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 人之初 原文 人之初,性本善1。 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2,贵以专。 注释 1性本善:孟子根据孔子的仁爱学说所提出的,始见于《孟子·肆文公》。性善论是儒家学说的重要内容,对后世影响非常的大。 2道:指事物的规律、原理。最初见于《易·说卦》:“立天之道曰道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 译文 众人刚一生下来,本性都是善良的,并没有太多的差别。由于人类最初的天性都是善,相差不远,因此,人性的本来就是相差无己的。但是后来由于各人生活环境的不尽相同,以至于生活的习惯与方式不同,才形成了人们性情多样的差异。如果对小孩子从小不进行教育而是由着他的性子来,那么他先天具有的善良本性就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而发生改变。在父母教育孩子的众多规律中,最可贵的就是一定专心致志,坚持到底。 典故 闻鸡起舞 东晋时期有一个著名的大将军叫祖逖,他年少之时就胸怀大志,立志长大后一定要干一番大事业。当匈奴侵占中原后,他毕生最大的理想就是把中原收复回来。 他的一个好朋友叫刘琨,两个人常常在一起畅谈人生理想,分析政治局势。一天晚上,祖逖在睡梦中忽然公鸡的鸣叫声把他惊醒了,他就把刘琨也叫醒了,对他说道:“虽然这鸡叫声不怎么好听,但却是催促我们赶紧起来练功啊。”于是两个人一起起床,一直练剑到天亮,以此来激励他们内心中的斗志,而且在他们以后的生活里,他们也天天坚持这样。后来,他们终于将匈奴赶走了,收复了长江以北黄河以南的大片土地。因此,后人就用“闻鸡起舞”的故事来形容一个人要成就一番大事业,一定要专心致志,坚持不懈,达到“专”的境界。 昔孟母 原文 昔孟母1,择2邻处3。 注释 1孟母:仉氏,战国时期魏国人。其三迁和断机杼的故事历来被人所传诵,并被后人尊为贤母的典范。 2择:选择。 3处:相处。 译文 从前,孟子的母亲为了能够让孟子有良好的环境学习而成材,曾三次为了选择能给孟子创造有利学习环境的邻居而搬家。 典故 孟母三迁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当孟子很小的时候,父亲就过世了。他的家境非常的清贫,但他的母亲却是一位十分知书达礼的女子,并没有因为家境困难而放弃对儿子的教育。他的母亲起初为了给他父亲守节,居住在坟地的旁边,距离坟地十分近,时间久了,孟子看多了出殡的,便效仿着奔丧的人哭泣做丧事。他的母亲害怕再这样下去会影响到孟子的学习,认为这个地方不能再待下去了。于是,孟母便带着孟子离开了这个地方搬迁到了集市上。这时,同一家屠夫为邻。可时间一久,孟子又效仿起杀牛宰羊卖肉等屠夫所做的动作,孟母又想:“这个地方也不适合我的孩子再居住下去了。”于是,孟母又携同孟子把家搬到一所学堂的附近,每月初一、十五朝廷官员便入文庙行跪拜礼,作揖顺次进出,孟子见多了后,也跟着学起来,并一一记在心里。他的母亲看到以后,便说:“这儿才是适合我孩子的住所啊。”时间久了,孟子学到了很多的礼仪,学业也有了很大进步。 孟母认为唯有好的环境才能对孩子的学习起促进作用,于是长期在那里居住下来,孟子后来也成为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 子不学 原文 子不学,断机杼1。 注释 1杼:织布梭。 译文 一天,孟子在学校读书感到厌倦了,于是就跑回家,他母亲看见儿子逃学回家,十分生气地将织布机上的梭子折断了,以此来教育孟子学习不能半途而废的。 典故 孟母断机杼 有一天,孟子在学校读书读感到厌倦了,于是丢下书包跑回了家。他的母亲正在织布机旁织着布,一看见孟子逃学跑回家来便非常生气,将织布机的梭子弄断后扔到地上。孟子见母亲大怒,既感到奇怪又十分害怕,慌乱地跪在地上问母亲为什么如此地震怒。孟母责备他说:“我织布需要一根根地织,才能积丝成寸,积寸成尺,积尺成匹,最终织成有用的布匹。你学习也要同我织布一样,需要日积月累,不分昼夜才能够成就大事。而如今你学习没有任何的成就便厌倦跑回家来,就如同我刚才织布的梭子折断一样,没有了梭子怎能织成布啊?这就等于是前功尽弃了啊!”孟子听了母亲的解释恍然大悟,于是立刻返回老师子思那里继续学习,发愤读书,昼夜苦读,比以前更加努力,最终成为儒家思想的代表。如果没有孟母三迁,孟母断机杼的教诲,孟子又怎么会有如此的成就呢? 窦燕山 原文 窦1燕山,有义方。 教五子,名俱扬2。 注释 1窦:即窦禹钧,五代时后周人氏。善词学,官至右谏议大夫。其人藏书众多,并建义塾,骋请名士免费为穷人子弟授学。 2扬:扬名、出名。 译文 五代有个人住在燕山,姓窦,他非常重视教育自己的子孙后代。他亲自教导的五个儿子,后来都学有所成,做上了高官,在当地非常有名,他的整个家族也都因此而声名远扬。 典故 五子齐登科 五代时期有一个人叫窦禹钧,据说他年轻的时候家里很富裕,但是他为人不端正,品行非常差,虽然家里已经有很多钱,但他却贪得无厌,暗地里欺负百姓,剥削穷苦人家,干尽了丧尽天良的坏事。他有好几个老婆,但是到了三十岁仍然没有一个儿子。忽然有一天,他在睡觉时,梦见他死去的父亲对他说,如果他继续心术不正,品德不端,上天就会迁怒于他,让他日后无子,而且他的寿命也会因此缩短。父亲还让他赶紧改邪归正。窦禹钧梦醒后想着梦中父亲对他所讲的话,一一记在心里,再也不敢做坏事了。一日在客店里,他捡到了一袋钱,等了一天,失主终于找上门来,他把钱全部都还给了失主。在周围若有穷苦人家的姑娘嫁不出去了,或有穷苦人家不能娶亲,他便给他们钱帮他们出嫁或是娶亲。一夜,他忽然又梦到他父亲对他说:“如今你已经做了很多的善事,上天不会再惩罚你。日后,你将会有五个儿子,一齐登上高官之位,并且你还会有很长的寿命,活到八十九岁。”后来,他果真有了五个儿子;再后来,他的五个儿子都做了大官,而且每个都非常地孝顺,成了当地非常有名望的大家族。窦禹钧自己也活到了八十九岁。 养不教 原文 养不教1,父之过2。 教3不严4,师5之惰6。 注释 1教:为父之教。 2过:罪过,过错。 3教:为师之教。 4严:善教之方。 5师:教书先生。 6惰:怠惰。 译文 父母生下了孩子,而未对他进行教育,不送他去读书,这是做父母的过错。老师对学生只管教书而不做严格要求、严厉管教,便是做老师的怠惰。为人父母,在孩子七八岁时,一定要送他去读书,学习礼仪。要想通过自己的孩子来提高家族的地位,要让好儿孙去读书。在家里有贤能的父亲兄弟,外面有严格要求的老师朋友,孩子必能成才。 典故 其父生其子 齐国的时候,有一家富人,家中有很多的钱财。他家有两个儿子非常地愚笨,当父亲的却又不管教他们。一天,有个叫艾子的人问他们的父亲:“您的儿子虽然很漂亮,可是他们不懂知识,将来他们怎么能够撑起这个家啊?”他们的父亲听后非常生气地说:“我的孩子们十分聪敏,并且多才多艺,懂得已经很多了,你怎能说他们不懂知识呢?”艾子说:“我不用问他们其它的问题,就只问一个问题,问问他们平常吃的米是从哪里来的?如果他们能将这个问题回答上来,那么我向您及您的儿子们道歉,并愿意接受您的惩罚。”于是父亲便把他的两个儿子叫了过来,并问他们这个问题。他的儿子笑着回答说:“我们怎么会不知道这个问题呢?我们所吃的米每次都是从布口袋里拿出来的。”父亲听了之后,马上变得十分难过,说:“你们可算是愚笨到了极点,那米不是从田里取来的吗?是通过农民们的辛勤的劳动从地里长出来的,我怎么会生出你们这么愚蠢的儿子呢?”艾子说:“这都是你的错,你的儿子不认识五谷,不下田劳动,你又不教他们读书识字,这难道不是你的错吗?” 子不学 原文 子1不学2,非所宜3。 幼不学,老何为4。 注释 1子:为人之子。 2不学:不肯读书。 3宜:应该、适当。 4何为:做什么。 译文 一个人如果整天不肯用功读书,这是不良的习惯,不应当如此。年轻的时候若不好好学习,到老之后能有什么作为呢?为人之子,不学习知识,在家侍奉父母长辈却不懂得孝道,会让外人看笑话。在外面处世交朋友却不懂得最基本的礼节,会被人认为是愚笨的。古诗云:“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头才悔读书迟。”就是说若立志读书,一定不要错过读书的好时光。 典故 锥刺股 在我国古代战国时期有一位非常出色的谋士,叫做苏秦,他专门从事政治外交活动,到各个诸侯国去游说诸侯,宣扬他自己的政治主张、军事言论和外交策略,好让各诸侯采纳他的政治观点。但他刚开始向各地的诸侯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时,各地的诸侯并不相信他的话,认为他所说的话并没有什么道理。于是,苏秦就下定决心一定要用功读书,丰富自己的学问。他回家以后刻苦读书,常常攻读到深夜。有时候读书实在是太累了,困得眼睛都睁不开了,他就用一把锥子去刺自己的大腿,疼醒了,再接着读书。苏秦就是用这种方法,发愤读书,终于成为一位著名的政治家。 玉不琢 原文 玉不琢1,不成器2。 人不学,不知义3。 注释 1琢:打磨,雕琢。 2器:有用的东西。 3义:指道理、意义。典出《周易》:“义犹理也。” 译文 世上的玉石若不经过打磨或雕琢,是不可能成为一件有价值的器皿的;犹如人如果在年少时,既聪敏又漂亮,却不知道读书学习,是不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才的。如果人天天游手好闲,不肯努力学习,就不知道从古至今事物的变化和发展,又怎么能懂得做人的道理呢? 典故 和氏之璧 有楚国人和氏在楚山中拾到了一块玉石,因为他看到这块玉石同别的石头不太相同,于是拿来将他献给了国君楚厉王。厉王叫治玉的匠人看了看,匠人说是块石头,不是玉。厉王认为和氏骗了自己,将他的左脚砍了下去。等到厉王去世之后,武王做了国君,和氏又拿了那块玉石来献给武王。武王叫治玉的匠人看了看,匠人又说是块石头,不是玉。武王也认为和氏欺骗了自己,又将他的右脚砍了去。武王去世了以后,文王做了国君。和氏便抱着那块玉石来到了楚山脚下大哭,哭了三天三夜,眼泪哭干了,又泣出血来。文王听说了这件事后,便叫人去问他:“天下被砍去双脚的人很多,你为什么哭得这么伤心呢?”和氏回答:“我并不是因为被砍断了双脚而伤心啊!我伤心的是把宝玉当作石头,把好人当作骗子。”文王便又叫治玉的匠人整治了那块玉石,发现它确实是一块真正的宝玉。于是,把它称作“和氏之璧”。后来,这块宝玉成为我国历史上最为名贵的宝石,被雕刻成了代表皇权的传国玉玺。可见,和氏之璧虽然名贵,但他若不被雕刻打磨,将永远是一块石头;人也是一样,若不读书学习将永远是愚笨的。 为人子 原文 为人子1,方2少时。 亲师友,习礼3仪4。 注释 1子:指人之子弟。 2方:正当、刚值。 3礼:关于天理的礼节。 4仪:人事的法则。 译文 做儿女弟子的,在年少时,一定要和有学问的老师亲近,结交贤良的朋友,学习做事做人的法则和礼仪,懂得尊敬长辈、爱护自己的亲人的道理,明白讲究学业修身的方法,这是做人的根本。 典故 分道扬镳 北魏孝文帝时期,有两个大臣,一个叫元宏,一个叫李彪。有一天两个人为了一件事争吵起来,在没办法解决后,两个人来找皇帝评理。皇帝一问才知道原来是争路。元宏乘车出访,在京城的中心大街上,迎面正碰上朝廷的大臣李彪的马车。李彪是孝文帝身边很得赏识的一个大臣,是汉族人。元宏是鲜卑族人,按官职的等级来说,元宏的官职没有李彪的高,他应当给李彪让路,但当时鲜卑贵族正对孝文帝重视汉族人,实行汉族的风俗礼仪制度感到不满,因此,元宏见了李彪便坚决不让路。两方面的随从宦官,各自看着主人的脸色,跟着争吵起哄,把大路都堵塞了,双方争执了一会儿,毫无结果,只好来见皇帝。李彪认为元宏只是一个洛阳县令,官职比自己低,理应给自己让路;元宏也认为天下所有的人都编户,李彪的户口也是编在京兆籍里头,而自己是圣上委派的首都长官,按理编户李彪也属于自己管制,所以李彪该给自己让路。两个人各执一词,谁也不肯让步,孝文帝一看这种情形,心里也感到非常为难。但北魏建朝以来,已七十多年了,统治者都是鲜卑族,但他们所统治的黄河流域广大地区居住的大多都是汉族人。从文化上说,汉族要比鲜卑族先进。孝文帝的祖先长辈们,曾经推行鲜卑人汉化的政策,取得了重要的成果。但这种改革却遭到鲜卑族的强烈反对,孝文帝执政之后,决心继续改革。为了更快更彻底地推广汉化政策,他把国都从平城迁移到洛阳,连同他们本族的姓氏也改成了汉姓。这些措施巩固了改革的成绩,可另一方面,他也知道不能对本民族的人过分地得罪。现在,他看元宏和李彪都各有各的理由,应该叫他俩谁让路呢?他想了一会儿,于是对他们两人说:“洛阳是我们的国都,你们两位都是我信任的大臣,一起在京城任职,自然免不了在街道上往来,相互碰面,依朕看来,从今以后,京城的大路,你们各走一半,来它个分道扬镳怎么样?”自此后,他俩碰面便各走一半道路。 香九龄 原文 香1九2龄,能温席。 孝于亲,所当执3。 注释 1香:即黄香,宇文疆,东汉江夏郡安陆人。自小丧母,以孝道服侍父亲。官至东郡太守、尚书令。后人将他的事迹列为《二十四孝》之一。 2九:九岁。 3执:指应当做的事。 译文 黄香在九岁的时候,就懂得用自己的身体去温暖父亲睡觉的席子,做子女的孝顺自己的父母这是为人的基本原则。凡是为人子女,都应该感激父母抚养我们的艰辛,感激母亲为了我们忍受十月怀胎的痛苦。 典故 黄香扇枕 黄香是东汉时期江夏(今湖北省安陆县)一位以孝敬长辈而名传千古的好儿童。据说他在九岁的时候母亲就离世了,留下他与体弱多病的父亲相依为命。他虽然只有九岁,但小小年纪已经懂得儿女应当孝敬父母的道理,他也非常理解父亲抚养自己非常辛苦,就下定决心一定把自己的孝心献给父亲。于是,每当夏天天气炎热时候,他就用一把扇子去扇父亲的帷帐,使枕席变得清凉,并将蚊子都赶走,把帐子放好,以便能让父亲睡得舒服些。当到了冬天,天气变得寒冷的时候,床席冰冷如铁,于是,每天晚上在父亲睡觉前他就先睡在父亲的床上,用自己的体温把父亲的被褥捂暖,把寒冷驱除走,再请父亲睡在温暖的床上,免得使父亲受凉。正是由于黄香如此孝顺,才使他日后在做人、求学上都有所成就。在他长大之后,走入仕途,成为以孝闻名、以孝为官的好榜样;再加上他刻苦勤奋,博学多才,在当时有“天下无双,江夏黄童”的美称。 从黄香的故事我们可以看出,做人最重要的品德之一就是要有孝心,唯有具备了这一品格,才能真正地成才。这也是作为子女对父母所尽的最基本的义务。 融四岁 原文 融1四岁,能让梨。 弟2于长,宜先知。 首孝悌3,次见闻。 注释 1融:即孔融,汉时鲁国(今山东)人。 2弟:通悌,指善事兄长。 3悌:敬爱兄长。《墨子·兼爱》曰:友兄悌弟。 译文 孔融在四岁的时候,就懂得应当把大个的梨让给自己的哥哥吃,懂得逊让的礼仪。做弟弟的应当懂得对年长的哥哥要尊敬。人生应该做的最重要的事情,莫过于孝顺长辈、尊敬兄长,一定要恪尽孝道,这是人生中的一件重大的事。其次是多看天下的事情,以此扩大自己的视野来增加自己的知识,多听古今做人的道理,以此扩大自己所学的知识。 典故 孔融让梨 孔融是东汉时期鲁国人,也是东汉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同陈琳、徐斡、阮踽、刘桢等并称“建安七子”,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孔融在很小的时候就懂得文明礼貌的礼节,他有六个兄长,就数他最小。据说在他四岁的时候,有一次客人到他家玩,带去了一筐梨,他和哥哥们看到梨都很想吃,哥哥们围在筐子旁,都挑了个大的,孔融却站在旁边不言语,等哥哥们都挑走后,孔融走过去,从里面拿了一个最小的。人们看到孔融这样做后都感到非常的奇怪,父亲便问他:“你为什么不拿大的,只拿小的呢?”孔融从容地回答:“哥哥们都比我大,应当吃大的。我年龄最小,应当吃小的,不该犯上而僭越之罪。”他父亲听后,十分高兴,连连点头,称赞他做得好,并说:“你现在就懂得如此尊敬兄长,以后必定会大有出息的。”后来,孔融做了北海的太守,性情宽容,十分好客,对待下面的侍从也非常的和蔼。 知某数 原文 知1某数,识2某文。 一而3十,十而百。 百而千,千而万。 注释 1知:知道。 2识:认识。 3而:连词,及,与。 译文 人要学会数数,一定要先学会写字。如果知道十、百、千、万之多,便知道了怎么数数,如果知道古今的贤德之人的事情就是学习了古代的知识。一是数的开始,十是数的终结,一、三、五、七、九属阳,二、四、六、八、十属阴。在古代圣贤书中,先画一点属阳,后画一横属阴,这就是一字,是一阴一阳。十个十就是百,十个一百便是一千,十个一千便是一万,十个一万便是一亿,十个一亿便是一兆。在上古时代,有一个人叫作隶首,从他开始计算数目,他又教后代的人,以至到了今天,数目可以扩展到无穷大。 典故 仓颉造字 在远古时期,汉字还没有被发明出来,由于生活所需,人们使用在绳子上打结的方法来记事。传说,人们用一根十分长的绳子,每当出去狩猎捕捉到一只野兽时,回来就在绳子上打一个结,说明所捕获猎物多了一个。但事实上,这种方法极不方便。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进和社会生产力水平的逐渐提高,这种方法渐渐让原始的人类祖先感到已经不能满足交流、表达自己思想的需要。到了黄帝统治华夏的时期,有个叫作仓颉的文史官员,受到当时人们盛行的一种占卜技术的启发,开始创造了一些文字符号。他研究的对象十分广泛,大山、河流的形状及其去向,鸟兽花草鱼虫的斑纹羽毛,以及人类劳动时的姿态,相互交流时的表情都在他的研究范围之内。经历了长时间的观察研究和艰苦努力,有一天他突然找到了创造汉字的方法,他非常的高兴。据说,他的这一创举曾惊天地,泣鬼神。 三才者 原文 三才1者,天地人。 三光2者,日月星。 注释 1三才:指天、墙、人是世间万物之首。 2三光:指宇宙间三种发光的物体。始见《庄子·说创》“日、月、星就称三光”。 译文 人世间有“三才”:天才、地才、人才;天地宇宙之间有“三光”:日光、月光、星光。在天地还没有分开的时候,也就是混沌之世,并没有日月天地、风云雷雨、山川草木、飞禽走兽等宇宙万物。到后来,天地分开了,天开于子,其中轻快清明的气体,在经历了一万几千年上,浮而成为了天,天的精华经过一段时间的凝结为日月星辰。地开于丑,沉重而混浊的气体在经历了一万几千年的时间而凝结成为地,地的精华融结而形成了山川河岳。天上有三宝,日月星;地有三宝,水火风;人有三尊,君亲师。天是一大天,人是一小天;天游日月,人有耳目;天以日月作为阴阳;人以血气作为阴阳;天有三百六十五度,人有三百六十块骨节;天有八万四千颗星斗,人有八万四千个毫毛孔穴。所以有“三才”、“三光”。 典故 盘古开天 据说在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是一体的,里面很黑,什么都看不见,从外面看如同一个大鸡蛋。人们把一时期称为混沌时期,当时,宇宙之间什么也没有,并且日月也不明,阴阳也并没分开,天和地结为一体混浊一片。有一个叫盘古的人在这个“大鸡蛋”里面沉睡了一万八个年,待他醒来后,发现里面漆黑一片,什么都看不见,而且在里面非常的憋气,他身边有一把大斧头,于是,他就用斧头将这个“大鸡蛋”剖开,里面的气体全部跑了出去,那些轻快明朗的气体向上浮形成了天,那些沉重混浊的气体向下沉形成了地,天地分了开来,也就有了阴阳之分。但天地分开以后,还没有立刻地固定下来,为了把天地固定下来,盘古于是就每天长一丈,一共长了一万八个年,天和地终于固定下来,人和动物以及草木就这样生活下来。 三纲者 原文 三纲1者,君臣义。 父子亲,夫妇顺。 注释 1三绢:绢,指纲领,法则。“三绢”一词出自班固著《白虎通义》。三纲者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译文 人生长在天地间,位于三光之下,一定要遵守“三纲”,也就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君与臣之间有忠爱之义,臣要绝对地服从孝忠于君,父子之间有天生的情分,夫妻之间有和顺的道理。君一定要在朝廷内行得正,臣要服从于君,为国家正直地办事:父亲在家里要做得正,好让自己的子女效仿;天要对妻室管教严正。因此,君主圣明则大臣就会贤良,父亲慈祥和蔼那么子女就会孝顺,丈夫和妻子和睦相处家庭就能美满幸福,这样,整个宇宙也清静安宁,国家也平安兴盛。 典故 苏武牧羊 苏武是西汉时期的大将。在汉武帝执政期间,苏武出使匈奴国。当时匈奴首领单于不肯归顺于汉朝,一直同汉朝对峙,并把苏武扣押做人质。在其间匈规奴劝苏武投降,但他宁死不屈,坚守民族气节,坚持“一臣不侍二君”。匈奴于是将他关在冰冷的地窖中,不给他饭吃,但他仍然坚持不动摇。匈奴便把他赶到北海(今俄罗斯的贝加尔湖)边上去放羊。苏武不仅要忍受寒风冰雪的侵袭,而且还要经受饥饿的考验,当肚子饿的时候,他就捡地上的草籽吃,挖掘野鼠储藏的野果来充饥,有时候,他把野鼠连同毛一起吃下去。苏武经过数十年的艰难岁月仍然活着,匈奴都认为他是神,再一次规劝他投降,他仍岿然没动。 苏武不论是放羊还是晚上睡觉,他手里一直握着代表朝廷特征的符节,时间久了,以致于符节上装饰用的牦牛尾巴的毛都落光了,可见他的忠心之深固。 曰春夏 原文 曰1春夏2,曰秋冬。 此四时3,运4不穷5。 注释 1曰:说、谈到。 2春夏、秋冬:指春夏秋冬四个季节。 3时:指四季 4运:运行、运转。 5不穷:指春去夏来,秋去冬来,没有尽头之意。 译文 一年中有四个季节:春、夏、秋、冬。春去夏来,秋去冬来,春夏秋冬,四季循环不停,运转没有尽头,寒暑更替,于是有了一年又一年的变化。 典故 黄帝制历法 中国的历法是世界上最早的历法之一,早在夏朝前,我国就有了历法。我国的历法既准确又有较强的实用性。据说这种历法是发明在黄帝时期的。 黄帝时,有两个聪敏的大臣,一个叫作羲和,一个叫作常仪,他们两个人都对天象很感兴趣。为了使农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黄帝就叫羲和和常仪分别研究太阳的运行规律和月亮星辰的变化规律,于是,他俩专心致志持之以恒地对此进行研究,在经过一段时间后,他俩分别对太阳的运行规律及月亮的运行规律有了清楚和较为准确的把握,终于制定出一套历法。春夏秋冬分为四时,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这是八节,一年之内又有七十二候、二十四节气。由于这套历法是在黄帝时期开始使用的,所以又称之为“黄历”。对我国农民观测天象,种植农作物非常的方便。后来,又经过后人的不断改进与补充,一直沿用到今天,并继续发挥其作用,现在人们称之为“农历”。 曰南北 原文 曰南北,曰西东1。 此四方,应2乎中3。 注释 1南北、西东:西方的定位,四方也叫方位,是各方向的位置。 2应:对应。 3中:中央。 译文 宇宙间主要有四个方位,即南北西东。这四个方向是对于中央或中间方位来说的。古代的人用朱雀、玄武、白虎、青龙四种动物来分别代表南、北、西、东四个方位。东方所对应的是正月、二月,主管东方的黄帝叫作太皓;南方对应于四月、五月,其主管黄帝叫炎帝;西方所对应的是七月、八月,主管西方的黄帝叫做少皓;北方对应于十月、十一月,其主管黄帝叫作颛顼。从天文历法上来看,东方是少阳,南方是太阳,北方是太阴,西方是少阴。 典故 女娲补天 在中国古代,颛顼统治着天下的万物生灵,包括天上的众神。这时水神共工便感到不服气,他认为自己并不比颛顼差,为什么要接受他的统治呢?于是,他就起兵来反抗颛顼帝,因为两方势力都很强大,所以这场战争打得异常的激烈。从天上打到地上,仍然无法分出胜负来,最后打到西方一座叫不周山的山脚下。由于长时间不分胜负,共工非常恼怒,他一头撞到了不周山上。他这一撞了不得,灾祸降临了。原来,不周山是用来支撑天的柱子,当时是这四根柱子将天支撑起来的,盘古在开天辟地的时候就是用这四根柱子顶住了天,将天地分开,支撑天的柱子被撞倒了,系柱子的绳子也断了,天向西北方向倾斜下去,大地的东南方向因此也向下陷了下去,洪水开始大规模的泛滥,人类面临着很大的灾难。这时,天神女娲看到人类所面临的这种灾难,想凭借自己的力量来拯救人类。她到山上采来了五色石,用火将这些五色石熬成膏状的物体,把塌陷的天用这些膏补了起来。但是凹陷的天很难再恢复到原来的样子了,凹陷的地也难以平复原来的状态,因此,以后每天太阳都是从东方升起,从西方降落,江水也总是从西方往东方流动,我国的地势也是西高东低。 曰水火 原文 曰水火,木金土, 此五行1,本乎数2。 注释 1五行:道家认为五行是构成各种物质最基本的元素,多带有迷信色彩。“五行”之说主要为占卜炼金和修道士所用。 2数:天理。 译文 宇宙向有阴阳五行,即水、木、金、火、土,这五行都来源于天理。人类没有水火是无法生活的,因此在五行之中水火位于第一位。水有四德:沐浴着天下万物生灵,使万物欣欣向荣,这是仁德;扬弃混浊,去除污渣,这是义德;柔和而不易被侵犯,柔弱而能胜过人类,这是勇德;疏峻大江河流,这是智德。水火相对而言,水是精,火是神,火在天是日,在地是火,在人是心。人火叫作火,天火叫作灾。五行也有五德:水智、火礼、木仁、金义、土信。这就是五行之德。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这是五行相生的道理。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这就是五行相克的道理。金见金,木见木,水见水,火见火,土见土,火见火这是五行相合的道理。 典故 龙水 据说在古代梁朝天监年间,有一个佛教的老和尚,法号云隐,他在长江以南的蒋山脚下居住着。由于山中缺水,老和尚的生活十分的艰难,经常要忍受口渴之苦。有一天,他忽然遇到了一个老头,老头告诉他:“我是山龙,知道老师您没有泉水喝,因此我来告诉您,如果您想寻找泉水喝,事实上也不难。”说完老头就不见了。经过好长一段时间,忽然看见一个池中有泉水汩汩流出,老和尚非常欣喜,终于有水喝了。后来,有一个西方的老僧云游到这里,看见了这池中流出的泉水,他说这是八功德所求来的水。原西天有八个池子,现在失去了一个,今天见到了这里的水,原来是西天的一个池子干竭而在这里汩汩流出。这水一清,二汽,三香,四柔,五甘,六净,七不干涸,八不浑浊,这就是所说的八功德。 曰仁义 原文 曰仁1义2,礼智3信。 此五常,不容紊。 注释 1仁:指爱心等善良品德。 2义:是做应当做的事。 3智:同知,指有才识而明道理。 译文 仁、义、礼、智、信是古代社会中所谓人伦五常,它是指导人们举止行为的常规道理,不可以违背和扰乱。仁是人与人之间友爱团结的理由,是人内心的一种品德;义是做事交友所应坚持的原则;礼是为人处世的礼仪规则;智是靠知识来充实的;信是要讲诚信,真诚待人。这五常之德,是人人所应遵守的。 典故 腹黄享杀子 在古代墨家学派中有个人叫作腹黄享,居住在秦国,他有个儿子性情懒惰顽劣。一天,他的儿子在同别人吵架时将人给杀了。秦惠王知道了这件事后,就对腹黄享说:“先生老了,家中又没有其他儿子,为了先生能够延续后代,我已经命令官吏不要杀你的儿子,请先生就依我的意思去办吧。”腹黄享答道:“墨家有一条法规,杀人偿命,伤人服刑,这样立法是为了禁止人杀人、人伤人啊。禁止杀人伤人的事情,是天下的大义啊!君王您虽然对他法外开恩,下令官吏不杀他,赦免他一死,但是我本人不能违背墨家传统的法规。”于是腹黄享没有经惠王同意,立刻将儿子杀了。虽然自己痛不欲生,但是腹黄享为了施行“义”的礼节,大义灭亲,光明正大,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称赞。 稻粱菽 原文 稻梁菽1,麦黍稷, 此六谷2,人所食。 注释 1菽:豆类的总称。 2六谷:也叫六米,始见于《周礼·墙官》。现代很少这么讲了,多用“五谷”代称,如“五谷杂粮”。 译文 稻子、高粱、大豆、麦子、黄米、谷子合称为六谷,这是人类食用的主要粮食作物。千百年来,正是凭靠这六谷,养育了中华民族。 典故 神农种五谷 神农是我国古代农业的奠基人。他生活在原始社会的那个时期,人们还处于落后的原始狩猎时期,那时还没有农业,人们靠打猎得来的猎物维持生计。神农作了部落的首领以后,他很是担忧,万一某天野兽都被猎杀光了怎么办?人们到那个时候生活会很困难的。于是,他就想能不能找一种食物来替代猎物。有一次,他用生火烤肉的时候,用一种野草当作燃料,忽然,从火里进出几粒白色的东西来,他很好奇,便顺手捡起一粒放在嘴里一尝,非常好吃,原来这就是那种植物的种子。神农因此受到了启发,他于是取了很多植物的种子想做个试验,把它们都种到地里,最后竟长出植物来。经过长时间的挑选,他最后挑选了一些味道好的品种来种植,于是就出现了五谷。神农是为我国农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马牛羊 原文 马牛羊,鸡犬豕1, 此六畜2,人所饲。 注释 1豕:小猪。 2六畜:始见于《左传》。现代也泛指所有家畜,如“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译文 马、牛、羊、鸡、狗、猪这六种家畜,都是人类饲养的主要牲畜。在古代人的观念中,认为马、牛、羊是上等的三种动物,鸡、狗、猪都是低级的动物。马能驮着东西走很远的路;牛能帮助人们运货和耕种田地;羊可以供祭祀用;鸡能报晓,叫人们早起;狗能够守夜替人类看门,以便家里的东西不被窃走;猪肉可以招待客人。这六种牲畜,各有所用,人类饲养它们是为了它们能发挥各自所长,为人类所用。 典故 伏羲与六畜的来源 在远古的原始社会,人们处于原始狩猎时期,主要以打猎为生,但是如果碰到恶劣的天气,人们不能外出打猎或者野兽都不出来,人们就获捕不到猎物,就会面临饥饿的折磨。有一个部落的首领叫作伏羲,他想到一个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他对人们说:“天气好的时候,我们就多猎捕一些野兽,要是吃不完,就把它们驯养起来,留着天气恶劣捕不到猎物的时候吃。”他的这种办法得到了其他人的认可,其他部落的人也都按照他们这种方法做。后来,他们在饲养的野兽里面经过挑选,选取一些好饲养的,有用处的品种,就是所谓的六畜。这些牲畜除了可以食用外,还有很多其它用途,比如马可以拉车,牛能耕田,羊能为人类提供皮毛,鸡能报时,狗可以看家守夜,猪能提供肉食。 它们既能为人类提供劳动和食物,又是人类忠实可靠的朋友。 曰喜怒 原文 曰喜怒,曰哀惧1, 爱恶欲,七情2具。 注释 1惧:恐惧、害怕。 2七情:始见于《礼·礼运》:“何为人情,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而能。” 译文 快乐、烦恼、痛苦、恐惧、贪恋、憎恶、欲望是人与生俱来的七种感情,不用学就知道。凡是遇到顺心的事就高兴,凡是碰到不顺心的事就发怒。如遇悲伤的事情就会悲哀,对于严厉的刑法就会惧怕,看见美丽可爱的女子就会爱,见到丑恶的事物就会厌恶,非常想念某件事就会有欲望,这七种情感,若做得好,就是贤德之人的做法;若做得不正,就是凡人的行为;若做的邪,就是奸人的做法。因此,我们要行得正。 喜、怒、哀、惧、爱、恶、欲是人人都具备的七种情感,这七种情感本来就是十分正常的行为,但如何处理这七种情感却是非常重要的。能够克制自己感情的人,这说明他很有理智;如果不加以控制自己的感情,任凭自己的感情渲泄,那么容易陷于各种不正当的诱惑而无法解脱。 典故 蝜蝂传 蝜蝂是一种喜欢背着东西的小虫子,它每次走路碰到东西就立即抓起来,昂起头,将东西扛在背上。它背上的东西愈来愈重,虽然它感觉越来越累,但它仍不停止地抓自己遇到的东西,它的背很粗糙,东西放得再多也掉不下来,所以,它最终被自己背上的东西压倒在地再也站不起来。有人看见它这个样子可怜,就替它将背上的东西拿掉。但是如果它还能站起来继续走路,它就仍然同原来一样把在路上碰到的东西抓起来放在背上,直至有一天它累得再也爬不动了,从高处掉下来被摔死。这个故事讽刺了蝜蝂的贪得无厌,如同世界上某些欲望没有限度的人,他们无止境地追逐功名利禄,直至死也不醒悟。 匏土革 原文 匏1土革,木石金, 丝2与竹,乃八音3。 注释 1匏:是一种草本植物的果实,它的形状比葫芦大。古代人用它和竹制做吹奏乐器笙。 2丝:指琵琶琴瑟之类。 3八音:笙、埚、鼓、棁敔、磬、钟镈、琴、和箫是古代的八种乐器。 译文 匏,就是匏瓜,用它和竹能够做成笙。土,指的是瓦器,用来横着吹的;革,所指的是用牛皮做的鼓,在古代奏乐时,每奏一曲,就用小木锤敲三下。木,就是木器之类。石,就是玉石之类,金,就是铜锣、铜鼓、唢呐、喇叭、古筝之类的乐器。丝就是和琵琶等乐器相似的弹拨乐器。竹,就是笛子、箫、管之类的乐器。这几种乐器能够发出八种不同乐器声音。 典故 高山流水 据说先秦时期有一个琴艺十分出色的琴师叫伯牙。一次伯牙在野外弹琴,这时在附近打柴的樵夫钟子期被他的琴声吸引了住,他完全沉浸在伯牙的琴声里而忘记了打柴,情不自禁地感叹道:“琴声中所流露出的不正是弹琴人如同高山流水般伟大志向和洋洋洒洒的情怀吗?”伯牙十分惊讶:“你的想法与我心里想的完全相同啊,唯有你才能完全听懂我的琴声,你就是我寻找已久的知己。”从此以后,他们俩经常在一起,伯牙弹琴,子期听琴。但后来,钟子期离世了,伯牙痛不欲生。“自己唯一的知己死去了,我弹琴还能给谁听呢?还有谁能懂我的琴声呢?”于是,伯牙把琴摔在地上,发誓终身不再弹琴。后人用“高山流水”一词比喻知音难得或乐曲深妙。 高曾祖 原文 高曾祖,父而身。 身而子,子而孙。 自子孙,至玄曾。 乃九族1,人之伦2。 注释 1九族:从高祖到玄孙一共九世,称之为九族。 2人伦:指阶级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等级关系。 译文 从自己往上是父亲,父亲的父亲是祖父,祖父的父亲是曾祖父,曾祖父的父亲是高祖父;从自己往下,自己的孩子是儿子,儿子的儿子是孙子,孙子的儿子是曾孙,曾孙的儿子是玄孙。高祖、曾祖、父亲、儿子、孙子、曾孙、玄孙,这九代构成了每个家庭世系中的九族,各代之间的长幼尊卑秩序就是所谓的人伦。 典故 杀妻求荣 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较为混乱的时期。在战争中出现过很多的军事家。有一个伟大的军事家吴起,他曾经在曾子门下学习,是曾子的徒弟。吴起的妻子是齐国宗室的女儿,他们结婚后一同居住在鲁国。不久,齐国向鲁国发兵攻打鲁国,鲁国人没有能抵御齐兵的。这时,有人向鲁国国君推荐吴起,让吴起带兵迎击齐军。 但是鲁国的国君知道吴起的妻子是齐国宗室的女儿,担心吴起会顾及妻子的宗室而有私心,便是不肯任命吴起为大将带兵打仗。吴起知道了这件事后,想了很久,最后他为了功名和荣誉,为了取得国君的信任,将自己的妻子杀死了,然后他又去见国君。果然取得了国君的信任,国君任用他作大将军,带兵攻打齐军,吴起没有让鲁国人失望,最终将齐兵打败了,守住了鲁国的国土。吴起虽然是功成名就,但他却杀死了自己的妻子,做出了违背伦常的事情,千百年来一直被人们所鄙视唾弃。 父子恩 原文 父子恩,夫妇从1。 兄则友2,弟则恭3。 长幼序4,友与朋。 君则敬5,臣则忠。 此十义,人所同。 注释 1从:服从。 2友:友爱。 3恭:恭敬。 4序:秩序。 5敬:尊重。 译文 父子、夫妻、兄弟、朋友、君臣足人们所说的五伦。从人伦来看,又有十义:父慈、子孝、夫唱、妇随、兄友、弟恭、长惠、幼序、朋谊、友信、君敬、臣忠。也就是说,父子间讲恩爱,妻子应当服从于夫,兄长应当对弟弟友爱,弟弟应该对哥哥恭敬,长幼之间要有秩序,朋友之间要相互讲义气,做君主的应该重臣子,做臣子的应忠于君主。这十种义务是每个人所应遵守的准则。 典故 母子同刑 在三国时期,魏国的司马昭篡位取得了天下,魏国的将领王径跟从少帝曹髦征讨司马昭,欲重新夺回政权,但是他们最终失败被俘而告终。司马昭想让王径归降于他,为他效劳,但王径宁死不屈。 司马昭下令将王径的母亲抓起来威胁他,王径虽然痛苦,但他却说:“为国尽忠,是我的职责,我毫无怨言。”司马昭非常生气,但也毫无办法,决定把他们母子一同处死。在行刑前,王径哭着对自己的母亲说,孩儿不孝,连累了母亲受死。他母亲却笑着说,自己为有这样的儿子而感到自豪。王径母子共赴刑场,他们的大义凛然让人钦佩。 凡训蒙 原文 凡训蒙,须讲究。 详训诂1,明句读。 注释 1诂:以现在的语言解释古代语言、方言、文字或字义。 译文 凡是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一定要讲究方法。一定要对他们说明其中的道理,且用事实来加以说明,来开启他们的愚昧,还要让他们明白如何断句。一句话叫作句,半句就叫作读,有的书上句太长,中间要用标点断开,以便能让他们知晓其中的道理并有利于他们背诵。 典故 列子学射 从前,有个叫作列子的人,学习射箭,一下子就射中了,他去请教老先生关尹子。 尹子问他:“你知道你是如何射中的吗?”列子回答说:“不知道。”于是关尹子就说:“这样还是不可以,你再回去练吧!”列子又退回去练习,练了三年之后,又去请教关尹子。关尹子又问他:“你知道你是怎么射中的吗?”列子回答说:“知道了。”关尹子又说:“好了,要牢牢将它记住别忘掉了。不仅是射箭,治理国家和修身养性也同样。”不仅要把握事物的规律,还要掌握事物的本质。 为学者 原文 为学者,必有初。 小学1终,至四书。 注释 1小学:宋代儒家代表人物朱熹编辑的儿童启蒙课本,通过讲解洒扫、应对、进退等礼节,向儿童灌输孔孟之道。 译文 学生读书学习,必须得从头开始学起,先学容易的,再学难的,《小学》读完了,可以接着读《四书》,《四书》指的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典故 老人粘蝉 孔子和学生游历楚国,一天在树林里看到一个驼背的老人正拿着一根竹竿在粘蝉,他动作娴熟。孔子就问他:“你这么灵巧有什么好的方法吗?”老人回答说:“我有方法:每年五六月份,把两个粘丸放在竹竿顶上弹上去,蝉就很少能逃脱掉的。熟练了以后,再放上三个粘丸子而掉不下来,蝉十只里面就不过逃掉一只;以后逐渐放五个粘丸子掉不下来,那就好像在地上捡取一样简单。虽然宇宙万物博大而众多,但是我都看不见,唯看见蝉的翅膀。我既不转身也不侧望,更不会让五光十色的万物来扰乱我的注意力,这样,我怎么能捉不到他们呢?”孔子听后,十分高兴,对他的学生说:“听到了没有,凡事都要专心致志,循序渐进,由易到难,这样坚持下来,就没有什么困难的事。” 论语者 原文 论语1者,二十篇。 群弟子,记善2言。 孟子者,七篇止。 讲道德,说仁义。 注释 1论语:论是议论,语是答语。这本书是孔子传道的书,是他在鲁国和弟子论学、论治、论礼、论乐的书。分为20篇。 2善:好的。 译文 此节是孔子传道的书,共有20篇文章,253章,是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记录孔子言行和教诲的书。《孟子》一书仅有7篇是讲仁义道德的。 典故 孔子 孔子生于春秋时期,他一生只做过极其短暂的官职,他大部分的时间都在周游列国,四处讲学。据说他的弟子有三千多人,其中有很大作为的就有七十三人。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是儒家思想和学派的始祖。从汉朝的汉武帝到清朝,儒家思想一直都是封建社会的主导思想。历代君王不断对孔子加封,他的地位至高无上。《论语》是儒家重要著作之一,它包括了孔子思想最精华的部分。 作中庸 原文 作中庸1,乃孔伋。 中不偏,庸不易。 作大学2,乃曾子。 自修齐,至平治。 注释 1中庸:儒家经典之一,原是《礼记》中的一篇。后由朱熹将其抽出与《论语》、《孟子》、《大学》合编为《四书》。 2大学:儒家经典之一。原也是《礼记》中的一篇,据说是孔子的徒弟曾子所述孔子语录,由曾子的弟子完成。 译文 《中庸》一书是由孔伋所作的。其中,“中”的意思是不偏不倚,“庸”的意思就是坚持不变的道理。《大学》一书,是由孔子的学生曾子所作的,这一部书是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孔伋,是孔子的孙子子思,他曾向曾子学习,作了《中庸》一书,并将它传给学生孟子。《中庸》一书,共分三十三章。《大学》就是大人的学问。曾子曾经向孔子学习,作《大学》一书,全都是记述孔子言论的,共分为十章。 典故 曾子学孝 有一次,曾子在瓜田里除草,一不小心将瓜蔓的根挖断了。父亲知道后非常的生气,就打了他一棍子,没料到,曾子被这一棍子打昏了过去。过一会儿,他醒来后,担心父亲生气,于是装成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的样子。后来,孔子知道了这件事,同大家说都不要理曾子。曾子就问孔子为什么叫大家都要不理他,他犯了什么错误?孔子说:“古代的圣人贤君在父亲生气时都知道逃避,如果人人都同你一样,万一被父亲失手打死了呢?这样不是使父亲置于不义之中吗?”曾子恍然大悟,忽然懂得了什么才是真正的孝了。后来,他著作了《大学》一书,讲述了一个人如果要做到治国平天下的伟大事业,就一定先学会提高自身的修养,将自己的家事处理好。 孝经通 原文 孝经1通,四书熟。 如六经,始可读。 注释 1孝经:是宣扬封建孝道的儒家经典之一。不知是何人所作的,但传说古文本是孔子后裔孔安国所作的。 译文 《孝经》是一部讲述孝道的书。古时候的人学习必先学《孝经》,然后读《四书》。将《孝经》讲解得十分畅通,把《四书》读得非常的熟练,然后才读《六经》。 典故 哭母不哀 从前有一家人,母亲去世了,她的女儿在母亲的灵前哭得一点都不悲痛。 西邻家的儿子看到这种情况后,回家便对他的母亲说:“妈,你为什么不早点死呢?如果你死去,我一定会哭得非常的悲痛!”凡是盼望母亲早死的人,母亲即使死了也不会悲痛的。他盼望母亲早死,好大哭一场,以此惊动四邻,来表现他的孝心,这种“孝”是伪装的,而不是真正的孝,我们提倡的并不是假孝,而是情真意切的孝。 诗书易 原文 诗书易,礼春秋1, 号六经,当讲求。 注释 1诗、书、易、礼、春秋:指上句所说的六经。其中《礼记》分为《周礼》和《戴礼》。当时《周礼》列于六经,现去之而为五经。 译文 《诗经》、《书经》、《易经》、《周礼》、《戴礼》、《春秋》是六经的纲目,应该好好学习和研究。 典故 刘邦学经书 西汉的开国皇帝汉高祖刘邦原本是个流氓,他在攻打秦国夺取天下时最瞧不起的就是读书人,认为读书人都是无能之人。在他作皇帝以后,有一次,儒生陆贾对他谈起了“五经”,刘邦十分生气并且傲慢地把陆贾骂了一顿,说他净说些没有用的东西。陆贾一本正经地对刘邦说:“我们的天下是骑在马上打下来的,现在国家刚算是稳定了,我们怎能还骑在马上治天下呢?过去的商汤与周文王全是文武并用治理国家,国家政权才得以长久稳固。如果秦始皇能按照圣贤的教诲治理国家,没有焚书坑儒一事,您会有机会取得天下大权吗?”刘邦被陆贾说得无话可说了,觉得他说得十分有道理,于是转变了态度,叫陆贾给他讲授书经。 有连山 原文 有连山,有归藏1。 有周易,三易详。 注释 1归藏:古《易》之一,现已经失传。《周县》注:“归藏者,万物莫不归而藏于其中。”据说是黄帝所作。另有称它是殷商时期的作品。 译文 《易经》是我国古代著名的著作,它共有三种版本,分别叫作《连山》、《归藏》、《周易》。 典故 伏羲造八卦 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次孟津河中突然出现一只怪异的野兽,这只野兽是马身龙头,背上一共有五十五个阴阳点子,人们把他叫作河图。其中,一和六位于北,二和七位于南,三和八位于东,四和九位于西,五和十位于中。伏羲听到这件事情后,率领百官赶来了河边,欲将怪兽赶走,谁知道那怪兽看到伏羲后更有精神了,身上的鳞片闪闪发光,好像组成了一幅奇特的图案,就是上文说的五十五个阴阳点子组成的河图。伏羲看到这幅图案后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便对这图案日夜研究,抬头观看天象,低头细看历法,终于画出了对后世影响极大的八卦图。伏羲的八卦属于先天八卦,以干坤二卦为子午线,定出南北,以坎离二卦为卯酉,定出东西。 与后天八卦不太一样,后天八卦是文王作的卦,名为“周易”,我们今天所用的八卦是指后天八卦。后天八卦是坎离为子午定出南北,以震兑二卦为卯酉定出东西。按照后代人的说法,利用八卦能够预测出世上万物的发展规律。 有典谟 原文 有典1谟2,有训3诰, 有誓命,书之奥。 注释 1典:就是常,不可更改之意。 2谟:大臣献给国君治理国家的计策。 3训:就是教导。 译文 布诰,是国君颁布于天下所发号施令的文书;书,就是记载时事的书籍。《尚书》的体裁包括了典、谟、诰、训、誓、命、书,文词的含义都非常奥妙。 典故 孔壁中书 汉文帝时期,下令全国寻找古籍。在山东济南一带有个叫伏生的老儒生口授《尚书》共有二十八篇,有人负责辑录成书,得以使《尚书》流传下来。到了汉武帝时期,陆恭王在拆迁孔子的故居之时,偶然发现了一批竹简,其中包括《尚书》、《孝经》等古代重要的典籍。因为这批竹简是在墙壁中发现的,因此后人称之为“壁经”,也有人将它叫作“孔壁中书”。 我周公 原文 我周公1,作周礼2。 著六官,存治体。 注释 1周公:姓姬名旦,周文王的第四个儿子,周初伟大的政治家。 2周礼:书名,周公所作。 译文 《周礼》是由周公创作的,记录了周朝的六部官职,周朝的政治体制也因此得以保存和流传。六官分别是:吏部天官、户部地官、礼部春官、兵部夏官、刑部秋官、工部冬官,天子位于上,六官分职于下,一定要遵守纲常法度,维护太平。 典故 周公制礼仪 周公,姓姬,名旦,周文王的第四子,曾经为周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在周朝臣民心中威信也非常的高。周武王死后,他奉命辅助年龄尚小的周成王平定了由商纣王的儿子武庚与武王的三个弟弟所发动的叛乱,巩固了刚刚建立不久的周王朝。由于在当时,国家的礼法制度还比较简单,为了使周王朝稳固,也是为了社会发展的需要,周公决心制定出一套完备的礼法制度让天下臣民服从,便就有了《周礼》的问世。《周礼》问世之后,周公被历代的统治者称之为圣人。 大小戴 原文 大小戴1,注礼记2。 述圣言,礼乐备。 注释 1大戴:即戴德,字延君,汉朝人,后人称他为“大戴”。小戴:即戴圣,字次君,戴德之侄,汉朝人。曾经作九江太守,后人称他为“小戴”。 2《礼记》:书名有两种,戴德所编称的是《大戴礼》,共八十五篇,戴圣所编称的是《小戴礼》,共四十九篇。 译文 汉朝的儒生戴德、戴圣叔侄俩将孔子圣贤阐述礼记的言论编辑成《礼记》一书,使周朝的礼乐齐备,以供后人学习。戴德将《礼记》整理成85篇,称之为“大戴礼”,戴圣将其删为46篇,成为“小戴礼”。 典故 穆公问礼 春秋末期,晋国有一个叫作由余的人,他虽然非常有才华,却得不到国君的赏识,于是流落到了秦国。秦国当时很强大,为了显示自己富有,秦穆公就请由余游览自己的宫殿和花园。但出乎于秦穆公意料的是,由余看见他豪华美丽的宫殿并不表示赞赏而只是一味地摇头,秦穆公感到非常奇怪,就问他为什么。一开始秦穆公还以为是因为晋国人不懂礼法,更不懂得治国之方。但是由余告诉秦穆公,他的豪华宫殿只是外表华丽,这只不过是用来约束大臣和老百姓的工具罢了,对于统治者本身却没有一点意义。在晋国虽然没有礼法,但却以淳朴之心相待,国家照样也能治理好。 由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对封建社会礼制提出不同意见的人,他比别人都有先见之明。 曰国风 原文 曰国1风2,曰雅3颂, 号四诗,当讽咏。 注释 1国:诸侯所封之国。 2风:民间歌谣之词。 3雅:正乐之歌。 译文 风、大、小雅、颂是《诗经》的四种体裁,应该认真背诵吟咏。风,就是民俗歌谣,是各种诸侯采集而来的,献给天子的;雅,又分大雅、小雅。大雅是各地诸侯拜见天子时所作的诗,小雅是天子宴请宾客吃饭时所作的乐歌,有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一共40篇。风、雅、颂是体裁,赋、比、兴是表达手法。 典故 《诗经》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由孔子搜集删改汇编而成的,现有305篇,按其性质和乐调的不同,分为风、雅、颂三大类,大部分由乐官采集而来,也有贵族公卿所进献,都是配上音乐来唱的。这些诗歌内容非常广泛,“国风”就是其中最精彩的内容。“风”是周王朝各诸侯国的地方乐歌,其中,大部分都是由劳动者口头创作而来的,具有很强的现实主义风格。由于“国风”的来源大多数是民间歌谣,因此这一时期的政治生活、社会面貌、人民的爱情态度在诗中都有鲜明的反映。“雅”是周王朝都城一带的乐歌,保留了我国最早的一些史诗,又分为大雅和小雅。“颂”是宗庙祭祀时所用的乐歌。由于《诗经》真实而生动地将社会生活反映出来,且艺术性很强,因而成了历代文人所必读的书目之一,一直流传到今天,它的作用仍然存在。 诗既亡 原文 诗既亡,春秋1作。 寓2褒贬,别善恶。 注释 1春秋:周朝后期的编年史。记载的史迹起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止于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 2寓:寄托。 译文 随着周朝的灭亡,派官员进行采诗的制度也不复存在了。为了记录史实以教育后人,孔子编作了一部《春秋》,书中是通过赞扬或批评来区分善恶的。周朝自文王起到康王之时,君王都非常贤明,臣子也非常贤良,天下太平。宣王时中兴,到处可见国风之诗,这是《诗经》存在的象征。到了周幽王,荒淫无度,沉溺酒色,终于兵弱国衰。平王时,国家已是非常的混乱,政教不再兴盛,国君的命令已不再发挥威力,这时,乐师也不再作诗了,所以《风》消亡了,各地诸侯也非常的强大,不再朝见天子,因此《小雅》消亡。天子也不再宴请各地诸侯,因此《大雅》消亡。各地诸侯也不再支持天子祭祀宗庙,所以《颂》也消亡了。《诗经》消亡了,周王朝也渐渐灭亡。孔子对这种情况极为的痛恨,于是作《春秋》,志在扶正王权,此时,孔子已69岁高龄。他将自鲁隐公元年起,直到鲁哀公十四年止,共242年的历史记载在书中。 典故 春秋一字之褒贬 西周末年,周幽王荒淫无度,残害百姓,致使国家灭亡,众臣拥立已经废弃的太子宜臼回朝,立为天子。平王迁都洛阳以后,处于君弱臣强的局面,各地方的诸侯纷纷争霸一方,从此以后,周王朝的地位一落千丈,各地诸侯也不再朝见天子,政局动荡不安。孔子非常痛恨这种状况,于是写了《春秋》一书,记载了上起鲁隐公元年,下至鲁哀公十四年的历史共18000字。 由于此书影响巨大,又加上孔子的名声,以至于在当时如果有人能够得到《春秋》一字的赞扬,要胜过天子的褒奖;而如果得到《春秋》一字的批评,真是耻辱到远远胜过杀头。因此孔子自己也感叹:“喜爱我的人是因为《春秋》,怨恨我的人也是因为《春秋》啊!” 三传者 原文 三传1者,有公羊2, 有左氏,有谷梁。 注释 1传:注释经义的文字称为传,凡是圣人的著作称为经,贤人的著作叫传。 2公羊:所指公羊高,鲁国时期的人,作《公羊传》。 译文 为《春秋》一书作注释和解说的著作非常的多,其中最著名的是三传:即《左传》、《公羊传》、《谷梁传》三部传书。《公羊传》是由鲁国人公羊高所作;《左传》是鲁国人左丘明所作的;《谷梁传》是谷梁所作的。 典故 关公读左传 在解释《春秋》的三传中,最著名,最流行的书就是《左传》了,它成为后来人们所必读的书目。古代人认为,如果要做大将,一定要读《左传》,要是哪个大将军没有读过《左传》,那也只不过是匹夫之勇。历史上对于这一点,最著名的例子莫过于三国时代著名的大将军关羽读《左传》了。传说他随身带着《左传》,不管是走到哪里,只要一有时间就读《左传》。一次,关羽为了护送刘备的妻子,被迫投降曹操,曹操为了试他的人品,故意将他与刘备的妻子安排住在一个房间。岂料关羽一直守坐在房门口,举着蜡烛,彻夜读《左传》。 曹操知道后十分的钦佩他。时至今日,关羽读《左传》的故事仍在广为流传,甚至很多地方的关羽塑像或是画像都是以他读《左传》为内容的。 经既明 原文 经既明,方读子。 撮其要,记其事。 五子1者,有荀扬, 文中子,及老庄。 经子2通,读诸史。 考世系3,知终始。 注释 1五子:荀子名卿,楚兰陵人,著有《荀子》上下二篇。杨子名雄,汉成都人,著有《太玄经》、《法言》二书。 2经子:名周,楚国蒙城人,著有《南华经》。 3世系:一姓相承的绕系叫世系。 译文 把儒家的经典都读懂明白它的意义后,就能够读诸子百家的书了。读诸子百家的书一定记住主要的内容,掌握其中的要点就可以了,这样才能学到真正有用的东西,而不至于被那些歪理邪说冲昏了头脑。诸子百家中有很多人留下了著作,其中有五家书是必读之书,他们是荀子、扬子、文中子、老子和庄子。荀子著有《荀子》一书,分为上下两篇;扬子著有《太玄经》、《法言》二书;文中子著有《元经》、《中说》两本书;老子著有《道德经》五千言;庄子著有《南华经》,这就是五子的书了。经书和诸子的书读懂文章意义后,就能够读有关各朝的史书了。史书中一般记载了朝代兴旺衰亡的过程,国君的圣贤和狂妄以及大臣的贤良与奸邪。通过考察历代帝王的世系,了解各朝间之所以兴旺和衰败的原因。这是在以前的教育体系中所规定的必读的书目,与我们今天受教育所学习的课程有很大的差别,从这里我们也可以发现古今社会教育方面的异同。 典故 少女遇盗 很久以前有一个少女脖子上挂着珍珠项链,身上戴着很多珠宝玉石,肩上背负非常贵重的黄金,不知道她要到何处去。当她走到一个荒山大沟附近的时候遇到了强盗。她十分的害怕,两眼都不敢正视强盗,弯腰,曲膝,如同人家里的婢妾侍女一样。尽管她这样,但仍然没有躲过强盗的抢劫。这个故事出自于荀子的文章,在这里荀子宣扬的一种思想是对付强暴的国家不能同少女对待强盗那样的软弱,越是软弱,越是顺着它,它越会侵犯你,精明的君主是不会这样做的。这个故事反映了当时新兴地主阶级在上升时期朝气蓬勃的精神状态。 自羲农 原文 自羲1农,至黄帝, 号三皇,居上世。 注释 1羲:伏羲氏,风姓,号太吴。始画八卦,造琴瑟,教嫁娶,作书契代结绳,造网罟教佃渔。 译文 相传在盘古开天辟地后,出现了“太古三皇”,即伏羲、神农、黄帝,据说他们是上古时期中华民族的领袖人物。 典故 黄帝战蚩尤 相传在黄帝当土氏族部落首领之后,炎帝的后代蚩尤不服气,觉得自己能够同黄帝抗衡,决定同黄帝展开一场争夺氏族首领的战争。于是不久以后,他们在阪泉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战争。蚩尤部落的人十分高大,力量也很强大,异常的凶猛,黄帝对他们毫无办法。后来黄帝的小儿子发明了弓箭,黄帝部落的人用弓箭作战,在几里之外就能够将蚩尤部落的人射死,这样战争的局势转向了黄帝。蚩尤一看形势不妙,非常震怒,他于是使用了最厉害的方法:施放雾气,让黄帝的兵士辨不清方向,便可以趁机将他们杀死。黄帝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于是他又连夜造出了一辆指南车,致使蚩尤的雾气失去了作用。他的部队趁势猛烈进攻蚩尤的部队,并最终将蚩尤打败了。黄帝在战胜了蚩尤后,将中原各个部落全部联合起来,并使中华民族的文明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黄帝也一直被后人所敬仰。 唐有虞 原文 唐1有虞,号二帝。 相揖逊2,称盛世。 注释 1唐:唐尧,姓伊祁,帝喾之子,名放勋。有一个儿子丹朱,由于丹朱不肖,因此尧禅位于舜。 2逊:谦逊。 译文 唐尧同虞舜号称“二帝”,他们互相恭让帝位,他们在位统治的一段时期可以称之为是太平盛世。唐尧在位时,施行仁义政策。他一共有一个儿子两个女儿,儿子叫作丹朱,大女儿叫作娥皇,二女儿叫作女英,他的两个女儿都是舜的妻子。因为对长辈不恭敬,而且言行也与礼节不相符,因此尧禅把帝位禅让给了舜,尧在位一共70年。舜继位后,继续施行尧的政策。舜有一个儿子叫商均,商均也很不孝敬长辈,于是舜又把帝位禅让给了禹,舜在位一共61年。尧舜都互相恭让帝位,确保贤德的人来治理天下,这种精神一直被后人赞扬。 典故 帝尧立诽木 相传帝尧是我国古代一个非常贤明的君尧帝他善于体察民情,广泛听取民众的意见。相传他为了能广泛听取民众的意见,就派人在他所住的房屋门口放了一面大鼓,后来人们把它叫做“诽鼓”,如果谁对他有意见要讲,只要到他这里将鼓敲响,他听见后便会马上亲自出来接见,虚心听取别人对他的意见和批评。后来,来敲鼓的人渐渐少了,他就担忧是不是人们不敢来呢,于是他又派人在鼓的旁边立了个木牌,叫“诽木”,若谁有意见就可以直接写在上面。这样帝尧了解到许多下层人民的情况,有效地了解和治理了国家,使得他在位时期是我国上古时期最为太平的时期。 夏有禹 原文 夏1有禹2,商有汤, 周文武,称三王。 注释 1夏:国号。 2禹:姓姒,受虞舜禅位当了皇帝,国号夏,史称夏禹王。 译文 夏朝的大禹、商朝的成汤和周朝的周文王、周武王,合称为“三王”。夏商在上古时期称为三代,禹、汤、文武称为三王。三王所治理的三代时期,国泰民安,太平盛世,风调雨顺,这是千古难遇的奇迹。 典故 三过家门而不入 上古时期,黄河泛滥,老百姓深受其苦,全都搬迁到高处去住,人们都面临危险。帝舜在位之时,派大禹的父亲鲧去治水,鲧采用堵塞的方法,不但没有将水堵住,反而越冲越大。 由于鲧没有完成任务,因此被治罪。后来,大禹接替父亲的职位,继续去治理洪水。他吸取了父亲失败的教训,改堵塞为疏导的办法,辛勤治理。 大禹把精力完全投注在治水上,他曾经三次路过家门都没有进去看看。他常常与手下人共同吃苦受累,在经历了13年的艰苦奋战后,终于治住了洪水。他的这种公而忘私,一心为国的精神一直被人们所称讼。 因为大禹治水有功,所以成为夏部落的首领,帝舜在年老的时候,也将国位禅让给了他,并对他说:“禹啊,你是一个贤德的人,既能勤劳治理国家,又能勤俭持家,你一定会是一个好君主。” 夏传子 原文 夏传子,家天下1。 四百载,迁2夏社3。 注释 1家天下:将王位传给自己的儿子。 2迁:变更的意思。 3社:指社稷,原为祭祀土墙和五谷之坛,后引申为国家政权的标志或代名词。 译文 自从夏禹将帝位传给儿子夏启后,中国就开始了家天下的王位世袭制。夏朝的政权也延续了四百多年。在尧舜二帝时,王位是传给贤德的人而不是传给儿子,到了夏禹后,王位传给儿子而不是传给贤德的人,所以称之为家天下。夏朝在位的君主共有17个,历时439年。 典故 少康盛世 夏朝是我国的第一个奴隶制国家,从它诞生起就陷入了动荡不安的局面中。夏启荒淫无度,贪恋酒色,他死后,他的几个儿子为了争夺王位而产生了内战。经过一段时间的激战后,太康取得了王位,但他也只顾荒淫玩乐,不理朝政,政权被有穷氏的首领后羿所掌握。几年后到了帝相时,后羿手下的一个亲信寒浞将他杀死,接着寒浞又起兵攻打帝相,企图夺取王位大权。此时帝相的王后正好有身孕,在慌乱中,她从一个墙洞爬出去逃走,后来生下儿子少康。王后含辛茹苦地将他抚养长大,叮嘱他一定要为祖先报仇,夺回政权。因此在苦难中长大的少康,每时每刻都记着复仇的事。而后,他在一些诸侯大臣的帮助下,将寒浞打败,恢复了因内乱而中断的夏王朝。历史把这一时期称作“少康中兴”,也称为“少康盛世”。 汤伐夏 原文 汤1伐夏2,国号商。 六百载,至纣3亡。 注释 1汤:商汤王姓于名履。 2夏:夏桀王,夏朝的最后一位君主。 3纣:殷纣王,商朝的最后一位皇帝。 译文 商汤讨伐夏桀而取得了天下,建立了商朝,商朝经历了六百多年,直到商纣王才灭亡。商朝从汤开始到纣王结束,一共持续了644年,在位国君共有30个。 典故 商汤伐纣 夏朝的最后一个皇帝叫夏桀,他在位时,到处搜刮老百姓的钱财,用这些钱财来建造奢的宫殿、瑶池,结果举国愤怒。成汤看到夏桀如此荒淫无度于是趁机扩大自己的势力。成汤势力的强大使得夏朝的大臣对此有所警觉,其中有一个叫关逢龙的人苦苦劝说夏桀,但夏桀根本就听不进去,关逢龙再劝说他时,他便命令人将关逢龙杀死了。夏桀的执迷不悟和倒行逆施导致了众叛亲离,成汤看到伐桀的时机已经成熟,于是就发兵把夏朝灭掉了。成汤就是商朝的第一个皇帝。 周武王 原文 周辙东1,王纲坠。 逞干戈,尚游说。 注释 1周辙东:周幽王在位时西部犬戎(音荣)入侵,幽王被犬戎所杀。周平王为躲避犬戎,向东迁都洛阳。 译文 周平王将都城迁到了洛阳,改国号为东周,这时周王朝的统治已经开始瓦解了。各诸侯国之间的战争也纷纷不断,都不再受周王朝君主的约束了,就连士大夫阶层也只重口才而不讲仁义道德等礼仪了。 典故 烽火戏诸侯 西周最后一个君王叫周幽王,他荒淫无度。十分宠爱一个叫作褒姒的妃子,褒姒终日不笑,周幽王于是想尽一切办法让她笑一笑。一次他竟然举放烟火,因为各列国诸侯有一个约定,只要国家遭到袭击时就放烟火,四方的诸侯首领就会率领军队前来救援。这一天,各地诸侯看到西京的烽火台烟火突起,全部带兵赶来救援,待到那里一看,竟然平安无声,才知道原来这只是一个玩笑,诸侯们都非常的气愤。褒姒看到这种情况开怀大笑。过了不久,西方的戎狄入侵,周幽王再将烽火点燃起来,因为上次各地的诸侯都被戏弄,所以这次再也没有一个诸侯来支援他,周幽王仓皇失措,悔不应该戏弄诸侯,但是为时已晚,最终死于混乱的军队中。 周辙东 原文 周武王1,始诛2纣。 八百载,最长久。 注释 1周武王:姓姬名发,后稷十五代孙,文王的儿子。由于商纣昏庸,观兵孟津,白鱼入舟,诛伐纣而得天下,建都镐京,国号为周。 2诛:诛伐、杀死。 译文 周武王起兵讨伐商纣王,建立了周朝,周朝历时800年,是中国历史上延续时间最久的朝代。周朝在位君主共有37个,持续867了年,没有哪个朝代延续的时间能比周朝长久。 典故 国人暴动与共和执政 周朝刚刚建立时,大量分封诸侯国,各地诸侯按时纳税,国家需要时派兵征发徭役。分封制使周朝的统治得到了空前的巩固。但到了周厉王时期,形势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周厉王为了镇压人民不满的情绪,于是就派巫师四处监视,只要听见有人说一点儿对他不满的话,他就派人将这些人抓来杀头,长期以来人们在路上见了面只是互相使一下眼色,再也不敢说话,也就是说人们只能“道路以目”。召公对周厉王这种残暴的作法非常的不满,多次劝说厉王,可厉王一点儿也听不进去,反而变本加厉。公元前841年,忍无可忍的人民愤怒地冲向王宫,周厉王吓得逃跑了。这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民众反抗统治者的“国人暴动”。从此后,周朝由周公和召公一起来执政,史称“共和执政”,这一年被称为是共和元年,这也是我国历史上有确切纪年标志的开始。 始春秋 原文 始春秋1,终战国。 五霸2强,七雄出。 注释 1春秋:时代名称,从鲁隐公元年到鲁哀公十四年之间的242年称之为春秋时代。 2五霸:指齐桓公、晋文公、察穆公、宋襄公、楚庄王。 译文 从春秋时代开始,到战国时代结束,先有五个强大的诸侯争夺霸主的地位,后有七个强大的诸侯国割据一方。五个争夺霸主的诸侯分别是: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宋襄公、楚庄王。七雄分别是:秦、楚、齐燕、韩、赵、梁。 典故 卧薪尝胆 在春秋时期,我国东南部位于珠江流域和长江中下游一带的吴越两国常常发生争执。在一次战争中吴国将越王勾践包围在会稽山下,勾践无奈之下只好向吴国求和。 吴王夫差根本就没有把越国和越王放在眼里,他不顾大臣们的反对,答应了越国的求和,放回了越王勾践。越王勾践回国后,发誓一定要报仇雪恨,以雪前耻。从此以后,他苦心练剑,一心想着报仇。为了不忘记曾经的耻辱,他让人把他柔软舒适的床搬走,而睡在非常刺人的柴草上,且在睡觉的地方悬挂了一个苦胆,每天都去尝一尝,以此来提醒、激励自己发奋读书,努力练剑。皇天不负有心人,后来在勾践的苦心经营下,越国的势力比以前大增,并最终消灭了吴国,统一了东南部地区。 嬴秦氏 原文 赢秦氏1,始兼并。 传二世2,楚汉争。 注释 1嬴秦氏:姓嬴,名政。其兼并六国,自称秦始皇。 2二世:名胡亥,秦始皇的儿子。 译文 秦始皇嬴政在位期间,开始兼并六国,并建立起统一的秦王朝,但秦王朝只传了两代,到了秦二世之时,西楚霸王项羽与汉王刘邦便兴兵争夺天下。 典故 一言为重 秦国在统一六国之前,为了加强国力,在秦孝公时任用商鞅为宰相开始变法。商鞅变法时,他为了让人们相信自己,便派人在京城的南门立了一根三丈长的木杆,并对百姓们说,如果谁能将这根木杆从南门扛到北门就赐十两银子,结果没有人敢动。商鞅以为人们认为钱少,于是又把赏金从十两加到了五十两。这时有一个人终于忍不住了,将木杆扛到了北门,之后他果然得到了五十两银子。这件事一下子震惊了全国,大家都知道商鞅是一个重承诺的人。因此,当新法颁布之后,很顺利地就得到了推行。经过商鞅变法,秦国逐渐富强起来,并从一个小国最终成为吞并各诸侯国的大国,为秦国最终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高祖兴 原文 高祖兴,汉业建。 至孝平1,王莽2篡。 注释 1孝平:孝平帝,在位五年,被王莽杀害。 2王莽:汉朝人,字巨君,是汉元帝王皇后之侄,官至大司马,杀害了汉平帝,自立为皇帝,改国号为新。 译文 汉高祖刘邦将项羽打败后,建立起了汉朝政权,传位到汉平帝时,帝位被外戚王莽篡夺。刘邦,字季,是尧帝的后代,沛县人,他是以农民身份起兵的,后来进入了咸阳,把秦朝苛刻的刑法制度废除了。再后来灭掉项羽的部队称霸天下,建都长安。刘邦虽然是个地痞无赖,但是他当上皇帝后非常的有度量,能够知人善用。待传位至汉孝文帝时,废除了肉刑,礼乐复兴。武孝帝能够整修法度。由于孝昭帝的年龄小,于是由霍光辅政。到中宋帝时,汉朝王室复兴,天下太平。但是到了平帝时,王莽假意效仿周公辅政,用毒酒将平帝杀死了,后来篡夺皇位,称新皇帝,至此西汉灭亡。王莽篡位18年,后来杜吴将其杀死,王莽建立的新政权终于灭亡了。 典故 王莽叛变 西汉末年,皇帝昏庸无道,致使朝廷的大权逐渐落到了外戚手中。王莽是元帝王皇后的侄子,在平帝继位时,王莽以其年纪小为理由,王莽假意效仿周公辅政。王莽本人非常的精明,对人和善,完全像个正人君子。一次他的儿子犯了大罪,他依然按照法律的规定处罚了自己的儿子。所以,大家都认为王莽是一个公私分明、秉公办事的人,于是便得到了大家的拥护。然而,等大权到了他的手里,他就立即指使他的部下编造了一些谣言,说他将来能做皇帝,然后迫使小皇帝退位。在公元8年,王莽篡夺了皇位正式称帝,将国号改为“新”,刘邦建立的西汉政权至此灭亡。但是王莽称帝后,所制定的法令制度非常的繁多,盗贼纷起,社会秩序遭到了破坏,终于在做了18年皇帝后被商人杜吴杀死。 光武兴 原文 光武1兴,为东汉2。 四百年,终于献3。 注释 1光武:光武帝,姓刘,名秀,字文叔,刘邦的第九世孙。 2东汉:光武中兴之后为东汉,以前称之为西汉。 3献:汉献帝,汉朝最后一位君主。献帝时,群雄蜂起。曹操入朝,迁帝于许,自擅汉权,曹操的儿子曹丕废帝为山阳公,东汉灭亡。 译文 光武帝刘秀在王莽末年起兵夺取了政权,定都在洛阳,国号东汉,西汉和东汉一共延续了400年的历史,当帝位传到汉献帝时,东汉灭亡,汉朝历史结束。刘秀以西汉王室后代为名起兵,终于在公元25年夺取政权,建立了东汉政权,光复汉室,史称东汉。在献帝时,势力强大的大臣都割据一方,其中曹操将汉献帝劫持到许昌,以献帝的名义下达命令,让各地的诸侯都听命于他,后来逐渐夺取汉朝大权,在官渡之战后将袁绍击败,统一了中国的北方。 典故 刘秀赞董宣 光武帝刘秀是一个非常有作为的皇帝,他常常教导他的手下要秉公执法,不能以权谋私。在他建立东汉政权的初年出现了“光武中兴”的局面,百姓安居乐业。 他手下一个官员叫董宣,他为人耿直,从不以权谋私,人人都说他是个清廉正直的官员。一次,刘秀的妹妹湖阳公主的一个随从杀人后逃跑了,董宣为了抓住这个随从,就亲自在公主的门口等着,一连等了好几天也没见他出来,但董宣仍不死心,下决心一定要将其抓住。终于有一天,公主外出时这个人跟随公主一块儿出来,董宣冲上前,一下就将那人杀死了。湖阳公主认为董宣这么做是在侮辱她,于是便找自己的皇帝哥哥刘秀告状。刘秀问明情况后,不知如何来处理这个问题,董宣将自己的理由说明后,便撞向了柱子,刘秀当然是不愿意失去这个忠臣,无奈下,只好赦免了他的罪,但叫他向公主道歉,但董宣说:“那还不如叫我去死。”刘秀看到董宣这么执着坚持正义,深受感动,公主也毫无办法。刘秀对他的部下说:“董宣真是一个强项令啊!宁愿死也要坚持正义。” 就这样,刘秀释放了董宣,并且还赏给他30万钱来鼓励他的正义精神,号召所有的官员都向董宣学习,董宣个人在朝廷和百姓心中也有非常好的口碑。 魏蜀吴 原文 魏1蜀2吴,争汉鼎。 号三国,迄两晋。 注释 1魏:指魏主曹丕,曹操的儿子,他篡夺了汉献帝帝位,国号为魏。 2蜀:刘备建的国号。 译文 魏国、蜀国、吴国三家在东汉末年争夺汉朝的天下,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后来被晋朝所统一,晋朝又分为西晋和东晋。蜀国把持政权的是刘备,在成都建立起了都城,国号蜀,他曾经三顾茅庐,请诸葛亮辅助他称霸天下。魏国的君主是曹丕,也就是曹操的儿子,在洛阳建立都城,国号为魏。吴国把持政权的是孙权,位于长江以东一带,在金陵建都,国号为吴。西晋的开国皇帝是司马炎,他是魏国宰相司马师的儿子,他统一中原以后,都城建在洛阳,国号西晋。东晋的开国君主是司马睿,他在建康(现在的南京)建立都城,国号东晋。 典故 赤壁鏖兵,以少胜多 三国时,孙权和刘备联合攻打曹操,在赤壁同曹军进行了一场激烈的战斗。 当时,在军队数量和军需供给方面,曹操有很大的优势。曹军为了减轻水中的颠簸,战船首尾相连。孙权采纳黄盖的策略,用轻舟和薪革膏油,假装投降,靠近曹操的水兵,放火将曹军的战船烧毁了,并祸及岸上营寨。周瑜和刘备的联军水陆并进,紧追不舍,曹操军队大败,退回北方,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宋齐继 原文 宋1齐2继,梁3陈承。 为南朝,都金陵。 注释 1宋:宋高祖姓刘名裕,小字寄奴,辅佐东晋有功,封宋公,又晋爵宋王。于是废恭帝篡位为帝。 2齐:齐高祖,姓萧,名道成。汉相萧何的后人。屡建功,封齐王,于是废顺帝篡位为帝。 3梁:梁武帝萧衍,字叔达。 译文 东晋末年,在南方相继出现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历史上称之为南朝,都城都在金陵,也就是现在的南京。宋朝以刘裕为开国皇帝,是南朝中持续时间最长的一个朝代。到顺帝时,被萧道成废立为汝阳王,南朝宋灭亡,共存在了60年,在位皇帝共有八位。南齐以萧道成为开国皇帝,他是篡位得的天下,他为人宽宏大度,博学多才,并且非常的清廉节俭。到和帝时南齐灭亡,共存在了24年,在位的皇帝共有七位。南梁以萧衍为开国皇帝,他是篡齐国王位而称霸天下的,到敬帝被陈霸先弒帝夺位,梁朝共存在了56年,在位的皇帝共有四位。南陈以陈霸先建国,后主陈叔宝昏庸无能,杨坚推翻了政权,南陈灭亡了,存在了32年,在位的皇帝共有五位。 典故 侯景之乱 公元548年,侯景反梁,他趁着腐败的梁朝混乱之际,攻下了都城建康,并进行疯狂的破坏。在这场混乱中,梁朝的庾信表现出了凛然不屈的气慨。 当建康发生危机的时候,庾信是健康县令,他带兵一千多人防御叛军。因为叛军的势力强大,梁军终于失败了,庚信无处可去,他便投奔到了江陵。庾信来到江陵,梁元帝非常的高兴,并封他为相,出使西魏求援。到达西魏的都城长安后,这位眷恋着南国的诗人再也没有回去。原来西魏的丞相宇文泰早就想夺取天下,因此他一直十分重视江南文化,并想收揽更多的人才。庾信来到后,他便将庾信强留下来且给他丰厚的待遇。后来,宇文泰派兵攻打江陵,梁元帝被俘,梁朝灭亡。这一时期,南朝处于最后一个朝代陈朝,北朝的西魏也被北周所替代,政权仍掌握在鲜卑人手中。北周的周武帝接受汉族文化,他十分喜爱文学,因此把庾信看作宝贝,并封了官职。就这样,庾信一直被留在了北方长达28年的时间,直到69岁含恨而死去。 北元魏 原文 北元魏,分东西。 宇丈周1,与高齐2。 注释 1宇文周:北周闵帝,名觉,宇文泰世子。篡夺西魏恭帝位自立,国号周。 2高齐:北齐文宜帝高洋。 译文 在北方,最先兴起来的是北魏,后来分为东魏和西魏。北周的宇文氏家族将东魏消灭掉了,西魏也被北齐所代替。北魏是鲜卑人拓跋圭建立的,崇尚汉族文化,接收汉人为官。在孝静帝时期,北魏分为东魏与西魏。北魏共10个在位皇帝,延续149年。东魏政权由孝静帝把持,他在位16年,后来将帝位禅让给了高洋,但第二年高洋被杀,东魏灭亡。西魏以孝武帝为开国皇帝,共有4个在位皇帝,后来被宇文氏所灭,延续了23年之久。北齐是高洋建权,共有6个在位皇帝,延续了28年。北周以闵帝开国,在位皇帝共有5位,延续了28年。 典故 一衣带水 公元518年,杨坚废了年仅8岁的周静帝,建立了隋朝。南朝的陈叔宝(陈后主)十分昏庸无道,国家势力比北朝更衰弱。杨坚在做了隋朝的皇帝之后,他就想灭掉陈朝,只是因为势力还不够强大,他便故意作出了一系列的让步。后来,陈后主的野心越来越大。隋文帝的谋士认为陈后主将要作乱。隋文帝听了他的见解后说道:“我是老百姓的父母,江南受到了陈后主的压榨,我岂能因为隔离了一条衣带那么宽的长江就不救援他们呢?”于是他想利用这个机会打败陈朝,一统天下。公元588年,杨坚派兵进攻陈朝。经过激烈的战斗,在公元589年占领了陈国的都城建康(今南京),陈叔宝被迫投降。这样从东晋以来将近300年的南北对峙局面,到这一时期结束了,中国历史又一次由分裂走向了统一。 迨至隋 原文 迨1至隋2,一土宇, 不再传3,失统绪。 注释 1迨:来临或到的意思。 2隋:继南北朝后统一了中国的封建王朝。开国君主是隋文帝杨坚。 3再传:指隔代或隔世,如弟子的弟子称为是再传弟子。本书称隋朝只传了一氏而“不再传”与史实有误。 译文 等到了隋朝,中原地区又归于统一的局面,但是皇位只传了两代,隋朝就灭亡了。隋朝的开国君主是隋文帝杨坚,他废除了静帝而自立,在灭掉了陈后统一了南北,建立隋朝都城设在长安。后传位隋炀帝杨广,但是杨广只知道游玩,不理朝政。在隋朝末年,各地农民起义风起云涌,隋炀帝终于被宇文化吉所杀。政权后来被李渊的起义军控制,李渊后来将隋恭帝杀死,自立为王,隋亡,前后一共存在了38年。 典故 罄竹难书 隋朝的第二代皇帝隋炀帝是历史上也了名的荒淫无度的暴君。他的行为激起了全国性的农民起义。有一个人叫作李密,因参加了起兵反隋的谋划而被捕,在押解的途中逃脱。后来他辗转到了瓦岗起义军的军中,帮助瓦岗起义军的头领翟让联合各地起义军势力,使起义军迅速发展到了几十万人。李密因表现英勇,又有智慧,因此被推为全军的领袖,号称魏公。瓦岗起义军打到洛阳时,为了团结各方面的力量,彻底将隋朝的政权推翻,起义军曾经发布了一篇讨伐杨广的告示,告示中列举了杨广残害百姓的很多罪状,书中写道:用尽南山的竹子为简,也写不尽杨广的罪状;放出东海的水也洗不清杨广的罪恶。这就是成语“罄竹难书”的来源。 唐高祖 原文 唐高祖1,起义师2。 除隋乱,创国基3。 二十传,三百载。 梁灭之,国乃改。 注释 1唐高祖:李渊,字叔德。本为太原留守,封唐王。 2义师:大兴仁义之师。 3国基:建立国家的基础。 译文 唐高祖李渊发动了仁义之师,清除了隋朝的暴乱,安定了三百年的历史,后来被后梁所灭。唐高祖李渊是农民起义军的领袖,起义胜利后,被拥立为王,建立国号唐。后立李建成为太子,造成兄弟相残的局面。唐朝在我国历史上是一个较为繁盛的历史朝代,先有贞观之治,后有开元盛世。高宗后期,武则天专政,曾改国号为周。在唐朝末年,唐末农民起义兴起,由于朱温叛变,哀帝被杀害,唐朝灭亡。唐朝共存在了289年,在位皇帝共有20位。 典故 兼听明,偏听暗 一次,太宗问丞相魏征:“做皇帝的要如何做才能做到明达而有远见呢?”魏征简洁地答道:“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就可以明达事理,而偏听偏信就一定会看不清事物的真相。”接着魏征又举例说:“尧舜听取各方面的意见,了解各方面的情况而把国家治理得非常的好;而秦二世、隋炀帝因为偏信宠臣,所以遭到了失败,致使国破家亡。”唐太宗听到这里后不禁点头赞许。 李世民善于采纳大臣的意见,广开言路,在他统治的时期内,社会安定,人民生活得到了提高,史称“贞观之治”。 粱唐晋 原文 粱1唐2晋,及汉周, 称五代,皆有由。 注释 1梁:后梁太祖朱温,其篡夺唐朝天下,建立梁朝,传了2代,共17年。 2唐:后唐庄宗,姓李,名存勘,其消灭后梁当了皇帝,国号为唐,四主三姓,共14年。 译文 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是继唐朝后兴起的朝代,统称为五代,各个朝代的兴衰更替都有它各自的因由。后梁是由朱温建立的。后唐是由李存勖建立,他是灭掉梁后而建立的天下。后晋的开国君主是石敬瑭,篡夺后唐政权而自立。后来向契丹称臣,被契丹族所灭,共存在11年,两代皇帝。后汉由刘知远建国,也称臣于契丹,共存在4年,两代皇帝。后周由郭威建立,后归于宋,共存在9年,三代皇帝。 典故 依样画葫芦 五代时期有个叫作陶谷的人,自小就喜爱学习,整日博览群书,因而学识渊博见多识广。他在十几岁的时候,文章就写得非常出色了。宋太祖赵匡胤在建立了北宋政权后,让他做了翰林院的学士。陶谷发现宋太祖对一些办理文墨的臣子不是很重视,就在宋太祖面前说自己的工作如何辛苦和卖力。太祖听了之后,笑着说:“我常听人说,翰林写文书、诏书都是依照前人的旧本,略加改一下,这就是俗话说的照葫芦画葫芦,这有什么卖力的地方呢?”陶谷哑口无言。 炎宋兴 原文 炎宋1兴,受周禅2。 十八传,南北3混。 注释 1炎宋:北宋太祖,姓赵名匡胤,曾经随周世宗南征北伐。契丹人寇,以兵御之,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以火德王,国号宋,所以称炎宋。 2禅:祥让。 3南北:南宋和北宋。 译文 北宋的赵匡胤接受了后周的禅位,建立了宋朝政权,两宋共传了十八位皇帝,中国历史又一次由分割走向了统一。北宋的开国君主是宋太祖赵匡胤,在陈桥兵变中,黄袍加身,即位天子。北宋共存了150年,共九位皇帝。北宋和南宋一共延续了317年,共18位皇帝。 典故 一误再误 北宋的第一位皇帝是赵匡胤,他是通过“陈桥兵变”赢得政权的,后又通过“杯酒释兵权”控制并巩固了中央集权制。他的母亲在临死前叮咛他,让他把帝位传交给他的二弟赵光义,将来赵光义死了,再将皇位传给三弟赵光美。当时大臣赵普在场,曾经答应太后宣誓照办。后来赵匡胤死了,光义果然当上皇帝,号称太宗。就在赵光义当皇帝期间,有人告密说赵光美谋划篡夺皇权,赵光义于是就把赵普招来,告诉他:“光美现在等不及了,他想把我给弄死,好让自己早点当上皇帝,你说这事该怎么办?”赵普想了片刻回答说:“以前太祖就错了,不该把帝位传给兄弟,应该把帝位传交儿子。”宋太宗听了之后,就把开封府尹赵光美贬为县令。不久,赵光美便死了。之后,宋太宗把自己的儿子立为太子,皇位就这样继续传下去。 辽与金 原文 辽1与金,皆称帝, 元2灭金,绝宋世。 注释 1辽:(公元916—1125年)契丹族在中国北方所建立的王朝。开国皇帝是辽太祖耶律阿保基。 2元:(公元1206一1368年)中国历史上蒙古族建立的统一王朝。开国皇帝铁木真。 译文 在北方,辽国和金国相继建立,他们都要求中原的宋朝称他们为帝。元朝后来灭掉了金国,又消灭了南宋,宋朝的历史到此终结。辽国是契丹人耶律阿保基所建立的,国号契丹,后改国号为辽。共存在2年,9位皇帝。金国是由完颜阿骨打建立,期初国号是女真,后又改号为金,共存在117年,共10代皇帝。元朝是由蒙古人忽必烈建立的,后来由于势力的扩大灭掉了南宋和辽、金,统治了中国,共存在了89年,共10位皇帝。 典故 莫须有 南宋时期,金国的兀术带兵侵袭中原,岳飞率领他的“岳家军”很快就打败了金兵的军队。在这之后,他下定决心渡过黄河继续向前追击。有一天他气度非凡地对他的将士们说:“直捣黄龙府,与诸君痛饮。”金国的兀术看到形势对金国非常不利,就秘密地写信给宋朝的奸臣秦桧,要他一定要把岳飞害死,宋与金讲和。于是秦桧为了达成杀害岳飞的目的,竟然无中生有地诬陷岳飞谋反,把岳飞和他的儿子岳云一起关进监狱软禁起来。这时候,同是抗金将领的韩世忠心里对此事感到愤慨,为岳飞父子感到不平,他就跑去当面质问秦桧:“你说岳飞父子谋反,你有何证据吗?”秦桧无耻地回答:“这件事情莫须有。”韩世忠愤狠地说:“‘莫须有’三个字怎能使天下信服?”但是秦桧仍然把岳飞父子杀害了。 莅中国 原文 莅1中国,兼戎狄2, 九十载,国祚废3。 注释 1莅:来临与到之意。 2戎狄:戎,又称西戎,中国历史上西北少数民族之一。戎狄合称多泛指非汉族。 3国祚:指帝王之位,也指国家命运。 译文 元朝进入中原以后,把周边地区的各个少数民族都毁掉了,但是元朝也仅存在了近九十年的时间,就被元末起义军灭掉了。 典故 王冕的故事 元朝末年,有一个十分光明磊落的人叫王冕。因为被生活所迫,他只读了3年书,就去给隔壁的奉老爹家放牛。 有一天,王冕正在草地上看着湖中的十来枝荷花,清水滴滴,非常漂亮,他便下决心一定要学会画荷花。于是,他就用积攒下来的钱托人买来胭脂铅粉,学习画荷花。一开始,他画得不好,又画了三四个月后,那荷花已经画得十分好看了,无论是颜色还是精神,都好像是湖里长的,又如刚从湖里摘下来贴在纸上的形似神似。 有个知县知道王冕画荷花十分出色,为了讨好老师危素,便派人到乡下找王冕,要他去县衙一趟,王冕因为轻视官场生活,根本不想去。过后,知县又亲自来请王冕,他也仍旧避而不见。为此,奉老爹抱怨地说:“他是一县之主,你怎么能这样怠慢呢?”王冕回答:“以前知县依仗危素的势力,在这里欺压百姓,任何坏事都干得出来,这种人,我为什么要去奉承他呢?”接着王冕又对奉老爹说:“今天知县回去,肯定会想办法陷害我,我打算到外边去躲几天,请老爹替我照顾我的母亲。”奉老爹答应了,于是,王冕辞别了母亲和老爹,泪挥洒家乡,到别处去逃难了。他始终没有向知县低头。 太祖兴 原文 太祖1兴,国大明2, 号3洪武,都金陵, 迨成祖,迁燕京。 注释 1太祖:即明太祖朱元璋(公元1328~1398年),明朝开国皇帝。 2明:中国历史上继元之后的统一王朝。鼎盛时期统治地域东抵日本海,西至新疆,北达西伯利亚,南至海南岛。 3号:即年号,封建帝王为纪念在位之年而立的名号称年号。 译文 明太祖朱元璋举兵消灭掉元朝,建立明朝,国号为大明,年号洪武,建立都城南京。到了明成祖时,把都城迁移到了燕京(今北京)。朱元璋是以农民身份起义灭掉元的,他拜刘伯温为军师,南征北伐18年,才建立了大明的天下。到崇祯帝,明朝被李自成起义灭掉,共存在了277年,一共有17位皇帝。 典故 郑和七下西洋 明朝初年,太祖朱元璋励精图治,农业经济迅速发展,手工业也有一定程度的发展,特别是造船业空前发达,这就为郑和的远航创造了条件。明成祖时,为了宣扬国威,满足封建皇帝万国“朝贡”的奢侈野心,皇朝决心派一支舰队进行远洋航行。当时因为郑和通晓文韬武略,具有指挥才能,又加上他是回族人,熟悉伊斯兰教,容易和西洋人民交流接触,明成祖决定派郑和带领船队远洋航行。在永乐三年(1405年)郑和奉命督造了63艘宝船和相当数量的中小海船,6月份郑和统率庞大的船队从长江口的苏州出发,经福州向南海进军,开始了西洋航行。郑和率领的船队先到达占城(今越南南部),然后经爪哇等地最后到达印度古里。每到一地,郑和都向当地统治者宣扬明朝的政策,赠送礼物,建立友好关系,并用携带的瓷器、茶叶、丝绸、漆器等与当地商人和人民换取土特产品,赢得了所到各国的热烈欢迎。在28年间,郑和一共率领船队七次远航,耗尽心血,在最后一次的归途中,病死在印度古里。郑和下西洋,给各国人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所到之处,都得到了当地人民的盛情款待。 为了纪念郑和,有些国家到现在一直保留着纪念郑和航海的文物和古迹。 郑和下西洋,加强了中国与亚非洲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铺设了中国通往西方的海上“丝绸之路”,在世界航海史上也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十七世 原文 十七世,至崇祯1, 权阉肆2,寇如林, 至李闯,神器焚。 注释 1崇祯:明思宗朱由检(公元1611年—1644年),明朝的末代皇帝。因其在位时年号崇祯,故后入亦以“崇祯”称之。 2阉:指宦官、太监。 译文 明朝的天下传续十七世,到崇祯帝时,宦官专权,任意横行,农民起义陆续兴起,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消灭掉了明朝政权。 典故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明朝时,杭州有个卖水果的人,他很会储藏橘子,他保存的橘子经过一冬一夏都不会腐烂,而且橘子皮又红又滋润,金红色的橘皮包含着充足的水分,就好像珠玉一样,看起来美丽好看,橘子的价位虽然很高,买的人却很多。 有个游子买了他一个橘子,剥开一看,里面的瓤干得像棉絮一样了。于是就责问卖水果的人:“你为何弄虚作假来欺骗顾客,这样做生意实在是太不厚道了。”这个人笑了笑说:”我做这个生意已经多年了,而且我就是靠这个生活的。我愿意卖,人家愿意买,彼此都没有什么意见。你可知道每天欺骗人的人多着呢!你不想想,那些头上戴着乌纱帽,腰间拴着玉带,神气十足的人,难道就是一些治国的人才吗?其实他们也没有什么特殊的本领。人民的疾苦,他们一点都不管,当官的胡作非为,他们不加以抑制止,难道这些人不也和我卖的橘子一样吗?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啊!”买橘子的人听了这一番话,沉默了许久,哽咽了,这一番话也说明了明朝当时的社会腐败情形。 清太祖 原文 清太祖1,膺景命2。 靖四方,克大定。 注释 1清太祖:努尔哈赤,满族,爱新觉罗氏,清朝的奠基者。明末任建州左卫指挥。经过屡次征战,统一了女真族各部。 2景命:古时帝王自称受命于天,景命即上天绶于皇位之命。始见《诗·大雅》“君子万年,景命有仆”。 译文 清太祖努尔哈赤,顺从上天的命令,打败了周边其他民族势力,平定四方,使天下得到了安宁。努尔哈赤建立后金后,欲攻打中原,打败了明末起义军的势力。1644年,由顺治帝率领军队进入北京,改国号为清,由满族人建立的清王朝正式进入历史的史册。顺治帝就是清朝入主中原的第一位皇帝。 典故 康熙帝智除鳌拜 在整个清朝历史中,最有作为、最有功绩的皇帝要算是康熙皇帝了。他开创了延及一百多年的所谓“康干盛世”,为清朝前期的强盛奠定了稳固的基础。他8岁登基的时候,按照顺治帝的遗诏,由4个大臣来辅助他。在这些辅政大臣中,鳌拜为人专横,结党营私。虽然康熙帝在14岁已经亲政,但鳌拜仍旧左右着国家的大政方针,根本不把这位少年皇帝放在眼中。对于鳌拜的所作所为,少年皇帝早就看在眼里了,他清醒地体会到,如果让这种情况继续发展下去的话,将会带来十分严重的后果,因此,他下定决心除掉鳌拜。足智多谋的康熙亲自挑选了一批贵族少年充当自己的侍卫。平日,他们常常在一起装作小孩玩耍的样子互相摔跤扭打,而实际上却是暗中进行擒拿鳌拜的训练,为最终铲除鳌拜做准备。过了一段时间,康熙认为时机已够成熟。在经过周密的策划安排后,康熙决定同鳌拜摊牌。这一天,康熙以下棋为掩护,忽然召见鳌拜,在历次他结党营私、图谋不轨的罪状之后,令其左右将他拿下,早就埋伏好的十几名少年一并拥上,将没有任何准备的鳌拜捆倒在地,等他清醒过来时,早已在大牢中了。继而康熙又用极快的速度将鳌拜的党羽一网打尽。康熙帝扫除了他执政道路上的障碍,得以亲自掌握整个国家的执政大权,并在之后历史上成为少有的圣明君主。 廿二史 原文 廿二史1,全在兹2。 载治乱,知兴衰。 注释 1廿二史:清朝以前的各朝代史书总称。 2兹:此,这里。 译文 从盘古开天一直到大明王朝共22个历史朝代全部都清楚明白地在这里了,君主的圣贤与愚昧,臣子忠诚与邪恶,王朝的安宁与混乱,兴盛与衰败,全都可以在这里看见。通过读这些史书,就可以了解到中国社会由治到乱以及由乱到治的兴盛衰败过程。 中国历史是一个悠悠漫长的时期,在这个时期中,历经无数的治乱交替,分而合。合而分,历史就是在这种循环交替中前进的。通过读史书,不仅可以了解中国历史的发展道路与过程,而且可以领悟许多做人的道理。君臣之间、臣臣之间的故事会令我们回味无穷。 典故 顾炎武读史书 顾炎武是明末清初的伟大思想家,在明朝灭亡之后,他曾立志抗清。他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和影响。从10岁开始,他就在祖父的教导下,读孙子、吴子等兵书,还认真详尽地读《左传》、《国语》、《史记》、《国策》等史书,并且每部史书他都必定写札记。后来他进入社会后,为了反清复明,他又精心读历史上著名的爱国者的故事,读书经,读二十二史,读大用一统志,读各州县的志书,他以为只有从这些书中才可以寻找到当时许多重要问题的答案,如有关土地、国家税收、社会改革等多方面的问题。通过读这些精典的史书,顾炎武富足了自己的思想观点,扩大了自己的视野范围,终于在后来提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有名观点。他的故事也一直流传到现在。 读史者 原文 读史者,考实录1。 通古今,若2亲目。 注释 1实录:史书中编年体的一种体裁。由史官特意记录每个皇帝统治时期要事和皇帝日常活动的历史文献。 2若:好像。 译文 凡是读史书研讨学问的人,必定考察研究历代君臣之间活动的确切记录,这样才能达到知晓古今往来事物发展的规律,就像自己亲眼所见,就可以摄取取里面有益的东西来引导我们今天的行动,把里面掺杂没有实际应用价值的东西遗弃。古代的很多圣贤就是这样做的。 典故 司马迁写《史记》 司马迁是汉武帝时的著名文学家、史学家,他因受“李陵之祸”牵连被处以宫刑。从此,他对统治阶级的残暴有了清醒的认知。他在给任少卿的书信中发泄了内心的怨恨,申诉了自己的委屈。他说:“因为自己受到汉武帝的器重,便想鞠躬尽瘁地报答武帝的恩泽,于是自己断绝了宾客之间必要的往来,忘记了家中的所有,想全心全力、专心致志地为国尽忠尽职。但是万万没有想到,由于自己过度忠心,反却遭到摧残,天下竟然有如此荒唐的事情。”从此之后,他立志发奋著书,在常人难以想像的境况下,完成了《史记》的编写工作,开创了我国纪传体史书的先河。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要勤奋努力,就会有所建树;缺乏努力奋斗,是什么也做不成功的。 口而诵 原文 口而诵,心而惟1, 朝于斯2,夕于斯。 注释 1惟:即维。古籍中惟、唯、维通用,思考、谋虑之意。 2斯:代名词。这,这些。 译文 凡是读经书、史书、诸子百家的书,必须在诵读书中的句子的同时,要在心中思考句子中蕴含的道理,并要早晚坚持,勤学苦练,口中不能停止背诵,心中不能停止思考,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精通的程度,学到真知。 典故 熟能生巧 北宋有位射箭高手,名叫陈尧咨。有一次,他练习射箭,每一箭都命中靶子,陈尧咨本人因此而洋洋得意。不料有个卖油翁看到后却不以为然地说:“这有什么稀罕的!”陈尧咨听了他的话后,不满地说:“老头子,难道你也会射箭吗?”卖油翁回答说:“我不会。你箭法好,并不稀罕的,只不过你手熟罢了。”陈尧咨听完后更加不悦,于是便想刁难他一番,他就有些傲慢地反问道:“你说这样不稀罕,那你有何本领呢?”卖油翁沉稳地取出一个油葫芦来,又把一枚小铜钱盖在葫芦口上,之后舀起一勺油,说:“我能把这一勺油从这个小铜钱中间的小孔中灌入葫芦里去,油却不沾在这个小钱上。”众人都感到十分奇怪,只见卖油翁那一勺油就如一条细线一般通过钱眼全部灌入葫芦,小钱上并无半点油迹。这时卖油翁对陈尧咨说:“我也没有什么特殊之处,只是手熟罢了。”学习也是这样,要天天练习,反复实践,勤于动手动脑,就一定会学有所成,取得一定的成就。 昔仲尼 原文 昔仲尼,师项橐1, 古圣贤,尚2勤学。 注释 1项橐:春秋时人,传说他是古代有名的神童。 2尚:重视。 译文 以前孔子曾拜项橐为师,向他学习。古时的圣贤,都能勤奋学习,这值得我们模仿。 典故 纪昌学剑 从前有个人名叫飞卫,射箭技术十分精巧。十分好学的纪昌便前去拜他为师。飞卫对纪昌说:“你要想学好射箭,就先要下功夫练好眼力,一定要练到能集中注意力牢牢盯住一个目标,不能动一下。”纪昌回到家后,就开始精心苦练起来。两年后,功夫练得相当棒了,即使用针刺入他的眼皮,他还是一眨也不眨。纪昌认为自己的学得将近差不多了,便去向老师飞卫汇报。飞卫听了之后,又对纪昌说:“你还要多练习眼力,要能把一件非常小的东西看成极大的东西。”纪昌听从了老师的教导,又刻苦地练起来。他为了练习眼力,用一根长头发拴住一个虱子吊在窗口上,全神贯注地注视着虱子。由于长时间地练习,后来那只小小的虱子在他的眼里竟如同车轮一般大了。这时纪昌又去向老师汇报,飞卫听了以后,高兴地拍着他的肩膀说:“你已经成功了!”之后,飞卫又教他怎样拉弓,如何放箭。由于纪昌专心学习,苦练了过硬的本领,最终在后来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高手。 赵中令 原文 赵中令1,读鲁论2。 彼既仕,学且勤。 注释 1赵中令:赵普,北宋政治家。字畁平,幽州蓟(今天津)人。是帮助宋太祖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和统治中国的重要人物之一。 2鲁论:就是《论语》。古时《论语》有三种传本:《古论》、《齐论》、《鲁论》,前两种已失传。 译文 以前北宋朝的宰相赵普,特别喜欢读《论语》,后来他在做了高官之后,仍然坚持勤于读书,一点也不懈怠。古代做官忙碌的人都能坚持勤奋学习,何况是年轻人正处于学习年龄阶段呢,更应该勤奋学习知识。 典故 程门立雪 宋朝的杨时,他从小就谦逊喜欢学习,后来考中了进士。但是他没有去做官,而是拜程颢为师,向他学习。他40岁时,程颢死了,他自设灵堂,时常哭灵。杨时治学之心,十分坚定,程颢死后,他又去了洛阳拜程颢的弟弟程颐为师,继续读书,深入钻研经史。有一次,杨时约着他的朋友前去请教于程颐。他们到达程颐家时,忽然下起了大雪,他们进门后发现程颐正在睡觉,为了不影响老师休息,他们便恭恭敬敬地站在门口等候老师醒来。待程颐醒来之后,门外的雪已经积了一尺多厚。程颐看见后,马上热情地接待了他们,并与他们一起讨论张载的学术文章。杨时虽然已经考中进士,但是他仍然没有停止学习。如今的少年朋友应该像古代的这些勤勉于学习的人作为学习的榜样。 披蒲编 原文 披蒲编1,削竹简, 彼无书,且知勉。 注释 1披蒲编:写的是汉朝钜鹿人路温舒(字长君)刻苦学习的故事。 译文 汉朝的温舒把蒲草编织成席,以抄书学习;公孙弘把竹削去青皮,借别人的书抄在上面用来读书学习。他们都是由于贫寒而家里无书可读,但是却知道鼓励自己努力读书学习的人。 典故 凿壁偷光 汉代有个匡衡,他学习特别勤奋。由于他家里十分贫穷,没有钱来买油点灯,因此他晚上想读书却因为没有灯而不能读书。有一天晚上,他突然想出了一个办法,邻居家晚上不是点有蜡烛吗?于是他在墙上挖了一个小孔,让邻居家的灯光透过这个小孔照到他家里来,借着这个微小的灯光,用功苦读。有时邻居家庆祝什么活动而通宵达旦时,他就一直读到天亮也不休息。后来匡衡做官做到太子少傅,朝廷如果有什么事议,他都可引经对答。汉元帝时,他还做了丞相。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古代的人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勤奋学习,发愤读书,成为对国家栋梁之材。与他相比,那些处于优越的条件下而不知读书学习的人,应该感到心里不安的。现在的少年朋友也应该学习匡衡借光读书的精神来勉励自己成才。 头悬梁 原文 头悬梁1,锥刺股2, 彼不教,自勤苦。 注释 1头悬梁:讲的是晋朝一个叫孙敬的人,读书到夜深,为了使得自己不瞌睡,就用绳系发,悬在屋梁,要是打盹低头时,绳索便会将他拉醒。 2锥刺股:战国时苏秦想在秦为官,勤读《六韬》、《阴符》等兵法之书,每当夜深昏昏欲睡时,就引银自刺其股,使自己清醒后再读。 译文 汉代的孙敬刻苦勤于读书,为了免于在读书时打瞌睡,他就用绳子把头发扎住,吊在屋梁上面,用这种办法督促自己认真学习。战国时期的苏秦也是一个勤奋学习的人,他为了促使自己学习,便用锥子在自己发困的时候刺自己的大腿。他们读书学习都没有老师教授他们,靠的全是自己精力苦读,后来都成为颇有学问的人,这些都是他们靠勤学苦读换来的。 典故 孺子可教 战国时期,张良隐居在下邳(今江苏省)。有一次,张良在下邳的一座桥上漫步,遇到一位老人,老人走到张良面前故意将鞋子脱掉扔到桥下面,然后回过头对张良说:“小伙子,到桥下替我把鞋子捡起来。”张良照办了。当张良把鞋子捡起来后,老人又叫张良给他穿上,张良又帮他把鞋穿上。于是,老人就笑着对张良说:“你这个小伙子不错啊,有培养的前途。”临走时,老人令张良在5天后的黎明来桥上等候他。5天以后,张良早早地来到了桥上,老人早就等在那里了。于是,老人责备张良说:“与长者相约,你怎么可以后到呢?”然后老人叫他5天后再来。5天后,鸡刚打鸣张良便到桥上去了,到了一看,老人又早到了那里,老人又责备张良迟到了,叫他5天以后再来。又过了5天,张良还不到半夜就到桥上去了,他等了好长一段时间,老人才来。这一次,老人特别高兴了,于是把一部《太史公兵法》传给了张良,并叫他认真学习。张良获得兵书后,如获至宝,回到家中不分昼夜地认真阅读研究,苦苦琢磨,最终成为刘邦最得力的谋臣。 如囊萤 原文 如囊萤1,如映雪。 家虽贫,学不辍。 注释 1襄萤:晋朝有一名叫车胤的人,家贫,夜读无油点灯,蚊提了许多萤火虫装在纱袋里,靠萤火虫发出的光来读书。 译文 晋代的车胤是一个酷爱学习的人,因家庭贫穷,没钱买油来点灯,在夏天时他就捕捉萤火虫放在袋子里,借萤火虫的光来读书。还有晋代的孙康也是由于家穷买不起油点灯,在冬天他就坐在雪地里,借着白雪反射的光来读书。他们都是穷苦人家的孩子,但他们并未因此而停止读书学习。 典故 车胤囊萤 晋代有个穷孩子叫车胤,他小时候就志向远大酷爱学习。他经常利用干活的空隙时间,勤学苦读。但是,他白天要劳动,能挤出读书的时间实在是太少了,晚上虽然是读书的好机会,可是家境贫寒又无处弄钱来买油点灯啊。有一个夏天晚上,他在郊外漫步,忽然发现萤火虫闪着光亮,他心中漠然高兴。他立刻跑回家做了一个纱袋,然后到田野里捉萤火虫,经过几个夜晚的工夫,萤火虫装满了纱袋。他就这样在萤火虫的光亮下刻苦读书。每年夏天,他都使用这种方法读书,后来最终成为一位有学问的人,为朝廷重用。 如负薪 原文 如负1薪,如挂角2, 身虽劳,犹苦卓。 注释 1负:背。 2挂角:隋时有一李密,替人放牛,一心好学,常骑在牛背上读《汉书》,将其他的书挂在牛角上。后来学有所威。 译文 汉朝的朱买臣,一边背着柴走路,一边读书。隋朝的李密,一面替别人放牛,一面读书,并把其他的书挂在牛的两个角上,以便于随时阅读。这两个人,打柴放牛,虽然身心劳苦,但是仍旧勤奋读书,这种求学的精神,是值得后人称颂和效仿学习的。 典故 负薪读书 朱买臣小的时候,家庭十分贫穷,靠打柴维生。虽然家里贫困,但是他酷爱读书,每天,背着柴木回家的时候他一边读书一边向家里走。他的妻子见他十分贫困想改嫁他人,朱买臣劝她说:“我50岁必定可以做官的,你再多加忍耐一点儿吧!”但是他的妻子再也忍无可忍了,就嫁给了别人。在他的妻子改嫁后,未买臣不到50岁时,便被汉武帝召见封为会稽太守,头上带着高的帽,腰间系着宽腰带,随从前呼后拥,车马纷纷,回到家乡拜祭祖先。在路过他前妻的家门时,前妻见他做官发达了,又要求同他复婚。朱买臣非常生气地说:“当初我劝你不要改嫁,你却不听我的话。现在见我光耀了,又想认我为丈夫。你拿一盆水来倾洒于马前,你如果能收得回来,我就再认你为妻。”前妻知道这是不可挽回的事,便撞死在朱买臣的马前。朱买臣将她埋葬在池塘的旁边,在她的坟前写上了“羞墓”二字,用来表达他对嫌他贫穷而遗弃他的前妻的愤恨。 苏老泉 原文 苏老泉,二十七。 始发愤,读书籍。 彼既1老,犹2悔迟。 尔3小生,宜早思。 注释 1既:已经。 2犹:还。 3尔:你,你们。 译文 宋朝的苏洵在年少时,没有读书,直到27岁,才发愤读书。他在长大后才开始明白读书学习的道理,后悔没及时读书。我们这些后辈人,应该趁时用心读书,争取做一个贤人君子。 典故 吕蒙发愤读书 东吴将领吕蒙,出身于行伍,幼时很少读书。吕蒙跟随孙权南征北战,建立了很多的功勋。孙权见他年少有为,身担要职,就劝他多读书,增长知识,扩大视野。吕蒙心想,读书嘛,这是丈人的事,跟我这个武夫有何关系,于是就推辞说:“军中事务繁忙,没有时间。”孙权听后,耐心地开导吕蒙说:“你说事务繁忙,但不会比我更忙吧?我年少时就读了不少的经书,后来主持东吴的军政大权,仍然百忙之中勤读史书及诸家兵法。经过学习自己觉得有很大进步,做起事情来也觉得顺利多了。你现在还年轻,而且聪明过人,如果能勤奋学习,多读史书、兵法,将来在军事上必定会取得很大的成就的。”吕蒙听了之后,不住地点头。孙权见他有所领悟,继续开导他:“汉朝光武帝刘秀虽然身负军政重任,但是他仍抓紧时间认真学习,不舍得放下手中的书本。曹孟德即使年岁老了也在努力学习。你如此年轻,为什么不求上进呢?”吕蒙听完孙权的规劝,从此以后,他发愤读书,进步相当快。 若梁灏 原文 若梁灏,八十二。 对大廷,魁1多士。 彼既成,众称异2。 尔小生,宜3立志。 注释 1魁:为首的。 2异:奇异。 3宜:应当。 译文 宋朝的梁灏,十分爱好读书,他立誓一定要考中状元。他82岁时,还仍去参加朝廷举行的科举考试,在众多士子之中,他取得了第一名,成了状元。对他的老来成,大家都表示赞叹而且感到很奇怪。身为后辈应该及时树立远大的志向,将来能够成才。 典故 任重而道远 有一次,曾了的学生去问曾子。“读书人应该怎样做人?”曾子说:“必须刚强并且要有毅力。”学生又问:“为何要这样?”曾子回答说:“治理天下的任务很重,而且路途遥远,没有坚强的毅力是担负不起沉重的担子的。”他说到这里又看看学生,然后毫不慌张地说:“你们把施行仁政当作自己的任务,这一副担子能说不沉重吗?就是一直干到死,还不一定能实现仁德于天下,能说这一道路不遥远吗?”学生听后严肃且认真地说:“请老师放心,我们一定会坚韧不拔地把这个担子担起来。”曾子听后莞尔一笑地点了点头。正如曾子所说的那样,要想担负起重任,就必须有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达不到目标就不罢休。 莹八岁 原文 莹八岁,能咏诗。 泌1七岁,能赋棋。 彼颖2悟3,人称奇。 尔幼学,当效4之。 注释 1泌:唐李泌,7岁能作棋赋:“方若棋局,圆若运知,动若聘材,静若得意。”后历任四朝宰相,为社赞叹不稷重臣。 2颖:聪颖。 3悟;领会,领悟。 4效:效仿。 译文 北齐的祖莹在8岁时,十分爱好学习,夜以继日地勤奋读书,能够写出美妙的诗文,当时的人皆称他为“小圣童”。唐朝的李沁,在9岁的时候就能写诗下棋,被人称为“神童”。像他们二人,都是聪明过人的天下奇才,人人都很羡慕他们。我们这些后辈人,应该学习他们。 典故 小儿写万 汝地有一位农家老丈,家里钱财非常多,但是几代人都无知识。这位老丈有一儿子,他不想他的儿子再像父辈祖辈们一样没有知识文化,于是他就特意请了一个楚地的老师教他的儿子学习。楚地老师先教他儿子握笔临摹,写一画就解释为“一”字,写两画就解释为“二”字,写三画就解释为“三”字。老丈的儿子听后,十分愉悦地扔掉了毛笔,跑回家去告诉他的父亲说:“我学成了,我学成了!可以不必再麻烦老师了,何必花费这么多酬金聘请老师呢?辞谢了他吧!”他父亲听了后,十分高兴,认为儿子十分聪明,于是拿出钱辞退了楚地老师。不久以后,父亲打算请一位姓万的朋友到家中来喝酒,就叫儿子写一封请帖,过了很长一段时间,他还没有写完,父亲便催促他。儿子怨恨地说:“天下的姓那么多,为什么偏要姓万?我从早上到现在,才画完了500道啊!”他父亲听完后十分惊奇,半句话也说不出来。 蔡文姬 原文 蔡文姬1,能辨琴。 谢道韫,能咏吟。 彼女子,且聪敏2。 尔男子,当自警3。 注释 1蔡文姬:名琰,是后汉著名学者蔡邕的女儿,通音律,以琴音作《胡笳十八拍》。 2敏:有智慧,反应迅速。 3警:警觉,警醒。 译文 汉朝末年的蔡文姬能够辨别琴音,晋朝的谢道韫,能够吟咏诗歌,他们都是女子之辈,尚且聪明灵敏,我们后辈这些男子汉,更应当警诫自己,时刻勉励自己才对呀! 典故 东汉才女蔡文姬 蔡琰,字文姬,是东汉时期文学家蔡邕的女儿,也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才女。在她很小的时候,就显示出超凡脱俗的天赋。有一次,她的父亲正在弹琴,忽然看见家里的猫正在追捕一只老鼠,她父亲在不自觉中把猫与老鼠的搏斗倾注到琴的音律中。这时在后房里听琴的蔡文姬听出了琴音中有一种焦灼的杀气,她就知道一定将有一场死亡的挣扎将会到来。后来她走出房间,问她的父亲是不是猫与老鼠搏斗了,她父亲十分惊讶,等到她向父亲解释后,父亲非常高兴地称赞她识别音律的能力。后来,她父亲因为董卓的事情被曹操杀死,她流落在外,被匈奴兵俘获到北方给匈奴人做了妻子,在胡地待了12年,后被曹操赎回来。回到中原地区,蔡文姬又能够充分发挥她的才能了。她竭尽精力,把她的父亲缺失的四千多卷书籍文稿中的400篇一律背诵出来,写成书稿。蔡琰的才女名气一直被后人称道。 唐刘晏 原文 唐刘晏1,方七岁。 举神童,作正宇2。 彼虽幼,身已仕。 尔幼学,勉3而致4。 有为者,亦若是。 注释 1刘晏:人名,字士安。童年饱学,年方7岁时,就被唐明皇推荐为神童,授翰林院正字。 2正字:官名。 3勉:勉力。 4致:达到、得到。 译文 唐朝的刘晏,幼年时勤于好学,在7岁的时候就被推荐为神童,唐玄宗封他为翰林院的正字,专门负责为太子校对文字。他年龄虽小,却已经出仕任官,替朝廷分担忧愁。我们这些幼辈小生,趁自己年少,只要时刻鼓励自己勤奋读书学习,也一定能做得像他那样好。 典故 呕心沥血的李贺 李贺是我国唐代一位十分才华横溢的年轻诗人。他的家世本是唐朝宗室,但并非嫡亲,因此并不被重视。再加上他的父亲早逝,家庭生活非常清贫。还有人借口他父亲名叫李晋肃,因“晋”与进士的“进”同音,而不准他参与进士考试。李贺虽然在仕途上不如意,但是他拥有的才华却是人们所公认的。据说他在7岁时,就写出一首震惊长安的诗文,因此,被人称作“神童”。韩愈看过他写的诗后也无比惊叹,还亲自去探问他,韩愈十分赏识他。李贺在一首诗中写出了韩愈去访问他的声势,并称赞韩愈等人“笔补造化”的华章,还表达自己要虚心向他们学习的决心。后来,李贺把全身心精力都用在写诗上,他留给后人的诗文共4卷,是他毕生心血的结晶, 犬守夜 原文 犬守夜,鸡司1晨, 苟2不学,曷3为人。 注释 1司:管理、掌管。 2苟:假如。 3曷:何、怎么。 译文 狗能守夜,令一些小人不能进犯;鸡能报晓,使人知道天就要亮了,而早早起床。就是连最卑贱的鸡狗都对人类有功,人生在世,如果苟且度日而不思虑学习来显亲扬名、光宗耀祖,连鸡狗都不如。 典故 修身省己 孔子的学生曾参对自己要求非常严格,一次,他的学生问他:“要如何对待自己才好呢?”他说:“我每天总是反省自己,问自己替别人办事是否已经尽心尽力了?同朋友来往是否守信用了?老师教给我的知识是不是复习好了?”学生听了说:“我一定会遵循老师的教导每天检查自己,如果在这些方面有不正确的,及时改正自己。”曾参听了之后点头说:“你要是真的这么做,那一定会成为有德有才的人。” 蚕吐丝 原文 蚕吐丝,蜂酿1蜜。 人不学,不如物。 注释 1酿:酿造。 译文 蚕能够吐丝,蜜蜂能够酿蜜,做人如果不勤奋学习,那么连这些微小的动物也不及了。 典故 不舍昼夜 孔子到了晚年也经常和他的学生们在一起。有一天,他和学生一起去漫步,走到河边,望着川流不息的河水长久不说一句话,学生们也猜不透他的心思,都不敢去扰乱他。他望了很久,然后叹了一口气说:“光阴一去不复返啊,它大概就像这河水一般,昼夜不停地奔流吧!”学生们听了孔子的感慨,领会到孔子这句话的深刻寓意于是立即向孔子表示:“老师,我们一定会努力学习,珍惜光阴。”孔子听完后深有感慨地说:“应该珍惜光阴,认真学习啊!”时间一去不复返,我们应该懂得时间的珍贵,好好学习,立志成才。 幼而学 原文 幼而学,壮1而行。 上致君,下泽2民。 扬名声,显3父母。 光4于前,裕5于后。 注释 1壮:指壮年,习惯上指三四十岁时。 2泽:恩惠、施恩。 3显:显耀。 4光:光彩。 5裕:富裕。 译文 人在幼年时如果能学好圣贤的书籍,在长大以后就能够成就一番大事业,对上效忠国君,对下为百姓造福,并且扬名天下,光宗耀祖,为子孙后代造福。 典故 岳母刺字 岳飞是南宋时的抗金将领,他出生于一个贫苦的家庭。小时候他读书特别用功,从小就立下了远大的志向。 长大以后,他又学得一身好武艺,并且阅读钻研了许多兵书。金兵入侵中原以后,岳飞应征入伍,决心精忠报国。在他出发前,岳母为了坚定他抗敌救国的信念,在岳飞背上用针刺了“精忠报国”4个大字,并且教导他说:“你不要牵挂家里,要永远报效国家,誓杀金兵!”岳飞记牢了母亲的教诲,英勇奋战,杀得敌人闻风丧胆,立下无数战功,成为扬名千古的抗金英雄。 人遗子 原文 人遗1子,金满籯, 我教子,惟2一经3。 注释 1遣:遗留给。 2惟:只有。 3经:经书的总称。 译文 别人遗留给子孙后代的是满筐的金银珠宝,其实他们不知,如果子孙十分贤明,又何必给他们如此多积金呢?如果子孙不才,纵使给他们留下那么多钱财,也是白费一片苦心。而我则与别人不同,我留给子孙后代的只是一册经书而已。因为书中自有黄金屋,不必给他们留下钱财而钱财便会来。 典故 不为五斗米折腰 东晋诗人陶渊明在青年时期,就有建功立业的壮志,特别想干出一番事业来。后来他在出仕的过程中,看到了社会生活中许多弊端,了解了官场生活的污浊与黑暗,因此,他不愿与世俗沉浮。他对劳动人民的苦难生活有深刻的同情之心,对统治者的欺诈和勾心斗角,则是十分厌恶。他在做彭泽县的县令时,有一次上司派了一个督察到县里视察,县里有的下级官员慌了手脚,害怕得罪了“钦差”,忙向陶渊明说:“上司派来了大官,我们应该穿戴整齐,前去迎接。”陶渊明却说:“我不能为了五斗米的俸禄而对达官贵人阿谀奉承。”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生最重要的并非常钱财,而是钱财之外的东西——人本身的气节和品行。年轻人应当把金钱看轻,而把知识和自身的品质看作是人生最最重要的东西。 勤有功 原文 勤有功,戏1无益, 戒2之哉,宜3勉力。 注释 1戏:玩乐。 2戒:防备。 3宜:应该。 译文 凡是肯勤奋努力学习的,肯定会有进步而最终成功的,如果懈怠嬉戏,不但没有好处而且会有损失。勤劳一分便会拥有一分的收获,闲散片刻就会损失片刻的时间。后辈的年轻人,牢记我的规劝吧,好好鼓励自己,积极上进。 典故 磨杵成针 传说李白小的时候在四川眉山县的一所村塾读书。他贪玩,不肯学习。 有一天,他私自跑到外面的小溪边上去玩耍。忽然发现有个老太太正在石头上磨铁杵。李白问老太婆说:“磨铁杵干什么?”老太婆说:“我要把这根铁杵磨成一根绣花针。”李白十分惊奇。老太婆见李白有些迷惑,就对他解释说:“只要肯下功夫,铁棒也能磨成绣花针。”李白听了特别感动。他想:“白发苍苍的老太婆还信心十足地要把铁棒磨成绣花针,我还年纪为什么就不能克服困难好好学习呢?” 于是他立刻回到村塾老师那里,向老师表示要勤奋学习,努力读书。由于他心思专一,学业进步特别快,终于成为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大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