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寧是庶子,注定了他的妾大多都是上不得台麵,不是家裏的奴婢,就是外頭買來的,跟沈姨娘和翠姨娘兩個這樣,幹脆就是賤籍出身。
當然,賤籍和賤籍也有不同。
細究起來,沈姨娘是樂籍出身,他是倡家女,歸教坊司管。從身份上來說,是歌姬,沒有跟顧寧之前,他是教坊司裏的候補歌姬,跟了顧寧之後,就是顧家家養的、專門伺候顧寧一個的歌姬,也就是家伎。
而翠姨娘才是賤籍出身,他進顧家之前是雛|妓,因為顧寧喜歡,這才進了顧家,成了顧家的家妓。
從法律的角度上來說,他們都不是妾。
大魏王朝承襲前朝,這法律上也多是沿用前朝的律法,而前朝的律法中,明確地規定了良賤不通婚,以婢為妻、以婢為妾都是犯法的。另外,律法中也明確地規定了,妾必須是良家出身,跟娶妻要去官府出具婚書一樣,納妾也要去官府辦理納妾文書。
大魏王朝也承襲了相關法令。
也就是說,從法律的角度,沈姨娘並不是顧寧的妾,他生的兩個女兒顧七一娘也好顧七五娘也罷也不是顧寧的女兒。他們隻是顧寧養的歌姬和歌姬的女兒,也就是家伎。
同樣,原本是雛|妓的翠姨娘在法律上也不是顧寧的妾,隻是顧寧養的家|妓,而顧七三娘在法律上也不是顧寧的女兒,而是家|妓之女,也就是家|妓中的雛|妓。
賤妾不會被登記在宗譜之上,更不會出現在顧家的戶籍戶帖上。在法律上,他們也不是妾,而隻是家伎或者是家妓。賤妾生的兒女,從法律上來說也不是什麽庶子庶女,而是奴婢、家伎、家|妓生的奴婢、家伎、家|妓預備役。
這就是賤妾的悲哀。
哪怕他們跟他們的丈夫真心相愛,哪怕是過著錦衣玉食的生活,可是在法律上,他們並不是人,他們隻是玩物,甚至於他們的兒女也不受承認,隻能歸入賤籍、重複他們悲慘的命運。
倡家是歌姬,跟娼|家同音不同字,雖然兩者都是賤業,可在社會階層上還是有相當明確的區別。至少,倡家接觸的人身份也要高一點,因此,沈姨娘也要比翠姨娘有見識。
沈姨娘比翠姨娘更清楚,外頭有的人會接受庶女娶庶女做填房,或者是給庶子娶別人家的庶女。可是這種庶女都是正經的妾生的庶女,也就是所謂的良妾之女。跟他們這種賤妾生的女兒,沒有弄到正經的身份就不能堂堂正正地嫁人,更不要說什麽前程。
顧寧在的時候,沈姨娘就盤算著給女兒弄個正經身份,至少也必須是顧寧的正經庶女,哪怕將女兒記在別人的名下,沈姨娘也願意。
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沈姨娘不知道花費了多少心力,眼看著顧寧都答應下來了,可就在這個檔兒,顧寧死了。
沈姨娘小小的心願也跟著落了空。
他不得不重新開始,
為自己的女兒弄個身份。
他的女兒若是想堂堂正正地嫁人,必須有個正經的身份。
沈姨娘無比後悔,當日他怎麽就鬼迷心竅,以為自己有了顧寧的寵愛就萬事不愁了呢?當日他怎麽會認為隻要顧寧繼續寵著他,等女兒的年紀到了,顧寧一定會把女兒的身份戶籍搞定的呢?
若是當日他也得安氏的心,不說現在的管家權,就是他兩個女兒的身份也不用他如此愁了啊。
安氏雖然是顧海的妾,可安家抓住了機會,徹底改換門庭,成了新朝的官宦人家。如果當初他討好了安氏,那現在他完全可以借著安氏的力量讓小安氏點頭。隻要小安氏點了頭,安家也必定不會反對,那個時候隻要再花一點錢去官府補一份納妾文書,將自己的兩個女兒掛在那份文書下麵,這身份不就解決了?
怎奈他醒悟得太遲了。
當日他以為,顧寧一定會好好的,隻要顧寧在,自己女兒的身份問題也不過是顧寧一句話的事情。可誰想到,顧寧竟然會救駕而死?雖然說顧寧被追封為忠靖伯,雖然說顧瑜不用降等就襲了爵,可對於沈姨娘來說,就跟天塌了沒有什麽兩樣。
因為他的女兒的身份沒有下來!
沈姨娘的大女兒顧七一娘今年十四歲。按照大魏的律法,十五歲上戶籍。如果他什麽都不做,難道一年以後要顧七一娘跟著他這個做娘的歸了樂籍?
這叫沈姨娘如何舍得?!
昔日那些樂籍的女伴們如今過的是什麽日子,沈姨娘會不知道?
奴婢還能夠放良出去堂堂正正地嫁人,樂籍女子想要找個正兒八經的丈夫比登天還難。跟沈姨娘這樣,被顧寧捧在手心兒裏整整十五年,已經是天大的福分了。更多的,則是被主人當成玩物一樣賞賜給下麵的人,被活活折騰死的,更不是一個兩個。
別的人家不說,顧家就養著歌姬舞姬,都是十五六歲、水靈靈的小姑娘,二十往上的幾乎沒有。
沈姨娘不想讓女兒落到那等田地。
可是現在,安氏並不喜歡他,太太宋氏,也就是顧海的正妻天生就討厭妾,更不要說他是賤妾連進宋氏的院子的資格都沒有。
不然,翠姨娘又為何敢算計他,算計他的女兒?
哪怕是沈姨娘都下定決心要討好小安氏、跟小安氏母子修好關係,也因為小安氏病著而不得不作罷。
眼看著女兒的十五歲生辰一天天地快來了,可這身份還沒有下來,沈姨娘急得都要上吊了。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沈姨娘看到了一絲希望。
那就是顧七七娘屋裏的丫頭們的待遇。不是指顧七七娘屋裏的一等丫頭二等丫頭們的數量,而是指顧七七娘身邊的一等丫頭、二等丫頭們的月錢。
雖然隻是一點點,但是也足夠讓沈姨娘看出很多東西了。
當然,賤籍和賤籍也有不同。
細究起來,沈姨娘是樂籍出身,他是倡家女,歸教坊司管。從身份上來說,是歌姬,沒有跟顧寧之前,他是教坊司裏的候補歌姬,跟了顧寧之後,就是顧家家養的、專門伺候顧寧一個的歌姬,也就是家伎。
而翠姨娘才是賤籍出身,他進顧家之前是雛|妓,因為顧寧喜歡,這才進了顧家,成了顧家的家妓。
從法律的角度上來說,他們都不是妾。
大魏王朝承襲前朝,這法律上也多是沿用前朝的律法,而前朝的律法中,明確地規定了良賤不通婚,以婢為妻、以婢為妾都是犯法的。另外,律法中也明確地規定了,妾必須是良家出身,跟娶妻要去官府出具婚書一樣,納妾也要去官府辦理納妾文書。
大魏王朝也承襲了相關法令。
也就是說,從法律的角度,沈姨娘並不是顧寧的妾,他生的兩個女兒顧七一娘也好顧七五娘也罷也不是顧寧的女兒。他們隻是顧寧養的歌姬和歌姬的女兒,也就是家伎。
同樣,原本是雛|妓的翠姨娘在法律上也不是顧寧的妾,隻是顧寧養的家|妓,而顧七三娘在法律上也不是顧寧的女兒,而是家|妓之女,也就是家|妓中的雛|妓。
賤妾不會被登記在宗譜之上,更不會出現在顧家的戶籍戶帖上。在法律上,他們也不是妾,而隻是家伎或者是家妓。賤妾生的兒女,從法律上來說也不是什麽庶子庶女,而是奴婢、家伎、家|妓生的奴婢、家伎、家|妓預備役。
這就是賤妾的悲哀。
哪怕他們跟他們的丈夫真心相愛,哪怕是過著錦衣玉食的生活,可是在法律上,他們並不是人,他們隻是玩物,甚至於他們的兒女也不受承認,隻能歸入賤籍、重複他們悲慘的命運。
倡家是歌姬,跟娼|家同音不同字,雖然兩者都是賤業,可在社會階層上還是有相當明確的區別。至少,倡家接觸的人身份也要高一點,因此,沈姨娘也要比翠姨娘有見識。
沈姨娘比翠姨娘更清楚,外頭有的人會接受庶女娶庶女做填房,或者是給庶子娶別人家的庶女。可是這種庶女都是正經的妾生的庶女,也就是所謂的良妾之女。跟他們這種賤妾生的女兒,沒有弄到正經的身份就不能堂堂正正地嫁人,更不要說什麽前程。
顧寧在的時候,沈姨娘就盤算著給女兒弄個正經身份,至少也必須是顧寧的正經庶女,哪怕將女兒記在別人的名下,沈姨娘也願意。
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沈姨娘不知道花費了多少心力,眼看著顧寧都答應下來了,可就在這個檔兒,顧寧死了。
沈姨娘小小的心願也跟著落了空。
他不得不重新開始,
為自己的女兒弄個身份。
他的女兒若是想堂堂正正地嫁人,必須有個正經的身份。
沈姨娘無比後悔,當日他怎麽就鬼迷心竅,以為自己有了顧寧的寵愛就萬事不愁了呢?當日他怎麽會認為隻要顧寧繼續寵著他,等女兒的年紀到了,顧寧一定會把女兒的身份戶籍搞定的呢?
若是當日他也得安氏的心,不說現在的管家權,就是他兩個女兒的身份也不用他如此愁了啊。
安氏雖然是顧海的妾,可安家抓住了機會,徹底改換門庭,成了新朝的官宦人家。如果當初他討好了安氏,那現在他完全可以借著安氏的力量讓小安氏點頭。隻要小安氏點了頭,安家也必定不會反對,那個時候隻要再花一點錢去官府補一份納妾文書,將自己的兩個女兒掛在那份文書下麵,這身份不就解決了?
怎奈他醒悟得太遲了。
當日他以為,顧寧一定會好好的,隻要顧寧在,自己女兒的身份問題也不過是顧寧一句話的事情。可誰想到,顧寧竟然會救駕而死?雖然說顧寧被追封為忠靖伯,雖然說顧瑜不用降等就襲了爵,可對於沈姨娘來說,就跟天塌了沒有什麽兩樣。
因為他的女兒的身份沒有下來!
沈姨娘的大女兒顧七一娘今年十四歲。按照大魏的律法,十五歲上戶籍。如果他什麽都不做,難道一年以後要顧七一娘跟著他這個做娘的歸了樂籍?
這叫沈姨娘如何舍得?!
昔日那些樂籍的女伴們如今過的是什麽日子,沈姨娘會不知道?
奴婢還能夠放良出去堂堂正正地嫁人,樂籍女子想要找個正兒八經的丈夫比登天還難。跟沈姨娘這樣,被顧寧捧在手心兒裏整整十五年,已經是天大的福分了。更多的,則是被主人當成玩物一樣賞賜給下麵的人,被活活折騰死的,更不是一個兩個。
別的人家不說,顧家就養著歌姬舞姬,都是十五六歲、水靈靈的小姑娘,二十往上的幾乎沒有。
沈姨娘不想讓女兒落到那等田地。
可是現在,安氏並不喜歡他,太太宋氏,也就是顧海的正妻天生就討厭妾,更不要說他是賤妾連進宋氏的院子的資格都沒有。
不然,翠姨娘又為何敢算計他,算計他的女兒?
哪怕是沈姨娘都下定決心要討好小安氏、跟小安氏母子修好關係,也因為小安氏病著而不得不作罷。
眼看著女兒的十五歲生辰一天天地快來了,可這身份還沒有下來,沈姨娘急得都要上吊了。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沈姨娘看到了一絲希望。
那就是顧七七娘屋裏的丫頭們的待遇。不是指顧七七娘屋裏的一等丫頭二等丫頭們的數量,而是指顧七七娘身邊的一等丫頭、二等丫頭們的月錢。
雖然隻是一點點,但是也足夠讓沈姨娘看出很多東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