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璀璨人生》 第一章 偶有奇遇 浑浑噩噩的大学生活即将过去,不管身在其中的人们怎样的不甘不愿,即将走出校园的学子们都注定在寻找工作与适应工作的节奏中走向社会,迎接自己不可预期的未来。 只是,梦想终归还是要有的,万一有了那双梦想的翅膀呢! 早晨的公交永远是忙碌的,本来大家早已习惯这样了,只是今天,江凡觉得公交来得是在是太慢了。当他焦急地站在站牌前使劲把头向前探着,却每次都看不到公交的身影时,心中的烦躁变本加厉地侵扰着,直到恨不得一脚踹飞站牌时,总是慢慢悠悠的公交拖着略显臃肿的身躯来到了站点前,车门刚开启一条缝隙时,早已等候多时的人群已是奋不顾身得涌动着,使出了少见的热情将站在前排的人推上了原本就拥挤的车厢内。混杂在内的江凡习惯性的忽略了人与人亲密接触导致的紧迫和逼仄,反而在投递车钱后为自己半小后就可以赶到单位松了一口气。其实现在不过刚刚六点出头,平时这个点钟江凡还在来个懒觉还是美味的早餐亦或者课堂点名的未到的后果之间做着艰难地抉择,唯独有了工作后,闹钟的召唤早早回响起来,让迷瞪地江凡瞬间有了抛弃舒适床铺的觉悟。江凡不得不早起,早晨最早的公交,早饭是不敢想了,尽量多挤出点时间,只为了工作的新变动,江凡忍不住暗自叹息了一声,自己还是要承受着面临着诸多考验吧。不过,不同于同车人的睡眼惺忪,江凡眼神流露的却是异常自信的神采。 江凡是面临毕业的一名大四学生,一位即将踏出象牙塔,品尝社会残酷滋味的青年。不过他的运气好一点,长安晚报社愿意提供一份实习的工作,在这个就业已经不再轻松易得的时期里,算是一个小小的成就吧。江凡自然很是满意,在他的估量中,即使最后不能如愿留下,这份经历同样珍贵,是自己除了毕业证外难得能拿出手的敲门砖,不过相对于初次踏入校园就誓要走上人生巅峰时的激情飞扬,此刻那种能否想要敲开的梦想大门的疑惑,他却在初步见识到社会残酷的一面后种种地在心中形成了一个巨大的问号,时刻拷问着自己。说起来报社自成体系,虽然江凡学习的专业涉及到新闻领域,但在新闻这个行当里,不是说有学识就可以做的好了,江凡一直在努力适应着这里的生活,只是时日尚短,还没有明显成效罢了。 江凡原本以为自己的前途飘摇,很有可能会像之前的学长们说得那样,很快见识到职场的激烈竞争,为了一份工作,付出太多,最后收获的也不过是微薄的收入,城市生活的保障尚且没有着落,更何况曾经那些指点江山的激情梦想。尤其前些天身体突然有了异常的疼痛,更加重他的担忧----不知怎的,从两周前江凡开始有点轻微头痛,说是头痛也谈不上,只是头顶部分感到有些发热,有种触电般的酥麻感。江凡原本以为可能是天气变幻导致自己有点感冒,没有理会。 但就在昨晚上,命运给了他一个巨大的惊喜,就在他躺在宿舍的狭小床板上时,突然阵阵眩晕袭来,瞬间一股极致的体验涌入大脑,那一刻,江凡甚至有种灵魂都在兴奋地战栗的错觉。不知过了一小会儿还是几个小时,江凡才从那种奇异的感觉中清醒过来。 当时,宿舍尚有四个兄弟,不过都面临求职或是保研关键时期的他们已经在这个以往尚显得很早的点钟熟睡。江凡在清醒后忽地觉得一种平静,发自内心的平静。 江凡慢慢地体味着那种心境,忽地神色突变,露出了一种难以置信地表情。闭上眼睛,细细体味了一会,江凡已经察觉到了什么。他知道,这原本普通的夜晚,在其生命中也仅仅只是短暂一刻的时间里,他,一个原本普通的人,也许已经蜕变,或许,命运的齿轮在轮转到他的时候,稍稍停顿了下,为他开启了新的篇章。 公交上人总是拥挤的,而座位总是稀缺的,后来的人都要做好一路站到下车点的悲催准备。江凡的大脑激烈地运作着,昨晚得到的机缘使得年轻的他心潮起伏,既有展望未来的兴奋期待,也有不可预知导致的惶恐,人啊,总是在被巨大的幸福击中的同时,也要承受着失去幸福的恐惧。 忽而江凡身体不经意间向前挪了挪两步,没过一会,一位西装笔挺的眼镜男站了起来稳稳向着车门挤去,恰在其身后的江凡顺势坐在了座位上,盯着窗外发起呆来。一路上公交一站一站的磨蹭过去,不断有人上下,终于,到站了,车门刚启,不等车辆停稳,江凡顺势挤了下去。 站点距离报社不过一二百米的距离,江凡就这样连跑带喘的跑了过去。从中庭顺着盘旋楼梯,噔噔地奔到三楼,看到熟悉的编辑部的门牌,江凡松了一口气,还好,至少还赶得及,平时江凡就是早到迟退、认真做事的风格对待着自己的实习工作,他在这个时期并不像轻易放弃自己的习惯。来到座位前,一个紧挨着门口的“前哨阵地”,江凡翻开平日必看的新闻策划手编,只是平日里求知若渴的新闻素材库,此时怎么也不能让他投入进去。 江凡装模作样一会,脑海里就开始溜号,除了身上的那个奇异现象,还想起了昨天的事情--报社经济口的责编,也是带着江凡的老编辑----辉哥,说得一番话:“小江,社里现在关于采编分工变动的风声看来不是虚的嘛,又分,也不知道稿子还能不顶的上。好了,现在还要在抽人去跟着记者组泡泡新闻,不要想多了,出去跑新闻了,你还是编辑部的人嘛。” 江凡依然记着当时说辉哥完话后的忧心忡忡,失落的表情显露无疑,当然,那不应该是为自己的未来操心,只是出于一个编辑的立场,对于新来的变革的不适应罢了。 不久,辉哥也到了,简单地打了个招呼后,还是老样子,老神在在的端着茶杯,貌似认真地研究起新闻稿了。不过此时的江凡稍一用心分辨,就知道身旁的辉哥早已心不在焉,多半想着报社里传言许久的变动了。江凡到不觉得出去跑新闻是件苦差事,编辑与记者分工不同,但是单论锻炼人,毫无疑问是记者这个行当出人才啊。有些报社的传统就是只有三年记者经历,才有资格提编辑,何况年轻人正是冲劲足,还没真正遇到老手的苦头,虽则听起来马上升入编辑部的时间还要往后延了,到底不像辉哥这样的老编辑想的那么深,辉哥这回倒是担忧编辑在报社的地位、待遇问题,这些还轮不到连个合同都没签的江凡去考虑。。 何况,现在江凡自己多少醒悟到他是拥有了了不得的东西了,想到这里,刚刚平复下来的心脏立刻剧烈地跳动起来,江凡抬头看了一眼寥寥数人的编辑室,又回头注视着大楼中庭那片宽阔地带地方,也即报社人数最多的记者部的地盘,暗暗琢磨着,也许现在更适合在在这里记者部工作一段时间也说不定。 等待了许久,中庭渐渐热闹了起来,编辑部也有了动静,同事们陆续到来,江凡也不敢怠慢,不断招呼起来。7点40分,各版面总编辑、编辑部主任、副主任陆续向着东侧最大的会议室走去,各人还不断打趣着。50分,许老大准时出现在会议室门口,停留了一下,头也不回地径直走了进去,随即会议室门紧紧闭了起来。一直盯着看的江凡暗暗叹了口气,随即小跑到辉哥的办公桌旁。 辉哥三十来许,人有点瘦,更显的那副大黑框眼睛一股子肃穆的味道,杯不离手的传统在今天完美的保持着。看到江凡靠近来,辉哥招呼了一声,也不说话,盯着打开的各家报社的报纸浏览起来。江凡在旁边站了一小会,看似也在看着报纸,露出了思索的表情。 第二章 职位变动 江凡站在旁边,做出一个陪衬的样子,暗笑辉哥还挺撑得住气的。 良久,辉哥才顺手合上报纸,微不可察地叹了一口气。 江凡轻笑一声:“辉哥,现在各级报纸都是标准的新式版面,内容编排也是隔仨差五有新路子,和咱们现在可懈怠不了啊。” 辉哥点了点头,感叹了一下:“是啊,现在的报社越来越多,别人都说是同行是冤家,我可没这种想法,只怕是些仇人啊。” 江凡:“不过这竞争越激烈,咱们才能出头啊。” 辉哥:“确实,咱们也是沾了不少光,说起来倒是有那么点矫情了” 江凡:“昨儿不是说安排人做采编嘛,我倒是觉着事情也不错,联系方便,沟通效率肯定低不了。” 辉哥:“倒也是,只是……” 江凡瞄了一眼,肯定地说:“看看现在的形势,绩效肯定要变,不过许老大毕竟是老底子编辑,知道咱们这行当要的知识和阅历,还有政治上的把关能力到底是报社缺不了的。” 辉哥微微颔首,赞许地看了一眼江凡,含混地说了声不错,不知道是说得不错,还是别的不错。 江凡等了一会,又闲聊了几句,这才跑回来接着看起了材料。 半小时一过,会议室准时打开,许老大稳步走了出来,编辑部主任廖昌跟在后面,面容轻视地说着话。两人也不搭乘廊道中间的电梯,顺着旁边的楼梯上去了。 江凡不再关注会议室的动静,将剩下的资料翻完后,开始在心里默默想着心事。等到各版面主编散完后,没多久,江凡就在工作群里接到通知,安排他和记者部的老记者们跑跑新闻,明天先跑一条经济线,跟着记者组出发,开始采访任务。 江凡听到消息,本想尽快去记者部混个脸熟,好个这些人留下个印象,但是考虑到自己之前都在编辑部跑腿,其他部门去的少,只能稳住了,盘算着明天怎么表现。 其实江凡刚来到报社也没多长时间,现在属于纯粹的新人,不过在现实的紧迫压力下,他超常的发挥着“眼活嘴甜腿勤快”七字真言,博得了不少人的好感,所以这些天的实习工作已经有了不少进展,至少报社基本流程了解的比较透彻了,至于深度的跑线、接线、深度调查之类的还是耳闻目睹、偶有接触的程度。当然,限于时间问题,以上的也只是熟悉罢了,选题爆料什么的就不多想了,编辑的主要工作,拼版、校对等等工作也还在熟悉阶段,原本这些天江凡已经尝试着做些版面出来,不过辉哥等人觉得江凡的工作热情是有,成果瑕疵还是较多,倒是鼓励鞭策两不误,这以后,估计要撂下不少了。 接近中午,报社终于有人开始传达任务了。跑过来专门给江凡安排任务的是行政组的何小荷,挺瘦弱的一个姑娘,在报社已经呆了一段有两三年的时间,年级不大,做事倒是很认真,只是做事经常风风火火的,好像感觉一直有忙不完的事情,很讨报社众人的喜欢。 小荷带着江凡来到了记者部已经空闲的工作间,最后又抱了一堆的,记者守则之类的文件,江凡看了看她抱的东西,很是无语,但只能帮着她将东西摆放好,小荷这才气喘吁吁的对江凡说着,这些东西看一看也好,江山,只能呵呵无语,知道这是小荷的一片好意,只能心领,只是,面对着曾经翻过的枯燥言论,他觉得,这事情怎么看着都是无用功。 江凡看着记者部稀稀疏疏的人员,早晨喧闹的景象早已不见,这会儿跑任务的记者已经走的零零散散的了,问道:“看来大家伙任务不轻啊,会刚开完,这就出去跑新闻了,还真是挺忙的呀!上午的会还没有开完就有人就出去了吧!” 小荷点点头,看着江凡笑道:“必须的呀!你做得越好,以后啊,在报社能够见到你的机会越少哦。” 江凡撇了撇嘴,无奈的说道:“看意思你是想祝福,但是听起来怎么这么怪呢!” 小荷捂着嘴轻轻笑了。 江凡翻了翻手头上的书籍,叹了口气说道。 “你如果有什么事情要忙的话,我还是帮你做事吧!至少还能够讨好一下美女。这些东西看多了,真真的是浪费了大好青春啊!” 小荷哼了一声,丢了一个白眼:“看你这人就没有诚意,才不要你帮忙呢!” 说完,气哼哼的走了。 江凡看着她的背影笑了,不过江凡心里也暗暗检讨了一下,怎么自己开始有点撩骚之嫌了,看来自己需要控制一下了,很多事情想归想,可不能放任自流啊。 江凡在座椅上,心里千折百转,考虑了一阵子,同旁边几个正在忙活的同事打了一声招呼,离开了记者部,回到了熟悉的编辑部里面,看到辉哥他们正在忙碌的编辑着稿子,上前探着头说:“辉哥你可不能忘了照顾照顾我呀!赶紧给两份稿子让我学习一下吧!”边说着,边来了个躬身作揖的样子。 原本忙碌着的编辑们都被江凡逗乐了,笑着道:“这都是哪一出啊。” 辉哥微笑着,也不着恼,扔过来一份稿件,说道:“行啊,这份稿子你小子好好看看吧!” 江凡手上不敢怠慢,赶紧拿过稿子开始认真的进行审校,之后又留在这里帮着做一些整理。编辑部其实事不少,各种跑腿、验稿、校对的活,江凡这一下午都在脚不沾地的忙活着,以前江凡也是这样忙碌着的,但是现在他工作状态更加包满了了,一边同编辑们侃着大山,各种调侃,一边校对着、整理着手上的资料,一时间编辑部里其乐融融,编辑们的工作成天枯燥无味,只能各种吹嘘调侃,不然实在坚持不下去。这会儿有了江凡的加入,气氛比平日更热闹了几分。 至于今天主编他们说正式传达的编校分离的事情,以及江凡调到记者部这件事情做的用意,成天玩儿笔杆子的编剧其实也心知肚明,只不过,这会采编变动对于编辑部的编辑们触动还没有什么大的触动,毕竟报社的革新还是在分阶段的,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变动到他们头上,明天的事情他们可就顾不上了,眼巴前儿的事儿还弄不完咧,想那么长远对于好些人来说纯属闲的。 这倒也不是编辑不了那么长远,是报社运行体系早已经按部就班的,进行了好多年,大家伙对于变动一时半会儿都没有什么特殊的感受,何况阳光底下无新事,风声去年就已经传开了,所以报社高层之前长期反复犹豫筹划的重大事变动,这会在编辑部里面到没有引起什么波澜。 不过江凡这天的表现着实欢快,干活也麻利,由这件事情上倒是打动了不少人,不管怎么说编辑部的地位开始下降倒是真的,要是以前江凡,这样的好苗子,无论如何也不能轻易流向记者部,这会儿,许多人心中只能暗暗感叹了。 江凡理解这帮编辑部里的人的感受,原本政治挂帅,编辑算是把关人,现在嘛,市场条件下,好多事情换了一种搞法,原本有利的局面顿时起了变动。不过他严格来讲,只是一个局外人,还真没什么立场。所以也不管不顾那些烦心事了,这样心思集中,做起事来更加上心,之前编辑部里不管啥事招呼一声,总是能顺顺当当地做好,这时不少编辑多少有点晃神,好在江凡前些日子也没有偷懒,已经熟悉了工作流程,没提及的或是忘了吩咐的事江凡也总能考虑到,有时自己揣摩下,也能领悟到意思,所以总算是顺利地将今天的事情,赶在下班之前做完了。 人们总是认为工作的态度,更具有感染力,今天江凡的表现就恰恰印证了这一点,这一整天的功夫,江凡就留下远比前些天还干练的印象。江凡欣喜地看着所发生的这一切,暗想从这种情况来看,自己在职业道路上的拼搏不在像以前那样盲目不安了,这也意味着自己能够更快地适应新的环境适应新的任务,自己以后的日子可是着实值得期待了。 第三章 新的环境 2月初的长安春寒料峭,空气中弥漫着寒气,行人依然全副武装,围巾、羽绒服,将自己包裹的严严实实的,即使如此,上班的人还是尽量缩着手脚,抱怨着这不那么美好的天气,怀念温暖的被窝。 长安晚报记者部主任郭子来却早早来到了办公室,二十多年的工作经历,他早已养成了提前赶到报社的习惯,记者部主任这个职位不好做,每天需要找到的材料、需要调节的关系数不胜数,所以每天都要处理繁杂的事务,郭主任听起来算是报社中层领导,其中滋味只有自己知道。郭子来叹了口气,又想起了一件事,报社又要招收新人了,每年高校毕业的学子越来越多,自从分配改革后,人也越来越现实,曾经看重身份的分流方向也变了,晚报社的待遇虽说不错,不过毕竟太过忙碌,算是件具有挑战性的事情,还好,年轻人心气高,总有人愿意去努力奋斗。 只是,郭子来突然想起一件事情,最近的人员变动中,就有几个小伙子刚到的实习生,其中有个叫江凡的,人很不错,之前就有人说过算是个可造之才,尤其昨天下班时碰上几个编辑都讨论着,说是小伙子能力足够,做事业麻利,叹息着他也被转到记者部里了,虽说是个实习生,从另一方面看,怕是社里对记者的看重要提升了,不管苗子好坏,都放到记者部那里锻炼着。 编辑部主任老廖刚好在旁边听着,虽然没表情,估摸着心里也是有些郁闷。只是最近采编变动的结果刚出来,社里要充实一线采访队伍,不管江凡等人表现怎么样,只能让他们转到记者部里,不过印象中新来的几个实习生都有一些缺陷,长久的校园生活让他们性格上多少有些内向,怕是一时间不适应记者的生活,不过只要文笔还行,以后要是能留下来,不如卖个人情,推荐给老肖,让他在编辑部那里做事。 正想着,忽然在窗外注意到了一个身影,忍不住倾了倾身子仔细打量了几眼。 那是一个身材略显修长的年轻人,眉目清秀,带着青年特有的阳光朝气,只是此时脸上稍显休息不足的苍白,却又从眼神中透着神采奕奕,看着有几分年轻人特有的活力,正是江凡。江凡往日总是在上班时间之前赶到报社,虽则报社里记者基本都不局限于朝九晚五的生活,毕竟是在实习阶段,他可不能拿架子耍小聪明,何况自家人知晓自家事,学校文凭没有任何优势的他,除了更努力的表现自己的勤奋,一时之间也没有什么可以拿出手的能力,而文凭啥的,恰是人才济济的报社所不看重的。 前些日子,江凡为此总是忧心不已。没有了国家的分配政策后,大学经历已经不能成为在繁华都市生存的依仗了,想要在大城市立足,必须能够早日找到足以养活自己,又能有发展前景的工作,原本江凡应该还在奔波于招聘市场和各家单位之间,不过总算是通过一些关系,勉强进入久负盛名的长安晚报社,成为一名实习编辑,不成想,昨天就被通知,他已经成为一名光荣的实习记者了。 江凡到达报社后去签到报到后,就在报社里溜达了一会,看了看没什么事情,就回到自己的工作间,如果那间小隔间也算的话,翻着一些报社过往报道。 很快,记者部里的几个资深记者商议了一下,通知让几个实习记者们开始自己的实习之旅。可以和记者组出去跑采访任务,也可以留在社里帮着改改稿子什么的。当然报社的通知,只是让他们可以出去跑采访任务,至于跟着哪位老记者跑什么新任务,一般在报社里都是看哪个老记者愿意带着新人,毕竟报社里面啊,每个人的时间都是自由的,没有强制分配的情况。 这样的情况下,江凡心理清楚,自己能不能跟着这些老记者出去还不一定呢,尤其是看到之前进来的几个实习生有些表现得很活跃,所以有人愿意带,而有些人就只是木讷的坐等去安排,是回到了学校里,准备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一样,这些人已经很好的完成了探路的榜样作用,江凡可不希望自己再重蹈覆辙。 不过具体到到他这里,情况也许也不会很好。毕竟每个记者都有自己的习惯,有些人觉得实习生不懂得事情太多,担心采访现场胡乱表现,到时不仅不能帮忙,还可能跟着添麻烦,引起当事人的反感。也有些是有自己的路子,不愿意别人跟着,算是一种保密的心态吧。不过记者毕竟是需要采访经验的,江凡担心,自己迈不出这个开头,以后的路更不好走了。 虽说这算是跟着泡经验,一两次还行,多了别人不烦,自己都没脸蹭过去了,但终归得先跟着啊。等到在工作间收拾好东西,其实也没什么,就是合上资料夹,收拾妥当稿件,江凡停了一下,抬头看了看编辑部方向,拿起一份材料,起身径直走了过去。 “辉哥,前几天你借给我的材料我看完,谢谢辉哥。”江凡说完就将文件放到了辉哥右手边。 “之前我刚进报社,好多事情还是辉哥提点出来的,回头一定要聚聚啊。” 辉哥微微愣神了一下,接着看了眼材料,点点头。辉哥沉吟了一阵,:“阿凡,你人挺热心,文笔也不赖,是个好苗子啊。到了新岗位上,好好做,新人做事,一定要眼里有活啊。” 说着,辉哥站起身,两抬手拍了拍江凡肩膀:“走,记者部里我怎么说也有点面子,介绍你认识下总没问题的。” 江凡轻笑了一声,点点头:“必须仰仗辉哥啊。” 两人也走到楼梯间,也懒得等电梯下来,下到报社大楼中庭里,径直往记者部去了。 来到工作区,辉哥没有停留,直接走进去,边回头对着江凡说到:“你是预定好了要跑记者部了,我找程婷婷他们吧,其他人都是老油条,光指着折腾了。你先跟着程婷婷她们组出去采访的,这丫头这人性格不错,挺好打交道的,你也能学到东西。” 江凡嗯了两声。 辉哥说着说着,兴奋起来:“哎,小江你没对象吧?” 江凡认真想了想,才说道:“我这情况算是没吧。” 虽然江凡说的不是很明白,但是辉哥依旧做出了一个我明白的表情,接着扭头看了看周围的情况,露出个男人都懂得猥琐笑容,捅了捅江凡,低声笑道:“你要是能抓住机会,拿下这丫头,给咱编辑部里增光,辉哥给你请酒啊。” 江凡顿时无语。 来到东边开放式工作间里,辉哥努努嘴,示意了下一个背对着他们的靓丽身影,走过去招呼了一声:“这会准备出发了吧。” 等那人转过来,露出了淡淡地笑容,江凡停下了脚步,微微有些晃神。 这毫无疑问是个美女,无论放在哪里,都可以在容颜气度毫不孙色的那种。她名叫程婷婷,报社里吸睛之魁。 江凡进入报社没多久就知道了程婷婷,毫无疑问,程婷婷就是一个记者部,乃至整个报社里的焦点人物,工作能力超强,人又美丽多姿,是公认的社里头牌。编辑部里更是常常以她为讨论重点,毕竟相比于记者队伍里的男女对半开,编辑部就显得阳盛阴衰了,一堆男人讨论的话题怎么也离不了那些永恒的主题,何况这还是身边的美女资源。江凡以往也接触过一两次,不过那时新人乍到,没有敢仔细看,就匆匆离开了。这会,江凡不知怎地,心情出奇地平和,浑不似以前面对充满魅力的女性时扭捏的状态。 江凡仔细打量着,一席素雅的米色针织纱,内里套了一件白色女士衬衫,几条隐隐闪现的蓝色纹路增添了细节,黑色紧身裤和高跟鞋,线条尽显,倍感时尚。肤色白皙,稍显瘦地瓜子脸上一双眼睛微笑着,一种落落大方的感觉扑面而来。 江凡看到辉哥明显呆了呆,以前辉哥借到程婷婷的见面的次数也很多了,但是男人啊!总是,对没有得到的,美好抱有太多的期许。辉哥的反应也很快,稍稍尴尬了一下,接着就转过身,拍了拍江凡,笑着说:“这是阿凡,挺好的一个小伙子,之前在编辑部实习。现在,郭主任让他先跟着你们记者部了。” 第四章 初识程婷婷 辉哥向着程婷婷介绍着江凡,不过很是滑头地打着伏笔,看起来颇有用意啊。 介绍完了,嘱咐道:“阿凡,这是阿婷,人很棒的,你跟着学习点。那是阿超,喂,阿超,你又胖了吧。”最后却是看到了正摆弄着摄像机的大块头蒋超。 江凡也听过蒋超这个人,平时就很喜欢健身,现在看着蒋超身量挺高,保守估计也得一米八五以上,只是肉块也是没落下,看着挺彪悍的一关中大汉,这会正站着收拾sony三脚架,嘿嘿笑了两声,乐呵呵地说到:“辉哥,我这是健身有术好吧,有型吧。”说着,还比划几个健美动作。 江凡笑笑,蒋超一脸自信和期待,看起来是自我陶醉了。类似于这样的人,一般情况下,都是非常适合相处的,蒋超就是这样一个性格爽朗的人。生活中,同这样的人交往期间非常愉快的事情,江凡笑着点点头,忍不住捶了一下他的胸口,啧啧有声。蒋超不以为意,反而写得非常的自豪于自己健美的身材,这下子江凡叶也乐了。 接着,江凡转身打量了下程婷婷,近距离接触这样一个美女,江凡似乎感受到了血脉喷张地声音,虽然生理上的反应准确无误的告诉自己,遇到了一个美女,越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江凡却感受到了一种异乎于以往的镇静。江凡的面上依旧淡然,浅笑间,江凡伸出手,盯着程婷婷的眼睛说到:“你好,我是江凡。” 程婷婷闻言,同样抿嘴笑了笑,伸出手握在了一起。 江凡停了一下,神情不变,松开了手,转头向着蒋超笑道:“阿超这型很不错啊,出去还挺有震慑力的,我很羡慕,以后教教我。至少不要让我,打到你身上一点感觉都没有,我也太没有面子了。” 蒋超摊了摊手示意自己很无奈,这下子大家伙儿都乐了。 程婷婷却是盯着江凡看了看,眼神笑意浓郁起来,说到:“那我以后就监督你们健身好了。要是练不好,可是有惩罚的哦。” 江凡苦着脸,回应了下:“好啊,反正我得向超哥看齐了。”上下看了蒋超好一阵子,江凡伸手:“不过看起来想赶上超哥这块头是没戏了。” 蒋超听了,更加合不拢嘴,大手一卷,主动握了起来,豪情大发:“没问题,我一个人正愁社里没人跟我练呢,一个人太没什么意思了,两人更热闹了。” 看到这里,辉哥笑着点了点了点头,又招呼了几句,转身离开了,走之前还向江凡挤了一下眼睛,示意了下。 程婷婷却注意到了,若有所思地看着江凡,江凡看到了有点尴尬地笑着。 很快,蒋超将三脚架收好,程婷婷见状,认真地嘱咐起来:“阿凡,咱们三个人去一趟,没事,采访的时候注意点就行了,很简单地。” 江凡也不多说,点了下头,嗯了声,说到:“我主要是学习来的,打打下手,你们的采访流程我尽量做到不影响。” 程婷婷看着这边收拾妥当,也不再叮嘱什么,带着两人同行政部打声招呼,签完采访登记表,整装出发了。 来到停车场,蒋超低头看看了程婷婷,被丢了几个白眼之后,兴高采烈地扬起手里的钥匙,大声说到:“还是跟着阿婷痛快,不用挤公交了,唉,可怜我这型男,走在公交上也是影响市民正常出行嘛。” 程婷婷嘴角抽了抽,忍住了,只是探究起了风景,也许路別的绿化带真有什么值得探究的地方也说不定。 此时,江凡神色却是微微变了,眼神中一抹异色一闪即逝,眼睛不着痕迹地看了看程婷婷,深吸几口起气,扭过头,笑着对蒋超笑道:“看来今天我要跟着二位享受下专车待遇了,咱们倒是能省下不少功夫了。” 蒋超点着头:“可不是嘛,跟着阿婷确实比较算是跟对了。” 程婷婷没好气地道:“好像之前有人虐待你似得。” 说话间,三人找到了今天的公车,另江凡稍显诧异的是,竟然是程婷婷做上了驾驶座里。程婷婷掏出钥匙,稳稳地发动着车子,示意两人快点上车。这年头女司机可是很罕见地,看她手法熟练的样子,显然驾车已经习以为常了。 蒋超自觉地到做到后座了,看着连人带器材一下子占据的满满的、显得不那么宽敞地后座,江凡无奈,紧随着程婷婷来到驾驶副座里去。 等蒋超报完地址,程婷婷半侧着身子,道:“阿凡,今天的任务不紧张,我们一点点上手,很简单的。” 江凡笑着点了点头,说了声“好的”。 程婷婷看着他自信洋溢的脸庞,也露出了一抹浅笑。 江凡已经打定了主意,短期内要跟着程婷婷进行采访报道工作,虽然,程婷婷只是提前一年多进入报社,但她的能力早已有口皆碑,何况程婷婷的背景更是自己在报社立足的绝好靠山,这点整个报社知道的人都不多,想要在那些同批实习的人中展现能力,获得签订合约的机会,必须要有程婷婷的提点和认可才好。上车后默默地想着这些心事,江凡早先已经有所打算,此时更是明确了目的。 路上,程婷婷问了些情况,江凡简单讲了下自己即将毕业,来到这里实习的事情,顺便提起了这次的采访任务。 三人年龄也算很接近,很快相熟起来,一路打打闹闹,原本枯燥地工作显得欢乐无限。 程婷婷的采访任务,主要是一些政治和经济类的突出的问题,按照程婷婷的工作任务,妥妥的一个的深度报道记者。如果是普通单位,哪怕是企业里面,程婷婷的资历也并没有达到这样一家知名报社的深度报道记者的要求,但是,偏偏报社就这样委任程婷婷,做负责这样的重任了,一般而言,也可以认为是报社的骨干生力军了。 路上,江凡跟着程婷婷的了解了近期的任务,介绍起来江凡才得知,同时近期的经贸洽谈兼商品博览会,现在还处于筹备阶段,中国中小企业发展论坛正在举行,而报社,将本地和经济版面的重点放在这两件焦点事件上。说起来,亚洲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对于中国已经不像80、90年代初那样了,那时略微了解世界的中国人可以幸灾乐祸地注视着心目中自由富足地那些国家在危机中步履蹒跚,顺带可以接收被压力笼罩地各国企业的投资和企业转移,这次的危机着实地让渴求同世界同步的国人体验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含义。好在那些坏日子已经逐渐过去了,就像一个噩梦,终究要醒来的。 现在,各地厂商正在疯了般地扩张,全国都在攻城略地,长安这次力图证明自己西部中心的展会,在这段日子里成为各地厂商眼中的福地,已经感受过新一轮经济热潮的人们汹涌着向着西部这片热土而来。此刻,不断崛起的企业们最希望用实实在在的产品和技术扩大交际范围、发掘潜在客户、加强行业话语权、提升行业影响,一个个财富契机正在长安着落。 用程婷婷的话说,就是“一群人做梦都在想着发财”。 江凡笑笑不语,这可不是一个仇富的姑娘,更多地只是原本安逸地古城人同南方那些热切发掘金钱的老板们的格格不入罢了。 江凡如果还是学校里单纯的学子,自然会有一套朴素的那种观念,不过初步接触到一些实际工作后,他原本简单的世界观已经摇摇欲坠,再不肯轻易表露了。 第五章 小小惊艳 程婷婷他们这几天出去以后,重点还在采访这些展会的筹备工作,还要顺带报道一些参展企业的准备工作,流程清楚,不过任务并不是短时间可以做完的。原本采访内容都是一个套路,无非是产品介绍、公司展望之类的,有干货,也有许多官面话。但是在实际采访时总会遇到一些问题,最直接的,就是语言问题。 由于参展企业来自全国各地,北方地区的还好一些,南方企业的工作人员的比较费劲,只是那些粤语、客家话、潮汕话等就足够让人挠头,其中的方言俚语实在是如天外之音,更痛苦的是他们明明是很努力的在使用着普通话,但在采访者耳中两者之间的差距不小于同外国语言对话。 程婷婷路上已经哀叹着着这些天的工作,想到任务进度迟迟不能赶上,更是有种力不从心地痛楚,甚至都玩笑般说道想要将采访大纲直接拿出来,大家直接文字交流好了。 江凡心中暗笑,报社有人可能都尝试过了,不过偶尔用用还好,过度了就难免破坏采访节奏和效果了。江凡笑笑,心中有了新的计划。 “我想我可以帮上忙。” “是吗?” 程婷婷猛地转过头来,略带惊喜的语气,还有充满好奇意味的眼神,都在鼓励着江凡继续说下去。 “我有几个兄弟是南方人,算是接触过吧,不过只是能听,说得不好。” “太好了,这就很好了。” 接着,又是一番询问,江凡简单介绍着,在江凡的介绍里,他的同学有来自于,广东、福建等地,江凡经常同这些同学学习各地的方言,那时的他很有信心的想要用最地道的方言通各地的人们交流起来,那也算是一种旅行生活的雏形,这也是他学习这些方言最初的动力,不过江凡自己也得承认,他在语言这方面也算是小有天赋。除去当时想要旅行的目标还没有达成外,语言倒是初见功底了。 这种能够了解南方方言的事情在北方人看来,也算是颇为稀奇了,这种事很好理解,如果单单是粤语的话,简直不值一提,毕竟港台潮流可是时尚前沿阵地啊。 有这种心里,程、蒋二人接受起来就很容易了,至少有总比没有强,这也算是一个很明显的情况。 程婷婷还是不太确定江凡在语言方面的功底如何,只能在采访现场看看效果在随机应变,不过她还是欣喜于有人可以分担压力这件事了,毕竟,这种鸡同鸭讲的囧况一次就足够让人印象深刻了,何况这实在是有损她作为记者的尊严。 江凡心中暗笑,也不以为意,只是随口说着一些常用的南方方言,看他的表现倒是熟稔地很。 程婷婷现在确信江凡足够应付那些稀奇古怪的南方语种,也显得有点好奇,江凡随意教了几个语言的小窍门,蒋超也在后面不甘寂寞的鹦鹉学舌着,车里的氛围越发显得愉快,程婷婷试着发音,到也像模像样的,江凡倒是不吝一番赞赏。 几个人颇有兴致的用方言相互交流着,这期间状况不断,程婷婷发音还是一定的可造性,可是蒋超状况就比较惨了,每当他努力用关中话口音说是闽南语,实在是就有一种莫名的滑稽效果,程婷婷使劲憋了好久,也忍不住笑场,一时间车内欢声笑语,其乐融融。 陈婷婷现在的采访工作主要是面对着博览会的前期筹备工作,说是展会筹备,但现在的展览场馆正在装修阶段,各地的企业都都还没有动身,所以他们主要去的地方都是总部在长安的有相当知名度的企业以及在长安有分公司的龙头企业,前段日子他们可能已经将本地企业着重采访了一番,所以现在的目标则是在全国都有一定影响力的知名企业。 江凡跟着程婷婷他们一路前行,来到目的地,这里是驻扎的都是参展企业,这里是临时的驻扎地,主要的企业都是以福建广东地区为主,所以看来,今天采访的对象中有好几位都是浙江、福建等地的人,不过还好,这些人可能在北方呆的时间久了,很多表达都算是比较地道了,虽然仍然有不着调的情况,好歹可以比较顺利的交流了。 在采访其中一位知名企业的北方地区经理时,江凡无意中谈起关于普通话的问题,这位貌似客家人的李经理也很感叹,说是年轻一辈读过书的青年普通话讲的都比较“讲嘅十分好哩”。 江凡在旁边本来就是一个助手的角色,除了不时提着自己感兴趣的问题,遇到词语比较复杂的地方,总是会不着痕迹地重复着对方的话,算是给程婷婷做个提示,这会,也感叹了下:“系么,涯觉得恁样也十分好啊。” 那位李经理看起来更高兴了:“汝也会话客家话啊?” 江凡汗了,其实他也确实不知道自己此时说得是那种客家话,同学还真没个地道客家人啊,不过,对他来说,现在还是可以冒充略懂的样子的。 “唔冇啦,李经理,知一点点。” 李经理很是惊喜地拍了拍江凡的肩膀。 “叫我李哥就好了,难得在这里能碰到半个老乡啊。” 江凡还颇有兴致问起客家擂茶,毕竟他只是听说,还没看到这种地方特色。 李哥有点遗憾,他解释自己匆忙来这里,也只是出差参加展会,回头一定要带着江凡品位正宗客家擂茶。 江凡还颇有兴趣地问起了客家的一些风俗习惯,其中的渊源流长,可是让他着迷不已。李哥对于自己故乡的文化很是自豪,因此介绍的格外卖力。 经过这番交流,李哥更高兴了,原本一板一眼地介绍企业,一下子变得谈性更浓,讲了好多自己来到北方以后的见闻,江凡他们完成了采访任务以后,还陪着他聊了好久,这位李经理,也着实能侃,从他自己拿到本地以后的打拼过程,事无巨细的讲述着,江凡显得很有耐心,遇到有自己不明白的地方还经常交流起来,两个人,客家话、普通话相互交杂着交流,别人觉得古怪他们倒是显得非常的开心,这更刺激的李经理滔滔不绝,直到时间过去很久,才不得不告辞离去,李哥连连拉着江凡叫道:“小老弟以后一定要多过来,没事聊会。” 江凡只能够保证他一定过来,等过一段时间采访任务完成以后,一定再过来叨扰。 李经理送到公司门口,表示有机会必须请他们吃饭,这才依依惜别。 出来以后,程婷婷明显对江凡更感兴趣了。 “你懂的方言还真不少啊!而且看他们的表现,你说的还真的很地道啊!” “南方的方言有自己的规律,如果你常听他们说的话,你也会有一定的感悟,不一定能够说出来,但是你也会听得懂的。” “那你平时会听那些方言有关的歌曲吗?” 其实江凡平时喜欢的主要是跟粤语和闽南语为主的歌曲,但是,在程婷婷的要求下,介绍几首客家的经典的歌曲,三个人在车上聊了,接着向下一个采访目标那里驶去。三个人在外面来来回回折腾许久,算是勉强跑完了一天的行程。 说实话,江凡觉得自己的作用,并没有那么显著,但是从结果来看,能够懂些方言,还是很有帮助的,被采访者不仅表现得更热情,过程也顺利很多了。很多时候,在一个远离故土的地方,能够听到熟悉的乡音对于这些人来说,是一个非常值得开心的事情,对于采访也很有帮助。 就这样,江凡插科打诨地表现着语言天赋,顺带做这样的采访工作,很好地完成了的工作任务。 所以总体而言,程婷婷还是很满意江凡的表现的,回到报社以后,江凡同程婷婷出完采访任务以后,回到报社开始整理录音资料、采访稿件等一些资料,等到报社大楼亮起了灯火,才算是将初步的工作完成,吃过同事带过来的晚饭后,这两个人没有休息,直到将采访过程中的要点一一梳理完毕后,两位忙碌了一整天的可怜人儿,才算是基本完成了当天的工作。 第六章 继续充电 说实话,这样高强度的工作对于江凡来讲,是一件非常艰苦的事情,不仅仅是超长的工作时间,还有在工作中超负荷的脑力运作,即使江凡表现的轻松自如,并不代表他就真的游刃有余,事实上,一边回忆白天的采访过程,一边要跟上程婷婷的思维速度,江凡感到自己的大脑已经有点吃不消了,好像一张绷紧的弓弦,需要适当的舒缓一下才能够继续运转! 但他也知道,自己在程婷婷的心目中已经成功地建立起了干练自主的形象,毕竟一个能够帮你随时沟通采访对象,胜利完成采访任务又能够在编写稿件中所需提供思维互动的人,显然,不仅仅能够用一个初来乍到的实习记者来形容。 程婷婷和江凡将文稿整理了一下,将文稿传给记者部主任郭子来以后,就算是完成了任务,就这样一天的工作结束了。 看着已经黑透的天色,江凡礼节性的问道:“这么晚了你怎么回去呢?” 程婷婷语气稍显疲倦的说道:“哦,刚才有一个同事正要下班,现在我有顺路的车了,要不你也跟我一块儿走吧。你住的地方在哪里?” 江凡摇了摇头:“我还有点事情,现在还不能离开,你先走吧。” 程婷婷明显有一点困顿了,听到江凡这样说,嘱咐一句早点回去,就告辞离去了。 江凡看着程婷婷在报社的门口上车,这才反身走到四楼,想了想,没有离开,在走廊里,踱了一会儿步,放松了一下心情,这才转身来到了记者部里。 江凡延续了之前自己在编辑部的惯例,不愿意提早离开报社,而是同老记者进行一些稿件整理整理工作。事实上,单位里确实经常有些记者因为工作任务繁重,所以需要挑灯夜战,此时自然需要人手帮助。 今天则是老王和老黄就是这样的两位记者。两人由于因为近期政坛上的一些变动,这两位跑政治线的记者没有办法像往常一样悠闲的翻看着通讯员送来的稿子,而是需要自己动手去采集些资料。这些事情也很好理解,毕竟经过一年的休整备战,即使是在那些封疆大吏的眼皮子下,那些手握实权的人们为了自己的政治前途,必定需要刷新吏治,整顿纲纪,不过外人眼里依然扑朔迷离的局面,许多人其实早已心里有数。 江凡在看到老王下班以后依然没有离开报社,此时主动加入进来,要求留下来加班。其实报社的人员工作岗位并没有固定的时间安排,只要完成了一天的任务,随时下班都可以。 老王他们见到江凡要帮忙,特地向江凡说明了一下情况,强调道:“你现在还没有加班工资,报社从来没有所谓加班工资,愿意加班就留下来吧!” 对于报社的人来讲,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任务,像这样加班帮助别人的,情况还是比较少见的,所以江凡这样主动的前来帮忙,老王心里还是很感激的。 不过记者熟谙这社会上的虚伪客套,担心江凡只是做个样子,又或者他担心江凡不知情,还以为有什么补助津贴,这才将事情摆在明处。有的时候不得不说这些饱经世事的老家伙,想得就是比较多一点。 江凡只是笑呵呵地应承下来,绝口不提什么加班费用。事实上,对于现在的情况来说,他更需要的是工作经验,而不是所谓那可怜的加班的薪水。虽然这东西也只是在文件里面体现,没有落实到实践中。 老王看到江凡态度诚恳,这才点头应允了。他随手从自己面前厚厚的一摞材料中拿出一叠递给了江凡,并且嘱咐到:“这里有几个领导的材料,你把他们梳理一下确定一下他们的背景、讲话以及他们的政治观点,重点是寻找他们长期坚持的一些观点以及在不同时期的一些细微的改变,注意一定要重视他们的变化,对了你平时常看看那些时政新闻吗?” 江帆点点头,补充道:“我刚入党不久,对那些时事新闻很熟悉,政策方面也有所了解。” 老王明显松了一口气,接着道:“一定要注意这些材料的延伸,很多事情都是有关联度的,如果你能够看透这些材料的深度,就能够把他们的内容发掘出来,那我这边就轻省多了。” 接着,老王又拿出来一张纸:“这是我之前总结的一些啊,基本的趋势,你做一个参考吧。”江凡就近找了一个工作台,开始忙碌起来。 晚上报社大楼里的已经失去了白日时候的悠闲,在一些房间里,人声嘈杂,脚步匆匆,各人为了赶紧完成手头的任务都在忙碌奔波着,通常情况下,在这个时间里依然在忙碌的人都是因为突发事件,也有一部分倒霉蛋是因为稿件的完成状况不太理想,为了赶在主编拍板之前完成任务,而绞尽脑汁的堆砌的词藻。 拖稿,是每一个记者,甚至是每一个媒体工作者必修的功课,而在新闻的世界里,另一种情况,突发事件,则是最考验一个媒体工作者的应变能力的事情,同时,也能够更直接地反映出一个人的工作素养。 王和黄的忙碌,主要是因为人大政协两会即将召开。对于这些整日混迹于政府层面的人来说,体制内的东西,尤其是占位排队,是一件万分紧要的事情,而在这个时期,是一个需要摸清风向的关键环节。如果行将踏错,后果简直不堪设想。对于需要高度政治敏感性的人来说,这也是他们能够大展身手的重要战场。 从这一点来看,极其需要政治嗅觉的跑政治线的记者,优点和缺点都很明显:平时很清闲,忙碌的时候却能够要了你的命。 据老王自己抱怨,他从一月份的时候就已经开始探查封校,探查风向,现在才算是摸到了门径,即使如此,依然不敢掉以轻心。 每一个记者技巧入门的门径,都是老记者自己经验的总结和积累。有些东西,将是记者自己的立足根本,江凡也没有多问,此时确不适宜随意搭话,一边仔细聆听着记者部里的交流内容,一边加紧整理手头上的资料等到用心整理完毕,分门别类的归纳好,这才将自己的一些疑惑,一一提出。 王和黄毕竟有点年纪了,精力开始不济,有些东西并不愿意太过费神,有时也是故意闪烁其词,所以回答时,说的比较含糊,江凡却是依旧笑容可掬的样子,丝毫不见不悦。 等到收工的时候,王记问了江凡的住址,知道离自己家比较近时,便拉着他一块回去。江凡搭乘着王记的车,一路上也提出了一些工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王记一一解答。 等到回到宿舍,已经时凌晨时分了,江凡回想了一天的表现,对于自己在采访过程中的不足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在回来的路上他也翻过了程婷婷的采访大纲,认识到老记者这个行当需要缜密的筹划,和精心的安排,对于自己以后的职业道路拥有了更多的想法。 同时,他也深刻的意识到了自己在采访上的很多不足,自己只是一个拥有基本的理论认识,但是却没有一个真正的实践经验,对于程婷婷对自己的赞赏并没有放在心上,反而对于王、黄两人的经验和应对反复思量,确定自己还需要更多的历练才可以,认真归纳总结了以后,江凡将自己的表现归结为不及格,但是,这依然没有影响他的好心情,想到每天都可以和程婷婷这样的美女共事,江凡的心情不由得变得很愉快。 同宿舍的同样晚归的还没有睡着几个兄弟聊了几句以后,江凡躺在床上不知不觉的就睡着了,一夜无梦。 第七章 继续搭档 第二天一早,江凡一如既往的提前赶到报社大楼,将今天的采访计划和采访大纲做了一个整理后,主动找到了程婷婷进行了讨论。 找到程婷婷的时候,程婷婷正在吃的早餐,看到江凡,眼睛亮了一下,招呼道:“你来了,正好给你准备点早点,快吃吧,还热着呢!” 江凡无语的看着桌子上一堆的餐点,明显量有些超标,还有旁边还有几位细嚼慢咽的女同事们,明显属于一个特殊的圈子。 话说江凡还是有一点纠结的,虽然江凡能说自己并不属于吃饭太过粗俗的人,但是跟这些女同事们的慢里斯条相比,依然是有一定的差距。不过看着这些女同事们好奇的眼神不住地打量着他,江凡没有退缩笑眯眯地看着他们,轻巧地说一声“好啊”,就这样坐了下来。 不过江凡也不是假装客气的那种类型,何况一个男人不需要那么讲究,合理范围就好,正好他今天来的太急,还没有吃过东西,顺手拿起面包和一杯牛奶,边吃着边同程婷婷讨论着今天的行程安排。 每个人由于一些生活习惯,都受到教育环境的影响表现出来的,或是含蓄收敛,或是不拘小节,即使是在吃东西,也会表现得非常明显。 江凡注意到,程婷婷吃东西有一种很舒缓的韵味在里面,旁边几个女同事的吃法放在男人中看来,也是属于非常的文雅,但是,程婷婷确实不同,她的沉淀举手投足之间,会无形中告诉你什么叫做享受生活,那种对待食物认真的态度,像是虔诚的信徒正在享用圣灵赐予的食物,即使那是平常的早点,放在程婷婷身上,却使人觉得那是一顿寻常人难得的盛宴,颇有些古时候豪门家族大家闺秀用餐的风范。 江凡看着程婷婷的进餐过程,开着玩笑说:“现在我突然非常想将今天的采访对象请到现场,就这样一边,享受着美食一边同他们讨论问题,这样子难得的色香味齐聚,更有诸多闺秀相伴,可不多见,简直赛过韩熙载夜宴的享受。这样一来,大伙儿还不乖乖地就范了,还有什么采访的难度呢!” 听到这个玩笑,程婷婷嘴角翘了起来,露出两颗可爱的虎牙,嗔怒道:“你胡说什么呀!”顺手拿起一片面包,塞到了江凡的嘴上,江凡一下被噎住了。 看着江凡的囧样,程婷婷眼睛笑出了一抹美丽的月牙,那一瞬间,女人特有的温柔气息扑面而来,江凡的心重重地跳动着,那一刻,他感受到了什么叫做怦然心动。 按照昨天的模式,两人继续着采访工作。连着数天,江凡与程婷婷的行程都在忙于会展筹划的基本情况和参展企业的采录。 在江凡的陪伴下,程婷婷基本顺利地完成了任务,前期的采访已经基本完毕。 作为辅助,开始的时候,江凡只是在帮程婷婷做一些稿件的修改、编校工作。随后地采访却将他推向了采访搭档的身份。 江凡刚开始拿捏不好其中地分寸,不顾,很快,两人就有了分工协作的默契。 程婷婷按照正常报道路线开路,江凡则自有发挥,不去讨论公众不关心的套路化问题,而是采访对象自身具有的经历和故事,发掘出别人拥有的精彩。 江凡的慢慢地形成了自己独有的采访气氛,朋友间探讨、开放式问题、具体而微的细节关注、适当的小幽默,与受访者之间的良性互动成为他有意引导的东西。 采访部分很顺利,到了稿件部分两人也要相互支援。 程婷婷是一个非常要强的人,通常人们认为美女是属于被优待的群体,而她却偏偏愿意用自己的工作表现证明自己的能力。虽然程婷婷人前云淡风轻,背后付出的却是不知凡几的汗水和辛劳。 江凡看到程婷婷这样的工作状态,又一次颠覆了自己之前的观感,这种比多数人还优秀却比多数人还努力的工作状态,使他产生了由衷的钦佩,毕竟,这样卓越的又能够将自己逼得这样紧的人,任谁看到了,也会产生由衷的好感,何况对方还是一个娇滴滴的大美女。 程婷婷,有一个严格的工作习惯,在当天计划好的稿件完成之前,她轻易不会离开岗位,这样经常会拖到很晚才能够离开报社,毕竟,很多时候文字工作是件很没有思路的事情。 江凡也就这样陪她进行着编辑工作,有时也辅助一些搜集工作,发挥着自己之前学到的一些东西,刚开始的时候,程婷婷劝说江凡不必如此,加班什么的不过是她的习惯,何况,这样的工作任务也是她自己安排的。 但是江凡却不以为然,理直气壮的说表示:既然是工作搭档,那么陪她熬夜岂不是合理应当的。 程婷婷劝阻再三之后,也不再尝试,反而慢慢习惯了江凡这样的做法。 江凡每天不仅仅是在陪陈婷婷,完成的基本的采访任务,他自身也一直努力吸收着,学习者。 不论别人怎么看待一份实习工作,至少江凡自己却着实体验到了学习后取得成果的乐趣。很快,他也能够拿出来自己独立的作品来。 同时在采访的过程中,江凡积极地向程婷婷请教着采访的经验和技巧。江凡总是能够很快的理解并运用这些采访的基本程序和内容,这样的领悟能力和发挥效果自然使得他进步明显。 原本程婷婷做事的时候非常的专心于采访和编稿本身,并没有注意到太多,只是江凡在不断地采访过程中逐渐同她默契配合,硬是将可能枯燥地采访做成了类似于访谈现场,每次顺利完成任务时,才心有感悟,暗地里赞叹着。 其实在程婷婷看来,采访的过程中,江凡通常表现的非常的活跃,在采访过程中能够积极的发问,并不怯场。很多时候对方没有能够表达清楚的意思,他也能够很快的理解,并组织语言。遇到一些方言或者难懂的词汇甚至表达不清、逻辑混乱的情况,他也总能够表达清楚、理解到位。 原本她只是觉得江凡对于语言上的天赋能够帮助采访工作的进行,却不料两人合作互补的程度远超预期。 接下来,程婷婷在采访工作中同江凡的默契日益增加,两个人对于新闻报道的角度话题、人物关系的把握上,均有了不同的提高。 当然令人烦恼的事情也不是没有,有一次稿件结尾的时候,程婷婷按照惯例,希望能够用一些展望未来的修饰词藻粉饰一下太平,江凡却另有想法,他更希望能够加上一段对于现在企业会展进度已经拖后的担忧,还有在部分工作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虽然只是几天的采访,但江凡已经从部分,都采访对象身上看到了会展里一些令人担忧的苗头。 原来长安这次的博览会和论坛虽然很得市里重视,市领导频频视察,开会时也多次提到这件事,但在具体会址经办上,却将任务下放到南区政府,市部门负责协调有关事宜。据说这其中很有些值得商榷的东西,不过这些都是属于更高一个层面。 关于两人之间的争执,焦点自然是褒奖还是指正的缘故,究其原因,是江凡隐约意识到有过广交会、国际展会等经验的企业似乎对于这次的博览会有些腹诽,毕竟这是长安试图打造新的城市名片的举动,这些年长安更多是作为文化城市的象征出现在国内国际,但在经济发展的积累上已经落后于沿海的那些城市了,相关积累上肯定要差点,宣传、服务和配套设施都有不足。 程婷婷多少有些媒体人的潜在倾向,想要以欣欣向荣的花环点缀这座城市,江凡的视野却似乎大了一些,他开始不自觉地用更广阔的世界进行对比,即使他还没有真正领略传言中繁荣的沿海经济和帝都盛世。 第八章 独立发稿 程婷婷和江凡由于倾向问题反倒有了分歧,很快就为此争执了一番,其实这本来并不是什么原则问题,玩笔杆子的对于和稀泥总是有一些独门的心得,但是两个劳累了一天的人显然并不都具有包容的肚量,对于江凡来说,有些事情即使知道了是那么回事,也并不能够轻易妥协,这算是一个初出校门的,人对于社会抱有的美好幻想的一种幼稚的体现吧。 但是他并不愿意轻易放弃自己的这种幼稚,而对于程婷婷来说,即使总是一副干练女强人的形象,当她某种感觉被打开时,也有一种女人特有的逆反心理,当江凡听到那句蛮不讲理“我不管,就要这样!”时,他只能苦笑着,看着程婷婷瞪着愤怒的大眼睛,她似乎想用这种方式扭转江凡的想法。 江凡看的有趣,就这样回望着她,不知不觉中两人间都觉察到了怪异,最后两个人都忍不住扑哧笑了。默契地略过刚才的话题,两人敲定了稿件的基本思路,终于,下班时间到了。就这样两个人开始收拾起东西,整理着资料为下班做准备。 收拾妥当了,江凡说道:“现在这个时间,你怎么回去呢?” 现在正是下午六点多的时间,此时的北方城市天黑的算是比较早的,这会城市灯火初明,给人模糊不清的错觉。 程婷婷看了看下面。 “我一般都是顺风车坐着着黄姐的车回去,她家离我家比较近。刚才黄姐,找人说了有点事情,需要晚点回去,我俩正好可以凑上了。你呢,我让黄姐再送一下你吧!” 江凡点点头,他知道黄姐是负责报社财务工作的,人很低调,对他们这些新人也很照顾,但并不妨碍她作为报社实力派的一员。江凡想着自己只是一个实习记者,还没有到同这些领导级别的人物打交道的时候,所以只是简单的提了一下自己还有事情,也不提送她的事情了。 当两人同样有着一颗为了工作而认真的心时,自然更容易产生共鸣,因此这次的事情不仅没有使两人心生嫌隙,反而越发使两人从原来的工作间同事关系缓慢进展到了生活中朋友的角色,最开始是从一日三餐开始,早晨江凡参与到固定的早餐阵营中,晚饭两人除了工作需要,在外应付,偶尔也在同事的怂恿下一起找着新开的美食店面了,别的不说,在消息灵通方面,报社确实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两人在工作上的配合默契,却不能代表着报道模式的相同,工作中常有争执才算是常态。这样欢乐打闹的日子江凡着实获益匪浅。 事实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独到的视角,新闻报道因为有了多样性的视角,才能够写得更加的丰富多彩,程婷婷报道角度和文采自不必说,能够成为报社的深度报道记者,自然有她自己的功底所在,江凡这些日子主要跟着她可不仅仅是因为是一朵诱人的玫瑰,在跟着她的过程中的收获远超之前的漫无目的时候的学习。 不过结合自己的情况,江凡现在的思路侧重于能够更加深入地刻画着采访对象的心理活动,能够更加理解着采访对象内心的活动逻辑,他喜欢与被采访者的角度来勾勒事物。这种发挥特长的做法自然效果非凡。 博览会和论坛是一个难得的机会,两个人都努力地发挥着自己的特长,程婷婷擅长于正面角度来报道,而江凡的工作就是将参展企业的需求、参展企业的愿景着重勾画出来,两人一正一反,互补交融,这样的做法受到了记者部和编辑部的欢迎。 通过近期的作品,两人的合作模式越来越的被报社所看好。大家都觉得这样的报道,着实有新意。这种受到欢迎的结果鼓励两个人继续创作,他们随着参展企业的日益增多,会场工作的日益完善,更加全身心的投入到了采访工作之中。 作为一名实习记者,江凡原本的身份像是一个助手多过一个搭档,不过程婷婷很快发现了江凡的能力,后来的稿件两人开始共同署名,算是默认了合作关系。当江凡没过多久,开始写文稿,并在某天交给她一个草稿的时候,并且请她修改的时候,她才注意到更多,原来不知不觉中江凡的进步已经那么快了。 那是中午休息时,江凡一脸严肃的神情,走到了程婷婷,的面前,轻轻咳了一声。 程婷婷有一点诧异,心中还在纳闷:“到底在搞什么鬼?” 江凡以一种严肃的口吻说道:“这里有一篇报导,十分的重要,郭主任说需要你认真的审查一遍。” 程婷婷一头雾水,只得接过稿件,认真审查起来,那是报社通用的新闻稿是打印出来的稿子,内容倒也不算复杂,是一篇关于佛山陶瓷厂来到长安,还没等参展,业务员们就已同不少开发商谈妥供应的事宜。原本要出口的产品都带有典型的欧式风格,正好符合正在兴起的装修热潮中主流,所以在市场上算是热销了。有趣的是,为了加大产能供应,佛山这家厂还同长安本地的企业合作起来,做起了组建联合公司,开拓北地市场。 而报道者为了生动起见,特意选取了当事几方的角度报道此事,看起来真是皆大欢喜的局面。报社也喜欢做这样的文章,虽然有歌功颂德的嫌疑,但是却毫无疑问地反映了,社会上勃勃生机的局面,这种读者喜欢看、社会反映良好、当事企业获得收益,做到一举三得的文章,自然是每一家报社都喜欢的。 程婷婷越看越有疑问,这些稿子内容也算精彩,只是在部分细节地方上有一些较为明显的错误,倒像是一个新手的写作,直到翻到最后一句话,顿时哭笑不得起来。 那句话赫然写着:本报讯实习记者江凡 程婷婷用力的指着这一句话:“好啊,你居然还暗藏私货。” 江凡笑眯眯的回道:“所以要第一时间向你坦白从宽啊!” 程婷婷哼了一声,反驳似的说了一句:“谁稀罕啊!” 话虽如此,却又翻回去从头仔细看了起来。 程婷婷自然知道江凡在陪着自己进行采访工作,而能够在工作之余他,得到这样的素材去写作,相当层面的证明了江凡的努力。 不过她心里赞叹着,面上却不显露分毫,认真的将稿件中的不足一之处一一指出。 不知怎的,她却不希望江凡在这个时候过于骄傲自满,毕竟,在成为记者的道路上,充满了艰辛坎坷,过早地满足于自己的成就,带来的往往并不是辉煌,而是职业生涯的蹉跎,此刻她很自然地以一种较同事更为亲密的身份开始关心起了江凡的前程。 江凡自然能够理解她的心情,笑称自己得到了,师傅的指点必将,一路求取真经。 程婷婷听他不伦不类的比喻,笑骂道:“那你到底是,喜欢做一只猴子还是准备做一只懒洋洋的猪。” 江凡一本正经的胡扯道:“不才80年生人,正是区区一只猴子,还望师傅指点。” 程婷婷无奈,只能以白眼奉送,两人顿时笑作一团,全然不复刚才江凡认真求教时的正经严肃。 两人讨论一番,将稿件中的不足一一修正后,才发送到编辑部。 正好辉哥值班,看到他的稿件后面写有一点吃惊,辉哥之前就要稿件都是江凡同程婷婷的联合署名,这时看到江凡独立署名的文稿件,自然有一点惊异,待听到是江凡自己独立创作,然后程婷婷一起修改,才释然的点了点头,说道:“记者就应该有独立报道的能力,以后的路子才好走。” 江凡认真的点点头,表示自己明白了其中的意思。 辉哥见状,也不在多说什么,将稿件带走,同几个编辑一起商量起来。 江凡在一旁听了一些编辑的意见,等到确认稿件可以按照发布流程开始运转,才告辞离去。虽然这是江凡的第一份独立完成的稿件,但在他的心里这件事并没有什么,一个人的成长更多的时候是眼界、抱负而非能力,在这点上,江凡的已经开始站在了更大的平台上了。 第九章 区长会面 还有一周的时间,博览会就将开始,程婷婷在和江凡亲密无间的合作下,顺利完成了采访任务。 不过随着博览会的临近,江凡对于当初的想法越发的清晰,这些日子的忙碌,江凡不知不觉地对于这个原本毫无概念的博览会产生了一定的认同,所以厂商企业们有所不满的想法对于他的影响越来越大,最终,江凡决定必须开始行动了。 在简单的同程婷婷交流之后,江凡认真搜集了之前联系的厂商们的情况,按照之前采访时江凡的了解,找到了厂商们,认真咨询有关事宜后,逐渐完善了一份资料。 之后,江凡找到了负责展会的博览事务局、投资促进局、商务厅、贸促会等一堆单位组成的临时工作委员会,准备一方面采访工作,一方面也算是反映情况了。 来到位于展会中心,正巧当地地区的一个副区长过来视察工作。江凡灵机一动,抽空子给老王记者打了个电话,两人嘀嘀咕咕半天,才算是讨论完毕,江凡心满意足地放下电话,心里盘算着,良久,才在一间会客室里等待着,透过窗子远远打量着那一群人的举动,在心里推敲着措辞。 江凡等着一群人浩浩荡荡看完基本完工的现场,找到了同行的一个外联工作人员,不失时机地表明来意,那人听后也爽快,表示立刻给主任汇报。毕竟,作为市委宣传部直属下的单位,江凡有足够的自信在一般场合里抬出这副大旗。 就这样,江凡借着报社的虎皮一路畅行。等到一位局长和区长秘书见到江凡,江凡将材料展示一番,介绍了情况后,将自己琢磨出来的说辞演说了一遍,大意无非是博览会还有改进余地,各地厂商委托他汇报云云。 最后江凡特意强调了一句:“如果按照原来的做法,这一次的博览会可能达不到意想中的效果,如果情况糟糕一点,还会有负面的影响。” 那局长没什么反映,秘书神色却有点凝重了。 江凡心中一亮,加强了语气:“这次来,除了报社要求我跟进会展进度外,我在同外地厂商采访过程中也遇到了不少情况,所以来反馈一下。而且他们还讲了自己的一些想法,特意托我来这里转达。” 秘书审视着江凡,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文件,眉头紧皱,显然内心开始评估着事态。 “我看了看你呈报的材料,,好像没什么严重的问题吧。” “是的,这次展览公司的工作没有纰漏,不过其他服务和配套的东西就没跟上了,主要的差距就体现在这了。” “嗯,那么来得及吗?” 这话问的没头没尾,江凡却不迟疑:“可以的,后面的措施只要抓紧,还是可以很大程度上弥补。” 秘书点点头,这次的回答也在他的预期内,事态还可以控制,而且作为发现问题并且及时汇报的下属,他似乎可以做些文章了,因此原本紧绷的身体也稍稍放松了。 秘书和那位局长又低声商量了几句,决定向项副区长反映。 区长正在展会的正厅门口同身边人讨论着什么,秘书悄悄走上前去,微微躬身向着项副区长耳语,远远地看着那位胖胖的带着金丝眼镜的项副区长原本喜气洋洋的颜色顿时变了。 等到秘书向着江凡的方向指了一下,项副区长点点头,带头走向了那间会客室里。 很快,有人通知江凡也进去,项副区长要见他。 进去后,正好项副区长背后站在窗子前,沉吟了会,项副区长转身招呼着江凡就坐,秘书不知道从哪里捣鼓出一套茶具,给项副区长和江凡添上茶水后,秘书悄悄地坐在了一旁,翻出文件,开始做起了记录。 项副区长坐在主位上,打量了一会儿江山,这才他问道:“你这边有材料要给我?” 声音稍显低沉,其中不容置疑的味道却很重。 江凡心中一定,知道这位区长重视这件事了。 原本也不稀奇,这次会展为了交通和盘活经济的考虑,重点选在了南区靠近城西大道那块,虽然这是未来规划中高新区的发展方向,毕竟还没有蓝图实现,当地官员再没有真正完成招商引资等一系列步骤之前,一直都在努力奔走。这次的展览可谓是及时雨一般的存在,轻易还真没人敢疏忽,作为政绩和前途的依靠,没有那个体制内的人敢掉以轻心。 项副区长正是新到来不久,作为一名空降兵,刚要有一番作为的时候,展览和论坛恰好挂在他的名下,这时看到外地企业有所不满,岂不是眼看着一场则政绩变祸事。 江凡点点头,从材料袋中取出之前整理好的一些问题,还有他求教出来的应对举措,一并递了过去。 项副区长接过以后,看了看文件,并没有着急去翻看内容,却和江凡聊了起来,项副区长关心了一下江凡的个人情况,然后话题慢慢的转移到了博览会本身。 项副区长语气诚恳的询问周江凡对企业博览会的看法。 江凡斟酌了一下措辞,表示在他看来,通过同那些厂商的联系和接触,能够深刻体会到那些企业是怎样看待博览会的,尤其是这些年,国内的博览会此起彼伏,在南方沿海城市已经逐步打开了以广交会为龙头的博览会模式,但是长安还是一个相对比较滞后的地区,所以需要做的还是努力学习吸收别的博览会的精华,如果只是按照现在的模式去做的话,未必能够达到理想中的效果。毕竟,博览会是企业扩大自身市场的重要的手段,自然是希望通过博览会,一举打开局面,而市场上却未必立竿见影,这样的情况肯定会损害览会的形象。 江凡讲话条缕清晰,十分沉稳,项副区长听得连连点头,不时示意秘书做着重点记录。 等到江凡将自己的意思表达清楚后,项副区长才打开了文件,慢慢地翻阅起来。 项副区长翻着翻着脸色逐渐有点阴沉了,当翻到某一页文件时稍有点怔住。 江凡沉稳地说道:“这是我从南方一些企业那里征集的建议,各地企业还是有许多经验的。” 他看着项副区长依旧皱着眉头,显然是不能平复内心的波澜。 良久,项副区长才轻叹一声:“要是早一点能看到就好了。” 秘书在旁边轻点了一句:“区长,一切还来得及。之前我们已经抓好了整体工作,这次只是在细节上有所完善,相信我们可以做得更好。” 项副区长神色缓和了一些,对着江凡问道:“还是剩一个星期了,你说的那些措施,我看了一下,只要能够抓紧时间还是可以弥补的,那些企业还有别的要求吗?” 江凡想了想,说道:“我还是建议您,抽空同他们见一面,由他们向您再反映一下,这样似乎更好一点。” 项副区长赞许的看了他一眼,转头向着秘书吩咐一句:“待会儿你安排一下,尽快和他们见面了。” 想了一下,又补充道:“下午或者晚上吧。” 秘书忙不迭的点头。 江凡忽然插了一句:“到时候我希望也可以参加,是不是可以做一个报道发出来呢?” 项副区长微笑着承诺道:“好的,就这样决定了。” 江凡此行的目标达成,又同展览会的有关人员了解了些情况,这才带着博览会的一些材料离开了。 第十章 参与盛会 会面后江凡回到报社将情况大致向程婷婷描述了一番。 程婷婷双手一背:“行啊,没想到你真的决定去做了,哎,还真行得通啊。” 江凡点点头说道:“我也没想到可以这么顺利的做到。” “那待会儿如果他们来了通知,你就尽快赶去吧,下午的采访,我一个人就好了。这次表现不错啊。” “那是,也不看看我是谁带出来的。” 程婷婷听到这话,没好气地将手一伸开:“那拜师礼呢,我怎么一直没有看到呢?” 江凡笑嘻嘻的回应:“来日必有重谢,一顿宵夜如何?” 程婷婷鄙视的看了一眼:“你也就是这样的水准了。” 说完,却又好不犹豫的点点头:“那就这样吧!等你的好消息,我说的是宵夜哦。” 江凡顿时无语。 下午接近下班时江凡,秘书的电话,那位秘书姓李,打过来电话热情地请江凡到南区区政府办公室参加会议,并特意加了一句,表示已经派人去接江凡了。 待到江凡挂上电话以后,苦笑着自语:“我也算是有了专车的待遇了啊。” 江凡到达的时候会议即将开始,同在场诸人寒暄几句,项副区长正在同企业老总们热情交谈,看到江凡以后,招手示意江凡过去。 江凡过去后,项副区长指着江凡介绍了一番,虽然官样文章居多,但是心意却是显露无疑。 这些都是人中龙凤,项副区长单独招呼过来的人在他们心中还是有一定分量的。 这次会议是在一派和睦的气氛中召开,项副区长首先代表南区政府,表示为他们工作中的缺失表示歉意,在对参加会议的厂商表示感谢后,开始征集了意见。 厂商原本就已经将想法在之前的意见书中表露出来,此刻也无非就是说一些使政府如何如何努力,项区长如何如何年少有为,项副区长也就三十出头的样子,倒也不算是辱没了这句夸赞。 会议一番花团锦簇的模样,江凡却在会场上呆的无聊至极,却不得不强自忍耐,散会后双方,江凡摆脱江凡和从商的围堵,径直赶回了报社,开始了新一轮的写稿生涯。 报道毫无疑问地获得了通过,江山的稿件的质量已经慢慢的也有了一定的保证,何况这篇文章涉及到的内容还是具有一定的正面效应,很符合宣传的需要,自然没有不被许可的情况。 后来,那位李秘书打过来电话向江凡,传达了一些后续的情况,区政府主要是在宣传、接待、服务工作上做了一些紧急的布置。这次秘书打电话过来,主要是表达项副区长的谢意,自然也是听听江凡的意见。 江凡不敢居功,只是在偶然听到了需要一些志愿者来服务时候,建议先通过学校的方式募集西安的大学学子去做一些志愿工作,一方面是大学生业余时间较多,另一方面也是他们的素质相对较好,秘书自然闻弦歌而知雅意,问明了江凡的母校以后表示会慎重考虑这些事情。 等到博览会正式拉开帷幕时,江凡反而比较清闲起来,当然不是指他可以坐在报社里茶水报纸的享受着,而是有关这方面的报道实在是个套路化严重的板块,为了保险和效率起见,记者和编辑们已经提前拿到了会议流程、讲话稿等等材料,甚至展会期间出现的热点都已经做好了预判,就等着按部就班的发表了。对于这种预设新闻的情况,江凡起初也很无奈,纵然在怀抱着新闻理想而闯进报社时就预想着现实的差距,不过等他确认这些,还真有种心理落差,不过也仅此而已了,有时候知道的太多反而也有利弊处,弊端自然是更可能随波逐流,不愿逆势而起。 江凡的心理斗争还在持续,人却在会场参观,权当打发时间了。 这次博览会引进了相当数量的国门内外知名企业,尤其是推出了很多新技术和新理念的产品,所以各地代理商和经销商奔波至此,古城人们也很有兴致地参与进来,现场一片繁华热闹景象。江凡在博览会里占转悠着,不断遇见着相熟的企业和人员,都是之前采访时打过交道的。这些人也很热情,即使忙的脚不沾地,依然招呼着江凡。至于各种纪念品和样件,更是保持着中国人礼尚往来的作风,江凡每每空手而入,满载而回,让江凡频频倒腾着,以至于很快堆了一堆。 江凡刚开始还很高兴能有礼物收入,很快也不好意思这样笑纳了,毕竟自己这行径看起来有那么一点传说中的吃拿卡要嫌疑啊,他觉得还是看看能不能找点事做做。 很快,找到之前见过的一个工作人员,说明自己的来意。这人是博览会现场的负责人之一,知道江凡之前的事迹,事实上他也算是见证人之一,考虑了一下,就爽快地同意了江凡的要求。江凡很快拿到了一个工作人员的牌子,并临时得到了一个现场巡察员的任务,好吧,就是继续看场子。 江凡拿到了牌子,在会场里很快就遇到了不少小状况,无外乎迷路指路、寻找不到心仪展馆以及沟通交流方面的求助。 看样子是把江凡看作志愿者了,江凡乐得如此,不仅即使解答,还经常陪着找到地点。 江凡也在抓紧时间找人找素材呢。有些是外地客商采购,有些是本地竞争对手,有些是爱好者,有些关联行业,形形色色,不一而足,江凡闲聊攀谈,到了目的地,还同员工了解情况,遇到人员不足、现场拥堵,还可以打打下手,维护下现场秩序。 可乐的是,有几次碰到展地员工临时外出,现场人员不足,江凡恰巧了解部分情况的,还参考着自己之前遇到的情形和经验,亲自上台解说。江凡在众人围观的面下充分展示了什么叫做现场掌控,妙语连珠,趣意横生。 江凡自己明了,有些情况自己全屏本能应对,有时反而可以取得出乎意料的效果,知晓众人期盼的兴趣点,把握现场的每一份灵感爆发,足可以促成一场讲解策划盛宴。 连续几天,江凡都在博览会里流连,各种情况更加得心应手,在博览会里也收获了不大不小的名声,甚至已经有人把他当作一个博览会期间的热门话题了,这倒是报社之前没有料想到的。 随后召开的中小企业论坛里,江凡就不再打算这么高调了,相比于博览会里鱼龙混杂的热闹,论坛无疑是个精英聚集的盛会。在这里,江凡谨守着低调的原则,老实的听着嘉宾演讲和各种交谈,适时地请教着问题,不像一个记者在探听消息,反而像是初出茅庐地后生小子在如饥似渴地求教着幸存的前辈。 事实也是如此,能在这里的人无疑是具有相当能力和经验的沙场老兵,这些年财富浪潮席卷中国,这些正是其中最敢打敢拼的一批人,也是嗅觉灵敏。思维活跃之辈,能够度过前几年的危机,形而不死,在此时共襄盛会,江凡从心底钦佩着他们。 在这期间,江凡结识了几位负责任人员,原本江凡例行公事,需要找到他们了解情况,但在找到一个协调调度负责人后,江凡发现自己有了新的灵感。 江凡提出建议,希望他们能找个时间聚聚,将这段经历讲述出来。就在论坛闭幕当天,江凡得知他们即将回归原单位,这次再次诚恳邀请他们出去做做,最后商定,也不需要在外面了,就在论坛旁的会议室里畅谈。 第十一章 论坛余波 聚会定在了晚上,等降级接近日落时,江凡就已提早赶到,南方流行的晚宴还没有在这边普及,所以众人可以在稍事休息后到达。 江凡安排妥当后,开始一一招呼着到来的人员,一顿忙乎。 众人原本就已相识,这会聊得热火朝天的,热闹得很。 江凡等到众人基本到位,寒暄完毕后,走上发言台,谈起了这次聚会的目的:“这次由长安晚报社发出了一个提议,对外招商的李局和经贸委的王处都很赞同,就是想让大家伙聚聚,最后做一个经验总结的报道。我想着这次论坛这么成功,背后都是在座的诸位在具体经办,所以必须给大家表表功、诉诉苦。因此特意给我们报社打了招呼,要做个内容出来,赶在明天能够发表出来。其他的表彰都来的慢了点,这个见效快嘛,可不能让英雄就等啊。” 说到这,江凡停顿了一下,注意到现场都是满脸欣赏的表情,接着就表示这事大家都是参与其中的,因此在这里表示敬意。 之后就是让大家诉说之前的工作过程,难得欢聚一堂,也不要分什么彼此,轮流讲解。 果然,刚开始大家还稍稍谦让,随后,就开始了经验交流,接着,就真的成了表功大会了。 谈论起这次的论坛,众人自然有足够的议题,最后总结到,要做好论坛会议服务工作,除了需要良好的沟通交流能力,还要做到接待工作事无巨细。大到与各方的沟通协调、活动安排,细到主宾参加的每一场活动的具体出发时间和抵达时间、会场路线、车队行驶停靠线路,主宾的饮食禁忌等等,都要充分考虑、周密安排。 有些事情,江凡也是头一回知道的,比如在论坛举办的前一个月,工作委员会已启动在全省范围内招募志愿者。之后,还对志愿者就论坛的历史、历届年会概况以及礼宾礼仪知识进行综合知识培训。这论坛志愿者分为本省组、外省组、礼宾组、新闻组、机场组、会议代表组等10个组别,在志愿者上岗前还将根据其工作职责进行培训。 现场表述的负责人谈到这次论坛工作,无一不提到“细节”二字,做日程、车队图、人员行进图,了解接待来宾讲究的礼仪习俗,详细确认事件、时间、地点、人物等细节,通报提醒注意事项,每一处都要反复确认多遍。 固然这个单位的人员有彰显作用之意,但无可否认,这次的工作他们还是取得了非常良好的成绩。 仅仅是江凡所接触的一些信息,市里面已经表态,对于这次的论坛很是满意,据说这次的论坛在全国范围内都引起了非常良好的反响。 “细致周到”、“极致用心”,这是江凡总结的论坛服务理念。当然,效果也是很明显的,论坛的服务保障工作从一点一滴的细节做好,得到了嘉宾的良好认可。这次是他们能聚在一起的原因,不然一切都是泡影了。 场面热闹无比,江凡也很满意。 这次,江凡之所以提出这个请求,并通过关系通过了一个这件事,自然不是单纯地召开一个私下里的表彰大会,毕竟这些是要各单位自己去论功行赏的,于他而言,无甚用处。 这次聚会,一方面能够了解情况,完成一名记者的职责,一方面也是熟络众人,方便开展工作,博览会方面江凡颇有成效,这次自然也想如法炮制,最后,自然是想在这场高层关注的盛事中显露价值。 如此一来,这届博览会和论坛之后,工作才更好开展。这种心思,江凡知道原本也有人想开展,自然是先下手为强了,好在之前在博览会里表现出色,郭主任和廖主任一力支持,政府层面则是请了接触过的几个负责人,暗示自己会在内容上有所倾向,最后,则把前期情况及时完成了一个概况,拖人递交给报社高层,这才算是虎口夺食,抢先一步了。 等到众人发言完毕,江凡这才站起,没有上台,而是就在原地,扬了扬手中的记录本,表示一定尽心竭力,为他们美言邀功,顿时现场哄然叫好。 聚会就此结束。会后,众人一一同江凡握手,名片更是即使表上,一切都在预期之中。 江凡的计划进行的一切顺利。 晚上,江凡加班加点自不必多说,只说等到第二天早晨报社的版面就一基本成型,报社里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因此,江凡这次的风头又一次隐隐展现。 这次的博览会和论坛喧嚣未尽,江凡已经开始了自己的新的工作,在这之前,江凡在同程婷婷联合报道之外,自己也发表了大量的通讯稿,内容即使不是那么精到,依然可以算是有可取之处,自然,在报社里他也算步入了被认可的记者行列,最显而易见的,就表现在他的薪酬上,原本的实习工资大概只有150块左右,最近大量发表的稿件,给他带来了数倍于此的报酬,超过1000块的工资,已经比一般的记者的收入都要高了,江凡看到了自己的收入自然是心情大好。江凡将这部分钱,分成了三部分,一部分留作生活备用,一部分寄给了家里,最后一部分,则悄悄的寄给了自己的妹妹当做零用,给家的那部分并不是补贴家用,而是证明自己也能够在古城里立足了,只有这样,家里才能够放心,想到自己的小妹,江凡,心情更加愉快了。 至于在博览和论坛那里收到了小礼品,除了一部分特别精美的,自己留下来作为收藏之外,其余的都分给了报社里的同事们还有学校里的同学,这个举动自然是获得了交口称赞,江凡自然乐得为之。别的不说,至少在报社里,他已经拥有了良好的口碑,对于以后的工作,自然是不无裨益。这个道理,虽然没有人明确言说,江凡却已经在自己的行为处事中鲜明地表露出来。 当然,江凡,在完成这次的重大采访任务之后,主动找到了记者部的郭子来主任和编辑部廖昌主任,分别送上了南方的一种地方特产黑茶和一个精美的瓷器----都是两人喜欢的东西----作为这次采访的伴手礼外,江凡汇报了自己在这次采访工作中的心得体会,两位主任虽然当时都没有做出什么表示,只是叮嘱江凡好好工作、努力进步,江凡却已经明白,他们已经相当看好自己了。 至于其他的报社高层江凡暂时还不能够接触到,所以只是分别找到其他的平日里接触较多的记者和编辑,奉送一些较为时尚的小东西,然后体积这次的一些心得,算是简单的总结了一下自己的经验。 至于效果,江凡自然心中有数。 完成报道任务后,程婷婷需要完成自己之前一直在跟的深度报道,她的几个新闻策划也需要跟进,虽然很遗憾,但是,也只能同江凡分开,而江凡现在也必须独立地负责一些报道板块,这一段的过程中,两个人在追逐打闹时,拥有了不小的默契,现在也只能约定好常常联系,作为一对合作愉快的搭档,自然有很多地方可以帮忙。 其实江凡同那些老记者们又合作了几次,虽然没有再次刻意的表现什么,江凡的工作态度和采访能力还是给他们留下了深刻印象,现在程婷婷在同江凡合作的时候,已经由原本只是带着新手入门的心思,转变到在采访和写稿中大加交流起来,已经很符合合作拍档的情形了了。 不过江凡毕竟需要单独的适应,所以,在报社这样安排后,程婷婷也没有阻挡的理由了,只能回头多在一起聚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