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贞观纪》 第一章 序言 我写这部书的原因很简单,小时候读史书时便认识了李世民,而后经常翻阅与李世民相关的书籍,最近几年又恰好读了读《资治通鉴》《旧唐书》《新唐书》《文苑英华》《册府元龟》《贞观政要》《唐会要》等史书,也看了许多最新的考古发现,对于李世民的形象,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我觉得我可以为大家尽量全面的介绍一下李世民。 因为读了大量的史书和看过了很多的墓志铭,发现以前的史书存在很多错漏,如杜伏威的去世时间、李建成的下葬时间和谥号等。 我个人是个强迫症比较强的人,看到书中的错误总觉得不能熟视无睹,可是,我自然是不能去改动史书的,所以只好自己写一部更改过的史书。 为了写这部书,自己已经不记得从什么时候开始搜集的资料了,如果从自己第一次看《旧唐书》开始算,那有十多年了吧,如果从提笔开始算,那是二零二四年十一月初的事。 这部书主人公是李世民,但是记载时间不是从李世民出生开始,而是选择了从武德三年六月开始,为什么要从这个时间段开始呢? 我个人认为李世民洛阳之战和虎牢关之战为他积累了大量政治资本,这也为后来战胜李建成提供了最大的助力,毕竟在古代,嫡长子的身份实在过于尊贵。 至于书中的重点人物介绍,当然是以李世民为主,但是 “贞观之治”的出现又不可能是李世民一个人便能创造的,这需要很多名臣的辅佐,所以书中又详细介绍了很多名臣,如房玄龄、杜如晦、岑文本、虞世南、褚遂良、刘洎、马周、裴寂、萧瑀、孔颖达、颜师古、李百药、杨师道、魏征、王珪、韦挺、孙伏伽、戴胄、高士廉、长孙无忌、李世绩、程知节、秦叔宝、尉迟敬德、李靖、侯君集、薛万均、薛万彻、唐俭、柴绍、屈突通、段志玄、契苾何力、阿史那社尔、执失思力、李思摩等,此外,还有杰出女性代表文德皇后、徐惠等,除了以上声名比较显赫的人外,还有数以百位的小人物,虽然于史料中,他们也许只是沧海一粟,但是,很多人却在以自己的方式推动着历史进程,如太子率更丞王晊,可以说是玄武门之变的重要推手。 关于书中重点内容的介绍,本书以政治事件、军事事件为主,宗教、文化、艺术、民族等方面也有涉猎,政治事件如玄武门事变、完善三省六部制、明堂制度等,军事事件如平王世充、窦建德、刘黑闼、高昌、龟兹、吐谷浑、**厥等,宗教方面如大慈恩寺的建立、玄奘西游等,文化方面如李世民、李百药、杨师道、魏征、虞世南等人的诗文创作,艺术领域如《九成宫醴泉铭》《房玄龄碑》《汝南公主墓志》等书法作品和《步辇图》《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图》《萧翼赚兰亭》等绘画作品,民族方面如对**厥、契丹等部族的管理。 第二章 前言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通过史书,我们可以拨开历史的迷雾,窥探历史的变迁,保存历史的记忆。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源远流长、长盛不衰,史书的记载功不可没。 本人自幼喜欢读一些史书,经过二十多年的历史沉淀,终于鼓起勇气打算创作一部史书。 本书关于人物方面,既详细介绍了李世民、李渊、两位帝王,又详细描述了裴寂、房玄龄、杜如晦、魏征、长孙无忌、虞世南、褚遂良、岑文本、刘洎、尉迟敬德、秦叔宝、程知节、李世绩、王珪、李靖、李百药、颜师古、马周、薛万彻、薛万均、杨师道、契苾何力、阿史那社尔、执失思力、李思摩、侯君集、屈突通、柴绍、段志玄、戴胄、韦挺、于志宁、李孝恭、杜淹、宇文士及、高士廉、萧瑀、温彦博、令狐德棻、孔颖达、殷开山、李道宗、周绍范、丘行恭等近百位朝廷重臣和近百位贞观时期的小人物,出场人数众多,实属罕见。 关于历史事件的记载,本书除了对平王世充、灭窦建德、平萧铣、平辅公祏、灭**厥、灭高昌、灭薛延陀、征高句丽、灭刘黑闼、平龟兹、伐吐谷浑等军事行动详加记录外,也对完善三省六部制、完善科举制、“二王三恪”制度、陵寝和太庙修建制度、明堂制度等政治、文化制度详细记载,尤其是在唐朝对待少数民族的制度方面,不吝笔墨。另外,本书大量引用古代诏书、奏表、诗文等,这相比常见的史书更加全面。 关于史实来源方面,本人详细阅读了《资治通鉴》《新唐书》《旧唐书》《册府元龟》《文苑英华》《贞观政要》《唐会要》《全唐诗》《全唐文》等文献资料,又辅以各种墓志铭的考古发现,对于史实记载不同方面,详加比对,尽可能地纠正了古代史书中的错误,如史书中对于李建成谥号及下葬问题、杜伏威事件等以墓志铭所述为主,推翻了《新唐书》《旧唐书》等史料记载。 本书有如下几大特点: 一、出场人数众多。相比《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等著名的传统史书,本书出场人数更多。这是因为传统史书中,对于位高权重者往往详加记录,对于一些小人物尤其是女性往往一笔带过,甚至不做记录。但是,本书由于参考了大量墓志铭,而很多墓志铭的主人可能只是个小官,并且以往没有被考古发现,因此导致了史书的遗忘或忽视。 二、内容丰富。本书相比《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等传统史书,除了重视历史上政治事件、军事事件、民族事件外,又将文学、医学、建筑、律法、宗教、艺术等方面加以补充。 三、史实来源庞博。本书的创作来源为两大方面,一方面是《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册府元龟》《贞观政要》《唐会要》《通典》《全唐诗》《全唐文》《文苑英华》等史书,另一方面是各地的考古发现,由于很多墓志铭虽然被发现了,但是其墓志铭网上并不能查到具体内容,所以本人为了更准确的记录史实,前往了很多博物馆进行考察,从而尽量保证了史实记录的严谨。 四、详略得当。本书对于武德三年六月至玄武门事变为止的部分,除了平王世充、窦建德、辅公祏、刘黑闼、杨文干事件、玄武门之变等军事行动或重大历史事件详写外,其他部分进行略写。而从玄武门事变开始直到李世民去世之间发生的历史事件多为详写,以突出主角李世民。 五、叙事客观。本书在记录史实方面本着客观为第一要务的原则,公正的记录了每个人物的善恶两个方面,如李世民虽然是主角,但他有时也会好大喜功,有时也会贪图享乐,有时也会因为个人情感罔顾律法,对于他的错误,本书毫不掩盖,又如魏征乃千古名臣,但是他也有阶级观念,也有识人不明等缺点,再如萧瑀既有刚正忠直一面,又有急躁偏执、心胸狭隘的一面,又如房玄龄,虽然也是千古名相,但是他也有谨小慎微、性格怯懦的一面,又如长孙无忌,既有政治手腕强硬的一面,又有军事能力不足的一面和贪恋权势的一面。“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是两面的,对于好的一面,本人不吝赞美,对于不好的一面,本人也客观描述。 六、历史事件发展脉络清晰。《新唐书》《旧唐书》等史书因为是采用纪传体形式进行编撰,所以在历史事件的前后发展或者事件叙述的详尽性方面,受到限制,如想了解玄武门事变中有哪些参与者,在纪传体史书中需要找到《长孙无忌列传》《高士廉列传》等,如此一来,我们得到的信息是碎片化的,并且,玄武门事变之所以爆发,甚至李世民能够提前着手布置,这是因为李建成手下太子率更丞这样的小人物,而这种小人物并没有列传,这是纪传体史书天然的弊端。而本书采用编年体的形式,这样使得历史事件的先后发生顺序一目了然,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也能表述清楚。 七、历史人物交代完整。在这一方面,由于纪传体史书记述人物完整的优势,本书囊括了《新唐书》《旧唐书》的本纪、列传部分,然后把它们拆开编入了本书之中,使得阅读本书等于把《新唐书》《旧唐书》全部阅读了,然后,本人又将考古发现的墓志铭部分补充进去,使得本书中很多人物的生卒年更加详细、官职的变迁更加详尽,许多史书中不见记载的人物纷纷鲜活起来。 八、打破传统性别尊卑。在古代,男尊女卑,因此,史书中出场人物男性明显多于女性,很多历史著名女性因为性别问题可能不见史书,只能以某某夫人身份出现在史书上。本书对于当时伟大的女性也进行了描述,如唐太宗充容徐惠,虽然是一介女流,然才华横溢,诗文俱佳,她的奏疏、诗文,本书全都收录。 九、综合性强。由于本书史料来源广泛,因此本人得以将《新唐书》《旧唐书》《资治通鉴》《贞观政要》《唐会要》《册府元龟》《文苑英华》《全唐诗》《全唐文》和考古发现等融合在一起,避免了《新唐书》《旧唐书》这种纪传体史书和各墓志铭收录人物不足、历史事件交代不完整,《资治通鉴》这种编年体史书历史人物交代不完整,《全唐诗》《全唐文》这种文学性强、历史性差,《贞观政要》《文苑英华》《唐会要》这种专门性强、历史性差,《册府元龟》这种知识碎片化的缺点。 十、语言朴实。本人认为,史书中的语言应该是朴实无华的,不能像现在市面上众多书籍一样,为了凑字数夸张描述,甚至大量使用褒义词、贬义词或者多余的描写进行叙述,以此来灌输给读者书中人物善恶的品格。我认为,历史人物的好坏每个读者都应该独立思考,作为史书作者,需要做的就是用平实的文字去记载,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一千个人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本书编撰目的有三: 一、记录史实。本书为了推动发展,只有邓基一人为虚构,并且只是短暂出场,其他历史事件中涉及的人物和历史事件全部为史实,对于史料记载中矛盾部分,本人详加考察,几经比对,选取了最可信的史料,尽可能的更正了以往史书中的错误。 二、资政育人。古人的很多思想对今天仍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关于这一点,需要读者自己通过阅读本书去体会。 三、学术研究。由于本人考察、阅读了很多墓志铭,而很多墓志铭信息并未在网络上公开,只得通过去到文物保护场所亲自去看才能了解,所以,个人认为,本书对于学术研究可能存在一定研究意义,当然,本人学历不高,而且只是普通的历史爱好者,与专业性的历史人才无法相提并论,恐有贻笑大方之嫌,望大家海涵。 最后,本人希望读者朋友能够养成正确的史学观,可以以客观公正的角度去看待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 第三章 太极殿上争长短 两仪殿中论天下 武德三年六月,在那庄严的太极殿内,李渊,端坐于龙椅之上,他的身影在光影交错中显得既威严又深邃。他的眼神锐利如剑,扫视着殿内肃穆的群臣。 整个朝堂仿佛被一种无形的压力所笼罩,连空气都显得格外凝重,每个人的呼吸都小心翼翼,生怕惊扰了这份沉寂。 “尚书右仆射裴寂,你说说你的看法!”李渊直接点名裴寂,以沉稳而坚定的语气询问他对进攻王世充的见解。 裴寂手持笏板,步履稳健地走出班列,高声而清晰地说:“臣以为不可!” “理由呢?”李渊面无表情,冷冷地问。 裴寂高声说:“臣以为如今进取中原,可不比以前了,以前天下大乱,民心难定,如今,天下势力一分为四,四方势力势均力敌,哪一方都尚未有统一天下之能,若我大唐进攻王世充,无疑是想打破如今的平衡局面,这样一来,我方必将成为其他势力的眼中钉,届时我方面对的将不仅仅是王世充一方,而是河南王世充、河北窦建德和江陵萧铣。我们腹背受敌,危矣!况且洛阳王世充坐拥洛阳这一富庶之地,加之洛阳城高坚固,易守难攻,王世充手下谋士如云,猛将如虎,不可轻易伐之。” 裴寂的言辞恳切而沉重,他的话语如同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层层涟漪,让原本就紧张的气氛更加凝重。 上开府仪同三司韦云起出班附和裴寂说:“国家在经历战乱之后,百姓流离失所,未能得到安养。加之连年收成不佳,关内地区饥荒严重。京城虽然初定,但民心尚未归附,小偷小盗之事仍为国之忧患。司竹、蓝田谷口等地的盗贼众多,他们朝夕窥伺,对国家造成极大危害。即便在京城之内,每晚也有盗贼出没。此外,北方的梁师都勾结胡寇,这是国家的腹心之患。 若不解决这些内忧,而贸然出兵函洛,一旦内盗乘虚而入,国家将面临更大的祸患。王世充远在千里之外,且山川阻隔,目前尚不足以对国家构成直接威胁。因此,应待国家有余力时再考虑讨伐。 如今内忧未除,国家应宏大量力,暂且收敛兵力,致力于农耕,安抚百姓,团结民心。这样,关中的小盗自然会平息。秦川的将士们士气高昂,三年后,定能一举平定天下。如今若急于求成,恐怕并不可取。” 李渊听后面露不悦,他霍然起身,手指着裴寂,说:“你认为只有天下大乱才是我们的时机吗?那我们什么时候才能进取中原?” 裴寂见状,连忙躬身施礼,语气缓和地解释道:“陛下息怒,臣并非完全反对讨伐王世充,只是认为时机尚未成熟。自古以来,得民心者得天下,而今王世充、萧铣、窦建德等人均深得民心,此时攻打任何一方,我们都缺乏十足的胜算。臣恳请陛下以民心为重,审慎决策。” 裴寂说完,群臣纷纷窃窃私语,几乎全都站在了裴寂一边。 这时,李世民挺身而出,他目光炯炯,言辞激昂地反驳:“民心固然重要,但如果我们完成统一天下的大业,那么,民心自然会归附我们的,我不懂太多的大道理,但我相信,民心有时候是需要打出来的,而且,我听说的是王世充不得民心,敢问右仆射,若王世充真得民心,那么,裴仁基、裴行俨、宇文儒童等为何谋划诛杀王世充?他若真得民心,为何派王行本毒杀杨侗?他若真得民心,为何他的殿中监豆卢达和罗士信将军会归附我大唐?王世充为人残暴狠毒,百姓对其早已恨之入骨,洛阳城虽然高大坚固,但洛阳城粮食短缺,他的尚书郎卢君业、郭子高竟然能饿死,我想,河南的官员和百姓一定也希望我们能除去王世充这个祸害。如今,关中宁定,军队兵锋正盛,这正是我们进攻中原的绝佳机会,至于你担心其他势力会帮助他,那无妨,一起灭了他们!” 李世民的挺身而出使得这场朝议达到了高潮。他的反驳如同一道闪电划破长空,让原本沉闷的气氛瞬间变得激昂起来,不少大臣,尤其是武将们纷纷击笏表示赞同。 李渊看见终于热烈起来的朝堂,转头又问李建成,说:“太子,你意下如何?” 李建成说:“儿臣认为,秦王刚刚剿灭刘武周,士气高涨,时机应该到了!” 李渊又看向了齐王李元吉,李元吉心领神会,立刻说:“儿臣附议!” 看到兄弟三人如此团结一心,李渊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毅然决然地宣布了出征的决定,说:“朕意已决,由秦王领兵,齐王佐之,择吉日讨伐王世充,收复中原!” 可尚书右仆射裴寂却没能领会李渊的意思,他提高了音量,固执地说:“陛下,臣以为,目前这种平衡不可打破,或者不应由我们打破,不然我们将成众矢之的。” 李渊并不答话,继续说:“即日起,众爱卿同心协力,各司本职,全力支持东征,若有影响军心者,严惩不贷!” 看到李渊已经下定决心,裴寂低下了头,不敢再说什么,只是内心感到一种莫名的失落。自己向来是李渊的“智囊”,似乎他的话李渊从来都是赞同的,可这一次,他不明白,为何今天的李渊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当所有人都渐渐离开朝堂,他慢慢地站起身,缓缓地向殿外走去,那一刻,他心中满是疑虑和不安。 散朝后,李渊留住太子和李世民,三人一同向两仪殿走去。 太子李建成说:“父皇,裴寂为什么不同意出兵?他不同意出兵我们能打赢王世充吗?我们的后勤供给会不会出问题?” 李渊笑了笑,用手指了指李世民,说:“二郎,你说说!” 李世民不假思索的说:“裴寂不同意出兵原因有二,第一,于公,正如他所说,现在各方势力虽暗流涌动,但谁也不想率先发难,这是事实,如果我们攻打王世充两败俱伤,那么,萧铣、窦建德一定会立即出兵,共同抢占我们和王世充的地盘,这一点来说,我们会很危险。第二,于私,太子可否记得当年曹操率大军南下江东,东吴张昭主张投降一事?如今裴寂位高权重,一旦我们兵败,他如今的荣华富贵便将烟消云散,他不敢赌!为了他的权位,他也不会赌。至于他会不会用心经营后方,这是肯定的,一旦我们决定开战,那么,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不成过眼烟云,他一定会全力以辅助我们,换句话说,他如果能劝我们不出兵最好,如果劝不住他也必会鼎力相助。” 李渊听完李世民的话,哈哈大笑,并说:“二郎啊!什么时候开始研究起裴寂来的啊!” 李世民说:“儿臣并未刻意研究裴寂,只是相处久了,可能会忍不住猜一猜他心中所想。” 太子听完李世民的回答,立刻恍然大悟,说:“父皇,既然裴寂有如此想法,那为何不处置他?” “处置?为何处置?”李渊反问。 “他忤逆圣意!” 李渊笑了笑,说:“难道日后我们听不得不同声音吗?何况,战与不战,本就在可与不可之间,也许事情的最后正如裴寂所言呢?” “那他作为宰相,他的意见会不会影响军心?”太子继续问。 “不会!”李渊严肃地继续说,“当朝将领个个渴望建立军功,他们会不希望打仗?” 听完李渊的回答,李建成沉默了,他清楚作为未来君主,自己目前政治眼光尚且稚嫩,以后还需要多向李渊学习。 谈话间,李渊三人便来到了两仪殿,三人席地而坐。 李渊说:“二郎,此次出征,朕给你大军十万,如何?” 李世民立刻说:“谢父皇!” 太子听完便小声地问:“父皇,要不再多派点兵吧!毕竟王世充可非泛泛之辈。” 第四章 尉迟敬德殿上失礼 李渊安抚齐王情绪 “太子殿下,父皇既然决定出兵十万必有道理,我也认为十万人足矣!” 李渊对李建成说:“不是朕小气,是最多只能给二郎十万,毕竟江南萧铣虽是无能之辈,但我们也要防止他趁机袭击长安!” 李建成点了点头,表示同意,并说:“父皇,还有草原十八部呢?” 李渊说:“朕当然知道,所以朕晋阳起兵时便向草原十八部称臣,年年纳贡,为的就是先腾出手来统一天下,然后再等待时机与草原十八部决战。我与草原十八部有盟约,希望他们不要毁约。不过,草原十八部确实不得不防,这件事我会好好考虑的。好了,你们先回去吧!” 李渊看着二人远去的背影,不禁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第二日,李渊在太极殿召开朝会。 这一天,朝中武将神采奕奕,全都摩拳擦掌,静等李渊宣布吉日和所派将领。 只见李渊朝着身边殿中监陈福说:“宣诏吧!” 陈福铿锵有力地说:“敕令秦王李世民为东征大元帅,齐王李元吉为东征副元帅,率右千牛卫大将军、淮阳王李道玄、右翊卫大将军、淮安王李神通、左千牛备身、略阳郡公李道宗、定州总管李玄通、中书令萧瑀、行台左仆射、秦王府行军元帅长史屈突通、益州道行台左仆射、酂国公窦轨、领左右千牛备身大将军窦抗、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李孟尝、右武侯将军桑显和、左翊卫大将军柴绍、检校并州总管刘世让、右武卫大将军钱九陇、陕东道大行台吏部尚书殷开山、左武侯大将军、曹国公李世绩、陕州道行军总管罗士信、邓州总管雷四郎、玄甲军统帅翟长孙、左光禄大夫马三宝、上柱国、玄甲军统帅张士贵、陟州刺史李厚德、右光禄大夫、左一总管、任国公刘弘基、怀州总管黄君汉、右卫将军宇文歆、行军总管刘德威、马军副总管李君羡、左光禄大夫丘行恭、右武卫大将军、上柱国、秦王府右二护军双士洛、宋州刺史、阳翟公郭孝恪、行军总管卢君谔、左三统军程知节、行军总管史万宝、武卫将军、行军总管盛彦师、上谷郡公、左卫将军王君廓、左武卫将军、新兴县公王君愕、乐游府骠骑将军段志玄、右一府统军尉迟敬德、骠骑将军王怀文、左马军总管吴黑闼、右马军总管牛进达、右三统军、马军总管秦琼、右领军卫大将军窦琮、骠骑将军张孝岷(出征前于六月三十日被王世充击败,而后不屈被杀)、右翊卫将军史大奈、上柱国、右武卫大将军李誉、车骑将军白士让、太府卿宋遵贵、车骑将军杨武威、车骑将军侯君集、秦王府骠骑将军宇文士及及秦王府主簿、金部郎中薛收、秦王府记室、陕东道大行台考功郎中房玄龄、陕东道大行台司勋郎中杜如晦、陕东道大行台度支郎中于志宁、比部郎中、上党县公长孙无忌、中郎将、秦王府统军刘德敏、秦王府右四统军田留安、正议大夫、北门长上曹钦、秦王府左一军马总管牛进达、秦王府右三军骠骑将军、清水县公公孙武达、归政县公郑仁泰、秦王府裨将高甑生、梁建方等秦王府文武官员东征王世充,中书令封德彝为参谋军事,管国公任瑰、潞州总管李袭誉、陕州总管党仁弘等人负责粮草转运,秦王府记室唐皎专掌书檄。东征时间定为武德三年七月初一。” 随着念到自己名字,各将领全都兴奋不已,尉迟敬德与程知节不禁哈哈大笑,口中不断念叨:“太好了!” 看着尉迟敬德如此不顾朝堂礼仪,齐王怒斥尉迟敬德:“你笑什么?知道这是朝堂吗?” 齐王的话立即打断了尉迟敬德的笑声,程知节也不禁噤声。 李渊看着眼前的景象,大度地说:“无妨,齐王太重视那无用的礼数了!”李渊明白,打仗是需要尉迟敬德这种将领的,即将出征,万不可挫其锐气。 面对李渊的大度,尉迟敬德立刻跪下不断磕头,并说:“谢陛下宽容,臣必为大唐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看着尉迟敬德如此直率地表示,李渊欣慰地点了点头,并说:“尉迟将军平身!” 而齐王看到尉迟敬德的无礼不仅没得到申斥,反而被李渊礼遇有加,心中不禁产生了一团怒火,并暗暗忖道:一个降将,怎配立于朝堂之上? 名单念完后,李世民出班说:“儿臣领命!” 齐王被李世民的回应拉回了现实,也赶忙说:“儿臣领命!” 其他将领皆齐声回应说:“末将领命!” 李渊看着眼神如此坚定的众将,心中满是喜悦,说:“好了,散朝。太子、齐王、裴寂留下!” “是!”所有人缓缓退出大殿。李世民不明所以愣了一下,但还是扭头出了大殿。 见众臣散去,齐王率先开口:“父皇,您为何如此礼遇一个降将?” 李渊明白他在生自己的气,正欲好言安抚,太子却先开口,说:“四弟,不可如此鲁莽,父皇这样做必有道理!” “太子觉得我这样做有什么道理呢?”李渊看着太子说。 “启禀父皇,儿臣觉得父皇是看在大军出征在即,不想伤了出征将士的心,尤其是降将的心,父皇这样做是想告诉天下人,只要是诚心归附我大唐之人,无论之前是谁的手下,我们都欢迎,也就是说,父皇此举既是收买人心,也是鼓舞军心!不知儿臣说得可对?”李建成缓缓抬起头看着李渊说。 “裴寂,你说呢?”李渊又看向裴寂。 裴寂面对突然的发问,愣了一下,然后说:“臣同意太子殿下所说。” 李渊看着眼前手足无措的裴寂说:“你这个老狐狸啊!你我君臣相识几十载,有何不能说?正好教教我这两个儿子。” 裴寂听完李渊的话,抬起头看了看太子,又看了看齐王,小心地说:“太子所言极是,但不全面,陛下不仅是因为国事而斥责齐王,也是因为家事而责备齐王。” 裴寂话一出口,太子和齐王顿时怔住了,他们想不通,这和家事有什么关系? 裴寂看了看默默点了头的李渊,继续说:“尉迟敬德是秦王的人,礼遇尉迟敬德那是在给东征大元帅的面子,而东征大元帅是谁呢?是秦王,是东征副元帅齐王的哥哥,秦王、齐王、尉迟敬德都将出征,本来申斥谁都不应该,但是,齐王作为陛下儿子,在尉迟敬德面前没必要争宠,面对尉迟敬德背后的秦王,也不必争宠,现在,陛下把齐王留下,就是为了安抚齐王,而秦王看到陛下并未留下自己,以秦王心思之缜密必能想通此中利害,散朝后,秦王必将严厉训斥尉迟敬德。所以,这一件小事其实是陛下为了秦王和齐王的团结而做的。” 裴寂言罢,李渊深深点头,并对齐王说:“元吉,你还年轻,不要太气盛,没事多和太子学学。” 听完裴寂和李渊的话,齐王依然愤愤地说:“儿臣知道了!” 李渊看向太子,说:“你明白了吗?” 太子急忙回答说:“儿臣明白了!” “好了!你们都回去吧!朕累了!”李渊摆了摆手,示意三人离开。 齐王率先大步离开,太子缓缓跟在后面,而裴寂则迈着沉重的脚步在最后走着,他不禁在想:难道陛下留下我就是为了给齐王和太子解惑?事情如此简单吗? 太子一边走一边回想着刚才的对话,他觉得今天又学到了很多,尤其明白了裴寂的厉害之处,他越来越觉得自己的未来需要裴寂。 看着各怀心思的三人离开的背影,李渊静静的发呆,嘴里不断小声嘟囔着:“皇帝果然是孤家寡人啊!没有人能真正懂得朕!” 李渊面对空旷的大殿,不断发出叹息! 下殿的李世民找到尉迟敬德,说:“尉迟将军,你的脾气该改改了,要注意礼节!” “什么礼节啊?陛下已经原谅我了,就冲这,俺对大唐,绝对死心塌地!” 看着如此直率的尉迟敬德,李世民欲言又止,最后只得拍了拍尉迟敬德的肩膀说:“尉迟将军,说得好!” 听到秦王的夸奖,尉迟敬德不禁嘿嘿傻笑了起来。 第五章 李渊壮行东征军 捷报频传高祖喜 武德三年七月初一,李渊颁布《讨王世充诏》,其文说:“王世充妄图僭越天位,行叛逆之举,肆意拘禁百姓,迫使其生活在苦难之中。那些心怀归顺之念的子民,竟无从表达其忠诚之意,实乃可悲可叹。朕深知战争之苦,百姓之痛,故一直秉持和平之道,不愿轻易兴师动众。长久以来,朕已停止兵器之用,未再穷尽征讨之事,以期天下太平。然而,王世充之恶行愈发猖獗,放纵不羁,暴虐成性,始终未改。朕心实在痛惜、怜悯那洛阳百姓长久以来饱受战乱之苦,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如今,王世充贼军已陷入困境,粮食匮乏、黔驴技穷。其麾下将士离心离德、亲人反目、恶行满盈,灭亡之兆已显。因此,朕决定分派勇猛之将,率领步兵骑兵共同进发,直指洛水之滨,誓要直捣王世充之老巢。此行旨在招纳降兵归附之人,拯救危急困苦之民,务必以安抚百姓为先。凡兵马所到之处,有因事立功、擒敌制胜者,朕必将重重颁发爵位任命,丰厚奖赏,绝不吝啬。同时,府库中的金玉财宝等藏品,也将分赐给有功将士,奖赏等级由秦王另行制定。此诏应明确宣布,让天下百姓皆知朕之决心与诚意。” 而后,李渊亲自为众将一一赐酒壮行。至屈突通面前时,李渊说:“朕听闻你的两个儿子都在洛阳,是吗?” “陛下,臣原为大唐阶下之囚,幸得陛下恩宠,免我死罪,还赐我很多恩惠,臣早已暗暗发誓,如今幸为先锋大将,臣一心只想为大唐尽忠,望陛下明鉴!”说罢,屈突通跪倒在地。 “快快请起!”李渊扶起屈突通,继续说,“真是高义之士啊!” 很快,东征仪式结束。秦王李世民率大军开拔。 李世民率军十万东征的消息,很快传遍了天下。 初二,突厥派遣使者与王世充联络,并支援王世充数以万计的牛羊。潞州总管李袭誉得到消息后,派兵截击突厥使者,缴获全部牛羊,并遣人将突厥与王世充联络之事报与李渊。不久,骠骑将军可朱浑定远又向李渊禀告并州总管李仲文与突厥勾结,妄想趁唐郑交战之时引军入关直取长安之事。 十三日,李渊得知李仲文与突厥勾结后,一面征召李仲文入朝,一面敕令太子李建成前往蒲州,并令陕东道行军总管、检校并州总管刘世让协助太子于朔州防备突厥入侵,又遣礼部尚书唐俭安抚并州。 二十一日,东征大军行至新安,李世民命人安营扎寨,并召全体将士讨论王世充兵力部署。 李世民说:“王世充派遣魏王王弘烈镇守襄阳,荆王王行本镇守武牢,宋王王泰镇守怀州,齐王王世恽负责洛阳南城,楚王王世伟守洛阳宝城,太子王玄应守洛阳东城,汉王王玄恕守含嘉城,鲁王王道徇守曜仪城,左辅大将军杨公卿统帅左龙骧二十八府骑兵,右游击大将军郭善才统帅内军二十八府步兵,左游击大将军跋野纲统帅外军二十八府步兵,王世充总领指挥。王世充不愧是一方枭雄啊,真是深谙用兵之道,看来我们要徐徐图之啊!” 众将闻言,皆点头称是,表示赞同。 李世民目光如炬,审视着眼前地图,突然说:“大家来看,王世充目前将重兵全屯于洛阳,他们依靠洛阳东部的郑国供给粮草,我们首先要先断掉他的粮草,我们从地图上看,我们一可以通过伊阙关从洛阳南部向东包围洛阳,二可以通过慈涧、回洛向北再向东部、南部包围王世充,总之,打仗打的是什么?是粮草,我们只要切断洛阳同外界的联系,久之,王世充必败!在这两种路线中,我认为北线更好,我们先占领慈涧,然后进军回洛、洛口、兵指武牢关,一旦我们占据武牢关,那王世充的好日子就到头了!” 众将听后,纷纷颔首,认为李世民所言极是。 李世民继续说:“慈涧,位于新安的东南部,与洛阳相距甚近,乃洛阳西大门,我们攻取洛阳,便从这里开始吧!” 众将听后皆摩拳擦掌,他们知道,李世民即将分派将领。 “令!罗士信率本部人马为先锋,包围慈涧,我率军随后赶到。” “领命!”罗士信得令后立刻率本部人马前往慈涧。 二十八日,罗士信包围慈涧,李世民率轻骑侦察敌情。王世充见慈涧被围,亲率三万大军前来解围。恰好,路遇李世民,很快,王世充便率军将李世民等人包围。面对眼前大军,李世民镇定心神,一边策马飞奔,一边张弓搭箭,敌兵见状,不敢上前。正在敌军踟蹰之际,李世民拍马冲到左建威将军燕琪面前,迅速掳起燕琪奔回营地。王世充看着眼前景象,只得不断叹息! 李世民灰头土脸地押解着燕琪返回大营。不料却被士兵阻拦在外,直到李世民取下头盔,这才进入大营。众将看到蓬头垢面的李世民,不禁连连赞叹:“秦王英勇!” 李世民看着眼前众将,一刻都不耽误,马上下令:“众军明日随我攻打慈涧!” “得令!”众将异口同声。 王世充回到大营,回想刚才发生的一幕,既惧又怯,急忙吩咐众军回师洛阳防守。 次日,陟州刺史李厚德袭击并攻克了武昌,俘获了王世充的总管韦瑗。 同日,李世民率五万大军不费吹灰之力拿下了慈涧。慈涧失守,使得洛阳完全直面唐军兵锋。占领慈涧后,李世民马上部署兵力,说:“令!史万宝自宜阳向南占据伊阙龙门;刘德威自太行向东包围郑河内郡;王君廓从洛口切断郑军的粮草运输线;黄君汉从河阴进攻回洛城;我率大军驻扎在洛阳北面的北邙,我们连营进逼洛阳。” “得令!” 众将点齐人马即刻出发! 李世民副将党志平不解的问:“秦王,我们为什么要驻扎在北邙山上啊?” 李世民笑着说:“北邙山居高临下,我派轻骑、重骑并屯兵于北邙,若各方需要支援,我们可以最快时间知晓,而且能以最快的速度到达,再看北邙山,乃附近最高处,我们插上唐军的旌旗,对王世充各部也有震慑作用,如今战争不断,郑国其他地方和洛阳的沟通很难,我们站在最高处,对面的州县也许以为王世充已经战败,说不准会有很多州县投降的。” 东征大军向洛阳进发之际,长安城内,李渊不断收到各方好消息。 “陛下,初七,益州刺史段纶招降了西蛮各部;初九,窦建德部共州县令杀死共州刺史,以共州请降;十三日,梁师都部石堡留守张举率兵一千多人请降······”陈福为李渊详尽地念着各方捷报。 李渊听着捷报频频,内心满是欢喜,对于洛阳的平定更是增强了不少信心。 八月十四日,黄君汉派校尉张夜叉用水军袭击回洛城,攻克城池,捉住郑守将达奚善定,切断河阳南桥后回军,又收服了郑二十余处堡垒、聚落。 王世充得到回洛城陷的消息后,赶忙命太子王玄应率领杨公卿等人于城西修筑月城,留兵戍守,伺机收复回洛城。 李世民大军率兵进驻北邙山,继续向洛阳城施压。从此,横亘在洛阳和洛口之间的北邙山成为了郑军粮草生命线上最难拔的钉子,东部粮草向洛阳转运,则必须突破北邙山上的唐军铁骑,王世充回撤也要经过北邙山,如此战略要地的失陷,也意味着留给王世充的时间不多了。王世充看着步步紧逼的唐军,于是在青城宫列阵与李世民对峙,并向李世民大喊:“我郑国居河南,你唐国镇关中,我从未发兵侵你疆土,而今,你为何咄咄逼人?” 第六章 尉迟敬德挺身护主 齐王单挑尉迟敬德 李世民听完王世充的喊话,转头对宇文士及说:“你替我回答他吧!” 宇文士及大喊:“我大唐乃天下正统,普天之下,莫不受我大唐隆恩,亦应听我大唐圣人教化,你王世充毒杀越王杨侗,不忠不义!像尔等这种不尊王化之人,我们怎能不兴兵讨伐?” 王世充回应说:“我们可否罢兵言和?” 宇文士及说:“我等乃奉天子诏前来征讨你,不是来与你讲和的!” 至傍晚,王世充无所应,双方各自罢兵回营。 王世充面临如此困境,他努力保持镇定,并向突厥写信,派使者携带大量金银珠宝前去突厥求援,请求突厥断掉对唐军的马匹供应,并骚扰大唐北部朔州等边境。 李世民大军驻扎北邙山后,郑国各地远观唐军声势浩大,加上王世充盘剥百姓,早已天怒人怨,于是,不断有州县开始望风而降。 战报飞驰入长安,李渊得到唐军攻破回洛的消息后,喜不自胜,与群臣分享胜利的喜悦,裴寂望着得意的李渊,说:“陛下,而今东征大军进展顺利,攻克洛阳指日可待,不过我们此时要防止王世充与窦建德联合,请陛下遣人前往窦建德处与其讲和!” 李渊深表赞同,当即决定遣使者前往窦建德处。 窦建德面对唐使求和之意,立即同意,并命使者将同安公主、淮安王李神通等带回长安。 看到使者顺利完成任务,李渊心中的石头终于坠地了,此时的他心想唐军不会腹背受敌了! 十七日,秦王大营内,秦王正与众将商议下一步对策。 “报!王世充部尉州刺史时德叡率领所辖、夏、陈、随、许、颍、尉七州前来降唐。” 李世民大喜,改尉州为南汴州,命归附的各州县的官吏仍用王世充所任命的官员,不作变动。郑国各州县长官听到秦王的处置后,不少人觉得投降乃是上上策,王世充如今已是瓮中之鳖,失败是早晚的事,况且一旦投降唐军,自己的官位依然能保得住,这是多大的诱惑!于是,王世充实控地域纷纷投向唐军怀抱。 王世充使者到达突厥后,突厥处罗可汗欣然答应出兵,立即表示派兵攻打朔州。突厥的入侵,使得唐军压力倍增,朔州的刘世让依靠坚固的城墙,奋力抵御突厥的进攻,他明白,一旦朔州失守,那么突厥大军占领朔州后,向南可只取长安,向东可与王世充里应外合、夹击东征军,朔州,不是简简单单的一个州,而是东征军的生命线、长安的生命线。刘世让的抵御,使得突厥军队始终无法踏入朔州城,为东征军覆灭王世充做着最大的努力。 王世充使者返回洛阳后,向王世充传递了突厥答应出兵的消息,此时的王世充心中燃起了希望的火苗。 原刘武周降将寻相认为王世充并非轻易可破,心中打起了退堂鼓,他私下联络介休兵,传递避战怯战思想,不少介休兵在其鼓动下纷纷逃散,屈突通和殷开山发现了寻相和不少介休兵逃跑的情况,于是自作主张,捆绑尉迟敬德,押到李世民军帐,说:“尉迟敬德骁勇善战,留着他恐怕会成为后患,不如索性杀了他。” 李世民并不搭话,而是吩咐手下去取一箱金子,然后走到尉迟敬德面前,亲手解开绳索,又对屈突通、殷开山说:“你们先退下!” 屈突通、殷开山忿忿离开。士兵也将金子取来放在李世民身边。李世民对尉迟敬德说:“男子汉大丈夫相互之间讲的是意气相投,不要因为一点小仇怨而介意,我是不会相信谗言而伤害忠良的,您应该明白。如果您一定要走,这点金子就算作路费以表你我这一段共事之情。” 尉迟敬德看着诚恳的李世民,走向前,双手去提箱子,提了好几次,都没提起,说:“秦王,您这箱金子太重了,我提不动,所以,我决定不走了!”说罢,二人相视一笑。 二十一日,李世民率尉迟敬德及五百骑兵登临北魏宣武帝陵,查看洛阳城中情况。 “报!发现李世民仅带少量骑兵出来侦察。”探子向王世充禀告。 “太好了!”王世充觉得这是捉住李世民的大好时机,于是,亲自率领一万人马突袭李世民,王世充部单雄信一马当先,向李世民飞扑而来,在这危机时刻,尉迟敬德挺身而出,手持马槊,一枪率先刺向单雄信,单雄信躲避不及,登时被刺下马,郑军士兵紧忙救下单雄信,向后退去。王世充看到尉迟敬德如此英勇,又觉得自己人多势众,务必要不惜一切代价捉住李世民,于是,他命令全军击杀李世民。 郑军黑压压地向李世民压来,见惯了大场面的李世民和尉迟敬德却丝毫不惧,尉迟敬德挺起马槊挡在李世民前面,每一个靠近李世民的郑兵都被尉迟敬德一枪刺死。郑兵面对如此勇武的尉迟敬德,人人胆怯不敢上前。 不一会儿,屈突通率军赶来,与李世民及其五百骑兵内外夹击,郑军溃败,王世充的冠军大将军陈智略被生擒,此役,李世民部斩首一千多级,俘虏六千人,王世充只身逃回城内。 “尉迟将军,你今天立了大功,这箱金银赐给你了!”尉迟敬德提起箱子后,李世民继续说:“没想到你的回报这么快啊!”二人再次相视一笑。 晚上,李世民在众将面前对尉迟敬德的矛槊功夫极尽赞美,称尉迟敬德的矛槊功夫实乃天下第一。微醺的齐王李元吉听到李世民对尉迟敬德的夸赞轻蔑一笑,并说:“还没和我交过手,怎么就成了天下第一?” “齐王,你不服吗?”李世民死死地盯着齐王说。 直率的尉迟敬德猛然站起身,说:“齐王想比试比试吗?” “比就比,取我长矛来!”李元吉起身命手下取来长矛。 李世民见状,急忙说:“只是比试,不可伤及性命,双方去掉矛头吧!” “为了避免伤到齐王,我去掉矛头即可,齐王就不必去掉矛头了。”尉迟敬德自信地说。 李元吉看着尉迟敬德竟然如此轻视自己,怒不可遏,挺矛刺向尉迟敬德要害,面对李元吉的攻击,尉迟敬德气定神闲地躲避。李元吉一连刺了多次,却始终不能伤到尉迟敬德分毫。 李世民见李元吉对尉迟敬德无可奈何,便叫停了比试。 李元吉心想,自己哪里受到过如此羞辱,于是说:“秦王,刚才我尚未酒醒,现在酒醒了,我要再比一场!” 李世民了解李元吉的个性,不让他吃点苦头他一定不会罢手,遂看向尉迟敬德,说:“夺矛和避矛哪个难?” “夺矛难!”尉迟敬德脱口而出。 “那好,请尉迟将军为我们展示下夺矛得功夫吧!”李世民示意尉迟敬德可以与李元吉交手。 “是!”尉迟敬德高兴地说。 “我来了!”李元吉突然挺矛刺向尉迟敬德,尉迟敬德瞅准机会,一把抢过长矛,并将李元吉狠狠摔在地上。不服气的李元吉顿时觉得受到了奇耻大辱,立刻捡起长矛,再次刺向尉迟敬德,一连三次,全被尉迟敬德夺掉手中长矛。 李世民笑着说:“好了,都住手吧!今天的比试就到这吧!” 其他将领看到如此精彩的比试,纷纷赞叹起尉迟敬德的勇武。反观李元吉铁青着脸,丝毫不敢再与尉迟敬德比试。 二十二日,王世充任命原李密旧将邴元真为滑州行台仆射,原李密旧将、濮州刺史杜才干憎恨邴元真背叛李密,假装带领部众投降邴元真。邴元真狂妄自大,亲自前去受降。见邴元真前来,杜才干出门迎接,并恭请邴元真入城,而后,趁其不备,将其擒获,历数他背叛李密的罪状,而后斩之,之后,派人带着邴元真的首级到黎阳祭祀李密的墓,事情结束后,杜才干降唐,濮州纳入唐版图。 郑国各地的纷纷归降,李世民认为王世充的灭亡已经进入了倒计时。他现在需要做的就是控制住王世充东撤之路,把王世充牢牢困死在洛阳城中。 九月,王世充派兵向南突围,很快攻占邓州,邓州总管雷四郎战死,邓州落于王世充之手。 第七章 罗士信计取千金堡 高开道罗艺降唐朝 此时,长安城内,内侍拿着捷报冲入太极殿,边跑边喊:“捷报!捷报!” 听到又有捷报,李渊大喜,命陈福宣读。 “八月二十五日,刘德威攻陷怀州外城;九月初十,梁师都部华池县归降;十四日,王世充部显州总管田瓒率所部二十五个州来降;尉州州长时德叡率所管辖的杞州、夏州、陈州、随州、许州、颍州、尉州投降;伏州刺史王孝矩、袁州刺史杨承先、封州刺史郭神会以及行军总管武贾等人先后前来投降;行军总管史万宝进军甘泉宫;十七日,王君廓仅带十三人计退郭士衡、许罗汉一万大军,攻克轘辕······” “太好了!”李渊继续说,“如此一来,襄阳和洛阳的联系就被切断了,真是天大的好消息啊!田瓒有功,朕赐爵蔡国公,王君廓也立了大功,朕要下诏褒奖!” 听完捷报的众臣纷纷表示祝贺。 十月初五,王世充部大将军张镇周来降,李渊授左武侯将军。 十五日,李世民升帐点兵。 “令!罗士信出兵硖石堡、千金堡!” 罗士信得令后,立即点兵出发,迅速占领硖石堡。至千金堡后,守军顽强抵抗,坚壁不出。罗士信心想:若是强攻,免不了损兵折将,最好的方法是将郑兵引出,聚而歼之。很快,罗士信想到了一个办法,他连夜派一百多人怀抱几十个婴儿到千金堡下,让婴儿啼哭呼叫,诈称“洛阳已朝不保夕,我们是从洛阳来投奔罗总管的”,然后又互相说:“原来罗将军不在这里?”说完,一群人立即跑开。堡中人看到此情此景,以为罗士信已经离去,并且急于知晓洛阳最新消息,于是打开城门,出堡追赶。此时,罗士信见城门已开,率军杀出,将城中守将一网打尽。 千金堡被攻克后,李世民命屈突通代替罗士信守城。 王世充听闻千金堡被攻克消息后,立即亲自带兵攻打。 李世民得知王世充要亲自出马后,立即带兵增援千金堡,双方在城下相遇,李世民身先士卒,冲杀郑军,王世充大败,被斩首者六千多人,王世充见形势不妙,立刻撤军。 这边进展顺利,长安又收到了另一个好消息。 十月十五日,窦建德包围幽州,幽州罗艺派人求救于高开道,高开道引两千精兵前去解围,与罗艺共同抵御窦建德的侵犯。不久,窦建德见幽州难以攻破,便撤军离开。罗艺等人觉得仅以幽州一地恐难以阻挡窦建德,今日虽未城破,可早晚必定成为窦建德的阶下囚,二人不得不为幽州和自己的前途考虑。经过几日的考虑,二人最终下定决心,投降唐朝。他们明白,虽然现在仍然群雄割据,但最终的胜者只会在窦建德、李渊、王世充、萧铣之中。王世充阴险卑鄙,且如今已是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萧铣远在江陵,即便降了萧铣,幽州仍是孤城。如今,唐军势大,投降唐朝应该是最佳选择。 十九日,高开道、罗艺及其帐下薛万彻、薛万均等大将向李渊献降表。李渊大喜,下诏给罗艺说:“以爵位彰显德行,是先王的良好典范;功劳越大,奖赏越重,这是国家的遗训。使持节幽州总管、上柱国、燕公艺,早年就领悟机变权谋,很早便展现出忠诚的节操。在国家改朝换代之初,在燕代地区立下大功,镇守边疆要害之地,统治着偏远荒凉的区域。他的忠诚和功绩已经传扬开来,应该加以宠幸。朕赐他李姓,上宗正寺户籍,封为燕郡王,享受五千户的食邑。” 李渊又下诏给高开道说:“褒扬德行、叙说功劳,是国家的传统训导;任用贤能、奖赏善良,是历代通用的规则。伪燕王高开道,本是海边的人,心怀壮志。隋朝末年,州郡地域凋敝残破,他招集兵马,自保边塞,修缮哨所,抵御贼寇,使得百姓官吏安定,仓库充实。之后他审时度势,仰慕朝廷风化,全境归顺,诚心归附朝廷,请求朝廷经营治理,安定燕代地区。他的功劳显著,应该受到褒奖和宠信,给予的礼遇和任命,应当超过常规等级。朕决定任命他为使持节蔚州诸军事、蔚州总管,加授上柱国,赐李姓,隶属宗正寺户籍,封为北平郡王,享受五千户的食邑。” 于是,李渊任命高开道为蔚州总管、上柱国,封北平郡王,赐姓李氏;罗艺为幽州总管,封燕郡王,赐姓李氏;薛万彻授车骑将军、武安县公;薛万均授上柱国,封永安郡公。薛氏两兄弟入太子幕府,辅佐太子。 下完诏书的李渊自言自语,“太子将来需要如此勇猛的武将啊!” 诏书刚至幽州,窦建德再次引兵二十万攻打幽州,有了后盾的李艺更加积极组织防御。 “燕王,我们不能如此被动防御了,敌军众多,只靠坚守恐怕也撑不了多久。”薛万彻对李艺说。 “不错,我们应该想办法从外部狠狠打窦建德一下!”李艺继续说,“薛万彻、薛万均听令!命你二人率一百精兵从地道绕到窦建德部后方,我们前后夹击,一举击溃夏军!” “得令!”说罢,二人立即点兵准备从后方给窦建德致命一击。 李艺在正面苦苦抵抗夏军,夏军人多势众,不久,窦建德部不少士兵杀上城头。就在幽州城即将陷落之际,薛万均、薛万彻二人率军出现在夏军后方,夏军看到身后杀出来的幽州守军,立即向后撤退。李艺看见夏军仓皇后退,觉得这是击溃窦建德的大好机会,于是命令全军出击,追上夏军。幽州兵看着狼狈逃跑的夏军,士气大振,一路追击,斩首夏军一千二百余人。 李艺率军一路追击,不知不觉便追到了窦建德的营地。窦建德望着李艺,说:“我已等候你多时了!”窦建德大手一挥,军容齐整的夏军赫然映入眼帘。 “不好,上当了!”李艺看着眼前的夏军,大惊失色,此时的他终于明白了,原来他所追击的不过是窦建德的佯攻之师。 “快撤!”李艺一声令下,幽州兵开始向幽州回撤。 窦建德虽然人数众多,但骑兵的机动性不及李艺,本以为能全歼李艺的窦建德做梦都没想到,竟然让李艺顺利逃回了幽州。夏军开始又一次疯狂攻城,而李艺却坚守城门,不再出战。眼看无法攻克幽州,窦建德无奈撤军。 再看东征军方面。唐军的围困使管州刺史、王世充侄女婿杨庆意识到了王世充早晚必败,于是暗中派人请求归顺,妻子王氏得到消息后,说:“郑王将我许配于你,原希望你能同他上下一心,可你竟然辜负郑王的美意!你投降长安,会成为李渊的座上宾,而我呢?我是郑王侄女,你想过我的前途吗?如果你心意已决,请派人将我送回洛阳!” 杨庆原为李密部下,本就对王世充不满,对于王世充通过姻亲来拉拢部下的做派向来嗤之以鼻,面对王氏的质问,杨庆断然拒绝。面对如此绝情的杨庆,王氏心灰意冷,拔刀自尽而死。 二十一日,杨庆向李渊献降,李渊命李世绩接管管州,拜杨庆为上柱国,封爵郇国公。 杨庆的投降意味着王世充家族内部已经开始瓦解,听闻杨庆投降的消息后,再看着洛阳城中所剩无几的粮草,王世充又怒又急。 王世充太子王玄应得到管州投降的消息后,急忙率兵讨伐管州,管州作为武牢关和洛阳的大后方,可以说是洛阳和武牢关的输血库。王玄应带兵迅速赶往管州,李世绩以逸待劳,专候这支疲惫之师,双方一交手,王玄应便一败再败,只得龟缩回武牢关。 李世绩击败王玄应后,受命向荣州进发,荣州刺史魏陆与郭孝恪素来友善,于是,李世绩请郭孝恪写书信劝说魏陆,魏陆看到郭孝恪信后,当即表示愿意投降。 二十七日,魏陆活捉王玄应部张志等四员将领,举州前来投降。一石激起千层浪,同日,郑阳城县令王雄降唐,被李世民任命为嵩州刺史,嵩山以南的道路被唐军占领。而后魏陆让张志伪造王玄应的信,命王玄应的东路兵马停止前进,又命令将领张慈宝暂且返回汴州,而后秘密通知汴州刺史王要汉杀死张慈宝后降唐。至此,王世充、王玄应东撤道路彻底封死,只有南逃之路可供选择。 可很快,王世充南逃之路也将陆续封死。 第八章 王世充求救窦建德 孔德绍修书李世民 金州总管府司马李大亮奉命攻取襄阳,十一月初一,李大亮攻克樊城镇,魏王王弘烈手下将领国大安被斩首,李大亮又迅速攻破十四座城栅。襄阳城陷,一方面等于在王世充的伤口上撒了把盐,另一方面又等于给萧铣头上悬了一把利剑。 初五,早与萧铣不满的、镇守长沙的萧铣部董景珍投降唐朝。唐朝的版图进一步扩大。 长安城北的云州,突厥处罗可汗囚禁了云州总管郭子和之弟郭子升,并举大军攻打云州,郭子和自知不敌,于是向唐朝请降。 突厥和梁师都得到消息后,气愤不已,派大军侵犯延州。延州总管段德操一面坚守城池,一面派奇兵突袭突厥和梁师都大军后方,突厥兵败,梁师都部几乎全军覆没。梁师都部大将张举、刘旻认为天下早晚成为唐朝的,遂带着部下投奔了唐朝。 梁师都眼见自己的大将都投降了唐朝,便派遣尚书陆季览向突厥求救,再次恳求处罗可汗发兵。 突厥群臣见处罗可汗还欲发兵,急忙劝阻。处罗可汗说:“我此次发兵并非攻打延州,而是想攻打并州。” 群臣不解。 处罗可汗继续说:“当年我父亲丧失了国家,靠隋朝才得立为汗,杨政道乃前隋正统,如此大恩不能忘却,我想为他寻一处反攻长安的栖身之地。” 群臣见处罗可汗心意已决,不敢再多说什么,只得厉兵秣马,准备出征。 二十六日,正当处罗可汗准备发兵之时,处罗可汗因病逝世,突厥国内只得先处理处罗可汗的身后事。隋义成公主力主处罗可汗之弟阿史那咄苾为突厥大可汗,是为颉利可汗。 处罗可汗的身亡为唐朝减轻了北方的压力,也为打败王世充争取了一些时间。 二十九日,李大亮攻取王世充部沮州、华州。 洛阳城内的王世充不断收到各地投降或被攻克的消息,脸上写满了焦虑。 “陛下,如今形势危急,不如我们请窦建德出兵吧!”内史令长孙安世对王世充说。 “是啊,大王,我们就放下私怨,去向窦建德求救吧!”代王王琬也同意长孙安世的建议。 “好吧!只好如此了,我修书一封,你们带上些金银珠宝,去找窦建德吧!”王世充无奈地同意了二人的建议。 王世充望着空荡荡的宫殿,陷入了沉思。他不知道如果早向窦建德低头是不是不会面临如今的困局,他也不知道他口中的“唐童”怎么会成为如此厉害的角色。 很快,长孙安世等人来到窦建德处,说明来意。窦建德安排几人休息,随后召群臣商议。 中书侍郎刘彬说:“天下大乱,唐得关西,郑得河南,夏得河北,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如今唐起兵攻郑,从秋到冬,唐军日见增多,郑国地域日益缩小,唐强郑弱,势必不能支撑,郑灭亡,夏也不能单独存立了。不如放弃仇怨,发兵救郑,夏从外袭击,郑自内反攻,一定能打败唐军。唐军退兵后,再慢慢观察形势变化,如果郑可取就取郑,合并两国的兵力,趁唐军疲劳,可以夺取天下!” 刘彬一席话深得群臣认同,窦建德也点头同意。于是一面安排出兵事宜,一面派礼部侍郎***等人赴唐营,请求唐停止进攻洛阳。 很快,窦建德大军开拔,不过不是去洛阳,而是攻打孟海公,毕竟如果孟海公不先除掉,只怕孟海公从背后捅自己一刀。 十二月初三,王世充控制的许、亳等十一州均请求降唐。 十三日,王世充部随州总管徐毅降唐。 随着捷报不断飞入长安,长安城内的李渊志得意满。 “裴监啊!看来我们一统天下的时刻很快就要到来了!”李渊看着裴寂说。 “是啊!十五日,硖州刺史许绍攻克了萧铣的荆门镇,王世充和萧铣之间的联系已不可能,萧铣部的齐王张绣攻打董景珍,董景珍被杀,张绣又被萧铣杀害,我们用长沙和董景珍换来了萧铣内部的人人自危,如今萧铣离众叛亲离已经不远了!陛下,看来我们可以考虑考虑南下平萧铣了!” “裴监所言极是!不过目前我们的重中之重还是在洛阳王世充。” “陛下说的是!” 正当李渊在长安畅想美好未来之时,窦建德部礼部侍郎***来到了李世民大营。 李世民接见***问:“你是窦建德的人?” “是!夏王派我前来请唐军撤军,这是我主写给您的信!” “信我一会儿再看,请问,窦建德已经答应了和我大唐交好,为何今日要做王世充的说客?这不是背信弃义吗?” “那是因为我王懂得唇亡齿寒的道理,若唐军撤军,我主定会信守诺言!” “真没想到窦建德竟然是个大度之人,王世充抢走了窦建德的黎阳,窦建德不但不怪罪他,反而和他做起了盟友!” “那是我主和王世充的私怨,好像还轮不到秦王置喙吧?” “说得好!这样吧,撤不撤军不是我一个人能决定的,你且住下,我和众将士好好商量商量,我们达成一致后便上报我父皇,如何?” “好!不过,我可以告诉秦王,我主已经带兵前来,如果唐军不撤,恐怕会陷入危险境地啊!” “窦建德已经决定援救洛阳了吗?” “不错!所以请秦王三思啊!” “好,好,好!来人,带使者下去好好休息!” ***被带出帐后,李世民哈哈大笑。 尉迟敬德说:“秦王,你笑什么?” “我笑窦建德蠢!”李世民一边笑一边说。 众将看着如此举动的秦王,面面相觑,谁也说不出话来。 李世民看出了众人的不解,说:“我正愁不知道窦建德何时来援助王世充呢,这下好了,人家主动告诉我们了!如果有人想打你前,告诉你某天某个时辰要打你,你该不该发笑呢?” 听完李世民的解释,众将豁然开朗,不禁也哈哈大笑了起来。 而后,李世民命房玄龄拆开信件,当众宣读。 房玄龄接过并打开信,读道:“您在太原起兵,迅速占据了关内之地;郑氏在伊洛地区开创新朝,建立了宗庙社稷;而我则在燕赵地区创立基业,囊括了整个山东地区。郑国究竟有何罪过,竟引得您兴兵讨伐?我对此深感疑虑,但仍决定不惜一切代价捍卫自己的领土。 如今,我的军队如千乘战车般雷霆万钧,万骑齐发,战士们力能投石、拔距,勇猛无比,他们驾着战车、挥剑杀敌,我统领着三燕的义勇之士,驱使着六齐的雄杰之兵,战胜敌人如同探囊取物般轻松,摧毁高墙更是易如反掌。 郑国已集结军队,誓要为复仇而战。而我的军队也已跃马砺戈,准备荡涤敌寇。郑国外无救援,内绝军粮,战士们将听到楚歌之声,面临绝境,就像当年秦军败于崤陵时一样悲泣。 如果您能归还侵占郑国的土地,坚守秦川的旧有疆土,并重新修复我们之间的友好关系,不再违背之前的和约请求,那么一切尚有商量的余地。” 李世民听后说:“这是谁写的,写得倒是不错,能激发我的斗志。” 众人哈哈大笑。 房玄龄说:“写信的人应该是孔德绍。” 李世民说:“此人曾多次毁谤大唐,早晚伏诛。” 李世民沉思片刻后,又说:“我现在担心的是突厥的动作。”李世民突然严肃地说,“颉利可汗是在隋义成公主帮助下成为的新可汗,那么,他一定会竭尽全力攻打我大唐,我担心太子那边不能挡住突厥,不然我们腹背受敌,情况就会变得太糟糕了!” 李世民一语成谶,颉利可汗很快派伦特勤袭扰并州,好在驻军并州的是突厥的噩梦刘世让,并州总管刘世让大破突厥,并生擒伦特勤,突厥撤兵,不敢再侵犯并州。 十八日,长安城内。 “陛下,密信!”陈福急匆匆跑到李渊面前,呈上一封密信。 李渊打开密信,看到是张道源所书,阅读后立即焚毁,并诏令刘世让统领军队出土门关。 武德四年正月十五日,窦建德部行台尚书令胡大恩请求降唐,李渊大喜,下诏说:“奖赏功劳、表彰善行,是贤明君主的传统训导;任用贤能之人,是治理国家的通用法则。胡大恩在隋朝末年,因外族交相侵略,于是修缮盔甲、聚集人马,保卫边境安宁。之后他阻隔敌寇,自保一方,如今,他仰慕朝廷风化,趁机立功,击败凶顽之党,使边亭哨所没有忧患。现在,他向朝廷上疏,表明自己的忠诚和节操。朕以为,忠义之举必须得以彰显,胡大恩应该大力加以宠信,朕根据其统领的地区,即刻加以荣耀的官秩。经过朕的反复思量,朕决定任命他为使持节代州诸军事、代州总管,加授上柱国,封为定襄郡王,享受五千户的食邑,并赐姓李,隶属宗正寺户籍。” 于是,突厥的又一个噩梦李大恩开始为大唐镇守北方边境,防范突厥入侵。 第九章 李孝恭谏平萧铣 李建成礼遇李靖 十九日,王世充的梁州总管程嘉会带领部下前来降唐。 二十三日,稽胡酋帅刘冚成袭扰大唐边境。李渊下诏说:“稽胡部落居住在靠近北方的边境地区,那些习惯于旧俗的人还没有完全归化,他们潜藏在山谷之中,心怀犹豫,时而寇掠居民,侵扰我们的守备。现在朕命令太子李建成统领诸军,进行讨伐。分派骁勇之将,共同进军,跨越山谷,翻越山岭,要穷尽他们的巢穴。对于那些首恶大罪之人,要就地诛杀。被驱逐和掠夺的百姓,要让他们回归本业。行军的节奏、期限、进退等,都委托给太子建成来安排。” 于是,太子李建成率领通州总管段德操等人前往平乱,经过两个月的战斗,稽胡众多部落被杀者、投降者不计其数,刘冚成最终无奈投降。李建成假意为稽胡修建城池,召集稽胡青壮年前来劳作,而后将稽胡青壮年残杀殆尽。刘冚成见状,立刻只身逃走,投靠梁师都。 二十六日,李伏威派遣将领陈正通、徐绍宗带领两千精兵,与李世民会师,攻克梁县。 二十八日,黔州刺史田世康出辰州道,攻克萧铣五个州、四个镇。 两仪殿内,李渊端坐龙椅,陈福、太子服侍于侧,李孝恭立于殿中。 李孝恭说:“臣有灭萧铣十策上呈陛下!” “哦?呈上来!”李渊没想到李孝恭这个大老粗竟然能写出平萧铣十策。 李渊打开条陈,仔细看了看说:“蜀地富足,又处长江上游,从蜀地进军江南,真是妙啊!” 李孝恭听到夸赞,说:“臣不敢大功独揽,此条陈乃李靖所献,臣不过是转呈而已!” 李渊惊讶地问:“你不同意李靖的看法吗?” “臣当然同意!李靖将条陈交给我后,我仔细推演了一晚,对一些有争议的部分都做了改动,臣能够确保此条陈内容无懈可击,若陛下和太子有何疑问,可尽管问臣!” “好!看来孝恭是完全同意条陈内容了,既然你同意条陈内容,又仔细推演过条陈,那朕就命你为夔州总管,南征萧铣!” “臣领旨!” “对于随行人员方面,你有想要的人吗?” “陛下,臣想请李靖与臣同行,不知可否?” “当然可以,毕竟这条陈是你二人所书。那就命李靖为长史,随你出征!” “谢陛下!” “好了,你回去抓紧时间准备去吧,什么时候大军准备好了,什么时候来禀告朕。” “遵命!” 说罢,李孝恭缓缓退下。 看着离去的李孝恭,太子李建成说:“父皇,儿臣认为,这条陈完全是李靖的主意,赵郡王恐怕没有参与李靖的条陈。” “朕知道!赵郡王的本事我还不清楚吗?” “那父皇何不拆穿赵郡王?” “朕为什么要拆穿他?”李渊继续说,“李靖是个聪明人,他通过赵郡王将条陈送上来,而不是自己呈上,这是为什么?” “儿臣愚钝!” “李靖这是怕我记仇,想当年他竟然向隋末帝杨广告发我谋反,好在苍天保佑,朕不仅没事,反而拥有了如今的大唐。李靖不敢赌我的宽容,所以通过赵郡王试探我对他的态度,如果我同意了条陈,并让李靖随军出征,那么,他就知道我已经不介意从前的事了。” “父皇,那为何只是让李靖做长史?” “李靖毕竟是前朝旧臣,而孝恭是皇室宗亲,平萧铣这种大功不给孝恭而给李靖吗?况且,李靖一旦知道自己有出征的机会就会满足,他不会在乎朕知不知道条陈是不是他独自完成的!” “父皇,那您为何不直接任命李靖为长史,而是暗示赵郡王,让他提出来呢?” “我等赵郡王提出来,是为了让李靖欠孝恭一个大人情,让李靖知道,他的长史之位都是孝恭帮他所争取的,这样,到了江南,李靖才会对孝恭感恩戴德,二人才能同心协力!太子啊,你要记住:君不与臣争功,臣的功劳就是君的功劳。” “父皇,那我们还要不要召见李靖?” “不急,此时,赵郡王一定正在赶往李靖府告诉李靖这个消息,我们等赵郡王把消息告诉李靖之后,再下诏书命其为长史即可。” “父皇,那我们等明天再召见李靖吗?” “你错了,不是召见,而是你亲自去李靖府上宣旨!” “父皇,我乃太子,我去传旨恐怕有失身份吧?” “李靖有大才,你要拉拢他,怎么拉拢呢?金钱,还是美女?李靖这种大才都不会喜欢的,他喜欢的是一颗礼贤下士之心,你亲自去宣旨,他就会对你感恩戴德,就会效忠你,你需要李靖这种人啊!” “儿臣明白了,儿臣明日便亲自去宣旨。” “这就对了!”李渊欣慰地笑了。 次日,太子来到李靖处宣旨。李靖见太子亲自前来宣旨,不胜感激,叩首谢恩。太子扶起李靖,说:“李将军,您身经百战,这是众所周知的,平萧铣过程中,若遇大事,可自行决断,不必听从赵郡王安排,陛下和我对您是充分信任的,我会在背后支持你的!” 李靖再拜,说:“臣感谢陛下,感谢太子!” “李将军,快快请起!” 不得不说,李渊作为开国君主绝非一般人可比,他对人心的掌握实在过于精熟。 二月,经过近四个月的围困和攻打,窦建德终于攻占了周桥,俘获了孟海公。之后,窦建德不敢休整,留部将范愿守曹州,自己率本部人马和孟海公部等西进援救洛阳,窦建德做梦都没想到,一个孟海公竟然拖了自己四个月的时间,这四个月不仅对自己来说是宝贵的四个月,对王世充来说,更是难熬的四个月,苦守孤城的王世充,经过寒冬,城中粮草早已消耗殆尽,窦建德想不到,王世充也想不到,历史的天平正在不断地向大唐倾斜。 唐军对洛阳的围困已超过大半年,洛阳城粮食短缺,有的人抓来泥土放进瓦瓮,用水淘洗,沙石沉在底下,取出浮在上面的泥浆,把糠麸掺在里头,做成饼子来吃,人人都身体肿胀而腿脚发软,一个个躺在道路上。王世充的尚书郎卢君业、郭子高等官吏竟然都能饿死在山沟里。 李世民站在北邙山上,望着洛阳城的惨状,命骠骑将军王怀文带领斥侯前去侦察。不料,王怀文被俘,并被扣留在王世充身边。 洛阳城粮食短缺,王世充不得不命令太子王玄应从武牢关运粮到洛阳,李世民得到消息后,派遣将军李君羡截击,粮草全部被劫,王玄应只身逃脱。 李世民看见如此多的粮草,知道洛阳城内必定已有断粮之危险,否则王世充不会冒险让王玄应从武牢关运粮前来。于是,李世民立即派宇文士及回朝上奏请求搬兵并进军包围洛阳。 长孙无忌面对李世民的安排,不解地问:“秦王,为何不派我或者房玄龄、杜如晦回朝搬兵呢?我们这里的情况,宇文士及会如实禀告陛下吗?” “你、房玄龄、杜如晦都是我的人,让你们回去,你们说什么陛下都不会相信的,而宇文士及是陛下的人,只有他的话才最可信。至于他会不会如实禀告陛下,我想他一定会的,毕竟如今的局势已经很明显,王世充早晚灭亡,让他回去搬兵这是我送给他一个大功劳,他不会不明白的。此次出征,功劳不能都让我们秦王府的得到,陛下的人也要多给些功劳!” “秦王,您可是皇上的亲儿子啊!他对你还不完全信任吗?” “他是我的父亲,可他也是一国之君。作为君主,任何人都不能完全信任!” 宇文士及回到长安后,如实汇报了东征的战况。李渊对宇文士及说:“回去告诉你们秦王殿下,朕决定这次攻打洛阳,不获全胜,决不收兵,洛阳城破时,除隋朝皇室的车驾仪仗、图书簿籍以及器械外,其他金银财宝、房屋田地,都赏赐给将士们。朕也会派兵增援秦王,你回去告诉秦王吧!” 宇文士及得到李渊肯定的答复后,急忙返回大营。 第十章 丘行恭舍身救主 李世民夺取虎牢 二月十三日,李世民将军营转移到青城宫,就在唐军转移之际,王世充率两万兵马从方诸门疾驰而出,唐军面对突然袭来的郑军惊慌失措。李世民看到士兵惶恐,大喊:“王世充知道自己时日无多了,他这是想殊死一搏,妄图一战令我们恐惧退兵,我们今天一旦打败他,他以后便再也不敢出战了!”李世民命令屈突通率领五千步兵过谷水进击王世充,并告诫屈突通道:“军队一交锋立即放烟。” 待到起烟,李世民带领秦叔宝、程知节、尉迟敬德、翟长孙及一千骑兵与屈突通汇合,左冲右突,无人可挡。不料,因长堤所限,李世民和众骑兵走散,身陷重围,坐骑飒露紫中箭而死。郑军士兵一拥而上,准备围住李世民。在这生死存亡之际,丘行恭看见李世民被围,他弯弓搭箭,郑兵应声而倒,不一会儿便骑马飞奔来到李世民身边,然后飞身下马,将马让给李世民,自己手持大刀左右挥舞,护送李世民顺利回归大部队。 骠骑将军段志玄深入敌阵,坐骑中箭倒下,自己被王世充的士兵俘获,两名骑兵夹着他并抓住他的发髻,准备过河。段志玄奋勇跳起,将两名骑兵拽下马来,然后自己快速上马奔回唐军,后面有几百名骑兵追赶,但不敢靠近,只是不断射箭。 秦王府左一军马军总管牛进达率军接应段志玄,不幸被流箭射中眼睛,牛进达毫不退缩,继续指挥大军前进,救下段志玄后,自己才拔出箭矢。 这场战斗从上午打到中午,尽管王世充拼尽全力,仍无法突破唐军的围困,只能撤回城中。听到主帅下了撤退命令,郑军慌乱回撤,唐军挥师追击,直到城下,俘虏歼灭了七千人。 十四日,王世充出右掖门,临洛水列阵,准备与李世民决战。突然,王怀文举起长矛刺杀王世充,而后,飞奔逃往唐军,可惜运气不佳,王世充身着厚甲,长矛竟然未能刺进,而且逃跑过程中被追兵赶上,惨遭杀害。望着惨死的王怀文,王世充得意地脱下内甲,展示给群臣看,并说:“王怀文用长矛加害于我,我却安然无恙,这难道不是说明天命归属于我吗?” 就在王世充沉浸在自我为中心的世界时,二十二日,王泰放弃河阳逃跑,河阳落入唐军之手。二十七日,王世充部怀州刺史陆善宗以柏崖城、河内县等降唐。不久,唐军包围洛阳宫城,李世民率军四面攻城,昼夜不停,然洛阳城毕竟是当时最坚固的城池,唐军连续攻打十几天竟不能攻克。众将不禁感叹:“洛阳城的坚固真是名不虚传!” 面对如此坚固的城墙,又听闻窦建德刚刚已经打败孟海公,正在全力赶来援救王世充,不少将领都打起了退堂鼓。刘弘基请求班师回朝,萧瑀、屈突通、封德彝也认为:“我军筋疲力尽、士气低落,洛阳城城池坚固、易守难攻,洛阳城恐怕不是一朝一夕便能攻克,再加上窦建德挟胜利之势而来,士气高涨、势如破竹、锐不可挡,一旦二人合兵,我军腹背受敌,必败于洛阳城下,不如先退守新安,静观其变。”听到三人的建议,不少唐朝元老都表示赞同,一时间避战的声音在帐中不断响起。 “王世充已是黔驴技穷,灭亡就在眼前,窦建德违背天意,妄图救助王世充,这是天意要郑、夏两国灭亡。我们应当派遣一支精锐于夜色掩护下突袭武牢关,然后凭借武牢之险,部署防御,专候窦建德,他如果敢来,武牢关就是他的葬身之地。”郭孝恪语气坚定地说。 记室薛收也愤然起身说:“王世充如今粮草殆尽,洛阳城朝不保夕,只要我们坚定信心,把他死死地困在洛阳城,王世充早晚必败。如果我们现在撤军,窦建德与王世充兵合一处,河北的粮食供给河南,那么,天下何时一统?为今之计,我们应当兵分两路,一路继续围困洛阳城,围而不打,耗尽王世充的粮草,消磨王世充的耐心,动摇郑军的军心;一路迅速抢占武牢关,在那里,以逸待劳,专候窦建德。窦建德出身草莽,志大才疏、刚愎自用,我们一定能以少胜多,击败窦建德。窦建德如果兵败,王世充内无粮草、外无援军,自然会不战而降。” 听了薛收和郭孝恪的话,尉迟敬德、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秦琼、程知节等瓦岗旧将和隋朝旧臣都表示赞同。 李世民明白,这是两个派系之间的斗争,尉迟敬德等降将需要立功机会。李世民郑重地说:“我意已决,敢言班师者,斩!” 东征大军中两种声音不知被谁禀告给了李渊,李渊派人给李世民下密令,命大军班师。 李世民面对李渊的旨意,李世民立即写信表示洛阳必克,并派封德彝回朝面陈军前形势。封德彝对李渊说:“王世充目前所处形势已经十分危急,其部下离心离德,很多州县已然弃暗投明,如今他的势力范围仅洛阳一城而已,郑军已是强弩之末,而我军兵强马壮,又是代天伐无道,民心所向,克城之时、指日可待,望陛下上体天心,下顺民心,以拯救苍生为念。若陛下诏令此时撤兵,那一来寒了东征将士的心,二来是弃河南百姓于不顾,三来便是不顺应天意,陛下,请您三思!”封德彝一席话,成功说服了李渊,李渊决定全力以赴支持李世民。 三十日,王世充部郑州司兵沈悦派人联络左武侯大将军李世绩请求归降。 沈悦的请降对于战役的胜负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李世民得知消息后,立即派遣左卫将军王君廓夜晚带兵攻击武牢,与沈悦里应外合,夺取武牢,并俘虏了荆王王行本及郑州长史戴胄。 三月,突厥再次侵犯大唐边境,李渊急召刘世让抵御突厥入侵,又派遣汉阳郡王李瑰、太常卿郑德芳、左骁卫大将军长孙顺德携带大量金银布帛出使突厥,打算与突厥结好和亲。 颉利可汗对左右说:“看我如何羞辱他们!” 一行人来到突厥后,颉利可汗命众人行君臣礼。众人却言:“我们是唐朝的使者,不是突厥的臣子,怎可行君臣礼?” 颉利可汗大怒,立即下令扣押众人。 唐朝的强大令窦建德部普乐县令程名振觉得唐朝才是天命所归,跟着窦建德早晚必成俘虏,于是,程名振主动投奔李渊。李渊因为不了解程名振,认为他只不过是个小县令,所以只是任命程名振为永宁县令,让他带兵攻略河北。可惜一代名将,最终在武德朝始终没有出头之日。 唐朝的不断壮大,引起了突厥的高度重视。在隋义成公主等人的挑唆下,颉利可汗更加贪婪无度,一面要求大唐增加岁贡,一面派兵袭扰汾阴等地。面对颉利可汗的无度索求,碍于大唐和突厥翻脸的时机未到,李渊不得不忍辱负重,不断满足颉利可汗无底洞般的欲望。 窦建德携胜利之师高歌猛进,窦建德命将领范愿守卫曹州,自己调孟海公、徐圆朗的所有兵马,向西救援洛阳。到滑州后,王世充的行台仆射韩洪打开城门迎他们入城。至此,夏军开始和郑军会合。 二十一日,夏军行到荥阳郡酸枣县。 窦建德顺利西进,突厥也从北方威胁长安。二十四日,突厥侵犯石州,石州位于吕梁山中段西侧,历来是易守难攻之地,石州刺史王集依靠坚固的城池和险峻的地势,打退了进犯的突厥兵。 窦建德率军穿过土地贫瘠、沙棘丛生的酸枣县后,不断向西,很快攻陷无险可守、一马平川的管州,杀了管州刺史郭志安,又攻陷了荥阳、阳翟、成皋、新郑、苑陵、广武、中牟等县。 窦建德连战连捷、志得意满,他开始憧憬着到洛阳享受生活的美好时光。 王世充的弟弟徐州行台王世辩派遣手下的将领郭士衡带几千兵马与窦建德会合,双方共有将士十几万人,窦建德对外号称三十万大军,而后窦建德在成皋东原扎营,在板渚修筑宫室,又派人和王世充互通消息。至此,唐、郑、夏正式开始了对峙。 夏军到达成皋东原的消息很快传到了李世民耳中,他紧忙召众将商议。 李世民说:“事态紧急,必须早做决断,我认为为今之计,我们必须兵分两路,一路继续围困洛阳,围而不打;另一路由我亲率玄甲军前往武牢关,阻击窦建德。” 尉迟敬德、秦叔宝、程知节等人纷纷请愿与李世民一同兵发武牢关。 李世民看着众将说:“令!齐王、屈突通、封德彝、萧瑀等人留守大营,继续围困洛阳;尉迟敬德、秦叔宝、侯君集、李世绩各率六百玄甲军随本帅进军武牢关!” “得令!”众将异口同声。 “众将各自准备去吧!齐王、屈突通留下。” “是!”众人应声说。 众人散去后,李世民对齐王说:“四弟,你责任重大,一定要围住洛阳城,不可放跑了王世充!” “二哥,你就放心吧!”齐王爽快地答应。 “还有,在军中少饮酒,饮酒误事!”李世民语重心长地说。 “二哥,我知道了!”齐王不耐烦地说。 “屈突通将军是身经百战的将军,遇事你要多听听他的意见,不可鲁莽行事!”李世民再次嘱咐。 “好了,二哥,我知道了!”齐王的耐心即将到达极限。 “屈突通,你要尽力辅佐齐王,若齐王莽撞行事,你要多多规劝!”李世民转头对屈突通说。 “是!”屈突通应声。 “好了,你们都下去吧!”李世民朝二人摆了摆手。 二人走后,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等人进入帐中。 第十一章 李世民挑衅窦建德 屈突通围困洛阳城 长孙无忌说:“秦王,如此重任,交给齐王,他靠得住吗?” 房玄龄也说:“秦王,不如让齐王去打武牢关,您亲自围困洛阳。” 李世民说:“我与窦建德、王世充交战的关键就在武牢关,武牢关是决定天下大势的所在,我必须亲自参与!齐王身边有屈突通,不会出什么大乱的。对了,你们也跟我一起去武牢关!” 杜如晦还想规劝,李世民说:“好了,我已经决定了,不要再说了!” 当夜,乘着夜色,李世民共率三千玄甲军赶往武牢关。 “秦王,大家都跑了一夜了,该歇息歇息了,毕竟人受得了,可马受不了啊!”亲卫党志平说。 “是啊!秦王,歇一会吧!”尉迟敬德也说。 “这样,将玄甲军分为三队,第一队每人带双马先不作停留;第二队带中等马休息半个时辰,而后快速进军;第三队押着粮草辎重在最后,可以慢行,但不能停!我们要和窦建德抢时间,必须赶在他之前到达武牢关!” “是!”众人得令。 二十五日,李世民等人到达武牢关。 “秦王,您可把我们害苦了!”中郎将党志平边按摩李世民双脚边说。 “这算什么?讨伐宋金刚时,在马上两天两夜!来,躺下,我帮你活动活动筋骨!”李世民示意党志平躺下。 “秦王,我自己来吧!”党志平不好意思地说。 “躺下!这是命令!”李世民厉声说。 “是!”党志平乖乖躺下,李世民帮助其活动筋骨。 “殿下,这窦建德不会从别的地方进攻我们吧?”党志平问。 “自古武牢一条路,他只能走这里!”李世民自信地说。 “报!秦王,窦建德在十里外安营扎寨。”斥侯禀告说。 “知道了!命火头军生火做饭,还有,告诉尉迟将军,安排一半人修筑关隘,一半人抓紧休息。再告诉李世绩将军,让他派快马通知齐王,我已到武牢关!”李世民立刻进行部署。 “是!”党志平应声后前去传令。 “秦王!秦王!”长孙无忌从远处边喊边跑。 “怎么了?”李世民疑惑地问。 “天色快要黑了,我们是不是趁天黑夜袭窦建德大营!”长孙无忌建议道。 “不行,天黑我们看不清路,况且我们兵力有限,不可贸然出兵,这些玄甲兵可都是我的宝贝啊!窦建德兵多,即使我们侥幸成功,对他来说,那点损失也算不上什么。当务之急,修筑好关隘,我们就在武牢关和窦建德一决生死,你召集众将,进帐议事。”李世民果断拒绝了长孙无忌的建议。 “是!”长孙无忌随即召集众将。 李世民营帐内,众将分列两边。 李世民说:“明天一早,我们会会这个窦建德。” 一听说明天一早就要打窦建德,众将个个摩拳擦掌、兴奋不已。 “高兴什么啊?我还没分配任务呢!” 众将听完,嘿嘿地笑了起来。 “令!明日一早,秦叔宝、李世绩、程知节率五百玄甲军随我出征,尉迟敬德也跟我一起去吧!” 其他将领听到没有喊到自己的名字,失望至极。 “秦王,我带多少人?”尉迟敬德问。 “你就带四个骑兵吧!”李世民笑着说。 “什么?四个?秦王,我们不是去打仗吗?就让我带四个人啊?”尉迟敬德满脸写满了不可思议。 “准确地说,不是四个,是我带着你和四个骑兵!”李世民说完哈哈大笑了起来。 尉迟敬德更是瞪大了双眼,表示这实在难以置信。 “好了,明天你就跟着我就行了!”李世民狡黠地笑着说。 “好!秦王,明天你让我怎么办就怎么办,我全听你的!”尉迟敬德料定李世民一定已经有了主意。 “来人,笔墨伺候!之前窦建德给我写信,现在,我要给他写封信,而且明天我要亲自给他送去。”李世民说。 李世民的行为众将看得更是云里雾里,实在摸不到头脑。 第二天,秦叔宝、李世绩、程知节、尉迟敬德随李世民向窦建德大营徐徐走去。突然,李世民停住,对秦叔宝、李世绩、程知节说:“这地方不错,你们就带兵埋伏在道路周围。” “是!”三人立即派兵隐蔽。 李世民带着尉迟敬德和四名骑兵继续前行。尉迟敬德问:“殿下,我们要去干什么啊?” “当然是去窦建德的大营逛一逛了!”李世民一脸轻松地表示。 “殿下,您可别逗我玩,就咱们几个,敢去劫窦建德大营?”向来胆大的尉迟敬德不禁心头一紧。 “不错,就咱们几个,我还告诉你,我们一定能胜!”李世民看着尉迟敬德自信地说。 不一会儿,几人来到了窦建德大营三里处,夏军哨兵看到几个远远走来,不停地挥舞手臂。 “他们还以为是他们的斥侯回来了!”李世民说。 “不错,这还跟我们打招呼呢!”尉迟敬德附和说。 “今天,我持弓,你执矛,纵有百万大军又有何惧!”李世民看着尉迟敬德说。 “对!让他们尝尝我们的厉害!”尉迟敬德紧紧握住马槊说。 “对面的人听着!大唐秦王李世民在此!”说罢,李世民弯弓搭箭,一箭射死一名哨兵,而后取出书信,绑在箭上,射到瞭望台上。 听到李世民的大名,再看李世民身边仅有五人,窦建德的将领殷秋、石瓒立刻带兵出营追击李世民。眼看追兵将至,李世民命四名骑兵后撤,让他们告诉秦叔宝等人做好伏击准备,自己则和尉迟敬德为四人断后。李世民望着追击的夏军,箭不虚发,靠近者则被尉迟敬德一枪刺死。二人骑着战马,且战且退,不一会儿,便将夏军引到了伏击圈中。 “杀啊!”秦叔宝等人率军杀出。夏军看到李世民早有埋伏,急忙回撤,可是,夏军的战马哪有玄甲军的战马好,五百玄甲兵冲入夏军,左冲右突,击杀敌兵三百余人,就连殷秋、石瓒两位将领都成了俘虏。 “哈哈!秦王,太痛快了!明天,我们再来一次吧!”尉迟敬德大笑着说。 “不了,这一次就够了!”李世民高兴地说。 “为什么?”尉迟敬德疑惑地问。 “夏军号称三十万,而我武牢关守军仅三千,敌众我寡,相信不少人都不会相信我们能赢。今天,我冒险前去,主要是为了振奋一下我军的军心。打仗嘛,军心是最重要的!” “殿下说的是,我明白了!” “走吧!回去和众将士一起庆贺庆贺!”说罢,二人策马返回大营。 返回途中,李世民对着自己的弓,得意地赋诗《咏弓》一首,诗中说:“上弦明月半,激箭流星远。落雁带书惊,啼猿映枝转。” 尉迟敬德随着和李世民的接触越来越多,他的内心更加坚定,如此仁义、如此勇武的主公,不正是自己日思夜想的吗? 窦建德端坐着,逐字逐句地看着李世民的信,信中说:“赵、魏地区,历来为我大唐所有,我大唐念在您礼遇淮安王,又蒙您送回同安公主之恩,我大唐愿对您摒弃前嫌,真诚相待。如今,我兵发洛阳,讨伐王世充,与您何干?况且王世充即将灭亡,您却听信王世充小人之言,率领三军、前来送死。您不远千里来救洛阳,白白浪费军费粮草,您能得到什么?今日,我与您的前锋相遇,他们简直不堪一击,您空有三十万大军,直到今日,却还未和王世充相见,您不觉得羞愧吗?我劝您及早罢兵,免得为王世充陪葬!如果您不听,恐怕您将会后悔莫及。” 看完李世民的信,窦建德大怒,说:“黄口小儿,竟敢不把我放在眼里?” 四月初二,益州行台左仆射窦轨、左武侯大将军窦抗奉李渊命率领巴、蜀兵马增兵唐军。 就在唐、夏于武牢关对峙之时,突厥进犯雁门关。 十二日,李大恩带兵前往雁门关,雁门关南控中原,北扼漠原,历来是中原王朝的坚固防线,突厥兵再见到是李大恩驻守雁门关,恐惧不已,一交手,突厥兵四散而逃,此战,突厥损失惨重,颉利可汗大惊,立刻释放汉阳公李瑰、太常卿郑德芳、左骁卫大将军长孙顺德等请求议和。 十五日,王世充决定孤注一掷,派杨公卿、单雄信为先锋,自己率大军在后进行突围。齐王李元吉眼见王世充想跑,立即派兵阻挡,最终,唐行军总管卢君谔战死,唐军损失惨重,不过好在王世充没能冲出洛阳。 李世民营帐内,尉迟敬德说:“殿下,这窦建德不进不退,他在想什么呢?王世充他还救不救?” “我想,恐怕是窦建德有了小心思!”房玄龄说。 “什么小心思?”尉迟敬德等人问。 与此同时的窦建德大营内,窦建德也在和众将商议下一步。 “大王,我们赶紧进兵吧!王世充还等着我们呢?” “对啊!大王,我们赶紧拿下武牢关,进军洛阳吧!” “大王,发兵吧!” 众将士几乎都劝窦建德赶紧发兵。 窦建德在帐中踱步,并不搭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