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是富足的,大山也是慷慨的,江信北隻有這個想法,沒有形成具體的規劃,而且這種想法還不敢對江敬林說,怕江敬林說自己不務正業。(.好看的小說)
趙元茂見江信北一臉的期盼之色,眼睛圓咕嚕的盯著自己,不覺有些好笑,江信北終究還沒脫盡稚氣,“不過,這人如今運貨到外地去了,還得一段時間才能回來。反正農忙也快到了,農忙過後,他應該返回了。”
大山很給力,但卻不包羅萬物,村裏日常所需就需要錢買。去年冬天,江信北冒出收山貨這個年頭,被江敬林克了一頓後,再也沒有在江敬林跟前提及,但這個念頭卻沒有就此熄滅,反而越想越有可能。
告辭趙元茂,江信北走出趙家大門,激動的心緒一時半會難以平複。
這事算不算是個開始,江信北弄不清楚,誠如父親江敬林所說,單靠自己上山弄山貨到集市販賣,一來一回,一上一下,加上路途不便,典型的肉價賣成白菜錢。如果到鄉村收購,首先就是本錢的問題就是一個無法邁過去的坎。
大哥江信友當兵去了,家裏農活施展不開,再加上父親年紀也大了,今年村裏打獵的事情多半是要落在自己身上,江信北忽地有種難以取舍的不安。
出來十來天了,江信北急著趕路,沒幾下便把這種糾結丟開,沒到那個時候,想也沒有用,車到山前必有路,到那個山頭唱那個歌就是了。
下午,到家還有二十來裏路,用不了一個時辰,江信北找了個樹蔭地方坐下休息。
林濤陣陣,伴隨著一揉一揉的清風,分外涼爽。有了蒼青色的樹葉過濾,極目而遠,天清藍藍,有種不帶一片雲彩的瀟脫和自在。
這是一種美景,更是一種心境,江信北不由快樂起來,不管怎麽說,這次出門收獲蠻大的,試著再跟父親說說,有些事情總不能老讓父親做主。
走完這條長衝,西林碧就到了。江信北望著彎裏套彎,連綿起伏的山巒疊嶂,有點久別家鄉的味道。
此時,江敬林在田邊來回走動,時不時扯掉夾雜在稻子中的稗子,掏掏田水溝。腦子裏卻想著其他的事情,放佛感覺到一個幽靈在西林碧的上空徘徊。
三月的非常規征兵,抗不過去,傳說是要和紅軍打仗。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賓,莫非王臣,家國有難,人人有責。江敬林見過義和團聚義,但並不認同他們,說來說去有些神棍的味道,還有些流民加土匪的味道,說不清楚,也許是林子大了,什麽鳥都有。不過他們在對待外敵上,還是算條漢子,不為其他,已經足夠。前幾年瓜坪有幾個村鬧過紅匪,江敬林和他們打過交道,說話很和氣的,沒聽說禍害過苦哈哈,倒是對地主老財不客氣,現在信友這一去……嗨……
江敬林站在田邊,看著抽穗轉黃的稻穀,雜思紛呈。
如今,戰事結束了沒有?江信友怎麽了?不得而知。即便結束了,也難說勝負。聽說,國軍剿匪幾次,沒有滅掉人家,人家還越打家底越厚。這次誰敢保證就能心隨所願?或許還會有下次,下下次?糧食交了還可以再種,這人去了,還有沒有回來的就很難說了,好男不當兵啊。
想到江信友,江敬林莫名其妙地煩躁起來。
如果家裏有足夠多的錢財糧米,是可以不讓江信友當兵,但世上那有那麽多的如果?有了第一次就不愁第二次,江敬林四子一女,如果這次國軍不能成功圍剿赤匪,關係到二兒子江信忠甚至江信北,在下次或者下下次又將被送上戰場,村裏能有多少人被上戰場擋當刀槍當炮灰?
江敬林將稻子分出排水溝,順帶清扯田中比稻子還高的稗子。雖然日頭偏西,田中的水氣混合著透亮的陽光,悶熱沒有消減多少。禾葉劃過手腳之處,是一道道血痕,江敬林恍若未知。
彎裏傳來說話聲,江敬林扭頭望了一眼。
隻見兩人從山彎處緩步而來。眼尖的江敬林已經看出來前麵那位是大團的蒙正穀和石建。
有一陣子沒見江敬林,蒙正穀和石建看到江敬林在田裏,便上前搭話。
蒙正穀有四十模樣,中等身材,精明幹練,狩獵是把好手。
近幾年,村中獵戶們就有商量,西林壁太蔽塞了,想在城裏找個聯係點,為以後狩獵所得謀個方便,但經營這事,大家都不懂,也就光打雷不下雨。江敬林倒是可以借助趙元茂這條線,但清楚趙元茂他們的來路,江敬林沒打算把自己陷進去。
三人選個陰涼的草地上坐下。
江信忠從衝裏出來,見石建和蒙正穀也在,笑嗬嗬地打了聲招呼,便在邊上坐下。
看著江家分隴斷水的稻子穗長粒滿,石建笑嗬嗬地說道:“看來今年的收成很好啊,畝產怕要有四百吧。”
江信忠很老實,沒多話,看了父親一眼,嘿嘿笑笑,沒出聲,臉上的喜悅卻擋不住。
江敬林驕傲之色絲毫不亞於兒子江信忠,口中卻道:“嗯,看著好看,等收進倉樓後才知道。”
今年因江信友不在家,江家花在田畝上的功夫比往年還多。人不虧地皮,地皮不虧肚,春肥是銀,銀滿筐,秋穀是金,才金滿倉。節氣農時一點都不敢耽擱,基肥除草,田間管理一點都不敢馬虎。老天又給麵子,功夫不負有心人,心裏的沒理由不滿足。
這時楊卯幾挑著飯菜茶水前來,幾家的關係不錯,蒙正穀笑道:“嫂子,你也太虐待我大哥了吧?又不是農忙,還興送飯呀,家又不遠,你總得讓我大哥休息一下,那能晝夜操勞?”
楊卯幾笑道:“你這死嘴皮子,就不會說人話。對你大哥,我那敢?”
有江信忠在,自然不合適調笑,江敬林接口說道:“這也是沒辦法的事,信友不在家,什麽事情都要趕早趕快,斷水不盡,要是來一場雨,隻怕要打爛穀田,還有影響稻穗顆粒,一年的辛苦不就白費了,一點都不敢耽誤。”
聊了幾句農事,石建問道:“信北到那裏發財去了?澤獵到我家問順東好幾次。”
“誰知道呢,信紅說信北跟她小叔子去瓜坪鎮了,做什麽事情那能知道。”
楊卯幾實話實說,擔憂兒女不是表現在麵皮子上的事情,江信北從來沒單獨出門這麽久過,也不知道張才景到底帶兒子去什麽事情。
見鬼來,伍澤獵急著找弟弟?兩人根本就不對稱,如果是伍郎雄還有些可能。老實人其實最愛鑽牛角尖,晚了收工回家,江信忠對澤獵找弟弟江信北的事情還是沒能想出個所以然來。
說曹操,曹操到,還真有可能是冥冥之中的定數,江信忠念頭忽閃間,伍澤獵再次登門。這幾天伍澤獵來家裏坐了幾次,也沒說什麽事,同村本寨的這沒什麽稀奇,要不是今天石建說那話,別說江信忠,就是江敬林也不知道
看來心存疑問的不僅江信忠,楊卯幾問道:“澤獵,聽說你找信北,有什麽事情跟我和他爹說也是一樣。”
伍澤獵嗬嗬一笑,說道:“其實也沒什麽大事,就是頭幾天,信北答應幫我做一段時候的事情,這麽多天不見人影,有些好奇,就問了幾嘴。”
這時,江敬林洗了抹臉出來,笑了起來,“我說,澤獵,你真是越活越回去了,特不幹脆。年輕時候的爽朗勁怎麽就沒見一丁點,說實在的,你就算不說,等信北回來了,我一樣的知道,你說,你有這個必要嗎?”
伍澤獵不由老臉微赧,嘿嘿兩聲,回道:“林大哥說的也是,我那小子不那麽對勁,想請信北幫我帶帶,我想來想去,除了信北還真沒合適的人,信北我是信得過的。”
“這算什麽事,鄉間鄰裏互相幫襯一下,說一聲就是了,像你這麽神秘,還真沒法不叫人多想。”
江敬林說的一點也不客氣,伍澤獵習以為常。
伍澤獵走了沒多久,石永剛來叫江敬林到他家去吃飯。
石永剛的父親是村裏的長老,肯定是有什麽事,江敬林跟著就走。
小弟江信楠還沒回家,不知道到哪裏跑瘋去了,一家子就三個大人和一個不滿四歲的小女孩,沒法子和以前的熱鬧相比。
石鶯得江信紅回家幾天,心情好了許多,她能感覺到家裏人對她挺體貼的,倒是自己使小性子了。
丈夫去當兵也是沒法子的事,讓信忠去,也不是不可以,但丈夫說,上了戰場命就不是自己的,信忠太老實,又還沒成親。以自己的靈便和身手,隻要不逞強,一定會留著性命回家的。
江信友走後,石鶯怨念很深,丈夫顧念兄弟,就沒想過萬一怎麽啦,自己和孩子會怎麽辦?信紅說的沒錯,女人也許就這命,不信命還真的不行。好好活著,把孩兒帶大,等著丈夫回來才是正理。
“妹妹,你看,三叔給你買了什麽?”
江玉致口中念念有詞,正用小手,指戳著雞籠裏的雛雞,雞籠裏不時傳出雛雞清脆的叫聲,扭頭一看,見三叔正從柴門走進來,小鳥般飛向江信北。
趙元茂見江信北一臉的期盼之色,眼睛圓咕嚕的盯著自己,不覺有些好笑,江信北終究還沒脫盡稚氣,“不過,這人如今運貨到外地去了,還得一段時間才能回來。反正農忙也快到了,農忙過後,他應該返回了。”
大山很給力,但卻不包羅萬物,村裏日常所需就需要錢買。去年冬天,江信北冒出收山貨這個年頭,被江敬林克了一頓後,再也沒有在江敬林跟前提及,但這個念頭卻沒有就此熄滅,反而越想越有可能。
告辭趙元茂,江信北走出趙家大門,激動的心緒一時半會難以平複。
這事算不算是個開始,江信北弄不清楚,誠如父親江敬林所說,單靠自己上山弄山貨到集市販賣,一來一回,一上一下,加上路途不便,典型的肉價賣成白菜錢。如果到鄉村收購,首先就是本錢的問題就是一個無法邁過去的坎。
大哥江信友當兵去了,家裏農活施展不開,再加上父親年紀也大了,今年村裏打獵的事情多半是要落在自己身上,江信北忽地有種難以取舍的不安。
出來十來天了,江信北急著趕路,沒幾下便把這種糾結丟開,沒到那個時候,想也沒有用,車到山前必有路,到那個山頭唱那個歌就是了。
下午,到家還有二十來裏路,用不了一個時辰,江信北找了個樹蔭地方坐下休息。
林濤陣陣,伴隨著一揉一揉的清風,分外涼爽。有了蒼青色的樹葉過濾,極目而遠,天清藍藍,有種不帶一片雲彩的瀟脫和自在。
這是一種美景,更是一種心境,江信北不由快樂起來,不管怎麽說,這次出門收獲蠻大的,試著再跟父親說說,有些事情總不能老讓父親做主。
走完這條長衝,西林碧就到了。江信北望著彎裏套彎,連綿起伏的山巒疊嶂,有點久別家鄉的味道。
此時,江敬林在田邊來回走動,時不時扯掉夾雜在稻子中的稗子,掏掏田水溝。腦子裏卻想著其他的事情,放佛感覺到一個幽靈在西林碧的上空徘徊。
三月的非常規征兵,抗不過去,傳說是要和紅軍打仗。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賓,莫非王臣,家國有難,人人有責。江敬林見過義和團聚義,但並不認同他們,說來說去有些神棍的味道,還有些流民加土匪的味道,說不清楚,也許是林子大了,什麽鳥都有。不過他們在對待外敵上,還是算條漢子,不為其他,已經足夠。前幾年瓜坪有幾個村鬧過紅匪,江敬林和他們打過交道,說話很和氣的,沒聽說禍害過苦哈哈,倒是對地主老財不客氣,現在信友這一去……嗨……
江敬林站在田邊,看著抽穗轉黃的稻穀,雜思紛呈。
如今,戰事結束了沒有?江信友怎麽了?不得而知。即便結束了,也難說勝負。聽說,國軍剿匪幾次,沒有滅掉人家,人家還越打家底越厚。這次誰敢保證就能心隨所願?或許還會有下次,下下次?糧食交了還可以再種,這人去了,還有沒有回來的就很難說了,好男不當兵啊。
想到江信友,江敬林莫名其妙地煩躁起來。
如果家裏有足夠多的錢財糧米,是可以不讓江信友當兵,但世上那有那麽多的如果?有了第一次就不愁第二次,江敬林四子一女,如果這次國軍不能成功圍剿赤匪,關係到二兒子江信忠甚至江信北,在下次或者下下次又將被送上戰場,村裏能有多少人被上戰場擋當刀槍當炮灰?
江敬林將稻子分出排水溝,順帶清扯田中比稻子還高的稗子。雖然日頭偏西,田中的水氣混合著透亮的陽光,悶熱沒有消減多少。禾葉劃過手腳之處,是一道道血痕,江敬林恍若未知。
彎裏傳來說話聲,江敬林扭頭望了一眼。
隻見兩人從山彎處緩步而來。眼尖的江敬林已經看出來前麵那位是大團的蒙正穀和石建。
有一陣子沒見江敬林,蒙正穀和石建看到江敬林在田裏,便上前搭話。
蒙正穀有四十模樣,中等身材,精明幹練,狩獵是把好手。
近幾年,村中獵戶們就有商量,西林壁太蔽塞了,想在城裏找個聯係點,為以後狩獵所得謀個方便,但經營這事,大家都不懂,也就光打雷不下雨。江敬林倒是可以借助趙元茂這條線,但清楚趙元茂他們的來路,江敬林沒打算把自己陷進去。
三人選個陰涼的草地上坐下。
江信忠從衝裏出來,見石建和蒙正穀也在,笑嗬嗬地打了聲招呼,便在邊上坐下。
看著江家分隴斷水的稻子穗長粒滿,石建笑嗬嗬地說道:“看來今年的收成很好啊,畝產怕要有四百吧。”
江信忠很老實,沒多話,看了父親一眼,嘿嘿笑笑,沒出聲,臉上的喜悅卻擋不住。
江敬林驕傲之色絲毫不亞於兒子江信忠,口中卻道:“嗯,看著好看,等收進倉樓後才知道。”
今年因江信友不在家,江家花在田畝上的功夫比往年還多。人不虧地皮,地皮不虧肚,春肥是銀,銀滿筐,秋穀是金,才金滿倉。節氣農時一點都不敢耽擱,基肥除草,田間管理一點都不敢馬虎。老天又給麵子,功夫不負有心人,心裏的沒理由不滿足。
這時楊卯幾挑著飯菜茶水前來,幾家的關係不錯,蒙正穀笑道:“嫂子,你也太虐待我大哥了吧?又不是農忙,還興送飯呀,家又不遠,你總得讓我大哥休息一下,那能晝夜操勞?”
楊卯幾笑道:“你這死嘴皮子,就不會說人話。對你大哥,我那敢?”
有江信忠在,自然不合適調笑,江敬林接口說道:“這也是沒辦法的事,信友不在家,什麽事情都要趕早趕快,斷水不盡,要是來一場雨,隻怕要打爛穀田,還有影響稻穗顆粒,一年的辛苦不就白費了,一點都不敢耽誤。”
聊了幾句農事,石建問道:“信北到那裏發財去了?澤獵到我家問順東好幾次。”
“誰知道呢,信紅說信北跟她小叔子去瓜坪鎮了,做什麽事情那能知道。”
楊卯幾實話實說,擔憂兒女不是表現在麵皮子上的事情,江信北從來沒單獨出門這麽久過,也不知道張才景到底帶兒子去什麽事情。
見鬼來,伍澤獵急著找弟弟?兩人根本就不對稱,如果是伍郎雄還有些可能。老實人其實最愛鑽牛角尖,晚了收工回家,江信忠對澤獵找弟弟江信北的事情還是沒能想出個所以然來。
說曹操,曹操到,還真有可能是冥冥之中的定數,江信忠念頭忽閃間,伍澤獵再次登門。這幾天伍澤獵來家裏坐了幾次,也沒說什麽事,同村本寨的這沒什麽稀奇,要不是今天石建說那話,別說江信忠,就是江敬林也不知道
看來心存疑問的不僅江信忠,楊卯幾問道:“澤獵,聽說你找信北,有什麽事情跟我和他爹說也是一樣。”
伍澤獵嗬嗬一笑,說道:“其實也沒什麽大事,就是頭幾天,信北答應幫我做一段時候的事情,這麽多天不見人影,有些好奇,就問了幾嘴。”
這時,江敬林洗了抹臉出來,笑了起來,“我說,澤獵,你真是越活越回去了,特不幹脆。年輕時候的爽朗勁怎麽就沒見一丁點,說實在的,你就算不說,等信北回來了,我一樣的知道,你說,你有這個必要嗎?”
伍澤獵不由老臉微赧,嘿嘿兩聲,回道:“林大哥說的也是,我那小子不那麽對勁,想請信北幫我帶帶,我想來想去,除了信北還真沒合適的人,信北我是信得過的。”
“這算什麽事,鄉間鄰裏互相幫襯一下,說一聲就是了,像你這麽神秘,還真沒法不叫人多想。”
江敬林說的一點也不客氣,伍澤獵習以為常。
伍澤獵走了沒多久,石永剛來叫江敬林到他家去吃飯。
石永剛的父親是村裏的長老,肯定是有什麽事,江敬林跟著就走。
小弟江信楠還沒回家,不知道到哪裏跑瘋去了,一家子就三個大人和一個不滿四歲的小女孩,沒法子和以前的熱鬧相比。
石鶯得江信紅回家幾天,心情好了許多,她能感覺到家裏人對她挺體貼的,倒是自己使小性子了。
丈夫去當兵也是沒法子的事,讓信忠去,也不是不可以,但丈夫說,上了戰場命就不是自己的,信忠太老實,又還沒成親。以自己的靈便和身手,隻要不逞強,一定會留著性命回家的。
江信友走後,石鶯怨念很深,丈夫顧念兄弟,就沒想過萬一怎麽啦,自己和孩子會怎麽辦?信紅說的沒錯,女人也許就這命,不信命還真的不行。好好活著,把孩兒帶大,等著丈夫回來才是正理。
“妹妹,你看,三叔給你買了什麽?”
江玉致口中念念有詞,正用小手,指戳著雞籠裏的雛雞,雞籠裏不時傳出雛雞清脆的叫聲,扭頭一看,見三叔正從柴門走進來,小鳥般飛向江信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