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故事》 圣者情怀 一次,孔子北游农山,随从的弟子有子路、子贡、颜渊。 来到山顶,孔子极目远眺,喟然感叹道:“登高望远,见天地之悠悠,难免发千古之幽思。此情此景,同学们,何不在此说说,各自的志向,让老夫聆听一二。” 子路见老师说得如此感慨,便率先回道: “子路不才,愿有一天,遇到这样的场景:战场上,旌旗飞扬,席卷大地;战鼓钟声,响彻云天。白羽箭,如月光倾洒;赤羽箭,如日光飞动。此时,唯有我子路,能率领众军,英勇驱敌,一鼓作气,夺回千里失地。而子贡与颜渊两为同学,可作为我的随从高参。” 听了子路的豪言壮语,孔子点评道:“壮哉!勇士,一个奋不顾身的雄杰。” 子贡看着踌躇满志的子路,笑了笑,然后轻步上前,洒然说道:“子贡不才,愿有一天,见齐国与楚国合战于苍莽原野,两军对垒,实力相当。正当旌旗相望,战尘相接,千钧一发之际,我子贡,身着白袍白冠,从容游说于白刃之间,不费一兵一卒,顿解两国纷争。此时,子路与颜渊两位同学,可为我临阵助势。” “俊哉!辩士,一个神貌若仙的英才。”孔子点头称赞。 颜渊听完子路、子贡的述说,站在后面,继续静默无语。孔子见此,便对他说:“颜渊!过来。你难道就没有理想可说吗?” 颜渊近前回道:“文事、武功,两为同学都已说得很好了。我哪里够资格,参与其中?” “不是吧?”孔子笑着道:“你似乎对他们,不敢恭维。但说无妨” 颜渊沉吟了一会,说道:“我听说,咸鱼与兰花,是不能放在同一个筐子里收藏的。尧舜与桀纣,也是不可能在同一个国家里,共理政事的。两位同学的志愿,与颜回理想,是有差异的。颜回希望:自己能在一个小国,辅佐一位圣明的君主。使君主在上,可道应天下;使臣子们在下,能德化群生。百姓讲信修睦,人民安居乐业;兵器铸为农具,城池复为良田;怀恩近邻,柔接远方;周边各国,无不感召德义,寝兵释战;天下从此,无斗战之患。如果能有这么一天,那么,又有什么苦难,需要子路同学,去冒死拯救?那么,又有什么战难,需要子贡同学,去劳思化解?” “美哉!大士。”颜渊的一番话,令孔子嗟叹不已。 子路此时,举手问道:“请问先生,您的志愿,又是如何?” 孔子回道:“愿颜渊得志!我将背着行李典籍,跟从颜渊这孩子。” ——故事取材于《说苑》 仁境之光 尽管儒家修学最终的目的,也是彻悟大道。但在具体修习时,孔子谈论得比较多的,还是“仁”的理念。这与孔子当时所处的环境,有很大关系。 孔子所处的那个时代,是一个道德沦丧,礼乐崩坏,战火纷飞的年代。那时,到处崇尚强权,追逐功利,极尽攻伐竞争之能事。导致天下,一派民不聊生,生灵涂炭的景象。为了救“争斗”之弊,所以,孔子带着他的一帮弟子,奔走各国,到处传播,仁心仁政的种子。尽管他知道,在他的有生之年,很难看到它们开花结果。尽管他知道,以他一介布衣儒士的身份,很难扭转乾坤。但其不屈不饶的济世情怀,“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救民心志,却使他更显,真儒气概。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可谓孔子自己一生品格的真实的写照。 在《论语》里,孔子谈到“仁”的地方有多处。但都是谈“仁”的外用,谈如何达到“仁”。至于“仁”本身,是个什么境界,没有正面的描述。原因是,仁境的本体,用文字无法确切地描述,这得靠修学者,用心去体悟。 关于如何达到“仁”,孔子也是针对不同弟子的不同习气,给予不同的回答。所谓应机施教,对症投药。比如: 对习惯于安贫乐道的弟子颜回,问“仁”,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对有领袖气质的弟子仲弓,问“仁”,孔子说:“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而当辩才与商才,都是首屈一指的弟子子贡问道:“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孔子说:“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仁,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类似上面因材施教的例子还很多。可见“仁”境,也终究是个内在体验的事。它跟佛家讲的“佛”、道家讲的“道”一样,终究是属,不可说,不可说范畴。 不过,下面这句孔子的话,或许透露了一点消息。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在这句话里,孔子似乎在说,仁啊!其实她离我们很近呀,我们一欲求,就能得到。为什么呢?因为其实我们从来就没失去啊!只是因为,我们总是在向外寻求其他的东西,所以,她才好象不存在呀。 真儒风范 在《论语:述而篇》里,谈到儒者的修养时,孔子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从这句话里,我们可以看出,孔子教化弟子的目的,也是要求弟子,最终彻悟人生宇宙的真相,得真智慧。唯有如此,弟子们,才可能真正拯救自己,从而也懂得,如何帮助别人,拯救自己。 “志于道”是说,君子为学,当以悟道为最终目的。在志向上,以自觉觉他为最高理想。 “据于德”是指,在具体的修学过程中,首先要守住当下已修得的成果,也即一种在心灵的深处,别人与你是一体的心境。然后,再把这种心境,逐渐扩大。一个人,能感知到他人、乃至它物,与自己是一体的范围越大,可以说,他所据守的德果,也就越大。其济世救民的动机,也就越纯。唯有如此,爱人、爱物、爱社会、爱国家,乃至爱全天下,才不会是一句,自欺欺人的妄言。 志于道,据于德,是讲君子内修道德的原则。依于仁,游于艺,是讲君子外用道德的方式。 “依于仁”是说,君子为人处世,以爱人爱物为准绳,以利人利物为标的。 “游于艺”是说,君子要尽可能多地掌握,各种知识与技能,以便于,适时、适机地给他人、给社会,在精神上、物质上,带来具体而切实有效的帮助。 “游于艺”的艺,在孔子时代是指“礼、乐、射、御、书、数”这六艺。就现代的分科而言, “礼”,包括哲学、政治、教育方面的知识。 “乐”,包括音乐、舞蹈、美术、影视方面的知识与技艺。 “射”,指军事、武功。 “御”,指各种驾驶、操作技能。 “书”,指文学、历史修养。 “数”,包括科学与经济方面知识。 对于上面所提六个方面的知识与技能,作为一个儒家君子,都必须要有基本的了解或掌握。至于深入地了解和精通,可根据个人的资质与因缘,有所侧重。 这“六艺”看起来内容很多,但在根本的道理上,它们都有相通的地方。如果能明了孔子所说“一以贯之”的道理。那学起来,就会很快、很容易抓住重点。这时,你也可以真正做到,优游徜徉于各种知识的海洋,而不被它们沉溺。 知仙不为 一次,赵国国君赵襄子,率领十万多人,在中山国一带打猎。所到之处,草木践踏,山林焚烧;方圆百里,人声鼎沸,烟火飞扬。 这时,忽见一人从石壁中走出,并随着烟火,徐徐上下。众人见了,都以为遇到鬼物。火蔓延到别处,见他又从火中慢慢走出,所经过的地方,好象对他没有任何阻碍。 赵襄子见了,觉得很奇怪,便遣人邀他来,逗留片刻。那人悄然来到襄子近旁,如入无人之境。襄子细细观察,发现他形色七窍象人。气息声音也象人。 于是,襄子很恭敬地问道:“请问先生,用什么道术,使自己住在石中?用什么道术,使自己入于火中?” 只见那人目视远方,漠然答道:“什么东西是石?什么东西是火?” “噫!”襄子有点诧异,“适才,您出来的地方就是石,您进入的地方就是火呀!” 那人听了,微微低头,看了一下襄子,然后,又抬头继续漠视远方,半晌,回道:“不知!”随后,飘然而去。 魏文侯听说了这件事,便问孔子的弟子子夏说:“那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呀?” 子夏回文侯道:“在下据从老师那里听来的言教分析,那个人,大概是一个,已经心物融通的仙者。这样的人,外物不能伤,游于金石,蹈于水火,也都无所阻碍。” “哦!那你为什么不这样呢?”文侯笑着问。 子夏摇摇头:“这要净心欲,绝智思才可以。我哪里能做得到?不过说说道理而已。” “那你们的老师,为什么也不这样呢?”文侯好奇地接着问。 “我们的老师啊,他是属能做得到,不去做的人。”子夏欣悦地答道。 “这又是为何呢?”文侯不禁追问。 看着有点急切的文侯,子夏笑着说:“老师是为了我们呀。想想看,如果老师也象那位仙者一样,一问三不知,那么,一旦我们有什么疑问,有什么危难,要怎么办呢?” 文侯听到这里,大悦。 圣人们来到这个世间,为了直接、有效地帮助我们,不惜牺牲自己身体的逸乐,与我们同甘共苦,同赴危难。所以,易曰:圣人吉凶与民同患。菩萨说:地狱不空,我不成佛。 ——故事取材于《列子:黄帝篇》 慎言鬼神 在《论语》里,谈到鬼神问题的,主要有两处。 比如,雍也篇: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先进篇:季路问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 从上面的话我们可看出,孔子是相信有鬼神现象存在的。不过,他认为鬼神道与人道,还是有差别、有距离的。最好是各安其道,不要搅合到一起。尤其对从政的人来讲,把政治与宗教搞到一起,非失败不可。所以,敬而远之比较好。至于一般人,如果你连人道的事都没搞清楚,没摆平,却要去瞎究那深层次的鬼神道问题,那只会把自己弄得更迷乱,是在自己给自己找麻烦。 同样道理,如果你对当下“生”的现象不清楚,那你也没办法了解将来“死”,是怎么一回事。你不能清醒、坦然、喜悦地面对“生”,那你也就无法清醒、坦然、喜悦地面对“死”。而惟有对生与死,都能做到清醒、坦然和喜悦的人,才有可能,超越生死。 另外,孔子对社会上一些怪异、暴力、昏乱、神秘的现象也多不谈论。因为它们很容易迷惑一般人的心智。所以,在《论语》里,有“子不语怪、力、乱、神。”的说法。 孔子教导人们修行,走的是非常平实的路线。即注重从当下的事做起,从解决现实的人生问题做起。他不跟你谈功夫,谈神秘现象。用佛家的话讲,他教的是心地法门,走的是智慧解脱之路。你如果对人生的现象了解透彻了,其他的事,自然就会豁然贯通。 平淡是真,平常心是道,道在平常日用间。只要我们的心态,能变得日趋平常、平淡,那么,在哪里,都有令我们悟道、得真智慧的契机。 善易不卜 在鲁国,有一位君子叫漆雕马人。他曾事奉臧文仲、武仲、孺子容,这一家三代鲁国大夫。 一次,孔子问漆雕马人道:“先生曾事奉过臧氏一家,三位做大夫的。您可不可以说说,哪个要更贤明一些呢。” 漆雕马人回道:“臧氏家族有一块很名贵的龟壳叫‘蔡’。如遇有什么大事不能定夺,就会用‘蔡’来占卜决疑。在文仲主事时期,三年内,用‘蔡’占卜过一次。在武仲主事时,三年内,用‘蔡’占卜过二次。孺子容主事,三年内,用‘蔡’占卜过三次。这都是我亲眼所见。至于这三位大夫谁最贤明,马人我就不知道了。” 孔子听完笑着说:“先生真会说话!” 孔子回到家里,跟弟子们谈及此事,赞叹不已地说:“马人先生可真是一位君子呀!他不愿在别人面前议论主人的贤愚,但却很巧妙地举了一个实例,将事情的真相,表露无遗。他的意思是说:一个人,因智识无力察远,德慧无足见机,所以才要一而再,再而三地去问卜。而古人云:善易者不卜。也就是说,一个真通易道,真有智慧的人,不用卜卦,也能直觉洞悉,事物变化的规律。” ——故事取材于《说苑》 为善知度 曾经,鲁国的法律规定,如果有人,将在其他诸侯国做女奴的鲁国女子,赎回本国,那么,这个人,可以到官府去领取赏金。 有一次,子贡在一诸侯国,赎回了一个鲁国人,却辞谢了官府的赏金。孔子听说了这件事,就对子贡说: “子贡呀!你这件事就做错了。圣人做事可以移风易俗,可以让人效法,可以影响后代,而不会只是为了适合自己的兴致。现在鲁国富裕的人少,贫穷的人多。如果赎人回去领赏金被认为是不廉洁,那得不到赏金的刺激,愿去赎人的人就会减少。所以,你这种仅仅只考虑自己德行修养的行为,将会造成今后鲁国人,不再愿到其他诸侯国去赎人。” 子路在一旁听了孔子的这番教导,深受启示。后来,当他救了一位落水者时,别人要送他一头牛来答谢,子路就很恭敬地接受了。孔子知道了此事,欣喜地说:“今后愿救人于危难之中的鲁国人,会很多了。” 不久,子路被任命为蒲城的官长。为了防备水灾,官府调集民工,春修各处沟渠。子路见大家工作劳苦,带的饭菜也不充足,就用自己的部分薪水,接济每人,一份饭菜,一份汤水。孔子闻说此事,连忙派子贡去掀了那些饭菜,毁了那些做饮食的器具。子路发现了,非常气愤。他气哼哼地跑到孔子那里叫道: “老师难道会嫉妒我行仁义之事吗?子路在老师这里所学的,不过仁义二字而已。仁义之人,与天下共取所有,共取所利。如今,子路将自己多余的粮食,与大家分享,行仁义之道,老师为何禁止不许呢?我想不通!” 孔子听完子路的诉说,摇着头道:“子路呀!你还是那么粗野,那么处事单纯。你如果觉得民工们饮食不足,为什么不去告诉鲁君呢?让鲁君开粮仓去接济他们呀?你用私人的俸禄做公义,这种行为,是在障蔽鲁君的恩泽,显示你自己的德义。现在速速停止,或许还不算晚,否则,降罪你的日子,马上就会到。”子路闻此,无语而退。果然,不久相府派人来找孔子说:“先生派弟子救济民工,是不是要跟鲁君争夺百姓呀?” 孔子见此情形,知道解释已没什么用了。于是,便带着弟子,离开了鲁国。 ——故事取材于《淮南子》、《说苑》 艺通他心 一日,孔子闲居无事,在室内演琴自娱。弟子曾参、子贡,坐在外厅,侧耳细听。 一曲终了,只见曾参喃喃自语道:“咦!怎么会是这样呢?老师的琴声里,怎么会流露出,贪狠邪僻的情调呢?琴音中,趋利不仁的味道,怎么会这么严重呢?” 对曾参所说的话,子贡在心里,也以为然。不过,他没接曾参的话,而是站起身子,朝室内走去。 孔子见子贡进来,面有犯难进谏之色,便放下琴瑟,等他说话。子贡便将刚才曾参所说的话,如实禀告。 孔子听完子贡的话,对曾参赞叹不已。他说道:“曾参真是天下一位大贤人呀!他已经通晓音律的奥秘。” 接着,孔子继续对子贡解释事情的原由。他说:“刚才,我正在几案边弹琴,有一只老鼠在室内游动,被一只猫发现了。那只猫,便循着房梁,悄悄地向老鼠接近。然后,选好地点,眯缝着眼睛、躬曲着身子,等待时机,扑住老鼠。后来,猫的如意算盘,终究没有得逞。因当时那只猫的心态,反映在我的心里,我便很自然地通过琴瑟,将它表露出来。所以,曾参说我的琴音里,有贪狠邪僻的情调,是很恰当的。” 儒家经典《礼记:乐记篇》说:大凡音乐,都是产生于人的内心。人的情感动于衷,体现在外就是声音。声音的变化有文理,就成了音乐。所以,在太平治世,流行的音乐,通常都洋溢着安适与喜乐。它也反映此时的国家政治,处于清明祥和的状态。在动荡的乱世,流行的音乐,往往会充满着怨恨与愤怒。它也反映此时的国家政治,处于政令不畅,上下乖离的境地。而一个接近亡国的世道,它的流行音乐,会弥漫着哀伤与忧思。它说明此时的人民,已陷入难以自拔的困苦,只能靠回忆往事,来慰籍自己。所以,声音之道,与政治之道,是相通的。 ——故事取材于《韩诗外传》 穷通皆乐 一次,孔子受楚昭王邀请,到楚国去访问,途经陈、蔡两国之间。而陈、蔡两国的大夫,害怕孔子被楚国重用,会对本国不利,所以,他们派兵将孔子和他的弟子们,围困在陈、蔡之间。孔子一行,因此连着七天没生火做饭。熬的野菜汤里,也没有一粒米,弄得不少弟子无精打采,面有菜色。而此刻,孔子却依然在室内,弦歌不止。 这时,弟子颜回在屋外择野菜,见子路与子贡两人在一起嘀咕道: “先生两次被鲁国驱逐,在卫国也未能待下去,在宋国讲学,连背靠的大树都被人砍倒。到周地拜访,又受老子的数落。现在,又被人围困在陈、蔡之间。追杀先生的无罪,欺凌先生的无有禁止。先生倒好,依然在这里弦歌鼓琴,自得其乐。难道做君子的,就这样的没有羞耻心吗?” 颜回听到这里,无言以对。只好进到屋里,告诉孔子。孔子听后,推琴长叹道:“子路、子贡呀!难道你们真的是小人?召他们进来,我有话要跟他们说。” 子路、子贡进屋。子路抱怨地对孔子说:“老师,我们行到这种步田地,可以说是末路穷途了吧!” 孔子听到这里,厉声喝道:“子路!这是什么话?君子明于道谓之通,昧于道谓之穷。我们抱仁义之道,处在这少仁少义的乱世,遭受磨难,这是很正常的事,何穷之有?内省无愧于道,临难不失己德,大寒至,霜雪降,因此才会知道松柏之真强茂。过去,齐桓公因在莒国受辱,反而树立起王霸之志。晋文公在曹国受欺,因此产生称霸之心。越王在会稽遭受奇耻大辱,却使他更加坚定复国的志愿。这次,我们遭遇这般磨难,难道不也会是件很幸运的事吗?” 说完,孔子截然返身回到琴案,操琴而作。子路闻后,也随之持兵器,昂然合拍而舞。子贡见此,愧然自叹道:“我真是不知道,天有多高,地有多厚呀!” 所以,古代有道德的人,得意也乐,失意也乐,所乐非关得失。有道德怡养于内,外境的得失,不过如寒暑风雨之替换,无足扰乱自心。 ——故事取材于《庄子:让王篇》 神武不杀 谈到儒家的君子,人们往往会联想到温文尔雅、谦恭礼让、文弱书生形象。对作为儒家祖师的孔子,我们也容易印象成一位,和蔼可亲的老先生。然而,查看古籍对孔子天资与外貌的描述,却令人,大跌眼镜。 据《孔子家语》和《淮南子》的有关记载说,孔子长得宽额、狮鼻、阔口,大颅顶部微陷。身长(周制)九尺六寸。周制一尺,约现代二十到二十三厘米。也就是说,孔子当时的身高,至少在一米九二以上,可谓一标准的山东大汉。记载还说,孔子的智慧,超过周朝的苌弘,一位通晓天文、地理、人事的仕大夫。孔子的胆气,压倒当时著名的勇士孟贲。孔子挪步轻追,可足踩亡命窜逃中的野兔。孔子力擎双臂,能托起城关落下的城门。然而,尽管孔子勇力过人,伎艺超群,却深藏不露,很少有人知道。他只是一心内修本来仁德,外宣先王仁道,终成一代素王,万世圣师。所谓素王,古称有帝王之德,无帝王之位的人,为素王。 孔子所处的时代,当时只有几百万人。但跟从孔子学习的弟子,却有三千之多。他们都是各国来的精英人物,什么样的人才都有。以孔子本身的智慧与人格魅力,加上众弟子的辅佐,在当时,如想谋取一国权位,是不难做到的。然而,孔子深知,社会的安定,大众的幸福,如果没有纯正的道德思想作基础,文化教育没有跟上,仅靠权谋势力的支撑,是不会长久的。而且,在这种状况下的安定与幸福,也是不究竟的。 所以,孔子宁可自己一生穷苦受累,寂寞凄凉,被人误解不识时务,也要担当起继承发扬,传统的优秀文化、优秀政治智慧的大任,为万世开太平,奠定良好的文化基础。孔子这种在任何环境下,不计个人得失,始终注重世人的德性培养,注重社会纯正思想的引导,从根本上,拯救世道人心的行径,这在当时,也是很少有人理解的。甚至,一些个人道德修养较好的道家隐士,对此也颇有微词。然而,“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这正是孔子,也是后来真正儒者们,过人之处。 禅宗祖师达摩,来中土前,定中观察到中土有大乘气象,这与中土有儒家精神的存在,不无关系。所以,有禅师说,孔子如按佛家的标准衡量,当属八地以上的大菩萨转世。 智慧圆融 孔子有一个弟子叫子夏。有一天,他问孔子,有关他的一些同学们的修养情况。 他问道:“老师,颜回同学为人怎么样?” 孔子沉吟了一下答道:“颜回的仁爱之心比我要好。” “那子贡呢?”子夏接着问。 “他呀!他的辩才比我好。”孔子笑着说。 “那子路,子路同学呢?”子夏又接着问。 孔子开心地笑着说:“要说勇武精神,我们都不如他。” “那子张呢?子张难道也有过老师之处?”子夏满脸狐疑。 孔子顿了顿,说:“子张同学,为人处世,庄重严谨的作风,比我这个做老师的要强。” 子夏听到这里,禁不住站了起来。他曲躬作揖地问道:“老师,这我就不明白了。既然那四位同学,都有超过老师的地方,那么为什么,他们还要师从老师您,学习呢?” 孔子见子夏这样,忙举手向下按了按,并和蔼地对子夏说:“子夏!你别着急,先坐下,听我慢慢说。颜回同学虽然他很仁慈,但有时他过分的仁慈,导致的不忍之心,使他变得一味地迁就他人,影响了自己对事态作出正确的决断,从而反而害了别人。所以说,他虽能仁,却不能忍。(注:佛家有时说慈悲生祸害,也是这个意思)” 孔子接着对子夏说:“至于子贡,他的口才的确很好,可谓辩才无碍。他精通语言的妙用,却不识语言的局限,不懂得沉默的力量。所以,他能辩不能讷。” “关于子路,”孔子继续说:“他英勇过人,敢作敢为,是个不可多得的将才。但有时不懂得谦冲退让,持弱守雌,蓄势而动。这样难免会意气误事。所以说,他能勇,不能怯。” “而子张呢,”孔子说到这里沉了沉,然后说:“他过于庄重严谨,以致清不容物。不能和煦接众 ,不能容纳有污行的人,让人见之生畏,敬而远之。所以,他能庄,不能谐。” “因此,”孔子最后总结道:“如果将这四位同学的长处都加起来,来对换我的修养,我也是不愿意的。这也是为什么,他们要一心跟从我,学习的原因。” ——故事取材于《列子:仲尼篇》 孔子小时候的故事,孔子刻苦学习的故事 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是我国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也是我国儒家学说的创始人。他之所以能成为弟子三千、名扬四海的圣人,是和他小时候的刻苦勤奋分不开的,也正所谓是“天才来自勤奋”。 史书言,孔子的母亲在他刚刚三岁的时候,就教他读书识字,到四岁的时候,他已会念百余字了。 有一天,他的妈妈说:“昨天我教你的字会背了吗?” 孔丘说:“都记住了。” 妈妈说:“那好,明天一早我考考你。” 孔丘睡觉,是和哥哥在一起。这天晚上,他钻入被窝后对哥哥说:“哥哥,妈妈教给你的字都记住了吗?” 哥哥道:“都记住了。你呢?” 孔丘说:“一我已经练了多遍,也许都记住了,可又没有把握,明天一早娘要考我,若有不会的,娘一定非常伤心和难过。不行,我一定要起来再多练几遍。” 哥哥被他这种刻苦学习、孝顺母亲的精神所感动,心疼地说:“天气凉了,别起来练了,就在我的肚子上写吧。我能觉出对错,也好对你写的做个检查!” 于是,小孔丘就在哥哥的胸口上写了起来。每写一字,就念出声来。可这声音越来越轻,当他写完最后一个字的时候,声音也听不到了。哥哥验完他的最后一个字,听着他那均匀的呼吸,望着他甜中带笑的睡容,既心疼又爱怜地笑了。 第二天一早,在母亲考核时,他一遍通过。母亲惊喜道:“这孩子真神了,前天教了他那么多字,只过了一天,就如此滚瓜烂熟,将来准能干大事啊!” 孔丘望着母亲欣喜的面容,高兴地笑了。然而在这微笑中,却伴着两行泪水。 站在旁边的哥哥,深深地理解他,知道在他超人的天资背后,更多的则是弟弟那锲而不舍的精神和刻苦勤奋的汗水。 孔子拜师的故事 春秋时期,孔子和他的学生们周游列国,宣传他的政治主张。有一天,他们驾车去晋国,一个孩子在路当中堆碎瓦片玩,挡住了他们的去路。 孔子说:“你不该在路当中玩儿,挡住我们的车!” 孩子指着地上说:“老人家,您看这是什么?” 孔子一看,是用碎石瓦片摆的一座城。孩子又说:“您说,应该是城给车让路还是车给城让路呢?” 孔子被问住了,他觉得这孩子很懂礼貌,便问,“你叫什么名字,几岁了?”孩子说:“我叫项襄。7岁!” 孔子对学生们说:“项襄7岁懂礼,他可以做我的老师啊! 孔子的故事读后感450字 寒假里,我读了一本书,书的名字叫——《孔子的故事》,这本书主要讲的是孔子。 这本书的作者是李长之,他是着名的诗人、翻译家、学者,孔子的思想对后世的中国影响很大,作者李长之用最浅显而轻松的文字,把孔子一生的基本轮廓为我们生动的勾画出来了。 孔子的祖先原是宋国的贵族,如果再往远里说,他们还是殷族的后代。孔子的父亲叫纥,字叔梁,是鲁国一个职位不大的武官,他很有力气。孔子的母亲姓颜,叫徵在。可不幸的是,孔子只有三岁,父亲便亡故了。 孔子很喜欢唱歌,他最满意的歌是:《韶》。他说:“我已经听到并看到最好的了,再有其他音乐,我也不想享受了。” 孔子大概在30岁的时候,收了第一批弟子,有:颜渊,他的父亲是颜路;子路,他只比孔子小9岁;范蠡;子贡…… 公元前六世纪左右,世上几个古老的文明国家都呈现了灿烂的古代文化,而孔子就是中国灿烂文化的代表。 孔子是个教育家、思想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孔子正是最早的、最重要的一个传播者。 这本书写了孔子的一生,很有意义,大家也买一本看看吧,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哦! 孔子的故事读后感400字 孔子是我国春秋时期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古文献整理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书中有一则故事给了我十分深刻的印象:孔子终于进了太庙学习,他十分珍惜这次来之不易的机会。此后,凡是有不懂的问题,孔子都要向老师请教,迎来了许许多多人的嘲讽。孔子对这些讽刺的话语置之不理,依旧我行我素,因此才会有今后如此辉煌的成就。他一生说过许多名言警句,例如: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等等。这些名言警句一直激励着后人,激励后人要努力学习。 孔子先生30岁开始教学生,一生教过的学生将近3000多人,其中,出名的有72人。孔子先生还完成了《诗》、《书》、《礼》、《乐》、《易》、《春秋》这几本名著。孔子先生去世后,他的弟子将孔子先生生前所说的话、所做的事记录成一本书,书名叫《论语》,后被世人们流传下来,传为佳话。 看完这本书后,我想了很多。孔子先生小时候就可以做到学而不厌,一遇到不懂的题目就去问老师,为何我们不能做到呢?在学习上我们也要像孔子先生那样,好学上进! 《孔子的故事》读后感500字 暑假里,我看了一本历史类的书——《孔子的故事》。这是一本介绍孔子生平事件的书。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一位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和政治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的故事》中有许多故事,其中一个关于孔子有趣的故事: 一次,孔子带着弟子来到宝地(di)观赏风景,看见路上一群孩子在玩耍。孔子便乘马车慢慢驶过去,别的孩子全躲开了,唯独一个小孩一动不动。孔子说:“小孩,请你让一下可以吗?”小孩不但不让还岔开双腿,说:“不行,这里有个城池,你的车马怎么过去啊!”孔夫子说:“咦,这明明是路,哪有城池?” “我脚下边就是城池。”孔子一看,孩子两条腿岔开像城门一样,两腿中间放着几块石子,搭了一道小城墙。于是,孔子问这孩子:“这个城墙有什么用啊?”小孩说:“城墙是挡你车马的,还要防军队。”孔子就说:“你这么小的城墙,我车过去又怎样呢?”小孩说:“不对,这总还是一道城墙。既然是城墙,你的车马怎么过得去呢?”孔子就请教小孩说:“那我该怎么办呢?”孩子就说:“你觉得是城躲车马,还是车马绕城而走呢?”孔子一想,只能让马车从他旁边过去。 读了《孔子的故事》这本书,我懂得了孔子之所以博学多才是因为他谦虚好学的美德;之所以能为人类的文明做出贡献,是因为他勤学苦读。他那刻苦学习的精神真值得我学习! 孔子的故事读后感 【篇一:孔子的故事读后感】 但凡读过《孔子的故事》一书的人,都会情不自禁的对孔子发出由衷的赞叹,深深的敬佩这位博学多才的杰出人物,为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出现了这么一位伟大人物感到无比骄傲。 孔子之所以能成为博学多才的人主要来自于他谦虚好学的美德。孔子曾说过 :"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是 知 也 。"意思是:懂就懂,不懂就不要装懂,这才是聪明。孔子就是抱着这样的学习态度,虚心向他人学习,以此来充实自己,是自己成为一个聪明的人。当他取得了成绩后,仍没有满足,继续向别人请教,从不放过任何一个机会,孔子这种精神对于后人也是一种鞭策,是我这个与他相隔2500多年的学生受到了深刻的启迪。我这个人最大的毛病就是有问题不善于问,久而久之便养成了粗心的毛病,粗心也常使我深受其害,因为它,我失去了很多的满分的机会,丢三落四,还闹出了不少笑话。例如,把太阳写成大阳,把996写成699,把生鸡蛋当成熟鸡蛋,不过现在好在读了《孔子的故事》使我学会了不耻下问。 孔子之所以能为人类的文明作出贡献,都来自与他勤学苦读。孔子虽出身贫寒,很早就失去了父亲,他过早的就担当起拉生活的重担,然而他没有被困难压倒,而是更加刻苦的学习。艰苦的环境磨练了他的意志,坚辛的劳动结出了丰硕的果实,孔子终于成了一位举世闻名的教育家、思想家、政治家。我从孔子勤学苦读的一生中体会到:一个人即使身处逆境也要发奋努力,那麽压力就会变成动力。 【篇二:孔子的故事读后感】 这学期,我们“孔夫子班”阅读了《孔子的故事》这本书。墨绿色的封面上画着一个慈祥的老人,他就是孔子。一提到孔子,大家脑海里就会蹦出许多词:谦逊有礼、知识渊博、宽容大度、诲人不倦……但有一个词你别忘了,那就是清正廉洁。 孔子是个名副其实的清官。他诚心诚意地为百姓办事,用一颗仁爱之心对待百姓,不贪污百姓财产。正像他自己说的:“做官就要身体力行,为百姓做出模范,还要勤政爱民,永不懈怠。”有时遇到比自己职位高的人贪污了粮食,他定会立刻大义凛然地指出;有时碰上哪个官员犯了错误,他便会用心良苦地教育他;要是见到百姓缺衣少食,他就会好不犹豫地伸出援助之手;得知自己的学生在当官时违背仁德做事便不想认这个学生了……所有这些事,都说明他清廉正义,心里装着百姓,处处为百姓着想。正因为这样,人们都亲切地称他为“孔圣人”,并乐意拜他为师,以他为行动的楷模。 这使我想到了温家宝总理,他是人民的好总理。我们都知道温家宝爷爷已经连任几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了。当雪灾阻挡了外地打工者回家团聚之路时,是他用温暖的话语安慰着人们,让人们树立起战胜困难的信心;当地震威胁着四川人民时,又是他不顾个人安危赶到现场,鼓励幸存者,给他们生活的勇气。因为总理的心始终牵挂着人民群众,所以全国人民都爱戴他,觉得总理就是我们的亲人。 然而生活中,许多官员与孔子、温总理等一些清官有着天壤之别。他们中有的玩忽职守,不尽责任;有的徇私枉法,甚至滥用职权,伤及无辜。他们怎么不想想自己的行为伤害了百姓、辜负了党和政府的信任呢? 我是班里的班长,也是一个官。我要让孔夫子的种种美德在我心中扎根。我要带着所有的班干部以班级利益为中心,时刻想着大家,为大家服务。那样,我们与同学们就会更亲近,所有的问题也会因此迎刃而解,我们的班集体就会很和谐。 读一本好书就是交一个好朋友。《孔子的故事》已经陪我度过了一百多天,它是我的良师益友,是我人生路上的指明灯,它让我明白一个道理:清官自然亲! 【篇三:孔子的故事读后感】 孔子是历史上一个很有名气的人,他一生桃李满天下。我很崇拜他。今年,刘老师让我们买了一本《孔子的故事》,这本书介绍了孔子一生的历程,使我们更加了解,更加熟悉孔子了。 这本书中最让我回味无穷的是;孔子从政的那部分。孔子刚开始当中都宰,把中都治理得井井有条。接着,鲁定公又让他做司空。任司空时,他和他的弟子一起调查农业生产情况,还兴修水利。司空没做多久,孔子又被升任为司寇。任司寇时,他实施一些法律,还创了最早的陪审团。他断父子互讼案,智救大野泽,又在夹谷和齐国会盟取得了胜利,又诛杀可正卯,还抑三桓堕三都。孔子为政的时候,民心归服,一派政通人和的景象。 我合上书本,闭目沉思:孔子可真是个清官呢!他忠心中力为老百姓办事,用一颗仁爱之心对待百姓,不贪污百姓财产,他可真是个清官。孔子曾经说过:“做官就要身体力行,为老百姓做出模范,还要勤政爱民,永不懈怠。”只要这样做,才算得是个好官。 可是有些官却不这样做,比如众所周知的成克杰,他身为一名国家高级干部,本应为民谋利,为民造福。可是贪婪的私欲导致他滥用职权,肆无忌惮地收受贿赂,谋取非法利益,而且数额特别巨大。像成克杰这样的人就是贪官,我们不可以学习他。郑培民说过:“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世界上每一个人都应该记住: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我们应该永远为人民服务,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 让我们从小学好文化知识,为长大后为人民服务打下扎实的基础。 【篇四:孔子的故事读后感】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知者也。”我想:这不是对孔老夫子勤奋好学最好的诠释吗? 在孔子的一生中,一直是刻苦学习知识的,连小时候都是这样,每天央求母亲教自己新的内容,之后不断地去温习,以至于小时候就已经聪慧过人了。到了长大之后,孔夫子更是凭借着自己的勤奋与刻苦,成为了一位闻名天下的著名学者。其实,关于孔老夫子勤奋好学的例子真是数不胜数啊!无论在哪一方面,都可以看到他勤奋的影子。在官场中,勤奋工作;在施教时努力教书。 看完了《孔子的故事》后,我真觉得受益匪浅。记得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曾经说过:“天才是靠99%的汗水加上1%的灵感。”这就说明,世界上没有一生下来就是天才的人,想当天才就得靠不懈的努力和勤奋,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成为一个受人爱戴的真正的天才。以前我们总认为那些为人类做出贡献的伟人,都是有天生的才能,而忘了他们付出的心血和汗水,其实,他们的成就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学习的点金术,就是勤奋。 孙敬悬梁,苏秦刺骨,匡衡凿壁偷光,孙康囊萤映雪……”“人生在勤,不索何获?”“好学而不勤问,非真好学这也……”而同样,我们的祖国之所以繁荣起来,和人民群众的勤奋是分不开的。曾几何时,人们一贯的唯我独尊,使中国有了上百年的耻辱。如今,人们觉悟了,勤奋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断地创新发展,才使中国一步步走向成功。归根结底,中国人民惟有勤奋,才能抹去“东亚病夫”的牌匾,成为响彻世界的东方巨龙!人们惟有勤奋,才能成为人上人。 以前,我做作业总要妈妈一催再催,现在我都能很主动地完成。是孔老夫子勤奋好学的精神感动了我。让我们像孔老夫子一样,做个终生学者,在勤奋中学习,在学习中快乐。 【篇五:孔子的故事读后感】 “感悟圣人的思想精髓,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这就是我们班同学的奋斗目标。今天,我读完了《孔子的故事》,真正感悟到了圣人的思想精髓,并提高了自己的品德修养。 孔子热爱学习,一生饱读诗书,他认为:只有做到活学活用,学以致用,这样的读书才是有效的,书中的知识在生活中才能得到合理的运用,这样的人才称得上是好学。 子木就是这样的人。有一次,他和同学外出郊游,天气晴朗子木却带着雨伞,大家都很疑惑。子木便说自己昨晚见月近星毕,第二天就会大于下个不停。同学们在子木的劝说下半信半疑地带上伞,旅途中果然下起了雨。子木正是运用了《诗》中的知识:月亮靠近毕星,大于下个不停,得到了孔子的大力赞赏。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学以致用的重要性,否则那次郊游大家就要被淋成落汤鸡了。 孔老夫子坚持学以致用,在生活中常常用到书中的知识,不忘记用书中的知识来教导学生。做到学用结合,才能真正领悟书中的知识。其实学用结合和劳逸结合是一样的。劳逸结合是人生心愉快,同样学用结合能使人进步。学以致用,可以使你得到赞扬的掌声;可以使你感到知识的伟大;可以是生活过得更加充实……学以致用是多么重要,所以我们应该在生活与学习中,处处用到学以致用。 生活中,的确有人做到了学以致用,我也是其中的一个。我在课堂上新学到了什么叫积云,卷云,层云,它们是什么样子的。然后我就根据云的不同和云的变化来穿衣,带伞,并且预测天象。这真使我这个不懂天文的小丫头感到大自然的神奇。 其实,生活中处处需要学以致用,学以致用也对生活起着巨大的作用,我们应该合理地运用学以致用。 【篇六:孔子的故事读后感】 孔子是中国五千年历史上最伟大的人物之一,他是儒学的奠基者,他的思想中最光辉的一点是提倡“仁”,《孔子的故事》这本书更是对孔子一生品格的赞颂。 孔子生于春秋战国时期,他从小聪明好学,二十多岁的时候就收徒。他带着自己的学生周游列国十四年之久,用自己的智慧和为人折服了人们,度过了重重难关。 孔子如此博学多才,与他谦虚好问的美德是分不开的。他曾这样说过:“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意思是:知道 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不懂就不要装懂,不懂就问才是最聪明的。当孔子遇到一丝困难,他就会不放过一切的向他人请教。正是对学习的这种态度,才促使孔子的知识能够更加渊博!而我正是缺乏这种不懂就问的学习态度,不懂一个问题则是埋在心里,过去了就过去了。到头来,不懂的问题越来越多了。养成了这种对于知识随随便便的坏毛病,遇到的麻烦事儿可就多喽!就说解方程吧,方程倒是解对了,可最后,解忘记写了,白白扣了一分,原本的一百分变成了九十九。 孔子为人的谦逊是我无比敬佩的。“三人行,必有我师。”这句话可谓是家喻户晓吧,它正是出自于孔子的笔下。孔子这样流传千年的伟人,不说三人,就是三千人,也没有一个人可以和孔子相提并论啊!而谦逊的孔子却说,三人同行,有一人必定是自己的老师。 孔子说:“吾日三省吾身。”这句话一点儿不错,每过一日,自己应当对自己的言行举止进行反思。久而久之,让自己更加完美。如今,黄老师受这句名言的启发,在我们班开展了“吾日三省”的活动,让我们全班同学每天都反思自己。 孔子的谦虚、好学、善良……使我十分敬佩。而《孔子的故事》这本书启发了我,使我永生难忘! 【篇七:孔子的故事读后感】 一个人最重要得就是要用一颗宽容的心去对待每一件事。 最近,我认识了一个人——孔老夫子。他教给了我不少做人的道理,其中有一样就是宽容处事。孔老夫子在《论语》里也说了:“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之。”是啊,孔老夫子就是因为有着一颗宽大为怀的心,所以才被百姓们称为“圣人”啊。读了《孔子的故事》后,我更加坚持这个观点了。《孔子的故事》这本书主要写了孔子的出生到去世时所发生的一系列的事。读这本书时,我仿佛身临其境,孔老夫子的一言一行都深深地刻在我的心中。由于孔老夫子对弟子们的熏陶,所以孔老夫子的弟子们也有一颗宽容的心。孔老夫子有弟子三千,哪一个没有犯过错误?但孔老夫子不都原谅他们了吗? 在生活中,宽容这个字眼都是被人们抛弃在一个角落里的,所以,很难会有人会有人得到一颗宽容的心。世间许多人都因为不宽容人家而反目成仇。比如我的表姐,有一次我一不当心打碎了她的花瓶,我一连说了好几个对不起,可是她却依旧我行我素,仍旧生着我的气。这就是不宽容的表现。 宽容是人类生活中至高无尚的美德。因为宽容需要一颗崇高的心灵;为宽容需要像大海一样的胸怀。在宽容别人的同时,也让自己的胸膛更宽广了。宽容是种美德! 【篇八:孔子的故事读后感】 孔子被围困在匡城时,照样抚琴唱歌。子路请教他为何不害怕,他说了四种勇敢。他说:“在消遣行动不避开蛟龙,这是渔夫之勇;在陆地上行走不避开猛虎和野牛,这是猎人之勇;刀刃在眼前交错,却能视死如生,这是烈士之勇;知道穷困有命数,通达有时运,大难临头而不畏惧,这是圣人之勇。” 虽然是四个勇敢,但却有几个道理。人生在世,难免有点不顺,应该如何面对?我认为应该向上面四条那样。我们也要一样,在任何事前要勇敢,要自信。认为自己能过得去的。 孔子这几句话,虽然少,但却能教导我,遇到困难要勇敢自信! 人不能遇到困难就退缩。心里想着可以!就一定可以。 孔子说的话,我记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