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寧揮了揮手:“去吧!”


    徐瑨怔了怔。


    他是錄事司的負責人,掌平理獄訟、警察別部,這段時間手下擴充了很多。但因為登州和寧海州新納入掌控,到處都忙不過來。


    之前遵照郭寧的意思,他往楊安兒所部和山東各地的鹽場、走私團夥也陸續派人,派的還都是有城府、擅機變的得力部下,於是身邊的人手愈發緊張了。


    前些日子,他和郭寧專門商議過,趁著沙汰軍中老弱的機會,挑選一些有家室在萊州,而本人經驗豐富,能應對複雜局麵之人,專門加以培訓以後,作為錄事司在各縣的觸角。今日郭寧本來說,已經得出了名單,會給到徐瑨手裏的。


    可這會兒……


    節帥好像不想提這件事了?


    徐瑨再度躬身,隨即不再多言。他麵朝著郭寧,一直向後退。


    郭寧手裏拿著筆,裝作繼續批閱文書,眼睛卻偷偷抬起,覷著徐瑨的退路。


    他身處的定海軍節度使府,規模很大,據說是早年金國猛將徐大刀在萊州的府邸。有些年頭了,正堂的門檻磨損得厲害,凹下去一大塊。但前幾日裏,呂函看著不舒服,帶了工匠換了新的門檻。


    郭寧估摸著,徐瑨背身往後,若不注意,多半會腳後跟磕在門檻上,摔個跟頭。


    結果徐瑨倒是機靈,一板一眼地退到廳堂門口,一轉身,抬腿出去了。


    郭寧哈哈一笑,揚聲道:“先把那幾個字傳達到了,三天後再來吧!”


    徐瑨額角微微沁汗,連聲應是。


    郭寧沒學過什麽帝王心術,但他也是在大亂局裏一次次糾合起部眾之人,該有的心機,其實一點也不缺的。寫那幾個字的功夫,他也想到了,徐瑨之所以如此殺氣騰騰,有其道理。


    這陣子錄事司裏有得事情要忙,他何至於特別盯著一個空頭刺史?無非是受人所托,想探一探郭寧的口風,看看郭寧是否考慮以強硬手段控製登州和寧海州。


    手段的軟和硬,對郭寧來說,沒什麽太大區別。這會兒他用軟的手段,把軍戶屯田的體係一直鋪開出去,自然而然就把什麽刺史、防禦使全都架空。


    而用強硬手段,無非找幾個理由,再殺幾個人,老實說,山東路按察轉運使都殺過了,還在乎別人?頂多朝廷那邊汪汪吠幾聲。


    中都城還被蒙古軍堵著呢,郭寧正經聽他們半句,便算輸了。


    但這對郭寧的部屬們來說,還是有一點區別的。


    手段軟,郭寧就會給耿格、烏古論榮祖、史潑立這些人留著情麵,他們若願意合作,該有的地位尊榮也不缺,就算要調整,也是後來的事。


    手段若硬,那就是鐵騎重兵砸下去,便如掃蕩萊州群豪那般。待到掃得白茫茫一片真幹淨,地方上的職位、那些有品級的官位,大家也就能爭取一下,料來朝廷鞭長莫及,並不會駁回郭寧的舉薦。


    雖說定海軍上下都是反賊模樣,但也有不少人,對朝廷官職依舊保持著向往。那也是理所應當的,人們都有私欲,何況大金掩有域中百載,這點威望總還在。這些人,便是期待郭寧以強硬手段控製二州之人了。


    這其中有一人,乃是徐瑨的至交,故而便通過徐瑨,來探口風。


    但站在郭寧的角度,徐瑨既然掌控錄事司,種種機要俱在手中,便不該與他人走得太近;代人探聽郭寧的心意,甚至作出言語推動,更是大忌。


    郭寧給徐瑨一個小小的提醒,徐瑨是明白人,應當就不會再犯錯了。


    果然徐瑨捧著字紙出外,剛出院門,便從廊下轉出一人,沉聲問道:“怎麽講?”


    徐瑨也不多話,隻把郭寧手書的六個大字一展。


    這六個字,意思再清楚不過。


    眼下要做的,就隻是高築牆,廣積糧,抓緊時機夯牢基礎,以厚軍府的實力。誰有其它的想法,有自家的盤算,都看看我的手書再說話,若有不服,都給我憋著,等著!


    那人垂頭看過,輕聲笑了笑:“那也就罷了。烏古論榮祖這廝,倒是好命。”


    徐瑨點了點頭,把字紙收起。


    那人又道:“晚間我在家裏設宴,老徐一起來,小酌幾杯?”


    徐瑨苦笑道:“節帥給了我這張字紙,要我拿給饋軍河的老兄弟們看。他說的,當是第一次在饋軍河營地聚集的那批人。如今大都是軍官了,分布在三州範圍內,百多個人呢。三天之內,就得一一讓他們看過!我立刻就要縱馬啟程,一點都不能耽擱……安民兄,恕我不能奉陪啦!”


    那人自然便是定海軍的節度副使靖安民。


    早年他藉著郭寧的力量拿下涿州,立刻先籠絡了涿州刺史,給自己安了個鎮防千戶的名頭,老實說,是有點官迷的。


    但他卻不是不知進退之人,而且也很聰明。


    聽得徐瑨要吃這樣的苦頭,靖安民眼神微微一凝,立即道:“明白了,辛苦老徐了,今天的事,有勞你。”


    徐瑨匆匆離去。他一邊疾走,一邊叫了自家部屬來,取了個木匣子,把那字紙鄭重裝好。


    眼看著徐瑨匆匆出外,靖安民往自家的院落走。


    他這個節度副使,是有實權的。整個萊州範圍內,城池、道路、軍事設施的興造,如今都在他手裏,掌控的民伕多達萬人。


    郭寧對這些事情的要求很高,所以靖安民也天天忙得腳打後腦勺。前些日子好不容易把掖縣城裏的官署、軍營都安排定了,那好幾千人又要調出去修路。皆因登州、萊州和寧海州之間,非得有足夠寬闊的交通,郭寧才能更為牢固的控製這些地盤。


    靖安民自家辦公的院落,也是人來人往,他又是謹慎紮實的性子,每天上午辦公,下午還要出城親自踏勘各地的工程,現場處置各種瑣碎小事。


    出來閑聊了幾句,靖安民心裏有一點點的失望,但他很快就把這些拋在腦後,繼續去忙活自家的事務。


    剛批閱了幾分文書,忽聽得門外步聲橐橐,有甲胄的聲音,還有自家值守衛士自遠及近,一一躬身拜見的聲響。


    靖安民連忙投筆起身,迎出堂外。


    “節帥怎麽有空來此?”


    郭寧探頭看看,頷首道:“安民兄桌上的文牘沒有我多,所以,和我出門走一走,當是無礙的。”


    “去哪裏?”


    “東萊山。”


    郭寧沉聲道:“咱們在東萊山裏,為犧牲將士們所立的廟宇,已經準備好了,全真教的道長也到了。今日是將士們入葬和供奉靈位的日子。”


    靖安民用力一拍額頭:“我忙暈了,竟忘了!節帥,咱們同去!”


    ------題外話------


    東萊山就是現在的大基山。有說大基是太極的誤讀,看起來風水很好的樣子。


    金元之際,長生、長春兩位真人都曾在此求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扼元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蟹的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蟹的心並收藏扼元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