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改變命運。</p>
這句話在老譚五姐的身上得到了體現與詮釋。</p>
想當年老譚他們家是怎樣的窮困,文明話叫家徒四壁,老百姓話講叫窮的叮當響,耗子都不串門。</p>
人窮叫人瞧不起,人前自覺矮三分。</p>
老太太一個人拉扯著六個孩子過,為母則剛,沒吃的出去要飯,寧肯自己餓著也要孩子們吃飽。忍受著嘲諷與白眼,像老母雞一樣護著自己的小雞崽兒,日子難呀。</p>
五姐有心勁兒,憑著一股子毅力考上了師範學院,從此改變了命運。</p>
五姐從事鄉村教育二十五年,先後被評為市優秀教師、模範教師、省先進工作者。她的教桉先後被市、地區小學采用,並有效的提高了教學質量,因此被破格提升為高級講師。</p>
五年前被任命為小學校長,奈何不是當官的人,和校長比她更願意執教鞭為孩子們上課,於是兩年前辭去校長職務,重新站在了講台上。</p>
</p>
第二天先是老譚的大姐、大姐夫,二姐、二姐夫和三姐、三姐夫來了。大姐和三姐都帶了孫女,二姐沒兒子,兩個閨女在省城,有兩個外孫子。</p>
老譚母親今天比往常精神,盤腿坐在炕上,四個女兒圍著老太太拉家常。</p>
老譚和四個姐夫在院子的樹蔭下喝茶聊天,家恒和兩個小侄女一起玩。</p>
不多時大姐的兒子兒媳婦,閨女、女婿來了,於是五姐指揮著外甥女和外甥媳婦準備飯菜,五姐夫給大外甥蘭軍安排了任務——殺雞,外甥女婿做魚好吃,魚就由他做了。</p>
大姐夫問老譚:“你那飯店咋樣?生意挺好吧?”</p>
“挺好。”老譚回道。</p>
“開幾個地方了?”大姐夫又問。</p>
“還那幾個地方,呼市、蘇州、北京、長沙、省城。”老譚說。</p>
大姐夫看了二姐夫一眼,說:“你不烤煙應該有時間,我在家也閑著,咱倆兒出去走走。”</p>
二姐夫說:“走走唄,我聽你的。”</p>
大姐夫說:“蘇州我還沒去過,咱倆去蘇州,玩一個星期。”</p>
二姐夫說:“行。”</p>
大姐夫又問三姐夫:“哎,老三,你走了不?”</p>
三姐夫說:“我走不了,馬上要烤煙了,今年六十畝地的呢。”</p>
提起烤煙大姐夫也泄了氣,說:“可不是咋地,馬上烤煙了------烤煙我也走不了,蘭軍也六十畝地的,得在家幫著烤煙。”</p>
老譚說:“現在不都集中烤嗎,用不了那些人。”</p>
三姐夫說:“主要是打煙葉和上煙用人多,還得搶時間,得多雇人。”</p>
老譚哦了一聲,點了點頭。</p>
說到雇人大姐夫說:“今年人工得一百八一天。”</p>
三姐夫說:“得,去年後期就漲到一百八了,今年且得。”</p>
老譚問:“得雇多少人?”</p>
三姐夫說:“打煙葉、上煙、連裝房兩天活,一次最少十五人,還得管兩頓飯。”</p>
老譚在心裏算了一下,裝三次房的話人工費是八千一,加上吃喝、人嚼馬喂的全下來得小一萬,這還不算自己家人的功夫。</p>
看烤煙掙錢,也不容易。</p>
老譚問:“六十畝地烤煙能純剩多少錢?”</p>
三姐夫說:“整好了二十萬。”</p>
二姐夫說:“烤煙是掙錢,就太受累,一年沒閑著時候。沒開春就得扣大棚習煙苗,習完了栽。栽煙才費事呢,又得鋪地膜又得上水,還得雇人。</p>
等長起來就別閑著了,三天打水杈兩天一掐尖,還得追肥侍弄。到這時候就怕下雹子,一頓雹子砸個花臉就減產,煙站還不愛收。</p>
我是不費那個事,就種玉米,簡單省事,掙得是少,圖個安生。”</p>
大姐夫笑道:“你那就是懶。”</p>
二姐夫嘻嘻笑。</p>
一直沒發言的五姐夫說:“人家二姐夫有依靠,現在咱們幾個誰敢和他比?人家倆丫頭沒負擔,不種地都行了。”</p>
說到不種地大姐夫問二姐夫:“今年下秋往省城搬不?”</p>
二姐夫的兩個女兒在省城給他買了套房子,兩年了,二姐和二姐夫一直不願意去,房子一直租著。今年倆孩子下了死命令,下了秋必須搬。</p>
二姐夫說:“依我早搬了,他二姐不願意去,舍不得這個破家。”隨後說:“我們兩口子一年不少收成,三十多畝地,咋說不整個三、四萬。要是去省城地就得包出去,包出去多錢?最多一萬一二。”</p>
五姐夫說:“一萬一二行了,不是沒受累嗎。再說了,去省城省的兩孩子總惦記,你身體還不好,句僂拔氣的,啥重活幹不了,全我二姐受累,你也心疼心疼我二姐。”</p>
二姐夫給自己辯解說:“不是我不去,是你二姐不去,我心疼她。”</p>
這時大姐夫公正的說:“是,依你二姐夫早去了,主要是你二姐,過日子人,總想多種兩年地多抓撓點兒,給孩子減輕點兒負擔。”</p>
二姐夫補充道:“再說我那樓一年租出去也不少錢,將近一萬,給她們姐倆不挺好。”</p>
“你倒挺會算。”老譚笑道:“跟你說二姐夫,你和我二姐都六十多了,能幹也幹不了幾年,趁著體格好趕緊去,別等不行了再去,給孩子添籮亂。</p>
你那倆丫頭行,日子過得不錯,家家每個月都兩三萬收入,有車有房,不差你那個租房子錢。孩子叫你倆去主要是想好好孝敬孝敬你倆,再說你倆在農村待著,身邊沒個人倆孩子也惦記。</p>
你心肺病,動不動就喘不上氣。我二姐偏頭疼,還高血壓。你倆不說天天吃藥吧也差不多,在家是看著種地掙點錢,俗話說不怕一萬就怕萬一,萬一有點啥事呢?真要是得場病多少錢都得沒。</p>
聽我的下了秋把地租出去和我二姐去省城,到省城幫著倆丫頭帶帶孩子,不願帶孩子就鍛煉鍛煉身體,養養體格。</p>
我也在省城,沒事咱倆還能喝點小酒。</p>
另外你和我二姐去了孩子也省的總惦記你倆。我二姐要是閑不著可以上我飯店包餃子,幹多幹少都行,照樣開工資。</p>
你算一下,地包出去一年一萬,我二姐在飯店掛個名一年再開點兒,不比在家種地掙得少。”</p>
二姐夫說:“我咋著都行,主要是你二姐------”</p>
老譚笑著打斷他說:“你家誰當家我還不知道,別說我沒提醒你,這回我就興許帶我二姐走,扔你一個人在家。”</p>
大姐夫、三姐夫、五姐夫一起笑了。</p>
笑過之後大姐夫對二姐夫說:“老兄弟說得對,趕緊去吧。人家孩子把房子買兩年了,總不去不是那回事。”</p>
三姐夫打趣道:“還是有丫頭好,知道給爹媽在城裏買樓接過去養老。像我們這些有兒子的這輩子別想了,得給他娶媳婦買樓,反過來了。”</p>
大姐夫說:“嗨,養兒養女賺的,啥都是命,攤上啥是啥。是那樣的就幫著抓撓一把,不是那樣的給成了家就遠點扇著,咋不是活,咋高興咋活。”</p>
這句話在老譚五姐的身上得到了體現與詮釋。</p>
想當年老譚他們家是怎樣的窮困,文明話叫家徒四壁,老百姓話講叫窮的叮當響,耗子都不串門。</p>
人窮叫人瞧不起,人前自覺矮三分。</p>
老太太一個人拉扯著六個孩子過,為母則剛,沒吃的出去要飯,寧肯自己餓著也要孩子們吃飽。忍受著嘲諷與白眼,像老母雞一樣護著自己的小雞崽兒,日子難呀。</p>
五姐有心勁兒,憑著一股子毅力考上了師範學院,從此改變了命運。</p>
五姐從事鄉村教育二十五年,先後被評為市優秀教師、模範教師、省先進工作者。她的教桉先後被市、地區小學采用,並有效的提高了教學質量,因此被破格提升為高級講師。</p>
五年前被任命為小學校長,奈何不是當官的人,和校長比她更願意執教鞭為孩子們上課,於是兩年前辭去校長職務,重新站在了講台上。</p>
</p>
第二天先是老譚的大姐、大姐夫,二姐、二姐夫和三姐、三姐夫來了。大姐和三姐都帶了孫女,二姐沒兒子,兩個閨女在省城,有兩個外孫子。</p>
老譚母親今天比往常精神,盤腿坐在炕上,四個女兒圍著老太太拉家常。</p>
老譚和四個姐夫在院子的樹蔭下喝茶聊天,家恒和兩個小侄女一起玩。</p>
不多時大姐的兒子兒媳婦,閨女、女婿來了,於是五姐指揮著外甥女和外甥媳婦準備飯菜,五姐夫給大外甥蘭軍安排了任務——殺雞,外甥女婿做魚好吃,魚就由他做了。</p>
大姐夫問老譚:“你那飯店咋樣?生意挺好吧?”</p>
“挺好。”老譚回道。</p>
“開幾個地方了?”大姐夫又問。</p>
“還那幾個地方,呼市、蘇州、北京、長沙、省城。”老譚說。</p>
大姐夫看了二姐夫一眼,說:“你不烤煙應該有時間,我在家也閑著,咱倆兒出去走走。”</p>
二姐夫說:“走走唄,我聽你的。”</p>
大姐夫說:“蘇州我還沒去過,咱倆去蘇州,玩一個星期。”</p>
二姐夫說:“行。”</p>
大姐夫又問三姐夫:“哎,老三,你走了不?”</p>
三姐夫說:“我走不了,馬上要烤煙了,今年六十畝地的呢。”</p>
提起烤煙大姐夫也泄了氣,說:“可不是咋地,馬上烤煙了------烤煙我也走不了,蘭軍也六十畝地的,得在家幫著烤煙。”</p>
老譚說:“現在不都集中烤嗎,用不了那些人。”</p>
三姐夫說:“主要是打煙葉和上煙用人多,還得搶時間,得多雇人。”</p>
老譚哦了一聲,點了點頭。</p>
說到雇人大姐夫說:“今年人工得一百八一天。”</p>
三姐夫說:“得,去年後期就漲到一百八了,今年且得。”</p>
老譚問:“得雇多少人?”</p>
三姐夫說:“打煙葉、上煙、連裝房兩天活,一次最少十五人,還得管兩頓飯。”</p>
老譚在心裏算了一下,裝三次房的話人工費是八千一,加上吃喝、人嚼馬喂的全下來得小一萬,這還不算自己家人的功夫。</p>
看烤煙掙錢,也不容易。</p>
老譚問:“六十畝地烤煙能純剩多少錢?”</p>
三姐夫說:“整好了二十萬。”</p>
二姐夫說:“烤煙是掙錢,就太受累,一年沒閑著時候。沒開春就得扣大棚習煙苗,習完了栽。栽煙才費事呢,又得鋪地膜又得上水,還得雇人。</p>
等長起來就別閑著了,三天打水杈兩天一掐尖,還得追肥侍弄。到這時候就怕下雹子,一頓雹子砸個花臉就減產,煙站還不愛收。</p>
我是不費那個事,就種玉米,簡單省事,掙得是少,圖個安生。”</p>
大姐夫笑道:“你那就是懶。”</p>
二姐夫嘻嘻笑。</p>
一直沒發言的五姐夫說:“人家二姐夫有依靠,現在咱們幾個誰敢和他比?人家倆丫頭沒負擔,不種地都行了。”</p>
說到不種地大姐夫問二姐夫:“今年下秋往省城搬不?”</p>
二姐夫的兩個女兒在省城給他買了套房子,兩年了,二姐和二姐夫一直不願意去,房子一直租著。今年倆孩子下了死命令,下了秋必須搬。</p>
二姐夫說:“依我早搬了,他二姐不願意去,舍不得這個破家。”隨後說:“我們兩口子一年不少收成,三十多畝地,咋說不整個三、四萬。要是去省城地就得包出去,包出去多錢?最多一萬一二。”</p>
五姐夫說:“一萬一二行了,不是沒受累嗎。再說了,去省城省的兩孩子總惦記,你身體還不好,句僂拔氣的,啥重活幹不了,全我二姐受累,你也心疼心疼我二姐。”</p>
二姐夫給自己辯解說:“不是我不去,是你二姐不去,我心疼她。”</p>
這時大姐夫公正的說:“是,依你二姐夫早去了,主要是你二姐,過日子人,總想多種兩年地多抓撓點兒,給孩子減輕點兒負擔。”</p>
二姐夫補充道:“再說我那樓一年租出去也不少錢,將近一萬,給她們姐倆不挺好。”</p>
“你倒挺會算。”老譚笑道:“跟你說二姐夫,你和我二姐都六十多了,能幹也幹不了幾年,趁著體格好趕緊去,別等不行了再去,給孩子添籮亂。</p>
你那倆丫頭行,日子過得不錯,家家每個月都兩三萬收入,有車有房,不差你那個租房子錢。孩子叫你倆去主要是想好好孝敬孝敬你倆,再說你倆在農村待著,身邊沒個人倆孩子也惦記。</p>
你心肺病,動不動就喘不上氣。我二姐偏頭疼,還高血壓。你倆不說天天吃藥吧也差不多,在家是看著種地掙點錢,俗話說不怕一萬就怕萬一,萬一有點啥事呢?真要是得場病多少錢都得沒。</p>
聽我的下了秋把地租出去和我二姐去省城,到省城幫著倆丫頭帶帶孩子,不願帶孩子就鍛煉鍛煉身體,養養體格。</p>
我也在省城,沒事咱倆還能喝點小酒。</p>
另外你和我二姐去了孩子也省的總惦記你倆。我二姐要是閑不著可以上我飯店包餃子,幹多幹少都行,照樣開工資。</p>
你算一下,地包出去一年一萬,我二姐在飯店掛個名一年再開點兒,不比在家種地掙得少。”</p>
二姐夫說:“我咋著都行,主要是你二姐------”</p>
老譚笑著打斷他說:“你家誰當家我還不知道,別說我沒提醒你,這回我就興許帶我二姐走,扔你一個人在家。”</p>
大姐夫、三姐夫、五姐夫一起笑了。</p>
笑過之後大姐夫對二姐夫說:“老兄弟說得對,趕緊去吧。人家孩子把房子買兩年了,總不去不是那回事。”</p>
三姐夫打趣道:“還是有丫頭好,知道給爹媽在城裏買樓接過去養老。像我們這些有兒子的這輩子別想了,得給他娶媳婦買樓,反過來了。”</p>
大姐夫說:“嗨,養兒養女賺的,啥都是命,攤上啥是啥。是那樣的就幫著抓撓一把,不是那樣的給成了家就遠點扇著,咋不是活,咋高興咋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