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一九年的餃子市場確實好。拿省城來說,知名的老餃子館老邊、洪記、福記、綠江春、王厚元這五家平均日營業額上升近萬元,尤其洪記,單店單日營業額達到了十五萬,叫人羨慕。</p>
阿巧、年初一、清和傳家、喜家德這種連鎖型小餃子館屬於第二梯隊,效益也都顯著提升。由於店麵麵積小,單店營業額沒法和老邊、洪記那樣的老店比,但勝在店麵多,全加起來一天也不少賣。</p>
由於市場好,整個省城上半年大大小小的新開了上百家餃子館,這還不算那些改頭換麵的飯店,全加起來的話有幾百家。</p>
省城這樣,其他城市也是如此,餃子館一時火爆異常。</p>
老子講:欲弱之必先強之,欲取之必先予之。</p>
這是老話,老話必有老理,隻是人們在利益和好處麵前常常看不到這點,喜歡既得利益和投機,不願做長遠打算。</p>
</p>
其實餐飲業的利潤一直是持平的,哪來的那些暴利,有的話餐飲人都發家了,全世界的人都得幹餐飲。</p>
凡是道理相同,拿一塊石頭往高出扔,石頭上升到最高點必然下落。</p>
股票的上升下落也是拋物線的,和扔石頭的軌跡一樣。</p>
想要石頭一直上升,除非力氣無窮,有如神話,可這樣的力氣世間哪有?倒不如省些力氣,給石頭持續加持,不求最高,但求平穩。</p>
那麽開飯店到底賺不賺錢?</p>
賺錢,但得會開。</p>
還是那句話,開飯店和做人一樣。</p>
做人厚道、德行好,朋友就多。反過來開飯店講誠信,真材實料好味道,價格公道童叟無欺,笑著迎喜著送,客人就多。</p>
好地點還得好經營,好經營還得好人品。</p>
好項目還得好操作,好操作還得好流程。</p>
任何菜品、服務的營銷到最後都是品行的營銷,無一例外。</p>
任何好的流程都建立在標準之上,而標準取決於人,好人好標準,壞人無德行,哪來標準。</p>
你看吧,不管大店小店,做不長的、黃的都是那些德行差的、被自己員工罵的老板,雖不絕對,但也十之七八。</p>
等那些好德行的老板都賺錢了,原因簡單——員工說好,客人說好,同樣的掙錢、花錢,為啥不到這來。</p>
商人逐利,利分好壞,猶如盜亦有道,就看怎麽做了。</p>
老譚不是聖人,說白了就是一普通廚子。叫他的思想多高尚那達不到,做到今天的這個程度,隻求問心無愧而已。</p>
八月初,老譚在給蘇州各店的管理層做了培訓之後,然後來了青島。</p>
接他的是唐姐、趙姐,還有一個男的,五十歲上下,是趙姐現在的男人。</p>
老譚和趙姐十年未見,見了麵都十分激動,想說的話一時間不知從何說起,互相看著,眼裏喜悅。</p>
趙姐相貌上沒咋變,還那樣,但比以前精神了,有了成熟女人的韻致。</p>
老譚上前擁抱了趙姐,此時此刻隻有擁抱更解思念,更能表達彼此間的感情。</p>
趙姐流了淚,欣喜的看著老譚,上下打量著。</p>
“跑哪去了?咋才來找姐,”趙姐說,拿手擦著眼淚。</p>
趙姐的話叫老譚心裏一陣熱,傻笑著說:“這不來了嗎。”</p>
“咋這胖了?”</p>
“吃的,在飯店吃的。”</p>
“少吃點,太胖不好。”</p>
“嗯,聽姐的。”</p>
“還光頭------”</p>
“習慣了,都這些年了------”</p>
唐姐招呼老譚上車,在車上趙姐問了老譚許多,包括家庭、老婆、孩子,這些年都幹啥了,老母親啥樣,身體如何。現在在哪住呢,房子多大,買車沒?最後問到身體的時候車到了趙姐家樓下。</p>
這是一個較高檔的小區,看環境就能知道。</p>
趙姐家在十樓,三室兩廳兩衛的那種,十分寬敞。看著這大房子老譚覺著趙姐的生活應該很好,心寬慰許多。</p>
屋內有對青年男女,是趙姐的女兒女婿,倆人在廚房忙活了。老譚他們進屋後忙從廚房裏出來打招呼,隨後招呼著坐下,沏茶倒水。</p>
坐下後趙姐繼續問老譚的身體情況,打從唐姐那知道老譚得了癌症後就一直記掛著,恨不得立馬知道啥樣才行。</p>
老譚說了自己的情況,趙姐還是不放心。</p>
“最近又檢查了嗎?”她問。</p>
“檢查了,沒啥事。”老譚說。</p>
“沒事就好,沒事就好。”隨後說:“嚇死,可得好好保養。”</p>
“嗯。”</p>
“這回來在姐這多住幾天,別急著走,咱姐倆好好嘮嘮嗑兒。”</p>
“行,多住幾天。”</p>
老譚並沒多住,住三天就走了,回了省城。</p>
雖然對趙姐十分想念,趙姐也想念他,但見了麵想念就去了。三天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不短,剛剛好。該說的都說了,該了解的也都了解了,都好就好。</p>
再好的友情也不可能長相廝守,看到對方過得好心也就放下了,不至於在以後的日子裏太牽掛。何況趙姐有生意要做,老譚自己也有事要辦。</p>
趙姐給老譚帶了很多鋪子裏的海參、鮑魚、魚翅,滿滿仨包,還嫌不夠,又趕早上的碼頭買了新鮮的生蠔、大蝦、蟹子,用打氧的泡沫箱裝了兩箱。</p>
“海參、鮑魚你自己吃,等這大蝦和蟹子給孩子,新鮮。”趙姐說。</p>
“太多了。”</p>
“這多啥?不多,吃沒了打電話,姐再給你郵。哎,你呀,氣人,剛待三天就走,火燒屁股似的。”</p>
“我都大半年沒回家了,想孩子------”</p>
“啥想孩子?我要是你親姐看你還走?”趙姐假裝生氣。</p>
“嗬嗬,你就是我親姐,有時間我再來。”</p>
趙姐拉了老譚的手,動感情的說:“姐沒啥親戚了,除了表姐就你這個弟弟------有時間一定來看姐,噢——”</p>
趙姐說著眼淚就下來了,使勁的抱了抱老譚,依依不舍。</p>
老譚上了高鐵。</p>
列車開動,兩行熱淚從老譚的眼眶裏流出,瞬間模湖了視線------</p>
放在身前小桌板上的手機響了,老譚擦了淚,拿了起來。</p>
趙姐發來的微信,上麵寫著:弟,姐舍不得你走,但又留不住你。你身體不好,千萬記著少抽煙少喝酒,別熬夜,按時吃藥。</p>
姐沒別的意思,發個紅包祝我弟早日康複,生活愉快!</p>
微信叮的一聲,趙姐轉過來一萬塊錢,上麵寫著“祝我弟早日康複”</p>
老譚的眼淚又下來了。</p>
他回複道:謝謝姐!</p>
阿巧、年初一、清和傳家、喜家德這種連鎖型小餃子館屬於第二梯隊,效益也都顯著提升。由於店麵麵積小,單店營業額沒法和老邊、洪記那樣的老店比,但勝在店麵多,全加起來一天也不少賣。</p>
由於市場好,整個省城上半年大大小小的新開了上百家餃子館,這還不算那些改頭換麵的飯店,全加起來的話有幾百家。</p>
省城這樣,其他城市也是如此,餃子館一時火爆異常。</p>
老子講:欲弱之必先強之,欲取之必先予之。</p>
這是老話,老話必有老理,隻是人們在利益和好處麵前常常看不到這點,喜歡既得利益和投機,不願做長遠打算。</p>
</p>
其實餐飲業的利潤一直是持平的,哪來的那些暴利,有的話餐飲人都發家了,全世界的人都得幹餐飲。</p>
凡是道理相同,拿一塊石頭往高出扔,石頭上升到最高點必然下落。</p>
股票的上升下落也是拋物線的,和扔石頭的軌跡一樣。</p>
想要石頭一直上升,除非力氣無窮,有如神話,可這樣的力氣世間哪有?倒不如省些力氣,給石頭持續加持,不求最高,但求平穩。</p>
那麽開飯店到底賺不賺錢?</p>
賺錢,但得會開。</p>
還是那句話,開飯店和做人一樣。</p>
做人厚道、德行好,朋友就多。反過來開飯店講誠信,真材實料好味道,價格公道童叟無欺,笑著迎喜著送,客人就多。</p>
好地點還得好經營,好經營還得好人品。</p>
好項目還得好操作,好操作還得好流程。</p>
任何菜品、服務的營銷到最後都是品行的營銷,無一例外。</p>
任何好的流程都建立在標準之上,而標準取決於人,好人好標準,壞人無德行,哪來標準。</p>
你看吧,不管大店小店,做不長的、黃的都是那些德行差的、被自己員工罵的老板,雖不絕對,但也十之七八。</p>
等那些好德行的老板都賺錢了,原因簡單——員工說好,客人說好,同樣的掙錢、花錢,為啥不到這來。</p>
商人逐利,利分好壞,猶如盜亦有道,就看怎麽做了。</p>
老譚不是聖人,說白了就是一普通廚子。叫他的思想多高尚那達不到,做到今天的這個程度,隻求問心無愧而已。</p>
八月初,老譚在給蘇州各店的管理層做了培訓之後,然後來了青島。</p>
接他的是唐姐、趙姐,還有一個男的,五十歲上下,是趙姐現在的男人。</p>
老譚和趙姐十年未見,見了麵都十分激動,想說的話一時間不知從何說起,互相看著,眼裏喜悅。</p>
趙姐相貌上沒咋變,還那樣,但比以前精神了,有了成熟女人的韻致。</p>
老譚上前擁抱了趙姐,此時此刻隻有擁抱更解思念,更能表達彼此間的感情。</p>
趙姐流了淚,欣喜的看著老譚,上下打量著。</p>
“跑哪去了?咋才來找姐,”趙姐說,拿手擦著眼淚。</p>
趙姐的話叫老譚心裏一陣熱,傻笑著說:“這不來了嗎。”</p>
“咋這胖了?”</p>
“吃的,在飯店吃的。”</p>
“少吃點,太胖不好。”</p>
“嗯,聽姐的。”</p>
“還光頭------”</p>
“習慣了,都這些年了------”</p>
唐姐招呼老譚上車,在車上趙姐問了老譚許多,包括家庭、老婆、孩子,這些年都幹啥了,老母親啥樣,身體如何。現在在哪住呢,房子多大,買車沒?最後問到身體的時候車到了趙姐家樓下。</p>
這是一個較高檔的小區,看環境就能知道。</p>
趙姐家在十樓,三室兩廳兩衛的那種,十分寬敞。看著這大房子老譚覺著趙姐的生活應該很好,心寬慰許多。</p>
屋內有對青年男女,是趙姐的女兒女婿,倆人在廚房忙活了。老譚他們進屋後忙從廚房裏出來打招呼,隨後招呼著坐下,沏茶倒水。</p>
坐下後趙姐繼續問老譚的身體情況,打從唐姐那知道老譚得了癌症後就一直記掛著,恨不得立馬知道啥樣才行。</p>
老譚說了自己的情況,趙姐還是不放心。</p>
“最近又檢查了嗎?”她問。</p>
“檢查了,沒啥事。”老譚說。</p>
“沒事就好,沒事就好。”隨後說:“嚇死,可得好好保養。”</p>
“嗯。”</p>
“這回來在姐這多住幾天,別急著走,咱姐倆好好嘮嘮嗑兒。”</p>
“行,多住幾天。”</p>
老譚並沒多住,住三天就走了,回了省城。</p>
雖然對趙姐十分想念,趙姐也想念他,但見了麵想念就去了。三天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不短,剛剛好。該說的都說了,該了解的也都了解了,都好就好。</p>
再好的友情也不可能長相廝守,看到對方過得好心也就放下了,不至於在以後的日子裏太牽掛。何況趙姐有生意要做,老譚自己也有事要辦。</p>
趙姐給老譚帶了很多鋪子裏的海參、鮑魚、魚翅,滿滿仨包,還嫌不夠,又趕早上的碼頭買了新鮮的生蠔、大蝦、蟹子,用打氧的泡沫箱裝了兩箱。</p>
“海參、鮑魚你自己吃,等這大蝦和蟹子給孩子,新鮮。”趙姐說。</p>
“太多了。”</p>
“這多啥?不多,吃沒了打電話,姐再給你郵。哎,你呀,氣人,剛待三天就走,火燒屁股似的。”</p>
“我都大半年沒回家了,想孩子------”</p>
“啥想孩子?我要是你親姐看你還走?”趙姐假裝生氣。</p>
“嗬嗬,你就是我親姐,有時間我再來。”</p>
趙姐拉了老譚的手,動感情的說:“姐沒啥親戚了,除了表姐就你這個弟弟------有時間一定來看姐,噢——”</p>
趙姐說著眼淚就下來了,使勁的抱了抱老譚,依依不舍。</p>
老譚上了高鐵。</p>
列車開動,兩行熱淚從老譚的眼眶裏流出,瞬間模湖了視線------</p>
放在身前小桌板上的手機響了,老譚擦了淚,拿了起來。</p>
趙姐發來的微信,上麵寫著:弟,姐舍不得你走,但又留不住你。你身體不好,千萬記著少抽煙少喝酒,別熬夜,按時吃藥。</p>
姐沒別的意思,發個紅包祝我弟早日康複,生活愉快!</p>
微信叮的一聲,趙姐轉過來一萬塊錢,上麵寫著“祝我弟早日康複”</p>
老譚的眼淚又下來了。</p>
他回複道:謝謝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