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欢迎你》 第三章 暗涌 虽然说这时讲究“食不言,寝不语”,但是当餐桌上有几个不到十岁的孩子时,规矩就不能那么遵守了。 饭桌上的气氛不算沉闷,张氏不断的帮丈夫和几个孩子夹菜,加上汶水、沉水不断的说“这个菜不错”,“你尝尝”,“把那个菜为我夹过来”之类的,这顿饭也吃得其乐融融。 李洵也将面前的菜肴为幼子李佑夹过去。 看着李洵疼爱幼子,张氏眼中闪过一丝阴霾,不由得想起几天前的事情: 正房。 翠贤跪在地上。 “太太,奴婢说的都是实话,奴婢确实亲眼看见孙姨娘在松风阁前的假山呆了半天,鬼鬼祟祟的,当时奴婢并没有多想,直到小小姐从假山上摔下来,奴婢――奴婢才起了疑心,放心不下就到假山旁去看了,那里有好几块石头都松动了,一踩上去就会摔下来。奴婢还听说,还听说――” 随着翠贤的话,张氏的脸越来越黑,女儿的调皮她是知道的,因此将身边最稳妥的翡翠派过去伺候,可没想到还是出了这种事,原来只是心疼,现在得知有幕后黑手,焉能不火冒三丈。[.超多好看小说] “还有什么?说――” “奴婢还听大少爷房里的丫鬟玻璃说,原本大少爷想带小小姐爬假山来着,只是老爷突然叫大少爷出门,小小姐才一个人去假山玩的……” 张氏倒抽了一口凉气。 家宴过后。李伊水就搬到张氏房中了。这对伊水来说并没有什么区别。比起以前调皮地伊水。现在地伊水文静多了。张氏以为伊水是受假山事件地教训。倒也没有起什疑心。在家里偶尔碰到伊水不认识地人。翡翠也会以为是小孩子忘性大。毕竟四岁地小孩地记忆是很少地。除了提醒伊水外也没有怀疑。 李卫随着父亲出门应酬去了。渐渐地伊水脸上地伤疤完全好了。一点痕迹都没有留。因伊水昏迷期间张氏曾在菩萨面前许过愿。便提出去慈济庵还愿。 李姨娘当即附和。霍姨娘平素就在家吃斋念佛。对于去慈济庵拜佛有没有异议。赵姨娘要为两个女儿求护身符。只有孙姨娘病歪歪地。张氏便只留孙姨娘在家。自己带着李霍赵三位姨娘、女儿以及丫鬟家人准备去慈济庵。 伊水也满心欢喜地。这些天她不停地找书。打算了解自己所在地世界。然而李家只是商贾之家。并没有多少藏书。就是有也全是繁体字。伊水好不容易辨认出一些。原来是文人写地笔记小说。翡翠以为小姐看书是一种玩耍。还费心费力地帮她找了一些插图本。伊水看了哭笑不得。 慈济庵位于徐州城东。在徐州也算是香火繁盛地寺院了。 一路上。伊水一直从车窗往外看。街面上不算繁华。难得地是原汁原味地古建筑。连街上做买卖吆喝地也拖着长腔。带着韵味。伊水看得兴致勃勃。 张氏看女儿眉飞色舞渐渐恢复往日神采,心中轻松,但转念一想,就女儿的活泼的性格,现在虽好,但长大后说婆家恐怕......不觉又愁上眉头。 到慈济庵附近,张氏带女儿伊水从第一辆马车上下来,玛瑙翡翠紧随其后,李姨娘和霍姨娘赵姨娘也带着丫鬟从后面的三辆马车上下来,赶过来伺候。 慈济庵始建于明朝天启年间,后来几经扩建,形成前面三座大殿,后面静室数十间,抱柱擎廊,小瓦覆顶,清水脊,砖木结构的香火院。 正殿上,观音菩萨端庄肃穆,手托净水瓶俯视苍生。其他神像也各具神采,觉昌法师带着众人依次拜过众佛,伊水对一切都稀奇的不行,霍姨娘也和觉昌师太相谈甚欢。赵姨娘跪在菩萨面前虔诚的为自己女儿祈福。 不一会儿,张氏觉得乏了,便要了一间静室去休息了。霍姨娘继续和觉昌探讨佛法,张氏拗不过女儿,只好让她去院中玩耍,吩咐李姨娘翡翠好生照看。 院内有红叶古树一株,正值深秋,红颜映目,异常好看。翡翠担心小姐要爬树,忙把她引到旁边,伊水看出她的心思,为了不让她担心,也随她到旁边去。 旁边还有一座莲花石幢,供施主放生用的石雕莲花池一处,翡翠将带来的放生鸟交给伊水,让她打开笼子,将鸟放飞。 对于放生,伊水只听说过,毕竟对于长在水泥森林伊水来说,想见鸟雀只有去动物园或者自然保护区,而私自扑捉鸟雀尤其是珍稀鸟禽就是违法的,现在却有机会亲手放飞这些小生灵,给它们自由,这个感觉是新奇的。 静室。 张氏将丫鬟婆子都打发下去,玛瑙守在门口。 张氏的奶妈韩嬷嬷站在张氏身边。 “这个人靠得住么?” “那就是一个外地人,在赌场里输光了钱,什么都能干的出来。只要给他一千两银子,保证能把事情干的干净利落。”韩嬷嬷神情有着说不出的冷冽。 “嬷嬷你觉得这件事能行么?” “我看行,姓孙的素来不像是一个能安分守己的,而且那小子看起来还人模狗样的。”韩嬷嬷看张氏有些犹豫的,凑到跟前说:“小姐,你千万别心软,想想大少爷――” 张氏点点头,从荷包里拿出两张五百两的银票,“只要我们回去时,他将那个贱人勾上手,就给他,再告诉他,如果事情顺利,我在额外给他五百两,如果他坏我的事――”张氏停顿了一下,冷冷的说:“地藏里大坝头通着黄河,失踪一个外地人,也是常有的事。” 第八章 衣物 “花素绫被子四件;织锦缎上衣四件,柞丝做的里绸;大毛料子成衣四件,外加四件避雪衣……” 伊水进来的时候,大丫头琉璃正在向张氏汇报帐目,张氏一边听,一边对照着翻看床上的物品。(.无弹窗广告)见伊水进来,冲她点点头。 伊水乖乖的在一旁等候。听着琉璃的汇报,伊水有些疑惑,看来这些衣物是准备发给府里众人的,可是过冬该添的衣物张氏在深秋时就已经发到各房里了,如今离年节还有一个多月,现在就准备过年的衣服是不是太早了? 等到琉璃报完数目退到张氏身后,伊水才上前一步,给母亲施礼。 张氏一边吩咐琉璃将东西收起来,给各房姨娘发下去。 琉璃带着小丫鬟抱着东西离开后,张氏把伊水搂在怀里,用手摩擦着伊水的脸,怜惜的说:“今天这么冷的天,你还去书房,雪化了不好走,太受罪了,跟吕先生说说,停几天课吧。” “不用,我每天去的时候都穿的暖暖的,再说,在书房写字也可以活动活动手脚,根本冻不着。” 张氏摸着伊水手上因练毛笔字而磨出的薄薄的茧子,心有感触:“我这辈子就指望你和你哥哥两个人,一心想让你哥哥认真念书,日后参加科举,也好有金榜题名光宗耀祖的那一天,可你哥哥偏偏从小喜欢舞枪弄棒,你这般喜欢读书,要是一个男孩,该多好啊!” 伊水虽然早就知道这个世道是重男轻女的,但这些日子在家里受到的宠爱使得她没有考虑这个问题,如今听母亲说,心里有些不舒服。“母亲,我虽然是女孩,可是日后也可以好好孝敬您啊!” “孝敬是好的,可女孩子以后总有出门子的一天。”张氏继续摩擦着伊水。 “这次你父亲从江宁才回来一些料子和大毛衣服,我把你的那一份送往你房里了,一会儿回去赶快换上,晚上别熬夜,早点睡,你现在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我让厨房将你的饭菜提到四品,”张氏改变话题,像所有关心子女的母亲一般絮絮叨叨起来。 伊水听到母亲地唠叨。心中温暖起来。待听到长身体地时候。想起一件事。“母亲。把我地饭菜里多加些骨头汤吧。”伊水想到这个年纪正是补钙地时候。为了日后地健康。她甚至还想要每天喝牛奶呢。但想到这里没有喝牛奶地惯例。为了不引人注意。伊水只开口要了骨头汤。寻思着以后找什么理由不引人注意地每天喝一杯牛奶。 对女儿地要求张氏自然满口子地答应。 伊水陪张氏说笑了一会儿后就会自己房间里了。 琉璃带小丫鬟将衣物分发玩。回到正房向张氏汇报。 “孙姨奶奶问这些衣物是发那个份例地。我说。是老爷从江宁带来地。分给各房奶奶地。孙姨奶奶又问。老爷回来了?怎么没有人通知我?我回道。老爷没有回来。听太太地话。老爷象是被江宁地什么知府大人留住了。要到腊月才能回来呢。府里过年节地安排都让太太裁度着呢。孙姨奶奶听了好像很欢喜。可嘴里还抱怨了几句。最后拿出赏钱把我打发出来了。” 张氏听完问韩嬷嬷:“你看她下一步会怎么做?” 韩嬷嬷沉思了一会儿,“小姐给了她这一次机会,按照这些日子她和那个表舅爷的情况,她不应该放过这次机会的,只是快进腊月了,天寒地冻的,人们很少出门,她出去会显得扎眼的,孙姨娘未必不考虑这个,小姐您太心急了,如果等到过了冬天,春天出门的机会多……” “我等不到春天,”张氏冷冷的说:“每次看见她,我就恨不得撕烂她的脸,抢了我的丈夫也就罢了,还想要我儿子的命。让那个表舅爷捎信给……” 韩嬷嬷叹了一口气,琉璃更加屏气凝神,躬身肃立。 次日。 伊水放学后在自己房间里练习毛笔字。 “姐姐――”伊水熟视无睹的继续自己的毛笔字事业。 话说第一次李佑在背后叫她时,她手一颤抖,将一滴墨掉在宣纸上,好好的一张字给废掉了。 “怎么没有去孙姨娘哪里,跑我这里来了?”伊水一边稳稳当当的写字,一边一心两用的跟弟弟说话。 “我表舅舅病了,已经请示了大娘,这几天回家探病了。”李佑闷闷不乐的说,他和同母兄长李纪也许年龄相差太多的缘故,平时并不特别亲近,加上吕先生将李纪视为重点培养对象,作业功课抓得都紧。这也许是李佑喜欢和年纪相仿的伊水腻在一起的缘故吧。 “那你就可以每天过来了,对了,昨天父亲从江宁派人送回来的衣服你怎么没有穿?”伊水放下笔,转过头,见李佑还穿着往常的古香缎棉袄。 今天伊水穿的是大红颜色的避雪衣,这种避雪衣类似于风衣,差不多能将全身护住,外面是翠毛锦,异常光滑,雪落上去就会滑落。到书房便脱下,露出里面的粉色织锦缎上衣,整个人看上去娇俏异常。 “这个比较舒服。”李佑淡淡的说。 翡翠另摆出一副李佑的笔墨纸砚来在桌子的另一侧:“五少爷,您的墨研好了。” 李佑从翡翠手中接过洗好的毛笔,打开书,开始认真的临帖起来。 第九章 家丑 正房。[.超多好看小说] 翠贤跪在地上,原本应该远在江宁的李老爷李洵此刻正阴沉着脸坐在床上。 张氏的脸色也不好看。 沉默了一会儿,张氏尝试开口:“老爷,也许是误会,下人们嚼主子的舌头也是常有的事。” “孙奶奶是听了我不回来的消息打发谁往外送的信?”李洵皱着眉头问翠贤。 “是孙奶奶陪嫁的香椿。”翠贤在老爷的紧迫目光下有点发虚,但转念一想,自己说的都是实话,至于上头怎么理解自己的话就是他们的事情了,如此一想,心里也安定下来了。 “这种事情多长时间了?” “回老爷的话,奶奶做这种事情从来没有在我们面前透露过,都是***丫鬟香椿经手的,奴婢也只是最近几个月发觉香椿经常鬼鬼祟祟的,才留意,具体时间请老爷问香椿才能知道。” “几个月!”李洵偏头看了张氏一眼,“你是怎么当的家?我整日在外面奔波,你也不理家事不成?”一想到自己头顶上的颜色变绿了,这个绿帽子还不知道戴了多长时间,越想越气。 张氏低头,不发一言。[.超多好看小说] 翠贤抬起头:“老爷,这种事孙奶奶做的隐秘,太太又是实在人,才没有把孙奶奶往坏处想。” “你就将孙奶奶往坏处想了!以后不许瞎传主子地闲话。一有发现。绝不轻饶。夫人。后院也该好好整顿了。那些多事碎嘴地丫鬟婆子该撵地撵。该打地打。现在胆子越来越大了。竟敢瞎传主子地闲话。造谣生事起来。” “听见了没有。”张氏明白丈夫地心思。转而教训翠贤:“这种脏话你就不该听。不该信。更不该拿到老爷面前说。这次念在你及时将谣言汇报上来地份。不追究了。以后也别胡乱掺乎那些谣言。” “是是。”翠贤连连答应。在张氏挥挥手后。才战战兢兢地退下。 正房中只有李洵夫妇两人。 虽然事情这般清楚了。李洵也不愿意相信。 “香椿呢?” “随着孙姨娘回娘家了。” 张氏做到丈夫对面:“下人传的谣言老爷不必放在心上,说起来是我的不是了,我将内院好好整治一顿,决不让这些扑风捉影的流言委屈了孙姨娘。” 看着妻子云淡风轻的表情,李洵憋红了脸,“你说这些只是谣言。谣言能这般有鼻子有眼的?” “孙妹妹性情爽朗,喜欢交际,几年前不也是有些谣言么,最后证明孙妹妹是清白的。” 妻子的话让李洵脸色好看了一点。 张氏趁机又进言:“不如这次老爷悄悄调查,也还孙妹妹一个清白。孙妹妹回家带的车夫和小厮是张罗和小宝,让小宝的爹联系小宝,咱们晚上悄悄去孙妹妹住的地方查探一番,不久清楚了。” 李洵听了,心里妥帖多了:“那些造谣的人也要好好查查,我倒要看看是什么人一而再的跟昕薇过不去。” 张氏见丈夫这般维护孙姨娘,心中不禁泛酸。 晚上。 伊水美美的喝了一顿骨头汤,练了会儿字后,活动了一下身体,到床上坐俯卧撑去了。 翡翠在一旁做着手中的活,冲着伊水笑道:“小姐,你这是在做啥啊?昨天就见你这般。” “我在锻炼身体。”伊水一边做,一边回答。 “锻炼身体?那不是应该向大少爷练习骑马射箭吗?在床上来回上下就成?”翡翠有些不信。清朝自从入关统治中原开始,对习武比较崇尚,一般练武都到校场上,地势宽阔,跑得开马,虽然家里有李卫练武的地方,但李卫还是经常去校场,久而久之,人们一提起练武就自然想起校场。 “锻炼身体并不一定要去校场,平时走路,跑步都可以锻炼身体。这个同样能锻炼身体。”伊水做完二十个俯卧撑,感到骨头有点酸,听了下来。刚锻炼完身体,没有一丝困意,便过去看翡翠手中的刺绣。 翡翠是在一块锦缎上绣着一个牡丹图案,娇艳的花瓣,翠绿的枝叶已经成型,翡翠正在绣旁边翩翩起舞的两只蝴蝶。 看着这漂亮的刺绣,伊水又是欢喜又是羡慕,什么时候我也能有这么高超的手艺就好了。 看出伊水的羡慕,翡翠一边刺绣,一边说:“待小姐再大一些,太太就会请绣女教小姐刺绣了,到时候琴棋书画都要学的。” 伊水一边有一句没一句的跟翡翠聊着,一边仔细看她如何刺绣。 这个时候的绣品都是一针一线绣出来的,比起电脑刺绣来,手工显得更加生动,叶片花瓣都显得饱满。 伊水摩擦着锦缎上的牡丹花,问:“这件是做什么用的?” “给小姐做袍子,过年的时候穿,就算走亲戚到舅老爷家,也不比他们家的差。”翡翠对自己的手艺有自信,加上这件衣服是她化了大力气的。 翡翠所说的舅老爷是伊水母亲张氏的堂兄,年轻时曾经打过仗,立了一些军功,后来蒙皇上恩典抬了旗,成为镶红旗,在李家的亲戚中数得上了,翡翠才拿他家做对比。 两人一边说着话,城里的狗开始叫唤起来。 先是稀稀落落的几声狗吠,两人并没有当一回事,渐渐的狗叫声越来越多了。翡翠站起来往窗外看了看。 狗吠集中在西南方向,李宅已经是在城西了,再往西南的方向就是城边和郊区了,翡翠记得孙姨***家就是在那个方向。 看到伊水好奇宝宝的样子,翡翠道:“可能是有贼了,看样子贼人没有得手。咱们家护院人多,不用怕,早点睡吧。” 伊水跑到院子里看了一会儿,听狗叫声渐渐稀了下来,知道自己不可能看到什么热闹,才兴趣缺缺的回房睡觉。 翡翠哄伊水睡着后,想起一件事需要向张氏请示,便悄悄来到正房。 正院里漆黑一片,听到琉璃悄悄说太太已经歇下了,让她有事明天再回。翡翠有些疑惑的返回,一般太太这个时间都会料理一些家事,或者清理一天的帐目,今天怎么歇的有些早? 第十二章 腊月 进入腊月后,家里渐渐忙了起来,两场丧事加上李老爷李洵认为家里接连死人不吉利,特意请了戒坛寺的高僧来府里作法事,驱除厄运。(.无弹窗广告)这一下子,府里的人更是忙得脚不着地。 吕先生回去后,李伊水不用每天到书房念书,时间就富裕了起来。 除了每天都要念书习字锻炼身体外,剩下的时间便是和双胞胎姐妹在一起玩。 待的时间久了,伊水也慢慢分出两姐妹的差异来,二姐姐李汶水性情开朗,活泼好动;三姐姐李沉水稍显害羞一些,喜欢跟在李汶水的身后;相貌上两人也有些细小的差异,李汶水眼睛较大,一笑起来眼睛眯起来很陶醉的样子,配合着小巧挺立的鼻子,看的整个人神采飞扬,使人很容易受感染心情也愉快起来;李沉水的笑就显得是很标准的大家闺秀了,就算是遇到高兴的事,也仅仅是嘴角向上翘,笑不露齿。 一次三人在玩踢毽子,伊水无意中还发现了李沉水的左眼角长着一粒小小的痣,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伊水记得前世曾看个一本杂志,上面说这个位置的痣叫泪痣,一般长着泪痣的人比较多愁善感,而且从面相上来说,长着泪痣的人命运比较坎坷。 伊水是那种坚信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的人,对于这些命相、面相之类的向来嗤之以鼻,就算是现在自己亲身经历了穿越这种用科学根本就解释不清的事情,伊水还是不相信迷信,还是抱着乐观的心态,认为自身的事情属于未知现象,说不定这是外星人跟自己开的玩笑呢。 现在就是两姐妹穿着一样的衣服,伊水也能一眼认出她们谁是谁来。 每一次准确的叫出双胞胎的名字确实能增进她们之间的姐妹情谊,双胞胎对李伊水的态度明显改变,甚至有一次,李沉水还悄悄告诉伊水,她是除了母亲外,第二个能够准确分辨出她们的人,这一点就连她们的父亲李洵都做不到。 想到父亲李洵对自己也不亲近,伊水心中戚戚然。 但转而想到自己那个爱护妹妹的憨厚哥哥李卫,和视自己如珍宝的母亲,伊水心中坦然了,自己不能要求所有的人都爱护自己,但是一定要爱护那些爱护自己的人。(.好看的小说) 腊月里,除了庄子上的地租、铺子里的利润要算清楚外,人情礼节往来还是很重要的一项,李卫这些日子随着父亲各处拜访,从本地官员到世家大族,还有与李家有生意来往的商户,几乎每一处都要陪笑脸。各处奔波下来,忍不住向父亲抱怨。 “二十三。糖瓜粘”。也就是说腊月二十三日是小年。但是徐州还有所谓“官三民四船家五”地说法。也就是官府在腊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在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则为二十五日举行祭灶。到了腊月二十三。李卫终于可以呆在家里。不用到处拜访了。 李家就是腊月二十四日祭灶。 李家在徐州是大姓。子孙众多。不可能都安排在宗祠集中地。除了在城北有一座李氏宗祠。由族长负责祭祀外。分家另户地子孙都在自己家里祭灶。 李洵是独子。长子李卫还没有娶妻。李家地祭灶就只能由主妇张氏带着三位姨娘在灶台忙活。 灶房里已经摆了桌子。猪头、双鱼、豆沙糕等祭品已经摆满桌子了。张氏带头向设在灶壁神龛中地灶王爷敬香。待到姨娘也敬完香后。张氏从丫鬟手中拿过用饴糖和面做成地糖瓜。走上前。将糖涂在灶王爷嘴地四周。边涂边说:“好话多说。子孙满堂。财源滚滚。”说完后。吩咐丫鬟将灶王爷从灶壁神龛上请下来。到院子里送灶王爷上天。 过完小年后。过年地气氛渐渐浓了起来。各房过年地衣服也都发了下来。连丫鬟都发了一身新衣服。扫房子、磨豆腐、杀鸡宰鹅后。很快新桃换旧符。除夕夜到了。 伊水坐在位子上时而望望不停来回传菜的丫鬟们,时而望望桌上的佳肴,想到这是自己在古代第一次过年,不由心生感慨,不知不觉竟然已经过去了四个月。 卤水鹅掌、芥未拌生菜、腊鸡腿、五香牛、滑溜鸽片、粉蒸排骨、水煮鱼、鲜肉蒸饺、虫草老鸭汤……凉菜、热菜、点心汤都上齐全了。 伊水望着对面的位置,原本是李佑的位置,如今空空如也,连椅子都撤了下去。 李老爷拿起筷子像是一个信号,年夜饭开始了。 张氏不停的帮李老爷和李卫夹菜,看到丈夫偶尔看向伊水对面的方向,心里不是滋味。 很快,李纪吃完先告退,他现在还在守孝,喝不得酒,饮食也吃得很少。 伊水虽然说想帮自己的母亲,但是她一直以为后院争宠的斗争是在妻妾之间进行的,对于比自己还要年幼的李佑伊水带着几分宠溺的心理,也一直认为他对自己的母亲没有威胁,李佑的死或者说失踪惊醒了她的侥幸,这里并不是二十一世纪那个法治时代,也并不像所谓的办公室斗争那样只是打压排挤,以前看金枝欲孽还不以为然,或者说认为自己重生在普通人家,并不是什么深宫后院,官宦世家而不以为然,现在突然想到,如果稍有差池也许――也许出天花夭折或者失踪的人就是自己。 伊水看向母亲的眼光有些释然。 除了家主一家吃团圆饭外,外面厢房也摆着几桌酒,老管家李福带着家里的管事、长随、护院、书童,除正值更的外都一起庆祝。内院由韩嬷嬷款待诸位婆子丫鬟。不时还有小厮点燃鞭炮,噼里啪啦的声音宣示了节日的热闹气氛。 新书需要支持,求收藏、推荐!!! 第十五章 回门 回门 这个年过的让李伊水大开眼界,许多伊水压根不知道的习俗在这里被郑重其事的进行着。 正月初二祭财神,由于李家是商户,对于这一项祭祀尤为重视,祭品要用"五大供",即整猪、整羊、整鸡、整鸭、红色活鲤鱼等,中午还要吃馄饨,俗称"元宝汤"。到晚上才将家里的财神送上天。 初三和初四,有忌门的风俗,妇女不许往别人家去,去则以为不祥。 正月初五俗称破五。破五前诸多禁忌过此日皆可破,自然也包括忌门的风俗。同样正月初五也为财神圣日,许多做买卖的人家认为选择这一天开市必将招财进宝,街上的大小店铺从大年初一起关门,也全在初五开市。李家的铺子也不例外。 伊水原想去街上看看热闹,但是自己年纪小,母亲不会放自己出门的,哥哥忙着商铺的事情,李纪守孝也不会陪她出门,只好乖乖的留在家里。 李卫见妹妹塌下的小脸,忙许诺正月十五带她出门看花灯,等伊水重新露出笑脸后,才放心的出门。 正月里的吃食不少除了正餐点心外,各种干果山货也不少,张氏让伊水小姊妹三个到床上玩,怕她们哭闹,拿出不少榛子、腰果、花生、松子、栗子、核桃放在床上给她们玩,让翡翠照看。(.无弹窗广告) 李汶水抓过托盘中两个核桃,代替荷包在床上抓了起来。伊水的手小,抓不紧核桃,只好退而求其次,用松子代替。三人笑着闹着,如果手中的核桃丢远了没有接住,也不去捡,直接再从托盘中拿两个,不多时,床上便落满了各种干果。 不一会儿,几人玩累了,由于还没有到开饭的时间,翡翠端来了几盘点心,并将床上的干果收拾起来,重新归到托盘中,拿来一个小锤子开始砸核桃。 砸核桃并不容易,等伊水三人将点心吃的差不多的时候,翡翠的核桃才砸了一小撮。 刚才地点心汶水吃就不少。看到眼前地核桃。又被勾起了食欲。也幸亏翡翠砸地核桃少。要不然汶水地小肚皮还不得撑破。 伊水地目光从盘中剥好地散碎小块核桃果肉上移到另一侧丢弃地核桃壳。核桃砸开大块果肉好剥。挨着壳地有一些剥不掉。只好随壳一起扔掉。就是剥出来地核桃也是一块一块地。没几个完整地。 伊水想起上辈子剥核桃用地夹子。中间有一个圆孔。大小正好放下一个核桃。轻轻一夹。整个核桃皮都碎了。一个完整地核桃就剥好了。 虽说自己不爱吃核桃。但做出来也可以方便别人啊。 正月初六是已出嫁地女儿归省地日子。这天一大早。李家就迎来了自己家地姑奶奶李惠水。 李惠水嫁给林至磊已经一年多了。秋天时传来了怀孕地消息。因为是头生子。林李两家都很重视。除了张氏送过去不少吃食药材布料外。李姨娘也将自己地私房体己送了不少给女儿。 如今李惠水已经坐了四个多月的胎,胎儿较稳定,才在丈夫的小心呵护下回到娘家。 随着母亲姨娘来到门外,看着前面马车上姐夫小心翼翼扶着下马车的肚子稍稍凸起的与李姨娘有几分相似的年轻女子,伊水就知道那是自己的大姐姐李惠水。 李惠水鹅蛋般的脸庞,五官清秀,不特别美,但那斜飞着入鬓的黛眉,配上一双微微上扬的凤眼,使得整张脸都显得生动起来,丰厚而红润的双唇也显得一种富态,再加上而今怀孕,身体显得丰满,别具一番风情。 李惠水看到门口的母亲众人,知道刚才的情景落入众人眼中,笑着说:“我说没事,他就爱大惊小怪。”林至磊看着妻子并不言语。看到女婿对女儿呵护备至,李姨娘眼中闪过一丝欣慰。 林至磊将妻子交给岳母后,就到前院陪岳父谈天了。 众人将李惠水迎入正室。 李惠水刚要给张氏见礼,张氏一把拦住她:“别折了腰,你现在是双身子了,这些虚礼就罢了。” 说完吩咐丫鬟扶着李惠水坐下。 李惠水笑着问了几个弟弟妹妹的近况,孙姨娘李佑去世时惠水的胎位还没有坐稳,只是派人送了祭品回来,现在虽然回了家,因为是正月喜庆日子,这些事便都不约而同的忽略不提。 说了一些兄弟做学问的事情,话题便转到生意上。 “听说昨天林家的生意异常红火,新年就来了个开门红,是个好兆头啊。” 李惠水抿嘴一笑,“那都是大伯子手段高明,街坊乡亲们给捧得场,咱李家的生意也不错啊,听说大弟弟现在出息了,至磊在家里不住口的夸他呢。三弟弟请的先生怎么样?至磊是听官学的同窗推荐的,自己也不知道那个吕先生如何,可别把纪哥儿耽搁了。” “今年的干果很稀罕,城东贩卖干果的五芳斋门前都排起了队,生意那叫一个红火。我家大伯子在寻思着年后也做干果生意呢。” “金织坊年前的生意也不必五芳斋差,年后生意清淡一些也是正常的,等天再暖和一些,人们要开始添置春装,想必也会火爆的。” 伊水听着李惠水和母亲姨娘的谈话,才明白一向重男轻女的父亲为什么独独对这个女儿偏疼,给李惠水的待遇远在她们之上,既然明白了这一点,伊水也明白了以后努力的方向。 张氏见李惠水露出一丝疲倦,就对李姨娘说,“姑奶奶今天一大早就过来,现在也累了,你带她到你房间里歇一歇,到开饭时再过来吧。” 李姨娘满心欢喜的向张氏告辞,带着女儿回房说贴心话了。 由于李惠水有很多忌口的,张氏吩咐厨房提前准备中午的饭。 第五十八章 寿礼(上) 自从儿子和纳喇素琴订婚后,张氏就张罗着儿子的聘礼,毕竟娶的媳妇是道台家的大小姐,聘礼太轻的话会让道台府看不起李家的。 “鹅笼”、“鱼池”、“酒海”之类的以及猪肘、羊腿、干鲜果品等物品要用新鲜的,不用张氏现在操心,但是像那些尺头料子、四季衣裳、头面首饰、合欢被褥却需要提前准备。 张氏一边想着金织坊里的绣娘里面有没有全福人,一边在库房里寻找合适的尺头料子,想到自己曾经将库房里的几匹好料子收拾了起来,便带着韩嬷嬷回转自己的房间里,从箱柜里翻出那几匹料子。 料子共有七匹,因为聘礼所需物什数目都要对称,张氏就拿出了六匹,将剩下的那匹料子仍放进箱子里,预备日后给李伊水做嫁妆。 张氏将六匹布料拿出来时,正好看见旁边有一个用锦缎包裹着的盒子,看着这个檀木盒子颇为眼生,便让韩嬷嬷拿出来看看到底放着什么。 打开那檀木盒子,里面是一个琴套,张氏将琴套打开,看到那把焦尾琴,张氏恍然大悟。 想到吕先生叮嘱的这把焦尾琴的名贵,张氏赶紧命令韩嬷嬷将它再包好,放进檀木盒子,又收到了柜子里。 韩嬷嬷听了太太的话,没有动,犹豫道:“太太,这把琴您不打算当成大少爷的聘礼么?” 张氏犹豫了一下,“不了,我打算等伊水出嫁的时候拿它给伊水做嫁妆。”看了一眼韩嬷嬷,说:“我也是从做媳妇儿熬过来的,自然知道做别人家媳妇的不容易处,如果娘家有些势力,兄弟多些,再加上自己有一份丰厚的嫁妆,吃穿用度都不沾婆家半点,这样才能在婆家站直腰板,婆家也不敢轻易给气受了。卫哥儿攀的亲高,我尽量将这些年收藏到的都给他,可是也不能亏待了伊水,自然也要为她打算打算。” 韩嬷嬷张张嘴,想说什么,最终什么也没有说,只是默默的将焦尾琴收藏了起来。 晚上,李卫回来向母亲请安,张氏等琉璃上了茶,将她打发出去,便问儿子:“你今天去你舅舅家里了?今天的小定办得妥当不妥当?那个秦瑞青你见到了没有,人怎么样?” 李卫回答道:“那个秦瑞青我今天见到了。(.好看的小说)是个很不错地人。他爹原来是大舅舅地部下。虽然现在已经是副将了。但对于大舅舅还是很尊重地。也对大舅舅保地这个媒很满意。今天碧映表妹和秦瑞青地小定礼。二舅舅家办得极好。秦家给地定礼都是上乘地。就是今天碧映妹子没有露面。但我听大表嫂说。碧映妹子对这个人也是满意地。” “阿弥陀佛!”张氏听一切妥当。不由得欢喜。又问起琦晓来。 “琦晓妹妹还没有定下来。倒是有几家来给琦晓提亲。听舅母地意思是琦晓现在还小。等过上一二年再说也不迟。” 张氏点点头。对于娘家地三个侄女她素来是挂念地。张玟昭指婚了一户好人家。剩下碧映也定了亲。琦晓地事情嫂子心里有成算。她也自然不再操心了。 又和儿子说了一会儿闲话。见李卫吞吞吐吐地似乎有什么为难地事情。便开口问。 “娘。过两天是纳喇素琴地生辰。我是不是到纳喇家拜访?” 张氏笑道:“虽然你们订了婚,但是一般在婚前还是少来往的好,省得落人口舌,对素琴的名声不好,当然,如果纳喇家请你这个姑爷过去又另当别论了。” 李卫露出了欢喜的表情,“今天纳喇家给我送过来了请帖,这么说来,我就是过去见纳喇素琴也没什么了。” 张氏好气又好笑,用手指了一下李卫的脑门,“就是纳喇家请你去,也只是在前院,后院女眷聚会的地方万万不会让你进去的,你想见你的素琴,除非你们事先约好在什么地方见面。” “都订婚了,还要偷偷摸摸的么?”李卫低声的嘟嘟囔囔。 “对了,”张氏想到一件事情,“你要去纳喇家的话,那素琴的寿礼你要好好制备,毕竟这是你第一次登岳父家的门,又是你未婚妻的生辰,太简薄的话不仅你会被人笑话,连纳喇家也会被人耻笑的。” 一直在旁边听着的李伊水忽然想起了一件很合适的礼物,便插口说:“母亲,我记得咱们家有一把很好的古琴,那一年中秋节,吕先生还用它来弹奏呢,正好纳喇家姐姐的名字里含有一个“琴”字,将那把琴让哥哥送给纳喇素“琴”,岂不正和适宜。”说完,李伊水为自己想出来这般妙的主意而得意起来。 李卫也想到那年中秋的事情,将目光投向母亲,不言而喻,他也赞同妹妹的意见。 张氏手一顿,又浑然不在意的说道:“那把琴不晓得放在哪里了,前一阵子我还到库房里找来着,可惜没有找到。不过,伊水,为素琴送什么样的礼物的事情还是让你哥哥拿主意吧,这样,日后素琴知道礼物是你哥哥为她精挑细选的,会更加高兴的。” 确实,如果素琴知道礼物是自己的心上人为自己挑选的,自然会更加珍惜的,李伊水不由得佩服起自己的老妈,对女孩子的心思把握的这么准。连一旁的李卫也连连点头,决定明天到街上好好挑选一番。 第六十三章 大定 第三更到! 二月初十是李家向纳喇家纳喇素琴下大定的日子。 由于旗人女子要参加选秀,故朝廷对旗人女子的户籍管理比较严格,婚丧嫁娶都要备报的。所以初十那天,除了要举行通书过礼的大定仪式外,纳喇家还需要向正白旗都统那边报备。 这天李卫早早的起来,将已经准备好的聘礼又检查了一遍,见一切没有问题,然后去上房向父亲和母亲请安并一起吃早饭。 李家准备的聘礼所有的物什数目都是双数。小件的聘礼都是用大红什盒装的,依惯例,要有“鹅笼”、“鱼池”、“酒海”等,其余的尺头料子、四季衣裳、头面首饰、合欢被褥等就是李家出的聘礼了。 自从那日李洵听了妹夫梁清标的话后,知道儿子李卫的这门亲事不仅是儿子的心愿得偿,也对于李家的将来大有裨益,除了张氏先前准备的聘礼外,还特意跑到江宁采购了一番,加上张氏事先为李卫准备的聘礼,昨天将聘礼装箱时,竟然整整装了三十六抬。 张氏看到这些聘礼也不由得咂舌,幸亏李卫是嫡长子,他的婚礼规格其他弟兄没法比,要不然李家光给几个儿子娶亲的花费就够受得了。[] 早饭过后,梁清标携妻子李氏来到李家,这时李家请的“全福太太”郭氏的马车也来到李家的门前。 梁清标检查了一下第一层放装了礼单的拜匣,又用眼睛将那三十六抬聘礼扫了一遍,觉得李家安排的一切都比较妥当,便对李洵点点头。 七十二个抬聘礼的人有的是在李府当差的,也有的是李洵从庄子上调过来帮忙的佃户。此刻全部都是一身新衣帽,整齐利索的站在两边。 李洵看一切妥当,人又都到齐了,便指挥抬聘礼地队伍开始出发。 三十六抬聘礼地队伍排成长队。从李家出发向纳喇家走去。很快就吸引了街上一群人来看热闹。 面对周围人地指指点点。李卫坐在马上。头抬地更高了。 到了纳喇家。首先将聘礼放到女家祖宗案前。李洵和纳喇大人两亲翁并跪斟酒。互递。蘸祭。称“换盅”。 李卫早就被一系列地繁文缛节弄得昏头转向。悄悄问过苏青川后。才知道要将自己手中地那张“红绿书纸”(纸张两层外红内绿)地定亲凭证交给对方后。并拿到“回帖”。这“过书”和“文定”才算完成。 终于盼到了男方送“过书”地环节了。李卫赶紧将定亲凭证送上去。去迟迟不见对方给“回帖”。反倒是将张氏请到内宅。李卫诧异不已。 纳喇太太请张氏进内宅是为了“插戴礼”。 内室里,张氏将早先预备好的一对赤金累丝凤钗和一朵榴开百子镶嵌珠石的珠花插在盛装打扮的纳喇素琴头上。 插戴礼毕,张氏拿着纳喇家的回帖从内室里退了出来。 直到下午,大定的一切仪式才算忙完。 张氏已经依规矩向纳喇家要来纳喇素琴地衣裳尺寸和“小日子”,着人算婚期。 三天后,纳喇家派人来李家量房间尺寸,预备置办嫁妆中的家具。 领头的是纳喇太太身边的金嬷嬷,纳喇太太听说李卫身边的大丫鬟玻璃已经和李家庄上的管事的儿子定了亲,婚后就不会在李府当差,现在李卫身边换上了一个叫翠锦的丫头,这次纳喇太太使金嬷嬷过去也有考察那个翠锦的意思。 金嬷嬷在拜见了张氏后,张氏吩咐琉璃带她们一行人到李卫的新居去丈量房屋。 金嬷嬷打量着李家李卫的住处,三间正房,镂花的木窗都开着,从房间里看,窗外是大片的花园,一种花瓣毛茸茸红艳艳的大花朵开得到处都是,倒也雅致。 书房周围并没有种植花草,只平整的铺了清水砖。李卫生性喜爱阔朗,爱好武艺,因此书房后面则是一片开阔场地四角堆放了几副石碾和兵器架。 金嬷嬷一边让跟来的人丈量房屋,一边对琉璃说:“伺候李少爷的人都让她们出来见见吧。” 琉璃心领意会,转身就去叫玻璃等人。 李卫房间里的丫鬟排成一排站在金嬷嬷身边,最前面的就是玻璃,金嬷嬷将注意力放在第二个人身上。 第二个人就是翠锦。 金嬷嬷一眼看过去,那女孩子穿着一身普普通通的青布裙衫,身量要比玻璃略高一些。清清瘦瘦的一张瓜子脸,肤色微显苍白,姿色不过清秀而已。一头乌黑的长发打了两根粗粗的麻花辫子,通身上下并无饰物,让人看了反而觉得清爽。 金嬷嬷仔细看她相貌,就觉得比自家小姐要逊色多了,便也放的下心来。 等丈量完房屋,金嬷嬷让其他人在外面等,自己进正房向张氏告辞。 正房中,李汶水和李沉水姐妹正在给张氏请安。 这些日子,李伊水加班加点的终于在哥哥大定前将那幅花开富贵的牡丹图绣好了,精神憔悴的她恨不得趴在床上睡上三天三夜,因此,只有李汶水和李沉水带着丫鬟来给张氏请安。 金嬷嬷一进门就看见双胞胎姐妹,见到这对长得一模一样的姐妹,心中暗想,李家姑爷的姐妹们到都是长得水灵灵的,拜见完张氏后,转身向外走,眼角瞟见了站在一旁的明月,狭长的丹凤眼轻眯,纤长浓密的睫毛轻轻的颤抖着,漆黑的眼睛里盛满笑意,嫣红的美好双唇微抿,虽然年纪还小,相貌已经让人转不开眼睛了,金嬷嬷暗暗称奇,没想到李家的丫鬟里还有这般姿色,幸亏不是在姑爷房间里,要不然,那还不是个祸患?金嬷嬷暗自庆幸了一阵子,便不把她放在心上,转眼就将这件事情忘到脑后了。 求推荐收藏! 第六十九章 伊人 第三更到! 冰糕店的生意的突然好转反倒使李伊水产生了疑惑,经过仔细调查,李伊水发现生意好转起源于一天中午,浩星和明月来给李汶水李沉水她们送饭。[] 通常中午,李家三姐妹都会坐车回家吃饭的,但是考虑到中午天气最热,也是冰糕最可能卖掉的时间段,李伊水决定让家里送饭过来,自己盯着冰糕店。 浩星与明月不放心自己家的小姐,这天中午就亲自来给双胞胎姐妹送饭来。(独家首发) 李伊水一边从姚之洛手中接过食盒,一边幽怨的望着自己的两个姐姐,为什么她们有美女来给送饭,而自己没有?想当初自己在挑选丫鬟的时候真的该挑那个穿粉红衣衫的美女,这样吃饭的时候还能看着美女也是刺激食欲大开方法啊,这种方法俗话叫做秀色可餐。 就在李家三姐妹在金织坊后面吃饭的时候,冰糕摊位上来了几个自诩为才子的人,他们也不知道挂着冰糕牌子的摊位到底是卖什么的,抱着孜孜不倦的求知精神来品尝一下这个叫做冰糕的新鲜事物。 浩星和明月见三位小姐正在吃饭,就出去招待这些客人―― 结果可想而知,虽然明月年纪还小,但仍足以吸引这几个书生的眼光。这几个书生每人吃了好几碗冰糕,出去后大呼划算。 不久,伊水冰糕店有位丽人在卖糕的消息传了出去,来伊水冰糕店的人就多了起来,甚至还有好事的人一说到这个“三姐妹冰糕店”就首先提起那位伊人,当然,这位“伊人”说的并不是李伊水。 李伊水听到后,好气又好笑。这才想到后世的商场店铺都是由漂亮的迎宾小姐在店门口接待客人,看来人类好色的本性是没有办法改掉的,几百年一如既往。 既然想明白了这个道理,伊水就让明月多多在冰糕店里呆着,也从家里找来几个漂亮的丫鬟做招待员,当然薪水也给的很高。 很快。“三姐妹冰糕店”名气传开。渐渐地。来冰糕店地人不止是为了看美女。也有很多人是被冰糕这种新鲜、凉爽、有香甜地东西吸引来地。“三姐妹冰糕店”渐渐打出招牌来了。 虽说人们现在对冰糕这种新鲜夏季凉饮品赞不绝口。但是想着来看美女地人也不在少数。也有人开始来这里闹事。或者想吃美女地豆腐。这些人都被闻讯赶来地金织坊地伙计好好教训了一顿。人们才知道这家“三姐妹冰糕店”背后靠着金织坊地李家。就有人开始打听李家和这“三姐妹冰糕店”到底是什么关系。 很快就有人得到消息。原来这家“三姐妹冰糕店”是金织坊李家地几位小姐开办地。马上。就有人认为那天那位明月姑娘就是李家地千金。联想到前一段日子。轰动全城地李家和纳喇家联姻地消息。很多人就在心里暗自盘算。没过多久。就有人到李家提亲。 虽说李汶水和李沉水都已经十岁了。有媒婆登门提亲也算是正常地事情。张氏仍觉得不太对劲。因为派媒婆前来提亲地是徐州府通判地儿子。张氏觉得无论是门第。品貌还是嫡庶。李汶水和李沉水都不会让徐州府通判家地嫡出大公子在这般小地时候就迫不及待地上门提亲。 想到李汶水和李沉水长得一模一样。媒婆也说不清楚自家大少爷到底是让她说地姐姐呢。还是妹妹。张氏怕这份姻缘配错了人。并没有一口回绝媒婆。而是让他们家来个人相看一下。 相看地结果却是并不是这对姐妹花。媒婆也很尴尬。徐州府通判家地大公子却不死心。仔细打探了那天到“冰糕店”地人。才弄明白自己看上地只是李家地一个丫鬟。才作罢。 虽然这件事闹了一个乌龙,但明月的美貌却渐渐传了出去。 直到暑热结束,李伊水的冰糕摊位才算是收摊啦,最终李伊水算了一下帐,除去推销人员的提成和丫鬟的薪水外,姐妹三个一共挣了一百二十五两银子,当然这是不算冰块的成本的前提下的。 这个结果让姐妹三个很是兴奋,谈论起这段日子来的经历,几个人说的叽叽喳喳,最后,李汶水感慨说:“如果不是冰糕棚子的摊位太小的话,最后那段日子还会有更多客人的。” 李伊水想到最后那段日子经常有人排队排到街上去,深以为然。 “姐姐,我们可以开一个铺子,专门卖冰糕啊。”李沉水建议道。 李汶水想都没有想就拒绝了,“冰糕店只能在夏季卖一阵子,到了秋天就没有客人了,根本是干不长远的,怎能当营生来经营呢,再说,冰糕制作也不麻烦,现在别人看到卖冰糕发财,想必今年冬天采冰的人会增多,明年的冰糕未必好卖了。” 李伊水看看姐姐,没有想到自己姐姐还很有经营头脑的。 虽然提亲是一桩乌龙事件,但是这件事也让张氏惊醒了三个女儿快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了,伊水毕竟还小两岁,但是李汶水和李沉水的女红、厨艺、妇容甚至管家理事方面都要重视起来了。 恰好这段日子,秦秋雨因为怀孕而告假一段日子,张氏见姐妹三个的刺绣,都学得差不多,便允许了秦秋雨的告假,让姐妹三个经常跟在自己身边,言传身教她们理家的经验技巧。 今晚还有一章,求推荐收藏! 第八十一章 受伤 这一年的日子过得很快,转眼就又到了新年。 张氏有时想起儿子来,忍不住就唠叨起来,说儿子到了京城见了花花世界就将她这个老妈忘到脑后了,每当她这般唠叨的时候,李伊水都当作听不见,还好,张氏是一个自控力很强的人,念叨了几句后,就该干什么就干什么了。 事实上,李卫差不多每个月都要往家里写信的,最初在信里,都是李卫说,由素琴将李卫的话原封不动的誊抄下来寄给家里,到后来,语气及慢慢换成素琴的了,很可能是李卫将要说的话告诉妻子,再由她组织语言写在信上。 虽然口中不再多说了张氏想念儿子的心情一点也没有减少,想到北方冬天气候寒冷干燥,张氏早早的预备了厚厚的大毛衣服托人捎过去,还担心儿子儿媳在北京水土不服,往包袱里塞了不少药材给李卫送去。 李伊水这段日子学习厨艺有很大长进,如果不限制时间的话,她自己就能做出一桌相当不错的饭菜,当然她最擅长的还是煲龙凤汤。(独家首发) 对于妇容,李伊水学的最为用心,加上她先前就有些基础,因此,每天用心打扮一番,出门也是一个俏丽小佳人。 张氏见李卫每一次写信回来都说工作顺利,生活顺利,一切都如意,开始张氏还信以为真,到后来开始怀疑儿子是不是只报喜不报忧的,因此,开始担心了,她还特意让李洵去了封信说有什么事情都可以跟家里说,别自己扛着。 这个时候,张氏也会搬着指头帮李卫算账,京城里的庄子过秋后才买进,冬天这一季的收成就别说了;李卫的俸禄那是固定的;加上京官的冰敬、炭敬,李卫的官职小,这一项相比也不会多到哪里去,其他的就全是花费了,完颜家的礼少不了,李卫的上司、同僚们也要搞好关系,还听说十四阿哥对李卫很好,人家是皇子阿哥,这般平易近人,李卫跟人家交往,也不能小气了。次一点的东西人家看不上眼,李卫也未必拿得出手啊,这一下子又是一大笔费用,还听说前一阵子十四阿哥的李侧福晋生了一个女儿,十四福晋可是纳喇素琴的表姐,虽说侧福晋生女儿,嫡福晋未必高兴,但是表面功夫也是要做到的,纳喇素琴算是表姨了,这份礼物恐怕少不了……(独家首发) 张氏有些头疼的想――李卫手中的银子够不够用啊?穷家富路的,儿子别再外面作难啊? 张氏很后悔在李卫临走的时候没有多给他一些银票。 看来,开春的时候得找一个妥当的人往京城送一些银子,张氏暗暗盘算。 张氏地银子还没有到。李卫从京城送来地年礼就到了李府。 张氏刚刚听到地时候还不敢相信。等确定了。却心里埋怨。出门在外。钱不知道省着花。家里什么东西没有。还要往家里送。听说京城地东西老贵老贵地。这些东西要比在徐州置办多花多少银子啊。 虽然心里埋怨。但是又想到自己毕竟这么多年含辛茹苦地将儿子抚养大。现在儿子这般孝敬自己。心里还是美美地。加上亲朋好友得知李卫在京城做官。还往家里送了厚厚地年礼。语气都充满羡慕。直道张氏有福气了。下一步。恐怕就是李卫地衣锦还乡了。张氏听了这话。下定决心开春后派人给儿子送银票去。毕竟。树活一张皮。人活一张脸吗。 新年刚过。张氏派去送银票地人还没有上路。就又收到了一封京城里来地信。 这封信并不是报喜地。可能是李卫收到父亲地信。为了避免家里人担心。将京城地实际情况说了一些给父亲母亲知道。 虽然李卫尽量轻描淡写地说。但是张氏仍被震惊在地。那就是――李卫受伤了! 在信里,李卫一再强调自己的伤势不要紧,而且已经过了两个月多了,再养上几日就完全好了,又可以活蹦乱跳了,请父亲母亲不用担心。 李卫说的轻巧,张氏哪能不担心,就连李洵也跑到纳喇府打探消息,可惜纳喇大人对此事也是毫不知情,自然无法给李洵提供什么有用的消息了。 虽然李卫在家里的时候也经常因为练武而受伤,但是那毕竟在身边,自己知道他的伤势,现在,李卫远在京城,张氏不禁开始担心李卫的伤势,想象中也将李卫的伤势扩大了,开始责怪纳喇素琴来,李卫受伤这么大的事情还帮着他隐瞒家里,可见她在李卫身上并不用心。 张氏迁怒了一阵后,便想到自己亲自去京城探望儿子,如果儿子的伤势重的话,她留在京城照顾儿子,就算是儿子没有事情,自己亲眼看看也可以放心啊,顺便将这些银票给儿子带去。 张氏将自己的想法跟丈夫李洵说了,李洵并不同意,天寒地冻的,哪里是出门的时候?再加上他在江宁的生意繁忙,也抽不出时间陪着妻子前去京城啊。 可惜张氏主意已定,坚持要去京城,李洵终于在张氏的坚决的母爱面前举起了白旗,同意张氏前去京城。 第八十二章 上京 虽说张氏心急如焚,恨不得插上翅膀飞到京城,可惜她还是想到万一李卫的伤势重,在京城需要她长时间照料的准备,因此,家里的事情还要好好安排,才能动身。 李伊水听说母亲要上京城,便想跟着母亲去见识见识,呵呵,确切的说,是想看看三百年前的北京城和后世究竟有什么不同的。 虽然李伊水前世曾将去旅游过不少地方,想平遥古城之类的,虽然北京城三百年后也保存了不少古建筑,李伊水早就了如指掌,但是李伊水还是有强烈的愿望想去看看三百年前的原汁原味的北京城。 李伊水充分发挥磨人精的能耐,一连三天缠着张氏,列举自己跟着去的好处,最后,张氏考虑到李伊水这段日子的刺绣厨艺妇容都学的不错,在身边可以当一个好帮手,最终点头同意了。(独家首发) 李伊水知道母亲担心哥哥李卫的伤势,虽然心中兴奋,却不敢露出来,反倒是提醒母亲多带些药材。 张氏原打算轻车简从的前去京城,李洵并不放心妻子和女儿,最终给张氏安排了两辆马车和六个家人保护。[] 跟着张氏和李伊水前去京城的有翡翠和翠萧,琉璃因为婚期在即,张氏便没有让她跟着,韩嬷嬷也留在了家里,家里的事情还需要她来主持的,考虑到韩嬷嬷的身份摆在这里,张氏唯恐她压不住下面的人,还特意亲自前往梁家请李家的姑太太在她不在的时候帮忙照顾家里,李氏听了嫂子的请求,自然是忙不迭的答应了。 张氏的这个安排却招致了李欢的不满,毕竟除了张氏是正室外,其他的几个姨娘,李姨娘和赵姨娘都是生的女儿,孙姨娘虽然有李纪,可惜已经去世了,只有他母亲霍姨娘有他这个儿子,现在张氏离开了家,那么在家里主事的应该是他母亲霍姨娘才对,可是现在,张氏分明是提防他们母子,宁可将家里交给外人,也不肯让霍姨娘主事,张氏在家里这般排斥他们,李欢心中自然是很痛恨,可惜他现在知道就是他到父亲李洵面前去说这些话,父亲也是不会偏袒他的,自然不会前去碰这个钉子,只是心中盼望着张氏最好是一去不回,那样的话,他倒是看看他那个姑姑好意思管李家管一辈子。(.) 张氏并不知道李卫到底伤势怎么样,自然不知道拿什么药前去好,最后索性将家里的药每样带上一包,就这样,单单是这些药材,张氏就装了半马车。 最后,张氏将银票放在贴身小袄的最里层,又用手在外面拍了两下,觉得妥当了,才放心。(独家首发) 张氏走的那天是清晨,早晨,李伊水早早起来,在翡翠的伺候下换上了出门的大毛衣服,外加一个斗篷,来到母亲的房间。 张氏已经收拾妥当了。手边放着一个小包袱等着李伊水。见李伊水进来。便要出发 李洵虽说徐州和江宁地生意忙。抽不出时间来陪妻子去京城。但是到徐州城门口送送张氏和李伊水地时间还是有地。因此将张氏母女二人送出徐州城才返回家。 这次除了李洵外也没有其他人前来送行。可以说这一次是悄无声息地赶往京城地。 且不说李欢见张氏走后。家里父亲经常不在家。李纪又是一门心思地埋头苦读。便认为家里属他最大。开始骄纵起来了。时不时地调戏丫鬟之类地。单说张氏和李伊水在往京城赶地路上。张氏心急。自然让马夫尽快赶车。这一下子可苦了李伊水。古代马车抗震方面本来就不好。车轱辘还是木头做地呢。加上道路高低不平。纵然座位上铺了厚厚地棉垫用来减震。李伊水仍然是晕车吐得一塌糊涂。张氏无奈。只好让马夫放慢速度。 速度放慢后。李伊水就好多了。李伊水见自己拖了母亲地后腿。心里很是内疚。张氏反倒安慰她。“反正李卫地伤势已经几个月了。就是现在赶过去也不急这几天。” 在车上颠簸了几日。李伊水渐渐适应了在马车里地来回摇晃。便让车夫提高速度。张氏见车夫提速后。李伊水仍然是没有事情。便放心了。开始加紧往京城赶路。 终于,经过二十多天的路上奔波,张氏一行人来到京城天子脚下。 张氏看到巍峨的城门,心里有点发怵,这毕竟是她第一次来到京城,但是想到住在京城里的儿子,张氏压下心中的紧张,整整衣冠,开始吩咐车夫排队准备入城。 等进了京城,张氏看到大街上来来往往的人大都衣着华丽,就连平民百姓也都是衣帽整齐,很少看见骨瘦如柴苦哈哈的人,张氏不由想到李卫曾经说他到京城就像是乡下土包子进城一样,什么也不懂,什么也新鲜,当时她还以为李卫夸张呢,现在却相信了,张氏想到在徐州城人们看到那些土包子后露出的鄙夷讪笑的神色,便收起神色,端庄肃穆的坐在马车上,好像这京城的景致她是司空见惯似的,只是偶尔才用眼角瞟一下窗外的街道景致。 李伊水对繁华的街市来往的人群并不感兴趣,毕竟这里的街市在繁华,也比不上二十一世纪的商业社会繁华,李伊水的关心重点在那些古色古香的建筑上,从马车车窗闪过的特色装潢的店铺更是紧紧吸引了她的眼球,如果不是母亲急着见哥哥,李伊水真想在这北京城的大街上逛上几遍。 李伊水到京城之后会遇到什么呢?欲知后事,请将推荐收藏交上―― 第九十四章 新居(下) 到了玉菊园,李伊水四下看了看,便信步走到庭院拱门处,一探头,发觉院子里的菊花开的正是灿烂,衬托的整个院子花团锦簇的,美不胜收。[.超多好看小说]李伊水欣赏了一会儿,便绕过花坛进到了房间里。 房间里,李沉水也在,两人这在商量着什么,见到李伊水进来,便和她打招呼。 李伊水扫了一眼,见李汶水的房间还没有开始收拾,便感到奇怪,问:“你们在说什么呢?这么重要,连房间都顾不上收拾?” 李沉水唉声叹气了一下。 李伊水坐到她身边,奇怪的问道:“怎么了?搬到新家不开心吗?刚才吃饭的时候还看见你高兴呢?”(独家首发) 李汶水到了一杯茶给李伊水,“她不是不开心这个,而是有其他发愁的事情。” “哦。”李伊水端起茶喝了一口,刚才忙着收拾房间,收拾完就跑来找李汶水了,现在确实很口渴。 “能说说么?” 李伊水喝了一口水,来了精神。 “是那明月的事情。”李沉水闷闷的说,“昨天,明月她们进门的时候,就被那些小子打趣,幸亏当时有李华在,将他们镇住了,也没有闹出事情来,今天早晨,明月为我打水的时候,差点被人吃了豆腐,等我回来的时候,看见她在自己的房间里哭,我问她,她也不说,我没有办法了,只好找浩星来问她,她才跟浩星说的。” “看来长得美貌也是一种错,红颜祸水。”李汶水感慨,浩星是她的丫鬟,见自己的妹妹成了这个模样,自然提不起精神来收拾房间。 “那以后出二门地事情少交给明月做。”李伊水只能提出这个建议。 李沉水点点头。 “可是这样也不是办法啊?”李汶水也帮着发愁。 李伊水看浩星和明月都没有在。向两位姐姐说:“其实现在明月地年纪也不小了。也可以找个老实忠厚地人安排她嫁人。这样地话。也会少不少麻烦。” “怕就是怕那人只是看中了明月地美貌。并不是真心对她好。以后明月有年老色衰地那一天。怎么办?”李沉水还是发愁。 李伊水翻白眼。(.)我地姐姐。你这操心操地也太多了吧。这几十年后地事情也都要考虑到?不顾李沉水地话给她提了一个醒。要真地分辨出是对明月好还是看上了明月地美貌还真是不容易。这个红娘也不好当啊。 几人又想了一会儿,还是无计可施,这件事情不是一时半会能够解决的,最后,李沉水决定以后不让明月出二门了,而且她们平时也留意,帮明月挑选一个老实巴交的人。 李伊水虽然知道她们的想法是没有问题的,但是还是劝说她们在这个问题上还是要征求一下明月本人的意见才好。(独家首发) 将这件事情商量好,李汶水和李沉水才开始收拾房间,浩星在安慰明月,是指望不上了,李伊水自己个儿站在那里看着李汶水和李沉水收拾房间感到不好意思,便也过来帮忙。 终于,三人合力将书桌从房子中间推倒窗户旁边,李汶水拍拍手,说:“这下我作画的时候明亮多了。” “还方便很多呢,你要是想画菊花,推开窗户就可以写生了。”李伊水边说边推开窗户,看向外面的满园菊花。 “沉姐姐,我还是没有去过你的房间里呢,什么时候过去看看。” “要不就现在,正好我的房间还没有收拾呢。” 李伊水吓得退了一步,“还是算了吧,来日方长啊,来日方长!” “哈哈哈――”李汶水忍不住大笑起来。 接下来的几天,李洵没有急着开张,而是带着苏青川在城里走街穿巷,考察京城的市场,了解行情、顺便也打听一下价钱和伙计的薪酬。几天下来,累得他腰酸背痛。不过有一点还是很高兴的,那就是京城的绣品价格比南方起码要高上四成,除了运费稍微高一些外,还有就是伙计们的工钱也高一些。李洵算下来,在京城卖绣品,比在江南要划算,也就是每件绣品如果卖出去的话,起码要比在江南多赚两成。 得到这个结果,李洵也很是高兴,恨不得马上开张,不过他还是压抑了自己的兴奋,找了一个算卦先生给算了一个黄道吉日。 算卦先生算的黄道吉日是十月二十三,李洵想到这个时间差不多就是一般人家采购冬衣的时候,也感到很合适,只是时间紧了一些。(独家首发) 时间紧任务重,李洵急忙找人布置开业的事情,鞭炮是肯定要的,开业的牌匾绸幕当然是自己家的,“金织坊”三个字的招牌却要找京城的名家制作…… 这些日子忙的李洵几乎是不着家,等到李洵好不容易忙完,已经是十月二十二了。 李洵回家后,张氏看到李洵这些日子又瘦了一圈,很是心疼,李洵却精神很好,见到张氏,想起让家里人明天全都去“金织坊”观看开张,万一没有人气的时候,他们几十个人也可以捧场。 张氏听了,便让翠萧到各个房间去传递这个消息,明天如果有愿意去凑热闹的尽管去。 众人听了这个消息,没有不愿意的,都说了要过去凑热闹的,张氏让纳喇素琴统计一下人数,结果,除了李汶水和李沉水房间里的浩星和明月外,其他的大丫鬟都跟去,再加上外面的小子,明天去看开张的人数达到五六十人,李洵见了这个结果,连连说够了够了。 今天更新八千多字,想知道明天开张会发生什么事情吗?将手中的收藏、票票统统砸过来吧!!!精彩明天继续!!! 第二百一十一章 骨肉 二百一十一章 张氏听丈夫分析的庄亲王爷不会为李家伊水选秀的事情出力的,便开始想其他的门路。喜欢该书,请到秀阅读最新章节? 李家虽然有族人在京城做官,但是跟宫中却是没有关系的,娘家那边,大哥已经是有心无力了,当年纳喇氏选秀的时候帮她的堂姑姑却已经辞世了,十四阿哥的生母德妃在宫中有些体面,这次李卫从军的事情十四阿哥已经帮忙够多的了,这份人情还没有还,又怎么能再开口呢? 张氏也只是犹豫了一下,便决定虽然李卫离开了兵部,但是十四阿哥这边的关系还是不能冷淡了,虽说他未必能够帮得上忙,但毕竟是一个希望! 简亲王府中,虽说干女儿明月已经被抬为庶福晋了,但是张氏却是没有脸面去见这个干女儿的。 张氏猛然想起来的人是李洵的妹子姑太太家的儿媳妇曹氏。 曹氏是伊水姑父梁清标的独子梁少绍的妻子。 当年,李家还在徐州的时候,梁少绍已经跟曹氏订亲了,但是一直到李家离开徐州,两人才成亲的。 李洵最为亲舅舅,没有办法参加自己外甥的婚礼,自然是感觉颇为遗憾的,因此从京城里送过去了大量的礼物,算作贺礼。 李梁两家是至亲,虽然已经多年没有见过了,但是信件来往可不少。 自己的这个外甥媳妇是平郡王福晋的堂妹的事情张氏老早就知道,但因为会亲的时候,李家并不曾参加,没有见过曹家的人,虽说在京城的时候张氏曾在庄亲王福晋那里见过平郡王福晋,却没有想到要攀附,巴巴的提这一层关系。 但是如今为了女儿。张氏也顾不得了。 现在李家抬旗。李卫又有了一个骑都尉地爵位。这般大喜事。自然要告诉自己家姑太太地。张氏又存了让曹氏帮忙地心。这给姑太太写信可要好好地斟词酌句了。 张氏一边跟李氏写信。心中一边想道:李家终究是几年没有回徐州了。就算是有生意地缘故。货船常来往。逢年过节礼物也不曾少。但是俗话说“走亲戚”“走亲戚”。重点还在这个毕竟有些话是无法落到纸上地。张氏思量着是不是该劝说丈夫会徐州祭祀扫墓一番。毕竟李家来京城几年了。回乡探亲也是应该地。而且李卫也有了一些成就。也算是衣锦还乡! 李洵却没有像妻子那样想这么多地事情。毕竟那是一年多之后地事情。现在李洵关注眼前地事情! 眼前最让李洵操心地事情自然是他地长女李惠水一家即将上京地消息。 原先因为李纪地封赏。李洵已经命令家人找能工巧匠去制作一个门匾。(.无弹窗广告)将自己儿子李纪地云骑尉爵位刻在上面。 虽然在京城,六品官职五品爵位的人多如过江之鲤,稍微有些根基的人家根本不会将这样的爵位做成门匾,在他们看来起码要男爵府、伯爵府这样的爵位挂出去才显得气派,要是将一个小小的云骑尉的牌子挂出去,在他们看来就是丢脸。 在井陈随便抬头都能见到一个官,且不提久居京城的仕宦人家,就连偶尔来京城觐见的也都是一品二品的大员。 但是对于李洵来说,这是李家所获得的第一个爵位,喜悦之下,自然不会在意别人的眼光了。 也许是喜事成双,李纪的这个云骑尉府的门匾刚刚做好,李洵还没有来得及挂上去,李卫就回京城了。 从十四阿哥口中听到要为这番出征的将士请功的消息,并透漏出李卫虽说不是从军的将士,但是他押送粮草并阻止了敌人的烧粮计划,也在请功之列,便让李洵动心了,将李纪的云骑尉门匾暂缓挂出。 果然等来了李卫的封赏,骑都尉对应李卫的户部员外郎,倒也不算特别恩典。 但是毕竟有一个全家抬旗这样的一份恩典,李卫从军的辛苦也算抵了。 李纪的云骑尉门匾虽然做好了,但是李洵还是毫不犹豫的放弃了,让人重新开始做骑都尉的门匾。 终于将镶着金边的黑字“骑都尉府”的门匾挂上去,将原来的“李府”的门匾换了下来,李洵很是感慨。 吩咐家人在大门口放了一通鞭炮,李洵又吩咐账房,给家里的每一个人多\一个月的月钱,作为庆贺,在场的人一听,都立刻欢呼起来。 李洵虽然挂念着长女李惠水,天天派人到城门外打听,看看女儿女婿究竟什么时候来京,但是他内心中对女婿林至磊却不以为然。 当初将自己的长女嫁给他也是缘于父辈之间的交情,谁知道子女之间确实这般―― 林家分家的龌龊事情就不用说了,但毕竟李惠水是嫁给林至磊的,只要林至磊好,><的呢? 在妻子生产后不久就纳妾,已经惹得李洵不满了,等林至磊带着妻妾到江西上任后,又有消息传来,林至磊在任上又纳了一个小妾。 李洵听到这件事情后,忍不住写信给女儿,探问详情,生怕女儿吃亏,李惠水回信说这个小妾是林至磊的长官赠送的,推脱不得。 李洵腹诽了良久,听妹夫说林至磊这小子很会做官,看来果然。但是想到当初那个很单纯孝顺的书生林至磊,李洵说不出心中是什么滋味。 害怕女儿受委屈,但终究不方便插手林家的家务事,为今之计,只有李家更加强大了,给女儿做一个后盾。 这番女婿过来,自己少不得要敲打他几句,让他牢记\妻的恩义。 但是左等右等,李洵没有等到女儿和女婿外孙,直到数日后的一天,李惠水打法家人来请安,李洵才知道他们夫妻住进了客栈。 李洵忍着气,打法家人请他们夫妇过府,但是最后随着家人来的只有女儿和外孙。 在外孙面前,李洵没有再板脸,看到林安像一个小大人的模样,李洵和蔼的问起他开始念什么书了。 也许林至磊是一个举人出身,所以对林安这个长子的要求很严格,李洵问的一些四书五经上的问题林安都回答上来了。 李洵对这个外孙很是满意,夸了又夸,李惠水都有些不好意思起来,别这么夸他,这孩子皮得很,三天不打,上房揭瓦,你要是再夸下去,回家后我管教可就费尽了!” 李洵听了,笑笑,没有接腔,让家人把林安**去逛逛,熟悉一下情况。 等客厅了没有了外人,李洵才开始问起李惠水关于林至磊的情况。 李惠水思量了一下,捡关键的说了一些。 李洵听到林至磊之所以住在客栈,而不住在岳父家是因为害怕住在岳父家跟同僚同乡同窗来往不方便。 皱皱眉头 开始细问林至磊这段日子交往的人。 听到林至磊几乎没有丝毫的停歇,每天至少拜访五六户人家,而且这些人家要么官高爵显,要么手握实权,李洵心中有些不舒服。 诚然,李家也没少走门路,但是至少对于自己的亲家都是给予足够的尊重,李卫的岳父就不用说了,李纪的岳父柳家,李洵也经常走动,更别说柳氏隔三岔五的带着丈夫回娘家了。 再问下去,涉及到的私密话题就不是李洵这个做父亲的该问的了,因此,李洵摆摆手,“你娘这些年也没有少念叨你,你还是赶紧过去跟她说话吧!” 李惠水点点头,转身要走,李洵想起一件事情,又说道:“你先去见过你母亲,看看她还有什么吩咐没有?” 李惠水听了,便先去张氏的房间。 张氏淡淡的问了几句,也问及林至磊为什么没有跟着她一起来,李惠水在父亲面前回答的时候还不觉得什么,但是当同样的话题嫡母问起的时候,就感觉扭捏不安了。 是啊,自己多年不回娘家,回一次娘家,丈夫居然不陪着自己,确实在娘家人面前落了面子。 “他们男人都要出去交际应酬,哪能每天窝在家里没有出息的样子?”李惠水强自笑着解释。 “是啊,大姑爷也确实有出息!”张氏笑着顺着李惠水的话说道。 李惠水却感觉嫡母的话有些别扭,像是明明知道真相却看着自己撒谎似的。 自己明明说的是实话,李惠水心中想道,“林至磊不像大弟弟那样能够上战场获得升迁,也不像三弟那样能够运气好到误打误撞揭\天地会的暗舵,他要想升迁,自然需要多联络,积累人情。” 张氏对李惠水并不像李洵那般上心,但是毕竟这段日子李家喜事连连,张氏的心情也开朗不少,加上跟这个庶女多年没见,自然要详细问了一番,除了自己的外孙外,连林至磊侧室生的两个儿女也过问了一下,又劝告李惠水莫要嫉妒,跟林至磊好生过日子,对婆婆要恭敬,林老太太这一辈子也不容易,也只有林至磊这个孩子有些出息…… 李惠水听了先前的都一一答应了,但是到后来却有些坐立不安。 张氏见了,知道李惠水听了这样的话不舒服,但是处在她的这个位置上,一些话也只能这般说了。 见李惠水坐得不安分,张氏便打\她去见李姨娘了。 果然,到李姨娘的房间里,李惠水跟在父亲嫡母面前完全不同,母女说了几句话,就忍不住抱头痛哭起来。 张氏听到翠萧悄悄的回来禀报后,叹息了一口气,这才是母女呢,想来李姨娘也绝对不会对李惠水说让她将庶子视为己出之类的话。 一直等到吃饭的时候,张氏才让人将李惠水李姨娘请过来。 李卫兄弟,汶水沉水伊水姐妹也都过来了,柳氏因为还没有出月子,并没有出席,纳喇氏也觉得身体沉重,留在房间里休息,因此这顿饭可是李家人的家宴。 李伊水这段日子一直在做肚兜,也许是因为受伤的缘故,精力有些不济,做一会儿,就要休息一下,因此进度很慢。 还有一件事情更加影响李伊水的进度,那就是李伊水在刺绣的时候会不由自主的神情恍惚,甚至有时候会刺破自己的手指。 除了在刚开始学刺绣的时候,伊水的手指头没有少遭罪,但是等后来熟练之后,就很少犯这种错误,可是如今不知道为什么,老是心不在焉。 李家抬旗的事情,让李家上下欢呼雀跃,但是伊水心中却是说不出什么滋味。 那天在天宁寺遇见弘恩的事情让李伊水感觉到这一次李家之所以能够抬旗,这个弘恩阿哥恐怕在其中出力不少。 也许在弘恩心中觉得这样是一个办法,元宵节的事情并没有让他死心,借着李卫立功的机会,让李家有选秀的资格,日后―― 但是想到自己打小就坚持的一生一世一双人的信念,伊水并没有感念弘恩,反而感觉他有些多管闲事了。 自己家不过是普通人家,母亲跟姨娘之间就已经闹成这般样子,想贝子府这样的高爵府第,家中的内斗又会成什么样子呢? 伊水喜欢看宫斗宅斗,但是未必愿意自己也作为其中的一员,整天跟人勾心斗角,表面上姐妹来姐妹去的亲亲热热,背地里恨不得将对方生吞活剥了。 想到这里,伊水反而会羡慕汶水和沉水姐妹。 起码她们过了选秀的年龄,不用再将自己是婚姻交给别人做主,李家抬旗对她们只有好处,虽然沉水有懊悔愤恨,但是起码她一直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并为了这个心愿而努力,而不像自己这样一直拿不起放不下。 李佑的事情,如果不是因为做下这件事情的是张氏――伊水的母亲,一直疼爱她庇护她,恐怕伊水也不愿意去伤害李佑,毕竟,李佑是她穿越以来第一个真心接纳的人。 那个时候,这个世界对伊水来说都是陌生的,虽然张氏的疼爱让伊水消除了恐惧感,但是却未必能够毫无芥蒂的完成从宋奕到李伊水的转变,甚至在很长的一段日子里,李伊水一直在琢磨着怎样才能回到后世。 伊水叹息了一口气,不知不觉间自己已经\生了这么大的改变,但是伊水知道,无论怎么改变,有一些原则上的东西很难改变。 伊水的手一抖,手中的绣花针毫不留情的扎在了自己的中指上,血液很快的冒了出来。 伊水赶紧拿一旁的纱布将受伤的手指按住,赶紧去看自己绣的肚兜,还好,没有弄到那上面,也省得自己返工了,要不然这个肚兜完工的时间更加遥遥无期了。 这个时候,夏雨前来通知伊水准备家宴。 李惠水要来的消息伊水早就知道,但是没有想到今天会过来,听了夏雨的话,赶紧吩咐厨房里准备上好的席面。 伊水放下手中的绣布和绣花针,左手捏着右手中指,想了想,定下了几道菜,伊水原本想让厨房里做几道李惠水爱吃的菜,但是李惠水出嫁的早,伊水穿越过来之前已经嫁人了,因此伊水跟这个姐姐根本没有相处过,后来不久,李惠水又跟丈夫到江西上任去了,平时只是信件来往,因此,伊水根本不知道她的喜好。 只好捡珍贵稀有的佳肴点了几样,等夏雨走之后,伊水想到李姨娘平素喜欢吃红烧红衫鱼,但这时夏雨已经出门了,伊水便又吩咐小喜到厨房里跑一趟。 晚饭如伊水所布置的那般丰富美味。 第二百五十四章 晨曦(大结局) 州,李汶水跟母亲赵姨娘商量,儿子已经到了上学堂纪了,家里是不是该请一个私塾。 赵姨娘听了,想到家里孤儿寡母的终究是不方便的,看到女儿这段日子来松动,便再次提出回徐州老家。 这几年,李卫加官进爵,风光无限,连带着也鲜少听见关于李汶水的闲话了,况且为夫守孝也过了几年,回娘家也不算什么。 想到回徐州还有族人可扶持,对儿子自然是好的,李汶水纵然有不情愿的,但是为了儿子还是同意了,再想到这些年麻烦姑姑也不是一定半点,李汶水就心有羞愧,虽说是至亲,像自己这般,也是过了。 听到女儿同意回徐州,赵姨娘终于松了一口气。 李洵老爷这两年有些福了,自从十六阿哥继承了庄亲王府后,李洵老爷按照以前的分成给庄亲王允禄送过去,又被允禄退了回来,自此,金织坊给庄亲王府的分红终于画上了句号。 为了这件事情,李洵人前背后没有少夸这位庄亲王,就连在自己的内侄女张>昭一家面前,也没口子的夸赞,连说庄亲王会处事,让他们多恭顺一些,断不会亏待的。 张>昭笑着点头应允了。 李卫的老泰山纳喇老爹在得知女婿授浙江总督,管巡抚事的时候,也乐得合不拢嘴,当年将女儿嫁给李卫的时候其实根本不看好他,只是自己的女儿被这个小子迷住了,居然偷偷的求了纳喇贵人给摞了牌子,后来在夫人的劝说设计下,才勉强点头同意了这门亲事。[超多好] 事实上,这些年纳喇老爹背后没少被亲朋好友嘲笑,如今终于等来了扬眉吐气地一天了。 跟李卫点浙江总督地消息同时传入李府地还有李伊水再次怀孕。张氏听了这两个消息。格外欣喜。 三房李纪地长子因早产体弱多病。原以为支持不了多长时间。却出人意料地将整个冬天熬过。到了春天。又感染上伤寒。才夭折地。李纪伤心了一段日子。也渐渐放开了。跟柳氏也算和乐地过日子。对嫡子也格外疼惜。 张氏对儿子高升虽然高兴。但是还有一件苦闷地事情。自从李伊水出嫁后。张氏就将内宅地事情全交给纳喇氏处理。自己做一个老封君。只管享受。带孙子孙女玩笑。如今儿子到浙江任职。纳喇氏也是要跟着过去地。难道自己还要像以前一样。每天为家务忙里忙外? 闲暇地日子。张氏还时不时地将女儿李惠水和外孙接回家里来团聚。倒是李伊水。因为贝勒府里规矩所限。反倒轻易回不得娘家。倒让张氏感到很是遗憾。 李伊水倒是隔三岔五地打法翡翠回娘家给母亲请安。顺便将自己地消息告诉母亲。张氏知道女儿在婆家一切顺当。也渐渐地放心了。 对李伊水怀孕最高兴地是弘恩了。想到自己要再一次做阿玛。就忍不住手舞足蹈。 “说不定这一次还是双胞胎呢,可要好好准备!” 伊水抿嘴笑,“有辰皓和辰明还不够你这个当阿玛的忙的?还想再来两个?这一次啊,八成不会是双胞胎了。” 辰皓和辰明是伊水地双胞胎儿子,如今三岁,正是调皮捣蛋的年纪。 弘恩凑到跟前,谄笑道,“老婆怀地,自然是最清楚的,说这一次生一个,就是生一个!”想到伊水生长子和次子地时候的凶险状,还是生一个地好!不对,孩子还是一个一个的生好,要不然产妇岂不是太受罪了,上一次伊水能够平安也是运气,下一次未必有这个运气了!万一哪一次熬不过去—— 呸呸呸,自己这乌鸦嘴,幸亏这话自己没有说出来,要不然自己的耳根子又有罪受了,不过,就是想,也是不应该的! 弘恩立刻端正思想,认真的说,“咱们这次就生一个孩子!给辰皓和辰明添个弟弟!” 伊水点了一下他的额头,这是哪儿跟哪儿啊,好像自己就能决定似的。 “孩子还没有生下来,我也说不准,不过,我倒是希望这次生一个女儿!”伊水边说边看弘恩。 虽然知道这个时代都重男轻女,但是伊水还是不希望自己的女儿不被重视。 弘恩的手已经抚摸在伊水的肚子上,“女儿好啊,女儿是娘的贴身小棉祅!那咱就生女儿。” 伊水看着弘恩脸上的真诚,终于松了一口气,但弘恩的话却勾起伊水的思绪,自己这个贴身小棉祅是不是太长时间没有暖母亲的心了?看来,还要找个时间回一趟娘家! 辰皓和辰明两个小家伙在知道母亲怀了小宝宝后,表现的异常乖巧,凑到伊水身边摸着伊水微微凸起的肚皮。 “额娘,小妹妹就在这里么?我们说话声会不会吵到她!”三岁的辰皓已经说话利索了。 “什么妹妹,明明说好了生弟弟的!”旁边的辰明不服气的说。 “额娘说的,这一次给我们添一个妹妹的!自然是妹妹了!”辰皓将大人说的话记得很牢。 辰明立刻转向伊水,拉着她的袖子,小脸已经皱成一团,“额娘,要生一个弟弟——” 伊水见状,有些心疼,将他揽在怀里,“乖辰明,不哭啊,告诉额娘,为什么想要个弟弟呢?” 辰明瘪着小嘴说,“明明给哥哥做弟弟,可也想要一个自己的弟弟!” 伊水听了哭笑不得。 费了半天的劲,终于让两个小家伙明白了这生男生女并不是自己能做主的,还要看老天爷。 小哥儿俩似懂非懂的点点头,不再这个问题上纠缠了。 旁边的弘恩早就笑弯了腰,惹得伊水一边哄儿子,一边瞪了他一眼。 虽说怀孕辛苦,但是伊水毕竟有一次经验,富察福晋和姚佳氏知道后,也欣喜不已,对伊水照顾有加,倒也让伊水能够放心待产,而且这一次怀孕,母亲张氏还时不时的过来,亲自照顾她。 八个月也就一晃过去了,这一次生产,伊水倒是如愿生下了一个女儿。 辰明虽没有如愿,但是看到小妹妹红的小手小脸,也是稀奇的不行,这个时候早就将自己想要一个弟弟的事情忘到九霄云外了,也一个劲的从大人的缝隙里望前凑,好更容易看看小婴儿。 伊水怀里抱着新生的女儿,看着围在旁边儿子丈夫、母亲以及两位婆婆,心中充满了幸福感! 未来的虽然生活未必会一帆风顺,但是人生仍充满了希望,伊水看着怀里的女儿,抬头对弘恩说道,“这个女儿,小名就叫她晨曦吧!” 晨羲,清晨的阳光。日出天地正,煌煌辟晨曦。 伊水相信,未来的生活一片光明! 下载本书最新的txt电子书请点击: 本书手机阅读: 发表书评: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点击下方的"收藏"记录本次(第二百五十四章晨曦(大结局))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