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我的趣味汉字世界3》
序言 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
经过数月努力,由《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与接力出版社联合编写的《我的趣味汉字世界》终于同读者朋友们见面了。这套书以《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词库为基础,精选语词,从字形源流、字音、释义、经典例句直到误用,进行了全方位的、充满趣味的集成。对用于学习文字语词知识的图书来讲,这套书也是一次编撰体例上的创新。
汉字是世界上各大文字体系中唯一传承至今的表意文字,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意蕴,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文明最灿烂的瑰宝。但汉字也是世界上最难书写的文字,独特的方块字形需要不断记忆,反复练习才能形成书写能力。提笔忘字并不是今天才有的,只是在键盘输入日益普遍的今天,因为手写机会的减少,往往更容易出现提笔忘字的现象。这是汉字听写大会最初创意所针对的社会现象。但是,随着这个节目的不断兴办,它好像自己有了生命一样,逐渐脱离了强调手写汉字能力的表层动机,逐渐转向了文字背后的语义,转向了汉语语词的宽度,转向了对我们当下母语价值观的梳理与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说:“在五千多年文明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博大精深的灿烂文化,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继承传统优秀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
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成了《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社会功能。之所以那些书写在古籍里的汉字需要复活,是因为很多本该跨越时空、呈现出永恒魅力并可以为当代人使用的有价值的文字和语词被我们遗忘了,处于被冰封着的冬眠状态。我们的母语传统经历过一次漫长的疏离,它本不该是今天这个样子。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是《左传》里面的一句话,意思是文章没有文采,就不能流传很远。母语使用的这个标准对于今天的我们,似乎有些陌生了。很多年以来,我们习惯了以常用、简便为文字表达的主要价值取向。不用说文采,连语词的使用数量都在萎缩。这样下去,就会影响我们母语的品质,蕴藏在古老文化经典中的智慧和价值观就难以得到传承,我们民族的想象能力、思考能力也会受到影响。
参加《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孩子们,用他们超强的文字和语词掌握能力,为我们树立了母语文化传承的榜样。那些让今天的成人哭天抢地甚至深恶痛绝的所谓难词,对他们来讲经常是轻车熟路、手到擒来。相信这一代孩子长大成人后,再看那时候的《汉字听写大会》,该是不会觉得有多难的。这是我们民族的希望。真希望作为电视节目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能够坚持到他们长大的那一天。
感谢接力出版社为出版这套书所做的努力。总编辑白冰先生和我是青年时代的同事和挚友,李炜先生是新近结识的忘年交。他们对传承母语文化的热情,对《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信任让我感动。很多国内的顶级语言学家、优秀的语文教师都对这套书做出了重要贡献。希望更多的孩子、更多的成人能够从现在开始,从阅读这套书开始,努力正确理解和使用更多的汉字、掌握更多的语词,提高自己书写汉字的能力,提升自己阅读经典的能力,并且同时能够享受认识文字、书写文字所带来的快乐。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总导演、实力文化创始人 关正文)
2014年7月4日
工具之美与文化之美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热播,让我充分感受到民众对民族语言文化的热情;《我的趣味汉字世界》的热销,在对《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缵承的同时,也又一次让我接受了公众热衷于传统文化的洗礼。
汉字于我而言,既是每日相伴的交流工具,也是触摸经典、浸淫文化的必由之路。它既像一种做工精良的工具,时刻提醒我把它用对用好,也是一种旷世难觅的稀世珍品,吸引我时时端详,百看不厌。
我的感受就从“汉”和“字”这两个字说起吧。
“汉”无疑代表了中华文化的一个源流,它是“汉族”“汉语”“汉字”的根,而这一切均起源于两千多年前的一个盛世王朝——西汉;而“西汉”之“汉”,则又蕴藏着许多令人神往的美好寓意。
《说文解字》中,“汉”的解释是:漾也,东为沧浪水。循着这个解释,我的眼前仿佛渐渐浮现出一条大河的影子,她蜿蜒奔腾,水波激荡,昼夜不息,东流入海。这便是上游称“漾”,中游曰“汉”,下游名“沧浪”的汉水。江水美如斯,难怪耳畔隐约传来先秦民歌:“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还有南宋词人姜夔《清波引》词序:“沧浪之烟雨,鹦鹉之草树……无一日不在心目间。”
一江清流,浸润两岸风光,也滋养着江渚水边世代生息的儿女。汉中,便是汉水流经的一处群山环抱中的平原。当初,汉高祖刘邦以楚将身份受封于此,原本由于汉中地域狭窄,况且也猜透西楚霸王项羽是想利用山川之阻,抑制他图谋天下的如意算盘,所以,刘邦并不情愿当这个“汉王”。然而,刘邦的谋士萧何却道出“语曰天汉,其称甚美”,终于劝得刘邦欣然接过项王所封的爵邑。
“天汉”之说,便是“汉”又一种美义所在。三国时,曹操作《观沧海》,首开山水诗之先河。其诗曰:“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1969年,甘肃省武威雷台东汉墓出土青铜器“马踏飞燕”,而东汉张衡的《东京赋》中亦有“龙雀蟠蜿,天马半汉”这样的文句。矫健的骏马,四蹄如风,浩浩苍穹,任我驰骋。这是骐骥的荣耀,同时也更体现出昊天的广远。而“汉”,指的正是浩瀚的天空之中,繁星熠熠的银河。《汉书·天文志》记载:“汉者,亦金散气,其本曰水。星多,多水,少则旱,其大经也。”这是古人对天地自然运行之道的感悟,也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精妙所在。
天汉、江汉,合而为一,何分彼此;同为生命之水,润泽世间万物。而滋养与繁衍,恰好正是“字”的最本质含义。
字,甲骨文形体为房屋里面有婴儿,意指“生育”。例如《山海经·中山经》:“其上有木焉,名曰黄棘,黄华而圆叶,其实如兰,服之不字。”意思是女子如果误食这种果实,可能导致不能生育。
其他例子还有《列子·黄帝》“阴阳常调,日月常明,四时常若,风雨常均,字育常时,年谷常丰”,《梁书·孝行》“有双白鸠巢其庐上,字乳驯狎,若家禽焉”,《全唐文·卷八》“高明之天,资星辰以丽象。博厚之地,借川岳而成形。况于帝王,体元立极,临驭万物,字养生灵者乎”。其中,“字育、字乳、字养”全部都是“生育、养育、繁衍”之意。这种情况的确让我深深感受到,我们的汉字也是有温度、有子息的生命体,它绝不仅仅是笔画和偏旁的简单堆砌和组合。尽管她有工具之功能,却也充满灵性、仪态万方,因此才会在历朝历代的先贤手中,演化出浩如烟海的经典和美文。
实际上,同样的感悟,我们的祖先在很久以前就已经明确表达过,例如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就曾说:“仓颉之初作书也,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
可见,“字”最根本的意思就是滋养、繁衍,是基于本源的衍生与延展。想一想我们的汉字,的确也是从无到有,由少及多,并且承载着我们的中华文化贯通古今,流布四方。
银河与江流,养育与繁衍,这,就是我们已逾三千三百高寿的汉字;是每天映入我们眼眸、流自我们手中的汉字。
我相信,伴随着源远流长的汉语汉字和中华文化,我们每一个华夏子孙都会在她的滋养中茁壮成长。只要假以时日,一定会出现“布衣素颜,包裹不住淑女韵;锦衣华冠,掩饰不了君子魂”的和谐局面;而且,我们的神州大地,也必将迎来“万紫千红,皆入其中;群星璀璨,皆出其里”这样祥和与繁荣的盛世美景。
这样的盛景,我们每个人一定都是乐见其成,并且也是愿意投身其中的,那就让我们一起,从学好汉字、用好汉字、走进经典开始,充分吸收传统文化养分,肩负起传承文化、弘扬文化的历史使命。
(《百家讲坛》主讲人、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普通话和语言教研室主任 张一清)
书写,可以更深刻地理解汉字的文化内涵
汉字书写似乎与我们渐行渐远。电脑、手机等新的工具的普及,工作方式的改变,常常使书写成为不必要。所有需要书写的文字,都可以用机器代劳。甚至,只要大致知道要写的字的读音,就可以打出需要的字。一些带有模糊功能的软件,可以帮助不会正确读音的人打出需要的汉字。但是,由此带来的,不仅仅是书写的乐趣丢失,而且是汉字文化的流失。近三十年来,我国的外国语特别是英语水平,大大提高。国家乃至全民,都为之付出了大量的财力物力。相比之下,汉语文字好像就没有得到那么多重视。不用说,作为主要交流工具,中国人应该读对、写好自己的文字;在不少国家、地区都对学习汉语汉字越来越重视的当今,把汉语说好,把汉字写好,更应该是中国人的责任。
汉字听写大会,是一项很有意义的活动。它承载的功能内涵很丰富,正音,正确读字,认字,正确书写,还有推广普通话的意义。另一项重要功能,就是通过书写可以加深对汉字字义、汉字文化的理解。
汉字不仅在连缀成句子时表达思想意图,而且,汉字本身就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这和汉字的结字规律是相关联的。汉字是表意文字。大多数字一看就知道它的意思。许多文化理念就包含在字的本身。比如“仁”字。孔夫子说,“仁者人也”。仁讲的是人与人的关系。把人当人,尊重人、爱护人,就是仁的本义。我们再看仁字的构成,发现其意义就在其中。“仁”字从人,再加一个二,这不是明确表达了仁的理念了吗?又比如,礼,繁体字写作禮,左侧的示,是神,右侧则是摆放了对神的供奉。那么,仔细看这个字,就知道它展示一种严肃的仪式,表达一种礼敬。
汉字结构复杂,很多的字十分相像,相互间只有细微的差异,多一点少一点意思都可能发生错误或者意思大相径庭。要做到不写错,死记硬背固然可以,但是,如果了解了字的来源或造字原则,就不容易写错了。比如,“走步”的“步”,最容易发生错误的地方是字的下半部,一不小心就多了一点,写成了“少”。但是,考察这个字的来历,知道了什么是“步”,就不会错了。人怎么走路?要用两只脚。原来这个字一上一下是两只脚。上面“止”是一只,下面对称的,是另一只脚,二者一先一后,正是走步的状态。知道了这一点,就不会把下边写成“少”了。又比如,“登”字与“祭”字,上面的部分是不同的,可是不少人常常会将其混淆,或者写错。同样,如果知道了这两个字是如何构成的,就不会再弄错。“登”,有自下而上之意。古书上说,癶,两足向外,显然它是两只脚的象形。“祭”,按部首它在月部,这个月,是肉月,也就是它的左边是一块肉,右边是一只手。以手执肉,奉献给神。了解了这些,既不会再写错,也不会相混淆。汉字不仅写正确了,对字的文化内涵也理解得更深刻了。
这次《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许多参赛小选手,都表现出了很高的汉字听写水平。而且,不少选手都很注意字的书法,虽然是用硬笔,但其间架,其笔画,都不乏优美。把字写对,写得好看,从来都受到国人的尊崇。通过练习,字写好了,同时也培养了一种高雅的审美情趣,少了一些浮躁,多了一些娴静,多了一些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感悟。我希望这样的活动坚持下去,并且越办越好。
(《百家讲坛》主讲人、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毛佩琦)
人物·动物·植物
盗跖
【释 义】
据传说,他是古时民众起义的领袖。也借指盗贼或盗魁。
【名家解读】
柳下跖是个强盗,盗亦有道就是由他而来。有人说:“你作为强盗还讲什么道义吗?”他说:“有道可讲,比如每次我都先进后出,先进去是勇,后出来这是义,我知道什么时候该去、什么时候不该去这叫智,我平均分配抢来的东西这叫仁。”(蒙曼) 【辨 析】
“跖”不能和“拓”混淆,读成tuo或tà。《说文解字》:“跖,足下也。”从足,石声,本义是脚掌,引申为赤脚之人,表示没有地位的奴隶,体现了对盗贼的蔑视。
你知道吗?
传说盗跖是春秋时期率领盗匪数千人的大盗,是当时鲁国贤臣柳下惠的弟弟。盗跖为鲁孝公的儿子公子展的后裔,原名展雄,又名柳下跖、柳展雄。 【字里字外】
《庄子·杂篇·盗跖》有一则寓言,讲盗跖骂过孔子。但是庄子本身喜欢用虚构的寓言说理,所以这个故事的真实性不高。
孔子跟柳下惠是朋友,柳下惠的弟弟是盗跖,部下有九千人,横行天下,奸淫掳掠百姓,侵扰各国诸侯,朝廷和百姓都苦不堪言。孔子对柳下惠说:“大凡做父母的,必定能告诫自己的子女,做兄长的,必定能教育自己的弟弟。假如不能,那么父子、兄弟之间的亲密关系也就没有什么可贵的了。先生您是当世的贤士,然而不能管教弟弟,我私下里替您感到羞愧。我愿意替您前去说服他。”
柳下惠说:“假如兄弟不接受兄长的教育,即使像您今天这样能言善辩,又能拿他怎么样呢?”孔子不听,前去会见盗跖。盗跖听说孔子来了勃然大怒,说:“这不就是那鲁国的巧伪之人孔丘吗?满口胡言乱语,迷惑天下诸侯,什么活都不干却生活得不错,虚妄地标榜尽孝尊长的主张,以侥幸得到封侯的赏赐而成为富贵的人,让其他读书人都无法回归自然淳朴的本性!”
孔子的圣贤道理遭到盗跖的驳斥:“你孔丘所说的,全都是我想要废弃的,你赶快离开这里滚回去,不要再说了!你的那套主张,癫狂失性钻营奔逐,全都是巧诈、虚伪的东西,有什么好谈论的呢!”孔子心里很不是滋味,也无力回击,悻悻地快步离去。 【例 句】
盗跖日杀不辜,肝人之肉,暴戾恣睢,聚党数千人,横行天下,竟以寿终,是遵何德哉?
司马迁《史记》
驸fu马mǎ
【释 义】
汉代有“驸马都尉”的官职。魏晋以后这个官职常由帝王的女婿担任,因此成为帝王女婿的专称。
【名家解读】
汉武帝时设“驸马都尉”,“驸”原写作“副”,指驾车的副手。三国时期,魏国的何晏做了驸马都尉,恰巧又是魏王的女婿。之后,西晋的杜预娶了晋宣帝的女儿安陆公主,王济则娶了晋文帝的女儿常山公主,而且都被授驸马都尉。这成了惯例,帝王的女婿都要封驸马都尉,这个官职变成了一个荣誉称号,简称“驸马”。(郦波) 【辨 析】
古代几匹马共同拉一辆车时,驾辕之外的马叫“驸”。因此,“驸马”的“驸”左偏旁为马字旁,不要错写成“附”或者“副”。
你知道吗?
驸马都尉最早出现在汉武帝时期。主要负责皇帝出游时随驾车马,俸禄二千石,一般由皇室、诸侯、外戚及世族子弟担任。 【字里字外】
关于“驸马”,我国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
相传,在楚汉相争,战火连绵的岁月里,当时的将领会坐在一辆由两人驾驶的马车里,冲锋陷阵,发号施令。马车上共有三个座位,前面两个座位为车夫所坐,后面的座位为将领所坐。驾驶马车的车夫分为“正马”与“副马”,一正一副,轮流驾驶。
有一天,汉高祖刘邦与楚霸王项羽激战了三天三夜,刘邦大败,落荒而逃,正马不幸被乱箭射中,当场阵亡,副马随即顶替了正马的位子,驾驶马车继续向前奔跑。眼看项羽的兵马就要追上,在这危急关头,副马心生一计。他把自己的红袍脱下,与刘邦的黄袍对换,马车行至一处拐弯时,刘邦从马车上跳下,副马继续挥舞马鞭,向前方奔去。
项羽手下将士一直把穿黄袍的当作刘邦,拼命追赶,当赶上马车时,却发现车上已是空无一人,只留下了一件黄袍。原来副马在另一处拐弯的地方也跳车逃跑了。
后来,项羽四面楚歌,自刎乌江。刘邦称帝,建立汉朝。为了报答副马的救命之恩,他到处张贴皇榜找到副马,官封都尉,并将女儿许配于他,人称“副马都尉”。但因“副马”不雅,人们便唤成“驸马都尉”。后来,人们把“都尉”二字也去掉了,简称“驸马”,自此,驸马便成了历代帝婿的代称。 【例 句】
驸马笑道:“太岳放心,愚婿自幼学了些武艺……怕他做甚。”
吴承恩《西游记》
扈hu从cong
【释 义】
指护卫和随从的人员。
【名家解读】
“扈从”这个词出自司马相如的《上林赋》:“扈从横行,出乎四校之中。”“四校”指天子射猎时的四支随从部队。“扈”的本义是地名,放在此处讲不通。清朝学者朱骏声认为这里的“扈”实际上是“护”的借字,取“护卫”义,我认为他的意见是正确的。也可以用作动词,表示“护卫和随从”。(孟蓬生) 【辨 析】
“扈”是形声字,主要意思是城市、都城。为便于记忆,可以将“扈”理解为在都城中安家落户的人。专门在都城安家落户的人是干什么的?当然是做一些名门贵族的随从。
你知道吗?
除了“扈从”之外,“扈”还可以组词成为“扈驾”,即专门随侍帝王的车驾,为皇帝当“司机”。 【字里字外】
在西方,其实也有一种人从事着类似于扈从的职业,那就是人们耳熟能详的骑士。
骑士制度出现在中世纪欧洲的上层社会。如果出生于贵族家庭的子弟想成为骑士,他必须七八岁的时候就跟地位更高的领主一起生活并成为他的侍从。他们会接受基本的社交礼仪训练,接受武器使用与骑术的训练。到了十四岁时,就成为扈从,由骑士来训练。扈从的日常工作包括擦亮骑士的装甲和武器,帮助骑士穿甲和卸甲,照管他的携带物品,甚至睡在他的门口做守卫。扈从必须在比武和作战之中协助骑士。他们负责携带备用武器和马匹,为骑士治疗伤口并协助受伤的骑士离开危险的地方,或在必要时为骑士举行合乎礼仪的葬礼。
在很多情况下,扈从会跟骑士一起上战场并在他的身边作战。在情况许可时,他们会努力追求荣誉以取代骑士甚至获得更高的品阶。为此,扈从会试图攻击敌军的骑士,杀死或俘虏对方的高级骑士以取得荣誉。除了军事训练之外,扈从会全方位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包括接受音乐、舞蹈和歌唱教育。当扈从到了二十一岁时,就有资格成为一名骑士,合适的候选人会由领主或其他身份较高的骑士来授予其资格。 【例 句】
于是乎背秋涉冬,天子校猎。乘镂象,六玉虬,拖霓旌,靡云旗,前皮轩,后道游;孙叔奉辔,卫公参乘,扈从横行,出乎四校之中。
司马相如《上林赋》
巾jin帼guo须xu眉méi
【释 义】
指具有男子汉气概的女子。
【名家解读】
巾帼是古代妇女佩戴的头巾和发饰,后借指妇女。须眉指胡须和眉毛,借指男子。“巾帼不让须眉”意思是说女人不比男人差。其实古代的女子是没有眉毛的,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古代的女子会把眉毛去掉,然后画一个眉毛,因为画出来的眉毛更淡、更细。卓文君画的眉毛非常漂亮,在当时是一种时尚,叫作“远山眉”。(郦波) 【辨 析】
“啯”“腘”“蝈”“帼”不要混淆。“啯”(guo)是个象声词,为口字旁。“腘”(guo)是膝部的后面,腿弯曲时腘部会形成一个窝,叫作腘窝,与身体有关,是肉月旁。“蝈”是蝈蝈,是昆虫,是虫字旁。
你知道吗?
巾帼的种类和颜色有多种,比如用细长的马尾制作的叫“剪耄(mào)帼”;用黑中透红颜色制作的叫“绀缯(gàn zēng)帼”。 【字里字外】
三国时,为了报刘备三顾茅庐的知遇之恩,完成白帝城托孤的重任,蜀国丞相诸葛亮率军浩浩荡荡六出祁山,北伐中原,与魏军统领司马懿对峙于渭南。面对来势汹汹的蜀军,精明的司马懿料定蜀军远道而来,军需有限,必然急于速战速决,于是他决定避其锋芒,采取相持的战术。
诸葛亮深知,在综合国力不敌魏国的情况下,打消耗战极为不利,但若发动强攻,魏军深沟高垒,易守难攻,蜀军也断难占上便宜。于是他差人前往魏营给司马懿送去了一大堆巾帼和妇人的衣服,还修书一封。
司马懿打开信件,只见上面写道:“你身为大将,统领中原,不想着披挂上阵,与我军决一雌雄,反而守着老巢,避免迎敌,这和妇人有什么不同?如果你还有一点羞耻之心,还有男子之气,就和我在沙场较量一番吧。”
被人这般羞辱,本该怒发冲冠,但司马懿虽然心中气恼,却收下巾帼和妇人衣服,向使者佯笑道:“他把我看作妇人呀。孔明(诸葛亮,字孔明)最近饮食和睡眠怎么样?”
使者回答道:“丞相夙兴夜寐,事必躬亲。每天吃下的食物不多。”
司马懿说道:“孔明每天吃得很少,事事烦忧,怎么能活得长久呢?”
使者回去后,向诸葛亮如实禀报。诸葛亮不禁叹了口气:“司马懿深知我呀!”
主簿杨颙(yong)谏言道:“治国治家,上级和下级不可相侵。比如治家之道,让仆从耕地,奴婢烧火做饭,产业不荒废,各种需求都得到满足,主人可以悠闲自得,高枕无忧。但如果事必躬亲,就会形疲神困,终无一成。是因为主人的智力不如奴婢仆从吗?不是,是因为失掉了一家之主的治家之道呀。现在丞相事无巨细都亲自过问,终日操劳,怎么会不劳神呢?司马懿所言甚是呀。”
诸葛亮听完不禁泣道:“我并非不知道这些道理呀。只是受先帝临终所托,总是担忧别人不像我这样尽心呀。”
众人不禁唏嘘,垂泪不已。自此,诸葛亮自觉心神不宁。将领们也因此不敢再进兵。不久,诸葛亮病重而亡,壮志未酬,让人不禁感慨“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例 句】
如今且说筱亭的夫人,是扬州傅蓉傅状元的女儿,容貌虽说不得美丽,却气概丰富,倜傥不群,有巾帼须眉之号。
曾朴《孽海花》
放毫谁写长松图?须眉巾帼南海何。
柳亚子《长松山房歌》
巨ju擘bo
【释 义】
大拇指,比喻在某一方面居于首位的人物。 【辨 析】
“巨擘”一词中的“擘”字读音为bo,它是个形声字,上面的“辟”表音,下面的“手”表意,注意不要将它错写为“擎”。“擘”的本义指大拇指。显然,在人的五根手指中,大拇指是最有力量的,所以,在“擘”字前面加上“巨”这样一个形容词,用来代指杰出的人物。
你知道吗?
“巨擘”一词出自《孟子》:“于齐国之士,吾必以仲子为巨擘焉。”这里的“仲子”是指陈仲子。陈仲子是战国时期齐国有名的思想家和隐士。他品德高尚,学识渊博,提倡廉洁自律,反对统治阶级骄奢淫逸,其思想在齐国影响很大。孟子在齐国结识了他,对他推崇备至,认为他是“齐之巨擘”。 【例 句】
这位作家经过多年努力,终于成为文学界的巨擘。
俊jun彦yàn
【释 义】
指杰出人士和贤良之才。
【名家解读】
“俊彦”指中国古人所讲的“杰出人才”,古人起名字好多都用这两个字。北宋词人周邦彦名字中的“邦彦”是“国家的优秀人才”的意思。(郦波)
“彦”字中的三撇表示的是“花纹”,有时候意指“光彩”,比如“彩”字。三撇只在一个字中是表示声音的,就是“彭”字,“彭”是象声词,源自敲鼓声,表示声音出来。(张一清) 【辨 析】
“俊”属于夋字族。夋字族汉字都与“尖锐”之义有关。我们可以通过这些字不同的偏旁来辨析其意思。比如俊的本义是“顶级人才”,引申义是“才貌超群”。“骏”指好马,“峻”形容山势高大,“浚”指疏通水道,“畯”指古代管农事的官,“焌”是用火烧的意思,“馂”指吃剩下的食物。
昆kun季ji
【释 义】
指兄弟。
【名家解读】
昆季,指兄弟,昆为长,季为幼。中国古代兄弟排行,如果是兄弟四人,就是伯仲叔季,其中伯最大,又叫孟,仲第二,叔第三,季最小。如果是兄弟三人,则是伯(孟)、仲、季。(蒙曼)
昆季推广到朋友交往,也叫季友伯兄。“昆”上边是“日”,有光明的意思;下边是“比”,由“接近”“并”等含义扩展为“相同”。相同的事物总有先后顺序,意味着总有一个是先确立的参照物,因此,“昆”就有了排序在前的含义,在兄弟排行中自然是兄长了。(张一清)
你知道吗?
“季”为排在最后之义:季女,最小的女儿;季父,父亲的幼弟;季指,小指头;季弟,最小的弟弟;季月,指每季的最后一月。 【字里字外】
昆季的用法,在我国很早就出现了。如《梁书·江革传》:“此段雍府妙选英才,文房之职,总卿昆季,可谓驭二龙于长途,骋骐骥于千里。”意思是说段雍的府里选拔才学和能力都很出众的人,从事文字工作,选拔的人是一对兄弟,可以说是像在长途上驾驭两条龙,像马一样奔驰千里。
季除了表示弟弟的意思外,还表示姓氏。那季姓是怎样得来的呢?
有人认为,“季”姓出自姬姓。春秋时,鲁庄公姬同的弟弟季友平定了庆父之乱,子孙以他的字命氏,称为季孙氏。后代中有个名为季孙行父,他执政期间,举贤任能,分财济贫,深受国人爱戴,谥号季文子。在他之后,季武子、季平子陆续执掌国政。季氏强盛,鲁君无能,以致人民只知有季氏,不知有鲁君。而“季”也慢慢成为季友一脉的姓。
也有人认为,“季”出自芈(mi)姓。黄帝之孙颛顼姓芈,被周武王封于楚国。颛顼的子孙中有一人名为陆终,陆终生有六子,其中一子因排行为“季”,名为季连。他的后代子孙以“季”或“季连”作为姓氏。 【例 句】
行路相逢,便定昆季,望年观貌,不择是非。
颜之推《颜氏家训》
稂láng莠you
【释 义】
稂和莠,都是形状像禾苗而妨害禾苗生长的杂草,比喻坏人。
【名家解读】
“稂莠”和“良莠”不同,“莠”是狗尾巴草,“良”是好的禾苗。“稂”指狼尾草,比“莠”的危害还大。狼尾草妨害禾苗的生长,狗尾草在里面是起冒充作用。(郦波) 【辨 析】
“莠”读作you,指狗尾草,很像谷子,常混在禾苗中,不要误读为xiu,误写成“秀”。
注意“稂莠”与“良莠不齐”的区别。良和莠比喻好人和坏人,稂和莠都是比喻坏人,所以“良莠不齐”指好人坏人混到一块,而如果是“稂莠不齐”,意为坏人跟坏人混到一块,就说不通了。所以,“稂莠不齐”属于词语的误用。
你知道吗?
成语“兰芷萧艾”,兰芷是香草,萧艾是杂草。由香草变为杂草,比喻人的品德由好变坏。
皂zào隶li
【释 义】
旧时官府的差役。
【名家解读】
“皂隶”的“皂”指黑色,而“隶”则是因为犯罪而被罚给官府服役的人。皂、隶连用,指官府地位卑微的差役。明朝衙门皂隶杂役穿青色布衣,交领、窄袖长袍,下打密褶,腰间系红布带。地位更低的,穿青衣外罩一件红布马甲,腰系青丝带。(蒙曼) 【辨 析】
“皂”是皂斗的简称,用这种植物的壳煮汁,可以染黑色,因此“皂”原意为“黑色”,后因官府的衙役着黑衣因此引申为“衙役”。“隶”不能写为“吏”,“吏”指的是官员,或大或小,吏能决策或发号施令,隶只能跑腿办事,地位不同。
你知道吗?
我国奴隶时代,在奴隶主死的时候,奴隶还要去陪葬,十分残忍。 【字里字外】
“皂隶”语出《左传·隐公五年》。
鲁隐公在位的第五年,他准备去山东棠邑抓鱼观赏,大臣臧僖伯劝告他不要去。臧僖伯说:“凡是一种东西,它跟国家大事无关,或者这个东西不能够用来做兵器增加我们的军力,那么,国君就不要去理会它。国君的职责,就是管理国家,使人民的行为符合法度与礼制的规定。所以,你自己做事要有规矩,如果不合乎法度,又不合乎礼制,这就称为乱政。乱政屡次出现,就是导致衰败的原因。因此,任何时候都有任何时候要做的事,例如春季检阅、夏季田猎、秋季狝猎、冬季狩猎。再如每隔三年,还要整治军队,并借此来检验成果,演习完毕,再带士兵们回到庙堂里饮酒庆贺,祭祀祖宗,清点军用器物。如果鸟兽之肉不是用于祭祀,动物的皮革、齿牙、骨角、毛羽不是用于军用器物,国君就不用亲自去猎取,这是自古以来的制度。至于山林河湖的物产,是取来做日用品的,但那是贱役的小事,有关官吏的职责,不是国君要亲自过问的。”
鲁隐公还是去了,并把鱼陈列出来观赏。臧僖伯以生病为借口没有随从前往。同年十二月臧僖伯去世,鲁隐公想到他的忠诚,为自己当时的行为感到后悔,于是把他的葬礼升了一个等级,加以褒奖。 【例 句】
打人,也不行的。但大老爷要打斗殴犯人的屁股时,皂隶来一五一十的打,难道也算犯罪么?
鲁迅《三闲集》
朕zhèn躬gong
【释 义】
多用于天子自称。
【名家解读】
《论语·尧曰篇》:“朕躬有罪,无以万方;万方有罪,罪在朕躬。”这是儒家思想,认为老百姓是最珍贵的,天子是为老百姓服务的。(康震) 【辨 析】
“躬”是形声字,从身,弓声。“身”的本义是整个身体。“躬”的意思就是自身,亲自,用于“反躬自问”“躬行实践”“事必躬亲”等。
你知道吗?
《论语·尧曰篇》中孔子提出了君子要想治理好政事需要有“五德”:“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意思是说,君子给百姓恩惠时自己却无所耗费,使百姓劳作而不使他们怨恨,要追求仁德,不贪婪,庄重却不傲慢;威严却不凶猛。
烝zhēng民min
【释 义】
指民众和百姓。(异形词:蒸民)
【名家解读】
“烝”,底下的四点水是“火”的变形,火气上升为“烝”。后来由于读音相同,借用“蒸”这个字形。“烝”由于后来还衍生出“尘”的含义,所以可以表示“众多”。(张一清) 【字里字外】
古代也将普通民众称为黎民。对于这一称谓的来历,说法有三。一、认为“黎”是“众也”的意思,所以黎民其实有众多人民的意思;二、或谓黎民因黑发黑首而得名,“黎”在古代也有黑的意思,“黎民”指黑发之人,和“黔首”相近;三、“黎民”指炎帝时代的九黎族之民。 【例 句】
苍苍蒸民,谁无父母?
李华《吊古战场文》
螽zhong斯si
【释 义】
一种体形较大的鸣虫。
【名家解读】
“螽斯”,在中国北方被称为蝈蝈,长得很像蝗虫,但它并不是蝗虫。不过,在商周时期,人们把蝈蝈和蝗虫统称为“螽斯”,《诗经》中就有一篇《螽斯》。到了宋朝,宋朝人则把蝈蝈与纺织娘混为一谈。到了明朝,才有了“聒聒”的称呼,“聒聒”其实就是“蝈蝈”。清朝皇族多纨绔,掀起过史上前所未有的蝈蝈热。(郦波) 【辨 析】
“螽”读作zhong,不要误读成dong或chong。
你知道吗?
将蝈蝈作为宠物饲养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从宋朝起,人们就开始畜养蝈蝈。明朝时,从宫廷到民间,养蝈蝈已经较为普遍。饲养蝈蝈的笼子也有很多讲究,高级的笼子甚至有着异常巧妙的结构。据说,北京故宫的角楼就是以一个“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条脊”的蝈蝈笼子为原型建造出来的。
具体事物
隘口
【释 义】
狭隘的山口。
【名家解读】
这在西藏等多山地区是很常见的一种具有鲜明特征的地形。“隘”左边的耳刀旁本来的意思就是“山岩、山崖”,右边的“益”表示读音,合起来表示“狭窄、狭小”。所以,如果说人的气量、胸怀不够宽大,我们常常会用“狭隘”等词语。(张一清) 【辨 析】
“隘”字籀文字形,左右两旁像山崖对峙之形,本义就是“狭窄”。书写时注意不要将“隘”错写成“谥”(shi)。“谥”指的是古代帝王或高官死后所给予的称号。
你知道吗?
隘口石坊是四川一座较为有名的贞节牌坊。石坊通体雕刻有文字、龙凤、花卉、飞禽、瑞兽、人物等图案,内容为古代节孝忠义及神话传说故事等,体现了西南地区浓厚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格。 【字里字外】
在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中,许多战事都围绕着隘口的争夺而展开。《三国演义》的第七十回叫作“猛张飞智取瓦口隘 老黄忠计夺天荡山”,在这一回中,曹操阵营中的大将张郃(hé)率军与张飞的部队进行了激烈的争夺战。张郃占据险要之地,建立了三个山寨,张飞久攻不下,心生怒意,便带领士兵一同在寨下叫骂,张郃依旧按兵不动。面对如此僵局,张飞却不急不躁,每日在阵前饮酒嬉戏,随后带着醉意高声辱骂张郃。刘备听闻张飞每日饮酒作乐,赶忙询问诸葛亮这是怎么回事,诸葛亮笑着说,张飞绝对是一个粗中有细的刚强之人,这是他的计谋而已。
这样僵持了近五十天后,张郃终于无法忍受张飞每日饮酒叫骂,贸然出兵。不料,张飞早已布置好陷阱,等待张郃率军进入包围圈,将张郃的部队击得溃不成军。勉强杀出重围的张郃退守至瓦口关,并向当时位置最近的曹洪求援。曹洪之前便对张郃如此冒进的用兵方式大为不满,听闻张郃败退的消息后大怒:“汝不听吾言,强要进兵,失了紧要隘口,却又来求救!”于是不肯发兵救援。张郃只得和张飞在关口前展开争夺战,不久便被张飞攻破,再一次退败。 【例 句】
他的军队穿过这个隘口进入了敌军领土。
茶chá筅xiǎn
【释 义】
古时烹茶时的一种调茶工具,由精细切割而成的竹块制作而成。茶筅在现代成为日本茶道中必备的工具,用以调搅粉末茶。
【名家解读】
茶筅是个雅物,现在人们喝茶时都不再用茶筅。但是在古代,喝茶一定会用到它。在古代的器物里面,它是个名物,有专门的名词与之对应。目前在日本文化中保留了这一器物,而在中国却消失了。(康震) 【辨 析】
因为茶筅是竹制品,所以“筅”为竹字头,筅帚、炊帚,是用竹子等做成的刷锅、碗的用具。
你知道吗?
林语堂曾经说过:“只要有一只茶壶,中国人到哪儿都是快乐的。”茶与中国人有着紧密的关系,这在“粗茶淡饭”“茶饭不思”“茶余饭后”这些我们熟悉而又陌生的词语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在中国,无论是文人雅士,还是平头百姓,虽然饮茶的品位不同,心境各异,但都对茶有一份独特的感情,那是从古至今植根于中国人心底的茶情结。 【字里字外】
茶筅,作为调茶工具,最初是用竹木制成,形如倒伞,文人雅士们送了它一个雅号,叫“搅茶公子”。茶筅是宋朝的一种茶艺“点茶”中的必备工具。因为当时流行用点茶的技艺决胜负,所以点茶又叫“斗茶”。
宋朝斗茶,先要把饼茶碾碎,筛成极细的茶粉置于碗中,再把沸水倒入,同时用茶筅快速搅拌茶汤,使茶汤慢慢出现泡沫。茶道技艺的优劣,以茶汤颜色和茶沫停留时间长短为标准。当时的人们从宫廷到市井,都喜欢用这种方式来赌胜负。
除了茶筅,煮茶时还常有茶道六君子相伴,即茶筒、茶匙、茶漏、茶则、茶夹、茶针。茶道六君子通常为竹木制成,因为竹木与自然相通,其清雅之气与茶相得益彰。
茶筒是盛放茶道用品的器皿,也就是茶器筒。茶匙的主要用途是挖取泡过的茶。茶漏则常常放在壶口,用于导茶入壶,防止茶叶掉落壶外。茶则用于盛茶入壶。茶夹则可将茶渣从壶中夹出,也可用它来夹着茶杯清洗,既卫生又可以防止烫伤。茶针主要用于疏通茶壶的内网。 【例 句】
太监又将颁赐之物,送与猜着之人:每人一个宫制诗筒,一柄茶筅。
曹雪芹《红楼梦》
巉chán崖yá
【释 义】
高耸险峻的山崖。
【名家解读】
“巉”字从山,从毚,很多人写到“毚”的上半部分时都会出错,出现多笔或少笔,其实“毚”的上半部分在古代指的是一种像兔子一样的动物。“巉”用来形容山势险峻,这个字的字形本身就非常险峻,分解开来也很有意思,是山、刀、口、比、兔。(张一清)
你知道吗?
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写道:“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畏途巉岩”写出了人们在蜀道险峻的山崖面前恐惧的心理状态。 【例 句】
循溪行山下,一带峭壁巉崖。
徐霞客《徐霞客游记》
城chéng隍huáng庙miào
【释 义】
供奉城隍的庙宇。城隍被认为是地方的守护神。
【名家解读】
城是高墙,隍是挖出来的壕沟,这些都有保护人的作用。城隍庙是分等级的,不过,真正给城隍庙划分等级是明朝的事。城隍老爷保护阴间,跟地方的刺史、县令一样。有的地方,将好人忠诚义士,也奉为城隍。(蒙曼) 【辨 析】
“城”原指挖土筑的高墙,也就是城墙。《说文解字》中对“隍”的解释是:“隍,城池也,有水曰池,无水曰隍。”“隍”就是指没有水的护城壕。注意不要把“城隍”的“隍”错写成“皇”。
你知道吗?
古人建筑城市就是为了保护城内百姓的安全,所以修建了高大的城墙、城楼、城门,以及壕城、护城河等等。古人认为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事物,都有神在暗地里保护,所以城隍被神化为城市的保护神。 【字里字外】
城隍最早起源于古代祭祀,后经由道教变为地方上的守护神。
周朝时,每逢岁终,人们都会举行腊祭,祭祀八神,其中第七神叫水庸。据说这个水庸神就是城隍神的前身。
传说三国时吴国曾修建城隍庙。南北朝时各地已经有了一些城隍祠和祭祀活动。唐朝以后,城隍庙已经相当普遍。当时的很多文人雅士,比如杜甫、韩愈、李商隐等,都曾写过祭祀城隍的诗文。这时候的城隍神格也有了些许变化,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安全守护神明,逐渐开始负责管理所辖地区的阴灵和水旱吉凶。
宋朝以后,人们开始把去世的英雄名臣尊为城隍祭祀,比如苏州祀春申君,杭州祀文天祥等。
到了明朝初年,朱元璋曾下诏加封天下城隍,并将城隍的等级定为都、府、州、县四级。他还下令,当时的所有府、州、县的新官上任时必须先去城隍庙,向城隍神宣誓尽忠职守。朱元璋把城隍祭祀录入《明大典》,赋予了城隍在阴间监察一切官吏的职责。因为他的命令,全国各地都大肆修建起城隍庙来。明朝也成为城隍信仰最盛行的时期。 【例 句】
宝玉下了马,贾母的轿刚至山门以内,见了本境城隍、土地各位泥塑圣像,便命住轿。
曹雪芹《红楼梦》
城chéng垣yuán
【释 义】
指城墙。
【名家解读】
这个“垣”一般是指周遭一圈的墙,这种墙是闭合的。据《史记·孝景本纪》记载:“上庸地动二十二日,坏城垣。”意思是说上庸(在今湖北境内)这个地方发生了地震,城墙都坍塌了。(孟蓬生) 【辨 析】
“垣”字的本义指“墙”“矮墙”,常见的相关成语有“残垣断壁”。因为最早的城墙大多为土墙,所以“垣”字的偏旁为“土”,与“城”字的偏旁相同,不要错写成“石”。另外,注意“垣”的读音是yuán,不要错读成héng。
你知道吗?
《孟子·告子下》中曾写道:“傅说举于版筑之间。”所谓版筑,简单地说就是先在地上立两块木板,这两块木板之间的宽度就等于墙的厚度,木板外有木柱支撑,然后在两块木板间填满泥土,再用杵捣紧,之后拆去木板、木柱,泥土就被夯实成一堵墙。 【字里字外】
“城垣”一词中的“垣”字,左边为“土”,右边为“亘”(gèn)。“亘”的本义是“时间和空间上的延续不断”。的确,城墙看似普通,却始终默默守护着中国人,守护着中国的传统文化。
在我国境内发现的最早的城墙遗址位于河南,时间可以追溯到奴隶社会时期。城墙的产生是因为战争。面对来势汹汹的敌人,唯有建起高耸而坚固的城墙,才有可能保护城中的百姓,才有可能保一方国泰民安。
如果从广义上理解城垣,它还可以包括城门、城楼、角楼、马面和瓮城。城门自然不必多说。古人总是将城墙转角处的墙体加厚,称之为城台和角台,上面的建筑则被称为城楼和角楼。此外,马面则是城墙上每隔一段距离就会突出建筑的矩形墩台,这种墩台又称敌台,建筑这种城防设施的目的是方便守城者从侧面攻击来袭的敌人。有时候,为了加强城墙的防御力,古人还会在城门外修建半圆形或方形的护门小城,称之为瓮城,希望能够如瓮中捉鳖一般战胜来犯的敌人。一般来说,瓮城城门与其所保护的城门不在同一条直线上,这样可以提防攻城槌等武器的攻击。 【例 句】
现在花篮队沿着一个城垣似的高墙走,高墙里面又是一个城垣似的高墙。
徐迟《财神和观音》
寸cun木cén岑mu楼lou
【释 义】
岑楼:高楼。一寸长的木材同高楼比,原意是基础不同就比不出高低,也用来形容相距悬殊,差别很大。
【名家解读】
这是《孟子》里的一句话,孟子认为一个高楼和一个小木头不能进行比较。因为二者起点不一样,基础不一样,后来指相差悬殊。(蒙曼) 【辨 析】
该词中“岑”字易错读为chén,注意“岑”是形声字,从山,今声。本义:小而高的山。岑楼是高楼。看到“楼”,很容易认为岑加木字边,误写成“梣”,其实它是指像山那样高。
你知道吗?
“岑”也是一个姓氏,有一个著名诗人叫岑参,他是唐代边塞诗人,诗歌沉雄淡远,代表作有《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逢入京使》等。 【字里字外】
“岑楼”一词出自《孟子·告子下》:“不揣其本而齐其末,方寸之木可使高于岑楼。”
有一个人问孟子的学生屋庐子:“食与礼哪个更重要?”
屋庐子随口答道:“礼重要。”
那个人又问:“娶妻与礼哪个重要?”
屋庐子答道:“礼重要。”
那个人疑惑地说:“如果在饥饿难耐的时候还依照礼节去寻找食物,恐怕会挨饿,甚至饿死。但是如果打破礼节的束缚,就有可能会找到食物,活下来。在这种情况下,难道还要遵守礼节去行事吗?再有,如果娶妻的时候行亲迎礼就娶不到妻子,不行亲迎礼,就能娶到妻子,那还一定要行亲迎礼吗?”
屋庐子听后无力辩驳,便把这件事告诉了孟子。
孟子说道:“想要回答这个问题并不难。假设不考虑地基的高低标准是否在同一平面,一寸长的小木头也可能高过岑楼。世人都知道黄金比羽毛重,但是不能说三钱多重的金子比一大车羽毛还要重。拿食物的重要和礼相比,拿娶妻的重要和礼相比,完全是找错了参照。你就问他:‘扭折哥哥的胳膊抢走他的食物,自己便有了吃的,而不扭折就没有吃的,你会这么做吗?跑到别人家去抱走人家的女子,便得到了妻子,不去便得不着妻子,那么你会去做这样的事吗?’”孟子认为,不把两个比较对象放在同一个标准上进行比较,必定会得到错误的结论。
珐fà琅láng
【释 义】
某些矿物原料烧成的像釉子的物质。多涂在铜质或银质器物表面,用来制造景泰蓝、证章、纪念章等。也指覆盖有珐琅的制品。
【名家解读】
在《鉴宝》一类的节目中,很多专家都把“珐琅”读成fǎ láng,其实这个词应该读成fà láng。我们到故宫博物院可以看到很多的珐琅制品,而且中国瓷器有一个新瓷器的重大突破,那就是珐琅彩,烧得非常漂亮。(钱文忠) 【辨 析】
“珐”在字形上、读音上要与“砝”字相区分。“砝”读作fǎ,“砝码”是指天平上作为质量标准的东西。“琅”读作láng,不要读成liáng或lǎng,本义是指似玉的美石或青色的珊瑚。
你知道吗?
在古代,珐琅器起初被称为“大食窑”,这是因为它最初是从大食国传入我国的,大食国是唐宋时期对阿拉伯国家的总称。后来,由于音译的关系,珐琅器有许多种不同的写法,如“法蓝”“法郎”“拂林”等,现在统一写为“珐琅”。 【字里字外】
我们经常说的“景泰蓝”,正式名称其实叫作“铜胎掐丝珐琅”。它是一种将各种颜色的珐琅附在铜胎或是青铜胎上,再经过烧制而成的瑰丽多彩的工艺品。由于这种工艺兴盛于我国明朝景泰年间,而且多用宝石蓝、孔雀蓝色釉作为底衬色,所以就叫作“景泰蓝”。
我国历史上关于“景泰蓝”最早的文字记载出现在元朝,在民间还流传着关于“景泰蓝”的传说。
相传在元朝初年,皇宫遭遇了一场大火,金銮殿中的奇珍异宝被烧成灰烬,但在废墟中却出现了一个色彩斑斓、光芒夺目的宝瓶。大臣们将这个宝瓶献给皇帝,皇帝看后赞不绝口,传下圣旨,调集京城所有的能工巧匠,必须在三个月内造出这样的宝瓶。当时,京城有一个被人们誉为“巧手李”的名匠,他从女娲娘娘给他托的梦中参悟:这个宝瓶是金銮殿中的金银宝物在那场大火中熔铸在一起才形成的。此后,凡是“巧手李”制作的宝瓶,全部都归皇宫所有。由于这种珍品是由一场大火而来,于是人们都称其为“奇宝烧”。到了明景泰年间,这种宫廷艺术品的制作工艺达到顶峰,就是后来人们所说的“景泰蓝”。 【例 句】
珐琅彩瓷器亦称“瓷胎画珐琅”,始见于康熙晚期,兴盛于雍正、乾隆时期,该瓷器品种是在吸收西洋铜胎画珐琅技法的基础上,在瓷质胎地上用各种珐琅彩料描绘而成的一种釉上彩瓷。
高晓然《珐琅彩烧造过程中的几件物证——从景德镇到皇宫》
凤fèng冠guān霞xiá帔pèi
【释 义】
指古代贵族女子和受朝廷诰封的命妇的装束。
【名家解读】
在古代,有品级的妇女都可以穿戴凤冠霞帔,特别是逢大型活动、重大场合更是必须穿戴,基本上属于一种礼服;而民间妇女则只能在结婚的时候穿戴一次,相当于现在的婚纱了。“凤冠”一般人并不陌生,关键是“帔”,指的是衣裙或披肩,千万不要和“佩”“珮”混淆。(张一清) 【辨 析】
“冠”是头上戴的东西,表示这个意思时它读阴平。注意不要把“帔”误读成pi,或错写成“披”。
你知道吗?
汉朝时只有太皇太后﹑皇太后和皇后入庙行礼时才可以戴凤冠。霞帔形似两条彩带,下端垂有金玉坠子,穿着时绕过脖子,披挂在胸前,常与凤冠配套穿用。唐朝时叫作“帔子”,因其艳丽如彩霞,故而得名。 【字里字外】
古时候,统治者虽然规定凤冠霞帔只有后妃命妇等贵族女子才可穿着,但却又网开一面,允许平民女子在结婚时穿着凤冠霞帔。民间传说,之所以有这个例外存在,与宋高宗赵构的一段故事有关。
南宋时,国力孱弱,金国南侵,宋军不敌金兵,赵构仓皇弃城南逃。他被金兵追赶到宁波某村时,慌忙向一位年轻的姑娘求救。那姑娘急中生智,让赵构藏到了谷箩里,自己则若无其事地继续坐在谷箩上面。不一会儿,金兵就追了过来,问姑娘看没看见一个人路过这里。那姑娘不慌不忙地随手一指说:“他朝着南边逃了。”金兵不疑有他,就顺着她指引的方向追了过去。赵构就这样逃过一劫。他非常感激这位姑娘的救命之恩,当即向姑娘许下诺言,他日若重登皇位,一定接她入宫为妃。可是,后来,当赵构重归龙廷,派人捧了凤冠霞帔,抬着銮驾来迎娶这位姑娘时,这位姑娘却故意泄露了当时约定的暗号,藏身众人之中,让赵构派来的人无法辨认自己。无奈之下,赵构只得下令,从今往后,浙东女子出嫁时都可以穿戴凤冠霞帔,乘坐四人抬杠的花轿,另外,文武官员如遇女子出嫁,都需下轿下马以示恭敬。后来,这种风俗便逐渐流行起来,成为古代婚嫁的习惯之一。 【例 句】
择了吉日迎娶,一般的鼓乐彩舆,凤冠霞帔,花烛拜堂,成了好事。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古gu刹chà
【释 义】
年代久远的寺庙。
【名家解读】
中国现存的古刹还是蛮多的。“刹”是“刹多罗”的省称,“刹多罗”是梵语直接音译过来的,用来指寺院佛塔。中国有很多外来词,尤其是梵语、少数民族的词汇很多都是音译过来的,像涅槃、泥洹等。(蒙曼) 【辨 析】
“刹”是个多音字。读chà时是梵语音译,除了指佛教寺庙外,还有音译词“刹那”。佛法里一弹指的时间,相当于六十刹那,而一弹指为1/5秒,所以一刹那大约为1/300秒,所以“刹那”指的是极短的时间。
你知道吗?
古时候供人们祭拜神明或先祖的地方有很多不同的称谓。“寺”是佛教出家人修行的地方,供奉佛祖和菩萨的塑像;“庙”是皇室或者豪门大姓供奉先祖的地方,祭祀鬼神;“庵”原本指佛教出家人修行的小型处所,后来专指女性出家人修行的场所。
龟gui趺fu
【释 义】
指石碑的龟形底座。
【名家解读】
“龟趺”之“龟”又称“赑(bi)屃(xi)”,常常见于景点的解说词之中。这个“趺”字其实就是我们现在还说的“趺面”的“趺”,现在年轻人可能不知道,其实就是“脚面”。在商店试鞋的时候,我们还可以听到“趺高”或“趺低”的说法,这是指鞋面的高低。(孟蓬生) 【辨 析】
“趺”字是足字旁,表示“脚背”“足背”。因其与石碑底座的形状和功能相似,便引申出了“石碑底座”的意思。
你知道吗?
龟是一些原始部落的图腾。古人占卜时常用龟甲,他们用火灼烤龟甲使龟甲产生各种裂纹,据此推断吉凶,还会在龟甲等材料上刻文字记录。这些文字因其载体多为龟甲、兽骨等而被称作“甲骨文”。
花huā石shi纲gāng
【释 义】
中国历史上一种专门运送奇花异石以满足皇帝喜好的特殊运输工具。
【名家解读】
花石纲是我国古代专门为皇帝供奇花异石的运输工具名称,主要是通过河道从南方往开封供。(钱文忠) 【辨 析】
“纲”读作gāng,从糸(mi),书写时要与“钢”“岗”“冈”等字相区分。
你知道吗?
《水浒传》中讲述了“杨志失陷花石纲”的故事。杨志是杨家将的后代,他脸上有一块青色的胎记,所以人送绰号“青面兽”。杨志自幼习武,武艺超群,长大后成了一名军官,任殿帅府制使一职。当时,宋徽宗要用南方的奇花异石堆起一座万岁山,殿帅府就派了十个军官去太湖边押运石头。不料杨志在押送花石纲的途中,在黄河里遇上风浪而导致翻船,丢失了花石纲的杨志不敢回去复命,畏罪逃亡,最后被迫走上梁山泊起义的道路。 【字里字外】
北宋的宋徽宗赵佶是一个风流奢侈的皇帝。他大肆扩建宫殿,需要大量奇花异石,一些奸佞之臣为了迎合他的喜好,派人在南方大肆搜刮奇异的花木和石头运回京都。这样便形成了专门为皇上运输奇花异石的团队,称为“花石纲”,通常十艘船称一“纲”。
宰相蔡京为了讨好宋徽宗,专门办了“应奉局”,朱勔一伙人巧取豪夺,只要听说哪个老百姓家有精巧别致的花石,朱勔就率领官兵直冲其家,往园囿花石上贴上黄封条,就算是又搜罗到一件御前贡物。如果老百姓稍有怨言或反抗,朱勔就给其加上一个“大不敬”的罪名,借机敲诈勒索。那些被征花石的人家往往因此倾家荡产,有的人家卖儿卖女,到处逃难。如果被征的花木高大,搬运起来不方便,兵士们就把老百姓的房子全部拆毁。为朝廷运送花石的船队所到之处,要强征当地的百姓充当劳役。为了让巨大的船只通过,有时需要拆毁城墙、桥梁,给百姓带来重大的损失和深重灾难。
“花石纲”之灾最终激起了民众的反抗。宋徽宗宣和二年,雇农出身的农民领袖方腊揭竿而起,领导了一场农民起义。“方腊起义”动摇了北宋王朝的统治,北宋王朝从此一蹶不振,不久就覆灭了。 【例 句】
杨志道:“小人原是殿司使,为因失陷花石纲,削去本身职役,无有盘缠,将这口刀在街货卖,不期被个泼皮破落户牛二强夺小人的刀,又用拳打小人,因此一时性起,将那人杀死。”
施耐庵《水浒传》
荤hun腥xing
【释 义】
指鱼肉等食品。
【名家解读】
荤应该是从月肉,为什么从草字头呢?原来这个“荤”字不是指荤腥而是指荤辛。(郦波)
“荤辛”指像葱、姜、蒜、韭菜那些味道比较大的植物的辛辣味。后来为什么它又指肉类了呢?因为做肉类的时候,可能会需要去除腥味,这时候必须放进一些有辛辣味的植物,也就是“荤”,它往往和肉类结合在一起,是烹饪伴侣,所以就有了“荤腥”这个词。(张一清) 【辨 析】
《论语·乡党》中写道:“君赐腥,必熟而荐之。”其中“腥”的意思是生肉。屈原《涉江》中写道:“腥臊并御,芳不得薄兮。”其中的“腥”指的是腥味,泛指鱼、肉类等散发出来的特殊气味。
津jin梁liáng
【释 义】
渡口和桥梁,比喻用作引导的事物或过渡的方法、手段。
【名家解读】
“津梁”本身是渡口和桥梁,引申为引导入门,也可以比喻起桥梁作用的人或者事物,还有普度众生的意思。(蒙曼)
有的书名会叫《xxxx津梁》,就是把书定位成引导人进入某一个或某一些知识领域的书。渡口和桥梁都有供人进行某种跨越活动的作用,也是这些跨越行为的起点,所以“津梁”就有了入门之意。(张一清) 【辨 析】
“梁”容易误写为“粱”。“梁”是会意字,从木,从水,表示用木料在水上造桥。本义是水桥。现在我们熟悉的“梁”是“房梁”,在古代的建筑中,房梁大多是木质的。而“粱”字底下是米,与谷物有关,在古代指粟的优良品种,子实也称粱,为细粮。
夔kui龙long纹wén
【释 义】
古代钟鼎器物上所雕刻的一种龙形装饰纹样。
【名家解读】
我国古籍中有“夔一足”的记载,《山海经·大荒东经》描写的夔长得像牛,但是只有一条腿。后来鲁哀公曾经请教孔子夔是否真的只有一足,孔子回答说夔是尧舜时期的名臣,名君得此名臣,有一个就足以天下大治了,所以曰“夔一足”。(郦波) 【例 句】
我国青铜器上表现一足的、类似龙的形象都称之为夔,这种纹饰称为夔龙纹或龙纹。
你知道吗?
传说夔的形体像牛,头上没有角,只有一条腿,身体呈青黑色。夔能够发出日月般的光芒和雷鸣般的吼叫声,它出入水中时会引起风暴。黄帝在和蚩尤的战争中用夔的皮制作军鼓,鼓声传遍方圆五百里。
銮luán舆yu
【释 义】
指皇帝的车驾。
【名家解读】
古代皇帝车上有一个銮铃,一般是装在车衡上,实际上是一个镂空的圆球,里面有一个活动的东西,运动的时候它就会响。汉班固《西都赋》:“于是乘銮舆,备法驾。”法驾也是天子车驾的一种。(孟蓬生) 【辨 析】
“銮”字的本义是古代帝王车上的一种铃铛,被用来代指皇帝的座驾,后泛指帝王。“舆”字的本义是车中装载东西的部分,后用来泛指车。
你知道吗?
安阳殷墟的考古发现表明,我国古代在商代后期就已经有了双轮马车。古代的马车最开始多为战车,一般是两轮、方形车厢,由四匹或两匹马牵拉。春秋时期,战车不仅是战争的主力,还是衡量一个国家实力的标准。当时的中等诸侯国又称“千乘之国”,而大国则被称为“万乘之国”。 【字里字外】
古代帝王出行,按规模的大小可以分为大驾、法驾、小驾三等。
根据汉朝规定,大驾应由宰相等公卿级别的官员在前开路,起引导车驾的作用,大将军跟随左右随车护驾,并由专门掌管宫廷车马的官员太仆亲自驾车,一行人主要乘坐的马车就有八十一辆,另外还要配备千余辆备用车辆,护卫骑兵近万人也要跟随车队一同出行。此外,还会有一支专属“乐队”跟随在皇帝车驾的后方。乐队由数百名乐工组成,是帝王仪仗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可以有效提高车队的声势。可以说大驾是声势最为浩大的帝王出行方式。
规格稍低于大驾的出行方式叫作法驾,由京城长官在车队前方引导开路,皇帝的近身侍卫在旁随车保护,驾驶銮舆的则是专门的奉车郎,随行车队共计三十六辆马车。
帝王规模最小的出行方式是小驾,除必要的扈从跟随左右护卫帝王安全之外,仅有一名执事尚书随身侍从,随行车队的马车数量就更少了。
自唐朝以来,古代皇帝的出行仪仗规模随朝代变化而有些微不同,但始终遵循着彰显尊贵华丽、体现皇帝威严的总原则。 【例 句】
根据史料记载,和珅最开始时只是乾隆皇帝乘銮舆出巡时随行的一名普通校尉。
霓ni裳cháng
【释 义】
指飘拂轻柔的舞衣。借指云雾、云气。
【名家解读】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裳”读音是cháng,而不是shang。因为如果读成cháng,它的意思是裙子,而读成shang,则是衣服。“霓”是彩虹的一种,所以,“霓裳”的本义是像彩虹一样的裙子。它可以代指缭绕的云气,也可以指飘拂的舞衣,还可以指神仙的衣裙,道士的衣服,乃至华美的中国传统服装等等。(蒙曼) 【辨 析】
“霓”本义是副虹,是大气中有时会跟虹同时出现的光学现象,成因与虹相同,只是光在水珠中比形成虹时多反射了一次。“霓”的颜色排列次序与虹相反,红色在内,紫色在外。
你知道吗?
唐朝妇女非常流行襦裙服,一般上身着窄小的襦。襦的领口造型各异,有鸡心领、圆领、方领、斜领等。到盛唐时又开始流行一种开得很低的领口叫袒领。 【字里字外】
说起霓裳,大多数人会想到《霓裳羽衣曲》(也即《霓裳羽衣舞》)。这是唐朝的一首宫廷乐舞,由唐玄宗李隆基所作。
相传,李隆基曾经梦游月宫,听闻仙乐从天边传来,看见身穿霓裳羽衣的仙女伴随着天乐翩翩起舞。李隆基醒来后,拼命地回想,有时候连白天上朝时,怀里都揣着玉笛,边听大臣读奏章,边寻找曲调。可他这么努力,还是谱不全这首曲子,为此十分苦恼。后来,李隆基巡游来到三乡泽,眺望着远处烟云缭绕的女儿山,忽然想起了梦中仙乐的完整乐谱,于是马上记录下来,就成了这首适合在宫廷演奏的宫中大曲。
之后,李隆基命令乐工排练《霓裳羽衣曲》,并让爱妃杨玉环亲自设计舞蹈,而乐工排练的场所就叫梨园(后泛指唱戏的地方)。据传,杨贵妃只稍稍看了下《霓裳羽衣曲》,便能依韵律起舞,歌声婉转动听如凤鸣莺啼,舞姿蹁跹若天女散花,这让李隆基大为兴奋,亲自为她的舞蹈伴奏。唐代诗人白居易在《霓裳羽衣歌·和微之》中写道:“飘然转旋回雪轻,嫣然纵送游龙惊。小垂手后柳无力,斜曳裾时云欲生。”生动地描写了杨贵妃舞蹈时的迷人风采。 【例 句】
这动物质的衣裳,比起其余的舞衣,直像寒冰狱里底鬼皮与天宫底霓裳的相差。
许地山《危巢坠简》
袍páo泽zé
【释 义】
袍泽,“袍”和“泽”都是古代衣服的名称。后来称军队中的战友为袍泽。
【名家解读】
《诗经·秦风·无衣》反复提到“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岂曰无衣?与子同泽”,“岂曰无衣?与子同裳”。其中,袍是外衣,泽是内衣,裳则是裙子。战友之间可以分享一切衣物,意味着亲密无间的兄弟情义。(蒙曼) 【辨 析】
“袍”的偏旁“衤”易被错写为“礻”,“礻”是“示”字旁的变形。与“示”有关的字,一般与鬼神有关,如神、礼、福等。“衤”由“衣”演化而来,以“衤”作为偏旁的字通常与衣服有关,如衬、衫、袄等。
你知道吗?
中国《诗经》《国语》中已出现袍的名称。袍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服装之一,分为龙袍、官袍、民袍等。龙袍是皇帝专用;官袍是文武官员用作公服、朝服的袍子,以颜色或图案区分官位等级;民袍是民间日常生活所穿的衣服。 【字里字外】
“袍泽”代表了兄弟情义,因此当兄弟绝交之时,即有“割袍断义”一说。与“割袍断义”相近的,还有“管宁割席”,出自南朝刘义庆所著的《世说新语·德行》,讲的是管宁和华歆的故事。
管宁是三国时一位名士。他自幼贫苦,与母亲相依为命。管宁的朋友见他生活凄苦,便捐钱送粮,但是管宁婉言谢绝了亲友的资助。他勤学苦读,发誓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干出一番事业。
在管宁的同学中,华歆和他最为要好,情同手足。
有一次,管宁和华歆在后园锄地,华歆挖出一块金子,顿时欣喜万分,准备把金子占为己有,但管宁对金子不为所动,若无其事地还在锄地。华歆怕管宁笑话自己贪财,只得把那块金子又埋入土中。
之后有一日,管宁和华歆正在读书。忽然,窗外好不热闹,原来是一个朝廷命官经过。管宁目不斜视,正襟危坐,专心读书。可华歆的目光不时游离于书本之外,忍不住抛下书本跑出去看热闹。过了好半天,华歆才从外边回来,自言自语道:“做大官呼风唤雨,威风八面。要是有一天我能够身居高位,气派至此,也不枉此生。”
管宁认为华歆虚荣,后悔自己交错了朋友。于是拿起刀把两人同坐的席子划开,喝道:“从此你我不再是朋友。” 【例 句】
李自成是援救锦州的八总兵之一,与吴三桂有袍泽之谊。
姚雪垠《李自成》
谯qiáo楼lou
【释 义】
城门上的瞭望楼。
【名家解读】
在我国古代,谯楼和钟鼓楼是很多的。皇帝要召开盛大的朝会的时候,钟鼓楼都会起到很大的作用。谯楼则是古代城门上建造的用以登高望远的楼。城上建谯楼的风气大概是从汉朝兴盛起来的,汉朝谯楼里还要悬挂巨钟,每日清晨与黄昏,都要各敲一百零八下,以使世人生警惕之心。(郦波) 【辨 析】
“谯”读作qiáo,本义是责怪、责备,又有瞭望之意。要注意与“憔”“樵”等字加以区分。
你知道吗?
“谯”还是一个姓氏,谯姓的始祖是周朝初年与周公旦同负贤名的周召公姬奭。姬奭有一个儿子盛,被封于谯(今四川省境内),盛于此建立了谯国,并自号为谯侯,其子孙就以国名为姓,称为谯氏。
穹qiong庐lu
【释 义】
古代游牧民族居住的毡帐。
【名家解读】
“庐”字里面是“户”字,很容易被写成“卢”,一定要特别注意。这就是庐山的“庐”。虽然按照“庐”的繁体字,里面的确是繁体的“卢”字,但是简化之后,只有一种规范字形,就是“庐”。与此类似的还有“芦苇”的“芦”等。(张一清) 【辨 析】
穹有“隆起”“天空”之意,如穹隆、穹苍。易被误写为“穷”。“穷”繁体字写作“窮”,从穴,躬声。躬,身体。身在穴下,不得舒展,很窘困。简化成“穷”。
庐,与房屋有关,本义指田中看守庄稼的小屋。
你知道吗?
穹庐是指蒙古人所住的毡帐,用毡子做成,中央隆起,四周下垂,形状似天,因而称为穹庐,也就是蒙古包。穹庐分为固定和不固定两种。固定者“不可卷舒,车上载行”,而不固定者则随时可以肢解、迅速拆开并重新搭起来。
琼qiong琚ju
【释 义】
“琼琚”都以“玉”为部首,“琼”的本义是赤色玉,“琚”的本义是古人佩戴的玉。“琼琚”意为精美的玉佩,比喻美好的诗文、回报的厚礼、白雪。
【名家解读】
《诗·卫风·木瓜》云:“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这是在讲礼物的收受和回馈。别人送来木瓜,这是薄礼,诗人却回赠以精美的玉佩,这是厚报。在这里,并不追求施与报的相当,而是“滴水之恩,涌泉相报”,体现了人情的淳厚。(蒙曼) 【辨 析】
“琼琚”两个字的偏旁易被误认为是“王”旁,其实这个偏旁叫“斜玉”旁,因为真正是“王”旁的字应该是与权力有关,而琼琚与玉有关,偏旁应该是斜玉。
你知道吗?
中国古代对玉有很多美称,如琼、琳、瑜、瑶、璠等,指代一般的美玉;“环”指的是圆圈形的玉器;“璧”指扁平、圆形、中心有孔的玉器;“璞”指未雕琢的玉;“瑱”指古人垂在冠冕两侧用以塞耳的玉坠;“琯”指玉管;“珑”指古人大旱求雨时所用的玉。 【字里字外】
“琼琚”一词最早出现在《诗经》中。
《诗经》分为风、雅、颂。“风”就是不同地区的地方音乐,多为民间歌谣。常以地名区分,如“卫风”指的是卫国地区的民谣。“雅”是正声,分为大雅和小雅,大雅是朝会之歌,小雅是宴饮群臣或祭祀时候的乐曲。“颂”是周王室宗庙祭祀的乐歌和史诗,多用来歌颂祖先功业。还有一部分是春夏之际向神祈求丰年或秋冬之际酬谢神灵的乐歌,反映了西周初期农业生产的情况。
在《诗经·卫风·木瓜》中写道:“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意思就是你给予我木瓜、木桃、木李,我就回赠你美玉,我们永远交好。
《诗经·大雅·抑》中也有“投我以桃,报之以李”之句,后世用“投桃报李”比喻相互赠答,礼尚往来。
“投木报琼”与“投桃报李”不同,它回报的东西价值要比受赠的东西大得多,这体现了一种高尚的情感。后来汉代张衡《四愁诗》“美人赠我金错刀,何以报之英琼瑶”,尽管说的是“投金报玉”,其意义实也与“投木报琼”无异。 【例 句】
这比任何珠玉、琼琚的环佩还要高贵。
郭沫若《屈原》
山shān隈wēi
【释 义】
指山的弯曲处。
【名家解读】
“山隈”的“隈”就是弯儿的意思。李白《古风》:“刑徒七十万,起土骊山隈。”是说刑徒七十万人在骊山下修建秦始皇陵。其中“骊山隈”就是“骊山弯儿”的意思。郭沫若先生题武陵丛台诗有“太行阵地漳河外,烈士陵园滏水隈”两句,“滏水隈”就是指滏阳河转弯的地方。(孟蓬生) 【辨 析】
“隈”容易误写为“偎”。“阝”(阜的变形),表示与地形、地势的高低上下相关。“偎”是人亲密地依偎在一起,是单人旁。
你知道吗?
谢灵运发明了一种便于登山又兼顾平地的鞋。在鞋底的前后两端各可以加上突出的木齿,登山的时候去掉前齿而保留后齿,下山时则可以去掉后齿而保留前齿,这样一来会让人如同走在平地上一般。这种鞋被称为“谢公屐”。
笤tiáo帚zhou
【释 义】
除去尘土、垃圾等的用具,用去粒的高粱穗、黍子穗等绑成,比扫帚小。
【名家解读】
笤帚从字形上是从“竹”字,最早当是用竹枝扎成的,后来泛指用高粱穗、黍子穗等扎成的扫地用具。北方扫院子一般会用比较大的扫帚,多用竹枝扎成。扫炕用的笤帚比较小,多用黍子穗扎成。(孟蓬生) 【字里字外】
古人认为,彗星象征着战祸、灾难和厄运,那长长的尾巴像极了扫帚,故被称为“扫帚星”。
你知道吗?
相传,很久以前,有一个人叫少康,他偶然看到一只受伤的野鸡拖着尾巴向前走,它所经过的地面立刻变得干净多了。他认为这是鸡毛发挥了作用,于是收集了许多野鸡羽毛,制成了第一把鸡毛掸子。然而,鸡毛耐磨性差、柔软易断,所以少康用竹条、干草等代替鸡毛,制成了结实耐用的笤帚。
彤tong云yun
【释 义】
“彤”是红色的意思,有时指红霞;有时指下雪前均匀密布的阴云。很厚的云层布满天空,预示着大雪即将来临。彤云,浓云。
【名家解读】
“彤”左边是“丹”,最初的字形表示井中有朱砂。因为朱砂是红色,所以“丹”也有了“红”的意思。“彤”右边的三撇表示纹饰、光彩,所以它最初意指“红色纹饰”。“彤云”常用于古代诗词中,“彤云”“白雪”对比很美。(张一清) 【辨 析】
“彤”易误读为dān。
你知道吗?
古代有一种彤管,即赤管笔,宫中女史用它来记录嫔妃夫人的功过﹐因有史笔之义。该笔用赤色,以示其以赤心正人。 【例 句】
彤云密布,冷雾缤纷。
许仲琳《封神演义》
正是严冬,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
施耐庵《水浒传》
庑wu殿diàn顶ding
【释 义】
庑,形声字,从广,无声,与房屋有关。本义:堂下周围的廊屋。庑殿顶,中国古代建筑的一种等级最高的屋顶样式。
【名家解读】
庑殿顶的建筑等级非常高,太和殿屋顶就是庑殿顶。它是四面的,中间微微凹进去,四周看起来有点翘。(蒙曼)
“庑”上面是广字头,代表房屋、空间。“庑”单用指正房旁边的其他房间,如东西厢房,也可以指廊子。(张一清) 【辨 析】
“庑”字不常用,因其中有“无”,所以易被误读成“wu”。《说文解字》中,“庑”指堂下周屋,是在殿堂或厅堂的四面屋檐之下,向外敞开的部分。
你知道吗?
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等级森严,建筑的规格、样式,也是等级身份的体现。庑殿顶是中国古建筑中的最高形制,明清时常用于宫殿、坛庙一类皇家建筑。故宫午门、太和殿、乾清宫等,都是庑殿顶。皇家气派的需求,也决定了庑殿顶用材硕大、雄伟、华贵,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和艺术价值。
霰xiàn弹dàn
【释 义】
炮弹的一种。弹壁薄,里面装黑色炸药和小铅球或钢球,弹头装有定时的引信,能在预定的目标上空及其附近爆炸,杀伤敌军的密集人马。
【名家解读】
霰就是小冰粒,白色,不透明。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有一句“月照花林皆似霰”,这里的“霰”指月光洒下来后,花林中一片白茫茫的样子,这是借用了霰的颜色。至于霰弹,则是借用了霰的另一种特质——细小,呈颗粒状。(蒙曼) 【辨 析】
霰弹中“霰”字易读错为sǎn。“霰”是形声字,从雨,散声。本义是雪珠。本词经常被误写为“散弹”,因为“散”也有扩散之意。
你知道吗?
兵器也分“冷热”。冷兵器就是指不带火药、炸药或其他燃烧物,在战斗中直接杀伤敌人,保护自己的武器装备,例如矛、剑。热兵器是指直接利用火、化学、激光等携带的能量伤人的武器,例如枪炮。中国南宋最早发明了火枪,之后火药和金属管型火器传入欧洲,促进了枪的发明。 【字里字外】
火药是人类掌握的第一种爆炸物,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是古人钻研炼丹术时的偶然发现。
很多人都以为中国发明了火药,西方人将火药用于战争,而中国人却只拿来做成烟花。其实,早在唐朝末年,中国就将火药用于兵器制造并投入实战。
到了宋朝,炸药被广泛运用于水战与守城上。宋朝与金朝的骑兵会在枪头装设喷火器,这便是最原始的管形射击火器“突火枪”。
元朝将宋朝的竹制突火枪改为金属铸造,称为“火铳”,使得它的威力大幅提升。
到了明朝,火器也被称为神机。朱元璋的军队专门建立了神机营,单兵使用的手铳与重火力的碗口铳,成为神机营最强的武器。除此之外,明朝还出现了使用火药推进的“火箭”式武器——火龙出水。“火龙出水”的龙身上装有四个火箭筒,一个龙肚子。点燃龙身上的四个火箭筒,让火龙朝敌人飞去,等到龙身上的四个火箭筒燃烧完,紧连着的引线就会点燃龙肚中的火箭。这时,从龙口里会射出数支火箭,烧毁敌船。
到了清初时,皇帝任用传教士与火器专家研制各种火炮,还仿制了明朝时期从葡萄牙引进的红夷大炮,改名为红衣炮。不过到了清朝后期,中国火器技术开始渐渐落后于西方国家。 【例 句】
四散炸开的霰弹撕开脆弱无助的身体,硝烟战火中到处都是血腥和死亡的气息。
香xiāng醪láo
【释 义】
指美酒。
【名家解读】
醪本身是浊酒的意思,比如我们现在还常吃的醪糟。香醪则是经过提纯处理的美酒佳酿。在古代,农家百姓一般喝浊醪,有浊醪粗饭的说法。香醪也是对酒本身的美称,如柳永《西江月》:“好梦狂随飞絮,闲愁浓胜香醪。”(蒙曼) 【辨 析】
“醪”,形声字,从酉(you),表示与酒有关。注意和“绸缪”的“缪”字区分。麻十束为缪,与丝织物有关,因此“缪”是绞丝旁。另外,书写“酉”字时不要丢掉里面的一横。
你知道吗?
“醪”本义是一种汁滓混合的酒,现在的很多专用词都和“醪”有关。如醪药,指酒药;醪糒(bèi),指酒和粮;醪酒,是一种米酒;醪膳,指酒食;醪馔,指酒宴;醪纩(kuàng),酒和丝棉。
香xiāng茗ming
【释 义】
对茶的一种美称。
【名家解读】
“茗”指的不是一般的茶,它是指茶树的嫩芽,比如我们常喝的毛尖,很好喝,有口皆碑,所以“茗”字下面是“出名”的“名”。“茗”字在古代还通“萌”,就是萌芽的“萌”。“萌”字泛指草木的嫩芽,所以“茗”字既是茶之精华,又是所有草木的精华。怪不得“茗”很有名,原来它也很“萌”。(郦波) 【辨 析】
在古代,“茗”与“萌”通用,本义都是指“草木的嫩芽”,后来,这两个字各有所指,“茗”用来专指茶的嫩芽,后来泛指茶。
你知道吗?
茶楼的雏形,其产生是因为当时民间品茗清淡之风盛行。唐开元年间开有很多茶铺,里面跑腿、沏茶的伙计被称为“茶博士”。 【字里字外】
春日正暖,茶的嫩芽如婴儿萌生。积攒了天地造化,将整个冬日的岁月化为齿间一抹留香。中国人赋予这自然的恩赐以美丽的名字——“香茗”。唇齿之间悠悠地读出这个词,轻轻的声调里似乎也弥漫着悠然的茶香,浮现着香气缭绕间人们淡然舒缓的神情。人们给予这神奇的叶子以美好的寓意。在中国人的词典里,“茶”字很吉祥,代表长寿,“茶”字的草字头与“廿”(即二十)相似,中间的“人”字与“八”相似,下面的“木”可分解为“八十”。“廿”加“八”再加“八十”等于一百零八岁,所以古人将一百零八岁的老人称为“茶寿老人”。
中国人爱茶。一盏茶,几碟素点,看茶叶在水中舒展,茶香四溢,弥漫在整个中国历史间。几片清秀的绿叶,串联起的,是古与今,天地自然与人。在苏轼眼中,“从来佳茗似佳人”(《次韵曹辅寄壑源试焙新芽》),茶是香肌粉黛的佳人,一杯茶里盛的是满腹诗情。在郭沫若笔下,“我们同立过放鹤亭畔的梅荫,我们又同饮过抱朴庐内的芳茗”(《瓶》),记忆里有与美丽爱人“同饮芳茗”的美景,一杯茶里盛的是满腔的爱慕。但在陆游看来,“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幽居初夏》),旧交零落殆尽,无人一起品茗谈心,一杯茶里蔓延的是一种寂寞。在文字构建的世界里,茶是中国人各种情思的载体,是诉说心情的媒介。 【例 句】
融雪煎香茗,调酥煮乳糜。
白居易《晚起》
鸿hong泥ni雪xuě爪zhǎo
【释 义】
比喻往事留下的痕迹。
【名家解读】
“鸿泥雪爪”这个词出自苏东坡的一首诗《和子由渑池怀旧》:“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这个词有其他说法,如“雪泥鸿爪”。(郦波) 【辨 析】
“鸿”指大雁,在这个成语中不要写成“红”“虹”等字。“爪”是一个多音字,读作zhǎo时指动物的趾甲、鸟兽的脚,用作“爪牙”“张牙舞爪”等,读成zhuǎ时用作“爪子”“三爪锅”等。
你知道吗?
“鸿”的本义是大雁,后引申出“书信”“大”等意,许多带有“鸿”字的词语都充满吉祥美好的意思,如“鸿运”指大好的运气,正是走好运的时候;“鸿福”指大福;“鸿篇巨制”指规模宏大的著作;“鸿儒”指学识渊博的学者。 【字里字外】
苏辙与苏轼两兄弟曾一起赴京应试,路经渑池。他们一同夜宿在僧舍之中,题诗于壁,寺院里的和尚奉闲还殷勤地招待过他们。
到了嘉祐六年(1061年)冬,苏轼任凤翔府签判,苏辙在郑州为苏轼送别。他想到苏轼此行会路过渑池,想起几年前的渑池之行,不禁感慨万分。写下《怀渑池寄子瞻兄》分手回京,诗云:“相携话别郑原上,共道长途怕雪泥。归骑还寻大梁陌,行人已度古崤西。曾为县吏民知否?旧宿僧房壁共题。遥想独游佳味少,无言骓马但鸣嘶。”
苏轼途经渑池,此时,奉闲已经去世,题诗的墙壁也已拆毁无存。物非人更非,苏轼想起苏辙的怀旧诗,想起自己漂流不定的人生,不由得几多感慨,纵笔挥洒,写下了和诗《和子由渑池怀旧》: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往日崎岖君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他在诗中叹曰:“人生在世,到这里漂泊,又到那里操劳,就像随处乱飞的鸿鹄,偶然在某处的雪地上落一落脚一样。老和尚奉闲已经去世,他留下的只有一座藏骨灰的新塔,看看当年题过字的墙壁已经残破,再也看不到旧日题词了。”
人生无常,充满了偶然与未知,作者在这首诗中借“飞鸿落在雪面上留下的爪迹”表达了无法把握自身命运与方向的感慨,表达了人生来去无定的怅惘和对往事旧迹的深情眷念。
肴yáo馔zhuàn
【释 义】
肴:做熟的鱼、肉等。馔:饮食,吃喝。“肴馔”指丰盛的饭菜、菜肴。
【名家解读】
肴馔指食物、美食,自古至今这个词的意思没有改变过。“有”跟肉有关,“”相当于手,“月”是肉的意思,手下面拿着肉。再如朋友的“友”,“”是手,下边“又”也是手,两只手拉一起,表示朋友。(张一清) 【辨 析】
“肴馔”中“肴”字容易误读成“希望”的“希”字。“希”是会意字,从巾,从爻。“巾”代表丝织品,“爻”象征交错之形,“希”的本义就是稀疏。
你知道吗?
中国是饮食文化大国,长期以来在某一地区由于地理环境、气候物产、文化传统以及民族习俗等因素的影响,形成有一定亲缘承袭关系、菜点风味相近、知名度较高的著名流派,称作菜系。其中,粤菜、川菜、鲁菜、淮扬菜、浙菜、闽菜、湘菜、徽菜并称为“八大菜系”。 【字里字外】
“肴馔”有两个意思,其一是指丰盛的饭菜,其二是指菜肴。前者出自三国时期魏国曹植的《侍太子坐》:“清醴(li)盈金觞,肴馔纵横陈。”意思是精美的酒杯中美酒满溢,桌面上丰盛的饭菜横陈。清代蒲松龄《聊斋志异·阎罗宴》:“静海邵生,家贫。值母初度(初度是生日的意思),备牲酒祀于庭,拜已而起,则案上肴馔皆空”,其中“肴馔”的用法也是如此。说的是静海有一个姓邵的书生,家贫。在母亲生日那天,他在院子里准备了供品做寿。但等他磕完头起来,桌上丰盛的饭菜却全没有了。
“肴馔”也是三味书屋“三味”中的一味。很多人读过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但三味书屋中“三味”的含义是什么呢?
古人对“三味”有两种说法:其一是前人对读书感受的一种比喻,“读经味如稻粱,读史味如肴馔,读诸子百家味如醯醢(xi hǎi,即佐菜的调料)”。其二是“三味”出自宋代李淑《邯郸书目》:“诗书味之太羹,史为折俎,子为醯醢,是为三味。”这是把书籍比作佳肴美味,比喻为很好的精神食粮。而三味书屋的开设人寿镜吾老先生对三味书屋的解释是“布衣暖,菜根香,诗书滋味长”。意思是甘当老百姓,不去当官做老爷;满足于粗茶淡饭,不羡慕山珍海味的享受;认真体会诗书的深奥内容,从而获得深长的滋味。 【例 句】
家人见家主发怒,谁敢再言,只得把大杯斟上,厨下将肴馔供出。
冯梦龙《醒世恒言》
楹ying联lián
【释 义】
挂或贴在楹上的对联,泛指对联。
【名家解读】
在中国各地的名山大川、名胜古迹中往往能够看到楹联。楹联讲究平仄以及典故,很考验一个读书人知识扎实与否。在《红楼梦》中贾宝玉就被他的父亲考过楹联。(钱文忠) 【辨 析】
“楹”是形声字,从木,盈声。“楹”的本义是厅堂前部的柱子,书写时不要丢掉“乃”中的“又”部。
你知道吗?
对联起源于桃符,桃符是写有“神荼”“郁垒”二神名字或画有二神形象的桃木板,古人在辞旧迎新之际将其悬挂于门首,以祈福灭祸。对联是汉民族语言独有的艺术形式,它是一种简短的对偶语句,讲求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字数相同,结构相同,语言简练但意味深远。古时候,由于对联常常悬挂于楼堂宅殿的楹柱上,故称“楹联”。 【字里字外】
清朝大学士纪晓岚学识渊博,口才出众,尤其擅长对对子,被人们称为“铁齿铜牙”,历史上流传着许多纪晓岚巧对对联的故事。
有一位游方僧人,在沧州城内水月寺的亭柱上写下一句上联:“水月寺鱼游兔走”,这句看似普通的上联却把当地的文人们难住了。纪晓岚见到此联,略加思索,便对出了下联:“山海关虎跃龙飞”。人们看了纪晓岚对出的下联,无不交口称赞。
有一次,乾隆皇帝出题让纪晓岚对对子。乾隆皇帝说了个上联:“两碟豆。”纪晓岚马上对出下联:“一瓯油。”乾隆一看没有难住他,就马上改口说:“我说的是两蝶斗。”纪晓岚也笑着说:“我对的是一鸥游。”乾隆又说:“林中两蝶斗。”纪晓岚答道:“水上一鸥游。”乾隆皇帝听后,对纪晓岚的才思敏捷大加赞赏。
还有一次,纪晓岚来到杭州,好朋友们为他设宴洗尘,席间自然少不了连句答对。朋友说:“有一次我到了北方,给众人出了一联,结果人人摇手,都答不上来。”朋友念出了上联:“双塔隐隐,七层四面八方。”纪晓岚听后哈哈大笑:“大家摇手,并不是对不出来,而是不屑于对。你的上联太简单啦!”朋友不解地问道:“你这话是什么意思?下联应该是什么呢?”纪晓岚说:“孤掌摇摇,五指三长二短。”众人恍然大悟,并对纪晓岚的才思敏捷、出口成联心悦诚服。 【例 句】
楹联之富,殆无有美富于此时者。
梁章钜《楹联丛话》
桎zhi梏gu
【释 义】
脚镣和手铐,比喻束缚人或事物的东西。
【名家解读】
“桎梏”是古代一种木质刑具,据说为商纣王所创制,相当于现代的手铐和脚镣。其中“桎”用于约束脚,“梏”用于约束手。按照我国西汉年间一部大型语文工具书《尔雅》的说法,“桎”“梏”也同“杻”和“械”。(张一清) 【辨 析】
“梏”不要误读成ku或者gào。“桎梏”为木质,均为木字旁,不要误写为“至固”。 【例 句】
有宋山者,有赤蛇,名曰育蛇。有木生山上,名曰枫木。枫木,蚩尤所弃其桎梏,是为枫木。
《山海经》
抽象事物
案牍
【释 义】
公事文书。
【名家解读】
刘禹锡的《陋室铭》中有这样的名句:“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案”字从安,从木,本义指的是一种可以安放食物的长方形木制矮脚托盘,后来引申为古人书写时用的长方形木桌,再引申为办公桌。“牍”是古代写字用的木片,也就是木简,后来指文书、文章。(郦波) 【辨 析】
木头被竖剖成的一半叫“片”,“牍”从“片”,本义是古代写字用的木片。“牍”不要与“椟”相混淆。“椟”读作du,是“匣子”的意思。
你知道吗?
“案”与“桌”是有区别的。“案”在古代称作案几,指盛放食物的木制矮脚托盘,也指长方形的桌子或架起来代替桌子用的长木板。“举案齐眉”是送饭时把托盘举得跟眉毛一样高,后形容夫妻互相尊敬,十分恩爱。
不bu刊kān
【释 义】
不容更动和改变。
【名家解读】
“刊”字从“刀”,是删除的意思。过去人们在竹简上写字,如果写错了就拿刀刮掉,就叫作“刊”。“不刊之论”或“不刊之说”常常用来称赞某人言论完善精确,不容更改,千万不要理解成“不适合刊登的言论”。(孟蓬生) 【辨 析】
“不刊”最常见的用法就是“不刊之论”,比喻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用来形容文章或言辞的精准得当,无懈可击。在记忆的时候不要望文生义地将“不刊”理解为“不堪”,也不要错误地将其理解为无法刊登的言论。
你知道吗?
有些言论曾经被认为不可动摇,最终被证明是错误的。其中最著名的便是“地心说”。这如今看来近乎荒谬的言论,在哥白尼的“日心说”被人们所信服之前,绝对算得上是“不刊之论”。 【字里字外】
“不刊”中的“刊”字在古代指消除刻错了的字。不知你有没有发现“刊”字和“刻”字结构相近呢?没错,“刊”不仅有消除、修改的意思,也可以表示刻,如“刊印”“刊本”等。
“不刊”的出处是西汉扬雄所著的《答刘歆书》:“是悬诸日月不刊之书也。”意思为,这是一本可与日月争辉,不能删减一字的书。我们不禁会想,难道这里所提到的书是用刀刻成的?众所周知,造纸术是在东汉才由蔡伦改进,并逐渐广泛应用。那么在东汉之前的朝代,人们用什么材料书写呢?
早在夏商时代,古人们就将字刻在龟甲之上,也就是我们今天耳熟能详的甲骨文。在商周时代则出现了刻在青铜鼎上的金文。到了周朝晚期直至两汉时期,古人主要的书写材料分别为竹简木牍和缣帛。
简是狭长的竹片、木片,一般只写一行字。可以写几行字的宽木板被称为“牍”,书信往往写在一尺长的木牍上,所以有“尺牍”之名。若将简编连起来就成为册。
缣帛是作为书写载体的丝织品,与简牍并存了很长一段时期。缣帛柔软轻便,幅面宽广,宜于画图,但其价昂贵,普通人几乎用不起,而且一经书写就不便更改,一般只用为定本,所以缣帛始终未能取代简牍作为记录知识的主要载体。 【例 句】
这可以说是不刊之论,我有同感。
孙犁《万国儒〈欢乐的离别〉小引》
苌cháng弘hong化huà碧bi
【释 义】
苌弘,西周时忠臣,蒙冤而死。后用来比喻有冤狱。
【名家解读】
苌弘是一个人名,四川人,是一个忠臣。传说他死了之后血被藏了起来,三年之后变成了青碧色。所以人们用苌弘化碧来形容一个人很冤,同类词有“六月飞雪”。(康震) 【辨 析】
“苌”字容易丢掉草字头,写成“长”。“苌”是苌楚,是古书上记载的一种植物,所以有草字头。“苌”也可作为姓氏用字,苌弘就是一个人名。另外,“化”字在这里是“变成,化作”的意思,不要写成“画”。
你知道吗?
苌弘字叔,又称苌叔,在周王室大臣刘公文手下任大夫一职,鞠躬尽瘁,忠心无二。公元前492年,晋国内讧,发生了大夫范吉射和中行寅叛乱事件。为趁机削弱晋国实力,辅助周王室,苌弘暗中为范氏出谋划策。晋国内乱平息后,晋国以此为借口要征讨王室。周敬王迫于压力,下令杀掉苌弘。
陈chén词ci滥làn调diào
【释 义】
陈旧、空泛的言辞。
【名家解读】
“陈词滥调”中的“滥”是空泛的意思。在书写时可能会在“滥”字上出问题,容易误写成“烂”。“滥”最初的意思是“浮起”,后来逐渐发展出“浮泛、空泛”的含义,这和原本表示“煮熟、煮烂”的“烂”完全是两种意思。(张一清) 【辨 析】
在书写时,要注意“词”不要写成“辞”。“调”是多音字,在这里读作diào,不要读成tiáo。
你知道吗?
八股文是明清科举考试所采用的一种文章格式,因其要求文章必须有四段对偶排比的文字(总共包括八股),所以叫作八股文。八股文的写作有着非常严格的限制,如题目一律用“四书五经”中的原文,内容必须以程朱学派的注释为准,文章的结构和字数都有固定的格式和严格的限定。 【字里字外】
在我国战国时代,要想成功地劝说执政者接受自己的观点和主张,那些空泛的陈词滥调是没有用处的。游说之士不但要有高深的学问、丰富的知识,尤其要会用生动新颖的言辞和深刻形象的譬喻来达到劝谏执政者的目的。
战国时期齐国的淳于髡善于运用隐言微语的方式讽谏齐威王,使其能够居安思危,革新朝政。有一个成语叫“一鸣惊人”,便和淳于髡劝谏齐威王励精图治的故事有关。
齐威王继位后整日吃喝玩乐,贪恋享受,整整三年都没有管理过国家大事,国力日渐衰弱,周边的诸侯国纷纷趁机前来侵犯。
大臣淳于髡对齐威王说:“大王,我们的国家有一只大鸟,它就住在我们的宫内,三年来它既不展翅飞翔,也不鸣叫,您说这究竟是为什么呢?”齐威王是个很聪明的人,他一下子就听出来淳于髡是在用“大鸟不飞不鸣”的譬喻来劝说自己不要再不理朝政。于是齐威王回答说:“你说的这只大鸟不飞就算了,只要一飞就会冲到天上去的。它不叫也就算了,一叫就会让所有人听见的!”
从此以后,齐威王开始用心治理国家,整顿朝政,训练军队。很快,齐国的国力就得到了大大的提升,成为强国。 【例 句】
所以常常是那套褪色的陈词滥调,诗的本身并不能比题目给人以更深的印象。
闻一多《宫体诗的自赎》
翰hàn墨mo
【释 义】
笔和墨,借指文章书画等。
【名家解读】
“翰墨飘香”是我们经常用到的成语。翰和墨都是文人写字作画要用到的工具,因此又可以代指文章书画。中国古代有所谓文房四宝的说法,就是笔墨纸砚,其中,湖笔、宣纸、徽墨、歙砚最有名气。(蒙曼) 【辨 析】
“翰”本义是天鸡,引申为长而坚硬的羽毛,借指毛笔,也指文字、书信等,需要注意不能误写为“瀚”。“墨”本义是书画所用的黑色颜料,用松烟等原料制成,引申为诗文或书画。墨还是古代的五刑之一,刺刻面额,染以黑色,作为惩罚的标记,商周叫“墨刑”,秦汉叫“黥(qing)刑”。
你知道吗?
在古代,以文学供奉宫廷的官署被称为翰林院。翰林院在唐朝时就已设立,在唐玄宗时成为起草秘密文件的机构,也为皇上出谋划策。
偈ji子zi
【释 义】
指佛经中的唱颂词。
【名家解读】
偈子又称为“偈颂”,是宣扬佛理的短句,一般都以诗的形式出现,但又不像诗那样讲究遣词和平仄,而是以明白晓畅、朗朗上口为主要追求。比如禅宗六祖惠能大师有个著名的偈子:“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蒙曼) 【辨 析】
佛教术语。“偈颂、偈文、偈句、偈言、偈语、偈诵”都是梵语中的“偈佗”,根据梵语翻译过来的。有人解释偈为“竭”,就是“竭尽”的意思。
你知道吗?
梵语是印度语族的一种语言,十分古老,已经成为一种属于学术和宗教的专门用语。在世界古代语言中,梵语文献的数量仅次于汉语,远远超过希腊语和拉丁语。 【字里字外】
传说,在南北朝的时候,弘忍大师开坛讲学,手下有弟子五百余人,其中神秀是最优秀的,也是大家公认的禅宗衣钵的继承人。为了选择继承人,弘忍让他的徒弟们都做一个偈子,神秀就在院墙上写了一首:“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意思是,通过不断的修行来抗拒外面的诱惑和邪魔。
这时,在厨房打杂的小和尚惠能也做了一个偈子,请别人写在了神秀的偈子旁边:“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他这个偈子很契合禅宗“顿悟”的理念。意思是,世上本来就什么都不存在,看世间万物无不是一个空字,心是空的就无所谓抗拒外面的诱惑,任何事物从心而过,不留痕迹。弘忍看到这个偈子,认为领略到这层境界的人,就是所谓的开悟了,就把衣钵传给了惠能。后来六祖惠能创立了禅宗的南宗,而神秀创立了禅宗的北宗。
当时神秀比六祖的名声还广,当武则天要请神秀禅师为国师时,神秀禅师却说:“我没有这个资格,传承衣钵的是师弟惠能禅师。”这时候统治者才听说了惠能这个人,这也为南宗禅法后来一统中国奠定了基础。神秀禅师虽不是六祖,但他的心量堪称“六祖”也不为过。 【例 句】
记得《说岳全传》里讲过一个高僧,当追捕的差役刚到寺门之前,他就“坐化”了,还留下什么“何立从东来,我向西方走”的偈子。
鲁迅《为了忘却的记念》
踺jiàn子zi
【释 义】
体操运动等的一种翻身动作。
【名家解读】
这个“踺”字一定要写成足字旁,写成月字旁或者踢毽子的“毽”都不对。虽然人体中的肌腱也会参与“踺子”这种动作,但是作为一种动作的名称,它是固定的,而且它与表示肌肉组织的“腱子”完全不是一回事。(张一清) 【辨 析】
需要注意的是,“踺子”的“子”读作轻声,“踺”字还有“践踏”的含义,书写时注意不要写成“跟腱”的“腱”或“毽子”的“毽”。
你知道吗?
如果把连贯潇洒的翻身动作与古人联系起来,人们一定会想到武术。其实,传统武术以搏击为目的,极少有空翻这类的动作。现在的一些武术表演中之所以跟斗不断,是因为这种动作仅在表演中适合出现。事实上,翻跟斗的美感不如体操,难度不如杂技,攻击性也不及任何传统的散打动作。 【字里字外】
现代的竞技体操是国外传入中国的一种运动。古代中国虽然没有体操,却有杂技。它和体操有一定的相似之处。杂技的历史非常悠久,汉朝时杂技被称为“百戏”,隋唐时杂技叫“散乐”,直到唐宋以后,为了和其他艺术表现形式相区别,才更名为“杂技”。
中国古代文献中,很早就有关于杂技的记载。《列子·说符》中还记载古代民间曾有在空中掷投五剑、七剑的表演。汉朝张衡也曾在《西京赋》里描写了跳丸剑、走绳索、爬高竿等高难度的杂技表演。隋朝时,隋炀帝专门设立太常寺,负责教授杂技,并时常在长安端门外天津街进行百戏演出。到了唐朝,杂技发展得更加迅速,这从当时很多著名文人的诗文中得到了很直接的体现。白居易在一首诗中就有“舞双剑,跳七丸,袅巨索,掉长竿”的诗句。宋朝时,杂技艺术已经趋于成熟。据记载,那时已经有人能够完成挑一担水在绳索上平稳行走的高难度表演。由此可见,杂技在古代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中国的杂技虽然与体操不同,但在表演过程中,杂技的某些形体技巧和翻身动作,还是与现代竞技体操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例 句】
高志华抑制不住自己的兴奋,“唰”地一下,居然在地板上打了个踺子,又赶忙趴到桌上,打开笔记本。
童边《新来的小石柱》
京jing畿ji
【释 义】
国都及其附近的地方。
【名家解读】
京畿,就是首都和首都周边地区。其中,京城所辖县为京县,京城的旁邑称为畿县。合称京畿。唐朝有京畿道,宋朝有京畿路,范围都是都城及其周边地区。(蒙曼) 【辨 析】
畿,是形声字,从田,幾省声。“田”代表土地,“幾”的本义是古代王都所领辖的千里以内的地面,后泛指京城所管辖的地区。
你知道吗?
中国历史悠久,发展至今已有数千年,经历过很多朝代,因此也留下了很多的古都。可被视为正统朝代的古都的有八个,分别是西安、洛阳、南京、北京、开封、杭州、安阳、郑州。这八大古都曾作为中国有历史记载或考古证据表明较长时间的主要政权的首都。现在我国的首都是北京。
皮pi里li阳yáng秋qiu
【释 义】
指藏在心里不说出来的评论。同“皮里春秋”。
【名家解读】
“皮里阳秋”蕴含了褒、贬两个意思,在皮里隐藏褒贬,就是心里有话,但是不说出来。(蒙曼) 【辨 析】
这个成语每个字都很简单,但是放在一起难度就很大。其实,“皮里阳秋”就是“皮里春秋”,“皮”是动物或植物体表的组织,皮里是指内心。“阳秋”是指《春秋》,《春秋》是孔子修订过的一部史书,书中语言十分精练,然而几乎每句话都有其暗含之意。
你知道吗?
很多外国人都觉得中国人说话喜欢绕弯子,表达委婉,不够直接,这与我们的儒家文化有关。中国人讲究“以和为贵”,孔子所谓“君子和而不同”,都讲究保留自己的意见而不乱说乱做。因此,中国人不喜欢直接指出别人的好坏,而是在内心做出评价。 【字里字外】
“皮里阳秋”出自《晋书·诸裒(pou)传》。诸裒年轻时不公开评论他人的好坏,桓彝说:“季野有皮里阳秋。”意思是说,诸裒虽然口头不评论别人的好坏,肚里却自有一部《春秋》,对别人还是有所褒贬的。久而久之,“皮里阳秋”演变为成语,形容表面上不批评别人而心中自有褒贬。
可是,“春秋”为什么变成“阳秋”了呢?据说晋简文帝的母亲郑太后,小名阿春,于是为避“春”字讳,当时人们改称“春秋”为“阳秋”。
所谓避讳,就是封建时代为了维护等级制度的尊严,对于君主和尊长的名字,都会避免说出或写出,都会为了表示尊敬而改用他字,甚至同音的字也尽量避免提到。
避讳帝王的名字,是避国讳。比如“嫦娥奔月”也是在避国讳的过程中演变发展的结果。嫦娥以前被称作“恒娥”“姮娥”。《淮南子·览冥训》中就有“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恒娥窃以奔月”的记载。可是,汉文帝名恒,于是为了避讳,人们改“恒”为“常”,李商隐的诗中就有“常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的用法。后来,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常娥”又慢慢演变为“嫦娥”。 【例 句】
烹茗,烹茗,闲数东南流品。美人俊辩风生,皮里阳秋太明。
龚自珍《调笑令》
眼前道路无经纬,皮里春秋空黑黄。
曹雪芹《红楼梦》
契qi约yuē
【释 义】
证明买卖、抵押、租赁等关系的文书。
【名家解读】
按照古代传统,比较大的约定才能称之为“契”,如“房契”“地契”,小的约定是不能称为“契”的。这和“契”这个字最初的意思有关。因为“契”右上角是“刀”,左上角表示刻痕,合起来表示用刀等工具在物体上刻。而需要雕刻记录下来当作凭证的,一定是比较重要的事情。(张一清) 【辨 析】
“契”最早是象形文字,表示刀在木头上刻下三个齿形记号,这是古代人除结绳记事外的另一种记事方法——契刻记事法。“契”的本义是“刻”。
你知道吗?
最早的不动产交易在西周时期就已经有记载。有一个叫矩伯的人把一千三百亩土地抵押给一个叫裘卫的人,换来了许多价值不菲的珠宝和奢侈品,而作为他们交易的契约凭证,他们交易的细节被刻在了一尊青铜鼎上。 【字里字外】
在原始社会末期,人们的契约形式已经开始出现,那时的契约上没有文字,而是以一分为二剖分竹签木片为信物,这种契约形式叫作判书。西周以后,虽然仍沿用判书的形式,但人们已经开始在判书上书写文字。到了魏晋时期,开始出现了纸质契约,其形式逐步固定下来。
人与人之间公正的交易和信用的存在是社会和谐的重要条件。古时候的封建王朝统治者们也清楚地认识到了这个问题。古代官府为了保障人们的合法权利,消除财产等纠纷,维持社会秩序,非常重视契约的内容书写和形式制作,契约的法律效力也在不断得到加强。所以,古代老百姓即使无权无势,手中的“房契”和“地契”也能够令其拥有一定的安全感。
中国历史悠久,随着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发展,私人土地的买卖、典当、租佃、招佃以及银钱借贷等,形成了大量的契约文献。契约在元朝之前尚未普及,明清时期则已成为几乎人人手中都有的东西。契约既真实直接地反映了当时社会人们之间的经济关系,同时本身也作为制约人们交易行为的特殊手段直接参与到经济生活中去,并发挥作用。所以,古代契约具有非常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 【例 句】
契约关系经常是相互的,权利和义务之间往往是互相捆绑在一起的。
千qiān仞rèn
【释 义】
古代以八尺为一仞。形容极高或极深。
【名家解读】
八尺为一仞,千仞是计量单位,用来量高度和深度,形容极高或者极深。比如,鹰在千仞之巅,这是高度;鱼在千仞之渊,这是深度。(蒙曼)
“仞”在古代指一个成年人张开双臂的长度,与“寻”相同,约为八尺。但也有人考证认为“仞”是七尺。(张一清) 【辨 析】
不要把“仞”的点画丢掉。既然是计量单位,就需要人去丈量,不能丢掉单立人旁。也不要误写为“坚韧”的“韧”,“韧”意指熟皮。
你知道吗?
“仞”用来形容山,“壁立千仞”用于形容岩石高耸,如张载《剑阁铭》:“惟蜀之门,作固作镇,是曰剑阁,壁立千仞。”
缛ru礼li
【释 义】
繁复的礼仪。
【名家解读】
“缛”的左边是绞丝旁,表明这个字与丝相关。它本来的意思的确是指用丝一类东西编织的比较繁密的装饰。例如,南朝谢惠连的《雪赋》中就有“携佳人兮披重幄,援绮衾兮坐芳缛”这样的语句。后来它渐渐就有了“繁杂、繁复”的意思,但是,太过繁杂的礼仪往往令人生厌。(张一清) 【辨 析】
“缛”的读音为ru,不要读成ru。本义指“繁密的彩饰”,书写时不要与“褥”“襦”等字相混淆。
你知道吗?
中国古代有“五礼”之说,祭祀之事为吉礼,冠婚之事为嘉礼,宾客之事为宾礼,军旅之事为军礼,丧葬之事为凶礼。民俗界认为礼仪包括生、冠、婚、丧四种人生礼仪。在这些礼仪中,丧礼的产生最早。 【字里字外】
中国是礼仪之邦,礼仪要求非常繁复,仅就饮食来讲,就有一套繁文缛礼严格约束着我国古人的饮食活动。
首先,肴馔品类体现等级区别。例如,在周朝,鼎这种当时盛行的青铜饮食器具便成了衡量社会身份等级的标志物:国君用九鼎,卿用七鼎,大夫用五鼎,士用一鼎或三鼎。
其次,菜肴摆设很有讲究。按照《礼记·曲礼》中的记载来看,陈设便餐的时候,带骨的菜肴要放在左边,切的纯肉要放在右边,干的食物要靠着人的左手边,羹汤类的食物则要放在靠右手边。上菜的讲究也很多,以鱼肴为例,上鲜鱼时,要使鱼尾指向客人,因为鲜鱼肉由尾部易与骨刺剥离;上干鱼则正好相反,要将鱼头对着客人,干鱼由头端更易于剥离。鱼肴的摆放还和季节有关,冬天的鱼腹部肥美,摆放时鱼腹向右,便于取食;夏天则背鳍部较肥,所以将鱼背朝右。
再次,在用饭过程中,也有非常细致的礼仪要求。例如,宴饮开始,馔品端上来的时候,客人要起立,以示恭敬;主人让食,要热情取用,但不能吃得过饱,尤其是咀嚼时口中尽量不要发出响声;也不要喜欢吃某一味肴馔便争着去吃,给人留下贪吃之嫌。 【例 句】
本来对于形式上的繁文缛礼,孔子也是反对的,所谓“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治)也宁戚”,和墨子的节用节葬似乎也没有什么不同。
郭沫若《孔墨的批判》
题ti跋bá
【释 义】
写在书籍、字画等前后的文字。“题”指写在前面的,“跋”指写在后面的,总称题跋。内容多为品评、鉴赏、考订、记事等。
【名家解读】
以“页”为表义偏旁的汉字大都与“人头”相关,“题”这个字形的本义就是“额头”的意思。“题”一定是放在前面的,“跋”是事物的尾端、末端。所以题跋是写在书籍、字画等前后的文字。过去把蜡烛燃烧后的末端叫作“烛跋”。(孟蓬生) 【辨 析】
“跋”还可以表示“把脚往上拖出来”“扭转”“踩踏”,常用于“跋山涉水”“跋扈”等词语中。注意不要将“题跋”错写成“提拔”或“题拔”。
你知道吗?
传世上千年的书画作品不只会有跋,而且附在作品后面的跋数量还会很多。从这个角度来讲,书画作品题跋越多越有价值。比如,目前珍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中的《快雪时晴帖》被誉为除《兰亭序》外“书圣”王羲之写得最好的行书作品,其后共附有题跋八十九段,而这些题跋中还不乏赵孟等著名书法家的题跋。 【字里字外】
题跋是中国书画艺术非常独特的部分,在中国书画艺术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一般说来,在书画、碑帖等前后的文字,均可称为题跋。
在宋朝以前,题跋并没有正式成为书画作品的组成部分,只有极少数作为书画作品的零散补充,没有得到文人墨客的广泛认可。随着时代的变迁,收藏书画成为社会上文人墨客的一大嗜好,而这促使题跋逐渐演变为一种艺术形式,伴随着书画作品一代代流传,最终成为书画作品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从形式上说,题跋主要分布在书画的卷首和卷尾,也有题跋会写在画面之上。书写精美的题跋可以增添画面美感,不仅能解说画面故事,还能记录与画有关的趣事,从而增加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从内容上说,题跋多以品评、鉴赏、考证、记事的文字为主。题跋的内容大多与书画作品相关,但也偶尔会有人借题跋抒发个人感情或感叹自身的人生境遇,为人们展现了许多书画背后的有趣故事。
除了艺术效果外,题跋还可以为鉴别书画真伪提供有力的依据。从题跋中能够看出书画作品收藏与流传的过程,就如同人的档案一样,何时何人为这幅书画做了题跋都有极为详细的记载。 【例 句】
他还藏了一幅倪云林的山水,上面有张廷济的题跋。
张天翼《新生》
训xun诂gu
【释 义】
训诂,就是“解释”的意思,具体指解释古代汉语中的字词的意义。
【名家解读】
训诂是中国的一种传统学问。文字本来的意义非常丰富,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又衍生变化,对文字进行研究的训诂便成为一门学问,并在清朝达到高潮。(蒙曼) 【辨 析】
许慎《说文解字》:“训,说教也。”训,就是用通俗的话去解释某个字的字义。
“诂”易被误写成“估”。诂和话语有关,因此应该是言字旁。
你知道吗?
训诂方法分为形训、声训、义训。形训就是通过分析汉字的形体结构来解释字义,例如“山”字的甲骨文外形像大山,所以就表示山。音训就是用音同或者音近的字来解释字义,例如“衣”,用“依”来解释就是人所依赖用以避寒暑的东西。义训就是不借助字形和字音而用一个词或者一串词来直接说明某词含义的方法,是现代最常用的方法,例如这本书中的“释义”板块。
肇zhào始shi
【释 义】
发端,起始。
【名家解读】
“肇”是开端的意思,所以,我们平常说的“肇事者”,就是引起事端的人。“肇”这个字由于有“开启”的含义,所以有些人常常会把它左上角的“户”误写成“启”。(张一清) 【辨 析】
“肇”的读音为zhào,不要读成yu。“肇始”在句子中常常以“肇始于……”的形式出现,“肇始于”就是“起始于”。我们还要准确区分“肇始”与“肇事”,“肇事”指引起事故,闹事。
你知道吗?
贺年卡不是现代的事物,它肇始于先秦时期,因为当时纸张尚未发明,就用竹木削成条刺写上贺词,称为“刺”。古代的“贺年卡”大都用于官场和文人墨客间的拜年,而以官场应酬最为普遍。许多官员家门外挂有箱子,广受各方投刺,称为“接福”。 【字里字外】
太原是我国山西省的省会,古称晋阳,在历史上一直流传着“晋阳肇始”的故事。
古晋阳城的始创者是春秋末晋国人董安于。董安于出身于史官世家,从小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养,长大之后,成了春秋时期晋国六卿之一的赵简子的家臣。
董安于侍奉、辅佐赵简子尽心竭力,十分忠诚。公元前497年,在晋水之阳,董安于和他的助手尹铎倾力建起高大雄伟的晋阳城。赵简子和赵襄子两代人,正是凭借董安于精心创建的晋阳城,在政权纷争的年代稳定基础,创建了后来的赵国。
董安于功成不居。由于他在晋阳之战中立下大功,赵简子要奖赏他,他却说:“我年轻的时候在朝廷担任文书工作,撰写文告命令;壮年时,负责治理军队,使军中秩序严整;老年时,治理民事,使百姓和顺。这么长时间以来,你都不重视我,如今我在战争中像得了疯狂症,你却要奖赏我,与其因为狂疾而受到奖赏,还不如不奖赏。”说完扭头就走了。
当时,智伯以董安于与范吉射、中行寅作乱为借口要赵简子惩处他,赵简子犹豫不决。董安于知道了这件事,对赵简子说:“如果我的死有利于晋国,有利于赵氏,那我宁愿死。”说罢自杀。 【例 句】
一九四九年是中国历史的分水岭,它宣告了旧时代的结束,新时代的肇始。
柯灵《香雪海》
生物活动
鞭挝
【释 义】
指鞭打。
【名家解读】
“挝”是一个多音字。在亚洲南部与我国云南省接壤的,有一个国家叫“老挝”。这里的“挝”读作wo。但是在“鞭挝”这个词里,“挝”就要读作zhuā了,它是“击打”的意思,而且这种读音与意思才是这个字的源头。可见,我们平常对多音字要特别留意。(张一清) 【辨 析】
“鞭”是形声字,从革,便声,本义是皮制的马鞭。“挝”在这里读作zhuā,不要写成“抓”。
你知道吗?
陈寿《三国志·张飞传》中说“卿刑杀既过差,又日鞭挝健儿,而令在左右,此取祸之道也”,这是刘备对张飞的劝诫。意思是“爱卿在刑杀上过于频繁,而且每天都鞭打手下的士卒,然而命令又是要左右手下的人去执行的,这是招来祸患的源头啊”。 【字里字外】
鞭刑,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刑罚,出现的年代较早,在黄帝时代就已经存在,作为有文字记载的刑罚,是出现在西周中期。中国的鞭刑在隋朝之前是一种常用的刑罚手段,鞭子上都有钉或钩来撕开皮肉,受刑者全部都是赤膊来受刑。在隋朝以后,鞭刑被笞杖所代替,以后各朝不再有鞭刑。
笞刑,是指用小荆条或小竹板抽打臀部、腿或背部的刑罚。杖刑,是指用大荆条、木板或棍棒抽打臀部、腿或背部的刑罚。二者性质相同,轻重有别。虽然笞刑在战国、秦朝已经浮出历史水面,但是它在当时却依旧处于刑罚的附属地位。这从五刑的设置,即可见一斑。在汉代之前,官方规定的刑罚是墨、劓、宫、刖、杀五种,统称为五刑。其中杀是死刑,余者均以残损人的肢体为惩罚,可归属为肉刑。不难看出,肉刑占据了刑罚的主导地位。直到汉孝文帝十三年(公元前167年)下旨废除肉刑,笞杖才开始在中国古代法系中呈现出跃升的势头。 【例 句】
两行二十四把钺斧,二十四对鞭挝。
施耐庵《水浒传》
《北齐书》:“河间王孝琬被武城鞭挝,呼阿叔乐陵王百年,乞与阿叔为奴。”
袁枚《随园随笔》
裱biǎo褙bèi
【释 义】
用纸或丝织品做衬托,把字画、书籍等装裱起来,或加以修补,使其美观耐久。
【名家解读】
过去讲究三分画七分裱,裱是中国字画要经过的一道重要工序。裱褙最初是为了使画作更易于保存,是古典文化传承的一种载体。裱的过程中,配何种颜色对画加以衬托,画的上下左右各留白几许都有严格要求。(蒙曼) 【辨 析】
“裱褙”容易写错为“表背”。“裱褙”亦作“装背”,即“装裱”。“裱”的意思是用纸或丝织物把书、画等衬托粘贴起来;“褙”表示把纸或布一层一层地粘在一起,要注意区分。
你知道吗?
装裱除了能延长书画寿命外,还能对破损严重的书画,起到起死回生的作用,所以人们也将装裱工人称为“画郎中”。
不bu寒hán而ér栗li
【释 义】
不寒冷而发抖,形容非常恐惧。
【名家解读】
不寒而栗并非因寒冷而发抖,那么发抖的原因只有一个,就是害怕。这个成语出自《史记·酷吏列传》,是讲一个叫义纵的酷吏,一天之内杀了四百多人,所以,他统治下的官员和老百姓都不寒而栗。(蒙曼) 【辨 析】
“不寒而栗”的“栗”字容易写错,要注意区分“慄”“栗”“粟”。很多同学认为“栗”是心理活动,所以加竖心旁,写成“慄”。其实“栗”为会意字,本义是木名,一种落叶乔木,果实叫栗子。“栗”在“不寒而栗”中是发抖的意思,是假借用法。
你知道吗?
谜语“夏天发抖”的“谜底”是“不寒而栗”。谜语“六月打战”的谜底也是“不寒而栗”。
踌chou躇chu满mǎn志zhi
【释 义】
形容对自己的现状或取得的成就非常得意。
【名家解读】
“踌躇满志”的典故出自《庄子》中“庖丁解牛”的故事,庖丁剖开了全牛之后“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是说庖丁“提着刀站立起来,为此举目四望,为此悠然自得,心满意足,然后把刀擦抹干净,收藏起来”。(郦波) 【辨 析】
“踌躇满志”和“趾高气扬”两个成语都是形容“得意”的样子,但“踌躇满志”表示“从容自得,心满意足”,是褒义词;“趾高气扬”表示“骄傲自大,得意忘形”,是贬义词。 【例 句】
这在胡景伊自然是踌躇满志,而在尹昌衡则会义愤填膺了。
郭沫若《少年时代》
殂cu谢xiè
【释 义】
死亡。
【名家解读】
这是古代对于死亡的雅称。“殂”的左半部“歹”是肉坏了的意思,表示死,右半部分“且”则表示迅速。所以,“殂”就是死得很利落。“谢”是凋谢的意思,引申为谢世。中国古代对死亡有种种不同的说法,比如《礼记·曲礼》:“天子死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蒙曼) 【辨 析】
“殂”易误写成“徂”。“殂”是形声字,从歹,且声。从歹表示与死亡有关。“徂”从彳,且声。从“彳”表示与行走有关,“徂”本义是往,去。
你知道吗?
古代关于人的死亡,不同人有不同说法。例如皇帝的死,既可以说“殂谢”,也可以用“驾崩”“薨”(hong)等;《触龙说赵太后》中用“一旦山陵崩”委婉代表太后之死;得道高僧的死用“圆寂”。 【字里字外】
“谢”,最容易让人想到的是“谢谢”,是对别人帮助自己的礼貌回应。但“殂”和“谢”组合到一起怎么就成为死亡了呢?
“殂”字,从歹,但“歹”并不读作“好歹”的dǎi,而是è。“歹”本作“歺”,甲骨文字形象残骨之形。隶书变为“歹”。从“歹”的字多与死、坏或不吉祥等义有关。所以“殂”可作死亡讲。诸葛亮《出师表》中“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意思就是刘备建立蜀以后还没发展巩固其根基就去世了。与“殂”相关的表死亡的词还有:“殂夭”,指夭亡;“殂化”,指逝世;“殂没”,表示死亡。
而“谢”,本义是向人认错道歉。后引申为辞去官职,如王维《送张五归山》中“当亦谢官去,岂令心事违”,表达了宁可辞去官职,也要对得起自己理想抱负的胸襟。又如,“告老还乡”在古代也称为“谢老”,“谢事”意思是卸去官职,“谢政”指致仕退休,“谢役”是辞去差使,“谢职”指卸去官职。后来,“谢”又引申为“逝世”,如“谢宾客”就是对死亡的一种委婉说法。 【例 句】
颜子既殂谢,孔门无辉光。
孟郊《哭李观》
又况南渡已久,中原父老日以殂谢。
陈亮《中兴论》
大dà快kuài朵duo颐yi
【释 义】
比喻痛痛快快地大吃一顿。
【名家解读】
“颐”字的左边,注意不是“臣”,两者字形相近,但“颐”字的左边比“臣”字多一笔。这个地方很容易写错,应该特别注意。这个部分本身也是“颐”字最初的字形,描画的是脸颊的形状,意思就是脸颊。所以,“大快朵颐”就是两腮鼓胀,吃得痛快。(张一清) 【辨 析】
“快”易误写成“块”。“快”在“大快朵颐”中指吃得痛快、高兴,前边加上“大”,更突出了这种感觉。
你知道吗?
“朵颐”最早见于《易经》,原文是“舍尔灵龟,观我朵颐,凶”。大意是说自己储藏着大量的财宝,还要羡慕嫉妒别人家的财物,必会遭遇凶险之事。古人用“舍尔灵龟,观我朵颐”来比喻人舍弃自己的脑子不用,却总想着羡慕别人吃得好,习惯于看别人的脸色、遵照他人意见行事,这样的做法是极为凶险的。
奋fèn发fā踔chuo厉li
【释 义】
奋发有为,意气昂扬。
【名家解读】
“踔”是跳跃,“厉”是凶猛。“奋发踔厉”出自韩愈所撰《柳子厚墓志铭》:“议论证据今古,出入经史百子,踔厉风发,率常屈其座人。”是韩愈对柳宗元的赞美。柳宗元年轻时参加科举考试,一举得中进士,个性又强悍,常常以天下为己任。所谓“奋发踔厉”,就是他青年时代锐意进取、意气昂扬的写照。(蒙曼) 【辨 析】
“奋发”不要写成“愤发”。“奋”金文字形像一只小鸟站在田里振翅起飞,而“愤”是因不满而愤怒,为竖心旁。 【例 句】
既无始皇奋发踔厉之才,而当众叛亲离之日,谓足以全首领而保宗庙,无论谁人,俱不能为扶苏信也。
陈天华《中国革命史论》
拂fu袖xiu而ér去qu
【释 义】
拂袖:甩袖子,表示生气。形容生了气,一甩袖子就走了。
【名家解读】
“拂袖而去”也是有典故的。据说,王献之小的时候,看到他爸爸王羲之的门生正在玩一个赌博游戏樗(chu)蒲(pu),类似现在玩麻将、掷色子。他站在旁边给人支招,但由于他当时年纪小,这个门生不太瞧得起他,说他管窥之见。于是,他起身拂袖而走。(蒙曼) 【辨 析】
“拂”本义是“手拭、掸除”,是提手旁。“袖”指衣服套在胳膊上的部分,是衣字旁,不要错写成示字旁。
你知道吗?
衣袖在古时候也叫作“袂”。汉服的衣袂造型比较独特,多为圆袂,代表天圆地方中的天圆。另外,汉服礼服袖型的主要特点是“袖宽且长”,看起来飘逸灵动、雍容华贵。当然,汉服袖型并不只有宽袖一种,还有小袖、短袖等。 【字里字外】
清宫剧里大臣见了皇帝都会做个类似拍袖子的动作,这其实并不是拍袖子,而是清朝行君臣大礼时的一个动作。满族人早期生活在东北,为了保暖和方便射箭,他们的传统服装袖口都是紧紧包裹着手腕的。由于他们经常骑马射箭,为了更好地保护手背,满族服饰的袖口最前端都有个马蹄形状的东西,叫“箭袖”,又叫“马蹄袖”。平时,马蹄袖一般都会挽起,在射箭时才会放下来。清军入关后,马蹄袖失去了实用性,成为一种单纯的礼节。行礼时,地位低的人必须迅速把马蹄袖翻下来,然后行叩头礼或打千礼。
传统戏曲服装有一种特殊的袖饰叫“水袖”。戏曲演员在舞台上来回甩动它们,表达剧中角色的身份、情感、性格等等。由于这两片白绸甩动起来就像水波荡漾,所以叫作“水袖”。事实上,古人日常服饰中并没有这样的白绸,它实际上是戏曲服装衣袖的艺术化延伸,是构成戏曲服装形式美的要素之一。
水袖功的动作形式多达上百种,姿态万千,表达的含义更是多种多样。常见的水袖动作有掷袖、抛袖、投袖、抖袖、翻袖、背袖,等等。其中掷袖、抛袖表达的是怒的程度,投袖是安闲从容的样子,抖袖则是心颤手抖的夸张表达,翻袖表示情绪激动,背袖则表示沉思的样子。 【例 句】
我是愿意人对我反抗,不合则拂袖而去。
鲁迅《两地书》
功gong亏kui一yi篑kui
【释 义】
比喻一件大事只差最后一点儿人力物力而不能成功。
【名家解读】
这个成语源自《尚书·旅獒》:“为山九仞,功亏一篑。”《论语·子罕》:“譬如为山,未成一篑。”(孟蓬生) 【辨 析】
“功亏一篑”中的“功”是指所做的事情。“篑”读kui,从字形上看,跟竹子有关,本义是竹筐、竹篓,是盛土用的器具。“一”是量词,此处做本义。“亏”读kui,是欠缺的意思。
你知道吗?
竹子是自然界存在的一种典型的、具有良好力学性能的生物体。飓风能轻易将大树齐腰吹断,但不会令竹子折断,原因就在于竹子中的竹纤维材料强度高、弹性好且密度小,强度能够达到钢材的三至四倍。因此,竹子是古人常用的一种材料,多用于制作精致耐用的日常工具,如箩筐、簸箕、筛子等等。 【字里字外】
古时候,有一个人要筑一座九仞(约等于24米)高的土山。他非常努力,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拼命挑土,这座土山也渐渐变高。终于有一天,土山距离九仞只差一筐土的高度了,而这个人此时也已经非常疲惫,又正好赶上大雪天,于是他认为反正只差一筐土而已,便决定明天再干。此后,他总是觉得只差一筐土而已,拖后两天再完成也无所谓。正是因为一筐土而偷懒,所以这个人直到去世的那天也没能完成堆最后一筐土的任务,这座九仞高山最终功亏一篑。
这个典故出自《尚书·旅獒》,文中以筑山做比喻,鼓励君王要持之以恒,有始有终。其原文为:“呜呼!夙夜罔或不勤。不矜细行,终累大德。为山九仞,功亏一篑。”意思就是勉励君王要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要注重细节,否则就像筑九仞高山一样,差一筐土便导致失败。
古人创造了很多与“功亏一篑”意义相近的词语,如“前功尽弃”“毁于一旦”“付诸东流”等等,这些词语都在教育人们做事要善始善终,持之以恒。 【例 句】
夫为山九仞,功亏一篑。全壶实难,故君子贵之。
司马光《投壶新格》
只要心中存了这种无聊的善恶之念、是非之分,要修习厚颜功便是事倍功半,往往在要紧关头,功亏一篑。
金庸《天龙八部》
觥gong筹chou交jiāo错cuo
【释 义】
酒杯与酒筹交叉错杂,形容许多人相聚饮酒的热闹场面。
【名家解读】
“觥”指的是古代喝酒的酒器;而“筹”则是古代猜拳用的筹码。酒杯和猜拳行令的筹码在席间往来穿梭,可见饮酒的场面是多么热闹。这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的酒文化。但是这个成语现在一般略含贬义,是对大吃大喝风气的一种贬斥。(张一清) 【辨 析】
最早的酒杯是由兽角制成,而非石头或金属,所以“觥”字的偏旁为“角”。“觥”不要误读成guāng。“筹”在这里指“酒筹”,是一种用以计数的竹签,为竹字头,表示出了其制作材料。
你知道吗?
觥是古老的盛酒器具。早在商朝和西周时就已经被广泛使用了。觥多为椭圆形或方形,一般上面有盖,下面有四足。盖子常常被制成有角的兽头形状。有的觥会做成兽类的完整形状,头、身、四足俱全,蕴含着一种古老而神秘的味道。 【字里字外】
“觥筹交错”一词出自宋朝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坐起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醉翁亭记》是欧阳修的代表作之一,是他被贬到滁州时所写。文中欧阳修自称“醉翁”,他看似醉酒,实则沉醉于美丽的山水间,也沉醉于和滁州人民同乐的愉悦中。文中宣扬的“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的意境至今仍被人们所推崇。
如果经常阅读古诗文,不难发现饮酒作乐是古代文人最钟爱的活动,而许多传世佳作也都是借助酒兴有感而发。王维面对即将离去的友人,写下“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李白一时兴起,便“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杜甫在他的草堂里,也会“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古代文人为什么这么喜欢饮酒呢?原因就在于古人的饮酒礼仪非常多,与饮酒相配套的文化娱乐活动也十分丰富,所以饮酒作乐在古时候可不仅仅是喝酒那么简单。首先,喝酒的场所就有一定讲究,一般多为竹林、画舫、亭台楼榭等能够凸显文化气息的地方。文人雅士们还会在饮酒的过程中进行吟诗、清谈、焚香、传花、度曲、围炉等互动游戏,这样既能烘托现场氛围,又可以为饮酒助兴。酒席结束后,文人雅士们还会结伴即兴作诗,登高散步。所以,古时候的文人爱喝酒,其实归根结底是更在乎陪伴自己喝酒的人,更注重自己的内心状态。
骨gu鲠gěng在zài喉hou
【释 义】
鱼骨头卡在喉咙里,比喻心里有话没说出来,非常难受。
【名家解读】
这个“鲠”指的是鱼刺。大家可以想象鱼刺卡在嗓子里面有多难受。所以,这个词语表示的意思是肚子里有话,不吐不快,可是又堵在里面说不出来。这里的“鲠”不能理解成动作,如果那样理解,很有可能就会出现误用“梗塞”的“梗”那种情况。(张一清) 【辨 析】
“骨鲠在喉”这一成语也常被人们说成“如鲠在喉”。其中的“骨鲠”表示“鱼刺”“鱼骨”,“喉”表示人的嗓子、喉咙。书写时注意不要把“鲠”字错写为“梗”。
你知道吗?
中国人自古就有吃鱼的传统,供皇帝吃的鱼在端上餐桌之前,都会有专职的宫女负责将所有的鱼刺全部挑出,以保证皇帝能够放心吃鱼,而不用担心遇到“骨鲠在喉”的危险。 【字里字外】
“骨鲠在喉”出自《说文解字》,原文为:“鲠,食骨留咽中也。”清代训诂学家段玉裁对该句的注解是:“韦曰:‘骨所以鲠,刺人也。’忠言逆耳,如食骨在喉,故云骨鲠之臣。”善意的忠告不好听,就像鱼骨卡在喉咙里,所以,敢于犯颜劝谏的大臣被称为“骨鲠之臣”。
当然,敢于说出逆耳的忠言需要勇气,往往是冒着生命危险在谏言,所以这样的臣子更加难能可贵。历史上并不缺乏这样的骨鲠之臣,而这其中的典型代表便是唐代大臣魏徵。魏徵是初唐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因直言劝谏而被后世称颂。唐太宗李世民就是在魏徵的尽心辅佐下,开创了“贞观之治”。最初,魏徵提出的建议常常令李世民颜面无光,这让太宗对魏徵颇有微词。可是在长孙皇后的委婉劝谏下,太宗渐渐认识到了魏徵这样的直臣的可贵,对魏徵的意见也越来越重视。魏徵病逝后,太宗十分悲痛,废朝五日,带领文武百官亲自护送魏徵的灵柩,并为他亲题碑文。
据《旧唐书·魏徵传》记载,李世民曾经说过:“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镜矣!”如此高的评价足见李世民对魏徵的重视程度。即使在魏徵去世后,李世民仍然对魏徵直言不讳的进谏念念不忘。 【例 句】
我如骨鲠在喉,不能不说几句话。
鲁迅《论“赴难”和“逃难”》
鳏guān居ju
【释 义】
即独身无妻室。
【名家解读】
鳏寡孤独是四种人,分别指向四种不同的生活状态:男子失去妻子,叫鳏;寡指寡妇;孤和独分别是幼而丧父的孩子和无子的老人。鳏寡孤独都是一种独居的状态,所以古人用以形容民众的生活水平很低,生存状态很差。孟子、荀子总劝君王施仁政,给予鳏寡孤独特殊照顾,让民众能够不再过这样的穷苦生活。(康震) 【辨 析】
“鳏”字容易写错,特别要注意右半部分。右边上半部分为“罒”而不是“四”,下方最后两笔为点而不是捺,与“聚”的下半部分要区分开来。
你知道吗?
战国时期,齐宣王问孟子什么是王政,孟子认为鳏寡孤独此四者,为“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哿矣富人,哀此茕独”,所以文王发政施仁,对鳏寡孤独这四种无助的人给予特殊照顾。孟子建议齐宣王也应如此施行仁政。
疾ji首shou蹙cu额é
【释 义】
形容厌恶、痛恨的样子(疾首:头痛;蹙额:皱眉)。
【名家解读】
“疾首”并不难写,常见到的词语就有“痛心疾首”等。关键是其中的“蹙”字,它原本是“紧迫、急促”的意思,后来也当“皱,收缩”讲,笔画多,字形复杂。但是如果记住了它的上边和下边各是什么字,也就不难了。(张一清) 【辨 析】
在“疾首蹙额”这个词语中,“疾”是名词的使动用法,“使……疾”的意思,在这里是“使头痛”。“蹙额”指“皱眉”,《红楼梦》中描写林黛玉时写道:“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
你知道吗?
柳宗元在《捕蛇者说》中写道:“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句意为:自从我家三代住到这个地方,累计到现在已经六十年了,可乡邻们的生活一天天地窘迫。“蹙”在这里的意思为“窘迫”。 【字里字外】
“疾首蹙额”出自《孟子》。有一天,齐宣王接见孟子。齐宣王对孟子所说的喜欢音乐与治理国家之间的关系很感兴趣,便鼓励孟子讲讲其中的道理。
孟子便问道:“君王,您认为是一个人单独欣赏音乐快乐,还是跟别人一起欣赏音乐快乐呢?”齐宣王说:“当然是跟别人一起欣赏音乐更快乐。”孟子又问:“那您认为是跟少数人一起欣赏音乐快乐,还是跟多数人一起欣赏音乐快乐呢?”齐宣王回答:“当然是跟多数人一起欣赏音乐更快乐。”
孟子见谈话的时机已经成熟,便说:“假如现在君王在这里奏乐,百姓听到您的钟、鼓、箫、笛的声音,君王在这里打猎,百姓听到您的车马的声音,看到华丽的仪仗,他们疾首蹙额,互相转告说:‘我们的君王这样爱好音乐、打猎,为什么使我们沦落到父子不能相见,兄弟东奔西跑,妻子儿女离散这样坏的地步呢?’导致这样的结果没有别的缘故,只是因为您不肯和百姓同乐啊。相反,假如百姓听到君王奏乐、看到君王打猎,都兴高采烈地互相转告说:‘我们的君王大概身体健康,不然,怎么能奏乐、打猎呢?’产生这样的好结果没有别的缘故,只是因为您能和百姓同欢乐啊!”
故事中,孟子借助“喜好音乐”这个话题阐述了“不与民同乐”就会失去人心,“与民同乐”才能得到民心,统一天下的“王道”思想。 【例 句】
一听到劝捐二字,百姓就一个个疾首蹙额,避之唯恐不遑,此中缘故,就在有信、无信两个分别。
李宝嘉《文明小史》
矜jin句ju饰shi字zi
【释 义】
字斟句酌,不草率下笔。
【名家解读】
“矜”在这里是小心谨慎的意思,每一个字、每一个句子都特别在意、谨慎。清人周亮工《书影》卷六:“彼以句字为辞,而不知古之所谓辞命辞章者,指其首尾结撰,而通谓之辞,非如今人之以矜句饰字为辞也。”这段话里“矜句饰字”指刻意修饰辞藻,含有批评的意味在内。(孟蓬生) 【辨 析】
“饰”字表示“整饰”。注意不要将“矜句饰字”错记成“矜词饰字”。
你知道吗?
“矜”字的本义是矛或戈戟的柄。古人手持武器并不一定是战时的状态,也有可能是参与某种仪式。据《吴氏春秋》记载,越王勾践接见孔子时“杖屈卢之矛”,勾践手里拿的这把矛就是一把“仪仗矛”。仪仗队手持武器,既能显示仪式现场安全有保障,又能向宾客表示最大的尊重。
晋jin阶jiē
【释 义】
指升级或升官。
【名家解读】
晋阶是指升官,但官的“阶”和“品”是不一样的,“品”一般幅度更大一点,“阶”的幅度小一点,所以我们有“九品三十六阶”的说法。(蒙曼)
“晋”有上升的意思,“进”只是往前,所以碰到往上的意思大部分都要用“晋”。(张一清) 【辨 析】
“晋”本义是向上进。阶表示与地形、地势的高低上下相关,本义是台阶。书写时注意不要把“晋阶”错写成“进阶”。
你知道吗?
古代官职设置每个朝代都有所不同。以中央官职为例,秦时的中枢机构由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组成,其中,丞相主管行政,太尉主管军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和秘书工作。隋朝以后逐步确立三省六部制,三省即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宋朝时中书省与枢密院分管文武大权。明朝权力最大的机构是内阁,内阁大臣叫作辅臣,首席则称为首辅,权力相当于宰相。 【字里字外】
春秋时期的晋国国力强盛,是春秋五霸之一,也是当时称霸时间最长的国家。晋国初时国名为“唐”,是周武王的儿子、周成王的弟弟唐叔虞的封地。关于晋国的由来,有一个故事流传甚广,就是著名的“桐叶封弟”的故事。这个故事出自《吕氏春秋》。
西周初年,周武王姬发驾崩后,年幼的太子在周公旦的辅佐下继承了王位,史称周成王。
有一天,周成王与弟弟叔虞在宫中开心地嬉戏。成王偶然间看到地上有一片飘落的桐叶,便随手捡了起来,还把它剪成玉圭的形状,然后送给了弟弟,对他说:“这是我送给你的玉圭,我会封你去唐国做诸侯王。”随行的人听后,就把这件事告诉了周公。于是周公请求面见成王,并问道:“听说您准备分封叔虞了?”成王诧异地说:“当然不是,我只是和弟弟开玩笑而已。”没想到周公却认真地说:“君无戏言啊!”所以,成王只得挑选了吉日,正式分封叔虞为唐国的诸侯,史称唐叔虞。叔虞长大以后,凭借自己的智慧和才能,带领唐国的百姓安居乐业,成为受人爱戴的英明君主。唐叔虞去世后,他的儿子燮继承王位,因境内有晋水,故改国号为“晋”。 【例 句】
(李文正)晋阶资善大夫,赐二品服。
沈德符《万历野获编》
揆kui度duo
【释 义】
估量;揣测。
【名家解读】
“揆”最初的意思是测量,而且专门指测量方位。但是,后来“揆”也渐渐指比较宽泛的一切测量。在我国远古尧舜时期,还设有“百揆”这种官职,含义就是量度、提调、统辖和掌管各种政务的官员。(张一清) 【辨 析】
“揆度”一词中的“揆”在这里指“揣测,估量”的意思。此外,“揆”还有“道理、准则”或“掌管、管理”的意思,因此,需要注意区分“揆”字在这里的正确含义。“度”在这里读作duo,注意不要错读为du。
你知道吗?
“揆度”还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医学术语。在古代中医理论中,“揆”指的是把脉时研究人的脉象,“度”则表示找到患病处,并参照医学理论,顺应四时,指明吉凶并提供治疗方法。我国最早的中医学著作《黄帝内经·素问》中就曾有记载:“揆度者,度病之浅深也。”
勠lu力li同tong心xin
【释 义】
齐心合力,团结一致。
【名家解读】
这个词语出自《左传》,最早写作“戮力”。“戮”本身有戈有武器,跟杀伐一类事情相关。但是它也与“勠”相通,有合力协作之意。现在《通用规范汉字表》公布以后,“戮”“勠”进行了分化,前者只表示“杀戮”,后者只表示“合力”,算是可以各司其职了。(张一清) 【辨 析】
“勠”字是难点。“勠”的意思为“并,合”,而“戮”的意思为“杀”,和武器、杀戮有关,两字容易混淆。“勠力”意为“合力”。
你知道吗?
诸侯为了各自的利益进行结盟,彼此缺少真正的诚信,所以常借助于神谴和诅盟来对结盟方加以约束与威胁。盟礼的过程主要有杀牲、歃血、昭告神明、加书、埋牲等过程。
买mǎi椟du还huán珠zhu
【释 义】
买下木匣,退还了珍珠。比喻只重外表,不重实质,没有眼光,舍本求末的人。
【名家解读】
这是一个著名的寓言故事,把木匣子做得太精致了,所以买的时候呢,把珠子扔了,把木匣子留下来了,指本末倒置。这个椟原先就是讲木匣,用来装珠子。(蒙曼) 【辨 析】
“买椟还珠”中的“椟”字容易被误写成“犊”。“椟”形声字,是木柜、木匣,所以是木字旁。而“犊”和牲口有关,所以是牛字旁。可参照椟藏(cáng)一词,比喻待价而沽。子贡曾问孔子:“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将孔子比美玉,问他不出来做官是想归隐还是在待价而沽。
你知道吗?
成语里的“椟”是木兰做的,木兰是一种很细的香木,又叫沉香木,是一种有奇异香味的树,树汁经提取沉积而成香料,名沉香。沉香被誉为“植物中的钻石”,它的价值可以达到黄金的二百倍,千百年来为世人所钟爱。
命ming途tu多duo舛chuǎn
【释 义】
指一生坎坷,屡受挫折。
【名家解读】
“舛”最初的字形是两只向外撇开的脚,就像现在所说的“外八字”。八字脚一来表示两只脚相背离,二来表示走起路来磕磕绊绊不顺畅。因此,“舛错”就是与正确的东西相背离;而“命途多舛”则是表示坎坷而不顺畅了。(张一清) 【辨 析】
“舛”字本义是“违背”,后来引申为“颠倒”“错乱”的意思。注意不要错把“舛”字的读音错读为“劫”(jié),也不要错把“舛”字写成“喘气”的“喘”。
你知道吗?
古人对命运始终保持敬畏的态度,并认为可以通过特殊的方法预测和改变人的命运,于是“算命”这一行就应运而生了。算命的理论主要来源于天干地支阴阳五行学说和《易经》八卦等,理论非常艰涩难懂。古人认为通过算命可以得知一个人的贫富贵贱、吉凶祸福和生老病死,并借此趋吉避凶。
排pái闼tà
【释 义】
指推门或撞开门。
【名家解读】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闼”指小门,“排闼”指推开门直接进来。有一个成语是“排闼直入”,说的是汉初英布造反时,因汉高祖刘邦病重不愿见人,周勃、灌婴等大臣都不敢入宫,只有干着急的份儿,这时樊哙表现出惊人的胆识,带领众人排闼直入,一番含泪直谏,终于说服了高祖刘邦,稳定了社稷。(郦波) 【辨 析】
“闼”是形声字,从门,达声,读作tà,不要误读成dá。
你知道吗?
在我国古代,建筑物所有者的社会地位不同,建筑物的规模和形制也有着严格的等级划分。拿门钉来说,在清朝,皇家建筑中每扇门的门钉是横九路、纵九路,加起来共有八十一颗钉。阳数里九是最大的,象征着帝王最高的地位。
颦pin眉méi
【释 义】
指皱眉。
【名家解读】
《红楼梦》中,宝玉看到林黛玉眉尖若蹙,因此送给林黛玉一个名字,就叫颦颦,后来《红楼梦》中诸儿女皆称林黛玉为颦儿。“颦”就是指皱眉的动作。另有成语“东施效颦”,说的是东施模仿西施皱眉的动作,以为这样自己也能很美。(蒙曼) 【辨 析】
“颦”字中的“频”构件是会意结构,从步,从页。“页”代表人头。《说文解字》认为步是“涉”的省略。人将要渡河,见水深,皱眉而止。因此,“频”字本义为皱眉。“颦”也是皱眉之意,如颦眉、一颦一笑。
你知道吗?
《红楼梦》中的林黛玉有一个名字叫“颦颦”,她自幼体弱多病、多愁善感,母亲早亡,后来父亲也病故了。她寄住在贾府,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虽然容貌倾城,才华横溢,但是她经常颦眉哭泣,忧思难遣。
期qi期qi艾ài艾ài
【释 义】
形容口吃结巴。
【名家解读】
“期期艾艾”这个成语其实出自两个典故。“期期”与汉代周昌有关,而“艾艾”则与三国时期魏国邓艾的故事相关。因为这两个人有共同的毛病,就是口吃,所以后人常用这个成语来形容口吃。(蒙曼) 【辨 析】
注意不要把“期期”错写成“凄凄”。另外,“期期艾艾”的“艾艾”在使用过程中很容易错读成阴平,但实际上它的正确读音是去声,注意不要读错。
你知道吗?
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韩非子也是出了名的口吃。据史书记载,韩非子学问精深,文章出众,但他说话结巴。为了改变韩国积弱的现实,韩非子曾多次上书献策,但都不被昏庸的韩王采纳,无奈他只好发奋著书,先后写出了《孤愤》《五蠹》《说难》等名篇。秦王看到他的文章后,非常赏识他的才华。 【字里字外】
周昌是西汉初年的大臣,为人正直,敢于直谏,但有口吃的毛病。当时,汉高祖刘邦非常宠爱一个叫戚姬的妃子,这个戚姬有了个儿子叫如意。刘邦爱屋及乌,就想废掉原先的太子,改立如意为太子。没想到,刘邦刚刚说出自己的想法,就遭到了群臣的极力反对。周昌更是站出来明确表示反对。周昌本来就口吃,结果说急了,就变成了这样一段话:“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陛下欲废太子,臣期期不奉诏!”没想到他这一结巴,反而把文武百官都逗乐了,连刘邦自己也笑了起来,废立太子的事也就被暂且搁置到了一边。
邓艾作为三国时期魏国的大将,打仗的才能无可挑剔,但他平时说话却有点口吃。据说,每当别人问起邓艾的名字时,他就“艾艾艾艾”地“艾”个不停。司马昭开玩笑道:“你老是艾艾艾艾的,那你的名字里到底有几个艾呢?”邓艾听了司马昭的话,便不慌不忙地说道:“凤兮凤兮,故是一凤。”“凤兮凤兮”出自《论语·微子》,原文是:“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邓艾借用这句话一方面是为了说明,接舆说“凤兮凤兮”其实说的是一个“凤”,而我“艾艾艾艾”当然说的是一个“艾”;另一方面也有以凤自比之意,其文思才华可见一斑。 【例 句】
感情的激动使我说话期期艾艾了。
茅盾《腐蚀》
去qu芜wu存cun菁jing
【释 义】
除去杂质,保留精华。
【名家解读】
“芜”最初指的是荒草、杂草,例如《楚辞》里面就有“哀众芳之芜秽”这样的诗句;而“菁”最初则是指韭菜花,后来泛指一切花,也就是植物的精华,例如宋玉《高唐赋》:“秋兰茝(chǎi)蕙,江离载菁。”然而有意思的是,“芜菁”作为一个词,它的意思却不是“芜”和“菁”的简单相加,而是指一种萝卜。(张一清) 【辨 析】
“芜”和“菁”都是草字头,“芜”从杂草引申为“糟粕”,容易和“芫”(yán)相混淆,“芫”俗称就是“香菜”;“菁”形声,从艸,从青,不能读作qing。“艸”指草本植物。
你知道吗?
据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芜菁又叫蔓荆,传说诸葛亮行军时,曾命令士兵种植供军中食用,因此四川及湖北一带,称其为“诸葛菜”。 【字里字外】
“芜”在《说文解字》中被解释为动词,意思是田野里不长庄稼。《老子》中有这么几句话:“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谓盗夸。”说的是统治者侵公肥私,生活奢华腐败,身穿名贵的服装,佩带宝刀利剑,山珍海味都吃厌了,钱财货物堆积如山,而农民却是田园荒芜、仓库空虚、家无余粮。老子对当时的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过着骄奢淫逸的生活提出了批判,短短几句话就道尽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人间不平。
老子所处的时代天下大乱,诸侯混战,统治者恣意妄为,对待人民十分苛刻,贪求无厌、肆意放纵,违背自然规律、社会规律。他们的“有为而治”把百姓拖入饥寒交迫的深渊。所以,老子推崇无为而治。
“无为”不是无所作为,不是无所事事,而是不做无效的工作。不该干的不能干,该干的必须干。老子的无为主要是想消解统治者对百姓过多的控制与干涉,给百姓更多的生存空间,以使社会恢复并保持和谐与秩序。 【例 句】
公孙止的阴阳双刃虽系家传武学,但经裘千尺去芜存菁、创新补阙,大大地整顿过一番。
金庸《神雕侠侣》
覃tán思si
【释 义】
指深思。
【名家解读】
“覃”是一个多音字,在这里是“深不可测”的意思。它原本是指醇厚的味道绵长、悠长,后来也表示“长”“延长”等意思,例如《诗经》“葛之覃兮,施于中谷”。再往后,渐渐就有了“深远、广远”等意思。(张一清) 【辨 析】
“覃”字小篆字形中,上边的是“鹵”,下边的是“厚”省形,书写时,注意不要将上半部误写为“西”。
你知道吗?
“覃”还是一个姓氏,有一种说法是“覃”姓出自夏朝覃怀,当地人就用地名当作了姓氏。
“覃”作为姓氏,每种读音代表“覃”姓的一个出处。“覃”读为tán时,所代表的姓氏血统与谭姓相同;“覃”字读为qin时,主要指生活在今广西一带的覃姓人。 【字里字外】
“覃思”出自唐朝孔颖达的《尚书序》:“承诏为五十九篇作传,于是遂研精覃思,博考经籍,采摭群言,以立训传。”这是孔颖达注释和研究《尚书》所写的内容。
孔颖达所注释的《尚书》,记述的是虞夏商周各代王和贵族的对话内容,是中国最古老的记言的历史著作。它最引人注目的思想是以“天命”观念解释历史兴亡,并为现实提供借鉴。这种天命观念除了以上天名义授予君王统治管理天下百姓和一切事物的权力外,也告诫君主要想保有天命,必须敬德、重民。
相传《尚书》是孔子整理的,最初有一百多篇,流传至今,经历许多坎坷。
《尚书》的第一个劫难就是秦始皇焚书坑儒,原有的《尚书》抄本几乎焚毁殆尽。汉代重兴儒学,因此重新编纂了《尚书》,人们称之为“今文尚书”。西汉时,在拆除孔子故宅一段墙壁时,人们意外发现了另一部《尚书》,是用先秦六国时的字体书写的,人们称之为“古文尚书”。《尚书》的第二个劫难是西晋战乱,今文与古文《尚书》全部遗失于战火硝烟之中。东晋初年,梅赜给朝廷献上了一部《尚书》,他一共整理出五十九篇,这也就是如今我们所看到的流传了两千多年的《尚书》。 【例 句】
编中寓言,颇费覃思,不敢草草。
梁启超《新中国未来记》
挑tiǎo衅xin
【释 义】
故意挑起矛盾或争端。比如武装挑衅。
【名家解读】
“衅”指的是古代用牲畜血涂抹刚铸成的器物的祭祀活动。这样的活动既是为了填补器物的孔隙,也体现了祭祀文化。后来,由于最初“填补缝隙”的含义,“衅”渐渐就有了“缝隙”的意思。而“挑衅”其实就是“寻衅滋事”,根源上含有窥伺漏洞之意。(张一清) 【辨 析】
“挑”读tiāo时,如“挑选”“挑夫”(旧时以给人挑货物、行李为业的人)。读tiǎo时,如“挑起帘子”。“衅”书写时,要注意右边是一个“半”字,不要写成“斗”了。
你知道吗?
在古代,钟被视为一种神器。周朝时,新铸成的钟要用牛羊的鲜血予以祭祀,以示对神灵的敬畏,这种仪式叫作“衅钟”。
析xi箸zhu
【释 义】
指分家。
【名家解读】
“析”是左右结构,左边是木头,右边是斧子,用斧子砍木头,就分开了,所以“析”是“劈开”和“分开”的意思。“箸”就是筷子。把筷子分开,也就意味着不在一个锅灶里吃饭了,原本一大家子一起开伙的格局就要结束了。(张一清) 【辨 析】
“箸”易误写为“著”。“箸”的本义是筷子,筷子主要是用竹子制成的,是竹字头。
你知道吗?
“箸”是中国汉民族发明的一种吃饭餐具。日本和韩国也使用筷子吃饭,但中国筷子多为竹制,较长;日本筷子是木制的,尖头粗尾;韩国筷子多是金属制的,中等,稍扁。 【例 句】
可怜半载丧二亲,弟兄析箸家酷贫。
方文《寄怀齐方壶》
下xià榻tà
【释 义】
指客人住宿。
【名家解读】
下榻,其实“榻”就是床的意思,但这个是有典故的,这属于礼贤下士的做法。(蒙曼) 【辨 析】
“榻”字的本义是一种低矮的床形坐具,形状狭长。因为“榻”一般都是木头制成的,因此是木字旁,书写时注意不要将“下榻”错写成“下塌”。
你知道吗?
古代的床与榻在魏晋南北朝以前分工较为明确,之后就开始混用,很难截然分开。从习惯上讲,床长而宽,多带围,主要是供人睡卧的家具,偶尔会用作坐具;榻窄而低,多无围,主要是一种坐具,也可用来侧卧。两人坐的榻称为合榻,也有专供一人坐的榻。榻初时多为石制,后来多为木制。六朝至五代时期,有一种连榻,比较宽大,上面可以放置矮几,供宴饮或游戏。此外,还有一种精致玲珑的美人榻,坐卧均可,专供贵族女子白天休息。 【字里字外】
据《后汉书》等记载,东汉时,南昌有个读书人叫徐稚,虽然家境贫寒,但不慕富贵,再加上品行高尚,学问深湛,被称作“南州高士”。南昌太守陈蕃听说了徐稚的高洁名声,立刻诚恳地拜见。二人一见如故,相谈甚欢。
不久后,徐稚去陈蕃家里回访。陈蕃热情招待,两人越谈越投机,不知不觉间已到了半夜。徐稚本想离开,但禁不住陈蕃的热情挽留,只好住了下来。但陈蕃家里只有一张床,在互相谦让一番后,徐稚还是被陈蕃强行安排在了床上,陈蕃则睡在地上。
第二天送走徐稚后,陈蕃便特意在家里为徐稚专门设了一张床榻。每次徐稚一来,陈蕃便放下榻来,好留徐稚住下,彻夜长谈。等徐稚走后,陈蕃就把这张床榻悬挂起来。于是,后人就把留客住宿叫作“下榻”,多用于书面语中。“陈蕃下榻”也从此成了礼贤下士的代名词。王勃在《滕王阁序》中就用了这一典故,原句写道:“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例 句】
我们下榻的旅馆又恰恰面临着大洋,日里夜里,耳边上总是响着一片风涛的声音。
杨朔《东风第一枝》
镶xiāng嵌qiàn
【释 义】
把一物体嵌入另一物体内。
【名家解读】
镶嵌是一种非常传统的工艺方法,中国古代有金属镶嵌、玉石镶嵌,还有贝壳镶嵌。贝壳在中国古代曾经被视为非常珍贵的东西,早在商周时期贝壳就被用作货币,与此同时,也出现了好多镶嵌贝壳的手工艺品。如今,珠宝镶嵌则成为镶嵌工艺的主流。(蒙曼)
你知道吗?
“镶嵌”是古代诗文联句中常用的修辞格,可分为镶字和嵌字两种。镶字指古人在写作时,为了舒缓语气、拉长语句,以示郑重,故意在词句中插入一些无关紧要的虚字或数词。学宫明伦堂联写道:“先圣道并乾坤,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今皇教同尧舜,劳之来之,匡之直之,辅之翼之。”上联源自“博厚配地,高明配天,悠久无疆”,为与下联对仗采用镶字的手法,变成“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嵌字指故意把特定的字词嵌入句中,特定字词有人名、地名或专有事物的名称等。如洞庭湖“君山”对联写道:“君妃二魄芳千古,山竹诸斑泪一人”,其中把“君山”二字分别嵌入上下联首字中。 【字里字外】
“金镶玉”是一种我国特有的金玉镶嵌工艺,历史悠久。在我国传统文化中,金和玉都是高贵与纯洁的象征,而“金镶玉”更寓意着“金玉良缘”,是尊贵吉祥的象征。
传说,春秋时期,楚国人卞和偶然发现一块珍贵璞玉进献给楚文王,后来这块璞玉被雕琢成玉璧,就是著名的“和氏璧”。相传“和氏璧”冬暖夏凉,是价值连城的稀世宝玉,引得各国君主争相抢夺。秦国一统天下后,秦始皇最终得到了“和氏璧”。他命人把“和氏璧”雕成玉玺,将之视为神物,爱不释手。汉刘邦灭秦后,“和氏璧”也就自然而然地落入了刘邦之手。刘邦把“和氏璧”作为传国玉玺代代相传。一直到西汉末年,年仅两岁的孺子婴登基称帝。当时权倾朝野的王莽篡汉夺权,逼迫太皇太后王政君交出传国玉玺。王政君虽然怒斥王莽,不愿从命,但奈何无力反抗,一怒之下把传国玉玺摔到了地上。玉玺因此摔碎了一角。王莽看见传国玉玺损坏,连忙广招能工巧匠前来修补,并下令如果修不好统统杀头。后来终于有一老翁想出了一个妙招儿,用黄金镶上了传国玉玺的缺角。修好后的传国玉玺愈加光彩夺目,完全看不出来有残损。这便是“金镶玉”的由来。 【例 句】
我们因此明白,春天是该镶嵌在窗子里看的,好比画配了框子。
钱钟书《窗》
笑xiào容rong可kě掬ju
【释 义】
形容人笑容满面。也用来指和蔼亲切的神情。
【名家解读】
我们要是知道“掬”是用手捧水的意思,一般就不会写错了。“掬”左边是提手旁,最初表示两只手合在一起捧。这个字在先秦时期还曾经用作容积的计量单位。(张一清) 【辨 析】
“掬”从手,意思是用两手捧水或泥等流性物质。“掬”读作ju,不要读成ju或者ju。在书写时,要与“鞠”相区分。
你知道吗?
“掬”也写作“匊”。《诗经·小雅》中有一首题为《采绿》的诗歌。这是一首描写妇人思夫的诗,诗中写道:“终朝采绿,不盈一匊。予发曲局,薄言归沐。”诗中所说的“绿”是一种植物,花色深绿,古时候人们用它的汁作为黛色着画。诗从采草写起,而终日采不满两手合捧,借妇人的心不在焉,写出了思念之深的忘形幽怨。
心xin存cun芥jiè蒂di
【释 义】
心中淤积怨恨、不满或不快。
【名家解读】
“芥”指的是一种有辛辣味道的植物或小草;“蒂”指的是花、叶或瓜、果与枝茎相连的部分。把这些东西放在心里,由它蔓生,心中就会出现阻塞的情况。心里面如果有了梗塞物,显然不会是美妙的感受,所以“芥蒂”本身也就有了“怨恨、不快”等含义。(张一清) 【辨 析】
“芥”读作jiè,蔬菜名,俗称芥菜,一年或两年生草本植物,腌制后可食用;又指小草,引申为轻微纤细的事物。“蒂”读作di,注意不要误读成ti。
你知道吗?
司马相如在《子虚赋》中写道:“吾若云梦者八九于其胸中,曾不蒂芥。”意思是:不快的事像过眼云烟或是一场梦境,差不多都吞入胸中(接纳),从来不会在心中有怨恨或者不快。
睚yá眦zi必bi报bào
【释 义】
像被人瞪了一眼那样极小的仇恨也一定要报复,形容心胸极其狭窄。
【名家解读】
“睚”“眦”都是指眼角,这两个字合在一起本来指发怒时比较轻微的瞪眼,后来表示程度比较轻的怨恨。例如东晋葛洪《抱朴子》中就有“小人轻薄,睚眦成怨”这样的句子,意指小人狭隘,区区小事也会记恨。(张一清) 【辨 析】
“眦”读作zi,不要读成zi或者ci。“眦”指上下眼睑的接合处,即眼角。靠近鼻子的叫内眦,靠近两鬓的叫外眦。
你知道吗?
在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有“龙生九子”的说法。传说龙生的九个儿子各有不同的品质和爱好,睚眦是龙的第二个儿子,龙头豺身,性情刚烈,嗜杀好斗。“睚眦”的本义是怒目而视,所谓“一饭之德必偿,睚眦之怨必报”,报仇就免不了腥杀,因此,这位模样像豺一样的龙子睚眦,其形象常被雕饰在刀柄剑鞘上也就很自然了。 【字里字外】
范雎,是战国时期魏国人。《史记·范雎传》评价范雎时说:“一饭之德必偿,睚眦之怨必报。”
范雎在魏国的时候,曾以随从舍人的身份随魏国中大夫须贾前往齐国。须贾被齐襄王数落得无言以对,范雎站出来仗义执言,他的表现得到了齐襄王的敬重,特被赐予黄金十斤及牛、酒等礼物,但范雎并未接受。身为正使却遭遇冷落的须贾心中非常不平衡,回国后便把范雎在齐国受到齐王厚赐的事情报告给了宰相魏齐。魏齐大怒,命人将范雎毒打了一顿,范雎装死,才得以脱险。
后来,范雎改名张禄,去了秦国,登上了宰相的高位。对于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范雎一一报答。范雎做了宰相之后,说服秦昭王发兵攻伐魏国,魏国派须贾前往秦国,请求罢兵。范雎得知此事,装扮成一个流浪汉到了须贾居住的客栈,须贾见到范雎,吃惊地说:“原来你还活着!”须贾看范雎可怜,便顺手取件绨袍送给了他。
后来,当须贾知道范雎就是秦相张禄的时候,回想起自己当年使范雎遭受的羞辱和蹂躏,惊恐万状,当即跪地请罪。范雎羞辱了须贾一番,但看在他赠送绨袍的情面上,饶了他的性命。但范雎定要得到魏齐人头,否则就要发兵攻打魏国,魏齐最终被逼自杀。 【例 句】
当我还不曾和他相识的时候,时常听到有人议论他:“鲁迅多疑。”有些人还绘声绘色,说他如何世故,如何脾气大,爱骂人,如何睚眦必报,总之,鲁迅是不容易接近的,还是不去和他接近好。
唐弢《琐忆》
餍yàn足zu
【释 义】
满足。多指私欲。
【名家解读】
“厌”过去的写法是“厂”(hǎn)里面加一个“猒(yàn)”,本义是“吃饱”的意思。由于吃得满足和饱胀,后来就有了“厌烦”的意思,而且现在这个意思反而成了“厌”最主要的意思。而与“饱”和“满足”有关的含义,后来则由新出现的“餍”来承担了。(张一清) 【辨 析】
“餍”是半包围结构,不要将“厌”与“食”写成上下结构。“餍”的形近字是“魇”,“魇”读作yǎn,本义是梦中遇到可怕的事而呻吟、惊叫。
你知道吗?
庄子是我国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庄子生活艰难,曾向别人借米度日。楚威王曾派人携重金请他去做相,他却不看重富贵和权势,在乱世中追求逍遥无恃的精神餍足。
仰yǎng秣mo
【释 义】
马听见美妙的音乐,昂起头吃饲料。
【名家解读】
“秣”字在“秣马厉兵”“厉兵秣马”里面经常见到,它本义是喂马的饲料,所以是“禾木旁”,表示动作“喂养”,应该是后起的意思。而“仰秣”中的“秣”字表示“吃草料”的含义,更是后来发展出来的新意思了。当然,这几种意思之间都有深层次的关联。(张一清) 【辨 析】
“仰秣”一词中的“仰”指的是“扬起”“抬起”。“秣”字从禾,末声,本义指喂马所用的谷物、干草等饲料。书写时注意不要将“秣”写成“末”。
你知道吗?
“仰秣”一词出自《荀子·劝学》:“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这句话的意思是伯牙弹琴的时候,连马都会仰着头吃草料,就是为了倾听伯牙动人的琴声。
怏yàng怏yàng不bu乐lè
【释 义】
怏怏:形容不满意的神情。心中郁闷,很不快活。本义:心情郁闷、闷闷不乐。引申义:心里不满意、不服气。
【名家解读】
“怏”是竖心旁,无疑跟心理、心情有关。这个成语出自《杨家将演义》:“(杨)六郎谢恩而退,归至府中,思忆孟良、焦赞,怏怏不乐。”(蒙曼)
“怏”容易被误读成阴平,因为这个字右半边表示读音的是“央”。其实,类似情形在汉字里面并不少见,例如“丁”和“订”、“加”和“架”,等等。形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是语音演变可能使原本相同的读音变得不同;二是有些汉字中表示读音的部分与整个字的读音相似,但不是完全相同。(张一清) 【辨 析】
怏,不能写作“泱”。“泱”是“水深广的样子”,部首是三点水。
你知道吗?
与“怏怏不乐”相近的是“忧心忡忡”,出自《诗经》中的《草虫》:“未见君子,忧心忡忡。” 【字里字外】
周勃父子都是汉朝初期的有功之臣。周勃为人质朴,性格刚强,为人忠厚。汉高祖刘邦认为他为人可信,有担当,能够托付身后之事,于是在临终之际,将樊哙手下军队交给了周勃。
刘邦驾崩之后,吕后登台。外戚干政,把持大权。面对刘氏江山之危亡,周勃选择隐忍以待,伺机而动。终于,机会来临,吕后去世,周勃当机立断,和丞相陈平谋划,一举夺取长安城南北两军军权,诛杀吕氏,拥立孝文帝即位。
作为安邦定国的功臣,周勃被孝文帝任职为右丞相,并获得黄金五千两、食邑一万户的赏赐。但是自古“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有人劝说周勃:“您已经诛灭吕氏,拥立新的天子,威震天下。您现在地位尊贵,赏赐丰厚,但时间长了,怕灾祸会降临。”晚年的周勃担心被皇帝诛杀,终日在家中身披铠甲,命家人手持兵器来见郡守、郡尉。结果被人告发谋反,被丢入大牢之中。多亏薄太后求情,才又重见天日,安全返回封地。
周勃的次子名为周亚夫。当时有个妇人名为许负,善于看相。她对周亚夫说:“您命相尊贵,三年后可以封侯,八年后可以官至丞相。但九年后,就会因饥饿而亡。”周亚夫不以为意,既然贵为丞相,又怎会死于饥饿呢?三年后,周亚夫的哥哥因杀人被剥夺了承袭的侯爵之位。周亚夫果然如许负所言三年封侯。
汉景帝三年,七王叛乱,猛攻梁国。周亚夫向汉景帝提出作战方针:放弃梁国,从后方切断敌军粮道,伺机击溃叛军。他的战术为国家赢取了胜利。汉景帝五年,周亚夫因其平定七王之乱的盖世奇功,被任命为丞相。但他过于耿直的性格,却为他的悲剧命运埋下隐患。汉景帝七年,汉景帝想要废除栗太子刘荣,周亚夫极力反对,汉景帝至此开始疏远他。
后来,适逢窦太后想让汉景帝封皇后的哥哥王信为侯,汉景帝虽知这不合规矩,但还是不得不顺从窦太后之意。为了有台阶下,也为堵朝臣之口,他托词说需要和丞相商议。谁知周亚夫明确提出反对意见:“高祖规定过,不是刘家人不能封王,如果不是有功于国家就不能封侯。”汉景帝无奈,心中不悦。
之后,匈奴有五人叛降,为首的是匈奴藩王。汉景帝便打算将其封侯,鼓励更多匈奴人投降。但周亚夫又一次坚决表示反对:“这些人背叛了自己的国家,如果今日封侯,我们又该怎么去处罚那些没有节操的臣子呢?”
汉景帝不悦,坚持封侯。周亚夫失落不已,托病请辞,汉景帝便趁此批准。
又过了一段时间,汉景帝在宫中设宴,召周亚夫进殿。他想试探一下周亚夫的倔脾气是不是改了,便在周亚夫桌前不放筷子。周亚夫不悦,汉景帝笑着问他:“我召你进宫,为你设宴,你还不高兴吗?”周亚夫不乐意地跪下谢罪。汉景帝刚让他起身,周亚夫便立马站了起来,扬长而去。汉景帝不禁叹息道:“此怏怏者非少主臣也!”这个人心有不满,不能留下来辅佐少主呀。日子一天天过去,周亚夫也日渐衰老。他的儿子偷偷买了五百甲盾,想留在父亲去世时发丧用。但甲盾是禁止个人买卖的,于是有人将周家告发,说他们想密谋造反。周亚夫不忍受辱,绝食抗议,吐血身亡。 【例 句】
种怏怏不乐,然犹未深信其言。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
伛yu偻lu
【释 义】
腰背弯曲。
【名家解读】
伛偻是人弯腰驼背的样子。《醉翁亭记》里写道:“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伛偻是弯腰驼背的老人,提携是怀抱的小孩。是说滁人扶老携幼,都出来游玩。“伛偻提携”相当于陶渊明《桃花源记》里的“黄发垂髫”。(蒙曼) 【辨 析】
“偻”是多音字,一读为lou,用作“佝偻”,或者用作姓氏;一读为lu,“娄”本义“双层”,引申为“折叠”。“人”与“娄”联合起来表示“人体上半身因驼背而形成折叠”,本义为驼背。
你知道吗?
古代对不同年龄阶段的老年人有不同称呼。60岁可称为花甲之年、耳顺之年、杖乡之年;70岁称为古稀之年、杖国之年、致仕之年;80岁称为杖朝之年;80到90岁称耄耋之年;90岁叫鲐背之年;到了100岁就叫期颐之年。
聿yu修xiu
【释 义】
继承发扬先人的德业。
【名家解读】
“聿”的甲骨文字形像手里拿着用兽毛、竹管制成的书写工具。“聿”字和“笔”的繁体字“筆”是一样的。(张一清)
复兴国学,了解经典,最终要靠汉字,如果不掌握汉字,就无法读懂经典。(郦波) 【辨 析】
“聿”是一个会意字,它的甲骨文字形像手持末端一撮兽毛的竹管在写字,所以,“聿”的造字本义是“握笔书写”。最初,“聿”是“筆”的本字,后来当“聿”作为单纯字条后,篆文加上“竹”作为字头另造“筆”来代替。
你知道吗?
“聿修”是一个多义词,一指秦汉时期的官职;二指南北朝时期北朝的学者;三做动词,指继承发扬先人的德业。聿修这一官职是秦朝开始设置的,到了汉朝时,聿修作为御史大夫的次官,也叫作御史中执法。
左zuo右you逢féng源yuán
【释 义】
随处都可以得到水源。原指学问很深,就能用之不尽,取之不竭。后来指做事得心应手,怎样进行都很顺利。也可用作贬义词,指为人圆滑老到。
【名家解读】
“左右逢源”出自《孟子·离娄下》,孟子说“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原”同“源”,就是说一个人学问广博,自然用之不尽,取之不竭,碰到事情就能应付自如,也形容办事圆满。它本是褒义词,后慢慢演变出贬义色彩。在现实生活、人际关系方面,那些见风使舵、办事圆滑的人被说成“左右逢源”。(郦波) 【辨 析】
“源”就是水的源头,最早写作“原”,金文像山崖下边有泉水流淌之形,本义就是源泉。后来增加“氵”写作“源”,专做水源的“源”。
你知道吗?
“左右”原是方位名词,也指在旁服侍的人,即帝王的近侍或近臣。《左传·昭公六年》“左右谄谀”中的“左右”都是近臣、近侍的意思。“左右”后来又引申为“支配”的意思,比如《国语·越语上》:“唯君左右之。” 【字里字外】
作为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孟子对于教育和学习曾经有很多智慧而独到的见解。即使是今天,这些主张也极具借鉴意义。
比如,孟子给他的学生讲治学之道,曾经这样说过:“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这段话的大意是说:君子会用正确的方法来加深自己的学术造诣,这是他希望自己能自然而然地有所心得;有所心得,就能掌握得更牢固;掌握得牢固,积累的就多;积累的多,就更容易运用自如,左右逢源,取之不尽;因此,君子想要的就是自然而然地有所心得。
再比如,《孟子·尽心下》中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当时所说的《书》是指《尚书》,这是我国第一部古典散文集和最早的历史文献。后人用“尽信书,不如无书”来泛指读书不要拘泥于书本,不要盲目相信书本里的所有内容,而应该保持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判断。
又如,《孟子·离娄下》曾说:“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也。”这句话告诉我们,读书学习首先要做到广博地学习,详细地阐述,对各种知识有充分的了解;然后在把知识融会贯通之后,才能抓住问题的本质,用浅显简约的语言表述深奥的道理。 【例 句】
人家是左右逢源,应付裕如,你却是两头受气,里外不是人。
张平《抉择》
社会活动
拜谒
【释 义】
拜见,谒见,瞻仰陵墓、碑碣等。
【名家解读】
拜谒是下对上的一种拜见,例如省亲,就是儿女去拜谒父母长辈;拜访德高望重的人或者拜见长官、祭祀宗庙时也会用这个词。需要知道的是拜谒和拜会的区别。一般来说,拜会双方的身份地位是平等的,而拜谒则是下对上的拜会。(蒙曼) 【辨 析】
“拜”字会意,从两手,从下。左右部分代表两只手,“丅”是“下”的古体写法,并入了“右手”,注意不要只写三横而丢掉“丅”。“拜”表示双手作揖,或下拜,是古代表示敬意的一种礼节。
你知道吗?
古人非常讲究礼仪,对长辈十分尊敬。《礼记·曲礼上》说:“凡为人子之礼,冬温而夏凊,昏定而晨省。”身为人子,无论春夏秋冬都要坚持早晚给父母请安问好。对父母正式的行礼方式主要是稽首和顿首,也就是磕头。 【字里字外】
“谒”有禀告之意,我国最早的名片就叫作“谒”,产生于秦末汉初。谒都用于比较正式的场合,是下对上使用的。最早的谒是竹片或木片做的,谒上面写了前来拜谒的人的姓名、官职、来地等,谒面都会留有一些空白处,留着写贺礼钱数。蔡伦改进了造纸术之后,谒或名刺就不再使用木片了,逐渐改用纸来书写,隋唐以后它的名称也就逐渐改称为“帖”了。
关于“谒”,还有一个著名的历史故事。《史记·高祖本纪》记载,汉高祖刘邦在沛县当亭长时,曾经和朋友去吕公家恭贺他乔迁之喜。贺礼少的人安排在堂下,贺礼多的人安排在上座。刘邦去贺喜时并没有带贺礼,却大胆地递上名片,诈喊:“贺万钱!”也要坐于高位。吕公本来想把他赶出去,但是他见到刘邦大吃一惊,觉得他气宇不凡,就带他入座堂内。宴会上,刘邦侃侃而谈,盖过了那些沛县的官吏。吕公十分欣赏他,对他说:“我会看相,您的相貌不凡,我有一个女儿,您愿意和她共结连理吗?”刘邦本来是想去诈酒食的,反而得到一个妻子。事后,吕公的妻子很生气,质疑为什么没有把女儿嫁给沛县县令。吕公并没有多做解释,而是坚持自己的观点把吕雉嫁给了刘邦。历史证明,吕公是非常有眼光的人,刘邦成了汉朝开国皇帝汉高祖,他的女儿也成了皇后,就是名震四方的吕后。 【例 句】
我曾到牟峒的瓦佛娄里村落那片神秘的山岗拜谒过罗丹,曾被罗丹艺术所深深感动。
李二和《诚实的魅力》
嘲cháo啁zhou
【释 义】
形容话语声细碎难辨。
【名家解读】
《三国志》里记载的一个故事,诸葛亮曾派费祎出使吴国,费祎回来就说自己见到的吴大帝:“性既滑稽,嘲啁无方”,意思是说这个人不庄重,说话细细碎碎,没有雄主气象。其实,孙权不是这样的,这里面包含着一种个人感情在里面。“啁”形容鸟叫,“嘲”有戏谑的意思。(郦波) 【辨 析】
有一个词是“嘲哳”(zhāo zhā),见于白居易的《琵琶行》中:“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意思是说那些粗俗的乡野音乐很难听,这是白居易在感叹自己被贬后的抑郁悲凄,以此表现琵琶女技艺的高超。“啁”也是个多音字,一个音读zhāo,如“啁哳”,用法和“嘲哳”相同。另一个读音为zhou,如“啁啾”,形容鸟叫的声音。 【字里字外】
费祎是三国时期蜀汉名臣,与诸葛亮、蒋琬、董允并称为蜀汉四相。
费祎深得诸葛亮的器重。诸葛亮南征返回,朝里的文武百官都早早地到十里之外去迎接他,他们官职比费祎高,年岁也大都比费祎大,但诸葛亮却独独让费祎和他同坐一辆车。看到诸葛亮这般器重费祎,众官不禁对他也是刮目相看。
因为被器重,所以费祎曾多次出使东吴,面见孙权。《三国志》用“性既滑稽,嘲啁无方”来形容孙权,意思是说孙权这个人不庄重,说话细细碎碎,没有雄主气象。
费祎每次到建业,孙权并不按时召见,或者见面就海阔天空地乱侃一番,常常到临别时,才以酒肉款待,等到客人酒酣之后才谈国事,而且“辞难累至”。有人认为这也可能是孙权的一种战略——让客人醉中吐真言,说出他想知道的一切信息。如果这是一种策略的话,那么在宴会中与自己的臣僚嘲啁无度,恣肆欢噱,则是孙权幽默风趣个性的集中体现。
然而,费祎醉而不乱,“辄辞以醉,退而撰次所问”,词和言顺,逐条回应孙权所问,毫不出错。孙权也不禁对他另眼相看,称赞他为“天下有德才的人,必将成为蜀国的辅佐大臣”。 【例 句】
远地触途异,吏民似猿猴。生狞多忿很,辞舌纷嘲啁。
韩愈《赴江陵途中寄赠翰林三学士》
皴cun染rǎn
【释 义】
中国画的一种技法,主要通过彩墨浓淡等表现物体纹理,增加立体感。
【名家解读】
“皴”是中国山水画中的一种画法,一般皴和染是在一起的。“皴染”分出两个步骤,描画出大致形状之后,然后再拿渲染的笔墨大面积、大范围地晕染一下。(蒙曼)
北方方言中也有“皴”,“手皴了”就是指气候干燥手裂了口子。(张一清) 【辨 析】
皴有三个意义,一指皮肤上的泥垢,如“几天没洗澡,满身是皴”;二指皮肤干裂,如“孩子的手皴了”;三指中国画特殊的技法。
你知道吗?
中国画的四步骤是“勾、皴、点、染”。“勾法”是用不同线条表现不同质感;“皴法”用于表现山石树木的脉络、质地、阴阳、凹凸、向背;“点法”用于点出山石上的苔藓、勾刺、斑点等;“染法”指用淡墨或色彩将景物染出立体感。 【字里字外】
《世说新语》中记载顾恺之画裴楷像,“颊上益三毛”而“神明殊胜”,是说在画像的颊上添三笔皱纹,人物就显得精神。这三笔皱纹就是早期人物画中表现皮肤质感的皴笔。
皴法经过了漫长的历史演进,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山水画真正走向成熟。据推测,皴法的产生大概是在五代时期,但第一次说出“皴”字的是北宋的画家,到元代时,皴法成长迅速,从宋代的五种发展到十余种。其中,黃公望在《富春山居图》上把披麻皴发展成为正宗模式。
《富春山居图》以浙江富春江为背景,展现了富春江一带的秋初景色,被称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据民间传闻,明朝时候,这幅图在收藏家吴洪裕手中,到他这一代,这幅名画在吴家已经传了三世。吴洪裕极喜爱这幅画,临死时,命人在他死后把画烧了陪葬。就在画已经被扔进火中时,他的侄子把这幅画从熊熊烈火里救了出来,为了掩人耳目,又往火中扔了另外一幅,用偷梁换柱的办法救出了《富春山居图》。可惜,图已经被烧成了两半,前半名叫“剩山图”,长51.4厘米,后一半名为“无用师卷”,长636.9厘米。 【例 句】
那雪浪纸,写字,画写意画儿,或是会山水的画南宗山水,托墨,禁得皴染。
曹雪芹《红楼梦》
杜du撰zhuàn
【释 义】
没有根据地编造,虚构。
【名家解读】
写对“撰”字,比较关键的是字中的“巳”要封口。“撰”的右边是“巽”,根据考证,这个字原本表示在条几、条案一类器具上摆置器物等,上面是两个“卩(卪、)”(jié)字,本来表示玉制的符信,后来“卩”演变成“巳”。(张一清) 【辨 析】
“撰”是形声字,从手,巽(xun)声。“撰”的本义就是“在尊者口述时做文字记录”,引申为“帮助写作”的意思。在书写时,要结合字义写对偏旁,不要与“馔”“僎”等字相混淆。
你知道吗?
“撰”有“帮助写作”的意思,我国历史上的许多文献实际上都带有“撰”的性质。例如,我们通常说《吕氏春秋》是秦国丞相吕不韦的著作,实际上这部著作是吕不韦组织他的属下门客集体编撰的。 【字里字外】
我国古代有一个叫杜默的人,他非常喜欢作诗,但并没有真才实学,作的诗内容浮泛空洞,缺乏真情实感。再加上他对诗歌的韵律要求一窍不通,因此大家都说他的诗歌不伦不类,既不像诗,又不像文。杜默才疏学浅却又很不谦虚,他总是打着反对循规蹈矩的旗号来写一些不合格律的诗,并对自己作的诗非常得意自信,每作一首诗总是在后面署上“杜默撰”三个字,这常常引来旁人的嘲笑。
有一年,杜默又一次应考失败,名落孙山,他的老师石介和欧阳修在开封为他设宴告别。在宴会上,几个人一边喝酒一边作诗吟咏,互相唱和。杜默诗兴大发,作了一首答谢诗,诗中写道:“一片灵台挂明月,万丈词焰飞长虹。乞取一杓凤池水,活取久旱泥蟠龙。”这首诗写得词句豪放,但是诗的后两句中的“乞取”和“活取”中重复用了“取”字,这是作诗所忌讳的,应该进行修改。有人给杜默指出来,但杜默却不以为然地说:“你所说的简直就是死守陈规陋习,好诗贵在意境,切莫以词害意。”
人们见他如此自大,从不愿意接受别人的建议,也就不再说什么了。但从此以后,人们每每见到他的诗就说:“这是杜默所撰。”久而久之,人们就把“杜默所撰”简化为“杜撰”,用这个词来指称信口开河或不通文理的文章。 【例 句】
得了,你别闭门造车来杜撰故事吧!
杨沫《青春之歌》
封fēng禅shàn
【释 义】
古代帝王祭祀天地的大典,在泰山祭天称作封,在泰山下的梁父山祭地称作禅。
【名家解读】
从秦始皇开始有封泰山的习俗。举办封禅大典,把泰山封为大将军,在舆论上被认为是明君。成功的帝王借由封禅向上天汇报工作。(康震) 【辨 析】
“封”为会意字。金文字形作“”,左边像土上长着丰茂的树木形,右边是一只手(本为表示手的“又”,后来写作“寸”),表示聚土培植。《说文解字》将“封”说解为“爵诸侯之土也”。
你知道吗?
古人认为群山中泰山最高,为“天下第一山”,因此人间帝王应到泰山去祭祀天帝,才算受命于天。因此,封禅活动是强调君权神授的重要手段。 【字里字外】
秦始皇封禅,标榜自己统一六国,建立千秋伟业;汉武帝封禅,彰显自己雄才大略,扫除边患;唐玄宗封禅,开启开元盛世;而宋真宗封禅,却导演了“天书从天而降”的闹剧。
澶渊之盟,宋真宗以银帛买和平,换取了与契丹的友好关系,但“城下之盟,《春秋》耻之”,宋真宗本人自尊心受创,郁郁寡欢。
怎么才能修复真宗的自尊心,洗掉澶渊之盟的耻辱呢?真宗有一臣子,名为王钦若,他向真宗提议道:“借由封禅可以镇服四海,夸示外国。”自古封禅,除了需要功德显赫、国泰民安外还需要天降祥瑞。但祥瑞难求怎么办,宋真宗想到了造假。
景德五年正月初三,“有黄帛曳左承天门南鸱尾上”,宋真宗“召群臣拜迎于朝元殿启封,号称天书”。为了证明“天书”确为上天所赐,宋真宗还特意精心编造了一个故事。一日半夜,朕刚要入睡,一个神人忽然出现在朕屋中,对我言道:“一月三日,应在正殿建黄箓道场,到时会降天书《大中祥符》三篇,勿泄天机!”
到了五月,宋真宗声称“又梦到神人,神人说六月上旬会在泰山复赐天书”。在王钦若的弄虚作假下,果然,天书如期出现在了泰山。有了这两份“祥瑞”,宋真宗如愿以偿地爬到泰山之巅举行封禅大典,充分感受百姓的顶礼膜拜。 【例 句】
自古受命帝王,曷(hé)尝不封禅。
司马迁《史记》
祓fu除chu
【释 义】
除灾去邪。也借指清除或消除。
【名家解读】
“祓除”这个词并不难写,它涉及我国古代的一种文化现象。《说文解字》中说:“祓,除恶祭也。”所以,“祓”指的是一种祭祀,祭祀的行为是为了除恶。(郦波) 【辨 析】
“祓除”容易误写为“拔除”,或者将“祓”的部首误写为“衤”。“祓”是一个形声字,从“示”,“示”表示的字义与祭神有关。而“拔”为提手旁,是抽拔之意。古文中还有“服除”一词,与“祓除”同音,但意思不同,“服除”的意思是“守丧期满”。
你知道吗?
我国古代在春秋两季,会去水滨举行祓除不祥的祭礼习俗。春季常在三月上旬举行,并伴有沐浴、采兰、嬉游、饮酒等活动。
感gǎn荷hè
【释 义】
感,感激;荷,承受恩惠。感荷即感激,用于书信中表达感激或客气之意。
【名家解读】
“荷”(hè)就是感戴,是受人恩惠。受人恩惠又感谢,常表示为“不胜感荷”,相比如今表示感谢而说的“谢谢你”“多谢多谢”显得更客气、文雅。(蒙曼)
“荷”还有扛着、负重之意,“带月荷锄归”“荷枪实弹”即如此。(张一清) 【辨 析】
“荷”易错读为hé,“荷”有两种读音,多种释义。当读作hé时表示植物名,即莲。当读作hè时则为动词,有“担负”之义,“感荷”中的“荷”就是它的动词义。
你知道吗?
“荷月”指的是农历六月。六月三伏赤日炎炎,许多植物在酷夏灼烤下无精打采,只有荷花亭亭玉立,精神抖擞,因而便称六月为“伏月”或“荷月”。 【字里字外】
我国的书信史源远流长,战国时期乐毅的《报燕惠王书》、鲁仲连的《遗燕将书》,都已是传诵千古的名篇。先秦、两汉时人们写信,形式比较随便。到魏晋时期,开始有人撰作各类书信的格式,供他人写信时套用,这就是“书仪”。一封书信,通常包含称谓语、提称语、思慕语、正文、祝愿语和署名。
古代讲究“礼”,要“自谦而敬人”,所以称谓一定要用敬称。例如,称父亲为“家君”,称已故的祖先为“先君”,妻子称丈夫为“夫君”等。若对方是德高望重之人,也可以称呼对方为“某公”。称呼对方的家人,一般在称谓前加“令”字,比如称对方的父亲为“令尊”,母亲为“令堂”,儿子为“令郎”。之所以加“令”是因为“令”在古语中有“美好”的意思。
提称语一般在称呼之后出现,比如“阁下”“几前”“尊前”“赐鉴”等。
思慕语主要用来表达自己的思念。古人行文雅致,多用“仰望山斗,向往尤深”“风雨晦明,时殷企念”等。情真意切,比现代人常用的“许久不见,甚为想念”等文气许多。
正文之后,要写下祝愿语,传递祝愿与珍重之情。比如“恭请崇安”“顺祝时绥(‘绥’是‘安’的意思)”“恭候刻安”等。
祝福之后,便是落款。落款需要带上敬辞,比如对长辈要说“拜上”“叩禀”“敬叩”等。鲁迅在给父母写信时常用的落款是“儿树人叩”,意思是“儿子周树人在这里给您叩头行礼了”。 【例 句】
乔峰事蒙如此郑重保证,不胜感荷。
鲁迅《书信集》
含hán饴yi弄nong孙sun
【释 义】
含着饴糖逗弄小孙子,形容老人晚年的闲适生活
【名家解读】
“饴”是我们过去熬的麦芽糖一类的东西。这个成语出自《东观汉纪》里汉章帝的母亲马太后的一段话。马太后本来是用“含饴弄孙”这个词来表达“不再干预政事”的意思,后来人们多用这个成语来形容老年人享受天伦之乐。(孟蓬生) 【辨 析】
“含饴弄孙”中的“弄”表示“玩耍”。“饴糖”是古代人们常吃的糖果。对于古代老人来说,能够吃到饴糖,膝下又有儿孙环绕,是一种非常理想的状态,代表着生活富足、家庭和睦。所以“含饴弄孙”就被拿来形容老年人闲适的生活。
你知道吗?
中国最早出现的糖就是麦芽糖,也被称作“饴”。《礼记·内则》中写道:“枣、栗、饴、蜜,以甘之。”意思是说,用枣、栗、饴、蜜这四种东西来使食物变得甘甜。
觐jin见jiàn
【释 义】
指朝见君主。
【名家解读】
“觐见”的程度比“谒见”更高。“觐见”是朝见统治者的用语。“谒见”一般指拜见地位或辈分高的人。(钱文忠) 【辨 析】
“觐”是形声字,从见,堇声。“觐”读作jin,不能读作jin。在书写时,要将“觐见”与“晋见”“进见”相区分。这三个词语都有“拜见”的意思,但是使用范围和规格不同,“觐见”专指朝见君主,规格和级别最高,“晋见”和“进见”指一般的拜见。
你知道吗?
朝觐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政治礼节。“觐”的本义指诸侯于秋季朝见天子,一般来讲,“觐”属于礼节性拜访,不涉及复杂事务,帝王只能给每一位诸侯大约数分钟的见面交谈时间,这个短暂的见面就叫作“觐”。一说“觐”,有勤快、勤劳之义,即欲使诸侯勤劳于君王之事。后泛指朝见君主、帝王,又指朝拜圣地。 【字里字外】
为了加强团结,提高诸侯国之间的凝聚力,在朝觐天子的礼仪方面,古人做出了严格的规定,同时对朝觐者呈送的贡品也做出了细致而具体的规定,这些规定本身也蕴含着深意。
例如,诸侯朝觐的时候是用美玉作为贡品,因为美玉质地细腻而坚硬,温润美丽又不容易受到侵蚀。诸侯用美玉作为贡品,寄托了君王对诸侯的期望,君王期望诸侯们的德行和人品像美玉般完美。
卿朝觐的时候是用活羊羔作为贡品,因为羊这种动物很合群,总是聚集在一起,小羊羔会紧紧地跟随在父母身旁,不会离群索居。同时,羊群又秩序井然,大羊与小羊不会混杂在一起。用活羊羔作为贡品,是在告诫卿为人要讲义气,要能够与众合群,而不结党营私。
大夫朝觐的时候是用活雁作为贡品,因为大雁在结伴迁徙的途中常常用叫声鼓励飞行的同伴,借此表达了君王希望大夫们能够团结协作,遵规守纪,不怕困苦。
士朝觐的时候是用死野鸡作为贡品,因为野鸡这种动物具有很强的耐力,而且不容易被食物所引诱,具有宁死不为他人所畜养的秉性,表达了君王对士坚贞刚强的希冀。 【例 句】
觐见之日,天子为之兴,改容叙吊,优礼如此。
权德舆《〈陆宣公翰苑集〉序》
聆ling训xun
【释 义】
听受训教。
【名家解读】
“聆”是聆听的意思,“聆训”指恭敬地听受训教,一般是下对上。成人礼的时候就有“聆长者训”这个步骤。(郦波)
“耳”在中国古代是非常重要的,“圣人”的“圣”(聖)就是从耳从口,要能说,首先要能够聆听。(张一清) 【辨 析】
“耳”与“令”联合起来表示“倾听吩咐,倾听命令”。“聆”的读音为ling,不要读成ling。在字形上,不要与“铃”“伶”等字相混淆。
你知道吗?
“聆训”是听受训教,与它同音的词有“聆讯”,在运用时要注意区分。“聆讯”是指一些国家和地区法庭在公开审讯前,聆听与讼各方的申请或陈述。 【字里字外】
在我国古代,汉民族女孩的成人礼叫作“笄礼”。我国从周代开始,贵族女子在订婚以后、出嫁之前会行笄礼。
那什么是笄呢?笄是古代汉族女子装饰头发的一种簪子,所以,笄礼也俗称“上头”或“上头礼”。行笄礼时,首先要改变女孩子幼年的发式,把头发绾成一个髻,然后用一块黑布包住,插上簪子,这样便表示女子已经成年,可以结婚了。我国古代的女子十五岁时就到了可以盘发插笄的年龄,有一种说法是“年已及笄”,说的就是女子满十五岁。
“聆训”是笄礼仪式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内容如下:
司仪唱:“笄者聆训。请笄者主人示训。”主人起席,受笄礼的女孩跪在父母面前,听从父母的教诲,具体内容由父母决定。例如,示训:“事亲以孝,接下以慈。和柔正顺,恭俭谦仪。不溢不骄,毋诐毋欺。古训是式,尔其守之。”笄者静心聆听,在父母说完后对父母行以拜礼,并回答:“儿虽不敏,敢不祗承。”
在女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笄礼教她正确理解美丽和自强的关系,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相对应地,我国古代男子的成人礼叫作“冠礼”,在男子二十岁时举行。冠礼和笄礼作为我国汉民族传统的成人仪礼,都是对人生责任、社会角色的提醒。 【例 句】
她们却不能远离开她,甚至还要像聆训一样来领教的。
沙汀《淘金记》
掊pou击ji
【释 义】
指打击或抨击。
【名家解读】
“掊”读阳平的时候,意思是用双手扒开或聚拢起来;读上声的时候,意思是破开或击打。这两种意思都与人的手部动作有关,所以它是提手旁;而且这两种意思,在内涵方面应当有关联,因为“扒开”和“破开”,意思上显然比较接近。(张一清) 【辨 析】
“掊”是形声字,从手,咅声。“掊”不要和“培”“剖”混淆。以“咅”为声符的字,有分开或合拢两方面含义,使用时要看古人的具体定义和用法。“培”字取义“聚拢”的特点,所以“培”字今字典义是“往植物根部聚土”。“剖”左边是“咅”,右边是“刀”,联合起来表示“用刀划开物体后将其分开”。
秋qiu闱wéi
【释 义】
秋试。明清两代科举制度,乡试在秋季举行,叫作秋闱。
【名家解读】
“闱”的外面是门字框,原本指宫廷或宗庙里面规制比较小的门,也指宫廷道路上的门,后来由于科举考试的殿试举行的地点也是在宫里,所以它就有了科举考试“考场”的含义。(张一清) 【辨 析】
“闱”是科举时代对考场的称谓。形声字,从门,韦声。本义:重门。读作wéi,不要误读成wěi。
你知道吗?
乡试是由南、北直隶和各布政使司举行的地方考试。每三年一次,逢子、午、卯、酉年举行,又叫乡闱。考试分三场,分别于八月九日、十二日和十五日进行。乡试考中的称举人,俗称孝廉,第一名称解元。唐伯虎乡试第一,故称唐解元。 【字里字外】
乡试为全国性考试,就像古代中国的“全国普通高校统一考试”,是古代人迈入仕途的重要考试。
要想参加古代“高考”,难度颇大。就明清规定而言,考生们得首先通过小试,即童子试。通过小试的考生们成功晋级为秀才。
刚刚踏上仕途独木桥争夺战的秀才们还要一鼓作气,通过岁试、科试,才能斩获乡试参赛资格。所谓科试就像是乡试预考,如果因学养不够或者运气不佳没有通过,就被称为“落海”,落海者还会有一次弥足珍贵的补考机会,称为“考遗才”。
秋闱每次考三场,每场三昼夜。由于中间要两次换场,因此实际是九天七夜。
第一场考备受批评的八股文;第二场考官场应用文;第三场考策问,涉及的是国计民生的难题。
为了确保考试顺利进行,杜绝小抄作弊,开考后,考生们会被一个个关入号舍,白天考试,晚上将就入睡,如坐牢一般。因为考场号舍狭小又条件艰苦,生病,食物中毒,不小心被毒虫所咬的事,多有发生。 【例 句】
转眼就是明年秋闱﹐再转眼就是后年春榜。
文康《儿女英雄传》
兄弟还想留他在此坐一年,窃他些学问,为明年秋闱之地。
天花藏主人《画图缘》
入ru泮pàn
【释 义】
古时学生的入学大礼。
【名家解读】
“泮”本是古代天子与诸侯举行宴会时的宫殿,西南为水,东北为墙,一半有水,一半无水,故写为“泮”。西周将其作为王室学宫,所以泮宫就成了最高学府的代言。儒家崇尚周礼,所以古代的学校门前都有个半圆形的泮池。据《礼记》记载,“入泮”是古代学生入学前正衣冠、拜笔、过泮池等一系列礼仪的代称。(郦波) 【辨 析】
“泮”读pàn,不要读成bàn。在字形方面要与“畔”字加以区分。“畔”是田地的界限,因此是田字旁。
你知道吗?
与学习相关的还有开笔礼。在仪式前一天,学童要沐浴更衣,并在仪式当天早起,在家中向神灵供奉祭品。到学堂后,要对着孔子的牌位进行跪拜,然后拜老师。老师会授予学童《三字经》《千字文》等。接着,老师会手把手地教学童临摹字。 【字里字外】
在我国古代,凡是新入学的生员,都须进行称为“入泮”的入学仪式。《礼记·王制》中记载:“学童首先换上学服,拜笔、入泮池、跨壁桥,然后上大成殿,拜孔子,行入学礼。”周朝时诸侯的学校前多有半圆形的池,名泮水,学校即称泮宫。到了明清两朝,州县考试新进生员须入学宫拜谒孔子,因此人们称入学为入泮或游泮。入学满六十年称“重游泮水”。
我国古代“入泮礼”的主要内容有:
“正衣冠”是整个仪式的第一个环节。古人云:“先正衣冠,后明事理。”衣冠不仅意味着遮羞,更反映了人的精神面貌。在这个环节里,学童们一一站立,由先生依次为学童们整理好衣冠。《礼记》中说:“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先正衣冠,再做学问,这是我国古人的共识。
整理好衣冠,学生们排着整齐的队伍集合于学堂前。恭恭敬敬地站立片刻后,在先生的带领下,跨过泮池,便会进行拜师礼。拜完孔子,再拜先生。而且在拜先生时,学生要向先生赠送六礼。什么是六礼?六礼是学生们的拜师礼,包括:芹菜,寓意为勤奋好学;莲子,寓意为苦心教育;红豆,寓意为红运高照;枣子,寓意为早早高中,榜上有名;桂圆,寓意为功德圆满;束脩,干瘦肉条,是用以表达弟子心意。之后,便是学生间互相鞠躬,表示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会互爱互帮。这一环节可以概括为“一拜至圣先师,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二拜老师,胸怀理想刻苦学习;三拜同学,岁月同窗,互爱互帮”。
“入泮礼”中还有“盥洗净手”环节。学生们将手放到水盆里,正反各洗一次。寓意净手净心,去除杂念,希望能在日后的学习中心无旁骛。
此外,还必须填写“亲供”,相当于新生入学登记表,写下自己的“年龄、籍贯”。由于当时没有照片,所以学生还必须在“亲供”中注明“身中(即身高)、有须还是无须”等,再由老师统一整理后送往各个学院。
“入泮礼”的各个步骤,都是根据《礼记》和《弟子规》而定。经历了这样的仪式之后,标志着学生们正式成为孔门弟子,从此便踏上了“路漫漫其修远”的求学之路。 【例 句】
文秀带病去赴试,便得入泮。
冯梦龙《醒世恒言》
王悦子曰儒珍,七岁能诗,与同窗陈秋麟皆十三四入泮,尝借寓埋剑园,邀友赏花赋诗。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
深shēn耕gēng易yi耨nou
【释 义】
深耕细做,及时除草。比喻精心耕种。
【名家解读】
中国古代是农业社会,很早就开始精耕细作。“深耕易耨”就是典型的精耕细作的产物,“耕”是耕田,“耨”是锄草,耕完地又除草,庄稼就长得好。需要注意的是,易耨的“易”不是容易,而是勤于的意思。(蒙曼) 【辨 析】
“耨”中“耒”表示翻土的工具,“辰”表示蛤蜊的贝壳,是古代的耕具,“寸”表示用手操作。“耨”原指锄草的工具。“易”容易被误写成“益”,“益”是有益处的意思,如果这样就会解释成“深耕有益于锄草”,实则“深耕”和“易耨”是两个并行的概念,而不是递进的。“耨”还因跟“褥”很相像,易被误读成ru。 【字里字外】
深耕易耨出自《孟子·梁惠王上》。这篇文章主要表述孟子劝解梁惠王做一个仁君的故事,也对后世有很大的启发。
孟子去拜见梁惠王。梁惠王说:“你既不远万里而来,那你说说怎样做能够使寡人的国家有利?”
孟子回答说:“大王不要总是想着利,要更注重仁义。大王您问我说:‘怎样使国家有利?’同理,大夫会问:‘怎样使我的家庭有利?’一般人士和老百姓则问:‘怎样使我自己有利?’这样所有人都意在争取利益,反而容易使国家陷入危机。试想一个拥有千辆兵车的大夫,如果眼前没有忠义,而是醉心利益,那他们就会争相去夺取国君的王位,不争个你死我活不会善罢甘休。然而,讲‘仁’的人是不会抛弃父母的,讲‘义’的人也不会背叛君王。所以,大王您为了国家,应该首先讲仁,而不是问利。”
孟子还说:“要求一个人胳膊下夹着泰山跳过北海,这人说他做不到就是真的;要求一个人为老年人揉胳膊,这人说做不到就是假的,是他不愿意做。期望大王您能够用道德来统一天下,并不是让您做胳膊夹着泰山跳北海这种事,您能够做好。尊敬自家老人,并由此推广到尊敬别人的老人;爱护自家孩子,并由此推广到爱护别人的孩子。能做到这一点,您就可以把天下掌握在自己手里了。” 【例 句】
今农夫祁寒暑雨,深耕易耨,播种五谷,吾得而食之。
程颢、程颐《二程全书》
哂shěn纳nà
【释 义】
用于赠送礼品,请人收下的谦词。
【名家解读】
小小的微笑称之为“哂”,说有的东西“不值一哂”,也就是连小小的一笑都不值得。(张一清)
我们送别人东西的时候,请人家“哂正”或者“哂纳”,就是说“这个东西你就当笑话看吧”。词义和“笑纳”接近,但是“哂”带有讥讽的意思,和一般的笑纳相比,“哂纳”更客气。(蒙曼) 【辨 析】
“哂”不能读作shài。“纳”表示接纳,不能写作“呐”。
你知道吗?
中国自古有礼尚往来的文化,人们相互馈赠礼物,是社会交往的一种方式,是表达友善的方式。有人认为礼物起源于远古时期的祭祀活动。在祭祀时,人们要将祭品奉献于神灵,表达自己对神的敬意。还有人认为礼物最初来源于“纳贡”,古代部落兼并战争中被征服者必须定期向征服者送去食物、奴隶等,以表示对征服者的服从,乞求征服者的庇护。
菽shu水shui承chéng欢huān
【释 义】
以普通饮食奉养父母,使父母欢乐。
【名家解读】
“菽”就是普通的豆类的总称。《礼记》中说:“啜菽饮水,尽其欢,斯之谓孝。”对于奉养父母,不是重在物质上为父母提供了多少,花了多少钱,其实,物质淡一点没有关系,关键是心意和孝心。(郦波) 【辨 析】
“菽”的正确读音为shu,不要读成shu。“承欢”的意思是:博取欢心,特指侍奉父母,如“承欢膝下”,指在父母身旁服侍老人的生活,使得双亲心情开朗。
你知道吗?
我们总说五谷杂粮,五谷到底是哪五谷呢?《黄帝内经》中认为五谷即“粳米、小豆、麦、大豆、黄黍”,而在《孟子·滕文公》中称五谷为“稻、黍、稷、麦、菽”,我们现在通常说的五谷杂粮,是指稻谷、麦子、高粱、大豆、玉米,五谷杂粮也泛指粮食作物。 【字里字外】
子路是孔子的得意弟子,他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顺。早年,他家中贫困,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饭食,却从百里之外背米回家侍奉双亲。
他对孔子说:“好悲伤!我如此贫困!父母在世时,我没有什么好的东西来供养他们,离世后恐怕我也没办法将他们厚葬。”
孔子说:“即便是粗茶淡饭,只要能让父母快乐,便是孝。”面对子路的感慨,孔子认为孝不是锦衣玉食,因为一颗孝心,以及亲情之间的羁绊,远比物质的堆砌要重要。
子路父母死后,他飞黄腾达,做了大官,奉命到楚国去,随从的车马有百乘之众。每日坐在垒叠的锦褥上,吃着丰盛的筵席。他常常怀念双亲,慨叹说:“即使我想吃野菜,为父母亲去背米,可再也没机会了。”孔子不禁赞扬他:“你侍奉父母,可以说是生时尽力,死后思念啊!” 【例 句】
弓裘望袭,菽水承欢。
李商隐《李义山文集》
晚生只愿家君早归田里,得菽水承欢,这是人生至乐之事。
吴敬梓《儒林外史》
图tu南nán
【释 义】
比喻人的志向远大。
【名家解读】
“图南”的意思是南征、南飞,典故出自《庄子·逍遥游》,说鲲鹏自北冥奋飞,扶摇直上,“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所以,“奋北”和“图南”是一个意思,“奋”本来就是鸟类奋羽展翅,意指“起飞、飞翔”,所以“奋北”同样形容志向高远。(张一清) 【辨 析】
“图”繁体字形作“圖”。本义是地图。在“图南”一词中,“图”不要写成“途”或“涂”。
你知道吗?
鲲鹏是一种上古神禽,最早出现在《庄子·逍遥游》中。作品中讲述了鹏的来历,说它是从一种叫作鲲的大鱼变来的。鹏体形巨大,当它奋起而飞的时候,那展开的双翅就像挂在天边的云彩。《天中记》中也有类似的描述:鹏生于昆仑,一飞起来,翅膀能遮天蔽日,像骆驼那么大的动物都能被它吃掉。
驮tuo运yun
【释 义】
用牲口负载运输。
【名家解读】
现在的西藏还有许多地方是需要驮运的,因为地处高原,交通不便。(孟蓬生) 【辨 析】
“驮”字做动词时念tuo,表示牲口负载运输。另外一个读音是duo。现代汉语中“驮(duo)子”有两个意思,一是指货物;二是用作量词。“一驮(duo)子货”的“驮(duo)子”就是量词。(孟蓬生)
“驮”字的偏旁为“马”,记忆时可联想到牲口。
你知道吗?
马这种动物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功不可没。早在4000多年前,马就已被人类逐渐驯化,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扮演起重要角色,无论是军事领域,还是农业生产、交通运输,都少不了马的身影。与马一样被人们用作交通工具的,还包括牛、驴、骆驼、骡子等很多种牲口,它们出现在不同的自然环境中,但背上总是少不了人们赖以生存的物资。
相xiāng濡ru以yi沫mo
【释 义】
泉水干涸,鱼靠在一起以唾沫相互湿润。后用“相濡以沫”比喻同处困境,相互救助。
【名家解读】
“相濡以沫”指用自己仅有的一点水分给予对方生命,现在也用来形容患难夫妻。(钱文忠) 【辨 析】
“濡”读作ru,不要读成ru。在书写时,要注意“需”中雨字头的第三笔由“雨”的横折钩变为横钩,在书写“儒”“襦”等这一类字的时候都要注意。“沫”字从水,末声,其右部不要写成“未”。
你知道吗?
“相濡以沫”这个成语出自《庄子·大宗师》,原文是说:泉水干涸了,鱼儿搁浅在陆地上,它们用互相呼气、互相吐沫的方式来润湿对方的身体,给对方生存下去的机会。它们互相救助,患难与共。但作者认为,这样还不如它们彼此忘记而能在江湖中畅游。因此,与其称誉尧而谴责桀,还不如把两者都忘掉而把他们的作为都归于事物的本来规律。 【字里字外】
“相濡以沫”这个成语多用来形容患难夫妻之间坚贞的爱情。我国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笔下那一首首文辞优美、情意缱绻的诗词,正是她与丈夫赵明诚相濡以沫的爱情的真实写照。
李清照十八岁时与丞相赵挺之之子太学生赵明诚结为连理,两人婚后感情融洽,志趣相投,经常一起研究金石书画,生活幸福美好。李清照经常陪同赵明诚逛古玩摊和旧书店,买回文物古书之后,夫妻二人共同赏碑帖、校经籍,生活充满了雅致的情趣。
有一年的重阳节,李清照写下那首著名的《醉花阴》,寄给身在外地的丈夫。“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通过描写重阳节把酒赏菊的情景,烘托出一种凄凉寂寥的氛围,表达了自己对丈夫深切的思念之情。相传赵明诚看到这首词后,叹赏不已,三天三夜没有合眼,作出几十首词,但没有一首超过《醉花阴》的。
遭奸人诬陷,赵明诚和李清照夫妻二人回到家乡青州生活,在窘迫的日子里,两人始终相濡以沫,不离不弃,在李清照的支持与协助下,赵明诚完成了《金石录》的编纂。
1127年,金兵攻陷青州,李清照与丈夫南渡江宁。1129年,赵明诚在流亡中病故。许多年后,当李清照重新翻阅《金石录》的时候,想起当年夫妻二人互相切磋诗词文章、共同研砥钟鼎碑石的美好生活,百感交集之下写下了千古奇文《金石录后序》,备述一生遭际和文物聚散,文辞感人至深。
揶yé揄yu
【释 义】
嘲笑;讥讽。
【名家解读】
“揶揄”的词义是嘲笑、讥讽。“嘲”从口字旁,“讥讽”从言字旁,为什么“揶揄”从提手旁?《东观汉记·王霸传》里说:“市人皆大笑,举手揶揄之。”这是说嘲笑的时候还有手部的肢体语言,传达了嘲笑的一种信息,所以,“揶揄”是从提手旁。(郦波) 【辨 析】
“揶揄”不要误读、误写为“挪揄”。在词义程度上比“揶揄”深的词有“讽刺”。“讽刺”一般用于主动,“揶揄”一般用于被动,如“受人揶揄”。
你知道吗?
我国清代四大讽刺小说指的是吴敬梓的《儒林外史》、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李宝嘉的《官场现形记》和吴趼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以yi莛ting撞zhuàng钟zhong
【释 义】
用草茎敲钟,毫无声响。比喻才识浅陋的人向高明的学者发问,得不到回答。亦比喻应答的双方才学悬殊。
【名家解读】
“莛”,草本植物的茎,茎很软。《汉书·东方朔传》里有“以管窥天,以蠡测海,以莛撞钟”的说法,意思是用竹管来看天,用瓢来量海,用草秆来撞钟,这当然都是做不到的。以莛撞钟,钟不可能被敲响,所以,这个词就用来形容浅薄的人向高明的人发问而得不到回应。(蒙曼) 【辨 析】
“莛”是一种草本植物,所以有草字头,不要写成“廷”。
你知道吗?
赵襄子问孔子:“先生已经拜见了约七十个君主,但先生治世之道不能得到君主采纳。是世界上没有贤明的君主,还是先生之道本就行不通?”孔子不答。第二天,赵襄子问子路:“我向先生问道,先生不答。心中有答案却不回答便是刻意隐瞒,这样怎么算‘仁’呢?如果先生确实不知如何应答,那怎么算‘圣’呢?”子路回答道:“用莛去撞击,怎么能发出声音呢?以您的学识问孔子,不就像以莛撞钟吗?” 【字里字外】
据《汉书·东方朔传》记载,东方朔向武帝上书,“陈农战强国之计”,遭到冷遇,他便作《答客难》,聊以自慰。
文中假设有客讥讽东方朔修圣人之道,鞠躬尽瘁侍奉武帝,却官微位卑。东方朔在文中进行答辩,说道:“苏秦、张仪所处的时代,诸侯争霸,武力相争,‘得士者强’,能人异士得以重用。然而时移世易,四海统一,天下太平。发动、实行各种设施规则,就好像运转在掌内,贤与不贤有什么不同呢?‘天下无害,虽有圣人,无所施才。’时代不同,现在隐士不被重用,独居于清幽冷僻之处。他们智谋可以和范蠡相比,忠诚可以与子胥比肩。当天下太平无事时,就用‘义’来疏导自己,无处施展抱负,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您对我的个人品德又有什么可怀疑的呢?燕国任用乐毅,秦国任用李斯,郦食其劝说齐王田广归服汉朝,他们功绩比山还高,使得国家平定安宁,人民安居乐业,这是他们遇上了能施展才能的时机,您又有什么感到奇怪的呢?以管窥天怎么能够观察星宿的变化?以蠡测海怎么能探究海水的情况?以莛撞钟怎么能发出声响呢?你这样愚笨的人来责难我,要想不受窘,那是不可能的。那些不知道大势所变的人终究不会明白真理啊。” 【例 句】
当我们自觉和别人学识差距悬殊时,千万不要以莛撞钟,自讨没趣。
鱼yu传chuán尺chi素su
【释 义】
指传递书信。
【名家解读】
关于“鱼传尺素”这个成语是有一些典故的,其中大家比较熟悉的是陈胜、吴广起义的故事。当陈胜、吴广要起兵推翻暴秦统治之前,他们要动员大家。这里的“素”就是绢,他们在上面写了“陈胜王”,然后装在鱼肚子里。伙夫做饭的时候剖开鱼腹,这块尺素就出现了,于是陈胜、吴广就制造了一个起兵的舆论。(钱文忠) 【辨 析】
“传”是多音字,在这里读作chuán,意思是“传递”。“传”还读作zhuàn,主要用于文学范畴,指一种文体格式,如“自传”“传记”。
你知道吗?
汉朝乐府诗《饮马长城窟行》中有“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这是一首表现思妇怀人的诗歌,反映了在征役频繁的时代里,独守空闺的妇女们对行人的思念。 【字里字外】
在我国古代,通信方式远不如当下发达,不能经常见面的人们交流与沟通更多要依靠书信来完成。由此,也产生了富有中国特色的书信文化。
仅就书信的名称而言,就包含了非常丰富的文化信息。如以“雁足”指代书信的典故。根据《汉书·苏武传》的记载,苏武被拘匈奴,在北海牧羊。汉昭帝登位以后,朝廷要求匈奴释放苏武,匈奴却撒谎说苏武已经死了。后来,汉朝使者来到匈奴,对单于说:“天子在上林苑中射猎,射得一只大雁,大雁的脚上系着帛书,上面说苏武等人在北海。”单于听后十分惊讶,只得放苏武归汉。于是,“雁足”一词便成了书信的代名词。
在造纸术发明以前,古人使用竹片、木片、白绢等作为书信的书写载体。古人曾用削成狭长的竹片作为书写材料,称为“简”。“牍”指的是古人书写用的薄而小的木片,汉代时人们将简和牍穿起来写字,书信一般宽不超过一尺,所以将书信称为尺牍。“素”指的是白绢,用白绢写成的书信称为尺素,后来“尺素”也成为书信的代称。“笺”是精美的小竹片,常常供人们题诗或作画使用,后来引申为书信的代称。宋时蜀地擅长制作十色彩笺,笺上隐然有花木麟鸾图案,姿态丰富。这样,书信又有了一个别称——“鸾笺”。 【例 句】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
秦观《踏莎行》
扺zhi掌zhǎng而ér谈tán
【释 义】
指谈得十分融洽。
【名家解读】
“扺掌而谈”这个成语出自《战国策》,“扺”是“侧击”的意思,“扺掌”就是“击掌”,表示谈得很高兴。要特别说明的是,因为语言的误用,“扺掌而谈”经常被误写作“抵掌而谈”,久而久之,积非成是,“抵”也就有了zhi的发音,这属于语言讹变。当然,这个成语最好、最标准的写法还是应写作“扺掌而谈”。(郦波) 【辨 析】
《说文解字》中有:扺,侧击也。从手,氏声。在字形方面,“扺”不要多加一点写成“抵”。或者误读为“抵”的读音di。“抵”主要用于“抵消”“抵偿”“抵达”等。另外,与“扺掌而谈”非常相似的一个词是“抵足谈心”,一定要注意区分。“抵足”即足碰足,指同榻共寝。“抵足谈心”指抵足而眠,彻夜长谈。形容亲切深厚的情谊。 【字里字外】
战国时期有一谋士名为苏秦。他周游列国,希望能一展宏图。
苏秦去拜会秦王,游说连横之术。谁料秦王说:“我听说,羽毛不丰满的不能在天上高飞;法令不完备的不能惩治犯人;道德不深厚的不能驱使百姓;政教不顺民心的不能烦劳大臣。现在您千里迢迢跑来开导我,非常感激。但是秦国还羽翼未丰,我愿改日再听您的教诲。”
苏秦并不气馁,游说秦王的奏章多达十多封。但他的持之以恒并未换来秦王的采纳。他的黑貂皮袄破了,一百两黄金也用完了。被时间耗尽所有财帛的苏秦只好离开秦国。
失意的苏秦背着书,挑着行囊,面容憔悴,面孔又黄又黑。回到家,正在织布的妻子不理他,嫂子也不肯给他做饭,甚至父母也不跟他说话。可苏秦仍未放弃。他自语道:“哪有游说人主,而不能让他们掏出金玉锦绣,得到卿相尊位的人呢?”
苏秦用整整一年的时间来用知识充实自己。自信的他说:“这回真的可以去游说各国君王了。”说罢,他便前往赵国,在华屋之下跟赵王扺掌而谈,建议赵王以连纵抗击强秦。赵王大悦封他为武安君,并授以相印,赐兵车百辆、锦绣千束、白璧百双,并派遣车队护送苏秦到各国去约定合纵拆散连横,压制强秦。苏秦的策略大获成功,他在赵国做宰相时,以致秦国不敢出兵函谷关。 【例 句】
善言论者扺掌而谈,问地球一切事。
鲁迅《月界旅行》
麈zhu谈tán
【释 义】
“麈”是古书上所指鹿一类的动物。“麈谈”泛指闲居谈论。
【名家解读】
麈是一种鹿,尾巴上的毛可以做成拂尘。魏晋南北朝时期,名士清谈的时候,常常手挥麈尾做的拂尘,功能相当于诸葛亮手中的鹅毛扇。所以,麈谈又称为名士清谈的代称。又可以叫作“挥麈”“玉麈谈玄”。另外,因为麈是群鹿首领,麈尾指向哪里,鹿群就走到哪里,所以麈谈还有指点迷津的意思。(蒙曼)
“谈”是清谈。据说清谈时,拿着麈尾的人是席间地位最高的人。周公瑾“羽扇纶巾”,麈尾类似拂尘,其功能与作用和羽扇基本相同,实用性加上雅士风度,颇像棋枰论道的围棋高手们手中的扇子。(张一清) 【辨 析】
需要注意“麈”是半包围结构,不要误将“鹿”和“主”字分开,写成上下结构。
助zhu纣zhou为wéi虐nuè
【释 义】
比喻帮助坏人做坏事。纣是商朝的最后一个王,相传是暴君。
【名家解读】
其实大家对于商纣王也是褒贬不一,因为从史书上看,纣王是一位非常聪明、有能力且果断的君王。所以也有说法认为他没有后人说的那么坏。(钱文忠) 【辨 析】
“纣”读作zhou,不要读成zhou或者cun。“虐”是会意字,它的篆书字形像一个人在虎爪之下,字义为“猛虎残噬活人”,隶变后的“虐”省略“人”字。在书写时,要注意虎字头里面部件的开口方向是向右,不要写反。
你知道吗?
“助桀(jié)为虐”出自司马迁《史记·留侯世家》,是刘邦抗秦攻下咸阳后,张良规劝刘邦不要耽于淫乐和奢侈时所说:如果在这里享受秦王所享受的快乐,这就是助桀为虐的行为。刘邦听后非常赞同,于是撤出咸阳,把军队驻扎在霸上。
擢zhuo升shēng
【释 义】
提升、提拔。
【名家解读】
任何人,如果要出手提拔其他人,那么,在抽象意义上就必须用到手,因此,“擢”才是提手旁。“擢升”是带有书面语色彩的一个词,相当于我们平常说的“提拔”。(张一清) 【辨 析】
“擢”是形声字,本义为抽引、拉拔,后引申为提拔、提升的意思。“擢”右边的“翟”,其下部“隹”不要错写成三横。
你知道吗?
“升官图”是古代非常流行的一种博弈游戏,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代官员的擢升标准。概括来说,“升官图”就是在纸上画上朝廷官阶或神仙品位或名山大川等的小图像并用文字标注,然后通过掷色子获得点数依次进行游戏。色子的点数以四为“德”,以六为“才”,以二、三、五为“功”,以一为“赃”。游戏时,如果遇“德”则超迁,“才”次之,“功”也可以升迁,但遇“赃”就会被降级处罚。 【字里字外】
古代的官职系统也有男女之分。女官地位身份无法与男官相比,因此女官的选拔和擢升制度也往往被人们所忽略。
女官,又叫“宫官”,事实上就是高级的宫女。她们像朝堂上的文武百官一样有一定的品秩,并且也有俸禄。女官主要负责管理比较低级的宫女,训练新入宫的宫女,同时也负责照顾公主、皇子等。
女官都是从宫女中擢升的。因为是在宫廷中当值,对容姿的要求自然不可避免,但毕竟是负责做事的职务官,所以选拔女官时重视才德往往会甚于容貌。宫女能够成为女官,有可能是凭借年龄和资历擢升,也有可能是通过考试得到升迁。
女官不同于嫔御,本质上属于宫廷的仆役。当然,也有一些女官可以兼作嫔御,而女官也可能因为得到皇帝的宠幸而成为嫔御。虽然某些女官因特殊原因不仅在宫中位高权重,得以在某种程度上干预朝政,但事实上她们仍旧没有参与朝政的权力。
自汉朝起,宫廷开始设置女官,但具体制度每个朝代皆有不同。唐朝时,后宫设有尚宫局、尚仪局、尚服局、尚食局、尚寝局、尚功局六局,负责管理宫中事务。六局的首席女官分别为尚宫、尚仪、尚服、尚食、尚寝、尚功,合称“六尚”,官阶正五品。六局统领二十四司,其下又有二十四典,典下还有二十四掌,掌下又有女史。 【例 句】
他那种关心好像一开火后就可以擢升营长。
沈从文《会明》
运动·变化
摈弃
【释 义】
排斥抛弃。
【名家解读】
“摈弃”可能会和“摒弃”弄混,两者音、形、义都比较相近。但“摈弃”多表示抛弃已有的思想观念或人,多指不好的,但也有好的事物。而“摒弃”则专指丢掉不好的东西,多用于抽象事物。(张一清) 【辨 析】
“摈弃”“摒弃”在读音上区别比较细微,应多加注意:“摈”读bin,“摒”读bing。
你知道吗?
“摈”在古代的时候同“傧”,意思是迎接宾客。比如,《论语·乡党》中写道:“君召使摈,色勃如也,足躩如也。”这句话的大意是说,鲁国国君让孔子去接待宾客,孔子的精神饱满,面色端庄,走起路来轻快而稳重。
“弃”是会意字,甲骨文字形上面是个头向上的婴儿,中间是只簸箕,下面是两只手,合起来的意思就是将婴儿用簸箕倒掉。所以,“弃”的本义就是“扔掉,丢弃”的意思。 【字里字外】
“摈弃”在古代的主要意思就是抛弃。西汉刘向子《列女传·齐孤逐女》中就有这样的句子:“妾三逐于乡,五逐于里,孤无父母,摈弃于野,无所容止。”
《列女传·齐孤逐女》讲的是一个女子因相貌丑陋,被乡邻逐出故乡,抛弃在原野上的故事。据说,这个女子被逐后无处容身,只得去拜见齐襄王。齐襄王的臣子们都不希望君主接见这样一个被“三逐于乡,五逐于里”的人。但齐襄王却坚持要见她,还对反对接见这个女子的大臣说:“牛叫的声音得不到马的回应,不是因为马听不见牛的叫声,而是因为马和牛本来就是不同的物种呀。所以这个女子一定有与旁人不一样的地方。”
于是,齐襄王接见了这个女子,还与她围绕国家大事讨论了整整三天:第一天探讨了国相对于国君的重要性;第二天研究了国相应具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能力;第三天则讨论了历代贤君的用人策略,并肯定了当时齐襄王的国相。这名女子凭借着卓越的见识赢得了齐襄王的尊重,并让她嫁给了国相。齐襄王也因为采纳了她的建议,引来了各国的优秀人才,国家从此更加强盛。 【例 句】
看到这一切,李老头子摈弃了他那迷信的思想,再不幻想什么天雷了。
峻青《黎明的河边》
并bing行xing不bu悖bèi
【释 义】
指事情同时实行,互不冲突。
【名家解读】
这个成语出自《礼记·中庸》:“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是说不同的人都可以走在路上,但并不相互冲突。比如,我们可以说,翻译外文的时候,“信”的原则和“雅”的原则是并行不悖的。(蒙曼) 【辨 析】
“悖”不能读作bo,也不能写成“背”,因“背”作为动词有违背、背离的意思,因此很容易被误用,要注意这里有从“心”的意义,因此不用“背”。
你知道吗?
悖论是逻辑学上导致矛盾的一个命题,我国古代很早就已经对其有所思考了,《庄子·天下篇》写道:“一尺之捶,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就是指一尺长的木杖,如果每天取其中的一半,永远都取不完。这里说的是,有限的物体可以被无限地分割。在有限中引入无限,这就可能引起悖论。
波bo谲jué云yun诡gui
【释 义】
形容事物像云彩和波浪那样变幻莫测。
【名家解读】
“谲”是欺诈的意思,书写的难度比较大,“谲”与“橘”两个字右半边的写法是一样的。(张一清)
“波谲云诡”出自汉代扬雄的《甘泉赋》:“于是大厦云谲波诡,摧摧而成观。”(郦波) 【辨 析】
“谲”与言语相关。读音为jué,不要误读为ju或jié。“诡”读作gui,有“欺诈、奸猾”和“奇异”等含义,“阴谋诡计”不要写成“阴谋鬼计”。
你知道吗?
古人有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很多人不明白古人说这些道理为什么总是云来云去。不明白“云”为何会有“说”的含义?其实现在汉字“云”有两个来源,即“雲”和“云”。“雲”是我们熟悉的云彩。而来源“云”是个假借字,被借用于表示“说”的含义。于是就有了“人云亦云”“不知所云”。 【字里字外】
《论语》中有:“子曰:晋文公谲而不正,齐桓公正而不谲。”对于同为春秋五霸的晋文公和齐桓公,孔子做出了不同的评价。
晋文公重耳在晋国内乱之时避难逃亡。在他颠沛流离、饥渴交迫之时,随从介子推曾为了让重耳活命,偷偷割下自己腿上的一块肉,煮成肉汤给重耳喝。十几年后,重耳结束了流亡生活,君临天下,被称作晋文公。初临帝位,免不了论功行赏,但是晋文公却偏偏忘了介子推。很多人为介子推鸣不平,但生性淡泊的介子推只是默默带着母亲隐居到绵山上。晋文公听说后,羞愧不已,亲带仆从前往绵山寻访。谁知那绵山蜿蜒数十里竟无处可寻。晋文公求人心切,下令三面烧山,想逼介子推出来。没料到大火将介子推和母亲烧死。
至于齐桓公姜小白,他是“春秋五霸”的第一霸。他曾机智地躲过管仲的追杀,抢到齐国国君的继承权。夺国就位后,他不计前嫌,拜管仲为宰相,以包容大度的胸怀换取了管仲倾其一生的忠诚。
齐桓公称霸四十年,首倡“尊王攘夷”的政治号召,每次召集诸侯会盟,都恭请周天子特使莅临首席,以表示自己是尊奉周天子的诏命,是替天行道。这些都是遵守传统礼法制度的表现,因此孔子认为姜小白在追求霸业成功的过程中,“行为正派不诡诈”。 【例 句】
这其间的悲欢离合,波谲云诡,令人在冷静沉默中回想起来,抚今追昔,实不胜其感慨系之。
邹韬奋《抗战以来》
辍chuo笔bi
【释 义】
指写作或作画没有完成而中途停止。
【名家解读】
“辍”的右半边“叕”本身是个象形字,有多种读音,其中有“合住”的意思。它在不同的字里意义不同,在这里只用于表示读音。“辍”本来的意思是指车在中途遇到小故障,修理后又能接着前行。按照《说文解字》的说法,它与“连”的意思刚好相反。(张一清) 【辨 析】
“辍”是形声字,从车,叕声。本义是“中途停止,废止”。它与“惙”是形近字,“惙”本义是“忧愁”“疲乏”,与情绪有关,为竖心旁。
你知道吗?
东汉班超曾长期为官府抄书挣钱,劳苦不堪。有一日,他扔下笔感叹道:“大丈夫应像傅介子、张骞那样,在异域他乡立下不世之功,得以封侯,怎么能终日忙于笔、砚之间呢?”于是他决定投笔从戎,最终出使西域,成就一世功名。 【字里字外】
关于“辍笔”有两个很有意思的典故:
西晋时期,左思潜心为文,细心打磨,整整用了十年光阴创作《三都赋》,可谓呕心沥血。所谓“三都”,就是三国时候刘备的都城益州、孙权的都城建业、曹操的都城邺县。当时的文学家陆机也曾打算创作《三都赋》。他刚到洛阳,听说左思的《三都赋》文稿已成,便给弟弟写信道:“这里有个不知深浅的人竟然也想作《三都赋》。”后来,陆机读了左思的《三都赋》,自叹不如,就此辍笔。
在唐代还有诗仙黄鹤楼辍笔的故事。一日,诗仙李白和好友高适来到黄鹤楼。凭栏远眺,只见烟波浩渺,绿树掩映。顿时,李白诗情万丈,一连串诗句在胸中激荡。高适急忙取来笔墨,对李白说:“就题在这墙上吧!”
李白提笔挥墨,发现墙上已有一首诗,落款是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李白钦佩不已,辍笔作罢,叹道:“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例 句】
及思赋出,机绝叹服,以为不能加也,遂辍笔焉。
房玄龄等《晋书》
讳hui疾ji忌ji医yi
【释 义】
怕人知道有病而不肯医治,比喻掩饰缺点,不愿改正。
【名家解读】
春秋战国时有好多讳疾忌医的事情,做皇帝的都不希望自己有病,但齐桓公这种明明病得已经很严重了,还是不肯就医,只能招致性命之虞。(蒙曼) 【辨 析】
“讳”字的本义是避忌,因为有顾忌而避开某些事或不说某些话。书写时要注意“讳”与“诲”的区别,虽然二字发音相同,但意义不同。“诲”是教导的意思。注意不要将“讳”误读为wěi。
你知道吗?
“讳疾忌医”和“文过饰非”,都有“隐瞒自己的缺点或错误”的意思。但“讳疾忌医”偏重在“怕人批评,不愿意接受帮助”;“文过饰非”则偏重指寻找各种理由或借口来掩饰错误、缺点。
矫jiǎo枉wǎng过guo正zhèng
【释 义】
纠正偏差做得过了头。
【名家解读】
“枉”为木字旁,指木头,弯曲不直,比喻错误或偏差。使法律歪曲,叫“枉法”。“枉矢哨壶”出自《礼记·投壶》:“主人请曰:‘某有枉矢哨壶,请以乐宾。’”“枉矢哨壶”意思是弯的箭,歪的壶,比喻送给别人的是些不精致的器物,不值钱,是主人自谦之辞。“矫”是纠正。现代医学有针对小孩畸形牙齿、脊柱等做的矫正手术。(张一清) 【辨 析】
“矫”是个多音字,除了在“矫情”当“强词夺理、无理取闹”的意思讲时读jiáo外,其他情况都读jiǎo。
你知道吗?
“矫”字除了纠正的意思外,还有个意思是强壮、勇武。“矫若惊龙”的“矫”就是这个意思。“矫若惊龙”指的是像游动的龙一样强劲有力,常用来形容书法笔势强劲,婀娜多姿。比如《晋书·王羲之传》中写道:“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字里字外】
汉高祖刘邦认为大秦帝国之所以败亡,很重要的原因之一是没有分封诸侯,一旦受到攻击,就会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于是,他在建立汉王朝后,决定恢复分封制,设立王侯爵位,对子女功臣大加封赏。但是后来,诸如韩信等异姓王纷纷起兵叛乱,刘邦便借机消灭了异姓诸侯王,但仍旧保留了同姓诸侯王。刘邦去世后,这些诸侯王仗着皇亲国戚的身份,为所欲为,骄横跋扈,甚至还想谋夺皇位。
对此,班固在《汉书·诸侯王表》中有这样的评论:“而藩国大者夸州兼郡,连城数十,宫室百官同制京师,可谓挢(矫)枉过其正矣。”这段话的意思是说:(西汉初高祖恢复分封制,)大的诸侯国往往横跨数个州郡,拥有几十座城池,宫室百官的制度几乎和朝廷一样,可以说是矫枉过正。
后来,汉景帝担心诸侯势力过大,采用晁错的建议,借故削藩,直接导致“七国之乱”。在平定七王叛乱后,汉景帝下令收回诸侯王任免官吏的权力,并由朝廷任命官员负责处理各诸侯王封地的行政事务。汉武帝即位后,又下令诸侯王可以分封自己的子弟为侯。此后,各诸侯王封地越分越小,势力逐步削弱,最终成了有名无实的虚衔。 【例 句】
也许上够了演讲和宣传的当,现代人矫枉过正,以为只有不说话的人开口准说真话。
钱钟书《围城》
李li代dài桃táo僵jiāng
【释 义】
比喻兄弟之间应当同甘苦、共患难。也用来比喻以此代彼或代人受过。
【名家解读】
“李代桃僵”源自《乐府诗集·鸡鸣》,原文是:“桃在露井上,李树生桃傍。虫来啮桃根,李树代桃僵。树木身相代,兄弟还相忘!”李树生在桃树旁边,虫来吃桃树根的时候,李树就代它来受害了。本来是说桃树和李树能共患难,喻弟兄应能同甘苦。现在多指代人受过。(孟蓬生) 【辨 析】
“僵”在这里的含义并不是“僵硬”,而是“枯死”。
你知道吗?
春秋时期魏国有个大臣叫子质。他保举过很多人当官。后来他因罪失势丢官,过去举荐的人都不愿意帮助他。有人便对他说:“夫春树桃李,夏得荫其下,秋得食其实;春树蒺藜,夏不得采其叶,秋得刺焉。”认为他落得这样的下场是因为他栽培的不是桃李而是蒺藜,没培养对人。于是,后人便常用“树人”来指培养人才,用“桃李”来比喻老师所栽培的优秀后辈门生。 【字里字外】
“李代桃僵”是“三十六计”之一,指的是在敌我双方势均力敌,或者形势敌优我劣的情况下,用较小的代价,换取比较大的胜利。
战国后期,匈奴蟾褴国、东胡、林胡等部经常骚扰赵国北部边境。赵王因此派大将李牧镇守雁门。
李牧上任后,下令麾下将士只许固守营地,不许出战,然后每日都会杀牛宰羊犒劳将士。匈奴摸不清他的底细,几次进犯虽没捞着好处,但也没打成仗,因此就认为李牧胆小,不敢迎敌。后来,甚至连赵王也觉得李牧胆小,派人代替李牧镇守雁门。新将领与匈奴交战数次,损失惨重,边境民不聊生。赵王无奈之下只得请李牧再次领兵,并答应李牧绝不会再干预他的做法。
李牧继续按原先的做法统领全军,养精蓄锐。几年之后,他的军队便兵强马壮,士气高昂。
李牧见时机成熟,便准备正式出战匈奴。他先使了个李代桃僵之计,派一些士兵保护百姓出去放牧,引来匈奴人的小股骑兵前去劫掠,让这些士兵与敌骑交手时佯装败退,丢下一点人和牲畜。匈奴人得了便宜,就认为从来不敢出城迎战的李牧果然是个胆小鬼。于是,单于亲率大军攻打雁门,却遭遇了李牧的奇兵,大败而逃。 【例 句】
甚至把作者的姓名任意改换,李代桃僵,偷梁换柱。
郭沫若《集外》
售shou罄qing
【释 义】
指商品全部卖完。
【名家解读】
“罄”中的“缶”是一种盛东西的容器,如“缸”。罄字的本义是器中空,是光的意思,引申为用尽。所以售罄就是卖光了。“罄”还可以组词为“罄竹难书”。(蒙曼) 【辨 析】
注意区分“磬”和“罄”。“磬”是打击乐器,形状像曲尺,可悬挂,用玉、石制成,从“石”。
你知道吗?
编磬是一种打击乐器,起源于鲁。十六面磬编为一组,除可演奏出十二正律(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仲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外,另有四个半音。 【例 句】
此书无《北平笺谱》之眩目﹐购者自当较少﹐但百部或尚可售罄。
鲁迅《书信集》
销xiāo声shēng匿ni迹ji
【释 义】
隐藏声音和踪迹,不公开露面。
【名家解读】
“销声匿迹”这个词语是在《官场现形记》等白话文小说中经常出现的。这个词语书写时最容易写错的字是“销”,因为很多人都会把它错误地理解为“声音消失了”而写成“消失”的“消”。(张一清) 【辨 析】
“匿”从匚,“匚”是一种盛放东西的方形器物,“匿”的本义为隐藏,躲藏。“匿”读作ni,不要读成ruo或mi。
你知道吗?
契丹族是中国古代北方的一个游牧民族,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称汗,国号“契丹”,后改国号为“辽”。辽朝统治者重视借鉴吸收汉文化,建立起完备的管理体制,创立了契丹文字,促进农牧业共同繁荣发展。辽朝全盛时期,疆域广阔,经济文化繁荣。在中国历史上叱咤风云了两百多年后,公元1125年契丹被金所灭,契丹的名字渐渐从历史中销声匿迹了。 【字里字外】
“迹”有脚印的意思。《说文解字》序中说:“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蹏迒之迹,知分理之相别异也,初造书契。”传说中创造汉字的仓颉就是根据鸟兽的足印来创造汉字的。
汉字的发明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在还没有文字的上古时期,人们用的是在绳子上打结的方法记事。到了黄帝的时候,有一个叫仓颉的史官,黄帝派他专门管理牲口的数目。仓颉很聪明,很快就熟悉了全部的牲口。可慢慢地,仓颉需要管理的事情越来越多,光凭着打结记事的方法已经不够用了。
有一次,仓颉参加了集体狩猎,当大家走到一个岔路口时,几个老人为往哪条路走而争辩起来。一个老人说要朝东走,因为那里有羚羊;一个老人坚持要往北走,说前面不远可以追到鹿群。仓颉一问才知道,原来他们都是根据地上野兽的脚印来进行分辨的。
仓颉很受启发。他想,既然一种脚印代表一种野兽,那么也可以用各种符号来代表他所管理的东西。于是,仓颉日思夜想,细心观察天上星宿的分布情况、地上山川脉络的样子、鸟兽虫鱼的痕迹、草木器具的形状。创造出各种不同的符号,并且定下了每个符号所代表的意义。这些符号经过推广和演变,就形成了今天的汉字。 【例 句】
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
竺可桢《大自然的语言》
性质·状态
哀鸿遍野
【释 义】
形容到处都是呻吟呼号、流离失所的灾民的悲惨景象。
【名家解读】
“哀鸿”一词源于《诗经·小雅·鸿雁》:“鸿雁于飞,哀鸣嗸嗸。”嗸同“嗷”。大雁迁徙的时候会发出一种叫声,给人一种凄厉的感觉。因为古代经常会发生战争,或者饥荒等灾难,老百姓会流离失所,就是哀鸿遍野这样一种状态。(孟蓬生) 【辨 析】
要准确理解“哀”与“鸿”的含义,体会遍地都是鸿雁哀鸣的凄惨景象。
你知道吗?
鸿雁自古以来便被人们赋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被视为“五常”俱全的禽类。鸿雁飞行时会列成队形,始终对老弱病残十分照顾,这体现了“仁”。鸿雁十分重情义,雌雁和雄雁一旦结合便会相守一生,这体现了“义”。在雁阵中,后面的鸿雁即使飞得再快,也不会超越头雁的位置,这体现了“礼”。鸿雁很难被人捕获,这是它“智”的体现。最后,鸿雁是一种候鸟,每年都会在特定的时间南北迁徙,雷打不动,这正是“信”的精髓。 【字里字外】
西周周厉王在位时期,民间的惨状就可以说是饿殍载道,哀鸿遍野。
周厉王暴虐贪婪,即位之初便不听劝谏重用了同样贪得无厌的荣夷公,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行“专利”,将山林川泽据为己有,禁止老百姓上山砍柴打猎和下河捕鱼。之后他又开始大兴徭役,残酷地剥削普通民众,致使民间颇多怨言。
后来,朝中的大臣看不过去,纷纷向周厉王进言,试图劝阻君王的暴政。面对愈演愈烈的反对呼声,残暴的周厉王决定派专人去监视那些议论朝政的人,无论是谁,只要被发现,便立即就地处决。这样一来,民间更是人心惶惶。人们在街上走路都不敢说话,只敢通过眼神来交流。这样,反对他的呼声自然被暂时压制了下来。对此,周厉王还非常得意,拒不听从大臣“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劝谏。
三年之后,忍无可忍的老百姓终于聚众反抗,最终攻入王宫,赶跑了周厉王。国家政权由大臣周公和召公共同执掌,史称“共和行政”或“周召共和”。 【例 句】
我记得历史上的罗马何等殷阗繁盛,怎么今日却是哀鸿遍野,春燕无归,满眼凄惶。
梁启超《新罗马》
鞭biān辟pi入ru里li
【释 义】
形容能透彻说明问题,深中要害。
【名家解读】
鞭是鞭打,辟是通透,鞭辟入里是说鞭打能够触及到衣服的最里层。这是一种很形象、很生动的说法,最早出自宋朝大儒程颢、程颐兄弟,但二程不是说打人,而是说做学问,这和“入木三分”衍生出来的意思相近,即形容分析和批判的深入,切中要害。当然,“入木三分”最初则是说王羲之练习书法功力深厚的故事。(郦波) 【辨 析】
“辟”有两个读音。读pi时,有开启、开拓、透彻等意思,比如开辟、精辟等。读bi时,有君主、驱除等意思,如复辟、辟邪。
你知道吗?
“鞭辟入里”原为“鞭辟近里”。宋代程颢、程颐所著《二程全书·遗书十一》中写道:“学只要鞭辟近里,著己而已。故切问而近思,则仁在其中矣。”
褊biǎn狭xiá
【释 义】
指心胸、气量、见识等狭隘。
【名家解读】
常常有很多人误把“褊狭”看作“偏狭”,这是不对的,因为“褊”和“偏”的偏旁、读音和意思都不一样。“褊”本身指衣服比较瘦小,而衣服比较窄小,人的活动就会受到限制。那么,同样的道理,人的心胸如果“褊狭”,他的气量、见识等就会有局限,从而变得狭隘。(张一清) 【辨 析】
“褊狭”和“偏狭”这两个词语不同。“褊狭”一词除了指心胸狭窄之外,也可以指地域、面积等狭窄。郦道元在《水经注·湿馀水》中说:“山岫层深,侧道褊狭。”意思是说“山峦层叠幽深,边沿道路狭窄”。“偏狭”的意思是“偏颇狭隘”,如李广田《〈朱自清选集〉序》中写道:“诚恳、老实,是朱先生的本色,可是他绝不迂阔,更不顽固或偏狭。” 【字里字外】
庞涓本也是个将才。和孙膑一起师从鬼谷子的他,在兵法上颇有造诣。捞够了指点江山的资本,他便早早下了山,谋求富贵。
到了魏国,凭着一身本事,庞涓迅速被魏王任命为元帅、执掌魏国兵权,可谓春风得意。可庞涓褊狭,这注定了他悲剧性的命运。
当庞涓占据在权势巅峰之时,同门孙膑也来到了魏国。对于孙膑,庞涓表面热烈欢迎,帮孙膑谋划未来,可他心里却被不安、不快塞得满满的。庞涓知道孙膑比自己学得扎实,唯恐孙膑抢夺他一人独尊独霸的位置。当魏王与庞涓商量给孙膑封什么官职时,庞涓极力劝魏王让孙膑做客卿。客卿,半为宾客,半为臣属,不算真正的魏臣,没有实权,只空享一种较高的礼遇而已。
这以后,庞涓开始紧锣密鼓地进行加害孙膑的计划。他制造了孙膑私通齐国使者的假象,使得孙膑惨遭刖刑及黥面的刑法。
不过,没等他继续下杀招,孙膑就被人救下,偷偷送到了齐国。才华横溢的孙膑受到了齐王的敬重。凭借自己超凡的军事才能在齐国立下了赫赫战功。而庞涓,这个心胸褊狭又心狠手辣之人,最终在一场战争中被乱箭射死在孙膑设下的马陵道埋伏中。 【例 句】
我们的责任还不只于打开局面,指示光明,而还是创造光明和美丽;人的灵魂假如只能拘于个体的褊狭之中,便只能陶醉于自我的小小成就。
丁玲《风雨中忆萧红》
跛bo鳖biē千qiān里li
【释 义】
比喻只要努力不懈,即使条件很差,也能取得成就。
【名家解读】
“跛鳖千里”这个词我们可能有些陌生,但是说另外一句话大家立刻就熟悉了,那就是“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这是《荀子·劝学》中的一句话。《荀子·修身》中说:“故跬步而不休,跛鳖千里。”意思是在说跛脚的鳖只要半步也不停留,慢慢地爬,也能走千里远。(郦波) 【辨 析】
“跛”是形声字,从足,皮声。本义指瘸,腿或脚有毛病,走路高一脚低一脚。“跛”读作bo,不要误读成po或pi。“鳖”的字底为“鱼”,注意同“憋”“蹩”“瞥”等字区分。“笨鸟先飞”和“跛鳖千里”是一组近义词,“笨鸟先飞”强调比别人先着手去做;“跛鳖千里”则强调的是比别人更坚持不懈。
摧cui枯ku拉lā朽xiu
【释 义】
比喻迅速摧毁腐朽势力。 【辨 析】
“摧枯拉朽”和“势如破竹”两个成语都可以形容凭借着锐不可当的气势迅速地摧毁敌人。但“摧枯拉朽”侧重于强调毫不费力,常用于比喻打垮腐朽势力;而“势如破竹”则侧重于强调节节胜利,气势锐不可当,适用范围相对较广。 【例 句】
拣着个精壮的村夫,赶上一拳打去,只望先打倒一个硬的,其余的便如摧枯拉朽了。
冯梦龙《醒世恒言》
你知道吗?
“摧枯拉朽”一词最早的出处是《后汉书·耿弇(yǎn)传》:“归发突骑,以辚乌合之众,如摧枯折腐耳。”而在《晋书·甘卓传》中则有更明确的表述:“将军之举武昌,若摧枯拉朽,何所顾虑乎!”“拉”在这里并不表示“扯”“拽”的意思,而是指“摧折、摧毁”,含义与“摧”相近。“枯”和“朽”表示枯草和腐朽的树木,这些东西很容易被摧毁,所以后世用“摧枯拉朽”比喻迅速摧毁腐朽势力。
独du辟pi蹊xi径jing
【释 义】
辟:开辟。蹊径:路径。独自开辟一条路。比喻独创一种新风格或者新方法。
【名家解读】
“蹊”是个多音字,在“蹊跷”中读qi;而读xi的时候,则是对道路的一种比较文雅的说法。“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说的正是很多人慕桃李而至,久而久之就踩出了一条路。在我国古代,有关道路的说法有好多种,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留意一下。(张一清) 【辨 析】
不要误写成“独辟溪径”,蹊是“小路”的意思,不能当作溪水的“溪”。
你知道吗?
宋武帝刘裕的女儿寿阳公主,有一日仰卧于含章殿下,一朵梅花落在公主额上,将她的额头染成梅花印记,久洗不掉。宫中女子觉得非常美丽,有人便独辟蹊径,剪下梅花贴于额头,于是,梅花妆便诞生了,并成为女子们追逐的时尚。 【字里字外】
“蹊径”出自《晏子春秋》:“昔者婴之治阿也,筑蹊径。”
晏子头脑灵活,能言善辩,谦恭下士。齐景公刚即位时并未重用晏子,只是把他派去治理东阿。晏子外派的这三年里,关于他的坏话不绝于耳,齐景公大为不满,把晏子召来责问,想罢了他的官。晏子赶忙领罪:“臣知道自己的过错了,请再给臣一次机会,三年后臣保证让您听到赞誉的话。”没想到三年后齐景公果然听到各方对于晏子的赞誉。齐景公大喜之下决定重重赏赐。
晏子说道:“臣三年前治理东阿,封住蹊径,加强对门闾的管理,邪恶的人厌恶我;惩罚懒惰和偷盗的人,懒惰的人厌恶我;办案决不徇私舞弊,结果豪强厌恶我;身边的人若对我有所求,不合法的我一概拒绝,结果我身边的人厌恶我;接待权贵不曲意逢迎,结果权贵厌恶我。这些人对臣心有怨怼,散布臣的谣言,大王听后自然对臣不满。后三年,臣放松管理,邪恶的人感到愉悦;不再惩罚鸡鸣狗盗之人,懒惰的人感到愉悦;办案时徇私舞弊,豪强感到愉悦;身边人有求于我,我都答应,身边的人感到愉悦;对权贵以厚礼相待,权贵感到愉悦。于是您耳边便是对臣的一片赞誉之声。臣以为,前三年治理东阿,大王本应奖励臣,最终却惩罚臣;后三年大王应惩罚臣,最终却重赏臣,所以臣实在不敢接受大王的恩赐呀。”
这时,齐景公才知道晏子的确是个贤才,于是,让晏子辅佐自己治理齐国。三年后,齐国大兴。
焚fén膏gāo继ji晷gui
【释 义】
点燃灯烛来接替日光照明,形容夜以继日地用功读书或努力工作。
【名家解读】
“焚膏继晷”一词中的“膏”指油脂,如“民脂民膏”。“晷”指日影或者指一种古代的计时工具。这个成语的意思是:太阳落下去了,就点上灯烛。用来形容夜以继日地工作或读书,形容非常勤奋。(郦波) 【辨 析】
“焚”是一个会意字,从火,从林。“焚”的甲骨文字形像火烧丛林。古人打猎,为了把野兽从树林里赶出来,就采用焚林的办法。在这个成语中,“晷”读作gui,不要读成jiu,“晷”字底部是“口”,不要写作“日”。
你知道吗?
古代夜晚有更夫报时。更夫兼具巡夜和报时两个功能。通常两个人一组,一个拿着锣,一个拿着梆,在夜色如墨的夜晚巡视,边走边敲,每隔一个时辰敲一次,还会喊着“天干物燥,小心火烛”之类的话。 【字里字外】
金乌每日从扶桑树上升起,东升西落,中国古人在日月星辰的交迭里,捕捉到了时间的流逝,发明了早期的计时工具。
日晷,又名日规,是利用太阳测定时刻的一种计时工具,早在秦汉时期就已经在民间流行。它的原理就是利用太阳的投影方向来测定并划分时刻,其名字“日晷”的本义就是指太阳的影子。日晷通常是由晷针和晷面组成。在晷面的大圆盘上刻着“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个时辰。随着太阳在天空位置的变化,晷针投下的影子在晷面上慢慢移动,指向相应的时辰。
日晷在阴天和夜晚无法使用,于是人们又发明了新的计时工具——铜壶滴漏。铜壶滴漏是用滴水的方式记录时间。早期的铜壶滴漏只用一只漏壶盛水,壶中插着一根画着刻度的标杆,水从壶底的小洞滴出,人们根据水位下降时所显露的刻度来判断时间。这时的铜壶滴漏还不够精确,后来不断改良,升级为四只漏壶一套。四只漏壶依次放在一个四级木架上,从高到低分别叫作日壶、月壶、星壶、授水壶。日壶、月壶、星壶下面分别有一个滴水的铜嘴,授水壶里则放置着标尺。水从日壶滴入月壶,再到星壶,最后滴入授水壶。授水壶中的水,随着时间的流淌,越积越多,标尺在浮力的作用下缓缓上升,人们便通过标尺浮出水面的刻度来判断时间。 【例 句】
相传文人目多眚(sh0ng),归咎读书,焚膏继晷,以致损明。
张潮《虞初新志·三侬赘人广自序》
刚gāng愎bi
【释 义】
倔强执拗,固执己见。
【名家解读】
人们常说“刚愎自用”。“愎”的左半边是竖心旁,表明它与人的内心世界有关。它的基本意思是“固执、任性”,其中既含有固执己见的自大,也含有不知变通的迂腐。(张一清) 【辨 析】
“愎”易读成fu。与“愎”有关的词语有:“刚愎”“愎戾”“愎类”等。
你知道吗?
历史上以“刚愎自用”而著名的人有项羽。他的自负使得他不听谋臣,只信自己,导致了军事天才韩信在“臣事项王,官不过郎中,位不过执戟,言不听,话不用”之后,失望离去。他的刚愎自用,使得他忽视范增击杀刘邦的眼神示意,导致他错失鸿门宴消灭刘邦的绝好时机。他的骄傲,又使得他无颜面对败局,没有听从渡江后东山再起的建议,选择乌江自刎,放弃了“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的机会。 【字里字外】
公元前597年,楚庄王率军向郑国发动大规模进攻,围困郑国三个多月。郑国不敌投降后,晋国才派来救兵。楚军本打算胜利而归,却没料想遭遇晋军。拼死一战,还是退兵而归?楚军内产生分歧。楚庄王的爱臣伍参主张一战,令尹孙叔敖主张求和。
孙叔敖谏言道:“昔年我军力战陈国,现在又攻打郑国,战士疲惫,该休养生息。如果听从伍参所言,和晋军力战。若我军败北,伍参难辞其咎,就算吃了他的肉也无力挽回败局!”
伍参反驳道:“若此战胜,孙叔敖你就是无谋之人。若此战败,我的尸体将在晋军那里,你孙叔敖怎么能吃到我的肉呢?”
伍参又对楚庄王说道:“晋军元帅荀林父新近上任,在军中尚无威信。荀林父的辅佐官先縠刚愎自用,不仁不义,不肯听从荀林父号令。晋军三帅,全都专断行事,晋军将士不知道该听从谁的命令。这一次,晋军败局已定。再者,您贵为国君,晋军主帅是臣,一个国君见了敌军的臣子却落荒而逃,您该如何面对臣民?”
楚庄王无言以对,再三思索之后,命令全军迎敌。晋国指挥混乱,大败而归。 【例 句】
他说(荪甫)那样的刚愎自信是祸根。
茅盾《子夜》
刚愎自用,小则杀人,大则误国。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
槁gǎo木mu死si灰hui
【释 义】
枯干的树木和火灭后的冷灰。比喻心情极端消沉,对一切事情无动于衷。
【名家解读】
槁木死灰,除了形容人神情郁郁寡欢,其实有时候也用来形容出家人在修行时达到一种寂灭的境界,如同槁木死灰一般,是用来形容出家人修行时安静的状态。(康震) 【辨 析】
“槁”字容易写错,左右结构,属形声字,从木,高声,形容树木枯死。 【例 句】
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
《庄子》
你知道吗?
李纨是古典名著《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之一,作者用“槁木死灰”来形容年轻守寡、内心寡欢的李纨的心境。金陵十二钗及其性格定位分别为:林黛玉—情情、薛宝钗—冷情、贾元春—宫情、贾探春—敏情、史湘云—憨情、妙玉—度情、贾迎春—懦情、贾惜春—绝情、王熙凤—英情、贾巧姐—恩情、李纨—槁情、秦可卿—情可轻。
耿gěng介jiè
【释 义】
正直,不同于流俗。
【名家解读】
耿介,指很正直的样子。用“介”来形容人这样一种性情,是因为“介”本身就是正直之义,“耿介”很有意思,清朝有个大臣就叫“耿介”。(蒙曼)
“介”字原本指盔甲。耿,从火,圣(shèng,聖)省声,本义是把耳朵贴到脸颊上,但是它的基本字义主要是光亮。因为有光亮,所以就正直。(张一清) 【辨 析】
“介”在“耿介”这个词语里的意思比较少见,要注意不要理解错。
你知道吗?
古代有很多名人性情耿介。比如敢于犯颜直谏的魏徵,秉公执法耿直聪敏的狄仁杰,忧国忧民的范仲淹,廉洁刚正的改革家王安石,铁面无私、刚正不阿的包青天,等等。这些人都凭借着自己的坦诚直率,为国家尽心尽力、尽职尽责、秉公执法、刚正不阿,大多数时候甚至连自己的生命安危都抛到了脑后。 【字里字外】
董宣,字少平,曾经官至北海相。因为他耿介不阿,为官廉洁,不畏权势,在东汉初年是远近闻名的“强项令”(意思是“硬脖子县令”)。董宣的事迹在《后汉书·酷吏列传》中有详细的记载,至今都为人称道。
据说,当时的京都洛阳非常难治理,因为城内的皇亲国戚、功臣贵胄纵容自家子弟和奴仆在街市上横行霸道,无恶不作。
董宣上任后,恰逢湖阳公主的家奴杀人行凶。此案的凶手藏匿在公主家中,使得官吏无法抓捕。某次,公主出门时,让这个家奴随行。董宣立即上前拦住了公主的车马,疾言厉色地数落了公主的过失,并命令官吏将家奴就地正法。
湖阳公主跑去光武帝那里告状。光武帝一听非常愤怒,便传来董宣想要杖毙他。但董宣一番言语理直气壮,更自撞殿柱以求速死,反而让光武帝又惊又悔。但为了公主的颜面,光武帝虽然饶了董宣,却还是命令太监扶着董宣,强迫他向公主磕头谢罪。可董宣拼死不肯低头。光武帝无奈,只得下令赏赐“强项令”三十万钱。董宣把这些钱全部分给了手下。此后,洛阳的恶霸人人畏惧董宣称他为“卧虎”。 【例 句】
我本来也是痛恨军阀,耿介不苟的人,为什么要找军阀走狗郭团长呢?难道吃穿要紧,人格就不要紧吗?
李六如《六十年的变迁》
管guǎn窥kui蠡li测cè
【释 义】
从竹管里看天,用瓢来量海水,比喻眼光狭窄,见识短浅。
【名家解读】
这个成语提醒人们,要开阔眼界,努力把握客观事物的全貌,而不要把眼光仅仅盯在局部之上。文章题目中出现“管窥”和“蠡测”时常用来表示自谦,意思是说自己的认识可能不太全面。古代观测天文时有一种工具叫窥管,与此处的意义有所不同。(孟蓬生)
平时要注意,这个“蠡”字不要写成“厘米”的“厘”。“蠡”在这里指的是工具,是用贝壳做的瓢,所以和“虫”相关。(张一清) 【辨 析】
“管窥蠡测”中的“窥”和“测”都是动词,分别表示“窥视”和“测量”。“蠡”本义是虫蛀木。在记忆这个字时可以联想虫子蛀过之后的木头是空心的,其空心的形状正好和瓢类似。
汗hàn牛niu充chong栋dong
【释 义】
栋:栋宇,房屋。本义是指用牛运书,牛要累得出汗;用屋子放书,要放满整个屋子。形容藏书很多。
【名家解读】
这个成语出自柳宗元给他的一位朋友写的墓表。原文说:“其为书,处则充栋宇,出则汗牛马”,是连续用两个形容,来表明这位朋友藏书的数量极大。后来,这句话就演化成成语“汗牛充栋”,用来形容书多。(蒙曼) 【辨 析】
“汗”是多音字,读hán时表示古代鲜卑、柔然、突厥、回纥、蒙古等族对其统治者的称号“可汗”。“汗牛塞屋”和“汗牛充栋”的意义相同,都是形容藏书非常多,不能形容人。
你知道吗?
唐朝的书籍是纸质的。早在东汉时期,蔡伦改革造纸术,纸便大量使用,逐步代替竹简,但当时仍有大量竹简在使用。到了隋唐,特别是唐朝时期,造纸术进一步发展,相当兴盛,纸的品种多样。
和hé睦mu
【释 义】
友好相处,关系融洽。
【名家解读】
“睦”是会意和形声融合在一起的字,字的右边上下各有一个“土”,表示“土堆积起来”的意思。左边是“目”字,表示仰视,所以,“睦”最原初的意思就是“仰视”,人互相尊敬就容易达到和睦。(张一清) 【辨 析】
“和睦”的“和”是相安、协调的意思,不要写成“合”字。“和”繁体字作“龢”,左边构件像口吹排管乐器,右边构件为“禾”,本义是“(乐声)和谐,协调”,引申为“和谐,协调”。“合”的甲骨文像器盖相合,本义是合拢。
你知道吗?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说:“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行阵和睦”指军队和睦团结,这句话的意思是“我认为军营中的事情,都拿来和他(向宠)商量,就一定能够使军中团结和谐,好的差的各得其所”。 【字里字外】
在安徽省桐城市有一处叫作“六尺巷”的历史风景名胜。这个小小的巷子里记录着一个邻里和睦的故事。
在清朝康熙年间,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张英在京城做官。老家人要盖房子,地界紧靠邻居吴氏。吴家提出要张家在两家之间留出一条路来,方便自家出入。张家老管家拿出府中地契,上面写着“至吴姓墙”。他觉得自己有理有据,家中老爷又是堂堂京城高官,便死活不肯让步。
吴氏见状,心中不平,于是一纸状书将张家告到了县衙。张家老管家见事态越发严重,就连忙写信,飞书京城,把这件事禀告给了张英,请他让当地官府帮其家人撑腰。
张英收到信之后,随即回诗一首:千里送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张英家人收到信之后豁然开朗,当即决定把院墙向后退让三尺。吴家知道后深受感动,也向后退让三尺。两家之间便空出六尺,六尺巷因而得名。后来康熙帝知道了这件事,敕立牌坊以彰谦让之德。 【例 句】
上下和睦,周旋不逆。
《左传》
只盼哪你们添人进口,全家和睦,跑破了我的鞋也没什么!
老舍《神拳》
挥hui斥chi方fāng遒qiu
【释 义】
比喻热情豪迈,劲头十足。
【名家解读】
“挥斥”是奔放,“遒”是强劲。挥斥方遒合在一起就是劲头十足。出自毛主席的《沁园春·长沙》“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表现了青年人革命的热情。(蒙曼) 【辨 析】
“遒”为形声字,从辵,酋声,本义是迫近。注意不要误写为“酋”,“酋”的本义是陈酒,金文中“酉”像酒坛形。
你知道吗?
古往今来,凡志趣超群、抱负高远的人们,常常览物抒情,慷慨言志。幽州台上挥斥方遒,陈子昂万般感慨化为“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绝世名句;杜甫登高吟唱“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叹时运之不济、人生之短促。
慧hui黠xiá
【释 义】
聪明而狡猾。
【名家解读】
“黠”,字义从黑,指坚黑色,《说文解字》即解释:“黠,坚黑也。”意思是非常深的黑色。由于非常黑,内在就很难被人发现,于是引申为擅长伪装,继而借指内心的狡诈。因此,“黠”就有了狡猾之义,含有内心险恶、耍弄小聪明来伪装的意思。慧黠稍有贬义,但总体还属中性词,像狡黠、黠鼠、黠棍就纯属贬义了。(郦波) 【辨 析】
“黠”是形声字,从黑,吉声,它的读音为xiá,不要读成xié、jié等音。“黠”字右边的“吉”上面是“士”,上横长下横短,不要写成“土”。 【例 句】
王猛慧黠小才,非有绝人之智,超世之量。
方孝孺《黄霸》
佶ji屈qu聱áo牙yá
【释 义】
文章读起来不顺口。(异形词:诘屈聱牙)
【名家解读】
“佶屈聱牙”就是说文章读起来不顺口,指的周《诰》殷《盘》这两篇文章佶屈聱牙。“聱”字演变出“否定”的意思,“不”的意思,这样它跟牙在一起,就是跟牙不顺,也就是不顺口。(张一清) 【辨 析】
“聱”是形声字,从耳,敖声,本义是不接受别人的意见。书写时不要与“鏊”“鳌”等形近字弄混。“佶屈”是指曲折,不顺畅。书写时注意不要写成“佶曲”。
你知道吗?
周《诰》殷《盘》都是《尚书》里的篇目名。周《诰》指的是《尚书·周书》中的《大诰》《康诰》《酒诰》《召诰》《洛诰》等;殷《盘》指的是《尚书·商书·盘庚》。《尚书》是儒家经典之一,原来叫作《书》,战国时起被儒家尊为《书经》,汉朝开始称作《尚书》。
见jiàn微wēi知zhi著zhu
【释 义】
见到一点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发展趋向,发现问题的实质。
【名家解读】
“著”本来的意思是草长出地面,因此就意味着显露、明显和显著。现在常用的“卓著”“昭著”等都含有这样的意思。只是在古汉语里,大多数汉字都是独立使用的,例如《世说新语》:“汝兄弟尚幼,不欲使此声著。”(张一清) 【辨 析】
“著”字其实有三种读音。当读作zhu时,表示“明显”的意思。当读作zhuo时,与“着”的意义相同,指的是“附着”“附加”。例如:“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陆游《卜算子·咏梅》)另外,“著”还可以读作轻声zhe,用作助词,表示动作、状态的持续。
你知道吗?
《世说新语》主要记录魏晋名士的趣闻逸事和玄言清谈,是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笔记小说”的代表作。 【字里字外】
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的商朝,有一个人叫作箕子,是当时辅佐纣王的一位贤臣。有一天,箕子到纣王那里进行日常的工作汇报时,偶然发现了一个细节,令他大惊失色。他看到了什么呢?原来,他注意到了纣王用的是一双象牙筷子。
纣王在得知了他大惊失色的原因之后很是不解,要知道,他仅仅只是换了一双筷子而已。用象牙筷子虽然有些奢侈,但作为一朝天子,穿金戴银,使用名贵器具又有何妨呢?
其实,箕子看到的并非仅仅是一双象牙筷子。他辅佐纣王多年,清楚地知道纣王以前一直用普通的木质筷子,保持着勤俭朴素的作风。如今换成了象牙筷子,见微知著,这暴露出了纣王正在逐渐变得骄奢淫逸,如果任这股风气滋长,后果将不堪设想,必将成为一个事关国家命运与前途的大问题。箕子向纣王诚恳地说明了自己的顾虑,希望纣王能够有所觉悟。但纣王却对箕子这样的解读不以为然,认为这只是一件小事,不可能产生更大的影响。
箕子的担忧不是没有道理的。纣王日渐昏庸,在都城朝歌出现了为后人所诟病的“酒池肉林”,大兴“炮烙之刑”等残酷极刑。他骄纵奢靡的生活,昏庸残暴的行径,使百姓怨声载道。最终,内忧外患之下,商朝被西周所灭,纣王也成为商朝最后一个君主。 【例 句】
惟天下之静者乃能见微而知著。
苏洵《辨奸论》
谨jin小xiǎo慎shèn微wēi
【释 义】
在细小的事情上很谨慎小心,形容过分小心谨慎。
【名家解读】
我们现在所说的“谨小慎微”这个词是含有贬义在里面的,但实际上这个词出自西汉刘安《淮南子》:“圣人敬小慎微,动不失时。”“敬小慎微”的意思是对细微的事物采取小心谨慎的态度。起初是个褒义词。(郦波) 【辨 析】
“谨小慎微”的近义词有“小心翼翼”“小心谨慎”等,但在意思上还是有着细微的差别。
“谨小慎微”和“小心翼翼”都形容举止十分谨慎,不敢疏忽。但“谨小慎微”除了指这种做事的态度以外,还常常用来形容人的性格,多指对细小事情过分小心。“谨小慎微”和“小心谨慎”都形容十分小心,不敢疏忽,有时可通用。但“谨小慎微”含有贬义。“小心谨慎”多用于形容认真、仔细、不马虎的态度。
科kē头tou跣xiǎn足zu
【释 义】
形容困苦、窘迫或极随便的情态。
【名家解读】
“科头”是指不戴帽子,光着头;“跣足”是指不穿鞋,光着脚。光着头赤着脚,形容困苦窘迫。儒家对帽子是非常关注的,所以,子路临终有句名言:“君子死而冠不免!”是说:君子就算是死也要戴正帽子。(郦波) 【辨 析】
“跣”从足,先声,本义是“赤脚走路”。“跣”的读音为xiǎn,不要读成xiān或xi。
你知道吗?
“冠”在我国古人的生活中非常重要。男子长到二十岁,就要举行成人仪式,由长者在其头上加冠,同时起字号,仪式结束,就意味着此人已经长大成人。在古人的观念里,“冠”与荣誉和尊严有关。接待客人“不冠不见”,以表示对对方的尊敬。出席正式的场合,都要对镜正冠。了解了这些,我们也就对子路在殊死搏杀中从容地把被砍断的冠缨重新系好,将冠扶正,并在临死前道一句“君子死而冠不免”的做法表示理解了。
伶ling俜ping
【释 义】
孤独;孤单。
【名家解读】
《孔雀东南飞》里面有“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讲刘兰芝在焦家感到很孤单。杜甫的《新安吏》里也写到“肥男有母送,瘦男独伶俜”,表现了父母在战乱中去世的孩子很瘦小,孤单可怜的样子。(蒙曼) 【辨 析】
伶,形声字,从人,令声。本义:古乐官名,用作“伶人”。引申为“孤独”,如“孤苦伶仃”。
俜,形声字,从人,甹声。不能写作“娉”。
你知道吗?
古人很善于描写孤独,除了“伶俜”还创造出很多形容孤独的词句,如“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这句话出自李密的《陈情表》,描写了自己幼时孤独一人,只有自己的影子陪伴,多亏了祖母将他抚养长大,恳请司马炎体谅他的苦衷,不要让他再出来做官,希望能在家一心侍奉老祖母。
名ming闻wén遐xiá迩ěr
【释 义】
名声传扬到各地。形容名声很大。
【名家解读】
“遐”和“迩”是一对反义词。“遐”是“远”的意思,“迩”则是“近”的意思。《商书·太甲》中有“若升高,必自下,若陟遐,必自迩”一句,大致意思就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高远的目标需要脚踏实地由当下做起。(张一清) 【辨 析】
无论远近,均要行走而至,所以“遐”“迩”都是走之旁,不能误写为“瑕”“尔”。
你知道吗?
名闻遐迩出自《魏书·崔浩传》:“奚斤辨捷智谋,名闻遐迩。”《魏书》是纪传体史书,记述了我国北方鲜卑族拓跋部从公元4世纪末叶至6世纪中叶的历史。 【例 句】
中国的颐和园和故宫都是名闻遐迩的历史古迹。
磨mo杵chu成chéng针zhēn
【释 义】
比喻有恒心肯努力,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
【名家解读】
李白小时候不喜欢念书,常常逃学。一天,李白见到一位老奶奶在河边磨一根铁杵,说是把这根铁杵磨成绣花针。李白表示怀疑,老奶奶说:“只要功夫深,就没有做不到的事情。”后来李白受到这个启发,回去坚持发奋苦读。(郦波) 【辨 析】
杵,舂谷或洗衣服、捶打衣服用的圆木棒。所以“杵”字的左边是木字旁,不能写成“钅”。注意“杵”读chu,不能读成wu。
你知道吗?
据《黄帝内经》记载:“断木为杵,掘地为臼,以火坚之,使民舂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将木头砍削成木棒做杵,在地面上挖一个坑,用火烧硬后做舂米的臼,让百姓可以使用它们舂谷物。这是最早的杵和臼。后来的杵多是用铁制成的圆头棒,当然也有沉重结实的木棒,而臼则多为石头制成。
庞páng眉méi皓hào发fà
【释 义】
庞:杂色;皓:洁白。眉发花白。形容老人相貌。
【名家解读】
“庞”是杂,就是指两种不同的颜色,其实就是花白,古代也称为“二毛”,用来形容老年人。“庞眉皓发”还可以写成“庞眉鹤发”或者“庞眉皓首”。(蒙曼)
“皓”就是白,比如成语“穷经皓首”,指一直到年老头白之时还在深入钻研经书和古籍。我们也经常说“明眸皓齿”。另外,我国古代还有“商山四皓”的说法,指的是秦、汉两朝的四个著名隐士,他们也是当时人们非常崇拜的得道高人,因为年迈鹤发,故称“皓”。(张一清)
你知道吗?
东汉大臣刘宠廉洁奉公,深受百姓爱戴。当他升职入京时,有五六位庞眉皓发的老人特意从乡下来给他送行。盛情难却,刘宠只接受了老人们赠送钱帛中的一枚钱币,作为纪念。因此,后人称他为“一钱太守”。 【字里字外】
庞眉皓发一词在《汉武故事》中也有所记载:“至武帝,尝辇过郎署,见驷尨眉皓发。”
有一天汉武帝刘彻乘车来到郎署,看到尨眉皓发的郎官颜驷。郎官是西汉时期的宿卫谋议之臣,往往能逐步升迁到朝廷重要官职或外调为地方令守,是西汉重要的官员来源。但颜驷已经垂垂老矣,却依旧是个郎官。汉武帝不解,就问道:“你什么时候做的郎官,为什么这般衰老?”
颜驷回答道:“在文帝时,臣就担任郎官了,可是,文帝喜欢文臣,而臣善于武艺。之后景帝即位,喜欢提拔俊秀之人,而臣面貌丑陋。现在陛下您即位,又欣赏年少有为之人,而我已到暮年。臣历经三朝,却始终错过,没能得到重用,将老死于这郎署之中。”
武帝听后心中不忍,赐他做了会稽郡都尉。
后人唏嘘于颜驷的命运多舛,便用“悲颜驷”“白首为郎”来形容怀才不遇。 【例 句】
周君四世为人瑞,曾元耆耋祖百岁。从此当将世寿名,庞眉皓发宜图绘。
唐寅《世寿堂诗》
站在两旁看这热闹内中也有几个读过书的庞眉皓发老者。
文康《儿女英雄传》
蚍pi蜉fu撼hàn树shu
【释 义】
比喻自不量力。
【名家解读】
“蚍蜉”是指蚂蚁,普通话里已经没有这个词了。这个成语源自唐代大诗人韩愈《调张籍》:“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毛主席《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的词里也有“蚂蚁缘槐夸大国,蚍蜉撼树谈何易”的句子。(孟蓬生) 【辨 析】
蚍蜉是体形较大的蚂蚁。“蚍蜉撼树”的字面理解是小蚂蚁想要撼动大树,比喻自不量力。“蚍蜉”两个字较为复杂,书写时要注意偏旁都有“虫”。
你知道吗?
蚍蜉撼树有个近义词为“螳臂当车”,也比喻不自量力或抗拒强大力量必然导致失败。出自《庄子·人间世》:“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
翩piān跹xiān
【释 义】
形容旋转舞动。
【名家解读】
这个词大多时候用来形容舞姿旋转优美。比如柳亚子先生的《浣溪沙》:“火树银花不夜天,弟兄姊妹舞翩跹,歌声唱彻月儿圆。”形容新疆各民族跳起欢快舞蹈的样子。除了形容人的舞姿外,这个词也可以形容蝴蝶或者小鸟的身姿。(蒙曼) 【辨 析】
“翩跹”亦作“蹁跹”,两者音、形、义虽相近但有细微差别。“翩”的读音是piān。“蹁跹”仅形容“旋转舞动”,而“翩跹”则形容舞姿轻快飘逸。
你知道吗?
谈起舞姿灵动,就不能不提西汉汉成帝的皇后赵飞燕。《赵飞燕别传》中写道:“赵后腰骨纤细,善踽步而行,若人手持花枝,颤颤然,他人莫可学也。”这里说的“踽步”是赵飞燕独创的舞蹈步法,其手如拈花微微颤动,身形似风般轻轻挪移。传说赵飞燕体态轻盈,还擅长控制呼吸,可以站在人的手掌上舞蹈,宛若飞燕。
色sè厉li内nèi荏rěn
【释 义】
外表强硬而内心怯懦。
【名家解读】
“荏”本义是草木柔弱的样子。《论语》里有一句话叫作“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孔夫子痛斥一些道貌岸然的伪君子外表上装腔作势,其实内心懦弱,完全就是一群小人。(张一清) 【辨 析】
“色”为会意字,从人,从卪,本义是神情、气色。“厉”是“砺”的本字。从厂(hàn),像山崖形,表示与山石有关,本义是磨刀石。后引申为严厉、凶猛。易被错写为“历”。“荏”本义是植物名,即白苏。
你知道吗?
“色厉内荏”多用于形容奸臣。王充《论衡·非韩》有“奸人外善内恶,色厉内荏,作为操止,像类贤行,以取升进,容媚于上”的句子,说的是奸佞小人外表和善,内心恶毒,外表强硬,内心软弱,行为举止装作像贤德之人,其实是为升官发财向上级谄媚。 【字里字外】
“色厉内荏”出自孔子《论语·阳货》:“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yu)之盗也与?”孔子认为春秋末期掌权者佯装正人君子,装腔作势,实则表里不一,色厉内荏,就像一群钻墙逾穴,偷鸡摸狗的小人。
君子与小人似乎是《论语》永恒的话题之一。不禁让人想将《论语》之中的小人之态,总结一二,警戒世人:
小人逐利。孔子认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心中常思德行二字,严于律己,心中装的是君臣之义、父子之义、朋友之义、苍天万民之义。而小人“蝇营狗苟,驱去复返”,追名逐利,趋炎附势,心中唯有利益二字。
小人斤斤计较,患得患失。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心中自有一股浩然正气,心胸如苍莽天地般宽广坦荡。而小人被欲念所俘,又无容人之心,终日钻营算计,为外物所扰,心绪不宁。
小人骄纵。孔子认为“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君子追寻圣人之道,“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不会因身份地位而傲慢无礼。而小人常有势利之心,心胸狭隘如针,一朝得势,便目中无人,骄傲放纵。 【例 句】
他跑遍租界的各处,观察了帝国主义爪牙的色厉内荏的窘态。
叶圣陶《英文教授》
耸song人rén听ting闻wén
【释 义】
使人听了非常震惊。
【名家解读】
耸,原本指天生失聪,因此常常会下意识地出现竖起耳朵的动作。由于“竖起”的含义,后来就发展出“高耸”的意思。而高耸的东西往往会使人吃惊,所以这个词语的基本意思是使人吃惊。它和表示害怕的“惊悚”之“悚”不是一回事,所以要注意不要用错。(张一清) 【辨 析】
“骇人听闻”指听了使人害怕,多指坏事。“耸人听闻”指故意夸大或捏造事实,使人吃惊。
你知道吗?
东晋顾恺之曾与桓玄结伴去殷仲堪的家里说笑聊天。他们约定每人讲一句“危语”,用一句话形容非常危险的事情。桓玄说“矛头淅米剑头炊”,意思是用长矛淘米,用宝剑烧火煮饭。殷仲堪接着说“百岁老翁攀枯枝”。顾恺之最后说“井上辘轳卧婴儿”。正说得起劲儿,一个参军插嘴说了句“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
夙su兴xing夜yè寐mèi
【释 义】
早起晚睡,形容勤劳。
【名家解读】
按照“夙”的古文字形,除了早上尚未隐去的月亮,字形中还包括张开双手的人形,合在一起表示早早起来做事。“兴”原本表示合力举起或抬起,后来就表示“起”“起来”,在这里则表示的是“起床”的意思。(张一清) 【辨 析】
“寐”的本义就是“睡”。书写时注意不要将“夙”字错写成“宿”,也不要将“寐”字错写为“昧”。
你知道吗?
《诗经·卫风·氓》中有“夙兴夜寐,靡有朝矣”的诗句,生动地描述了古代女性持家的辛劳。宋朝的陆游写出了许多家喻户晓的诗词,其中一首诗就叫《夙兴》。全诗如下:“客中睡眠少,常以鸡鸣兴。新炭炽宿火,膏油续残灯。焚香倚蒲团,外静中已凝。荣辱两不到,淡如秋水澄。出定窗已白,炯炯寒日升。厨人作芋糁,供此在家僧。”
兔tu起qi鹘hu落luo
【释 义】
兔子刚刚跃起,鹘立即飞扑下来,形容动作敏捷,也比喻作书画或写文章下笔迅速。
【名家解读】
这个成语出自苏东坡《文与可画筼筜(yun dāng)谷偃竹记》:“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大致意思是说文与可在画竹子的时候,下笔之前就已经胸有成竹了,所以落笔时就像鹘鹰俯冲捕猎兔子那样迅捷。(张一清) 【辨 析】
鹘和“喜鹊”的鹊易混淆。古代也有人用“兔走鹘落”。另外需要注意,“兔走鹘落”中的“走”是“跑”的意思。“走”字古今意义不同。比如守株待兔的故事中所讲的“兔走触株,折颈而死”,是说“兔子奔跑的时候撞到了树桩上,折断脖子死了”。 【字里字外】
苏轼在《艾子杂说》中记载了一个关于以“鹘”捉兔的有趣故事。
从前有个人准备去打猎,想买只鹘捉兔子,但他不认识鹘,就错买了一只野鸭子。
到了野外,有只兔子蹦跳着跑出来。猎人就把野鸭子投出去,让它去猎捕兔子。可野鸭子不会飞,掉落在地上。猎人不死心,又一次把野鸭子投掷出去,结果野鸭子还是掉落到地上。
忽然,野鸭子蹒跚着走到猎人面前,竟然说出人话来。它对猎人说:“我是一只鸭子,被杀死并被吃掉,这是我的本分,为什么要我承受被乱抛乱扔的痛苦呢?”
猎人说:“我以为你是鹘,可以捕捉到兔子,你竟然是鸭子?”
野鸭子抬起脚掌,笑着对他说:“你看看我这脚,你认为我可以按住兔子吗?”
看惯了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诗句,再看这篇幽默小文,不禁对苏轼又有了新的认识。在这篇作品里,苏轼通过鸭子风趣幽默、令人发笑的语言,讽刺了猎人。生动地说明了“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的道理。不然的话,就会像该文描写的猎人那样,不但捉不住兔子,而且白白糟蹋了鸭子。 【例 句】
只见有谋满面灰土,气吁吁的,站在赤日之中,手里拿着竹筹,两只眼睛兔起鹘落的,监押着管账先生及家人们在那里粜麦。
夏敬渠《野叟曝言》
心xin力li交jiāo瘁cui
【释 义】
精神和体力都极度疲劳。
【名家解读】
“瘁”是一种病,所以偏旁是“疒”,里面的“卒”既表音,也表意,它的意思是极端,极度,组合起来,就是都极度疲劳。而心力交瘁,则表示无论精神还是体力都很疲惫。一般来说,辛苦工作并不会心力交瘁,但是,若是拼尽全力后效果却令人失望,人们就会有心力交瘁的感觉。(蒙曼) 【辨 析】
“瘁”是形声字,从疒,卒声,书写时注意不要将“心力交瘁”的“瘁”错写成“粹”或“萃”。 【例 句】
我们心力交瘁,能报母亲的恩慈于万一吗?
冰心
《南归——贡献给母亲在天之灵》
一yi蹴cu而ér就jiu
【释 义】
踏一步就成功,形容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能完成。
【名家解读】
这个成语出自苏洵《上田枢密书》:“天下之学者,孰不欲一蹴而造圣人之域。”苏洵的意思是天下读书人莫不想一下子达到圣人的最高境界。其实,读书做学问首先板凳要坐十年冷,它是一个慢慢积累的过程,哪能一蹴而就呢?(郦波) 【辨 析】
“蹴”的意思是“踢”,“踩、踏”,都是与脚有关的动作,因此是足字旁。注意“蹴”的读音是cu,不要念成jiu。“一蹴而就”的“就”意思是成、完成、成功。
“一挥而就”和“一蹴而就”易混淆。“一挥而就”形容才思敏捷,(写字作画时)笔一挥就完成了,多用于褒义语境,是肯定中的赞叹;而“一蹴而就”则多用于贬义语境,是否定中的规劝。 【字里字外】
任何成功都不可能一蹴而就。明末清初史学家谈迁所著的《国榷》一书诞生过程就是出了名的命途多舛。
谈迁年轻时读了很多明代史书,发现错漏很多,所以立志要写一部翔实可信的明史。为了完成这部史书,他四处游历,寻访可信的书籍,拼命搜集史料,终于完成了初稿。之后他又反复修订,六易其稿,前后共花了二十多年时间,这才撰成了四百多万字的巨著《国榷》。谁知,书稿刚刚完成还未付印,一个小偷就偷偷地溜进了谈迁家。小偷看谈迁家徒四壁,只有一个竹箱锁着把锁,以为里面的东西是值钱的财物,就把那个竹箱拿走了。可怜谈迁辛苦二十多年才完成的《国榷》手稿就被这样偷走不知所终。
谈迁下决心重新撰写《国榷》。为了使《国榷》一书更准确完整,年近六十的谈迁携着书稿,走访明遗臣故旧,搜集明朝遗闻、遗文以及有关史实,并实地考察历史遗迹,加以补充、修订,好不容易才完成了新的《国榷》书稿。
《国榷》成书后,因内容对清朝颇多贬责,故被列为禁书,无法刊行,只有手抄本传世,直到近代才经张宗祥校勘整理后于1958年由中华书局正式出版。直到此时,《国榷》才最终成为史学家研究明代历史的重要参考材料,赢得了自己本该拥有的地位。 【例 句】
科学上的成功哪有一蹴而就的呀!
杨沫《不是日记的日记》
一yi语yu成chéng谶chèn
【释 义】
“谶”指将要应验的不好的预言、预兆。“一语成谶”的意思是“不幸而言中”。
【名家解读】
“谶”不好写,也不好读。“一语成谶”用现代流行的词讲就是乌鸦嘴的意思。这个字只要记住是由言字旁和“从”“戈”“韭”几个部分构成,也就不难写了。因为“谶”是一种预言,所以它是言字旁。它右边的“韱”读xiān,指的是一种叫作“山韭”的野生植物,所以字形里面含有“韭”。(张一清) 【辨 析】
“谶”易误读成jiǎn,易误写成“一语成箴(zhēn)”。“谶”是秦汉间巫师、方士编造的预示吉凶的隐语。而箴是动词,意为劝告,还是一种文体。
你知道吗?
“谶”出现得很早,秦初有一个谶语是“亡秦者胡”。秦始皇因为这句话大修长城,严防胡人入侵,这浩大的工程令百姓吃尽了苦头。结果,秦朝并没有亡于胡人,而是亡在了秦二世胡亥手里。 【字里字外】
诗谶,是指诗的内容无意中预示了后来发生的事。
隋朝有一位“一语成谶”的悲剧人物,他就是隋朝第二代皇帝隋炀帝。他下令开凿隋朝大运河的时候,南下扬州,一日偶得雅兴,写下一首诗:“三月三日到江头,正见鲤鱼波上游。意欲持钓往撩取,恐是蛟龙还复休。”意思就是想把江里的鲤鱼抓上来,但是鲤鱼并非池中物那么简单,恐怕是蛟龙变的,不能被擒住。此诗不佳,但隋炀帝很喜欢,还把这首诗交给乐工,让随行的宫女合唱。但是,听出诗中之意的人暗自觉得不祥,因为“鲤”和“李”同音,当时李渊已渐渐官居高位,因此诗中有李渊化龙之意。
此外,隋炀帝还曾作索酒歌:“宫木阴浓燕子飞,兴衰自古漫成悲。他日迷楼更好景,宫中吐焰奕红辉。”传说中迷楼是隋炀帝在扬州建造的行宫,他在民间选取数千貌美女子居住其间,终日在楼中过着荒淫无度的生活。这首诗艺术水平不高,可是隋炀帝很喜欢这首诗,只要在迷楼饮酒作乐,必命令宫人唱此歌。
只是果然“兴衰自古漫成悲”,隋炀帝的这两首诗都一语成谶,隋末天下大乱时,李渊乘势从太原起兵,攻占长安,成为大唐开国之君,应了鲤鱼为龙的诗句。而李渊大兵攻入京师时,隋炀帝躲入迷楼,唐兵将迷楼付诸一炬,火势冲天,就应了“宫中吐焰奕红辉”。 【例 句】
当战地记者前,他曾玩笑般言道:“没准干了这一行,哪一天就回不来了。”不想一语成谶,血洒战场。
因yin地di制zhi宜yi
【释 义】
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宜的措施。
【名家解读】
第三个字容易有问题,一是容易写成“治理”的“治”,另外就是容易写成“放置”的“置”。(张一清) 【辨 析】
需要注意理解“制”和“宜”连在一起使用,表示“制定适宜的措施”,而不是“治理得很好”,也不是“放置着看着怎么处理才适宜”。如果意思理解错,很容易将“制”错写成“治”或“置”。
你知道吗?
古时候人们在耕种农田时十分讲究因地制宜,其最主要的一个表现就是肥料的使用。早在西周时期,人们就已经发现了植物的茎和叶在田间腐烂之后能够促进农作物的生长。随后,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断探索,人们学会了如何制作肥料,也就是近些年才逐渐被化肥所取代的“农家肥”,并能够根据土壤的不同情况以及农作物的不同特性来施以最合适的肥料。这就是人类运用智慧,在农业中运用“因地制宜”的典范。 【字里字外】
“因地制宜”一词所体现出的道理在唐朝柳宗元的《种树郭橐驼传》中得到了详细的阐述。
《种树郭橐驼传》中的郭橐驼是一个以种树为生的人,他种的树质量好,成活率高。当被人问起他种树的秘诀时,郭橐驼坦言,他只是根据不同的土地、不同的树种,因地制宜,让树木与其所生长的环境相适应。作者借这个故事说明了治国理政的方法,即治国与种树的道理是相通的,都要因地制宜。
当然,对于郭橐驼这个人是否真的存在,如今已经无法考证。后世的学者大多认为这是针对当时官吏繁政扰民现象的一篇设事明理之作,人物是虚构的。在中唐时期,豪强地主兼并掠夺土地日益严重,“富者兼地数万亩,贫者无容足之居”,整个社会的贫富差距非常大,那些仅有一点土地的农民,除了交纳正常的捐粟外,还要承受地方军政长官摊派下来的各种杂税。
《种树郭橐驼传》在本质上是以老庄学派“无为而治,顺乎自然”的思想为出发点,借郭橐驼之口,由种树的经验说到为官治民的道理,说明封建统治阶级有时打着爱民、忧民或恤民的幌子,却收到适得其反的效果,仍旧民不聊生。 【例 句】
惟各省情形不一,因地制宜,随时变通。
《清史稿》
饮yin鸩zhèn止zhi渴kě
【释 义】
鸩:传说中的毒鸟。喝毒酒解渴,比喻用错误的办法解决眼前的困难而不顾严重后果。
【名家解读】
鸩是一种鸟,据说用它的羽毛泡酒,就可以变成毒酒。该词出自《后汉书》,是为了劝谏人们不要为了眼前的利益,去做不该做的事情,这属于饮鸩止渴。(蒙曼)
斑鸠也是一种鸟,斑鸠的“鸠”和“鸩”很像,容易写错。(张一清) 【辨 析】
“饮鸩止渴”和“杀鸡取卵”,都指只顾眼前需要。但“杀鸡取卵”偏重损害了长远利益;而“饮鸩止渴”偏重指办法有害,后果严重。
你知道吗?
鸩鸟是一种毒鸟,传说它黑身赤目,身披紫绿色羽毛,喜以蛇为食。相传以鸩毛或鸩粪置酒内有剧毒。制鸩酒方法最为简便,把鸩鸟的羽毛在酒里浸一下酒的色香味不变,但是喝进去之后马上会五脏俱裂。 【字里字外】
“饮鸩止渴”出自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霍谞传》:“譬犹疗饥于附子,止渴于酖(酖同鸩)毒,未入肠胃,已绝咽喉,岂可为哉!”成语来源是东汉时廷尉大人霍谞的故事。
霍谞小时候十分聪慧,又勤奋好学,饱读经书,少年时代就在当地出了名。霍谞有个舅舅名叫宋光,在郡里当官。宋光为人正直,在执法的过程中得罪了一些权贵,被他们诬告篡改诏书而被关进监狱。
当时霍谞虽然只有十五岁,但已经具有超凡的才能,面对舅舅入狱他的心情很复杂。他从小就和舅舅生活在一起,非常清楚舅舅不可能干这种弄虚作假的事。于是,为了给舅舅申冤,他决定给当时的大将军梁商写一封信,为舅舅辩白。梁商的女儿是皇后,妹妹是贵人,他是皇帝的亲属,在朝中势力很大,霍谞坚信他就是救宋光的不二人选。这封信中写道:“宋光身为州郡的长官,一向奉公守法,以便更好地为朝廷效力。他怎么会冒着死罪去篡改诏书呢?这不就是人为了充饥去吃附子(一种草药,有剧毒),为了解渴去饮鸩(‘鸩’的羽毛泡过的毒酒)一样吗?如果这样的话,还没有进入肠胃,到了咽喉处就已经断气了。他怎么可能这样做呢?”梁商读了信,觉得说得有道理,把信拿给皇上看。不久,宋光被无罪释放。 【例 句】
少爷出身的你不知道穷人的艰难,借印子钱,饮鸩止渴,也是没有法子呀!
茅盾《三人行》
折zhé戟ji沉chén沙shā
【释 义】
戟:古代的一种兵器。一枚未锈尽的断戟埋在赤壁的泥沙中,形容十分惨重的失败。
【名家解读】
折戟沉沙,出自杜牧的《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这是一首怀古诗,杜牧看到赤壁古战场的戟,当时的铁兵器都已经埋在沙子里了,让人不禁想起当年周瑜和曹操的赤壁之战,如果不是东风帮助,那么曹操就会把大乔小乔俘虏在铜雀台了。(蒙曼) 【辨 析】
“折”是多音字。读作zhē时表示翻转、倒腾的意思,如折腾、折跟头。读作zhé时有断、弄断或弯转、屈曲等意义,如折断、折纸。读作shé音时则表示断、亏损等意思,如折本生意;也可做姓氏。
你知道吗?
戟是我国独有的古代兵器,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戟出现于商朝。
字zi字zi珠zhu玑ji
【释 义】
比喻说话、文章的词句十分优美,言简意深,凝练有力。
【名家解读】
珠:圆的珠子。玑:不圆的珠子。珠和玑都很珍贵,所以古人常常用珠玑比喻优美的文字。如果说文章中每一字,每一句写得都恰当得体,就可以说是字字珠玑,这是对文章的极大赞美。(蒙曼) 【辨 析】
《说文解字》中对“珠”的解释是“蚌之阴精”,其实就是珍珠的意思。“珠”和“玑”都是指珍贵的珠宝,因此都是玉(王)字旁。书写的时候要特别注意不能把“玑”错写成“矶”。“矶”的意思是水冲击岩石,跟珠宝一点关系都没有。
你知道吗?
“字字珠玑”原作“字字珠玉”,出自明代汤显祖的《邯郸记·赠试》,原文写道:“听的黄榜招贤,尽把所赠金资,引动朝贵,则小生之文字字珠玉矣。”后来演变成了“字字珠玑”。
恣zi肆si
【释 义】
指放纵。也指言谈、写作等豪放不拘。
【名家解读】
“恣肆”这个词很多人读成zi si。这个词语用于“汪洋恣肆”“纵横恣肆”等。我们熟悉的“恣”还有“恣意妄为”。(钱文忠) 【辨 析】
“恣”是形声字,从心,次声,本义是“放纵”。“恣”读作zi,不要读成zi或ci,不要写成“自”。“肆”是放纵、任意行事的意思,与“肄”是形近字,要注意区分。“肄”读作yi,是“学习,练习”的意思。
你知道吗?
“暴虐恣睢”一词出自司马迁的《史记·伯夷列传》,原文是:“盗跖日杀不辜,肝人之肉,暴戾恣睢,聚党数千人,横行天下。”这段话讲的是春秋时期的盗跖天天在屠杀无辜的人,割人肝,吃人肉,凶暴残忍,胡作非为,聚集党徒数千人,横行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