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仕途》 第一章 古代 (.好看的小说) 第二章 家庭 (.无弹窗广告) 第三章 院长 (.无弹窗广告) 第五章 朋友 (.好看的小说) 第六章 中秋 [.超多好看小说] 第七章 明月 [.超多好看小说][] 第八章 成名 [.超多好看小说] 第九章 数字 (.好看的小说) 第十章 交易 [.超多好看小说] 第十一章 名额 (.好看的小说)(.) 第十二章 深情 第十三章 拜访 [.超多好看小说](.) 第十四章 王安石 [.超多好看小说](.)(.) 第十六章 少年 [] 第十七章 准备 [.超多好看小说][.超多好看小说] 第十八章 身份 第十九章 比才(一) [.超多好看小说] 第二十章 比才(二) (.无弹窗广告) 第二十一章 比才(三) [.超多好看小说][] 第二十二章 靠山 [][.超多好看小说] 第二十三章 观念 第二十四章 序幕 (.无弹窗广告)[] 第二十五章 司马光 (.无弹窗广告)[.超多好看小说] 第二十七章 门生 (.) 第二十八章 元旦 第二十九章 印刷术 第三十章 情动 [][.超多好看小说] 第三十一章 盘算 [.超多好看小说] 第三十二章 成功 第三十三章 保险 [] 第三十四章 二月 [.超多好看小说][.超多好看小说] 第三十五章 出书 (.好看的小说) 第三十六章 前奏 (.好看的小说)(.) 第三十七章 濮议 [](.) 第三十八章 伏笔 [](.) 第三十九章 骑虎 [] 第四十章 立场 (.无弹窗广告) 第四十一章 太后 (.无弹窗广告) 第四十二章 名人 [.超多好看小说] 第四十三章 风情 第四十五章 温情 [.超多好看小说] 第四十七章 公主 [.超多好看小说][] 第四十九章 献策 [.超多好看小说] 第五十一章 黑手 (.) 第五十二章 义勇 (.) 第五十三章 义务 [.超多好看小说] 第五十四章 风流 第五十五章 情事 (.好看的小说) 第五十六章 案件 (.无弹窗广告) 第五十七章 说服 第五十八章 绝情 (.好看的小说) 第五十九章 明星 [] 第六十章 天籁 [.超多好看小说] 第六十一章 文集 第六十二章 储备 第六十三章 杨信 [][] 第六十四章 名利 [] 第六十五章 韩维 第六十六章 春计 (.) 第六十七章 科举 (.)[.超多好看小说](.) 第六十八章 轰动 (.无弹窗广告) 第六十九章 殿试 [] 第七十章 怪异 [.超多好看小说] 第七十一章 功名 [] 第七十三章 官职 第七十四章 上任 [] 第七十五章 发明 第七十六章 功劳 (.无弹窗广告) 第七十七章 赏赐 (.好看的小说)[] 第七十八章 构想 (.无弹窗广告)(.) 第七十九章 五代史 (.无弹窗广告) 第八十章 情操 (.无弹窗广告) 第八十一章 情愫 [.超多好看小说] 第八十二章 艳福 第八十三章 杂志 第八十四章 请功 第八十五 禁忌 第八十六章 问对 (.好看的小说)[] 第八十八章 学生 [.超多好看小说] 第八十九章 相思 (.无弹窗广告) 第九十章 广告 (.) 第九十一章 巨头 第九十二章 新茶 (.无弹窗广告) 第九十四章 论点 (.无弹窗广告)(.)(.) 第九十五章 注意 [] 第九十六章 前奏 第九十七章 雨至 第九十八章 灾难 (.好看的小说) 第九十九章 禁军 [](.) 第一百○一章 对策 (.好看的小说)[.超多好看小说] 第一百○二章 目标 [.超多好看小说] 第一百○五章 深意 (.无弹窗广告) 第一百○六章 义演 [] 第一百○七章 寇边 [.超多好看小说](.) 第一百○九章 论势 (.无弹窗广告) 第一百一十章 立功 第一百十一章 情人 (.)(.) 第一百十三章 强盗 (.) 第一百十四章 刀子 [.超多好看小说] 第一百十五章 阴招 (.好看的小说) 第一百十六章 防范 第一百十七章 升职 第一百十九章 驸马 (.好看的小说) 第一百二十章 欺君 (.无弹窗广告)(.) 第一百二十一章 亲事 [](.) 第一百二十三章 病危 (.) 第一百二十四章 立储 [.超多好看小说] 第一百二十五章 太子 [.超多好看小说] 第一百二十六章 问策 (.)[] 第一百二十八章 权柄 [] 第一百二十九章 任务 (.无弹窗广告) 第一百三十章 资本 [] 第一百三十一章 成效 第一百三十二章 效命 (.) 第一百三十三章 王家 [.超多好看小说] 第一百三十四章 情事 第一百三十五章 情词 第一百三十六章 事态 (.无弹窗广告) 第一百三十八章 听政 第一百三十九章 蝴蝶 [.超多好看小说] 第一百四十章 弥留 [] 第一百四十一章 帝道 (.无弹窗广告) 第一百四十二章 驾崩 (.)(.) 第一百四十五章 影响 (.) 第一百四十六章 改革 [.超多好看小说] 第一百四十七章 论调 (.好看的小说) 第一百四十八章 人选 (.)[.超多好看小说] 第一百四十九章 名声 第一百五十章 安石 (.好看的小说) 第一百五十一章 起用 [.超多好看小说] 第一百五十二章 诏书 (.) 第一百五十三章 扎子 [] 第一百五十七章 情欲 (.好看的小说)[.超多好看小说] 第一百五十八章 出家 第一百五十九章 进京 [] 第一百六十章 储备 (.无弹窗广告) 第一百六十一章 权术 第一百六十二章 伤逝 第一百六十三章 进讲 [.超多好看小说] 第一百六十四章 政见 [] 第一百六十五章 君臣 (.)[] 第一百六十六章 舆论 第一百六十七章 茫茫 第一百六十八章 暗潮 (.)[][.超多好看小说] 第一百六十九章 得益 (.好看的小说) 第一百七十章 唯物论 第一百七十一章 致仕 [](.) 第一百七十二章 上位 [] 第一百七十三章 波澜 (.好看的小说) 第一百七十四章 新政 (.好看的小说) 第一百七十五章 改良 (.) 第一百七十六章 问题 第一百七十七章 权争 (.好看的小说) 第一百七十八章 抢权 第一百八十章 黑手 [.超多好看小说](.) 第一百八十一章 面圣 (.好看的小说) 第一百八十二章 帝相 第一百八十三章 出击 第一百八十四章 喜忧 第一百八十五章 建功 第一百八十六章 学士 [.超多好看小说] 第一百八十七章 吕惠卿 [] 第一百八十八章 反目 [] 第一百八十九章 党争 [.超多好看小说] 第一百九十章 去职 (.好看的小说) 第一百九十一章 相位 [] 第一百九十二章 问计 第一百九十三章 政策 (.好看的小说) 第一百九十四章 帝宠 [.超多好看小说](.) 第一百九十五章 黑白 第一百九十八章 正气 (.) 第一百九十九章 壮志 (.) 第二百章 任地 [.超多好看小说] 第两百○一章 绸缪 第二百○二章 定计 [][] 第二百○三章 报纸 (.无弹窗广告) 第二百○四章 矛盾论 (.)[.超多好看小说][] 第二百○五章 水泥 [.超多好看小说][.超多好看小说] 第二百○六章 瞩目 [](.) 第二百○七章 免役法 (.无弹窗广告) 第二百○九章 海盐 (.无弹窗广告) 第二百一十章 情人 [.超多好看小说] 第二百十一章 迷情 (.好看的小说) 第二百十二章 情事 (.) 第二百十三章 海贸 [][] 第二百十四章 海 (.) 第二百十五章 海军 [][.超多好看小说] 第二百十六章 如何 [.超多好看小说] 第二百十七章 功成 [.超多好看小说][] 第二百十八章 发展 (.无弹窗广告) 第二百十九章 惊喜 [.超多好看小说][.超多好看小说] 第二百二十章 收徒 (.)(.) 第二百二十一章 故事 (.无弹窗广告) 第二百二十二章 轰动 (.好看的小说) 第二百二十三章 东风 [][] 第二百二十四章 纳妾 [.超多好看小说] 第二百二十五章 燕尔 (.) 第二百二十六章 大学 [.超多好看小说][.超多好看小说][.超多好看小说] 第二百二十七章 校长 [] 第二百二十八章 大航海 (.无弹窗广告) 第二百二十九章 宏 [] 第二百三十章 建城 (.无弹窗广告) 第二百三十二章 有后 (.) 第二百三十四章 成就 第二百三十七章 召见 (.好看的小说)[.超多好看小说] 第二百三十八章 风雨 [.超多好看小说] 第二百三十九章 报表 [][.超多好看小说] 第二百四十章 奏信 [.超多好看小说] 第二百四十一章 上任 第二百四十二章 欢聚 (.好看的小说)[.超多好看小说] 第二百四十八章 帝王之心 第二百四十九章 海州速度 [.超多好看小说] 第二百四十六章 封禅之名 (.好看的小说) 第二百四十七章 揣测 [.超多好看小说] 第二百四十八章 阻挠 第二百四十九章 送信 [][] 第二百五十章 六一居士 第二百五十一章 抉择 第二百五十三章 阻挠 (.无弹窗广告) 第二百五十四章 送信 [.超多好看小说] 第二百五十五章 六一居士 第二百五十六章 抉择 (.) 第二百五十七章 游说 (.无弹窗广告) 第二百五十八章 分寸 第二百五十九章 解忧 第二百六十章 各方筹谋 (.无弹窗广告) 第二百六十一章 继承人选 (.好看的小说) 第二百六十二章 议一议 (.好看的小说) 第二百六十三章 阴谋阳谋 (.好看的小说)(.) 第二百六十四章 三步走 第二百六十五章 抽身 第二百六十六章 即将开幕 (.) 第二百六十八章 三批说客 第二百六十九章 去与不去 [] 第二百七十章 海景全 (.无弹窗广告)(.) 第二百七十一章 嘴上功夫 [.超多好看小说][.超多好看小说] 第二百七十三章 迟了 [.超多好看小说](.) 第二百七十四章 六月十八 第二百七十五章 天才蔡卞 第二百七十六章 闯大祸 第二百七十七章 善后 第二百七十八章 反对 [.超多好看小说] 第二百七十九章 机会 [.超多好看小说] 第二百八十一章 乱套 第二百八十二章 臣君 第二百八十三章 诱惑 (.无弹窗广告) 第二百八十四章 慎言 [] 第二百八十五章 时机 (.无弹窗广告) 第二百八十六章 该不该说 (.)[] 第二百八十七章 安石之道 第二百八十八章 手不会软 第二百八十九章 上眼药 第二百九十一章 最后王牌 (.)(.) 第二百九十二章 政事会议 第二百九十三章 草拟诏书 [] 第二百九十四章 翰林学士 (.无弹窗广告) 第二百九十五章 京城形势 [] 第二百九十六章 开封之家 (.无弹窗广告) 第二百九十七章 交趾侵略 (.)[] 第二百九十八章 凶险 (.无弹窗广告)(.) 第三百零一章 没钱了 [.超多好看小说] 第三百零二章 想当然耳 第三百零四章 令人羡慕 第三百零五章 必有所谋 第三百零六章 冠盖全宋 (.好看的小说)[.超多好看小说] 第三百零七章 灭国之策 (.) 第三百零八章 三司归属 (.好看的小说) 第三百一十一章 最佳人选 (.) 第三百一十二章 拉起大旗 [.超多好看小说] 第三百一十三章 开封首富 [] 第三百一十四章 借钱 (.好看的小说) 第三百一十五章 太后召见 [.超多好看小说] 第三百一十六章 先帝遗诏 [.超多好看小说][] 第三百一十七章 遗诏用途 第三百一十八章 倒范 (.)[](.) 第三百一十九章 举荐 [.超多好看小说](.) 第三百二十章 分庭抗礼 (.) 第三百二十一章 超额完成 第三百二十二章 股肱之臣 (.) 第三百二十三章 就绪 第三百二十四章 援军 随着时间的迁移,沈欢在京城越来越坐立不安了。 三司衙门。 看着一脸烦躁的沈欢在办公之地走来走去,走进来的三司副使苏辙再也忍不住问道:“子贤,你连续几天气噪神急,到底是为了什么?如今不是有好几处好消息传来么?你还担心什么?” 苏辙所说的好消息便是前两天苏轼终于从海州传来消息,筹足了三百七十多万贯的钱。也已经打包准备运送到广南西路去了。而海军郭逡方面却也在十天之前从海州起航,赶往南海而去。 另一个好消息便是范纯仁已经到了陕西,组织当地军民抵抗党项人的进攻,虽然还没有把党项人赶出国境,却也让他们不能寸进,假以时日,拖到冬天,党项人撑不下去自会离去。 还有一个好消息就是吐蕃方面传来,王韶果然是个军事能人,已经大破蒙罗角、抹耳水巴等族,打下了小半个熙州之地,把战线推到了武胜边缘,只要下了这个城,那么整个熙州就将纳入大宋版图! 连接的好消息总算让朝中自天子到大臣都松了一口气。三司衙门因为为朝廷筹足了八百万贯钱,深得天子赞赏,也赏赐了丹次。特别是苏辙,因为沈欢总是让他出头,着实也干出了不少功绩,天子赏给他的钱也足够他挥霍一段时日了。 工作顺利,生活无忧,苏辙的日子越来越美满。他是知道感恩之人,知道这一切大部分功劳来自于沈欢的举荐。 因此看到他这几日闷闷不乐,不由关心询问。沈欢无奈苦笑,不错,好消息接踵而来,惟有广南西路那边毫无动静。这才是他最担心的事,交趾寇边的消息传来也有二十五天左右,那么邑州大概也给围困了一个多月。 苏缄怎么样了呢?历史上他困守孤城。足足守了四十天,现在呢,守不住的话,岂不是还落得全家死光光的下场?那么他这段日子所做的努力就白费了,又有什么意义呢? 这才是沈欢最愁的事! “不知道高才卿如今进军到什么地方了?”沈欢磨着手掌,喃喃地说着。 苏辙愕然,高才卿就是高士林。高太后的弟弟,这次由朝廷封为广南招讨使,节制两广两湖的兵力,前往广南西路与交趾人短兵相接。 他奇怪的沈欢怎存会关心前线将领了?要知道沈欢与高士林并没有多夫的交情! “子贤,高将军出京二十多天了,一直都有消息传来,三天前不是说他们已经进入桂州地界了吗?从长沙与广州陆续集结兵力,大概能有八万之属,不输于交趾人。你担心什么?。苏辙不解地问。 沈欢苦笑说道:“小弟担心的是笆州。交趾人一战而下广源州,又围困包州,还分一些兵力袭击钦州、廉州。一旦下了笆州,柱州象州等地全无屏障,甚至要威胁到广州,这样广南东西两路从此都不得安宁了”。 苏辙不大以为然:“不至于吧?子贤你不是上了灭交趾国的策略吗?估计到九月中左右,郭将军就可以在雷州集结,九月底就能杀上交趾国土!这样还怕他们么! 说到这里,苏辙对沈欢充满了敬意,交趾寇边消息传来,举朝都认为先应付西北,交趾人可以先放一放,惟独沈欢不然,他把潜藏了数年之久的海军拿出来,制定灭国之策! 灭国呀!这可不是天下分布大大小小数十上百诸侯国的战国时代,灭国之策,古之张良亦莫过如是! 难怪天子会称赞沈欢为“吾之子房也。”对于这一点,苏辙是彻底地服了。 沈欢闻言更忧:“子由兄啊。灭国是要灭,但是我等付出的代价不能太大呀!这次交趾人进入广南西路有十万之众,能把他们困在广源州、邑州等地还好,如果困不住,他们把两广作为根据地,纵横驰骋,我等就算灭了他们的国,剿灭这股兵力也不知道需要多少年与多少人力物力。这样可就得不偿失了!” 苏辙顿时脸色大变,他饱读诗书,兵书韬略也熟知,一下子了解沈欢所忧,诚然,一旦给李常杰等人打下了广南路,以当地为根据,自力更生,就算回不到交趾也不要紧。可以凭着广南路的物资人力继续战斗。 这样的祸害可就与党项人差不多了!毕竟就在大宋境内,要费个数年工夫剿灭,不知道要拖累大宋到什么程度呢! “希望高士林能够一鼓作气,迅赶到琶州!芭州的苏宣甫真不简单,十天前都传出他还在坚持的消息。区区数千兵力,对抗数万敌人,他守了差不多一个月,不简单呀!”苏辙连连叹息。 “苏缄苏宣甫,你要坚持住!”沈欢暗暗鼓劲,“沈某人能为你做的也就这么多了,一切就看天意吧!” 取浙法欢航找人了解番苏缄其人,不知道怀好,刚情,小能不对他说一声佩服。此君仁宗时候依智高造反他就敢以区区数千兵力去增援广州,还立了功,实在不简单!另外,他竟然是大名鼎鼎的北宋明家苏颂的叔叔! 苏家叔侄,都是千古留名的贤臣呀! “坚持,坚持沈欢看向南方的目光火热了几许。 , “竖持!坚持住!” “大家一定要顶住,不能让贼人入我笆州城一步!” “诸位,保家卫国,就在今日!” “杀,给我杀!” 苏缄再一次从睡梦中惊醒。 梦境与现实联系起来,他幽幽地叹了一声,全是血淋淋的画面。 五十六岁的他已经感到很疲乏了,但是他一定要撑住,如今他是笆州城的顶粱柱,一旦他也倒下,邑州百姓还有什么希望! 他不能到,他要坚持住! 天已泛白,苏缄衣不解带,从榻上翻下,又是新的一天了。 他要到城墙上去巡查,看看交趾人是否又开始进攻。他每天都睡不安稳,休息时间也不过两个多时辰。 如今的他,疲劳得双眼肿,厚厚的眼圈像是要在脸上垂下来一般! 这样的日子他已经过了三十三天! 三十三天的战争,全是血,全是肉,全是尸体!他甚至感到了厌恶,还有一种恐惧,甚至绝望! 一个多月前,他听到交趾人犯边,一战而下广源州,他就知道邑州要糟糕了,赶紧把手上可用的兵力都聚集起来,只得到了两千八百多人,最后召集了一些民夫,这才凑够了四千人。 交趾人果然围攻邑州城了,有八万之众! 四千对八万! 一开始的苏缄还有信心,甩为他已经派人到桂州等地求援了。只要守那么十几天,援军到达,他邑州也就有救了。但是,如今, 苏缄绝望了,守了足足三十三天,没有见着一个援军的影子! 难道朝廷已经放弃他们了吗? 苏缄有时候这样自问,但是他不敢把失望与绝望表现出来,笆州的军民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他身上,他不能有一丁点的松懈,否则人心就要塌了。 四千人守城,与八万人对峙一个多月,说实在的,苏缄都觉得有点不可思议了。他知道,这不是正常的现象,邑州军民靠的是一口气,因为苏缄总是给他们打气,让他们坚持坚持再坚持,他说朝廷援军就要到了,大家坚持住! 但是,援军迟迟不见踪影! 理性告诉苏缄,一定是出问题了! 他早已派人求援,按道理近在咫尺的桂州大军早就该到达了, “夫君,你又要出去了?不多休息一会?”才出小门的苏缄迎面碰上了自己的夫人,苏夫人年已知天命,虽然兵围孤城,却没有多少沮丧之气,只是担忧自己亲人的身体罢了。 “夫人苏缄感到一阵难过,这是与他相濡以沫一辈子的至亲之人呀。 “夫君,要不先喝碗粥吧”家里值钱的东西,可以吃的东西都差不多用完了,也只有一些稀米粥,” “你们”吃吧,我就不需要了!”苏缄难过更甚,不单是他们家,整个邑州城的物资都快要完蛋,若不是百姓资助,他们这些士兵也早就没有吃的了。但是交趾人把城围得结实,根本没有一点物资进得来,下人也已经告诉他,城中快要粮尽兵绝了,估计也就只能撑个三五天! “夫人,你怪我么?其实若不是我心狠,你们可以离开邑州的,只是,唉,我对不住你们”苏缄说的是封城令,在交趾人网来的时候,他就下令封闭了城门,城中所有人都不能离开一步。 为了树立榜样,他勒令来琶州省亲的儿媳不准离开芭州:他大儿子苏子元是桂州司户参军,带着媳妇来探望他们。但是偏偏交趾人来了,苏缄下了封城令,因为他儿子是桂州官员,可以离开,也要让他去求救,但是他的媳妇要遵循封城令只能留在邑州! 也就是说,因为他的狠心,一旦城破,他家要死的人又多一个! 苏夫人温婉一笑:“夫君是一家之主,耍做什么当然由你来决定!我家三十多口,对于笆州五万多人来说,又算得什么?若是你不这样治家,又焉能治得了一州之地?。 “多谢苏缄热泪盈眶,执着她的双手紧握着,“你果然是我的好妻子!如果,我是说如果”到时候你们千万不要怪我狠心”。 ... 第三百二十五章 大功 品沁林在八月底的时候巳经讲入了广南西路,他在长川小天,召集了两三万精锐士卒,入桂州,经柳州,再西向宜州,最后才杀向邑州。 这一路他并不敢逗留,都是日夜赶路。一边招集各地士卒,一边整合兵力,到了柳州的时候已经集结了八万兵力。最后自己挑选出三万精锐,日夜兼程,直扑芭州,花了十多天的时间,终于在邑州城墙就要告破的时候赶到,救了苏缄等人。解了邑州之围。 半路上,他现桂州方面派出的张守节率领的救援部队在宜州一地梭巡不前,有故意拖拉的嫌疑。在他好几次催促无果之后,高士林狠起心,以军法处置张守节,砍了他的脑袋,这才整顿了军心,迅出兵! 如果是一般的将领,当然不会得知朝廷这番对待交趾的用意。但是高士林的姐姐是当今太后,自有消息来源。他清楚朝廷的策略就是要他牵制交趾军,好实施灭国之策。所以他一入广西,不能让交趾军坐大,全力救援笆州,就是想在交趾军队立脚未稳的时候,把他们赶到钦州、廉州两地,把他们的主力困在这两个地方,与之纠缠,让他们进退不得! 这个策略,高士林实行得很好。解了笆州之围,他并不入城,毕竟他只带了三万人,又兼程赶路,很疲惫了。工旦入了城,来不及休憩,搞不好就让重新聚集起来的交趾众军围住,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趁着交趾人的慌乱,把他们杀退,救了芭州军民,他就在城外驻扎,摆出一副防守牵制的模样,与交趾人应付。等他另外五万兵车到达,兵力不输多少给交趾人,倒是可以结合邑州军民把交趾人打退,把他们往东南方向赶去。因为生怕把交趾人吓得跑回他们国境,高士林这次人马不敢虚张声势。更不敢召集太多往邑州方向赶来。八万对十万,让交趾人有个盼头,也好把他们牵制在钦州、廉州两地! 当他把这些战略布置好,再送消息到开封的时候,时间已经进入九月底了。 九月底的开封已经是深秋,树叶黄了,西风冷瘦,人们的身上也添了一件外衣。 在九月底,吐蕃方面也终于传来消息。准备多时的王韶一股作气。偷袭吐蕃人武胜城,一战而下,降伏该部落领瞎药,收其两万多户十几万人。至此,大宋朝廷终于把脱离中原王朝一百多年的熙州一地给收复回来,拓地几百里! 这是一件大功,若不是还要王韶继续经营熙州以及保持对河州的凯觎,搞不好朝廷就要召他回朝廷了。其实枢密院方面已经不大放心有这么一个有功大将在外头统兵了。向天子上书诏他回朝。好在王安石极力反对,加上沈欢也支持王韶继续领兵,这才打消了天子的顾虑。 党项人方面,范纯人等人还在陕西与只对峙,不过他们在延州不得寸进,双方杀得昏天暗地。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只要进入十月下旬,西北一旦飘雪,党项人就得退兵,否则就要考虑能有多少人可以回到党项去了。 对于契丹人,冯京还在北边出使,没有什么大好消息传回。不过囤兵边境的契丹人除了叫上几阵,倒也没有什么大战役。如沈欢所料,契丹人没有大战的勇气! 一切都按着沈欢制定的步骤在走,沈欢没有理由不高兴。特别是南部传来救了苏缄的消息,要是让他一连高兴了几天。 他做了这么多,就是不希望再重演历史的悲剧! 一切安定,众人的心思终于又转到了朝堂争端上。 王安石把持的制置三司条例司又出台了一条新法:军器监法。先是要求颁行免行法,再是要求设立军器监,负责监督制造武器,招募工匠,改良武器。 宋朝早就有了军器监,由枢密院负责。宋朝把政权、财权、兵权分开来,鼎足而三。王安石改革,设立制置三司条例司,已经造成了宰相参政把手伸到了财权的局面。其他什么保甲法、保马法也属于军事,也算把手伸到了兵权上,之前文彦博、富弼都极力反对他的侵权。 不过他有皇帝赞成,尽力折腾,大家也没有办法。 现在把手伸到了军器监上,既有大家都顾忌的兵器,又涉及到枢密院的财权,文彦博这次再也忍不住,上疏反对,言辞激烈,当场驳斥了王安石的做法。 王安石不慌不忙,引用了范纯仁当年对于宋朝军事的评价:兵粗!他举现在前线反馈回来的消息,说宋人使用的武器实在是太粗劣了,在战场损毁太大,不利于士卒作战! 这是事实,文彦博反对不得,只能生气。 天子赵顾为难,向司马光问计,司马光当然反问流欢,流欢也反对。不讨他没有反对改良武器,十一洲军作战,武器实在是太重要了。他反对的是王安石把变法涉及的范围都归入制置三司条例司。 这违反了大权鼎立制约的规则,不利于长治久安。纵观王安石一生,有无功劳暂且不说,祸害之处肯定少不了他破坏了北朝中前期相对平衡的政治架构,从他之后,宰相堂而皇之地把手伸到了财权、兵权上,造成了先例,使得北宋后期或者南宋相权过大。宰相贤能还好说,一旦是个奸臣,则败坏了整个天下!再看历史事实,大宋朝廷几乎就是败坏在那几个权相之手! 这是沈欢深恶痛绝的! 他知道,他应该有所作为了。 “托战事的福,我等朝堂竟然稍稍平静了一个多月。唉,天意如此,岂不可笑?。司马光长长叹气,满连皱纹的老脸又添了几分愁虑。 朝堂因为军器监法又吵闹了几天,这让他这个宰相实在又为难几分。 “相公何必忧虑?区区军器而已,比之王介甫之前的法令,要宽和许多了!他要闹,就让他闹去吧!”说话的是苏辙,自从成为三司副使,他就成了司马光的座上客,紧紧跟随这个宰相。 “子贤,你认为老夫该怎么向陛下进言?是任由王介甫施为,还是支持文老大人的意见?”司马光看向坐在对面的沈欢。 这里是司马光的书房,三人相对而坐。今天是朝堂沐休之日,三人难得集合在一起议事。 沈欢闻言稍稍抬起了头,目光炯炯地看着司马光,不答反问:“老师,你觉得改良兵器,是好事还是坏事?。 司马光闻言愕然,良久才道:“倒也说不上坏事。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古人教,我等不敢或忘。两军打仗,武器精良,确实能占很大的便宜。一国之大,忘战必危?这点老夫还是很清楚的。但是,好战也必亡呀!王介甫此人性格强硬。好边功,喜战事。看看这次交趾寇边之事,若不是他用的沈起等人一昧鼓吹要进攻交趾,又焉能给交趾人入侵的借口?老夫最怕王介甫好大喜功,把我大宋朝拖入无边战事,使得我大宋百姓从此不再安乐呀!子贤,这次王韶吐蕃大捷,老夫还不知道是喜是忧呢!” 沈欢深深沉默,他明白司马光的意思:天子赵殒总想着做武功盖世的帝王。这次吐蕃拓地几百里,以他的性格,往后还不往死里要征服讨伐四方? 沈欢不反对宋人有打仗的心思,最怕他们像往后一样连一战的勇气都没有。打仗,如果能让国家获得利益,打一打倒也无所谓,只要不像汉武耸一样越打就把国家打得越穷就行了! 笑了一笑,苏辙说道:“相公,这次胜了吐蕃,过些日子就能把他们的牛马羊运回来,我等大宋没有什么损失,多打几仗弄不好还可以赚一笔呢!这仗,倒也打得,哈哈!” 想到这次战役确实是盖世大功,司马光闻言脸上也有了笑容,问道:“这事三司衙门准备得怎么样了,不要忘了,我等还欠开封、洛阳等地富商四百多万贯呢!” 沈欢答道:“东海之盐、茶等物都已经往西北运过去,就看王韶怎么经营了 苏辙说道:“这个王韶军丰能力、治理地方都还是很不错的。年前应该可以把物资都运回来了吧?据说这次他偷袭得胜,降伏十多万人,因为是偷袭,没有多大的战火,倒是保留了大量的物资!运气再好一点的话,从河州交易一些回来,说不定可以把四百多万贯的窟窿补上,这样就不需要朝廷先垫一部分了。” “这就好,这就好!”司马光微微一笑,满意地看看沈欢。他这个学生能力就是高,四边有战事,他竟然能让朝廷一文钱不花就能应对。这等才华,有史以来,又有几人? 司马光又道:“如今吐蕃方面胜数已定;交趾方面郭逡报告说准备过几天登陆交趾下龙州;党项人只要进入了十月,也得退兵;就算契丹方面还没有好消息,不过只要党项人一退,他们也会乖乖退回去。很显然,这些边事已经不能左右我方,朝堂有要进入之前的氛围。看看这次王介甫又出新法就知道了,他是想趁着这次王韶大胜功劳巩固他的新法地位呢!我等也要小心了!” 沈欢沉吟说道:“老师,一昧提防也不是办法。我等是否应该主动进攻一下?” “主动进攻?怎么说?,小 ... 各位朋友圣诞节快乐 攻?司马朱脸尽是疑惑,不讨听得流欢说要莉竹出蝶石,他还是忍不住兴奋起来。 这些年他在朝堂被王安石压得死死的。根本没有用武之地,堂堂宰相还得看参政的脸色,说他不憋气那是假的。可以说,他这口气忍了好几年! 能让王安石不舒服,在不害大义的情况下,他不介意做那么一两件事来恶心恶心王安石! “小子贤,你仔细说一说。”司马光急着说道。他清楚这个学生自来有做事就占先机的本事。那么多年运筹帷幄,还没有多少失算的地方。 沈欢沉吟了一会。转而向苏辙说道:“子由兄,他们那个制置三司条例司是我等三司衙门的一个机构吧。但是这么久了,你见过他们做事有向我等说一说的时候吗?” “当然没有。”苏辙回答得很肯定,他曾经在三司条例司呆过,知道这个机构的作用,完全就是王安石手中的一介,小朝廷” 不过他又疑惑了:“子贤的意思是,要整一整这个三司条例司?不大好办呀,王介甫所有法令都是从这里出来。就靠它做事。官家对此也很看重,只怕不会让我等下手!” “此一时,彼一时也。”沈欢呵呵笑道。 司马光心中一动。眉头微动。说道:“子贤,你有什么想法不防直说,莫要拐弯抹角。” 苏辙却是笑道:“相公子贤出去几年。也学会打禅机了,好多事都不与我等说呢!” 沈欢无奈苦笑:“子由莫要诬赖小弟。” “那你就快说。”苏辙笑道。 沈欢眼睛微微低下,既而说道:“沈某觉得这个制置三司条例司已经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语不惊人死不休! 司马光与苏辙皆是眉头大耸小心里讶异不已。本以为沈欢只会拿这个机构来说说事,让王安石等人不大舒服而已。没想到他想得更狠。要一把把它打倒! 苏辙皱紧了眉头:“子贤。这个只怕更难!””事在人为嘛。”沈欢笑道,“不试过又怎么知道呢?”司马光比较冷静,看着沈欢小笑问:“子贤,老夫知道你一向都是有的放矢之人。快说吧,为什么要这样做?你所说的此时彼时又是怎么一回事?” 沈欢问道:”很简单。这个制置三司条例司已经到寿终正寝的时候了。当年王参政设立它。是想有一个控制在手的机构,用来设定变法新令。减少阻碍。几年下来,该出台的法令也出台的差不多了。你看看这两年,法令是不是很难产了?今年都过了**个月,也就现今才出来一个军器监法!这说明他们已经没有招了。现在鼓捣出这个法令,估计也是意识到制置三司条例司的尴尬地位。这才想出这么一个匆促又没多大意义法令。还不是想为了证明这个条例司还有用,证明它的存在吗?也就是说,他们也慌了!” 司马光捋了捋须子。点头说道:“倒也不是没有道理。” 沈欢笑道:“既然他们都慌了,我等当然不会坐视不理。也该是我等出面的时候了,毕竟我等也要证明是存在的嘛。” 苏辙大是兴奋满脸激动:“不错。该把它整倒了。明明是我等三司衙门的机构,却不受我等管辖。连插手的机会都没有。这怎么行,这不是小朝廷么!这大大坏了我等朝堂的规矩!” 沈欢笑了,王安石坏规矩的地方还少吗?他也是看准了时机才敢有这么一个提议,若是几年前凭着王安石层出不穷的手段以及天子赵殒的支持,他敢置疑条例司的存在。估计是没有好果子吃的! 司马光想了想。越想越激动。他也早看这个条例司不顺眼了。现在有机会打倒,当然不会放过。 “子贤。你说到老夫心坎里了。”司马光涨红着脸。“制置三司条例司虽是三司衙门管辖,但不受监管领导。所制定的条令法例连政事堂都管不了,涉及的范围除了执政,还有财权、兵权,权柄熏天。天子、宰执圣明还好,一旦两者皆不得人。以其权柄,无人能制。一定会乱了天下,败坏了江山!老夫已经不止一次向官家说要制横这一机构。奈何官家不听,这才使其难制。如果像子贤所说,现在正是打倒他的时候!” 苏辙也道:“相公,不如我等联名上书。请求官家解散这一条例司。如何?” “万万不可。”这次反对的是沈欢。 司马光、苏辙都愣住了。刚才不是还说要打倒它吗,怎么现在又反对了? 沈欢解释说道:“联名上书小何其声肃。何其重要?官家赞成还好“ ,“二二赞成。或者互参政一方使出力来保住了条例腆婴何处置我等这些上书之人?风险太大,得不偿失,万不可行!” 苏辙不悦说道:“子贤,你什么时候这等怕事了?” 沈欢苦笑说道:“子由兄。不是怕事。而是值不值得。如果我等因为这事出了朝,往后谁来与之抗衡?这样岂不是任由他们坐大。坏的朝廷机制更多么?” 苏辙这下说不出话来了。 司马光暗自点头。他已经不是当年那个做言官的愣头青了。几年宰相,手腕与心智都非常人可比。如沈欢所言,还需谨慎为好。 “子贤。依你之意,该如何施为?”司马光平静问道。 沈欢笑了笑,说道:“老师小这次应对四方战事,我三司衙门是出了大力吧?。 司马光点头说道:“当然。若论功。还是你们第一。特别是子贤你,策略是你出的。钱大半是你筹的。你这个三司使做得很不错。老夫猜想“权代,两字差不多可以去掉了。哈哈。” 沈欢说道:“小既是功。官家岂有不赏的道理?” 司马光一愣,这是怎么了。沈子贤竟然主动邀赏? 沈欢又道:“想来沈某做得还不错,官家一高兴,应该会召我去说一会儿话。他开心的时候。由沈某说一说这个条例司的坏处?他总会考虑考虑吧?” 司马光明白过来:“子贤是说我等暂且不上书,只口上论一论?””然也。”沈欢笑道”沈某现在是功臣,出的策略暂时建了功。这样的话。官家一定会仔细想想沈某的提议。一琢磨。弄不好就让政事堂论一论。届时老师再仔细说一说条例司的坏处。官家更会心动了,毕竟条例司作用渐渐减小小解散了它也不见得是件坏事。哈哈,沈某敢说。只要解散了条例司,官家收到的赞誉奏章一定会比弹劾的多,这些年那些老翰林老学士可没少让他恼怒呢!” “是也是也司马光也笑了还是子贤想得深 苏辙也眉开眼笑,赞着说道:。不错不错。只要一讨论,我等再联合所有的力量支持官家解散制置三司条例司!这样可比直接上书要少一点风险,而且层层递进,不怕官家怪罪!子贤,你琢磨人心的手段愈见高明了!” 沈欢苦笑说道:“其实沈某也不是一定要反对王参政变法不可。 只是他手段过激。沈某接受不了罢了。制置三司条例司,也是到了寿终正寝的时候。老师。说不好我等把它解散了。还是帮了王参政呢”。 ,“怎么说?”司马光一愣。 沈欢说道:“少了这么一个最受大家攻击的机构,王参政等人受到的弹劾也该少了点。反正变法条令他出台得差不多了。这个条倒司简直就是鸡肋,我等主动帮他祜除,他也许高兴都来不及。只是他好强。面子上过不去,这才留着不动罢了 司马光愕然,最后叹道:“无论如何。这也是利国利民之事。去掉它。也算为国去掉了一大祸害!再说了。解散条例司,一定程度上也会打击王介甫的威信,最不济也让他忙于应付不能全力对付我等!”沈欢不由暗赞司马光的高风亮节。 司马光又道:“子贤。你不要以常情去猜测王介甫。诚然。你事实上是帮他去掉鸡肋,但是以老夫对他性子的了解,他肯定不依。因为你这是在打他的脸,他这个人最好面子。你动他的东西,他不与你拼命就算好了,反击一定会有的”。 沈欢无奈苦笑。最了解自己的人果然是敌人,何况司马光还与王安石做过朋友呢!不错,以王安石的性格。他怎么会轻易认输呢? 可以想象,这又是一番朝争呀! 心中一动。沈欢说道:“小无论如何,这事都得去做。就算不能解散这个条例司,也要把它的作用限制得最小”。 “子贤又有其他想法了?。司马光笑着问道。 沈欢不好意思地说:“还不成熟,只是用来以防万一而已。” 司马光微微摇头,笑道:“那老夫就不问了,你做主吧。” 沈欢一愣,既而是感动。司马光对他的支持还真是无条件地信任,有这样的老师。有这样的宰相。还真是他的福气! 他要把这种福气变成是全天下拥有的东西! 一如沈欢所料,进入十月。各方相继传来好凉息的时候,天子赵殒把他召进了宫里,单独与他谈话! ... 第三百二十六章 朝堂纷争 早朝才过。*无广告的~顶点*~网收藏~顶*点*书城 十月初的太阳对于北方来说只能说是暖身而已了。 日快移中,天子赵顾在御花园的一角摆宴款待三司使沈欢。 赵殒是有理由高兴的,王韶打下一州之地,拓地几百里,是自太宗之后本朝开疆最大的功绩;至于交趾人,十万大军还在广西与高士林纠缠。不得寸进,也回不去。 郭逡前两天传回消息说他已经开始在交趾国境登陆,至果如何,因为海途遥远,还没有具体的消息;契丹那里冯京也传回好消息,说契丹国主并无意进犯大宋,只是下面之人擅自行为罢了。 最令他担忧的便是党项人了,不过总算熬过了一两个月,如今进入十月分,听说秦凤路有些地方已经开始飘雪,想来陕西也快要进入寒冷的冬季了吧。大雪之前党项人还不退回去,弄不好就要困在陕西了,届时无地休憩的他们还不是任由大宋朝廷揉捏? 四处刀锋,消隐患于无形,最大功劳不就是沈欢吗?早朝过后,龙心大悦的赵顾忍不住把沈欢留下,赏宴一番。 几杯酒下肚之后,赵顾双手摩擦,呵了一口气说道:“子贤啊,今年的天气好像特别冷。才网十月就让人耐不住这鬼天气了。” 沈欢看看天色,虽然阳光艳丽,当空照着却也让人感不到多少热量。想了一想,诚然,今年比往年要冷得早,想来又是一个长期的寒冬季节了。 唐宋时代最让人无奈的就是处于小冰河时期。气候变化多端,天灾也时有生,让人难以捉摸。 不过沈欢还是笑道:“冷得越早,臣就越要恭喜陛下了。开封都这般冷了,想来陕西更甚。陛下,说不定再过几天就会传来党项人退兵的消息,哈,陛下洪福齐天,又一次击退了狼子野心的党项人”。 赵殒开心笑道:“子贤就不要打趣联了,这次能让大举来侵的党项人退兵,你的功劳最大!” 沈欢说道:“臣并不敢居功。若说功劳。当然是那些在前线抵挡敌人的将士为。让契丹罢兵,枢密副使冯京是功,若不是他不辞辛劳万里出使契丹,又焉能折服契丹国主?抵抗党项人,也是陕西安抚使范纯仁以及大将高遵裕的功劳,他们在前线拼杀,才有我等后方的舒适呀;吐蕃更不用说了,王韶将军经营了好几年。如今只是收获的季节而已;至于交趾,还说不上功劳,毕竟交趾人还窝在我国土上,只能说是耻辱!” 赵颍微微一笑说:“子贤高风亮节,联都记下了,他们的功劳也不会忘。现在联只等郭逸传来好消息就可以普天同庆了,哈哈!” 沈欢宽慰说道:“陛下放心,在交趾作战,最怕的是三伏炎热天气,如今进入十月,虽说南方还有暑气,却也是大减了许多。从下龙州到升龙府,顺利的话就一个多月,最迟也就两个多月,年前应该会有好消息了。说不准陛下还可以请交趾小皇帝李乾德到开封过年呢”。 “哈哈!”赵顾大笑不已,胸怀大开,眼角尽是笑意。“那就托子贤吉言了。” 是的,除了高兴,还有激动,大宋建国一百多年了,除了开朝的两位皇帝有擒伏他国国主外,其他军功都不行。如果能在自己手上收复中原王朝已经丢失了几百年的交趾,这份功劳,也足以让他千古流芳了! 转了一下身。赵殒面对北方,不尽可惜说道:“子贤,如果能够收复燕云,那就更好了,” 沈欢无语,人家汉光武还是得了陇才望蜀,这个皇帝倒好,南还没得就望北了,做人不能这样贪心滴! 不过沈欢也知道这个皇帝是在对他期望呢,期望他点力制定一下收复幽云的计划。沈欢不好不说话。免得这当口失掉了天子的宠信。 想了想,沈欢迟疑说道:“陛下,欲下幽云,必先要降伏党项呀。以国力而论。三国之中,如今当然是我大宋最强。与三国之魏一样。然而他们也可以像三国之上蜀吴联合,一旦一方有难,就互相救援。契丹城大墙高,久攻不下,我军必然要受到党项人最大的掣肘。三国之中,党项最弱,可以快下,让契丹救之不及。先下党项,再缓而图燕云则可也。” 赵颍说道:“依你之言,快不了?” 沈欢苦笑说道:“我大宋是什么样子,陛下还不清楚吗?” 赵殒默然,是啊,就是因为大宋虚弱,他这才起了变法的心思呀,否则拿什么来成就他的千古功业! 沈欢掐手指算道:“陛下,如果不出以外,等我大宋消化掉吐蕃与交趾,届时要马有马,要粮有粮,有十年时间,足可倾尽全力与党项人一战了。那是举国之战。不是党项人灭国就是我大宋从此无力再战!还请陛下谨慎呀!” 赵殒盯着桌上的酒水,幽幽叹道:“子贤,十年太长了呀,联等不了。” 沈欢局头一耸,只好说道:“那就八年,,七年?” “联只给你五年时间!五年后就要与党项人决一雌雄,十年后再 沈欢知道赵顾下了决心,如果他说做不到,那么赵颈定然会抛弃他。转而寻求说能做得到的臣子来任用。这个人是谁,肯定是王安石一方会说大话之人! 没有了退路,沈欢只能苦笑说道:“既然陛下主意已定,身为臣子。自当尽力而为。” 赵殒哼道:“不是尽力而为,是一定要做到。联把所有的赌注都押你身上,你只能成功。不能失败!败了你与联都是大宋的千古罪人!” 沈欢咬咬牙说道:“那臣需要陛下的鼎力支持!” “你说。”赵殒更干脆。 沈欢不再犹豫,决然说道:“臣恭请陛下解散掉制置三司条例司。” “什么?”赵顾以为自己听错了,露出疑惑之色。 “解散制置三司条例司。”沈欢一字一顿。 赵颍终于勃然变色,嚯地站了起来,一巴掌拍在桌子上,出“啪”的一声响,吓得远处等候的黄心赶忙跑过来,才近身就让赵顾喝了下去。 环视一周,赵殒把周围服侍之人都散了开去,这才怒气不息地问沈欢:“子贤,你这是什么意思?” 沈欢也早就跟着站了起来,闻言不慌不忙地道:“臣有一个问题要向陛下请教。” “你说。” “太祖太宗皇帝设立三司衙门是用来做什么的?” 赵殒愕然说道:“那还用说,你是三司使,当然是管财政的。” 沈欢笑了,道:“那为何又在三司衙门下设立一个不受三司使管辖的制置三司条例司?条例司所作所为,没有涉及财务吗?既是财务,又不受三司使管辖,陛下。您让臣怎么做?” 赵殒一愣,既而叹道:“子贤,你又不是不知道,制置三司条例司是变法机构,用来制定变法条例的。与三司使并无冲突。你看韩绎,这些年不也是在三司使任上如鱼得水吗?” 沈欢嘿然一笑,这话太欺负人了吧?韩修做得好,那是他站在王安石一方,顺带着也参与了制置三司条例耳的事务! “陛下欺我耶?” 赵殒有点不自然,最后硬是说道:“子贤,你是开明之人,难道也要像司马相公一样敌视变法吗?不然何至于要置条例司于死地呢?” 沈欢摇头说道:“变法归变法,但是破坏了制度的平衡。臣就不能接受了。陛下,您可知道外面之人如何称呼这个制置三司条例司吗?” 赵颍没有说话,他当然知道不会是好话。 “小朝廷!”沈欢没有客气地叹道,“陛下,民间与基层官员都叫它小朝廷呀!看看这几年,几乎所有政令都是从这里出来的,越过了政事堂与朝堂,这是臣之本分吗?” 赵殒变了颜色,沈欢直指核心本质,他最近也经常让太皇太后找去谈制横问题,当然有几分明白失横了会是什么后果。 有点犹豫,赵颍还是说道:“子贤,介甫先生是什么性子你又不是不知道。如果联说解散了制置三司条倒司,他岂不是要撂担子?届时君臣上下不得,朝堂还是会大乱的。” 沈欢闻言窃喜,看来天子还是有些动摇了。 眼珠一转,沈欢说道:“陛下,此一时彼一时也。前两年,各种变法条令从制置三司条例司层出不穷。现在却不一样了,王参政已出了十数条法令,涉及了方方面面。应该也差不多完了。否则今年以来也不会只出来一条军器监法而已。既然已经完了。何必还留着条例司让朝臣抨击弹劾呢?反正都完了,解散它,也算顺应了其他官员之意,减少件纷,大家都把精力转到如何治理天下上来。一举数得,岂不是天大的好事!” 赵殒心动了,这些年为了各种变法事宜,他接到的弹劾奏章几乎从未断绝。当年韩琰大力对变法,更多好像是不满意制置三司条例司的存在,也说它乱了朝政,如果罢掉,” “就怕王参政不满意。”赵殒还是有点犹豫。 沈欢心中一动说道:“陛下。臣的意思是这样的,接下来五年臣在三司使任上大力展经济,财政上让国库更充足,军事上让兵士更多马匹。有钱有马,就可以讨伐党项人了!届时海军方面北上牵制契丹人,也好让我们更充裕地对付党项人!这就是臣的策略,不过很多事做起来有这个挂在三司衙门名下却又不受管辖的条例司碍手碍脚,恐怕臣” 赵殒明白沈欢是在要挟了,不过他也没办法,迟疑说道:“那明日联问一问王参政他们的意思吧。” “陛下英明。”沈欢眉开眼笑。” 又到年关攻坚阶段了,接下来一个多月时间书生会很忙,保持每天更新应该不大可能。不过尽量抽时间每天码一点,一周更它三四章。还请各位朋友见谅。 今天是元旦,祝各位新年快乐,合家幸福! ... 第三百二十七章 召见赏赐 攻?司马朱脸尽是疑惑,不讨听得流欢说要莉竹出蝶石,他还是忍不住兴奋起来。 这些年他在朝堂被王安石压得死死的。根本没有用武之地,堂堂宰相还得看参政的脸色,说他不憋气那是假的。可以说,他这口气忍了好几年! 能让王安石不舒服,在不害大义的情况下,他不介意做那么一两件事来恶心恶心王安石! “小子贤,你仔细说一说。”司马光急着说道。他清楚这个学生自来有做事就占先机的本事。那么多年运筹帷幄,还没有多少失算的地方。 沈欢沉吟了一会。转而向苏辙说道:“子由兄,他们那个制置三司条例司是我等三司衙门的一个机构吧。但是这么久了,你见过他们做事有向我等说一说的时候吗?” “当然没有。”苏辙回答得很肯定,他曾经在三司条例司呆过,知道这个机构的作用,完全就是王安石手中的一介,小朝廷” 不过他又疑惑了:“子贤的意思是,要整一整这个三司条例司?不大好办呀,王介甫所有法令都是从这里出来。就靠它做事。官家对此也很看重,只怕不会让我等下手!” “此一时,彼一时也。”沈欢呵呵笑道。 司马光心中一动。眉头微动。说道:“子贤,你有什么想法不防直说,莫要拐弯抹角。” 苏辙却是笑道:“相公子贤出去几年。也学会打禅机了,好多事都不与我等说呢!” 沈欢无奈苦笑:“子由莫要诬赖小弟。” “那你就快说。”苏辙笑道。 沈欢眼睛微微低下,既而说道:“沈某觉得这个制置三司条例司已经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语不惊人死不休! 司马光与苏辙皆是眉头大耸小心里讶异不已。本以为沈欢只会拿这个机构来说说事,让王安石等人不大舒服而已。没想到他想得更狠。要一把把它打倒! 苏辙皱紧了眉头:“子贤。这个只怕更难!””事在人为嘛。”沈欢笑道,“不试过又怎么知道呢?”司马光比较冷静,看着沈欢小笑问:“子贤,老夫知道你一向都是有的放矢之人。快说吧,为什么要这样做?你所说的此时彼时又是怎么一回事?” 沈欢问道:”很简单。这个制置三司条例司已经到寿终正寝的时候了。当年王参政设立它。是想有一个控制在手的机构,用来设定变法新令。减少阻碍。几年下来,该出台的法令也出台的差不多了。你看看这两年,法令是不是很难产了?今年都过了个月,也就现今才出来一个军器监法!这说明他们已经没有招了。现在鼓捣出这个法令,估计也是意识到制置三司条例司的尴尬地位。这才想出这么一个匆促又没多大意义法令。还不是想为了证明这个条例司还有用,证明它的存在吗?也就是说,他们也慌了!” 司马光捋了捋须子。点头说道:“倒也不是没有道理。” 沈欢笑道:“既然他们都慌了,我等当然不会坐视不理。也该是我等出面的时候了,毕竟我等也要证明是存在的嘛。” 苏辙大是兴奋满脸激动:“不错。该把它整倒了。明明是我等三司衙门的机构,却不受我等管辖。连插手的机会都没有。这怎么行,这不是小朝廷么!这大大坏了我等朝堂的规矩!” 沈欢笑了,王安石坏规矩的地方还少吗?他也是看准了时机才敢有这么一个提议,若是几年前凭着王安石层出不穷的手段以及天子赵殒的支持,他敢置疑条例司的存在。估计是没有好果子吃的! 司马光想了想。越想越激动。他也早看这个条例司不顺眼了。现在有机会打倒,当然不会放过。 “子贤。你说到老夫心坎里了。”司马光涨红着脸。“制置三司条例司虽是三司衙门管辖,但不受监管领导。所制定的条令法例连政事堂都管不了,涉及的范围除了执政,还有财权、兵权,权柄熏天。天子、宰执圣明还好,一旦两者皆不得人。以其权柄,无人能制。一定会乱了天下,败坏了江山!老夫已经不止一次向官家说要制横这一机构。奈何官家不听,这才使其难制。如果像子贤所说,现在正是打倒他的时候!” 苏辙也道:“相公,不如我等联名上书。请求官家解散这一条例司。如何?” “万万不可。”这次反对的是沈欢。 司马光、苏辙都愣住了。刚才不是还说要打倒它吗,怎么现在又反对了? 沈欢解释说道:“联名上书小何其声肃。何其重要?官家赞成还好“ ,“二二赞成。或者互参政一方使出力来保住了条例腆婴何处置我等这些上书之人?风险太大,得不偿失,万不可行!” 苏辙不悦说道:“子贤,你什么时候这等怕事了?” 沈欢苦笑说道:“子由兄。不是怕事。而是值不值得。如果我等因为这事出了朝,往后谁来与之抗衡?这样岂不是任由他们坐大。坏的朝廷机制更多么?” 苏辙这下说不出话来了。 司马光暗自点头。他已经不是当年那个做言官的愣头青了。几年宰相,手腕与心智都非常人可比。如沈欢所言,还需谨慎为好。 “子贤。依你之意,该如何施为?”司马光平静问道。 沈欢笑了笑,说道:“老师小这次应对四方战事,我三司衙门是出了大力吧?。 司马光点头说道:“当然。若论功。还是你们第一。特别是子贤你,策略是你出的。钱大半是你筹的。你这个三司使做得很不错。老夫猜想“权代,两字差不多可以去掉了。哈哈。” 沈欢说道:“小既是功。官家岂有不赏的道理?” 司马光一愣,这是怎么了。沈子贤竟然主动邀赏? 沈欢又道:“想来沈某做得还不错,官家一高兴,应该会召我去说一会儿话。他开心的时候。由沈某说一说这个条例司的坏处?他总会考虑考虑吧?” 司马光明白过来:“子贤是说我等暂且不上书,只口上论一论?””然也。”沈欢笑道”沈某现在是功臣,出的策略暂时建了功。这样的话。官家一定会仔细想想沈某的提议。一琢磨。弄不好就让政事堂论一论。届时老师再仔细说一说条例司的坏处。官家更会心动了,毕竟条例司作用渐渐减小小解散了它也不见得是件坏事。哈哈,沈某敢说。只要解散了条例司,官家收到的赞誉奏章一定会比弹劾的多,这些年那些老翰林老学士可没少让他恼怒呢!” “是也是也司马光也笑了还是子贤想得深 苏辙也眉开眼笑,赞着说道:。不错不错。只要一讨论,我等再联合所有的力量支持官家解散制置三司条例司!这样可比直接上书要少一点风险,而且层层递进,不怕官家怪罪!子贤,你琢磨人心的手段愈见高明了!” 沈欢苦笑说道:“其实沈某也不是一定要反对王参政变法不可。 只是他手段过激。沈某接受不了罢了。制置三司条例司,也是到了寿终正寝的时候。老师。说不好我等把它解散了。还是帮了王参政呢”。 ,“怎么说?”司马光一愣。 沈欢说道:“少了这么一个最受大家攻击的机构,王参政等人受到的弹劾也该少了点。反正变法条令他出台得差不多了。这个条倒司简直就是鸡肋,我等主动帮他祜除,他也许高兴都来不及。只是他好强。面子上过不去,这才留着不动罢了 司马光愕然,最后叹道:“无论如何。这也是利国利民之事。去掉它。也算为国去掉了一大祸害!再说了。解散条例司,一定程度上也会打击王介甫的威信,最不济也让他忙于应付不能全力对付我等!”沈欢不由暗赞司马光的高风亮节。 司马光又道:“子贤。你不要以常情去猜测王介甫。诚然。你事实上是帮他去掉鸡肋,但是以老夫对他性子的了解,他肯定不依。因为你这是在打他的脸,他这个人最好面子。你动他的东西,他不与你拼命就算好了,反击一定会有的”。 沈欢无奈苦笑。最了解自己的人果然是敌人,何况司马光还与王安石做过朋友呢!不错,以王安石的性格。他怎么会轻易认输呢? 可以想象,这又是一番朝争呀! 心中一动。沈欢说道:“小无论如何,这事都得去做。就算不能解散这个条例司,也要把它的作用限制得最小”。 “子贤又有其他想法了?。司马光笑着问道。 沈欢不好意思地说:“还不成熟,只是用来以防万一而已。” 司马光微微摇头,笑道:“那老夫就不问了,你做主吧。” 沈欢一愣,既而是感动。司马光对他的支持还真是无条件地信任,有这样的老师。有这样的宰相。还真是他的福气! 他要把这种福气变成是全天下拥有的东西! 一如沈欢所料,进入十月。各方相继传来好凉息的时候,天子赵殒把他召进了宫里,单独与他谈话! 第三百二十八章 陛下英明 早朝才过。无广告的~~网收藏~顶点书城 十月初的太阳对于北方来说只能说是暖身而已了。 日快移中,天子赵顾在御花园的一角摆宴款待三司使沈欢。 赵殒是有理由高兴的,王韶打下一州之地,拓地几百里,是自太宗之后本朝开疆最大的功绩;至于交趾人,十万大军还在广西与高士林纠缠。不得寸进,也回不去。 郭逡前两天传回消息说他已经开始在交趾国境登陆,至果如何,因为海途遥远,还没有具体的消息;契丹那里冯京也传回好消息,说契丹国主并无意进犯大宋,只是下面之人擅自行为罢了。 最令他担忧的便是党项人了,不过总算熬过了一两个月,如今进入十月分,听说秦凤路有些地方已经开始飘雪,想来陕西也快要进入寒冷的冬季了吧。大雪之前党项人还不退回去,弄不好就要困在陕西了,届时无地休憩的他们还不是任由大宋朝廷揉捏? 四处刀锋,消隐患于无形,最大功劳不就是沈欢吗?早朝过后,龙心大悦的赵顾忍不住把沈欢留下,赏宴一番。 几杯酒下肚之后,赵顾双手摩擦,呵了一口气说道:“子贤啊,今年的天气好像特别冷。才网十月就让人耐不住这鬼天气了。” 沈欢看看天色,虽然阳光艳丽,当空照着却也让人感不到多少热量。想了一想,诚然,今年比往年要冷得早,想来又是一个长期的寒冬季节了。 唐宋时代最让人无奈的就是处于小冰河时期。气候变化多端,天灾也时有生,让人难以捉摸。 不过沈欢还是笑道:“冷得越早,臣就越要恭喜陛下了。开封都这般冷了,想来陕西更甚。陛下,说不定再过几天就会传来党项人退兵的消息,哈,陛下洪福齐天,又一次击退了狼子野心的党项人”。 赵殒开心笑道:“子贤就不要打趣联了,这次能让大举来侵的党项人退兵,你的功劳最大!” 沈欢说道:“臣并不敢居功。若说功劳。当然是那些在前线抵挡敌人的将士为。让契丹罢兵,枢密副使冯京是功,若不是他不辞辛劳万里出使契丹,又焉能折服契丹国主?抵抗党项人,也是陕西安抚使范纯仁以及大将高遵裕的功劳,他们在前线拼杀,才有我等后方的舒适呀;吐蕃更不用说了,王韶将军经营了好几年。如今只是收获的季节而已;至于交趾,还说不上功劳,毕竟交趾人还窝在我国土上,只能说是耻辱!” 赵颍微微一笑说:“子贤高风亮节,联都记下了,他们的功劳也不会忘。现在联只等郭逸传来好消息就可以普天同庆了,哈哈!” 沈欢宽慰说道:“陛下放心,在交趾作战,最怕的是三伏炎热天气,如今进入十月,虽说南方还有暑气,却也是大减了许多。从下龙州到升龙府,顺利的话就一个多月,最迟也就两个多月,年前应该会有好消息了。说不准陛下还可以请交趾小皇帝李乾德到开封过年呢”。 “哈哈!”赵顾大笑不已,胸怀大开,眼角尽是笑意。“那就托子贤吉言了。” 是的,除了高兴,还有激动,大宋建国一百多年了,除了开朝的两位皇帝有擒伏他国国主外,其他军功都不行。如果能在自己手上收复中原王朝已经丢失了几百年的交趾,这份功劳,也足以让他千古流芳了! 转了一下身。赵殒面对北方,不尽可惜说道:“子贤,如果能够收复燕云,那就更好了,” 沈欢无语,人家汉光武还是得了陇才望蜀,这个皇帝倒好,南还没得就望北了,做人不能这样贪心滴! 不过沈欢也知道这个皇帝是在对他期望呢,期望他点力制定一下收复幽云的计划。沈欢不好不说话。免得这当口失掉了天子的宠信。 想了想,沈欢迟疑说道:“陛下,欲下幽云,必先要降伏党项呀。以国力而论。三国之中,如今当然是我大宋最强。与三国之魏一样。然而他们也可以像三国之上蜀吴联合,一旦一方有难,就互相救援。契丹城大墙高,久攻不下,我军必然要受到党项人最大的掣肘。三国之中,党项最弱,可以快下,让契丹救之不及。先下党项,再缓而图燕云则可也。” 赵颍说道:“依你之言,快不了?” 沈欢苦笑说道:“我大宋是什么样子,陛下还不清楚吗?” 赵殒默然,是啊,就是因为大宋虚弱,他这才起了变法的心思呀,否则拿什么来成就他的千古功业! 沈欢掐手指算道:“陛下,如果不出以外,等我大宋消化掉吐蕃与交趾,届时要马有马,要粮有粮,有十年时间,足可倾尽全力与党项人一战了。那是举国之战。不是党项人灭国就是我大宋从此无力再战!还请陛下谨慎呀!” 赵殒盯着桌上的酒水,幽幽叹道:“子贤,十年太长了呀,联等不了。” 沈欢局头一耸,只好说道:“那就八年,,七年?” “联只给你五年时间!五年后就要与党项人决一雌雄,十年后再 沈欢知道赵顾下了决心,如果他说做不到,那么赵颈定然会抛弃他。转而寻求说能做得到的臣子来任用。这个人是谁,肯定是王安石一方会说大话之人! 没有了退路,沈欢只能苦笑说道:“既然陛下主意已定,身为臣子。自当尽力而为。” 赵殒哼道:“不是尽力而为,是一定要做到。联把所有的赌注都押你身上,你只能成功。不能失败!败了你与联都是大宋的千古罪人!” 沈欢咬咬牙说道:“那臣需要陛下的鼎力支持!” “你说。”赵殒更干脆。 沈欢不再犹豫,决然说道:“臣恭请陛下解散掉制置三司条例司。” “什么?”赵顾以为自己听错了,露出疑惑之色。 “解散制置三司条例司。”沈欢一字一顿。 赵颍终于勃然变色,嚯地站了起来,一巴掌拍在桌子上,出“啪”的一声响,吓得远处等候的黄心赶忙跑过来,才近身就让赵顾喝了下去。 环视一周,赵殒把周围服侍之人都散了开去,这才怒气不息地问沈欢:“子贤,你这是什么意思?” 沈欢也早就跟着站了起来,闻言不慌不忙地道:“臣有一个问题要向陛下请教。” “你说。” “太祖太宗皇帝设立三司衙门是用来做什么的?” 赵殒愕然说道:“那还用说,你是三司使,当然是管财政的。” 沈欢笑了,道:“那为何又在三司衙门下设立一个不受三司使管辖的制置三司条例司?条例司所作所为,没有涉及财务吗?既是财务,又不受三司使管辖,陛下。您让臣怎么做?” 赵殒一愣,既而叹道:“子贤,你又不是不知道,制置三司条例司是变法机构,用来制定变法条例的。与三司使并无冲突。你看韩绎,这些年不也是在三司使任上如鱼得水吗?” 沈欢嘿然一笑,这话太欺负人了吧?韩修做得好,那是他站在王安石一方,顺带着也参与了制置三司条例耳的事务! “陛下欺我耶?” 赵殒有点不自然,最后硬是说道:“子贤,你是开明之人,难道也要像司马相公一样敌视变法吗?不然何至于要置条例司于死地呢?” 沈欢摇头说道:“变法归变法,但是破坏了制度的平衡。臣就不能接受了。陛下,您可知道外面之人如何称呼这个制置三司条例司吗?” 赵颍没有说话,他当然知道不会是好话。 “小朝廷!”沈欢没有客气地叹道,“陛下,民间与基层官员都叫它小朝廷呀!看看这几年,几乎所有政令都是从这里出来的,越过了政事堂与朝堂,这是臣之本分吗?” 赵殒变了颜色,沈欢直指核心本质,他最近也经常让太皇太后找去谈制横问题,当然有几分明白失横了会是什么后果。 有点犹豫,赵颍还是说道:“子贤,介甫先生是什么性子你又不是不知道。如果联说解散了制置三司条倒司,他岂不是要撂担子?届时君臣上下不得,朝堂还是会大乱的。” 沈欢闻言窃喜,看来天子还是有些动摇了。 眼珠一转,沈欢说道:“陛下,此一时彼一时也。前两年,各种变法条令从制置三司条例司层出不穷。现在却不一样了,王参政已出了十数条法令,涉及了方方面面。应该也差不多完了。否则今年以来也不会只出来一条军器监法而已。既然已经完了。何必还留着条例司让朝臣抨击弹劾呢?反正都完了,解散它,也算顺应了其他官员之意,减少件纷,大家都把精力转到如何治理天下上来。一举数得,岂不是天大的好事!” 赵殒心动了,这些年为了各种变法事宜,他接到的弹劾奏章几乎从未断绝。当年韩琰大力对变法,更多好像是不满意制置三司条例司的存在,也说它乱了朝政,如果罢掉,” “就怕王参政不满意。”赵殒还是有点犹豫。 沈欢心中一动说道:“陛下。臣的意思是这样的,接下来五年臣在三司使任上大力展经济,财政上让国库更充足,军事上让兵士更多马匹。有钱有马,就可以讨伐党项人了!届时海军方面北上牵制契丹人,也好让我们更充裕地对付党项人!这就是臣的策略,不过很多事做起来有这个挂在三司衙门名下却又不受管辖的条例司碍手碍脚,恐怕臣” 赵殒明白沈欢是在要挟了,不过他也没办法,迟疑说道:“那明日联问一问王参政他们的意思吧。” “陛下英明。”沈欢眉开眼笑。” 又到年关攻坚阶段了,接下来一个多月时间书生会很忙,保持每天更新应该不大可能。不过尽量抽时间每天码一点,一周更它三四章。还请各位朋友见谅。 今天是元旦,祝各位新年快乐,合家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