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的幸福》 编者序 编者序 幸福,是每个人都想要的。我们总是喜欢说“追求”或“争取”幸福,彷佛幸福是一面高挂在墙上的奖牌,必须经过一番竞争与奋斗才能获得。这种普遍的意象使许多人认为,幸福是来自于自己身心之外的某样东西。然而,您是否有过这种经验:当自己得意地看着手中辛苦挣来的战利品时,却隐约察觉到有一种失落感,因为我们所期待的“幸福”,并未随之而来。 为什么一个人可能得到一切却仍旧不幸福?因为幸福其实是来自自我的“放下”、烦恼的“消融”,而不是任何东西的“获得”。圣严法师在这本书中要告诉我们的是:真正的幸福,不必依赖任何外在的人事物,也不是来自变幻无常的情绪与感觉,而是心的一种清楚、愉快与平静的状态。因此,透视 烦恼,进而运用方法化解、对治烦恼,到最后完全放下烦恼,即是追求幸福的下手处。 圣严法师在第一篇首先探讨的正是烦恼的来源--情绪。他指出三种“情”--情操、情感与情绪的不同,并强调:任何情绪都是情感无法满足所造成的冲击与困扰,都是烦恼。书中的第二篇至第六篇,则分别深入探讨对我们造成最大伤害的五种烦恼--贪、瞋、痴、慢、疑,也就是佛陀所说的“五毒”,并提供不同层次的管理与解决之道。 法师擅长以短短的几句话,为一般人不易厘清的观念做出精彩的说明,例如,对于何谓“贪”,他说:“得到了需要的东西不叫贪,不需要而想要的才叫贪。”在解释如何对治“瞋”时,则说:“忍并不是忍气吞声地受委屈,而是克制自己的冲动,不要马上做出反应。” 烦恼虽有千百种,但是它们和所有的事物一样,只是暂时性的存在。恼人的情绪来袭时,只要善用书中的方法一一化解,最后终能“放下”执著,让心回归单纯、天真的本性,这时,幸福便不求自来了。 法鼓文化编辑部 有情绪的人生才活得过瘾? 第一篇 管理情绪有妙法 有情绪的人生才活得过瘾? 从佛法的观点来看,我们人是有情众生,既然是“有情”,当然就会有情绪。我们也大都体会过控制不住情绪,反被情绪所控制的苦,甚至常常因为一时情绪冲动而犯了错,事后却又懊悔不已。 情有很多种,第一种是情操,例如哲学家的情操、艺术家的情操、宗教家的情操,以及政治家的情操。这些情操是理性的,对人、对世界、对自己都是有益的,如果一个人没有情操的话,那就跟低等动物没什么两样了。 第二种是情感,情感是指与亲人,或是与自己有关系的人事物之间,因为喜欢或是不喜欢而产生的感情现象。情感虽不如情操那么高尚,但是人如果没有情感,那就形同植物或矿物。只是情感是自私的,以自我的喜怒哀乐为依据,可以是善的,也可以是恶的,不是十分稳定;而情操却是非常清净,且非常和平、稳定的。 第三种是情绪,情绪是从情感而来,当情感不能宣泄、满足时,心里就会发生冲击和困扰,因此产生情绪。情绪就象是暴风雨中的海浪,没有理性、规律,而且波动非常厉害,只不过有的人波动很高,有的人较低一点而已。 情绪来的时候,就像无明火,会大哭也可能会大笑,甚至还会揍人,出现暴力倾向。所以,一个老是情绪用事的人比情感用事的人更糟糕,也非常可怕,不但造成自己的困扰,别人看到情绪冲动的人,也会敬鬼神而远之。因此面对问题时,最好不要随便动情绪。 但是有人会说:“如果人生活得毫无波动变化,好像未免太平淡而无味了。人生要有大悲大喜才活得过瘾,所以有情绪也没什么不好啊!” 这种将人生的情绪起伏视为一种调剂的看法,实在是似是而非!试想每一次情绪的波动,身体的细胞不知道就要死多少,不但身体不健康,心理也 不会健康。如果老是在大喜大怒、大悲大乐的情形下生活,是活不久的,一点也不划算。要让自己经常生活在愉快平静的情况下,情绪才会稳定,心理也才会健康。 要避免情绪过分的波动,首先就要明白情绪会带给自己与别人灾难的严重性,这样才会懂得约束自己的情绪。情绪会带来一波接著一波的坏事,就好象是高血压会带来生命的危险一样,首先可能是中风,再来就是瘫痪,说不定接著就是死亡。所以预防自己情绪的产生,是非常重要的。 预防的方法,就是在情绪还没有发生以前,能够先察觉到自己已经快要动情绪了,在这个关键时刻,用观念来化解,告诉自己动情绪是划不来的,因为最后倒霉的还是自己,甚至连他人也会遭殃。 除了运用观念之外,一些修养的工夫,例如静坐,或是经常默念“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的圣号,也会很有帮助的。在情绪还没有生起之前,念佛可以产生移转作用,让情绪转换为一种念佛的清净念头,一种信仰的念头。然而,我们在运用观念或方法的时候,也要明白目的不是在压抑自己,而是要化解自己的情绪问题。其实只要我们不管它,不要老是在想这个问题,或是老想要冲过它、对付它、抗争它,情绪反而都能很简单地化解。 情绪从哪里来? 情绪从哪里来? 在混乱、紧张匆忙的时代里,人的情绪时时刻刻都在浮动,所以懂得如何控制情绪是非常重要的。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里,不要总是将焦点放在情绪的爆发点上,可以利用散散步、喝一杯水、听一首柔和的音乐,或是找朋友谈谈,让情绪慢慢缓和。 更进一步的方法,是观察自己的念头从哪里来?也就是看念头是怎么产生的?不过,念头从何而起,常常连自己也不知道。既然不知道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情绪,那么根本就不需要管它,因为不必为了没有发生过的事生气。即使是发生过的事,也都已经过去了,那又何必生气呢?动情绪不但没用,反而会使自己乱了方寸;如果再加上出言不逊,或动作粗暴,那我们身 上的细胞不知道会死掉多少,真是既伤身又伤心。 知道引起情绪起伏的原因,观察情绪的生灭,以及了解情绪对健康的影响,这才是一种非常有智慧的处理方式。这种智慧,就是明白情绪生灭的来龙去脉;知道了以后,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问题统统交代清楚以后,自己反而没有事,既然没有事,情绪就会安定下来。 另外,更深一层的方法,是根本不管它的来龙去脉,不管它的源头是什么?起因是什么?爆发点是什么?而是往下去看,看自己的念头是好念头吗?是智慧的念头,还是烦恼的念头?如果是烦恼的念头,老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那就太没智慧了。人之所以为人所爱、所敬,就是因为有智慧,会有人想做愚者吗?只要是情绪都是不好的,所以我们面对情绪,只看念头而不管它的好坏,或是怎么生起的,当下就停止念头。 所以,佛教称起烦恼时为热恼,恼就是烦恼,热就是火热。虽然在现实中,我们不在地狱,但其实痛苦的程度和身在火热地狱没有两样。把自己放在地狱里,是多么愚蠢的事啊!在这个时候,就要马上当机立断,让烦恼的 念头一起时,就马上止息。 但是要做到这个层次相当不容易,所以还是要从第二个层次,也就是从看着念头起、看着念头灭的工夫做起。等到工夫纯熟之后,才能再进一步到达一发现念头起,马上就不见的地步。能到达这个层次的人,我们称他为贤者,但贤者并不是没有烦恼,只是已经不会再被烦恼伤害,也不会再伤害其他的人,这是自我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 业力与潜意识 业力与潜意识 面对人类行为与情绪的失控,根据佛教的说法,这和个人业力有密切的关系。业力这个观念是指我们在过去无量世(也可以说是“无始”)以来,在生生世世之中,所有的种种行为(包括身体的、语言的和心理的行为),所造成的一种力量,一直累积下来而集中到我们现在这一生之中。 不过,并不是我们过去世所有的业力,全部都会在这一生中显现出来,而是要看哪一种业力最强,以及哪一种业力和我们这一生的环境、因缘最相近也最相应,才会在这一生出现。当然,如果业力的力量小,或是虽然强大,但是没有机会或环境让它发展,那么它也就不会起作用了。 然而,很多心理分析学家都将业力归咎于潜意识,认为是潜意识在不知不觉中支配著我们的行为与生活,才会影响我们能力的发展和智慧的判断。心理学上的潜意识,是自己不能控制也不能自觉的,它蠢蠢欲动,根本不知道什么时候会产生这么一个念头,而且还不断出现的现象。它很可能是由我们从小到大的种种经验、学习 而得来的影响,并在头脑里产生的一种力量;也有可能是自己给自己的讯息,并不是外界或生命之中发生过的事,但是自己的心念常常告诉它、暗示它,结果就变成一种潜意识。 因此,我们可以说潜意识是从业力来的,因为过去有些业的力量相当强,所以到了这一生会对某一些事情记得特别清楚,而且很深刻地进入头脑,并从内在制造一些观念,于是就出现一些念头,变成了潜伏的意识活动。不过,它虽然从业力来,但是和业力并不同,潜意识是已经在运作的,在我们这一生之中时时刻刻找到机会就会出现;而业力则有的已在运作,有的则无,也就是有的在这一生能够现前,有的则不会现前。当我们了解潜意识与业力愈多,发生问题的机会便愈少,因为我们已经知道那是什么了。 这就像人都怕鬼,而人怕鬼的原因多半是因为不知道鬼的模样,也不知道鬼在哪里,所以随时随地都在疑神疑鬼。反之,如果清楚鬼是什么模样,也知道它会在哪里出没,就不会怕它了。潜意识和业力也是这样,如果我们了解潜意识愈多,对我们就愈有帮助。 所以,心理学家、心理医生往往也试图勾起人们的潜意识,甚至用催眠术来了解受测者的潜意识中究竟在想什么?想讲什么?准备想做什么?当受测者知道原因之后,这个潜意识的力量就会渐渐褪色,进而不再产生作用。 而我们的业力就像有根的草,斩草本来应该除根,有时候虽然不除根,但是如果我们一看到草就砍,只要芽一冒出土就除草,那么草根就会因为来不及吸收营养而慢慢萎缩。 同样地,虽然有业力,但是它不一定会造成我们的困扰,就像草根还在,但是只要不让它有机会生长,业力自然也会消失。我们普通人都有遇到困扰的时候,虽然我也肯定心理治疗的效用,但佛法毕竟是正本清源,能除根的,所以用佛法来处理情绪烦恼,比心理分析或是催眠更好一些。 如何安心? 如何安心? 禅宗有一个故事,是初祖菩提达摩和他的弟子慧可禅师之间的对话。慧可禅师老是觉得心里问题很多,希望菩提达摩能够帮他安心。于是菩提达摩问他:“你的心在哪里?把你不安的心拿出来让我看一看!”结果他找不到自己的心,这时菩提达摩就告诉他:“我已经替你把心安好了!” 人之所以内心不安的原因,归结起来不外是嫉妒心、担心、瞋恨心、愤怒心、贪心,以及种种矛盾冲突。这冲突包括自己与自己,或自己与他人之间,以及现实和想象或期待之间的落差。 譬如嫉妒心,有时我们看到别人的表现好,心里就会不舒服,其实别人有好的表现应该要赞歎欢喜,感同身受。而且对别人的成就,我们也可沾一 份喜悦,甚至起而效法。与其嫉妒别人,不如去了解他人能够成功的原因,并且看看自己要怎么做才能够像他一样优秀。但是,有时别人能得到的,也许自己付出了同样的努力还是得不到,这时就要想到可能是因为自己的因缘福报不够,只要再努力,然后加上因缘福报的促成,自然就会成熟了。 所以别人的成功,一定也是辛苦努力来的,即使不是这一生的辛苦,也是过去生累积而来的。有的人会对别人生来有钱、有地位,感到不服气,觉得自己辛苦一辈子,既没有钱,也没有福气。这时我们就要想到,这是别人过去世努力修来的结果,不用羡慕,也不需要嫉妒。 另外,贪心也是常使人心不安的原因,能够得到的不叫贪,得不到的却想要,这才是贪。贪得无厌是很痛苦的事,其实能够得到的自然会来,所谓水到渠成,根本不必挖空心思去想、去和别人争,只要努力去经营,自然会开花结果。如果成果没出现,表示因缘尚未成熟,也不必为此难过。能够这样想,就可以消除因贪而产生的痛苦了。 事实上,内心不安,多半是庸人自扰,自寻烦恼。当觉照到心不安的时 候,可以先了解心为什么不安?找到原因之后,就会发现很多烦恼都是没有必要的。例如参加联考,有的人考完试,每天等著放榜,心里等得很不安,一直在担心会不会上榜?究竟考上哪里?这时如果能转念一想:“反正都已经考完了,担心这么多也无济于事。至于放榜以后究竟会怎么样,到时候再来打算,现在担心也没有用。何必自寻烦恼?”这样一想,马上就会心安,觉得自己的胡 思乱想真是无聊! 所以,人不安心的时候,可以反思,问问自己不安的原因是什么?如此一反问,很容易就会发现往往只是自己想太多,事实上,没有什么值得烦恼和难过的。经过这样的省思,心就会安定下来。此外,内心不安的时候,也可以念“阿弥陀佛”或“观世音菩萨”圣号,将心、念头安住在佛号上,不再去想那些烦恼的问题,心自然会慢慢安下来。 烦恼与习气 烦恼与习 气 人都会有烦恼,当成为习惯后,烦恼的感觉就渐渐不存在了,只会留下烦恼的现象,也就是习 气。例如一个视钱如命的人,看到了钱就如饥如渴,一看到钞票就想要占为己有,这种饥渴的感觉就是烦恼。如果一个人经常有这种饥渴的感觉,看到钱就想拿,而且完全不理会是不是该拿,这时已经变成是一种贪的习 气,而不是贪的烦恼,所以习 气和烦恼是不太一样的。 烦恼不但会伤害自己,有时也会伤害别人。如果烦恼生起的时候,不表现出来,也许别人不会受伤,却会伤害到自己,让自己很痛苦。例如一个单相思的男孩,心里总是想着喜欢的女孩,但是对方根本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而男孩的内心却在烦恼。他虽然没有伤害到其它的人,却已经伤害到自 己。或者说,这个男孩不管对方爱不爱他,总是追著对方不放,把别人烦得痛苦极了,让对方觉得象是一条甩不掉的蛇,这样影响到别人,使别人受到伤害,也是带给别人烦恼。 而习 气往往是在不知不觉中养成的,自己并不觉得在伤害人,也不觉这是烦恼。例如有一些人,和他一起吃饭时,他会习惯地看看别人的碗里究竟吃些什么,看得别人很不舒服;或是不管别人的感觉,咳嗽的时候不捂嘴巴,甚至对著人一边谈话一边咳。他并不知道这些行为会让别人感到不舒服,因为他是无心的,所以不觉烦恼,而他的无心却伤害到人。这种让别人讨厌的无心怪习惯,就是习 气。 习 气重的人,经常让人感到讨厌;但也有一些习 气,反而让人觉得有趣。像达赖喇嘛来访时,他在公共场合常常一边讲话,一边拉拉衣服或是摸摸鼻子,小动作满多的。他不管别人的感觉怎样,但是因为是从达赖喇嘛的身上表现出来,反而让人觉得很可爱。 有一次我在台北的国父纪念馆演讲,因为衣服穿得满多的,觉得很热,当下我也不管别人感觉怎么样,就说︰“对不起!我很热。”然后就把外袍脱掉,现场的听众则觉得这位法师很自在、很亲切。虽然我没有像达赖喇嘛那样洒脱,但是我也觉得没有必要在身体痒的时候,强迫自己不管它,或是不去抓它。身体痒的时候当然可以抓一抓,坐太久也可以动一动,不需要什么事都一板一眼的,因为这样也是一种痛苦。 人所表现出来的习 气,有的很可爱,有的却让人讨厌。因此习 气是必然的,但还是要注意自己是在什么样的场合、是什么样的身分,千万不要把自己的舒服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上。否则自己没烦恼,却造成别人的烦恼,那就不好了。 调和感性与理性 调和感性与理性 在一般的看法里,人大约可以分成两种型态:一种人非常的感性,另一种人则非常的理性。一般人对感性的人之刻板印象是不理智、无理取闹,理性的人则是理智而有智慧;所以大多数的人都愿意接受理性的人,对感性的人反而敬而远之。 事实上未必尽然,有时感性的人容易与人相处,而太理性的人往往态度冷淡的冷眼旁观。例如我有一个徒弟非常理性,做什么事情都一板一眼,不容许自己和他人做事有错误,所以跟他共事的人压力很大。虽然他做事有条有理,但是人缘不好,因为大家都怕他。感性的人就不同了,虽然有时有一点多管闲事,但是他会顾虑到别人,会同情、谅解、包容别人。 但是太过感性也不好,如果感情太泛滥,很可能会表错情而带来麻烦。如果不能恰到好处地照顾、关怀别人,也会适得其反。因此,感情的表达要适当,不要让对方感受到太大的压力,或让对方习惯你的照顾而黏住你,最后你想摆脱却摆脱不掉。你的本意原只是单纯的关怀和照顾,结果却造成对方的依赖,这样的结果对双方都是伤害。 其实,理性也未必不好,只是一般人的理性是待人处世,样样照规矩来,没有变通和弹性,就像机械一样,每一个螺丝都得规规矩矩定位,不能更换。如果像这样的机械化,生活还有什么味道呢?人与人的关系本来就是互相影响的,不可能一成不变,因此感性和理性要能互相配合,感性的人需要理性来辅助,理性的人需要感性来润滑,这样才是一个菩萨行者。 真正的感性是一种清净的感性,它是净化以后的感情,也就是菩萨的慈悲。而理性是智慧的另外一个名词,但是智慧并不等于理性。理性没有转圜的空间,而智慧则可以为适应对方而做调整,但自己不会在适应调整的过程深陷其中,产生烦恼。这样,可以和许多有烦恼的人相处,但是自己却不会受到影响,才是有智慧的人。 人如果只有感性,就容易产生情感的纠缠;仅仅是理性,则又会变成一板一眼,机械化的人生。社会的混乱与不和谐,以及现在许多人的问题,多半就是因为不知道恰到好处地应用感性和理性,才使得一些人在自认为感性的时候觉得痛苦,自认理性的时候又不容易为大众所接受,社会也因此失去了温 暖。唯有感性和理性的调和,才能真正为人间带来温 暖的慈悲和光明的智慧。 什么是贪心? 第二篇 贪 什么是贪心? 在佛经上,“贪”有好多不同的说法,譬如它又叫做“欲”,也就是希望、追求、渴求的意思。人到底希望什么?又渴求什么呢?人在身心的需求上,最主要的不外是贪“色、声、香、味、触”五欲,眼睛贪好看的、耳朵贪美声、鼻子贪香、舌头贪好味、身体贪接触的舒适感。总之,凡是好的都喜欢贪。 但是,人本来就不能不吃饭、不睡觉,眼睛不能不看,耳朵也不能不听。所以,贪是指我们过分的要求,就如我常跟弟子们说的:“得到需要的东西不是贪,想获得不需要的就是贪了。”实际上,人们真正的需要并不多,譬如我们睡觉只需要一个床 铺,吃饭只要吃饱就够了..,可是人仍然想要追求、获得很多东西,为什么人会这么贪得无厌呢?这和人的心理有关。 人的心理有一种想永远据为己有的欲望 ,因为一般人想要贪著的东西都是不能永远保有的,但是当拥有以后又开始担心会失去。以金钱为例,我们日常所需的花费并不多,但是一般人总是害怕得到的金钱很快就会用完,所以希望财产能够愈积愈多,以备不时之需,结果变得贪得无厌。 贪心的人就像一只爬在结满果实的桃树上的猴子,牠看到满树饱满欲滴的桃子,每一颗都想吃,结果摘了一个往手里放,又摘两个夹在腋下;摘到最后,不但一颗桃子都没有吃到,还把自己累死了。人往往就是这样,被贪心带来的许多烦恼给累死了。 俗语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其实人并不仅是对财物贪著,对很多东西也都是贪得无厌地追求、争取。人和人之间很多的磨擦和不协调,也都是因此而起的。所以,贪心不仅为自己带来困扰,也会为社会、自然带来灾难。本来人在衣、食、住、行等方面的需要并不多,如果是在个人的需要之外,为全体大众的需要考虑,这就不叫做贪,譬如希望大众能够有衣服穿、有车子坐、有房子可住,为社会众生造福,就不叫做贪。 因此,我们除了自己需要的东西以外,不可要得太多。适可而止需要智慧,最简单的方式,就是时时注意自己的起心动念,看自己到底是为自己还是为别人。 为什么贪心? 为什么贪心? 只要是贪,都是不好的心态,不会因你所贪著的东西种类不同,而有好坏之别,因为不管你贪的是什么东西,都是额外的追求。但它还是有程度上的差别,也就是贪求的目的是为自己,还是为了他人的差别。 有一位寺院的住持,才接任没有多久,就对我说:“自从我当了住持以后,贪心似乎增加了很多,可是我又不能不为寺院着想。我希望能有更多的信徒前来,希望有更多的钱、更多的弟子,也希望寺院的房子盖得愈来愈多,很多弘法的事业都能随之展开。”他觉得当了住持后,头脑里整天都在想如何能够得到更多一点,这让他很苦恼,可见得贪真是烦恼的根本。 后来我问他:“你的这些打算、期待,是为了自己吗?你希望当住持一 定要当得让人称赞吗?或是羡慕你拥有这么多的信徒、这么大的寺院,感觉你这个住持很能干,比任何人都做得好?如果你真的这么想,那就是贪。如果不是,而是为佛教、为寺院、为大众设想,那就不是贪了。” 这位住持为了弘扬佛法,所以需要有个道场做为弘法的场所;为了容纳更多人来这个地方修行、听闻佛法,所以房子要盖得大一点、多一点;为了让众生能够得到佛法的利益,能够种福田、布施供养,所以需要寺院替他们来结合捐款,用清净的财务来做有益于众生的事。这些需求全都是因为众生、社会需要,和为了推广佛法,所以并不是贪。 如果是自己本身的欲望 想要,不是为了他人、团 体而着想,那就是贪;为自己的利益着想,成功时会很骄傲,觉得自己很了不起,好像一切事情都是自己的功劳;失败时,就觉得很倒霉,害怕让人看不起。像这样患得患失的情形,就已在烦恼之中了。相反地,如果能将念头转过来,知道自己的努力是为了佛法、为了众生而服务,那就是有智慧的人。 如果真能这样想,也就没有烦恼。对大众而言也是一样,大众的反应都 会随著你的存心和动机而改观。就像社会上虽然有一些人是以私心在做慈善事业,让大家误以为他是个很有慈悲心、公德心、了不起的人,但是这种人终究还是会被揭穿的。 即使包装得非常好,让人误以为他是个好人,毕竟还是骗术。既然是骗术,也就是烦恼,就算能骗人一辈子,自己的内心也不能平安快乐。因此,一个有智慧的人,是绝对不会自欺欺人的。 转贪心为愿心 转贪心为愿心 佛法说贪为苦本,想解决苦的问题,就要先从“知贪”开始。人的需求有两种,一个是需要,一个是想要,凡是想要的超过自己的需要时,就叫做“贪”。但是,人常常不但不知道自己到底需要多少,而且也很难将需要和想要两者的差别,分得很清楚,总是感觉还不够、还没有满足。 其实,要分辨需要与想要有何不同,并没有那么困难,譬如口渴了要喝水,这就是“需要”;可是解渴只要喝一杯就够了,如果为了以备不时之需,而想要储存两、三杯,那就和养儿防老、积穀防饥的心理一样,这就是“想要”的贪了。当前的问题必须先解决,这就是需要,至于以后需要什么?是不是还需要这么多?因为都无法事先预知,所以根本不用顾虑。人缺乏饮食,生命就不能够维持下去;没有男女关系,种族就不能够维系传承,生命也没有办法延续。告子说:“食色,性也。”可见饮食男女本是人之常情,会被认为是坏事的原因,在于人很容易过分地追求,沉湎其中而无法自拔,譬如耽溺复杂的感情世界,或是玩物丧志,这些都会因贪为自己带来烦恼,也就是所谓的“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当然,如果是自己真正喜欢的,而自己的能力也能够达成这样的目标,那还没有什么关系,但如果是超过了自己的能力负荷的,麻烦就会接踵而来。 除了生存的基本需求外,人通常看到美丽的风景、听到好的音乐,总会想多看几眼、多听一下,这都是人之常情。所以,享受美色与音乐,是本能的反应,并不需要特别厌离。对于公园让人赏心悦目的花朵,就让它自然而然地呈现在面前,只需单纯欣赏它的美丽;对于音乐,如果正巧听见动听的音乐,那就自然地去聆听,听得欢喜,也是一种享受。 但是如果觉得花朵很美,而兴起想把它摘回家的念头,这就是贪了。音乐也是一样,如果听得浑然忘我,忘了手边该做的事,而沉迷其中;或是为了听好的音乐,而耽溺于玩音响,并且愈玩愈高级,要求也愈来愈多,像这样不断地追求或是占有的欲望 ,就变成贪了。因此,追求美好的生活质量本是人之常情,但是如果变成执著,那就会带来各种烦恼。 欲和爱本来并没有什么不好,只是它们常常容易引起人们贪的欲望 ,而欲和爱一旦和贪连在一起,就变成烦恼的名词。但是贪也有好坏程度的分别,譬如爱可以是一种付出奉献,而欲也可以是一种希望,希望自己和世界能够一天比一天更美好、更进步,这就是把贪爱和贪欲转成愿心,转成一种期待。因此,贪爱和贪欲也可以转往良善的方向发展,对社会做出积极的奉献。 以布施对治贪念 以布施对治贪念 贪念会带给我们许多的烦恼,该如何帮自己除贪、解毒呢? 用布施来对治贪,是最好的办法。所谓布施,就是捐出自己拥有的财力、物力,来帮助别人度过难关,甚至还可以布施自己的时间、智慧,或利用自己各式各样的资源协助他人。当我们能多为别人设想、为他人谋求福利,往往自己的收获更多。 以我个人为例,我本是个一无所有的出家人,可是当我看到有许多人生活得很痛苦,为了帮助他们改善环境,我就开始想办法募款,结果有愈来愈多和我有同样心愿的人出来支持我,在众人的成就下,建设了法鼓山。法鼓山并不是我个人的,而是属于社会大众的。 由于我的付出,共襄盛举的人也愈来愈多,聚集的力量也愈大,能做的事情也就愈来愈多了。这就如同老子所说的:“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也就是说,如果我们愈能够奉献,自己拥有的就愈多,而且不用刻意,它自然而然就会来了。 这就好比井里的水,取用的人愈多,水源就会源源不绝;如果舍不得供人取用的话,井里的水永远都不可能再生。同样地,如果不舍得把自己拥有的财产给人,不仅财产不会增加,还会被骂是守财奴,而且也会为了钱该怎么处理、运用,死了以后又该给谁而担心,反而徒增痛苦。 所以,如果真的想布施,即使没有任何东西都没关系,因为只要发了愿心,并且努力去争取、去制造,加强自己的能力,结果一定会有东西可以布施。真正的布施是奉献给众生,心中完全没有回收的期待,也没有贪心,这样才能达到智慧圆满、福德也圆满的境地,就像释迦牟尼佛一样。 名利只是暂时拥有 名利只是暂时拥有 一般人贪取的项目,不外是金钱、名位,然而这些东西有时是必须的,有时又是“不请自来”的,所以重点不在如何规避它们,而是要用正确的态度来看待它们。 以储蓄为例,如果有正当的目标计画,象是储蓄多少钱之后可以请一部《大藏经》,或是就可以设立奖学金帮助人求学,这些都是很好的立意,所以并不是贪。如果储蓄的目的,是为了累积财产以满足私欲,这就是贪了。 又如投资股票,我们常看到有人玩股票玩到倾家荡产。其实,以股票做为正常的投资并没什么不好,除非是将股票拿来投机炒作,那便是一种贪念,就是烦恼。 金钱就像水一样,需要常常地流动,流动的时候,不论多也好、少也好,都还是维持在一个整体中。所以当你投资股票时,只要想到这个钱放到股票里去,可以帮助社会经济资源的流通,如此,你赚了钱会高兴,赔掉了也不会痛苦。 如果你贪心大起,希望赚的钱愈来愈多,那么在投资的时候,你就会孤注一掷,把全部财力都投进去,结果反被股票套牢了,不得解脱。所以,一样的行为用不一样的观念与心态去执行时,会带给你不同的结果。 至于名位,最重要的是实至名归,否则会为了保有浪得的虚名而痛苦不堪。“名”不过是一项工具,因为有名自然就有社会地位,有社会地位就有能做的事业、能发挥的力量。有名位并不是坏事,但有名声、地位充其量只是“大家知道”而已,不要把名位当成自己。事实上,名位也不需要刻意追求,时机成熟时,它自然而然就会出现,因此也没有必要看得太重,患得患失。 有的人因为在电视上的曝光率比较高,变得有名了,所以就开始对名斤斤计较,怕自己又变回一个默默无闻的人。如果真的有一天电视上不再出现他的面孔时,他可能就会觉得社会遗弃了他,于是产生失落感,变成一种烦恼。 其实,个人的事迹会在报纸、电视上这一类大众媒体上被报导,并不代表什么,只是因为我们做了这些事,恰好被大家看到罢了。如果没有机会曝光,就表示时间、环境还没有因缘需要我公开出现,我可以在其它地方做其他的事。 所以,不论是金钱或名位都应该把它当成是暂时的拥有,而不要把它看成实质的东西,或当成是自己的代表,有也好、没有也好,都只是一时的因缘而已,这样就不会有痛苦烦恼了。 广结善缘带来好人缘 远离名位、权力的诱惑 广结善缘带来好人缘 我们都知道贪是不好的习惯,可是有时候我们又会走入另一个极端--悭,也就是小气、舍不得和吝啬,有人以为这是节省,其实悭和节省是两回事。 悭和节省的差别,主要在于节省的目的,譬如我们有十块钱,为了布施而量入为出,努力节省了一块钱,这就不是悭。相反地,如果我的生活只需花费五块钱,可是当没饭吃、没衣服穿的人向我们求救时,也舍不得将剩余的五块钱布施给人的话,那就是悭了。 因此,悭是即使自己有多余的东西也不给人,而宁可把它贮藏起来,这样的行为对他人没有利益。但它不像贪是硬把别人的东西变成自己的,所以不会损害到人,和贪比起来稍微好一些。 虽然悭不会伤害别人,可是许多人就是因为舍不得布施,反而阻碍了自己的成长和事情的发展。譬如有的人学问很好、知识非常丰富,或是技术相当精巧,但他就是不愿传授给人,也不愿意分享给人,死的时候等于把智慧财产带到棺材里,这不就等于没有用了吗? 又譬如你公司里有很多的职员,他们为你赚了很多的钱,结果你一毛不拔,那么这个公司还能继续存在吗?有利就应该共同分享,而分享的时候可以分层次,付出的多分享的多,付出的少则分享的少。 一个老板付出的是资本、是他的智慧与心力,因为他付出的最多,所以得到得多是正常的。但是,一般职员至少也付出了劳力、智慧和努力,甚至还付出了超额的时间来为公司工作,所以给予适当公平、合理的分享,是应该的。如果只晓得剥削,或者不愿意和员工分享利益,就会渐渐失去向心力和人缘,这就是悭吝带来的损害。 有的人虽然没有什么财产,但是他很慷慨,愿意把所有的东西与他人分 享,因为这么慷慨,所以大家都相信他、拥护他,可说是一个领袖人才。而一个悭吝的人,因为不愿意把自己的所有和人分享,所以没有人缘,也不会得到别人的拥戴。 但是,慷慨和“打肿脸充胖子”还是有差别的。慷慨是自己没有,或有的不多,而尽其所能地奉献给人;而有的人则是自己没有,却拿别人的东西,譬如用赊、借、偷、抢等方式所获得的东西来和别人一起享受,也就是慷他人之慨,是在打肿脸充胖子了。 今生没有广结人缘的人,来生只会是个愚蠢的人。如果能将自己所拥有的东西与人分享,来生才会增长福慧。 凡事恰到好处最好 凡事恰到好处最好 悭吝会让我们不得人缘、失去朋友,同时自我也不能成长。因此,无论我们有什么东西,都尽量能让人充分运用,包括名位、财产和权力等都是一样,而不要自己独享。有很多名人就是怕被人利用,因此不愿意把名借给人,像有时别人只不过是希望能借助你的名气来推广某一个活动,代表你也赞成这件事情,但即使这只是一个假名,你可能仍然不愿意借给他用。 当然,我们要爱惜羽毛,弄清楚对方的目的,不要让人假借你的名去做坏事。如果目的是正当的,请求的人也没有什么问题,你却不给他用,那就是悭了。如果经过了解之后,发现对方或是事情本身有点争议性,那最好还是不要给他用,否则恐怕会惹很多麻烦,别人会怀疑你怎么会和那种人牵扯在一起,进而猜测你们也许是合伙人,如果是这样,就得留意爱惜羽毛。不过,爱惜羽毛过了分,那也叫做悭。 名是如此,权也是一样,只要能够做好职务之内的事以及必须做的事,那就不是悭。我们常说“人在公门好行善”,就是希望有权的人能随时主动运用自己的权力来帮助他人,利益众生和社会。如果说有权的时候不用权,或是不用来利益社会大众,只是抱持做做官,让上司不生气、下属高兴,和和稀泥的心态,那这个权力就浪费掉了,给你权等于没有用一样。所以,权还是要给有魄力、有理想的人来做。 但是,去悭有时很容易又变成是一种浪费,因此两者之间一定要取得平衡点。凡是多余的就叫做浪费,如果是恰到好处地付出,那就不是浪费。譬如别人已经给他某样东西了,你又再给他一份;或是今天有了、明天也有了,你还要给他更多,那就是浪费了。 中国人很怕被别人批评为小气,总希望让人觉得自己很慷慨,所以请客的时候,明明五道菜就可以吃饱了,却一定要准备十二道菜,彷佛这样才不算小气,结果每道菜都剩下很多,形成浪费,这实在是一种恶习 。所以请客的时候,要考虑自己所请的是什么样的客人?而自己的身分、财力又是如何?虽然不要太吝啬、寒酸,但也不要过分浪费。 我们做事要掌握“恰到好处”这四个字,任何事恰到好处就是最好的,过与不及都不好。因为不及就是悭,超过就是浪费,能以智慧来分辨如何做是刚好,就能做到恰到好处。 清贫与悭吝大不同 清贫与悭吝大不同 清贫生活的风气曾流行一时,也可以称为是一种简单过生活的思潮。所谓清贫生活,就是符合自然,尽量节约,崇尚朴实,是一种返璞归真的生活。它和悭不同,悭是舍不得用,而清贫是强调生活的清淡、简朴,因此需要用的东西仍然要用,只是要耐久而不奢华;自己的环境也要打理得非常简单、素雅,不讲求过分的华丽和花俏。 我有一个朋友,虽然他是船运业的钜子,是位大商人,但他每天早上吃的东西都非常简单,只要一杯咖啡、一个苹果、一杯牛奶,就打发了。有一天我去拜访他,他从冰箱里拿出一个柠檬,看起来已经切过好几次了;接著他切了一片放进他的红茶里,也切了一片放到我的红茶里,然后又放回冰箱。我就问他:“这个柠檬吃了几天?”他说:“这是第三天,反正一个人吃饭,早餐也习惯这样。”我说:“这样子是不是太节省了?”他说:“可是我只要这么多!”因此,他一个柠檬大约可以吃上五、六天。 一般人也许会因此而觉得这个人很悭吝、很小气,其实他是非常慷慨的人,常用金钱帮助他人,设立了各种奖学金来帮助社会、帮助学校,和所有需要帮助的年轻人。他将自己个人的花费降到最低,生活过得相当简单,然后再把大笔的钱提供给需要的人,这种人怎么会是悭呢? 另外,还有一个人也很有意思,他每次来看我都会带一篮水果,我问他:“你平常不是已经有别的捐款了吗?为什么每次来都还要带一篮水果呢?”他回答我说:“师父,我每次来都不坐自己的车子,而将省下来的汽油钱拿来买水果,因此这篮水果都是从车钱中节省下来的。” 像他这样当然也不算悭,悭是因为不舍得给人才节省,清贫则是为了生活简单,并不是舍不得。而且唯有自己简朴、简单,才会有更多的东西给人;如果自己浪费、享受了,那能给人的东西就减少了。清贫思想为什么能够流行?这是因为欲无止尽,物质的享受永远无法满足,也没有办法让人的心感到真正的宁静、安定与和平;只要物质的生活条件愈舒服,人心就愈不容易安定下来。譬如一双平价的鞋子就可以穿,可是物以稀为贵,因为虚荣,一定要穿名贵的,结果要求愈来愈高,拚命抢稀有的东西来享受,以为只要能享受愈名贵、稀有的东西,就愈能得到满足。 其实这些东西都不能让人得到满足,享受到最后还是空虚。人的心必须在朴实简单之中才能安定下来,才不会随著物质而起伏,今天想要这个,明天又想要得到比这个更好的享受。所以,唯有过朴实、清贫的生活,才能让自己满足,也才是最好的自在享受。 为什么要生气? 第三篇 瞋 为什么要生气? 佛法认为,“贪、瞋、痴”是我们人类的三种根本烦恼,称为“三毒”。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不能避免起瞋心,只不过有一些人是瞋恨在心里,没有表现出来罢了。 可是有一些人往往会把心中的瞋恨从身、口的行为中发作出来,无论是表现在言语或身体上,都是既伤己又伤人。所以,我们通常会把瞋譬喻为火,又称为瞋火,是因为它像火一样会使我们失去清凉的智慧。 如果我们能够保持平心静气,就不会有瞋恨心了。可惜的是,要一直保持心灵的平静,并不是件容易的事。瞋恨的起因,一般认为是外在环境无法获得满足,或者不能让人顺心如意,而使人的内心产生冲突而生起瞋恨心。 但有时其实是自己内在的关系,例如他人并没有妨碍我们的工作,只是自己看别人不顺眼,莫名其妙地就生起气来。所以外在环境的原因,有时是个人自以为是,但并不一定是完全客观,也不一定外在真的有什么人事物让人瞋恨,即使自己已经气得半死了,他人也未必会知道。 另外,瞋恨不一定是对外的,有时是自己内在的烦恼,譬如有的人会恨自己的能力不足、福报不够,或恨自己不够聪明、努力不够等。虽然自己恨自己不会伤害别人,但是心中有恨意总是不好的,尤其当自己恨自己到了极点时,就会开始处罚自己,而对自己最大的处罚就是自杀。因为讨厌自己这么差劲,于是觉得实在是生不如死,不如死了算了。 由此可知,瞋恨会带给人非常大的祸患,一定要适时化解瞋心。化解的方式有两种:首先是观念的化解,其次是方法的修行。 首先,要从观念上来化解,仔细分析瞋恨发生的原因,并进一步思考:瞋恨对我们究竟有什么影响?经过一番理性的分析之后,在观念上就会知道无论是恨人或是恨己,都无济于事,倒不如从改变自己、改善处境做起,这要比用恨或瞋的情绪面对问题要好得多了。 如果不管怎样分析、解释,都化解不开瞋恨心时,此时最好的办法就是多拜佛、念佛、读经或打坐,这些方法都能够化解瞋恨的情绪,帮助人透过修行消业。但是如果我们面对问题没有惭愧心和忏悔心的话,业还是不容易消解的。 其实,无论是哪一种修行方法,都是要我们学习 慈悲,不仅对待众生要慈悲,对自己也是一样。对己慈悲,就是要用智慧来处理自己的事,凡事不要感情用事,那么容易动气、动情绪。而对人慈悲,就是不管他人有理或没理,都应该原谅他,就像我们也希望别人能谅解我们一样,要将心比心。如果我们能以身作则,或是设身处地谅解他人,瞋恨心就会慢慢地减少了。 瞋是心中火 瞋是心中火 佛教称瞋火为无明火,象是说“瞋是心中火,能烧功德林”,或是“一念瞋心起,百万障门开”。可见瞋火能够让人在一念之间,把自己所修的功德都摧毁了,就好像儿童玩积木一样,只要一生气,把脚一踢,辛苦堆好的房子马上就应声而倒。 因此,忍实在是非常重要的事。不能忍就会产生愤怒的心,愤怒的心一般是从语言、行为表现出来,这种直接由言语和行为所发泄的愤怒,对人的伤害非常大。虽然有的人敢怒不敢言,其它人并不知道,也不会因此受伤害,但是因为他的内心充满了恨,其实已经造成了自己的极大痛苦。所以愤怒,不管别人是否能看到或感觉得到,都不是件好事。根据研究报导,当一个人愤怒的时候,身体的细胞会死得很快,而且容易生气愤怒的人,身体的内分泌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等都会产生障碍。常常用语言或动作来发泄愤怒的人,对身体健康已经很不好了,何况不发泄出来,仅仅在心里发火的人,那就好像闷烧一样,对自己的身心伤害反而更大。这也就是为什么有一些人老是郁郁寡欢、闷闷不乐,容易害精神上的疾病的原因。 那么,我们该如何化解愤怒呢?这可以从观念和方法两方面来帮助自己。 所谓观念,就是要了解自己为什么会愤怒?为什么会那么痛苦?其实,愤怒的原因不论是想要发泄,或是敢怒不敢言,都是因为自己感觉被冤枉,而心中充满委曲。譬如被责怪做错了事,或是说错了话,但事实上是被人陷害,因此既怨恨自己无力申冤,也怨恨别人的恶意陷阱。 对于这种情形,我们可以从因果来理解。现在会发生这样的事,可能是因,也可能是果。如果是因,那我不要还报,因为我还报给他的话,不但他痛苦,我更痛苦;如果是果,那么我应该要接受,不要再还报,如果还报的话,那又变成了因,重重无尽,就会不断地因果循环下去。如果能从这一点来看,就不会那么愤愤不平了。 如果当下我们的观念转不过来,也想不通时,这时就先不要想它,也不要用理由来解释,一有时间就念“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的圣号,或是注意自己的呼吸、自己的心念活动情况,以及自己的内心痛苦现象。此时就能够体会:“都已经这样痛苦了,我还要更加痛苦吗?”想到这一点,你的心就不会总是和那些不平的事对抗,情绪也会慢慢地缓和,愤怒的情形也会减少,而这就是从方法上来化解愤怒。 所以,只要能灵活运用佛法的观念和方法,我们的心就不会再被无明火烧伤,而造成难以弥补的憾恨了。 瞋心与慈心 瞋心与慈心 有人说现代人的瞋心很重,所以我们的社会才会充满了暴戾之气。所谓瞋,是个总名称,它的内容包括不满意、愤怒、怨恨、看不惯和不自在等内心的感受。呈现在外表上,则是一种愤怒的表情或动作,让人觉得阴险、奸诈或是恐怖,彷佛生命将受到威胁。可以说,凡是不能以慈悲心待人,和慈悲心相反的,就是瞋心。 慈悲心是爱护人、为人设想,但它也不一定是和颜悦色的,有时也有金刚怒目的慈悲心。金刚怒目和瞋恨不同,它是一种慈爱。以威严方式所展现的慈爱,就象是因为担心你会掉到井里,所以就吼你一下:“不可以到井边玩!”这是警告,是出于慈爱的警示,和瞋恨不同。所以,仅仅从表情、语气上观察,就认为和颜悦色的是爱,而现愤怒相的是瞋,那恐怕是不正确的。还是必须从对方所得到的真正感受、反应,以及行为的动机来判断。 譬如口蜜腹剑的人,虽然口里讲的都是甜言蜜语,但是内心尽是一些坏计谋;而人之所以会以害人为目的,不外乎是贪图别人的东西,因为得不到,才起了瞋心。 像社会上有一些情杀的事件,把别人毁容了,或是用暴力手段来对付变心的那一方,都是因为从爱恋转成了瞋恨,彷佛一定要看到对方受伤害了,才能消去自己的心头之恨。然而,并不是一定要发生让对方受到伤害的行为才是瞋,只要是存有希望让对方受伤害的心,就已经是瞋了。 我们常听人说“小不忍则乱大谋”,瞋心会为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很多烦恼。首先,会影响到我们的人际关系。因为一个常常生气的人,往往会让人感觉到害怕,而被当成鬼、当成魔来看,即使他并没有要害人的意思,也都会令人避之唯恐不及。另外,我想每一个人都有过这种经验,就是生过气 后,常常会觉得很疲倦、很无奈,懊恼自己为什么要生这个气? 有禅修经验的人会发现到,只要一个瞋念起,心就已经浮动而没办法安定了。因为心一浮动,浑身的血液就会跟著它紧张起来而发热,身体当然会因此很不舒服,就像火在体内燃烧一样。 瞋恨心也会让人失去理智,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结果消化系统、血液循环系统、内分泌都因此失调,这都是造成寿命减短的原因。可见,生气对我们身心健康的妨碍有多么大。 与其让瞋心伤人伤己,何不以慈心利人利己? 逆境要忍,顺境也要忍 逆境要忍,顺境也要忍 现代人往往火气很大,因此整个社会总是弥漫著一股暴戾之气,而这种瞋心,就是我们常常说的“无明火”。 人之所以起瞋心,是由于个人的欲望 、贪爱不能得到满足;或是虽然得到了,但又失去了。因为非常在乎自我,所以只要能够顺自己的意就不会起瞋心,偏偏世间不如意的事十之八九,于是心中常常有火气,火气就是瞋。象是怨恨、愤怒和仇视,这些都是瞋。 瞋心实在很伤人,只要一生气,身体的细胞就不知道要死掉多少,很容易引起精神上的不稳定,以及身体上的疾病。所以,瞋心最大的受害者就是自己。而且,生气也不能真正地解决问题,因为用斗争、强权、愤怒等方式处理事情,除了会让人一时之间有点怕你之外,根本无济于事。只有用慈悲心或是智慧来处理,才能真的解决问题。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心量大的人,做事成功的机率通常比较高;而时时动瞋火的人,因为大家都怕他,当然不可能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人。所以,我们要多下工夫修养自己的脾气,才能利人又利己。 那要如何化解瞋心呢?最好的方法是釜底抽薪,也就是确实体认到起瞋心是无用的,只有不瞋,对自己才有好处。因为当不如意的事发生了,再怎么生气都没有用,生气只会变成互相谩骂或是肢体冲突,是损人又不利己。因此,我们应该听听他人的意见,并且体谅对方的苦衷和用心,这样瞋心就会减少了。 有的人动不动就爱生气,明明知道生气不好,他也不想发火,可是习 气实在很难改。遇到这种连观念都用不上的时候,我最常教人的方法,就是当我们生气的时候,要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鼻子呼吸上,心里想着:“我还能 够呼吸,实在是太幸运了!”那么,情绪就会慢慢地稳定下来。 面对别人发火生气的时候,忍辱能防止很多不好的事发生。因此,释迦牟尼佛曾说过忍辱的功德比持戒、苦行还大。忍辱不仅是对逆境现前要忍,对顺境也要忍,因为顺境出现时,我们往往会得意忘形,如果稍微遇到一点挫折,瞋恨心马上就会生起。所以,能时时刻刻保持平静的心态,不要得意忘形,这是忍的智慧。 很多人误以为忍就是逆来顺受,因此遇到任何不合理的事情都会说:“好吧!我就好好忍著吧!”其实,忍并不是忍气吞声地受委屈,而是克制自己的冲动,不要马上做出反应。因为只有先了解发生了什么事后,才能在适当的时机做出恰到好处的反应,这样才能圆满地解决问题,这才是忍辱。 瞋心重的人,自我中心也重,总是太在乎自己的意见、得失和面子。其实很多事都没什么大不了的,为了一点面子问题,就和别人一争长短,甚至拚得你死我活,实在很不值得,也很可惜。 因此,千万不要认为压制别人,是一件值得洋洋得意的事。而要想到:我起瞋心时,对方是不是也同样会起瞋心?如果两人都生气的话,就一定会产生问题。如果是自己起瞋心而对方不起瞋心的话,那受害的只有自己,因为发脾气的人是自己,对方并没有发脾气。即使对方也受害,但相较起来还是占了便宜,所以是自己损失大,而对方的损失小。想通了这一点,下次瞋心又起时,就会先留一个退路给自己,同时也给别人一条路走,这样彼此就能够畅通无阻了。 生气是慢性自杀 生气是慢性自杀 大家都知道瞋是心中火,不但对自己不好,对别人也不好,常起瞋心就如同慢性自杀一样,所以都希望能好好控制自己的脾气。 然而,勉强控制瞋恨心的结果,反而会愈控制,就愈瞋恨自己,因为你会发现根本没有办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因此每当瞋恨心生起时,你就会怨恨自己:“怎么搞的?连自己都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实在太不应该了!” 情绪是不能用控制的方式来处理的,必须要采取疏导的方式,才能真正地化解瞋心。而瞋恨和慈悲是相对的,因此只要我们多培养、增长慈悲心,瞋心自然就会减少了。所以,试著从另一个角度看事情,转变自己的情绪,以更积极的慈悲心、爱心来看待世界,才是化解瞋心最好的方法。 例如你正在忙,孩子们又在你身旁吵闹,心里当然会觉得很讨厌、烦乱。但是,如果你能将念头一转,想到:“孩子们不知道我在忙,只是因为玩得很高兴,才吵吵闹闹!”那么你就会感觉到他们的可爱,很快地就能消除心中的瞋火。但是孩子们的吵闹毕竟还是会影响你做事,如果仍在吵,不妨就陪他们一起玩,顺便休息一下,再回到工作上,这样说不定效率更高。 其实,当某个人或某件事惹你生气时,你应该要感谢他,因为对方用他负面的行为来提供一个学习 的机会给你,让你能够戒瞋;而且你也要慈悲、怜悯他,因为他不知道他的行为是错的。 但是,如果已成为习惯性的瞋恨,想要在瞬间转变念头,实在很困难。所以,我常劝人念“阿弥陀佛”,因为当瞋恨心生起时,念“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的圣号,或是其它的佛号、咒语,就能把瞋恨的情绪转移到念佛、持咒或是念菩萨圣号的清净心念上。能够这样做,久而久之,瞋恨心自然而然就会转为清净心了。 因此,下一次当你想要骂人,或是恨人恨得牙痒痒的时候,不要控制你的情绪,就念一句“阿弥陀佛”或是“观世音菩萨”;即使一时忍不住还是开口骂人,骂出来的那句话也是“阿弥陀佛”。这样不但愤怒、瞋恨的情绪会渐渐地减少,而且还养成了经常念佛、念菩萨圣号的习惯。 除此之外,我们也要常常问一问自己:“我今天做了多少好事?我今天心里产生了多少慈悲心?是不是有瞋恨心?瞋恨心有没有显露出来?或是心中有瞋恨,但是没有显露出来?”就像曾子所说的“吾日三省吾身”,经常反省自己的行为、语言、心里的念头,有了这个自我检讨的工夫,瞋恨心也会愈来愈少 忍耐不是忍气吞声 忍耐不是忍气吞声 通常一个人有没有耐性,和他所生长的环境、家庭因素,以及受教育的过程都有关系。有的人是由于成长过程发生了一些特殊的情况,性格才突然变得没有耐性;但也有的人本来没有耐性,后来因为所处的环境,所谓“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让他不得不向现实低头,渐渐地也变成有耐性的人。因此,耐性不是“江 山易改,本性难移”的事,并不是没有耐性的人就永远都没有耐性。 我们之所以会对某个工作或是某个人付出耐性,首先是觉得那件事应该做,也很喜欢去做,而且一定要完成,所以必须要有耐性;其次则是认为既然这种工作或者是这个人,要逃避也逃避不了,那么只有付出耐心来处理。 而一般人会没有耐性,常常是因为厌倦或是不喜欢某些人和事,其次则是性格使然。有人的性格就是粗心大意,动不动就发脾气,象是工作随便说不做就不做了!这就是任性。这种任性的人往往都要凭运气和福报,才能与人和谐相处,圆满完成事情。可是一个人的一生之中,能靠运气的机会实在不多;即使还可以得意一时,但是运气总会有转向的时候,所以最好还是培养自己的耐性。 此外,耐性和毅力也有相当的关系。环境和工作常常会带给我们一些磨链,不管是别人交 付给你一件非要完成不可的工作,或是本身从事开发研究的工作,在工作进行的过程中,都需要付出很大的耐性与毅力。因为世事不如意者十之八九,无论工作、学业或是人际关系,几乎都不可能不遇到挫折。自古以来,许多发明家及有成就的人,都是从失败中努力不懈,付出毅力与耐性,才获得最后的成功。 但忍耐的耐性并不等于忍气吞声,忍气吞声有时候是忍得没有道理的。例如受人欺负侮辱时,因为自己不知道怎么反应,只好忍气吞声,那就不算 是耐性。因此,只有在自己头脑很清楚,对人、对事都非常明白时,所付出的才是真正的耐性,事情也才会成功。如果遇事没有办法付出耐性与毅力,则多半会半途而废,根本没有成功的希望。 像我并不是一个很聪明的人,也不是一个很有福报的人,但是我很有毅力。别人用一个小时可以做完的工作,我愿意花十个小时来完成。因此我在日本念书时,就已经有了心理准备,别人一、二年就能读完的学位,我可能就要花五年、十年来读完。但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在,一定要把自己想完成的事做完。 所以到目前为止,我有很多事,都是在磨难之中慢慢地逐一完成。从来没有一件事是十分顺利而没有阻碍,或是一下子就完成的,可以说都是靠著耐性和毅力,才使我最后都能获得圆满的结果。因此,我相信每一个人只要愿意坚持,不轻言放弃,都可以磨链出耐性来。 别颠倒看世界 第四篇 痴 别颠倒看世界 佛法说“痴”是众生的根本烦恼之一,痴的意思是事理不明、是非颠倒,这和我们常说这个人很痴心的痴不一样,痴心的痴是“执迷不悟”的意思。 所谓是非颠倒、事理不明,是指一般常识认为是正常、合情合理的,甚至于合法的见解,可是从佛法的观点来看,却是颠倒见。譬如我们对一样东西贪恋执著,就会认为那是永恒的。以男女之间的关系来讲,很多人谈恋爱或是要结婚的时候,总是山盟海誓,但是人的生命很短暂,怎么可能像山一样坚固、像海一样深广呢?更何况山和海都有崩塌和干涸的可能。 偏偏就有许多人相信有永恒不变的东西,能让自己永久依靠,好像只要找到了靠山,就能平稳安定一辈子似的。却不知就连山都会崩塌,更何况是人呢?所以说,想以人做靠山是最愚蠢的想法,这就是以无常为常,以常变的东西为不变,以不可靠的东西为可靠,也就是痴。 佛说众生颠倒,而众生的颠倒归纳来讲有四种,也就是所谓的“四颠倒”。除了上述的以无常为常外,还包括了以苦为乐、以不清净为清净、以非我为我。 除了身外之物不可靠之外,就连自己也靠不住,譬如身体的健康,自己的观念、想法和意志力,没有一样东西是我们自己能掌控的。可是我们却认为是自己所拥有的,或是自己本身很可靠,这就是以非我为我,其间的落差会为我们带来极大的冲击和痛苦。 以苦为乐就是把明明是苦的事情当作是乐的,而把真正的乐当作是苦的。譬如很多人会把大吃大喝、狂赌滥嫖当成娱乐来追求,但这只是一时的刺激和快乐,一旦刺激结束以后,在精神上反而会带来更大的空虚,增加更多身体上的痛苦负担,那怎能快乐呢?一时间的快乐造成长时间的痛苦,但人却引以为乐,却不知道这个被自己觉得是乐的事,其实就是造成苦的原因。 至于以不清净为清净,是说世界上没有一样东西是恒久清净的,例如我们的身体,现在可能看起来是清净的,但是到了明天就会流汗髒臭了,这也是人需要天天沐浴的原因。餐桌上美味的食物,我们认为是清净的、没问题的,所以吃它,但是吃下肚子以后,等到明天排泄出来时就是不清净的。美食即使不吃它,只要一收回厨房就会开始变质,然后慢慢腐烂而变得不清净。 可见,任何东西的净秽都只是我们一时之间的感觉而已,要视情况才能决定是否是清净的,那就不是真正的清净了。是你喜欢的,那就是清净的,不喜欢的,就是不清净的了,因此清净是相对的感受。 所以,常、乐、我、净都不可靠,没有一样是真的,都只是一种幻相、幻觉而已。 烦恼与愚痴 烦恼与愚痴 愚痴有广义的,也有狭义的。广义的愚痴,是泛指所有一切烦恼;而狭义的愚痴,是指观念、看法或思想上的问题,也就是不明因果、不信因缘,或是因果颠倒,甚至于不相信有因果和因缘。 任何事情都一定要有因有缘才能完成,其中因是主要的条件,缘则是次要的、客观的条件;一个主要的条件再加上一、两个以上的客观条件,就是因缘。如果事情能成功,那是由于因缘成熟的关系,有时不能成功,也是因为因缘的关系。 因此,如果不希望得到坏的结果,就不要造坏的因。同样地,如果希望获得好的成果,那就一定要有好的因才能促成。但是我们往往倒果为因,永远搞不清楚造成结果的真正原因,不是想占人便宜,就是自己做了坏事却不负责任,不仅为自己制造困扰,也造成别人的困扰,因此就一直在因果的缠缚中痛苦。所以,不知道因果、不知道因缘的人,就是愚痴。 因果一定是从因到果,但它不是单线式的从因到果的关系;而是在从因到果的过程中,又有种种的缘配合,然后产生了一个结果出来。譬如我们要一粒种子直接变成瓜,那是不可能的事。一定要经过人工的培育,加上阳光、空气、水、肥料,以及其它的因素配合,才能够开花结果。所以说,因果本身是很复杂的。 再从广义来讲,人只要有烦恼,就表示愚痴。在《六祖坛经》里,形容愚痴就像云或雾一样,当天空有云雾时,我们就看不到太阳和天空了。但是事实上,天空和太阳并不会因此而消失,只是云把天空和太阳遮住了,使得人看不到而已。但云雾是因为空气里的潮湿,再加上温 度和其它因缘的关系才形成的,所以它本来就不存在,是因缘聚合而成。因此,当因缘不具足时,总会烟消云散。 而我们有烦恼的时候,就像被云遮住了一样,看不到事实的真相,因此失去了理智,产生了情绪,烦恼也跟著情绪出来。还好烦恼就像地球表面的云雾一样,并非不变的、永久的,而会很快地就恢复原本的万里无云。因此,佛说人人都有佛性、人人本来就是佛,只是因为有了烦恼才变成众生。 虽说佛性从来都没有变过,但是众生都不知道自己的愚痴是假的,不是永恒的。然而就是因为众生不知道愚痴是愚痴,才把苦当成乐,一直在愚痴颠倒中。所以,只要知道愚痴为何,就不会以苦为乐,而佛法就是当众生遇到烦恼时,让我们提高警觉的良方。 跳出自己设的陷阱 跳出自己设的陷阱 曾经有过这么一则新闻:有一位太太要她先生回家时,顺便买一罐沙拉油,但是先生忘记买,太太很生气,两人就起了口角,结果太太因此而自杀身亡了。 乍听之下,不禁让人觉得匪夷所思,怎么会为了一罐沙拉油就自杀呢?如果我们把它视为独立事件,这件事应该不至于那么严重,丈夫只要说声:“对不起,我等一下再去买,或者明天再去买。”事情就可以解决了。问题大概是出在丈夫常常把太太所交代的事项忘记,没有把太太放在心上。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虽然太太可能是爱丈夫的,但是因为丈夫的态度太漠不关心,就觉得嫁给这个丈夫实在很窝囊,心理也不能平衡,想想活着实在没意思,结果就自杀了。其实,她如果能和丈夫好好地沟通一下,而不是钻牛角尖地认为丈夫不买沙拉油就表示对她不关心,那么她就不会自杀了。 这个故事看起来非常不可思议,却是非常普遍的问题,很多人就是为了一些看似芝麻绿豆的小事而自杀。其实买沙拉油只是一个导火线,并不是真的只为了眼前的小事,而是因为常常有这种事情发生,结果积在心里的怨气很久了,非常不平衡,又不知道该怎么样来解决这个问题,结果一怒之下,就干脆死给对方看了。这实在是非常的愚痴。 我想这位太太大概也没有什么朋友,如果有几个闺中好友,她就可以和朋友谈谈心。交 谈的时候,也许朋友会说:“我的先生还更糟糕呢!你的先生不过是忘了买沙拉油回来而已,有什么好生气的?你自己去买就好了,先生有他要忙的事,可能一忙就忘掉了,你就原谅他吧!” 或是听听佛法的观念,换一个念头来想,就可以帮助她跳出所陷的困境。很多人就是因为画地为牢,把自己设限在一个圈圈里,身陷其中、痛苦不堪,如果跳不出来,就可能走向死路了。因此,我很希望大家都能运用佛法的观念,设法跳出自己所设的陷阱。 “痴”对我们的身心健康实在有很大的伤害,因为愚痴的人,他的心理常常处于不平衡的状态,很容易给自己压力;加上社会环境的任何动静,都会影响到他,心理受影响之后,连带也会使身体健康出问题。所以,最好凡事都能退一步想,当痛苦或烦恼的时候,告诉自己:“我怎么这么愚痴、这么颠倒!”这样就能转念而突破困境。 因此,如果我们遇到瓶颈,或是困境无法通过时,只要将观念稍微转一下,天下就没有走不通的路,只是迟或早、远或近而已。 危机就是转机 危机就是转机 观念上、个性上的愚痴、颠倒,会让自己带来无穷无尽的烦恼,唯有转变颠倒的观念为正见,才能真的跳脱烦恼,因此正确的观念非常重要。 譬如本来这盆花已经插得很好看了,但此时如果来了一位插花老师,希望能插一盆更好的花,那么在相较之下,这盆花已变得不够好,自然就会被拿掉重新再插。可是,如果那位插花老师没有来的话,那这盆花依然会被认为是盆好花。所以,世间上的事,往往你认为最差的,在过去某一个时间,它也曾是最好的;而你认为最好的,可能转眼间就变成最坏的了。 因此,“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并不是一句安慰人的话,如果我们真的能够善于运用逆境、打击,那么它就会变成你成功的一个因素。相反地,有些人虽然帮了你很多忙,可是到最后反而会使你成为一个无能的人,变成你成功的绊脚石。 可见好与坏并不是绝对的,对于好的事情不要以为那就是最好的,因此觉得很高兴或是有多么了不得,而兴起我一定要保护它、占有它的念头。其实即使是好的,那也只是一时的。有时候很糟糕的事,都已经到了一塌胡 涂的地步,反而会让你化危机为转机。因为若能了解危机,善于运用危机来改变自己、改变环境,就能使得千头万绪的事迎刃而解,而你也能马上成为一个成功者了。 因此,遇到好事不要沾沾自喜,坏事也不需要垂头丧气,这样才不是愚痴,也才不会增加烦恼、痛苦。当然,每个人都希望成功,但是成功并没有百分之百的,只是一般人往往会因为未达百分之百的满意成就而感到痛苦;如果根本就失败了的话,那就更加痛苦。 我曾告诉三位准备参加选举的朋友:“成败乃兵家常事,对于竞选,我们应该要抱著必胜的信心,但同时也做好准备失败的心。因为旗鼓相当的人 和你竞选,即使你失败了,对你来说收获还是很大;而对方也应该感谢你,由于你的竞争,还有你丰富的经验,才使得对方不敢大意,反而因此激发了他的智慧,提出更多、更好的政见。成功是每个竞选者都希望的,大家都花了很大的心力,如果最后失败了,这也是光荣的失败。何况失败之后,东山再起的机会还是很多的。” 这就是所谓“转心不转境”,以及中国人常说的“祸兮福所依,福兮祸所伏”。但是,这样的想法和自我安慰的阿q心态是完全不同的;阿q心态是没有希望的、无能的,是幻想式的自我安慰。 我们所强调的心态是有信心的、是努力的、是有目标的,也是有自知之明的,不会以为一失败就从此一败涂地,一成功就从此一帆风顺,而是一种非常积极的心态。如果能看清这两者之间的差异、真相,我们就不会执著在其中,也就不会再烦恼了。 善用生命不懈怠 善用生命不懈怠 懒惰又叫做懈怠,和精进是相反的。它是一种得过且过的生命态度,往往没有想过自己要完成什么;即使有,也一直迟迟不采取行动,老是停留在空想的阶段,而不愿勤奋地去实践、去努力。因此,懒惰的人往往会觉得生命活得很茫然,但奇妙的是,他们往往又会觉得自己的生活很忙碌。 之所以会有这样矛盾的感觉,一方面是因为他的动作慢吞吞,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没有想完成的目标,结果就觉得什么事情都和自己有关,老是觉得事情很多、很烦。有时甚至于吃饭拿筷子,或是要去倒杯水都懒洋洋地不想动;愈不想动,就愈觉得生活里要忙的事情太多了。因为每件事情都拖著没做完,因此每件事情都觉得要赶,但是又都没有真的去执行。 这种人并不一定没有希望,只是一直没有行动。也有一些人是真的懒,什么都不想做,没有什么希望和目标,不知道活下去要做什么,彷佛活著只是因为要活著。有些人是真的因为能力有限,找不到工作机会,即使得到工作也没办法完成,所以就变成游手好闲、好吃懒做的人了。 其实,这种人活得满痛苦的,因为自己的无能,让别人看不起,但又无事可做,类似这样的人在世界上还真不少。譬如我在美国就看过许多非裔人,他们的家庭背景无法让他们受教育,或是本身也没有意愿受教育,基础教育很差,因此也没有什么能力,只好整天窝在家玩,或是坐在门口聊天,年纪轻轻没事可做,很容易出现犯罪行为。所以,人如果面对不能够往上提升的窘况时,就很容易下堕,而这种现象就是懒惰的成因。 有的人会疑惑,懒惰的人无所追求,那么生活平淡的人不也是一样吗?其实这之间的差别很大。生活平淡的人,他有条件让生活过得更富裕,只是他并不想追求富裕。所以,他虽然有很强的工作能力而不去拚命工作,只是比较想过著悠闲的生活。 而且这种过平淡生活的人,多半比较重视精神层面的生活。有人选择生活在山里、海边,有人则选择到乡下去,平时喜欢看看书、写写字、听听音乐,还是有情趣在里面。因此,他们是有条件地选择过自己想过的生活,并不是无能或清高,只是希望享受一种悠闲、平淡、安定,而不想受到都市生活或是复杂的人际关系的问题所干扰。 另外,有的人在懒惰过一段时间以后,又会开始去找工作,而且是很积极地行动,这就有可能成为生命中的转机。所以,懒惰也并不一定是一辈子的状况,有可能是阶段性的。如果是阶段性的懒惰,仍应积极地努力,这才是发挥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不为自己找借口 不为自己找借口 好高骛远的人,头脑里常常动著各种念头、各种谋略,自认为心怀大志,只是机会还没到或者是还没有执行而已。 做事应该要从近处着手、远处着眼,光是有远大的志向和愿望,而没有脚踏实地去做,那永远都是一种虚幻的狂想或妄想,纵然心怀大志,仍然是个无能的人。如果从这个角度来说,应该也可以称为“懒人”。 真正心怀大志的人,在还没有得志之前,他一定还是很实在地生活和工作。就像古代有一些宰相、将军,在还没有任官之前,都是做农夫或是工人、樵夫,后来因为被发现,机会到了,才出来任官。但是,当他们在做农夫的时候,不但不会说:“唉呀!我是该做宰相的人,怎么能做农夫呢?” 而且也不会因为是农夫,就画地自限,心中仍然有大远景。如果心里老是幻想着:“我是准备做大事的,才不屑做这些小事。”那么一定不可能有后来的成就。 除了狂想、妄想外,“拖”也是一种懒的心态。人多多少少都喜欢拖,原本今天该做的事,就想没关系,反正明天再做还来得及。其实工作应该是要用“赶的”,不能用“等的”。虽然说做事不能急,但一定要用赶的,因为工作如果不用赶的话,通常不容易完成,事情唯有在迫切的情况下,不眠不休地赶工,才能顺利把它赶出来。 或许有的人会认为今天做不完没有关系,明天还可以做;明天做不完,后天再做;即使我自己做不完也没关系,还可以留给后代做。这都是一种藉口,也是一种懒人心态。我们应该要随时随地提醒自己:今天要做的事今天就要完成,因为明天能不能活著还不知道,能够赶出来就要尽快把它赶出来。 因此佛法很强调精进,譬如“克期取证”,意思就是要我们发愿,一定要在某一个时段完成什么。很多人都曾发愿,愿自己这一生之中能完成什么。但是愿是要去实践,否则就会变成空愿。不过自己发的愿通常做起来会比较有动力,只要一开始动,你的愿心就可以慢慢地完成。如果不发愿的话,大概连自己要做什么?往哪个方向?做到什么程度?都不知道。因此,我常劝人要发愿,因为发愿之后你就一定要做,你也一定会去做,而会努力去完成这个愿心。 其实,只要能了解“生命无常、人身可贵”,就能克服喜欢拖延或懒惰的心态。因为生命是无常的,人随时都可能死。但是我们人身是可贵的,失去了这个身体之后,就再也没有办法用我们的身体来完成工作了。所以,在我们还没有失去人的生命之前,就要好好地运用这个无价的生命,来做无限的贡献。这样的话,就能够激发一个人上进的心并驱除懈怠的心,否则得过且过,认为自己反正就只能这样过一生,那实在是太可惜了。 人身是可贵的,人的生命是很难得的,并且非常短暂,我们要好好地珍惜、运用它,才不枉费这个宝贵的生命。 让生活重新上轨道 让生活重新上轨道 散漫可以分为头脑的散漫,和生活的散漫。头脑的散漫就是没有组织力、没有计画,说得好听叫做随缘,说得不好听就是没有主见。 而生活上的散漫,如果是有钱的人,可能就会花天酒地、生活不规律,过著糜烂的生活;如果是没什么钱的人,生活就会变得非常得凌乱,在工作上,他无法敬业乐群认定一项工作做下去,结果早上起得很晚,有时候还可以整天睡觉,过著没有规律的生活。当身心都没有规律时,就是散漫了。 散漫的生活是非常沉闷、不愉快,也没有什么意义。要如何让生活变得有意思一点呢?先要给自己一个目标,再培养自己的兴趣,以发现自己的潜能;等一样事情做完了,再去做另外一样,渐渐地就会觉得满有成就感,也能远离散漫的生活了。 所以要克服散漫很简单,可以试著从起床 开始。每天起床 以后,把床 铺整理好了,再将环境打扫干净,东西放整齐,之后再来看一看,欣赏一下自己生活的环境,是不是比过去好一点、舒服一点? 人会散漫的原因,多半是失去了生活的轨道,生活没有了规律。因为心没有了次序,生活自然也没有次序,于是就变成散漫了。因此,想要克服散漫心,就要将自己纳入轨道中。方法可以是每天为自己安排一个定课,以培养定力和规律,并且用发愿的方式把自己的人生方向建立起来。仔细想想自己想要做、应该做的是什么事?每天的生活要怎么规画?当你把生活规律化以后,渐渐地散漫心就会去除,就能进入生活的轨道里。 而培养兴趣的目的,是为了避免让目标成为僵硬的东西。如果只有目标而没有兴趣的话,再好的目标都会成为例行公事,很快地就会连自己为什么要这样做的目的都不知道了。 此外,培养合群的美德,透过和其它人共同生活与交往,可藉由群众力量的支持来校正自己的散漫。如果一个个性非常孤僻的人,又生活很散漫的话,那要改变人生态度就很困难了。反过来说,如果还能够合群,即使他再怎么散漫,但是因为心里觉得需要朋友,也有朋友圈可以交 流生活方式的话,那么他的生活态度就会慢慢地转变。当然,这里所指的朋友,是能够谈学问、谈信仰,或是一起做些有意义的事,而不是本身生活就没有规律的朋友。 譬如出家人的生活就是主张要随众,也就是随著大众一起生活,随众起床 、随众上殿过堂、随众作息,这都是团 体生活。而团 体生活能培养出自己向上的心,因为眼看其它人都那么精进用功,即使自己没有进取心,也会因为他人的激励而慢慢变成有进取心的人。所以,随众并不是要我们变成像机器一样呆板,而是要我们活泼泼地学习 别人的长处。 随众最大的好处,就是不会迷失方向,就像竹林里又直又高的孟宗竹一样。因为园子里种的全都是竹子,所以每一根都是直直地往上长,没有弯的。这也就是说,共同一起生活、成长的时候,因为定时接受营养、接受成长的机会,一定会长得很好;反之,如果是单独一个人的时候,就会觉得无所谓,并不觉得非要和别人一样接受教育,接受成长的机会不可,很容易就变成得过且过而迷失自己了。 是自信,还是自负? 第五篇 慢 是自信,还是自负? 人几乎都有自负、自满的心,佛教称之为“慢心”,也就是自认为自己很了不起的意思。这样的人在和别人相处的时候,不是把别人看得过低,就是把自己看得过高,因此很容易伤害到他人,而成为彼此的负担。 人之所以会自负,是因为他自恃在某方面比别人还好,譬如才能、知识或人品,因此在对待别人时,自然而然就表现出傲慢心来。如果他又很受其他人的肯定,并且不断有机会往上陞迁,那么他就会愈来愈傲慢。但是人毕竟不可能永远往上爬,即使一直往上爬,也总有个顶点,等爬到顶点时,一定会往下坡走。因此,自负对一个人并不好。 然而有慢心的人,常常并不自觉。虽然有很多烦恼,可是不知道这些都是慢心所引起的,譬如他们常觉得自己是自信而不是自负,其实两者是不同的。自信是说有自知之明,也就是明白自己有多少才能、能够做些什么事、达成什么样的任务。而自负是自认为有这样的能力,但是却不一定能够做到。 我在东京时,曾经遇到一位从台湾来的朋友,他是政治大学毕业的。他的同学有人做官当到次长,甚至是部长的,因此很感慨地对我说:“法师,您晓得吗?我很倒楣啊!时不我与,时运不济,好运彷佛总临不到我头上,所以我在东京只能放弃努力,干脆隐姓埋名了。”他因为眼看着同学、同辈的事业都很得意,而产生一种失落感,其实这就是因自负所引起的失意。 如果是自知而自信的人,就不会这样想了,他们会说:“我有做这种事的能力,如果有机会的话,我一定能做得很好;假使没有机会的话,也没有关系。因为这不是我能力的问题,而是因缘不成熟的关系。”或者说:“有什么事我就做什么事,不一定要做部长,我做别的事一样可以做得很好。”所以,自负和自信之间还是有差别的。 因此,察觉慢心的关键,就在于是否存有比较的心。一般来说,慢心是自以为比别人高一等的人才会有,就像有的人会将事情的成功归功于自己,而将失败归咎于别人,认为做不好,都是因为别人拆自己的台。 其实觉得自己比别人不好,心理所产生的不平衡和失落感,也是慢心。要知道,事情的成功是需要很多因缘来促成的,不一定全都是自己的功劳。因此,对任何事情我们应该抱持是不是由我来做都好的态度,如果不能做这件事,也可以改做其它事。能够如此,就能保持心里的平静和平安,也就不会起慢心了。 心存谦恭,乐当配角 心存谦恭,乐当配角 有慢心的人,内心常常感到不平,充满痛苦和烦恼,而谦虚与恭敬这两种态度是我们去除慢心的最佳良方。 所谓谦虚,指的是在和人相处时,不要老是想到自己的功劳。例如在电视节目《大法鼓》里,虽然我是主讲者,但是如果没有主持人的介绍引导、制作群的精心策画,再加上编剧选题切中观众的需求,这个节目质量不会这么好,也不会有这么多人看。还有很支持我们的观众,我也很感谢他们。其实我只是这个节目的一个小小因素而已,是众缘和合,才能把《大法鼓》制作出来,并且有不错的成绩。 当我们能够从因缘观的角度思考时,就会懂得谦虚,也就可以去除慢心。但并不会因此而否定了自己的努力,因为你的奉献仍是成功的因素,只不过是成功条件的一环,所以不代表全部都是你的功劳。但是有些人会把功劳全归给自己,把所有人都否定掉,认为其它人都是沾他的光,那就有可能会说出:“你如果不是主持了我的节目,谁会知道有你这个人啊!你还不是因为我才出名的。”如果说出这样的话,那就是傲慢心了。 所以,去除傲慢心很重要的就是谦虚,虽然要肯定自己的努力和贡献,但要把自己当成配角,是众多因缘里的一个因素,这样就不会那么自我中心,而能常常想到还有其它的人,感谢其它的人、感谢其它的因缘,这样一来,慢心就没有了。 除了谦虚,尊敬、恭敬也是化解慢心的重要心态,也就是要敬业乐群。敬业是对所做的工作存著尊敬的心,乐群则是对参于的每个人都生起一种恭敬、感谢的心,这样他人自然而然会主动配合你、协助你,这才能够众志成城。我常讲,我圣严这个人今天好像有点小名气,其实这名气不是我个人的,是信众、弟子,还有我们的社会,共同把我烘托出来的。所以,我见了任何人都很恭敬、很感谢,不会起慢心。 但是一般人在平常时,不容易向别人低头,总觉得那是很丢脸的事,特别是对于平辈或属下,即使知道自己不行,要向人请教的时候,也往往不愿低头,除非会伤害到自己的利益或不得已时,才肯低头。 在佛门中,礼佛是培养恭敬心的好方法,曾有位居士告诉我,他原本是一个慢心比较重的人,但是在一次参加法鼓山所举办的禅三之中,经由礼佛让他真正学习 、体会到该怎么谦虚、恭敬。因为在礼佛的过程中,学习 到要把众生都当成佛一样看待,以谦卑的心来对待每个众生。所以,当他礼拜时,将头、双手、双脚拜在地上,观想礼敬佛时,那种感觉就好象是在礼敬众生一样。他觉得这带给他很大的启示,对于去除慢心来讲,帮助很大。 如果每个人、每个家庭或团 体,乃至于整个社会、国家,都能经常保持谦虚和恭敬对方的态度,傲慢心自然就会消失了,也就不易引起争端。 知惭愧才能更上进 知惭愧才能更上进 “惭愧”是佛教的专有名词,在佛教传入中国之前,并没有“惭”、“愧”二字连称的词汇,而这两个字都是一种修行的方法与观念。其中“惭”指的是对不起自己,也就是“自惭形秽”;“愧”指的是对不起他人,所以说“愧对于人”。其实一个对不起他人的人,往往也会对不起自己,譬如做错事伤害到别人时,至少对自己的品德就已经造成损害,所以也是对不起自己。 而当我们对不起自己的时候,往往也就减少了对人能够更好一些的机会,所以对不起自己通常也就对不起他人。譬如父母都希望儿女能为家族争光,儿女如果没有做到,那是对不起自己,也对不起父母,让他们失望了。 虽然并没有做坏事,但是因为不够用心努力,浪费了时间、生命,辜负了家人、家族的期待。因此,惭、愧二字连起来用,就有对不起自己又对不起他人的意思了。 所以,我们对于老师、朋友,乃至于全体众生,都应该经常怀著惭愧心,这也是印光大师自号为“常惭愧僧”的原因。一位人人都认为缺点很少,足以为模范的高僧,仍然觉得自己经常犯错而感到惭愧,这不仅是谦虚的一种品德,而且是比谦虚更进一步的修行。 谦虚是自知有所不能、有所欠缺,所以对人很谦虚。可是惭愧是非常积极的,自己知道错了应该改过、自己知道不行应该努力,自己知道做得已经不错,但是还不够好,应该更努力改进,这就是常常有惭愧心、菩提心的人。我们学佛就是要学习 有智慧、有慈悲,自利利人的菩提心、菩萨心,并且要一直到成佛才算圆满;在尚未成佛以前,都应该随时提起惭、愧这两字。 如果能够常把“惭愧”两个字放在心头,则会有三大好处:第一是不敢懈怠,会非常精进、努力。第二则是非常谦虚,不但见到任何人都会尊敬,并且会无条件地帮助人。第三是能够忍辱负重,因为懂得惭愧,所以难行能行、难忍能忍、难舍能舍,这就是菩萨精神。 因此我们不要误会,认为有惭愧心就表示是有缺点,承认有缺点就表示做人很差劲,事实上是恰好相反的。因为知惭愧,所以才能缺点很少,常常改进;因为知惭愧,所以保持努力,精进不懈。 不懂就说不懂 不懂就说不懂 对于一般人来说,“慢”就是“骄傲”。但是,佛经将它分析得比较细,例如“过慢”,过是超过的意思,自以为比他人强,觉得很骄傲而瞧不起不如他的人,这就叫做过慢。 还有“卑劣慢”,这是说明知自己不行还觉得很骄傲,就像鲁迅的小说《阿q正传》里的阿q,他被人欺负、挨打,就说这是儿子打老子,认为自己是老子,而打他的人是儿子。此外,我们也常听人讲:“有什么了不起,他不过是多读一点书而已,他睡觉我也睡觉,他走路我也走路,他吃饭我也一样吃饭,而且不见得比我吃得多。”像这样,自己不行还看不起人家,就叫做卑劣慢,这种慢心也非常普遍。 另外还有一种慢,是自己并没有比人高明,只是为了保护自己,总是虚撑架子,这叫做“虚骄”。因为虚,自己觉得不行,因此要先发制人,对任何人都表现出一副高傲、骄慢的模样,好像自己多了不起,就怕别人看不起。像这种人不知道天高地厚,到任何地方都表现出这种态度,一旦被人拆穿,马上又变成“卑劣慢”。如果他发现自己的确比人家高明一点的话,马上又傲慢起来。 傲慢的人,一定是对上会顶、对下会压、对同事计较和排斥。所以,有慢心的人很不容易成为受欢迎的人;就算他表现得让你可以接受他,但没多久就会让人害怕,因为和他相处时不是很舒服,总觉得他身上有刺。 我们要摆脱慢的习 气,首先要有自知之明。所谓自知之明,就是自己不懂就说不懂,也就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知道十分而说六、七分,那不算是什么坏事;但是如果只知道六、七分,却说知道十分,那就是“慢”了。所以,当我们说大话的时候,要晓得已经脱离了真实的自己;但是谦虚的话也不要说得太虚伪,而要恰到好处。 因此,明白自己是半斤就当自己是半斤、是一两就是一两,不需要装模作样造假,也不需要跟人比较;一比较,两种慢就一定会出现。自己走自己的路,凭自己的心力、天资和福报尽心努力。他好,我们赞歎;他不好,我们应该鼓励,不需要在他面前表现骄傲。对上要尊敬,对下要体谅,对同事要互相尊重,如果能这样,这个慢就没有了。 发现不足,包容别人 发现不足,包容别人 谦虚是非常重要的事,譬如在《易经》的六十四卦里,每一卦都有凶有吉,唯有“谦”卦没有凶,只有吉,是最好的一卦。 因为谦能够让,让就能够虚,虚才能够容,也就是能够包容所有的人。一个人如果能够懂得退让、包容别人,也就是所谓的虚怀若谷,便能够接纳百川,得到各方面的好处。 所以,能够虚心倾听他人意见的人,一定也能够尊重所有的人。如果一个人没有谦虚心,那就会自以为是,两只眼睛像长在头顶上似的,怎能看得到别人呢?因为他看到的只有天,就会傲慢无礼。傲慢无礼的人会因轻视而伤害到别人,但是同样地,他也会不受欢迎而被孤立,因为他不接受人,别人自然也不会接受他。 谦虚的确是很重要的,但是要做到却相当不容易。因为一般人通常只看到别人的缺点、问题,看到别人对不起自己、别人不足的部分,总以为自己比别人强,贡献比别人多,常常都是在肯定自己、否定他人,对自己的要求也总是比较慈悲一些,像这样的人怎么会懂得谦虚呢? 基本上,人都是凡夫,是凡夫就不可能没有缺点。所以,我们要先检讨自己的缺点,再看看他人有没有什么优点值得我们学习 的;检讨自己过去有哪些应该做好却没做好的,或是不应该做错却做错的,对这些事情都应该要心生惭愧,并且积极改进。改进的方法,就是对未来要有悲愿心,所谓悲愿,就是希望自己从此以后要为家人、为众生,奉献服务,带给他们利益,让他们得到关怀照顾、得到幸福快乐。 有了悲愿,就会感觉到自己的不足,发现要学习 、努力的东西实在太多了。其实学习 的机会俯拾皆是,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三个人在一起时,另外两个人一定有自己能学到的东西。何况在我们的现实生活里,对外的接触面相当广,接触的人很多,一定有东西可以让我们学习 的。他们的表现如果是正面的,就学习 他们的优点和长处;就算是负面的,也可以学习 如何避免自己像他们一样犯错。 少批评他人,多检讨自己,向他人学习 ;对过去要有惭愧心,对未来要有悲愿心。如果能有这样的心态,我们就能成为一个非常谦虚的人。 谦虚才有成长空间 谦虚才有成长空间 人的一生是一个不断追求自我成长的过程,人生的成就也就在这一点一滴的自我成长中累积起来。只要不断提升自己,努力以赴,成果自然就会水到渠成,实至而名归。 但是,现今社会上有些人过分膨胀自我,不肯脚踏实地努力充实自己,尤其年轻人表现欲强、好大喜功的情形似乎特别严重。实际上,自我成长应该是一步一脚印,有多少奉献,就有多少成果,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其实年轻人带著一种狂傲的气质,也不是不好。狂狷之气并不全然是坏的,因为通常狂狷之人必定拥有一些让他狂傲的能耐。也许是体能不错或是聪明过人,也可能是比任何人更勇于付出、更努力,因而得到很好的成绩。当他发现同辈的表现都不如自己时,骄傲之心往往油然而生,这种心态和因过度自我膨胀而产生的骄傲是不一样的。 一个人年纪愈大,愈感觉到自己的能力有限;而且阅历增加之后,也会发现“人上有人,天外有天”。所谓“人上有人,天外有天”,指的是即使在平辈之中没有比自己厉害的人,但是在年长、甚至年轻一辈中,可能还有高人;就算同一时代没有比自己更强的人,在过去时代之中也一定会有;这就是人情世故。 所以,当一个人阅历加深了以后,自然会慢慢地收敛狂傲之气,如果还不知收敛,这个人的成长空间也就到此为止,不会再有什么成就了。因为一个爱出风头、抢功诿过、踩在别人头上往上爬的人,到哪里都不得人缘。这种损人利己的人,也许能有一时小小的成就,却不可能成就大事。 能成大功的人,一定是虚怀若谷、努力精进,为他人奉献、服务的人,而且不会把功劳据为己有。这种虚心的人,必定受到别人尊敬,和那些膨胀自我、目中无人的人完全不一样。人们对于自吹自擂的人即使当面不说,背后也会批评。所以,做人不管有多大贡献、多少能耐,都能够谦虚为怀。 一个人的成功,绝不是单独而孤立的现象,而是众缘和合而成的。以佛法来讲,一个人的成功是众生共同的福德所感召、促成的,个人并没有什么奉献,只是一个工具而已,没有什么了不起。如果大家都没有福报来接受这样的成果,个人再努力也是没有用的。这就是我们所谓的“共业”,是大家共同努力而完成的。 所以,不管是年轻人也好,年长者也罢,成功之后绝对不要得意忘形、膨胀自己。如果任何事情都能这样想,骄傲的人大概就会少了,而人人都不骄傲,都能谦虚为怀,那么世界也就会更和平了。 惭愧不是自卑 惭愧不是自卑 佛法要我们知惭愧、常忏悔,但是有的人似乎因此而丧失了自信心,这是错解惭愧为自卑的缘故。 其实,惭愧和自卑是完全不一样的。自卑是对自己没有信心、看不起自己,或者是被别人看不起而觉得自己能力不足,因此什么都不想做,也不敢见人。惭愧则是因为自己觉得做得不够好,或者是做错了,想要改进、弥补,即所谓的“亡羊补牢”。 因此,惭愧是知道错误之后,一种积极改正的反应。譬如你说错一句话而得罪了人,自己却不知道,后来发现有人因为你无心所说的话而受伤,因此不想再见到你,就会觉得很惭愧。心想自己怎么这么不小心,连说错话都不知道,下次一定要改进。所以惭愧心生起之后,一定会向人抱歉,然后心生警惕、希望下次能改进。 惭愧本来的意思,是对不起自己和愧对于他人。有人会觉得疑惑,认为对不起他人不一定会对不起自己,而对不起自己也不一定会对不起别人,其实这两者的关系是息息相关的。譬如自己做错事、说错话,表面上只有伤害到别人,但实际上也伤害到自己的品德。有时虽然没做错事、说错话,并且受到很多人的赞歎,甚至颁奖给你,可是你觉得这个奖励或回馈,与自己付出的努力不相称而有惭愧感,那你就应该要多付出一点。所以,即使没有受到伤害,仍然要反省。 像我经常在主持禅七,或是上过一系列的课之后,都会对学员们说:“这次虽然为诸位上课,但是我的准备好像不够周到,看到大家付出那么多的时间来学习 ,我觉得对你们很抱歉、很惭愧。”有时候学员们在上完我的课以后,会对我说谢谢,我总会讲:“惭愧、惭愧,我应该感谢大家能够接受我这样的课,忍受我这样的人。”当我觉得惭愧时,下一次的课可能就会上得更好一些,也会让我的学生、弟子们感觉到或许我讲得不一定是最好的,应该还有更好的东西值得探究,于是自己就会主动再去研究,发现更好、更新、更有用的观念和方法。由此可见,惭愧是非常正面的。 可是自卑就不一样了,自卑是受人批评或是做完一件事情之后,觉得没有自信心,觉得对不起人也对不起自己,而产生“干脆算了”的心态。心想这样的事情再也不做了,反正做来做去都做不好,不但不能让人满意,连自己也不满意,既然无能,最好还是别献丑了。 因此,自卑感不但不能使自己成长,更不能为他人做更多的服务和奉献,反而造成退缩,和惭愧是完全不同的。 以鼓励代替责备 以鼓励代替责备 佛经里有一个关于牵牛车的故事,是说两个牵著牛车要上坡的人,前面一个人拉著车往上走的时候,就不停地对牛讲鼓励的话,他说:“乖牛,我知道你的力气很大,相信你一定拉得上去;等上坡后,我会让你好好休息一下。我也会帮你忙的。来!我们一起来!”结果这只牛很快就拉上了坡。 第二个人则是一直猛赶著牛,而且一边打一边骂:“你这只笨牛!懒牛!现在我们要上坡了,我想你这只蠢牛一定拉不上去。”结果这只牛就站著不动了,无论他怎么用鞭子打,牠也不愿意拉,反正牠被骂是只笨牛、懒牛,爬不上去也是理所当然。 虽然这是则寓言故事,可是我想真实的牛可能也是这样。同样地,对人来讲,鼓励要比责骂、侮辱或轻视要好得多。如果你赞美、鼓励他,他自然会竭尽心力,而觉得:“你对我这么好,我当然应该努力。”但是如果你老是骂他没有用、没出息,他自然会想:“反正我就是没有出息了,还能怎么样?”结果连试一试的机会都放弃了。 曾经有个女孩在读高中的时候比较爱玩,母亲因为不放心她,所以每天放学后,不管早或晚,都一定会问她:“你今天有没有跟男孩子出去鬼混?”即使她说没有,母亲也不太相信,还是经常这样问。女孩就想:“反正我早回去也这样说,晚回去也这样说,那就晚一点回去吧!” 结果有天母亲劈头就问:“你今天死到哪儿去了?一定是跟那些太保流氓 混在一起对不对?”其实她晚一点回去也没去做什么坏事,而且本来也没有什么太保流氓 的朋友,可是因为说没有也被说成有,后来真的去和太保流氓 做朋友了。一直到自己懂得反省了,才离开那些朋友。 所以,对于孩子的教养,不能老是说他不好,否则很容易养成他自卑的人格,凡事都往坏处想,就会更加自暴自弃。我们应该多鼓励、赞美孩子,但不能够无限制地赞美他,不然会造成孩子的误会而变得骄纵、目空一切,甚至于变成孩子的另一股压力,这些对于孩子的身心发展都会有不好的影响。 你可以告诉孩子说:“你今天做得非常好,妈妈觉得非常欢喜,但是还有人做得比你好喔!我相信你还会更上一层楼,不过也不要太勉强,努力了就好。” 凡事都要恰到好处,这对于父母教养孩子来讲,尤其重要。所以为了孩子,为人父母的也应该要多做一点修养自己的工夫。 脱掉虚有其表的外衣 脱掉虚有其表的外衣 虚荣心是我们的烦恼之一,它和自卑心有一点关系。譬如自己的学问、技能等方面不是很好,却希望自己能有一些让别人羡慕的地方,或希望给人一种很有地位的感觉,这种希望就是虚荣心。 像别人在正式场合穿好的服装是为了开会、接待贵宾的需要,这是实至名归;但是他明明不必花大钱买名牌衣服,只是因为觉得那些名人穿得很气派,自己也想穿,这就是虚荣。 记得我年轻的时候,大陆 曾有一股装金牙的风潮。很多人的牙齿根本没问题,但是为了显示自己很有钱或是很时髦,也跑去装个金牙。像这种虚荣心,并不能表示个人的经济收入,或是增长多少智慧,只是在表相上,有一个东西让人家看到而已,这就是所谓的虚有其表,也就是虚荣。 有时候虚荣会带给自己很多痛苦,明明自己用不到,或者根本花费不起,为了面子,不得不费尽心思。譬如和几个朋友一起上馆子,虽然自己身上没什么钱,为了虚荣,还是勉强点了很多菜请朋友们吃,这是打肿脸充胖子。 另外,有些人则是看到别人做好事而被称赞,为了得到赞扬、肯定,才勉强去做一些好事,这也是一种虚荣。而且,这种行为于人于己都是不好的,很可能因为自己没有钱或能力帮助他人,不自量力的结果,不但让自己就像一脚踩进老鼠夹的人,深陷其中而无法脱身;也会使得需要帮助的人希望落空,受到打击。 所以,虚荣不一定是针对物质,有时心理上好名,或者喜欢得到别人的肯定,也算是一种虚荣。譬如沽名钓誉的人,他想捐一笔钱,却要你登广告替他大肆宣传,这虽然是虚荣,不过比起一般不实在的虚荣要好一些,因为他是真的捐钱,真有这样的能力,并不完全是虚假的。这让我想起我在大陆 看过的一部电影 ,电影 里有一个人穿了一套西装,但里面根本没有衣服,他所谓的衬衫,只是一个领子再加一条领带。虚荣的人就象是穿了这套西装的空心大老官,虽然外貌堂堂,可是内在什么都没有。相信没有一个人,会愿意当一个虚有其表的人吧! 如何消除虚荣心? 如何消除虚荣心? 在现今社会上,有一些人的生活过得非常奢华,出入坐的都是名车,甚至是加长的豪华轿车;家里用的是各种黄金制品,甚至连马桶都是金的。他的目的可能是为了让别人知道,他和别人有多么不一样,以此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也有人认为赚了钱就应该花光,因为财富如果不用,万一哪天死了来不及享用,不就等于白赚了吗?所以,有多少就要用掉多少,这是刺激他继续赚钱的一种原动力。还有人则是认为,人生在世只有短短几十年的时间,如果赚的钱自己没有用到而被他人花掉,多么可惜、划不来啊!所以,宁可自己把钱花掉,也不愿留给别人。这虽然不算是虚荣心,却是一种浪费。像这两种人,无论是站在佛法的立场或是环保的观点来讲,都不应该鼓励,而应劝勉他们不要这样浪费。因为他们所用的都是地球上的自然资源,而自然资源是属于大家共有的,并不是他个人的。 所以,赚到的钱能节省就该节省,不该拚命花钱享受。譬如车子其实没有加长的必要,难道要把车当床 睡觉?或是在车里跳舞、喝酒?而马桶能用就好了,有必要用到黄金打造的吗?有的人就是为了与众不同,反而表现出一种暴发户的心态。如果样样都是金的,或用其它特殊的物质来制造成功的形象,不仅可能让人觉得他心理有问题,对自己的身体也不一定有益。 要破除这种虚荣观念,可以请他思考这样做的快乐在哪里?如果只是为了一时的满足,却招来别人的嫉妒,或被指责是浪费资源的人,这样显示阔气有什么价值呢? 但是,如果赚的钱是为社会谋求福利、改善人的观念,以及帮助人的品质更好,生活得更安全、安定,那么花钱就花得应该,花得有意义。 我曾经见过几个很有钱也很会用钱的人,我到他们家拜访的时候,发现 家里的陈设非常朴素,吃的、用的、穿的都很朴实。他们把赚来的钱都用在公司的经营和员工的福利,以及对社会的奉献上,而不花在自己的个人享受上。因为他们认为唯有自然才是最好的,最简朴的生活才是最健康的。 所以,一个有教养和道德水平比较高的人,是不会有虚荣心的,因为他们明了不要因为财富而迷失了智慧的道理。 该不该怀疑? 该不该怀疑? 人不一定生性多疑,多半是因为曾经上过当,所以才疑神疑鬼。若父母就经常哄骗孩子,孩子自然也学会骗人,因此让人误以为人天生好像就是多疑的。 有的人被骗了以后,还是继续相信人,结果一次一次地受骗,又一次一次地相信,这是一种执迷不悟。因为他不是真正地相信人,而是感情用事;不过,也有人是因为观察人的能力较差,心肠比较软,所以很容易受骗。 然而有疑虑并不完全是坏的,例如我们一脚踩出去时,会因为担心不小心踩到钉子而事先注意一下,可是有的人会因为连踩了好几次钉子,所以每走一步都怀疑自己的脚下有钉子。因此,一个人如果在人生的过程中经常遇到挫折,自然会养成他多疑的性格;反过来说,如果是一个发展相当顺利的人,他的自信心就会比较强,无论走到什么地方,都觉得问题会自然解决。 还有,有的人年轻时,疑心比较少,所以能够勇往直前;等到年纪大了,就考虑得比较多。他可能会怀疑:“这样做好吗?那样做好吗?”到老年时,可能就变成一个优柔寡断的老人了;尤其有的老人因为没有本钱上当,就会思前想后顾虑很多。 不过,适当的疑心,还是有种保护的作用。像金光党 就很善于欺骗,他们知道一般人心里所想的、所要的,就利用人的贪念让人上当。这时你要想:“为什么这么好的事情会轮到我呢?”其实只要你没有贪念,就不会相信过分违背常理的事情。 我过去就有一次上当的经验,现在想起来觉得很好玩。那时我在美国收到一封信,说我得了奖,要我去领取。我不相信,便问美国朋友,有一个就说很可能是真的得奖,因为有些商家为了推销,可能举办抽奖,他就常常碰到这种事。于是我请他帮忙打个电话去问,结果对方说我的确抽中了一台很好的电器,请他去领。我的美国朋友也没问是什么电器,开了车就去领奖,结果足足开了五十英里,才得到一副普通的耳机,算算一天的汽油钱,真是不划算。那么为什么我会得奖呢?原来是个推销房子的商人,从别处得到我的通讯资料,便以中奖为借口要我去看房子。自从这次经验以后,我什么抽奖都不想得了。 对于陌生人也要有适当的提防心,例如有人告诉你:“你爸爸现在在医院里,我带你去医院看他。”你就必须先问:“我爸爸怎么会在医院里呢?让我先打个电话问一问?”等确定对方是什么人、跟爸爸的关系之后,才能相信。也许对方真的是很好心来告诉你,但是为了谨慎和保护自己,最好还是感谢他之后,自己一个人去比较安全,不要轻易就上了别人的当。 虽然疑虑有保护自己的作用,但是也不能够把它当成一种不变的定律和态度,做任何事情都疑神疑鬼。其间分寸的拿捏,需要善用智慧判断,才能掌握住。 疑心与信心 疑心与信心 疑心重的人常常犹豫不决,有的是对自己没有把握,有的则是对他人没有信心,所以对任何事情都优柔寡断。 因为他们没有自己的中心思想,也没有一定的目标、方向和标准来做为自己立身处事的原则,所以随时随地对任何事情都产生怀疑。不管别人对他再好,他都可能会朝负面的方向来想。因此,一个疑心重的人,做任何事情都不容易成功。 通常我们形容这种类型的人为“狐疑”,就是说他像狐狸一样狡猾。狐狸可说是最没安全感的动物,所以便拿牠来形容对任何事情都站在怀疑态度思考的人--不是怀疑别人会对他不利,就是怀疑事情会有变化。 我们说人要有信心,指的是要相信自己、相信别人,以及相信事实。所谓相信,是对人或事已经有一些把握、有一点了解,就如常言所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这样你才能够有信心。如果你自不量力,盲目行事,到时候很可能会经常处于自我怀疑的矛盾中。 举例来说,《大法鼓》节目邀请陈月卿小姐当节目主持人,自然是相信她一定有这个主持能力。但是我和陈小姐能不能配合,以及能够配合到什么程度,就要靠我们之间的信任程度。所以,我们在上节目之前,会先沟通、了解一下这次要谈的主题是什么;如果完全不了解,那根本就无法对谈。这样的态度是认真、谨慎的,目的是希望把事情做得更好;希望完成这件事情时,彼此不论在做事或是相处上,都能很愉快。 因此,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有预备工作,也就是一般人所说的收集、研究资料;有充分的了解和分析后,我们在进行过程中便会少一些挫折,并且多一些成功的条件和希望。 其实这些研究、调查,或是谨慎的心态,也是起于对事情的怀疑、不了解,就如西方所说的“怀疑是学问之始”。但这种疑是求知,和前面所说的疑不同,因为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所以想了解、追求。例如对宗教的信心,我们原本因为不了解教义,所以只有相信。但是你如果一边怀疑,一边还在求神拜佛,那你求他还有什么意义? 另外,不要将“疑”运用在人际关系上,也就是一开始交 朋友时,就要信任,如果有疑心,那就干脆不要交 这个朋友。不过在交往后,也没有必要把自己的底牌全部露出来,这样反而容易让朋友起坏心眼;他本来不一定有坏心眼的,结果因为你的关系而增长了坏心,对他不是很不公平吗?所以与人结交 时,一定要先相信对方。用人也是一样,所谓“疑者不用,用者不疑”,但是在用人的过程中,仍然要小心谨慎,这样才能让人才有发挥机会,把事情做好。 所以,信和疑虽然是相对的,但也是相辅相成,有信才能够完成事情。你如果对人没有信心,只有怀疑,就会老是在原地踏步,事情自然也就成功无望了。 用信来除疑 用信来除疑 我有一个信众,他相信自己的命不好,非常迷信紫微斗数,每天出门前、回家后,一定会用紫微斗数算一算。有时连出门坐车的颜色是红色还是黄色,他都要事先算一下;甚至因为怕中毒,吃饭前还要用银针在饭碗里插一插,整天就这样疑神疑鬼的。 因为他一点安全感也没有,怀疑一切;而当一个人生活到这种程度的时候,是非常痛苦的。后来我问他:“我天天出门、见人,天天没事。你天天这个样子,是不是天天有事啊?”他说:“是啊!这个世界实在很可怕。” 另外,还有一个人,他每天做生意的时候,如果是现金交 易,他都要别人把钱放到一个纸袋里,而不敢用自己的手去摸钞票,结果搞不清楚别人到底给了他多少钱。我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呢?”他说:“现在钞票上什么病毒都有,钞票是最髒的。”我就问他:“我摸钞票,怎么都没事?”结果他说:“师父,您的手大概是防毒的。”我说:“没这回事。你每天洗手就可以了,不要担心到这种程度。”后来这个人还是死了,原因不是中毒,而是太过小心,最后竟担心过度而死了。 他每天生活在恐惧之中,怀疑任何东西都会伤害他,都会威胁他的生命,所以生活充满著疑虑。当一个人老是在怀疑的时候,这个世界就变成了地狱一样。本来是很好的一个环境,你却把它当成处处都是地雷、处处都有巨毒的地方,当然无法生活下去,而他可能就是因为心理负荷不了而死亡的。 要去除心中无谓的怀疑,我们必须先建立一个正确的生活方向、方式,以及正确的处世态度,才不会老是生活在怀疑中。而其关键就在“相信”两字,也就是相信因果、相信因缘。 相信因果之后,就会相信不该自己倒霉的时候,是不会有事的,也就不会过度担心。这个因果,是自己过去无量世以来,一直到现在的所作所为累积所得,虽然不知道原委如何,但是因为相信有因果,你就会朝好的方向努力,生活也会愈来愈踏实。 相信因缘,是相信只要自己小心谨慎、努力促成好的因缘,自己的生活环境便可以更好;如果没有好的因缘,你要想办法去找,去促成那个好的因缘。 虽然一个人的福报、寿禄在出生的时候,大致上就已经决定了,但它不是一成不变的。只要我们再加以努力,还是能够有所改变、有所改善的。相信因果,相信因缘,“信”可以去除疑。 疑出柳暗花明 疑出柳暗花明 人会忧虑,是对还没发生的事情担心;而疑虑,则是怀疑已经发生了或者是即将发生的事情,会不会有什么不好的结果。像这种情形,多半是发生在优柔寡断的人身上。有人是对孩子忧虑,有人是对老年生活忧虑,有些人则是为了事业忧虑,所以常常有种走在十字路口的彷徨。 这种彷徨是非常痛苦的,譬如为人父母的,就常常为孩子的管教问题,以及孩子将来的出路担心。如果父母常处于这种忧虑、怀疑的情况,会对孩子有不良 的影响。因为他会让孩子捉摸不定,孩子不读书不好,读太多书也不好;孩子玩太多不好,不玩也不好,搞得孩子无所适从,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我自己就曾有过这样的经验。当我天天拜佛的时候,我的师父说:“拜佛没什么用,等于是鸡吃米。”于是我就改为念佛,结果师父又说:“念佛有什么用?等于放唱片、放留声机。”于是我又改为打坐,想不到师父又说:“打坐有什么用?像木头插桩。”于是我改读经,师父还是说:“看经有什么用?都是一大堆的文字。” 后来我就问师父:“我究竟要做什么才对?”师父回说:“我不知道,你自己去好好用功。”我的师父始终没告诉我,他为什么要这样做。那个时候,我也是充满著忧虑、怀疑,不知道究竟该怎么办?我弄不清楚我的师父为什么这样对我。 后来我想,我的师父是在教我不要执著任何一样东西,只要有执著就是错的。因此,我体会到其实最好的修行就是“生活即修行”,也就是应该做什么的时候你就去做什么,好好用心、用功去做。 其实禅宗的修行方法就是个“疑”,我的师父是不是要让我产生大疑,我并不清楚。疑是要让你觉得什么东西都不对,这样做不对,那样做也不对,把自己闷在一个闷葫芦里面,然后你一直闷、闷、闷,就在不知道该怎么办的时候,突然间就柳暗花明而开悟了。 当时我虽然没有开悟,但是我觉得我师父用的方法好象是对的,他的目的就是叫我起疑,因为如果你想知道为什么,自然就会去问、去参:“为什么拜佛也不对、打坐也不对、看经也不对、念经也不对,那做和尚到底要做什么?” 因此,我对我的师父没有疑虑,相信无论师父叫我做什么都一定有他的道理,这就是没有疑虑的好处。 不要担心未来 不要担心未来 我常常告诉我的弟子和学生们要有“现在观”,观我们现在所处的这个时间。既然你处在现在这个时间,就不要忧虑未来会发生什么。如果你老是在忧虑未来,就会把现在的时间都浪费掉了,这不是很可惜吗? 就好像古人说的:“百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意思是:假如你现在有一只鸟在手上,就不要担心该怎么让树林里另外的一百只鸟,都飞到你手上来,你只要把手上的这一只鸟照顾好就好了。如果你能照顾好手上的这只鸟,或许树上其它的鸟也会飞来。可是如果你老是担心手上只有一只,希望一百只鸟能通通到手,便放弃眼前的这一只,而跑去抓另外一百只,结果不但那一百只会飞掉,连自己手上这只也会不见了。所以,你最好是掌握现在、运用现在,从现在这个立足点,一步一步踏实地往前走。人要进步、要往前走,需要立足点和方向感不断地互相配合,方向是一定不能变的,但是立足点则可改变;如果立足点不能改变的话,你将不能前进。虽然你现在这一脚踩下去是稳固的,还是要很清楚你当下这一步的状态是什么,然后才能再踩出第二步,这就是“步步为营”的一种做法。 如果你能掌握这个做法,那么无论未来发生什么事情,你都会有临机应变的能力;否则,你老是在担心著未来,那你会连现在的这一步都踩不稳,这就是“落空”,是很危险的事。 像有些人因为担心台湾的局势而移民,可是移民到国外后,生活反而不如在国内好。我并不反对移民,移民本身没有问题,外国人也有移民来台湾的,重要的是移民的心态。如果是因为害怕留在台湾会有危险,这样的心态是有问题的。只要我们把台湾治理得很好,人民很团 结,治安很良好,那就没有问题。因此,不必对我们个人或者社会、国家有太多的忧虑,只要踏实地把我们自己该做的事做好就可以了。 我们要活在当下,也就是要活得很认真、很踏实。你现在在做什么就专心去做,如果你在讲话就专心讲话,不要三心两意地想其它的事。比方我在接受采访时,如果心里胡 思乱想,那就会变得语无伦次,当下就出问题。 如果能认真、踏实而用心地生活,那就是活在当下,这是最好的修行,也是克服忧虑和疑虑最好的方法。 怕也没有用 怕也没有用 所谓恐惧,指的是当我们面临著危险的情况,或者是知道即将有非常危险的情况发生时,心理所产生的不安、忧虑。虽然我不是心理学家,但我知道恐惧是一种很可怕的心理状态,比没有安全感更加严重。中国古代有一些成语故事,象是杯弓蛇影、草木皆兵、风声鹤唳,都是恐惧心理引起的。 每个人多多少少都有恐惧心,有的人害怕死亡,有的人则是恐惧孤独。而有恐惧症的人多半是因为曾经受过惊吓,像有些人因为从小被父母凌虐,即使已经长大,他的心中仍然会不断有恐惧的影像出现。有些人则常常做恶梦,梦到自己被追杀,或是掉到水里、火坑,所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这也可以看出因为他的心里常有恐惧感,任何时候都觉得很害怕。 此外,有的人在打坐的时候,也会有恐惧感产生。为什么像打坐这样安静、安全的环境里,还会有恐惧呢?到底在恐惧什么?这种恐惧感,会让人觉得背后好像随时有什么鬼来找他一样。其实,这与生命没有安全感、没有保障是有关系的。 有人说疑心生暗鬼,恐惧心严重时,甚至还会让人因忧虑过度致死。例如有人罹患癌症,他的亲属怕他担心,以为他不知道病情,就可以活得久一点,所以故意隐瞒病情。这听起来好像有点道理,但是如果能解除病人的恐惧心,知道真实病情的病人不一定就会死,所以不一定要隐瞒他,甚至不隐瞒会比隐瞒更好。因为病人如果能够很清楚自己的身体状况,才知道要如何调养,这样死亡可能会离他比较远一点。 因此,恐惧这种心态如果能够解除是非常好的,如果不能解除的话,则是很危险的事。所以,对于一些经常感到恐惧的人,我都会告诉他们:“你不要怕,怕也没有用。”因为恐惧反而会让问题更严重。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当局者迷的原因就是怕,因为担心自己利害得失的问题,一直恐惧会发生什么事情,结果真的就发生了。但是旁观者因为没有这层恐惧,反而可以正常地处理事情。 由此可见,恐惧对我们的身心影响极大,不仅会让你的身体受到很大的危害,同时也会束缚你的生命潜能。保持旁观者的客观,比较能解除心理的恐惧。 如何去除恐惧? 如何去除恐惧? 有一位曾当过警官的人,第一次去香港时害怕极了,担心在香港下机时没人来接他。他紧张地问我:“我既不会说广东话又不会讲英语,到了香港没人接机怎么办?” 我说:“没有关系,你把你朋友的中英文地址与电话号码抄下来,如果下机看不到朋友,可以打电话问。”结果他又担心身上没有港币,不知道怎么打香港电话,而且可能连电话都找不到。 我就对他说:“你不要怕,你在香港机场看到穿制服 的人,可以找他帮忙;如果你不会讲广东话或英文,可以给他看你朋友的联系资料。”后来他到香港时,一下机就看到他的朋友,让他的种种恐惧一扫而空。 其实,不需要怕成这样。对我来说,到任何一个地方都是陌生的。我来到这个世界,是一个人来的;我出家、读书的时候,也是一个人。一个人的时候就要想到,这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是一个人,只要很诚心地与别人相处,不要把别人当成陌生人,那么这些人就不是陌生人,也就不需要恐惧了。 那么,如何去除恐惧呢?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抱持著付出、奉献的态度,也就是自己到这个世上并不是来追求什么,而是来帮助人。譬如走夜路的时候,心里怕鬼,你就念“阿弥陀佛”回向给它们,心里并想着:“我是在帮忙超度,所以鬼不会找我麻烦的。”如果你看到一个人,心里并不想要从他那里得到什么好处,只是希望能够帮助他、祝福他能够平安,这样就不会感到害怕了。 第二种是要想到这世界上所有的一切,不管人、事、物,都不是永远不变,而是因缘和合,一种临时性的存在。当因缘聚合时它就成,因缘灭时就不成。霉运是因缘聚合,好运也是因缘聚合,既然是因缘的和合,那就不必担心、害怕,因为你只是因缘之一而已,它随时都会产生变化,怕也没有用。 如果能用这两种心态来待人处世,遇到任何情况就不会再有恐惧心了 无有恐怖 无有恐怖 记得小时候,我在学骑脚踏车,因为在平地已经骑得很好,所以便改到田埂上骑。由于田埂两边都是稻田,很不好骑,那时我心里就想:“千万不要掉进稻田里!”结果还是掉了下去。 其实田埂的宽度,应该可以顺利骑过去。后来我从稻田里爬起来后,心想反正身上已经湿了、弄髒了,再掉进稻田里也没关系,这么一想,第二次就骑得很好了。后来我就想:“为什么第一次骑会掉进田里呢?”就是因为恐惧、害怕,愈恐惧就愈容易掉进田里。 另外,我小时候有一点惧高症,特别是走在吊桥时。每当我走上吊桥的时候,只要一看到桥在晃动,就害怕得不敢往前走。后来我想:“反正别人走过去也没有掉下去,我走过去大概也没事吧!”于是我就不管吊桥的晃动,顺著吊桥一上一下的晃动往前走,顺顺利利地走完全程。我能走得很愉快,是因为不再害怕了,怕的话就会寸步难行。 恐惧就是这样,在我们的人生过程中,做任何事情时,只要有恐惧心,事情就做不成了;可是一旦放下恐惧心后,保证没有问题。所谓疑心生暗鬼,人所恐惧的根本就是自己的心,其实并没有什么让人恐惧的事,不管是走夜路、骑脚踏车或是走吊桥,都是因为自己的内心害怕、恐惧,才会觉得那是恐惧的事。 《心经》中说“无有恐怖”,这个“恐怖”,和我们一般人讲的恐怖不太一样。无有恐怖的“恐怖”,是恐怖生与死,所谓凡夫怕死,阿罗汉惧生。众生贪生怕死,不知道死了以后会到哪里去,于是希望不要死;而已经证了阿罗汉果的人,因为体会过生的痛苦,所以不想再来人间。 其实生死与解脱是同一个东西,你怕生死,生死就是受苦的;如果没有畏惧,也不要贪念生死,你在生死之中便能自由 地来去,可以普度众生、行 菩萨道,这样的生死有什么可怕呢? 所以,恐怖实际上是颠倒的,生死本来也不是很痛苦的事,这就是《心经》里所说的“无有恐怖”。 自信度过每一天 自信度过每一天 人生在世,常常会毫无缘由地在心里产生一种不平衡和不安全,茫茫然不知道何去何从?不知道该如何面对未来或现在?这就是恐惧和焦虑。 恐惧和焦虑的起因,多半是因为自信心不足,也就是因为不了解自己的条件、能力、位置和立场,所以对于未来充满著不安。例如出门的时候,心中老是挂念著会不会下雨?会不会被车子撞上?恐惧感始终在自己内心挥之不去,老是疑神疑鬼的。 有些人每次出门前,都会在神前求一张签或者掷筊杯;懂得紫微斗数或《易经》的人,则要排排八字、算算卦,才肯出门。像这样,在每天出门前都要准备,以祈求平安;晚上回来再谢谢神明或佛菩萨保佑一天的平安,那不就表示自己这一天的平安,是来自菩萨、神明或是祖宗的保佑,而不是自己能操纵的?因为没办法掌控自己,才会时时刻刻觉得身处在一种不安全的环境当中。 想要彻底消除心理上的焦虑和恐惧并不容易,《心经》曾提到:“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要远离恐怖,必须做到“五蕴皆空”才行。所谓五蕴皆空,就是把我们的身心世界通通都当作是空的。此时,我们身心世界的环境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上,就不用担心今天出门会不会发生事情;即使发生事情也无妨,因为没有恐惧和焦虑,就能时时刻刻活在平安之中。 然而想要掌握自己的身心世界,根本是不可能的事。因为我们的身体并不受我们的指挥,什么时候头痛或打喷嚏,我们都不知道。我们常常要别人保重,结果自己马上就打了一个喷嚏;希望别人不要感冒,结果自己反而感冒,这都是经常看到、发生的事。这也表示我们这个世界根本没有平安,真正平安的世界并不在我们这个地方,如何能够祈求平安呢?如果有可能的话,那一定得像佛菩萨一样,像观自在菩萨能够把色、受、想、行、识这五蕴的身心世界看空,因为唯有这个大智慧,才能够真正平安。 至于我们普通的人,如何能够平安?我就常常告诉自己,没有什么好怕的,因为怕也没有用。只能把想得到可能会发生的事,预先做准备,也就是所谓的“未雨绸缪”。不过,即使已经准备好了,都还可能会有突发状况出现,不是常常听到“跌破眼镜”或是“半路杀出一个程咬金”吗?这是形容一些自己预想不到的事,既然不是预想得到的事,怕也没有用。因为恐惧不但于事无补,而且还会令人疑神疑鬼、神经兮兮,这样一来,每天的日子可就难过了。 所以,对于无常的现实,只要能够未雨绸缪,尽量清楚明白自己的处境以后,就不要再把心力用在担心、害怕上。因为恐惧既然没有用,那又何必恐惧呢?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