周一到周五,她得去幼儿园。周六不用去学校吧,我和她爸爸又得上班。没时间陪她,只能另外出钱请别人带着。 就算是这样,别人还不一定愿意给你带。 我自己还好,每周固定星期天一天休息,她爸一个月才休息两天。 有的时候到休息日了,老板一句话,休息就没了。 好不容易等到星期天我不用上班,自然是女儿想去哪都带她去了。 现在的小朋友都是2、3岁就上幼儿园,可供选择的学校那么多。完全看父母怎么方便怎么选,哪像我们小时候。 我自己是六岁那年直接上的小学一年级,当时根本就没有幼儿园之说。 学校早上八点钟正式上课,而我在8点之前已经做了好多事情了。 早上天一亮就得起床,和村里的小朋友一起去放牛、放羊,同时还得带个竹篓镰刀打猪草,或者是带把刀去砍柴火。 小学上了五年,五年来几乎每天都是早上放牛、放羊、打猪草、砍柴,白天上学、下午放学之后又得去放牛、放羊。也有例外的情况,那就是每年的年初一或者是下雪的天气。 一年中比较好玩的时候应该是秋收之后吧,因为这个时候不用担心牛羊跑到别人家的稻田里去吃稻谷。也就不用一直牵着它们,可以去玩自己想玩的了。 下六子棋、打扑克、钓鱼,玩得最多的还属做饭。 我们一行五六个小孩子,分工合作。有的带米、有的带油、盐;有的带点家里种的菜,白萝卜或者是大白菜,加上自己钓来的鱼,就这样凑起来可以吃一顿饭了。 至于锅的问题,很好解决,带一个铝壶。而烧饭的灶,就更简单了。 捡几块石头堆起来,将泥巴和水后堵住石头之间的缝隙就行了。 味道好不好的也没人管它,能吃就行。特别是几个小孩子一起吃,或者说是抢更合适。 有意思的一件事还属收稻子那几天,各家稻子收完,有些麦穗上还有稻谷,我们就将这些麦穗捡起来放在一块,差不多之后男孩子一点火,只听见噼里啪啦的响声,不一会香喷喷的稻米花就做好了。 也许是小时候这种稻米花吃多了,以至于我现在根本就不喜欢吃爆米花。 这些都是比较常见的,当然我们也曾干过坏事。 比如偷点人家种的红薯拿去烤着吃;又或者是别人家的花生还没熟就被我们给拔了。 还有只顾着钓鱼,忘记看着牛羊,它们把别人家菜园子里的菜全给吃光了,被菜的主人告到家长面前,回家后就得挨一顿训。 这些都是小事没什么特别的,要说特别的事情还真发生过一件。 那就是捕杀到一头野猪,对于五六岁、最大的也不过十岁的小孩子来说应该算是大事了吧。 说到野猪的事情就不得不先说说山里的这条水渠了,要没有它我们这些小孩子也不能做了这件大事。 村子里有个水电站,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建的,反正我记事起就有。 水电站每次发电所需的水都是从一个比较大的湖泊中引过来的,湖泊在一座很高的山顶上,离水电站隔了好几座山。 也不知道具体是什么时候,据说是全国搞大集体的那段时间修的水渠。 水渠全部用水泥粉砌,有一米多宽,一米多高,弯弯绕绕的、十几公里长,从山中穿插而过。 渠道上是平整的,可供人过,另一边却全部都是峭壁。 峭壁上长着各种各样的杂草,另外有些地方是油茶树。 油茶树上结的茶籽有的能摘得到、有的伸出峭壁的就摘不到了。 从湖泊下来沿着渠道一直走,尽头是个呈梯形状的蓄水池,而发电站就位于蓄水池所在的山脚下。 蓄水池与山脚下的发电站两者相差有几百米高,从山脚下的水电站到山顶的蓄水池,人们修了一千三百三十四步阶梯,阶梯中间安着一根根的水泥管直接连到蓄水池的一侧。管子有两个七八岁的小孩才能围抱住那么大,外侧涂了一层红漆。 蓄水池的一侧用钢筋做了个闸门挡着水泥管口,以免蓄水池里一些比较大的枯枝烂叶随水流进到水泥管里将水泥管给堵塞了,每次发电站发电时很远的地方都能听到哗啦啦的水流声。 我们每次赶着牛羊从蓄水池的旁边经过时,都提着一颗心,生怕牛羊挤来挤去掉蓄水池里就弄不起来了。 平常水电站不发电的时候整个渠道几乎是干的,我们这些小孩子就经常跳下去在里面玩。 蓄水池很深,即使是水电站不发电,平时天上下的雨水、加上峭壁上石头缝里的水,流入蓄水池,使得蓄水池一年到头都不会干枯。 水不深,还有挺厚的淤泥。男孩子会下到蓄水池里游泳,有的时候还能抓到泥鳅、黄鳝、鱼等。 从水电站沿着阶梯往上爬直到蓄水池,再沿着渠道一直走到那个湖泊,打开湖泊这边的闸门,湖里的水就会通过水渠到达蓄水池了。说起来是很简单,然而毕竟是从几座山里修通的水渠,我想在修建时肯定是花了很大的力气,也要克服很多的困难吧。 山下的稻田灌溉,大部分时候都是从这个蓄水池里引水下来的,因为这个稻田灌溉的问题,经常能听到村子里的人吵架。 那天有七八个小孩吧,像平常一样赶着十几头牛羊去到渠道上。正好那天是山下水电站发电的日子,等我们早上赶着牛羊到达渠道时,水电站的工作人员早就到湖泊那放了水下来,而且一米多高的水渠都快满了,有些拐弯的地方还溢出来。 我们赶着牛羊经过离蓄水池不远的第一个拐弯处,牛羊过去了,人还没过去,就听到砰的一声响,有东西掉水里的声音,而牛羊都往回走。 003、说往来 我们以为是谁家的牛羊掉水渠里去了,赶忙跑过去看,竟然是一只全身黑黑的野猪正在水渠里往我们这边来,看着还挺大的。 应该是野猪正往我们这边来,看到这么多牛羊后不是往回走而是想跳到对面的油茶山里去,却正好撞峭壁上掉水渠里了。 我们看到野猪都兴奋了起来,赶紧将牛羊赶着继续往前走,人却跟着野猪的方向跑。 那野猪在水里游,脚没着地,一直在试图找地方跳上来。 我们岂能容它上来,拿着手里的棍子、刀啊在它面前乱晃吓唬它、追着它,等它进了蓄水池了才开始叫大人。 要说那时候也是天真,都没想过万一这猪要是上来了咬我们怎么办。 反正我是没想到要害怕,就一直拿着手里的刀追着它跑。 山下大人听到小孩子在山上喊,以为有人掉水渠里去了,一个个的赶紧跑上山。 来了十多个人,看到蓄水池里的野猪都觉得很意外。 野猪还在蓄水池里乱晃呢,大人们也顾不得教训孩子们胆大了。 有的拿棍子、有的拿刀在蓄水池的两边赶着它回水渠里。 所有人都追着它跑来跑去,折腾了好久,最后看它没力气了才将它从水渠里捞起来绑住抬下山了。 小孩子们也跟着下山,牛羊暂时不管它。 下了山后,来到村里的晒谷场。分配人烧水的烧水、杀猪的杀猪。 猪是我大舅舅杀的,那时候他们家在学校旁边开了个店卖猪肉。 杀的时候五六个大人才抓得住它,还放了一挂鞭炮。 说是外面抓的野猪,得放鞭炮去去邪气,不知道是不是迷信。 处理完之后称了下有二百多斤肉,按每家人数多少分掉了。 我们几个小孩每人另外分了两斤多,说是奖励,那天家家户户就像过年一样热闹。 自从那天打过一次野猪后,山上就多了很多打猎的人,早晨、傍晚去放牛时经常能看到他们带着好几条狗在山里乱晃。 时间久了渐渐地那几座山也被我们摸熟透了,哪个地方有水可以喝,哪个地方有哪些果树可以摘,哪座山里有几条小路可以穿插等都知道的一清二楚。 再去放牛羊时就很少会一直跟着它们,都是到了渠道上就任由牛羊自己吃草去。 等快要回家时再去找自家的牛羊,一般沿着渠道走就能很快找到,有的时候还是得进山里找,也有找不到的时候。 进了山你就根本看不到牛羊的影子,全部都是各种各样的杂草,比人高出不少,只能根据牛羊的脚印去找。 有的人家就在牛羊的脖子上挂个铃铛,老远就能听到铃铛声,找起来就省事了很多。 大概两个小时吧,也不管牛羊有没有吃饱,此时都得回家了。 回家后有的时候饭没熟,就只能饿着肚子去学校,上完早读再回家吃饭。 这是最常见的,偶尔也有吃完饭再去学校的。 还有的时候是端着碗饭边走边吃,等到了学校正好饭也吃完了。 我们家是一日三餐都吃米饭,那时候没有电饭煲和高压锅。先拿铝锅把米煮熟,之后把米汤倒出来,拿另一个锅蒸熟。 米汤一般都不会倒掉,打一个鸡蛋,再放点盐进去,就是一份挺有营养的早餐了。 当然这份早餐可没我们小孩子的份,是要给家里的主要劳动力也就是我爸吃的。还有一个有份的人是奶奶,妈妈每次都会给她也做一份。 四姐比我大一岁,也就比我早一年上学,她在上课的时候我就背着弟弟在她们教室门口听课。 可没有小说里那些情节,说正在上课的老师看到窗户外有人听课会停下来叫她进去听。 我记得自己的待遇是,她们老师走出来说快走开走开,你们在这晃来晃去,干扰她们上课了。 因为她说这话的语气很凶,以至于后来自己上学之后,一看到她就怕,哪怕她根本不是我的任教老师。 而且小学二年级的时候六一儿童节,学校里选了7、8个女孩子去中心小学参加活动,我也是其中的一员。 那段时间,每天下午下完课后被要求留下来练习跳舞,歌名叫千牛花。 就记得两句歌词了,小小千牛花呀,开满竹篱笆呀。 竹篱笆是我们那常见的东西了,几乎每家的菜园子还有田埂上都插着,防牛羊、防鸡鸭。 那个老师负责教我们跳舞,她总说要手腕用力、手腕用力。 我当时根本就不知道手腕是指哪个地方,又不敢问,只能一边挨着批评一边受着四姐的嘲笑。 每次听到她笑我,都恨不得打她一顿。可惜我每天都要被她欺负个好几遍,早就有‘奴性’了,根本不敢对她怎么样。 好不容易到了六月一号那天,换上了新衣服。 这还是我记事以来唯一一件新衣服,之前都是穿前面几个姐姐的旧衣服,谁叫我是家里最小的女孩呢。 那年妈妈自己做包子卖,可是我和四姐从来都没吃过。说是要留着去卖钱,当然弟弟肯定是吃过的。 托要去表演的福,我们俩总算吃到了自家卖的包子。说出去估计没人信,可事实确实如此。 拿着包子边走边吃,到了学校包子正好吃完。现在一点都不记得当初那包子是什么味道了,不过那时候肯定是觉得非常好吃。 我们俩姐妹到学校之后,其他人也都来了,有两个都已经化好了妆。 我是觉得化了还不如不化好,就是拿口红在脸中间涂红,涂完以后的效果是真不怎么样。 可惜我根本不敢提意见,只能任由自己的脸也被涂得花里花哨的。 也是托这次参加表演的福,这是我第一次出‘远门’。之所以远门两字打引号,那是因为去中心小学步行也就一个小时左右的路程,根本算不上远。 可是对于一个连镇上都没去过的人来说,那就是远门了。 心里那个激动,真是没法说了。四姐拿白眼瞪我,说我少见多怪。我难得的顶了她一句,你不也一样么,装什么。 “你说什么?” 四姐说这几个字的时候,眼睛是斜着的,手也已经到了我的头顶。 你说这种情况下我还能说什么呢,只好赶紧求饶说自己错了。 004、道人情 比赛结果并不理想,因为报幕的那个学生可能是太紧张了,将我们准备的两个节目名字报错,导致一部分人跳的是这个舞蹈,另一部分人跳的又是另外一首。 结果可想而知,回来后老师们没说什么,我们也没说什么。 那个报幕员反倒哭得什么似的,弄得别人还得安慰她。 我是没有去安慰她的其中一人,一来轮不到我;二来我也不愿意。没什么乱七八糟的原因,就是不愿意。 我是那种直来直往的性子,有什么说什么。 四姐老说我这样很容易得罪人,让我别那么死心眼。 即使是不喜欢人家,嘴上或者面上别表现的那么明显。 我一直都很听她的话,只是随着慢慢长大,听她话的程度就越来越浅,因为她的有些做法我实在是不赞同。 我们两人起争执的次数就越来越多,她又不能像小时候那样将我蹂躏一番。 气得她只能说,“你这个死脑筋,一点也不通人情,我是不管你了,看你到时候怎么办。” “该怎么办怎么办呗。” “你……看看你这什么态度。好、好、好,我算是白为你操心了。以后我要是再管你,我就跟你姓。” “你本来就跟我一个姓。” “……” 说到人情,我觉得有必要先说说我们家。 在村子里,我家属于外姓人家。虽如此,在村里却算是个大家族了。 包括奶奶第一次嫁的人家家里带过来的一儿一女,我爸就有八兄妹。可惜那边的儿子只长到十五岁,跟着人家去游泳溺死了。 我爸是老六,四个姐姐,两个妹妹。那边带过来的姑姑叫什么名字我不知道,按排辈是我们的大姑。 这边的姑姑取名都有一个秀字,分别是兰、陆、运、华、庚。 弟弟调皮不听话,爸妈教训他时,奶奶都会护着。 说小时候我爸还不是特别调皮,家里几乎每天都得上演一出全武行。我弟弟这样的跟爸爸比起来简直就是小儿科,弄得我爸特没面子。 大姑嫁到离我们家不远的一个村里,走路也最多需要半个小时的时间,生了三个儿子一个女儿。 大姑父我没见过,应该是我尚未出生人就死了。 二姑、四姑还有小姑三人嫁在同一个村子里,一个在村头、一个在村尾,另一个则在村子中间。 三姑、五姑也是嫁在同一个地方,三姑姑家要远一些。 二姑丈是篾匠,谁家需要新做点竹篓、竹床什么的都找他,他们生了两儿两女。 三姑丈是砖瓦工,他们生了三个女儿一个儿子。 四姑丈是帮人杀猪的,他们有一个儿子两个女儿。 五姑丈是木匠,他们有一个儿子一个女儿。 五姑姑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不过与我家的关系还是与姑姑在世时一样并没有多大改变。 哪怕是后来五姑丈另娶了,他们俩偶尔有空还是会来我家看看我奶奶。 小姑丈好像不懂什么手艺,他们只生了两个儿子。 这么一算我奶奶光外孙外孙女就有十九个。 而我外婆也生了七个小孩,两个儿子,五个女儿。 我妈是老四,大姨嫁的地方,比我的初中学校还远,算得上是真正的深山老林里。 大姨父也是我还没出生就去世了,他们家有两儿两女,小女儿送给别人家养了。 凑巧的是小女儿嫁的人家,就是我们村子里的。 听说刚开始我大姨她们想去认她的时候,她自己不认,不过现在也认了回去。 姨妈们的名字也有一个秀字,分别是谷、米、罗、安、华。 那时候的人起名字好像都喜欢叫什么秀,我奶奶的名字里也有一个秀字,还有几个表舅妈的名字里也有。 二姨家有三个儿子一个女儿、三姨家一个儿子三个女儿、小姨家三个女儿一个儿子。 大舅舅家三个女儿一个儿子,小舅舅家两个女儿一个儿子。 我们家六个女儿一个儿子,这样算我外婆的外孙外孙女也有一二十个。 平常不觉得,这么一看队伍真的是挺庞大的,这还只是关系很亲的。 奶奶的娘家人也是很强大的一支队伍,村子分三个组,其中的一组几乎都算是她的娘家,只是亲戚关系论起来有的较亲有的较浅。 还有家门,虽然离的较远,平时不管有什么红白喜事我爸跟弟弟都会去帮忙,逢年过节的,两边都会互通往来。 我们家的辈分好像还挺大的,有次过年,一个四十多岁的叔叔到我家拜年竟然叫我姑姑,吓了我一跳。 还有奶奶的姐姐的女儿都有七十多岁了,也跟我们家是亲戚,每年都有往来的。 另外有次爷爷去镇上挑煤的时候在路上救了一个人回来,少数民族壮族人。 跟我们同一个姓,应该是认作爷爷的弟弟吧,我们见面都是叫爷爷的,关系好像还挺亲的。 他在我们这个村子里落户下来,结婚生子,育有一儿一女。 算是我们的叔叔跟姑姑,叔叔生了三个女儿一个儿子。 可惜的是有次叔叔婶婶在镇上赶集回来坐的拖拉机跟人家的车相撞。 婶婶当场就死了,叔叔虽活了下来,人却有点神志不清,在婶婶死后没几年就自己买炸药将自己给炸死了。 听我爸说当时他进去房间看到那个场面,血肉横飞的,让他好长一段时间想起来就吃不下饭。 留下四个孩子由他们爷爷带大,而姑姑嫁到了北冲组,姑丈也是砖瓦工,姑姑还是我跟我老公的媒人。 这些是直系亲属之外的亲戚,还有很多其他的,这么一算下来这亲戚关系还真不是一般的复杂。 再说回我自家,六个女儿,一个儿子,七姐弟都已结婚生子。 小女儿是前几年才认回来开始走动的,听说当时爸妈想去找她,可那边的父母不让。 前两年那边的父母却让我妹妹回我家了,说那边只有一个姐姐,没有兄弟,以后有个什么事没人照顾。 这不能算是现实,反而我爸妈他们很感激,是实实在在为妹妹考虑的。所以我们家的亲戚又多了两户,妹妹的婆家和抚养她长大的爸妈。 我们六个女儿取名淑,分别是梅、萍、珍、玲、园、英。 妹妹的名字,族谱上是英,我们还是叫她在那户人家的名字小梅。 大姐、二姐、三姐各自两个小孩,都是一儿一女,儿子大女儿小。 四姐、我、妹妹各自一个小孩,弟弟两个,都是女儿。 一排住的四户人家,我们家在中间,一边是小舅舅家,另一边是大舅舅家。 大舅舅家过去也是舅舅家,这个舅舅跟妈妈是三代以外的亲戚关系。 大姨家的小女儿就是嫁给了这个舅舅家的小儿子。 005、田园居 我们四户人家的房子是相连着的,就隔了个小小的水沟,对我们来说抬脚就是外婆家了。 所以每年过年听别人说去外婆家怎么样怎么样好玩,我是一点这样的感觉也没有。 有的时候吃饭,觉得家里的饭菜不好吃就端着个碗去舅舅家吃了。 舅舅家的人也是,觉得他们家的饭菜不好吃也会来我家吃。 谁家要是来了客人,家里煮的饭不够,直接跑到另三户人家连锅都给端了来。 奶奶比外婆大了八岁,她们俩人我记事以来好像经常较劲。 各自的儿子儿媳妇、女儿女婿、孙子孙女、外孙外孙女,甚至是今天吃了些什么都经常拿来做比较。 不过两人虽然较劲,真正吵架倒是很少,我的印象中就记得有一次闹得比较凶。 两个舅妈和外婆的关系都不是很好,特别是大舅妈,跟我奶奶的关系更像是婆媳。 听说是因为大舅妈生表哥的时候是我奶奶接的生,也经常帮她带小孩的缘故。 而外婆则是被外公娇惯坏了,什么都不会。 听说当初她根本看不上我爸,觉得我们家又穷,又是外姓人口,还是外公发话了,两家的亲事才做成。 外公算是村子里比较有名望的人,我妈每次提到他都很崇敬,可惜我没见过。 非但外公没见过,爷爷也没见过,那个时候又没有照相机,就连他们的墓碑上也只是刻了个名字而已。 说到村子,我们住的村叫反岭下村。名字是不是有点怪,也不知道这样起名的缘由是什么。 村又分好几个组,什么马岭背、余家组、高抗组、北冲组、易家组。 我家属于高抗组,只有二十多户人家。 是所有组中人数最少的一个组,还包括后来从大山里搬出来的几户人家。 村子里唯一一条公路,从市区出发,终点是一个叫水江镇的。 全程九十多公里,估计得有三分之二都是山路。 这条公路在我很小的时候是用泥土铺了一些石头修建的,仅够一辆汽车通过,弯弯转转,绕来绕去。 汽车每次开过,都是摇摇摆摆的。坐在车里得特别注意,一不小心就被甩摔了。 应该是我读初中了,这条公路重新修建。 加宽到可以四辆车一起经过,还铺了一层柏油。 公路的一边是山,有的山上种了油茶树、有的山上是一些竹子、有的是一些杉树、松树、板栗树等,还有一些各种各样的杂草。 另一边是一块块的稻田,稻田既有本村人的也有外村人的。 重修公路那年需征稻田时几个村子的人打过架,那时候我在学校读书很少回家,只是听大人隐隐约约地说过一些,最主要的原因应该是补偿不均吧。 稻田中间有条小河,或许还不能称之为河。 就是比一般的小溪要大点,村子里的人家还没装自来水时洗衣服、洗菜都在这条小河里。 早上一大早老远就能听到各家的妈妈们在河里洗衣服、洗菜时叽叽喳喳讲着各自的家长里短的声音,就跟赶集一样热闹。 平时水电站不发电的时候河里的水流不大,也很清澈,都能清晰地看到水里的鱼虾。 小河是从一片稻田中穿出来的,时间一长,河里的泥沙越积越深,河水也就越来越浅,所以每年村里的人都得轮流将泥沙挖掉保证河水不干。 小孩子们夏天都会在这条河里游泳,一去十几个,大小不一,当然我也去过。 只是第一次去就不小心让河水进到了耳朵里,也不知道是怎么弄的,因为这次耳朵进水,很是吃了些苦头。 刚开始耳朵里面有一些脓水流出来,当时没在意只是拿纸巾擦掉就了事了,直到耳朵开始疼才重视起来,那个时候已经上小学了。 村里人用几根杉木搭成了一座小桥供人通过小河,走起来一晃一晃的。 每次通过时大人都是牵着自家的小孩以免掉河里去。 修建公路那年这条小桥也重新修过了,用水泥钢筋修的。 安全是保证了,总觉得好像少了点什么。 小桥过来再经过一片稻田就是各家的房子所在了,二十多户人家,有的在公路这边,有的在公路那边。 隔得有远有近,零零散散的,没个统一规划。房子也是有的高有的低,有的好有的坏。 村子四面环山,几乎都是油茶山。 也有一些杉树、松树的,还有一些只长茅草没有树的。 我们炒菜用的油都是自家的油茶山上油茶树结的茶籽,经过去壳、晒干、粉碎、榨油、过滤来的,每家每户都有。 油茶山每年都得除草,寒露过后开始摘茶籽。 那时候家里的房子顶上是瓦片盖的,像稻谷、茶籽、花生、萝卜等需要晒的东西都是统一挑到公共的晒谷场去。 每天下午晒谷场上也是热闹一片,各家收各家的东西。 很多农作物都是自给自足,田里种水稻,土里种菜,还有红薯、花生、生姜、大蒜等。 几乎每户人家都会养猪、养牛、养羊、养鸡、养鸭,我家也不例外。 牛羊还好说,长得不一样很容易辨识。 鸡鸭就不同了,都长得差不多。为了好区分,有的人家就将鸡鸭的翅膀剪掉一些羽毛;有的人家在鸡鸭的脚掌上面拿针扎几个小洞;还有的人家是在鸡鸭的身上涂些不容易清洗的草汁。 鸡鸭都是放养的,有些人家一开始是拿竹篾做的笼子将鸭子关着放河里。 一来是怕与别人家的弄混了,也怕它们跑了不回家,更怕鸭子跑稻田里去祸害水稻。 每天傍晚你都能看到很热闹的场面:小孩子们赶着牛羊回家,有的还坐在牛背上,唱着牧童曲,就差身背一根笛子了; 妇人们呼唤鸡鸭回家的声音此起彼伏;男人们扛着锄头相伴回家;还有老人们坐在家门口等待子孙回家的身影。 天边的夕阳照耀着整个村子,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景象。 最有趣的是你能看到一大群鸭子晃悠悠的从水里上来,慢慢地踱步到小路上,然后因为大家去找自家的鸭子而闹的乱哄哄的场面,现在想来都觉得甚是很趣。 每年雨水季节,河里就会涨水,只要涨水,河里的鱼也就多了起来。 有些鱼还会游到路上来,孩子们拿着个渔网站路上就能网到鱼,这也算是一件很大的趣事了。 夏天劳作回来,大家凑在一起聊天,听取蛙声一片。 秋收后一般就没什么事了,这时候的女人们大多凑一起织毛衣、缝鞋垫等,男人们就凑一起打打牌、聊聊天。 村民们大多都很淳朴,你来我往的,相处的很融洽。 谁家有个什么红白喜事,都会主动帮忙。 因为从来没有什么化工污染,村子里的环境一年四季都很幽美。 早上一起床就能看到山上雾气环绕,要到半上午才能散去,隐隐约约地让人如处仙境中。 山顶与天空相连,一眼望去,根本不觉得天有多高,感觉它就在山顶上。 站山脚下抬头往上看,触目所及一片片的青绿,高低起伏相接,让人心旷神怡。 站山上低头俯瞰山脚,错落不一的稻田,若隐若现的房屋,悠闲自得的牛羊,戏水的鸭,觅食的鸡,打架的狗,追逐玩闹的孩子,土地稻田里忙来忙去的大人们,就连虫儿、花儿、草儿等都显得那么的有生命力,活生生一副诗词里的小桥流水人家。 006、经异事 也许是生活环境好,甚少污染,所以我们那边的人普遍长寿吗? 村子里有个老人90多岁了,说话中气却是特别的足。 一日三餐都得喝上最少二两白酒,酒是自己家用红薯酿的。 她每天都会从她自己家走到河对岸的我们家这边,一天最少要走个三趟。 她很喜欢说些鬼怪故事吓唬村子里的小孩子,特别是女孩子。 我那时候年纪小,不知道这世上到底有没有鬼,反正每次都会被她讲的故事吓着。 聊起鬼怪,我还真的亲身经历过一件奇异之事,到现在还记忆犹新。 奶奶嫁给爷爷时,带过来的一儿一女。儿子溺亡,女儿好好地长大了。 嫁到了一个叫中源的村子里,生了三个儿子一个女儿。 这位姑姑长什么样我是一点都没有印象,她去世的太早,现在也很少有人谈起她。 不过很多人都不会忘了我家有这么一位姑姑存在过。 因为她去世的那年我家发生了一件让人很不可思议的事情,至今人们提起来都是津津乐道地。 那年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有次吃饭时我奶奶的脖子里卡了一块鸡肉骨头怎么都咽下不去。 以至于什么都吃不了,话也不太说得清。 还好能喝点米汤,只是这样也不管什么用。 骨头一直卡着,咽不下吐不出来有四五天,找医生也没办法。 我妈和几个姑姑就到庙里去求菩萨许愿,说希望菩萨开恩,要是能让奶奶卡着的骨头下去到时候再来还愿什么的。 许完愿后她们求了一道符,回家后烧了。 将灰烬与开水混合在一起倒给奶奶喝了下去,结果没多久卡着的骨头真的就咽下去了。 这事使得村子里的人都说菩萨灵验什么的,后来有个什么事都会去菩萨面前许个愿。 就连我考大学我妈都去求过菩萨,还带着我一起。 这事过去后不久奶奶又病了,还病得很重,都起不来床了。 而我的这位姑姑也病得很重,也是起不来床。 村里有老人的人家都会很早就备好老人家的寿材,我家也是。 看奶奶这个样子,爸妈就请人将奶奶的寿材重新刷漆,放在二楼以便随时要用。 有天下午我和四姐一起放学回家,她拿脸盆装了一盆水放楼梯上准备洗头。 而我则带着弟弟在外面玩,爸妈跟舅舅、舅妈他们也在外面聊天。 就看到四姐披头散发,慌慌张张的跑出来,吓得不轻的样子。 她说正将头发散开低下头准备洗的时候,听到有人悉悉索索上楼的声音,就问是谁但没人应,只是还是有人在上楼。 她正准备跟上去看看,就听到楼上嘭地一声响。吓得她赶紧跑出来了。 四姐问爸妈谁去楼上了,叫他也不应应她。 也不知道在楼上干吗,弄得那么响吓死人了。 爸妈说没人上楼啊,大家都在外面。 可四姐却很肯定地说她没听错,就是有人上楼去了。 于是爸妈和舅舅、舅妈他们上到楼上一看,竟然是放楼上重新刷漆过的寿材盖子开了一条缝,四姐听到的声响应该是寿材盖打开的声音。 四姐一听,吓得差点没晕过去,以为自己是听到鬼上楼的声音。 大家都面面相觑,谁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村子里有个据说懂点命数的表舅,听说这事后,说是我奶奶的魂魄打开的。 她肯定活不了了,也许就是这一两天的事情。 要爸妈他们随时注意着,奶奶床前不能离了人,特别是今天晚上要有人一直守着。 谁都没料到的是大家守了一夜奶奶没事,第二天一大早这位姑姑的大儿子却穿着孝衣来报丧了,说是姑姑昨天晚上走了。 大家都很惊讶,因为医生说姑姑应该还能再过段日子的。 而这时却听到奶奶在房间里喊我爸爸的名字,就更惊讶了。 他们立马跑进去,看到奶奶竟然自己坐起来了靠在床头。 看他们进去,奶奶就问姑姑是不是来了,她说听到姑姑在床头一直叫她妈,可她却看不清楚人。 爸妈不敢告诉她姑姑昨天晚上已去世了,骗她说姑姑在家还没来,等下就去叫她来。 大概是病久了人有点糊涂,竟不记得姑姑也已经病了很久了。 奶奶问完后说饿了想吃东西,我妈她赶紧煮了碗面条给她吃。 吃完没一会就睡着了,看上去精神了不少,不再是那种随时要咽气的感觉。 等她睡着后大家才出去外面说姑姑去世的事情,很多人就说是我的这位姑姑替了我奶奶一命,所以奶奶才能活过来,以后必定是个长寿之人。 这件事情一下子成了村里人的谈资,茶余饭后都要谈谈自己的看法。 不知道是不是一种迷信,也不知道科学上有没有解释,也许就是一种巧合呢。 不过我家的寿材盖子是真的开了一条缝,我也亲眼看到过的。 我家这位姑姑那天晚上也确实是去世了,而我奶奶也是慢慢地好了起来,正如人所说太多的巧合也就不是巧合了。 奶奶彻底大好之后爸妈才敢告诉她姑姑去世的事情,她听了很伤心,也说是姑姑替她死的,觉得自己对不起姑姑的几个孩子。 姑姑的孩子就安慰奶奶说,他们的爸爸死得早,全靠外婆帮衬着他们一家才能过得这么好,妈妈肯定是很高兴能报答外婆的养育之恩的,让奶奶不要伤心,快点好起来才是。 虽然大家都这么劝奶奶,可她还是很伤心,好长一段时间都是浑浑噩噩的。 至于我四姐那次受惊吓后,这么多年过去了到现在她都还是不敢一个人到楼上去,更别提晚上在二楼睡了。 这可不是编故事,而是实实在在发生在我家的事实。 这件事情是我读小学三年级那年发生的,我还记得当时我的右眼皮一直在跳,等中午放学回家才知道姑姑去世了。 听人说左眼跳财右眼跳灾,也不知道这种说法有没有什么依据。 从那之后不管是在外读书还是在外工作,只要我的右眼皮跳我都会赶紧打电话问问家里人看有没有什么事情发生。 当时因为人小,并没有怎么放在心上,觉得过去了就过去了,没什么的。 随着年龄增长,这些事情反而很清晰地印在脑子里挥之不去,让我有把它们都记录下来的想法。 007、始上学 今早叫女儿起床时,未足三岁半的她非常委屈地说道: “妈妈,求求你了,我再睡一会。” 本想强制将她从被子里抱出来的,听到她这话,真的是很难受。 可是再不把她叫起来,我上班就得迟到了。 就我自己一个人带着她,就是想让她再睡会都不行。 于是只能一边哄她起床,一边想着明年是将她放在大姐家里,让大姐带,还是自己带着的问题。 女儿很乖,就算是困得眼睛都睁不开了,还是任凭我给她穿衣服。我以为她怎么也得哭闹一场的,她却哼都没哼一声。 穿好衣服,自己去刷牙,等我给她洗完脸,又收拾好我自己的东西之后,跟着我下楼去幼儿园。 因为已经8点多了,我本来想抱着她,这样可以快一点。 她却说我长大了不要妈妈抱,牵着我的手跑得很快。 我就这么被她感动得眼泪都出来了,又怕她发现,赶紧扭过头擦了擦。 到了办公室和同事们说起此事,他们都说哇,你女儿好懂事哦。 虽然是夸赞的语气,可我还是听出了他们话语里的不以为然。 这令我颇为气愤也让我明白了有些事情不是亲身经历过的,别人说的再怎么天花乱坠,你也体会不到当事人的感受。 她现在才三岁多,以后要上小学、初中、高中直到大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也不知道长大后的她会是什么样的,我有点迫不及待了。 好在现在上学的条件要比我读书那会好太多,最起码不用担心她会饿肚子。 我是在上学的时候饿过肚子的,那时候家里很穷。 每天吃的饭菜都有定例,若是哪一餐多吃了点,下一餐就得饿了。 这种情况读初一、初二的时候最多,读小学的时候还好,因为小学离家近,住家里。 小学一年级报名是四姐带我去的,当时报名为了省事,四姐将我的名字选了一个笔画最少的同音字,没有按照户口本上的来。 这名字一直用到高三快要高考了,老师说学籍上的身份信息要与户口本上记录的一样。 特别是名字,否则可能造成大学录取错误,让同学们核对自己的信息,两者不同的要以户口本上的为准。 正好我的名字就得改,可不是随便就能改的,得花钱。 我记得我是花了二百块钱改回来的,二百块钱对当时的我来说可是一笔巨款了。 小学学校离家不远,也就四五分钟的路程。 整个小学人数不多,从一年级到五年级总共也才七十多个学生,七八个老师吧。 那会学校还是那种木质的房子,上下两层。 上楼的楼梯也是木板做的,晃晃悠悠,走在上面就像在坐跷跷板。 房间也根本不够用来做教室还有老师的办公室,都是一个老师教几个年级的学生,一个教室里坐着两个年级的人。 可能是一个教室里一边坐着一年级,另一边坐着二年级。 也有的是一边坐着二年级一边坐着三年级这样的。 上下课的铃声也不是电动的,就是在二楼走廊那用绳子挂了一块像锄头那样的生铁,再拿根棍子手动敲而已。 这种现状一直维持到我读小学三年级那年,有一次,上午课间时间,很多学生下课后靠着栏杆推推嚷嚷的在那玩闹。 结果栏杆承受不了这么多的重量加上年久失修,不堪重负地断了,十几个学生直接从二楼摔了下去。 有几个人都受了或轻或重的伤,万幸的是没有出人命,不过也算是一个很严重的事故了。 教育中心勒令学校重建,一直到我小学毕业了才建好,只是这样一来我们这些学生就不能在一起上课了。 于是大家分散上课,都是在别人家里上的,有的在这户人家上课,有的在那户人家上课。 直到我小学毕业了,村子里都还没有统一修路。 从家到学校就一条很窄的小路,小路一旁是稻田,另一边是人家的菜园子,都用栅栏围起来了。 不知道是谁家养了几头鹅,每次都是在我们放学回家的时候拦在路上,一不小心就咬你一口。 菜园子这边不能过,只好往田埂上走了。 好几次掉稻田里弄得一身泥回家后又得挨大人的骂,于是我们几个小孩子就使坏,偷偷地拿着几根很长的竹枝围着那几只鹅打,打得它们没地方躲。 打的时候是觉得很痛快,可没想到的是鹅的主人跑家里告状了,结果自然是被爸妈给教训了一顿。 我还好,爸妈没打我,就只是口头上说说而已。 另外几个听说是挨了打,不过这之后回家路上倒是没再看见那几只鹅了。 这个算是我小时候干得比较出格的一件事了吧,至于其他的好像就是跟叔叔的女儿吵架那次了。 是小学四年级的事情,中午回家吃完饭后去到教室,她跟另几个同学在那嘀嘀咕咕的,看见我去了就散了。 我就以为在说我什么坏话,走过去问了她几句。 也不知道怎么就吵了起来,没多久她妹妹也跑来了。 一句话没说,她们两人就一直在那哭,搞得人家都以为我把她们两人怎么样了,老师还将我叫过去问话,在那说了我好久。 其实我什么都没做,就问了她是不是说我坏话而已。 可能是我看起来气势汹汹的,她们两个却哭的那么可怜,给人的感觉就是我在欺负她们。 也不想想平时我是多听话的一个人,从来都没跟人吵过架,何况她们是两个人。 从那之后我就很少跟她们在一起玩了,哪怕她们是我家的亲戚。 我爸妈还一直叮嘱说要我多照看她们点,因为那时候她们的父母都不在了。 后来虽然初中也是在一个学校读书,我跟她也是能不凑一起就不凑一起。 初中毕业后就没见过了,直到现在才重新联系。 可能就是没有人家说的亲缘吧,我跟她妹妹后来倒是相处的很融洽。 小学五年级是在另一户人家家里上的,我还记得旁边住了个驼背的阿姨,第一次看到的时候挺吓人的。 她的背是真的很驼,都快成九十度角了。 每天早上上学都能看到她端着碗面站在路上吃,下午放学后又能看到她背个竹篓打猪草,走起路来只看得到竹篓看不到人。 008、小学终 女儿从老家接过来之后,我每次去超市都会买上一大袋的零食放在家里备着。 想想都觉得现在的小孩真是幸福,吃的、穿的、玩的,哪样都不缺。 就算是这样,有些小孩还是不好吃的零食不吃,不好看的衣服不穿,不花钱的不玩。 我女儿也是,每次去了超市都要坐一下小火车,坐一次五分钟不到就要二十块钱。 刚过来那段时间,我有点摸不准她的性子,对她几乎是有求必应。 现在接她到身边快三个月了,对她几乎是了解透彻之后对她的某些要求就知道怎么拒绝了。 比如她要坐小火车,我就会跟说妈妈身上没钱了,等发了工资再带你来坐好不好? 她肯定是说不好,于是我就将自己的包递给她让她自己找,说你要是能在包里找到钱就给你坐。 她真的将我的包接过去全翻了一遍,不用想也知道她肯定是找不到钱的。 因为现在出门几乎都不带现金,有个手机就行。 她把包还给我,有点想哭。 我接回包,说,“你看,妈妈没骗你吧。” “可是我想坐火车。” “妈妈不是说了吗?等发了工资就带你来。” “不要,我现在就要坐火车。” “可是妈妈没钱怎么坐呀?” “爸爸有钱。” 我心里是又好笑又无奈,继续哄到:“可是爸爸没回来呢,要不你给爸爸打电话让他回来?” “好。” 于是我赶紧将手机给她,趁她打电话的时候没注意,抱着她离开小火车停放的地方。 有的时候走了没事,她一般都不会哭闹。 也有哭闹的时候,而且一闹起来你怎么哄都听不进去。 我就会很生气,想强制性将她抱走。 她却不肯,在我身上左拧右拐的,闹着要下去不要抱。 我抱不住她,只好将她放下来。 她一边扯着我的手往回走,一边哭着说我要坐火车。 我把她的手掰开,她抓不到我的手,就抓我的衣服继续往回扯。 行人看着我们,纷纷指责我怎么让孩子哭成这样也不哄哄。 我很想跟他们说是孩子不听话,但还是没说。 只问她要不要回家,你不回家那我先走了。 她知道我生气了,但还是说不回去,要去坐火车。 这个时候我就掰开她的手,让她一个人在那哭,自己走了。 她一边追我一边哭,一直到家了还在哭。 看着她哭得上气不接下气的样子,我又后悔了。 心想不就是坐一次火车嘛,给她坐一下不就好了,看她哭成什么样了。 不知道别人遇上这种情况是怎么处理的,也不知道自己这样的做法对不对。 我小时候哪有这些什么小火车啊、过山车之类的玩,就连零食都没得吃。 最多的也就是那种一毛钱一包的杨梅,一包里面没几颗。 这是要花钱的,不花钱能吃的东西有很多。 比如山里结的野猕猴桃;油茶树上结的果子;什么地茄子、糯米饭之类的等等。 不像现在,到处都是商店、超市,只要有钱,什么都能买得到。 我小时候还是挑货郎卖东西,每次货郎一来就是我们这些小孩子最高兴的时候,又有吃的又有玩具可以买。 过年爸妈给的压岁钱几乎都送给货郎了,压岁钱不多,五毛钱、一块钱都觉得很多了,不像现在得到几百、几千块的压岁钱都没什么感觉。 不管什么时候,女孩子们都是很臭美的。 货郎一来,买的几乎都是一些耳环啊、头绳啊、发箍什么的。 穿耳洞也不像现在拿枪打,当场就能戴耳钉了。 我们村里的女孩子的耳洞都是大人用绣花针穿的,针先用火烤一下。 耳朵被大人一直拧一直拧,拧得差不多之后将绣花针快速穿过,针上连了一根绣花的线。 将针取下,线留在耳朵上打个结。没发炎的人,一个星期左右就可以拆掉线。 替换线的是一根来自茶叶树枝的杆子,大人说戴这个有消毒的作用。 大概一个星期就可以将自己买开的耳环戴上了。 这是最好的情况,有的人就不行了。 可能是绣花针没消好毒,耳朵很快就会发炎,肿的很大,还有脓。 这时候得赶紧将线拆掉,也不会去做什么处理,就让它自行好。 结果就是刚穿好的耳洞又给塞住了,想戴耳环的人只好再穿一次。 比如我就穿了两次,也有穿三四次的。 小时候为了臭美,可真是不怕疼。你说让我现在再去拿针穿耳洞,肯定是没有这个勇气了。 就是那时候肯定想不到辛辛苦苦穿的耳洞,大了之后反而不喜欢戴耳环了吧,甚至是耳钉都没戴过。 遗憾的是一起穿耳洞的玩伴、一起放牛的玩伴、一起上学的玩伴;还有一起捡稻穗、一起打猪草、一起砍柴等等、到现在还有联系的就剩下一两个了。 虽然那时候过得清苦,却是现在花钱买不来的乐趣。 我读小学五年,总共挨过两次打,一次是二年级被同桌的爸爸也就是我们的数学老师打的。 因为他要求我们回家要用圆珠笔写作业,而我还是用铅笔写的。我怕写错了,圆珠笔写的不能改。 结果第二天上课被打了一下,说怕做错就不敢做,以后做什么都做不了了。 另一次挨打也是被数学老师打的,那是四年级的事情了。 学校放了几天假,老师布置了很多作业,我虽然全部做完了,但是有几道不应做错的却全部做错了。 也没检查就这样交上去,结果又被打了一教鞭。 没做完的同学是被罚站了一节课,包括跟我吵架的那位亲戚兼同学。 可能在老师的印象中我是属于那种很听话的学生吧,虽然我自己不这么认为。 学习成绩也挺好的,所以对我的要求比较严。 别的同学下课了可以去玩,我却经常被叫到教师办公室去问课堂上讲的内容是否已懂了,不懂的都会重新教我。 等我小学毕业后那所学校才修建好,可惜随着村子里一些人家逐渐搬走,小孩子也就更少了。 而这座新建的小学没几年就给撤了,现在当了医生的诊所。 旁边还建了一个小庙,供奉了几个菩萨。 小庙建成的那天,办了酒宴,整个村子里的都去了。 我们小孩子觉得只要有得吃就行,哪还会想到很多。 后来念中学了,副校长在开学大会上特意提了我们村将寺庙建在学校旁边的事。 他说一边是教科学的学校,一边是封建迷信的寺庙,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009、入中学 女儿总喜欢拿我手机看动漫片,为她眼睛着想,我一狠心买了台40寸的液晶电视。 要说现在科技也是发达,这么一台大电视2000块钱不到。 这又让我想到了我自己小时候第一次看到电视的情形。 是小舅舅结婚那年,小舅妈的嫁妆里有电视机,我们小孩子看到那个可真是稀奇。 呆在他们的婚房里看电视,任凭大人怎么喊、怎么哄就是不出去。 又是结婚喜庆的日子,大人们不好打小孩子,只能随着我们。 那之后只要没在干活,就都跑到小舅舅家去看电视。7、8个小孩子,一个个脏兮兮的,坐在他们的床上。 当时不懂得看脸色,我想小舅妈心里肯定是气极了吧。 那年除夕晚,要吃团圆饭了,我们还在小舅舅家看电视。 我爸将我们三个叫回家后,狠狠地训了我们一顿,没想到没过几天就去镇上买了一台彩色电视机回来。 那是村里第一台彩色电视机,当天晚上几乎整个村里的人都来到我家看电视。 我家板凳自然是不够坐,大家都是从自家带过来的。 整个大厅里都坐满了人,你一句我一句,就算把电视音量开到最大,还是听不太清电视里说的什么。 当时只觉得那些说话的人真讨厌,现在却是想让大家坐下来聊聊都不行了。 小学毕业后我们村的孩子都是去一个叫天台山中学的学校读初中,这所学校所在,真的算得上是山沟沟里。 只有一条不宽的公路穿山而过,公路不光九曲十八弯,且又陡峭,第一次去的人坐在公共汽车上往外看估计会被吓着。 从我家到学校步行来回一趟得两三个小时,还得穿过一片坟墓。初一、初二这两年还好,有好几个人一起上下学,到了初三那年就只剩我自己一个人了,每次经过那片坟墓时我都是一路唱着歌跑过去的。 因为学校离家里远,我们只能住校,吃饭都是自己带米带菜。家里经济条件比较好的就不用了,直接从学校食堂里买就行。 初一开学那天是爸爸骑摩托车载着我和四姐一起去的,还带了五十斤米,我和四姐一人一半,这是唯一一次不用自己带米上学。 骑摩托车花了差不多半个小时才到学校,学校四周都有围墙围着,有两扇门供人通过。一扇是学校的大门,一扇是小门。小门很少会打开,只在每周五下午全校放学时才会开。 每周五下午上完两节课就可以回家了,星期天下午再去学校。去学校的时候自己带米,再带足够五天吃的菜。 因为要吃五天,我妈给我炒菜的时候都不放水,这样可以保存的久一点。一般就是黄豆、咸菜这些,一吃一星期,真不知道那时候是怎么吃下去的。 从学校大门进来直走是操场,右拐是一栋两层的房子,房子尽头是学校两个公共厕所中的一个。这栋楼是供学校老师住的,叫教师宿舍一号楼。 这栋楼与操场有一块空地,是用水泥铺的,中间建了一条水槽,安了一排二十多个水龙头,学生洗脸洗脚都得来这。 大门的左手边也是一栋两层高的房子,一楼用做食堂,二楼用来放杂物。旁边有两间小房子,一间用来装学生带来的米,另一间用作公用浴室,学生洗澡都是来这。 通过大门进来一直往前走是学校操场,操场的左边是一排两层的房子。一层也是供老师住的,教师宿舍二号楼,二层是我们学生住的。 只有一个公共楼梯上去二楼,右边是男生宿舍,左边是女生宿舍,中间用一扇铁门隔开。操场的右边是教学楼,教学楼只有一栋,初一到初三的学生都在这栋楼里上课。而操场的尽头是另外一个公共厕所,学校大概位置就是这样。 我读书那会学校的条件不是很好,初一、初二两年都是直接睡地板上。连床都没有,只有初三的学生才有床睡。一个房间里睡了几十个人,一排排的按班级排好,所有人的鞋子都脱在门口,每天早上起床都得花时间找自己的鞋子。 夏天的时候蚊子特别多,冬天又冷得要命,上厕所得去公共卫生间。又因为两个公共卫生间离学生宿舍很远,操场上也没有几盏灯。路上黑漆漆的,很多学生晚上都不敢一个人起床去上厕所,大多数时候都是几个人一起去。 女生这边还好,男生那边就差了,每天早上都能听到扫地大爷高声骂人的声音,呵呵,大家懂的。洗脸洗脚就更有得说了。 早上洗脸所有学生都是在一个地方,总共只有二十几个水龙头。学生又那么多,每天洗脸都是抢的,夏天的时候洗着洗着就打起水仗来了。 有的同学勤快点,早起那么一会就不用了,而我是属于勤快点的那种,所以很少见到大家抢水洗脸的那种场面,偶尔起迟了,也能碰到那么一两次。 洗完脸后学生也不回宿舍,直接将毛巾、牙刷、牙膏、杯子全部带到教室里去,晚上下自习后再带回宿舍。 那时候学校没有热水,大冬天的也得洗冷水。有年结冰,水龙头都被冻住了。根本拧不开,是老师们拿他们用的热水浇了好长一段时间才将水龙头上结的冰融化掉我们才能洗脸。 洗脚的话夏天都是直接穿着拖鞋去水龙头下面洗,冬天就惨了。有的人是几天才洗一次,所以每天晚上睡觉都是一种煎熬,现在想想真不知道那时候是怎么过来的。 吃饭问题,现在回想起来也是挺有趣的。每天到吃饭时间了,学生都是先把菜放在碗里,再去食堂打饭,打好饭回教室的路上边走边吃,一般是到教室了饭也吃完了。 女孩子一般就是二两、三两,男孩子一般是五两。经常有学生反映说吃不饱,于是隔断时间就能看到有老师拿个称在操场上称学生碗里的饭,看是不是够分量。 010、三年景 家住同一个组的,跟我一起念初一、初二的同学或因为这样或因为那样的原因都没有上完初中,我家四姐也没有。她是自己不愿读的,当时她从学校逃学,不敢回家去了姑姑家,是学校老师找到家里来我爸妈才知道她有好几天没去学校了。 爸妈还有老师都劝她回学校,她却说什么也不肯再去了。爸妈拗不过她,只得随她去。因为她,爸妈对我看管得特严,就怕我也学她,念到一半不去了。其实他们真是白担心了,我就算是不想去学校念书,也没四姐的勇气面对爸爸的怒火,更何况我还是比较喜欢念书的。 他们都不去学校念书了,结果就是整个初三,都只有我一个人上下学。大舅舅家的儿子倒是会去学校,可是他们家经济条件比较好,每周他都是搭公车去学校。 学校外面有好几座油茶山,有些同学会拿着书或者作业本在油茶山里或坐树上或躺地上晒太阳。我自己也经常会带着课本跑到油茶山里找颗树坐下背书,特别是政治课本。至于写作业就不会了,因为我不习惯没有桌子写字。 念小学的时候学校就只有语文、数学两门正规的课程,其他的像英语、物理、化学、生物等听都没听过。特别是英语,第一次上课的时候根本就不知道老师在讲什么,单词也不知道怎么记、怎么读。 于是就将英语单词的读音写成汉字,这样就好记多了,效果还挺好。当时不知道是不是只有我自己这么干过,又不好意思跟同学说。 直到有次看电视剧战魂,忠孝在给革命同志教日语的时候也这么教的,就觉得那时候的自己特聪明,哈哈。 后来也不记得是怎么学的了,英语成绩一直都挺好。大学考英语四级的时候完全就靠着初中、高中的基础,什么都没准备就去参加考试了,不但过了而且分数还挺高。 语文成绩也挺好,还有历史政治化学这几名,就物理、生物这些比较抽象的课程学的不好,可能跟我的想象能力有关。至于数学嘛,立体几何不行。 我自己是不觉得,反正大部分同学都说我很受老师喜欢,特别是语文老师,他此前还教过我三姐。每次上语文课他都会叫我起来回答问题,我也是语文课代表。 物理老师姓彭,是我们一个村的,只是不同组,跟我家还有点亲戚关系。知道我爸会功夫,以为我也会,有次上自习课非得让我表演。我根本不会,他以为我是不好意思,一味的让我上去表演,差点没把我弄哭了。 班主任老师姓邹,是个女的,三十来岁,比较严厉,同学们私底下都叫她老邹、老邹。有次回家和爸妈聊天,不经意间就把老邹两个字说了出来,结果自然是挨了一顿训。说我不尊师重道,怎么能这么叫自己的老师,从那以后我再也没叫过老邹了。 6名课程的老师政治老师是个五十多岁的人,其他都是三十至四十岁之间。每次上政治课都觉得很无聊,只好看些课外书打发时间。最主要还是政治课不是主课,中考也不考。 我记得有段时间迷上了武侠小说,平时没时间,只好在上政治课的时候拿来偷偷看。将政治课课本竖起来,将武侠小说的书放在抽屉里,只抽出一半来看。 自以为掩饰得很好,谁知还没看上两页就被老师发现了。他非但没收了我的书,还说让我去办公室拿。我哪敢去呀,吓都吓死了。 第一次做坏事就被人抓着了,这种感觉可真不好受。周五的下午第二节课,正好是政治课。我的书被他没收之后,我也一直没敢去拿回来。有次他让我们背书,说背完就可以放学回家了。 我那时候的记忆很厉害,半节课的时间不到就把他要求背诵的片段一字不错背了出来。老师先是夸了我一顿,又将那本被他没收的小说还给我了。说以后上政治课要是无聊,哪怕做其他科目的作业都行,就是不能看小说。 我心里高兴的要死,赶忙保证说以后上课再也不看小说了。不过对于小说我还是一直都很喜欢看,特别是那种悬疑、破案、军事、历史之类的。 每周五下午回家后,到家的第一件事就是书包还没放下就先吃饭,而且一吃一大碗,大家都说像是从哪逃荒回来的。知道这个事情后,奶奶都会差不多时间给我准备好饭菜,省得我回去吃冷的。 吃完饭就去放牛,自我读初中后,小时候一起放牛的小伙伴很久都没在一起玩了,等我回去就会玩得特疯。遗憾的是随着我们慢慢长大,小伙伴们渐渐地都各自分开很难再聚了,这也是成长的代价吧。 到了初三,课业一下了多了起来,特别是下半学期,比正常上课时间提前了大半个月补课。就这半个月我妈是给我钱让我在学校食堂打菜吃,也只有这半个月,长这么大吃过几次零食,那种两毛钱一根的麻花。 也许是从小就没花钱买过零食吃,导致现在自己赚钱了也很少想到要买点零食放在家里以备小孩子要吃,每次都是女儿想吃了临时去买。 中考本来是说要去市里考试的,正好那年发生了非典,中考直接就在本校举行了。因为非典,我们总算喝上了热的开水。在食堂门口,一个很大的木桶装着热开水让学生喝。 学生们都说以前没非典的时候也没见老师这么关心学生,现在倒是这么上心。也因为非典我们住了床,是那种上下铺的,一个房间里放了快百张床了。 体育科目也取消考试了,因为体育科目一直是我的弱项,那时候还挺担心的。平常上体育课根本就是做做样子,就是全班同学在操场上列队,有的时候是沿着操场跑几圈就完事了,有的时候是沿着学校外面的大马路跑一段路再跑回来就解散。 至于其他的什么乒乓球、羽毛球根本就没玩过,除了有次在学校的运动会上碰过一次羽毛球,更别提现在手机、电脑不离手。 那会读书就真的是读书,就像诗文里说的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011、念高中 我们三人就去收费处交费了,大姐排队,我站在大姐的左边,四姐站大姐右边。轮到大姐交钱的时候,突然一个二十多岁的男的,碰了大姐一下就走了。我什么都没发现,却听到四姐大声说,大姐那人拿你的钱,快抓住他。 大姐一搜自己的袋子果然钱都不见了,立马追上去揪住那人的衣服说你偷了我的钱,赶紧把钱还回来不然我马上报警了。没想到那人却说大姐胡说八道,说谁偷你的钱了,你有什么证据啊。让大姐赶紧放手,否则他就打人了。 我当时吓得心砰砰的跳,根本就不敢说话。四姐说我看到你拿了我大姐的钱,我亲眼看到的,就是你拿了。大姐也说就你碰了一下我,我的钱就不见了,不是你拿的是谁。我不管,你赶紧把钱还我,我要叫人了。 他们纠缠了很久,最后大厅里很多人都围过来了,那人才悄悄的说把钱还给大姐,让大姐赶紧放手。最后他不仅把钱还给大姐了,还多给了五十块,大姐也就放手让那人走了。 后来坐车回家的路上,我问她们就不怕那个男的不仅不还钱还会真的打人啊。她们说亏你还是读书人呢,一点眼力见都没有。 他偷了钱根本就不敢声张,只求我们不要把事闹大了,哪会敢动手啊。只是报警的话太麻烦,所以钱拿回来我们也就算了,不然今天还不一定回得了家呢。 那时候我人小,除了学校连镇上都很少去,碰到这种事情根本就不知道怎么处理,只觉得大姐、四姐她们好厉害。从那以后我出门在外的警惕性提高了很多,甚少丢过东西,除了高二那年三姐儿子出生的那次。 后来又去了几次医院,只是耳朵一直没能治好。直到村里来了一个医生,还是大姐的同学。他在我们村里开了一个小诊所,是他给我治好的。 他将一颗颗的药丸捣碎成粉,直接倒入我的耳朵里,还有一些药水也注射到耳朵里。这一注射就得侧着头一个多小时,等注射完脖子都僵了,而且每个星期天下午去学校的路上都得先去他的诊所打针。 打完针后再走一个多小时的山路去学校,另外还得吃很多的药,这一治又是一年多。反正因为这耳朵,真的是一直就打针、吃药,几乎泡在药罐子里了。 幸运的这些苦头没有白吃,耳朵终于治好了,从那以后再也没复发过。这医生也在我们村里一直开着诊所,现在都还在。 大姨家离学校不远,有的时候自己带的菜不够吃了,又不能回家去,我就会去大姨家吃饭顺带炒菜带回学校。班上有个同学家也在大姨家附近,每次去大姨家都会和他一起去。 次数多了,同学们就喜欢开玩笑说这说那的,弄得我四姐很严厉的教训我,说要告诉爸妈我跟人谈恋爱。我记得自己是委屈地哭了一场,又要跟同学们解释我们俩不是那种关系,又要和四姐保证跟那同学保持距离。 爱讲八卦的人真是什么时候都不缺,一点点事都能给你说出花来,应该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吧。 读初中虽然是住校,周末回家还是需要干活的。不过人长大了,心思也多了起来。小时候爸妈一叫干活都会老老实实的跟着去,读书后有的时候不想去了,就拿出作业来说要做什么什么作业。 爸妈一看我做作业了,就不让我去干活了,其实我只是做做样子而已。刚开始的时候会觉得内疚,时间一长这种内疚的感觉就没了。所以说凡事就怕成了习惯,一旦习惯养成想改是很难的。 到了初三,课业一下了多了起来,特别是下半学期,比正常上课时间提前了大半个月补课。就这半个月我妈是给我钱让我在学校食堂打菜吃,也只有这半个月,长这么大吃过几次零食,那种两毛钱一根的麻花。 也许是从小就没花钱买过零食吃,导致现在自己赚钱了也很少想到要买点零食放在家里以备小孩子要吃,每次都是女儿想吃了临时去买。 中考本来是说要去市里考试的,正好那年发生了非典,中考直接就在本校举行了。因为非典,我们总算喝上了热的开水。在食堂门口,一个很大的木桶装着热开水让学生喝。 学生们都说以前没非典的时候也没见老师这么关心学生,现在倒是这么上心。也因为非典我们住了床,是那种上下铺的,一个房间里放了快百张床了。 体育科目也取消考试了,因为体育科目一直是我的弱项,那时候还挺担心的。平常上体育课根本就是做做样子,就是全班同学在操场上列队,有的时候是沿着操场跑几圈就完事了,有的时候是沿着学校外面的大马路跑一段路再跑回来就解散。 至于其他的什么乒乓球、羽毛球根本就没玩过,除了有次在学校的运动会上碰过一次羽毛球,更别提现在手机、电脑不离手。 那会读书就真的是读书,就像诗文里说的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中考那年我考了535分,离重点中学的分数线还差一点,所以就去市里的三中读高中了,在三中的成绩又算比较好的那种。大舅舅家的儿子没考上,去了一个私立的叫四中的学校读高中。 念高中也得住校,高中的环境比起初中来又要好得多。至少不用睡地铺也不用大冬天的洗冷水,更不用早起去抢水龙头。 可能我是初中开始就自己住校独立惯了,到了高中,住校也没觉得有什么难过。可班上有些同学却是没在学校住过,有兴奋的、也有难过的。 大家到学校报道,第一件事自然是分班,然后相互介绍。因为学生们来自各个镇上,方言有点听不懂,大家都只好讲普通话。 有的人发音标准,有的则是半吊子水平。我属于半吊子,所以刚开始那会连话都不怎么敢说,就怕被人笑话。刚到学校的时候我是有点自卑的,好像除了学习成绩外其他的什么都不如别的同学,所以几乎都不与班上的同学来往,总是一个人上下课。 早上第一个去教室开门,晚上最后一个走。自卑心理直到高一第二个学期才好了点,因为我的学习成绩较好,很多同学都会问我作业。与同学交往多了,慢慢地也就自信了起来。 012、惨教训 我被分在高一二班,班主任也是女的,姓熊,教物理。她人很黑,听她自己说是因为小时候帮家里干活,晒的,后来一直就没有白回来过。 熊老师人很好,虽然上课的时候很严厉,但下了课有什么问题都可以问她,不管是课业还是生活方面都可以。 晚上上自习见大家累了,她就会跟我们讲讲她的生活经历。让我们大家要好好读书不要贪玩,特别是同学之间要好好相处,以后毕业了各奔东西,很难见得到。 同学们都很喜欢听她讲她的故事,给自己以勉励。可惜我的物理学的不太好,一直觉得有点对不起她。可能小说看多了的缘故,我的历史却学得很好,每次考试几乎都是满分。 历史老师每次看到我都是笑眯眯的,经常将我叫到她们办公室帮她改作业。也幸亏她是个女老师,不然还真是让人误会呢,哈哈哈。 高二分文理班的时候她一直要我选文科,说还教我历史。只是因为我的地理很不好,所以还是选择了理科。每次看到她都觉得很愧疚,也不知道后来她有没有骂我,呵呵。 高一的英语老师也是个女的,人很时髦,经常做头发什么的。上课喜欢带着一个收音机,没事的时候就放歌给我们听。语文、数学、化学、生物、地理、政治的老师都是男的。 那时候隔壁的三班班主任也是个女的,经常拿我们班的成绩做比较。听说两个班主任还闹过不快,不过那时候我也很少关心这些事情,都是后来才知道的。 每次课间操的时候,看到那么多老师站在台上,觉得特威风,心想长大后我也一定要当老师,可惜这个愿望终究是落空了。 这几天看了部网剧叫你好,旧时光,第一集就讲余周周在文理分科时想选文科,奈何很多人都不同意,说她的理科成绩那么好,又说选文科,大学毕业后不好找工作等等。 我就想到了自己当时也是文理科来回换,总是决定不了到底选文还是选理。和我关系比较好的几个女孩子都选文科了,我也想选文,可是一想到高一那年的地理每次考试都不及格,而物理虽然分数不高,最起码及格是没问题,最后还是选了理科。 现在却有点后悔,总是想若是当初选了文科,我的人生会是什么样子呢?会不会也像那几个同学一样去当了个教师?可惜世上没有后悔药。 高二、高三的班主任是同一人,是个男的,姓游。带着副眼镜,最喜欢在教室后门偷看哪些学生在调皮捣蛋了。他教我们的语文,我一直很感激他。 因为那时候我的字写的很难看,是他逼着我买了很多本练字本让我练字,一下子我的写字水平高了很多。当时包括我在内,一共有十五六个学生吧,他特别看重也管得特严。不许有一些乱七八糟的事干扰我们的学习,只是管得越严越是有学生顽皮。 有一次坐讲台下面的两个同学,以为老师不在,就一直在那说些谁谁谁的八卦,还拿粉笔去黑板上写字,我们发现老师来了后都不敢唧声,唯独他们两个一直没发现。等其中一个回头发现班主任就站他身后时吓得脸都白了,两人都被罚站了两节课。 高二开学前几天也就是农历的七月十二日,我家三姐在市妇幼医院剖腹产生下了一个儿子。只是小孩是早产的,才七个多月,四斤三两重。因为没有达到标准体重,得呆在保温箱里。 因为我高二快开学了,家里就让我去医院帮忙照看。小孩在住院部一楼,三姐在住院部四楼。有天上午大概十点吧,我在一楼照看小孩,小孩呆在保温箱里,我坐在一旁的床上玩三姐的手机。 小孩哭了起来,我将手机放床上就去查看他干嘛哭。旁边有个男的突然走过来跟我说话,都是一些关于小孩子怎么样怎么样的。我也没有想那么多,就一直跟他说话。聊了一会他就走了,等小孩不哭,睡着了后我回到床上却发现手机不见了。 找了一会没找到,这才意识到可能是刚才那人给拿走了,赶忙跑到四楼跟妈妈还有姐姐、姐夫说。姐夫立马打姐姐的号码,提示说手机已关机,这时就确定手机是被那人给拿走了。 我妈我姐把我好一通说,我自己也很懊恼,幸好姐夫没有怪我,还一直安慰我来着。谁知道下午我却发现那人还在医院里,就准备上去找他理论。没想到我妈却阻止我,说你没有证据,医院里也没有监控,怎么找他理论,把我拖走了。 事后我一直觉得不好意思面对三姐,她的手机是新买的,花了一千多块钱,还没怎么用呢就被我弄丢了,谁知道到了晚上却再一次被人盗了。 晚上睡觉我是将我自己的书包当枕头的,书包里就放了一个学校发的收音机,结果第二天早上起来连书包都不见了。这事一出来,大家都说这医院也太乱了,议论纷纷的。 三姐就一直说我还读书呢,这么没用。睡脑袋上面的书包都能被人偷了,保不准哪天出去走丢了都不知道回家。被她这么一说我立马就哭了,说我哪知道这些人怎么专偷我的东西啊。我都当枕头睡了,那些人这么厉害还能偷走。 反正是跟三姐吵了一架,这是我长这么大以来第一次跟人吵架,连我妈后来都说没想到我也会跟人吵架,从小就是个闷葫芦,说一句动一下的。 三姐夫还是帮我说三姐了,说小女孩没见过这种事情当然不知道了。自己都被吓得不轻,你就别说她了。不过这医院确实是太乱,还是早点出院比较好。 我妈也同意,就办了出院手续。下午他们就回家了,而我自己则是去了学校。虽然离开学还要一天,我们班主任看到我还说我这么积极,提前到学校呢。 我当然不敢告诉他实话了,只说了姐姐生小孩的事,让我来照顾几天,现在她们出院我就回学校了。 这次的事真是给了我一个惨痛的教训,好不容易活泼起来的性子一下子又沉闷了好长时间,谁都不理,弄得班主任找我谈了好几次话。 013、复读事 高中生活总得来说没有什么很大的波澜,反正就是上课、下课、吃饭、睡觉,应该一般学生都是这么过来的吧。不过高二下学期却发生了一件让人印象深刻的事,也因为这件事让我自己差点中断了我的读书生涯。 班上有一对男女同学谈恋爱了,只是我们大家都不知道,直到有天中午大家休息听广播。学校的广播室每天都会广播一些学生写的作文啊,点的歌什么的。 那天广播员说有个同学点了一首小薇,要送给一个叫小月的同学。我们班的同学听着听着好几个人却突然哄笑了起来,原来是里面的歌词有几句给改了。 他们一听然后一对号入座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弄得班上同学都在问怎么回事,等下午上课时我们的班主任也知道了。班主任将他们两人各自叫去谈话,之后让他们两人回家去将父母叫来学校。 我们都认为这两人肯定惨了,因为学校是禁止学生谈恋爱的。没想到女生的爸爸亲自将女生送回来,说他们不介意自己的女儿谈恋爱,只要不影响学习。没想到男生的妈妈也是一样的做法。 班主任没办法了,直接让他们俩坐一起,不过是坐在最后面一排。说他不管了,随便他们怎样,但是绝对不能影响其他人,这下两人成了风云人物。 虽然这样,后来高考成绩出来,男生考上了重点大学,女生却没考上。听说男生放弃了自己的大学,跟女生报考了一个学校,也算是为这段恋情划了个句号吧。 只是后来他们大一还没结束就分手了,让人觉得有点可惜。不过具体什么情况我是不知道的,因为高中毕业后我与班上的同学谁都没联系。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他们两个的事情受鼓励了,突然有一天我就对自己一直很喜欢的一个男生表白了,只是并没有得到意料之中的回应。 从那以后我并没有表现的那么无所谓,经常会莫名其妙就哭了。特别是看到他与另一个女孩子出双入对后更加难过,根本没有办法静下心来读书,就跟班主任说想退学不读了。 作为一个一直以来都很听话乖巧,读书也很努力,学习成绩也不错的学生突然说要退学,我们班主任很不能理解,一直问我为什么要退学。我什么都不敢说,只是沉默,班主任没办法说要将我爸妈叫来学校。 没想到不仅爸爸来了,就连小姑、小姑父也来了。他们一个个问我到底怎么回事,可我还是什么都不说。几个人苦口婆心的劝了我一下午,最后我终于不再说要退学他们就回去了。 从这之后我跟班上同学都不太说话,每天埋在自己的世界里。直到有天晚上下自习课收拾东西准备回宿舍时,却发现语文作业本里有张纸条。 上面只写了一句话:初恋总是能让人刻骨铭心,想哭就哭吧,不需要这么忍着自己,只是哭过后记得回头看看,也许会有不一样的风景呢。 我再也忍不住了,在教室里大哭了一场。从那之后人也渐渐的好了起来,不再沉闷着自己。我没有去找是谁给我留的字条,不知道是不敢还是不愿意,只是心里对那人充满了感激。 后来有天晚上大家聚一起聊天我才知道那人是谁,也知道那人一直在关心我,只是我并没有表示什么。 高考结束我的成绩考得不好,还没有平常的水平,连专科学校都上不了。爸妈对我很失望,一度不再管我,所以在填写志愿时我就写了一个清华大学,因为我知道自己考不上。 没想到还是有一个中医学院给我寄了录取通知书,只是家里说读医要五年,而且学费也比较贵,家里出不起就没去读。 家里想让我再复读一年,我当时没有同意,不想再读了,说出去打工赚钱好了。爸妈不同意,说家里这么多小孩就我一个人读了这么多书,不能就这么算了,于是我跟爸妈犟了起来。 高考结束那段时间正好家里在加盖房子,爸妈也没多大空理我。我趁他们不注意偷偷地拿了平时穿的衣服提着个包就坐车走了,准备先去市里找个事做。等赚到车票钱就去找四姐,那时候四姐在深圳打工。 谁料我才一下车就被小姑给抓着了,没办法跟着去了她在市里租住的房子。原来是爸妈发现我不在,衣服、包都不见了猜到我可能是偷偷走了,打电话让小姑到车站里等着我。 被小姑、表哥他们说了好久,终于答应去复读。不过不去原来读高中的学校,而是市里的重点中学。只是我的高考成绩离这个重点中学的分数线差了好多,是花了二千多块钱才进去的,还是小姑她们出的钱。 那年是2006年,正好要更换第二代身份证。我那时候没有办过第一代身份证,就直接办理的第二代,本来是准备出去打工用的。结果没用上,所以记得特别清楚。 复读的这一年我没有住校,上学期是跟着小姑她们过的,小姑家的两个儿子也在一中读高中。大儿子跟我一样是复读,小儿子是直接读高三。我们三个人早上一起上学,下午放学却不是一起回家。 我每次下完课就直接回家了,他们两个偶尔还会去打打篮球。因为在不同的班,放学时间很难凑到一起。特别是小儿子,他的学习成绩很好,在一中是尖子班的尖子生,他的大学目标也一直是清华或北大。 可惜最后还是没有考上,去了南京的一个什么陆军学校。具体的我也没问过,就知道小姑是气得够呛。 那时候应该是有点怕小姑吧,她人很严肃,有的时候我只要晚回家一会她都能问上个老半天。早上做早餐,每天都是面条,我们三个都吃腻了。 小姑的两个儿子敢直接跟她说不想吃面条,可我不敢。可能是因为寄人篱下,哪怕是她要我将留了几年的长头发给剪了卖钱,我都不敢反抗,还是小儿子说了不行我的头发才幸免于难。 补习的下半年我没跟小姑他们住,是跟着大姐还有二姐。这年大姐跟大姐夫已经结婚几年了,而且有了两个孩子,他们的婚姻说起来也是缘分。具体的过程我不太清楚,只知道一个大概。 014、再高考 大姐与大姐夫两人是爸爸的一个朋友说媒的,本来那个说媒的人是想将我大姐说给他自己的儿子。不知道为什么没有成,反而说的是他的外甥。第一次见面那天,大姐夫家来了好几个人到我家。 我妈说第一次看到大姐夫的时候她不太愿意,说大姐夫留着一头长发,整个人很黑,显得很老气。不过碍着面子,那天还是同意了。说先相处看看,实在不行到时候再说。 具体怎么相处的我不知道,因为他们都在外打工,而我一直在读书,除了过年,一年到头几乎都没怎么见过。听妈妈说好几次大姐都打电话回家要退亲,每次都是我爸说这样他跟那个朋友不好交代,让两人再相处看看。就这样他们俩一直再看看、再看看,现在都十几年了,感情也挺好。 有次大姐夫在我家过年,说我大姐当时不待见他。有次去找她时在大姐那吃饭,就给他炒了半个茄子,还咸得要命。大家听了都觉得好玩,而他们俩早就在一旁算总账去了,哈哈。 他们在市里买了房子,正好我复读那年的下学期她回来装修。大姐在他们家新房子附近租了个两室一厅,每天出去外面买材料,盯着房子装修过程。而二姐那时候肚子里怀着第二个孩子,有六七个月了。那时候还没有开放二胎政策,只好躲起来。 我每天早上去学校都是带着二姐做好的饭菜去,中午在学校食堂跟同学一起吃。这次的同桌是一个叫小花的同学,她的学习成绩跟我差不多。不过她的英语成绩每次都比我要多考几分,好几次我心里都有点不服气,不过后来也看开了。 她跟我的关系很好,只是毕业后聚的比较少,也没怎么联系。复读的这一年也就跟前后几桌的同学关系比较好点,班上全班同学有好些连名字都没记住。应该是天性使然,对于这些人情往来并没有怎么放在心里。 在小姑家是不让看电视的,大姐二姐她们也不让我看,只是没小姑管得严,所以下学期偷偷地看了好几部电视剧。有大汉天子一、二部、少年包青天第三部,这几部电视剧给我的印象特别深。 不过也仅仅是记得几部电视剧的名字还有里面的剧情而已,至于里面的演职员是谁就不知道了。当时只知道看电视,却不会去八卦。倒是工作之后,会经常看些娱乐新闻。 读书时候根本就不让看电视,不管是在家里还是学校。不过学校里每月会组织学生看一次电影,只是我一次都没去看过。 每次考完模拟考我就特别感慨,成绩好的的时候还好一点,觉得为了读书放弃很多事情没什么的。考的不好的时候就特别失落,觉得玩也没玩到,学也没学好,既然这样还不如痛痛快快玩一次呢。 不过也仅仅是想想而已,终究是没有做过什么出格的事情,哪怕是逃一次课。也不知道现在的学生是怎么样的,像我这样的应该不算少数吧。 复读这年的高考比上次好点,只是与二本的分数线还是差几分。爸爸的一个朋友说让我报考本市的一所学院,属于二本的。本地人报考会优先录取,差的分数到时候花点钱就可以进去了。 我觉得读高中四年我就在本市,如果大学还在本市读,以后工作估计也就在本市了,所以我自己没同意。他也不好再劝我,就让我自己填写志愿了。 没想到这次填写志愿的时候又出了一次事,我和小姑他们吵了起来。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这年的高考志愿填写改为网上填写。 在此之前我从来就没碰过电脑,哪里会知道要怎么填写。于是就将我自己报考的学校、还有报考专业全部都委托小姑家的大儿子帮我填。我自己报考的是一个师范学校,准备以后当老师。 那个学校的分数线出来后,我的分数还高了很多。我特别高兴,认为自己肯定能上这个学校读书。可是左等右等都没有我的通知书,就问他。 他这才告诉我,说在帮我报考的时候怕我的分数线达不到那个学校的要求,将我自己填写的志愿放在第二志愿了。第一志愿他帮我填写的是另一个财经大学,会计专业。 他自己也是报的这个学校,让我跟他报考一个学校,到时候有个什么事也好有个照应。专业是小姑选的,说女孩子学会计以后找工作容易。没想到正好那个财经大学这年由二本升为一本了,它的分数线就没那么快出来。 然后我就急了,觉得他们帮我改了学校改了专业也不跟我说一声。要是这个学校不录取我,我不就大学没得上了,那我这一年起早贪黑的复读不是白读了?而他们呢就觉得是为了我好,说做老师又不是特别好,待遇也不高什么的。反正就是各自有理,吵了很久。 后来怎么好的不太记得了,最后那个财经大学是给我寄了录取通知书,却只是专科。我不可能再复读一年,一来家里经济条件不允许,二来我自己也不想再复读,没办法只能去这个学校读了。 我记得收到录取通知书的那天正好是妈妈的生日,也是二姐家的女儿出生的日子。爸爸说要办个酒席,说三喜临门,要热闹一下,毕竟是我家的唯一一个大学生。 那时候我家就我和弟弟在读书,弟弟读初中的时候转到了镇上的学校。镇上开了好几家网吧,他和那些调皮捣蛋的男孩子一起天天逃学去上网,最终中考的时候成绩不理想,连高中都没读。 本来他小学上完也要去我读初中的那个学校读书的,因为那所学校的很多男孩子都偷偷地去一个河塘里洗澡,已经淹死过好几个人了。我爸妈怕我弟弟也会偷溜去那里洗澡,就给他办了转学,不去我读初中的那所学校,而是转到了镇上的中学。 对于爸爸说要办酒席的事情,我觉得是个专科,不好意思就没办了,只有几个姑妈每人给了我三百块钱。大学开学那天爸爸用摩托车带我去镇上坐车,小舅舅家放了一挂万响的鞭炮,另小舅妈给我了二百块钱,大舅舅家给没给钱不太记得了。他们家的儿子没有考上大学,高中毕业后出去打工了。 015、上大学 高中毕业后我与谁都没了联系,那时候也没有手机。只有一本记录册写了一些信息,可惜后来都不知道哪去了。我还记得我现在的qq号还是小花同学帮我申请的,一晃都用了十年了。 2007年的9月1号是大学开学的日子,开学的前几天,爸爸、我、小姑、小姑父几个人去市里的青龙超市买了一个六百多块钱的手机,是借小姑家的钱买的。 我说不要,爸妈他们一定要给我买。说去外地读书,有什么事打个电话就行。我的大学是在江西的省会城市南昌读的,学校是江西财经大学职业技术学院。 开学那天爸妈没有送我,我跟小姑家的大儿子一起坐火车去的。他跟我是一个学校,专业是通信技术。我第一次坐火车有点兴奋也有点害怕,因为是学校开学的日子,火车上人特别多。 我们两人站在两节车厢相连的地方,火车一换轨道,整个人都扑到别人身上去了。因为人太多,手没地方放,没有扶手就站不住。 好在家里离南昌不远,火车那种绿皮车,也才三个多小时。不过三个多小时一直站下来,哪怕我从小做惯了农活也还是累得够呛,何况一直就这么站着还不能转身。 好不容易到了,下车后发现我的箱子,四个轮子已坏了两个,只好提着走。火车站广场上停着各个学校的车,都是来接各自学校的学生的。 我们没有直接坐学校的车去学校,而是表哥的几个同学一起来接的我们。正好是吃午饭的时间,我们去到火车站旁边的一个火锅店里吃饭。 对于不熟悉的人我很少会与他们说话,所以只是闷着头吃菜,而表哥他们说了些什么我根本就没注意。习惯了吃米饭的我对于吃火锅很不习惯,又不好意思跟他们说。 等他们问我有没有吃饱的时候我说吃饱了,其实是根本没吃饱,等到学校的时候肚子就饿得咕咕叫了。到校后还得办理入校手续,想必很多人都有一样的经历吧。 大学入校手续是很繁琐的,这样、那样一通下来,我整个人就蒙了。还好是跟表哥一起来的,他一直陪着办完我的入学手续才去办他自己的。 我还记得去领军训服的时候,要交300块钱,我根本就没有,还是表哥把他自己的钱先给我买了军训服,而他自己却是找同学借的钱买的。 国庆放假回家跟大人说起,他们都说亲戚就是亲戚,以前吵的那么凶,现在还不是照样有事就帮。以后啊,两个人在学校要相互照顾。说了一大堆做人的道理,特别是奶奶。我们吵架的时候她是最伤心的一个了,现在看到我们这么好,觉得很欣慰吧。 宿舍是那种公寓式的,一个房间只能住四个人。每人一个柜子、一张书桌、一张椅子,而床就架在柜子与书桌上。宿舍里有电视机、电话机、饮水机,还有一架电扇悬挂头顶,另有一个单独的卫生间,算是环境比较好的。 学费每年陆仟,有一仟却是住宿费。我刚到宿舍的时候,宿舍里已经有一个同学在了,她是四川的,比我早到一会。听说是她自己一个人从四川坐火车坐了二十多个小时才到的,我特佩服她。虽然爸妈没有来送我,最起码我还有一个表哥一起来。她却是一个人,而且还那么远。 等安顿好了之后,我和她去了学校旁边的一个超市。买了一些生活用品,另买一了一双夏天穿的拖鞋。这双拖鞋是花了十块钱买的,现在还一直留着。 虽不是什么贵重的东西,却是第一双我自己买的鞋子。在这之前我的衣服鞋子都是穿姐姐们的,没有单独买过。等我们买完东西回来,宿舍里另两个女孩子也来了。 她们两个跟我是同一个省的,一个是江西赣州的,一个是江西樟树的。我们四人学习成绩差不多,家庭条件差不多,性格习惯也差不多。 称呼也不是直接叫名字,按照身高体重排,四川的这个做了老大,赣州的是老二,樟树的是老三,而我自然就是老四了。也不知道学校安排宿舍的时候是不是漏掉了我们几个,就把我们四人的宿舍跟班上其他人的宿舍隔开了。 一排房间过去,她们都在一起,我们四个却在走廊的尽头倒数第二个房间里,与别班的同学宿舍一起,所以我们跟班上其他同学的关系都不太亲切。除非上课碰到,下课后很少去串门。 除了老大会去跟人聊聊天,老二、老三、还有我,三个人是几乎足不出户。大一的时候我们四人每天一起上课,一起吃饭,一起下课,一起逃课,反正做什么都是四个人。 到了大二就不是了,因为我们的老大抛弃我们跟当时她的男朋友现在的老公一起到外面去住了,只剩下我们三一起上课下课,吃饭睡觉。 而倒数第一间宿舍虽然也是住的我们班的同学,可是我们很少相互玩耍,除了她们宿舍的一个姓沐的女孩子跟我们比较熟悉外,也仅仅是熟悉而已,并没有多大深交。 她们宿舍四个人除了她,另外三人从来都没有来过我们宿舍,而我们宿舍除了老大我们三人也没有去过她们的宿舍。不知道那时候是为了什么,按道理说十几、二十岁的小姑娘正是活泼好动的时候,怎么就能天天呆宿舍里不出门呢。也没有做出什么了不得的事情,就这样一天天的耗掉了自己的青春岁月。 我们班有四十多个人,男女比例差不多,可能女生多那么几个。刚分班时大家谁也不认识谁,在选班干部时只要有人上去自我介绍,一般都是由他担任。 我们宿舍四个人都是属于内向型的,别说竞选班干部了,只是一个自我介绍都说的结结巴巴,根本没有想过要去担任什么班干部。 到了大二我还是去竞选了一个什么心里委员,跟一个叫陈雪珍的同学一起竞选。当时我觉得自己肯定没什么希望,因为这个同学的学习成绩很好也很刻苦,跟班上的同学关系也很好,跟她一比我根本没有胜算。 结果出来的时候我自己都觉得很意外,我的票数竟然比她多了十几票,现在都没有想明白是为什么。我想主要原因是因为我参加了宿管委吧,每周都会去同学们的宿舍检查卫生,跟大家混得比较熟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