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的程青雲的房外,親衛就離開了,這個小名叫三兒的年輕親衛非常的有眼力勁兒,他父親就是程武戈的親衛,幹這行也算是家傳的。(.無彈窗廣告)平安推開了房門,就見到一身甲胄的程青雲正在桌子邊看著地圖發呆。
“看來是真出事情了,大少爺回來居然連甲也沒脫。”平安心裏一定,知道能讓程青雲發愁的絕對不是他的那點破事兒。
“大少爺,叫我來什麽事情?”平安輕聲的問了句。
“啊?”程青雲好像才發現平安過來,“你來了,過來吧。出了點事情,我們恐怕這幾天就要出發了。”程青雲低聲的說道。
“啊?”平安也吃了一驚,忙問道:
“怎麽回事兒?這糧草和軍械都沒到位呢?怎麽這麽急,不是說立秋才走的嘛?這還差小半個月呢?”平安完全是從本職工作出發發問的,多餘的話半句也沒說。軍營裏和家裏不同,不該管的事情半點別管。這是那些同僚們給平安的警告。
程青雲歎了口氣,解釋道:
“欽天監推算,這幾天就會大降溫,今年的冬天提前來了。戶部、兵部都發瘋了,正在抓緊抽調物資,聖上連內庫都開了。咱們這些天怕是閑不了了。”
“這欽天監咋回事啊?有一出是一出的,他們說的準嗎?這說降溫就降溫,真要提早了,咱們不是得多對付北戎兩個月!咱們這點人分到13屯裏,每個屯還不到2000號人,怕是不夠吧?”平安混了幾天軍營,見識大漲,一下子就說道了點子上。
這冬天要是提前來,可不得多防備北戎兩個月嘛。這些家夥要不是搶到足夠的東西,要不就是死足夠多的人,要不然是絕對不會退走的。要靠著這點兵力,讓北戎死足夠多的人,顯然不太可能,可要是死守,這麽就的時間下來怕是也會出問題。這種事關身家性命的大事情,由不得平安不懷疑欽天監的專業程度。
程青雲顯然也和他是一樣的想法,開口道:
“欽天監的老家夥雖然不靠譜,但這次是老太師點頭了的,他說確實有些不對勁。我聽父親說,事情可能和西北兩族被滅,墨麒麟被老太師抓回來有關,具體情況不太清楚。不過冬天提前來怕是八九不離十了。”
平安雖然不相信欽天監的老頭,但對能製服麒麟的老太師還是很信服的,聽了程青雲的解釋,點了點頭道:
“那我回去準備準備。大少爺,這事情是老太師惹出來的,您說這次老太師會不會一起去啊?”按平安的想法,這次要是有老太師這種活神仙一起去,那問題就不大了。天塌下來有高個子頂著,到時候平安悠閑的撈軍功發悶聲財,豈不爽哉。
不過,程青雲的話馬上打消了他的僥幸心理:
“不太可能,這次主將已經定了,兵部左侍郎,平西將軍吳泰淵是主將。”
“吳泰淵?這不是圍了前越2年沒收獲,轉頭被侯爺撿了便宜的那個倒黴鬼嗎?大少爺,這老小子不會給咱們小鞋穿吧?”平安皺著眉頭問到,這個吳泰淵當年圍困了稽下山城兩年,久攻不下,才換上程武戈第二天就遇上地龍翻身,稽下山城被一夕而下。這家夥差點沒被氣吐了血,是程武戈在軍方少有的死對頭之一。
這次如果是此人來當主將,怕是程青雲的日子就不好過了,也難怪程青雲會發愁。至於平安,他更擔心的是這個家夥來了以後,會不會卡著他的物資。
程青雲也知道平安的想法,笑了笑道:
“你放心,他要對付我,也不會用這種落人口實的法子的。最多就是調我們去危險些的屯罷了。”
“這還罷了?”平安嚇了一跳,“國朝的《平北三疏》不是說了,各軍屯各自為戰,不點狼煙,不派信騎。[]就是怕被圍城打援,各個擊破。他把我們往最前麵一扔,要是北戎犯傻了和我們死磕,我們不是死定了。”
程青雲倒是比較淡定,搖搖頭道:
“不會,越往前的軍屯本身實力越強,而且要是冬天真的來的早,北戎的兵力也會更多。分兵推進才是王道,大軍壓在一屯之地,一來發揮不出戰力,二來他們也沒時間浪費!何況形式如此危急,國朝後續應該還有援兵過來。”
程青雲這樣一說,平安倒是反應過來了,點點頭道:
“大少爺是說征西軍!也對,跟著太師征西的軍隊也快回來了。那些家夥才從戰場上下來,都是精銳呢!說不定還會由老太師帶著來,那樣咱們隻要守上一段時日就行了,這樣倒是可以。”平安這幾天打聽了不少關於老太師的消息。雖然不知真假,但是可以肯定的是,這個至少已經80多歲的三朝遺老,絕對不是個凡人。
有這麽一尊大神鎮著,平安不覺得北疆事情會發展到無法收拾的地步。隻要不是徹底的混亂,靠著小成的混洞大力拿法和程青雲的一身武藝,他們兩人要保住小命還是沒有問題的。
程青雲沒有肯定平安的說法,但也沒有否定,這讓離開程青雲房間的平安心情大好。回去整理了帳目就直接出門找上司抽調物資去了。既然提前得到了消息,自然要先一步動手,早點把好東西都劃拉到手裏再說。要不然消息一傳開,就是上麵有人也不可能明目張膽的偏袒。
平安打的主意很對,付出了些好處和消息後,平安帶著一隊人馬把本校的糧草軍備一次性的弄了回來。他們才把物資清點記錄完畢,大軍要提前開拔的消息就傳開了。整個大營一下子就亂開了,各校的書記官忙著跑軍需官的關係。軍需官則更冤,軍庫裏的東西被平安一下子搬走了五分之一,剩下還有他自己的虧空,哪裏拿的出讓下麵人安心的數量來。隻能往上頭哭窮。
這樣一來,程青雲麾下這一校的兵馬倒是成了大營裏最安穩的一校。程青雲因此得了軍中各位將軍的青眼,而平安在收獲了下麵士兵崇拜的同時,也狠狠的撈了筆銀子。仗著自己物資多,平安高利借出了一批物資給同僚們安穩軍心,一下子麵子裏子都賺了個夠。
程青雲對平安的小動作也視而不見,能光靠著一個消息做到這樣,他對平安已經很滿意了。不是和上官關係夠好,不是心思機敏,不是準備充分賬目清晰,要做的平安這樣根本不可能。別的不說,就是和本校的士兵關係不好,你就是談好了物資也沒人會去幫你搬回來。能把上下關係打點的這麽好,平安貪點也就貪了。程青雲根本不在意。
上官隻要你出成績,而下麵的士兵則不同,他們要拿到好的兵器,要吃到好的飯菜才會聽你的。平安雖然也往米麵裏頭摻糠,但是比起別的書記官來,要厚道一些。更是籠絡了幾個有威信的老兵,幫著他說好話。即使也有幾個找他理論的,也都被他拿少吃點糠治腳氣這種理由給忽悠了過去,有幾個老兵敲邊鼓,由不得這些愣頭青不信。
這次放貸既然沒坑著下麵的兵士,自然是上下滿意,把一個優秀書記官的作用發揮的淋漓盡致。
驃騎大營亂了一天,上麵的物資就陸陸續續的調集了過來。國朝提前開始戰備果然沒有白費,很快就調集齊了物資。士兵們飛快的被整訓了一遍,又過了3天。整訓齊備的大軍就開拔了。作為這次出征準備最完善的一隻隊伍,程青雲要帶隊先進城去,再在第二天從德勝門和主將的親軍一起代表大軍聆聽天子訓話後出城。
開拔當日,德勝門前,平安一身的親衛打扮,牽著那匹棕馬,站在程青雲的身邊。聽著城門樓上皇帝的訓話,心裏也是興高采烈的。雖然他們的位置不是最靠前的,離著老遠也看不清城頭上一片烏泱泱的人裏哪個是皇帝。更聽不到皇帝到底說了什麽,但每次前頭主將吳泰淵的親兵們喊“喏”的時候,平安也會吊著嗓子跟著嚎上一嗓子。
到了最後叫出“決死,必勝!”的時候,平安覺得自己的喉嚨都有些發痛了。
就這樣,一大堆奇奇怪怪的禮節都結束後,大軍緩緩的轉身出城。跟著平安身邊的那隻小驢顯得分外的顯眼,之前聽訓話的時候,每次平安一喊,它就跟著喊。搞得就屬他身邊一片聲音大。程青雲直給了他好幾個白眼,要不是這次來的人多,一匹小驢混在人群裏很不起眼,平安懷疑那些程青雲非抽刀子不可。
可是平安還是料錯了,在下麵看,四周有人圍著,小驢是不起眼。可從城門樓上看下去,一隻混在人馬裏的驢,實在是太顯眼了。不過皇上不說,誰會去多事呢?
城門樓上,等人群慢慢散去,一臉威嚴的大坤天子王厚載突然滿臉的怪笑,低聲轉頭詢問身邊一個一身紫袍的老者:
“老太師,那程青雲身後邊的是驢吧?是否是寡人看錯了?”
老者半閉著眼睛,眉心一條細細的紅線如丹朱般,聽了天子的話,愛理不理的答道:
“皇上看錯了,不是驢。”
大坤天子露出了個錯愕的表情,接著又笑了笑,開口道:
“老太師到底是年紀大了,眼睛不好使了,寡人看的真真的,絕對是驢。不信寡人派人追上去問他。”
老太師突然睜開了眼睛,看著慢慢出城的部隊,轉過身平靜的道:
“我說不是,便不是。”
“大坤57年,夏,6月27日。大軍開拔,異星北起,犯天狼,燒龜甲卜之,亂逆紋,主刀兵,大凶。――《大坤欽天監?永業貳拾壹年?劄記拾叁》”
“看來是真出事情了,大少爺回來居然連甲也沒脫。”平安心裏一定,知道能讓程青雲發愁的絕對不是他的那點破事兒。
“大少爺,叫我來什麽事情?”平安輕聲的問了句。
“啊?”程青雲好像才發現平安過來,“你來了,過來吧。出了點事情,我們恐怕這幾天就要出發了。”程青雲低聲的說道。
“啊?”平安也吃了一驚,忙問道:
“怎麽回事兒?這糧草和軍械都沒到位呢?怎麽這麽急,不是說立秋才走的嘛?這還差小半個月呢?”平安完全是從本職工作出發發問的,多餘的話半句也沒說。軍營裏和家裏不同,不該管的事情半點別管。這是那些同僚們給平安的警告。
程青雲歎了口氣,解釋道:
“欽天監推算,這幾天就會大降溫,今年的冬天提前來了。戶部、兵部都發瘋了,正在抓緊抽調物資,聖上連內庫都開了。咱們這些天怕是閑不了了。”
“這欽天監咋回事啊?有一出是一出的,他們說的準嗎?這說降溫就降溫,真要提早了,咱們不是得多對付北戎兩個月!咱們這點人分到13屯裏,每個屯還不到2000號人,怕是不夠吧?”平安混了幾天軍營,見識大漲,一下子就說道了點子上。
這冬天要是提前來,可不得多防備北戎兩個月嘛。這些家夥要不是搶到足夠的東西,要不就是死足夠多的人,要不然是絕對不會退走的。要靠著這點兵力,讓北戎死足夠多的人,顯然不太可能,可要是死守,這麽就的時間下來怕是也會出問題。這種事關身家性命的大事情,由不得平安不懷疑欽天監的專業程度。
程青雲顯然也和他是一樣的想法,開口道:
“欽天監的老家夥雖然不靠譜,但這次是老太師點頭了的,他說確實有些不對勁。我聽父親說,事情可能和西北兩族被滅,墨麒麟被老太師抓回來有關,具體情況不太清楚。不過冬天提前來怕是八九不離十了。”
平安雖然不相信欽天監的老頭,但對能製服麒麟的老太師還是很信服的,聽了程青雲的解釋,點了點頭道:
“那我回去準備準備。大少爺,這事情是老太師惹出來的,您說這次老太師會不會一起去啊?”按平安的想法,這次要是有老太師這種活神仙一起去,那問題就不大了。天塌下來有高個子頂著,到時候平安悠閑的撈軍功發悶聲財,豈不爽哉。
不過,程青雲的話馬上打消了他的僥幸心理:
“不太可能,這次主將已經定了,兵部左侍郎,平西將軍吳泰淵是主將。”
“吳泰淵?這不是圍了前越2年沒收獲,轉頭被侯爺撿了便宜的那個倒黴鬼嗎?大少爺,這老小子不會給咱們小鞋穿吧?”平安皺著眉頭問到,這個吳泰淵當年圍困了稽下山城兩年,久攻不下,才換上程武戈第二天就遇上地龍翻身,稽下山城被一夕而下。這家夥差點沒被氣吐了血,是程武戈在軍方少有的死對頭之一。
這次如果是此人來當主將,怕是程青雲的日子就不好過了,也難怪程青雲會發愁。至於平安,他更擔心的是這個家夥來了以後,會不會卡著他的物資。
程青雲也知道平安的想法,笑了笑道:
“你放心,他要對付我,也不會用這種落人口實的法子的。最多就是調我們去危險些的屯罷了。”
“這還罷了?”平安嚇了一跳,“國朝的《平北三疏》不是說了,各軍屯各自為戰,不點狼煙,不派信騎。[]就是怕被圍城打援,各個擊破。他把我們往最前麵一扔,要是北戎犯傻了和我們死磕,我們不是死定了。”
程青雲倒是比較淡定,搖搖頭道:
“不會,越往前的軍屯本身實力越強,而且要是冬天真的來的早,北戎的兵力也會更多。分兵推進才是王道,大軍壓在一屯之地,一來發揮不出戰力,二來他們也沒時間浪費!何況形式如此危急,國朝後續應該還有援兵過來。”
程青雲這樣一說,平安倒是反應過來了,點點頭道:
“大少爺是說征西軍!也對,跟著太師征西的軍隊也快回來了。那些家夥才從戰場上下來,都是精銳呢!說不定還會由老太師帶著來,那樣咱們隻要守上一段時日就行了,這樣倒是可以。”平安這幾天打聽了不少關於老太師的消息。雖然不知真假,但是可以肯定的是,這個至少已經80多歲的三朝遺老,絕對不是個凡人。
有這麽一尊大神鎮著,平安不覺得北疆事情會發展到無法收拾的地步。隻要不是徹底的混亂,靠著小成的混洞大力拿法和程青雲的一身武藝,他們兩人要保住小命還是沒有問題的。
程青雲沒有肯定平安的說法,但也沒有否定,這讓離開程青雲房間的平安心情大好。回去整理了帳目就直接出門找上司抽調物資去了。既然提前得到了消息,自然要先一步動手,早點把好東西都劃拉到手裏再說。要不然消息一傳開,就是上麵有人也不可能明目張膽的偏袒。
平安打的主意很對,付出了些好處和消息後,平安帶著一隊人馬把本校的糧草軍備一次性的弄了回來。他們才把物資清點記錄完畢,大軍要提前開拔的消息就傳開了。整個大營一下子就亂開了,各校的書記官忙著跑軍需官的關係。軍需官則更冤,軍庫裏的東西被平安一下子搬走了五分之一,剩下還有他自己的虧空,哪裏拿的出讓下麵人安心的數量來。隻能往上頭哭窮。
這樣一來,程青雲麾下這一校的兵馬倒是成了大營裏最安穩的一校。程青雲因此得了軍中各位將軍的青眼,而平安在收獲了下麵士兵崇拜的同時,也狠狠的撈了筆銀子。仗著自己物資多,平安高利借出了一批物資給同僚們安穩軍心,一下子麵子裏子都賺了個夠。
程青雲對平安的小動作也視而不見,能光靠著一個消息做到這樣,他對平安已經很滿意了。不是和上官關係夠好,不是心思機敏,不是準備充分賬目清晰,要做的平安這樣根本不可能。別的不說,就是和本校的士兵關係不好,你就是談好了物資也沒人會去幫你搬回來。能把上下關係打點的這麽好,平安貪點也就貪了。程青雲根本不在意。
上官隻要你出成績,而下麵的士兵則不同,他們要拿到好的兵器,要吃到好的飯菜才會聽你的。平安雖然也往米麵裏頭摻糠,但是比起別的書記官來,要厚道一些。更是籠絡了幾個有威信的老兵,幫著他說好話。即使也有幾個找他理論的,也都被他拿少吃點糠治腳氣這種理由給忽悠了過去,有幾個老兵敲邊鼓,由不得這些愣頭青不信。
這次放貸既然沒坑著下麵的兵士,自然是上下滿意,把一個優秀書記官的作用發揮的淋漓盡致。
驃騎大營亂了一天,上麵的物資就陸陸續續的調集了過來。國朝提前開始戰備果然沒有白費,很快就調集齊了物資。士兵們飛快的被整訓了一遍,又過了3天。整訓齊備的大軍就開拔了。作為這次出征準備最完善的一隻隊伍,程青雲要帶隊先進城去,再在第二天從德勝門和主將的親軍一起代表大軍聆聽天子訓話後出城。
開拔當日,德勝門前,平安一身的親衛打扮,牽著那匹棕馬,站在程青雲的身邊。聽著城門樓上皇帝的訓話,心裏也是興高采烈的。雖然他們的位置不是最靠前的,離著老遠也看不清城頭上一片烏泱泱的人裏哪個是皇帝。更聽不到皇帝到底說了什麽,但每次前頭主將吳泰淵的親兵們喊“喏”的時候,平安也會吊著嗓子跟著嚎上一嗓子。
到了最後叫出“決死,必勝!”的時候,平安覺得自己的喉嚨都有些發痛了。
就這樣,一大堆奇奇怪怪的禮節都結束後,大軍緩緩的轉身出城。跟著平安身邊的那隻小驢顯得分外的顯眼,之前聽訓話的時候,每次平安一喊,它就跟著喊。搞得就屬他身邊一片聲音大。程青雲直給了他好幾個白眼,要不是這次來的人多,一匹小驢混在人群裏很不起眼,平安懷疑那些程青雲非抽刀子不可。
可是平安還是料錯了,在下麵看,四周有人圍著,小驢是不起眼。可從城門樓上看下去,一隻混在人馬裏的驢,實在是太顯眼了。不過皇上不說,誰會去多事呢?
城門樓上,等人群慢慢散去,一臉威嚴的大坤天子王厚載突然滿臉的怪笑,低聲轉頭詢問身邊一個一身紫袍的老者:
“老太師,那程青雲身後邊的是驢吧?是否是寡人看錯了?”
老者半閉著眼睛,眉心一條細細的紅線如丹朱般,聽了天子的話,愛理不理的答道:
“皇上看錯了,不是驢。”
大坤天子露出了個錯愕的表情,接著又笑了笑,開口道:
“老太師到底是年紀大了,眼睛不好使了,寡人看的真真的,絕對是驢。不信寡人派人追上去問他。”
老太師突然睜開了眼睛,看著慢慢出城的部隊,轉過身平靜的道:
“我說不是,便不是。”
“大坤57年,夏,6月27日。大軍開拔,異星北起,犯天狼,燒龜甲卜之,亂逆紋,主刀兵,大凶。――《大坤欽天監?永業貳拾壹年?劄記拾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