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白话文》 第一 捭阖 1 【原文】 粤若1稽古2,圣人之在天地间也,为众生之先。观陰陽3之开阖以命物4,知存亡之门户。筹策5万类之终始,达人心之理,见变化之朕6焉,而守司7其门户8。故圣人之在天下也,自古至今,其道一也。 【注释】 1粤若:粤,语首副词,引起下文。下文。若,顺着。 2稽古:考察古代历史。稽,考察。陶弘景注:“圣人在天地间,观人设教,必须考古道而为之。首出万物以前人,用先知觉后知,用先觉觉后觉,故为众生先。” 3陰陽:古代哲学概念,表示事物间的对立统一。万物皆由陰陽构成,孤陰不生,孤陽不长。凡天地、日月、昼夜,乃至人体脏腑、气血皆分属陰陽二气。 4命物:辨别事物。陶弘景注:“陽开以生物,陰阖以成物,生成既着,须立名以命之也。” 5筹策:谋划,预测。 6朕:征兆,迹象。陶弘景注:“万类终始人心之理,变化征迹,莫不朗然玄悟,而无幽不测,故能筹策达见焉。” 7守司:掌控,管理。 8门户:通道、途径。陶弘景注:“圣人既达物理终始,知存亡之门户,能守而司之,令其背亡而趣存也。” 【译文】 纵观古今历史,可知圣人生于天地间,就是要成为众生的先导。通过考察陰陽二气的变化来分辨万物,从而知道生死存亡的途径。考察各种事物的始终,洞察人们内心的实情,发现万物变化的征兆,把握避祸求生的关键。所以,从古到今,圣人所遵循的方法、守则始终一致。 第一 捭阖 2 【原文】 变化无穷,各有所归1,或陰或陽,或柔或刚,或开或闭,或弛或张。是故圣人一守司其门户,审察其所先后,度权量能2,校其伎巧短长。 【注释】 1变化无穷,各有所归:尽管万物变化无穷,但“道”却始终贯穿于其中。陶弘景注:“其道虽一,行之不同,故曰变化无穷。然有条而不紊,故曰各有所归也。” 2度权量能:权衡比较优劣短长。度,量长短。权,称轻重。量,比较优劣。陶弘景注:“权谓权谋,能谓才能,伎巧谓百工之役,言圣人之用人,必量度其谋能之优劣,校考其伎巧之长短,然后因材而用。” 【译文】 世间万物是千变万化的,各有特定的归宿;有的表现为陰,有的表现为陽;有的柔弱,有的刚强;有的开放,有的紧闭;有的松弛,有的紧张。所以,圣人能够始终把握事物间的陰陽变化,并以此审查先后,权衡轻重缓急,比较人才的优劣短长,以便任贤使能,君临天下。 第一 捭阖 3 【原文】 夫贤不肖、智愚、勇怯有差1,乃可捭,乃可阖;乃可进,乃可退;乃可贱,乃可贵,无为以牧2之。审定有无与其实虚,随其嗜欲3以见其志意。微排其所言而捭反之,以求其实,实得其指4;阖而捭之5,以求其利。 【注释】 1有差:因层次不同而有差别。 2无为以牧之:以无为牧之。牧,管控,驾驭。陶弘景注:“言贤不肖、智愚、勇怯,材性不同,各有差品。贤者可捭而同之,不肖者可阖而异之;智之与勇可进而贵之,愚之与怯可退而贱之。贤愚各当其分,股肱各尽其力。但恭己无为牧之而已矣。” 3嗜欲:喜好,欲望。陶弘景注:“言任贤之道,必审定其材术之有无,性行之虚实,然后随其嗜欲而任之,以见其志意之真伪也。” 4指:通旨,宗旨。这里指真实意图。 5阖而捭之:先封闭,然后打开。意思是搞清事实,采取行动。陶弘景注:“凡言事者,则微排抑其所言,拨动以反难之,以求其实情。实情既得,又自闭藏而拨动之,彼以求其所言之利何如耳。” 【译文】 人们的资质是有差别的,有的贤能,有的不肖;有的聪明,有的愚蠢;有的勇敢,有的怯懦。针对不同的人,要用不同的对待方式,可以对人开放,也可以对人封闭;可以引进,也可以辞退;可以轻视,也可以尊重,要用无为的方式管理他们。详查对方的有无虚实,放纵欲望和喜好来任用,判断其真实的志向与意念。略微排斥其言辞,开启之后加以反复揣摩,通过询问来考察其真伪虚实。贵在得到其内心旨意和要害,通过闭合开启,获得自己想要的利益。 第一 捭阖 4 【原文】 或开而示之,或阖而闭之1。开而示之者,同其情也;阖而闭之者,异其诚也。可与不可,明审其计谋,以原其同异2。离合有守,先从其志。即欲捭之贵周,即欲阖之贵密。周密之贵微3,而与道相追4。 【注释】 1或开而示之,或阖而闭之:或开诚布公,坦然相告;或严加保密,丝毫不露。 2原其同异:找到双方的异同之处。陶弘景注:“凡臣所言,有可有不可,必明审其计谋以原其同异。” 3贵微:贵在微妙隐秘。陶弘景注:“计谋虽离合不同,但能有所执守,则先从其志以尽之,以知成败之归也。言拨动之贵其周遍,闭藏之贵其隐密,而此二者,皆须微妙合于道之理,然后为得也。” 4与道相追:符合天道自然。 【译文】 或者把实情向对方公开,或者把秘密隐藏。公开实情,是为了和对方情况一致;秘密隐藏,是为了和对方情况不同。想知道事情可行与否,就要把对方的计谋研究清楚,明白自己和对方的异同之处。不管是离是合,都要等待时机,顺从对方意愿,以观察他的动向。如果要把实情告知对方,务必要谋划周全;如果不把实情告知对方,务必要行事严密。周全、严密要求做到密不透风,不被发现,最好使自己的行动像“道”一样归于无形。 第一 捭阖 5 【原文】 捭之者,料其情1也;阖之者,结其诚也。皆见其权衡轻重,乃为之度数2,圣人因而为之虑。其不中3权衡度数,圣人因而自为之虑。 【注释】 1料其情:了解情况的真伪,善恶,利害。陶弘景注:“料而简择,结谓系束。情有真伪,故须简择;诚或无终,故须系束也。” 2度数:对谋略加以揣度,作出规划。陶弘景注:“权衡既陈,轻重自分。然后为之度数,以制其轻重。轻重因得所,而为设谋虑,使之道行也。” 3不中:不能达成一致。陶弘景注:“谓轻重不合于斤两,长短不充于度数,便为废物,何所施哉。圣人因是自为谋虑,更求其反也。” 【译文】 用开启之术,要对对方实情了如指掌;用闭合之术,要和对方结为同心。对待人才,皆能衡量其轻重缓急,弄清对方真实意图想法,并作出切实规划,圣人善于根据实情为对方考虑。假如不能猜中对方的轻重缓急,圣人就要考虑自己的退路了。 第一 捭阖 6 【原文】 故捭者,或捭而出之1,或捭而纳之2;阖者,或阖而取之,或捭而去之。捭阖3者,天地之道。捭阖者,以变动陰陽,四时开闭,以化万物4。纵横反出,反覆反忤5,必由此矣。 【注释】 1出之:取而用之。 2纳之:采纳。 3捭阖:即开合。指战国时纵横家的游说之术。纵横家认为“捭阖”是化成天下、四季运转、奇谋大略之道。捭,放开,即敞开心扉,以积极的姿态容纳各种才智为我所用。阖,闭合,即关闭心扉,包藏一切,以隐忍的态度暗中完成奇功大业。 4以化万物:指天地间的万千变化,犹如四季交替。陶弘景注:“陰陽变动,四时开闭,皆捭阖之道也。纵横,废起也。万物,或开以起之,或阖而废之。” 5反出,反覆反忤:或离,或归,或反。有学者认为此六字应为“纵横反复”,下接“必由此矣”四字。陶弘景注:“言捭阖之道,或反之,令出于彼;或反之,覆来于此;或反之于彼,忤之于此。皆从捭阖而生。” 【译文】 因此,采用开放的做法,要么使对方显露真实意图,或者让对方接受自己的观点。采用封闭的做法,可以获取有价值的东西,也可以避开潜在的威胁。捭阖之道反映了世间万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捭阖之道可以使陰陽发生转变,从而使四季循环往复,进而孕育世间万物。由此可知万物纵横变化,无论离开、归复、反抗,都离不开捭阖之道。 第一 捭阖 7 【原文】 捭阖者,道之大化,说之变也1。必豫审其变化。口者,心之门户也;心者,神之主也。志意、喜欲、思虑、智谋,此皆由门户出入。故关之以捭阖,制之以出入2。 【注释】 1道之大化,说之变也:道与说各有自己的原则。任何事情都因自身变化而走向成功或失败,纵横捭阖,便可促成事物的成功。大化,即变化;说之变,采取灵活游说的原则。陶弘景注:“言事无开阖,则大道不化、言说无变。故开闭者,所以化大道、变言说。事虽大,莫不成之于变化,故必豫之,吉凶系焉。” 2“志意”句:陶弘景注:“言八者若无开闭,事或不节,故关之以捭阖者,所以制其出入。” 【译文】 捭阖之道是陰陽变化之道的演化,是游说他人随机应变的关键。必须事先考察并弄清这些变化。口,是心灵的门户。心灵,是精神的主宰。意志、欲望、思想和计谋都要通过嘴巴这一门户传达出来。所以,嘴巴是捭阖之道的关键,要能控制自己的言辞。 第一 捭阖 8 【原文】 捭之者,开也,言也,陽也;阖之者,闭也,默也,陰也。陰陽其和,终始其义1。故言长生、安乐、富贵、尊荣、显名、爱好、财利、得意、喜欲为陽,曰始。故言死亡、忧患、贫贱、苦辱、弃损、亡利、失意、有害、刑戮、诛罚为“陰”,曰终。诸言2法陽之类者,皆曰始,言善以始其事。诸言法陰之类者,皆曰终,言恶以终其谋。 【注释】 1陰陽其和,终始其义:指开闭有节,陰陽处理得当。 2诸言:指前面的游说之言。 【译文】 通过“开启”或“闭合”之术可以有效控制他人。“开启”就是开放自己,表现为公开,可以用言词来表述,是陽谋;“闭合”就是封闭自己,表现为闭合,沉默不语,是陰谋。陰陽两方相互调和,才能始终符合捭阖之道。所以说长生、安乐、富贵、尊荣、显名、嗜好、财货、得意、情欲等,都表现为“陽”,可称之为“开始”。而死亡、忧患、贫贱、羞辱、毁弃、损伤、失意、灾害、刑戮、诛罚等,都表现为“陰”,可称之为“终止”。凡是依照“陽”行事的人,可以称为“开始”,他们以谈论“善”进行游说,促使对方接受自己的建议;凡是遵循“陰道”行事的人,都可以称为“终止”,他们以谈论“恶”作为谋略的结果。 第一 捭阖 9 【原文】 捭阖之道,以陰陽试之1。故与陽言者,依崇高2;与陰言者,依卑小。以下求小,以高求大。由此言之,无所不出,无所不入,无所不可。可以说人,可以说家,可以说国,可以说天下。为小无内,为大无外3。益损、去就、倍反4,皆以陰陽御其事。 【注释】 1捭阖之道,以陰陽之道试之:或拨动之,或闭合之,以陰陽之道试探,便可获知实情。 2与陽言者依崇高:与情之陽者,便谈论崇高的理想。不然则相反。陶弘景注:“谓与情陽者言,高以引之;与情陰者言,卑以引之。” 3为小无内,为大无外:指纵横之道,能大能小,能屈能伸。陶弘景注:“尽陰则无内,尽陽则无外。” 4倍反:背叛或复归。陶弘景注:“以道相成曰益,以事相贼曰损;义乖曰去,志同曰就;去而遂绝曰倍,去而复来曰反。凡此不出陰陽之情,故曰:皆以陰陽御其事也。” 【译文】 所谓捭阖之道,就是从陰陽两面的言辞来试探对方实情。因此,游说磊落光明的人,要依照崇高的原则;游说陰险狡诈的人,要依照卑下的原则。以下求小,用高求大。由此而发,则没有什么不能出入,没有什么不可完成。用捭阖之道可以游说于人,可以游说于家,可以游说于诸侯,可以游说于天下。做小事不能只注重内部,做大事不能只注重外部。所有的增益和损害,所有的离开和靠拢,所有的背叛和依附,都可以通过陰陽之道来驾驭。 第一 捭阖 10 【原文】 陽动而行,陰止而藏;陽动而出,陰隐而入。陽还终始,陰极反陽1。以陽动者,德相生也;以陰静者,形相成也。以陽求陰,苞2以德也;以陰结陽,施以力也。陰陽相求,由捭阖也。此天地陰陽之道,而说人之法也。为万事之先,是谓“圆方”3之门户。 【注释】 1陽还终始,陰极反陽:指陰陽相生,事物之间相互转化。 2苞:通包,包容,容纳。 3圆方:指天地。陶弘景注:“言既体天地、象陰陽,故其法可以说人也。天圆地方,上下之义也。理尽开闭,然后生万物,故为万事先,上下之道自此出入,故曰圆方之门户。” 【译文】 陽动而行,陰至而藏。陽动而出,陰随其后。陽返归初始为陰,陰到了极点为陽,两者相互转化。凭陽而动,道德就会产生;依陰而止,形体就会产生。以高官厚禄对待下属,下属就会竭尽全力。上下之所以能够相求,就是因为纵横开阖、开启闭合而形成。这是天地万物运行之道,也是游说他人的方法。因此,可以说捭阖之道是万物运行的根本,是解决天地间所有问题的关键。 第二 反应 1 【原文】 古之大化者1,乃与无形2俱生。反以观往,覆以验来;反以知古,覆以知今;反以知彼,覆以知己。动静虚实之理,不合来今3,反古而求之。事有反而得覆4者,圣人之意也,不可不察。 【注释】 1大化者:指广泛深远的教化。化,教化。 2无形:没有形迹。这里指道。陶弘景注:“大化者,谓古之圣人以大道化物也。无形者,道也。动必由道,故曰无形俱生也。” 3来今:将来和现在。 4反而得覆:调查过去,寻求真理。主张观往验来,是古代哲学常见的命题。如《道德经》:“反者,道之动也。”回顾过去,验证将来;考察历史,把握现在;了解对方,返照自己。这样就能举无遗策,一举成功。陶弘景注:“言大化圣人,稽众舍己,举事重慎,反覆详验。欲以知来,先以观往;欲以知今,先以考古;欲以知彼,先度于己。故能举无遗策,动必成功。” 【译文】 古时圣人,以大道教化万物,与道同生共长。因此,他们回首以往,便能验证将来;考察历史,就会了解现在;观察对方,返照自身真实。对于动静虚实的真相,如果和当今的情况不符,就要回到过去探求前人的经验。对事情的考察,经历由此及彼,由彼及此,由古到今,由今到古的反复探求,才能得到答案,这是圣人的思维方式,不可不仔细考察。 第二 反应 2 【原文】 人言者1,动也;己默者,静也。因其言,听其辞。言有不合者,反而求之,其应必出。言有象2,事有比3。其有象比,以观其次。象者象其事,比者比其辞也。以无形求有声。其钓语4合事,得人实也。若张罝网而取兽也,多张其会5而司之。道合其事,彼自出之,此钓人之网也。 【注释】 1人言者:对方发言。陶弘景注:“以静观动,则所见审;因言观辞,则所得明。” 2象:凡形于外者皆曰象。 3比:比照类推。 4钓语:犹如钓鱼投饵,诱而取之。交谈时给对方以诱饵,以引出对方话题。这里的“钓言”术,是鬼谷子谋略之一。陶弘景注:“理在玄微,故无形也。无言则不彰,故以无形求有声,声即言也。比谓比类也。得鱼在于投饵,得语在于发端;发端则语应,投饵则鱼来。故曰钓语,语则事合;故曰合事;明试在于敷言,故曰得人实也。” 5会:聚集。陶弘景注:“张网而司之,彼兽自得,道合其事,彼理自出,理既彰,圣贤斯辨,虽欲自隐,其道无由,故曰钓人之网也。” 【译文】 对方说话,表现为动;自己沉默,表现为静。从动静的哲学看待交往双方的言谈。根据对方的话语揣测他的真实意思。如果对方言语有不合情理处,随即加以责问,对方一定会作出回应。话语可以表现在外,称之为象;事物之间可以类比,称之为比。对方说话有象,所说之事也有则例,就要观察其后要说的话。所谓象,就是模仿事物。所谓比,就是类比言辞。运用象比手法可以在无形中获得对方回应。用象比之词引诱对方说话,如果和现实相符,可以获知对方实情。就像张网捕兽一样,在野兽出没处多设一些网,等待野兽落网。如果把这个方法用到人事上,对方就会自动说出实情,这就是钓人实情的网。 第二 反应 3 【原文】 常持其网驱之。其言无比,乃为之变1。以象动之,以报其心,见其情,随而牧之。己反往,彼覆来,言有象比,因而定基。重之袭之,反之覆之2,万事不失其辞。圣人所诱愚智,事皆不疑。 【注释】 1“常持”句:用一种钓语的方式诱使对方入网,对方有所觉察便会加以防备不再说话,以致无法获取实情,这时要改变策略,变换说法。驱,驱使。 2重之袭之,反之覆之:指谋划再三,没有疏漏,才能万无一失。陶弘景注:“己反往以求彼,彼必覆来而就职,则奇策必申,故言有象比,则口无择言,故可定邦家之基矣。谓象比之言,既可以定基。然后重之、袭之、反覆之,皆谓再三详审,不容谬妄。故能万事允惬,无复失其辞者也。” 【译文】 如果常用一种钓人之网去诱使对方,对方就会有所觉察,而拒绝回应或者说一些话,不合类比的规范,这时就要改变方法。用形象化的手法触动对方,使言辞暗合对方内心的想法,以此获知对方实情,进而将其控制。返过去考察对方,对方就会作出回应,所说的话有了轮廓,事理就可以比较类推了,进而能够确定其根本。一来二去,反反复复,再三详审,不容谬错,灵活使用这种方法,就能辩说得当。圣人用不同的方法,诱导愚者和智者,所获皆为实情,不会有疑惑。 第二 反应 4 【原文】 古善反听者,乃变鬼神1以得其情2。其变当也,而牧之审也。牧之不审,得情不明;得情不明,定基不审。变象比,必有反辞,以还听之。欲闻其声反默,欲张反敛,欲高反下,欲取反与3。欲开情4者,象而比之,以牧其辞。同声相呼,实理同归。 【注释】 1鬼神:鬼,隐秘难测。神,事理玄妙。 2以得其情:善于听言的人能洞见幽微,把握事物本质。 3“欲闻”句:意思是说钓言之道要运用策略,想听对方发言先保持静默,想要对方敞开心扉自己先收敛内心,想高大反而卑下,想夺取先给予。这与老子思想有相通之处。陶弘景注:“此言反听之道,有以诱致之,故欲闻彼声,我反静默;欲彼开张,我反敛欲;欲彼高大,我反卑下;欲彼收取,我反施与。如此则物情可致,无能自隐也。” 4开情:诱导对方敞开心扉。陶弘景注:“欲开彼情,先设象比而动之。彼情既动,将欲生辞;徐徐牧养,令其自言,譬犹鹤鸣于陰,声同必应,故能以实理相归也。” 【译文】 古代善于反复窥察对方的人,可以像鬼神一样变化莫测,进而得知实情。应变之术恰当,就能详尽考察对方。如果考察不详尽,就不能获知实情;不能获知实情,就不能确定根本。不断变化使用象比之词,对方必定说出反应之词,认真聆听对方言辞以获知实情。想要对方开口说话,自己先沉默不语;想要对方张开,就先自己收敛;想要提高自己,就先低调处世;想要获取利益,就先学会付出。想使对方敞开心扉,就要运用形象和类比的方法,以便控制其言辞。言辞像同声一样产生共鸣,双方看法一致就会心理契合,进而获知对方实情。 第二 反应 5 【原文】 或因此,或因彼,或以事上1,或以牧下2。此听真伪、知同异,得其情诈也。动作言默,与此出入,喜怒由此以见其式。皆以先定为之法则。以反求复,观其所托3,故用此者。己欲平静以听其辞,察其事,论万物,别雄雌4。虽非其事,见微知类。若探人而居其内,量其能射其意也5,符应6不失,如螣蛇7之所指,若羿8之引矢。 【注释】 1事上:侍奉上级。 2牧下:管理下属。 3托:依托。陶弘景注:“反于彼者,所以求复于此,因以观彼情之所托,此谓信也。知人在于见情,故言用此也。” 4“故用”句:只有使自我内心虚静,才能去客观考察对方;只有逐步深入,才能全面把握对方。陶弘景注:“谓听言之道,先自平静,既得其辞,然后察其事,或论序万物,或分别雄雌也。” 5射其意也:准确猜中对方意图。 6符应:古代的迷信说法,指天降祥瑞与人事相合,称为符应。 7螣蛇:传说中一种能飞的蛇。《荀子·劝学》:“螣蛇,无足而飞。” 8羿:传说中的神箭手后羿。陶弘景注:“闻其言,则可知其情,故若探人而居其内,则情原必尽,故量能射意,乃无一失,若合符契,螣蛇所指,祸福不差,羿之引矢,命处辄中,听言察情,不异于此,故以相况也。” 【译文】 与人对话或论辩,可以用在这个地方,也可以用在那个地方;可以侍奉上级,也可以管理下属。通过辩论,分清真假,知道异同,考察对方是真诚还是狡诈。对方的外在手势、言辞话语或沉默不言,内心的喜怒哀乐,都可以在论辩之中得以展现。所有这些都要事先确定法则。用反复探求的方法得到对方的反应,以便洞察其性情所依托。 所以,听言之道的要旨,在于先使自己保持平静。自己平静了,然后才能通过对方言辞,考察对方情况,进而评论万物分别雄雌。虽然不是同一事物,但可以根据细微的征兆探索出其类别、特征和趋势。考察对方就要深入人心,估量其能力,猜测其意图。像对应的兵符一样没有差错,像腾蛇占卜祸福一样准确,像后羿张弓一样射之必中。 第二 反应 6 【原文】 故知之始己,自知而后知人1也。其相知也,若比目之鱼2。其伺言也,若声之与响;其见形也,若光之与影也;其察言也,不失若磁石之取针,舌之取燔骨3。 矩其与人也微4,其见情也疾。如陰与陽,如陽与陰;如圆与方,如方与圆5。未见形圆以道之,既见形方以事之。进退左右,以是司之6。己不先定,牧人不正。事用不巧,是谓忘情失道。己审先定以牧人,策而无形容7,莫见其门,是谓天神。 【注释】 1知之始己,自知而后知人:先了解自己,才能知道对方。《道德经》:“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2比目之鱼:一种鱼类,眼睛生于身体一侧,经常两鱼并游。陶弘景注:“我能知己,彼须我知,必两得之,然后圣贤道合,故若比目之鱼。圣贤合则理自彰,犹光生而影见。” 3燔骨:燃烧骨头。 4微:幽深精妙。 5如陰与陽,如陽与陰;如圆与方,如方与圆:这是中国传统的哲学思维,认为万物皆对立而生,强调事物内部对立面的相互依存,不可分割。圆,指圆通、灵活。方,与圆相反。陶弘景注:“上下之道,取类股肱,比之一体,其来尚矣。故其相成也,如陰与陽;其相形也,犹圆与方。” 6进退左右,以是司之:这里是说用人之道,或升或黜,或贬或崇,皆根据圆方之道。 7形容:形体和容貌。指做事周密,没有蛛丝马迹可寻。陶弘景注:“己能审定,以之牧人。至德潜畅,玄风远扇,非形非容,无门无户。见形而不及道,日用而不知,故谓之天神也。” 【译文】 所以,知人必先知己,不了解自己,也无从了解对方。人们之间的相知,像比目鱼一样形影相随;获得对方的言辞,像声音和回声一样呼应;弄清对方的实情,像光生而影见。圣人侦察对方的言辞,绝无失误,像磁石吸引钢针,像舌头吮食肉骨。 与人相处,言行幽深、精妙。窥察实情,迅疾有道。既像陰陽变化,又像圆方转化,相互依存。在对方形迹未显前,用圆滑的方法诱导其说出实情;在对方形迹已显后,对其已有充分了解,不妨用已定的原则对待他。 或进或退,或左或右,由此掌握。自己不能先定下主意,就不能正确地支配他人。处理事情不灵活没有技巧,叫做“不顾真实情况,违背客观规律”;自己先确定策略统领别人,计策谋略就不露形迹,让人看不清门户所在,叫做“天神一样圣明。” 第三 内揵 1 【原文】 君臣上下之事1,有远而亲,近而疏,就之不用,去之反求2。日进前而不御3,遥闻声而相思。事皆有内揵4,素结本始5。或结以道德,或结以党友,或结以财货,或结以采色6。用其意,欲入则入,欲出则出;欲亲则亲,欲疏则疏;欲就则就,欲去则去;欲求则求,欲思则思。若蚨母7之从子也,出无间,入无朕8,独往独来,莫之能止。 【注释】 1君臣上下之事:泛指事物之间相对立的两方面,比如优劣、虚实、真伪、尊卑等。陶弘景注:“道合则远而亲,情乖则近而疏。” 2就之不用,去之反求:在身边却不任用,离去后反受聘请。陶弘景注:“非其意,则就之而不用;顺其事,则去之而反求。” 3御:驾驭马车,这里是“使用”的意思。 4内揵:内,通纳;揵,通“楗”。本义为门闩,有关闭、固守之意。指要从内心与君主沟通关系,以情投意合、揵开任意。 5素结本始:素,平常。本始,根本。君臣之间内心紧连。 6采色:容颜。 7蚨母:一种昆虫。据说其母性甚强,母子分离必会再聚,用青蚨母子血各涂钱上,涂母血的钱或涂子血的钱用后会飞回,有“青蚨还钱”之说。 8朕:迹象。陶弘景注:“内揵之臣,委曲从君,以自结固,无有间隙,亦由是也。” 【译文】 君臣上下之间的关系,有的距离远却很亲密,有的距离近却很疏远。有的在身边却不被任用,有的离任后反而被征召。每天在君主身边的却不被重用,相距遥远者却铭记于心。所有这些,都受制于内心的情感,以及平时的交往。有的人依靠德行结交君主,有的人依靠志趣相投成为朋友。有的依靠财物,有的采用美色。运用以上方法,臣子就可以做到出入自由,亲疏有别,离就有道,或被征召,或被怀念。就像青蚨任其子出入洞穴,来往之时不留间隙,没有痕迹,也就没有人能够阻止。 第三 内揵 2 【原文】 内者,进说辞也;揵者,揵所谋也1。故远而亲者,有陰德2也;近而疏者,志不合也;就而不用者,策不得也;去而反求者,事中来也;日进前而不御者,施不合也。遥闻声而相思者,合于谋待决事3也。故曰:不见其类而为之者,见逆4。不得其情而说之者,见非5。得其情乃制其术6,此用可出可入,可揵可开。 【注释】 1所谋:如何用计谋来打通阻塞。 2陰德:暗中相德,即心意暗合。 3决事:指参与决断国家大事。 4见逆:被排斥。 5见非:被否定。 6术:方法,手段。 【译文】 所谓“内”,就是进献说辞。所谓“揵”,就是固守谋略。所以说,与君主距离很远却被亲近的,是因为暗中能够与君主心意相通;与君主距离很近却被疏远的,是因为与君主志趣不合。投奔君主却得不到重用的,是因为他们所献计策得不到君主的欣赏;离开之后反而被君主再次召回的,是因为他的计策被后来的现实证明是可行的、合乎君意的。每天都在君主面前活动却不被重用的,是因为他的计谋不符合君主的心意;相隔遥远却被君主挂念的,是因为他的计谋与君主暗合,君主正等待他前来决断大事。所以说,没有得到君主的信任,就进献计策的人,必然会遭遇排斥;在不了解君主心意的情况下就随便去游说,必然遭到否定。因此只有充分了解对方的真实意图,才能够把握住内揵的方法,如此运用这种方法,就可以出也可以入,可以开启也可以固守了。 第三 内揵 3 【原文】 故圣人立事,以此先知而揵万物,由夫道德、仁义、礼乐、忠信、计谋。先取《诗》《书》,混说损益1,议论去就。欲合者用内,欲去者用外2。外内者,必明道数3,揣策来事,见疑决之,策无失计,立功建德。治民入产业,曰揵而内合4。 【注释】 1先取诗书,混说损益:引用《诗经》《尚书》验证自己的观点,权衡利弊,加以褒贬。陶弘景注:“混,同也。谓先考诗书之言,以同己说;然后损益时事,议论去就也。” 2欲合者用内,欲去者用外:君臣关系的疏密,全在于情。得情则就,失情则去。谋者应审时度势,权衡利弊。若欲去之,则不必动之以情。 3外内者必明道数:决定内外大事,必须明确道理和方法。外内,指情外和情内,即有情和无情。道数,方法谋略。陶弘景注:“言善知内外者,必明诸道术之数,预揣来事,见疑能决也。” 4治民入产业,曰揵而内合:使人民能够安居乐业,君臣之间才算真正实现了感情相投。陶弘景注:“理君臣之名,使上下有序;入赋税之业,使远近无差。上下有序,则职分明;远近无差,则徭役简。如此则为国之基,故曰揵而内合也。” 【译文】 所以,圣人建立功业就是使用这个方法,由此把握实情控制事物。君臣之间有了情意,才能施展政治理想,推行道德仁、义、礼、乐、忠、信计谋以教化民众,进献治理国家的谋略。向君主进言,引用《诗经》和《尚书》来验证观点,根据实情言辞增减,权衡利弊决定去留。想接近君主就要打动其内心,想要离去就不必讲究情谊了。懂得了有情和无情的分别,揣测将来要采用的方法,及时发现可疑之处并作出决断。制定谋略保证没有失误,就可以取得成功。管理百姓,使他们从事生产,叫作内部安定,团结一致。 第三 内揵 4 【原文】 上暗不治,下乱不寤1,揵而反之。内自得而外不留说2而飞3之。若命自来,迎而御之。若欲去之,因危与之。环转因化4,莫知所为,退为大仪5。 【注释】 1寤:通“悟”明白事理。 2不留说:不采纳他人的进言。 3飞:褒奖、表扬。 4环转因化:言辞婉转如圆环。 5退为大仪:保全自己的最大原则。陶弘景注:“去就之际,反覆量宜,如圆环之转。因彼变化,虽傍者莫知其所为,如是而退,可谓全身大仪。仪者,法也。” 【译文】 如果君主昏聩无道,臣子愚昧不明事理,这叫做计谋与内情不合。君主自鸣得意,对外不采纳正确意见,那就用恭维赞扬的话使他有所改变。如果君主征召,就要迎合诏命侍奉君主。如果君主不想接纳进言,甚至会给自己带来危险,那么言辞之间,就要像圆环一样灵活转换,不让别人知道有所作为,这样才能保全自己,是全身而退的原则。 第四 抵巇 1 【原文】 物有自然,事有合离1。有近而不可见,有远而可知。近而不可见者,不察其辞也;远而可知者,反往以验来2也。巇者,罅也。罅3者,涧也;涧者,成大隙也。巇始有眹4,可抵而塞,可抵而却,可抵而息,可抵而匿,可抵而得,此谓抵巇之理也。 【注释】 1合离:聚合与分离。 2反往以验来:考察过去,验证将来。陶弘景注:“察辞观行,则近情可见;反往验来,则远事可知。古犹今也,故反考往古,则可验来,故曰反往以验来。” 3罅:裂痕,缝隙。 4眹:征。征兆,迹象。陶弘景注:“朕者,隙之将兆,谓其微也。自中成者,可抵而塞;自外来者,可抵而却;自下生者,可抵而息;其萌微者,可抵而匿;都不可治者,可抵而得。深知此五者,然后善抵巇之理也。” 【译文】 世间万物都有自身的法则和规律,任何事情或聚或离,皆有其内在原因。有些事发生在身边却不被察觉,有些事距离很遥远却能知道。发生在身边却不被察觉,是因为对眼前的事习以为常,没有足够的留心;距离很远却能知道,是因为善于反顾历史并预测未来。所谓“巇”,就是“罅隙”。小的裂痕会逐渐扩大,最终变得不可收拾。当裂痕开始出现的时候,会有一定的征兆。在裂痕刚出现时,可以通过“抵”使其闭塞,可以通过“抵”使其退回,可以通过“抵”使其停止,可以通过“抵”使其消失,可以通过“抵”而获取。以上就是“抵巇”的原则和方法。 第四 抵巇 2 【原文】 事之危也,圣人知之,独保其身。因化说事1,通达计谋,以识细微。经起秋毫之末,挥之于太山之本。其施外2,兆萌芽蘖3之谋,皆由抵巇。抵巇之隙,为道术用。 【注释】 1因化说事:根据情况分析事情。陶弘景注:“形而上者谓之圣人,故危兆才形,朗然先觉,既明且哲,故独保其用也。因化说事,随机逞术,通达计谋,以经纬识微,而预防之也。” 2施外:施之于外。意思是教给他人。 3兆萌芽孽:兆萌,萌生细微征兆。芽孽,植物新生根芽。陶弘景注:“其施外兆萌芽孽之时,托圣谋而计起,盖由善抵巇之理,故能不失其机,然则巇隙既发,乃可行道术,故曰抵巇,隙为道术也。” 【译文】 当事情危急时,圣人会有所察觉,并做到保全自身。根据客观情况分析事情,通晓各种计谋,制定行之有效的方法。观察事物间的细微处,无一不是起于秋毫之末,渐次发展而动摇泰山的根本。圣人施展计谋,教给众人防患于未然的道理,是从堵塞缝隙这个道理而来。发现事物间的疏漏,并用“抵巇”的方法弥补,这是处理问题的根本方法。 第四 抵巇 3 【原文】 天下分错1,上无明主,公侯无道德,则小人谗贼;贤人不用,圣人窜匿2,贪利诈伪者作;君臣相惑,土崩瓦解而相伐射3;父子离散,乖乱反目;是谓萌芽巇罅。 圣人见萌芽巇罅,则抵之以法。世可以治则抵而塞之,不可治则抵而得之。或抵如此,或抵如彼。或抵反之4,或抵覆之5。五帝6之政,抵而塞之。三王7之事,抵而得之。诸侯相抵8,不可胜数。当此之时,能抵为右9。 【注释】 1分错:混乱,分裂。 2窜匿:逃离隐匿。 3伐射:征伐相射。 4反之:任其背反,不加控制。 5覆之:使之颠覆,取而代之。陶弘景注:“如此谓抵而塞之,如彼谓抵而得之;反之谓助之为理,覆之谓因取其国。” 6五帝:传说中的上古帝王,即黄帝、颛顼、帝喾、尧帝、舜帝。一说指伏羲、神农、黄帝、尧、舜。 7三王:这里指夏禹、商汤、周文王。因为夏商周有征伐之事。陶弘景注:“五帝之政,世间犹可理,故曰抵而塞之,是以有禅让之事。三王之事,世间不可理,故曰抵而得之,是以有征伐之事也。” 8诸侯相抵:指春秋五霸,即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楚庄公、秦穆公,互相抵制、对抗。 9右:上策。 【译文】 天下动乱不止,国无明主,那么公侯缺乏道德约束,就会任由小人谗言害人,贤能之臣不被任用,圣人逃离隐遁。贪婪狡诈之人兴风作浪,君臣上下互相猜疑,国家就会土崩瓦解,诸侯之间互相攻伐。父子离散,没有规则,反目成仇,以上这些,都是国家出现轻微裂痕的状况。 圣人看到这些萌生的轻微裂痕,则会想方设法加以弥补。假如国家还有治理的希望,就用“抵巇”法去堵塞;假如国家乱到不可治理时,就用“抵巇”法使其崩溃并取而代之。或者采取措施,以防形势恶化;或者任其崩溃,计划取代;或者加以治理,使其步入正轨;或者将其彻底取代。五帝当政,虽然也有动荡之时,但圣人出来堵塞弥补,仍可延续;三王之时,天下大乱,只能取代前世君主,获取天下。诸侯间互相征伐,互相取代,这样的事不可胜数。在动乱的时代,采取措施,善用抵巇,才是国家发展的上策。 第四 抵巇 4 【原文】 自天地之合离、终始,必有巇隙,不可不察也1。察之以捭阖,能用此道,圣人也2。圣人者,天地之使3也。世无可抵4,则深隐而待时;时有可抵,则为之谋。可以上合5,可以检下6。能因能循,为天地守神7。 【注释】 1合离:分合。陶弘景注:“合离谓否泰,言天地之道。正观尚有否泰,为之巘隙,又况于人乎!故曰不可不察也。” 2“察之”句:陶弘景注:“捭阖亦否泰也。体大道以经人事者,圣人也。” 3天地之使:指圣人在天地间,成为国家的主宰。陶弘景注:“后天而奉天时,故曰天地之使也。” 4世无可抵:乱世之时,无可补救。 5上合:顺应时势治理乱世。 6检下:收拾乱局使天下归我所有。陶弘景注:“上合谓抵而塞之,助时为治;检下谓抵而得之,束手归己也。” 7为天地守神:守神,祭祀神灵。本句可理解为维持国家纲纪。陶弘景注:“言能因循此道,则大宝之位可居,故能为天地守其神祀也。” 【译文】 自天地产生以来,聚合、离散是常见的事,其中必然会产生缝隙,不可不加以细察。考察社会就要用“捭阖”的方法,能用这种方法的人,就是拥有智慧的圣人。所谓圣人,可以说是人世的主宰。如果世道混乱不可挽救,圣人就会远离是非,隐遁江湖以待时机;如果世道还可以挽救,圣人就会为国家筹划谋略。运用“抵巇”可以顺应形势治理乱世,也可以收拾残局以夺取天下。能够因循此道,方可稳居帝位,保有对天地神灵的奉祀。 第五 飞箝 1 【原文】 凡度权量能1,所以征远来近2。立势而制事3,必先察同异之党,别是非之语,见内外之辞4,知有无之数,决安危之计,定亲疏之事。然后乃权量之,其有隐括5,乃可征,乃可求,乃可用。 【注释】 1度权量能:揣度权谋,衡量能力。权,计谋。 2征远来近:征召远近有才之士。 3立势而制事:控制局面,制定赏罚措施。陶弘景注:“言远近既至,乃立赏罚之势,制能否之事,事势既立,必先察党与之同异,别言语之是非。” 4内外之辞:内是实质,外是表面,指事情的正反两面。可理解为内在的真实之辞和外在的浮夸之辞。陶弘景注:“外谓浮虚,内谓情实,有无谓道术能否,又必见其情伪之辞,知其能否之数。” 5隐括:矫正竹木弯曲的工具。引申为订正、修改之意。陶弘景注:“权之所以知其轻重,量之所以知其长短,轻重既分,长短既形,乃施隐括,以辅其曲直,如此则征之亦可,求之亦可,用之亦可。” 【译文】 运用人才,凡能做到权衡其优劣长短,就能招致远近人才为我所用。根据形势,制定赏罚措施,考察他们的异同之处,辨别言语的是非,了解其内心与言辞是否一致,弄清对方是否有自己需要的才识,进而决定事关安危的计谋,确定关系亲疏。做到这些,然后权衡度量,根据情况调整和修改,使之达到完善,最终做到征其人,求其谋,用其人。 第五 飞箝 2 【原文】 引钩箝之辞1,飞而箝之。钩箝之语,其说辞也,乍同乍异2。其不可善者3,或先征之而后重累4,或先重以累而后毁之5。或以重累为毁,或以毁为重累6。其用或称财货、琦玮7、珠玉、璧帛、采色8以事之,或量能立势以钩之,或伺候见涧而箝之9,其事用抵巇。 【注释】 1引钩箝之辞:为了诱使或挟持他人归顺自己而说的话。钩,弯曲金属所做的钩针。陶弘景注:“钩谓诱致其情,言人之材性,各有差品,故钩箝之辞,亦有等级。故引钩箝之辞,内惑而得其情曰钩,外誉而得其情曰飞。得情即箝持之,令不得脱移,故曰钩箝,故曰飞钩箝。” 2乍同乍异:或同或异。指钩箝之辞,或捭而同之,或合而异之。 3不可善者:即使运用钩箝之法也达不到目的,套取不到真实情况。 4先征之而后重累:先征用而后通过其言论排列比较。重累,重叠。这里指排列比较。《诗经》:“将欲毁之,必重累之。” 5先重以累而后毁之:比较其言语短长,然后进行毁谤。 6以重累为毁,或以毁为重累:通过反复考验,使对方瓦解,最终受我钳制,为我所用。 7琦玮:一种美玉。 8采色:本指容颜、表情。这里指美女。陶弘景注:“其用,谓人既从化,将用之,必先知其性行好恶,动以财货采色者,欲知其人贪廉也。” 9见涧而箝之:抓住对方的错误而进行钳制。陶弘景注:“量其能之优劣,然后立去就之势,以钩其情,以知智谋。谓伺彼行事,见其涧而箝持之,以知其勇怯也。”涧,缝隙。引申为疏漏,失误。 【译文】 借助对方所说的言辞,引诱对方说出实情,进而做到控制对方。这种用来游说他人,套取实情的“钩箝之辞”,要根据不同情况灵活运用。如果用了“钩箝之辞”也达不到目的,就要先征用其人,将其所谈相互连缀而得其条理。通过排列比较,就其所短而谤之。或者通过所谈言辞排列比较,使其短处自现。或者通过排列比较,发现其优点。以上所述,最终都是为了控制对方。那些通过考察并加以任用的人,有时还可用财物、宝石、美玉、丝帛和美女来试探,看其是否动心,或者衡量其才能高低、才识优劣,从而决定去留;或者抓住对方疏漏进而控制。控制对方要使用“抵巇”的方法。 第五 飞箝 3 【原文】 将欲用之于天下1,必度权量能。见2天时之盛衰,制3地形之广狭,阻险之难易,人民货财之多少,诸侯4之交孰亲孰疏、孰爱孰憎。心意之虑怀。审其意,知其所好恶,乃就说其所重5,以飞箝之辞,钩其所好,以箝求之。 【注释】 1用之于天下:运用“飞箝术”来治理天下。陶弘景注:“将用之于天下,谓用飞箝之术,辅于帝王。度权量能,欲知帝王材能可辅成否。天时盛衰,地形广狭,人民多少,又欲知天时、地利、人和,合其泰否。诸侯之交,亲疏爱憎,又欲知从否之众寡。” 2见:明察,明鉴。 3制:控制,掌握。 4诸侯:先秦对中央政权分封各国国君的统称。周朝分公、侯、伯、子、男五等。 5说其所重:游说其所重视的问题。 【译文】 运用“飞箝”的方法来治理天下,则要权衡人才的优劣长短,善加运用。明察各种势力的兴亡盛衰,掌握山川地理形势,弄清险要地形是否宜于攻守,以及各国人口数量和经济状况,各诸侯国之间的亲疏爱憎。心中所虑以及心中所想,经过仔细审查,便知哪些为善、哪些为恶。了解这些,然后从对方最看重的事入手加以游说,运用“飞箝之辞”使其透露心中所好,进而对其加以控制。 第五 飞箝 4 【原文】 用之于人1,则量智能、权财力、料气势,为之枢机2以迎之随之,以箝和之,以意宜之,此飞箝之缀3也。用之于人,则空往而实来4。缀而不失,以究其辞。可箝而从,可箝而横;可引而东,可引而西;可引而南,可引而北;可引而反,可引而覆。虽覆能复,不失其度5。 【注释】 1用之于人:将“飞箝术”用于人际交往。 2枢机:指事物的关键。枢,门轴。机,枢纽。《易·系辞》:“言辞,君子之枢机。枢机之发,荣辱之主也。” 3缀:连接。也可解释为补充。用之于人,谓用飞箝之术于诸侯也。陶弘景注:“量智能、料气势者,亦欲知其智谋能否也。枢所以主门之动静,机所以主弩之放发,言既知其诸侯智谋能否,然后立法镇其动静,制其放发,犹枢之于门,机之于弩,或先而迎之,或后而随之,皆箝其情以和之,用其意以宜之。如此则诸侯之权,可得而执,己之恩又得而固,故曰飞箝之缀也。谓用飞箝之术连于人也。” 4空往而实来:用好听的空话,套取对方的实情。陶弘景注:“用于人,谓以飞箝之术任使人也。但以声誉扬之,故曰空往,彼则开心露情,归附于己,故曰实来,既得其情,必缀而勿失,又令敷奏以言,以究其辞,如此则纵横东西,南北反覆,惟在己之箝引,无思不服。” 5虽覆能复,不失其度:运用飞箝术和人沟通交流,只要善于引导就可使对方受我控制。陶弘景注:“虽有覆败,必能复振,不失其节度,此箝之终也。” 【译文】 运用“飞箝”的方法游说他人,要衡量对方的智慧和才能,权衡对方的实力,估量对方的气势,这是至为关键的事。进而运用“飞箝”的方法迎合对方,顺从对方,从而控制对方,用对方的意图来宣传自己,这就是妙用“飞箝”以控制他人的手段。 运用“飞箝”的方法游说他人,实际上是用言辞来套取对方的实情。控制对方可以用合纵的方法,也可以用连横的策略;可以引对方向东,也可以引对方向西;可以引对方向南,也可以引对方向北;可以使对方从原路回去,也可以再引导他回来。当然,运用这种方法灵活恰当,即使对方有所反复,自己也可加以控制,使之恢复,这便是“飞箝”的准则。 第六 忤合 1 【原文】 凡趋合倍反1,计有适合。化转环属2,各有形势。反覆相求,因事为制3。是以圣人居天地之间,立身、御世、施教、扬声、明名4也,必因事物之会,观天时之宜,国之所多所少,以此先知之,与之转化5。 【注释】 1趋合倍反:趋向合一,相当于“合”。倍反,即背反,相当于“忤”。倍,同背。陶弘景注:“言趋合倍反,虽参差不齐,然后施之计谋,理乃适合。” 2化转环属:事物变化转动如圆环,无论去留,各有其理。 3因事为制:根据事物变化作多方探究,根据情况确定应对方法。 4施教扬声明名:圣人处天地之间,存心治世,以施教扬名。 5以此先知之,与之转化:圣人预先察知存亡祸福之源,并加以转化推移,才能“得天下之权”,在纷繁的世事中立于不败之地。陶弘景注:“所多所少,谓政教所宜多、所宜少也。既知多少所宜,然后为之增减,故曰以此先知,谓用倍反之理知之也。转化,谓转变以从化也。” 【译文】 事物之间的关系有正有反,有顺有逆,制定谋略时要根据情况,使之符合事理。事物间运转如环,各有形势,要反复探求,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措施。所以,圣人生活于天地之间,存身治世,施行教化,宣扬名声,必须因循事物发展的机遇,天时的变化和趋势,以及国家的有余和不足。圣人依据忤合之术,预知事情的发展方向,根据形势变化以作相应调整。 第六 忤合 2 【原文】 世无常贵,事无常师1。圣人常为,无不为;所听2无不听。成于事而合于计谋,与之为主3。合于彼而离于此,计谋不两忠,必有反忤4。反于是,忤于彼;忤于此,反于彼。其术也,用之于天下,必量天下而与之;用之于国,必量国而与之;用之于家,必量家而与之;用之于身,必量身材能5气势而与之。大小进退,其用一也6。必先谋虑计定,而后行之以飞箝之术7。 【注释】 1世无常贵,事无常师:世间没用永远的尊贵,也没有一定的法则。要用发展变化的眼光看世界。陶弘景注:“能仁为贵,故无常贵;立善为师,故无常师。” 2圣人常为,无不为;所听无不听:圣人常做的是无所不能做,常听的是无所不能听。 3与之为主:圣人于事必成,于谋必合,如此者与众立之,推以为主。或指各为其主。 4必有反忤:指智谋难以兼顾,不能同时忠于两方,必然会有矛盾抵触。反,背反;忤,抵触。 5材能,才质和能力。 6大小进退,其用一也:施用计谋,虽然有大小进退的差异,但其宗旨是一致的。陶弘景注:“用之者,谓反忤之术。量者,谓其事业有无。与,谓与之亲。凡行忤者,必称其事业所有而亲媚之,则暗主无从而觉,故得行其术也。所行之术,虽有大小进退之异,然而至于称事扬亲则一,故曰其用一也。” 7飞箝之术:察看对方言论是非,并加以钳制。陶弘景注:“将行反忤之术,必须先定计谋,然后行之,又用飞箝之术以弥缝之。” 【译文】 世上没有永远的尊贵,也没有一成不变的法则。圣人常做的是无所不能做,常听的是无所不能听。要想事情成功,就要使计谋切合实际,处于主动的地位。一般来说,施行计谋难以同时兼顾,不能同时忠于敌对双方,必定会有相合、相离的情况出现。与此相合,必定与彼相离;与彼相离,必定与此相合。忤合术运用于天下,必须根据天下的具体情况,确定施行的谋略;运用于治理诸侯国,必须根据诸侯国的情况,确定施行的策略;运用于管理卿大夫之家,必须根据卿大夫之家的情况,确定具体的方法;运用于自身的人际交往,必须根据个人才能、气质和秉性,确定施行的方法。无论用之于家国还是个人,虽有大小之别,但进退的原则都是一致的。施行忤合术,必先设定切实的计谋,然后附之以“飞箝”之术,以弥补缝隙。 第六 忤合 3 【原文】 古之善背向者,乃协四海,包诸侯,忤合1之地而化转之,然后求合。故伊尹2五就汤,五就桀,而不能有所明,然后合于汤;吕尚3三就文王,三入殷,而不能有所明,然后合于文王。此知天命之箝4,故归之不疑也。 【注释】 1忤合:逆合。《淮南子·人间》:“故圣人先忤而后合,众人先合而后忤。”陶弘景注:“言古之深识背向之理者,乃令同四海,兼并诸侯,驱置忤合之地,然后设法变化而转移之,众心既从,乃求其真主,而与之合也。” 2伊尹:名挚,辅佐商汤征伐夏桀,被尊为阿衡(宰相)。 3吕尚:姜姓,吕氏,名尚,即姜太公,辅佐文王、武王伐纣,被封于齐。伊尹、姜尚先后受命于明君暗主,观察其对待人才的态度,在正反比较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 4天命之箝:顺应潮流,受命于天。这里是说伊尹辅佐商汤,姜尚辅佐文王,是因为他们知道天命所归,君臣相知不疑。 【译文】 古代深谙背向之理的人,可以协同四海,掌控诸侯,驱之于忤合之地,因循形势而设法化转,然后使之改变方向,与贤君明主相契合。因此,伊尹五次投靠商汤,五次投靠夏桀,不能昭明其志,最终受用于汤;姜尚三次投奔文王,三次投奔殷商,不能昭明其志,最终知遇于文王。他们运用“忤合”认清了天命所在,所以归附明主而不再怀疑。 第六 忤合 4 【原文】 非至圣人达奥,不能御世;非劳心苦思,不能原事1;不悉心见情,不能成名;材质不惠,不能用兵;忠实无实,不能知人。故忤合之道,己必自度材能知睿2,量长短远近孰不知。乃可以进,乃可以退,乃可以纵,乃可以横3。 【注释】 1原事:观察事物的本源。潜思事物之理,以见微知著。 2自度材能知睿:估量自己的才干和能力。鬼谷子认为,忤合之道必须充分了解自身情况和对方实力,只能施于不如自己的对手。陶弘景注:“夫忤合之道,不能行于胜己,而必用之于不我若,故知谁不如,然后行之也。” 3乃可以进,乃可以退,乃可以纵,乃可以横:指施展计谋进退自如,从心所欲。陶弘景注:“既行忤合之道于不如己者,则进退纵横,唯吾所欲耳。” 【译文】 所以,如果不能达到圣人那样洞悉深奥道理的境界,就不能治理天下;不费心竭思,就不能推本溯源,弄清事情的根本。不悉心探究自己的才情,就不能宣扬声名。才识和素养不够,就不能带兵打仗,运筹帷幄。待人不够真诚,就不能认知他人。所以,运用“忤合”的方法,必须全面考察自己的才能和智慧,了解自身的优势和不足,确定对方不如自己才可实施。全面掌握情况才能做到纵横捭阖,进退自如。 第七 揣篇 1 【原文】 古之善用天下者,必量天下之权而揣诸侯之情。量权1不审,不知强弱轻重之称;揣情2不审,不知隐匿变化之动静。何谓量权?曰:度于大小,谋于众寡,称货财有无之数,料人民多少、饶乏,有余不足几何,辨地形之险易,孰利孰害,谋虑孰长孰短,揆君臣之亲疏,孰贤孰不肖,与宾客3之知慧4,孰多孰少?观天时之祸福,孰吉孰凶?诸侯之交,孰用孰不用?百姓之心,孰安孰危?孰好孰憎?反侧孰辩?能知此者,是谓量权。 【注释】 1量权:度量权衡。 2揣情:揣摩情势。陶弘景注:“天下之情,必见于权也。善修量权,其情可得而知之。知其情而用之者,何适而不可哉。” 3宾客:客人。这里指谋士、幕僚。 4知慧:智慧。 【译文】 古代善于统驭天下的人,必能审察国家的发展态势,揣测各诸侯王的内心想法。如果不能做到审时度势,权衡利害,就不能明了各诸侯王的强弱轻重以及实力;如果不能准确揣测各诸侯王的真实情况,就不能明白其隐蔽、藏匿以及应变策略,形势走向。什么叫忖度时势、权衡得失?就是能揣测大小,明察多少。估量国家财货的厚或薄,预测人口数量的多与少,物资丰饶或匮乏,有余或不足的具体情况。辨识国家山川地理的险易,乃至利害情况。衡量国内谋士的优劣长短,君臣关系的亲或疏,贤明还是愚昧。国内宾客的智谋情况,是多是少?观测天时的祸福状况,是吉是凶?诸侯之间的亲密关系,可以效力,还是不可效力。百姓之心,是背离还是靠拢,何时安全,何时危险,以及是喜爱还是憎厌。对以上情况反复辨识并准确把握,知道如何去行动,才算做到了审时度势、权衡利弊。 第七 揣篇 2 【原文】 揣情者,必以其甚喜之时,往而极其欲也。其有欲也,不能隐其情;必以其甚惧之时,往而极其恶也,其有恶1也,不能隐其情。情欲必出其变。感动而不知其变者2,乃且3错其人,勿与语而更问其所亲,知其所安4。夫情变于内者,形见于外。故常必以其见者5而知其隐者,此所以谓测深揣情6。 【注释】 1有恶:有所憎恶的人或事。陶弘景注:“夫人之性,甚喜则所欲著,甚惧则所恶彰,故因其彰着,而往极之,恶欲既极,则其情不隐,是以情欲因喜惧之变而失也。” 2感动而不知其变者:那些内心有所感动却不能观察其喜怒变化的人。 3且:暂时,暂且。 4所安:安身立命的根据。陶弘景注:“虽因喜惧之时,以欲恶感动,尚不知其变。无此者,乃且置其人,无与之语,徐徐更问斯人之所亲,则其情欲所安可知也。” 5见:显现。 6测深揣情:猜测准确,把握事理。陶弘景注:“夫情貌不差内变者,必见外貌。故常以其外见,而知其内隐。观色而知情者,必用此道。此所谓测深揣情也。” 【译文】 揣摩人们内心的隐情,必要在其极为高兴时加以迎合,引发其欲望,有了欲望,就不能隐藏内情;必要在其极为惧怕时加以考察,引发其憎恶,有了憎恶,就不能隐藏内情。人的种种欲求,往往显露于情绪波动之时。如果一个人的情感有所触动,却不显露于形色,就暂时放开不要和他说话,而向他身边的人询问,就可以知道其内心不为所动的原因。一般来说,心中充满欲求,必然表现于外。通过察言观色,便能了解人们内心的隐情。这就是“探测内心以获真情”的道理。只有观察仔细,才能把握深刻。 第七 揣篇 3 【原文】 故计国事者1,则当审量权;说人主2,则当审揣情。谋虑情欲,必出于此。乃可贵,乃可贱;乃可重,乃可轻;乃可利,乃可害;乃可成,乃可败。其数一也3。故虽有先王之道、圣智之谋,非揣情隐匿无所索之。此谋之大本也,而说之法也。 常有事于人,人莫能先,先事而生4,此最难为。故曰揣情最难守司5。言必时有谋虑。故观蜎飞蠕动6,无不有利害,可以生事变7。生事者,几之势8也。此揣情饰言成文章,而后论之也。 【注释】 1计国事者:谋划国家大事的人。 2人主:君主。陶弘景注:“审权量,则国事可计;审揣情,则人主可说。至于谋虑情欲,皆揣而后行,故曰谋虑情欲,必出于此也。” 3其数一也:其中道理相同。指谋士的富贵荣华或贫贱失意,都由其揣情之术是否精当独到而决定。 4先事而生:指以谋为先,做到决策在前,行事在后。策略谋划在前,则事情易于成功;毫无计划,莽撞行事,只会到处碰壁。陶弘景注:“挟揣情之术者,必包独见之明,故有事于人,人莫能先也。又能穷几尽变,故先事而至,自非体玄极妙,则莫能为此矣。故曰此难为者也。” 5揣情最难守司:揣测人情最难掌握。陶弘景注:“人情险于山川,难于知天。今欲揣度而守司之,不亦难乎!故曰揣情最难守司。谋虑出于人情,必当知其时节。此其所以最难也。” 6蜎飞蠕动:泛指昆虫类的运动轨迹,或快速飞行或缓慢蠕动。 7生事变:发生事态的变化。“变”一作“美”,据学者考证应为“变”。俞樾《读书余录》:“美当作变,言蜎飞蠕动之虫,无不有利害可以生事变也。变、美形近而误。”陶弘景注:“蜎飞蠕动,微虫耳,亦犹怀利害之心,故顺之则喜悦,逆之则勃怒,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是以利害者,理所不能无;顺逆者事之所必行。然则顺之招利,逆之致害,理之常也。”8几之势:细微的态势。 【译文】 所以,要谋划国家大事的人,就要权衡利弊得失;游说人主的谋士,就要揣摩其内心实情。策划谋略或考察情欲,必然要以此为出发点。运用揣情术,可以尊贵,可以贫贱;可以权重,可以卑微;可以获利,可以受损;可以成功,可以失败;其间的道理相通。所以,即使拥有先王的德行,圣人的智谋,不懂“揣情”之术,就不会得到隐藏内心的实情。这些是制定谋略的根本,是游说他人的重要方法。 第八 摩篇 1 【原文】 摩者,符也1。内符者,揣之主也2。用之有道,其道必隐微3。摩之,以其所欲,测而探之,内符必应。其所应也,必有为之4。故微而去之,是谓塞窌、匿端、隐貌、逃情5,而人不知,故能成其事而无患。摩之在此,符之在彼,从而用之,事无不可6。 【注释】 1符:符验,指情感的外在表现。 2内符者,揣之主也:通过观察他人的外部表现而判断出其内心欲求,这就是揣摩的根本。陶弘景注:“内符者,谓情欲动于内,而符验见于外。揣者,见外符而知内情,故曰内符为揣之主也。”以上两句总括揣情与摩意的深刻关系。谋士游说他人之前,必须对时势和对方心里做深刻了解,才能获取好的效果。 3用之有道,其道必隐微:使用揣情、摩意的方法,必定是隐秘而幽微。陶弘景注:“揣者,所以度其情;慕摩者,所以动其内符。用揣摩者,必先定其理,故曰用之有道。然则以情动情,情本潜密,故曰其道必隐也。”谋士要揣摩他人的想法,而不显露自己的意图,必然要费一番周折,这中间是隐秘而幽微的。 4“摩之”两句:陶弘景注:“言既揣知其情所趋向,然后以其所欲微而摩之,得所欲而情必动。又测而探之,如此则内符必应。内符既应,必欲为其所为也。”测而探之,通过观察、分析,探知对方真实欲求。 5塞窌、匿端、隐貌、逃情:收敛锋芒,隐藏真相。窌,地窖。匿端,隐藏端倪。陶弘景注:“君既有所为,事必可成,然后从之。臣事贵于无成有终,故微而去之尔。若乃己不同予此计,令功归于君,如此,可谓塞窌匿端、隐貌逃情。情逃而窌塞,则人何从而知之?人既不知所以,息其所谮妒,故能成事而无患也。”战国谋士要游说君主,便要隐藏自己的内心情欲,以与群臣和谐相处,有功则归于主上,以免功高震主。 6摩之在此,符之在彼。从而用之,事无不可:谋士的观察细而隐,人们的情欲显而彰。一般人只看到彰显的部分,而不了解谋士的隐藏目的,所以就无事不成了。陶弘景注:“此摩甚微,彼应自著,观者但睹其著而不见其微,如此用之,功专在彼,故事无不可也。” 【译文】 揣摩试探,是揣情的一种方法;使对方的内心欲求得以显现,这是“揣情”的根本所在。使用揣摩试探的方法,需要掌握一定的规律,这些规律是隐秘的。通过揣摩试探对方的欲求,探测对方的内心真实,其内情就会有所显现。对方的内情一旦有所表现,就可以有所作为。达到了预期目标,就要有意保持微妙的距离,并且堵塞漏洞,消除痕迹,隐藏形状,掩饰真情,使人无法识破自己的行动。这样既实现了目的,又不留下祸患。用这种方法揣摩试探对方的内心,对方的内情必然有所反映。根据对方的内情而采取行动,就没有办不成的事。 第八 摩篇 2 【原文】 古之善摩者,如操钩而临深渊,饵而投之,必得鱼焉。故曰:“主事日成1而人不知,主兵日胜2而人不畏也”。圣人谋之于陰,故曰“神”;成之于陽,故曰“明”3。所谓“主事日成者”,积德也,而民安之,不知其所以利;积善也,而民道之,不知其所以然4,而天下比之神明也。“主兵日胜”者,常战于不争不费5,而民不知所以服,不知所以畏,而天下比之神明。 【注释】 1主事日成:主持政务,日渐成功。 2主兵日胜:指挥战争,日渐胜利。陶弘景注:“钓者,露饵而藏钩,故鱼不见钩而可得;贤者,观功而隐摩,故人不知摩而自服。故曰主事日成而人不知也。兵胜由于善摩,摩隐则无从而畏,故曰主兵日胜而人不畏也。” 3“圣人”句:善于摩意,是走向成功之路。古人所讲陰谋,并无贬义,而是指隐秘谋划。陶弘景注:“潜谋陰密,日用不知,若神道之不测,故曰神也。功成事遂,焕然彰著,故曰明也。” 4不知其所以然:贤君明主,主事日成,便是积德、积善。让百姓自然而然听从政令,这是一种高明的统治艺术。陶弘景注:“圣人者,体道而设教,参天地而施化,韬光晦迹,藏用显仁。故人安德而不知其所以利,从道而不知其所以然。故比之神明。” 5不争不费:不使用武力,不损耗军费。即《孙子兵法》中“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战略思想。陶弘景注:“善战者,绝祸于心胸,禁邪于未萌,故以不争为战。师旅不起,故国用不费。至德潜畅,玄风遐扇,功成事就,百姓皆得自然,故不知所以服,不知所以畏,比之于神明。”这是一种比较玄妙的治国方略。 【译文】 古代善于揣摩对方内心的人,就像拿着鱼钩临近深渊,装好诱饵投入水中,必然可以钓到鱼。所以说这样的人主持政务日渐成功却不被察觉,率兵打仗日渐胜利,对手却蒙在鼓里不知畏惧。圣人便是这样隐秘谋划事情,所以被称为“神”;行动成功则会昭然显著,所以被称为“明”。所谓“做事日渐成功”的秘诀,在于暗中积累德行,老百姓安居乐业,却不知道得到利益的原因,因而在于暗中积累善行,天下的人称之为“神明”。率兵打仗连连取胜,却不与敌人争斗,也不消耗物资财富,人民不知敌人为何归服,为何畏惧,因而天下的人称之为“神明”。 第八 摩篇 3 【原文】 其摩者1,有以平,有以正,有以喜,有以怒,有以名,有以行,有以廉,有以信,有以利,有以卑。平者,静也;正者,直也;喜者,悦也;怒者,动也;名者,发也;行者,成也;廉者,洁也;信者,明也;利者,求也;卑者,谄也2。故圣人所独用者,众人皆有之,然无成功者,其用之非也3。故谋莫难于周密,说莫难于悉听,事莫难于必成。此三者,唯圣人然后能任4。 【注释】 1其摩者:揣情摩意,常常因时而发,有规律可循,即平、正、喜、怒、名、行、廉、信、利、卑十法。陶弘景注:“凡此十者,皆摩之所由而发。言人之材性参差,事务变化,故摩者亦消息虚盈,因几而动之。” 2“平者”句:以上所述,是对摩意十法的具体解释。陶弘景注:“名贵发扬,故曰发也。行贵成功,故曰成也。” 3“故圣人”句:以上十法并非圣人所独有,众人使用却不能成功,是因为所用不得其道,所以失败。陶弘景注:“言上十事,圣人独用以为摩,而能成功立事。然众人莫不有,所以用之非道,不能成。” 4“故谋”句:本句可理解为,凡能做到谋略周密,把握时势得当并持之以恒,也可以像圣人那样成功。陶弘景注:“谋不周密,则失几而害成;说不悉听,则违顺而生疑;事不必成,则止篑而有废。皆有所难,能任之而无难者,其唯圣人乎?” 【译文】 揣摩试探他人的方法,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有的平和,有的正直;有的使人喜欢,有的使人发怒;有的利用声名,有的采取行动;有的要讲廉洁,有的要讲信誉;有的讲利益,有的讲谦卑。平是使人心平气和,正是使人感觉公正;喜是使人欢喜愉悦,怒是使人情绪波动;名是为其传播声誉,行是助其取得成功;廉是使人洁身自好,信是使人有所期许;利是为其提供需求,卑是为了迎合对方。所以,圣人所独用的揣摩他人内心的方法,平常人也拥有。然而没有什么人能成功,是因为他们使用不当。所以说,出谋划策最困难的是考虑周到严密,游说对方最困难的是让对方接受主张,做事情最困难的是确保成功。这三方面只有圣人经过深思熟虑才能做到。 第八 摩篇 4 【原文】 故谋必欲周密,必择其所与通者1说也,故曰或结而无隙2也。夫事成必合于数,故曰道数与时相偶者3也。说者听,必合于情,故曰情合者听。故物归类,抱薪趋火,燥者先燃;平地注水,湿者先濡。此物类相应4,于势譬犹是也。此言内符之应外摩5也如是。故曰摩之以其类,焉有不相应者,乃摩之以其欲,焉有不听者?故曰独行之道。夫几者不晚6,成而不抱7,久而化成8。 【注释】 1通者:通达明白之人。 2结而无隙:周密详细,无隙可乘。 3道、数与时相偶:指道、术、时三者合一,才能成就功业。 4物类相应:物以类聚,相互感应。 5内符之应外摩:从外部入手引发对方,进而揣摩其内心实情。陶弘景注:“内符之应,外摩得类则应,譬犹水流就湿、火行就燥也。”人以群分,物以类聚,志趣相投自然聚合一处,而成为关系密切的社会团体。 6几者不晚:发现事物的隐微征兆,就不会错失良机。 7成而不抱:成就功业也不占为己有。 8久而化成:久而久之,便能教化天下。陶弘景注:“见几而作,何晚之有?功成不拘,何抱之久?久行此二者,可以化天下。” 【译文】 所以,谋略最难做到的是周密,游说他人要选择心意相通的对象;做事情最难的是毫无疏漏,一定成功。想成就事业必定要符合术数,就是说道理、术数和时势三者重合,是事业成功的必然条件。要想游说他人使对方言听计从,必须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双方感情相合才会听取。世间万物都是物以类聚,就像抱着柴草走向烈火,干燥的柴草首先燃烧;往平地上倒水,低湿的地方首先注入水流。物以类聚相互感应,形势上必然如此。就是说从对方外在表现推知其内心实情也是如此,所以说按着事物的类别加以揣摩,哪有不呼应的呢?顺着被游说者的欲望进行揣摩,哪有不会听从的呢?所以,这是谋士常用的方法。总之,审察到事物之间的隐微征兆就要抓住时机,把事情做成了却不居功自傲。长久坚持这样,才能达到出神入化的地步。 第九 权篇 1 【原文】 说者,说之1也;说之者,资之2也。饰言3者,假之也,假之者,益损4也;应对者,利辞5也,利辞者,轻论6也;成义7者,明之也,明之者,符验8也。难言者,却论也,却论者,钓几9也。 【注释】 1说之:劝说对方听从自己。 2资之:帮助对方。 3饰言:修饰言辞。修饰语言不是目的,但借助精妙的语言,更能打动对方。 4益损:增益减损。指谈话时要在语言上适当删减。 5利辞:敏捷巧辩之词。权宜之计或敷衍的话。 6轻论:轻易论说。即言语不深刻,流于形式。 7成义:成为义理,使对方相信自己。 8符验:符合应验。古人认为游说他人,不能违背事实,否则很难取信于人。 9钓几:钓取隐秘而细微的东西。可理解为让对方接受自己的观点。几同机,隐秘,细微。 【译文】 说,就是游说对方;游说对方,就要有助于对方。修饰言辞,是为了借助言语打动对方;借助言语打动对方,就要再三斟酌、适当取舍。应对时要敏捷巧辩,敏捷巧辩容易流于形式。要使对方接受某个观点,就要使对方明白真伪;使对方明白真伪,就要列举事实加以佐证。诘难的言辞是驳斥对方的论点。驳斥对方的论点就是要诱出对方隐秘的意图。 第九 权篇 2 【原文】 佞言1者,谄而于忠;谀言2者,博而于智;平言者3,决而于勇;戚言4者,权而于信;静言5者,反而于胜。先意承欲者,谄也;繁称文辞者,博也;策选6进谋者,权也;纵舍7不疑者,决也;先分不足以窒非8者,反也。 【注释】 1佞言:奸巧谄谀。 2谀言:奉承献媚。 3平言:公正平允。 4戚言:忧戚之言。戚,忧。 5静言:谋虑之言。 6策选:策划选取。 7纵舍:舍弃,放弃。 8先分不足以窒非:自己有所不足而责备他人过错。 【译文】 使用花言巧语,是为了取悦于对方以求忠诚。使用阿谀之词奉承他人,是为了显露渊博的知识,以示自己聪慧多智。使用公正平允之言,说话直截了当有所决断,以示敢于直言。使用忧戚之言,是为了权衡形势,以博取信任。使用深思熟虑的话,就会在能力不足时,反而阻止谬误获取胜利。先揣摩对方的心思再加以奉承,被称为“谄”;引经据典旁征博引,被称为“博”;选取策略呈献计谋,被称为“权”;抛开顾虑大胆舍弃,被称为“决”;自己的天分不足难以制止错误,被称为“反”。 第九 权篇 3 【原文】 故口者,机关1也,所以关闭情意也;耳目者,心之佐助也,所以窥瞷奸邪2。故曰:参调而应,利道而动3。故繁言而不乱,翱翔而不迷,变易而不危4者,观要得理5。故无目者,不可示以五色,无耳者,不可告以五音。故不可以往者,无所开之也;不可以来者,无所受之也6。物有不通者,故不事也。古人有言曰:“口可以食,不可以言。”言有讳忌也。“众口铄金”7,言有曲8故也。 【注释】 1机关:指人的口可以张开,也可以关闭。 2窥瞷奸邪:窥见间隙,明察奸邪。 3参调而应,利道而动:陶弘景注:“口者,所以发言语,故曰口者机关也。情意宜否,在于机关,故曰所以关闭情意也。耳目者,所以助心通理,故曰心之佐助也。心得耳目,即能窥见间隙,见彼奸邪,故曰窥间见奸邪。”参同三,指心眼耳三器官。利道,即因势利导。 4变易而不危:改变方向而不诡谲。危,通诡。 5观要得理:要,纲要。理,事理。《韩非子·扬权》:“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6“故不”句:指选择谈话的对象和把握论说的程度。陶弘景注:“此不可以往说于彼者,为彼暗滞,无所可开也;彼所不来说与此者,为此浅局,无所可受也。夫浅局之与暗滞者,常闭塞而不通,故圣人不事也。” 7众口铄金:比喻舆论影响强大。 8曲:不正。《玉篇·曲部》:“曲,枉也。”《战国策·赵策二》:“穷乡多异,曲学多辩。”陶弘景注:“金为坚物,众口能烁之,则以众口有私曲故也。” 【译文】 所以,口是人体的机关,用来透露或隐藏真情实意;耳目是心的辅助,可以用来窥察间隙发现奸邪。所以说,口、耳、目三者要协调一致,互相感应,因势利导才能采取行动。因此,言语繁多却不杂乱,纵横驰骋却不迷惑,改变方向却不诡谲,抓住事物要领,看清事物本质。所以,不能向失明的人展示五色,不能向失聪的人展示五音。所以,不值得开导的人,就不要去游说;不来此地游说,是因为没有知音。有些人是无法沟通的,就没有必要去游说。古人云:“口可以用来吃饭,却不能胡乱说话。”一说话,就容易犯忌讳。“众口铄金”,是由于言辞之间难免因为偏见而歪曲事实。 第九 权篇 4 【原文】 人之情,出言则欲听,举事则欲成。是故智者不用其所短,而用愚人之所长;不用其所拙,而用愚人之所工,故不困也。言其有利者,从其所长也;言其有害者,避其所短也1。故介虫之捍2也,必以坚厚;螫虫3之动也,必以毒螫。故禽兽知用其长,而谈者知用其所用也。 【注释】 1“言其”句:说话对我有利,就要依从自己的长处;说话对我有害,就要避开自己的短处。 2介虫之捍:甲虫的防御。介通甲,指有甲壳的昆虫或水族。 3螫虫:指有毒刺的昆虫。 【译文】 人之常情,说话就希望有人接受,做事就希望获得成功。所以,智者总是不用自己的短处,而是采用愚者的长处;总是不用自己的愚拙,而是采用愚人的工巧,这样就不会使自己困窘。谈到事物有利的一面,就要发扬它的长处;谈到事物有害的一面,就要回避它的短处。所以,甲虫防御天敌,必须用坚硬的甲壳;毒虫攻击对方,必须用有毒的尖刺。禽兽都知道发扬自己所长,游说之士更应该懂得发挥自己的长处。 第九 权篇 5 【原文】 故曰:辞言1五:曰病、曰怨、曰忧、曰怒、曰喜。故曰:病者,感衰气而不神也;怨者,肠绝而无主也;忧者,闭塞而不泄也;怒者,妄动而不治也;喜者,宣散而无要也。此五者,精则用之,利则行之。 故与智者言,依于博2;与拙者言,依于辩;与辩者言,依于要;与贵者言,依于势;与富者言,依于高3;与贫者言,依于利;与贱者言,依于谦;与勇者言,依于敢4;与过者言,依于锐,此其术也,而人常反之。 是故与智者言,将此以明之;与不智者言,将此以教之,而甚难为也。故言多类,事多变。故终日言,不失其类而事不乱。终日变而不失其主,故智贵不妄,听贵聪,智贵明,辞贵奇5。 【注释】 1辞言:辩论之言。 2博:渊博。 3高:尊敬,看重。 4敢:果敢。 5听贵聪,智贵明,辞贵奇:听觉灵敏则真伪不乱,智慧明晰则辨别可否,言辞巧妙则分辨是非。陶弘景注:“听聪则真伪不乱,知明则可否自分,辞奇则是非有证,三者能行则功成事立,故须贵也。” 【译文】 所以与人辩论需要注意五种情况:病、怨、忧、怒、喜。病,指中气衰竭,没有精神;怨,指肝肠寸断,心神无主;忧,指心情忧戚,不能与人交流;怒,指行事冲动,语无伦次;喜,指夸夸其谈,注意力分散,抓不住要领。这五种情况,精通它才可以很好运用,对自己有利才能行动。 所以和智慧的人说话,要靠渊博的知识;和笨拙的人说话,要能言善辩;和能言善辩的人说话,要善于抓住要点。和高贵的人说话,要有宏达的气势;和富人说话,要用尊敬的态度;和穷人说话,要从利益方面入手;和卑贱者说话,要态度谦和;和勇敢者说话,要果敢有力;和愚蠢者说话,要言辞锐利。这些游说他人的方法,一般人的做法常常与之相反。 所以和智慧的人讲话,可以使他明白这些道理;和愚蠢的人讲话,把这些道理教给他,也是很难做到的。所以,论说有多种方法,事情也会千变万化。明白这个道理,整日谈论也不会偏离主题,能做到有条不紊。事情不断变化,也不会失其变化的根本。所以智慧重在不妄动,听话贵在听清楚,智慧贵在明辨事理,言谈贵在变幻莫测。 第十 谋篇 1 【原文】 为人凡谋有道1,必得其所因,以求其情2。审得其情,乃立三仪3。三仪者曰上、曰中、曰下,参以立焉4,以生奇。奇不知其所拥,始于古之所从。故郑人之取玉也,载司南之车5,为其不惑也。夫度材、量能、揣情者,亦事之司南也。故同情而俱相亲者,其俱成者也;同欲而相疏者,其偏成者也。同恶而相亲者,其俱害者也;同恶而相疏者,其偏害者也6。故相益则亲,相损则疏。其数行也,此所以察异同之分,其类一也。故墙坏于其隙,木毁于其节7,斯盖其分也。 【注释】 1凡谋有道:要想谋划说服他人的策略。《易》:“君子以作事谋始。”孔颖达疏:“凡欲兴作其事,必须谋虑其始。” 2得其所因,以求其情:要调查对方的心理状态,就要掌握他的实情。因,依靠,凭借;情,实情,情形。 3三仪:本指天、地、人,天在上,地在下,人居中。陶弘景注:“言审情之术,必立上智、中才、下愚。” 4参以立焉,以生奇:三仪互相渗透,就可策划出奇谋妙计。 5司南之车:即指南车。司南是一种利用磁石指南的仪器。 6同恶而相疏者,其偏害者也:假如二人有同样恶习而关系疏远,只能是一方受害。 7墙坏于其隙,木毁于其节:墙倒屋塌在于有缝隙,树木毁坏在于有节疤。“墙”又作“缡”,指环绕住宅周围所建的土墙。墙有一点裂痕就有崩毁的可能,树则从节疤处开始腐败。一般人际交往也往往是从空隙处发生破裂。 【译文】 凡是筹划计谋,都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并要掌握规律背后的依据,这样才能得到实情。通过研究审察实情,确立上、中、下三仪。所谓三仪,指上智、中才和下愚。三者互相参照,就能定出奇谋妙计。奇谋妙计能够通达易行,开始于古人的社会实践。郑人入山采玉时,都要携带指南车,这是为了不迷失方向。揣度才干、衡量能力和获知实情,这是做事的指南。所以,众人同心协力谋划事业,就会关系亲密,共同获得利益。想法一致的人共同做事,如果是部分受益,部分受损,就会关系疏远。有共同仇恨的事物就会相互亲近,因为他们都是受害者;有共同仇恨的事物而关系疏远,一定是其中一部分人受到了损害。所以,如果有共同利益就会相互亲近,如果其中一方受到损害就会相互疏远,这是一种规律。这种规律,可以作为观察同心或异心的标准。所以,墙壁坍塌是因为缝隙的存在,树木毁坏是因为树木有节疤,因为缝隙和节疤都是它们的分界之处。 第十 谋篇 2 【原文】 故变生事,事生谋,谋生计,计生议,议生说,说生进,进生退,退生制。因以制于事,故万事一道而百度1一数也。夫仁人轻货2,不可诱以利,可使出费;勇士轻难,不可惧以患,可使据危;智者达于数,明于理,不可欺以诚,可示以道理,可使立功,是三才3也。故愚者易蔽也,不肖者易惧也,贪者易诱也,是因事而裁之4。 【注释】 1百度:各种事情的节度。陶弘景注:“言事有本根,各有从来,譬之卉木,因根而有枝条花叶,故曰变隙然后生于事业,生事业者,必须计谋;成计谋者,必须议说;议说必有当否,故须进退之。既有黜陟,须事以为法,而百事百度,何莫由斯而至,其道数一也。” 2仁人轻货:有德行的人不看重财货。 3三才:指仁人、勇士、智者三种人才。 4因事而裁之:根据情况作出判断和进行裁夺。裁,判断、裁夺。 【译文】 因此,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变化的事物会产生问题,解决问题需要商定计谋。商定计谋需要言辞论说,仔细斟酌,并制定方法。有利于事情的发展,就要促使前进,进而不能则退,退若适当,不失为控制事情的好方法。所以,万事万物的发展变化是有一定道理的,控制它的方法在根本上也是一致的。一般来说,仁人君子是看轻财物的,所以不能用利益诱惑,可以让他们提供财物;勇猛之士是轻视危难的,所以不能用祸患去恐吓,可以让他们扼守险要;有智慧的人通达事理,不可以随意欺骗,却可以讲明道理,让他们建功立业。这是三种人才。所以说,愚昧的人容易被蒙蔽,不肖之徒容易被吓倒,贪婪的人容易被利诱,应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 第十 谋篇 3 【原文】 故为强者,积于弱也;为直者,积于曲;有余者,积于不足也。此其道术行也。故外亲而内疏1者,说内;内亲而外疏者,说外。故因其疑以变之2,因其见以然之3,因其说以要之,因其势以成之4,因其恶以权之,因其患以斥之。摩而恐之,高而动之5,微而证之,符而应之6,拥而塞之,乱而惑之7,是谓计谋。 【注释】 1外亲而内疏:外表亲近,内心疏远。 2因其疑以变之:根据对方的疑问来改变游说内容。陶弘景注:“若内外无亲而怀疑者,则因其疑而变化之,彼或因见而有所见,则因其所见而然之。” 3因其见以然之:根据对方的表现判断游说活动是否得法。 4因其说以要之,因其势以成之:根据言辞来总结要点,根据形势来成就事业。陶弘景注:“既然见彼或有可否之说,则因其说要结之;可否既形,便有去就之势,则因其势以成就之。” 5摩而恐之,高而动之:陶弘景注:“患恶既除,惑恃胜而骄者,便切摩以恐惧之,高危以感动之。” 6微而证之,符而应之:陶弘景注:“虽恐动之,尚不知变者,则微有所引据以证之,为设符验以应之。”符,验证。 7拥而塞之,乱而惑之:陶弘景注:“虽有为设引据符验,尚不知变者,此则或深不可救也。使拥而塞之,乱而惑之,因抵而得之。”拥,通壅,用土堵。塞,封闭。 【译文】 所以,弱小可以蓄成强大,弯曲可以变成笔直,不足可以积成有余,就看运用是否合理。对那些外表亲近而内心疏远的人,要从内心入手游说,用真诚来打动;对那些内心亲近而外表疏远的人,要从外部入手游说,以求表里如一。因此,顺着对方的疑问来改变游说的内容,根据对方的发现来肯定他的看法,根据对方的言辞去迎合他的本意,根据利于对方的形势去成全他,根据对方憎恶的东西来帮他谋划解决,根据对方可能造成的祸患来设法排除。如果这些不能有效,就要在摸清对方意图之后再威胁,夸大事情的严重性使之动摇。进一步借助事实和例证使他有所改变。以阻隔来蒙蔽,用谋略来迷惑。这些做法就是“计谋”。 第十 谋篇 4 【原文】 计谋之用,公不如私,私不如结1,结而无隙者也。正不如奇2,奇流而不止者也。故说人主者,必与之言奇;说人臣者,必与之言私。其身内,其言外者疏3;其身外,其言深者危4。无以人之所不欲而强之于人,无以人之所不知而教之于人。人之有好也,学而顺之;人之有恶也,避而讳之。故陰道而陽取之5也。故去之者纵之,纵之者乘之6。貌者,不美又不恶,故至情托7焉。可知者,可用也;不可知者,谋者所不用也。故曰:“事贵制人,而不贵见制于人。”制人者握权也;见制于人者制命8也。 【注释】 1私不如结:暗地谋划不如结为死党。结,缔联。陶弘景注:“公者扬于王庭,名为聚讼,莫执其咎,其事难成,私者不出门庭,慎密无失,其功可立,故公不如私,虽复潜谋,不如与彼要结,二人同心,物莫之间,欲求其隙,其可得乎。” 2正不如奇:正攻虽然合理,不如使用奇计。陶弘景注:“正者循理守常,难以速进;奇者反经合义,事同机发。故正不如奇。奇计一行,则流通而莫知止也。故曰奇流而不止者也。”正,规范,标准。 3其身内,其言外者疏:内,内部;疏,疏远。虽然知情,但把内情泄露于外,这种人就会被疏远。 4其身外,其言深者危:虽然是外人,但言论却深通内情,这种人就会陷于危险。陶弘景注:“身在内而言外泄者,必见疏也;身居外而言深切者,必见危也。” 5陰道而陽取之:用隐秘的方法获取对方的欢心。顺从对方又恐忌讳,暗中进行就不伤感情。陶弘景注:“学顺人之所好,避讳人之所恶,但陰自为之,非彼所逆,彼必感悦,明言以报之,故曰陰道而陽取之也。” 6故去之者纵之,纵之者乘之:欲擒先纵,趁机取利。陶弘景注:“将欲去之,必先听纵。令极其过恶,过恶既极,便可以法乘之。”7至情相托:以真情相托,完全值得信赖。陶弘景注:“貌者,谓察人之貌,以知其情也。谓其人中和平淡,见善不美,见恶不非。如此者,可以至情托之,故曰至情托焉。”8制命:命运被人所制。 【译文】 计谋的使用,公开进行不如私下谋划,私下谋划不如结成死党,结成死党可使双方的关系亲密无间。循规蹈矩不如出奇制胜,奇计一出就像河水奔流一样无法阻止。所以,游说君主一定要和他讨论奇计的运用,才能建立非常之功;游说人臣一定要和他谈论私利,才能保全自己。 如果处于圈子之内,却把内情泄露于外,就会被疏远;如果处于圈子之外,却到处显露内情,就会带来危险。不要把对方不想要的东西强加于人,不要把对方不想知道的强教给人。 对方有某种爱好,可以学习相关的东西以迎合他;如果对方有厌恶的东西,就要加以避讳,以免引起对方不快。所以,暗地筹划计谋,可以获取对方欢心。要想除掉对方,就先去放纵他;使其罪行不可饶恕,然后找机会除掉他。处事冷静至情至性,相貌不美不丑的人,可以把大事托付给他。如果对一个人了解,可以任用他;如果不了解,有谋略的人不会任用他。所以说:“做事情看重的是控制对方,而不是被对方控制。”控制对方的人,手中掌握主动;被控制的人,命运也被对方控制。 第十 谋篇 5 【原文】 故圣人之道陰,愚人之道陽1。智者事易,而不智者事难。以此观之,亡不可以为存,而危不可以为安2。然而无为而贵智矣。智用于众人之所不能知,而能用于众人之所不能见。既用,见可,择事而为之,所以自为也。见不可,择事而为之,所以为人也。 故先王之道陰。言有之3曰:“天地之化,在高与深,圣人制道,在隐与匿。”非独忠信仁义也,中正而已矣。道理达于此义者则可与语。由能得此,则可与谷4远近之义。 【注释】 1圣人之道陰,愚人之道陽:圣人谋划事情,隐而不露;愚人谋划事情,张扬外露。道,谋略,原则。陰,隐秘,隐藏。陽,公开,张扬。陶弘景注:“圣人之道,内陽而外陰;愚人之道,内陰而外陽。”2亡不可以为存,而危不可以为安:救亡图存和转危为安都是很难的事,唯独智者才能做到。陶弘景注:“智者宽恕故易事,愚者猜忌故难事。然而不智必有危亡之祸,以其难事,故贤者莫得申其计划,则亡者遂亡,危者遂危,欲求安存,不亦难乎!今欲存其亡,安其危,则他莫能为,唯智者可矣。故曰无为而贵智矣。”3言有之:古语有这种说法。陶弘景注:“言先王之道,贵于陰密。寻古遗言,证有此理,曰天地之化,唯在高深;圣人之制道,唯在隐匿。所隐者中正,自然合道,非专在仁义忠信也。故曰非独忠信仁义。”4谷:养,引申为商讨之意。 【译文】 所以,圣人施展计谋隐而不露,愚人施展计谋公开张扬。有智慧的人成事会很容易,资质愚钝的人成事就比较困难。由此看来,灭亡的事物不会继续存在,危乱的局面难以回到安全。在这种情况下,无为而治,顺应规律是最高明的。智慧要用在常人察觉不到的地方,才能则要用在常人发现不了的地方。智慧和才能的使用要做到隐秘,在使用的时候,如果情况允许就不要公开,选择一些事自己做;如果情况不允许,就选择一些事让他人去做,并且表明这是为了对方。 所以,先王之道是隐而不露的,古语有言:“天地的运行,在于高远与深邃;圣人制定谋略,在于隐秘和藏匿。”然而,使用谋略不仅要讲求忠诚、信义、仁慈、义理的原则,还要做到内心中和正道。只有通达了这些道理,才可以与他谈谋略的事。如果能体悟到这些,就可以懂得驱使天下的道理了。 第十一 决篇 1 【原文】 凡决物1,必托于疑者,善其用福,恶其有患2。害至于诱也3。终无惑偏。有利焉,去其利则不受也4,奇之所托5。若有利于善者,隐托于恶,则不受矣,致疏远6。故其有使失利,其有使离害7者,此事之失。 【注释】 1决物:决断事物的是非,好坏,成败,祸福等等。《左传》:“卜以决疑。”《史记》:“成败在于决断。”这里指决情定疑,果断决策。 2善其用福,恶其有患:喜欢对自己有利的事,讨厌遇到祸患灾害。这里是说无论福祸,都应慎重考虑,再决定方法。 3害至于诱也:人之常情是趋利避害,所以要循循善诱,以了解真情做出正确决断。陶弘景注:“有疑然后决,故曰必托于疑者。凡人之情,用福则善,有患则恶。福患之理未明,疑之所由生,故曰善其用福,恶其有患。然善于决疑者,必诱得其情,乃能断其可否也。” 4去其利则不受也:无利可图则不接受。陶弘景注:“怀疑曰惑,不正曰偏。决者能无惑,偏行者乃有通济,然后福利生焉。若乃去其福利,则疑者不受其决;若有利于善者,隐托于恶,则不受矣。致疏远,谓疑者本其利善而决者隐其利善之情,反托之于恶,则不受其决,更致疏远矣。” 5奇之所托:奇计的依据和凭借。 6致疏远:导致疏远。这句的意思是决断应该对要求决断者有利,不然就不被接受,最终导致疏远。 7离害:遭受祸害。离,通罹,遭受之意。陶弘景注:“言上之二者,或去利托于恶,疑者既不受其决,则所行罔能通济,故有失利罹害之败,凡此皆决事之失也。” 【译文】 为人处世,凡出谋划策决断事物,必是心中有疑难之事。善于决断就会带来福利,不善于决断就会带来祸患。作出决断前要先诱导出对方的实情,行动起来就不会有疑惑和偏颇。为对方决断要对其有利,如果对方不能有利就不会接受,这要借助于奇计的使用。如果决断总体上有利于对方,但暗地里对其有所损害,对方也不会接受,反而会使双方的关系疏远。所以,作出决断而不能使对方获益,甚至使对方遭受祸患,都是决断失误的表现。 第十一 决篇 2 【原文】 圣人所以能成其事者有五1:有以陽德之2者,有以陰贼之3者,有以信诚4之者,有以蔽匿5之者,有以平素之者。陽励于一言,陰励于二言,平素、枢机以用。四者,微而施之6。于是度以往事,验之来事,参之平素,可则决之。公王大人7之事也,危而美名者,可则决之;不用费力而易成者,可则决之;用力犯勤苦8,然不得已而为之者,可则决之;去患者,可则决之;从福者,可则决之。 【注释】 1成其事者有五:陶弘景注此句曰:“圣人善变通,穷物理,凡所决事,期于必成。事成理着者,以陽德决之;情隐言伪者,以陰贼决之。道成志直者,以信诚决之;奸小祸微者,以蔽匿决之。循常守故者,以平素决之。” 2陽德:刚正率直。 3陰贼,狠毒残忍。 4信诚:诚信,诚恳。 5蔽匿:隐藏,掩饰。 6微而施之:将一言、二言、平素、枢机相互参验,必精微而奇妙。陶弘景注:“励,勉也。陽为君道,故所言必励于一,一无为也。陰为臣道,故所言必励于二,二有为也。君道无为,故以平素为主;臣道有为,故以枢机为用,言一也,二也。平素也,枢机也。四者其所施为,必精微而契妙,然后事行而理不难。”平素枢机,平素即平时,枢机是枢要。四者,指一言、二言、平素、枢机四项。 7公王大人:天子诸侯,品德高尚之人。8犯勤苦:经受辛劳和苦难。 【译文】 圣人能够成就事业,作出正确的决断,主要有五种方法:事成理明者,用陽德决断之;情隐词伪者,用陰贼决断之;道诚志直者,用信诚决断之;奸小祸微者,用蔽匿决断之;循规蹈矩者,用平素决断之。这五种方法可归结为“陰”和“陽”两种;前者要始终如一简明扼要,后者要讲究策略以使对方难辨真假,平常方式待人和关键时刻待人要做区分。以上五种方法参照应用,就可作出精微奇妙的决断。推断以往,预知将来,参照当前,就可以做决断了。王公大人的事情,如果地位高声名好,可以决断就做决断;如果不费力就容易成功,可以决断就做决断;如果费力勤苦,迫于形势不得不为,可以决断就做决断;能够消除祸患的,可以决断就做决断;能够祈求幸福的,可以决断就做决断。 第十一 决篇 3 【原文】 故夫决情定疑,万事之机1,以正乱治2,决成败,难为者。故先王乃用蓍龟3者,以自决4也。 【注释】 1决情定疑,万事之机:判断是非,解决疑难,是事物发展的关键。陶弘景注:“治乱以之正,成败之决,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枢机之发,荣辱之主,故曰难为。” 2以正乱治:以之决定社会动荡不安还是清明安定。 3蓍龟:占卜的意思。蓍,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又叫筮竹。龟是龟甲,龟甲灼烧后根据纹理来决断疑问。 4自决:自己作出决断。陶弘景注:“夫以先王之圣智无所不通,犹用蓍龟以自决,况自斯已下,而可以专己自信,不博谋于通识者哉!” 【译文】 所以,为事情做决断以解决疑难,是做事情的关键。制止动乱决定成败,是很难做到的事。所以,古代先王自己用筮草和龟甲,决定一些难断之事。 第十二 符言 1 【原文】 安徐正静1,其被节无不肉2。善与而不静,虚心平意3以待倾4损。右主位5。 【注释】 1安徐正静:安详从容,思虑精诚,心气沉静。 2被节无不肉:施加节度,无不柔和通顺。被,施加。意思是说人君居位必须安徐正静,先以柔顺处世,后发制人。 3善与而不静,虚心平意:善于结交而不争,内心虚静意念平和。陶弘景注:“言人君善与事结,而不安静者,但虚心平意以待之,倾损之期必至矣。”静,争。 4以待倾:以备倾覆。 5右主位:善守其位。 【译文】 作为君主,要做到安详从容、心气沉静,制定法度无不柔和通顺。要善于给予,与臣民相处谦虚谨慎、心平气和,以防天下大乱。以上所说指君主要善于保住君位。 第十二 符言 2 【原文】 目贵明,耳贵聪,心贵智1。以天下之目视者,则无不见;以天下之耳听者,则无不闻;以天下之心虑者,则无不知。辐凑并进2,则明不可塞。右主明3。 【注释】 1目贵明,耳贵聪,心贵智:陶弘景注:“目明则视无不见,耳聪则听无不闻,心智则思无不通。是三者无拥,则何措而非当也。” 2辐凑并进,则明不可塞:辐凑,指车轮的辐条向车毂集中,比喻目、耳、心一起使用。这里指各种人才聚集一处。陶弘景注:“夫圣人不自用其聪明思虑,而任之天下,故明者为之视,聪者为之听,智者为之谋。若云从龙,风从虎,霈然而莫之御,辐凑并进,不亦宜乎!若日月照临,其可塞哉!故曰明不可塞也。” 3主明:指君主有察人之明。 【译文】 眼睛贵在洞明世事,耳朵贵在敏锐警觉,心灵贵在充满智慧。君主如果用天下人的眼光去看,就没有什么看不清;如果用天下人的耳朵去听,就没有什么听不到;如果用天下人的心去思考,就没有什么不能知晓。君主做到以上这些,就像辐条集中于车毂共同进退,可以使自己不被蒙蔽。以上指君主要圣明。 第十二 符言 3 【原文】 听之术曰:勿坚而拒之1。许之则防守2,拒之则闭塞。高山仰之可极,深渊度之可测,神明之位术正静,其莫之极3欤。右主德4。 【注释】 1“听之”句:勿坚,又作勿妄。陶弘景注:“崇德之术,在于恢弘博纳。山不让尘,故能成其高;海不辞流,故能成其深;圣人不拒众,故能成其大。故曰勿妄而拒之也。” 2防守:妨守。这句是说许而容之,拒而逆之,皆不可轻妄失察。否则,或妨害人君职守,或堵塞臣民言路。 3“高山”句:山之高、渊之深固然可测,但神明的位术却是正静的,无法测度。神明,指圣人。位术,疑为听术。陶弘景注:“高莫过山犹可极,深莫过渊犹可测,若乃神明之位,德术正静,迎之不见其前,随之不见其后,其可测量乎哉。” 4主德:主要虚心纳谏。 【译文】 君主崇尚德行的方法是,不随意拒绝,也不随意许诺。随意许诺会妨害君主的职守,随意拒绝就会堵塞天下言路。向上可以仰望高山,向下可以测量深渊。圣明的君主手段高明,臻于极点,谁也无法捉摸。以上所说指君主要崇尚德行。 第十二 符言 4 【原文】 用赏贵信,用刑贵正。刑赏信正,必验耳目之所见闻,其所不见闻者,莫不暗化矣1。诚畅于天下神明,而况奸者干君2。右主赏3。 【注释】 1“刑赏”句:陶弘景注:“赏信则立功之士,致命捐生;刑正则受戮之人,没齿无怨也。言施恩行赏,耳目所见闻,则能验察不谬,动必当功,如此则信在言前,虽不见闻者,莫不暗化也。”暗化,潜移默化。 2干:冒犯。陶弘景注:“言每赏从信,则至诚畅于天下。神明保之,如赤子天禄,不倾如泰山,又况不逞之徒,欲奋其奸谋,干于君位者哉!此犹腐肉之齿,利剑锋接,必无事矣。” 3主赏:主要讲罚赏必信。 【译文】 奖赏臣子必须诚信,惩罚臣子必须公正。奖赏和惩罚做到诚信和公正,要使身边的臣民能够亲眼听到、看到,即使看不到和听不到的,也会幡然改悟。如果君主诚信的美名能畅达于天,神明也会保佑,若有奸恶之徒想干涉君位,也会望而却步,以上所说指君主施行赏罚。 第十二 符言 5 【原文】 一曰天之,二曰地之,三曰人之1,四方上下、左右前后,荧惑2之处安在?右主问3。 【注释】 1天之、地之、人之:指三才之道,幽邃深远,必问于贤者方可行之。陶弘景注:“天有逆顺之纪,地有孤虚之理,人有通塞之分。有天下者,宜皆知之。” 2荧惑:不明亮,不清楚。 3主问:多方咨询。 【译文】 君主要把握天、地、人三才之道,以及四方上下、左右前后的情况,要向圣贤之人多加询问,就会没有迷惑不解的地方。以上所讲指君主要善于发问。 第十二 符言 6 【原文】 心为九窍1之治,君为五官2之长。为善者,君与之赏;为非者,君与之罚。君因其所以求,因而与之,则不劳3。圣人用之,故能赏之。因之循理,故能久长。右主因4。 【注释】 1九窍:指人体口、耳、眼、鼻、尿道、肛门九个孔道。 2五官:即司徒、司马、司空、司土、司寇。古代五种重要官职。 3“君因”句:顺其所求,就不会辛劳。陶弘景注:“与者应彼所求,求者应而无得,应求则取施不妄得应,则行之无怠。循性而动,何劳之有?” 4右主因:主于因者,贵在遵规循理。 【译文】 心灵是九窍的统帅,君主是百官的首长。做好事的,君主要给予赏赐;做坏事的,君主就会施加惩罚。君主要根据臣民的是非善恶,或赏或罚,臣子就会效忠君王,君王也不用过度辛劳了。圣人通过这样的方法,把赏赐用在恰当的地方。遵循事物之间的规律,才能使国家长治久安。以上是说要遵循规律。 第十二 符言 7 【原文】 人主不可不周1,人主不周,则群臣生乱。寂乎其无常也,内外不通,安知所开。开闭不善,不见原也2。右主周3。 【注释】 1周:周密、细致。指君主应遍知人情事理,而且处事谨慎。 2原:源头。 3主周:贵在通晓事理。 【译文】 君主考虑事情不能不周密。如果考虑不周密,大臣就会制造动乱。朝廷寂静无声,就会不正常,君主和外界闭塞不通,怎么能弄清治理国家的方略呢?君主不善于用捭阖之道,就不能看清事情的缘起。以上是说君主要行事周密。 第十二 符言 8 【原文】 一曰长目1,二曰飞耳2,三曰树明3。千里之外,隐微之中,是谓洞。天下奸,莫不暗变更。右主恭4。 【注释】 1长目:能看到远处事物,如千里眼。 2飞耳:能听到远处声音,如顺风耳。 3树明:明察事物。陶弘景注:“用天下之目视,故曰长视。用天下之耳听,故曰飞耳。用天下之心虑,故曰树明者也。” 4主恭:主要讲洞察奸邪。 【译文】 君主不仅要有千里眼,还要有顺风耳,并要具备洞察一切的能力。弄清千里之外的事物,在隐微中看出事情的端倪,辨明天下奸邪,使其不得不暗自改变。以上是说君主要树立威严,才能使臣子恭顺。 第十二 符言 9 【原文】 循名而为,实安而完。名实相生,反相为情1。故曰:名当则生于实,实生于理,理生于名实之德,德生于和,和生于当2。右主名3。 【注释】 1名实相生,反相为情:指名实相符则会政治清明,名实不符则会政治混乱。陶弘景注:“循名而为实,因实而生名,名实不亏,则情在其中。” 2德生于和,和生于当:有德必和,有和必当。德,指万物之间的规律。《老子》:“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当,适当,恰当。 3主名:名实相符。 【译文】 按照事物名称去探知事物,就会获得实情。名实相符,就能合于情理。所以说,名称恰当是因为符合实情,而实情又源于万物之理,道理产生于追求名实相符的美德,这种美德产生于平和心态,平和心态产生于处事恰当。以上是说君主要做到名实相符。 转丸 第十三 [仅供参考,原文已失] 转丸第十三 【原文】 说者,说之也;说之者,资之了.饰言者,假之也;假之者,益损了.应对者,利辞也;利辞者,轮论也.成义者,明之也;明之者,符验也.难言者,却论也;却论者,钓几几.佞言者,诌而于忠;谀言者,博而于智;平言者,决而于勇;戚言者,权而于言;静言者,反而于胜.先意承欲者,诌也;繁称文辞者,博也;策选进谋者,权也.纵舍不疑者,决也;先分不足而窒非者,反也. 故口者,机关也,所以关闭情意也.耳目者,心之佐助也,所以窥间奸邪.故曰:"叁调而应,利道而动".故繁言而不乱,翱翔则迷,变易而不危者,观要得理.故无目者不可示以五色.无耳者,不可告以五音.故不可以往者,无所开之也.不可来者,我所肥之也.物有不通者,故不事也.古人有言曰:"口可以食,不可以言".讳忌也;"众口烁金",言有曲故也. 人之情,出言则欲听,举事则欲成.是故智者不用其所短,而用愚人之所长;不用其所拙,而用愚人之所巧,故不困也.言其有利者,从其所长也;言其有害者,避其所短也.故介虫之捍也,必以坚厚.螫虫之动也,必以毒螫.故禽兽知用其所长,而谈者知用其用也. 故曰:"辞言五,曰病,曰恐,曰怒,曰喜."病者,感衰气而不神也;恐者,肠绝而无主也;忧者,闭塞而不汇也;怒者,妄动而不治也;恐者,肠绝而无主也:忧者,闭塞而不泄也;怒者,妄动而不治也;喜者,宣散而无要也.此五者,精则用之,利则行之.故与智者言,依于博;与博者言,依于辨;与辨者言;依于要;与贵者言,依于势;与富者言,依于豪;与贫者言,依于利;与贱者言,依于谦;与勇者言,仍于敢;一愚者言,依于锐.此其术也,而人常反之.是故与智者言,将此以明之;与不智者言,将此以教之;而甚难为也.故言多类,事多变,故终日言,不失其类,故事不乱.终日变,而不失其主,故智贵不妄.听贵聪,智贵明,辞贵奇. 【译文】 "游说",就是说服别人;要能说服别人,就要给人以帮助.凡是经过修饰的言辞,都是被借以达到某种目的,凡是被借用的东西,都既有好处,也有害上,凡要进行应酬和答对,必须掌握伶俐的外交辞令.凡是伶俐的外交辞令,都是不实在的言论. 要树立起信誉,就要光明正大,光明正大就是为了让人检验复核.凡是难于启齿的话,都是反面的议论,凡是反面的议论,都是诱导对方秘密的说辞.说奸佞话的人,由于会诌媚,反而变成"忠厚";说阿庚话的人,由于会吹嘘,反而变成"智慧";说平庸话的人,由于果决,反而充变了了"勇敢";说忧伤说的人,由于善权权衡以而变成"守信";说平静话的人,则于习惯逆向思维,反而变成"胜利".为实现自己的意图而应和他人欲望的,就是诌媚;用很多美丽的词语去奉承他人,就是吹嘘;根据他人喜好而进献计谋的人,就是玩权术;即使有所牺牲也不动摇的,就是有决心;能揭示缺陷,敢于责难过失的就是敢反抗. 人的嘴是关键,是用来找开和关增长感情和心意的.耳朵和眼睛是心灵的辅佐和助手,是用来侦察奸邪的器官.只要心,眼,耳三者协调呼应,就能沿着有利的轨道运动.使用一些烦琐的语言也不会发生混乱;自由驰骋地议论也不会迷失方向;改变论论主题也不会发生失利的危险.这就是因为看清了事物的要领.把握了事物的规律. 没有视力的人,没有办法向他展示五彩颜色;没有听力的人,没有办法跟他讲音乐上的感受.不该去地方,是那时没有可以开导的对象;不该来的地方,是因为这里没有能接受你这样的说法:"口可以用来吃饭,但不能用它讲话".因为说的容易犯忌."众人的口可以熔化金属",这是产凡是言论都有复杂的背景和原因. 一般人的常情是,说出话就希望别人的从,做事情就希望成功.所以聪明的人不用自己的短处,而宁可用愚人的长处;不用自己的笨拙,而宁可用愚人的技巧,因此才不至陷于困于困境.说到别人有利的地方,就要顺从其所长,就到别人的短处,就要避其所短.甲虫自卫时,一定是依靠坚硬和厚实的甲壳;螫虫的攻击,一定会用它的毒针去螫对手.所以说,连禽兽都知道用其所长,游说者也应该知道运用其所该运用的一切手段. 因此,游说辞令有五种,即病,怨,忧,怒,喜.病是指底气不足,没有精神;怨,是指导极度伤心,没有主意;忧,是指闭塞压抑,无法渲泄;怒,是指狂燥妄动,不能自制;喜,是指任意发挥,没有重点.以上五种游说辞令,精通之后就要以运用,对自己有利是老谋深算可以实行.因此与聪明的人谈话,就要依靠广博的知识;与知识广博的人谈话,与知识广博的人谈话,就要依靠善于雄辨;与善辨的人谈话要依靠简明扼要;与地位显赫的人谈话,就要依靠宏的气势;与富有的人谈话,就要依靠高层建瓴;与贫究的人谈话,就要以利益相诱惑;与卑贱的人谈话,要依靠谦敬.所有这些都是游说的方法,而人们的作为经常与此相反.与聪明的人谈话就要让他们明白这些方法,与不聪明的人谈话,就要把这些方法教给他,而这样做是很困难的.游说辞令有许多类,所说之事又随时变化.如果整天游说,能不脱离原则,事情就不出乱子.如果一天从早到晚不变更方向,就不会违背宗旨.所以最重要的是不妄加评论.对于听觉来说,最宝贵的是清楚,对于思维来说,最宝贵是是非分明;对于言辞来说,最宝贵的是出奇制胜. 却乱第十四 却乱第十四 月去箧第十四 【原文】 将为肢箧探囊发匮之盗,为之守备,则必摄缄滕,固扃橘,此世俗之所谓智也.然而巨盗至,则负匮揭箧,担囊而趋,唯恐缄滕,扃橘之不固也.然则向之所谓智者,不乃为大盗积者也.故尝试论之:世俗之所谓知故者,有不为大盗积者乎其所谓圣者,有不为大盗守者乎 何以知其然耶昔者,齐国邻邑相望,鸡狗之音相闻,网罟屋州闾乡里者,曷常不法圣人哉!然而,田成子一朝杀齐君,而盗其国.所盗者,岂独其国耶并与其圣智之法而盗之.故田成子有乎盗贼之.故田成子有乎盗贼之名,而身处尧舜之安,小国不敢非,大国不敢诛,十二代而有齐国.则是不乃窃齐国,并与其圣智之法.以守其盗贼之身乎? 【译文】 要想防备撬箱子,掏口袋,开柜子的强盗,就要把箱子,口袋用绳子捆紧,用锁锁牢.这就是历来人们所说的聪明办法.但是大的强盗来了,则背起柜子,举起匣子,挑着口袋迅速逃走,还唯恐绳子捆得不结实.这样看来,以前所谓的聪明人,不都是在为大盗收拾财物吗.因此曾经试论这个道理:世俗所说的聪明人,有哪个不是在为大的强盗积累的财物呢那些所谓圣人,有哪个不是在为大的强盗看守财物呢? 怎么能知知道是这样呢从前齐国城邑密布,鸡犬之声相闻,打猎,捕鱼和耕种的地域纵横二千里.在整个国土范围内,赖以建立的宗法制度,管理各级区域的体系,没有不是遵循圣人的准则的.可是田成子在一天早上杀掉了齐国国君,而窍得了国家政权.其所窃得的岂止齐国的政权,连同齐国遵循的圣人的智慧和礼地一同窃取了.所以田成子虽然有窍国的名声,然而其统治地位却像尧舜一样安稳,小国不敢非议,大国不敢诛伐,已经控制齐国二十代了.这不恰好说明,田成子在窍取齐国政权时,连同齐国遵循的圣人智慧和法度一同窍去了,并以此来保护其本来属于强盗的自身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