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我的趣味汉字世界2》
序言
序言
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
经过数月努力,由《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与接力出版社联合编写的《我的趣味汉字世界》终于同读者朋友们见面了。这套书以《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词库为基础,精选了近600个语词,从字形源流、字音、释义、经典例句直到误用,进行了全方位的、充满趣味的集成。对用于学习文字语词知识的图书来讲,这套书也是一次编撰体例上的创新。
汉字是世界上各大文字体系中唯一传承至今的表意文字,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意蕴,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文明最灿烂的瑰宝。但汉字也是世界上最难书写的文字,独特的方块字形需要不断记忆,反复练习才能形成书写能力。提笔忘字并不是今天才有的,只是在键盘输入日益普遍的今天,因为手写机会的减少,往往更容易出现提笔忘字的现象。这是汉字听写大会最初创意所针对的社会现象。但是,随着这个节目的不断兴办,它好像自己有了生命一样,逐渐脱离了强调手写汉字能力的表层动机,逐渐转向了文字背后的语义,转向了汉语语词的宽度,转向了对我们当下母语价值观的梳理与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说:“在五千多年文明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博大精深的灿烂文化,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继承传统优秀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
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成了汉字听写大会的社会功能。之所以那些书写在古籍里的汉字需要复活,是因为很多本该跨越时空、呈现出永恒魅力并可以为当代人使用的有价值的文字和语词被我们遗忘了,处于被冰封着的冬眠状态。我们的母语传统经历过一次漫长的疏离,它本不该是今天这个样子。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是《左传》里面的一句话,意思是文章没有文采,就不能流传很远。母语使用的这个标准对于今天的我们,似乎有些陌生了。很多年以来,我们习惯了以常用、简便为文字表达的主要价值取向。不用说文采,连语词的使用数量都在萎缩。这样下去,就会影响我们母语的品质,蕴藏在古老文化经典中的智慧和价值观就难以得到传承,我们民族的想象能力、思考能力也会受到影响。
参加《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孩子们,用他们超强的文字和语词掌握能力,为我们树立了母语文化传承的榜样。那些让今天的成人哭天抢地甚至深恶痛绝的所谓难词,对他们来讲经常是轻车熟路、手到擒来。相信这一代孩子长大成人后,再看那时候的《汉字听写大会》,该是不会觉得有多难的。这是我们民族的希望。真希望作为电视节目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能够坚持到他们长大的那一天。
感谢接力出版社为出版这套书所做的努力。总编辑白冰先生和我是青年时代的同事和挚友,李炜先生是新近结识的忘年交。他们对传承母语文化的热情,对《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信任让我感动。很多国内的顶级语言学家、优秀的语文教师都对这套书做出了重要贡献。希望更多的孩子、更多的成人能够从现在开始,从阅读这套书开始,努力正确理解和使用更多的汉字、掌握更多的语词,提高自己书写汉字的能力,提升自己阅读经典的能力,并且同时能够享受认识文字、书写文字所带来的快乐。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总导演、实力文化创始人 关正文)
2014年7月4日
人物·动物·植物
人物·动物·植物
释义
小孩子头发下垂的样子,后引申为儿童或者童年的意思。 辨析
“髫”容易和“髻”(ji)弄混。前者专门用于孩童,而且是用来形容头发下垂的样子;而后者主要用于“发髻”,指盘在头顶或脑后的发结。清代袁枚《祭妹文》“汝梳双髻”,指的就是妹妹头上梳着两个发结。其实“召”和“吉”用于表声,根据读音便不会将这两个字写错。 起源与演变
“髫”从髟(biāo),“髟”为长发下垂的样子。《说文解字》对“髫”的解释为“小儿垂结也”。指的是古时候小孩前额下垂的头发,后来引申为儿童或者童年。清代戴名世《姚符御诗序》“与余垂髫相识,稍长,各游学四方”,说的便是小时候就相识了,等长大一些,便各自游学。 例句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陶渊明《桃花源记》 字里字外
很多古人对年龄的称呼,都与头发有关。除了垂髫外,还有总角、束发、弱冠、及笄、黄发等。
古时孩童,把头发中分,在头的两侧束成两结。因为形状像牛角,所以叫总角,指的是八九岁到十三四岁。后来人们也用“总角之交”来形容幼年时代就交好的朋友。
束发是把总角解散,束成一髻。这时已是成童。开始束发的年龄大约为十五岁,在古代是入大学之年。
弱冠指的是古时男子年二十行成人礼,结发戴冠。因此时身体还不够强壮,故称弱冠。
及笄是女孩子的成年礼。大约到了十五岁,女孩子就会把头发束起来,佩戴上笄(也就是发簪),表示自己已经成年,可以许配人家。
黄发则是用来形容长寿的老人。古人认为老人发白,白久则黄,因此黄发是长寿的标志。
人物·动物·植物
释义
刀和砧板,比喻实施迫害的人。 辨析
“俎”字指的是切肉或切菜时垫在下面的砧板。注意“俎”字不要写错为“组”或“狙”。“组”为组织,而“狙”多用于“狙击”。 起源与演变
甲骨文中“俎”字像置肉于砧板或祭祀用的礼器之上,《说文解字》将“俎”的小篆字形说解为“从半肉在且上”。“俎”的本义是指祭祀或宴会时用来盛放牲体的礼器或者砧板。
《左传·隐公五年》中“鸟兽之肉,不登于俎”,意思便是鸟兽的肉,不能放入“俎”这样的礼器中作为祭品。
“刀俎”出自《史记·项羽本纪》“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一句。“刀俎”也可当作动词使用,表示宰割的意思,或者指非常危险的境地。 例句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
难道轰轰烈烈的大丈夫,平白地受人刀俎么!
遯庐《童子军·谋劫》 字里字外
项羽和刘邦都是秦末的起义领袖。刚开始的时候,两个人是合作伙伴,共同目标是推翻暴虐的秦朝。项羽称霸之后,刘邦因为不愿意臣服于项羽,便在自己的封地上苦心经营。时机成熟之后,楚汉战争也就爆发了。鸿门宴是项羽和刘邦诸多较量中的一个重要事件。
当时,项羽在鸿门设宴招待刘邦,实际上是想趁机杀掉他。刘邦因实力稍逊,不敢得罪项羽,只好带着张良、樊哙等人硬着头皮来赴宴。席间项羽的谋士范增不断地寻找机会,对项羽不断使眼色,并让项庄舞剑并希望能借机除掉刘邦。刘邦的手下都劝他偷偷逃走,他犹豫不决,担心不辞而别会惹恼项羽。樊哙便对刘邦说:“做大事的人不应该计较这种小细节。现在人家是菜刀和砧板,我们是搁在砧板上的肉块(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不赶紧跑还等什么?”于是他们连夜逃回了自己的军营。
之后,人们也用“鸿门宴”指加害客人的宴会。
人物·动物·植物
释义
多年生草本植物,外形似芭蕉,果实和种子可入药。 辨析
“蔻”不可写作“菀”“寇”或读作wǎn。豆蔻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外形像芭蕉,叶子细长,花淡黄色,果实扁球形,种子像石榴子,有香气。菀(紫菀)也是多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高两米余,叶有锯齿。根和根茎可入药。二者字形相近,且都是草本植物,容易混淆。“寇”在《说文解字》中为“暴也”,主要用于“贼寇”“倭寇”。 起源与演变
唐代著名诗人杜牧的《赠别》中有名句:“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言其年少而体态柔美,此后人们便常以“豆蔻年华”一词特指十三四岁尚未成年的少女。中国古代一提到“豆蔻”就会想到青春少女,就像人们一提到红豆就会想到相思。 例句
谁想这个后生看见他家的闺女正当豆蔻年华,模样儿长得标致,一举一动又活泼优雅,见了几面就深深爱上了她。
薄伽丘《十日谈》 字里字外
在古老的中药里也有“豆蔻”,以“豆蔻”为名的中药有四味,即白豆蔻、草豆蔻、红豆蔻和肉豆蔻。这四种药都富含挥发油,有芳香之气,性温而作用于中焦。因其名称相近,功用类同,临床应用大致相同。药理研究表明,豆蔻能促进胃液分泌,增强胃肠蠕动,制止肠内异常发酵,消除胃肠积气,芳香健胃,并能止呕,为临床常用的帮助消化、促进胃肠动力药。
豆蔻花初开时十分鲜妍,用以比喻十三四岁的少女。因此在古代的诗词中,豆蔻也是文人喜爱使用的意象。如唐杜牧诗《赠别》:“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宋词中用“豆蔻梢头”典,如晁补之《江城子·娉娉闻道》“豆蔻梢头春尚浅,娇未顾,已倾城”;秦观《满庭芳·晓色云开》“豆蔻梢头旧恨,十年梦、屈指堪惊”;晁端礼《雨中花·荳蔻梢头》“荳蔻梢头,鸳鸯帐里,扬州一梦初惊”。这些诗词中用豆蔻作为青春年华的指代,比喻年轻、娇艳的女性。
人物·动物·植物
释义
饿死的人。也作“饿莩”。 辨析
“殍”左部是个“歹”。用“歹”做部首的字多与死、不吉祥等有关,比如“病殁”的“殁”是死亡之义,“殃及池鱼”的“殃”指灾祸。注意:“殍”不要误读为fu,误写为“浮”。“浮”从水,本义是漂流、漂浮。 起源与演变
“饿”从食,人们常说“饥饿”,其实在古代,“饥”与“饿”有程度上的差别。“饥”是一般的肚子饿,“饿”是长时间没有吃饭而快要饿死的状态。可见,“饿”比“饥”要严重。对此,《正字通》中“饿,甚于饥也”,以及《韩非子·饰邪》中“家有常业,虽饥不饿”都表现出“饥”与“饿”的区别。而“殍”是指饿死后无人收的尸体。人们常用“饿殍遍野”“野有饿殍”来指野地里布满了饿死的尸体。 例句
刀兵水火,天灾乘之,人祸临之,荡析离居,转死沟洫,尸骸暴露,饿殍横野。
李大钊《大哀篇》 字里字外
“民以食为天”,饥饿如果只是一时,或许无碍,但如果发生在群体中,而且长期不能得到缓解,那么就有可能导致饿殍遍野的情形。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中,因为干旱、洪水、蝗灾、暴政、暴民等天灾人祸,经常发生饥荒,特别是政权更迭的战争时期更是灾祸不断。
关于饥荒之害,在《史记》《新唐书》《资治通鉴》《明史》等史书中都有详细记载。《汉书·食货志》载:“汉兴,接秦之弊,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高祖乃令民得卖子,就食蜀汉。天下既定,民亡盖藏。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资治通鉴》卷九记载,汉高祖二年(前205),七月左右,“关中大饥,米斛万钱,人相食。令民就食蜀、汉”。二者都描摹出一幅饥荒之年的图景,饿殍遍野,人们为了活命,发生吃人惨剧。
而古代的农民起义和盗贼作乱很多也是因为饥荒才发生的,因为朝廷腐败,或者官员贪污赈灾粮款,导致百姓流离失所,生命难以为继,不得已只能揭竿而起,或者流为草寇。《清太宗实录》中就有这样的记载:“国中大饥,斗米价银八两,人有相食者。国中银两虽多,无外贸易,是以银贱而诸物腾贵。盗贼繁兴,偷窃牛马,或行劫杀。”
人物·动物·植物
释义
战国末期赵国的名将,与白起、王翦、李牧并称“战国四大名将”。 辨析
廉颇是人名,“廉洁”的“廉”,“偏颇”的“颇”,不要写成“山坡”的“坡”。 起源与演变
廉颇于赵惠文王时任上卿,屡次战胜齐、魏等国。公元前251年,他战胜燕军,任相国,封信平君。赵孝成王死,他的儿子悼襄王即位,不用廉颇,廉颇奔魏。至晚年时,赵王还想重用他,于是派使者请他出山,廉颇为显示自己仍身强力壮,当着使者面吃下很多米与肉,并披甲跨马。但使者回报谎称廉颇“一饭三遗矢”(吃一顿饭上了三次厕所)。赵王以为廉颇已老,没再任用。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曾用“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借廉颇这一典故自比,表达了自己想保家卫国的强烈愿望和壮志难酬的忧愤。 例句
廉颇是战国名将,因其勇猛果敢闻名于天下。 字里字外
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所著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记载了廉颇“负荆请罪”的故事,是历史中的一段佳话。
战国时赵国舍人蔺相如奉命出使秦国,不辱使命,完璧归赵,所以被封了上大夫;又陪同赵王赴秦王设下的渑池会,使赵王免受秦王侮辱。赵王为表彰蔺相如的功劳,封蔺相如为上卿。
朝中老将廉颇认为自己身为赵国大将,有攻城野战的大功,而蔺相如本来是个微贱之人,仅凭着口舌之功,却获得如此地位,因此心中很是不服,屡次对人说:“以后让我见了蔺相如,必定会羞辱他。”
这话很快传到了蔺相如耳中。廉颇本就是护国大将,为了不与廉颇产生更多摩擦,影响国家安危,蔺相如决定请病假不上朝,尽量不与廉颇相见。
后来廉颇得知蔺相如此举完全是以国家大事为重,就光着膀子背负荆条,向蔺相如赔罪。之后两人和好,成了出生入死的好朋友。
人物·动物·植物
释义
称对方的女儿的敬辞。 辨析
“嫒”不要误读误写作“媛”(yuán),“嫒”为“爱女”之意。而“媛”读yuán时是姿态美好的意思,读yuàn时是美女的意思。 起源与演变
“令”有ling、ling、ling三个读音。读ling时,表假设语气,或用于姓氏“令狐”,或通“聆”“鸰”。读ling时,用作纸的数量单位,原张的纸五百张为一令。读ling的情况较多也较复杂,《说文解字》将“令”说解为“发号也”,本义指发布命令,为动词。后引申为命令、法令、政令等名词。读ling时也指饮酒时的游戏,如“酒令”;词调、曲调名,如“小令”;中国古代行政官员,如“尚书令”“县令”。作为形容词时,“令”有“美好的、吉祥的”之义。 例句
我这小孙儿年幼无知,说是在令嫒头上泼了一桶水。
曹禺《北京人》 字里字外
中国古人在日常生活中常以“自谦而敬人”为原则,对他人常采用敬称,比如称呼他人的亲戚,一般在称谓前加“令”字,如令尊大人、令堂大人、令伯、令叔、令兄、令弟、令妹等,称呼对方妻子为令阃(kun),称对方的儿子为令郎或令似,女儿为令嫒。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令”字就已经包含了“你的”的意思,如果再画蛇添足地称呼别人的女儿为“你的令嫒”,就是一个错误的重复用词,那就贻笑大方了。
相应地,对于自己一方亲戚,则用谦称,一般是在称谓之前加一“家”字,如称自己的父亲为家父、家君、家严,称自己的母亲为家母、家慈。如果父母已经去世,则对人要称先父、先大人、先母。向他人称呼自家的其他亲戚,也是如此,如家伯、家伯母,家叔、家叔母,家兄、家嫂。对比自己年龄小的,则可以称舍弟、舍妹等。自称则用鄙、愚这类字,如鄙人、愚弟。
人物·动物·植物
释义
古代美女的名字,常用于指代女子,不必真有其人。 辨析
“罗敷”的“敷”与“敷药”“热敷”的“敷”是同一个字,注意不要错写为“旉”。
“敷”从攴,本义与动作有关,有施予、给予、展开等意。另外,“敷”还有足够的意思,用于“入不敷出”,指收入不抵支出。 起源与演变
罗敷是古代女子名,常用作统称貌美又有节操的妇女。我们熟知的罗敷是汉乐府民歌《陌上桑》中的一位采桑女。她容貌姣美,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一个勤劳美丽、聪慧机智的女性形象。
汉乐府指的是汉代的乐府诗。乐府是当时音乐机构的名称,这一机构搜集的配乐诗歌,就叫作乐府诗。《陌上桑》是汉乐府中的著名诗篇。 例句
民间传说中罗敷是一个烈女。 字里字外
《陌上桑》把罗敷塑造得美丽动人,用他人见到罗敷的反应来侧面表现罗敷之美,“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zi)须。少年见罗敷,脱帽着帩(qiào)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意思是说行走的人看到罗敷,惊艳之下,不禁放下担子捋着胡须目不转睛地注视着她。年轻人看见罗敷,赶紧脱掉帽子整理自己的仪容,想给罗敷留下一个好印象。耕田的人和锄地的人看到罗敷,全都因她美丽的仪容而呆立一旁,一时忘记了犁地和锄地。
罗敷不仅貌美,更加聪慧。在《陌上桑》中,面对太守的调戏,罗敷不愠不怒,以敏锐的言语进行应对。她向轻薄的太守骄傲地夸耀自己的丈夫,将他塑造为气质、官职、身份、仪态等全都优秀异常的男子,来压倒对手。
在她的嘴里,她的丈夫第一品貌不凡,长相英俊;第二坐拥千金,家底殷实,佩带的宝剑也价值成千上万钱;第三年轻有为,颇有权势,二十岁就在朝里做大夫,三十岁担任侍中郎,四十岁就成为一城之主。
通过夸奖丈夫,罗敷吓退了居心叵测的太守。《陌上桑》在诙谐的色彩中表现了罗敷的美丽和机智。
人物·动物·植物
释义
原指吃禾苗的害虫,后常用来指对国家或人民有害的人或事物。 辨析
“蟊”是一种害虫的名字,所以下面有“虫”。人们经常把“蟊贼”与“毛贼”混用,它们虽然都是贬义词,但是程度不同。“毛贼”指的是一般的小偷,是对盗贼、反贼的蔑称。而“蟊贼”则是指对国家或人民有害的人或事物。 起源与演变
蟊贼原指吃禾苗的害虫,《诗经·小雅·大田》中“去其螟螣,及其蟊贼,无害我田穉”说的便是要除去危害庄稼的各种害虫。坏人危害国家与人民,犹如害虫危害庄稼,所以蟊贼后来便用来比喻贪官污吏,危害国家或人民的人。《诗经·大雅》中“天降罪罟(gu),蟊贼内讧”与《后汉书·岑熙传》中“我有蟊贼,岑君遏之”的“蟊贼”都是用作此义。 例句
这些蟊贼昏椓的混账王八蛋当然也就是上面所指的一些强盗鸱枭。
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 字里字外
“贼”字在小篆中,从戈,则声,“戈”是古代的一种武器。《说文解字》将其说解为“败也”,本义是破坏。“贼”用于名词时,原指抢劫路人财物的人,或犯上作乱、危害人民的人。
《庄子·胠箧》感慨“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即小偷小摸的小偷被诛杀,而盗取国家的人成为诸侯。
除了如上用作名词之外,“贼”还可以用作形容词,但多为贬义,意指邪恶的、不正派的、狠毒的,比如“贼头贼脑”“贼心不死”等。另外,“贼”在我国北方方言中,也有狡猾之义,如“鸡贼”,指的就是狡猾,特别能算计。
现在“贼”也被用于副词,表示很、非常,比如“贼喜欢”“贼漂亮”“贼高兴”。 小篆中的“蟊”字小篆中的“贼”字
人物·动物·植物
释义
奸邪谄媚,善于逢迎的臣子。 辨析
“佞”不要错写成“侫”,也不能错读为wàng。 起源与演变
“佞”,《说文解字》说解为“巧谄高材也”,《广雅》解释为“巧也”,多用于善辩之义,比喻用花言巧语谄媚。《史记·周本纪》中“为人佞巧”说的便是这个人花言巧语谄媚的样子。后来,“佞”也可作为名词直接指代巧言谄媚的人,《英烈传》中“全望陛下亲贤远佞,以调天和,以安黎庶”说的便是希望陛下您可以亲近贤臣,远离佞臣。
“佞”虽然多为贬义用法,但在古文中其实也有才智的意思,古人用“不佞”来自谦自己没有才智,比如《史记·魏世家》中“寡人不佞”便是梁惠王说自己缺乏智慧,导致兵败、国库空虚等问题。 例句
执理不屈者,直臣也;畏威顺旨者,佞臣也。
范祖禹《唐鉴》 字里字外
“佞”的字形中含了一个“女”字,这其实是汉字中一个颇有趣的现象,据统计,在《说文解字》中,女部字有两百多个,男部字却屈指可数。而且,男部字(如:男、舅、甥)都只是称谓,没有感情色彩,多为中性;而女部字(如:娇、媚、奸、妒)却多含有褒义或贬义。
在各朝各代,“佞臣”往往不单指一个人,而是祸国殃民、背信弃义的一类人的统称。亲贤良远奸佞,听逆耳忠言,拒谗言,是大臣们希望贤君具备的品格。但是无奈贤君难求,自古奸佞多当道。独断专权的宦官赵高、卖国的秦桧、大贪官和珅……每个奸臣的背后都是无数忠臣被害的不堪历史。
而这些悲剧性的忠臣,比较有代表性的是精忠报国的岳飞。南宋初,抗击金兵的首要将领岳飞被秦桧、张俊等人以莫须有的罪名诬陷为反叛朝廷,陷害至死。岳飞遇害前曾在供状上写下“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八个大字。到宋孝宗时,岳飞的冤屈才得以昭雪,在岳飞墓前有四个人像,反剪双手,面墓而跪,即陷害岳飞的秦桧、王氏、张俊、万俟(xiè)四个佞臣。墓阙上的楹联写着:“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所谓“白铁无辜”是因为四个人像是用铁铸成的,人们为白铁鸣不平,可见佞臣是多么的可恶!
人物·动物·植物
释义
杰出的人才。 辨析
“翘”读作qiáo时有两个意思:一是举起,抬起,向上;一是特别出众的。读qiào时意思是“一头向上仰起”,如“翘尾巴”“翘辫子”。这一义项要与“跷跷板”和“跷大拇指”(竖起拇指)的“跷”相区别。 起源与演变
“翘楚”一词出自《诗经·周南·汉广》:“翘翘错薪,言刈(yi)其楚。”意思是在众多杂乱的薪柴中,要砍取高的。郑玄对此解释为:“楚,杂薪之中尤翘翘者。”因此“翘楚”的本义是指高出杂树丛的荆树。后用以比喻杰出的人才或突出的事物。 例句
作为中国陶瓷产地中的翘楚,景德镇在宋代就和海外建立了贸易往来。
人物·动物·植物
释义
莘莘:众多的样子。众多的学生。 辨析
“莘莘学子”不要误读为xin xin xué zi。其实,“莘”有两种读音,为shēn和xin。后者一般用作人的姓氏,也用于指代一种多年生的草本植物。
另外,需注意“莘莘学子”只能用来形容学生,而且指众多学生,不能指一个学生。所以在“莘莘学子”前加“一位”“一大批”“许多”等表示单个或多个的数量词,或在后面加“们”,都是错误用法。 起源与演变
“莘”是形声字,从艹,辛声。“莘莘”形容众多的样子,《国语·晋语四》有“莘莘征夫,每怀靡及”,就是形容征夫的数量多。 例句
五四运动的风潮,使中国的莘莘学子纷纷走出校门,投身于救国的运动之中。
人物·动物·植物
释义
俑:古代殉葬用的木制或陶制的俑人。开始用俑殉葬的人,比喻第一个做某项坏事的人或恶劣风气的创始人。 辨析
“作”是当作、作为的意思,不是制作,所以不能写成“做”。“俑”是“兵马俑”的“俑”,单人旁,表示人形、像人的样子,不可写成“甬”。现在常有人将“始作俑者”理解为某事物的开端、开创者,甚至将其作为褒义词来使用,例如:“周作人是闲适小品的始作俑者,又是闲适小品的代表作家。”这是错误的。“始作俑者”泛指恶劣风气的创始者,是一个贬义词。 例句
“焚书坑儒”的秦始皇是大兴文字狱的始作俑者。 字里字外
据宋朝的朱熹考证,中国最早的陪葬制度是用编制的草人,这种草人叫作“刍灵”,只是略有人形,较为粗糙。后来发展成为陶制或木制的人俑,形象更为精致,比草人更加惟妙惟肖。
人物·动物·植物
释义
旧时指官僚、地主等有钱有势人家成天吃喝玩乐、不务正业的子弟。 辨析
“纨绔”不读zhi kuǎ。虽然“纨绔”是一个与服饰相关的名词,但这两个字的偏旁不是衣字旁。“纨”的本义是一种珍贵的丝织品,因此用“丝”作为偏旁,其他一些表示纺织品的汉字,如“绵”“绸”“缎”等也是以“丝”作为偏旁的。 起源与演变
丝经过精练,光亮如冰,又称“冰纨”,是一种细密洁白有光泽的平纹丝织物。“纨”为高档名贵的丝织物,古人以穿着纨衣为奢侈。“绔”通“裤”,因此“纨绔”是一种珍贵的细绢做成的裤子。“子弟”泛称年轻的后辈。在古代,平民百姓穿不起昂贵的纨绔,崇尚节俭的人也认为穿着奢侈的纨绔是一种浪费的行为,因此“纨绔子弟”不仅仅是指富贵人家的子弟,更是奢侈浪费、不务正业的年轻人的代称。 例句
民国时期,惠州有个纨绔子弟,外号叫李大麻子,不学无术,仗着家里有两个钱,就花费几千大洋,当上了一支杂牌队伍的团长。
肖建国《神枪团长》 字里字外
清军入关之前,满洲八旗子弟兵具有很强的战斗力,因为八旗子弟自幼苦练骑射,剽悍勇猛。由于连年战争,八旗子弟一直按时操练,坚持不怠,每月在校场进行六次射箭与骑马的训练,春秋两季集中操练马步骑射和火器,现在北京的东安市场所在地就是城内八旗演练的旧址。
艰苦的训练使八旗子弟具有卓越的战斗力,造就了一支能征善战的出色军队。可是随着清政府平定了全国,八旗兵以征服者自居,日渐骄横。清政府的制度使八旗子弟享有特权,养尊处优,由于整日过着贪图享乐、游手好闲的生活,武艺也逐渐荒废了。到了同治年间,离开马背的八旗兵完全丧失了战斗力,变成了只会白白享用俸禄的纨绔子弟。
尽管清王朝在咸丰年间因遭到英法联军的侵略而重整八旗精锐部队,但也无济于事。后来“八旗子弟”也成了享受特权、百无一能的贵胄子弟的代称。
人物·动物·植物
释义
温庭筠在诗歌上和李商隐齐名,其诗辞藻华丽,浓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他为“花间派”的先导,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 辨析
温庭筠中的“筠”容易误读为jun。 起源与演变
“筠”,本义指的是竹子的青皮。刘禹锡《许给事见示哭工部刘尚书诗因命同作》中“坚贞竹有筠”说的便是坚贞的竹子外面有青色的竹皮。其实,竹子对古人而言,往往蕴含着品性高洁的含义,用作名字往往寄托着一些美好的意蕴。 例句
花间词派是中国唐末五代时流行的一个词派。后蜀赵崇祚编撰《花间集》,收录了温庭筠、韦庄、孙光宪、皇甫松等人的作品。“花间”两字出自此派代表词人之一—张泌“还似花间见,双双对对飞”一句。而且“花间”仅从字面上,也能贴切反映出他们创作的词主题多为情爱、闺情。
人物·动物·植物
释义
旧时官衙里检验死伤的差役,也指代人殓葬者。 辨析
“仵”不要误写为同音的“忤”。“忤”从心,午声,本义是抵触、不顺从,常用于“忤逆”。 起源与演变
负责验尸,职责类似现代法医的官员出现在战国后期,那时候叫“令史”。
“仵作”是隋唐时代,民间殡葬行业的从业者。由于古代将检验尸体视为很卑贱的工作,一般人不愿意做,每逢命案发生,需要验尸,通常会叫专门殓葬亡者的仵作(也叫仵工)来查验尸体。因此到了宋代,官府男性法医便被称为仵作,另有女性法医,叫作“坐婆”。
这个词一直使用到清代。清末时,验尸人员改名为“检验官”,从此“仵作”一词退出历史舞台。 例句
小少爷杀死了路老二的闺女翠花,现在仵作正在验尸呢。
端木蕻良《朱刀子》 字里字外
据说早在尧舜时期,中国就有了专门验死伤,提供断案依据的人,但是这样的人身份一直非常低微。
在专业仵作出现之前,兼做仵作的是殡葬业者。出身于仵作家庭的人是不准参加科举考试的。
因为既不受尊重又没有出路,仵作这个行业本身风气也很不好,在检验的时候收取当事人贿赂,或瞒报或捏造,导致冤狱发生,这种事情十分普遍。到了明清两代,法律遂规定州县长官必须亲临命案现场,监督仵作验尸。
仵作中最著名的人物,当属南宋的宋慈。准确地说宋慈不是真正的仵作,他是个读书人,中过进士,当过官,做的基本都是刑事案件侦破这一方面的工作,因此他不像别的官员那样忽略仵作的重要性,相反,他认为仵作所做的检验工作是整个案件最为关键之处。公元1247年,宋慈写成了一本《洗冤录》。这是世界上第一本法医学著作。清朝时这本书被翻译成多国文字,对西方法医学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人物·动物·植物
释义
对年轻男仆的称呼。 辨析
“小厮”的“厮”外面是“厂”,注意不要写成“广”。 起源与演变
宋代《景德传灯录·普化和尚》中有“临济小厮儿,只具一只眼”的句子,这里的“小厮”用作对人的昵称。元代王实甫在《西厢记》第一本的楔子里写道:“一个小厮儿,唤做欢郎。”这里的“小厮儿”指儿子、男孩。明冯梦龙在《醒世恒言·卢太学诗酒傲王侯》中写道:“一个小厮捧壶,一个小厮打扇。他便看几行书,饮一杯酒,自取其乐。”这里的“小厮”指的是年轻男仆,多指未成年的男性仆人,做这个意思讲的“小厮”在早期白话小说里经常出现。
“厮”这个字用作对男性的称呼有时有轻视的意味。所以“小厮”一般都是地位高的人对出身低微的年轻男仆的称呼。 例句
另换了四个眉目秀洁的十七八岁的小厮上来抬着轿子。
曹雪芹《红楼梦》 字里字外
茗烟,也叫焙茗,他是《红楼梦》中的一个小人物,也是宝玉身边“第一个得用的”心腹小厮。“得用”的意思是说,用起来得心应手。
茗烟的“得用”,不仅在于“得力”,更在于“得心”。
茗烟对宝玉的心思揣摩得一清二楚,并做了不少宝玉想做却不好做的事。他见宝玉不开心,就从外边买来闲书让宝玉解闷,于是宝玉和黛玉才看了《西厢记》这样在当时很不入流的文学作品,这在某种程度上催化和促进了宝、黛叛逆思想的形成。
他随宝玉去水仙庵私祭亡灵,并不知追思的芳魂就是金钏,却能通过自编的悼词说中宝玉的心意……
从这些事中,我们不难看出:最了解宝玉心事的,就是茗烟这个小厮。即使是和袭人、王夫人、贾母这些和宝玉极为亲近的人比起来,茗烟也更了解宝玉,总能猜中宝玉的心思,帮宝玉完成他碍于身份不能做的事情,因此深得宝玉的喜爱。
脂批说他是“贼茗烟”的评价恰到好处,仅一个“贼”字,就把茗烟大胆、狡黠、顽皮、可爱的心性刻画得淋漓尽致。
人物·动物·植物
释义
坚强的、能起支柱作用的人或集体,就像立在黄河激流中的砥柱山(在三门峡)一样。 辨析
“砥柱”是山名,是专有名词,不可写作“抵住”或“抵柱”。 起源与演变
砥柱是黄河三门峡中的山,根据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中记载:“砥柱者,山名也。昔禹治洪水,山陵当水者凿之,故破山以通河。河水分流,包山而过,山见于水中若柱然,故曰砥柱也。”今因整治河道,山已炸毁。
唐代的魏徵在《砥柱山铭》中写道:“仰临砥柱,北望龙门。茫茫禹迹,浩浩长存。”以夸张的笔触,回顾了砥柱山所经历的历史,充满了对祖国秀丽河山的自豪感和对黄河母亲养育之恩的感激之情。
“中流砥柱”用来比喻起支柱作用的人,最早出自《晏子春秋·内篇谏下》:“吾尝从君济于河,鼋(yuán)衔左骖,以入砥柱之中流。” 例句
每次比赛他总是能及时地化解危机,绝地反击,不愧是我们篮球队的中流砥柱。 字里字外
相传砥柱是大禹治水时留下的镇河石柱,关于砥柱山还有一个动人的传说。
很久以前,一位老艄公率领几条货船驶往黄河下游,船行到神门河口,突然狂风不止,大雨倾盆,峡谷里白浪滔天,雾气腾腾,无法看清方向。老艄公驾船穿过神门,眼看风浪就要把小船推向岩石。老艄公大喝一声:“掌好舵,朝我来!”随后纵身跳进了波涛之中。船工们还没搞清楚是怎么回事,就听到前面有人高呼“朝我来,朝我来”,原来是老艄公站在激流当中为船指引方向。船工们驶到跟前正要拉他上船,一个浪头将船推向下游,离开险地。船工们在下游拴好了船,返回去找老艄公,见他已经变成了一座石岛,昂头挺立在激流中,为过往船只指引航向。因此,人们也把中流砥柱称为“朝我来”。
从此以后,中流砥柱就成了峡谷中的航标,船只驶过三门以后,就要朝砥柱直冲过去。当船眼看要与砥柱相撞时,砥柱前面波涛的回流正好把船推向旁边安全的航道,使其避开礁石,顺利驶出峡谷。
人物·动物·植物
释义
一种草药。古人在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这一天,会佩戴茱萸,祛邪辟恶。 辨析
茱萸是植物,所以有草字头。“朱”和“臾”是声部。记住这两点就能准确写出和念对这两个字。 起源与演变
茱萸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频率并不高,但它在古人的生活里其实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与重阳节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与茱萸相关的习俗在古代文献中多有记载,比如晋朝周处《风土记》中“以重阳相会,登山饮菊花酒,谓之登高会,又云茱萸会”,就记载了重阳节相约登高饮酒戴茱萸的习俗,我们将这称为登高会或者茱萸会。《西京杂记》中也写道:“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华酒,令人长寿。”蓬饵是一种食物,也就是重阳糕。重阳节要戴茱萸,吃重阳糕,喝菊花酒,这样能令人长寿。 例句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字里字外
在《易经》中,“九”是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因此叫作重阳。在这一天,古人会进行出游、登高、赏菊、插茱萸等活动。这些习俗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了。到了清代,有的地方的重阳节的习俗则变化为将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
那为什么会有这一风俗呢?传说在东汉的时候,汝河两岸有个瘟魔,散播瘟疫,不少人被夺去生命。当时有个叫桓景的人想要找到根除瘟魔的方法,便四处寻医问药,访仙学艺,费尽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了一个叫费长房的仙人。费长房被桓景为民除害的精神所感,赐予他一把宝剑,传授他降妖除魔的法术,并对他说道:“马上就是九月九,瘟魔一定会出来祸害人间。我给你茱萸与菊花酒,你赶紧回乡,让家乡父老登高避祸。”
于是,到了九月九那天,桓景带着乡邻登上附近的山,让每人拿着一片茱萸叶,并喝下一些菊花酒。不一会儿,瘟魔果然前来骚扰,但当它闻到茱萸和菊花酒的气味,竟然不敢再向前逼近。桓景大喜,手持宝剑,与瘟魔大战了几个回合,并成功将它斩杀。从此之后,便有了重阳节登高、赏菊、佩戴茱萸的习俗。
具体事物
具体事物
释义
绿茶的一种,色泽青翠,蜷曲呈螺状,原产于今江苏省洞庭山碧螺峰。 辨析
“碧”指青绿色,“螺”指螺旋形,两个字描绘了碧螺春这种茶叶的颜色和形态。如果知道此茶的原产地是碧螺峰,这个词也就不难写了。 起源与演变
“碧”是形声字,从玉,从石,白声,本义是青绿色的玉石,“石之青美者”称作“碧”。“碧”也指青绿色。杜甫《越王楼歌》中有“孤城西北起高楼,碧瓦朱甍照城郭”的诗句,“朱甍”指红色的屋顶,“碧瓦”就是指青绿色的瓦。“螺”从虫,累声,本义是软体动物,体外包着锥形、纺锤形或椭圆形的硬壳,上有旋纹。人们将与螺壳相似的形状称为螺旋形。“螺髻”是古代妇女梳的一种像螺壳一样的发髻,“螺舟”是传说中形状似螺、能潜行海底的船。“螺首”是古代刻在桃符上端用来辟邪的螺形图案。
具体事物
释义
城墙(城指内城的墙,郭指外城的墙),泛指城市。 起源与演变
“郭”从邑,《释名·释宫室》将其解释为“廓也,廓落在城外也”,是外城的意思,古代会在城的外围加筑一道城墙。
“郭”在甲骨文中像是建在城邑四周的护城塔楼,它的造字本义是指城墙上的眺望预警塔楼。这种塔楼四面围筑墙垣,墙上有门供人出入,早期多以夯土、石块修成。后来又加入了“邑”字旁,强调郭的“护邑”作用。隶书将左边简化为“享”,右边简化为耳刀旁,并且固定了下来。
“城”和“郭”在古代原本是有区别的,后来也把“城”和“郭”连用,作为城的统称,泛指城市。 例句
东家有贤女,窈窕艳城郭。
汉乐府《孔雀东南飞》
沿江一带分二十四座水门,以大船居于外为城郭,小船居于内,可通往来,至晚点上灯火,照得天心水面通红。
罗贯中《三国演义》 字里字外
现代汉语中有一些带耳刀旁(“阝”)的字,不过左“阝”和右“阝”,意思和由来各不一样。
左“阝”一般是由“阜”演变来的。“阜”是一个象形字,像山崖边的石阶,本义是土山。含左“阝”的字大多跟地势有关,经常表示多、高、厚这样的意思,如“陵”“陡”等。
右“阝”一般是由“邑”演变来的,含右“阝”的字大多和城、国、郭等行政区域、地名有关,如都(国都)、邯郸(赵国都城)、邺(地名,邺县)等。有的姓氏与地名有关,所以也带右“阝”,如“邓”“郑”“郭”。
中国在夏代前后已有城郭修筑。相传鲧(gun,大禹的父亲)做城郭。在古代对行政区域的划分中,内城叫城,外城叫郭。《管子·度地》中记载“城外为之郭”;《孟子·公孙丑下》中说:“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城和郭的分界线一般为“池”,也就是护城河。成语“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的字面意思就是内城门失火,殃及了护城河里的鱼。而《木兰诗》中“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的“郭”即外城。
具体事物
释义
传说是最早发明酿酒的人,文学作品中常用来指代酒。 辨析
元伊世珍在《琅嬛记》中写道:“杜康造酒,因称酒为杜康。”现在人们提起“杜康”,第一反应可能是杜康酒,但事实上,杜康是非常有名的历史人物,因为传说他是酿酒的鼻祖,所以被用来指代酒,也才有了现在著名的“杜康酒”。 起源与演变
《说文解字》说:“古者少康初作箕、帚、秫酒。少康,杜康也,葬长垣。”“秫酒”就是高粱酿造的酒,传说杜康是最早用高粱酿酒的人。
不过,古代典籍中关于谁是酒的真正发明者的问题,一直是众说纷纭,没有定论,有人说发明酒的是杜康,也有人说是仪狄。比如《世本》中就写道:“仪狄始作酒醪,变五味。少康作秫酒。” 例句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曹操《短歌行》 字里字外
杜康究竟是谁?历史上并没有定论,有人说他是黄帝手下的大臣,也有人说他是夏王相的儿子少康……
传说,轩辕黄帝手下有一位大臣叫杜康,负责管理粮食。他为了防止粮食放在山洞里发霉,就把粮食装进了树洞里。几年后,这些没来得及吃的粮食慢慢发酵了。一天,杜康发现两只山羊在装着粮食的树洞前低头舔里面流出来的水,过了一会儿就趴下睡着了。杜康也试着尝了尝,觉得很香,就不觉多喝了几口,没想到自己也睡着了。醒来后,他把这种味道浓香的水带回来,向黄帝报告了详情。黄帝非但没有责罚他,还与大臣商议为这种水取名为“酒”。从此,黄帝就命杜康用粮食造起酒来。杜康在酿酒技术上年年有新的改进。传说他酿的酒,甚至曾在黄帝举行的宴会上招来了巨龙的垂涎。
也有人持后一种看法。传说,夏王相被杀,他的妻子逃回娘家生下了杜康。在外公家帮忙放羊的杜康,有一天突遇大雨,将装着米饭的竹筒忘在了树上。几天后,杜康又找到了这个竹筒,却发现里面的米饭散发出一种特别的香气。回家后他利用米饭发酵变香这个原理,酿制出了甜酒。因此,后人便视杜康为酿酒的始祖。
具体事物
释义
泛指兵器,也泛指刑罚、杀戮。 辨析
“钺”最初写作“戉”,《说文解字》解释为“斧也”,是一种古代兵器,后来增加金字旁作“钺”。注意:该字右边的“戉”容易多写一个点。 起源与演变
斧和钺的形制相同,两者区别在于“大者称钺,小者称斧”,斧刃比钺刃更窄一些,钺刃更宽大,呈弧形,像新月一样。“斧钺”也泛指兵器,如宋朝岳飞在《乞褒赠张所札子》中赞颂张所“虽斧钺在前,凛然不易其色”。此外,“斧钺”也用于刑法,《国语·鲁语上》:“大刑用甲兵,其次用斧钺。”所以斧钺也泛指受刑,有刑罚、杀戮之义。 例句
劳苦、饥饿、金钱、斧钺,在他看来,若无其事。
谢觉哉《哭凌波同志》
具体事物
释义
弦乐器,木制长形。唐宋时有十三根弦,后增至十六根,现发展到二十五根弦。也叫筝。 辨析
“古筝”中的“筝”字容易写错,“筝”是形声字,从竹,争声,因此是竹字头。
而之所以是竹字头并不是因为古筝是竹子制作的,据说,周朝的时候,以金、石、土、木、丝、革、竹、匏(páo)等制作材料来划分乐器种类,称为“八音分类法”。后来就用“丝竹”来指代乐器乃至音乐,因此“筝”是竹字头。 起源与演变
“筝”这一名称的由来有不同的看法,一种说法认为其名来源于另一种古老的民族乐器瑟,还有人认为是因为筝的声音铮铮而得名。如刘熙在《释名》一书中说:“筝,施弦高,筝筝然。”
传说古筝是秦朝大将蒙恬发明的。唐代杜佑《通典·乐四》载:“筝,秦声也。”傅玄也在《筝赋序》中说:“以为蒙恬所造。” 例句
殊不知,由二胡演奏家马晓晖、笛子演奏家唐俊乔和古筝演奏家罗小慈组成的“民乐三女杰”,早已声名在外。
黄春丽《“民乐三女杰”叫板“女子十二乐坊”》 字里字外
古筝是中国独有的、重要的民族乐器,属于弹拨乐器。音色优美,音域宽广,具有相当的表现力,至今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古代的文人墨客也留下了许多和筝有关的诗句。如南北朝沈约的《咏筝》:“秦筝吐绝调,玉柱扬清曲。弦依高和断,声随妙指续。徒闻音绕梁,宁知颜如玉。”李白的《春日行》:“佳人当窗弄白日,弦将手语弹鸣筝。春风吹落君王耳,此曲乃是升天行。”
唐宋时,古筝的弦是十三根,后增至十六根,现在发展到二十五根弦,最初古筝的弹奏需要用到很长的拨子,而现在一般是用指甲。在发展过程中,古筝融合了中国地方和民间音乐,形成了许多风格独特的地方流派,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浙江筝、山东筝、河南筝、客家筝、潮州筝。《渔舟唱晚》《出水莲》《春江花月夜》《海青拿天鹅》等都是家喻户晓的古筝名曲。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现在学习古筝的人很多,但在古代,古筝的地位远不及古琴。尤其是宋代以后,由于内忧外患,古筝流落到了青楼妓院,弹筝人的地位低下,古筝也得不到重视。我们熟知的许多典故,如“高山流水”“焚琴煮鹤”指的都是古琴,“琴棋书画”中的“琴”指的也是古琴,而非古筝。
具体事物
释义
一种用火药发射铁弹丸的旧式管形射击火器。 辨析
“铳”容易误读为chong或tong。另外,“铳”,从金,充声,用金属制成,所以需要记住有金字旁。 起源与演变
火铳又称火筒,是中国古代对金属管形射击火器的通称。一般用铁或铜铸造,包括前膛、药室和铳尾三个部分,用以发射石弹、铅弹和铁弹等。
使用时,需要先从前膛铳口将火药装入药室,再从铳口装入起杀伤作用的弹丸。药室壁上开有火门,火门中有点火用的药线。火铳借助火药燃烧产生的高温高压将弹丸发射出去,杀伤敌方人马。
与同时代的其他火器相比,火铳使用寿命较长,射击速度较快,射击威力较大。 字里字外
人们往往认为,中国人发明火药之后,主要用于制作鞭炮和烟花,其实在元明时期,火药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战争。当时的火器包括火炮和火铳等。在朱元璋时代,已经将装备火器的部队作为一个单独兵种使用,在战争中围绕火器设置的战略战术达到出神入化、登峰造极的程度。
据史料记载,明军有三大精锐部队,分别是五军营、三千营和神机营。五军营是明军主力,是骑兵和步兵的混合体。三千营主要承担突击任务,是明军最为强悍的骑兵部队,由投降的蒙古骑兵组成。神机营最特殊,是装备火炮和火铳的部队。
朱元璋手下的邓愈、沐英等人都是善于使用火器作战的将领。邓愈曾在洪都保卫战中用火器重创陈友谅,而沐英为了克服火铳因需要填装弹药,无法连续发射的缺陷,将火铳部队分为三行,发现敌军之后,先由第一行发射火铳,之后第一行撤到后方,由第二行继续进行发射,之后是第三行部队。在第二、三行发射时,第一行的士兵们已经重新填充好了弹药。于是三行轮流开火,给予敌人持续的打击。此外,三大营还有组合战法。比如为了克制速度快、杀伤力大的蒙古骑兵,明军首轮采用神机营进行火器扫射,先破其锐气。之后神机营迅速向两翼后撤,骑兵发挥速度快的优势,趁受挫敌军尚未恢复阵形,进行第二轮进攻。之后,五军营的步兵手持克制骑兵的长矛等武器,对敌军进行第三轮攻击。这套严密的作战系统,让明军取得了辉煌的战绩。
具体事物
释义
明月。 辨析
“霁”字的读音同“寄”,而不是“齐”。 起源与演变
《说文解字》说解“霁”为“雨,止也”。《尚书·洪范》:“曰雨,曰霁。”郑玄注“兆之光明如雨止”。可见“霁”最初指的是雨停。杜牧《阿房宫赋》“复道行空,不霁何虹”中的“不霁”便是雨不停的意思。
“霁”后来不仅指雨停,也指雪、霜等停止。《淮南子·本经》中就有“霜雪不霁”的用法。
“霁”后来也引申为雨雪停止后晴朗清明的天气,如“霁日”“霁景”。专业名词“霁青”用的也是这个意思,作为陶瓷釉色名,指的是如雨后晴空般的天青色。“霁”后用来比喻怒气消散,脸色转和,如“霁颜”“霁色”。 例句
儿童文学当具有秋空霁月一样的澄明,然而决不像一张白纸。
郭沫若《文艺论集·儿童文学之管见》 字里字外
“霁月”常与“光风”一起使用,“光风霁月”用以形容雨过天晴时万物明净的景象,也比喻开阔的胸襟和心地。《红楼梦》中晴雯的判词为“霁月难逢,彩云易散”,这是说晴雯的个性好像晴朗夜空中的一轮明月般坦荡直爽,之所以“难逢”,是因为在那个时代,勇于说心里话、敢于表露内心真实想法的人不多;后一句“彩云易散”则是暗示晴雯最后香消玉殒的悲剧结局。史湘云的判词里也有“好一似,霁月光风耀玉堂”句,说的也是她的个性阳光豁达、娇憨爽朗。
“光风霁月”一词也用来形容人心胸宽阔,光明磊落。北宋黄庭坚在《廉溪诗序》中说:“春陵周茂叔,人品甚高,胸中洒落如光风霁月。”周茂叔就是北宋著名理学家周敦颐,黄庭坚用雨过天晴的景象,来比喻周敦颐人品高洁、胸怀磊落的品格。这种品格,在周敦颐的作品《爱莲说》中也有体现。他在文中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以莲花自比,表达了自己洁身自爱、超脱淡泊的高尚品格。
具体事物
释义
箭前端的尖头,多用金属制成,是箭头上杀伤力最大的地方。 辨析
箭镞多用金属制成,所以“镞”是金字旁。注意:不要写作“箭簇”。“簇”本义是小竹丛生,也引申为聚集之义,用于“花团锦簇”“簇拥”等。 起源与演变
“镞”,从金,族声。“族”的甲骨文字形像是一根旗杆下有两支矢,表示军事组织。远古最初的军事组织往往以家族为单位,因此,“族”的本义是家族。后来引申出“众多、成群、群体”之义。现在常用的一些词,比如“上班族”“民族”等用的都是“族”字的引申义。 例句
古人说:“学如弓弩,才如箭镞。”说的是学问的根基好比弓弩,才能好比箭头,只要依靠厚实的见识来引导,就可以让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 字里字外
在中国,弓箭早在原始社会就发明出来了,距今至少已有万年的历史。弓箭避免了人类和猛兽直接搏斗,扩大了捕猎的范围,对于穴居狩猎为生的原始人类来说可谓一大功臣。接下来,自然而然地,人们在争斗中也开始用狩猎的工具做武器,弓箭很快成了一种重要的兵器。《左传》中提到“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说明在古代祭祀和战争是国家的头等大事。
箭由羽、稿(箭杆)、箭头组成。为了使箭在飞行过程中保持稳定,箭头有一段相当长的铤(ting,指箭头装入箭杆的部分)嵌入箭杆。古代箭体基本由竹木、苇秆、木材等制成,所以很难完整保存下来,存留至今最多的就是箭镞。远古时代人们用石头、骨头等材质制造箭镞。因加工材质的形状和制作人的喜好不同,镞的个体差异比较大,大小轻重不一,在战争中使用不便。后来发明的青铜箭镞,采用模具浇铸,后期加工,使镞的统一性、锋利性得到了保证,箭也因此很快成为战争的主角。“言武事者,首曰弓矢”就说明箭镞在敌我交战时发挥着其他武器无可取代的作用。遥想当年,诸葛亮草船借箭,短短一两个时辰,“借”来的就是十万支箭。所以,历朝历代,军队对弓箭都非常重视,武举科考中必考的就是骑射和步射。 甲骨文中的“族”字小篆中的“镞”字
具体事物
释义
唐代宫内有金銮殿,后来小说戏曲中泛称皇帝接受朝见的殿。 辨析
“銮”容易误写。“銮”是形声字,从“金”部,为古时皇帝车驾所用的仪铃,安装在轭首或车衡上方,西周时开始流行。张衡《东京赋》中有“銮声哕哕”,形容銮铃的声音。
“銮”不要误写为“鸾”,后者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鸟,“鸾凤”是指鸾鸟和凤凰,多用来比喻夫妻。 起源与演变
“金銮殿”这个词最早出现在唐朝。据史书记载,在唐宋朝皇宫里都有金銮殿建筑。金銮殿与翰林院相接,所以唐代帝王召见学士等官员常在此殿,因此金銮殿极有名气。宋代沿袭了唐代的规制,在京城也建有金銮殿。到了明清时期,太和殿是皇帝例行朝会、举行大典、行使最高权力时使用的宫殿。 例句
明清时代的皇帝,经常五更天起床到金銮殿上早朝,这样的情形在很多影视作品中都有描绘。 字里字外
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就出现了车辆。古代的车辆靠人力或畜力行进,根据不同的用途,又有不同的称谓。
“銮”是帝王的代称,皇帝皇后出行要乘坐车驾,自然就有了“銮驾”“銮舆”这样的皇室用车。这些宫廷车乘十分华丽,带有尊贵的皇室气派。
“辇”,两夫并行拉车前进,它的本义是古代用人拉着走的车子,后来多指天子或王室坐的车子。“龙辇”和“辇御”是皇帝的车驾。“凤辇”是皇后的车驾。“辇道”和“辇路”是帝王车驾所经的道路。“步辇”是一种用人抬的代步工具,类似轿子,也为皇室成员所乘坐。
“轩”是古代一种前顶较高、有帷幕的车子,供大夫以上官职的人乘坐。“轩朱”“高轩”都是指古代显贵者所乘坐的车子。
“轺”是古代一种轻便的小马车。在古代,一个国家的国君到达另一个国家时,会有一辆小车为他的车队开道,这种小车就是“轺”,车上乘坐着礼宾官或使节。
除了为皇帝、官员服务,车在古代战争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古代将战车叫作“乘”,一辆战车配置若干数量的兵士,“乘”的数量成为一个国家军事力量是否强大的重要标志。“万乘之国”就是说一个国家的战车过万,兵力十分强大。
具体事物
释义
军用的粮食和饲料。 辨析
“秣”容易错写为“末”。“秣”从禾,末声,《说文解字》将其解释为“食马谷也”,指喂马的饲料,一般是干草、谷草等,所以“秣”是禾字旁。有时“秣”也用作动词,指喂牲口。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杂说》“秣饲牛畜,常须肥健”中的“秣”便是喂的意思。同理,“厉兵秣马”指的就是把兵器磨得锋利,喂饱马匹,准备战斗。 起源与演变
《说文解字》将“粮”解释为“谷也”。中国古代军队,打仗行军时要携带干粮和牲畜饲料,合称为“粮秣”,也叫作“粮草”。古代行军打仗讲究“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例句
我不只是个羊倌,而且我还是个粮秣主任。
丁玲《粮秣主任》 字里字外
在古代,无数军事家在分析战争形势、制订军事策略的时候,都会围绕粮秣大做文章。典型的战役有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汉中之战等。
在三国官渡之战中,曹操领军七万,对抗袁绍数十万大军。曹军虽然精锐,但苦于粮草不足,不宜久战。随着战争的持续,虽多次击退袁绍,但曹操军力渐乏。无奈之下,曹操只能派人送信向许昌催粮。但信使却被袁军截获。袁绍帐下有一谋士,为曹操旧识,名为许攸。他趁机献计说:“曹军兵少粮缺,主力与我们一起在官渡相持已久,许昌必定空虚。若派一支轻骑兵,夜袭许昌,则大事可成。”
袁绍疑心曹军信使为曹操诡计,对许攸之计不予采纳。许攸力劝,却惹得袁绍大怒:“你与曹操本是旧识,你是不是受了他的财帛,故意献计?快点退下。”许攸思来想去,一气之下,投奔曹操。
曹操见了许攸,大喜过望。许攸问道:“不知军中还有多少粮草?”曹操说道:“够用一年。”许攸笑道:“恐怕不对吧?”曹操道:“够半年。”许攸拂袖而起:“我坦诚而来,你却一再欺骗。”曹操慌忙挽留:“我们的军粮只够三个月了。”许攸笑了笑:“世人都说你曹孟德是个奸雄,果然如此。”曹操笑:“兵不厌诈。”并附到许攸耳旁低声说,“军中只剩这个月的粮草了。”许攸大声说道:“不要瞒我了。你已经没有粮草了。”并将拦截到曹操催粮信使的事情述说一遍。曹操惊出一身冷汗。
许攸告诉曹操,袁绍粮草均囤积在乌巢,他建议曹操派选精兵诈称护粮士兵,烧掉乌巢。正是靠着这条计谋,曹操取得了官渡之战的胜利。
具体事物
释义
指里面包着玉的那种石头。比喻尚未为人所知的贤才。 起源与演变
“菐”本义为外皮、外层,未开化的。“璞”则指的是未雕琢过的玉石,或包藏着玉的石头;后用以比喻人未经修饰的质朴天真的状态,如“璞玉浑金”,意思是未经琢磨的玉石,未经冶炼的金子,指未加修饰的天然美质,比喻人品纯真质朴。与此相近的词语有“返璞归真”,指去掉外饰、还其本质,比喻回复原来的自然状态。 字里字外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璞玉当属和氏璧。春秋战国时期,许多诸侯国都有自己的镇国之宝。相传楚国人卞和得到一块璞玉,将其献给楚厉王,厉王认为这只是一块普通的石头,便以欺君之罪剁去卞和的左脚。卞和又把它献给武王,又因同样的原因被剁去右脚。后来文王即位,命人剖开这块璞玉,果然见到了稀世珍宝,遂命名为和氏璧。
具体事物
释义
古代羌族所用管乐器,双管并在一起,每管各有六个音孔,上端装有竹簧口哨,竖着吹。 辨析
“羌”和“美”字形相近,有人认为它们的甲骨文字形都像人头戴羊角毛羽之类的装饰物。在远古,人们往往头戴兽角,假扮野兽,以接近和猎取猎物。“羌”和“美”的字形都是这种原始狩猎方式的一种反映。 起源与演变
“羌”的本义是羌族,是我国古代西部民族,以放牧和狩猎为生。羌笛是羌人的一种发明,最早用鸟的腿骨来制作,后来改用竹子做,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
唐朝时,羌笛是边塞常见的乐器,成为唐代边塞诗中经常出现的意象。如:唐代边塞诗人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有“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羌笛音色清脆明亮,有一种悲凉之感,羌人常用它来抒发喜怒哀乐,战士在出征时吹奏它更能抒发悲欢离合的情怀。 例句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凉州词》 字里字外
中国自古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和“羌”一样,汉字中有一些字和古代少数民族相关。虽然现在对少数民族已经不这样称呼了,但我们能从对这些汉字的解构中,窥见古代少数民族的一些特点。
“狄”是中国古代一个民族,狄人长期居住于北方,又称为北狄,有赤狄、白狄、长狄等分支。“狄”是一个形声字,北方民族常用犬来狩猎和放牧,所以左边是一个反犬旁。
古人称东方的民族为“夷”。“夷”像一个身背弓的人,本义就是以游牧和打猎为生的少数民族。
匈奴是中国古代北方的一个少数民族。“匈”的外面是勹(bāo),勹是包裹的意思,凶是声符。“匈”后来假借为匈奴。
“胡”右边是肉月旁,像一块肉,本义是兽类脖子下的垂肉。中国古代北方或西部的民族被称为“胡”,东方的民族被称为“夷”,居住在江浙粤闽等地的南方民族被称为“越”。胡人居住在胡地,穿胡服,说胡语,住胡同。北京的胡同即源于蒙古语,元人称街巷为胡同。
具体事物
释义
佛教称释迦牟尼遗体火化后结成的珠状物为舍利子。后来也指高僧火化剩下的骨烬。 辨析
这是梵语音译过来的词,意思为“身骨”“灵骨”。需要注意“舍”读作shè,而不是shě。 字里字外
释迦牟尼,原名乔达摩·悉达多,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的王子,属刹帝利种姓。三十五岁时,他在菩提树下大彻大悟,遂开创了佛教。因他是释迦族,成道后被尊称为释迦牟尼,也就是“释迦族的圣人”的意思。
最初的舍利子都是释迦牟尼的,包括一块头骨、四块肩胛骨、四颗牙齿,还有一块指骨,以及八万四千块肉身的小舍利子。这些舍利子被八国国王分别取走,建塔供奉,是佛教圣物。
舍利子后来也指高僧圆寂后身体火化后产生的结晶体。现在也用来指称普通修行之人去世火化后的骨烬。许多寺庙里都保存着历代高僧的舍利子。
具体事物
释义
一种气鸣乐器。古代主要为诱捕猎物所用,是我国最古老的吹奏乐器。 辨析
“陶冶”和“陶埙”一样,都与陶器有关。“陶冶”是从陶器的烧制引申而来。被书本或音乐等陶冶情操的过程就好像陶土经过火的慢慢烧制最终发生蜕变,化成精美绝伦的陶器一样。所以“陶埙”“陶冶”“熏陶”用的是“陶”,而非“淘气”的“淘”或“掏东西”的“掏”。 起源与演变
《说文解字》解释“埙”为“乐器也。以土为之,六孔”。埙的材质多样,有骨、玉、陶土等,但因多用陶土烧制而成,所以叫陶埙。
至于“陶”,从阜,匋声。左耳刀旁在古文中多从“阜”而来,指的是山地。“陶”的古文字,左边为阜,右边为一个人与一个缶(也就是瓦器),含义为一个人在山中用陶土制造器具。 例句
万荣县荆村曾出土过几枚新石器时代的陶埙。 字里字外
埙的产生,众说纷纭。其中,有两种说法最为常见。
一是伏羲制埙的说法。晋《拾遗记》中有“庖牺(即伏羲)……丝桑为瑟,灼土为埙,礼乐于是兴矣”,说的是伏羲用蚕丝制成瑟,烧灼陶土做成埙,开启了礼乐教化的先端。
二是石流星演变为埙的说法。有研究认为陶埙的产生与古人狩猎有关。古时,先民们常常用绳子系上一个石球或泥球(叫作石流星),投掷出去击打鸟兽。有的球为中空,风穿过孔洞,就能发出声响。先民们觉得有趣,就拿来吹奏,于是慢慢演变成了吹奏乐器——埙。
埙的发展过程极其悠长,从单音孔发展为六音孔,便经历了长达三千年的时间。在这一过程中,埙的音量得以提升,声音的表现力也大大提高,形状也渐渐定型为下平上尖的鹅卵状。
古人爱埙,他们研琢埙的造型、埙的结构,赋予它神秘、典雅的气质。在他们的雕琢之下,埙的音色幽深醇厚,如秋天般略带哀婉,被称作“立秋之音”。
埙就是以其深沉雅致的品性,被广泛地应用于宫廷祭祀活动中,抒发先人对于天地、对于祖先的情感。
具体事物
释义
“罡”意为北斗星的斗柄,天罡星即北极星。 辨析
“罡”音同“刚”。头上的“罒”是“网”的变形省略,而不是“四”,用作偏旁。 起源与演变
“罡”不是常用字,较为常见的词组有“天罡星”,常与“地煞星”同时出现,合称“罡星煞曜”。道教称北斗丛星中有三十六颗天罡星、七十二颗地煞星,每颗星中都有一个神。《水浒传》中就据此将一百单八将附会为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后亦以此比喻不畏艰险的英雄人物。
“罡风”是道家对天空极高处的风的称呼,现在有时用来指极为强烈的风。
此外,“罡”字在古代也同“岡”,还有山冈之义,指在较平坦地区的一块显著的高地,但现在已无此种用法。 例句
小说《水浒传》将一百单八将附会为三十六个天罡星和七十二个地煞星转世。 字里字外
《水浒传》又名《忠义水浒传》,是元末明初由施耐庵所写,罗贯中编次的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用古白话文写成的、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
书中描写了北宋末年,以天魁星宋江为首的“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共一百零八位好汉在梁山泊聚众起义,杀富济贫、除暴安良、行侠仗义的精彩故事,是汉语文学中最具备史诗特征的作品之一。书中塑造了水泊梁山上聚义的一百零八个勇将的形象,每一个都极为生动传神,跃然纸上。
其中,为首的天魁星宋江在历史上确有其人,他率领多位好汉起义后又接受招安的事迹也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他们的忠勇事迹在民间口口相传,一代代流传演变下来,有众多记载他们英雄事迹的话本。直到元末明初,施耐庵集众家之所长,将零散的民间传说搜集整理在一起,写成了如今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
具体事物
释义
一把黄土,指坟墓。 辨析
“抔”的意思是用手捧东西,也作为土、沙之类东西的量词使用,因此与手有关,所以是提手旁。注意“抔”与“杯”形似,容易混淆。 起源与演变
“抔”本义是用手捧,是动词。也用作量词,有一把、一捧的意思。《史记·张释之冯唐传》中有“假令愚民取长陵一抔土,陛下何以加其法乎”,其中“一抔土”就是一把土的意思。古人实行土葬,讲究入土为安,尸骸会慢慢化为尘土。因此,一抔黄土用来指代坟墓,有时亦用于形容一种生命卑微渺小的感觉。如《红楼梦》中林黛玉写的《葬花吟》,其中就有“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沟渠”之句。它也用来指那些注定要衰落灭亡的反动势力不值一提的结局,这种时候往往带有贬义。 例句
鲁迅先生笔下的祥林嫂,经历了悲惨的一生,终于在整个鲁镇的新年狂欢夜独自死去,在许多人的冷眼旁观下化成了一抔黄土。 字里字外
张释之是西汉人,曾担任廷尉之职,也就是皇帝身边负责判决案件的最高法官。
有一次,某人从祭祀汉高祖刘邦的高庙里盗取了一只玉环,汉文帝很生气,要求判这个人满门抄斩。
张释之不同意,因为按照当时法律规定,只杀偷盗者本人就可以了。
汉文帝不满,张释之脱下帽子,叩头谢罪,说道:“法如是足也。且罪等,然以逆顺为差。今盗宗庙器而族之,有如万分之一,假令愚民取长陵一抔土,陛下何以加其法乎?”意思是说:“法律就是根据罪行轻重来定刑罚的,如果这次格外地重判,下次有愚民百姓挖了长陵的一抔黄土,您要怎么判呢?”
长陵是刘邦的陵墓,从长陵挖一抔黄土,意思是盗墓。张释之的意思是,如果偷个东西就灭族,那盗墓又该怎么判呢?汉文帝当然明白其中的道理,于是也就认可了张释之的判决。
具体事物
释义
亚洲的一条内陆河,发源于天山,全长1500千米。伊犁河谷地是天山重要的牧区。 辨析
要注意不能将“伊犁河”错写为“伊利河”。 起源与演变
伊犁在清朝泛指新疆,当时还设有伊犁将军一职。这一官职是清代新疆最高军政长官,全称“总统伊犁等处将军”。因此伊犁河是以地名为河名。
伊犁河是清朝定下的名字,在此之前,《汉书》称之为“伊列水”,《隋书》称为“伊列河”,到了《新唐书》则称为“伊丽水”或“帝帝河”。由此可见,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伊犁河为伊犁的工、农、牧、渔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和动植物资源,更与丝绸之路息息相关。现在仍有“不到新疆,不知中国之大;不到伊犁,不知新疆之美”的说法。
具体事物
释义
君主的玉印。 辨析
“玺”不读ěr。虽然“玺”是形声字,但“尔”的古音和现在不同,因此不读ěr。 起源与演变
“玉玺”为皇帝的玉印,唐武则天时又名“玉宝”。古代玺、印通称,以金、玉、铜制。以玉为玺始于战国时期,秦以来,玉玺只能为皇帝所用,汉代以后,玉玺使用较多,除皇帝以外,皇后、嫔妃均以玉为玺,除此之外,一般人用的叫“印”。因此玉玺也喻指皇位。
唐李商隐《隋宫》诗中写道:“玉玺不缘归日角,锦帆应是到天涯。”“日角”是指唐代开国皇帝李渊,这句诗的意思是,如果不是玉玺到了李渊手中,杨广的锦帆大概一直要飘到天涯海角去吧。这里的“玉玺”既是指玉玺本身,也是权力、皇位的代称。 例句
玉玺者,传国宝也。
徐令《玉玺记》 字里字外
东汉末年,诸侯一起进兵洛阳讨伐董卓。攻入洛阳后,孙坚命部队打扫宫殿瓦砾,这时候军士来报:“殿南井中有五色光芒。”孙坚命人下井打捞。捞起一具妇人尸首,脖子上戴着一个锦囊,里面装着一个朱红小匣,用金锁锁着。打开一看,里面是一个玉玺,上有八个篆字:“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手下程普说道:“这是传国玉玺。近来十常侍作乱,皇帝逃难,此宝失传。主公得到此玉玺,说明主公乃天命所归,此地不可久居,不如暂回江东,别有良图。”
孙坚于是决定向袁绍辞行,但是遭到袁绍的抢白,说孙坚私藏玉玺。孙坚则矢口否认,甚至不惜指天为誓曰:“吾若果得此宝,私自藏匿,异日不得善终,死于刀箭之下!”但是玉玺并没有给孙坚带来好运,后来孙坚中了刘表的埋伏被乱箭射死。而孙坚的儿子孙策却用传国玉玺换来袁术的兵马,后来席卷江东,建立功业,成为赫赫有名的江东小霸王。
具体事物
释义
女子梳妆用的镜匣,也借指嫁妆。 辨析
“奁”指古人盛放梳妆用具的盒子。注意,“奁”不要误写作同音字“帘”。“帘”的繁体字为“簾”,从竹,廉声,本义为用竹、苇或布等做成的遮蔽门窗的用具,用于“窗帘”“帘幕”“竹帘”等。 起源与演变
奁,是女子梳妆用的镜匣,泛指精巧的小匣子。“妆奁”一词,本义就是指女子梳妆用的镜匣。
北周庾信《镜赋》中“暂设妆奁,还抽镜屉”说的便是开始摆设梳妆盒,然后抽出里面的抽屉。
后来妆奁也常用来借指嫁妆。《醒世恒言·乔太守乱点鸳鸯谱》:“我家是孤儿寡妇,没甚大妆奁嫁送,不过随常粗布衣裳。”说的便是家里不富裕,没什么丰厚的嫁妆。 例句
我为了玉成他出国求学的志愿,变卖了我娘家给我陪嫁的所有妆奁饰物。
何香凝《回忆孙中山和廖仲恺》 字里字外
古时候,嫁女儿时准备的嫁妆十分讲究。因为那时的女子不能继承家产,所以出嫁时就必须尽力为她置办妆奁,以此作为今后的财产。富裕家庭准备的嫁妆包括瓷器、锡器、铜器、木器、衣服、被褥、首饰,等等,其中装衣物的木衣箱,和女子梳妆用的匣子,也就是妆奁。
在古代,妆奁十分精致,款式也很多样,不仅非常实用,而且有的还有很高的艺术观赏性。根据相关的史料,妆奁有陶制、铜制、木制、瓷制的,上面往往描漆描金,雕刻各种精美图案。到明清时,妆奁的做工之精,用材之优,更是前所未有,不仅有雕刻,还镶嵌上铜和玉,玲珑可爱,有的甚至用紫檀、黄花梨等名贵木材来制作,后宫中更有浮雕象牙镜箱,价值连城。
精美的妆奁中盛有花钿(又称贴花,是贴在眉间和脸上的一种小装饰)、口红(古代称为口脂、唇脂)、眉墨、胭脂、妆粉等。
具体事物
释义
常绿乔木,木材坚硬,带红色,可以做贵重的家具或美术品。 辨析
“檀”容易误写成“谭”或“潭”。“檀”是形声字,木为形旁,亶为声旁。《说文解字》说解为“檀木也”,本义是木名,因此为木字旁。 起源与演变
“檀”最初是木名,古书中称为“檀”的木很多,但没有定指,常指豆科的黄檀和紫檀,以及榆科的青檀,其中尤以紫檀为贵重。檀木很坚硬,自古便被用来制作各种器物。古代的车子多用檀木来制作,称为“檀车”;檀木制成的拍板,叫作“檀板”,是一种乐器;檀木制成的琵琶、琴等弦乐器上架弦的槽格,称为“檀槽”。
后来“檀”的词性发生了变化,出现了“浅红色”之义,有一个词语叫作“檀口香腮”,就是形容女子的嘴和脸红而香的美貌。此外,“檀”还有情郎的意思,“檀郎谢女”就是比喻多才而相互钟情的青年男女。
具体事物
释义
在封建宗法制度下,同族的人共同祭祀祖先的房屋。 辨析
人们常把“宗祠”的“祠”字写错,“祠”是供奉鬼神、祖先或先贤的庙堂,和神有关,所以是示字旁。与此类似的还有“祇”(qi),同为示字旁,与神有关,常用于“神祇”。 起源与演变
“祠”的本字是“司”。金文在左边加上“示”字旁成为“祠”。《说文解字》:“春祭曰祠。品物少,多文词也。从示,司声。”大意是说,“祠”的本义是指春祭。春季祭祀时品物少、仪式文词多。“祠”采用“示”做形旁,“司”做声旁。也引申为祭神的地方。 例句
他们也是什么东西都丢光了,暂时住在水东门的娘家——岑氏宗祠里。
郭沫若《洪波曲》 字里字外
宗祠又称宗庙、祖祠、祠堂,是同一个家族人们共同祭祀祖先的祠堂。宗祠里会存放家族亡故先辈牌位,举行家族内各种仪式,处理婚丧嫁娶等家族事务。
早在周代,就有了宗庙的记载。《礼记》中记载,“天子建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后来,普通人才有了宗祠。宗祠规模因宗族人口、社会地位、财力等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异。曹雪芹的《红楼梦》中就有相关的描写,贾府是大家族,他们的宗祠自然气势恢宏,祭祀祖先的场景也颇为盛大:“原来宁府西边另一个院子,黑油栅栏内五间大门,上悬一块匾,写着是‘贾氏宗祠’四个大字……进入院中,白石甬路,两边皆是苍松翠柏;月台上设着青绿古铜鼎彝等器……里边香烛辉煌,锦帐绣幙,虽列着神主,却看不真切。只见贾府诸人分昭穆排班立定:贾敬主祭;贾赦陪祭;贾珍献爵;贾琏、贾琮献帛,宝玉捧香;贾菖、贾菱殿拜毯,守焚池。青衣乐奏,三献爵,拜兴毕,焚帛奠酒。礼毕,乐止,退出。”
中国人的宗族观念特别浓厚,旧时每个家族一般都会有本家族的祠堂。宗祠虽然是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产物,但它的确有帮助人们寻根问祖、缅怀祖先、激励后人、互相协作的积极意义。 甲骨文的“祠”字小篆中的“祠”字
抽象事物
抽象事物
释义
稗官是古代专门搜集街谈巷议的小官。稗官野史泛指记载琐事逸闻的作品,也是小说的代称。 辨析
一般认为,“稗”本义指一种生长于稻田之中,叶子和稻子十分相似的杂草,是禾字旁。注意:“稗”不能误写作“奴婢”的“婢”。“婢”《说文解字》说解为“女之卑者也”,指的是受役使的女子,所以是女字旁。 起源与演变
“稗”,《说文解字》说解为“禾别也”,本义是长在稻田里的一种植物,是稻田里的害草。后来也用于形容微小、琐碎。“稗官”用来代指地位很低的、专门说故事的官员。“稗官野史”指的就是稗官传下来的史料,后来这个词用来泛指旧时的小说和私人编撰的史书。 例句
汝来床前,为说稗官野史可喜可愕之事,聊资一欢。
袁枚《祭妹文》
抽象事物
释义
被主人拒之门外,或主人不在,门锁着,对于上门的人叫吃闭门羹。后泛指对某事拒绝商谈。 辨析
“羹”字易写错。这个字从羔,从美,本义是带汁的肉食,现代常用义是浓汤。 起源与演变
“羹”,《说文解字》将其说解为“五味和羹”,本义是以肉为原料,调和五味做成的一种带汁的食物。比如《左传·隐公元年》:“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孝子颍考叔对郑庄公说:“小人家有老母,我吃过的东西她都吃过,但还没吃过君主赐的肉羹,请您允许我把肉羹带回去给她。”
后来随着时间的演变,慢慢地发展成以素食为原料的这类食物也能称作“羹”,凡是将粮食、果品和蔬菜煮成带有浓汁的汤食,都可以称为“羹”,如“玉米羹”“银耳羹”。
如今该词指的是呈黏稠质地的浓汤或冻状食物,如“肉羹”“鸡蛋羹”等。 例句
他说广州的报刊实在太多了,应该取缔一下才行。这样,先给我一杯闭门羹,使我连开口的余地都没有了。
郭沫若《洪波曲》 字里字外
唐代冯贽《云仙杂记》中载:“史凤,宣城妓也。待客以等差……下列不相见,以闭门羹待之。”宣城有位叫作史凤的高级妓女,她人长得十分标致,又多才多艺、能歌善舞,是远近闻名的美人和才女。
一些风流浪荡的公子哥、好色之徒纷纷登门拜访争相求见,希望能够一睹芳容,常常把妓院围得水泄不通。史凤把这些客人分成不同的等级,上等的客人来访,她不仅会亲自下楼接待,还要做羹汤款待;而被她列入下等,也就是她不愿意见面接待的那些客人,她就关起门不出来,只让人拿出羹汤给他们品尝。
后来,客人们如果只见羹汤不见史凤本人,就心领神会,明白是史凤不愿意接待自己,然后知趣地走开。史凤的这一做法,比起直接拒绝,来得更委婉客气,让人更容易接受,这是一种礼貌的表现。如今的拒绝,恐怕只剩闭门而无“羹”了。
抽象事物
释义
书信,古代的书简,约长一尺。 辨析
“牍”字常被写错,“牍”是古代用于写字的木片竹简,呈片状,所以从片字旁。注意:不要误写为“赎”。 起源与演变
《说文解字》释“牍”为“牍,书版也。长一尺,既书曰牍,未书曰椠(qiàn)”。可见,早先的“牍”并非笼统指称写字用的竹片木片,严格来说,“牍”指的是写上文字的竹木片,而没有写字的则为“椠”。“牍”后来逐渐成为书信、文稿的代名词。“案牍”即公文。“连篇累牍”形容篇幅过长、文辞过多。“尺牍”则专指书信。 例句
看郑板桥《道情》一遍,谈幽默十天,买袁中郎尺牍半本,作小品一卷。
鲁迅《花边文学·一思而行》
抽象事物
释义
中国古代一种用脚踢球的体育活动,用以练武、娱乐、健身。与现代的足球运动有很多相似之处。 辨析
其实蹴鞠的读音不难,分开来读:一个是“一蹴而就”的cu,字义为踏、踢;一个是“鞠躬尽瘁”的ju。 起源与演变
“蹴”从足,就声,《说文解字》将其解释为“蹑也”,也就是踩、踏的意思。“鞠”在《说文解字》中说解为“从革,匊声”。从“革”,表示与皮革有关。《汉书·枚乘传》颜师古注说:“蹴,足蹴之也;鞠,以韦为之,中实以物。”也就是说,“蹴”是用脚踢,“鞠”是古代一种皮制的球,“韦”是柔皮。是说鞠是用柔皮做成的球,中间要填上东西。
西汉刘向曾在《别录》中提到蹴鞠可能是由黄帝发明的,或者起源于战国。 例句
宋代高俅因善于蹴鞠而深得皇帝喜欢。 字里字外
蹴鞠又名蹋鞠、蹴球、蹴圆、筑球、踢圆等。在《史记》《西京杂记》《盐铁论》等文献中均有对蹴鞠的记载。
蹴鞠究竟源起何时,确切的时间已经无从考证。《轩辕黄帝传》记载了黄帝用蹴鞠训练士兵。虽不足为信,但也能从侧面反映出蹴鞠的历史何其悠久。
在春秋战国时期,蹴鞠活动已经广泛开展,是当时训练士兵、考查士兵体格是否良好的方式。在汉代,霍去病将军在驻守河西时也曾亲自率领士兵们练习蹴鞠。
这一运动到了唐宋时期达到顶峰。唐朝对蹴鞠进行改良,将过去“以革皮为之,中实以毛”的实心蹴鞠,改良为“以胞为里,嘘气闭而蹴之”的充气球。无论达官显贵,还是布衣百姓,男女老少对蹴鞠都表现出非凡的热情。蹴鞠运动成为文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即便是朝堂之上的九五之尊,也对蹴鞠十分喜爱,宋宫廷画家苏汉臣就曾画过一幅《宋太祖蹴鞠图》,展现的是宋太祖赵匡胤玩蹴鞠的场景。
在宋代,蹴鞠还有另一项发展,那便是成为商业气息很浓的社会娱乐活动,出现了蹴鞠行会,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齐云社,并诞生了一批类似现在足球明星的蹴鞠名将。
抽象事物
释义
文:规定、仪式;缛:繁多;节:礼节。过多的、不必要的仪式或礼节。也指烦琐多余的事项或手续。 辨析
“缛”为形容词,部首为绞丝旁,与“繁”的部首“糸”(mi)同义,这个部首的本义指的是丝线、细丝,后来用丝线容易纠缠混乱在一起的特点,把这个部首的意思引申为繁多、烦琐。
注意“缛”不要错读为ru。也不要错写为“褥”。“缛”与“褥”在古代汉语中可以通用,然而在现代汉语中则有区别。“褥”为名词,部首为衣字旁,与衣被类相关,常见词有“褥子”“被褥”。 起源与演变
《说文解字》里解释“缛”为“繁采色也”,本义为繁密的彩饰,后来发展为繁多、烦琐的意思。欧阳修《秋声赋》“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茏而可悦”一句中,就用“缛”来形容草茂盛、繁杂的样子。 例句
文化是文化,文化里含有许多不必要的繁文缛节,不必由他去维持,也不必由他破坏。
老舍《四世同堂》 字里字外
“繁文缛节”出自宋苏轼《上圆丘合祭六仪》:“仪者必又曰:省去繁文末节,则一岁可以再郊。”主持礼仪的人又表示说,如果把一些不必要的多余礼节和烦琐的仪式省去,那么一年以后就可以再次祭祀了。
“繁文缛节”一词含有贬义,然而并不能简单地以“贬义词”来定义它。
“文”是仪式的意思,“节”是礼节的意思,仪式一般指的是集体性的表示尊重的形式,礼节一般是指个人性的表示尊重的形式,二者合称“礼仪”。
中国是文明古国,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礼仪规范,这对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起到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中国人向来重视礼仪,强调有礼有节。但凡事有度,如果礼节多到超过了合适的状态,那就是繁文缛节了。
抽象事物
释义
说谎话、说大话。 辨析
与说话相关,因此“诳”字从言字旁。另外,需要注意,在口语“你别诳我”中,人们常将此句中的“诳”误读作kuāng。 起源与演变
《说文解字》中释“诳”为“欺也”,本义为欺骗。“诳”字的言字旁从话,意为“言语”“言论”;而右半边的“狂”字本指狗发疯,引申为精神失常,疯狂。“言”与“狂”联合起来表示欺骗、谎话。
《玉篇·言部》将“诳”解释为“诳惑也”。
“诳语”现在也用来指不可能实现的、像天方夜谭一样的事情。也用作“诳话”。 例句
出家人不打诳语,老衲所说句句属实。
抽象事物
释义
指江河起源之处水极少且浅,只能浮起酒杯。后借指事物的开端。 辨析
“滥觞”在现代仅作为中性词,用来比喻事物的起源、发端,不能误认为是带有贬义的泛滥之义。 起源与演变
“滥”从水,监声,《说文解字》说解为“泛也”,本义是浮起、浮现。后引申出泛滥之义。
“觞”是古代的酒器,可用于“举觞相庆”。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引壶觞以自酌”说的便是拿起酒壶自己喝酒的意思。
“滥觞”,本义是浮起酒杯。《荀子·子道》:“昔者江出于岷山,其始出也,其源可以滥觞。”说的是江河的发源地,水还很小,只能浮起酒杯。后来人们常用此语形容万物之始,或用作动词表示起源。 例句
中国文化大抵滥觞于殷代。
郭沫若《今昔集·论古代文学》 字里字外
觞是古代酒器名,除觞外,古代还有不同大小、不同形状的酒器数十种,分为盛酒器和饮酒器两类,盛酒器有尊、彝、壶、卣、觥、盉等,饮酒器有爵、斝、角、觚、觯等。由此不难看出酒在古代文化中的地位。
古代文人爱酒,也爱诗。浓郁的酒香似乎能激发起所有的诗情与雅兴。杜甫赞曰“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一杯酒,成就的是诗仙李白。在酒芬芳的气息里,李白的诗情、诗兴被最大限度地激发出来。
但一人独酌总觉孤单,“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独自饮酒的孤单身影,总是让寂寞显得更为孤独。于是,不如呼朋唤友,“会须一饮三百杯”。
于是,文人相聚,以文会友,在天地之间,青松翠岭逍遥处,曲水流觞,酒杯随着水流蜿蜒而下,酒杯停下之处,所坐文人取而饮之,吟诵一句好诗。于是,一壶酒,满腹经纶,二者相遇,在胸怀中发酵为一个天下。众人激扬文字,全是华彩文章。酒,成为文人相伴相交的挚友。
抽象事物
释义
指明显的要点或主要的方面。 辨析
“荦”本义是带杂色花纹的牛,所以下半部分是牛字。注意“荦”不能误写为“荤”或“萦”(ying)。“荤”本义是指葱蒜类辛臭的可食用的植物。“萦”本义是像细丝一样回旋缠绕。 起源与演变
“荦荦大端”出自《史记·天官书》:“此其荦荦大者,若至委曲小变,不可胜道。”《天官书》中讲述了若干次汉代发生的大事件,如开国、发生叛乱、攻伐别国、出兵失败等,每有大事发生,星空中的星宿,其位置和外形就会发生明显可见的变化,或有日食和彗星出现。 例句
他的《中国文学简史》高瞻远瞩,荦荦大端,有一种卓然不群的气象。
袁行霈《他的生命就是一首诗》
抽象事物
释义
旧时经营磨粉的作坊,一般利用人力、畜力、水力或风力转动石磨,将小麦及其他谷类研磨成粉。 辨析
“坊”不要错读为轻音,也不要错写为“房”。“坊”指作坊,是小手工业者的工作场所。 起源与演变
“坊”从土,方声。凡以“土”为部首的字多与土有关,如“坊”“埋”“城”“塞”“垣”等。《说文解字》把“坊”解释为“邑里之名”,本义是城市中街市里巷的通称,读fāng。《唐元典》中就曾提到“两京及州县之郭内为坊,郊外为村”的古代城邑划分方式。和“坊”相关的词语,如“坊市”是街市,“坊郭”是城郭市街。“坊”后来引申为小手工业者的工作场所,读fáng,比如“磨坊”“染坊”“油坊”等。 例句
随着工业时代的到来,磨坊、碾坊等传统的民间作坊逐渐衰落,成了历史的记忆。
抽象事物
释义
疏忽所致的错误和遗漏。 辨析
“纰”字的意思是织物的经纬变得稀疏开散,或者丝线分解成若干根单股线,所以它是绞丝旁。注意:不要错写为“批”。 起源与演变
“纰”本义为织物稀疏,元代赵明道《夜行船·寄香罗帕》中“幅尺阔全无半缕纰,密实十分奈洗”说的便是香罗帕丝线紧密,一点也不稀疏。“漏”从水,屚(lou)声。原来是漏壶的简称。漏壶是古代的滴水计时的仪器。后来从一点点漏水引申出漏洞、疏忽的意思。“纰漏”从织物稀疏或是漏洞、疏忽,引申为疏忽所致的错误和遗漏。南朝宋刘义庆撰写的《世说新语》中有专门的“纰漏”篇,收集了许多行事粗心大意或读书不求甚解而犯错的故事,有些十分可笑,但都不是什么严重的错误。 例句
如果不是小杨作风严厉,很可能还会出一点小小的纰漏。
魏巍《东方》 字里字外
《世说新语》的“纰漏”篇里,讲了不少因为疏忽而闹笑话的故事。比如,新驸马王敦闹笑话的故事。书中讲,为了降低厕所里的臭味,魏晋时代的贵族会在厕所内放一些干的枣子,用于塞着鼻子。东晋大臣王敦与公主刚结婚时,不太了解宫廷的规矩。他如厕时,还以为除臭的枣子是零食,惊叹于宫廷内竟有这等闲情逸致,于是把枣子全都吃下肚去。出来之后,奴婢们端来水与澡豆(澡豆是古代的洗涤粉剂,用来洗手和洗脸),王敦以为是吃的,便也吃了下去。奴婢们全都捂嘴笑了起来。
另一个故事说晋元帝和大臣贺司空谈话,随口提到吴国时的事情。三国时吴国最后一个君主孙皓曾残忍地杀害了一个人。晋元帝问道:“这个被杀掉的人是谁?”他完全忘记了那个人就是正在跟他说话的贺司空的父亲。贺司空泪流不止,说道:“那是我的父亲呀。我的父亲遭遇暴虐无道的君主,惨遭横死。这伤痛无以言表。”晋元帝意识到自己的疏忽之后,非常羞愧,三天都没有出门。
这里的“纰漏”指言行上的一些小差错。后世的学者也把文章中不合理、不正确的地方叫作“纰漏”。现在这个词多指会产生一定后果的小事故。
抽象事物
释义
以常用对偶和整齐文句,且声音和谐、辞藻华丽为特征,六朝时盛行的一种文体(区别于“散体文”)。 辨析
“骈”字的本义是两匹马拉同一辆车,因此是马字旁。“骈”字的读音是pián,而不是bing。 起源与演变
《说文解字》里把“骈”说解为“驾二马也。从马,并声”。意思是说,“骈”的本义是两匹马拉同一辆车,字形采用“马”做形旁,“并”做声旁。其实,“并”不仅是声旁,也和字义有关,表示两两相连。“骈”字由两匹马并驾齐驱的本义引申出了“并联、并列”的含义。而之所以得名骈体文,是因为这种文体的句式两两相对,犹如两匹马并驾齐驱。 例句
兹骈体文一卷,抒华千载,启韵百家。
方履篯《书刘芙初编修骈体文集序》 字里字外
骈体文也称骈文、骈俪文或骈偶文,和“散体文”相对。因为常常采用四字、六字句,所以也称为“四六文”或“骈四俪六”。全篇文章多由对偶句构成,除少数散句外,都可以分为上下联,对仗十分工整。在声韵上,则讲究运用平仄,韵律和谐;修辞上注重藻饰和用典。
骈体文起源于秦汉,形成于魏晋,盛行于南北朝,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家有徐陵、庾信等。庾信的《哀江南赋》,借梁朝的成败兴亡,哀叹自己的身世之悲,同时谴责了梁朝君臣的昏庸,表达对故国怀念之情。这篇骈体文文笔凄婉而深刻,格律严整而略带疏放,如实地记录了历史的真相,有“赋史”之称。“初唐四杰”之一王勃的《滕王阁序》也是骈体文名篇。其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是千古传诵的佳句。
不过,骈文由于过分追求句式上的对仗和辞藻的华丽,往往影响内容表达。中唐时期,韩愈、柳宗元倡导“古文运动”,反对骈体文,倡导质朴自由的先秦和汉代散文,骈体文逐渐走向衰落。不过一直到明清时期,仍然有大量的骈体文。清代李兆洛编的《骈体文钞》共31卷,就选录了晚周至隋的骈体文共774篇,为后人了解骈体文提供了很好的资料。
抽象事物
释义
中医学术的代称。 辨析
“岐”是人名“岐伯”的简称,因此不可写成“歧”。“黄”是黄帝的简称,不同于最高封建统治者的称号“皇帝”,因此不要误写成“皇”。 字里字外
相传,黄帝和他的臣子岐伯都能治病,黄帝常与岐伯讨论医学,并以问答形式写成《黄帝内经》。《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较早的一部医学文献。后世因此称中医学为岐黄之术,岐黄也被视为医家之祖,并由此引申而专指正统中医、中医学,更多的则是作为中医、中医学的代称。如“岐黄家”意指中医医生。 例句
他的爷爷、父亲因熟谙岐黄之学,在当地行医颇有名气。
抽象事物
释义
指重要的著作或文字,也用来比喻高超的写作能力。又作大笔如椽、如椽巨笔等。 辨析
“椽”的意思是屋顶上用于加固的木条,所以是木字旁。注意:“椽”不要与“缘”混淆,也不要误读为yuán。而“缘”从糸(mi),彖声,本义与衣物有关,是古代衣服的边饰,因此为绞丝旁。 起源与演变
“椽”从木,彖(tuàn)声,在《说文解字》中被解释为“榱(cui)也”。“榱”和“椽”一样,是屋顶上用来支持屋面和瓦片的木条。
“如椽之笔”出自《晋书·王珣传》。跟它意思相近的还有“大手笔”一词。但是“如椽之笔”更侧重于形容一个人的写作能力很强。“大手笔”则更侧重于形容一部作品的价值和影响力很大。 例句
一个只能向病余讨生活的人,又从无倚马之才、如椽之笔,立场写这部长篇小说《野葫芦引》,实乃自不量力。
宗璞《南渡记·后记》
曹雪芹的如椽之笔,成就了《红楼梦》的不朽地位。 字里字外
王珣是东晋宰相王导之孙,王洽之子,王羲之的堂侄。因获封东亭侯,故被人称为王东亭。《宣和书谱》载:“珣三世以能书称,家范世学。珣之草圣亦有传焉。”王珣的草书写得非常漂亮,文字功力也很强,深得晋孝武帝司马曜的欣赏。他的传世书法作品有《伯远帖》等。《伯远帖》是问候亲友疾病的信札。
传说他晚年曾梦见一人,授给他一支椽子那么大的巨笔。醒来后,他到处跟别人说起这件事:“此当有大手笔事。”意思是说看来很快就会有很重要的文字要我写了。果然,不久孝武帝驾崩,所有相关的官方文件都由王珣起草写作。
后来赞美作者的文字高明,就叫“椽笔”“大笔如椽”或“如椽之笔”。 甲骨文中的“木”字小篆中的“椽”字
抽象事物
释义
古人死后依其生前行迹而给予的带有褒贬意义的称号。 辨析
“谥”容易误读为yi,也容易与“溢”“隘”搞混。“溢”从水,指充满后流出来。“隘”从阜,与地势有关,本义狭小,用作“隘口”“隘谷”等,也引申为心胸狭隘。 起源与演变
“谥”,从言,益声。用言论给予褒贬,故从言。《逸周书·谥法解》:“惟周公旦、太公望,开嗣王业,建功于牧之野。终,将葬,乃制谥。”意思是说周公旦、太公望(姜子牙),辅助周武王开拓帝业,在牧野之战建立功业。等他们死去,要埋葬的时候,给他们封以谥号。
“谥号”在殷商时期开始流行,到西周周公、召公时开始定了下来。帝王的谥号一般由礼官议上;臣下的谥号由朝廷赐予;文人学士或隐士的谥号,则是其亲友、门生或故吏所加。 例句
皇帝都有谥号,但是不是所有皇帝都有庙号。 字里字外
中国古代的帝王除有姓名之外,往往还有庙号、谥号、尊号和年号。
庙号,是中国古代帝王死后在太庙里立宣奉祀时追尊的名号。庙号常用“祖”或“宗”。开国皇帝一般被称为“太祖”或“高祖”,如汉朝开国皇帝刘邦庙号高祖,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庙号太祖。继任的皇帝一般称为“宗”,如李世民庙号太宗、李治庙号高宗。
谥号是古代统治者或有地位的人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一种称号来褒贬他们的善恶,称为谥或谥号。周厉王就因为其“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暴政,谥号为“厉”。清朝历史上有名的贤后孝庄皇后,其谥号“孝庄”体现了人们对于她政治功绩的肯定。
尊号,是尊崇帝、后的称号。一般是由大臣在皇帝、皇后生前尊奉,或者由继位的皇帝在帝、后死后奉上。尊号多为溢美之词,字数不一,常遇事而累加。比如朱元璋的尊号长达二十多字:太祖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
年号,是指用于纪年的名号。一般由皇帝发起,但也有以国家名来纪念的。有时遇到重大事件或者祥瑞事件,还会改立年号。“天宝”“康熙”“贞观”等均是年号。
抽象事物
释义
《六韬》《三略》都是古代的兵书,后来称用兵的计谋为韬略。 辨析
韬不可写成或读作蹈(dǎo)。韬最早与兵器有关,而不是人的肢体动作。以“舀”作为声旁的汉字,有的读作dao,如舞蹈的“蹈”,稻子的“稻”,有的读作tao,如韬略的“韬”,滔滔不绝的“滔”,因此要注意区分。 起源与演变
“韬”和“略”其实是古代讲计谋讲战略的书的简称,现在变成了一个专门的名词。《三略》相传就是《黄石公三略》,即汉初黄石公所著而传授给张良的兵书。《六韬》也是周代的一部兵书。后来“韬略”就泛指兵书,引申为计谋。由“韬略”扩展出另外一个成语“文韬武略”,“文韬”与“武略”均为主谓短语,二者组成并列短语。实际上这是一个互文的用法,即指一个人在文和武两方面都很有谋略,智勇双全,是文武全才。 例句
“小文夫妇不是很现成吗?”招弟很有韬略似的说,“小文的胡琴是人所共知,小文太太又是名票,我去学又方便!妈,你听着!”
老舍《四世同堂》 字里字外
相传《六韬》是姜太公吕望所作,书中通过周文王、武王与吕望对话的形式,论述治国、治军和指导战争的理论、原则,是一部具有重要价值的兵书,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受到历代兵家名将的重视。司马迁《史记·齐太公世家》称:“后世之言兵及周之阴权,皆宗太公为本谋。”北宋神宗元丰年间,《六韬》被列为“武经七书”之一,为武学必读书。
《三略》也是中国古代兵书,“武经七书”之一。相传这本书原为太公姜尚所著,经秦末汉初时人黄石公推演,传授给张良,但据后人考证,此书不像秦汉之际的作品,当系后人依托之作,作者已不可考。本书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政治战略学专著。《三略》共三卷,上略论述了以“柔弱胜刚强”为指导,收揽人心为中心,“任贤擒敌”为宗旨的治国统军的战略思想和方法;中略阐述君主驭将统众的谋略;下略主张在政治上以道德仁义礼为本,招贤纳士,以圣贤治国治军。
抽象事物
释义
一个国家通知另一个国家并要求对方答复的文书。 辨析
“牒”从片,葉(yè)声,本义是用来书写的简札。“片”的甲骨文字形很像劈开的木片,本义就是劈开树木。古人剖下木片和竹片当作书写材料,由此可以联想到“牒”是“片”部。和“牒”字形相近的常用字有谍、喋、蝶、碟,书写时不可混淆。“谍”从言,本义为间谍;“喋”从口,形容话多,如“喋喋不休”;“蝶”从虫,指蝴蝶;“碟”从石,是盛食物的小盘子。 起源与演变
《说文解字》中有“小简曰牒,大简曰册。薄者曰牒,厚者曰牍”,虽然都是用木片或竹片编缀成的“简”,但“牒”是一种小而短的简,而“册”是由许多竹木片编串成的。在厚度方面,“牒”比较薄,而“牍”比较厚。古代的公文和文书也叫作牒文,下达的命令叫作牒旨。古代帝王封禅、郊祀的玉简文书叫作玉牒,记述氏族或宗族世系的书籍叫作谱牒。 例句
他刚才的话很像最后通牒,又像宣战之前的口头通知,也有点叫阵的意味。 字里字外
中国早期的形成初步系统的真正文字是刻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后来就铸造在钟鼎上。但这些刻画方式都十分困难,携带起来也不方便。大约到了春秋时期,人们找到了新的书写介质,开始将文字书写在竹片和木片上,并由此产生了一些相关的字。
“简”是古代用来书写的竹片。古人把竹子分割成薄厚、宽窄适当的竹片,称为“简”。将新简在火上烤干,称为“杀青”或“汗青”。编串在一起的简,叫作“册”或“策”。
古代削木为“牍”,“牍”是古代用来书写的木片。《说文解字》中有“既书曰牍,未书曰椠”,其中没有书写过的素牍叫作“椠”。有一些和牍相关的成语,如连篇累牍,累牍就是重叠的写字的木片,形容篇幅过多,文辞冗长。“辍毫栖牍”是停笔藏牍、停止写作的意思。“案牍”是指官府文书,唐代刘禹锡的《陋室铭》中“无案牍之劳形”,意思是没有公文劳累身心。
“等”是竹字头,它的本义也和竹简有关。《说文解字》说解为“齐简也”,意思是整齐的竹简,后来逐渐演变为等同的意思。和竹简相关的汉字还有“笺”“籍”“策”等。
抽象事物
释义
指平白无故受到的损害。 辨析
《说文解字》对“妄”的解释是“乱也”,意思是胡乱。诸葛亮《出师表》中有“妄自菲薄”的言辞,其中的“妄”就是胡乱的意思。注意,“无妄”的“妄”是“妄想”的“妄”。 起源与演变
“无妄”是《易》的卦名,六十四卦之一,指的是意想不到的,意料之外的。《周易·无妄》中写道:“无妄之灾,或系之牛,行人之得,邑人之灾。”意思是说一头牛拴在路旁,被过路的人顺手牵走了,住在周围的人就会因此被怀疑,遭受不白之冤,这对于住在周围的人来说就是无妄之灾。
后世多用“无妄之灾”来指不能预测的、无缘无故遭遇的灾祸,也作“无妄之祸”。唐代李商隐在《为贺拔员外上李相公启》中写道:“三医毕访,百药皆投,竟非无妄之灾,莫见有瘳之候。” 例句
靖华是未名社中之一员;未名社一向设在北京,也是一个实地劳作,不尚叫嚣的小团体。但还是遭些无妄之灾,而且遭得颇可笑。
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曹靖华评〈苏联作家七人集〉序》 字里字外
《菜根谭》是明朝洪应明编著的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体著作,其中有一则这样写道:“宁有求全之毁,不可有过情之誉;宁有无妄之灾,不可有非分之福。”这是说做人宁可别人对自己求全责备,也不能因为别人对你过分夸赞而沾沾自喜;宁可遭受无缘无故的灾祸,也不能贪图不该自己享受的好处。
因为这个世界上绝对不会有天上掉下来的馅饼,那些意外得来的福气,即使不是故意抛出来诱惑你的钓饵,也极有可能暗藏陷阱。虽然人总是喜欢夸赞而不是责备,总是渴望好运而不是灾难,但无缘无故得来的好处,未必是真的好运,还是应该仔细思考再决定是接受还是拒绝。 金文中的“妄”字小篆中的“妄”字
抽象事物
释义
指好事情的兆头或征象。 辨析
“祥”的左边是示字旁“礻”,而不是衣字旁“衤”。 起源与演变
《说文解字》把“祥”说解为“福也。从示,羊声”。“祥”本义是福,意思依从“示”,声音依从“羊”。“示”的小篆字形像上天通过日月星降下征兆,表示神的指示,因此,汉字中带“礻”的字很多都和神灵有关,如“礼”“祀”“祈”“祉”“禅”“祇”等。
《说文解字》对“瑞”也有解释:“以玉为信也。”瑞在古代是指作为信物的吉祥美玉,引申用来形容能够带来好运的、吉祥的东西,如“瑞雪兆丰年”。 例句
祥瑞不在凤凰、麒麟,太平须得边将、忠臣。
《旧唐书·卢群传》 字里字外
古代祥瑞种类繁多,大体分为五个等级。最高等级的瑞兆称为“嘉瑞”,即“麟凤五灵,王者之嘉瑞也”。“五灵”分别为“麒麟、凤凰、龟、龙、白虎”。嘉瑞以下分别为大瑞、上瑞、中瑞、下瑞。《新唐书·百官志》载:“礼部郎中员外郎掌图书、祥瑞,凡景星、庆云为大瑞,其名物六十四;白狼、赤兔为上瑞,其名物二十有八;苍鸟、赤雁为中瑞,其名物三十二;嘉禾、芝草、木连理为下瑞,其名物十四。”对不同等级的祥瑞之物进行了清晰地分类与解释。后来祥瑞的品种又不断增加,凡铜鼎、铜钟、玉罄、玉璧等礼器也都列为瑞物。
在儒家学说中,祥瑞也被认为是表达天意的、对人有益的自然现象,如出现彩云或奇珍异兽,风调雨顺,禾生双穗,地出甘泉等等。而这些现象的出现,被认为是上天对皇帝的行为和所发布的政策表示赞成或表彰。
古代人也常故意制造祥瑞之兆,来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据说,武则天君临天下时,洛水中打捞出一块神碑,上面似有“圣母临人,永昌帝业”。这一造假的祥瑞之兆,是为了说明武则天乃天命所归。而大泽乡起义中,鱼肚中出现的“陈胜王”字条,也是为了给陈胜起义披上上天庇佑的外衣。 小篆中的“祥”字小篆中的“瑞”字
抽象事物
释义
公元前3000多年美索不达米亚南部苏美尔人创造的文字,笔画像楔子。 辨析
“楔”本义是填充器物的空隙使其牢固的木橛、木片等,因此是木字旁。
楔形文字的名字来源是由于这种文字像木楔子的形状。“形”,意为形状,因此不要误写为“型”,“型”的字义为模型、类型。 起源与演变
“楔”的本意为上粗下锐的小木橛。引申为“把楔形物插入或捶打到物体里面”。经过进一步引申,“楔”也可以用来比喻一些类似把楔形物插入物体的动作,引申为“处于中间”“安插”。 例句
古代巴比伦的庙宇图书馆遗址,曾挖掘出大量的泥板,上面用楔形文字刻着乘法表、加法表、平方表、平方根表等。 字里字外
楔形文字发源于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这种文字是公元前3000多年由苏美尔人发明的,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楔形文字最初是象形文字系统,在其3000年左右的历史中,字形结构逐渐简化和抽象化,文字数目也大大减少。
已发现的楔形文字多书写在泥板上,少数写于石头、金属或蜡板上。书写的时候使用削尖的芦苇秆或木棒在软泥板上刻写,软泥板经过晒或烤后变得坚硬,不易变形。这种书写方式使得楔形文字的笔画多笔直如同楔形,即线条呈三角形。
最初,这种文字是图画文字,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要表达的事物越来越复杂、抽象,原始的图形不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于是苏美尔人对文字进行了改造,一是简化图形,一般是用部分代替整体;二是增加符号的意义,如“足”的符号还可以表示“站立”“行走”的意思。
大约在公元前2500年左右,苏美尔文字发展为表词音节文字,同声的词往往合用一个字符,一个符号可以表示一个声音,并用发音符号代替表意符号。经过一系列演变,苏美尔的文字体系逐渐完备,苏美尔人逐渐用楔形符号代替象形符号,最终创立了楔形文字。
苏美尔人发明楔形文字,是对世界文化的杰出贡献。以楔形文字书写的《汉谟拉比法典》《吉尔伽美什史诗》等都是人类文明史上的瑰宝。
抽象事物
释义
形容气势宏大的国家。 辨析
“泱”不要错写为“央”。“泱”的本义是水面广阔,所以有三点水。“泱泱大国”指幅员辽阔、气魄宏大的国家,不是中央的国家,因此用“泱”。 起源与演变
“泱泱”最早形容水大的样子。《诗经·小雅·瞻彼洛矣》:“瞻彼洛矣,维水泱泱。”是说瞻望那奔流不息的洛水,水波浩浩茫茫。后来“泱泱”引申为宏大。《左传·襄公二十九年》:“为之歌《齐》。曰:‘美哉!泱泱乎!大风也哉!’”说的是季札访问鲁国,乐工为他歌唱《齐风》,季札说:“如此宏大,真是大国的乐歌啊!” 例句
无法理解如此泱泱大国如此庞大的军队怎么就打不过一个弹丸之地的倭寇?
陈忠实《白鹿原》
抽象事物
释义
怪异不祥的事物。也指妖魔鬼怪。 辨析
甲骨文字形中“薛”“孽”似为一字。“孽”字从薛从子,《说文解字》释“孽”为“庶子也”,本义指的是庶出的孩子,即宗法制度下家庭的旁支。
古人认为,人类社会的庶出和自然界的“蘖”(niè,即树木砍去后从残存茎根上长出的新芽)这种情况很相像,因此用“子”替换了“蘖”下的“木”,得到“孽”这个字。 起源与演变
“妖”是一个形声字,从女,夭声。这个词本义与女性相关,指美丽或美丽的女子,如“妖冶”“妖姬”等。后又发展成怪诞、怪异的意思,如“妖邪”,表示淫邪、不正的“妖媚”,有不祥、不吉利之义的“妖氛”“妖星”等义。现在也用这个词指人的装束、作风不正派,如“妖里妖气”。 例句
孙悟空击退各方妖孽、冲破层层险阻,护佑唐僧一路向西取经。 字里字外
“妖”这个字从诞生之时起就与女性脱不了干系。最初指女性的美丽艳丽,还是一个带有赞赏意味的词。后指怪异反常的事物或现象,古人以为这些都是不吉利的,是国家有难的前兆,并且常常认为这些都是女性造成的,“红颜祸水”就是这种思想的体现。在一些、笔记小说如《西游记》《聊斋志异》中,妖魔鬼怪也大多是女性。即使到了现在,用这个词来形容一些装束奇特、作风不正派的人,也多指女性。这其实是一种古老用语文化的历史残留。
与此相似,用作贬义的还有“妒”。“妒”,从女,户声。本义指的是妇女忌妒丈夫,也指忌妒别的女子的姿色。后来泛指忌妒别人。与此相似的还有“嫌”“奸”“嫉”等。 甲骨文中的“子”字金文中的“子”字小篆中的“子”字小篆中的“孽”字
抽象事物
释义
指说明《易》六十四卦各爻象的文辞。 辨析
“爻”的读音是yáo,而不是bo。古人相信占卜,《易》在古代文化中有重要的地位,但今天的人们大多对此不太熟悉。 起源与演变
爻在甲骨文中的字形类似两个“x”,一般认为表示两根绳索或算筹相交、组合。有一种说法是,远古先民用结绳记事,在观察记录日影变化时,用了八根绳索,每根分三段,段中打两个结。由于用了八根绳索,所以八卦又叫“八索”,绳索的三段就成了卦的三爻。
《说文解字》把“爻”说解为“交也。象《易》六爻头交也。凡爻之属皆从爻”。大意是说,“爻”的意思是交错。像《易》卦中六爻相交。所有与爻相关的字,都采用“爻”作为偏旁。 例句
周必大见爻辞灵应,恐六月深有可忧之事,心中不住忐忐忑忑,担着一把干系,日日谨慎。
周楫《西湖二集》 字里字外
爻是构成《易》卦的基本符号。“—”是阳爻,“— —”是阴爻;每三爻合成一卦,这样就构成了八卦,分别是乾(代表天)、坤(代表地)、坎(代表水)、离(代表火)、震(代表雷)、艮(代表山)、巽(代表风)、兑(代表泽)。两卦(六爻)相加就有六十四卦。
《易》包括“经”与“传”两部分内容,其中“经”的部分对这六十四卦做了解释,每卦先列出卦形,然后是卦名,之后是卦辞。例如《易》第一卦,卦形是≡≡,卦名是“乾”,卦辞是“元亨,利贞”。接下来每卦先列爻题,然后是爻辞。爻题都是两个字组成,一个字表示爻的次序,自下而上,第一爻用“初”,第二爻用“二”,第三爻用“三”,第四爻用“四”,第五爻用“五”,第六爻用“上”。另一个字表示爻的性质,阳爻用“九”,阴爻用“六”。爻题下面就是爻辞,说明每一爻含义。如乾卦的第一爻:“初九:潜龙,勿用。”“初九”是爻题,“初”表示次序是第一爻,“九”表示爻的性质是阳爻。“潜龙,勿用”,就是爻辞。
爻辞是《易》用文辞表达八卦中包含的思想观点的部分,意义深刻复杂,不同的学者往往有不同的理解。
抽象事物
释义
古代贵族女性发布的命令,通常指皇太后或皇后、皇妃颁发的诏令。 辨析
“懿旨”很容易与音近的“谕旨”混淆。“懿旨”特指由皇家重要的女性成员发布的命令,而“谕旨”是由皇帝发布的旨意。 起源与演变
“懿”从壹,恣声。《尔雅》中有“懿,美也”,《说文解字》将“懿”解释为“专久而美也”,引申为“温柔圣善”义,因此这个词多用来形容女性的美德。比如“懿德”就有指妇女美德的意思。能够承受“懿”这个字的只有集“出身高贵”“辈分尊长”这两个特质于一身的女性。
“懿旨”,原本也可以指大户人家的长辈妇人所发出的指令,表达的是一种尊敬之情。金代董解元所撰《西厢记》中写道,普救寺法师受张生请托,就嫁女之事询问崔母:“未审懿旨若何?”意思是:“不知道您到底是怎么想的?”这里便将崔母的想法称为“懿旨”。
不过这种用法并不多见。由于封建等级观念森严,这个词使用范围日渐缩小,最后就变成了只有皇家女性,乃至于只有皇太后、皇后这样母仪天下的女性所专用了。 例句
1886年7月11日,慈禧太后颁布了一道懿旨,宣称不再垂帘听政,而让年满十五岁的光绪皇帝亲政。 字里字外
中国历代统治者对公文都有明确的规定。秦代上行文为奏,下行文为制、诏。汉代上行文区分为四品:章、奏、表、议;下行文分为四类:策书、制书、诏书、戒书。魏晋南北朝公文同前代大略相似。隋代公文大都是梁代定制。唐代下行公文有六:制、敕、册、令、教、符;上行公文也有六:表、状、笺、启、辞、牒;平行公文有三:关、移、刺。宋代公文上承唐代体制,种类更趋繁杂。元代公文略有变化,如诏令称圣旨,命令称令旨,指令称懿旨,并增加了一些新的文体,如行移、申状之文。
单就我们比较熟悉的“旨”而言,在元、明、清三个朝代,“圣旨”是皇帝发布的公文的统称,“懿旨”是皇太后或皇后发布的诏令或指令,“令旨”则指太子和诸王下发的文书。
抽象事物
释义
“朱雀”是南方七星宿的总称,“玄武”是北方七星宿的总称。“朱雀玄武”形容阵容整齐。 辨析
人们很容易以为朱雀就是凤凰。其实朱雀是道教所奉的南方之神,红色,像火。而凤凰则是百鸟之王,能浴火重生,被称作“不死之鸟”和“火凤凰”。 起源与演变
朱雀也被称为“朱鸟”。玄武是蛇龟合体后的形象。《礼记·曲礼上》:“行前朱雀而后玄武,左青龙而右白虎。”孔颖达对此句的解释为“朱鸟、玄武、青龙、白虎,四方宿名也”。朱雀、玄武、青龙、白虎,都是四方星宿的名字。它们出自古人对于星宿的想象。二十八星宿每七个被组成上述形象中的一个。
在古代,朱雀、玄武经常被用作军旗的标志。并进而引申出阵容整齐之义。 例句
前后列朱雀玄武,左右列白虎青龙。
《元曲选外编·无名氏〈锁魔镜〉》 字里字外
朱雀、玄武、青龙、白虎,它们的产生与古代中国人对于动物的崇拜以及对于星宿的想象有关。
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分别为青色、白色、红色、黑色。分别被中国古人配为东、西、南、北四方守护神,并代表着各自方位上的七颗星宿。被誉为“四方之神”,也被称为“四灵”。
青龙是四灵之首,代表春季,也被称为“苍龙”,长着蛇身、麒麟头、鲤鱼尾、鹿犄角。
白虎据传是世间五百年的老虎变化而成,代表秋季。最初古人将白虎视为凶神,有“丧门白虎”的说法。但后来,“白虎食鬼”的传说在民间流传,凶狠、威严的白虎渐渐演变为具有驱邪功能的祥瑞之兽。
朱雀代表夏季,除了被称作“朱鸟”外,也被称为“玄鸟”。相传殷商的后人称自己的祖先就是玄鸟所生。所以有“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的说法。
玄武代表冬季,是乌龟与蛇组合后的形象。古人普遍把蛇看作是生殖之神,把龟看作是生命之神,于是构想出了龟蛇合体的玄武形象。乌龟长寿,所以玄武也是长生不老的象征。
生物活动
生物活动
释义
按照图像寻找好马。比喻按照线索寻找,也比喻办事机械、死板。 辨析
人们常常把“骥”字写错。“骥”从马,冀声。《说文解字》把“骥”说解为“千里马也”。所以“骥”以“马”为部首。 起源与演变
“按图索骥”出自《汉书·梅福传》。
据《左传》记载,“冀之北上,马之所生”,“冀北”是出产千里马的地方。所以,“冀”除了表音外,也有表意的一些功能。“骥”的意思为好马、千里马。
曹操《龟虽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中的“老骥”,也就是老年的良马。意思是老的骏马虽然只能屈居枥下,任人驱使,但是内心的志向不改,依旧希望可以驰骋千里。
现在人们也常用“千里马”来比喻才华出众的贤能之士,而把识人才的人称为“伯乐”。 例句
我们做事要机灵一些,不能按图索骥,不考虑实际情况。 字里字外
秦国有个人叫孙阳,他一眼就能辨别出好马和坏马,人们把他叫作“伯乐”。为什么呢?因为相传伯乐是掌管天庭马匹的神仙。孙阳希望自己的相马术能后继有人,于是把自己相马的心得都写在了一本叫《相马经》的书里。
据说伯乐有个儿子,资质虽然不高,但他也有一番报负,希望自己也能像父亲那样厉害,继承父亲的技能。于是他发奋学习,把《相马经》背得滚瓜烂熟,并自信满满地以为自己也有了认马的本领。
《相马经》上说,额头隆起、眼睛明亮、蹄子像摞起来的酒曲块的就是好马。伯乐的儿子便按照书中所言,四处寻找千里马。有一天,他在路边看见了一只癞蛤蟆,发现它的一切都和书里对良马的描摹一样,便沾沾自喜,以为自己发现了一匹绝世良马。喜不自禁的他把癞蛤蟆抓回了家,对着父亲兴奋地说:“快看,我找到了一匹好马!”
伯乐哭笑不得,却又不好直接说出打击儿子的话,只好说:“你抓的马太爱跳了,不好骑啊!”
生物活动
释义
怕丢丑,不愿让别人知道自己的见解或技能。 辨析
“藏拙”和“笨拙”的“拙”是同一个字,都有笨、不灵巧的意思。在读这两个词的时候容易把“拙”读成zhuo。 起源与演变
《说文解字》中把“拙”说解为“不巧也。从手,出声”。意思是说,“拙”字的意思是不巧、笨,字义和手有关,而读音跟“出”类似。联系人们常说的“心灵手巧”,手不巧就是“拙”,因此“拙”是提手旁。“藏拙”,顾名思义,就是把自己笨的、不好的地方掩藏起来,不让人知道。 例句
晁某是个不读书史的人,甚是粗卤。今日事在藏拙,甘心与头领帐下做一小卒,不弃幸甚。
施耐庵《水浒传》 字里字外
俗语说:“献丑不如藏拙。”唐代柳宗元《黔之驴》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黔地本来没有驴,有一个多事的人用船运来了一头驴。运到后却发现它没有什么用处,就把它放在山下。山里的老虎从未见过驴,它见驴体形庞大,长相怪异,就把它当作神奇的怪物,丝毫不敢侵犯,只敢远远地躲在树林中偷偷观看。过了一会儿,老虎见没有异样,便渐渐靠近它,小心翼翼的。但因为不知道它究竟是个什么东西,所以也不敢轻举妄动。
有一天,驴叫了一声,老虎非常害怕,便逃到远处,认为它要攻击自己,害怕极了。可是反反复复次数多了,老虎觉得驴也没什么特别的,渐渐习惯了驴的叫声,开始在驴的附近来来回回地走动,并试着冲撞驴子。驴不禁大怒,尥起蹶子朝老虎踢过去。老虎反而很高兴,心想:原来它的本领不过如此。于是猛扑上去,把驴咬死了。
柳宗元想借这个故事讽刺那些无能却又爱张扬的人。如果驴懂得藏拙,不在老虎面前显露自己那点会叫的本事,就未必会被吃掉。可见,“藏拙”实际上是一种智慧,懂得“藏拙”,可以自我保护。
生物活动
释义
形容内心悲苦难以排遣。也用来形容诗文、音乐等婉转凄切。 辨析
《说文解字》把“缠”说解为“绕也”。注意“悱”读fěi,注意不要读成fēi。 起源与演变
“悱”是想说又说不出来,《论语·述而》中有“不悱不发”,意思是不到学生想说而说不出来时,不去启发他。《说文解字》把“恻”说解为“痛也”。战国时期楚国的屈原在《九歌·湘君》中写道:“横流涕兮潺湲,隐思君兮悱恻。”其中“悱恻”的意思是内心悲苦的样子。清王夫之《姜斋诗话》“长言永叹,以写缠绵悱恻之情,诗本教也”中的“缠绵悱恻”用来指诗文情调凄恻婉转。 例句
他不是一个诗人,不能写一首缠绵悱恻的“赠别”。
茅盾《蚀·动摇》
生物活动
释义
科举时代比喻应考得中,榜上有名。 起源与演变
《晋书·郄诜(qiè shēn)传》中有一段记载:“武帝于东堂会选,问诜曰:‘卿自以为何如?’诜对曰:‘臣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晋代郄诜被推举为贤良,对策获天下第一。晋武帝问他,如何评价自己。他自谦不过是桂树林中的一枝,昆山群玉中的一片而已。于是后来人们便以“折桂”来指代登科,即考中科举。
又因有吴刚在月宫砍桂树的传说,月宫中有蟾,亦称蟾宫,唐代以来人们就把这两件事合在一起,以“蟾宫折桂”比喻科举登第。 例句
想来咱们这样人家,原不比那起寒酸,定要“雪窗萤火”,一旦蟾宫折桂,方得扬眉吐气。
曹雪芹《红楼梦》
生物活动
释义
即抽搭,一吸一顿地哭泣。 辨析
“抽噎”与“抽咽”都是抽搭的意思,但“抽噎”可以扩展为“抽抽噎噎”,而“抽咽”则不能拓展为“抽抽咽咽”。“噎”读阴平,而“咽”读去声。 起源与演变
“噎”字《说文解字》说解为“饭窒也”,意思是食物堵住喉咙。后引申为哽咽的意思。《红楼梦》第三十四回:“(黛玉)半天方抽抽噎噎的道:‘你可都改了罢!’”“抽抽噎噎”是泣声低沉如咽,即哭泣声好像由于遇到阻塞而显得十分低沉。 例句
有一次我到七叔的房里去找母亲,就听见七叔抽抽噎噎地对母亲说:“大嫂,您别管这种事,反正我的誓言是不能背叛的。”
林希《小的儿》
生物活动
释义
很多忧愁缠绕在心中。形容非常忧愁,非常苦闷。 辨析
“愁”是形声字,从心,从秋。《说文解字》中对“愁”的解释是“忧也”,即“愁”是指内心忧虑和发愁。“愁”不要误写为“仇”。
“仇”也是形声字,从人,九声,是仇恨、仇敌的意思,和人有关,比如“同仇敌忾”“疾恶如仇”“苦大仇深”等。 起源与演变
“愁肠”指愁苦的心情,“百结”指结了许多疙瘩。“愁肠百结”即指在愁闷的心上结了很多疙瘩,比喻愁苦很深。
古人有很多“愁”,乡愁是思念家乡而引发的忧愁,春愁是春日的愁绪,闲愁是无端的忧愁,清愁带有凄凉之感。形容愁苦萦绕心间、难以排解的词语也有很多,比如“愁肠九回”“愁眉不展”“愁肠寸断”“愁云惨雾”等。 例句
暮春时节,客居他乡的诗人看到满地的落花,不禁愁肠百结,忧痛交织。 字里字外
中国古代文人多借诗词来表达心中的“愁肠百结”。
李煜是南唐最后一任国君,开宝八年,宋军攻破南唐都城金陵,李煜被俘。李煜具有艺术才华,尤其是在词方面,具有很高的造诣。《虞美人》便是其中的代表作。“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当时的李煜,想到自己沦为阶下囚的悲惨遭遇,想到亡国的悲痛,他的心中自然是愁绪万千。
同样体验着国破家亡悲怆的是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李清照出身于书香门第,早年生活富足悠闲,和丈夫赵明诚恩爱有加。后来金兵入侵中原,李清照遭遇了丈夫病逝、流离失所的痛楚。李清照后期的生活很凄凉,写作风格也由前期的悠闲自在转而为后期的哀叹和感伤。“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作为李清照后期作品的代表作之一,《声声慢》写尽了这位女词人颠沛流离的苦楚和国破家亡的哀怨。
伤国,伤己,伤时,古代词人在面对这些难以排遣的愁时,写出了或慷慨激昂、或沉郁凄婉的词句,同时为后人留下了文学艺术的瑰宝。后人细细读来,也能带着一份唏嘘与感慨,走进古人那细腻而深沉的内心世界。
生物活动
释义
用尽精力,费尽心思。 辨析
“殚”不可写作或读作“禅”(chán)。 起源与演变
“殚”,《说文解字》说解为“极尽也”,本义就是完、尽。“竭”,《说文解字》说解为“负举也”,本义是背负,这个字义在现代汉语中已不再使用。“竭”也有干涸、枯竭之义,如《淮南子·本经》:“竭泽而渔。”因此“竭”又引申出穷尽的意思,如《左传·庄公十年》:“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殚精竭虑”中的“竭”也是穷尽、用尽之意。 例句
周经理为开好这次会议而殚精竭虑。他夜以继日地工作,屋内的灯光常常从天黑亮到天明。
生物活动
释义
动不动就会受到责备或者处分。含有处境困难,常常遭到他人无理指责的意思。 辨析
“动辄得咎”与“浅尝辄止”中的“辄”都是“就”的意思,是个副词,不能错写为“则”。“咎”字《说文解字》说解为“灾也”,本义是灾祸。现在“咎”主要有两个基本含义,在词性上容易弄混:一是用作名词,是罪过、灾祸之意,比如“动辄得咎”“咎由自取”;二是用作动词,是追究罪责之义,比如“既往不咎”。 起源与演变
“辄”在古文里用作副词时,有“就”的意思。比如宋欧阳修《醉翁亭记》“饮少辄醉”一句,便是少喝一点就醉了之义。“动辄得咎”出自韩愈《进学解》:“跋前踬后,动辄得咎。”跋,踩;踬,被绊倒。原指狼向前就踩着自己的下巴,向后就被尾巴绊倒,形容进退两难,动不动就受到责备。 例句
倒不是做父母的偏袒自己的儿子,在那无边无沿的专政拳头下边,动辄得咎,做个人也实在太难了。
李国文《冬天里的春天》 字里字外
韩愈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人们往往钦佩他在文学上的卓绝才华,赞叹他和柳宗元倡导的“古文运动”让唐代散文闪烁出新的辉煌。但人们很少知道,其实韩愈有心怀天下苍生的担当,有为国家做出一番事业的政治理想。
他曾在天旱之年上书,请求减免徭役、赋税;又因为看不惯宦官压榨百姓而上书皇上……但是他的为民请命,换来的却是皇帝接二连三的漠视和责备,他的胸怀壮志换来的却是被贬为县令的愤懑。
直到唐宪宗继位,韩愈才得以被重新调回京城。
官场沉浮,郁郁不得志的韩愈写下《进学解》一文,抒发心中郁结的不平之气。在文中,韩愈以国子博士自喻。描写国子博士来到太学讲课,勉励学员们要努力奋进,不要荒废学业。因为朝廷公正严明,只要有真才实学,就一定会被赏识提拔。这时,学生中爆发一阵哄笑。有一位学生站出来说:“先生,别骗我们了。您才高八斗,为人耿直,敢于直言。但是看看您现在却落到进退两难,动辄得咎,接连被贬官的地步。”
韩愈借学生之口,感叹自己空有才华、抱负,却不被赏识。
生物活动
释义
听到与自己无关的事情都觉得害怕,形容内心非常恐慌。 辨析
“唳”本义是鸣叫声,所以是口字旁。注意不要误写为“涙”(lèi),“涙”是“泪”的异体字形,是眼泪的意思,所以部首是三点水。 起源与演变
“唳”从口,戾(li)声。《说文解字》将其说解为“鹤鸣也”,也就是鹤高亢地鸣叫,后来也泛指鸟鸣。汉代王充《论衡·变动》中“夜及半而鹤唳,晨将旦而鸡鸣”一句,说的是夜半时分,仙鹤鸣叫;快天亮的时候,公鸡便会打鸣。
“风声鹤唳”的本义是风吹的响动以及仙鹤的叫声。出自《晋书·谢玄传》:“闻风声鹤唳,皆以为王师已至。”讲的是惊慌失措,听到什么声音都以为是敌军已到的样子。 例句
贾珍方好,贾蓉等相继而病。如此接连数月,闹的两府惧怕。从此风声鹤唳,草木皆妖。
曹雪芹《红楼梦》 字里字外
“风声鹤唳”这一成语与淝水之战有关。战争的双方是前秦和东晋。
后秦主苻(fu)坚统一了整个北方后,陈兵于淝水北岸,预备南侵灭晋。虽然大臣们都反对伐晋,但苻坚认为天下局势已定,自己领兵近百万,定能一战而胜。
在苻坚大军压境的情况下,东晋名将谢玄率领八千精兵涉水进击秦兵,将号称百万的后秦大军打得丢盔卸甲、溃散奔逃,互相踩踏,慌张投水,死者数不胜数,尸体堆积如山,把淝水水流都阻断了。
在写到秦军逃亡的样子时,书中写道:“余众弃甲宵遁,闻风声鹤唳,皆以为王师已至,草行露宿,重以饥冻,死者十七八。”意思是残余的秦兵丢盔弃甲,趁夜逃跑。在狂奔撤回的路上,听见风声和鹤鸣之声,都吓得要命,以为是晋军追来了。
后来这个成语使用范围远远扩展,从描写战场上的情形,延伸到一般的生活中。宋代已有人用这个成语来形容恐慌不安之状了。
生物活动
释义
圭臬,比喻事物的准则。比喻把某些言论或事作为准则。 辨析
“圭”本义指古代帝王或诸侯在举行典礼时拿的一种玉器,上圆(或剑头形)下方,而这里的“圭”指的是一种测日影的仪器,被引申为标准、准则。“圭”不要误写为“规”。 起源与演变
“臬”的本义是瞄准用的箭靶,这是一个会意字。“自”是“鼻”的古字,这里用“鼻”代指人脸,意为人脸形状的箭靶子;古代的箭靶大多是用木头制成的,因此“臬”下的“木”字不仅点明材料,而且从形象上看也十分酷似支撑箭靶的木柄。 例句
两个多世纪后,他关于民族和国家的观点被奉为圭臬。
生物活动
释义
晋朝潘岳辞官回家,并写了名篇《闲居赋》,后来把没有职业在家闲着称作“赋闲”。 辨析
“赋闲”的“赋”字《说文解字》说解为“敛也”,也就是征收、收税的意思,与财物有关,所以是贝字旁。 起源与演变
《说文解字》把“闲”说解为“阑也”,也就是栅栏。贾谊在《治安策》中写道:“今民卖僮者,为之绣衣丝履偏诸缘,内之闲中。”大意是说如今那些卖奴仆的人,给奴仆穿上绣着花边的衣服和丝边的鞋子,然后关进交易奴仆的栅栏中。现在“闲”用作“闲暇、悠闲”义,是对“间”字意义的借用。“间”的甲骨文取象月光从门缝中照进来,本义就是门缝、缝隙,引申为“闲暇、悠闲”义,且读音发生变化,于是借用“闲”字记录该引申义。清李伯元在《官场现形记》中写道:“吾兄在省候补,是个赋闲的人。” 例句
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惨淡,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赋闲。
朱自清《背影》 字里字外
潘岳,字安仁,故又省称“潘安”。他少年时便以才名闻世,是西晋著名的文学家,其诗歌名列钟嵘《二十四诗品》上品。
作为西晋文学的代表作家,潘安的作品对后世影响很大,特别是《悼亡诗》更是中国文学史悼亡题材的开先河之作,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名篇。除此之外,《闲居赋》《秋兴赋》等辞赋也很有名。后世常用“貌若潘安”来形容一个人文采风流并且容貌出众。
他长得英俊挺拔,据说每当他驾车走在街上,就连老妇人都为之着迷,会把水果抛向潘安的车里,很快他的车上就装满了水果,这就是“掷果盈车”这个典故的由来。潘安被誉为古代十大美男子之一,在古诗文中常用作美男子的代称。
因潘安是美男子,又对结发妻子杨氏一往情深,忠贞不渝,即便后来妻子去世也未再娶,因此就有了“潘杨之好”的典故,他也从此成为古代女性心目中最完美的情人和夫君。因为他的小名是檀郎、檀奴,所以后世常用“檀郎”或者“檀奴”作为女子对心上人或夫君的代称。
生物活动
释义
微笑的样子。 辨析
“莞”切勿想当然写作“婉”,以为是温婉地一笑。“莞”本义为一种水草,读作guān,后引申为微笑,读作wǎn。 起源与演变
《说文解字》中解释“莞”为“艸(cǎo)也。可以作席”。“艸”即草,“莞”的本义是一种种植于水田之中俗名水葱的植物,读作guān,后来也指用它编织的席子,常见词语有“莞蒲”“莞席”“莞蕈”。另有读音guǎn,指东莞,是地名,位于中国广东省。读作wǎn时,即微笑之义。最初是用来说孔子的。听见音乐声后,“夫子莞尔而笑曰:‘杀鸡焉用牛刀!’”
在古代,“莞尔”用以形容人的微微一笑,并无特别强调男女。如今则多用来形容小姑娘的微微一笑,带上了较为强烈的性别色彩。 例句
女孩儿跑了过来,莞尔一笑,很腼腆地叫我阿姨。
小姑娘回过头,诡秘地眨着眼睛,莞尔一笑。 字里字外
中国古代用以形容“笑”的词语有很多,因“笑”的情态不同而异彩纷呈,其中:嫣然是娇媚的笑,粲然是灿烂的笑,冁(chǎn)然是高兴的笑,巧笑倩兮是笑得迷人,解颐是喜笑颜开,轩渠是欢悦的笑。此外还有拊掌、捧腹、哄堂、喷饭、绝倒等以动作来表示的。
与笑有关的四字词语也有很多,比如“有说有笑”“嬉笑怒骂”“付诸一笑”“一笑了之”“一颦一笑”“强颜欢笑”“似笑非笑”“笑逐颜开”“相视而笑”“嬉皮笑脸”“哄堂大笑”“谈笑自如”“破涕为笑”“笑里藏刀”“谈笑风生”“贻笑大方”“不苟言笑”等。
而在诗文中,笑也有很多种。有倾倒众生之笑,如“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有狂放之笑,如“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有悲壮之笑,如“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小篆中的“莞”字隶书中的“莞”字
生物活动
释义
(敬辞)比喻要像大海那样包容、原谅犯错的一方,现为人们赔礼道歉时的常用语。 辨析
写“海涵”时,不要漏掉“涵”字的“氵”,因“涵”指如大海般包容万物,因此部首是三点水。 起源与演变
“涵”,《说文解字》说解为“水泽多也”。本义就是水泽众多。引申为沉没、浸在水中,进一步引申为包容、覆盖之义,如“包涵”“涵盖”等。“涵”“海”连用,指如大海般包容万物,形容对方有宽容的胸怀。宋苏轼《湖州谢上表》中“此盖伏遇皇帝陛下,天覆群生,海涵万族”,说的便是皇帝陛下像天覆盖万物,般广布恩泽;有大海一般宽广的胸怀,包容万物。“海涵”现在多为给人赔礼道歉时的敬辞。 例句
第一次做这种事情,不完美之处还望海涵。
生物活动
释义
形容汗水一直往下流的样子。“涔涔”一词既可以用来形容雨水、汗水、泪水等流个不断,也可用来形容天色阴暗等。 辨析
《说文解字》将“涔”说解为“渍也”,本义是涝,久雨而渍,因此部首是三点水。注意,“涔”很容易误读为céng或qin等,或者误写为“岑”。“岑”,《说文解字》说解为“山小而高也”,本义是又小又高的山,因此是山字头。 起源与演变
“涔涔”一词,本义是雨水不断的样子。西晋文学家潘尼《苦雨赋》中说:“瞻中塘之浩汗,听长溜之涔涔。”“长溜”指的是屋檐下不断滴落的雨水。后来,只要是液体不停地冒出、渗出、滴落,无论是泪水、汗水、血水,都可以用“涔涔”来形容。 例句
上场三十分钟后,这位球员已经汗水涔涔,浑身湿透。
生物活动
释义
指王侯的死亡。 辨析
“薨”字形复杂,要写对并不容易。要记住这个字与死亡有关,所以下面是一个死字。“殁”也与死亡有关,是歹字旁。“歹”的本义是剔除肉的残骨。 起源与演变
“薨”从死,《尔雅》将其解释为“死也”。在封建等级社会,不同阶层的人,其死亡有不同的称谓。最高规格是皇帝的死,称为“崩”。诸侯和有爵位的大臣的死,还有皇后、太后、太子等人的死,俱称为“薨”。清代学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说“公侯曰薨”。“薨”在后来的使用过程中也可以指帝王死,如“驾崩”也可以说“驾薨”。大夫的死称为“卒”,士人的死称为“不禄”,普通老百姓的死才叫作“死”。 例句
1650年12月31日,摄政王多尔衮薨殁于喀喇城,次年1月8日,他的灵柩以天子之礼被迎入北京城。 字里字外
《颜氏家训》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部重要典籍,这不仅表现在该书“质而明,详而要,平而不诡”的文章风格上,以及“兼论字画音训,并考正典故,品第文艺”的内容方面,还表现在该书“述立身治家之法,辨正时俗之谬”的现世精神上。
正因为本着“务先王之道,绍家世之业”的宗旨撰写而成,《颜氏家训》对每种称呼的使用都非常谨慎,基本吻合封建社会中儒士们的价值观念。例如《颜氏家训·风操》中说:“梁孝元年少之时,每八月六日载诞之辰,常设斋讲;自阮修容薨殁之后,此事亦绝。”意思是说,梁朝元帝年轻的时候,每年农历八月初六他的生日那天,都会举办宣讲佛法的集会,自他的母亲阮氏去世后这件事就停止了。梁元帝之母阮氏在宫中身为修容(修容是后宫女官名,属于嫔妃的一种),而且她后来还被追谥为太后,所以她的死有资格称薨殁。 小篆中的“薨”字小篆中的“卒”字小篆中的“死”字
生物活动
释义
大声叫天,用头撞地,形容极度悲痛,悲痛欲绝的样子。 辨析
《战国策·魏策》写道,“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以头抢地”的意思是用头撞地。“抢”的意思是触碰、撞击,“呼天抢地”的“抢”也是这个意思,注意“抢”作这个意思讲时读qiāng,而不要读成qiǎng。 起源与演变
“呼天”是指大声叫天。《尚书·泰誓》中有“无辜吁天”之句,其中“吁”就是呼的意思。《后汉书·张奂传》中写道:“凡人之情,冤则呼天,穷则叩心。”《儒林外史》第四十回中写道:“萧云仙呼天抢地,尽哀尽礼。”“呼天”指的是大声叫天,“呼天抢地”指大声叫天、用头撞地,形容悲痛欲绝的样子,也作“抢地呼天”,或者“呼天叩地”。《警世通言·宿香亭张浩遇莺莺》中有“今张浩忽背前约,使妾呼天叩地,无所告投”的句子。
生物活动
释义
洗衣服,也代指西施。 辨析
“浣”容易写错和读错,“浣”字常用于书面语中,表示洗的意思,因此部首是三点水。其声旁为“完”,但读音为huàn。 起源与演变
“浣”,《说文解字》说解为“濯衣垢也”,即洗去衣服上的污垢。因在古代,洗衣皆由女子完成,所以“浣”字多与女子相伴。一群美丽的女子,在碧绿的江水中浣洗着轻纱,很容易成为一幅迷人的图画。唐代诗人王维《山居秋暝》“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一句,描摹的便是竹林中洗衣服的女子们喧笑着归来的样子。后因传说西施年幼之时常在河边浣纱,并以浣纱作为定情信物,因此后人便以“浣纱”来代指美女西施。 例句
西施浣纱鱼沉水,昭君出塞雁落沙,貂蝉拜月致月隐,贵妃醉酒羞落花。 字里字外
人们常形容美丽女子是“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之貌”,这一句中包含着中国古代四大美女—“沉鱼”的西施,“落雁”的王昭君,“闭月”的貂蝉,“羞花”的杨贵妃。
西施,是春秋时期越国的美女。“父鬻(yu)薪,母浣纱”,父亲卖柴,母亲浣纱。西施年幼的时候便继承了家里的浣纱之业,故世称“浣纱女”。她经常浣纱的溪水,被称作“浣纱溪”。
西施貌美。传说她浣纱的时候,河里的鱼看见她美丽的倒影,忘了游泳,渐渐沉入河底。这便是“沉鱼”的由来。
西施浣纱,也自此成为美的象征。后人画西施,必画其浣纱的场景。人们也喜欢将美女或者美的事物比作西施。比如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中的名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将西湖比作西施,同样婀娜多姿,无论是略施粉黛,还是浓艳妆容,都美妙无比,令人心驰神往。“西子湖”也因此成为西湖的别称。
生物活动
释义
超越本分行事,冒用级别在上的人的名义或物品。另外还可以用作谦词。 辨析
“僭”音同“见”,“僭越”一词的使用有特定的条件,即超越本分、越过规范行事。在家里对父母不敬,叫作“忤逆”。在职场中对上级不敬或做了不该做的事,叫作“僭越”。二者不可混淆。 起源与演变
“僭”字作为动词,是超越本分办事的意思,作为形容词,则有虚伪、过分、罪过的含义,如“僭词”(虚妄之辞)、“僭奢”(过分奢侈)等。“僭越”在古时指地位在下者冒用在上者的名义或器物等,尤指用皇家专用的。比如《魏书·清河王怿传》:“谅以天尊地卑,君臣道别,宜杜渐防微,无相僭越。”意思是说,君主与臣子之间尊卑有别,臣子不能僭越。现在指无权冒用或要求,却用了自己的级别所不应该用的礼仪等。 例句
我平素对于马氏的学说没有什么研究,今天硬想谈“马克思主义”已经是僭越的很。
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字里字外
《三国演义》中“许田打围”的典故,讲的就是曹操僭越,以下犯上的故事。
公元199年,汉献帝刘协在丞相曹操的保护下举行秋狩活动。曹操引十万之众,军士们排开围场,连绵达二百余里。
曹操不守臣子之礼,与天子并辔而行,只相差一个马头的距离,身后都是他的心腹将校。文武百官只能远远侍从,谁也不敢近前。
打猎之时,荆棘中忽然蹿出一只大鹿。献帝连射三箭不中,就对曹操说:“爱卿,你射吧。”曹操就向献帝要了宝雕弓、金箭,扣满一射,正中鹿背,鹿倒于草中。
众军士见了金(pi)箭,以为是献帝所射,便高呼万岁。想不到曹操竟然当仁不让,出列接受了众军士的欢呼。
曹操此举,在等级森严的中国古代社会就叫作僭越。曹操夺取天下的野心也因此暴露无遗,激起了众人的怒气。
生物活动
释义
冬天的蝉一声不响,现在常用来比喻有所顾忌,不敢作声。 辨析
“噤”是闭嘴不说话的意思,与禁止的意思类似,但不可写成“禁”。另外需要注意不能读作jin。 起源与演变
“噤”《说文解字》说解为“口闭也”,就是闭着嘴的意思。寒蝉本是蝉的一种,又称寒螀、寒蜩,比一般的蝉要小,青赤色。早在《礼记》当中就有相关描写:“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
之后,人们用秋深天寒之际蝉鸣愈少这一现象,形容不敢说话。这最早在《后汉书》中出现过。
后来就将寒蝉化用为“噤若寒蝉”,像深秋的蝉那样一声不吭,比喻因害怕有所顾虑而不敢说话,带有贬义。
此外,寒蝉还是古代妇女脸上贴的一种装饰。 例句
长官的怒斥与责骂,让在场的所有人噤若寒蝉,心里不住地打战。 字里字外
《后汉书·杜密传》记载:“刘胜位为大夫,见礼上宾,而知善不荐,闻恶无言,隐情惜己,自同寒蝉,此罪人也。”
东汉末年,有个文人叫杜密,为人刚正不阿,他担任太守等职期间,参加过打击宦官集团的斗争。他为官清正,执法严明,对于别人不愿得罪的官宦子弟,他能不徇私情,做到有罪必惩。后来杜密被革职回颍川老家,但他仍关注国家大事,经常拜会颍川郡守、县令,向他们陈述意见,请托的事情多。
可是原在四川任蜀都太守的刘胜辞官回到颍川,却与杜密截然相反,他闭门不出,没有什么要求。颍川太守王昱找到杜密对他说:“刘胜清高,公卿屡次推举他出来做官。”杜密听出王昱的言下之意,便直言道:“像刘胜身居大夫之位,受上宾的礼遇,应当为国为民多做些事情。但是他不举荐贤德之人,又不敢揭露批评恶人恶事,明哲保身,一声不吭,就像冷天的知了(自同寒蝉),实在是当世的罪人啊。而我见到贤人会向上通告,遇到坏人会纠察举报,使太守赏罚得当,这难道不是对您的帮助吗?”
一席话说得王昱又是惭愧又是佩服,对他更加敬重了。
生物活动
释义
指忽然死去,多指病故。 辨析
“溘然长逝”容易被误写为“阖然长逝”。“阖”从门,盍声。本义是门扇,引申出关闭、闭合的意思。用作形容词时,也指全、总,比如“阖家欢乐”。而“溘然”是忽然的意思。 起源与演变
“溘”从水,盍(hé)声,本义与水有关,《说文解字》将其解释为“奄忽也”,即忽然,急促之义;《广韵·泰韵》将其解释为“船着沙也”,意思是行船触沙搁浅,引申为忽然停息之义。
屈原在《离骚》中曾说:“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意思是我宁愿突然死去,形迹消亡,也不愿同流合污、屈膝卑躬。“溘”本身除了忽然之外,也引申出“逝去”的含义,如“溘先朝露”,形容生命比朝露消失得还要快,比喻早早死去。
生物活动
释义
抓着东西往上爬,比喻投靠有钱有势的人并借机往上爬。 辨析
《说文解字》把“攀”说解为“引也”,即牵挽、抓住的意思。因此下面是个“手”。
另外,“缘”不能误写为“椽”。“缘”虽常用于“缘份”,但有向上爬的意思。比如《孟子·梁惠王上》中写道:“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这句话的大意是说,凭您的做法去实现您的心愿,就好比是爬上树去捉鱼一样不切实际。 起源与演变
清刘大櫆在《游凌云图记》中说:“于是携童幼,挈壶觞,逶迤而来,攀缘以登。”其中的“攀缘”是抓着东西向上爬的意思。“攀缘”还可以指依附、投靠。宋代曾巩在《谢杜相公书》中有“茕茕路隅,无攀缘之亲、一见之旧,以为之托”的语句,大意是孤单无依,徘徊路旁,没有可以投靠的亲戚和一面之交的朋友,作为生活的依托。 例句
船上人就引手攀缘那条缆索,慢慢地牵船过对岸去。
沈从文《边城》 字里字外
严嵩,字惟中,号勉庵、介溪等,明朝重要权臣,独揽大权长达二十年,书法造诣深,擅长写青词。他年少时就以聪慧闻名乡里,但出身贫寒,地位卑微,能最终成为权倾朝野的宰相,更多的还是依靠他那善于攀缘权贵、口蜜腹剑、欺下媚上的奸险。
当时的皇帝明世宗沉迷道教,不理朝政,朝中事务都交由朝臣处理。礼部尚书夏言得到世宗的宠信,又是严嵩的同乡,所以严嵩拼命讨好他。
一日,严嵩邀请夏言参加自己的家宴,但被夏言拒绝了。于是,严嵩便跑到夏府门前长跪不起。夏言不好意思再三谢绝,便答应赴宴。自此以后,严嵩竟然成了夏言的知己。夏言曾多方举荐严嵩。有了夏言的引荐,严嵩从此步步高升,深得世宗喜爱。
夏言自视甚高,又耿直不驯,逐渐失去了世宗的宠幸。而严嵩则处处投世宗所好,一有机会就勾结他人说夏言的坏话,最终设计害死了夏言。
夏言死后,严嵩独揽大权,他的恶行招来了天下人的怨恨。严嵩晚年时渐被世宗疏远,终于受到弹劾而被革职抄家,后病死。
生物活动
释义
传说杞国有个人怕天塌下来,吃饭睡觉都感到不安。比喻不必要的忧虑。也说杞人之忧。 辨析
人们容易把“杞人忧天”中的“杞”字写错。“杞”是周朝国名,在今河南杞县一带。这个“杞”和“枸杞”的“杞”是同一个字,右边是“自己”的“己”,而不是“已”。 起源与演变
《说文解字》把“枸”说解为“杞也。从木,己声”。这是在说“杞”最初的含义是指“枸杞”,是一种树木,读音则跟“己”相关。在“杞人忧天”中“杞”为杞国。“杞人忧天”出自《列子·天瑞》:“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例句
纵令消息未必真,杞人忧天独苦辛。
邵长蘅《守城行纪时事也》 字里字外
杞国有个人担忧天会掉下来,地会塌陷,自己无处容身,整天睡不好觉,吃不下饭。
另外又有个人为这个杞国人的忧愁而忧愁,就去开导他,说:“天不过是气在一起聚积起来的,到处都是气。你的一举一动,一呼一吸,整天都在气里活动,为什么还担心天会塌下来呢?”
那个人说:“如果天是气,那天上的日月星辰不就会掉下来吗?”
开导他的人说:“日月星辰也是气中发光的东西,即使掉下来,也不会伤人。”
那个人接着问:“如果地陷下去了怎么办?”
开导他的人又说:“地不过是堆积的土块罢了,填满了四处,没有什么地方是没有土块的,你行走跳跃,整天都在地上活动,为什么还担心地会陷下去呢?”
经过这样的解释,那个杞国人才放下心来,很高兴;开导他的人也放了心,也很高兴。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也可以窥见中国古人对天地、日月乃至宇宙的看法。 小篆中的“杞”字小篆中的“天”字
生物活动
释义
用来形容原始人不会用火,连毛带血地生吃禽兽的生活。 辨析
“茹”在古代为蔬菜的总称,如《汉书·食货志上》中的“还庐树桑,菜茹有畦”,唐代颜师古对“茹”的注释是“所食之菜也”。因此,“茹”是草字头。注意“茹毛饮血”中“茹”字的写法,不要写成“如”,或“菇”。 起源与演变
《孟子·尽心下》中写道:“舜之饭糗茹草也,若将终身焉。”其中“茹”的意思是吃,整句话的大意是:舜在吃干粮咽野菜的时候,就像打算终身这么过日子似的。《礼记·礼运》中说道:“未有火化,食草木之实,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大意是:不经火烧,便生食草木的果实、鸟兽的肉,喝它们的血,吃它们带毛的肉。南朝萧统在《〈文选〉序》中有“冬穴夏巢之时,茹毛饮血之世”的语句。“茹毛饮血”也作“饮血茹毛”。 例句
我们老早就脱离了茹毛饮血的阶段而知道熟食,奈何隔了数千年仍不能忘情于吃生鱼、生虾、生蟹、生螺?
梁实秋《雅舍小品》 字里字外
人类最初的饮食方式与一般动物没什么明显区别,他们获取食物后,一般都是生吞活剥。古代文献中形象地称这种饮食方式为“茹毛饮血”。人类生食的历史非常长久,生食的传统甚至局部地保留到了现代。
西方人爱吃较生的牛排,因为这种牛排含油适中又略带肉汁,口感甚是鲜美。张爱玲在《谈吃与画饼充饥》一文中描写西方人吃牛排,曾说:“照理牛排应当里面微红,但是火候扣不准,而许生不许熟,往往在盘中一刀下去就流出血水来,使我们觉得他们茹毛饮血。”
日本最著名的传统食物之一“刺身”,又叫“生鱼片”,是将鱼(多数是海鱼)等肉类利用特殊刀工切成片、条、块等形状,蘸着酱油等作料,直接生食。
这表明,虽然已经进入熟食时代,人类的饮食习惯中或多或少地还保留了一些远古生食的传统。
生物活动
释义
时运不顺,命运不佳,形容一个人处境艰难。也作时乖运蹇。 辨析
这个成语中的“蹇”字较为生僻,字形和读音都不容易掌握,尤其是读音,容易误读作cu。字形上,要记住下面是一个足字,因为“蹇”本义指跛脚,与脚有关。 起源与演变
“蹇”从足,寒省声。《说文解字》将其解释为“跛也”。也就是跛脚的意思。人们从跛脚走路不方便引申出不顺利的意思,用“运蹇”来形容倒霉、不顺利,或者厄运。
“乖”这个字,我们熟知的意思是乖巧。其实,“乖”的本义有背离、违背的意思。《广雅》对它的解释就是“背也”。于是“时乖”便有时运不济的含义。
“时乖命蹇”这一成语出自元代白朴的杂剧《墙头马上》。 例句
人人只知道时乖命蹇,哪知生活的帐子里有巨大的毒虫,以至于蚊蚋,争相吸取他们的精血呢。
瞿秋白《饿乡纪程》 字里字外
《墙头马上》是一部具有浓厚喜剧色彩的爱情剧目。它讲述了一对贵族青年男女因自由恋爱遭到家长反对的故事。
女主人公李千金一直对爱情和婚姻充满渴望。一日,她在墙头与男主人公裴少俊邂逅,对他一见钟情。于是央求丫鬟梅香为她递简传书,约裴少俊幽会。
她有一句唱词:“早是抱闲怨,时乖运蹇;又添这害相思,月值年灾。休道是我,天若知道和天也害。”这是她在陷入爱河后,担心以后没办法再见到裴少俊,因此忧叹不已。感慨自己早些时候抱怨时运不济,遇不到如意郎君,现在却又添上相思之苦。
通常“时乖命蹇”这个成语用于一种从主观角度出发而产生的怨恨,因其带有宿命论的色彩,似乎是把一切不好的境遇都归咎于命运,过于消极,故隐含着一点贬义在里面。
小篆中的“乖”字
生物活动
释义
视:看待;敝:破旧;屣:鞋。当作破旧的鞋子那样看待。形容极其轻视,根本不放在眼里。 辨析
“屣”,与“履”(lu)、“屦”(ju)、“屐”(ji)等字在古汉语中都表示鞋子。但四者有别,不能弄混。其中“履”是通指,“屦”常指麻、葛等制成的单底鞋子,“屐”指木底带齿的鞋子,而“屣”则指没有后跟的鞋子或是草鞋。 起源与演变
“视如敝屣”出自《孟子·尽心上》:“舜视弃天下,犹弃敝蹝(屣)也。”意为虞舜把国君的重位禅让给大禹,就像让出一双穿破的鞋子一样。即没有权势之欲。后取其比喻义,用来形容对某一事物的轻蔑。 例句
有志于革命事业的仁人志士,对官位、金钱、美女,都是视如敝屣的。
鲁迅《华盖集·并非闲话》
生物活动
释义
隐藏起自己的才能,收起自己的锋芒,不使外露。 辨析
“韬”容易写成“滔”或者“舀”(yǎo)。“韬”字在《说文解字》里的解释为“从韦,舀声,剑衣也”。“韦”是熟皮子。古人用皮子做剑套和弓箭套。而“滔”从水,描摹水势盛大的样子,或用作比喻,用于“滔滔不绝”“滔天之罪”等。“舀”则上面一个爪,下面一个臼,是用手掏取东西,多用于“舀一瓢水”等。 起源与演变
《尔雅·释器》中写道:“韬,弓藏也”,“韬”的原意就是收藏弓箭的袋子。作为动词,有掩藏的意思。“晦”在《说文解字》中说解为“月尽也”,本义为阴历每月的最后一天。引申出夜晚之义。“养晦”是隐居匿迹。《诗经·周颂·酌》:“于铄王师,遵养时晦。”原为颂扬周武王顺应时势,退守待时。后多指暂时隐居,等待时机之义。 例句
程涛声这是韬光养晦之计,可以摆脱特务的监视,可以使老蒋放心,求得自己的安全自保。
王火《战争和人》 字里字外
清代康熙皇帝继位时只有八岁。鳌拜作为辅政大臣和顾命大臣,日渐骄横,飞扬跋扈。他在朝中遍植党羽,剪除异己,把持朝政,恣意妄为。
日渐长大的康熙,看到奸臣当道,祸乱朝政,一心想要除掉鳌拜。但此时的他根基尚浅,要想扳倒鳌拜,谈何容易?于是,康熙收敛起自己的所有锋芒,隐藏起自己对鳌拜的许多不满,选择忍辱负重,韬光养晦。
要想擒住鳌拜,必须有自己的亲信。但是御林军也在鳌拜的掌控之中。于是康熙以练习摔跤的名义组织了一支能为自己拼死效忠的少年亲信卫队,每日勤加练习。监控小皇帝的鳌拜还以为康熙只不过是一个贪玩少年,不觉对他放松了一些警惕。
等到摔跤少年们武艺进步到能擒拿鳌拜时,康熙单独召见鳌拜,劈头问道:“鳌拜,你可知罪?”
鳌拜蛮横:“臣有何罪?”
“你广结党羽,擅杀大臣,欺君罔上!”康熙历数鳌拜罪状,摔跤少年们向鳌拜扑去,一举将他拿下。至此,康熙铲除了清朝开国以来第一大隐患,接着励精图治,开启了康熙盛世的新时代。
生物活动
释义
用纯酥油浇到头上。比喻灌输智慧,使人彻底醒悟。也指感到清凉舒适。 辨析
“醍醐”是指酥酪(一种以牛羊乳精制成的食品)上凝聚成的油。而在汉译佛经中“醍醐”并未用本义,而是引申为“本质”“精髓”,比喻最高佛法。 起源与演变
“醍”读作ti时,指浅红色的清酒。读作ti时,与“醐”一起使用,成为食材纯酥油的名字。
“醍醐灌顶”出自《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经文》中的“令问维摩,闻名之如露入心,共语似醍醐灌顶”。
后来的诗文中,常用该词来比喻通过高明的意见得到启迪,除却疑惑,从而彻底醒悟。
“醍醐灌顶”的另一层意思是清凉舒适。如唐代顾况《行路难》诗:“岂知灌顶有醍醐,能使清凉头不热。” 例句
不知爸爸刚才是出于谦虚,还是这会儿突然醍醐灌顶,大彻大悟啦!
母国政《我们家的炊事员》 字里字外
醍醐难得,是最上乘的乳制品,需经历一层层萃取。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对其解释道:“做酪时,上一重凝者为酥,酥上如油者为醍醐”,并将其称为“仙家酒”。醍醐因其珍贵的特质,被用来比喻出类拔萃的人。
而佛教在传播过程中,也经常以醍醐来解释教义,比如《涅槃经》中有“譬如从牛出乳,从乳出酪,从酪出生酥,从生酥出熟酥,从熟酥出醍醐,醍醐最上”,意思是“从牛奶中产生奶酪,从奶酪中产生生酥油,从生酥油里产生熟酥油,从熟酥油里提炼出醍醐”,用这样的过程来解释“众生皆有佛性”。醍醐是最高级、最上等的,也因此慢慢具有了最高佛法、精髓的含义。
灌顶同醍醐一样,也与佛教有关。灌顶本是佛教重要仪式,据说,最早源于印度。在印度国王登位,或者要册立太子时,要用四方海水浇洒在继位国王或者太子头顶,寓意“富有四海”。后来被用于密教之中,弟子入门时,师父会向弟子头顶洒上宝瓶所盛的水(佛门特殊的大悲水),表示“以甘露法水而灌佛子之顶”,或者把醍醐洒在头顶上。
生物活动
释义
忧郁苦闷。 辨析
“悒悒不欢”是书面语,表示“忧愁不安”的意思。能表示这一意思的词语还有很多,如“郁悒”“悒郁寡欢”“郁闷”等,但跟它的意思最为接近的是“郁郁不欢”一词。 起源与演变
“悒”从心,邑声。《说文解字》把“悒”说解为“不安也”,也就是忧愁不安。《仓颉篇》中有“悒悒,不舒之貌也”。“悒悒”表示忧愁、忧郁之义。 例句
生恚怒,悒悒不欢。母虑其复病,急为议姻,略与商榷,辄摇首不愿,惟日盼吴。
蒲松龄《聊斋志异·婴宁》
蒲松龄虽然写作了伟大的《聊斋志异》,但他深受科举功名思想影响,因为一辈子都没有考上举人,始终悒悒不欢。
生物活动
释义
丧命。 辨析
“殒”不可读作sun,不可写成“陨”。殒与死亡有关,因此是歹字旁。陨,《说文解字》说解为“陨,从高下也”,本义是从高处掉下,坠落,与死亡无关。 起源与演变
“殒”的歹字旁的隶书写法是“歺”,意思是剔肉残余的骨头,常与死亡一类的意义相关,如殒亡(灭亡)、殒骨(亡躯)、殒没(死亡)、殒逝(逝世)等。
在古文中,“殒”有时候也与“陨”通用,如“列星殒坠”(《荀子》)。在古代,“殒命”除了死亡的意思,有时也指伐灭其国家并俘获其君主。如《国语·晋语五》:“靡笄之役也,郄献子伐齐。齐侯来,献之以得殒命之礼。”这里的“殒命”就是“伐国获君”的意思。 例句
她丈夫本是平通镖局的镖头,在饮马川众寨主劫镖时刀伤殒命。
金庸《雪山飞狐》 字里字外
白门楼吕布殒命,是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三国演义》里的故事。
曹操率大军亲征徐州,吕布兵败,退入下邳城坚守。曹操围攻下邳,整整两个月都不能攻下。这日,吕布偶然间照镜子,发现自己消瘦憔悴,大惊失色,便下令城中禁酒,有违反者,一律斩首。没想到,部将侯成因为得到五十匹好马,要喝酒庆祝。吕布大怒,打了侯成五十刑杖。侯成怀恨在心,和魏续、宋宪商议,准备献城投降。当天晚上,侯成便偷了赤兔马,投奔了曹操。
次日黎明,曹操令军士在东门外大声叫骂,吕布准备应战,才发现丢了赤兔马。他又惊又怒,亲自到东门防守。曹兵攻城,一直打到中午时分,才缓缓退去。吕布疲惫不堪,不觉坐在椅子上睡着了。宋宪乘机将吕布用绳索紧紧捆绑起来。吕布这时才从睡梦中惊醒。魏续挑出白旗,叫道:“已经活捉吕布了!”城门大开,曹兵一拥而入。曹操进城后,与刘备坐在白门楼上,关羽和张飞站在一旁。吕布被捆成一团。吕布说:“我服了,愿意助您平定天下。”曹操问刘备的意见,刘备说:“您没看到董卓的下场吗?”曹操于是下令将吕布缢死。
生物活动
释义
招女婿。 辨析
“赘”与“贝”(钱)有关,不是形声字,不可与以“敖”为声旁的字如“螯”“獒”等混淆误读作áo。在古代,贝壳曾作为钱币用于交换物品,因此汉字中许多与钱有关的字都是用“贝”做偏旁,如“货”“财”“账”“购”等。 起源与演变
《说文解字》把“赘”字说解为“以物质钱。从敖、贝。敖者,犹放”。也就是会意为“放钱”之义,因此赘字的本义是抵押。引申而言,对男家来说,出去当赘婿称为“出赘”;对女家来说,招女婿称为“招赘”。 例句
家里已经风平浪静了,奶奶刚刚到了靖萱的房里,特地来告诉靖萱,招赘的事再也不提了。
琼瑶《烟锁重楼》
生物活动
释义
每人从预先做好记号的纸卷或纸团中摸取一个,来决定谁该得到什么或者是该做什么。 辨析
“阄”字的音容易读错。“阄”,龟声,“龟”在古代的发音与鸠相近。龟的读音除了gui外,也读作qiu,见于古代龟兹(qiuci)国。 起源与演变
《说文解字》将“抓”说解为“从手,爪声”。本义是人用指甲或带齿的东西或动物用爪在物体上划过。
《说文解字》把“阄”说解为“斗取也”。本义为抓阄。
《红楼梦》第六十二回中就有宝玉等人一起抓阄行酒令的描写:“黛玉道:‘依我说,拿了笔砚将各色全都写了,拈成阄儿,咱们抓出哪个来,就是哪个。’众人都道妙。……大家想了一回,共得了十来个,念着,香菱一一的写了,搓成阄儿,掷在一个瓶中。” 例句
大家没办法,只能用抓阄来决定谁留下来拖住敌人,其余人撤退。 字里字外
抓阄是古代人的一种游戏。传说与汉武帝的钩弋夫人有关。
据说,汉武帝巡游时路过河间,他的随从中有一个懂风水的臣子,进言道:“陛下,河间这个地方有个奇女子,一出生就拳头紧握,不能掰开,她的身上有孕育天子的气象。”汉武帝听闻,立刻召见了这位姑娘。他亲手一掰,女子手掌竟然舒展,里面静静躺着一枚玉钩。汉武帝将她带回宫中,封为钩弋夫人。
后来,当时的女子们纷纷效仿,握紧双拳,发明了玩藏钩游戏。游戏时一伙人将一个小钩或者其他小东西藏在一只手中,然后所有人攥拳。如果对方能猜出在哪个人的哪只手里有东西便为胜。后来,藏钩衍变出藏阄游戏,以及抓阄。
古人遇到无法决断的事情时就会用抓阄来决定。后来抓阄被用到酒宴上,用于行酒令。唐彦谦在《游南明山》中写道:“阄令促传觞,投壶更联句。”其中,阄令就是用抓阄来行酒令,觞是古代的酒器。投壶也是一种游戏,是以壶代替箭靶,以投代射的活动。联句是一种作诗方式,由两人或多人各作一句或几句,合起来成为一篇。《游南明山》描写的就是一起玩抓阄、投壶,吟诗喝酒的情形。
生物活动
释义
形容对很少的钱或很小的事都很计较,非常吝啬,气量狭小。也可以做褒义词,形容人做事一丝不苟。 辨析
“铢”不能写成“珍珠”的“珠”。“较”是计较的意思,不能写成“锱铢必究”。 起源与演变
“锱”“铢”都是古代很小的计量单位,锱是一两的四分之一,铢是一两的二十四分之一。指微小的数量,或者指微利。《荀子·富国》:“割国之锱铢以赂之,则割定而欲无厌。”意思是如果割让国家的尺寸之地去贿赂他国,那么割让之后他们的欲望会没有满足的时候。“锱铢必较”出自宋代陈文蔚所著《陈克斋集》:“先生造理精微,见于处事,权衡轻重,锱铢必较。”这里用于褒义,但现在更多的时候还是用于贬义。 例句
然而这里对于教员的薪水,有时是锱铢必较的。
鲁迅《华盖集续编·厦门通信》
生物活动
释义
割颈部自杀,俗称抹脖子。 辨析
《说文解字》释“刎”为“刭也”,“刭”意为砍头、割颈。因此,“刎”字从刀。“自刎”并不是泛指任何形式的自杀,而是专指以割颈部的方式进行的自杀。 起源与演变
“刎”,本义为割断。“刎颈”由最初抹脖子这一自杀方式发展到后来出现了新的含义,《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有“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意思是两个人的情谊深厚到可以为对方抹脖子自杀,后用“刎颈之交”来喻指可以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 例句
飞将军李广怀才不遇,最终饮恨自刎,给历史留下了无尽的遗憾。
生物活动
释义
原义是悔恨自己的错误,并自己加以改正。现在只指悔恨自己的错误。 辨析
“艾”读作ài时,一是指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老叶制成绒,供针灸用,常见词如“艾蒿”;二是指老年人之义,如“耆(qi)艾”;三是止、绝之义,如“方兴未艾”。读作yi时,就只有用以表示治理、改正之义,所以此词中应读yi。 起源与演变
“艾”读作yi时,与“乂”相通,而“乂”已经由本义引申为割草的意思,割草的目的是要治理、改正,所以“自怨自艾”原来是指先悔恨,再改正。但是现在“自怨自艾”只剩悔恨,没有改正了。 例句
她害着很重的沙眼,乍一见亮光,急忙把手搭上眼眉,又红又烂的眼睛眯成细缝,又自怨自艾起来。
杨朔《大旗》
社会活动
社会活动
释义
指戏曲演员在演出中穿插一些滑稽的谈话和动作来引人发笑,也泛指插入引人发笑的动作和话语。 辨析
“诨”不能误读为hun,不能误写为“浑”。“诨”指的是玩笑话、逗趣的话,因此为言字旁,也用于“诨号”。而“浑”原指大水涌流的声音,所以偏旁为三点水,后也引申出浑浊之义,或用作“浑蛋”。 起源与演变
“科”指古典戏曲中的表情和动作,有“笑科”“科白”的用法;“诨”是诙谐逗趣的话,也指戏曲、曲艺演员在表演中穿插进去的引人发笑的动作或语言。明代戏曲家王骥德《曲律》“曲冷不闹场处,得净丑间插一科,可博人哄堂,亦是剧戏眼目”,说的便是插科打诨在剧中的点睛作用。“科”与“诨”不仅可以调节戏剧气氛,刻画人物性格,而且是寓教于乐的一种手段。 例句
有碰着合意的,便拉到一处坐了,碰不着合意的,又向别一对里去插科打诨。
张恨水《啼笑因缘》 字里字外
科诨虽看似戏曲中的点缀,却是中国戏曲表演艺术中很重要的部分。
清代李渔在《闲情偶寄》中对科诨存在的意义进行了详细阐释。他认为如果一出戏想要达到雅俗同欢、智愚共赏的目标,需要特别注意科诨的设置。如果一出戏语言优美,故事情节极佳,但是科诨的设置却不到位,那台下就算坐的都是文人雅士,他们也不免有心生困顿之态,有昏昏欲睡之时。李渔认为创作戏曲,一定要善于打败睡魔。若是睡魔一至,就算这出戏有天上的神乐,有《霓裳羽衣》那般华美的舞姿,观看者也只会不闻不问;而这出戏也只会如同对泥人作揖,对佛像谈经一般。
除了科诨外,中国戏曲作为一种综合表演艺术,还有诸多讲究。
首要的便是四功五法。四功指的是唱、念、做、打。“唱”指唱功;“念”是戏中的念白;“做”指舞蹈化的形体动作;“打”是武术和翻跌的技艺。五法指的是手、眼、身、法、步。单以唱功为例,中国京剧演唱讲究按剧中人物的性别、年龄、地位等元素以及音色和唱法,分成生、旦、净、末、丑等行当,每个行当,都有自己的发声方法和演唱技巧,比如老旦唱腔以真声为主,而青衣则是偏重假声。
社会活动
释义
拉住胳膊,比喻阻挠别人做事。 辨析
“掣”字容易写错,这个字的本义为牵引、拉,因此和“手”有关,意思为用手去做出拉、扯、拽这类动作,用以阻挠、制止别人。也有人错读为zhi。可以这样记忆读音:这是一个“拉、扯”的动作,而“扯”与“掣”同音。 起源与演变
《经典释文》释“掣”为“拽也”,本义为牵、拉、拽等具体的动作,也有抽、拔之义,如“掣签”即“抽签”之义。后逐渐发展为牵制、控制这类抽象的动作,如“掣制”(牵制)、“掣搦”(拘牵、牵制)等。 例句
至于道家因根本否认秩序而逃掉,这对于儒家,倒因为减少了一个掣肘的而更觉方便。
闻一多《关于儒、道、土匪》 字里字外
“掣”是“拽”的意思,但为什么不拽其他地方,而要拽“肘”呢?这是有典故的,叫作“掣肘难书”。战国末期秦国的宰相吕不韦主持编写的《吕氏春秋·具备》中记载:“宓子贱治亶父(又作“单父”),恐鲁君之听谗人,而令己不得行其术也。将辞而行,请近吏二人于鲁君,与之俱至于亶父。邑吏皆朝,宓子贱令吏二人书,吏方将书,宓子贱从旁时掣摇其肘。吏书之不善,则宓子贱为之怒。吏甚患之,辞而请归……鲁君太息而叹曰:‘宓子以此谏寡人之不肖也。’”
春秋时期,宓子贱即将赴任亶父时,担心鲁君听信他人谗言,干涉自己施行政治主张,便向鲁君请求派两名官员一同前往。到任后,宓子贱让这两位写字,他们一提笔,宓子贱就不时地摇动他们的胳膊,使他们无法写好字,而一旦写不好,宓子贱就大声呵责他们。这两位官员很为难,便告辞请求回朝,回朝后立刻向鲁君报告此事。鲁君听后感慨地说:“宓子贱是用这个方法来劝谏我啊!”后来他就派人到亶父传令说:“从今以后,亶父不再归寡人管辖,这里的事全权交由你来打点,每隔五年通报一次就行。” 小篆中的“手”字小篆中的“肘”字
社会活动
释义
掌握了关于某一事物的知识,而推知同类中其他事物。 辨析
“触”字容易误写。“触”的左边是动物的角。“触”的本义是用角撞物,后来引申为碰撞,用于“触礁”“触电”“触犯”等。也引申为接触,用于“触景生情”“触目惊心”。 起源与演变
“触类”出自《易经》“引而申之,触类而长之”。指接触某方面的事物,“旁通”指互相贯通,合起来的意思是接触过某一方面的事物,就能了解同类的另一些事物,后来将“旁”的意义进一步扩大,引申为掌握了关于某类事物的知识或规律,便能类推到对其他有关事物的理解。 例句
这位小提琴家琴艺高超,还触类旁通,会弹奏很多西洋乐器。
社会活动
释义
东施模仿西施皱眉头。比喻不考虑实际情况,盲目模仿,不但相差甚远,反而出了丑。有时也作自谦之词,表示自己根底差,学别人的长处没有学到家。 辨析
“颦”通“矉”,是皱眉头的意思,组词“一颦一笑”“东施效颦”等。不能错写成“频繁”的“频”。 起源与演变
“东施效颦”一词出自《庄子·天运》:“故西施病心而矉其里,其里之丑人见之而美之,归亦捧心而矉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絜妻子而去走。彼知矉美而不知矉之所以美。”
美女西施因病而皱着眉头,邻居丑女东施见了觉得很美,回去时也捂着胸口,皱着眉头。村里的富人看见她这样,都紧闭着大门不愿出来;穷人见了,带着妻子儿女躲着她跑了。东施光知道(西施)皱着眉头美,却不明白她皱眉的样子美的原因。 例句
若真也葬花,可谓东施效颦了;不但不为新奇,而且更是可厌。
曹雪芹《红楼梦》 字里字外
西施,中国古代美女。据《吴越春秋》记载,西施乃春秋时越国苎萝山(今浙江诸暨县南)一民女。越王勾践被吴国打败后,越国大夫范蠡看到西施貌美,便教以歌舞诸技,献与吴王夫差,深为夫差宠爱,特为她建了馆娃宫。
我国明代戏剧作家梁辰鱼在传奇《浣溪沙》中塑造了一个美丽忠贞、热爱祖国的西施形象。西施与范蠡一见钟情,订立婚约。范蠡入吴为奴一去不返,西施辗转忧虑,思念情人。三年后,范蠡回国,去山中迎接西施,并劝她以社稷兴废为重,牺牲青春,去吴国迷惑夫差。西施深明大义,毅然以国家利益为重,割断情爱。她入吴前专心学习歌舞,入吴后一面将定情之物溪纱朝夕佩戴,思念范蠡,一面媚惑夫差,等待时机报国家大仇。越灭吴后,西施和范蠡结成夫妻,泛舟太湖而去。
旧时常以西施作为绝代美女的代称,又以吴王宠爱西施而亡国作为女色祸国的典型例子。
社会活动
释义
受到指责不服气而反过来讥讽对方。 辨析
“反”的甲骨文字形像手攀山崖之形。《说文解字》把“反”的小篆字形说解为“覆也”,即翻转的意思。“反唇相讥”的“反”就是翻转、翻起的意思。
因为在古书中“反”和“返”常常混用,所以要特别注意不要把“反唇相讥”的“反”错写成“返”。“讥”是讥讽的意思,注意不要写成“叽”。 起源与演变
“反唇”意思是因不服而还嘴。“讥”在《说文解字》中的解释是“诽也”,意思是旁敲侧击地批评,讥讽。
“反唇相讥”又写作“反唇相稽”。《汉书·贾谊传》中有“妇姑不相说,则反唇而相稽”的句子,大意是婆媳互相不喜欢,就会因受到指责而反过来讥讽对方。
社会活动
释义
因感激而流泪,形容非常感激。 辨析
“涕”的现代常用字义是鼻涕,所以很多人想当然地认为“感激涕零”就是非常感动,哭得连鼻涕都流出来了,其实这种理解是有误的。“涕”在这个词中的含义不是鼻涕,而是眼泪。“涕零”是说流泪,落泪。唐柳宗元《捕蛇者说》中有“汪然出涕”,就是形容眼泪汪汪的样子。不论鼻涕还是眼泪,都和水有关,因此“涕”是“水”部。 起源与演变
“涕”是形声字,从水,弟声。古时候,“涕”指眼泪,“泗”指鼻涕。《诗经》“寤寐无为,涕泗滂沱”,其中“涕泗滂沱”就是指眼泪和鼻涕像下大雨一样哗哗流的样子,形容人哭得非常伤心。后来出现了“泪”字,“泪”代替了“涕”表示眼泪,“涕”又代替了“泗”表示鼻涕,而“泗”这个字就很少用了。 例句
我以为阿尔泰要么会自尊地拒绝,要么会感激涕零地接受,然而他只是平静地接过那个信封,掂了掂,又递给我,说:“兄弟,把你的地址留在这上面吧。”
迟子建《草原》 字里字外
“涕零”一词,曾出现在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所作著名的《出师表》中。
公元223年,刘备病逝,托孤于诸葛亮。公元227年,为了早日实现重兴汉室大计,诸葛亮决定举兵北伐中原。在临行之前,他向蜀国后主刘禅上呈《出师表》,文中言辞恳切地论述了北伐的必要性,并劝勉刘禅继承刘备遗志,励精图治,复兴汉室。
在《出师表》的最后,诸葛亮写道,“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云”,意思是说,如今我就要离朝远征了,面对奏表,我禁不住眼泪滴落,也不知说了些什么。这就是“涕零”一词的由来。诸葛亮不忘先帝遗德,一心匡扶后主,涕零中夹杂着感激、忧国、忠君等复杂的情感,以及他鞠躬尽瘁、以身许国的坚定精神信念。作为一篇名扬古今的佳作,除了“涕零”,《出师表》中还提炼出了很多我们耳熟能详的成语,比如“作奸犯科”“妄自菲薄”“不知所云”等。
而“感激”和“涕零”原本是两个词语,人们后来把它们组合为成语“感激涕零”,用以表达对人的极度感激之情。
社会活动
释义
民间治疗某些疾病的方法,用铜钱等物蘸水或油刮患者的胸、背等处,使局部皮肤充血,减轻内部炎症。 辨析
“痧”有两种意思,一是疹子的俗称,二是中医指霍乱、中暑、肠炎等急性病。因此是病字框,要与“砂”“纱”等同音字进行区分。“砂”是“沙”的俗字,指石之细碎者或泛指细碎如砂的物质;“纱”是指用棉麻纤维、化学纤维等纺成的细缕,或经纬线稀疏或有小孔的纺织品,因此是绞丝旁。 起源与演变
明代医学家张凤逵的《伤暑全书》中认为,毒邪由皮毛而入的话,就可以阻塞人体的脉络,阻塞气血,使气血流通不畅,称为“痧症”。而刮痧就是要在表皮经络穴位上进行刮治,直到皮下出血凝结成米粒样的红点为止,使汗孔张开,将痧毒排出体外,从而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刮痧”在古代又写作“括沙”。
社会活动
释义
比喻情趣相似、臭味相投的人勾结在一起。 辨析
“瀣”的字形非常复杂,很容易写错,尤其是右边字形上半部分的“又”,不要写错。 起源与演变
这个成语来源于宋代钱易《南部新书·戊集》里讲述的一个故事。“沆瀣”和“沆瀣一气”,从含义上来说并没有什么关系。“沆”有两个意思,一是比较大的湖泊,二是白色的雾气。“瀣”意思是夜间的露气。根据《康熙字典》,“沆瀣”指“北方夜半之气”。我国传统道教文化认为,在不同的季节呼吸吐纳不同的“气”,是一种修炼身心的养生方式。春天要呼吸日出时的赤黄气,秋天要呼吸日落时的赤黄气,冬天要呼吸北方夜半之气,夏季要呼吸南方正午之气,以上四气再加上天、地之气,并称“六气”。这六气各有名字,分别是朝霞、沦阴(或飞泉)、沆瀣、正阳、天之气和地之气。 例句
抗战时期,汉奸和日本侵略者沆瀣一气,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字里字外
唐代乾符二年(875年)科举,考官崔沆录取了一个叫崔瀣的考生,因为“沆瀣”本身是一个已有的词语,意为夜间的水汽和露水,人们便打趣他们说:“座主门生,沆瀣一气。”(座主:唐宋时期进士称呼主试官的称谓;门生:在古代,科举考试及第者自称为主考官的门生,算是一种师承关系。)
崔沆、崔瀣之间其实并不存在营私舞弊的情况,这句话也没有指责贬低的意思,只是用他们两人的名字开玩笑而已。然而,据说崔瀣中举之后,很快就得到了很好的官职,遭到他人质疑,于是便有人拿“沆瀣一气”的说法来暗指他与崔沆有私人关系。渐渐地,“沆瀣一气”也从一句玩笑话变成了一个含贬义的成语。 小篆中的“沆”字小篆中的“瀣”字
社会活动
释义
腋:腋下,指狐狸腋下的皮毛;裘:皮衣。狐狸腋下的皮毛虽小,但聚集起来就能制成皮衣,比喻积少成多。 辨析
“腋”从肉,夜声,小篆字形本为“亦”,指事,本义就是腋下。《广雅》释义为“胳谓之腋”。“腋”是身体的一部分,所以为肉月旁。这个字容易与“液”字混淆。“液”字是液体的意思,表示的是水,所以部首为三点水。 起源与演变
有人认为“裘”的甲骨文字形像毛朝外的皮衣之形,后演变为“从衣,求声”。《说文解字》解释为“皮衣也”。“裘”在古代有时也用作动词,意为穿上皮衣。
“集腋成裘”这个成语出自《慎子·知忠》:“故廊庙之材,盖非一木之枝也,粹白之裘,盖非一狐之皮也。”只用一棵树的木材是建不成廊庙的,只用一只狐狸的皮毛也做不成一件纯白色的皮裘。
社会活动
释义
设酒食送行。 辨析
人们常把“饯行”的“饯”字写错、读错,为人饯行通常要设酒菜,所以和食物有关,带食字旁。而“饯”字的读音是jiàn,而不是jiān、zhàn、qiān等。 起源与演变
《说文解字》中把“饯”说解为“送去也。从食,戋声”。“饯”的左边是“食物”的“食”,右边部分是两个“戈”字,表示“切分”。这个字的本义是指将食物分成小块,作为旅行的干粮,后来引申为动词,表示用酒食给离开的人送行,用作“饯行”。 例句
真的要去留学,也得给此地的几个朋友们知道,拣个日子,我给您饯行,好吗?
夏衍《秋瑾传》 字里字外
古人有很多送别的方式。
第一种就是送别酒、送别宴,例如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里写道:“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第二种是送别诗、送别歌。因为古时的诗、歌合为一体,诗是可以合乐唱出来的,所以送别歌和送别诗基本上是一回事。离愁别恨是古人诗歌创作的重要主题,文学史上因为送别留下了很多著名的诗篇,例如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又如李白的《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首送别诗描写的是李白乘船离开时,汪伦用踏歌来为李白送行的场景。
第三种是折柳送别。由于“柳”和“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情义。这一习俗始于汉代,在唐朝的时候十分盛行。例如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唐代都城长安(今西安)的灞陵桥是当时人们离开长安去全国各地的必经之地,而灞陵桥两边又有许多杨柳,因此成了古人折柳送别的著名地方,例如相传为李白所作的《忆秦娥》中有“年年柳色,灞陵伤别”的句子,“灞桥折柳”成了送别的代称。
社会活动
释义
厉:古同“砺”,本义是磨刀石,在该成语中的意思是“磨”;兵:兵器;秣:喂牲口。意思是磨好兵器,喂好马,形容准备战斗,也比喻事前做好准备工作。 辨析
“厉兵秣马”也作“秣马厉兵”。注意:其中的“厉”字不可写作“砺”。 起源与演变
“厉”,同“砺”,从厂,厂像山崖,表示与山石有关。《说文解字》将“厉”说解为“旱石也”,本义是磨刀石。也可用作动词,指磨、磨快,《广雅》将其解释为“磨也”。“厉兵秣马”意思是:磨利兵器,喂饱马匹,代指做好战斗准备。《明史·沉宸荃传》中“都城既陷,守土臣宜皆厉兵秣马,以报国雠(chou)”说的就是都城沦陷,大家都开始做好战斗的准备,以报国仇。 例句
孙权克仗先烈,雄据江东,举贤任能,厉兵秣马,以伺中国之变。
陈亮《酌古论·吕蒙》 字里字外
春秋时代,秦国欲攻打郑国,秦穆公先假装跟郑国和谈,以帮助郑国保卫疆土为名,派将领杞子带领军队进驻郑国。杞子的军队到了郑国以后,发现郑国毫无戒备,赶忙派人报告秦穆公,请他秘密派兵袭击,企图将郑国一举消灭。秦穆公收到消息,马上派出了大军。
秦军来到郑国的边境,迎面遇到了郑国的一个卖牛商人,名叫弦高。他正赶着十二头牛要到集市上去卖。弦高发现秦军来袭,灵机一动,一边让人赶快把消息报告给郑国国君郑穆公,一边假装自己是郑国的使者,让人把十二头牛宰杀了慰劳秦军。
郑穆公得到消息,暗中派人观察杞子一伙,发现他们厉兵秣马,便对他们说:“你们留在我们郑国的时间也不短了,我们国小物乏,现在听说你们就要离开了,那就请便吧!”杞子听了这话,知道阴谋已经暴露,就逃到齐国去了。秦军发现郑国已经有所准备,没有必胜的把握,只好不战而退。 金文中的“厉”字小篆中的“厉”字
社会活动
释义
比喻自告奋勇,自己推荐自己担任某项工作。 辨析
“毛遂自荐”的“遂”读去声“sui”,不要误读为阳平“sui”。除了“半身不遂”里的“遂”读阳平“sui”外,“遂”在其他情况下都读去声“sui”。 起源与演变
西汉时司马迁撰写的《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中有这样一段话:“门下有毛遂者,前,自赞于平原君曰:‘遂闻君将合从于楚,约与食客门下二十人偕,不外索。今少一人,愿君即以遂备员而行矣。’”说的是秦军围赵,赵国派平原君赵胜去向楚国求救,毛遂自我举荐,愿意跟随前往的事情。后世把这个故事总结为“毛遂自荐”这个成语,比喻主动自我推荐承担某件事。清代王韬《淞隐漫录·五·李珊臣》中写道:“生知二女皆未字人。时于妇前露毛遂自荐意;妇意似为许可。”其中“字”指的是旧时女子许配。 例句
这押送的差使大概只好我来毛遂自荐了。
茅盾《劫后拾遗》 字里字外
战国时,赵国的都城邯郸被秦军包围,形势危急。赵王命平原君赵胜去楚国求兵解围。平原君准备挑选二十个门客随自己同去。在只剩下最后一个人选的时候,毛遂走上前去向平原君自我推荐。
平原君说:“贤能的人处在世上,就好比锥子处在囊中,它的尖梢立即就会显现出来。如今,您在我的门下已经三年了,我却从来没有听到过周围的人对你的赞语,这恐怕是因为先生您没有什么才能吧。所以先生您还是不要和我一同去了,请留下来吧!”
毛遂说:“我不过是直到今天才请求进到您的囊中罢了。要是我早就身处囊中的话,就会像锥子那样,露出全部的锋芒,而不仅仅是尖梢露出来而已。”
平原君终于同意带毛遂同去楚国。
楚王接见平原君后,一直在拖延时间。毛遂毅然挺身而出,为楚王分析了局势,帮助楚王明白了出兵救赵有利于楚国。楚王听完后立刻答应与赵国结盟,并出兵救赵。
赵国危机解除后,平原君回到赵国,把毛遂奉为上宾。
社会活动
释义
霍霍:磨刀的声音。原指响亮地磨刀,准备宰杀(牲畜等)。现用以形容敌人在加紧准备杀人或发动战争。 辨析
“霍霍”为拟声词,“嚯”也为拟声词,二者都可以用来形容声音。不过“霍霍”多用于刀兵、风雪等,偏书面;“嚯”则多用于口语,多形容人的语音等。在这里不可写作“嚯嚯”。 起源与演变
“霍”是会意字,本义是鸟疾飞时发出的声音,后描述门、水等发出的响声。“霍”后来又引申出“疾速”之义,如枚乘《七发》:“涊然汗出,霍然病已。”意思是忽然出了一身大汗,忽然间病就好了。 例句
德国队的阿尔姆西克等泳坛巨星们正磨刀霍霍,力争捍卫荣誉。中国队的陈妍、吴艳艳等新人也跃跃欲试。
社会活动
释义
指说话或写文章时为了证明论点而广泛地引用各种材料。 辨析
“征”字《说文解字》说解为“正行也”,意思是到很远的地方去、远行。李白在《送友人》一诗中有“孤蓬万里征”的诗句,其中“征”就是远行的意思。“旁征博引”的“征”本来写作“徵”,《说文解字》说解为“召也”,本义就是“征召”,引申为征求、证明等意思。“旁徵博引”的“徵”后来简化为“征”。注意不要把“征”写成“证”。 起源与演变
《说文解字》把“旁”字说解为“溥也”,本义就是大、广。“旁征博引”的“旁”用的就是这个义项。清代王韬《淞隐漫录·九·红芸别墅》中有“而女博引旁征,滔滔不竭”的句子。“旁征博引”指的是广泛、大量地引用材料作为依据或例证,也作“广征博引”“博引旁征”。 例句
王太太旁征博引,为赵太太的理论下注解与做证。
老舍《老张的哲学》 字里字外
苏秦是战国时期非常有名的纵横家,他学识渊博,巧言善辩。
有一次,苏秦奉燕昭王之命去齐国交涉被齐国侵占的燕国土地。从见到齐宣王开始,苏秦就以念悼词先声夺人,然后剖析了秦、齐、燕三国之间的利益关系,让齐王意识到侵占燕国土地可能会让齐国置身危险之中。之后苏秦据古论今、旁征博引,引用齐桓公、韩献子等历史人物的经验,指出归还十座城池才会转祸为福。齐宣王听后立刻归还了侵占的城池,随后又送千金表示歉意,希望与燕国结为兄弟之邦。
苏秦好不容易为燕国要回了土地,回到燕国后却受到了不应有的冷遇。
聪明的苏秦知道有人在燕王面前说了自己的坏话,于是去觐见燕王。在燕王面前,他旁征博引,接连列举了尾生、伯夷、曾参的事迹等等,有理有据地驳斥了那些小人对他的指责,也委婉地暗示了自己好心没有好报的悲惨处境,指出政治活动不能用普通的仁义道德来评价,只有不满足于现状、积极谋求进取,国家才能获得更大的利益。
苏秦的进言,成功地说服了燕王。燕王下令恢复苏秦的官职,并给了他很多赏赐。
社会活动
释义
比喻用阴谋手段占据重要的职位。 辨析
“津”不可读成jing。“据”为占据,不能误写为“居住”的“居”。 起源与演变
“津”的意思是渡口,“要津”指重要位置,引申为重要职位。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有一些“据”与“要津”搭配的用法,如《古诗十九首·今日良宴会》:“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 例句
张集馨笔下展现的正是这样一幅景象。可就是这些人窃据要津、遍布上下。官吏不仅不能实现最高统治者的要求,使国家长治久安,反而每日每时都在用自己的行为破坏着国家的稳定,他们自觉与不自觉地制造着官逼民反,并使统治者内部有识之士走向叛逆。
王学太《一幅封建末世的图画》
社会活动
释义
自己请求前去杀敌报国,比喻主动请求担当重任。 辨析
“缨”字常被写错。“缨”指系帽的带子。《说文解字》中解释为“缨,冠系也”,本义指的是系在脖子上的帽带,后指带子、绳子等,这类物件在我国古代多为蚕丝编织而成,因此多用绞丝旁。 起源与演变
“请”《说文解字》解释为“谒也”,本义为拜访,如“请谒”。《广雅》解释为“请,求也”,为请求、要求的意思,如“请缨”“请战”。现在“请”多用作敬辞,表示希望对方做某事,如“请进”“请坐”;或延聘、邀约之意,如“请客”“邀请”。 例句
就在疫情愈演愈烈的时候,钟南山主动请缨,提出了一个让人吃惊的大胆要求。 字里字外
西汉时期,南越(南方的古族,也称“南粤”,在今两广等地)请求与汉朝联姻,汉武帝想说服南越王归顺汉朝,终军向武帝自荐:“希望陛下赐给我一条长绳,我一定把南越王收缚到汉宫门下。”于是,武帝派遣终军出使南越劝说南越王。
终军到达南越后,凭借着滔滔辩才终于使南越王赵兴答应举国归属汉朝。然而这一决议遭到南越权相吕嘉的坚决反对,吕嘉起兵攻杀了南越王和留守的汉使。终军死时,只有二十多岁,然而他主动请缨、报效国家的精神,一直被后人称赞铭记。“请缨”二字也逐渐演变成投军报国的代名词。
唐代王勃在著名的《滕王阁序》中用“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què)之长风”,先以终军自比,终军弱冠之年(古人弱冠之年约为二十岁,即刚步入成年)已经主动请缨了,而作者却请缨无路。宗悫从小就有“乘长风破万里浪”的志向,长大后屡建战功,成为一名将军。作者也希望投笔从戎,有像宗悫一样干出一番伟业的志向。 小篆中的“请”字小篆中的“缨”字
社会活动
释义
滥用武力,肆意发动战争。 辨析
人们很容易把“黩”错写为“赎买”的“赎”。“赎”本义是用财物换回人或者抵押品。人类早期曾用贝壳作为货币,所以与货币有关的字多用贝字旁。 起源与演变
穷兵,用尽全部兵力。“黩”从黑,卖声。《说文解字》解释为“握持垢也”,本义是污浊之意。作为动词时,有滥用的意思。“黩武”便指轻率地滥用武力。
三国时曹丕曾在《车驾临江还诏三公》中写道“穷兵黩武,古有成戒”,意思是滥用武力随意发动战争的不良后果,古时候就有很多例子可引以为戒了。 例句
曹操并不是一个穷兵黩武的好战分子。 字里字外
“穷兵黩武”常被人们提到的是《三国志·吴书·陆抗传》中的一段记载:“而听诸将徇名,穷兵黩武,动费万计,士卒雕瘁(cui),寇不为衰,见我已大病矣。”“徇名”是舍身以求名。“雕瘁”是生病劳累的样子。
这段记载主要讲述了吴国皇帝孙皓登基之后,残暴荒淫,大兴土木,任意杀人。吴国后期名将陆抗对此很是痛心,多次谏言。然而孙皓依旧大肆扩充军队,军队人数占了所有百姓人数的十分之一,开支庞大。
公元272年,镇守西陵的吴将步阐投降晋朝。陆抗率军征讨,打败晋军后再次上书孙皓,让他不要再做穷兵黩武的事情了。 小篆中的“穷”字小篆中的“黩”字
社会活动
释义
奉承依附有权有势的人。 辨析
人们常把“趋炎附势”的“炎”字写错,“炎”和火相关,形容火很大;也引申为兴盛,也指威势显赫。“附势”是依附、依附权势,因此应该用“依附”的“附”,而不是“付”。 起源与演变
《说文解字》中把“炎”说解为“火光上也。从重火”。“炎”的本义是指火光上腾,由两个“火”字构成。“炎”是会意字,从古到今的写法基本都是两个“火”字。 例句
你也读过诗书,为何不自爱惜,去趋炎附势,做了那魏忠贤的干儿义子?
欧阳予倩《桃花扇》 字里字外
据《宋史》记载,宋真宗年间,有位叫李垂的进士,才学广博,为人耿直,是有名的“一根筋”,因为不会阿谀奉承而受到排挤。当时的宰相是丁谓,他独揽朝政,由于擅长玩弄权术而受到众人的吹捧,而唯有李垂从未拜见过他。不仅如此,李垂还当众指责丁谓作为宰相,处事不公,倚仗权势恣意妄为,并且表明自己绝不会跟他同流合污。丁谓知道后大怒,把他一贬再贬,从亳州、颍州(今安徽阜阳)贬到晋州(今山西临汾)、绛州(今山西新绛),最后甚至把他贬至崖州(今海南崖县)。
宋仁宗即位后,丁谓倒台,李垂被召回京都,有朋友劝他去拜见新任宰相,李垂不从,说如果自己几十年前就去拜谒当时的宰相丁谓,可能早就当上翰林学士了。他还说:“今已老大,见大臣不公,常面折之,焉能趋炎附势,看人眉睫,以冀推挽乎?”意思是说,我年纪大了,见到有的大臣处事不公正,就常常当面指责他。我怎么能趋炎附势,看别人的眼色行事,借以来换取他们的推荐和提携呢?李垂的这番言辞传入新任宰相耳中,又惹得新任宰相不快,他又一次被贬出京都,到了均州(今湖北丹江口西)。
后来,“趋炎附势”这一成语就被用来形容阿谀奉承有权势的人。而李垂虽一再遭贬,但他不趋炎附势,君子坦荡荡的浩然正气,获得了无数人的敬意。
社会活动
释义
古代结盟的人把鲜血涂抹在嘴唇上,以示决心和诚意。 辨析
“歃”从欠,臿声。从“欠”表示与口、出气有关。《说文解字》将其解释为“饮也”,本义是饮,即用嘴轻轻吸取。《史记》中的“公相与歃此血于堂下”便是饮血于堂下的意思。注意:不要误写为“杀血为盟”或“洒血为盟”。 起源与演变
“歃血”是古代宣誓结盟的一种仪式,在宣读盟约之后,参与订立盟约的人要用手指蘸血,涂在口旁,表示信守誓言。也有说法是饮下牲口血。《礼记·曲礼下》“莅(li)牲曰盟”,唐代孔颖达注解为“盟者,杀牲歃血,誓于神也”。意思是建立盟誓时,要杀牲口,饮其血,向神明发誓。《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中的“王当歃血而定从,次者吾君”意为楚王您先歃血为盟,确定合纵盟约的诚意,然后是我的主人。 例句
在第四次会议上,与会者歃血为盟,立下誓约云:“协力同心,恢复汉室,有渝此盟,天人共殛(ji)!”
范文澜、蔡美彪《中国通史》 字里字外
根据西周礼仪,举行立盟仪式时,要先在地上挖出一个方形的坑;在坑上宰杀用于祭祀的牲畜,将牲口血盛入玉制的器皿里。人们会蘸着血书写盟书,之后,缔结盟约的人一起饮下血,或者用手指蘸血涂抹在嘴上,然后一起对神发誓。
历史上记载的比较出名的“歃血为盟”的例子,是“白马之盟”。
楚汉相争,刘邦胜出之后,分封了很多异姓诸侯王。但他对外姓诸侯王始终心存疑虑,害怕他们谋反,推倒自己的刘姓江山,于是废掉了许多异姓诸侯王,立了很多刘姓子孙为王。
晚年的刘邦希望废掉吕后之子刘盈,立自己最宠爱的戚夫人的儿子如意为太子,但遭到大臣们的反对。
后来,刘邦日益衰老,他怕刘盈性格过于软弱,吕后势力日大,终有一天会威胁到汉室江山,便将刘氏诸王召集到一起,斩杀了一头白马,与大家歃血为盟:“以后,如果不是刘姓的人,不可以封王。如果不是功臣,不可以封侯。无论谁违背了这个誓言,就要共同讨伐他。”
社会活动
释义
囹圄:监狱的意思,身陷囹圄即坐牢之义,也可写作陷身囹圄。 辨析
这个成语读音是难点,应注意“圄(yu)”字的读音,不可认字认一半,误读为wu。和“囹圄”容易记混的有“囫囵吞枣”的“囫囵”二字。 起源与演变
《礼记·月令》中有“(仲春之月)命有司,省囹圄,去桎梏”之句,孔颖达疏“囹,牢也;圄,止也,所以止出入,皆罪人所舍也”。这句话的意思是在二月的时候,官府会奉命赦免释放一些罪犯,减少被监禁在牢狱里的人。现在“身陷囹圄”较多用在蒙冤受屈或罪行不重的人身上,带有为其惋叹的感情色彩。对那种罪恶滔天终受惩罚的人,则不适合用这个成语。 例句
尽管身陷囹圄,但曼德拉从没有放弃希望。
社会活动
释义
比喻将原物完好无损地归还原主。 辨析
“璧”字容易错写为“壁”。“璧”在此指的是和氏璧,和氏璧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美玉,因此为玉字底。“壁”从土,辟声,本义是墙,如“墙壁”“壁画”。 起源与演变
“璧”,从玉,辟声。《说文解字》解释为“瑞玉环也”。本义是扁圆形的、中间有孔的玉器。两个半璧合成一个圆形,称为“合璧”,人们用“珠联璧合”来比喻出众的人才或美好的事物汇集于一处。“璧”后来也成为玉的通称。
“完璧归赵”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使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完:完整;赵:赵国。直译是把璧完整无缺地送回赵国。 例句
请放心,不要多久,这两件东西定会完璧归赵。此事放在弟身上好啦。
姚雪垠《李自成》 字里字外
战国时代,赵王无意间得到了一块宝玉“和氏璧”,秦昭襄王听说后非常想据为己有,因此就派人到赵国,对赵王说秦国愿意以十五座城与赵国交换这块玉。赵王心里非常舍不得,但是因为赵国国势很弱,因此不敢得罪秦王,怕秦王一不高兴,就派兵攻打赵国。为了这件事,赵王伤透了脑筋。
大臣蔺相如知道这件事以后,就自告奋勇带着和氏璧出使秦国,他心里知道秦王虽然喜欢这块玉,但根本不想用十五座城池来交换。到了秦国后,蔺相如就抱着和氏璧,大声对秦王说:“如果大王您不讲信用,想要抢我手上这块宝玉,我就一头撞上皇宫里的柱子,相信宝玉一定会粉碎!”秦王听了虽然很生气,但是怕他真的撞上柱子而摔坏宝玉,因此一点都不敢轻举妄动。后来蔺相如更趁秦王不注意的时候,派人连夜把和氏璧送回去。秦王虽然恼怒,但是因为知道自己行事不够光明正大,怕传出去成为笑柄,只好把蔺相如放了。
社会活动
释义
指竞赛中保住上次获得的冠军称号。 辨析
很多人都没注意到,“冕”字上面并不是“日”或“曰”字,而是没有封口。“冕”是形声字,义从“冃”(mào),和帽子有关,帽子如果下面封口,就没法戴了。因此“冕”的上面是不封口的“曰”,“冒”“帽”等字都是如此。
而“卫”不要误写为“位”,不能误解为是取得冠军的位置。“卫”不是位置,而是保卫的意思。 起源与演变
《说文解字》中记载:“冕,大夫以上冠也。从冃,免声。”大意是说,冕是指大夫以上官员的帽冠。意义依从“冃”,读音同“免”。
也有说法认为“冕”字中的“免”字既表声,又表意,因为“免”的金文字形像人戴帽子之形,为“冕”的最初写法。 例句
力图卫冕的中国男队将面临来自欧洲的最有力的挑战,瑞典队已对中国队构成直接的威胁。
《解放日报》1984年8月25日 字里字外
“冕”又称“冕冠”“旒冕”,是古代帝王、诸侯及卿大夫举行重要典礼时所戴的冠帽,后来专指帝王的皇冠,一般人戴的帽子不能叫作“冕”,而叫作“冠”。
相传黄帝发明了冕。冕通常外面是黑色,里面是朱红色。顶部有一块前圆后方的长方形冕板,宽七至八寸,长一尺二寸至一尺六寸,叫作“延”或“”。延前高后低,略向前倾,表示王者虽地位至高,但不妄自尊大。冕板前后有一串串的垂珠,一般是玉做的,叫作旒,旒数量的多少有严格的规定。帝王的冕延前后各垂十二旒。延板左右悬充耳,延板上还悬有一根朱纮,悬挂玉珠,垂到耳边。冕两侧各有一孔,用来穿插玉笄,以便固定发髻和冕。据周代礼制,按祭祀典礼的大小规模分别有六种冕,战国以后冕冠制度遭到破坏,直到东汉明帝时才重新恢复。以后历代沿用,一直到明代。
宋代以后,只有皇帝才可戴冕,因此,冕又用来专指皇冠,把登上皇位称为“加冕”。“卫冕”原意是卫护帝王头上的皇冠,比喻维护帝王的最高统治权力,进而引申为保持体育竞赛中的上届冠军称号。
社会活动
释义
用各种理由或借口掩饰过失、错误。 辨析
“文过饰非”的“文”和“饰”的意思一样,都是掩饰的意思。注意不要把“文”误写成“闻”,不要把“饰”误写为“是”。 起源与演变
“文”的甲骨文字形是胸部有刺画纹饰的立正人形,本义为文身,引申为花纹、纹理等,又引申为装饰、掩饰的意思。《论语·子张》中子夏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小人之过也必文。”意思是小人犯了错一定会掩饰。《庄子·盗跖》里说“辩足以饰非”,意思是说巧言善辩足以掩饰过错。
后人便用“文过饰非”来形容掩饰过错,也作“护过饰非”“饰非文过”。唐代刘知几在《史通·惑经》中写道:“岂与夫庸儒末学,文过饰非,使夫问者缄辞杜口,怀疑不展,若是而已哉!” 例句
方鸿渐回家路上,早有了给苏小姐那封信的腹稿,他觉得用文言比较妥当,词意简约含混,是文过饰非轻描淡写的好工具。
钱锺书《围城》 字里字外
据《清史稿·陈庆镛传》记载,道光二十年(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道光皇帝先是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后又将其革职并改派琦善为钦差大臣,琦善害怕强大的英军,力主对英妥协求和。因在与英国谈判时太过卑躬屈膝、丧权辱国,被道光皇帝以擅自割让香港岛的罪名革职查办。
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道光皇帝又赦免了琦善和其他在鸦片战争中因丧权辱国而被革职的大臣,并准备重新起用他们。
陈庆镛认为不应该重新起用这些有罪的官员,于是不顾个人安危,上奏恳请皇帝收回成命。
道光皇帝看完奏章后嘉奖了他,并感叹道:“我没有知人善任的才干,以致琦善、奕经、文蔚等人战败。我不想把造成这个过错的责任推给大臣们,只能反思检讨自己的行为。现在御史陈庆镛呈请我收回已经发布的命令,我不是个擅长文过饰非的君主,又怎么能袒护包庇他们呢?”
于是,道光帝又革去了琦善等人已经任命的新官职,并且命令这些有罪的官员在家反思自己的过失。陈庆镛忠厚耿直、直言劝谏的好名声从此传遍了全国。
社会活动
释义
指生物之间相互竞争,能适应自然的就被选择生存下来,不能适应的就要渐渐被淘汰的现象。 辨析
注意,不要把“物竞天择”的“竞”写成“究竟”的“竟”。 起源与演变
《说文解字》中对“竞”的解释是“逐也”。因此,“竞”是竞争、角逐、比赛的意思。
《韩非子·五蠹》写道:“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大意是说上古时人们在道德上相互竞争,后来又在智谋上决出胜负,现在则开始在军事实力上竞争角逐了。
严复在《原强》一文中曾说:“物竞者,物争自存也;天择者,存其宜种也。”用现在的话来说,“物竞”就是指生物之间的生存竞争,而“天择”指的是通过自然选择让适应自然的生物留存下来。
“物竞天择”是19世纪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进化论”学说的重要观点,原指自然界生物进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后也指人类社会中优胜劣汰的规律。 例句
我是说在这个问题上,千万不要忽略那著名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法则,把那弱肉强食的道理,也该透透彻彻地给孩子们灌输下去。
欧阳山《苦斗》 字里字外
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长颈鹿在很久很久以前其实并不都是长脖子,也有一部分是短脖子。在食物充沛的季节,它们都可以存活下来;但当食物短缺时,长脖子的长颈鹿因为能吃到长在高处的树叶,就顽强地活了下来,而短脖子的长颈鹿却因为找不到充足的食物饿死了,这样,长颈鹿就渐渐地都变成长脖子了。这就是“进化论”所说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进化论”学说在中国广为流传要归功于近代学者严复的著名译著《天演论》。这本书系统地介绍了达尔文的进化论学说,用自然科学的事实,论证了生物界物竞天择的客观规律,并试图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论观点唤起国人救亡图存的决心。《天演论》的翻译出版正值甲午海战惨败、民族危机严重、维新运动呼声高涨的历史时期,因此,它为变法派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持,也给顽固派带来了沉重的打击,在当时社会影响巨大。
严复是中国近代著名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翻译家。他毕生致力于对西方资产阶级学术名著的翻译,主要译作除了《天演论》之外,还有《原富》(原作者亚当·斯密,今译《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法意》(原作者孟德斯鸠,今译《论法的精神》)等。
社会活动
释义
阋的意思是争吵不休。兄弟在家中争吵,比喻内部斗争。 辨析
“阋”字的读音是个难点。注意,不要误读为ni。“兄弟阋墙”不要错写为“兄弟隙墙”。 起源与演变
“阋”从鬥(后来讹变作“门”),从兒。本义是不和、争吵。《说文解字》将其解释为“恒讼也”,也就是一直争吵的意思。“兄弟阋墙”这个成语出自《诗经·小雅·常棣》“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这句诗的意思是,兄弟虽然在自己家的围墙里面吵架,但如果有人从外部来侵犯,他们便会团结起来一致抵抗。所以这个成语本来并未含着很强烈的贬义,但现在一般都是作为绝对的贬义词来使用。 例句
而侠累那家伙,偏偏要兄弟阋墙,引狼入室!
郭沫若《棠棣之花》 字里字外
中国历史上兄弟阋墙的例子很多,在政治斗争领域的故事就更是不胜枚举。其中,三国期间,袁绍的两个儿子兄弟阋墙,手足相残,令亲者痛、仇者快的行为,对当时的政治和人民生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根据《三国志》的记载,袁谭是袁绍的长子,袁尚是袁绍的幼子。在袁绍临终时,因为他十分宠爱袁尚的生身母亲刘氏,因而爱屋及乌,做出了废长立幼的莽撞决定,由此种下袁谭、袁尚窝里斗的祸根。三国时期另一支重要的力量曹操集团,就利用袁氏弟兄手足相残的时机平定冀州,为日后建立魏国奠定了重要的基础。袁绍集团就此彻底崩溃,一蹶不起:袁谭兵败被部下斩杀;袁尚败逃到辽东,被公孙康所杀。 甲骨文中的“兄”字甲骨文中的“弟”字金文中的“兄”字金文中的“弟”字小篆中的“兄”字小篆中的“弟”字
社会活动
释义
用对一个坏人或一件坏事的严肃处理来警告那些想学着做坏事的人。“尤”在这里是过失、错误的意思。 辨析
“儆”字可能与读音和意义相似的“警”字混淆。“儆”与“警”在古汉语中通用,但在这个成语中,必须用“儆”。
另外,请注意“尤”不要误写为“优”。 起源与演变
“儆”从人,敬声,《说文解字》将其解释为“戒也”。其本义是警戒、戒备的意思。也有告诫、警告的意思。用于“杀一儆百”,意指杀一个人用来警告其他人。《孔子家语》中“所以儆人臣也”也是同类用法,意思是用来警告臣子。
“效尤”是仿效坏的行为,出自《左传·庄公二十一年》“郑伯效尤,其亦将有咎”一句。意思是郑伯仿效别人做坏事,也要得到惩罚。 例句
我以为各人均应先打屁股百下,以儆效尤,余事可一概不提。
鲁迅《准风月谈·文床秋梦》 字里字外
鲁庄公二十一年(公元前676年)夏天,郑国和虢(guo)国进攻洛阳,将自立为周王的王子颓和他手下五个大夫杀掉,重新扶立了流亡在外的周惠王。
郑国国君郑厉公在王宫设宴招待惠王,席间命人演奏了只有祭祀天地祖先这种高规格场合才可以演奏的盛世乐舞“六代之乐”。而随意演奏六代之乐,正是之前郑厉公谴责王子颓的罪状之一。
所谓的“六代之乐”,是指黄帝时代的《云门大卷》、尧时的《大咸》、舜时的《韶》、禹时的《大夏》、商汤时的《大濩》和周武王时的《大武》这六种盛世乐舞。依照周礼,“六代之乐”等同于人间轻易不能得闻的天籁之音,只能分别用于祭祀天地、日月、山川、祖先等国家最高祭祀活动。很显然,郑厉公招待周惠王的宴会不属于这一范畴。
原国国君原庄公批评道:“郑伯效尤,其亦将有咎。”意思是郑厉公学了王子颓的坏样子,也会遭到惩罚。果然,过了一个月,郑厉公就死了。
社会活动
释义
局限于原有的看法。 辨析
“囿”外边的“囗”表示范围和区域,是全包围结构,不可写成门字框。“成见”的意思是固执不变的看法,偏见;“成”是指已定的、定型的、现成的;“见”的意思是对于事物的看法,意见。因此“成见”不应误写为“陈见”或“成谏”等。 起源与演变
“囿”的甲骨文字形很像一块田地,其中长满草木。到了小篆,“囿”成为从口有声的形声字,《说文解字》说解为“苑有垣也”。意思就是有短墙围住的叫“囿”。因此“囿”的本义是古代帝王养禽兽的园林,后泛指四周有栏挡的菜园、果园,引申为事物的萃聚之所,或拘泥、局限。 例句
作者囿于成见,在文章里把自己的个性隐匿了。
周国平《哲学的魅力》
社会活动
释义
比喻超出自己业务范围去处理别人的事,也比喻包办代替。 辨析
“庖”的部首“广(guǎng)”为房屋之意,《说文解字》释“庖”为“厨也”,“庖”本义指厨房。注意,“庖”不要误读为bāo,或误写作“疱”。“疱”的部首为“疒”,和疾病相关。 起源与演变
“俎”的甲骨文字形像置肉于砧板或祭祀用的案板上。《说文解字》将其解释为“礼俎也”。本义是祭祀或宴会用的一种盛放物体的礼器,木制漆饰,有四足。常见词组有“俎豆”,“俎”和“豆”都是古代祭祀用的器具;后来也指割肉用的砧板,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俎”也是我国一个罕见的姓氏。 例句
孩子能做的事,父母不要越俎代庖。 字里字外
“越俎代庖”出自《庄子·逍遥游》:“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归休乎君,予无所用天下为!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意思是说,鹪鹩这种鸟在树林中筑巢的时候,只不过占据一根树枝就够了;鼹鼠这种动物在河边喝水的时候,喝饱了肚子也就够了。君主你就算把天下给我,我要来又有什么用处呢?即便厨师处理不好厨房里的事,主管祭祀的人也不应该跨过礼制去代替他做事。这段话强调人要各司其职、各安其位、各尽其责,是庄子用来拒绝国君请自己出仕的话语,充分表达了道家清静无为、知足常乐的思想。最后一句话被后人总结为“越俎代庖”,用来指责多管闲事的人。
这一点在分工越来越明确的当代社会更具有重要意义。《庄子·养生主》中还有一个与“庖”相关的典故——“庖丁解牛”,比喻经过反复练习实践,掌握了事物的客观规律,这样一来做事就能够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甲骨文中的“俎”字金文中的“俎”字小篆中的“俎”字
社会活动
释义
抨击当前的弊病。比喻发现或指出错误,以求改正。 辨析
针砭是指用石针或砭石来刺穴治病。有人把“针砭”误写成“针贬”,可能是把“针砭”误解为“针对、贬斥”的意思了。另外要注意,“砭”读biān,不要读作biǎn。 起源与演变
砭是古代治病的石针,在这个成语里作动词,意为“指出”。古代以砭石为针的治病方法称为“针砭”,后世泛称金针治疗与砭石出血为针砭。苏轼《休兵久矣而国益困》中有“不忍药石之苦,针砭之伤,一旦流而入于骨髓,则愚恐其苦之不止于药石,而伤之不止于针砭也”,用比喻的说法指出国家有很多问题,需要针砭和药石来医治。对症进行针砭治疗与治理问题相通,于是后来针砭也多比喻指出、发现和治理(错误等)。比如范成大《晞真阁留别方道士》中有“时时苦语见针砭,邂逅天涯得三益。” 例句
文章针砭时弊,笔锋犀利,观点鲜明,令人耳目一新。
林默涵《李蕤同志还活着》 字里字外
运用针刺治病的医术称为“针”,运用砭石治病的医术称为“砭”。古时曾有针灸和砭灸两种免药医法,用石针刺激肌肤,以达散热、祛风、化瘀、医治劳损等功效。但是十分可惜,时下只保留下来针灸一法,以砭治病却已失传。不过,虽然古时如何砭灸不得而知,但现代中医仍在民间砭术的基础上,研究出了新的砭石疗法。
以针砭治病来比喻发现、解决社会、国家的问题,是古文中的常用方法。这与文人墨客无不常怀“忧天下”之心,常以作品“针砭时弊”有关。古之唐诗、宋词、元曲,今之小说、诗歌、戏曲,莫不如此。而其中笔锋最为犀利,且最为我们熟悉的莫过于鲁迅先生。他因在日本留学时,目睹国人麻木到观看外敌屠戮同胞,十分痛心,遂决定弃医从文,以笔为武器批判现实、唤醒国人,他一生的大部分小说和杂文都直指社会黑暗,真可谓“热心冷眼观尘世,针砭时弊刺沉疴”。
另外,“针砭时弊”一语还常和“月旦社会”并用,“月旦”是品评之义,语出《后汉书》,原指品评人物,现常用于文雅地说长论短。两词并用,特别强调其抨击流弊、谋求社会进步的积极含义。
社会活动
释义
燃:烧;萁:豆茎。把豆萁晒干后可以做柴火,萁燃烧而煮熟的正是与自己同根而生的豆子,比喻兄弟骨肉相残。 辨析
“箕”《说文解字》说解为“豆茎也”,即豆类植物的秸秆,所以用草字头。注意,“萁”,也不要读作ji,也不要错写为“箕”。“箕”是用竹篾、柳条等制成的扬去糠麸或清除垃圾的器具,所以为竹字头。 起源与演变
“煮豆燃萁”出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惭色”。
魏文帝曹丕命弟曹植于七步内成诗,不能则行大法。曹植以“煮豆燃萁”为比喻,发抒因兄弟相残而产生的郁闷情怀。后人们多以“煮豆燃萁”比喻骨肉相残。
社会活动
释义
在政治、外交上运用手段进行联合或分化。 辨析
“捭”容易与“俾”弄混。前者读bǎi,是分开之义,和手有关,因此为提手旁。后者读bi,作为名词时是门役之义;作为动词时,是使得、使之的意思。“捭阖”为开合,注意不能写成“俾合”。 起源与演变
纵横指合纵与连横。战国时,东方各国联合对抗西方秦国,称为合纵;各诸侯国依附秦国,并随从秦国去攻打其他国家,称为连横。捭阖是开与合。《鬼谷子·捭阖》:“捭之者,开也,言也,阳也;阖之者,闭也,默也,阴也。”指的是纵横家们游说君主时的说话技巧。
“纵横捭阖”原指进行联合或分化的游说。后用以比喻运用政治或外交手段达到联合或分化瓦解的目的。 例句
我向来谨小慎微,只求四平八稳,不求出人头地。可以著书立说,不能纵横捭阖。
王火《战争和人》 字里字外
战国时期诸侯割据。在这个充满动荡与变革的时代,有那么一群人,他们大多出身贫贱,但周游列国。他们身无长物,却以三寸不烂之舌击退百万雄师。他们以雄辩和权术为双剑,论辩于各国朝堂之上,参与着也改变着战国时代的格局与演变。他们的名字叫作纵横家。
说到纵横家不能不说张仪——连横派的领军人物。据说张仪曾拜鬼谷子为师,学习纵横之术。学成出师之后,自信满满的张仪开始周游列国,游说诸侯,希望完成心中抱负。可孰料以一张嘴平定天下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
诸多碰壁的张仪,起先只在楚国令尹家中做了一名普通门客。适逢令尹府中一块玉璧被盗,寒酸的张仪成为怀疑对象。一顿严刑拷打之后,被逐出门去。张仪跌跌撞撞回到家中,他的妻子埋怨道:“如果你不读书,不一门心思想着游说诸侯,哪会招来这些侮辱?”张仪张开嘴巴问妻子:“你看看我的舌头还在不?”妻子不解,笑说:“在。”张仪说道:“只要我的舌头还在就够了,我会有出头之日。”
后来,张仪到了秦国,得到重用。他推行连横政策,先是促成秦魏友好,后去游说楚王,拆散齐、楚同盟。凭借着三寸不烂之舌,帮助秦国日益扩大,为以后秦国统一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
运动·变化
运动·变化
释义
状态词。抖动摇晃的样子,多用来形容老年人或病人的某些动作。 辨析
“巍”不可写作“危”。“巍巍”无实义,不含有危险的意思。“颤”是多音字,一般在“颤栗”中读作zhàn,应注意不要误读。 起源与演变
“颤”在现代汉语中的意思是颤抖、发抖,或物体振动。《说文解字》把“巍”说解为“高也”,本义是高大。“巍巍”形容高峻壮观的样子,也可以用来作为形容词的后缀,如明代冯惟敏《雁儿落·题刘伊坡寿域》套曲:“栽培的颤巍巍锦中花,摆列着酷烈烈香醪瓮。” 例句
她急忙将活套从脖子上取下来,颤颤巍巍地顺着声音寻去。
刘醒龙《十八婶》
运动·变化
释义
商店晚上关门,停止营业,引申为歇业。 辨析
“烊”本义是金属熔化,因此是火字旁。另外它是多音字,此处不要读成另外一个读音yáng。 起源与演变
《康熙字典》:“烊,本作炀。”“炀”在江淮一带方言里指炙燥,还有的地方称火猛为“炀”。因此,“打烊”原本为方言,意思是熄灭店里的火,也就是这一天买卖做完了的意思。“烊”读作yáng时则表示金属熔化,如“烊铜热铁”(烧热的铜铁器具,借指地狱中烙烫之类的刑具),此外,在方言中还有溶化了的意思,如“雪烊了”“糖烊了”等。 例句
14日,耶路撒冷全城所有学校放假,议会休会,许多商店则打烊。
刘洪《和沙龙做邻居》
运动·变化
释义
将尽,衰落。 辨析
“阑”用本义是“门前的栅栏”,因此与“门”相关。 起源与演变
“阑”用作名词时,本义指的是“门前的栅栏”,引申为栏杆。作动词用时,有残、尽之义,如“阑残”“夜阑人静”等;还有衰退、衰落、消沉的意思,如“意兴阑珊”。“阑”还有妄自、擅自之义,如“阑入”“阑出”,表示擅自出入。南唐著名词人李煜有“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之语,表达了词人在春日将尽之时,想起自己的际遇,感叹好景不长的凄凉之情。 例句
他像是个始终精进的人,意兴阑珊是同他绝对联不上的。
叶圣陶《倪焕之》 字里字外
“阑珊”是中国古典诗词中的高频词语,大概是因为“阑珊”这个词所传达出来的那种哀怨、凄婉的基调符合了骚人墨客伤春悲秋的情怀。
“白发满头归得也,诗情酒兴渐阑珊”(白居易《咏怀》)是感慨青春不再,红颜易老,使得诗人的诗情和酒兴也消失了;“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李煜《浪淘沙》)则是诗人夜半听雨,感慨春光易逝,好景不再;“官况阑珊,惭愧青松守岁寒”(苏轼《减字木兰花》)一句是诗人感慨自己仕途不顺,伤感悲凉;“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一句则表达了千方百计地寻找佳人后终于在灯火的尽头看到她的惊喜之情;“歌断酒阑珊,画船箫鼓转,绿杨湾”(贺铸《小重山》)描写的是当时诗人参与的一场衣香鬓影的酒会的热闹场景;“阑珊玉佩罢霓裳,相对绾红妆”(纳兰性德《一丛花·咏并蒂莲》)描写的则是女子梳妆的旖旎场面。
我国19世纪70年代的作者也常用这个词比喻“秋意”。由此可见,虽然“阑珊”这个词有着哀怨、凄婉的意向,但是在真正的使用中,并不总是表达悲观的情绪,不能一看到这个词,就武断地认为整句话的基调都是悲伤的。
运动·变化
释义
时间渐渐过去,常形容时光易逝。 辨析
“荏”音同“忍”,为上声,而不是阳平音。 起源与演变
“荏”比喻软弱、柔弱的样子,如“色厉内荏”,意为表面强硬,其实内心虚弱;或用来形容时光易逝,如“光阴荏苒”。“苒”是一个和草木相关的字,本义指的是草木繁盛的样子,如“苒弱”“苒苒”,也用于比喻草木枝叶柔嫩或气味、烟尘轻飘的样子。后多比喻时间逐渐流逝。
如唐韩愈诗《陪杜侍御游湘西两寺》:“旅程愧淹留,徂岁嗟荏苒。”唐王维《责躬荐弟表》:“贪冒官荣,荏苒岁月。”
这个词还有旅途辗转,愁苦连绵的意思,如唐杜甫《宿府》诗:“风尘荏苒音书绝,关塞萧条行路难。”元尚仲贤《柳毅传书》:“愁荏苒,泪淋漓。” 例句
光阴荏苒,转瞬已是三年。 字里字外
珍惜光阴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古人为我们留下了许多描写时间宝贵、光阴易逝,劝导人们珍惜时间的成语和警句,如:光阴荏苒、光阴似箭、日月如梭、石火光阴、俯仰之间、弹指之间、白驹过隙、乌飞兔走、尺璧寸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等。
“荏苒”这个词,也是我国历代文学作品中使用频率比较高的一个词语。如《红楼梦》第三十八回:“秋光荏苒休孤负,相对原宜惜寸阴。”这是史湘云所写的《对菊诗》中的一句,诗句称赞菊花的孤傲之美,以菊自比,表达了湘云渴望一展抱负、不负青春的洒脱情怀。同样是写菊花,林黛玉写下的则是:“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菊花到了秋天,百花凋谢之后才迟迟开放,以菊花比喻自身,体现了黛玉孤高自许、不屑于盲目从众的性格内涵。用简单的诗作,就把人物的不同性格跃然纸上,这就是曹雪芹的高明之处,也是《红楼梦》能够享誉至今的原因之一。
运动·变化
释义
太阳快要下山了。比喻衰老的人或腐朽的事物临近死亡。 辨析
“薄”不要误写为“簿”。“薄”是迫近的意思,而“簿”是指登记事物的册子。“薄”用作迫近之义时正确读音是bo,不要误读为báo。 起源与演变
“日薄西山”本是一种自然现象。西晋的李密在《陈情表》中用“日薄西山”形容他的祖母刘氏年老多病,生命垂危。后来,“日薄西山”就用来形容人已经衰老,又引申为事物即将腐朽没落。
“薄”有三个不同的读音。读bo时,本义是草木密集丛生处。后引申为靠近或迫近,如薄暮;引申为不厚道或不庄重,如刻薄。读báo时,本义是扁平物体的上下距离小,如薄衣服;引申为密度小,如薄酒;引申为感情不深,如情分薄。读bo时,特指一种中草药名,即薄荷。 例句
因此,在那个习惯于悲春伤秋的年代,你陪我看了多少个日薄西山的景致,我陪你看了多少个破晓阑珊的夜,我们彼此静默地坐着,不言朝夕。
七堇年《澜本嫁衣》 字里字外
李密是西晋时期的文学家。他从小命运多舛,生活坎坷。他出生六个月时父亲就死了,四岁时母亲又被迫改嫁。失去双亲后,年迈的祖母刘氏将李密抚养长大,他非常孝敬祖母,并因此名扬天下。
《晋书》记载,祖母生病的时候,李密夜不解衣,尽心地侍奉在祖母身边,喂饭喂药时,都是亲自尝一下才端给祖母。
李密曾在蜀国做官,蜀灭亡后,晋国的征西大将军邓艾因钦佩他的才华,想邀请他担任主簿一职,就是掌管文书的佐吏。李密上奏,说自己有年迈的祖母需要照顾,谢绝了邀请。
后来,司马炎(即晋武帝)也很欣赏李密,想起用李密做太子洗马一职,即辅佐太子,教授太子政事。诏书一次次下,郡县轮番催促,而此时李密的祖母已经九十岁了,疾病缠身。李密不愿离开年老体衰的祖母,就给司马炎写了一篇《陈情表》,述说自己不能出来做官的苦衷。信中,李密对司马炎对自己的器重表达了感激之情,同时又陈说了自己的祖母年老体弱,就像“日薄西山”(太阳快要落山)一样,连呼吸也很困难,命在旦夕之间,随时都有可能故去。祖母对自己有养育之恩,他理当以大义报还。
运动·变化
释义
形容一种事物逐渐发展、盛行,形成风气。 辨析
有的人把“蔚然成风”误用到贬义语境中,其实“蔚然成风”一般用于褒义语境,用来形容形成一种良好的风气。“蔚然成风”的“蔚”是草字头,注意不要写成“尉”。 起源与演变
《说文解字》中对“蔚”的解释是“牡蒿也”,牡蒿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可以入药。“蔚”还可以指草木茂盛的样子,比如东汉班固在《西都赋》中有“茂树荫蔚,芳草被堤”的句子。“蔚”后来又引申出了形容云雾弥漫或文辞华美的意思。
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写道:“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玡也。”其中“蔚然”是草木茂盛的样子。
“蔚然成风”用来形容一件事逐渐发展盛行,渐渐形成了一种良好风尚,也作“蔚成风气”。 例句
日本国内,自望族以至一般文士,摹仿唐诗蔚然成风。
范文澜、蔡美彪《中国通史》 字里字外
魏晋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政权更迭频繁,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己脆弱的统治,采取高压政策,使得当时文人时刻处于朝不保夕的悲惨处境。在这种背景下,文人们逐渐厌倦了作为汉代正统思想的儒家经学,放弃了对伦理纲常的执着态度,开始转而以“精深微妙”的清谈代替了具体的政治伦理研究,以虚无缥缈的玄远之思来逃避现实的生存忧虑。崇尚清谈思辨的玄学就在这个时候蔚然成风。
“玄”,出自《老子》中“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是幽深微妙的意思。当时的文人推崇《周易》《老子》《庄子》,把它们并称“三玄”,作为玄学的经典。
当时的玄学家大多是所谓的名士,嵇康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他自幼勤奋好学,博通文学、音乐等,与阮籍等竹林名士共倡玄学新风,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也就是说超越名教礼法的束缚,顺随人的自然本性,是“竹林七贤”的精神领袖。因对司马氏持不合作态度,又敢想敢说,桀骜不驯,最后被陷害入狱,尽管时人纷纷为他请愿求情,但最后仍没幸免于难。临死前一曲《广陵散》成为千古绝唱。
运动·变化
释义
众人的言论能够熔化金属,比喻舆论影响的强大,也比喻众口同声可以混淆视听。 辨析
“铄”字从金,本义和金属有关。注意,“铄金”不要写成“烁金”,“烁”的本义是发光的样子。 起源与演变
“众口铄金”出自战国张仪之口。《史记·卷七十·张仪列传》中说:“臣闻之,积羽沉舟,群轻折轴,众口铄金,积毁销骨,故愿大王审定计议,且赐骸骨辟魏。”意思是说:我听说,羽毛虽然轻,但积聚多了,就可以使船沉没;货物虽然轻,装载多了也可以折断车轴;众口一词,就是金石也可以消融;流言诽谤多了,骨肉之亲也可以消灭。所以我希望大王审慎拟定正确的策略,并准许我引退离开魏国。从此“众口铄金”便和“积毁销骨”一起,用来形容舆论作用之大和流言的危害之大。
性质·状态
性质·状态
释义
任意糟蹋东西,不知爱惜。 辨析
“殄”不能念成zhēn,不能误写为“珍”。“珍”从玉,与珍宝有关。而“殄”从歺,《说文解字》对它的解释是“殄,尽也”,就是断绝、竭尽的意思。 起源与演变
“暴”,残害,糟蹋;天物,指自然生物。“殄”从歺。“歺”后来演变为“歹”,甲骨文字形像是残骨。《说文解字》将“歹”说解为“列骨之残也”,意思是剔肉之后的残骨。以“歹”为部首的字,意思多与死亡、坏、不吉祥有关。如“殁”“残”“殃”“殉”等。
“暴殄天物”原指残害、灭绝天生万物,《尚书·武成》就曾用“暴殄天物”来形容商纣王无道。现在该词泛指任意糟蹋东西,不知爱惜。 例句
我甚至觉得有点“暴殄天物”,我的肚皮,是随便什么都可以填满的,何必要吃这么贵重的食品呢? 字里字外
《尚书·武成》曾批判商纣王“今商王受无道,暴殄天物,害虐烝(zhēng)民”。“烝民”是大众、百姓之义。说的是商纣王是一个暴君,没有德政,昏庸无道,终日残害百姓。
“暴殄天物”除了用来形容残害天下苍生的暴君之外,还用来形容不按照礼制打猎、滥加捕杀的行为。唐杜甫《又观打鱼》中“干戈兵革斗未止,凤凰麒麟安在哉?吾徒胡为纵此乐?暴殄天物圣所哀”,说的便是如果世人无休止地残杀生灵,那传说中的凤凰和麒麟也该被残杀殆尽,看不到了。如果再这样以屠杀生灵为乐,就太悲哀了。
现在,“暴殄天物”的使用更加宽泛,平添了糟蹋浪费的意思。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佳而搬演不得其人,歌童好而教率不得其法,皆是暴殄天物”,说的便是如果好的词曲在表演中用的演员不合适,如果一个好的歌童,老师对他教授和引导时方法不对,就是对于好词曲和好歌童的糟蹋与浪费,就是“暴殄天物”。
性质·状态
释义
杯盘等放得乱七八糟。形容宴饮后桌上凌乱的样子。 辨析
“藉”不要误写为“籍”。两个字的读音相同,声旁都是“耤”,形旁也相近,但字义是不同的。“藉”的本义为祭祀朝聘时陈列礼器的草垫子,因此为草字头,读作jiè。盛多,杂乱是它的假借义,读作ji。关于“籍”,古人常常将写有文字的竹简编辑成册,叫作“籍”,因此“籍”是竹字头,常用的词语有“户籍”“典籍”“书籍”等。 起源与演变
“藉”的本义,有一种说法是祭祀跪拜时用的草垫,还有一种解释是草料不加整理、杂乱的样子。据说,狼群常卧在草上,起身时会使劲践踏草,令草变得杂乱,目的是毁灭自己的痕迹,人们从这里归纳出“狼藉”一词,用来形容纵横杂乱,也引申为破败不可收拾的意思。 例句
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
朱自清《背影》 字里字外
汉字中有草字头和竹字头。相同的声旁,分别配以字形也相似的草字头和竹字头,这样构成的汉字经常发生混淆,比如“藉”和“籍”,“蓬”和“篷”,“薄”和“簿”等。我们可以从两个部首的意思出发,来区别这些形近字。
“艹”是汉字发展到楷书后简化而成的,原来写作“艸”,本义是百草的总称。以“艹”为部首的汉字大多和草本植物相关,或是指花草、蔬菜等植物的名称,例如“蓬”指的是一种叫作蓬蒿的草,“荤”本义指葱蒜类辛臭的蔬菜;或是形容草的气味和颜色等特点,例如“薄”本义是草木密集丛生处,“蔼”本义是指草木繁盛的样子;或是指和草木相关的一些东西,例如“薪”本义是可以当作燃料的草木,“藉”是祭祀跪拜时用的草垫。
“竹”的甲骨文字形就像竹叶下垂的样子,以“竹”为部首的汉字大多和竹子相关。比如“笨”的本义是竹子的内层,而不是现在通常说的笨拙。“簿”是登记事情的册子,如登记簿。“篷”的本义是车船等用以遮蔽风雨和阳光的设备,用篾席或布制成。“篾”就是劈成条的细竹片,可以用来编席子和篮子等竹制品。“筋”的本义是附着在骨上的韧带,它是个会意字,从肉,从力,也从竹。为什么从竹呢?因为竹多筋,故从竹。
性质·状态
释义
拿人不当人,把人的生命看得和野草一样卑贱,任意残杀。 辨析
人们很容易把“菅”误写成“管”。“菅”其实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多生于山坡草地,以前可以用来做草鞋、搭茅草屋等。所以这个字有草字头。而“管”最早指的是一种类似笛子的管乐器,从竹,所以有“丝竹管弦之乐”的说法。 起源与演变
人们很容易将“草菅人命”理解为草率地杀人,其实该词是“视人命如草菅”之义。《大戴礼记·保傅》中写道“其视杀人若芟(s hān)草菅然”。“芟”是除去、割草的意思,也就是说杀人就像割草一样。 例句
什么外戚,什么宦官,还有既非外戚又非宦官的豪强大户,他们就只晓得争权夺利,草菅人命。
郭沫若《蔡文姬》
性质·状态
释义
峦:连着的山;嶂:直立像屏障的山峰。形容山势险峻、山岭重叠。 辨析
“叠”的繁体字作“疊”,为会意字,上边的“畾”像物体叠放在一起。“叠”的本义是重叠。不要误写为“迭”。
“迭”的本义是交替、轮流,如“迭变”就是交替变化,“迭进”就是轮番进言。同时,“迭”也有停止的意思,如“叫苦不迭”“忙不迭”。 起源与演变
“层峦叠嶂”属于并列型的“二二式结构”成语。“层”和“叠”意思相近,都指山一层层相连在一起;“峦”和“嶂”词义相近,都指山,“峦”指小而尖的山,“嶂”指高耸、险峻像屏障一样的山峰。“层峦”和“叠嶂”作为并列的两个词,合在一起,形容山岭重叠,峰峦相接,连绵不断。 例句
我喜爱那层峦叠嶂的青山,喜欢看明月悬挂在山崖之上,洒下皎洁、清冷月光。 字里字外
“山”是象形字,金文字形是三座山峰,小篆体为了书写方便,将实心山变为单线,但仍然保留了三座山峰,现在的“山”字形基本与小篆一样。“山”的本义是地面上由土石构成的隆起部分,它也是一个部首,由“山”部组成的汉字字义大都与山有关。
有的字描绘出了山的不同形貌。“屹”是山势直立高耸的样子;“崎岖”是地面高低不平的样子;“嶙峋”形容锯齿状的,像犬牙那样参差不齐的,多指山石;“峥”是高峻的样子;“峻”形容山高而陡。
有的字代表了不同类型的山石。“嵁”指凸凹不平的山岩;“岗”的本义为山脊和山岭,后引申为高起的土坡;“岭”指高低不齐的山脉;“峡”为两山夹水处。
有的字是表示和山相关的事物。“岚”是指山间的雾气;“密”的本义是形状像堂屋的山,现在的常用义是秘密。
很多山的名字也是“山”部,如崤山、嵩山、峨眉山、崂山、嶂石岩等。
甲骨文中的“山”字
性质·状态
释义
箪,是指古代盛饭的圆形竹器。“箪食瓢饮”意思是用箪盛饭吃,用瓢舀水喝,旧指安贫乐道,形容读书人安于贫穷的清高生活。也指生活贫苦。 辨析
“食”字有两个读音si和shi,读si时的意思是喂养,提供食物;读shi时的意思是吃,食用,或指名词食物。“箪食瓢饮”中“食”的意思是吃,而不是喂,因此读作shi,而不读作si。 起源与演变
“箪”,从竹,单声。《说文解字》将其解释为“笥(si)也”,本义是古代盛饭的圆形竹器。“箪食瓢饮”一词出自《论语·雍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意思是说颜回每天有一口饭吃,有一点水喝,住在简陋的小屋子里,世人都忍受不了这种清苦的生活,但颜回却安贫乐道,泰然处之,依然能保持自己好学的乐趣,真是贤德呀。从此“箪食瓢饮”用来形容安贫乐道的生活。 例句
而颜渊箪食瓢饮,在于陋巷。
班固《汉书·货殖传》 字里字外
人都说孔门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其中孔子最中意的便是颜回。
颜回,字子渊,十四岁便拜孔子为师,此后终生跟随。在孔门众多弟子中,孔子对他称赞最多,不仅夸奖他“好学”,而且还称他为“仁人”。
颜回是个智者,天性豁达,丝毫不在意名利二字,安于清贫,追求平淡真实的生活,享受问道的快乐。孔子也赞叹他“贤哉,回也”。
他为人谦逊,对孔子异常尊敬。在孔子四处游说,四处碰壁,被广受质疑之时,他也依旧坚信孔子的理想与智慧,与之共同进退。
他以德行著称,严格按照孔子关于“仁”“礼”的要求,具备君子四德,因此被后世尊为“复圣”。自汉代起,被列为七十二贤人之首。
他勤勉好学,二十九岁时头发就已花白,为整理《易经》,呕心沥血,过劳而亡,比孔子还要先死去。当时,孔子哀痛之至,说:“自从我有了颜回这个学生,学生们就更加亲近我,之后再没有发现如同颜回一样好学的人了。”
性质·状态
释义
筌是用来捕鱼的工具,捕到了鱼,就把筌忘记了,形容取得了成功就对赖以成功的东西弃之不顾的行为。 辨析
筌是一种用竹篾条编织的篓子,口部有向内翻的竹片,鱼进入后便无法逃脱,又叫“鱼笱(gou)”。因其为竹制品,故以竹字头为偏旁。注意“筌”不要误写为“荃”或“笙”,更不要误读为shēng。“笙”从竹,生声,其实是一种乐器。而“荃”从草,是一种香草的名字。 起源与演变
这个成语出自《庄子·外物》:“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意思为筌是用来捕鱼的,捕到鱼就忘记了筌;兔网是用来捉兔子的,捉到了兔子就忘了兔网;语言是为了表达思想意识的,掌握了思想意识,就忘掉了语言。 例句
世间竟有这样得鱼忘筌、人面兽心之人,实实可恶!
石玉昆《三侠五义》 字里字外
“得鱼忘筌”的本义是在阐述庄子的哲学思想,原指领会了深妙的义理,表达它的言语可以忘掉;鱼捕到了,渔具也可以忘掉。意思是言语和渔具虽不可少,但毕竟只是手段,而领会精神实质、实现既定目标才是最重要的。
因此这个成语出现之初含有褒义。明代思想家王阳明也提出过“得鱼而忘筌,醪尽而糟粕弃之”的观点,以鱼和酒比喻真理,以鱼筌和酒糟比喻承载真理所用的文辞和言论,认为真理才是学者真正需要的。
但在语言的应用演化中,它逐渐被人们赋予了另一层意思,变为完成了目标就忘掉了曾经赖以成功的东西。与“卸磨杀驴”“过河拆桥”这样的成语成了同义词,也就成了贬义词。 小篆中的“笙”字小篆中的“荃”字
性质·状态
释义
形容撒娇的声音和样子,或形容语音的绵软柔细。 辨析
“嗲”勿错读为diē,应读为diǎ。 起源与演变
“嗲”是个吴方言词语,原来是指江浙一带如苏州、无锡、杭州,尤其是上海女子说话的语气,因吴侬软语具有湿软甜糯的特点,故女孩子用这种语气语音说话会让人感觉在撒娇。
后来“嗲”也有自以为优越而表现出得意或傲慢样子的意思,如质问别人“侬嗲啥”;还有优异的意思,如“滋味真嗲”。 例句
(陆橙)碰到了隔壁那位苏州嫂嫂,他一向讨厌她的嗲声嗲气。
茹志鹃《着暖色的雪地》
性质·状态
释义
高冠和阔衣带。古代儒生或士大夫的装束。 辨析
“峨”是高,“博”是宽,“冠”是帽子,“带”是衣袋。“峨”的形近字有“娥”,后者是形容女子姿容的美好,比如“娥娥”。
“峨眉”和“娥眉”同音,也容易混淆。“峨眉”是四川一座山的名字,即“峨眉山”,“娥眉”是女子弯弯的、细长的美丽双眉,如“娥眉皓齿”。 起源与演变
“峨”从山,我声,本义是山势高峻。“峨峨”连用,形容高耸的样子。《文选·楚辞·招魂》“增冰峨峨,飞雪千里些”,意思是冰一层层累积起来,高如山峰,大雪飘飞千里,密密稠稠。曹植《洛神赋》中“云髻峨峨,修眉联娟,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描绘了女子发髻高耸、长眉弯曲细长、红唇鲜润、牙齿洁白的美丽容貌。 例句
门外有一先生,峨冠博带,道貌非常,特来相探。
罗贯中《三国演义》 字里字外
中国古代男子的装束和服饰都是什么样子的呢?
古人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因此古代男子都会将头发留起来,梳成发髻。普通人缠布巾,而有身份的人则会戴冠、冕、弁等,将头发掩进帽子里。
“冠”是贵族所戴的束发之具,呈管状。“冕”是天子、诸侯在祭祀时戴在头上的礼服。有一个成语叫作“冠冕堂皇”,意思是帝王、官吏所戴的帽子很气派,本来是形容外表庄严,尊贵严整,后来常用作贬义,形容表面上正大,而事实上并不是这样,只是徒有其表罢了。“弁”也是古代的一种官帽,用赤黑色布做的叫“爵弁”,是文官戴的帽子,用白鹿皮做的叫“皮弁”,是武官戴的帽子。
古代男子衣襟右掩,用衣袋束腰,衣袋有皮革、丝、布之分。“绅”是古代士大夫束腰的大带子,束绅带的人一般也是有身份地位的人,“缙绅”“绅”“绅冕”都指代古代的士大夫,在地方上有权有势的人也被称为“绅”,比如“乡绅”“土绅”“绅士”。
不论是“峨冠博带”,还是“羽扇纶巾”,这些衣着长袍大袖、风度翩翩的男子,往往是古代读书的文人或有身份地位的人。普通的劳动人民穿的是短衣,方便劳作。
性质·状态
释义
放浪:放纵。形骸:形体。行为放纵,不受世俗礼法的束缚。 辨析
“骸”容易误读作hài,也容易写错。
“骸”从骨,亥声,《说文解字》将其解释为“胫骨也”。本义指的是小腿骨,后来也泛指骨头,如“尸骸”“遗骸”等,所以部首为“骨”。
除此以外,“骸”也有身体的意思。《列子·黄帝》“有七尺之骸,手足之异,戴发含齿”,意思是人有七尺高的身体,长着头发和牙齿,而且和动物的手、脚不同。这段话的“骸”便是身体之义。 起源与演变
“浪”本义是波浪、浪花,后从波浪的四处翻涌引申出四处漂泊游荡之意,如“浪迹天涯”“流浪”。进一步引申出四处闲逛、无所事事、不务正业,如“浪荡公子”。也用作行为不检点、放荡之义,如“放浪形骸”。晋代王羲之《兰亭集序》中便有“放浪形骸”一词。 例句
金榜眼虽然放浪形骸,却是为人厚道。
刘绍棠《村妇》 字里字外
古时候,每逢阴历三月上旬的巳日(三月初三称为上巳节),按照古代的风俗,人们会在这一天去水边祓(fu)除不祥,也就是去消除不祥。这种习俗叫作“修褉(xi)”。
晋穆帝永和九年(353年)农历三月初三,按照修褉习俗,王羲之在会稽山阴的兰亭,与名流高士谢安、孙绰等人举行风雅集会。与会者临流赋诗,各抒怀抱,随之抄录成集。最后,大家推举此次聚会的召集人、德高望重的王羲之写一序文,来记录这次雅集,即《兰亭集序》。
这篇序言疏朗简净、韵味深长,用语玲珑剔透,语言清新、朴素自然、朗朗上口,是古代骈文的精品。放浪形骸便出自“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一句。意思是人与人相互交往,很快便度过一生。有的人在室内畅谈自己的胸怀抱负;有的人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情怀,放纵不羁地生活。
需要注意的是,“放浪形骸”在现代多有一点贬义的色彩,但是在魏晋时代,嵇康、阮籍等名士鄙视当时虚伪的礼教,提倡“越名教而任自然”。“自由不羁”“放浪形骸”是他们表达自己真情真性的一种方式。
性质·状态
释义
指为人刚强正直,不阿谀奉承,不徇私迎合。 辨析
“刚正不阿”里的“阿”是曲从、迎合、偏袒的意思,与“阿谀奉承”里的“阿”意思相同。注意“阿”的读音是ē,不要读成ā。 起源与演变
《说文解字》把“阿”说解为“大陵也”,意思是大的土山。《诗经·小雅·菁菁者莪》中“在彼中阿”的意思是在那丘陵中间、山坳里。《汉书·礼乐志》中有“汾之阿”之句。其中“阿”的意思是水的曲隅、角落。后来“阿”又有了曲意逢迎之义,如《淮南子·时则训》中写道“阿上乱法者诛”。明代王圻《稗史·天报》中写道:“杨公继宗,山西阳城人,成化间守嘉兴,刚正不阿,爱民如子。”其中的“刚正不阿”用来形容人刚强正直,不阿谀逢迎。 例句
老教授刚正不阿,是非分明,决不含糊。
邹韬奋《上饶集中营·上“茅屋大学”》 字里字外
海瑞,字汝贤,号刚峰,是我国明朝著名的政治家,以清正廉洁、刚正不阿闻名于世。
他不仅猛烈地抨击时弊,痛斥那些贪污腐败的官吏,而且还敢于对当朝皇帝直言进谏。
他曾买好棺材,把家人托付给朋友,然后向嘉靖帝呈上《治安疏》,痛斥嘉靖帝腐朽昏庸、不理朝政。嘉靖帝大怒,下令将海瑞逮捕入狱,但在宰相徐阶的力保下,海瑞勉强保住了性命。
嘉靖帝驾崩后,明穆宗继位,赦免了以海瑞为代表的所有因直谏获罪的大臣。海瑞被释放出狱,官复原职。
按理说,徐阶算是海瑞的大恩人,但海瑞并没有因为这份恩情而徇私枉法。徐阶的儿子为恶一方,徐阶想要包庇自己的儿子,向海瑞求情。海瑞义正词严地拒绝了徐阶的请求,秉公惩处了徐阶的儿子,并勒令徐家退还非法所得的财产。
由于海瑞一生为官清正,体察民情,被百姓誉为“海青天”,数百年来依旧为人们所缅怀。
性质·状态
释义
怙:依靠,依仗;悛:改过,悔改。坚持作恶,不肯悔改。 辨析
“悛”字常被写错读错。《说文解字》释“悛”为“止也”,就是停止的意思,改正、悔改在行动上的前提就是要停止之前的错误行为。悔改在心理上首先是一种后悔、悔恨的心态体现,因此“悛”为竖心旁。从“夋”(qun)边的汉字有读作qun的,如“逡”,可组词“逡巡”;大多数读音为jun,如“俊”“骏”“峻”等;“悛”则比较特殊,读作quān。 起源与演变
“怙”从心,古声。《说文解字》将其说解为“恃也”。本义是依仗,凭借。“悛”右边的“夋”本义是行走迟缓或态度傲慢的样子。“夋”字也是上古时期一个很著名的帝王帝喾(ku)的名字。帝喾是“三皇五帝”中的第三位帝王,姓姬,名岌,又名夋,号高辛氏。是黄帝的曾孙、颛顼(zhuān xu)的侄子。 例句
对这个怙恶不悛的惯犯,必须严加惩处。 字里字外
西晋末年,中原王室衰微,各地少数民族政权趁机起兵,各自为政,史称五胡十六国时期。
前赵的国君刘曜,他本是匈奴族人,后来趁乱夺取了后汉刘渊的政权,自己称王,建立了前赵。石勒是羯族人,原本是刘渊手下的大将,在刘曜攻打刘渊时立下了不少战功。刘曜称帝以后,就想拉拢收买此前一直跟他交战的武将石勒,于是派使者前去游说。石勒本来已经答应下来,并且为了表示谢意,也派出使者前往拜谢。然而这个时候,有个叫曹平的谋士在刘曜耳边煽风点火:“石勒派使者来,表面上是来答谢,实际上是来打探我们国家的情况,以便伺机发起攻击。”
刘曜听后大怒,杀了石勒派来的使者。石勒听到这个消息后也怒不可遏,召集大臣说:“我们派出使者本来是为了表达诚意,但刘曜却‘长恶不悛’,这实在是作恶多端,不可饶恕!”此后,石勒杀了刘曜,建立了后赵政权。“长恶不悛”,后变为“怙恶不悛”,用以比喻作恶多端且不知悔改的人。
性质·状态
释义
形容人心十分险恶,不怀好意,不可推测。 辨析
“叵”义为不可,容易被误读为bo。 起源与演变
“居心”是心地的意思;晋朝陈寿《三国志·吴主五子传评》:“孙登居心所存,足为茂美之德。”说的是孙登心地纯正,品德美好。
“叵”在篆文里是“可”字反过来写,也就是与“可”相反之义。《说文解字》将其解释为“不可也”,是不可、不能的意思。《汉书·吕布传》:“布目备曰:‘大耳儿最叵信。’”大耳儿是刘备的绰号。说的是吕布看着刘备说,“刘备你最不可信”。《新唐书·尹愔传》中“吾门人多矣,尹子叵测也”,意为我有众多门客,每个人的心思都很容易看明白,只有尹愔心机最难猜测。 例句
混入神团,居心叵测,乘火打劫,抢劫民财。
老舍《神拳》 字里字外
马腾,字寿成,据说是伏波将军马援的后代。他身长八尺有余,体形高大,面鼻雄异,贤良忠厚,人们都很敬佩他。
他是西凉太守,对东汉朝廷忠诚不贰,曾参与过十七路诸侯讨伐董卓,也曾和韩遂一起率军讨伐董卓余党。
东汉末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迁都许昌。车骑将军董承对外宣称接受了汉献帝衣带中的密诏,密诏中称要诛杀曹贼。马腾与韩遂一起趁机反曹,但因一些误会矛盾,反成仇敌,相互厮杀,连年交战。曹操趁此良机,劝服了马腾,封之为槐里侯。
但曹操始终对马腾放心不下。适逢他要兵伐东吴,便担心马腾会趁机作乱。荀攸(you)献计道:“我们可以下诏封马腾为征南大将军,将他骗至许昌,然后除掉这个心头大患。”
马腾接到诏书后,他的长子马超觉得其中有诈:“如果我们不去许昌,曹操必定会给我们扣上犯上抗旨的罪名。若前去,见机行事即可。”
他的侄儿马岱则说道:“曹操心怀叵测,叔父若往,恐遭其害。我看还是找个理由推辞为好。”
马腾再三考虑之后,带着五千兵马前往许昌,结果被曹操杀害。
性质·状态
释义
形容一个人孤零零地独自行走。 辨析
“踽”有一个人孤单行走的意思,所以有足字旁,不能误写作“禹”。 起源与演变
“踽踽”形容孤单的样子。《诗经·唐风·杕(di)杜》中有一句:“有杕之杜,其叶湑湑。独行踽踽。岂无他人?不如我同父。”意思是说:孤单单的赤棠树,树叶倒是繁密。我一个人行走,孤单单凄凉。路上怎么会没人呢?只是路人行色匆匆,风尘仆仆,不如我的同父兄弟亲。后来人们就用“踽踽独行”来形容一个人孤单独自走路的样子。 例句
于是,拖着疲惫的身体,尤其是被乱七八糟的思绪折磨得疲惫不堪的心灵,他往住处踽踽独行。
刘心武《栖凤楼》
性质·状态
释义
卷帙:书籍或书籍的篇章。形容书籍很多或一部书的部头很大。 辨析
“帙”,《说文解字》说解为“书衣也”,本义指书画外面包着的布套,因此是“巾”字旁。注意:“帙”不能写成“轶(yi)”。而“轶”从车,《说文解字》说解为“车相出也”,即是超车的意思,引申为超绝,如“轶尘”(超尘脱俗)、“轶群”等,或者通“逸”,表示安闲逸乐,用于“轶事”“轶士”等。 起源与演变
“卷”本指古书的卷轴,引申为书籍的通称;“帙”本义是书画外包着的布套,引申为“卷次,卷册”之义。两个字合在一起,指代书籍、篇章。浩繁:像水一样浩大而繁多。“卷帙浩繁”意思是书籍很多,像大水一般浩大繁多,或者一部书里有很多编次,是个大部头。用法可见清朝李绿园《歧路灯》第九十六回“卷帙浩繁,也恐一时纸价腾贵,赀(zi)力不给”。 例句
这套卷帙浩繁的史书所记朝代不一,编撰人员不同,却有相同的体制。
余秋雨《中华文化四十七堂课·从北大到台大》 字里字外
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人们需要通过一种媒介继承祖先对世界的认识、经验及各种发明。在文字发明以前,古人结绳记事。有了文字之后,人类尝试用各种天然物品来记录文字。据历史推测,大约在六千年前中国出现了最早的文字记录。最初,人们将文字记录在兽骨、龟甲或石头上,后来逐渐发展为用竹简、木牍,还有丝绸绢帛。
中国古代的书籍就是用简牍穿在一起制成的。不过,这种材料十分笨重,所占的空间又很大,写作和阅读都很不便利。据说,秦始皇(前259年—前210年)统一天下后,政事不论大小,全都要他一人裁决。他规定自己一天看奏章六十斤,不看完不休息。而西汉时的东方朔曾经向皇帝提交过一份由三千个竹简组成的奏疏,由两个强壮的侍卫抬到了大殿上。当时的所谓“学富五车”的大学者,所看的其实是五车竹简、木牍,它所含的信息量连现在的一本比较厚的书都比不了。而丝帛虽然便于书写,但价格昂贵,只有少数皇家贵族才能享用,一般人根本消受不起。
到汉代,一种更好的书写材料——纸,便应运而生,东汉的蔡伦改进了造纸术,这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
性质·状态
释义
一小步也不离开,形容跟得很紧,或者关系很密切。 辨析
“跬”字的意思是半步,古人称行走时抬起一次脚跨出的距离为“跬”,行走时抬起两次脚跨出的距离为“步”。所以“跬”这个字与脚有关,是足字旁,不能误写为字形很相似的“硅”字。 起源与演变
“跬”从足,圭声。大家比较熟知的用法为《荀子·劝学》“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一句。意思是如果不是一步半步地积累,就没办法到达千里之远的地方。如果没有一条条小河流,也没办法汇聚成江海。说的是积累的作用。“跬步不离”指半步也不离开。 例句
三宝四宝又甚相爱,稍长即跬步不离,小家不知别嫌疑。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性质·状态
释义
瘦弱或身体瘦弱的人,也喻指贫弱无依的百姓。 辨析
“羸”的本义是瘦弱的羊,因此字中含“羊”。不能错写为“嬴”“赢”。 起源与演变
《说文解字》释“羸”为“瘦也”,用于形容瘦弱的羊、马、驴之类,如“羸骖”(瘦弱的马)、“羸蹇”(瘦瘠的驴),后也用于形容人瘦弱、虚弱,如“羸饿”(瘦瘠饥饿的人)、“羸老”(衰弱的老人)。后又引申为疲劳、衰弱、贫病之态,如“羸北”(困败)、“羸色”(疲惫的神色)、“羸民”(贫弱之民),亦用来表“低劣”之义,如“羸钝”(低劣迟钝)。“羸师”指的是藏其精锐而出示疲弱的军队,目的在于麻痹敌人。
形近字有“赢”(ying),和利益相关,因此字中含“贝”;“嬴”(ying)用于姓,从女,反映了当时母系社会的本质,秦始皇名“嬴政”。
性质·状态
释义
稀少得好像早晨的星星。 辨析
“寥”读阳平,不可读作上声或去声;不能写作“聊”或“廖”。晨是早晨之义,不能写作“星辰”的“辰”。 起源与演变
“寥”,本作“廫”,本义是空虚,寂静。《说文解字》:“廫,空虚也。字亦作寥。”后引申出“冷清寂寞”“辽阔空旷”“高远深远”“稀少”等意思。“寥若晨星”中的“寥”是稀少的意思。南齐谢朓《京路夜发》“晓星正寥落,晨光复泱漭。”韩愈的诗《华山女》中有:“黄衣道士亦讲说,座下寥落如明星。”都是与“寥若晨星”相关的诗句。 例句
对鲁迅书法的研究者,却如凤毛麟角,对鲁迅书法的品评者亦寥若晨星。
性质·状态
释义
轮,高大的样子;奂,繁复的样子。形容建筑物雄伟壮观、富丽堂皇。 辨析
人们常将“轮”字错写作“仑”,认为和“车”没有关系。其实这里的“轮”在古代是指“轮囷”,就是一种圆形的谷仓,在农业社会谷仓是很重要的,一般都修建得非常高大雄伟。《辞海》对“轮”的解释为“盘旋屈曲而上,引申为高大貌”。而“仑”在文言文里的意思是思、想,《说文解字》中解释为:“仑,思也。”人们也常将“奂”错写为“幻”,以为“美轮美奂”是漂亮、梦幻的意思。其实“奂”是众多、盛大的意思。《礼记·檀弓下》有“美哉,奂焉”的说法。 起源与演变
“美轮美奂”这个词源自《礼记·檀弓下》,原本仅用于形容建筑物外观上的高大美观,如今也用于形容装饰、布置等美好漂亮。 例句
我们经过一个美轮美奂的宏丽华厦的区域,开车的告诉我们说这是西人和本地富翁的住宅区域。
邹韬奋《萍踪寄语初集·惊涛骇浪后》 字里字外
春秋时晋国大夫赵武新盖了一个宫室,人们纷纷前去庆贺。
有位叫张老的说:“多么高大,多么华美!美轮美奂呀!以后祭祀的时候就到这里来奏乐,办丧事的时候也可以在这里哭灵,宴请宾客、宗族聚会也到这里来举行。”这位张老说这样的话是非常不合时宜的,人家新房子刚盖好,请你前去参观,哪能在这个时候说办丧事这样的晦气话呢?
然而赵武却没有生气,他接过话茬儿继续说道:“我如果能够在这里祭祀奏乐,在这里办丧事哭灵,在这里与客人、宗族聚会,也算是无灾无难、一生平安到跟祖先们同居九泉了。”言下之意,这也是自己的福气啊。
这个故事不仅为我们留下了“美轮美奂”这个成语,还有着深刻的教育意义,面对一些自己并不乐见但却无伤大雅的情况,聪明之人当虚纳化之方为上策,赵武的睿智与大度就体现了这一点。
性质·状态
释义
由于客人的到来或张挂别人赠送的字画使陋室平添光彩。多用作谦辞。 辨析
“荜”同“筚”,指荆条、竹子等编成的篱笆或其他遮拦物,“蓬荜”在这里代指用蓬草和荆竹做的房子。不可误写为“棚壁”。“蓬荜生辉”是谦辞,不要误用来赞美他人的家。 起源与演变
“蓬荜”是“蓬门荜户”的省语,意为编蓬草、荆竹为门户,形容穷苦人家所住的简陋房屋。明于谦《村社桃花》:“野水萦纡石径斜,蓬门荜户两三家。”描写的就是乡村溪水环绕,旁边有几间简陋房子的样子。“蓬荜生辉”也作“蓬荜生光”“蓬荜增辉”,是谦敬之辞。明无名氏的《鸣凤记·邹林游学》中“得兄光顾,蓬荜生辉”,元秦简夫《剪发待宾》中“贵脚踏于贱地,蓬荜生光”都是自谦的说法,将自己的房子说为陋室,称对方的到来让自己的简陋房子也平添了不少光彩。 例句
君侯们枉驾下官,蓬荜生辉。
陈端生《再生缘》 字里字外
与“蓬荜生辉”搭配的通常还有“寒舍”“足下”两个词,分别是谦称和尊称,三个词合在一起即:“足下大驾光临,令寒舍蓬荜生辉。”
中国历来就是礼仪之邦,讲究待人以礼,所以在和别人交谈的时候往往会采用一些自谦、敬重他人的说法,“光临寒舍”就是其中的一例。“寒”有寒碜的意思,表示自己的家很寒酸,请对方不要介意,以此来表明对来人的尊敬。
在谦虚表态,降低自己身份的同时,古人会为表示尊敬,对客人采用尊称。比如足下,就像我们现在称对方为“您”一样。在古代足下是下称上或同辈相称的敬词,战国时亦称君主为足下。现在一般用于平辈人之间。
现在也有很多人尊称对方为阁下。比如“法官阁下”“首相阁下”。其实在古代,人们多对元老重臣称为阁老或阁下,这是因为“阁”原为中央的高官大臣办公之处,因为下级对上级不能直呼其名,即以在阁下的侍从者而代之,称为阁下。后来这一称呼逐渐广泛流行。
性质·状态
释义
头发蓬散,打着赤脚,形容人衣冠不整。 辨析
“跣”字在现代汉语中很少用到,字形有些陌生。这个字从足,先声,是赤脚的意思,所以是足字旁,读作xiǎn。
“蓬”用来形容头发像蓬草一样,所以为草字头。注意:“蓬”容易被错写为“篷”。“篷”从竹,本义是用以遮蔽风雨和阳光的东西,因为经常用竹篾编成,所以是竹字头。 起源与演变
“跣”《说文解字》说解为“足亲地也”。脚挨着地,也就是光脚。“蓬”从艸,《说文解字》说解为“蒿也”,也就是蓬蒿的意思,是一种野草。从蓬蒿杂乱的样子引申出散乱的意思,用作形容词,用于“蓬头垢面”“蓬乱”等。“蓬头跣足”也可换作“披头跣足”“蓬头赤脚”等。 例句
那位老妈妈听说了儿子在战场上死去的消息,就一直蓬头跣足地在村里跑来跑去,十分可怜。 字里字外
汉朝会稽郡有个叫朱买臣的人,年近四十还是个落魄书生,家境贫困,只能以打柴卖柴艰难为生。朱买臣热爱读书,就算是在挑柴卖柴的途中也爱读书,或者背诵诗文。街上的孩子们都嘲笑他是个书呆子。
街坊邻里不友善的言论让朱买臣的妻子颇为难堪,她不禁也跟着焦虑起来,看着自己的丈夫,越发觉得跟着这个没有前途的潦倒书生,自己晚年铁定会无所依靠。思前想后之下,她求朱买臣把自己休掉,好另寻出路。
朱买臣对她说:“我现在虽是穷困潦倒,但我日后一定会大富大贵。你跟我受了很多苦,且先忍耐。等我富贵之后,我会好好报答你之前对我的恩情。”他的妻子不满地说道:“你这样的人,怎么可能富贵呢?最后也只能饿死吧。”朱买臣没有办法,只好同意写下休书。
之后,朱买臣埋头苦读,终于因为才学出众而被推荐到朝廷当官,做了会稽太守。到任那天,他在路边修道的劳役队伍中看到了自己的前妻,样子很狼狈,蓬头跣足。原来他前妻的丈夫也在服劳役,她是来送饭的。而前妻看到此刻大富大贵的朱买臣,更是羞惭不已。
性质·状态
释义
形容人精力充沛,风度不凡。 辨析
“轩”字从车,本义是古代前高后低的车子。古代前低后高的车子叫“轾(zhi)”。古人用“轩轾”来比喻高低优劣。
“轩”引申出高大之义,“轩昂”就是高大挺拔的意思,高大挺拔自然就气度不凡。 起源与演变
“器”字的“口”构件表示器物的口,整字构意表示犬守卫着众多器物,《说文解字》将其解释为“皿也”,是器具的意思。也有人认为“器”是“狺(yin)”的本字,所以“器物”义为假借。后来“器”字引申出气度、度量的意思。《论语·八佾(yi)》就有“管仲之器小哉”一句,说的便是春秋时期齐国的管仲气度小。“器”也有才能之义,用于我们常说的“大器晚成”。 例句
陈毅同志体魄魁伟,器宇轩昂。
阿英《戎行兼言艺文事》 字里字外
“器宇”指人的仪表、气概;度量、胸怀。《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张昭等见孔明丰神飘洒,器宇轩昂,料到此人必来游说。”“丰神”指的是风貌神情。在这场著名的舌战群儒故事中,东吴群臣们看到的孔明(也就是诸葛亮)器宇轩昂,神情气质飘逸潇洒。
与“器宇轩昂”相类似的还有“气宇轩昂”。“气宇”指人的风格、气度。“器宇轩昂”更侧重形容人包括仪表和气质在内的整体状态,而“气宇轩昂”更偏向形容人的气质。“气”和“器”都对,“气”指“气质”,“器”不单单是气质,还指整体的表现。在古文中两个词都可以使用,但现在更提倡用“器”。 小篆中的“犬”字小篆中的“轩”字小篆中的“器”字
性质·状态
释义
形容果实尚未成熟时果皮颜色发青,口感发涩,多形容不成熟。 辨析
人们常把“青涩”的“涩”字写错,“涩”字右边上面是“刃”,只有一点。 起源与演变
《说文解字》把“涩”说解为“不滑也”。“涩”是形声字,从水,歰(sè)声。三点水的偏旁说明“涩”的本义和水相关。“歰”既是声符,也表义,它像四只脚两两相抵,表示不滑,是会意字,本义为不滑溜。所以也可以指尚未达到圆润自如的成熟境界,处于尚未成熟的阶段,例如说文章、言辞“涩”。青涩原指果实不成熟,后来引申为不成熟之义,既可指物,也可指人。 例句
随着青涩年少的远去,知道长相忆比长相聚更为可贵;学习不再虚掷光阴与情感。
张曼娟《月光如水水如天》
性质·状态
释义
形容夫妻或相爱的男女十分亲昵。 辨析
“卿卿我我”就是“你你我我”的意思,所以是“卿”而不是“亲”。 起源与演变
“卿”在甲骨文中的字形像两个人面对面吃饭,所以本义是“飨(xiǎng)食”。“飨”指用酒食招待客人,泛指请人受用。“卿”之后演变为古代高官或爵位的称谓,如“三公九卿”“卿相”等。《说文解字》中解释为“卿,六卿”。六卿是汉以前的官制,汉朝开始设九卿,以后历代相沿,直到清末废止。“卿”还表示对人的敬称,如称荀子为“荀卿”。此外,上级对下级、长辈对晚辈都可以称“卿”。自唐代起也用于君主称臣民。夫妻之间可以亲昵地互称“卿卿”,后来泛用为对人亲昵的称呼(有时含讥讽意)。如《红楼梦》中对王熙凤的判词就有“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例句
至“礼拜六”所刊的文字,十九是卿卿我我,哀哀唧唧的小说。
徽知《从〈春秋〉与〈自由谈〉说起》 字里字外
《世说新语》里有一个特别有趣的小故事,当时有一个大官叫王戎,王戎的妻子经常管王戎叫“卿”,王戎说妻子对丈夫应该是下对上,你怎么能管我叫“卿”呢?王戎的妻子说:“亲卿爱卿,是以卿卿,我不卿卿,谁复(一说当)卿卿?”意思是,亲你爱你,我才以“卿”这种名词来呼唤你,如果我不这样称呼你,又有谁能这样称呼你呢?
“卿”在过去是一种爱称,“卿卿我我”就是“你你我我”,两个人非常平等、非常亲密的那种关系就表现出来了。 甲骨文中的“卿”字金文中的“卿”字小篆中的“卿”字
性质·状态
释义
形容军队的纪律非常严明,丝毫不侵犯群众的利益。 辨析
“毫”指的是长而尖的毛,所以它的下半部分是“毛”,现在注意不要写成“自豪”的“豪”(不过在古代,“毫”与“豪”相通)。 起源与演变
“秋毫”是指鸟兽秋后新长的细毛,比喻极其细微的东西。《史记》的《项羽本纪》和《淮阴侯列传》里都表述了和“秋毫无犯”相近的内容,但前者的说法是“秋毫不敢有所近”,后者的说法则是“秋毫无所害”。范晔在《后汉书·岑彭传》里有“持军整齐,秋毫无犯”的句子。古代典籍中,“秋毫无犯”也作“秋毫不犯”,如李白在《永王东巡歌》中有“秋毫不犯三吴悦,春日遥看五色光”的诗句。“秋毫无犯”也用来形容为人正派清廉,如岳伯川《吕洞宾度铁拐李岳》第二折中有“老夫一生公廉正直,与人秋毫无犯”的语句。 例句
曹帅知道我们小袁营占领北门一带后秋毫无犯,十分满意。
姚雪垠《李自成》 字里字外
楚汉相争时期,韩信先投奔了项羽,他多次向项羽献计,都不被采纳。刘邦入蜀后,韩信离楚归汉,依然无人知晓。萧何同韩信交谈后,十分赏识他,多次向刘邦推荐。刘邦对此并没有当回事。
后来刘邦处境艰难,军中有数十位将领逃亡。韩信觉得自己待在刘邦营中没有前途,也逃走了。萧何听说韩信逃走,来不及向刘邦报告便去追,回来后又向刘邦举荐韩信,说他才能举世无双。刘邦将信将疑地拜韩信为大将军,然后问他对局势有什么高见。
韩信为刘邦细致地分析了楚汉双方的局势。他认为楚王项羽不仅性情暴躁,目光短浅,用人不能放手,而且也从不对军队进行必要的约束,因此楚军所到之处,老百姓都怨声载道,敢怒不敢言;而相反,汉王刘邦入关后,极力约束手下的官兵,没有丝毫侵犯百姓利益的地方,并且还废除秦朝苛刻严厉的法令,与秦地的百姓约法三章,杀人要被处死,伤人或者劫盗的人则依法治罪,这些规定让秦地百姓都暗暗地支持汉王做自己的君主,因此项羽虽然表面看来非常强大,但实际上很容易打败。刘邦采纳了这一建议,立即做了部署,很快便取得了关中。
性质·状态
释义
强劲有力;刚健有力。多指书画的运笔。 辨析
“劲”作为名词时,一般读jin,比如“没劲”“劲头”“干劲”。作为形容词时一般读jing。比如“劲敌”“遒劲”。 起源与演变
“遒”从辵(chuo),酋(qiu)声。《说文解字》解释“遒”为“迫也”。“遒”作为形容词时,有强劲、强健、有力之义。南朝宋鲍照《上浔阳还都道中》中“鳞鳞夕云起,猎猎晚风遒”一句,说的便是在夕阳照耀下,晚霞层层叠叠,如同鱼鳞,晚风猎猎,风力强劲。“遒劲”采用“遒”的强劲之义,用来形容笔力刚健有力。宋代张世南《游宦纪闻》卷四便有“笔力遒劲可爱”的说法。 例句
字的确写得好,笔力遒劲,是颜真卿体。
王西彦《古屋》
性质·状态
释义
戎马:本指战马,借指军事;倥偬:繁忙。形容军务繁忙。 辨析
“倥偬”不要读作kong cong,“戎”不能错写为“绒”。“绒”为绞丝旁,本义是鸟兽上的柔毛,一般用于绒线、绒 布等。 起源与演变
“戎”的商代金文字形像一正面站立的人形,一手持戈,一手持盾牌。本义就是军事、战争。后来中间的人形被省略,盾牌形构件简化为“十”,整字简化为“戎”。
“戎服”“戎衣”即军服,“戎马生涯”即从军生涯。
“戎马倥偬”形容军务繁忙,作为褒义词,常常用在忠勇的大将身上,并沿用至今。比如清朝百一居士著名的笔记体小说《壶天录》中有“然至于戎马倥偬,大势已烈,只手难撑,不得不以一死保国家”。
性质·状态
释义
依仗自己的才能而骄傲自大,轻视旁人。 辨析
恃不能写作“峙”(zhi,直立耸立)。恃表示依赖、仗着,含有心理活动的成分,因此是竖心旁。 起源与演变
“恃才傲物”的“物”,本来有三个意思,一是指东西,二是指说话的内容,三是指自己以外的人或跟自己相对的环境。这里,“物”是第三个意思。这个成语的出处是《南史·萧子显传》:“恃才傲物,宜谥曰骄。”是说萧子显这个人平生骄傲自大,死后的谥号可以用“骄”来称呼。 例句
遥想当年,钱锺书名震清华,后来,他也以恃才傲物、喜臧否人物、擅讽刺文学闻名于世。
张建术《魔镜里的钱锺书》
性质·状态
释义
比喻办某事就像从一个袋子里拿出东西来那样轻而易举。 辨析
“囊”字字形比较复杂,颇似“襄”字,应注意书写正确。 起源与演变
“囊”的小篆字形像上下两头扎起来的口袋。《说文解字》将其解释为“橐(tuo)也”。“橐”是口袋的意思。
“囊”的本义是有底的口袋。唐李朝威的《柳毅传》中的“置书囊中”说的便是将书放在口袋里。人们又从口袋能装东西,引申出义为包罗、包含的“囊括”。也用于“这是我的囊中物”,表示就像自己口袋里的东西一样容易得到。
“探囊取物”这个成语出自《新五代史·南唐世家》。常用于表达说话者的一种自信的态度,是含有褒义的。 例句
吾弟张翼德于百万军中取上将之头,如探囊取物耳。
罗贯中《三国演义》 字里字外
五代时有两个名士,一个叫韩熙载,一个叫李谷,他们都是后唐进士,关系很好。韩熙载的父亲韩光嗣因卷入兵变,被后唐主李嗣源杀死,韩熙载为保住性命,只得逃亡去了江南。临行前,他邀李谷一起喝酒,对李谷说:“如果江南这边用我做宰相,我将来一定长驱直入平定中原。”李谷笑道:“如果中原这边用我做宰相,我打下江南简直就像是探囊取物。”
后来的历史证明,李谷说对了。他当了后周的宰相,协助周世宗取得了南唐的淮南,韩熙载则在江南碌碌无为至死。 小篆中的“囊”字小篆中的“橐”字
性质·状态
释义
有异于别人的奇特的天赋或特长。 辨析
“天赋”是指上天赋予,因此不可写作“天富”或“天付”。“禀”不读lin,也不可写作“秉”。“秉”是把、持之义,“秉性”指性格;“禀赋”指体魄智力方面的素质,“禀性”指本性。相对于“秉”而言,“禀”组成的词更强调人与生俱来的能力与个性。“秉”和“禀”只有在“秉承”(禀承)一词中可互用。 起源与演变
“禀”是会意字,下半部的“示”最早写作“禾”,《说文解字》把“禀”说解为“赐谷也”,即官府赠给人谷物的意思。后来引申为赋予、给予之义,进一步发展出承受、报告等相关意思。古时指受命为“禀”,是卑幼向长上陈述事项时使用的敬语,后来指下级官吏写给上级商洽公事的私人信件。到清朝乾隆初年,“禀”已正式成为公开使用的上行文种之一。 例句
然而,尤瑞安天赋异禀,不管在哪一方面他都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教师们都感到很满意。
田中芳树《银河英雄传说》 字里字外
《伤仲永》讲的就是一个天赋异禀的孩子的悲剧。
相传金溪有个叫方仲永的孩子,他五岁的时候还不曾认识书写工具,有一天却忽然哭着索要这些东西。他的父亲感到非常诧异,就从邻居那里借来笔墨纸砚给他。仲永立刻写下了四句诗,并且题上自己的名字。全乡的秀才都来欣赏他写的诗。从此,只要指定事物让他作诗,方仲永立刻就能完成,并且诗的文采和道理都颇有值得欣赏的地方。方仲永的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就每天带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大文豪王安石听说了神童方仲永的事,在回到家乡的时候见到了当时十二三岁的仲永。王安石让仲永作诗,诗的水平已经与之前的名声不相称了。又过了七年,王安石再次回到家乡,却听说仲永“泯然众人矣”,已经和普通人没什么两样了。
王安石认为,虽然方仲永天赋异禀,才华惊人,但最后却成了一个平凡的人,这是因为他后天没有接受良好的教育。一个天资如此之高的人,尚且需要后天的学习和努力,天资一般的普通人就更需要付出努力才能超越平凡。
性质·状态
释义
恰当;十分合适。 辨析
“妥”和“帖”在这里都是安定、安稳的意思。“帖”不要误写成“贴”。“帖”是“巾”部,本义是写在帛上的书签。“贴”是“贝”部,本义是典当。 起源与演变
“妥”从爪,从女。本义就是安稳、安定。
带“女”部的字多和女子有关。有的描绘女子的容貌娇艳、姿态美好,如好、娴、嫣、婉、娟、婵、妍、姹、姣等;有的和婚姻、生育有关,如嫁、娶、孕、妊、娠等;有的带有古代某个时期对女性的歧视色彩,如嫉、妒、妨、奸等。
“帖”的部首“巾”最初的字形,好像是布巾下垂的样子,本义是用于擦洗的布。作为一个部首字,以“巾”为部首的文字本义多和布有关。
古代妇女普遍使用头巾。“巾帼不让须眉”中的“帼”,就是古代妇女戴在头发上的假发或头巾,后来借指妇女。
性质·状态
释义
喑:哑。所有的马都沉寂无声,旧时形容人们沉默不敢发表意见,现也用以比喻沉闷的政治局面。 辨析
“喑”不要错写误读作“暗(àn)”。“喑”意为“哑”,不能说话,发不出声音,故而与嘴巴(“口”)、声音(“音”)相关,所以是从口,从音。而“暗”是光线不足,不明亮,《说文解字》说解为“日无光也”,与光线有关,所以是日字旁。 起源与演变
《说文解字》释“喑”为“宋齐谓儿泣不止曰喑”,这是一个方言词,最初指的是宋齐一带小孩啼哭不止。小孩声音大,后来哭着哭着就哑了,于是引申为嗓子哑,不能出声之义。
后来“喑”又有表示因悲伤过度而哽咽,哭不出声来的意思,如“喑呜”“喑咽”。
如今“喑”多表示哑,不能说话或(个性、态度)缄默,不说话之义。 例句
年轻的中国运动员许海峰、曾国强用百步穿杨的绝技和力举千钧的气概,把零的耻辱甩进了太平洋,实现了几代人的夙愿,结束了“万马齐喑究可哀”的局面,开创了中国人民夺取奥林匹克金牌的历史。
《别了,0!》(《中国青年报》1984年7月31日) 字里字外
“万马齐喑”最早见于北宋苏轼的《三马图赞序》“振鬣长鸣,万马皆瘖”,意思是骏马抖动颈上的鬃毛嘶叫长鸣时,其他的马都自叹不如,像哑了一样没有任何声音。
到了清代,龚自珍在那首著名的《己亥杂诗》中写出了“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句子。前两句描述整个中华大地变故频生,人人谨言慎行,不敢为时局大声疾呼,表现才华的悲哀现实;后两句呼吁众人抖擞精神,各展才华为国效力。整首诗气魄宏伟、思想独到,表达了诗人面对国家破败的情状,强烈要求反对侵略,改变政治面貌,渴望人才辈出的思想感情。 小篆中的“马”字小篆中的“喑”字
性质·状态
释义
原义为将鸡蛋摞起来,鸡蛋随时都有可能被摔碎,形容形势极其危险,如同摞起来的蛋,随时都有倒下来的可能。 辨析
“累”字容易读错。“累”是会意字,上面的“田”是“畾”的省略,像事物堆累之形,既有标音作用,又有表意功能。
“累”的本义是堆积、积聚,读作lěi,读作lèi时是劳累的意思。
“累卵”是把蛋一层一层摞起来。 起源与演变
“危如累卵”见于《韩非子·十过》“其君之危,犹累卵也”。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国家随时会遭遇灭亡的危险与摞起来随时可能摔碎的鸡蛋进行比较,说明不听从劝谏的危险性,借此达到劝谏的目的。后来,人们便用“危如累卵”比喻不稳定,有随时可能垮掉的危险。 例句
大名危如累卵,破在旦夕,倘或失陷,河北县郡,如之奈何?
施耐庵《水浒传》 字里字外
危如累卵这个成语,和春秋时代的晋国国君晋灵公有关。
晋灵公不行君道,贪图享乐,生活奢侈,对人民的赋税很重。他想造一座九层的琼台,又怕人反对,就下令说:“谁敢进谏一律杀头!”大臣荀息知道这个事情后,忧心忡忡地来求见晋灵公。晋灵公命武士弯弓搭箭,只要荀息一开口劝谏,便立刻把他射死。
见到晋灵公后,荀息故作轻松地对他说:“我今天来拜见大王,只是来给您表演一个特技。我能够将十二颗棋子垒起来,棋子的上面再垒九个鸡蛋,都不会倒塌。”
晋灵公听了,便叫荀息表演。荀息先把十二颗棋子垒起来,再把鸡蛋一个个加上去。晋灵公见状,在一旁大喊“危险”,而荀息却慢条斯理地说:“这有什么危险的,还有比这更危险的呢。”
晋灵公追问更危险的是什么,荀息说:“大王,欲造九层琼台,弄得国内已没男人耕地,国库空虚,一旦外敌入侵,国家危在旦夕,难道不更危险吗?”
听了这番话,晋灵公这才醒悟过来,立刻下令停止了建造九层琼台的工程。
性质·状态
释义
孔子晚年很爱读《周易》,翻来覆去地读,使穿连《周易》竹简的皮条断了好几次。后来用“韦编三绝”形容读书勤奋。 辨析
如果不理解这个成语的典故,就很难把这个成语写对。在造纸术发明以前,古人用竹简书写,一片一片的竹简很不方便,于是需要用绳索将竹简穿连起来,“韦编”就是指将竹简连缀成“篇”的皮绳。“绝”是断的意思(可联想断绝),“三”是虚指,并不一定指实实在在的三次,而是表示很多次。所以“韦编三绝”的本义就是穿连竹简的皮条断了很多次。另外,“韦”字应读为wéi,而不是wěi。 起源与演变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问都是通过勤学苦读、刻苦钻研得来的。《史记·孔子世家》里说:“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辞》《象》《说卦》《文言》。读《易》,韦编三绝。”
孔子“韦编三绝”的故事流传很广,所以“韦编”又用来指代《周易》,也泛指书籍。 例句
刘禹锡曰:韦编三绝,所以明未会者多于解也。
王谠《唐语林·文学》 字里字外
《易》也叫《周易》,是古代用于占卜的书,内容深奥。据说,孔子花了很多精力来读《易》,读第一遍时,基本上了解了它的内容;读第二遍时,掌握了它的基本要点;读第三遍,对其中的精神、实质有了透彻的理解。孔子晚年特别喜欢《易》,读的次数多了,把穿连竹简的牛皮带子也给磨断了几次,不得不换新的。这就是孔子读《易》“韦编三绝”的由来。
《易》文辞简练,非常难懂,后人对《易》进行了解说,这些解说的文字被称为《易传》。《易传》包含十篇,分别是:《彖》上下、《象》上下、《文言》、《系辞》上下、《说卦》、《序卦》、《杂卦》。传统一般认为《易传》是孔子所作。
孔子非常推崇《易》,他感慨地说:“假如让我多活几年,就可以完全掌握《易》的文辞与内涵了。”《易》也被儒家定为五经(《易》《尚书》《诗》《礼》《春秋》)之首。
性质·状态
释义
本义为味道如同嚼蜡一样,形容没有味道。后来延伸到文学上,形容语言、文章或听人说话枯燥无味。 辨析
人们常常把“嚼”字写错读错,“嚼”即以牙磨碎食物的意思,因此是口字旁。在读音上“嚼”常用的有jiáo和jué两个读音。读作jiáo时,用于“嚼食”“味同嚼蜡”“嚼舌根”等。读作jué时用于“咀嚼”。 起源与演变
“嚼”,从口,爵声。本义是用牙齿磨碎食物。
“味同嚼蜡”出自后秦鸠摩罗什翻译的《楞严经》“当横陈时,味如嚼蜡”。清代吴敬梓《儒林外史》中有“世人一见了功名,便舍着性命去求他,及至到手之后,味同嚼蜡”,说的是世人对待功名的感觉,从没有功名时追逐的狂热到有了功名后的没有感觉。 例句
这篇散文空话连篇,读起来索然无味,味同嚼蜡。
性质·状态
释义
比喻要捕捉的对象无处逃遁,下手即可捉到,很有把握。 辨析
“鳖”从鱼,敝声,左上部分“敝”中的一竖注意不能分开写。另外需要注意不能误写为“鳌”。鳌是传说中海里的大龟或大鳖,女娲曾“断鳌足以立四极”。“瓮”为坛子,不能误写为“嗡”。“嗡”表示声音,所以是口字旁。 起源与演变
“瓮”从瓦,公声。《广雅·释器》对它的解释为“瓶也”。是一种陶制的坛子,开口小,肚子大,用作“酒瓮”“菜瓮”。“瓮”也引申为鼻子不畅通,因为在坛子里发出的声音和鼻子不通气带有鼻音时相近,于是有“瓮声瓮气”一词,形容讲话发音浑浊粗重。
“瓮中捉鳖”,从坛子里捉甲鱼,非常容易。用来比喻想要捕捉的对象已经在掌握之中,手到擒来,非常轻松和有把握。 例句
咱以后攻打柴胡店的时候,是瓮中捉鳖,十拿九稳了。
郭澄清《大刀记》 字里字外
北宋末年,梁山附近不远山下,有一杏花庄,庄中有一老汉,名叫王林,经营着一家小酒店,生活倒也无忧。他膝下有一女,名唤满堂娇,年方十八,出落得美貌如花。
有一日,两个泼皮无赖来店内吃酒,看那满堂娇生得貌美,便起了歹意,想要强抢民女。那王林想要阻拦,谁料那两个恶贼叫嚣道:“老头,我们是梁山好汉宋江和鲁智深。你若再纠缠,小心老命。”
王林悲愤欲绝,终日在家泣不成声。适逢李逵来店里吃酒,看这老汉面露苦色,听闻是宋江和鲁智深所为,顿时怒火中烧。他素爱打抱不平,见不得这伤天害理之事,便马不停蹄,跑上梁山大闹忠义堂,不由分说,非要拉着宋江和鲁智深下山找老汉对质。
老汉定睛一看,宋江二人并非当日恶贼。原来是有人冒宋江和鲁智深之名在外行强抢之事。李逵知道自己错怪了宋江,不由得羞愧万分,慌忙向宋江负荆请罪。
又过了几日,那两个恶贼又到老汉店中吃酒。王林将二人灌醉后,赶忙上梁山报告此事。李逵听闻,摩拳擦掌:“来的正好,看爷爷我瓮中捉鳖,手到擒来。”手提板斧,跟随老汉火速下山,除掉了这两个恶贼。
性质·状态
释义
杂乱,没有条理。 辨析
“芜”字容易写错,“芜”的本义是土地因不耕种而杂草丛生,因此为草字头。“芜杂”由杂乱的草引申而来。 起源与演变
“杂”繁体字作“雜”,从衣,指各种颜色相配,也指掺杂、混杂。如杂烩菜、五味杂陈等。引申为烦琐、细碎、众多的意思,如杂乱、庞杂等。“芜”,《说文解字》说解为“薉也。从艸,无声”。“薉”,古同“秽”。本义为土地不耕种而杂草丛生。《老子》中有“田甚芜,仓甚虚”,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有“田园将芜”,其中的“芜”都是本义用法。 例句
目前是这么离奇,心里是这么芜杂。
鲁迅《〈朝花夕拾〉小引》
性质·状态
释义
瑕:玉上的斑点,比喻缺点;掩:遮盖;瑜:美玉的光泽,比喻优点。斑点无法掩饰玉的光泽,比喻缺点掩盖不了优点。 辨析
“瑕”“瑜”都和玉相关,所以从斜玉旁。
“掩”为遮盖,是动作,所以为提手旁,不能误写为“淹” 起源与演变
“瑜”的右半边“俞”是一个会意字,由“亼(ji)”字、“舟”字和“巜”(水的意思)字组成,“俞”在《说文解字》中被解释为“空中木为舟也”,本义与造船有关,即把树木中间掏空做成船。后多用作文言叹词,与“然”字的用法相同,表示应答或首肯的意思,多用于君主对臣下,如“俞允”(允诺)、“俞音”(帝王表示允可的诏令)、“俞旨”(表示同意的圣旨)等。现在被引申为“直接”的意思。“瑜”,玉直接就展露出来,说明它的光泽非常耀眼美丽。同时“俞”字也是一个姓氏。 例句
尽管他有缺点,但瑕不掩瑜,总的方面还是好的。 字里字外
我国有着悠久的玉文化历史,在很早以前就用玉来象征高洁的品质,古代有“君子不离玉”的说法。许多从斜玉旁的字大都与玉相关,如:“环”是中央有孔的圆形佩玉;“珏”是合在一起的两块玉;“瑄”是古代祭天用的大璧;“琮”指的是外方内圆、柱状、空心的一种玉器;“圭”指的是类似剑尖,上端呈尖锐的等边三角形,下平直的一种玉器;“璋”古书记载“半圭为璋”;“琥”则为虎形或带虎纹的玉器;“璜”是形似扇面的弧状扁平玉器。
我国有佩戴玉器的习俗,无论是文人士子,还是深闺淑女,出入都要佩戴玉器。一来以玉器自比,表示自己的品德像玉质一样高洁无瑕。二来也是为了约束自己的动作,身上悬挂玉器,则行动之间玉器撞击,就会有叮咚的声响发出,而古人认为身上的玉器相撞出声就代表仪态不当,因此行走坐立之时就必须当心,要举止温文,动作柔和,避免玉器出声,才是有教养、出身高贵的表现。 小篆中的“舟”字小篆中的“瑜”字
性质·状态
释义
信誓:诚恳的承诺。表明誓言诚恳可信。 辨析
“誓”字经常被写错,“誓”由“折”和“言”组成,《说文解字》将其解释为“以言约束也”,因此是言字底。 起源与演变
“信”从人从言,《说文解字》把“信”说解为“诚也”。人说话应该诚实,“言”的本义是诚实。“旦旦”本义是天天,如《庄子·外物》中有“投竿东海,旦旦而钓”。由“天天”引申为诚恳的样子,如信誓旦旦。后来也将盟誓称为旦旦,如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薛慰娘》中“君欲老夫旦旦耶?”意思是说:你想让老夫我立下誓约吗? 例句
对于那些经常信誓旦旦,发誓许愿的人,反而应该提高警惕。 字里字外
“信誓旦旦”出自《诗经·卫风·氓》“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诗经·卫风·氓》是一首弃妇自诉婚姻悲剧的长诗。
在古代,有一位美丽温柔的女子。她满怀对婚姻的期待,嫁做人妇。“自我徂尔,三岁食贫”,自从她嫁给丈夫之后,就一直过着贫苦的生活。但是她心甘情愿,勤劳付出。“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早起晚睡,操持家务。
但是,“桑之落矣,其黄而陨”,时间飞逝,没几年,女子的容颜就和桑叶一般日趋衰败,人老珠黄。她的丈夫变了心。女子想起当初婚前的誓言,说道“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当时我们两小无猜,一起多么快乐。你发誓说要和我白头到老,如今却变心。既然已经这样,这场婚姻就算了吧。
后人用“信誓旦旦”指誓言说得极其诚恳。 甲骨文中的“日”字甲骨文中的“旦”字金文中的“旦”字小篆中的“旦”字
性质·状态
释义
颐,腮帮、下巴;指,指挥;气,神情;使,指使。颐指,不说话而用面部动作示意;气使,用神情去支使人。“颐指气使”指不用语言而用下巴和面部表情指使别人。形容有权势的人傲慢的态度。 辨析
“颐”的左边不是“臣”。 起源与演变
“颐”右侧为“页(xié)”。我们熟知的“页”主要用于“书页”,但《说文解字》将“页”解释为“头也”,它的本义是头。在象形文字中,“页”就像一个人跪坐在地,上面是一个夸张的人头。“颐”的左侧是“”,本义是面颊、下巴。《庄子·渔父》中“左手据膝,右手持颐以听”用的便是“颐”的本义,写的是左手靠着膝盖,右手托着下巴听的样子。同类用法还有“大快朵颐”,“朵颐”就是鼓动腮帮子咀嚼吃东西的样子。 例句
他大概有四十岁了,身材魁梧,举止威严,一望而知是颐指气使惯了的“大亨”。
茅盾《子夜》
性质·状态
释义
寅年就吃了卯年的口粮。比喻入不敷出,预先支用了以后的收入。 辨析
卯是中国古代历法中地支的第四位,不可写作或读作“卵”(luǎn)。另外寅不可读作yǎn。 起源与演变
这个成语出自清代文学家李宝嘉的著名官场小说《官场现形记》的第十五回:“就是我们总爷也是寅吃卯粮,先缺后空。”更早的时候也写成“寅支卯粮”,“支”即支出的意思,见于明代凌濛初的《二刻拍案惊奇》:“我有差使的时候,已是寅支卯粮的了。”
在古代的纪年法中,寅年的第二年是卯年,因此寅吃卯粮的意思就是这一年就已经吃了第二年的口粮,比喻入不敷出,预先支用了以后的收入。 例句
他心中惦念着大女儿。他虽自己也是寅吃卯粮,可是的确知道这个事实,因而不敢不算计每一个钱的用途。
老舍《正红旗下》 字里字外
“寅吃卯粮”的意思是寅年就吃了卯年的口粮,这其中的“寅”和“卯”就是来源于中国的地支了。
天干地支简称干支,是夏历中用来编排年号和日期的。天干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也叫十天干;地支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也称十二地支。
干支还有阴阳之分。以一个天干和一个地支相配,排列起来,天干在前,地支在后,天干由甲起,地支由子起,阳干配阳支,阴干配阴支(阳干不配阴支,阴干不配阳支),共有六十个组合,称为“六十甲子”。我们过去就是以六十甲子循环起来纪年、纪月、纪日、纪时的。
另外人们都非常熟悉的“十二生肖”也与地支有关。据传,自汉代起中国古代数学家就用十二种动物来配十二地支,子为鼠,丑为牛,寅为虎,卯为兔,辰为龙,巳为蛇,午为马,未为羊,申为猴,酉为鸡,戌为狗,亥为猪。人生在某年就应当肖某物,如子年生的肖鼠,丑年生的肖牛,“十二生肖”的说法就是这样产生的。
性质·状态
释义
像苍蝇那样无孔不入,追逐腐物;像狗一样苟且偷生,不知羞耻。比喻有些小人像苍蝇和狗那样为了追求一点点私利,终日没有廉耻,不择手段。 辨析
“蝇”和“狗”都用来比喻小人。明白了这一点,就不容易把“蝇”和“狗”写错。 起源与演变
营,钻营。苟,苟且。《诗经·小雅·青蝇》中“营营青蝇,止于樊。岂弟君子,无信谗言”一句,说的是嗡嗡飞舞的苍蝇,停在篱笆上。和蔼可亲的君子啊,不要听信小人的谗言。在这里,古人就把无孔不入,到处钻营的无耻小人比作逐臭的苍蝇。而狗在古人笔下,同样也有很多贬义用法,比如狗眼看人低、狗仗人势、狗嘴吐不出象牙、狗尾续貂等。韩愈为了抒发自己郁郁不得志的愤慨之情,写下《送穷文》,其中“蝇营狗苟,驱去复还”一句,说的是“智穷”“学穷”“文穷”“命穷”“交穷”这五个穷鬼,像小人一样卑劣无耻地纠缠着他,刚赶走转眼又回到他的身边,使他一生困顿。 例句
童霜威虽然心里厌恶他平时的刚愎跋扈,也看不起他的贪污腐化,认为他是蝇营狗苟之流,脸上却不能不敷衍他。
王火《战争和人》 字里字外
古人用青蝇比喻小人。明代董说为《西游记》写的续作《西游补》中,就有“秦桧秉青蝇之性”的说法,把汉奸秦桧比作肮脏的青蝇。
与青蝇相对应的,为高洁的玉石。唐朝陈子昂的《宴胡楚真禁所》写道:“青蝇一相点,白璧遂成冤。”就把小人比作青蝇,把忠良比作白璧,用青蝇玷污白璧,来比喻小人陷害忠良。于是,“白璧青蝇”有了谗人陷害忠良之义,并在古诗文中广为使用。比如清朝的吴伟业在《悲歌赠吴季子》中就有“词赋翩翩众莫比,白璧青蝇见排抵”之说,说的是吴季子的诗文虽然写得好,大家都比不上,可是他却被小人陷害,受尽排挤。
与此相类似的还有“青蝇点素”一语。汉代王充《论衡·累害》写道“青蝇所污,常在练素”一句。“练素”指白绢。说的是青蝇的粪便弄脏了白绢,比喻小人用谗言陷害好人。
性质·状态
释义
形容一个人平平庸庸,没有志气,也没有什么作为。 辨析
“碌”容易误写为“录”或“禄”。“碌”在《说文解字》里的解释为“石貌,从石录声”。“碌碌”原指很多石头的样子。所以有石字旁。后来引申出繁忙劳苦以及平庸无能的意思。也用作劳碌、忙碌。而“录”主要是记载和抄写的意思,用于抄录、记录。“禄”本义则是福气,后常用于指官吏的俸给,用作俸禄、高官厚禄等。 起源与演变
“庸”本义是用的意思。《说文解字》中的解释为“庸,用也”。后来引申出平常的、日常的、平凡的意思。《尔雅》解释说“庸,常也”,“庸”就是平平常常,常用于“平庸”“庸人自扰”等。《战国策·魏策》中有“此庸夫之怒也”,是说这是平庸的人的愤怒。 例句
我同他们三位,或居天朝,或回本国,无非庸庸碌碌,虚度一生。
李汝珍《镜花缘》 字里字外
可能没有几个字,可以像“庸”字一样,在中国儒家文化中,占据如此重要的地位。
儒家讲究中庸之道,将中庸看作君子的德行。《论语·雍也》中就写道“中庸之为德,甚至矣乎,民鲜久矣”,意思是说中庸作为一种最高的德行,现在已经缺失很久了。
那孔子感慨缺失的中庸是什么呢?
孔子认为“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意思是说君子遵循中庸之道,小人违背中庸。君子能做到中庸是因为君子能够做到适中,无过无不及。小人违背中庸,因为他们做事肆无忌惮,总走极端。
有人将中庸理解为做事没有锋芒,没有原则地进行折中,当个圆滑的好好先生。但其实这与孔子的本意相去甚远。在孔子看来,中庸讲究要有原则,要在“不偏不倚”的基础上,做到收放自如,进退有度,游刃有余。
性质·状态
释义
指地位高的人自愿降低自己的身份来和某些人交往,或从事某种活动。 辨析
“纡”从糸(mi),于声,是弯曲的意思。“纾”从糸,予声,《说文解字》将其说解为“缓也”,是延缓、缓和的意思。注意,“纡”和“纾(shu)”形体相近,不要弄混。 起源与演变
“纡”与“降”在成语“纡尊降贵”中意思相近,均有降低身份的意思。“纡”本义是弯曲,《周礼·考工记·矢人》“中弱则纡,中强则扬”中的“纡”便是弯曲、曲折之义。“纡尊”,弯曲自己的尊贵,一个人身份尊贵本可让人仰视,他却放下身段,弯曲自己高傲的脊梁,采用较为谦卑的姿态。“降贵”,降低自己的尊贵。
“纡尊降贵”出自南朝梁简文帝的《昭明太子集序》。 例句
得这等一位晃动乾坤的大上司纡尊降贵和他作亲家,岂有不愿之理。
文康《儿女英雄传》 字里字外
昭明太子名叫萧统,是南朝梁的开国皇帝萧衍的儿子,曾被立为太子,但没有继位就死了。他是一个文学家,编了一部三十卷历代诗文总集,史称《昭明文选》,对后世影响极大。梁朝的末代皇帝简文帝萧纲为昭明太子的文集写序时有“降贵纡尊、躬刊手掇”的句子。刊:修订;掇:选取。说的是萧统虽为太子,身份显赫,但是却降低自己的身份,亲自来修订、选篇,编纂了这套诗文总集。
纡尊降贵的词义和词性从诞生时起到现在变化不大,它本来是一个褒义词,逐渐地,褒义的色彩没有那么强烈了,但仍然是中性偏褒义,有时带有讽刺意味,但不具有贬义色彩。 小篆中的“纡”字小篆中的“纾”字
性质·状态
释义
匆忙,仓促,也指鲁莽,轻率。 起源与演变
“造”除了我们熟知的制造外,在古代还有仓促、突然的意思。《广雅》将其解释为“猝也”。“造次”从古至今,词义变化不大。古谚语“凡事不可造次,凡人不可轻视”,是告诫人们做事大意不得,对人轻视不得。
《论语·里仁》中有“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意思是君子连吃一顿饭的工夫都不能背弃仁义,不论是仓促匆忙,还是颠沛流离,都不能改变“仁德”的立场。
现在,“造次”已经不多用了,一般以“匆忙”“仓促”等词代替。 例句
宝玉自知说的造次了,后悔不来。
曹雪芹《红楼梦》
此事当深虑远议,不可造次。
罗贯中《三国演义》
性质·状态
释义
手一挨近就感觉热,比喻气焰很盛,权势很大,使人不敢接近。 辨析
“炙”和“灸”上半部分很像,容易混淆。“炙”是会意字,上面是肉,下面是火,本义是烤肉。“灸”是形声字,从火久声,本义是用艾草烧灼,是一种中医疗法。 起源与演变
“炙手可热”和唐代一个名叫崔铉的人有关。崔铉曾任翰林院长官等职位,他与郑鲁、杨绍复、段瑰、薛蒙四人经常在一起议论朝政,以至于当时民间出现了“郑杨段薛,炙手可热。欲得命通,鲁绍瑰蒙”的说法,意思就是四人的气焰很盛,权势很大。这件事情甚至惊动了宣宗皇帝。这个故事在《新唐书·崔铉传》中有所记载。 例句
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
性质·状态
释义
栉:梳头发;沐:洗头发。风来梳头,雨来洗发,形容人经常在外面不顾风雨地辛苦奔波。 辨析
“栉”读作zhi,不要读作jié。 起源与演变
这个成语源自《庄子·天下》:“沐甚雨,栉疾风。”《说文解字》释“栉”为“梳篦之总名也”,“栉”的本义为梳子、篦子的总称,是名词,后比喻像梳齿那样密集排列着的事物。常见的成语还有“鳞次栉比”,用来形容建筑物、船只等排列得很密、很整齐。作动词用时,意为用梳子梳头发,如“栉发”;或梳理、推敲,如“句栉字比”,意为逐字逐句仔细推敲。后又引申为清除、剔除之意,如“栉垢爬痒”。 例句
父亲当推销员,长年累月、栉风沐雨地在外奔波、忙碌。
性质·状态
释义
任意地胡作非为。 辨析
人们常把“恣意妄为”中的“恣”字写错或读错,“恣”的含义是“放纵”,与内心相关,因此是心字底。而且恣的读音是去声,而不是阴平。 起源与演变
《说文解字》把“恣”说解为“纵也。从心,次声。”“恣”的本义是纵容、放纵、不加约束。“恣”的意义和“心”有关,读音和“次”有关。“次”既是“恣”的声旁,也和意思有关联,原本表示大声出气。“恣”的本义是随心所欲地大声出气(或说话),引申为“放纵”,“恣意”是任意的意思。 例句
吴主皓自改元建衡,至凤凰元年,恣意妄为,穷兵屯戍,上下无不嗟怨。
罗贯中《三国演义》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备考词趣味体验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备考词趣味体验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app扫一扫,听写大赛备考词
第一届《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参赛名单
第一届《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参赛名单
参赛学校参赛选手指导老师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第二中学霍炜琦、张朔宁、孟祥睿、李响悦、陈昭元王海霞、刘海民湖南省广益实验中学周烨薇、杨佳怡、邓伊晴、廖宇轩、张喆卜晓娟、李智敏陕西长庆八中李纯、卢海鸥、喻世琦、刘冰倩、董孟婕栗新洮、吴玉玲云南民族中学陈丽华、永珠拉姆、和燕凤、缤玛永宗、岩温坎杨林、何敏、李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奎屯市第二中学王亚霁、王亚雯、梁钊铭、高瑞、马晓佳焦海丽、陈剑兰、朱文峰河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张陶然、陈姝妍、陈敬润、安婧源、郝梦圆周枫琳、张慧娟贵州省贵阳市第七中学李丹、叶霜红、余爽、祝嘉潞、孙思周珊、舒艳浙江省杭州外国语学校于加敏、陆佳蕾、刘浥尘、赵杉佳雯、钟天逸苏云生、倪江、许海萍山西省实验中学安元亨、马可心、闫子涵、骆瑞晨、范文琳张梅松、岂润明广东省惠州市第一中学罗弋洋、戴明扬、庄立滔、杨烨绮、程维薇廖海鳌、朱小兰湖北省襄阳市第四中学苏婧雅、张丁祺、张诺娅、钟佑宇、龚颖王正清、张宝玲青海省西宁市虎台中学刘宏浩、解阳、郭翀宇、曹光玮、蔡瑜颖陈江天、张娅琴福建省厦门市双十中学王鑫喆、姜力玮、林昕彤、胡雅倩、周可欣陈秀珍、李爽安徽省合肥市第五十中学林若希、刘艺杨、汪昕怡、程志宇、沈沁源张妮、倪婉玉、宫少芳、李海涛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唐徕回民中学温笛、樊婷月、沈如柳、张伊宁、王紫熙王彬、齐霞北京市第一零一中学董心语、腰亦柔、孙兆程、王祎勍、高翌佳王梅、过俊北京市第八十中学港澳台学生代表队周若琦、林沛澄、李尤、尹子茜、庄博渊孟英、李娟山东省潍坊广文中学魏若竹、邹嘉然、田子航、谭君倩、张瑜珺王莉、郭晓艳西南大学附属中学纪旭、曹蜀阳、明媚、陈乐濛、马书语郑艺、李海涛上海市莘城学校於梓翰、邱子桁、郝叶涵、袁卓清、邢铭劼陈翠萍、匡兴媛甘肃省白银市平川区种田中学张琼、任雪榕、王伟广、张晓婓、史彦荣刘进珍、牛致虎江西省赣县第二中学黄雅芝、肖玉清、杨健、刘妍杏、谭子玥黄彧、温世艳天津市宝坻京津新城第二中学高萌、刘佳栋、金营、王洁美、王春蕊王玉娥、李倩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李思宁、宋佳麒、晏禹南、徐畅、盖星玥韩佩君、胡欣河北省承德市平泉县回民中学刁宇飞、丁宏远、于金冰、李敏、杨丹丹刘治礼、李建辉辽宁省实验中学分校蒋蕗镁、王朝、李福淇、孙钰伟、叶润泽张婷婷、刘介民四川省内江市第二中学魏邱敏、李官丽、王晓雨、赵哲、何志宏钟宇、陈秀清广西大学附属中学王自然、廖乙霖、张心语、梁钰婷、赵立澳李柯霖、张秀玲黑龙江省大庆市靓湖学校孙健涵、周禹涵、李说、孙培泽、贾云淇白雪、刘海鹰、张桂贤海南省海口市第一中学林箐、吴钟儒、陈薇、王梁枫、李书宁文瑞芳、黄文莉拉萨市第四中学李阳阳、马秀萍、高瑞隆、白玛措姆、丹增卓嘎曹韧、次仁群宗江苏省南京外国语学校李宇童、吴啸风、谭晓宸、万宇瑶、王笑奕谢嗣极
第一届《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冠军:
浙江省杭州外国语学校 陆佳蕾
第一届《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最受观众喜爱选手第一名:
江苏省南京外国语学校 王笑奕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赛事指南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赛事指南
总体描述
1.节目历史1.1 第一届《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历史
由实力文化创意制作的大型文化传承类电视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创办于2013年。中央电视台、国家语言工作委员会为共同主办方。第一届《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于2013年8月2日在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晚间黄金时间首播第一期。从8月23日第四期起,改为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科教频道晚8点共同首播。10月18日播出总决赛。全季共播出13期节目。
全国有超过6.7亿不重复计算的观众收看过第一届《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总决赛全国平均收视率共计达2.59%,在当周全国所有电视节目中排名第一。
中央电视台各个频道滚动播出《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宣传片超过3000次。《新闻联播》对这个仅有13期的节目先后进行了8次报道。倾全台之力塑造了2013年暑期国家媒体担当文化传承责任的电视热点。
上百家各种类型的报纸、杂志对《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进行了多达数百篇的大篇幅报道。这个名单包括《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china daily》的专版报道,以及各地商业报刊的连续报道。在国际主流媒体方面,美国《华尔街日报》以亚洲版头条大篇幅报道了节目的决赛,英国《泰晤士报》、德国《世界报》均以专版形式对节目进行了深度报道。日本nhk进行了全球连线的直播报道。
节目的播出引起了网络关注的热潮。第一期节目在科教频道首播40分钟后,微博话题热议排行迅速超越《中国好声音》《快乐男声》登上榜首,点击率超过18万次。随着《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持续播出,网友参与话题、留言、转发数量升到第十三期总决赛节目播出后的292.7万条。百度“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相关搜索词条高达973万余条。
2013年10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刘云山批示:“《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受到社会热捧、得到观众赞誉,成为广受欢迎的电视节目,其意义和启示是多方面的。可从文化和传播等多个角度很好总结,以进一步寻找规律,不断改进创新,提升电视节目的品位和质量。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当下,电视的传播作用和影响力仍不可小视,而办好电视功夫还是要下到办好节目上,而‘好节目’的标准还是要坚持导向第一、注重社会效益和社会影响力。这些,《中国汉字听写大会》都做到了。”
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批示,要求教育部、国家语委认真总结推广《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创办经验,要对这一活动长期持续的举办进行体制化的设计。
国家语委主任、教育部副部长李卫红指出:由中央电视台和国家语委联合主办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正在热播。这一大型汉字听写教育类电视节目甫一播出,反响强烈,激发了全社会关注汉字书写、传承中华文化的热情,宣传了汉字知识,受到社会各界好评。这是深入落实《语言文字规划纲要》、提高中小学生的汉字应用和书写能力的有效举措,也是一件功在当下、利在千秋的文化盛事。感谢中央电视台以及科教频道在策划、录制《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节目中所付出的辛苦,在大力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方面做出的突出贡献。感谢并预祝《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在传承文明、提高国民汉字书写能力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与同时段全国市场相比,《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观众结构中,高学历人群、中青年人群和城市观众比例明显高出,显示出节目在社会意见导向人群、高收入与高消费人群中拥有极高的传播影响力,充分显示其优异的广告市场价值。
在2014年度央视重点节目广告招标会上,第二届《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总冠名权被诺亚舟优学派以8618万元购得。预计整体广告销售收入将超过1.6亿元。 1.2 第二届《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概况
2013年11月,教育部、国家语委向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下发通知,要求各地认真组织学生广泛参与《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选拔活动。该通知得到了各地教育主管部门的积极响应。在大会主赞助商诺亚舟的积极推动下,全国初赛活动举办的场次超过4700场,近3万所中学、1200万初中学生参加了体验活动。经过逐级选拔,最终由各省级优胜队进京参加全国总决赛。全国共有22家地方电视台对省级决赛进行了录制。
第二届《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参赛代表队扩大到了36支。除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各有代表队外,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变为独立组队参赛,来自5个国家的选手首次组成了国际联队参赛。总决赛选手数量增加至180名。
第二届《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于2014年7月13日起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晚8点首播。科教频道7月18日起晚8点重播。其中综合频道节目时长为96分钟,共13期,科教频道106分钟,共14期。10月5日综合频道播出总决赛。
第二届《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主办单位为中央电视台和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协办单位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由北京实力电传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创意制作,并与中央电视台采用广告分成模式进行运营。
在2013年11月中央电视台2014年度重点节目广告招标会上,第二届《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总冠名权被诺亚舟优学派以8618万元夺得。其后,承德露露以4000万元的价格成为大会的特约赞助商。 2.宗旨及意义2.1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
2014年1月1日,《人民日报》刊载习近平总书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着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讲话原文:“在五千多年文明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博大精深的灿烂文化,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继承传统优秀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 2.2 大会宗旨的深化表达
第一届《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以数字时代键盘书写日益普遍、手写汉字能力下降的现象为出发点,强调以“书写的文明传递,民族的未雨绸缪”为节目主旨,重在强化手写汉字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性。一年以来,随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进程,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文化传承工作的意义做了多次指示,加上大量优秀的学者不断加入《中国汉字大会》节目的研发制作,《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兴办宗旨也在不断深化。 2.3 从对文字书写能力的强化转向对文字认知能力的提倡
我们今天倡导的核心价值观并不是今天才有的。它既是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的价值观,又是源自五千年中华民族最基本文化基因的价值观。这些文化基因存储在历代经典之中,而亲近这些典籍、传承文化基因,首先就需要认知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因此,带动广大观众更多认识文字、更多了解文字语义背后所包含的价值观,成为央视作为国家媒体担当传承责任的深层使命,成为《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深层使命。 2.4 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
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这是今年《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新的主旨表达。这个表达是有针对性的,因为之所以那些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需要复活,是因为很多本该跨越时空、呈现出永恒魅力并可以为当代人使用的有价值的文字和语词被我们遗忘了,正处于被冰封着的冬眠状态。我们与母语传统之间曾经发生过一次漫长的疏离。这种疏离不仅降低了我们亲近历代经典的能力,也降低了汉语的表意能力和美感。我们的母语本不该是今天这个样子。 2.5 母语价值观的梳理与建设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是《左传》里面的一句话,意思是文章没有文采,就不能流传很远。母语使用的这个标准对于今天的我们,似乎有些陌生了。很多年以来,我们习惯了以常用、简便为文字表达的主要价值取向,远离了那些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不用说文采,连语词的使用数量都在萎缩。这样下去,就会影响我们母语的品质,蕴藏在古老文化经典中的智慧和价值观就难以得到传承,我们民族的想象能力、思考能力也会受到影响。第二届《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希望能够逐渐脱离强调手写汉字能力的表层动机,转向文字背后的语义,转向对汉语语词宽度的关注,转向对我们当下母语价值观的梳理与建设。 2.6 参赛选手将成为全民榜样
很多人习惯性地指责《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考题难度高,所考词语冷僻。但对于参加节目的年仅十三四岁的孩子们来说,这些词语并不难。很多成人书写正确率接近于零的词语,孩子们写起来很轻松。一些成人觉得难,觉得陌生,只能说明这些成人的母语知识结构出了问题。选手们表现出的让成人世界惊异的语词掌握能力,为成人学习汉字、学习汉语做出了榜样。十年、二十年之后,当这一代孩子长大成人,他们是不会感到这样的考题有多难的。这是我们母语的希望,也是我们民族的希望。
每个省的代表队都是经过本省区多层级选拔最终进入全国决赛的,这些孩子不仅代表着本省的水平,也肩负着本省观众的期望。他们在《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决赛中的表现,牵动着本地观众的心。我们将通过宣传推广,将这种牵挂转化为更多人学习汉字的热情,并累积形成更加强烈的参赛动员力,让汉字的薪火相传不断获得持续性的动力。 2.7 汉字书写能力与应试教育的差别
通过考试检验对学习内容的掌握程度,这是全球教育最普遍采用的方式。我们反对应试教育,但尊重考试这一让人类获得公平发展机会的伟大发明。实际上考试也是我们民族贡献给世界的文化遗产。所谓应试教育,是指以特定考试方式所进行的非知识化教学训练方式,是单纯为考取高分而实施的教育行为。《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是对选手准确掌握汉字、语词的数量所进行的全面考验。这个考验涉及的宽度没有边界,只能靠阅读宽度和持续积累,应试教育的那一套划定范围、押题、突击狂背、套路性答案等等技巧全无用场。 2.8 关于汉字
汉字是上古时期世界上各大文字体系中唯一传承至今的表意文字,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意蕴,是我们民族祖先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文明最灿烂的瑰宝之一。在汉字博大精深的文化根基里,蕴藏着不可侵犯的民族尊严、崇高强大的民族意识和自强不息的创造智慧。汉字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文字,是在世界上影响最大的中国符号,是中国贡献于人类文明的第五大发明。
我们都知道,汉语有百里不同音之说,各地方言发音差别极大,构成无障碍交流的元素是汉字。汉字对维护国家统一、促进各民族和谐生存起到重要作用。汉字古今同用,是记载几千年以来历代中国精神、文化成果的载体,认识汉字,能够让我们进入所有中国的经典,承担中国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使命。所以,掌握汉字,提高全民汉字认读、理解和书写水平,体现着中国梦的核心价值。 2.9 关于书写
但汉字又是世界上最难书写的文字。独特的方块字形需要不断记忆,反复练习才能形成书写能力。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依靠键盘等输入工具书写,减少了手写汉字的机会,正确书写汉字的能力逐渐下降。如果未来几代人汉字书写能力持续普遍下降,文明传承的品质就会形成缺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