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光裕真相:欲望驱逐下的首富困境》 1、神秘短信 "黄光裕完蛋了!" "消息绝对可靠。国美老板黄光裕和财务总监周亚飞已于11月17日夜里被相关部门带走调查,黄光裕的老婆杜鹃和一主要财务人员已潜逃。据说涉及多起重大案件。"2008年11月19日晚,北京、广州、上海、南京……"黄光裕被抓捕"的神秘短信像病毒一样迅速扩散开来。 是惊天大案还是恶作剧? 仿佛一片阴云笼罩在国美帝国的上空,连锁店、供应商、合作者、政府官员顿时陷入一片慌乱之中,庞大的国美生物链危机四伏。 内幕交易?操纵股价?经济诈骗?官场行贿……国美帝国会因此崩塌吗?抑或是又一次的有惊无险?人们猜测纷纷。 历史像是又一次的重演。2006年8月,黄光裕被有关部门带走协助调查时,同样也有一条神秘短信在国美扩散:"黄氏兄弟正受到国家相关部门的关注……银行资产往来被追查。"当时国美管理层迅速站出来,义愤填膺地指责是竞争对手企图打击国美电器的扩张而散布的谣言。 不出所料,尽管黄光裕陷入中国银行贷款漩涡很深,但他迅速摆平了各种关系,当年的10月22日多哈亚运会火炬传递活动中,黄光裕高调亮相,参加了火炬传递活动。 不过,这次似乎有些不同。 11月20日,国美仍在沉默,短信则在成几何倍数地扩散。 国美电器的经销商坐不住了,开始四处打探消息。国美一旦倒闭,损失最大的就是电器供应商。广州、成都的经销商纷纷致电国美总部,但国美管理层的反应已经没有2006年那般高调。 我是一名长期关注证券市场的记者,第一时间得到这个惊天消息,虽然感到意外,但不觉得奇怪。 黄光裕被抓的消息天天有,但总会以他在公众面前的高调亮相而不攻自破。 2008年,黄光裕出镜率相当高。8月份,他参加了奥运会火炬接力北京站的传递;11月10日,也就是在神秘短信流出的九天前,黄光裕曾出现在广东汕头首届粤东侨博会上,广东省委书记汪洋还亲自接见了他——这位荣归故里的胡润财富榜中国首富。在短暂而又亲切的接见中,黄光裕是满面春风。不过,他很快就让等待采访他的外电记者不高兴了,能对话中国首富自然是很难得的,但预约的采访时间一拖再拖,外国记者们只能待在预先安排的会客室一杯接着一杯地喝着普洱茶。等待了70分钟,黄光裕终于出现,他面对外国记者侃侃而谈,纵论国际风云,而且不把零售大鳄百思买放在眼里,"美国的销售模式不是很适合中国市场,因此我们不认为百思买是一个大的威胁。" 父母官的殷切希望、外国媒体的持续热捧,让黄光裕感觉很好。想起年少离家,漂泊京城二十几年,如今衣锦还乡,谈笑间也是百感交集、唏嘘不已。 潮汕是生养故里,黄光裕一定要回去看看。警车开道、车队绵延,一片喧嚣中,黄光裕回到了故土。可是望着家乡熟悉的山水草木,他似乎没有太多的留恋,转了一会儿,便掉转车头离去了。 《凤凰卫视》的主持人窦文涛曾在"文涛拍案"中感叹道:"黄光裕衣锦还乡,照例在警车开道之下回到汕头铜盂镇凤芦村,不过,小车在村里转了半个小时就绝尘而去。" 中国首富如此的荣光,难道会被一条突如其来的短信所击碎? 2、谁是幕后推手 2008年11月21日14:00,《证券市场周刊》例行的选题会在会议室召开,听完了国际炒家操纵波罗的海运价指数的阴谋之后,我向周刊的领导提出我们应该立即调查黄光裕被捕的真相,一时间会场一片愕然。就跟2004年德隆系垮塌一样,各种各样的消息传播的速度快得叫人窒息。 "难道黄光裕真的一语成谶?"我的同事觉得有点不可思议。黄光裕曾经三上胡润富豪榜榜首,由于胡润富豪榜与福布斯富豪榜的首富在财富上相差几十亿元,曾有人怀疑黄光裕买通胡润,目的是想借首富之名在融资或各种合作上面畅通无阻。黄光裕听说后哈哈大笑道:"我烦死胡润了,还给他钱?他的这个榜是通缉令,谁上谁倒霉!" 何阳青,国美电器副总裁兼新闻发言人,是我常打搅的一位。何阳青深谙新闻发言之道,言谈之间向来滴水不漏,要想从他的口里得到猛料基本是做梦。不过,新闻就是在不断的挫折与无奈之中挣扎,"厚脸皮往往能够获得意外的惊喜。"前辈教导过我的这句话一直不敢忘记。我盘算好了要给何阳青打个电话,哪怕这个消息是无稽之谈,也希望能够得到国美的正面否认。 "何总,最近好吧?"经过反复拨打,何阳青的电话终于通了。 电话那端的何阳青显然很敏感我这个时候莫明其妙的问候。"我知道你的意思,但现在我们不作任何答复。你也很清楚,2006年的时候也有过类似的短信流传。"何阳青的回答简洁而委婉。本想再问点花边儿,电话里已经传来"嘟嘟"声。 何阳青的敏感与言辞中的闪烁,让我越来越觉得短信所说非虚,以我这几年跟何阳青打过的交道,对他行事风格的了解,如果黄光裕没有事,他肯定会底气十足地对传闻作出严厉驳斥,而不会是像现在这样给出如此似是而非的答复。 看来黄光裕是真的出事了。 我开始一圈一圈地打电话找线人(警察获取情报的来源之一。做线人的有两种人,一种是自愿者,这类人一般都与犯罪集团有关系;另一种人是被招募的罪犯,他们可以借此戴罪立功),并努力罗列出黄光裕被抓的n种可能原因。 2006年被调查又瞬即无事的黄光裕,这两年干的最惹眼的事就是重组中关村和曲线进入三联商社。难道是这两家上市公司离奇地重组把黄光裕再次送进高墙之内的吗? 竞争者是狭路相逢的冤家。就在我四处探究黄光裕身在何处的时候,国美集团、家电领域甚至黄光裕身边的利益生物链开始了与竞争者苏宁电器的口水战,他们斥神秘短信为无稽之谈,甚至怀疑是苏宁电器员工的恶作剧。国美电器高层更是怒不可遏地向我表达了对苏宁电器的愤慨:"对于苏宁的这种做法我很鄙视。" 苏宁电器跟国美集团积怨已久,有传闻国美集团曾向证监会以及更高层的管理部门递交过关于苏宁集团操纵股价的举报材料,矛头直指苏宁集团老板张近东的哥哥。传闻他哥哥坐庄苏宁环球,让只有0.7元的垃圾股一路飙升至45元。这一指证足以让苏宁集团陷入司法与信誉的漩涡。业内盛传两家的攻击没有结束,而之后将有更猛烈的暴风雨。 现在,暴风雨终于来了,苏宁电器的人也不高兴了,黄光裕被捕是警方的事,为何每次黄光裕出事都说是苏宁造谣呢?"2006年的事证明,黄光裕确实被抓进去过,那是有问题的人。"苏宁高层很无辜地告诉我,"大家是商场上的竞争者,属于正当的商业竞争,为什么黄光裕一出事就认为是苏宁干的呢?" 不过,很快苏宁电器就喜笑颜开了。集团方面统一印制的《传首富黄光裕被带走调查》等有关黄光裕的新闻复印件开始出现在苏宁店面的柜台上,苏宁集团甚至要求厂家促销员将复印件摆放在品牌柜台上。 苏宁方面否认散布短信造谣,那么谁又可能是这个神秘短信的传播者呢?为什么他能够提前知道黄光裕被抓,又是什么动机促使他向各界群发短信的呢?现在有几点是可以肯定的:一,这个短信的传播者肯定是家电圈内人士,而且对于国美电器和黄光裕都相当熟悉;二,这个人至少在政府高层有消息渠道,能够及时获悉高层内幕和动态。 那么,谁又具备这两个条件呢? 两个小时之后,我得到了一个确切的消息:黄光裕涉嫌经济犯罪,已经被公安部成立的专案组给收押了。 线人告诉我,黄光裕在2006年被公安部门调查之后,很多问题还没有来得及审讯,国美方面当时进行了针对性的应付,黄光裕身后的利益集团也跟响尾蛇一样纷纷隐身,让当时公安部门的调查陷入了非常被动的局面。最后公安部门不得不放长线钓大鱼,将黄光裕兄弟俩放了。而这一次的抓捕则是板上钉钉,证据确凿,而且此次的专案组阵容庞大,采取了非常严格的"防火墙"措施。 我想知道黄光裕被抓捕到底是哪一项罪名,内幕交易、操纵股价,还是行贿?线人很谨慎地告诉我:"问题比你想象的还严重。" 3、寂寞风暴 狂风暴雨在寂寞上演。 真相被神秘地笼罩着,黄光裕被捕之后第一个漫长而又短暂的周末过去了。国美集团的楼下依然布满了记者,刺骨的寒风中不断闪现着国美集团员工匆忙的身影。11月23日,实在等不过周日的晚上,我开始一遍又一遍地拨打证监会的电话,我知道这个衙门周末经常会"半夜鸡叫"发布一些消息,可能晚上会有人值班。如果我的线人消息准确,黄光裕链条上的人也不可能一下子全部被抓,那么挂牌在证监会的公安部证券犯罪侦查局这个时候就一定有人在。 但是奇怪的是,电话一直无人接听。 11月24日,北京骤然降温,窗外寒风凛冽,行人依旧行色匆匆。这个城市太寂寞了,人们永远都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这样一个早上好像没有多少人会想起那个已经五天没有任何消息的中国首富、那个半个月前还警车开道荣归故里的潮汕商人。 一杯温水下肚,我接着拨打证监会的电话。证监会的官员例行公事地要求我走正常的采访程序,向办公厅分管新闻的发采访提纲。一番死缠烂打之后,证监会的官员开始给我上课,他耐心地讲解证监会的办案程序。正常的证券监管部门调查程序应为:若上市公司及实际控制人涉及操纵市场,应由证监会稽查总队进行非正式调查,在获得确凿证据后进行正式立案调查,此时将知会上市公司要求对此公告,并将在调查结束后公开发布结果。涉及刑事犯罪者将被移送公安机关。 说了跟没说一样,这是他们一贯的行事风格。 证监会在查处股价操纵案或者内幕交易案时,从来都是查处完毕一年半载之后才会发布一个格式化的通告。涉案人员的审理到底进行到了哪一步,除了猜测,无从获悉。这样的弊病给市场带来了大量信息不对称陷阱。无奈之下,我只能理解为证监会在介入黄光裕可能涉及的中关村以及三联商社案件之中,没有按照一般的"涉嫌操纵证券市场"调查流程进行,也就是说,事实可能真的比我们现在猜测的还要严重。 挂断证监会的电话,我又得到了一个消息:黄光裕案已由公安部指定北京市公安局组成的专案组进行分离式侦查。现在专案组的人正忙着四处抓捕相关涉案人员,凡是跟黄光裕集团有关的商务、外汇、财税等部门都有人涉案,甚至还有公安、法院、检察机关以及其他政府部门的官员,科级干部到司局级官员一大批人都已纳入专案组的监控范围。 打完一圈电话之后,我打开了香港联交所的网站。11月24日9:27,离早市开盘还有33分钟,国美电器突然宣布当天停牌,而与公司有关的所有结构性产品亦将同时停止买卖。国美电器停牌的理由是管理层正在核实相关情况。惯于跟传媒周旋的国美集团当天的态度非常离奇,居然在停牌公告上宣称公司没有接到任何部门发布的与"黄光裕被捕"传言有关的法律文件。 停牌公告同时,国美电器发布前三季度经营业绩,报表非常华丽,经营业绩非常优秀:国类电器2008年前三季度实现经营利润18.7亿元,同比增长45.3%。在董事会的报告中,管理层对未来业务增长充满信心。 但是,他们好像疏忽了一个细节:国美电器发布的三季度报告是由国美电器执行董事伍健华承公司董事会命签署,而不是由国美电器董事局主席黄光裕或是国美电器执行总裁陈晓来签署,而此前的报告都是由黄光裕或陈晓签字。 果然是此地无银三百两。 历史的幽默在这个冬天再次上演。数家媒体记者同时收到消息:国美电器将在位于北京三元桥附近的鹏润大厦国美电器总部召开新闻发布会。明里暗里紧盯国美集团一举一动的记者"哗啦"一下子全部涌向了国美集团的会议室。 这与当年的"德隆危机"何其相似!那一切,对于今天的我来说仍然历历在目。 2004年4月19日,德隆系的大佬唐万里在北京遭遇融资客户绝食逼债之后,德隆掌门人唐万新连夜开会,声称壮士断臂也要还债,并定于第二天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让外界彻底了解德隆系拯救危机的过程,目的是以透明的态度给市场信心。可遗憾的是,那一年的春天满是诱惑与欺骗,当全国各地的记者飞抵北京,赶到事先通告的发布会现场时,唐万新还没有走出首都机场就转乘另一班机飞往昆明了。他的逃走,让公众极为失望。 不过,这一次国美的掌门人黄光裕没有机会逃亡,因为自从2006年涉案之后,他一直处于警方的监控状态。但同样让人失望的是,国美集团面对四面八方赶来的记者依然保持沉默。 记者们的追问让何阳青开始觉得有点难以应付,国美如果继续封锁消息,带来的后果将是众人更加的恐慌,国美电器的供货商一旦因恐慌对国美暂停供货,国美的资金链马上就会断裂。新闻发布会取消了,他们深知此时他们的任何一句话都有可能成为媒体的焦点。国美集团一直绷着的局面开始出现了分化,一出利用与反利用的好戏开始上演。没有任何正面关于黄光裕的回应,却有一则跟免费广告差不多的声明。 国美声明 针对社会有关国美董事局主席黄光裕先生的传言,国美电器集团做如下声明: 国美电器管理层正在核实相关情况,目前国美电器没有收到任何部门与本传言有关的法律文件。 国美电器是一家独立的上市公司,具有成熟的管理运营体系,经营管理一切正常。 对于传言,海尔、格兰仕、创维、长虹、海信、tcl、康佳、美的、夏普、飞利浦、索尼、松下、西门子、方太、老板、帅康等家电业巨头向国美电器发来声明,鼎力支持国美电器。 国美电器的前三季度经营业绩优秀,管理层对未来业务增长充满信心。 国美电器集团 2008年11月24日 何阳青开始耐心地向聚集在国美集团总部的记者解释:"公司经营管理入场,国美电器与供应商的关系不会受到传闻影响,目前已有十几家家电巨头发来声明表示支持。"一番苦口婆心的前奏过后,国美电器公关部像发传单一样向到场的记者人手一份发放厂家支持国美电器的声明。声明的核心只有六个字:鼎力支持国美。在这份传单的后面有一长串家电巨头的名字:海尔、格兰仕、创维、长虹、海信、tcl、康佳、美的、夏普、飞利浦、索尼、松下、西门子、方太、老板、帅康。 特色社会主义商场的特色支持,让国美集团的管理层倍感温暖。那巨头们怎么鼎力支持呢,是继续发货,还是不急于催账?很快就有一家电巨头的高管就跟我抱怨道:"声援国美是出于道义,后市如何操作有待进一步观察,今后将会在与国美的合作中更加谨慎,可能会收紧双方的资金往来。"这就是特色,尤其是国有企业的巨头更没有人敢冒大风险真正鼎力支持国美。董事长跟总经理的任免权在政府,有窟窿了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免职。 中报披露在国美有应收账款的部分上市公司 代码 名称 债务人名称 欠款额 (万元) 拖欠时间 拖欠原因 000016.sz 深康佳a 甘肃国美物流有限公司 5119.1339 - - 000016.sz 深康佳a 南宁国美物流有限公司 2401.9252 - - 000062.sz 深圳华强 北京大中家电连锁 551.6874 1年以内 货款 000062.sz 深圳华强 甘肃物流北京国美 579.8835 1年以内 货款 000062.sz 深圳华强 昆明物流深圳国美 377.0381 1年以内 货款 000418.sz 小天鹅a 甘肃国美物流有限公司 8195.4826 1年以内 - 000418.sz 小天鹅a 美国gpany 12566.7338 1年以内 - 000527.sz 美的电器 甘肃国美物流有限公司 8195.4826 1年以内 - 000527.sz 美的电器 美国gpany 12566.7338 1年以内 - 000921.sz st科龙 国美电器 8934.5629 - - 600983.sh 合肥三洋 北京国美电器有限公司 116.9295 1年以内 - 600983.sh 合肥三洋 上海国美电器有限公司 110.6782 1年以内 - 总计 60116.2715 家电巨头名义上的鼎力支持让银行开始感到害怕,受"黄光裕被抓"消息影响,国美电器的一些合作银行纷纷作出反应,要求本行的各分、支行对国美集团及黄光裕关联企业授信情况进行紧急核查,并要求把该集团及黄光裕、黄俊钦关联企业存量贷款上报总行以评估风险,并采取措施防范风险。 2004年德隆系被银行催账的情形再次出现,催收贷款、要求提前还贷的电话一个接一个,当年甚至有银行直接跑到德隆集团要账。现在轮到国美了。新增贷款、转贷这条路已经全面封死了,上海银行、交通银行等国美债权银行开始公开站出来说话了,他们纷纷表示将视事件的进一步发展而决定是否采取要求国美提前还贷或者起诉等下一步的措施。 11月24日12:44,离奇的事情发生了,国美电器宣布将持续停牌。第二次公告很诡异,国美电器宣称于2008年11月24日9:30起在联交所暂停买卖,并将维持暂停买卖直至另行通知。这样做的目的是避免媒体进一步发放未经核实之指称而可能导致市场陷于混乱及公司证券产生波动。 停牌无法掩饰国美集团的内部恐慌。 停牌之后,国美电器总裁陈晓立即操起电话跟几家国外投行以及占股比例接近30%的海外股东进行了闭门会议。国美电器主要外资机构股东包括jp摩根(8.88%)、摩根士丹利(8.32%)、capitalgoup(7.12%)、t.rowepriceassociates(6%)。再一次让陈晓看到希望的是,不仅国内的家电巨头对国美电器在供货方面进行道义上的支持,外资股东和投行也对国美电器的经营前景给予了正面的评价。 但是,仅此而已。 24日晚,国美电器召开会议,与会者包括国美电器总部核心决策层人员,以及各分公司和全部职能部门负责人。会议非常沉闷,这也是国美集团高层会议的一贯风格。以前黄光裕一坐上主席台,会场顿时鸦雀无声,除了他自己情绪激动地盯着笔记本电脑,一边对着电话狂吼二级市场股票再砸两手外,没有人能未经允许说话。当天晚上的会议是黄光裕音讯全无后第一次国美集团的扩大会议,会议唯一的主题就是讨论如何对媒体、供货商以及普通员工统一口径。 会议最后决定成立应急团队——国美电器组建七人决策团队应对危机。七人管理团队成员为:国美电器总裁陈晓、集团副总裁王俊洲、集团副总裁李俊涛、国美通讯公司总经理牟贵先、新闻发言人何阳青、国美华北大区总经理孙一丁、集团行政总裁魏秋立。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国美集团好像一直没有彻底丢掉应急团队这个管理队伍。早在2006年黄光裕第一次被调查时,国美集团就曾做过类似的安排。当时国美的人事安排内部通报中曾表示,如果黄光裕出国,则国美的事务授权委托现任国美负责财务、人事的总监魏秋立管理。国美集团的应急团队事实上就是为了应对黄光裕的"二进宫"。这一次,团队里面没有黄光裕最亲密的事业伙伴——人生伴侣杜鹃加入,情势非常微妙。 4、真相迷雾 11月25日,黄光裕被捕的原因一下子生出许多个版本。第一个版本,财经网报道,黄光裕涉嫌操纵市场,具体指对其兄黄俊钦控股的*st金泰股价进行操纵;第二个版本,据香港媒体报道,黄光裕在北京被公安带走接受调查,极有可能涉及洗钱及税务问题;第三个版本,黄光裕可能涉及动用资金炒作期货或衍生品,在资金来源和进出内地与境外的过程中存在问题;第四个版本,黄光裕疑涉及早年利用空壳公司违规进行资本运作、非法挪用资金及有行贿行为;第五个版本更加传奇,黄光裕出事的导火索是因在澳门与赌王何鸿燊豪赌,输掉17亿元巨款,仅归还6亿元现金,剩余11亿元赖帐不还,赌王何鸿燊因此向大陆报警。 黄光裕好赌人人皆知,资本市场上的豪赌更是累见不鲜,经常在开会的时候他都在向操盘手下令买进卖出,甚至还会在关键时刻亲自下单。不过跟赌王何鸿燊的赌局将黄光裕的被捕推向了更神奇的高度,甚至愈演愈烈:"黄光裕豪赌成性,2007年黄在澳门赌博一次就输了上亿元人民币。近年来黄光裕因赌博总计输掉80亿元,资金链断裂。" 兄弟被捕,黄俊钦再也坐不住了。11月25日,黄光裕胞兄黄俊钦义愤填膺地站了出来:"证监会调查*st金泰股价一事,从2007年9月底就已经开始,我作为*st金泰的董事长,也曾配合过调查,根本不是现在记者报道的那样,什么我们在操纵股价。" 黄俊钦的反驳很无力。 2007年7月9日-8月31日,名不见经传的*st金泰(600385.sh)连续拉出42个涨停,成为中国股市18年来涨停时间最长的一只股票。资料显示,2001年12月,新恒基集团创始人黄俊钦通过其掌控的北京新恒基投资管理集团和北京新恒基房地产集团收购*st金泰,分别持股10%和1.92%,成为其实际控制人。2007年9月,证监会联合山东省证监局开始对*st金泰进行调查,至9月30日,股价仅为17.91元。*st金泰创纪录的涨停为黄俊钦和黄光裕带来的麻烦只是一个开始。 正看着黄俊钦的表演时,我的线人提供了一个重要线索,让我非常震惊。他说涉及商务部前官员郭京毅案的一个女人是黄光裕案的导火索。这个消息让以往的种种猜测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2008年8月13日,原商务部条法司巡视员郭京毅被双规,北京思峰律师事务所原主任张玉栋、商务部外资司原副司长邓湛等先后被检察机关批捕。这个商务部窝案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 但是,有关他们如何被揭露出来的原因却未见报道。以郭京毅联盟的实力来看,能扳倒他的女人绝对不是寻常之辈。 这个神秘的女人到底是谁?国美电器在香港上市跟商务部有很大的关系,难道黄光裕在国美电器上市以及并购永乐电器等公司的过程中行贿郭京毅等商务部官员的线索得到了证实? 寻找那个神秘的女人立即成为我当前最重要的调查方向。我突然有一种莫名的兴奋,觉得自己正在一步步向真相靠近。 11月25日是黄光裕神秘失踪后的第六天,当晚,国美电器的七人应急团队以国美电器有限公司管理中心、人力资源中心的名义发出1000余字的《致全体同仁书》,以期鼓励士气。《致全体同仁书》要求员工在各种传言铺天盖地的非常时期保持前所未有的高昂斗志和乐观必胜的坚定信念。并称,"针对近日报刊、网站、短信等出现的关于我们董事局主席黄光裕先生的传言,相信大家已经有所了解,公司管理层正在核实相关情况。目前国美电器没有接到任何部门与传言有关的法律文件。待事情有了结果,公司会第一时间向大家通报。" 这份《致全体同仁书》简直就是当年德隆系垮掉时的那份公告书的翻版,内容毫无新意,乏善可陈。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这份《致全体同仁书》末尾的抄送细节上,除主送(国美)总部各中心、大区、分部、门店,以及香港国美外,还抄送黄光裕主席、陈晓总裁、国美电器控股杜鹃执行董事。 暴风雨一阵猛似一阵,失去主角的戏码寂寞而又苍凉。看完这份《致全体同仁书》,我的电话响了起来——终于有了那个神秘的女人的线索。跟以往一样,我迫切地希望见到这个传言将中国首富直接推向深渊的神秘女人。 5、端倪初现 电话那端神秘女人的声音有些沧桑。 我进行了简短的自我介绍,尽管我非常急切地希望了解到真相,但我还是控制住了自己的情绪。现在与我通话的是一个脆弱的女人,我不能急功近利跟狗仔队一样。让我非常遗憾的是,神秘女人不在北京,而电话里是不可能获取我想要的细节的,我只有与她约定见面详聊。 我开始了忐忑地等待。无论如何,终于打开了突破口。 11月26日,北京市公安局透露出了"黄光裕确实被调查"这么一句简单的口风,线人异常兴奋地告诉我,这两天证监会跟专案组可能还会有更详细的披露。黄光裕一案已经成了铁案,接下来还将有更多的人被抓。这一天,记者们开始对国美集团的资金、厂商关系、操盘手法等进行详细的拼图,试图从最细微的地方找出黄光裕犯案的蛛丝马迹。 相关的机构也开始跳出来庖丁解牛。 招商证券的研究员相当敬业,从银行负债到供应商欠款,一溜儿给研究了个透。银行提高承兑汇票质押比例和供应商挤兑——如果出现这两种情况中的任何一种,国美电器都有可能面临资金链断裂的危险。从报表上看,国美2008年中期的资产负债率为69.83%,如果扣除虚拟的商誉资产,国美电器2008年中期期末的资产负债率高达88.84%。国美在行业顶峰期高价收购了大中电器,以及此前的多次大规模收购行动将带来资金压力和管理压力。国美2010年还面临46亿元的可转债偿还压力。 招商证券的研究员并非危言耸听,早在黄光裕出事之前,国美电器与供货商就已经是关系紧张。黄光裕失去联系后发布的国美电器三季度业绩报告透露出一些端倪。截至9月30日,国美电器应付账款及票据周转天数从去年同期的137天缩短到123天,这主要是由于公司为改善与供货商关系,现金付款比例增加所致。但仍有些供应商的账期长达6个月之久,因此有供应商担心国美资金出问题而提出暂停供货和采用现金交易。 光大证券的研究员很不客气地得出一个结论:"黄光裕事件如果涉及上市公司的经营,那么最严重的后果可能是供应商对国美资金链丧失信心,发生供应商陆续停止供货和讨要货款的行为,国美可能因为资金链断裂而破产。" 国信证券的研究员像记者一样对国美的供应商进行了调查,非常专业,最后的结论依然是非常的悲观:受此传闻影响,上游供应商已经开始担心国美的付款能力,如果这种担心不断得到强化,无疑会对国美的正常经营造成重大影响。 沉默,依然是沉默。 新华社是官方发布重大信息的渠道,面对黄光裕被抓引发的乱象,新华社的记者也是一片茫然。没有接到政府部门的通知,他们就开始用投资者和消费者向政府部门施加压力:黄光裕拥有在香港上市的国内家电销售龙头企业国美电器35.55%的股份,连年登上"中国富豪榜",今年更是占据首富位置。这样的名人一旦"出事",势必牵涉众多消费者和投资者的利益,引起人们普遍关注当属情理之中。 11月26日晚,前一天还在义愤填膺抨击记者的黄光裕之兄、北京新恒基集团董事长黄俊钦,因涉嫌经济犯罪也被北京警方带走调查。同时接受调查的还包括北京中关村科技发展(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许钟民。许钟民是黄光裕的老乡兼合作伙伴,早先属于娱乐圈中的人。我第一次听说许钟民是跟已"双规"的前证监会副主席、国家开发银行副行长王益有关,这两个人关系非同一般。许钟民对黄光裕的能耐很佩服,不过自认比黄光裕帅气。许钟民跟已双规的前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经常在烂尾楼之间转悠的大法官黄松有也是老乡。在调查的过程中,我得到了一张弥足珍贵的照片,照片上透露出来的信息是,许钟民、黄光裕、黄松有三人在2008年10月同在一家酒店开怀畅饮,个个喝得满脸红霞飞。 而同年10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免掉了黄松有的一切职务,中纪委将"对未成年少女特别有兴趣"的高级"性贪"黄松有给收押了。 转机出现了。 11月27日9:30,北京市公安局新闻办正式对外宣布:国美集团董事局主席黄光裕因涉嫌经济犯罪,目前正在接受警方调查。北京市公安局这样破天荒地在案件侦办的过程中公布案情已经非常不容易了,遗憾的是没有公布与案情有关的具体细节,不过这也是黄光裕消失一个星期以来,第一次有办案的权威部门对于黄光裕被抓传闻做出的明确答复。 北京市公安局自有他们的难处,公安部专案组将抓人提审的重要任务交给他们,他们要抓的不仅仅是一个中国首富那么简单,还有一些官场上的涉案人员。这些人与他们之前可能都是同事,甚至是朋友,突然有一天破门而入,他们将冰凉的手铐铐在这些人的手腕上,可以想象,场面有多么尴尬。 到底是什么经济犯罪,内幕交易还是操纵股价? 从2006年黄光裕被抓然后被放,证监会就开始紧盯这个危险的资本客,无论是从交易所的交易状况还是交易资金的流向,证监会以及挂牌在证监会的证券犯罪侦查局都早已定位跟踪。 从另外的渠道,我得到了抓捕黄光裕的过程。 这次抓捕是绝密行动,中央高层直接将命令下达到北京市公安局,11月17日21:55,北京市公安局的领导亲自带经侦总队到指定地点集合。经侦总队的警察们全副武装赶到集合地点,当时他们还不知道这次深夜突然行动的目标是谁。抓捕队伍到达一栋楼的楼下,领导突然下令:"抓捕黄光裕。"片刻愕然后,经侦总队警察迅速包围楼层,随后将大门撞开——黄光裕束手就擒。 不知道这个俨然警匪片片段的抓捕过程是否有传播者的演绎成分。因为是绝密行动,不在现场的人无从知道,在现场的人也决不能透露。对我来说,抓捕黄光裕的罪名依然是一团迷雾,中国首富经济犯罪的说法大概是无法向公众交代的。 面对已经公开的事实,国美集团再也捂不住。 11月28日,国美电器在香港联交所发布公告,宣布公司已委任国美电器总裁陈晓为公司代理主席。国美集团新闻发言人何阳青已经没有了几天前的那种遮掩了,他告诉我国美集团已决定由国美电器董事会代理主席兼总裁陈晓、常务副总裁王俊洲、副总裁魏秋立组成决策委员会,负责公司日常经营和重大管理决策;由国美多位副总以及各个大区老总组成11人执行委员会,负责总部和全国各地分部的日常经营与管理。 这时,中国证监会也亮相了。 11月29日下午,黄光裕涉嫌犯罪侦查的另一关键部门——中国证监会召开了"国美电器公司主席黄光裕涉嫌经济刑事案件"的新闻通气会。根据通报,在2008年3月28日和4月28日,证监会对三联商社和中关村这两支股票的异常交易进行了立案调查。调查中发现,在涉及上述公司重组资产置换的重大事项过程中,北京鹏润投资有限公司有重大违法违规嫌疑,而鹏润的实际控制人就是国美电器公司主席黄光裕。案件涉及金额数目巨大,证监会已将相关资料送交公安机关。证监会在案件还没有侦查完毕就以新闻通气会的形式对外发布信息,是极为罕见的。不过,证监会态度积极得让人错愕的还不止于此,他们还主动向香港联交所伸出了橄榄枝:只要香港方面需要侦查国美集团的情况,证监会愿意站出来帮忙。 面对北京市公安局以及证监会的双重压力,国美集团坐不住了,不得不对外承认黄光裕被抓的事实:北京市公安局已于11月27日正式口头通知国美,黄光裕因涉嫌经济刑事案件,目前正在接受公安局调查。 转机过后,又是漫长的无声无息。解开了黄光裕的失踪之谜,却把我引入了更大的疑惑:黄光裕为什么再次入狱? 焦急等待中,神秘女人接连爽约,见面的时间一下就推迟到了2009年。 2009年1月14日清晨,一夜无眠的我接到了神秘女人的电话,这次终于可以见面详谈了。 6、神秘女人 1月15日,北京城寒风呼啸。 我停好车,匆匆推开了一家咖啡屋的门。暖色的灯光下,咖啡馆的人非常少。幽静的角落里,一位穿着白色貂领毛衫的美貌少妇朝我招了招手,我在她的对面坐下,要了一杯炭烧咖啡。少妇双手紧紧握着咖啡杯,微微一笑,道:"你一定觉得很好奇吧?" "超乎我的想象。"我没有直接回答她的话,边说边将外套脱下来搭在凳子上,"你可能也好奇,我一个做证券新闻的记者,怎么对男女之间的恩怨感兴趣。不过你放心,我不是狗仔队。" 少妇嫣然一笑,说道:"是的,对男女的情感问题也感兴趣是有点非证券记者所为。" 神秘女人身世不凡,曾经结过两次婚,有自己的公司,颇有身家。令我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她居然还是金融专业的高材生,在我从事证券新闻报道之前,已然驰骋于资本市场。中国证券市场最著名的财务造假案,她竟然是见证者和当事人。但现在,她是北京思峰律师事务所主任张玉栋的情人之一,是张玉栋唯一带回家见过父母的女人。可以看出张玉栋对她的看重,不过仍然只是情人身份。尽管往事不堪回首,但她还是冷静地讲出了自己的经历: "人总是在阴差阳错中受尽磨炼,当初我在网上寻找我从前的那个花花负心汉,没想到遇到了张玉栋。" 其貌不扬的张玉栋看上去很憨厚,实在没有吸引女人的地方,但张玉栋在女人面前永远的杀手锏就是:他是一个正经的好男人,有人所不知的官场人脉和商场资源。她刚开始并不知道这个其貌不扬的男人的底细,只知道他一次次地给自己写信,态度诚恳,有非把自己追到手不可的决心。慢慢地,她才知道张玉栋是北京思峰律师事务所的律师,是商务部条法司正司级巡视员郭京毅的老同学。张玉栋办理的业务绝对是中国律师界其他律师望尘莫及的,在张玉栋开出的业务名单里,西门子、摩托罗拉、壳牌、爱立信、松下、乐富门、诺基亚等一长串世界五百强企业的名字呈现在她面前。 "他很有能力,事实证明他不是那种浮夸的浪荡男人。" 她答应了与张玉栋从普通朋友开始交往。 "我一直忙自己公司的业务,很少关心张玉栋的工作,后来张玉栋热烈地追求让我慢慢地接受了这个男人。我放弃我原来所在城市的业务,开始到北京发展,我不想依靠男人生活。当恋爱的激情慢慢减退的时候,人就开始回归本性。后来我发现一个问题,张玉栋根本没有离婚,我与他结婚基本不可能。" 而这只是痛苦的开始。 "有一天,他出去了,电脑没有关,我在收拾书房的时候本想关电脑,突然看到msn上有人说话,原本我没有看他通讯工具的想法,但是看着跳动的对话框,我突然有一种不祥的预感,点开了msn——上百个好友,全是女人!" 这个发现对她的打击相当巨大,一个渴求真爱的女人,男友不和他结婚这个问题还可以慢慢解决,可是男友的滥情却是绝对无法容忍的。在两人共处一室的这两年里,张玉栋居然同时和八个女人保持着关系。她决定找张玉栋好好地聊聊,但情况非常糟糕,张玉栋不仅没有丝毫的愧意,还提出要和她分手。强烈的愤怒让她开始在网络世界里通缉情感负心汉张玉栋。 神秘女人发布的通缉令 2005年5月,离异后的我沉浸在孤独和苦闷中,偶然的机会,在亚洲交友网与他相识了。通过在网上一段时间的交流,我们之间产生了奇妙的好感,基于对他的信任和对美好的期待想象,我们见面了。眼前的他长着一副普通的相貌及憨厚的气质,可他文雅的谈吐、脱俗的见解却令我倾心。他告诉我,他和我处着同样的境遇——离异。接下来,我接受了他的频频邀约,我们驾车到野外郊游,到高尔夫球场打球,还一块参加他朋友的party。他带我去他家里吃饭,并见了他的家人。和他交往的日子让我忘却了时间,忘却了离异的孤苦,感到世界是这么美好,让我看到了幸福的彼岸就在不远处。我身边这位相貌平平的男人竟给我带来了这么多幸福的感觉。随着这种的感觉的增进,我们同居了。在一起生活的期间,我先后两次怀孕,之后和他商量结婚的事情,他的反应令我十分愕然,他坚决不同意我生孩子,更表示不会和我结婚。我几乎是疯狂地哭喊着问他为什么,他告诉我没有原因。听到这个荒唐的答案,我几乎崩溃,眼前一片灰色……无奈之下,我只得去医院做了流产,身心受到了极大的伤害。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们发生了无数次的争吵,矛盾总是同一个问题:结婚。那些日子里,我天天胡思乱想,甚至我也对他的婚姻状况提出过质疑,但他信誓旦旦地跟我保证,他绝对离婚了,是自由身。我相信了他——这个往日里对我"体贴有加"的男人。 时间很快就溜到了两年后的今天。在此期间,偶然的一个晚上,我发现了他邮箱中仅仅从2003-2005年期间,在同一个时间段内,他就用网络中不同的称谓,与多达七八个不同女人互通邮件。邮件内容只有一个:互相的性爱状况和结婚要求。而就在我怀孕期间,他还在网络中欺骗别的女孩子并与她们同居……我试图和这些女人联系,发现他跟结过婚的女人说自己是离异的;而跟没有结婚的女子他就坚持说自己连孩子都没有。总体跨度时间居然有八年之久。而此期间,所有的女人在被遗弃后都居然不知道真实原因是什么。 突然有一天他提出了分手,没有经过我的任何同意就从我那里搬东西走人了,然后,留下了崩溃、绝望、孤苦的我。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里,我发现了一个天大的秘密,那就是一份他和他妻子未签署的离婚协议,两年来我竟和一个流氓骗子生活在一起,我做梦都不敢想象,往日里谈吐文雅,对我百般呵护的,怎么会是这样一个敢把任何女人都带回家和带到自己妻儿面前的狂徒呢。我找到了他,质问他为什么这么做,他冷酷地对我说,离婚协议我想什么时候签,就什么时候签,我没有必要对你作出任何解释,我也不需要对每个女人去负所谓的责任。我和任何一个女人的关系只是我和她们之间的事,我母亲、妻子都管不着,你算什么,要知道你什么都不是,给我滚。 我问他是否还记得每天谁给他做饭,谁给他准备热水烫脚,他居然回答:你对我太好了,好得过了头!那不能算是我想要的生活,是拘禁!我没老到下不了楼,也没穷到不能自己去买饭……我要的是精神上的绝对"自由"。 我在百般无奈的境地下去了他公司,让他给我一个明确的说辞,为什么要如此欺骗我,他居然连饭都不管我,看着我为他憔悴为他消瘦的身影说道:如果饿死,是你自己找的,你要选择和我的日子就是如此,哪来那么多道理和要求…… 天哪,这是个人能讲出的话和做出的事吗??? 尽管这个通缉令流传很广,但张玉栋对她的行径置若罔闻。张玉栋勾搭的女人各种职业的都有,甚至在去西藏登山的路上都与队友有染,更多的女人胆怯于张玉栋的背景而放弃追究。 7、利益同盟 2008年8月,商务部条法司巡视员(正司级)郭京毅因涉嫌受贿被"双规",引发了牵涉到商务部、国家工商总局、国家外汇管理局等三部委的郭京毅系列案,北京思峰律师事务所主任张玉栋等人先后被抓,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关注。 张玉栋与郭京毅原为北大同学,1982-1986年就读于北京大学法律系国际法专业,郭京毅毕业后即到外经贸部条法司工作,曾在投资法律处工作多年,历任副处长、处长、副司长。2003年外经贸部并入商务部之后,郭京毅仍然担任条法司副司长,并于2007年3月升为正司级巡视员。在商务部司级干部中,44岁的郭京毅一直是商务部重点培养的对象,他对于法律相当熟悉,曾兼任商务部反垄断办公室副主任。在制定一些外资进入中国的法律法规时,郭京毅更是亲自操刀,近年来出台和修订的一系列重要投资法律,如《关于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规定》、《关于外商投资的公司审批登记管理法律适用若干问题的执行意见》等,都有郭京毅的重要参与。郭京毅仕途很顺,个性也颇为张扬。 张玉栋的思峰律师事务所是1996年由长城律师事务所改制而来,此前隶属于原对外经贸部,其中的多名律师来自商务部条法司。这个律师事务所的专职律师最多不超过10人,最少时只有3人,但他们每年的营业额却高达几千万元。 一个律师事务所有如此业绩,原因当然不那么简单。这归功于张玉栋与郭京毅这对好友的秘密联盟。 商务部条法司看上去是清水衙门,实际上却大有生财之道。 外资进入中国市场开发、并购等等都要遇到法律方面的问题,资金能否进入中国市场,商务部条法司的意见非常重要。"这里面就是一个十足的官商勾结的过程,郭京毅往往在台面上义正词严,甚至在企业上报的材料上百般刁难,其实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假象。""郭京毅的刁难只是做个样子,告诉世人外资进入是多么的复杂艰难,商务部条法司的官员是多么的刚直不阿,事实上这个过程正是郭京毅与张玉栋这个律师勾结发财的过程。" 神秘女人的话让我弄明白了产生腐败的一个重要环节:外资向商务部条法司递交法律方面的材料,张玉栋都会出面给外资企业担任法律顾问,很多时候这个法律顾问只会出现在企业向商务部递交法律文书这一个环节。这个时候只要张玉栋的法律顾问合同一签,外企的法律文件很快会送到郭京毅的手里,程序走得就会非常的顺利。一个项目成功之后,张玉栋会约请郭京毅在东三环的一栋单位宿舍打麻将,一夜麻将搓下来,张玉栋基本就会将事先约定的分配比例通过输钱的方式输给郭京毅。 思峰网站上介绍,在中国政府已经提起的40起反倾销和保障措施调查的案件中,思峰参与了其中的37起;在由外国投资者成立的两百余家投资性公司中,思峰所为其中超过半数的投资性公司的设立及日常业务提供法律服务。 以律师咨询费为名的金钱就是在这样一个被称为"思峰村委会"的小团体里悄悄分配。张玉栋被称为"村委会会计",因为所有的钱都要经过他得以实现。 张玉栋来自山东沂蒙山区一个贫困家庭,是当地有名的"金凤凰",他的性格上也有"凤凰男"的自卑与自负。一方面,有钱后家里人都得到他的周济,使他觉得有成就感;另一方面,娶了城市女后的婚姻生活又让他倍感压抑,导致后来与妻子分手。张玉栋喜欢吹牛,不管是对生意伙伴还是对红颜知己,这一习惯给他带来了满足感也埋下了祸根。 神秘女人是张玉栋比较中意的女人,他把她带入了他的圈子。张玉栋经常吹嘘她的背景和才气,这使得郭京毅等人觉得不安。不仅是因为这个女人比郭京毅、刘阳的妻子都要漂亮,甚至有一次被郭京毅的妻子指着鼻子斥道:"你跟张玉栋结婚是不可能的。"更重要的是,神秘女人的出现,打破了张玉栋和郭京毅的官商联盟。 8、官商内讧 神秘女人告诉我,在黄光裕没有收购迪信通、没有出现中国银行牛忠光事件之前,郭京毅就不希望张玉栋成为外商在中国的法律总顾问,因为尾大不掉会威胁到自己的前程。作为年轻的司局级官员,郭京毅已经成为商务部重点培养的后备干部,而张玉栋的风流将会给他带来不可预知的麻烦。郭京毅开始出面干涉张玉栋的私生活,并在2002年的时候派手下兄弟刘阳到张玉栋身边工作。刘阳下海后直接进入张玉栋的律师事务所,一来是分担张玉栋之前的业务,二来是监视张玉栋的出格行为。但黄光裕对郭京毅和张玉栋联盟的微妙变化并没有在意,从2006年之后一直在官商的漩涡中苦苦挣扎。 "思峰村委会"出现内部分化后,刘阳经常安排张玉栋去打高尔夫甚至长时间度假,自己则把控思峰律师事务所的一切事务。 神秘女人开始并不明白郭京毅为什么干涉自己和张玉栋的交往,所以她对郭京毅的不满溢于言表:"我不知道郭京毅他那么大反应干什么。一开始我很委屈,因为我已经为张玉栋流产两次,作为一个女人,我付出的代价太大。" 后来,郭京毅的老部下、张玉栋思峰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刘阳开始逐渐取代张玉栋在郭京毅生意环节上的地位,郭京毅建立起的这个官商联盟开始出现了分化。 这时,神秘女人才明白郭京毅为什么阻止二人结婚。原来郭京毅害怕张玉栋尾大不掉,独吞利益,如果张玉栋真的跟她结了婚,以她的身份与能力,利用张玉栋手中已经掌握的客户资源,完全可以自立门户,甩手单干,到时候联盟中其他人的利益就无法保障了。 从张玉栋的角度来看,他也不想因为跟这个女人结婚而与郭京毅决裂。毕竟,穷苦出身的张玉栋非常珍惜多年打拼得来的成就,离开了郭京毅,张玉栋也许再也没有这么轻松美好的赚钱机会了。 "张玉栋的滥情如果我可以原谅的话,我绝对不能原谅郭京毅的野蛮干预,他们纯粹是为了满足个人的私欲而牺牲我的幸福,他们担心张玉栋跟我结婚之后,张玉栋从企业拿到的名义上的律师顾问费再也不会分给他们,甚至张玉栋的家产都会被我霸占。这简直太荒唐了!就这么一个理由,我就失去了作为女人的选择权力。" 神秘女人愤怒之下,决定让张玉栋明白一下自己的苦心,明白自己是真心实意地要跟他过日子。她请了京城最好的私家侦探,使用了gps、窃听器等高科技手段对张玉栋进行监视,于是张玉栋的一举一动她坐在家里就尽在掌握了。没想到,这样却不小心记录了郭京毅与张玉栋这一官商联盟的惊人秘密,并由此为之后中纪委的介入提供了铁证。更出乎她意料的是,这些证据也为第二次抓捕黄光裕打开了突破口。 张玉栋和黄光裕交往极为密切,1996年后思峰律师事务所一直在鹏润大厦b605办公室,直到2005年左右才搬到位于东长安街的商务部对面。近年来,张玉栋和黄光裕至少每隔两周都要电话联系或碰面一次。黄光裕非常欣赏张玉栋的资本运作能力。2004年,黄光裕借壳上市时曾表示,为规避商务部对合资商业企业外资比例的规定(不超过65%),他将持有剩余35%的股权。但事实上,在黄光裕报批此事时,商务部适用的是1999年颁布的《外商投资商业企业试点办法》,该办法中规定的上限只有49%。黄光裕金钱铺路的招术早已为外界所知,郭京毅锒铛入狱,他们之间的勾连暴露一点不令人感到意外。 在常人的眼里,看不出郭京毅与张玉栋利益联盟的生财之道,一个制定部门规章、出具法律意见的部门不可能有太大的油水可捞,张玉栋作为一个律师跟这样的部门勾结太有失水准了。但像黄光裕这样的大商人很清楚其中的奥秘。国美电器作为一个内资企业,要想在香港借壳上市,只有采取在英属维尔京群岛或者百慕大注册bvi(离岸公司),通过bvi公司来操控内资企业的资产,然后通过bvi借壳香港上市公司。这里面就涉及到一个bvi公司掌控内资企业资产审批的问题。bvi虽然同为黄光裕控制,但已经是百分百外资企业了,那么外资企业控制中国的内资企业就要通过商务部的审批。商务部审批的第一个环节就要牵涉到法律问题,只有不存在法律问题,或者需要商务部出具具体的法规解释,黄光裕才能将内资国美电器的资产注入到香港上市公司。 郭京毅的生意来了。 "张玉栋与郭京毅、黄光裕的关系非常好,在黄光裕香港借壳的过程中,张玉栋一直充当黄光裕资本市场幕后军师的角色。" 神秘女人一开始并没有注意到张玉栋在资本市场有纵横捭阖的本领,但张玉栋怎么会不向神秘女人炫耀他自己的光辉历史呢?我原以为黄光裕在资本市场的那两招是在潮汕老乡、香港壳王、曾经的香港立法会议员詹忠培那里学来的,没想到竟是师出张玉栋门下。张玉栋将法律门槛到资本市场的操作手法都一一传授给了黄光裕,不过张玉栋吹牛的习惯后来也将黄光裕推向了致命的悬崖。 黄光裕借壳香港上市公司,牵涉到的审批必须走郭京毅的衙门,郭京毅已通过张玉栋瓜分了不少香港资本市场的脂膏。现在我才明白黄光裕如何能够一次次惊险跃龙门,一直活跃在香港市场,一次次将香港市场的资金腾挪到中国大陆。 2006年国庆节是一个举国欢腾的日子,张玉栋被一帮朋友拉到高尔夫球场。中国银行北京分行的行长牛忠光被拘捕后将与黄光裕勾结贷款13亿元的问题全部交代了,此外还有虚假贷款、资产包内定等等问题。也就在张玉栋等人玩得欢天喜地的时候,黄光裕被公安部给抓了。张玉栋一回到北京就听到这个不妙的消息,当时郭京毅正忙着几宗大型的国际买家的生意,根本没有时间理会黄光裕的问题,但是已经有人开始为黄光裕四处活动。 就在张玉栋为黄光裕担心的时候,黄光裕却在保护伞的关照下顺利出来了。后来才知道,这不过是公安机关的放长线钓大鱼之计。 9、失手迪信通 如果说黄光裕的国美集团是一片森林,那么寄生在黄光裕身上的飞禽走兽、蛇虫鼠蚁可能连黄光裕自己都不知道有多少。我的线人认为神秘女人对黄光裕的了解非常深入,他很惊讶神秘女人的能量。其实一开始我也非常不能理解,到后来我才明白,任何一个女人如果被一个利益集团生生夺去她可能拥有的幸福,都会发狂的,更何况这个女人只是希望和张玉栋结婚而已,并没有想过要去涉足他们的利益。 灯光下的神秘女人有些黯然神伤,那是一个无奈的选择。不过,举报信最初并不是递给中纪委的。 黄光裕的噩运是从收购迪信通失利开始的。 为了扩大流动资金规模,在2007年底收购陕西蜂星之后,黄光裕瞄上了手机零售商迪信通。迪信通成立于1993年,在曾经的挤奶工刘东海的经营下,到2008年底直营店面达到1100多家,营业额达到100亿元以上。迪信通的总裁刘东海经营手机零售连锁15年,曾经为2000万元的贷款而头疼。2006年6月15日,刘东海引入鼎晖投资2200万美元的风险资金,持有迪信通10%股份,他意在复制蒙牛海外上市的奇迹。鼎晖投资进入迪信通之后一直图谋上市,但是一直没有实质性的动作。2007年下半年,黄光裕决定收购快速扩张的迪信通。迪信通拥有外资股东鼎晖投资,而鼎晖投资跟商务部在"双汇收购案"中颇有往来。郭京毅的老下属刘阳作为"双汇收购案"的法律顾问是思峰律师事务所的合伙人。黄光裕跟迪信通开始接触的时候,由于刘阳正忙于"双汇收购案",就将迪信通的法律顾问机会让给了黄光裕的老智囊、郭京毅的同学张玉栋。 黄光裕出资8亿元人民币收购迪信通大股东刘东海持有的所有股份,股权比例超过80%。收购方案拿出之后,资金的划拨成了一个问题——作为香港的上市公司要收购迪信通这家内资企业,必须通过外管局划拨资金,还要通过商务部的审批。由于张玉栋极为熟悉外资并购的路数,所以郭京毅将张玉栋安插到迪信通当顾问,黄光裕也很乐意。因为此前国美收购永乐、大中时,真正站在黄光裕身后的就是张玉栋。 收购谈判过程中,迪信通负责谈判的关键人喜欢将张玉栋叫到北京长城饭店商谈细节,但他不知道长城饭店是黄光裕经常活动的地点,所以他们商谈的细节黄光裕总能在第一时间掌握。 "有一次迪信通的人正在长城饭店等待张玉栋,张玉栋一进门就劈头盖脸地对迪信通的人一通批评。" 神秘女人在我面前惟妙惟肖地模仿了张玉栋当时的的言行。 "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这里的小姐出台最差都开宝马、奔驰的跑车,一般都开保时捷。这里人多嘴杂,谈生意一点都不安全,再说这个地方是黄光裕的老巢,说不定黄光裕就在哪个房间跟小姐厮混呢。" 张玉栋信口说了这么一通,不到五分钟,黄光裕就晕晕乎乎,摸着光头撞了进来,张玉栋一看情形不对,赶紧起身将黄光裕推到房间外。 神秘女人微微一笑,"这一看就是张玉栋做的局。" 聪明反被聪明误。黄光裕万万没有想到,张玉栋在迪信通担任顾问期间喜欢吹牛的毛病犯了,将国美电器在香港上市前前后后的细节毫无保留地给迪信通的负责人进行了传授。 此后,迪信通的负责人再也没有联系张玉栋。一开始,张玉栋还有点莫明其妙:收购怎么停下来了呢?黄光裕催张玉栋加快进度,迪信通很快提出了增加收购资金到13亿元的要求。黄光裕认为迪信通没有固定资产,增加到13亿元简直是漫天要价,陷入中关村困局以及地产困局的黄光裕坚决不加一分钱。迪信通在听完张玉栋讲解的国美上市秘笈之后,已经没有心思跟国美集团谈判并购的事,而是开始琢磨摒弃直接上市的路子,改借壳海外上市。迪信通的加价只不过是委婉拒绝黄光裕的并购。 黄光裕一心要吃掉迪信通,中国首富的金字招牌在真正商业竞争的时候,并没有起到实际作用。 紧接着,迪信通开始了迅猛的发展,在跟国美谈判之前,几乎天天开店,鼎晖投资在迪信通的介入也越来越深,迪信通每新开一家店面都能看到鼎晖投资的身影。这一招是张玉栋教导迪信通的,迪信通将开店的成本转嫁到鼎晖投资身上,鼎晖投资砸到迪信通的整体资金已经超过黄光裕的收购资金8亿元,注定黄光裕的出价只是一厢情愿。 就在迪信通抛弃跟国美的股权合作后不久,一封长长的举报信送到了中纪委重要领导的办公室。郭京毅、刘阳、张玉栋三人勾结,在外资进入中国问题上存在大量的行贿受贿行为,直接的后果是影响到中国的资本产业安全,"迪信通"三个字也出现在了举报信中。 中纪委在秘密行动,黄光裕危机重重。 这封举报信就是神秘女人的手笔。举报信中牵涉到资本产业的安全问题,有一个疑惑让我费解:如果是举报安全问题,神秘女人应该将举报信交给安全部门,对于官员受贿问题倒可以直接向中纪委举报。我一直怀疑这封举报信的个中缘由并非我想象的那么简单。如果我的推断没有错的话,举报信曾经到过安全部门的案头,否则郭京毅、张玉栋等人不会有将近一年的时间逍遥法外,黄光裕也不会在郭京毅被捕之后才锒铛入狱。 神秘女人递上举报信后,郭京毅很快知道了举报信的情况,但是他却嗤之以鼻,认为举报信扳不倒自己。 举报信经历了一番周折后才最终成为商务部窝案以及黄光裕案爆发的导火索。中纪委沿着对郭京毅等人危及国家资本金融危害的调查,将郭京毅的炒股纳入调查的范围之内。监管部门并案了解黄光裕香港洗钱到沈阳炒作中关村股票,最后发现了一笔超过3亿元的资金,这笔神秘资金就是靠山(以下简称靠山)提供的资金。调查组将靠山资金炒作股票的情况迅速汇报到了中央高层,听到风声的郭京毅已经做好了外逃的准备,甚至备用了几套假护照,但是张玉栋一再安慰郭京毅说问题不大,黄光裕花费亿元资金买通关系,这张网不会被撕破。很快,调查组对黄光裕进行了全程监控,奥运会之后先将郭京毅以及张玉栋抓捕。黄光裕此时已经没有机会出国。 这张拼图有点复杂,现在回想起来,全景应该如此呈现: 郭京毅、张玉栋联盟是黄光裕实现资本市场和外资并购成功的重要凭借,他们之间的交易细节被神秘女人全部记录下来。由于郭京毅对张玉栋的不信任及对他私生活的干涉,导致神秘女人的举报。而这一举报,不仅为中纪委查清郭京毅窝案提供了证据,还顺便为公安机关查办黄光裕提供了重要证据。 这一切谁能想得到呢? 通过与神秘女人的会面,我了解了黄光裕被抓的导火索,但这只是本书的开始。 1、走私起家 这里的原罪不是生下来之原有之罪,而是他在经营企业过程中所应有之罪。 1、走私起家 20世纪80年代,紧邻黄光裕老家凤壶村的贵屿镇兴起了收买废旧电器的行业。当时很多人将从国外买回来的废旧电器进行修理组装,然后再出售,赚了很多钱。当时只有十几岁的黄光裕也跟着哥哥黄俊钦一起做起了转售旧电器的生意。在黄俊钦带领下,兄弟俩身揣母亲东拼西凑借来的4000元钱,从家乡北上,到内蒙古一带做生意。刚开始做的是倒卖小电器的生意,两人背着大旅行袋,里面装满了收音机、电子表之类的东西。那时做这种生意是要冒很大风险的,因为倒卖电子商品是违法行为,所以他们的母亲在家里成天提心吊胆,生怕两个儿子出事。 不幸的是,担忧后来变成了事实——黄俊钦不久便出事了。那次是在呼和浩特,黄俊钦和另外一个人带了1000多块钱的货过去卖。也很凑巧,另外一个伙伴那天突然得了急性肠炎,跑去医院看病,结果警察把黄俊钦一个人给逮住了。警察指着那堆东西问黄俊钦这些货是谁的,黄俊钦沉默了片刻,然后承认是自己的。后来东西被没收了,人也被扣押起来。 事情过去以后,黄氏兄弟和一个曾帮助过他们的朋友开始合伙做生意,办了一个无线电工厂,专门生产扩音器之类的产品,两三年下来,赚了不少钱,家里条件也慢慢好了起来。但后来兄弟俩觉得不太适合搞产品的生产、开发,认为自己更适合从事商品流通领域的生意,于是便来到了北京发展。 1986年,19岁的黄俊钦和17岁的黄光裕连贷带借共筹集了3万元,在北京前门的珠市口东大街420号盘下了一个100平方米名叫"国美"的门面,主要做服装生意。1987年1月1日,兄弟俩将国美服装店更名为国美电器店,正式走上了家电零售业。 道路是曲折的,也是辛酸的。 坐上中国首富宝座的黄光裕摸着光溜溜的头,右腿盘在左腿上侃侃而谈:"当时进入北京的时候,想去找旅馆,花了5毛钱住进一个地下旅馆,结果却花了1块钱让一个三轮车拉我去找那个旅馆,找了半天才找到。后来我明白了,那三轮车夫故意绕了一大圈,从北京站绕到东四,完了再往回走。第二天醒来,走出旅馆一看,发现眼前就是北京站。当时我就感觉头大,走来走去都是在北京站周围转。实际上就是现在的恒基中心这一片,老的地方就是一些小摊位。我在那儿转了半天,最后也没搞清楚哪儿是商业区,应该怎么去做买卖。就这么一直转到下午两三点。就在我站在栏杆旁看北京站时,有个人走了过来,问我要不要拍一张照片……" 黄光裕在北京的第一张照片就是这样留下的。潮汕的毛头小子在被北京三轮车师傅一番戏耍之后,开始了自己的商业征途。 黄光裕兄弟俩当初为什么放弃卖服装转而卖电器呢?没什么文化的黄光裕在发家之后用消费逻辑学忽悠记者道:"当时很多人看中了家用电器作为-大件-在人们消费生活中的发展潜力,那时我也琢磨过做食品生意,但当时人们的消费水平没达到那个程度;做服装生意,有面料、季节性的讲究,我也不太懂,而家电相对比较定型,我觉得自己做起来还比较合适。而且当时家电是有货不愁卖,就看你能不能进到货。" 在黄氏兄弟起步阶段有两个问题值得怀疑。第一个问题:3万元的贷款是如何获得的?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才不过七八年的时间,国民财富积累还未进入"万元户"时代,因此,在1986年,3万元贷款的份量相当于现在300万的贷款。刚到北京的他们几乎没有任何人脉和资源,况且还因为投机倒把进过警局,对于这样有前科记录又没信誉保证的人来说,银行应该相当警惕的。那么,在北京立足未稳的黄氏兄弟是如何获得这笔巨额资金的呢? 后来黄光裕对于这笔钱有过一次表态,称用于投资珠市口店的十几万元钱来自"在内蒙古做贸易"和"在北京最初半年做生意"产生的利润积累,但他并未就其中的贷款部分做出明确解释。 第二个问题:黄光裕开门做生意,货源从哪儿来?那个时候家电还处于供销阶段,黄光裕的货从何而来?黄光裕好像不无得意的就是自己能拿到很好的货品:"家电生意较服装生意好做的原因在于货源。"广东作为中国最早进行改革开放的地区,在这一时期,各类新生事物如雨后春笋般兴起,其中包括电子产品生产加工企业的建立。另外,该地区的走私现象很严重。如果说没有配额,黄光裕的货品应该大量来自广东。那个时候广东的家电并非全国重点生产基地,国美的第一桶金,应该靠的是贩卖走私家电。尤其是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进口家电门槛很高,一些走私家电产品便乘虚而入。一些大型国营商店大多不敢接这种"来路不明"的样货,这便成全了一批门面不大的家电零售店。 对于国美电器走私的说法,黄光裕曾火冒三丈地反驳:"我所卖的家电产品都是具有正规手续的,包括供货方提供的发票。没有去走私,也没有从走私者那儿进货。作为一个零售企业,国美电器没必要去调查供货方,甚至供货方的供货方他们的货物是哪儿来的,当时几乎所有家电商店,包括国营商店都大量在卖进口家电。" 黄光裕的原始资本积累其实早在广东潮汕就已经开始,他曾经坦承过,"拉单"生意究竟是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走私"目前谁都不好说。但他没有解释什么叫"拉单"。广东那边最早的行话,"拉单"跟走私的意思差不多。所以黄光裕在北京创业初期,其大批量运作的进口家电销售,无论如何是具备某些灰色基调的。 黄光裕并不排除他进的货中有经过非正规进口渠道进来后被政府进行课税处理从而合法化的货物。他曾称,这些情况包括海关罚没的走私品,以及一些华侨或出国人员在政策允许情况下带回国内后转让出去的家电产品。当时北京的东单和大栅栏有两个华侨收购站,那里收缴的大量电子货物都被黄光裕接下了。 但是黄光裕进货的主流渠道应该还是来自广州、番禺一带专门从海上"接货"再加价批发出去的走私者。手续及发票造假在那时对这些走私者来说并非难事。在最热闹的时候,黄光裕对于自己的身世很是在意,甚至不止一次站出来严厉驳斥他人对他早年创业的走私怀疑,并且不承认国美电器曾到广州、番禺去进过货。甚至说:"国美电器从不到北京以外的地区进货,那样物流成本及经营风险太大。"不过,黄光裕很快就遇到一个尴尬:有人发现黄光裕的供应商里有番禺人。 水货的成本低廉让黄光裕哥俩有了跟大商场血拼的本钱,他们在北京市场采取低价策略,很快将生意做得风生水起。公司实力逐步壮大后,黄光裕开始利用在报纸上打广告招揽客户,成效显著。最为人称道的是其在《北京晚报》中缝打起"买电器到国美"的广告,并每周刊登各种电器的价格。当时在报纸中缝做广告尚属创举,因此每次只收800元广告费。很少的广告投入为国美吸引来了大量购买便宜电器的顾客。后来黄光裕说服厂家与国美电器联合起来在报纸上打广告,因为这样既可以告诉消费者产品的实际情况,又可以告诉消费者去哪里购买这些产品,同时可以减少厂家的广告开支。一种厂家和商家联合做广告的新模式就此诞生。其后,黄光裕又说服厂家将样品赠予国美店做样品展示,并开设相应的产品专柜,这也成为后来家电卖场的标准模式。 可是,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 黄光裕一直在漂洗自己的身世,希望以一个清白的商业新星的面貌出现在中国商场。通过一系列创新,国美电器迅速壮大,黄光裕的形象也得以洗白,但这并不能让其完全摆脱早年靠走私创业的嫌疑。事情终究还是没有按照黄光裕的设想发展。上世纪90年代中期,黄光裕有一次因走私和偷税被关了半年。 2、骗贷 如果说走私、投机倒把是特定年代的产物,那么20世纪90年代末,从银行骗取巨额贷款,然后向境外转移,则只有黄氏兄弟二人才有这个胆量。 2006年国庆节前,公安部启动了对黄俊钦私人所有的新恒基系的立案调查,曾经效力于黄氏兄弟的新恒基系最高层于星旺等人也被逮捕。 2006年11月1日,黄俊钦私人所有的新恒基系全部资产被查封,银监会参与摸查新恒基系及黄光裕所控鹏润系的整体银行贷款和负债,起因是黄俊钦早年贷款方面存在严重违规操作,黄光裕也被一起调查。 1993年,黄俊钦和黄光裕兄弟分家,哥哥转向房地产业,建立了新恒基系,在京城及东北拥有数栋著名的大厦;弟弟则独自经营鹏润系,国美电器、鹏润地产构成其主要资产。 1997年,黄俊钦以北京静安物业发展有限公司的名义向中国银行北京支行贷款1.6亿元人民币及1027万美元。静安物业的实际控制人为黄俊钦。 公开资料显示,静安公司由外资身份的静安物业(中国)控股有限公司(下称静安控股)和北京一家国企持有,外资持股六成,公司拥有北京市北三环东路静安中心地块。1995年前后,京城房地产不景气,静安地块无力动工,外方股东有意转手。约在1994年,实际由黄俊钦私人所有的北京新恒基房地产开发总公司(下称新恒基)挂靠在了北京首都创业集团名下,性质为集体所有制企业。 1995年,黄俊钦等人以首创集团下属新恒基公司名义,与静安控股董事长邓南威接触,有意接盘静安控股全部股份。为维持该项目的合资性质,交易改由境外注册的香港捷成国际投资有限公司(下称香港捷成)接盘。当年6月,双方签约,邓南威与另一名股东梁湖南将静安控股100%股权转让香港捷成,作价1800余万美元。捷成国际实际控制人为黄俊钦。 那个时候,黄俊钦手头并无资金,他只是承诺先进场施工,自找建设资金。双方约定在静安中心大厦建成后,黄俊钦以相应楼宇面积折抵股价款,再办理静安控股的股权过户。 1995年下半年,静安中心破土动工,但资金很快告急,黄俊钦等人开始寻求银行贷款。1997年,黄俊钦和于星旺等人伪造静安公司执照、董事会决议及法定代表人邓南威的签名,以静安公司名义向北京中行申请贷款。当年贷款5笔,总计折合人民币2亿余元。贷款安排人正是时任北京中行行长的牛忠光。上述贷款主要转入香港捷成账户,后者再以投资款名义注入静安公司,另有一部分转入私人账户。 这件事情直到1998年底,静安公司的实际大股东邓南威、梁湖南二人方才知晓,这两名加拿大籍华人屡屡上告未果。翌年,同样在北京中行内部人员协助下,黄俊钦等人将上述几笔贷款的借贷人变更为新恒基。大力给予方便的银行内部人士也是当时的中行北京分行行长牛忠光。 出生于1942年的牛忠光现已退休,他曾任中行北京分行信贷处处长、行长,中国银行总行董事,并曾于1999年负责筹办东方资产管理公司。牛忠光在金融界浸淫40年,人脉熟稔,颇有神通。 黄俊钦是通过北京女商人雷瑛与牛忠光结识的。雷瑛在北京开有多家公司,与牛忠光过从甚密,牛忠光对雷瑛的生意频频关照,这在北京中行内部是公开的秘密。2006年国庆前夕,雷瑛与牛忠光相继被捕。 1998年初,静安中心尚未竣工,黄俊钦等人故伎重演,再次采取篡改静安公司营业执照中法定代表人的手段,伪造预售契约,将正在建设的静安中心首层、二层共计2237平方米的楼面赠予雷瑛全资持有的香港中怡集团有限公司。而雷瑛很快就以中怡集团的名义,将上述两层楼面作价1.17亿元租赁给北京中行,用做中行静安支行的营业场地,租期50年。这一昂贵的租价,相当于每平方米5万余元,高出当时的楼价数倍。尽管静安中心远未竣工,但双方租期却从1998年就开始了,北京分行分数笔将1.17亿元租金悉数付给中怡集团。事实上,中行静安支行迟至2003年才搬进静安中心办公。 1999年下半年,静安中心落成,但黄俊钦迟迟不按约定向外方股东交付楼面。尽管静安公司股权因此不能交割,但黄俊钦事实上控制了这家公司,宛如主人身份主持楼宇的租售业务。 直至2005年末,黄俊钦才向邓南威、梁湖南两位股东支付1500万美元,将静安控股股权过户至自己名下。 另一方面,新恒基在开发静安中心时对中行北京分行欠下的近亿元贷款也迟迟不归还。与此同时,黄俊钦兄弟利用与牛忠光等人的关系,以不同公司名义继续向这家银行贷款。在1997-2001年间,上述贷款总额接近10亿元,其中4亿余元一直没有还本付息。 黄俊钦利用与中行北京分行的关系,顺利实现了自己开发房地产的第一桶金。而弟弟黄光裕与中行北京分行则另有一番渊源。上世纪90年代中期,尚不足30岁的黄光裕结识了中行北京分行的年轻女职员杜鹃。杜鹃毕业于北京科技大学,当时是中行北京分行的放贷专员,黄光裕那时候贷款还是要亲自去银行拜码头的,一来二去,两人相识。杜鹃于1999年前后从中行辞职,之后为黄光裕打理在香港的业务,长期担任上市公司国美电器(0493.hk)执行董事。 没有人能说得清黄光裕追求杜鹃是出于真爱还是看上了杜鹃手中的放贷权力,不管怎样,黄光裕的财富足以吸引任何一个女人。后来的事实证明,黄光裕在个人感情上的投资是成功的,因为,即便是在1998年牛忠光调离北京分行之后,黄光裕名下的地产项目鹏润家园也在北京分行获得了逾3亿元的按揭贷款。这其中,能说没有杜鹃的功劳吗? 说到房屋按揭,这本是银行针对购房者提供的一种放贷形式,但却被中国的一些房地产开发商利用得很彻底。 房屋按揭,从业务关系上说仅限于购房人与银行之间,与房产商无关。而在中国的操作中,由于最终投资者的缺失,使得本来以经纪人出现的房产商则成为按揭法律关系中的主角之一。银行往往只看到房产商跟业主签订的购房合约,有一个业主身份证复印件就可以由房产商代办手续,而不需业主个人在场。这种行权的便利,为房产商作假按揭大开绿灯。假按揭屡见不鲜,以至于成为前些年房产商普遍采取的一种融资形式。当然,在房产商的诸多融资利器中,这还不算最出格的。 经营电器起家的黄光裕在1996年前后涉足房地产,成立北京鹏润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他在京城开发的第一个楼盘是鹏润家园,该项目于1997年动工,由于资金紧缺,黄光裕一度欲将手中十余家国美电器连锁店尽数出手,以投入鹏润家园开发,但最终无果。 1999年,鹏润家园首期竣工发售,因户型设计偏大而销售缓慢,严重影响资金回笼投入后续开发。为此,黄光裕与中行北京分行内部人员谋定,以挪借来的大批身份证办理虚假个人按揭贷款,从中行北京分行贷出3亿余元。同时,黄将鹏润家园部分后续工程转手某合作者开发经营,由后者负责偿还虚假个人按揭。之前贷出的3亿余元现金,则由黄光裕转做他用。 当年参与贷款者,包括时任北京分行副行长李宝光、零售业务处副处长徐维联。后来,徐维联因卷入北京森豪公寓的虚假房贷案,于2006年7月在京受审。 其后,鹏润国美集团发表声明,称"鹏润地产出售住宅给第三方,由第三方办理的住房按揭业务受到相关部门调查。我方作为该笔按揭的信用担保方,对此笔业务审核不严,将视调查结果依法承担相应的担保责任。" 2001年,同样在中行北京分行内部人员的安排下,一家担保公司连续从北京中行获取汽车贷款,至2004年,三年累积车贷金额高达4亿元。参与调查者称,这家担保公司事实上由黄光裕控制,从中行北京分行历年对黄俊钦兄弟的贷款也可以看出,兄弟二人从来都是假借其他公司的名义从中行北京分行贷款。 与鹏润家园当年制造虚假房贷相似,以车贷名义借出的4亿元现金被迅速转移。之后不久,作为贷款主体的担保公司则被转予他人,但事后的调查表明,接盘人对担保公司4亿元车贷的或有债务毫不知情。截止到2006年有关部门调查黄氏兄弟时,其中2亿元到期车贷已经偿还,另有2亿元尚未到期,仍然挂在中行北京分行贷款科目下。 黄俊钦、黄光裕兄弟早年创业期间向中行北京分行的违规贷款,和其后以租房形式向中行北京分行套取的逾亿元租金,以及之后的虚假房贷和车贷,总计达到13亿元。这些贷款构成中行北京分行案的核心案由,而资金的最终去向至今尚未调查清楚。 我从参与调查的人那里得知,对这13亿元资金去向的调查难度颇大。因为贷款大多以看似毫不相关的公司名义贷出,贷款用途也大多含混,其中更有大笔的无抵押贷款。这些贷款在鹏润系和新恒基系的庞大网络中频繁调转,光是一个鹏润,就开立了上百个账户,查账就像走迷宫。 初步调查显示,有部分资金被打入众多证券账户,更多的资金被转出境外。2004年中国银行启动股份制改造,开始大量剥离不良贷款,此时北京中行才开始落实上述问题贷款的真实债务主体。 2004年6月,四大国有资产管理公司一齐参与了由央行及财政部主持的竞标,信达资产管理公司以账面资产50%的名义价格,竞得中国银行、建设银行总计2787亿元不良贷款。 此前,在中行北京分行的不良资产剥离中,将黄俊钦兄弟历年来以其他公司名义贷出的部分贷款明确至鹏润和新恒基系公司的名下,列为可疑类资产。这部分贷款总计4亿余元,随中国银行的整个不良资产包出售给信达,以账面资产23%计价。 2005年,信达曾将上述4亿余元不良贷款单独打包出售。四家竞标者中,有两家公司与黄俊钦兄弟密切相关,有消息说其法定代表人均为其母亲。其中一家公司以账面资产40%的价格中标,据称中标价与标底相差无几。然而就在交易手续接近办妥之时,银监会予以否决。 2008年5月,信达再次公开招标出售北京地区不良资产包,在其中一个账面资产总计15.28亿元的资产包中,再次包含了上述4亿余元不良贷款。信达还在公告中直陈"以某一从事房地产开发和商业零售业的企业集团债权为主"。 这4亿余元可疑类贷款既无授信,也无明确抵押物,贷款用途不详,长年不能收回。一般人根本不敢接,能接的人只有黄俊钦兄弟。一旦他们以4折价顺利购回这个资产包,就等于用1个多亿抹平了4个多亿的问题贷款,不会再被追债了。 1993年黄俊钦兄弟分家时,无论是新恒基还是国美,都远未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 1993年后,黄俊钦开始倾力投入房地产业,之后几年,在北京先后建成鹏润大厦、静安中心,以及新恒基大厦。其间,时时可遇早期民营资本介入房地产开发时面临的诸多障碍,并经历着严重的资金缺血。兄弟二人在鹏润大厦建设时期曾发生激烈争执,一度反目。鹏润大厦系黄俊钦所建,黄光裕购买其中部分,但迟迟未向哥哥支付楼款。据说黄光裕当时手头非常艰难,而黄俊钦也很缺钱。 国美电器1999年走出京城,在天津、上海、河北等地建连锁店。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的数据,国美电器2001年跻身"中国连锁百强"第六名,2006年底在全国拥有84家门店,销售收入逾60亿元。在外界眼里,黄光裕兄弟的黄金时代正是始自2001年前后。这段时间,京城房地产方兴未艾,兄弟二人都不断购置地块。 "我们发现,黄俊钦兄弟从中行北京分行贷出的10多亿元资金,绝大多数已陆续通过建成的房地产项目回笼,但他们还是长期不还。"参与调查者指出,"这些资金大量转出境外,很可能被用于炒股和炒期货,或用做其他投资。" 2001年中,黄光裕将北京鹏润大厦内的三间物业置入香港公司京华自动化(0493.hk),获得1200万港元现金及上市公司13.4%的股份。次年,再以现金1.35亿港元认购京华自动化配售股份,之后经少量减持,持股上市公司74.5%,并将公司更名为中国鹏润。 同样在2002年,黄光裕控制下的上市公司中国鹏润收购位于北京朝阳区西坝河北里的一处地块,宣称公司将转向物业开发及经营。此举表明,这一时期黄光裕在港上市的目标还是着眼于内地房地产的融资和开发。 借壳上市需要大笔资金,而借壳之初,公司在香港市场并无融资能力。正是在此时,黄光裕透过一家担保公司从中行北京分行陆续贷出4亿余元汽车贷款。"这些贷款非常零碎,很多都是100多万元一笔。"知情人透露,"做车贷非常麻烦,但他仍然以零敲碎打的方式,三年时间里共贷出4个多亿,这些钱大多数流向境外,反映出当时他在境外急需用钱。" 即便如此,资金的缺口仍然远远超出供给。毕竟套现是有限的,事实上为了维持股价,黄光裕还需时常购入国美电器股份来托市。另一方面,套现资金被迅速用于国内房地产开发和国美电器在全国的扩张,但是钱永远都不够用。 同样在颠峰期的2004年,无论国美电器还是鹏润地产,都开始了急遽扩张。截至2006年中,国美电器半年报宣称,包括非上市部分在内的国美电器专卖店已达558家,遍布全国168座城市。其中,隶属上市公司的专卖店总计338家,当年上半年销售额为121.68亿元,创造净利润3.45亿元。 2007年1月16日,国美电器在香港联交所发布公告声明,公安部针对黄光裕及其间接持有的鹏润房地产公司的协助调查已经正式撤消。就如一位接近调查组的人员所称,"要综合考虑社会效应、经济效应和法律效应。"这一次,黄光裕安然脱险。 黄光裕后来就此事接受媒体采访时,声称这一切不过是商务法律纠纷,最后相关贷款已经结清。 较为普遍的说法是黄光裕最终从香港调来巨额资金,弥补了贷款窟窿,并交纳上亿元的逃税罚款。在平息这一事件的过程中,黄光裕在调取资金时涉嫌非法换汇,而此行为亦被有关部门发现。更重要的是,黄光裕从此进入公安部门视野。由于其贷款创富中的种种情节并未受到法律处置,从而为后来进一步调查埋下了伏笔。 3、黑金铺路 从1987年在北京贷到第一笔3万元贷款,到后来的20多年间,黄光裕编织了一张通往权贵高层的黑金网络。使他无论是在银行贷款、境外上市、资本运作,还是摆脱司法制裁方面都能游刃有余。凭借头上的保护伞,黄氏兄弟涉嫌多项犯罪,仅有关部门调查发现就有涉嫌骗贷、诈骗、套汇操纵股票、侵占股东利益、虚假文件、偷税漏税及扰乱金融市场等。 黄光裕案展现了黑金政治与黑金媒体的特色,引起了中央高层的警惕。调查发现,多年来黄光裕共花费人民币几十亿元在中央部门、高级法院及各地方政府,买通了上千名各级官员作为其保护伞,编织黑金贿赂网络,其中也牵涉到高级干部的子女及秘书。 最耸人听闻的是,黄氏兄弟还买通宣传系统——各大网站及主要报刊关键人员,实施其"黑金媒体"计划。公安部门在2008年11月27日宣布"黄光裕被带走协助调查"的消息后,黄光裕集团一天之内策动9万条网民帖子攻击公安及政府,也通过收买电视台新闻评论、主要财经报纸及网络评论大肆为黄光裕"鸣冤",甚至还发动海外媒体以"共产党有系统打击富豪"等统一口径作呼应。目前调查部门已掌握了部分媒体受贿发稿的相关证据。 黄光裕是如何编织这个权力网的呢? 黄光裕的核心人际圈有一定的地域特色,他非常喜欢结交潮汕背景人士,其中包括帮助其香港上市的詹培忠、一起重组中关村的"粤文音像"老总许钟民、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黄松有。 在中国各地商帮里,潮汕商人和温州商人以善于抱团著称。在北京经商的潮汕商人会定期举行活动,通过各种活动,黄光裕与潮汕同乡建立起广泛的关系网。2004年,黄光裕坐上中国首富位置后,他的势力触角开始向高层渗透。 许钟民是诸多同乡中与黄光裕保持最紧密合作关系的人,他是国内最大的唱片公司——京文唱片公司的总经理,同时又是京城高端粤菜餐馆"潮好味"的老板,在演艺圈和餐饮业人脉深厚。这两个行业的特殊性已基本为社会各界所认知,美女、帅哥如云,又有美食相伴,许钟民利用演艺圈的美女和餐饮业的美食拉拢了一帮高层官员,这其中就有因太平洋证券违规上市被双规的国家开发银行副行长、原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席王益,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黄松有等人。 黄光裕应该是在许钟民提供的这个平台上搭上王益与黄松有的,他认为结交高官就能为自己撑起一顶保护伞,而伞越大,自己就越安全。 凭借许钟民和王益的关系,黄光裕在内地资本市场叱咤风云,所向披靡。后来重组中关村,许钟民拉黄光裕一起参与,黄光裕无疑也看中了许钟民的关系网。 凭借许钟民的这条关系,2006年,黄光裕因为中行骗贷案被有关部门拉进去又放出来。 2006年黄光裕曾通过买通法院系统相关人士,为自己当年在中国银行北京分行骗贷4.89亿元人民币,全额被非法转移到个人账户,另有一笔13亿元的违规贷款开脱,最终,法院判中国银行追款上诉败诉。 2008年,中央高层掀起反腐风暴,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于2008年下半年开始一系列反腐行为,黄松有大法官落马,黄光裕头顶的保护伞被划开一道口子。 熟悉黄光裕的人多称许其精明、大胆、顽强,而且为其每天工作16个小时以上的超强精力所折服,但同时也对其"路子野、下手黑"的作风存有疑忌。 除了黄松有,政法系统被黄光裕腐蚀拉拢的还有公安部部长助理、经济侦查局局长郑少东,公安部经侦局副局长兼北京直属总队队长相怀珠等。 郑少东是广东潮阳人,与黄光裕是同乡。在广东省公安厅,郑少东历任刑警总队副总队长、刑侦局局长、常务副厅长,后调任公安部任经侦局长。2005年4月,晋升为公安部党委委员、部长助理。郑少东是一级警监警衔,在公安部警号为000010。 2009年1月12日,在位于北京天安门斜对面的中国公安部行政大楼里,郑少东被中纪委带走并宣布"双规"。控制郑少东的过程,远不如郑少东当年追捕张子强复杂。郑少东当时仍在正常办公,突然被数名纪检干部拦住,他的一些前同事被要求控制局面。现场并无任何过激行为,唯有郑少东一脸的尴尬与失措。 1998年1月,时任广东省公安厅刑侦局长的郑少东曾坐镇广州抓捕"世纪贼王"张子强,战功显赫,随即被提为广东省公安厅副厅长。 郑少东除了侦破张子强特大暴力犯罪团伙案,还侦破了包括"东星轮"千万港元大劫案、"长胜轮"特大海上抢劫杀人案等重大刑事案件。正是因为"东星轮"、"长胜轮"两起大案,郑少东在赌界及海运界积蓄了大量的人脉,其中最重要的当属港澳赌业重要人物连超。 相怀珠1964年6月生于山东沂蒙,早年一直在山东从警,任山东省公安厅经侦总队队长、副巡视员(副厅级),2007年调任公安部,在经侦局为排名第三的副局长,警号为000021。自2003年起,公安部经侦局同时又挂了另一个牌子——证券犯罪侦查局,相怀珠同时兼任证券犯罪侦查局北京直属总队队长。证券犯罪侦查局的职能主要包括调查、汇集、研究、分析并制定全国经济犯罪的对策、方针、措施和规划;掌握全国特大经济犯罪案件的侦破以及其他重大经济犯罪活动情况;承办中共中央、国务院依法交办的经济犯罪案件。2006年震惊中外的上海社保案及原上海市委书记陈良宇案的主体侦查即由公安部经侦局办理。 相怀珠早年的主要功绩是查处"东方电子案"——全国关注的证券索赔第一案。那时相怀珠担任专案组副组长。 1997年1月,"东方电子"上市后股价持续攀高,最高价达每股60多元。在2001年,检察机关查明烟台东方电子资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隋元柏等人在1997年至2001年8月期间伪造公司业绩,指使公司财务人员炒作,将大部分股市收益用于虚增主营业务收入。相怀珠提出了整体认定的思路:刨去整个大盘的涨跌幅后,用科学的方法计算出由于虚假财会报告引起的东方电子股票市值总体缩水,认定为"重大损失"和"严重后果"。这一观点以及由此认定的结果不但得到了公安部的首肯,在随后的法定程序中也为检察机关和法院所采信。 2007年相怀珠借调至北京公安部,上任即主办"问题首富"黄光裕违规贷款案。后来黄光裕脱险,作为侦办人的相怀珠获益匪浅,并从此充当其大案线人,行走于"无间"大道。 随着郑少东和相怀珠被抓,涉及到公安系统内部的上海市公安局、北京市公安局、广东省公安厅及辽宁省公安厅也各有一名局级干部落案,这些警界要员都曾为黄光裕在洗钱、走私及获悉内部情报等方面提供过帮助。 郑少东与黄光裕、许钟民同一籍贯,而1964年出生的相怀珠和1965年出生的张玉栋来自于同一个地方,且都从事法律工作,张玉栋又是黄光裕身边主要的谋士,这两层关系网除了乡情,离不开金钱的维系。 现在可以看出,北京思峰律师事务所主任张玉栋与许钟民都是黄光裕人脉关系网的重要节点,一个串联起潮汕籍势力,一个串联起山东籍、北大系势力。 黄光裕与张玉栋的关系很铁,在国美电器海外上市过程中,黄光裕被怀疑通过张玉栋向郭京毅行贿。国美整体上市时黄光裕将持有的35%非上市国美电器股权注入上市公司不符合有关规定,后来得以顺利批准很可能与行贿有关。另外,当年国美能否以红筹股的身份在香港上市完全取决于商务部,国美想方设法对商务部相关人士多次公关,才算通过。 同国美合作过的资本运作专业人士十分认同黄光裕在业内的公关能力。在投行业内,红筹海外上市被喻为"三堂会审",即一个案子要获得商务部的审批至少需要拿到商务部综合司、外资司、条法司三家的批文。张玉栋圈子里的一个熟人曾经告诉我,"外资企业境内并购主要就是审批,审批过了什么都好操作。对于我们投行而言,和这三个部门打交道实在困难。一般情况下,在申报文件出现问题或者无法通过的情况下,就需要客户出面了。" 2004年,凭借国美电器登陆香港资本市场,黄光裕成为中国内地首富,从那以后,国美在相关部门获得批文相对之前要容易很多,很多专业投行人士有无法解决的策、条文方面的问题就会跟黄光裕团队联系,然后由他们负责公关。在黄光裕的关系网中,很多高级别的官员、资深专家都是他的好朋友。 黄光裕在2006年被有关部门调查之际,通过买通商务部有关官员,出具对他经济犯罪调查撤销的假证明。随着郭京毅窝案被揭发,黄光裕在商务部系统的保护伞也被打掉。准确地说,郭京毅被抓不是受张玉栋牵连,事实刚好相反,张玉栋是因为郭京毅被抓。 在金融系统内,黄光裕也曾编织了一张复杂的关系网,但经过2006年有关部门的一轮"外科手术",黄光裕在金融系统中最通畅的关系网已经崩溃。标志就是2006年底中国银行总行董事牛忠光被抓。不知道随着黄光裕案的深入,到底还有多少大鱼将浮出水面。 黄光裕重组中关村科技的过程中令许多"浮游生物"、"食腐动物"们大享其美味,它背后的j方势力强悍、凶猛。这里面的关键人物是原中关村掌门人段永基。段永基在中国资本界摸爬滚打多年,又兼具在京城得天独厚的优势,与柳传志齐名,是中国最早一批,也是实力最强的老一代企业家,实力相当雄厚。 2001年,段永基就曾与珠海国利、北京华经信息等企业一起竞购重庆国信,其中珠海国利实力雄厚,但其背景到底有多深难以获悉。北京华经信息也是实力雄厚的企业,它所推荐参与竞购的代表翁振杰当时是中关村科技副总经理。1997年12月至1999年9月,翁振杰在中国凯利实业有限公司工作,出任财务部副总经理、公司副总经理。 在我深入调查黄光裕案的过程中,发现有一笔神秘的靠山资金交由黄光裕运作,从中关村科技重组中套利,到什么级别才能不受限制地调动如此巨额资金?从这里也可窥见黄光裕的关系网到底有多深。 4、赌博 黄光裕全部的事业包括四个部分,但到目前为止他公开对外表露过的行业仅为家电零售、地产和金融,还有一个行业的身影始终扑朔迷离。黄光裕曾表示,他有一些"大宗交易"在进行,从1986年他涉足商业以来,这样的"大宗交易"机会就一直存在,但是这些"大宗交易"具体指什么他却并不愿透露,只表示都是一些临时性的买卖,没有一个常规性的部门来运作。 "我做企业都十几年了,认识不少朋友,总会面临一些交易的机会,有时就会有朋友找到你,问你愿不愿做某一笔交易。商者无域嘛,有钱可赚,我又做得起,为什么不做呢?"但黄光裕否认这些交易可能涉及非法。 黄光裕曾经一度涉足期货和证券市场。2003年11月,中国鹏润公司总经理李永生透露,公司以作价少于300万元购入香港证券买卖以及期货买卖牌照,并计划开设证券公司,此举也是配合母公司发展国内证券业务。尽管当时香港证券业经营情况不景气,但由于牌照作价便宜以及相信香港证券市场会好转,所以他并不担心证券业务生存空间小。本地合格机构投资者(qdii)出台后,公司的证券业务将主要针对内地个别投资者和机构性投资者。 2005年,黄光裕突然将期货公司和证券公司全部出售,国美电器为此进行了公告:鹏润期货转让价格为1610万港元,鹏润证券转让价格为3590万港元,总转让价格为5200万港元。当时对外的公开说法是,国美电器将中止一切非电器类业务。但我听到国美内部人士传言,黄光裕因为期货一下亏掉40亿元,急得头发都掉光了。 另外,黄光裕在鹏润大厦设置了洗钱套汇中心,多年来大规模洗钱及套汇上百亿元人民币,尽管黄光裕对此明确否认:"国美如果非法经营肯定活不到现在。"但是,他并不能完全摘清在这方面的嫌疑。2006年,有关部门调查黄光裕兄弟时,发现有近4亿元左右的资金被黄光裕转移到境外,而这些钱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转出去的,里面是否牵扯到洗钱,到目前为止有关部门都没有明确的结论。一个关键的因素是,黄光裕手下近百个工具公司之间大量而复杂的账目掩盖了这条洗钱的路径,因此要查处黄光裕的洗钱罪名非常有难度。 更为夸张的传闻说,黄光裕经常去澳门赌钱,2007年曾经在澳门输掉了10多个亿给何鸿燊,因为黄光裕赖账,何鸿燊一怒之下向国家高层领导反映了黄光裕的问题,导致有关部门对黄光裕采取了果断的羁押措施。但这一消息无法得到确认。 黄氏兄弟还涉嫌一些黑社会犯罪活动。无论在国美电器地盘扩张与竞争中,还是在鹏润地产拆迁过程中,均大规模地使用了黑社会手段,包括故意伤害他人身体及"仙人跳"(让姿色不错的女子勾引单身或落单的男性,将其引入房间准备"办事"之时,突然踹开房门,冲入一堆自称是女方的丈夫、兄长或是父亲的人,将男方当场抓住,并逼迫他签下巨额赔偿金,若有不从,立即拳脚相向,拿不到所谓的遮羞费誓不罢休)等方式。但黄光裕一直对此否认。不过,鹏润地产曾经动用保安和黑衣人殴打小区业主却是事实,可见黄光裕在这方面并非完全清白,而黑社会的产业链里包括哪些见不得人的资产,显然除了公权机关介入,否则难以查清。 一位香港商人称,黄光裕也曾有意进军传媒业,并曾经以150万元在香港购入一本中文月刊《红色资本家》,以图"形成自己的声音"。但黄光裕在付款后并未正式接管杂志编辑运营。而这本杂志早在2007年中就已经停刊了。 黄光裕还曾有意与贝尔斯登建立合资公司进军pe领域,当时拟定的投资金额为5亿美元,双方各出资50%。分工大致是由熟悉中国市场的鹏润投资负责项目选择,贝尔斯登则利用其融资结构设计、国际市场经验、管理团队等优势进行运作。黄光裕称基金投资将面向那些已经成熟、具有投资价值的零售企业和行业,如医药连锁、百货、电视购物等。与贝尔斯登的合作主要由黄光裕的老婆杜鹃负责。2007年,美国爆发次贷危机,贝尔斯登便出现危机,此事不了了之。 而后,黄光裕酝酿联合美国医药零售巨头沃尔格林(walgreen)投资药妆连锁门店。沃尔格林(walgreen)是年销售额422亿美元,单店年销售额850万美元,连锁门店接近5000家的医药连锁巨头。如果黄光裕果真凭借资本的力量涉足类似于药妆产业的领域,将导致各行业竞争格局发生变化。 1、国美的金矿 黄光裕虽然只有小学文化,但在老家小学老师眼中黄光裕非常聪明。从16岁进京打拼创建国美电器,直到取得后来的成功,每一个发展历程中,都显示出黄光裕的聪明。即便有许多高学历的人声称自己比黄光裕还聪明,但"胡润中国富豪排行榜"只有黄光裕荣登三届第一,而那些自诩比黄光裕更聪明的人,却在自怨自艾为别人打工,为命运蹉跎。 黄光裕厉害之处是找到了一个可以随时供其使用的"现金矿",这个可以供黄光裕长期大量免费使用的现金矿来自国美电器的供应商,这就是在业界毁誉参半的类金融模式,该模式所截留资金在国美电器财报中属于应付账款,可以灵活运用。这一发现为国美电器自身的快速扩张奠定了资金基础,也为黄光裕做大地产和其他投资业务提供了资金来源。 "这些应付账款好比免费资金,要被调去做更高收益的投资。在国美最好的时期,资金一年可以周转16次。现在销售速度下滑,周转率差远了。"国美电器一位早年的会计透露了国美资金运作秘密。 类金融模式的发展分几个阶段: 1.国美电器起步阶段,从供货商处用现金提货,包括收购被罚没的走私产品和从广东沿海贩运电器; 2.规模逐步成型阶段,向供货商申请赊销货物; 3.规模壮大之后,凭借渠道优势,制定90天的账期规范与供货商的货款结算时间。 不过,账期本来也是企业之间正常的资金结算模式,国美电器的供货商与它自身的供货商之间也存在账期,很多行业也都存在类似的拖欠货款现象,但国美电器凭借规模优势所占货款惊人,且黄光裕对此善加利用,将这部分资金投向房地产、期货和证券,创造了惊人的财富。 黄光裕能够这么操作,主要是基于他做的是流通业。在这个行业中,国美电器与消费者之间是现金结算,因此在与供货商结算之前,现金会在国美电器账面上趴着,而供货商则不具备这个条件,必须要等国美电器账期到了手中才能有现金,没有截留现金的周期。 在"供应商-国美电器-消费者"整个链条中,供应商处于弱势地位,他们向国美电器供货之后,一般3-4个月才能拿到货款,有些小的供应商结款时间可能长达6个月。 类金融模式成型后,国美电器利用供货商的资金快速扩张门店,而同时,可以截留供货商更多的现金供自己使用。因为,门店越多,意味着供货商供应的产品越多,而国美电器的销售总量越大,获得的销售收入越多,账面上的现金也就越多;获得的现金越多,国美电器就可以开更多的门店。由此循环往复,国美电器依靠供货商资金规模越做越大。 要想让这个系统循环流畅,必须保证销售畅通,而低价就成为国美电器保持商品销售通畅的关键。 低价快速销售商品给国美电器带来庞大的现金流。从2004-2007年,国美电器应付账款快速增长。 国美电器应付账款2004-2007年数据 同一时期,国美电器门店数量也在急速地扩张中,而门店网络已经延伸到二级城市。 国美电器门店数量2004-2007年数据 国美电器门店数量分布表(截至2007年12月31日) 区域 旗舰店 标准店(超市店) 专业店 合计 北京 7 49 1 57 上海 10 43 6 59 天津 6 25 2 33 成都 2 55 0 57 重庆 3 2 10 24 西安 1 19 23 43 沈阳 3 17 0 20 青岛 2 17 0 19 济南 2 15 0 17 深圳 3 53 1 57 广州 2 82 4 88 武汉 1 20 0 21 昆明 3 12 1 16 福州 2 38 2 42 厦门 1 25 0 26 杭州 2 11 1 14 河南 1 27 0 28 宁波 1 7 0 8 南京 1 21 0 22 无锡 2 5 0 7 常州 1 9 0 10 苏州 1 14 0 15 合肥 0 12 0 12 徐州 1 9 0 10 唐山 0 9 0 9 兰州 2 7 0 9 温州 1 2 0 3 合计 61 624 41 726 与此同时,国美电器的供应商则陷入越来越严峻的发展困境,通过国美卖的产品越多则越亏钱。更让供货商和公众对黄光裕不满和嫉妒的是,黄光裕可以用别人的钱将公司做得如此之大,同时还可以凌驾于供货商之上。 黄光裕性格中的狂傲不驯注定要使其走向极端。 国美电器现金及现金等价物2004-2007年数据 得了别人便宜之后的黄光裕到处招摇吹嘘他通过这种模式可以获得多少资金,无疑招致更多人对他的愤懑。 "巨大的现金就在我这儿,谁也说不清它是谁的,如果不加以利用,岂不是一种机械的经商头脑?"黄光裕曾洋洋得意地说,"我能提供大规模的短期融资,不过一定要限定在3个月之内,超过3个月就不行了。"意思是,这些钱不但国美电器可以用,而且就算用不掉还可以拿出来放贷。 格林柯尔系顾雏军前车之鉴不远,黄光裕大有步其后尘的架势。 顾雏军也曾采取过类金融循环压榨上游供应商,从而遭到厂商一致讨伐,最终身陷囹圄。他掌控下的科龙电器(000921.sz)通过采用电子采购、联合采购等诸多手段压低了进货价格,而且拖欠货款,以此截留资金自用。 由此可见,黄光裕和顾雏军似乎都有点"聪明反被聪明误"。苏宁电器也曾采取类金融模式占用供应商的货款,可苏宁电器维护供应商的关系更加温和,且张近东给人感觉更像文化人,没有黄光裕的霸气,使苏宁电器免于成为众矢之的。 国美电器和苏宁电器给人是截然相反的两种感觉。国美传达的信息是凶狠、霸道,而苏宁传达的是亲和力。这种亲和力包括对政府、供应商、媒体、大众和员工。 张近东是全国工商联副主席,与政府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而黄光裕桀骜不驯的性格与政府人员的办事作风格格不入;但凡有供应商的高层访问苏宁,张近东必亲自接待,而国美电器顶多是陈晓接待,黄光裕基本不出面;逢年过节,张近东必会给所有认识的媒体朋友发祝福短信,而媒体现在已很难见到黄光裕;苏宁电器请了潘伟柏、孙俪做形象代言人,阳光、亲和,而国美电器仍然只是传达价格屠夫的信息;张近东将股份分给对企业有帮助的员工,将企业公众化,而黄光裕和家族成员独占国美电器股份。 因此,同样采用类金融模式压榨供应商的国美电器和苏宁电器会招致不同眼光,国美成为众矢之的,而苏宁电器成为大家的乖宝宝。社会主流人群基本都说苏宁好话。 在家电连锁企业的盘剥下,家电厂家的发展一直举步维艰。于是,格力电器退出国美电器的销售渠道,建立股份制的地方销售公司;tcl集团投资2亿元人民币开辟新途,打造幸福树电器连锁有限公司,以避免国美电器等零售商的盘剥;长虹电器也开始专注于自己的3c专卖店的建设。 黄光裕类金融模式2006年开始面临压力。这一年的10月18日,商务部、发改委、公安部、国税总局和工商总局联合颁布了《零售商供应商公平交易管理办法》,就零售商在存货风险承担、通道费收取和付款期限三方面作了原则性的规定,以此来约束和规范厂商关系。《办法》第十四条规定:"零售商与供应商按商品的属性在合同中明确约定货款支付的期限,但约定的支付期限最长不超过收货后60天。" 另外,2006年开始,银行要求国美电器提供比例高达61.71%的应付票据保证金并附加第三方担保,国美因此需要大量的保证金来进行票据承兑,资金压力大增,严重影响了国美的类金融循环的资金使用效率。 除现款外,国美对厂家的货款支付方式,一般采用账期和承兑汇票。账期的周期一般为1个月左右,承兑汇票期限一般是3个月左右(即国美在拿到厂家货物时,支付给对方承兑汇票,厂家3个月后就可以在银行取出现金)。银行为国美担保,国美对银行支付一定比例的保证金,大约为20%。越开店,银行承兑汇票就越多,压下的厂家货款就越多。有人曾推测,国美的账上怎么也趴着30亿-40亿元的现金。如果银行提高国美的保证金比率,势必影响国美的资金周转总量和效率。 国美电器2005年收入为179.59亿元,2004年4-12月为97.16亿元,也就是说,收入的增幅不足1倍,而已抵押存款则增长了2.48倍,增加了22.31亿元。2005年末,国美电器的货币资金(包括已抵押存款、现金及现金等价物)达到42.12亿元,占总资产的比例的44.97%。 根据会计报表附注,已抵押存款为就应付票据抵押的定期存款,也就是为开具银行承兑汇票存入的保证金。2005年末,国美电器应付票据和应付账款余额为68.05亿元,保证金为31.33亿元。根据现金流量表,2005年末,国美电器应付票据和应付账款比上年末增加了36.17亿元,而保证金增加了22.32亿元,也就是说,即使应付账款没有增加,公司为新增加的应付票据也存入了61.71%的保证金。 国美电器在银行的信用评级并不高。以中国工商银行为例,该行规定:"办理银行承兑汇票业务,应按照客户信用等级收取保证金。aa级(含)以上客户可免收保证金;aa-级客户收取汇票金额10%(含)以上的保证金;a+、a级客户收取汇票金额30%(含)以上的保证金;a-级客户收取汇票金额50%(含)以上的保证金;bbb级(含)以下客户收取100%的保证金。aa-级(含)以下、a-级(含)以上客户按规定比例缴存保证金以后的差额部分应当提供足额有效的担保(抵押、质押或保证)……但对现金流量充足、稳定,对我行综合贡献度大,无不良信用记录的客户,经一级(直属)分行批准,可免除保证金之外差额部分的担保。" 2008年11月,黄光裕被抓后,为了争取供应商的持续支持,12月以来国美电器在与供应商的货款结算中一直存在的拖欠情况部分得到了解决。以往国美电器的货款账期一般在90天,现在正常账期基本都能结算,而以往这些只有海尔、西门子、三星等个别企业享受到的待遇,现在大多数企业都能享受到。"黄光裕事件"后,家电业内对未来电器连锁商业模式的走向猜测很多,甚至有人预测其"先货后款"的模式可能会逐步过渡到"先款后货"的模式。果真如此的话,黄光裕背后庞大的资本运作版图将面临资金枯竭的危险。 2、拖垮建筑商 黄光裕将国美电器产生的现金流挪用到地产领域,但主要是用于土地拍卖,他并不会将钱投入到实际的建筑过程中。家电零售业的类金融模式,黄光裕在房地产项目也有类似的玩法。在家电零售领域里,国美电器截留现金,而在房产开发过程中,黄光裕要求建筑商垫付房产开发资金,他自己实际要投入的钱并不多。从拿地、发包工程、销售楼花、业主入住整个流程中,实际需要房地产开发商投入的资金仅为拿地部分,其余部分资金可以通过银行贷款和让建筑承包商垫资获得。开发商只需要支付承包商一部分定金,在楼盘封顶之后,通过销售楼花回笼资金,再偿还银行贷款和建筑商剩余部分工程款即可。如果开发商手里需要资金开发下一个项目,则可以长时间拖欠工程款。 有地产业内人士说,开发商在拿地的时候,可以分期付款,假定某块地地价为10个亿,开发商可以和政府谈土地出让款的支付方式。比如,政府可能会要求他先支付2亿元,剩下拍卖款缓付,或者,可以将地块分成5块,这个地块的2亿元付了之后,就可以办土地开发许可证等证件了,办完之后,可以去银行做抵押,可能会贷来1个亿,加上开发商的自有资金,就可以进入建楼阶段。 黄光裕开发房地产的过程中,融资的方式可以有很多。 在银行收紧对房地产开发商的信贷时,开发商可以通过高利贷借钱、利用信息不对称赚中介费、吸引跨行业投资、向外资投行融资等多种方式实现融资和退出。其中,高利贷借钱是指开发商拍得土地以后,找民间借贷人以高额的月利率获取过桥借款(通常指公司股东为履行出资义务从第三人处取得借款,股东将借入资金交付公司并取得公司股权后,再将公司资金直接或间接地归还给第三人,用以抵销股东对出借人的欠款。形式是:公司股东在设立公司借款注册,公司成立时,公司股东将公司注册资本金抽出,返还给借款人),用以支付土地出让金,或者股权转让金。获取土地使用证后,向银行申请贷款,用以偿还之前的过桥借款。如果银行不同意贷款,开发商就会继续向民间借贷者借贷。利用信息不对称赚中介费是指,开发商往往利用信息不对称,先付股权转让或者土地拍卖的订金,而后再将项目整体转让给其他开发商,从而赚取较高溢价。吸引跨行业投资是指。通过出让项目公司的股权来吸引其他行业公司进入房地产领域。向外资投到融资是指,与外资投行签订融资协议,许诺外资高额的回报率获得投资。 即便有一些必须要支付的钱,黄光裕也会想尽一切办法拖延。 按照现在房地产市场的规定,土地出让款是必须要交的,只有缴纳了土地出让款之后,才能拿到土地使用证。但黄光裕要求手下人尽可能拖延缴纳土地保证金和出让款,尽管最终还是会足额缴纳,但是利用这个"拖延"可以让他有更为充裕的时间盘活手中的资金。 黄光裕的不合理要求有的时候让办事人员十分为难,但如果向他反映有困难,黄光裕会立刻斥责手下人:"花钱请你们连这点事都办不好,请你们有什么用?"在黄光裕的压力下,他的手下人也只能通过一切可能的办法拖延各种付款。 前期项目融资到位之后,正式进入开发阶段,这时候,开发商可以通过让建筑承包商垫资来完成项目开发,以此缓解自己的资金压力。许多房地产项目,开发商只投入20%-40%的资金,总承包单位、分包单位、钢材商、水泥商,工程建设的整个产业链承担了其余60%-80%的开发成本。尽管有规定要求开发商自有资金必须达到35%以上,但事实上,很多开发商都做不到。一些开发商甚至让建筑公司从打地基开始,一直垫资到预售许可阶段。 在房地产开发方面,黄光裕大量采取了以上方式,鹏润系地产公司拖欠了大量的土地款、工程款,这就意味着黄光裕实际投入地产项目的钱并不是很多,他主要是通过让建筑商垫钱来实现自己房地产业务的不断扩张。 2009年春节前,中建八局上百名工人聚集在鹏润大厦门口,要求发放工资。这是因为黄光裕被抓进去了,所以才会发生上门讨债的事,如果他安然无恙,这些工人奈何不了他。 这些建筑承包商为什么肯垫资?一方面,这是建筑行业的潜规则,只有能垫资才能获得承包项目;另一方面,承包商是被黄光裕首富的名头给唬住了,认为几个亿对首富来说不成问题。 虽然黄光裕表面上说胡润的富豪排行榜是杀猪榜,但其实他内心非常在乎首富的称号,因为这个称号能给他的投资带来增值。有一些人在与他合作的过程中都抱着类似的心态,认为黄光裕在资金上不可能有问题,因此会放心大胆地和他合作,殊不知,黄光裕实际上早就算计好了,等到合作对象发现时已经晚了。 楼盘封顶之后,开发商通过销售回笼资金偿还银行贷款,支付建筑承包商的工程款。但如果销售形势不好,或者银行收紧房贷,那么开发商的资金链就有可能面临断裂。这时,有的开发商会铤而走险采取假按揭的方式来骗取银行贷款,前文所述黄光裕从中国银行骗贷就属于此类。 骗贷又称假按揭,具体流程为:当开发商没钱时,就叫亲戚朋友或者员工买他的房,其实这些人不想买,但迫于压力也就买了,开发商给他们掏20%的首付,他们不用掏钱,只需以他们的名义从银行贷款,这样银行就会把剩余的80%给开发商,开发商就有钱了。房子名义产权属于买房人,别的人看上了这间房子,就可以以二手房的方式成交。 假按揭不仅给房地产交易市场造成了虚假繁荣,还对银行信贷安全造成潜在威协。假按揭这种贷款模式只有开发商和银行工作人员串通才能实现,这又造成了银行系统腐败滋生。业内人士称,假按揭其实是可以看出来的,因为从时间上看,一个楼盘在较短时间内成交量突然不正常地上涨、楼盘销售频次加快、买房人之间关系密切,这些无疑都会成为银行放贷员重点关注的方向。黄光裕2006年因为假按揭受调查,最终依靠保护伞庇护获释。 房地产开发商的资金永远都不够用,在上一个楼盘销售完毕之后,他们会用手中的销售余款再去拍卖其他的地块,然后周而复始建设下一个项目。有的时候,一些激进的房地产开发商会以2-3个项目回笼的资金推动6-7个项目的进行,因此,一旦面临类似于2008年这样的金融危机,这些房地产企业就都会因扛不住而倒下。黄光裕1996年进军房地产行业之后,短短数年间,组建多达6家房地产公司,根据黄光裕重组中关村时披露的信息,鹏润系地产总资产规模在180亿元左右,其中还有多块资产未准备纳入上市平台。 上帝欲使人灭亡,必先使其疯狂。 黄光裕的野心随着事业规模的扩大而越来越膨胀。对于国美电器开店速度和房地产开发速度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黄光裕的资金窟窿开始出现,像宇宙中的黑洞吞噬着周围一切的星体,在离心力加速中,这些星体将粉身碎骨,黄光裕和他的事业注定将被黑洞吞噬。 从2004年9月底起的4年左右时间里,黄光裕抛售国美电器股份套现6次之多,最后一次套现是在2008年9月21日,黄光裕以每股13.74港元出售了1.7亿股股份,套现23.36亿港元。在"2008胡润套现富豪榜"上,黄光裕的历年套现总额由2007年榜上的93亿元上升到2008年榜上的135亿元,再次成为手头现金最多的企业家。 3、"洗钱"的前世今生 潮汕地区历来是地下钱庄洗钱活动最为猖獗的地方。 黄光裕通过地下钱庄频繁地在境内外洗钱,将他从香港资本市场上大量套现的钱洗进内地市场,打入不同的公司账户和个人账户内,供其投资资本市场、房地产和收购家电零售企业,或将内地通过非法手段获取的钱洗到境外漂白。 洗钱一词最早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美国芝加哥黑手党的一个金融专家购买了一台投币式洗衣机,开了一个洗衣店。然后,在每天晚上计算当天的洗衣收入时,他就把其他非法所得的赃款加入其中,再向税务申报纳税,扣去应缴的税款,剩下的非法得来的钱财就成了他的合法收入。 狭义的洗钱是指为了掩盖犯罪收入的真实来源和存在,通过各种手段使其合法化的过程。这些犯罪活动主要包括贩毒、走私、诈骗、贪污、贿赂、逃税等。 广义的洗钱除了狭义的洗钱含义外,还包括:1.把合法资金洗成黑钱用于非法用途,即把白钱洗黑,如把银行贷款通过洗钱而用于走私;2.把一种合法的资金洗成另一种表面也合法的资金,以达到占用的目的,即把白钱洗白,如把国有资产通过洗钱转移到个人帐户;3.通过洗钱让合法收入逃避监管,如外资企业把合法收入通过洗钱转移到境外。 洗钱是指通过金融或其他机构将非法所得转变为"合法财产"的过程,即通过合法的活动或建设将违法获得的收入隐藏、伪装或投资。这已成为犯罪集团生存发展的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一方面,通过洗钱,掩盖了其犯罪活动踪迹,得以"正当地享受"犯罪所得;另一方面,洗钱为犯罪集团介入合法企业提供了资金,使其能够以"合法掩护非法",不断扩大犯罪势力。 洗钱的客体即黑钱,包括贩毒、走私、贩卖军火、诈骗、盗窃、抢劫、贪污、偷税漏税等犯罪所产生的收入。洗钱通常分三步:1.存款,即将非法所得的现金存入银行;2.通过一系列复杂而繁琐的交易;如银行转账、现金与证券的交易、跨国资金的转移等,掩盖金钱的真实来源,使其合法化;3.将资金以合法形式回到罪犯手中。另外,洗钱还有其他多种途径,如购买地产、珠宝、古玩等,过后再变换成现金或其他金融资产。 "中国特色"的洗钱方式有这样几种:一是先捞钱后洗钱,即公职人员大量贪污、受贿后,辞职下海办公司或炒股,用新身份来解释他不正常的暴富;二是边捞钱边洗钱,即搞"一家两制",自己在台上利用权力捞钱,亲属则利用"下海"身份掩盖黑钱来源,三是连捞钱带洗钱,即政府官员或国企老总创办私人企业、代理人企业(企业表面上是别人的,但大权由自己控制),既可通过经济往来把黑钱转移到这些企业的账户上,又可通过正常的纳税经营再赚一笔。 此外,还有一种跨国洗钱,即利用国内外市场日益密切的联系,设法把黑钱转移出去,或者在境外收取赃款并洗白。虽然国内腐败分子的国际洗钱活动还未形成规模,但在国际洗钱中已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某些领导干部已开始在国外打基础,把子女、资金都弄出去。现在的国外中国留学生中出现了一种"留学贵族",他们大多不是国内"大款"的子弟,但刚到海外,银行存款户头上就有大笔进项。当发达国家的中产阶级还要分期付款买房时,这些留学生已在当地富人区购买住宅,而且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美元的住宅一次付清。 转移非法所得是把贪污、受贿、寻租等所获得的资金,以及侵吞的国有资产和从事走私、贩私、诈骗、偷漏税所攫取的巨额财富化公为私。由于我国处于体制转轨时期,国有和集体企业激励、约束和内部监控机制不健全,境内母公司通过各种方式向境外子公司或外商转移资产、利润,使少数人在境外获得了更大的公有资产支配权,或者直接化公为私。 洗黑钱主要有三种方式:第一种是与境外签订合同购货汇钱出去,这时通常得境内外互相配合做假单证;第二种是通过地下钱庄把钱汇出;第三种是分散投资化整为零。 现在潮汕地区走私积蓄的黑钱多数通过地下钱庄来洗。原因有两个:第一,通过地下钱庄洗黑钱成本非常低,以港币为例,假如银行的兑换牌价是1.08,地下钱庄的牌价基本上只有1.10;第二,潮汕地区海外华侨多,黑钱到了境外经常以亲友馈赠的方式流回来。 地下钱庄洗钱流程图 事实上,地下钱庄为走私犯罪分子洗黑钱已经成为公开的秘密,不单是潮汕地区,福建、浙江一带同样如此。有关材料显示,在厦门"远华走私案"中,赖昌星的收入就是大量通过地下钱庄流入境外。1996-1998年,"远华走私"收入中的120亿元人民币,就是由财务主管庄建群派人开车押运到广州一个化名黄河的人家中的地下钱庄,再由黄河通知香港合伙人支付外汇给远华公司在香港的机构。据有关部门估计,国内每年通过地下钱庄"洗白"的黑钱金额高达2000亿元之巨。 洗黑钱的黑道术语称做"打数"。当境内"客户"有人要用大量人民币现金或汇票换取港币或美金在香港提取时,就将人民币现金和汇票直接交给地下钱庄或存入其指定账户,地下钱庄按当日外汇黑市价算出应支付的港币或美金数量并通知其在香港的合伙人,香港合伙人则从香港的银行账户中支付外汇到客户指定的账号。反之亦然。 当境内收入的人民币大大超过支出时,地下钱庄再通过"专业户"换汇汇给香港合伙人。这些"专业户"的外汇来源主要是用假进口合同、报关单进行骗汇获取。不过这种手法已经明显落后。现在潮汕的地下钱庄通常拥有自己的公司,他们通过与境外公司反复对敲业务,完全可以平衡收支。一批手表在汕头和香港之间转了27次,1万只手表就变成了27万只。 有需求就有市场,汕头地下钱庄几年前与骗税分子协同作案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地下钱庄在骗税案的疯狂进行中得到了急剧地膨胀发展,在接二连三为骗税分子洗黑钱的过程中,一些钱庄的办事员甚至遍布潮汕各个乡镇。 汕头第一批被判处死刑的骗税分子黄文龙亲口讲述了他骗取出口退税的"发财经":"我先是设立大兴公司获得进出口权,接着成立8家供货企业,专门虚开增值税发票。我又找到一个叫许樵理的人买到报关单,再让住在香港的同乡陈钦城汇来外汇,最后向税务机关预缴部分税款取得-专用税票。此后,我就可以去领取出口退税的款项。在取得退税款后,将现钞通过地下钱庄购买外汇,支付给陈钦城做下一次的-出口收汇-,开始另一个循环。" 就是用这种手法,黄文龙在一年时间里骗取出口退税款2100多万元。 据了解,潮阳、普宁两地从事骗取出口退税的100多个犯罪团伙,仅从1999年至2000年6月,就虚开增值税发票323亿元,涉嫌偷骗税近42亿元。这中间地下钱庄帮了多少忙,可想而知。 香港廉政公署破获洗钱大案的有关资料显示,洗黑钱集团为了避免在银行的转换金额受到香港法例监管,设法贿赂了其开户行——宝生银行尖沙咀分行的一名高级经理,让他把所有黑钱以一般转账而非汇兑的形式处理。在该经理的协助下,这些"黑钱"被分别转到不同的银行户口,再转汇给香港和海外的有关银行账户。 宝生银行所属的中银集团发现该行内部有人涉嫌贪污后,主动向廉署举报。廉署在调查中发现,"远华走私案"主犯赖昌星就是其中一名主要客户。另外,一些在内地投资的港商也都利用这个犯罪集团洗黑钱,实现资本外逃。据悉,这个集团运作已至少5年,每天与广东及福建等地的现金往来高达5000万元。 4、暗黑势力助阵洗钱 黄光裕的洗钱行为与德隆的唐万新如出一辙。 2006年,唐万新在对公安机关的供述材料中详细交代了"德隆洗钱"的过程。首先在海外设立大量的走账壳公司,这些壳公司主要有沙摩商等德隆设在欧国的壳公司,通过欧美的律师事务所在几大免税岛上注册的壳公司,香港嘉德信、香港耀尊公司、香港万禾公司以及香港建升公司等德隆设在香港的空壳公司,深圳市嘉德信投资咨询有限公司,主要与深圳地下钱庄换汇的壳公司。由此,唐万新精心设计的资金转移路线骤然清晰:德隆先把人民币资金通过深圳嘉德信等壳公司与深圳地下钱庄换汇,然后再将外汇通过香港嘉德信、香港耀尊公司等壳公司"走账",最终转移到美国、欧洲等地。公安机关估计大概有10亿美元被唐万新洗到了海外。 在德隆系洗钱链条中,有几个关键人物:唐万新、唐万川、张业光、王志松、邵辉、富庶、杨利、唐万新的老婆等人。他们将洗白的钱打入各个壳公司账号转出去,甚至将钱打入境外的私人账户中。 除了通过地下钱庄洗钱,虚构海外并购需求"合法"地将外汇转往国外也是德隆的手段之一。 根据德隆系老三股的公开资料,合金投资在2000年4月曾经收购美国murray(美瑞)集团,该项购并金额高达8000万美元,德隆曾将该项目吹嘘为"中国传统制造业在海外的最大购并项目";湘火炬在更早的时候曾收购mat,收购资金3000万美元。此外,德隆在2002年收购德国hutex公司,花费300多万美元;在2003年曾打算收购全球三大支线飞机制造商之一的德国仙童多尼尔公司,但最后却不了了之,近400万美元的外汇投资也没转回国内。 这些海外收购项目所需的外汇资金总计在1.2亿美元左右。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被吹捧为"中国传统制造业在海外的最大购并项目"的合金公司收购美国murray(美瑞)集团,最终成为"竹篮打水一场空"的闹剧。合金的最终公告显示:murray(美瑞)集团早在2005年9月30日就已正式执行破产清算计划。 没有人知道这些汇往美国的外汇现在何处。 黄光裕的洗钱过程与德隆系极其类似。鹏润系在境内外注册了上百家壳公司用于公司间的倒账,而他老婆杜鹃则常年坐镇香港,名义上是负责国美在香港和海外业务拓展和投资活动,但事实上,杜鹃与港澳一些大的赌博公司老板保持着良好的关系,包括黄光裕出事之后被抓的号称"公海赌王"的连超。根据内地公安机关公布的资料,通过赌博公司洗钱是很多人常用的洗钱方式。 杜鹃资深的银行工作背景,对于公司财务和银行间业务办理极其精通,而这两点经验在黄光裕洗钱过程中至关重要。 国美电器财务老总周亚飞是洗钱链条上另一个重要人物,国美平台上的钱进进出出必须通过他的安排。周亚飞的任务是为进出账户的每一笔钱找到合适的理由。 周亚飞与黄光裕同时被抓,"公海赌王"连超在2008年底被抓,杜鹃也随之被抓,黄光裕洗钱链条上的核心成员全被端起。但现在专案组还没有详细公布黄光裕洗钱的全过程,以及集团内部还有哪些人参与到洗钱过程中。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在黄光裕的洗钱链条中,动用的人和关系肯定不止这些。在国美电器之外,黄光裕还有鹏润投资、鹏泰投资等公司组成的另外一套财务班底,周亚飞和杜鹃是不是资金总调度人? 像德隆和国美这样的庞然大物,子子孙孙的公司到底有多少,估计连唐万新和黄光裕自己都不知道,在他们的内部结构中,由资产管理部专门负责调配体系内各个公司间的资金,包括从哪些公司账号调配资金、各调配多少资金、在哪些公司账号间互相走账才可以为资金流转找到合理的接口。 根据我对一些目前还没有暴露出来的隐型资本大鳄的了解,在他们的体系内,资产管理部这样的核心部门一般都由老板绝对核心的亲信掌管。资产管理部在内部还会分成两个部门。一个部门专门管资金进账,他们会有庞大的团队去和各个国有银行、城商银行去谈贷款事宜,并且会按照一定的资产配比,将体系内的各个公司资产打包向银行做抵押贷款;另外一个部门是专门管体系内各个公司的用款申请,比如像德隆这样的企业,它下面的子孙公司如果有资金需求,就要向它资产管理部的放款负责人申请,负责人根据收到的申请,将体系内符合条件的资金放给申请企业使用。如此循环往复,这些资本大鳄体系内的钱进进出出,形成一条稳定的内部资金循环系统。这个系统运作的每一个环节都必须精准,如果有某个环节掉了链子,将导致整个体系的崩塌。德隆系最终就是因为资金链断裂而覆灭的。 弄清楚资本大鳄的内部资金运作模式,就比较容易理解他们的洗钱活动。 根据目前有关部门披露的洗钱手段,大致可以分为六类:1.古董买卖;2.寿险交易;3.海外投资;4.地下钱庄;5.各类赌场;6.证券洗钱。 德隆主要是通过海外投资和地下钱庄洗钱,而黄光裕可能采用了海外投资、地下钱庄、各类赌场和证券洗钱。可见黄光裕洗钱的模式较德隆更复杂。 黄光裕与唐万新的洗钱方式 古董 买卖 寿险 交易 海外 投资 地下 钱庄 各类 赌场 证券 洗钱 黄光裕 有 有 有 有 唐万新 有 有 古董买卖的洗钱手法是:买40只明代的花瓶,每个5000美元,把这些藏品分别存放在12家拍卖行,最好分布在12个不同的城市,然后把它们都拿出来拍卖,卖给出价最高的人,或是派最亲近的人去拍卖行把它买回来。 交易时一般都是用支票付款,所以,当某"买家"拍下一只花瓶,给拍卖行5500美元(拍卖价加上支付给拍卖行的10%的手续费)现金时,拍卖行会给"买家"一张4500美元(拍卖价减去向"买家"收取的10%的手续费)的支票。 这些费用作为洗钱的开支完全可以被一笔勾销,而且,这个花瓶还可以再次拍卖。当然,做这档生意的前提是,你多少得有点没落贵族的做派。 寿险交易洗钱是保险洗钱最集中的领域,尤其是在团体寿险中,通过长险短做(投保者一次缴清保费购买高额长期寿险,保险合同成立后不久即行退保,按保单现值拿回资金。保险公司视与退保人的协议,或将退保金注入退保人指定账户,或直接现金退保;若同时购买多份保单,则一次性可洗白大量黑钱)、趸交即领(一次性交清保费,马上就可以领到钱)、团险个做(投保者以单位团体名义用支票购买保单,将巨额资金暗自分散到员工名下,然后以"现金退保"的方式洗钱。多数情况下,普通员工对单位集体购买的长险和团险并不知情,很多时候钱就直接进了"内部人"或高管的腰包)等不正常的投保、退保方式,达到将集体、国家的公款转入单位"小金库",化为个人私款或逃避纳税。 投保时的名目不外乎"为职工谋福利"、"合理避税"。将一部分通过正常财务途径无法转化为个人收入,或直接发放须缴纳高额个人所得税的资金,通过为其职工投保寿险,然后退保取得退保金这种途径,化公为私或逃避纳税。 有的保险公司明知某些企业投保目的不纯,仍积极地促成这类保单,有些业务员甚至以此为诱饵,为业务对象出谋划策,主动提供洗钱方便。他们多拉了业务,多拿了费用,而"以业绩论英雄"的保险公司则在短期内完成了任务指标。 地下钱庄的洗钱手法:2002年"汕头许鹏展地下钱庄案"至今令人记忆犹新。许鹏展的主要"资产"是许鹏展以汕头市金园区新兴鸿展农副产品商行等20多个空壳公司名义在几个银行开设的20多个账户。在一个设施再普通不过的写字间,许鹏展的日常业务为造假财务报表、虚报营业额和利润,却在没有任何营业活动和收入的情况下,不断缴纳各种税收和保险。由于钱庄资金往来量巨大,许鹏展需要频繁地更换账户。每换几个新账户,他就逐步从老账户里把资金转到新账户上来。 目前,广东、福建、浙江一带的地下钱庄一般与香港的找换店连为一体,采用在境内用人民币交割,境外用外汇交割的形式,不发生资金外逃的物理过程。地下钱庄之间也经常互相拆借,组成一个相互勾联的体系。 用地下钱庄洗钱的"好处"有两个,一是成本非常低,以港币为例,假如银行的兑换牌价是1.08,地下钱庄的牌价基本上只有1.10;第二,黑钱到了境外可以经常以亲友馈赠的方式流回来。 各类赌场的洗钱手法:厦门市原副市长蓝甫在"远华案"中落入法网。问起蓝甫的不明财产和他在境外违纪参赌的情况,他大言不惭地称,几年之内,他通过赌博赚到的钱多达65万美元33万元港币。蓝甫的谎言被一些已经到案、曾经陪同他参赌的人戳穿,因为蓝甫参赌每次几乎都铩羽而归。但是他拿着1000万的筹码进场,输掉100万后离场,要求赌场把剩下的900万打进他的账户。这就为将来可能的追查设置了障碍。人们注意到这些人在不停地输钱,但相对于标准洗钱模式中的大量损耗,赌场洗钱风险常常被认为是可以接受的。 赌场是最传统的洗钱场所。早期黑手党的毒品买卖大都是现金交易,钱上通常沾有白粉,一旦被警察抓住就难以脱罪。黑手党成员便携带现金去赌场换成筹码,一旦输掉差不多30%的钱,就把剩下的筹码换回现金,顺理成章地把赃钱变成"干净"的收入。在世界经济不景气的今天,来自亚洲的赌客是唯一呈增长趋势的客户群。与现实生活中的赌场相比,网上赌场已经成为洗钱天堂。赌博网站总部大多设在有"逃税天堂"之称的加勒比地区,许多网站根本没有受到政府部门的监管,也不遵守国际赌场的游戏规则,它们甚至不会查问客户的身份资料。许多犯罪集团把钱款打进在这些赌博网站开设的账户后,一般先象征性地赌上一两次,然后马上通知网站说"我不想再玩了",要求网站把自己户头里的钱以网站的名义开出一张支票退回来。于是,一笔笔数额巨大的"黑钱"便轻而易举地"洗白"了。初步估算,每年通过数百个赌博网站清洗的"黑钱"数额大约在6000亿-15000亿美元之间。 此外还有证券洗钱、海外投资洗钱等。 5、壳公司起底 黄光裕拥有上百家壳公司,之前通过各种公告浮出水面的工具公司数量就达到十多家。设立壳公司用来分拆账、并购、特殊交易都是业内常用的操作手法。 1997年7月,黄光裕退居幕后,成立鹏润投资,一个庞大的资本帝国正式奠基。 当时黄光裕有三家公司,一是自己100%控股的国美电器,二是自己100%控股的鹏润投资,三是1996年注册成立的鹏润地产。到2000年黄光裕准备登陆香港资本市场时,其旗下到底有多少资产和公司他自己都不清楚了。 在与自己的潮汕老乡詹培忠联手冲击香港"借壳上市"前,黄光裕把对自己分散在全国各地的资产彻底进行梳理的任务交给了2001年初加盟鹏润投资担任资本项目助理的26岁的李松波身上。 当时,黄光裕旗下的大部分公司都是以自然人名义出资的,这包括分布在各地的国美电器子公司,从法律角度讲,各个公司之间并没有任何直接的关系。 李松波拿出的资产整合方案的核心是,按行业分类把各个子公司的资产进行评估,然后把黄光裕在各个子公司拥有的股权作为出资,直接认购母公司新增注册资本,并组建企业集团公司。通过这种模式,同时实现了理顺股权关系、将产业合理分类、子公司资产价值合理体现等多个目的,进而组建控股国美电器和鹏润地产两大产业,最终控制人为黄光裕100%控股的鹏润投资。 鹏泰投资公司2001年5月在北京市通州区注册成立。北京市工商信息查询系统的信息显示,黄光裕控股80%,北京国美电器控股20%。 鹏泰投资和鹏润投资互为股东,其中鹏润投资的法人代表为黄俊烈(黄光裕原名),注册资本为27000万元,其股东是鹏泰投资(持有17.41%股权)和黄光裕(持有82.59%股权)。 在2000年之前黄光裕旗下的公司都是各地的国美分公司,但是2000年之后随着两大投资公司的成立,黄光裕的资产开始了快速扩张,在很短的时间内发展到20多家,这中间包括一些为资本运作设立的离岸公司、咨询公司,但公司的主体依然是鹏润投资、国美电器和鹏润地产。上述在国美电器的"繁殖"中出现的公司,均为黄光裕为推动国美电器上市或并购而设立。 在地产项目扩张的同时,国美电器除了自身开店外,也开始瞄准了对各地电器连锁的收购。在对永乐、大中、三联的收购过程中,一些低调的咨询公司开始发挥作用。 2007年12月,国美电器通过第三方战圣投资(由刘春林出资650万元,自然人韩月军出资350万元)受让北京大中电器100%股权,股权受让总价款为人民币36亿元,其资金来源于天津国美商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的委托贷款。天津国美商业咨询是国美电器控股的公司,有消息人士说这家战圣投资的实际控制人就是黄光裕。 在2008年2月第一次竞拍三联商社股权的过程中,黄光裕旗下的工具公司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第一次代表国美竞拍的山东龙脊岛建设,被国美旗下的"孙公司"济南万盛源收购。济南万盛源两个股东为济南国美电器有限公司和北京万盛源人力资源管理顾问有限公司,分别持有济南万盛源80%和20%的股权。 可查证的资料显示,济南国美为国美电器全资子公司,法定代表人为黄光裕的妹妹黄秀虹;北京万盛源的法定代表人为魏秋立,她的另一个身份是国美电器副总裁。 黄光裕在境内的公司注册地几乎都在北京通州。在他出事前,这类公司的注册仍在继续。 经过调查发现,今年6月24日,在通州通胡大街11号,就诞生了5家咨询公司,这些法人独资公司都是以黄光裕为法人代表。这天开始的约两个月时间里,同样的地址下至少注册了9家公司,累计注册资金达到1.45亿元。 此后两个月内,以黄光裕为法定代表人,在通胡大街11号1号楼注册的公司陆续有北京国美咨询有限公司、国美恒信咨询有限公司、国美通讯设备有限公司、国美通讯产品连锁有限公司。这中间除了为将国美通讯业务单独运作并酝酿上市,以及并购其他通讯连锁的两家公司外,其他的7家都是充当资金周转的工具。 与北京市通州区潞城镇通胡大街11号1号楼同日成立的5家公司是北京盈丰聚源咨询有限公司、北京益格源泉咨询有限公司、北京英格润美咨询有限公司、北京亿合富君咨询有限公司、北京汇达智丰咨询有限公司。前两家注册资金均为1000万元,后三家注册资金均为500万元。这些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负责人)均为黄光裕,累计注册资金3500万元。 注册咨询有限公司是设立壳公司最常见的方式,主要用于并购、特殊交易等。咨询有限公司注册手续最简单,对于业务没有太多限制,对人员场地、资质、信用均没有特殊要求,后期如果有变化,也很方便变更。 通过北京市工商信息查询系统了解到,上述5家公司均为法人独资公司,其唯一股东均为北京鹏润投资有限公司,鹏润投资的法人代表为黄俊烈,注册资本为27000万元,其股东是北京鹏泰投资有限公司(持有17.41%股权)和黄光裕(持有82.59%股权)。 鹏泰投资和鹏润投资互为股东。鹏泰投资的股东是鹏润投资(持有80%股权)和北京国美电器有限公司(持有20%股权),法人代表为黄光裕。鹏泰投资和鹏润投资本身并没有太多业务,主要是充当资金周转的工具。 国美电器上市后的2005年,黄光裕重整了旗下公司的架构,改变了以往多由个人直接持股的股权模式,搭建了公司之间层层持股的新模式。 国美上市前黄光裕旗下的公司主干架构 2005年,鹏润投资、鹏泰投资和鹏润房地产的股权结构发生了变化。2005年2月,鹏润投资的股东黄燕虹将其持有的全部17.41%股权完全转让给鹏泰投资,鹏润投资的股东成为黄光裕(持有82.59%股权)和鹏泰投资(持有17.41%股权)。2005年3月,鹏泰投资的股东李器陶将4000万元出资额(80%股权)全部转让给鹏润投资,股东张劲松将1000万元出资额(20%股权)全部转让给北京国美,鹏泰投资的股东成为鹏润投资(持有80%股权)和北京国美(持有20%股权)。2005年5月,鹏润房地产股东黄光裕75%股权、张志铭5%股权转让给鹏润投资,股东黄燕虹20%股权转让给鹏泰投资,鹏润房地产的股东成为鹏润投资(持有80%股权)和鹏泰投资(持有20%股权)。 此前黄光裕胞妹黄秀虹曾于2007年11月19日在北京市通州区潞城镇通胡大街11号1号楼注册北京国美恒信商贸有限公司,该公司为法人独资企业,注册资金500万元。 同样的地址,房地产商李世新亦曾于2001年与2005年分别注册了两家公司:北京东亚信永国际会展中心有限公司与北京卓越创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注册资金分别为1000万元和3000万元。根据在工商部门登记的身份证号码,李世新出生于1959年。 房地产商李世新曾开发过"东亚·奥北中心"项目,他本人几乎没有什么公开资料可供查询,传言其与黄光裕关系密切。 鹏润系架构图 同时,姓名为李晓雪的人1998年还曾在上述相同地址注册过北京中天华远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注册资金1000万元,不过这家公司已经注销。根据工商注册资料提供的身份证号码,李晓雪出生于1977年12月。相关资料显示,身份证号所在地为北京市宣武区的李晓雪,出生地在张家口,籍贯天津武清。 李晓雪旗下有十余家公司,早在2001年的时候,旗下公司注册资本累计就已约1亿元。黄光裕旗下亦有其他多家公司,注册地址分别与李晓雪、李世新注册的公司地址一样。 北京市通州区潞城镇通胡大街218号,也有以李晓雪、李世新、黄光裕的名字为法人的独资公司注册于此。曾参与收购三联商社股份有限公司的北京战圣投资有限公司(简称战圣投资)亦注册于此。战圣投资由刘春林出资650万元,自然人韩月军出资350万元。 2007年12月,战圣投资受让北京大中电器100%股权,股权受让总价款为人民币36亿元。这个资金来源于天津国美商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的委托贷款。此交易中,天津国美商业获得了独家购股权并受托经营及管理北京大中电器的业务。天津国美商业是国美电器控股的公司。 黄光裕旗下在北京的大多数企业都选择在通州区注册,北京国美电器有限公司1998年就注册于通州区,2005年鹏润电器的注册地点也在通州的新城开发区。 6、倒账 鹏润投资、鹏泰投资、北京国美投资是黄光裕主要的资本运作公司。鹏润投资、鹏泰投资和国美投资的注册资金分别为2.7亿元、5000万元和1000万元。根据公开资料,鹏润投资、鹏泰投资和国美投资的营业额和利润几乎为零,甚至还发生过亏损。从净资产和总资产的变化看,从2001-2003年,鹏泰投资的净资产和总资产基本上处于注册资本5000万元左右,国美投资的净资产和总资产基本处于注册资本1000万元左右。三年间,鹏润投资的净资产和总资产增加了不少,但其营业额非常少,2001-2003年的营业额为233.17万元。 不过,在2001年8月时,鹏润投资的注册资本由2000万元增加到2.7亿元,增加了2.5亿元,其中黄俊烈以北京国美70.0025%的股权增资,增加注册资本2.07亿元;黄燕虹以北京国美15.0025%的股权增资,增加注册资本4300万元。这样,鹏润投资就拥有了北京国美85.005%(70.0025%+15.0025%)的股权。2001-2003年,鹏润投资的注册资本保持在2.7亿元,没有增加,而鹏润投资与北京国美的利润一直呈反向变化。这说明,鹏润投资的资产增加很可能是旗下的其他投资项目所带来的投资收益。 鹏润投资成立于1997年,成立时就确立了"商者无域,相融共生"和"互动、互助、互补"的企业理念。1999年,也就是鹏润投资成立后的第二年、鹏润房地产成立后的第三年,国美系电器零售开始扩张至北京以外的地方,扩张的脚步也从这一年起加快。工商局提供的资料显示,北京国美在1999年1月1日至1999年5月31日期间主营业务也发生了亏损,主营业务利润为-29.13万元,营业利润为-76.68万元。但北京国美184.09万元的营业外收入弥补了主营业务亏损,实现了1-5月净利润85.07万元。究竟是什么经营活动的利润弥补了电器零售业务的亏损呢? 从北京国美的一些往来款里我们可以看出一些端倪。根据工商资料,2001年4月30日,北京国美有两笔大额借款,分别是银行短期借款2.8亿元和新恒基房地产借款5300万元,还有一笔大额其他应收款,是应收鹏润投资的往来款2.3亿元。鹏润2001年全年营业额为233.17万元,2002年和2003年的营业额为0。如此少的营业额为何需要如此大额的借款?鹏润投资利用这2.3亿元借款做了什么?这些我们不得而知。但可以知道的是,黄光裕一直是鹏润投资、北京国美和鹏润房地产的实际控制人。目前,鹏润投资既是鹏润房地产又是北京国美的大股东,分别持有80%、85.005%股权。鹏润投资的借款很可能是用于为鹏润房地产等子公司提供无偿的资金支持。那么,如前所述,效益不佳的北京国美何以能提供如此巨额借款呢?2004年,国美电器借壳上市时的上市公司《收购公告》指出,北京国美当时仍欠上市目标集团约10亿元债务。 国美系电器零售、房地产和资本运作的公司存在很多难以理解的疑问。我们可以作出一个大胆的推测:国美系的整体电器零售业务可能在2003年以前获利状况不乐观,但实现了一定的经营规模,带来了巨大的现金流,其中一部分资金通过系内的投资公司,以往来款的形式转移给了系内从事房地产的公司无偿使用;房地产业的高回报带来的收益又流回电器零售业,为其不断扩张提供了资金支持。但是,到2004年以后,这一模式被打破,因为此时黄光裕已经从资本市场高额套现,可以通过增资的方式直接对房地产公司提供资金支持,电器零售业务在上市后卸下了往来款的包袱,并通过资本市场融资实现了高速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