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子說∶“咱們已經過了昆侖山口,進入昆侖山的腹地之中,前麵的道路可能十分崎嶇,山地車不一定能夠開進去,咱們要早作準備!”


    安叔拉開車門笑了一聲道∶“沒事,咱們有衛星定位係統,要是遇到前麵擋路的,咱們繞道就行!”


    “話是這樣說,沒錯,總之還是要小心為妙,”我對安叔提醒道。


    然後我們一行人上了車,過了這個山口,海拔極具上升,從衛星定位儀上麵顯示的情況來看,這裏已經差不多海拔高達三千多米了。


    怪不得我們覺得空氣雖然新鮮,但是卻有種讓人有種喘不過來氣的感覺,那種細微的差別基本上沒有影響我們的大腦。


    如果實在不行,我們還裝備著便攜式的氧氣瓶,足夠大家使用了,這些東西都是為了以防萬一提前準備好的。


    進入這種荒無人煙的無人區,最具挑戰的就是人的心理抑製能力,有些人剛開始去了沒什麽大不了的,可是過了幾天就因為受不了環境的變化。


    導致大腦缺氧,最後產生幻覺,我最擔心的就是這種情況,年輕人身體強壯還能受的住,中老年人就不一樣……


    安叔覺得我有點小題大做了,他說∶“那西藏高原上麵還住了那麽多的老年人,也不見他們有什麽事情。”


    我對他解釋道∶“那人家是世世代代住在那裏的,早就適應了環境的變遷,俗話說適者生存就是這個道理。”


    安叔一攤手道∶“去了再說,咱就這一次機會可以放縱一回,人老了要考慮的東西太多了。”


    我也不好說什麽了,便吩咐司機開車,楊子製定了一條路線給我們,他說,前麵的荒草灘不能過,裏麵有泥潭。


    要是車子不小心陷了進去,那就拔不出來,於是我們轉道往西邊而去,原本前麵的荒草灘是一條近道,但是因為考慮到裏麵有泥潭。


    我們隻能選擇性的往西轉道,這樣一來就要多走幾十公裏的路程,要是在公路上行駛不用半個小時就到了。


    可是楊子指給我們的是一條山間小道,而且旁邊就是連綿不絕的大山,靠近懸崖,我們的山地車隻能小心翼翼的一步步往前開動。


    尤其是路麵很濕滑,旁邊又是一眼望不到底的懸崖峭壁,那種緊張的心情可想而知,後麵的車子不知道什麽原因一個打滑,差點跌落懸崖。


    還好司機刹車的及時,才沒有讓慘劇發生,不過這已經驚起我們一身的冷汗,於是我對司機說道,一定要看仔細點,千萬別疏忽大意,不然咱們的性命就得交代在這裏了。


    司機擦了擦額頭的冷汗,喝了一瓶水,穩定了一下情緒,然後才商量著出發,這次我們有了之前的戒備。


    山地車在如同蝸牛一般的速度下,終於從這片崎嶇不堪的懸崖峭壁中開了出來,眼看著天邊的太陽已經落下了山頭。


    周圍開始起霧了,這是因為空氣中的水分太多了,陽光蒸發不了,在大霧中看不清狀況,於是我們準備找個地方就地紮營過夜。


    我下車看了一眼周圍的情況,發現這地方處於幾座大山的包圍之中,要是萬一發生什麽地動山搖的事情,在這下麵就會被活埋了。


    青藏高原地區本來就屬於環印度洋地震帶,時常都有地質變動或者地殼上升產生地震等,這地方肯定是不適合安營紮寨的。


    楊子說,他知道離這裏不遠處有座廢棄的城池,那個地方被當地人稱為遺棄之城,咱們隻要驅車大概半個小時就能趕到那裏了。


    我抬頭看了一眼天空,月亮剛露出頭來,路況還算清晰,於是遵循了楊子的建議就去那個廢棄的城池安營紮寨吧!


    因為考慮到晚上還要做飯,我們便讓司機把速度提起來,早點趕到楊子所說的那個被廢棄的地方。


    我們行進的速度加快了,兩邊的東西就如同倒影一般飛速的後退,大概過了一個路口,山地車一轉彎撞到了路邊的一個東西,震動了一陣才停了下來。


    我們連忙拉開車窗一看,是一塊大石碑,被山地車從上麵撞了下來,倒在路邊斷成了兩截,我下車看了一眼,還是塊古物。


    一天我說是古物,車上的人一下子來了精神,全部湧了下來,我用手敲了敲石碑,很厚實像是那種墓碑。


    石碑上麵雕刻著一些奇怪的紋飾,還有藏族的文字,我們當然看不到這是什麽意思,郭雙說,有可能這裏有座古墓,咱們剛好把古墓的墓碑給撞了出來。


    楊子看了一眼石碑說,昆侖山中像這樣的古墓數不勝數,很多都被挖掘了,裏麵沒有什麽文物,就是當地普通人修建的,也沒有什麽有價值的東西。


    一聽說沒有什麽價值,大家也沒興趣耽擱下去,一個個上了車,繼續出發,楊子說,在古代的時候,這裏是一條必經官道。


    當時這裏非常的繁榮,隻是因為古代絲綢之路的消散,這裏慢慢變成了廢墟,到了今天已經完全成為了無人區。


    隻是每過大概半個月的時候駐守在昆侖山裏麵的哨所,會派出一隊人過來檢查一番,看是不是有人在這裏走失了。


    過了一陣,我們看到前麵有幾座大型的那種尖頂塔,上麵掛滿了哈達,有些布條因為時間太過久遠,都快爛沒了。


    楊子告訴我們,那些就是藏族人的墓葬群,不過是古時候留下來的東西,裏麵的屍骨都不一定保留下來,因為這地方野物很多。


    裏麵的那些文物早在幾十年前就被挖出了拿去修建昆侖山地下隧道了,那時候沒有鋼鐵就外古墓,抽裏麵的鐵製品。


    又過了一陣,司機把山地車停了下來,指著前麵那半山腰一大片籠罩在黑暗中的東西,對我們說道∶“是不是那裏。”


    楊子把頭伸出窗外,看了一眼說∶“就是那裏了,把車開到那下麵就可以了。”


    司機聽到吩咐,點了點頭把車開到山腳下,隨後我們下了車,帶上一大堆東西就出發了,把車子停在這裏根本就不需要擔心什麽。


    因為這地方基本上已經屬於無人區了,幾百公裏都不見得有個人影出來,我們自然就不用擔心山地車會被人偷了。


    我們帶著行李爬上半山腰,那一大片籠罩在黑暗中的東西才顯露出來,我用電筒一照,這古城的規模是在不算小了。


    我們穿過破碎的城牆,往古城裏麵走了過去,這是一座典型的藏地城牆,最高層是巨大的宮殿跟寺廟,中間是那些達官貴人住的房屋,而最底層就是那些普通人或者當時的奴隸居住的地方。


    因為除了古城最高點的那些宮殿跟寺廟還完好無損外,其他的那些普通民居不是坍塌就是被黃土掩蓋了。


    我對安叔說∶“這地方可能供奉著那種密宗的佛像,你要不要去看看。”


    安叔吸了一口氣道∶“你不說我倒忘記了,看來這裏的氣候條件的確會影響人的思維能力,我都感覺自己有些遲鈍了。”


    我對他說,這裏麵的海拔高度的確會造成缺氧的情況,思維遲鈍是很正常的事情,要是覺得不舒服就吸點氧氣就好了。


    安叔揮手道∶“不用,不用這點苦咱們還是能夠承受得了的。”


    “那咱們就去上麵看看,有沒有你老喜歡的佛像,”我招呼了一聲,讓他們先在原地等會,我跟安叔還有楊子上去看看情況。


    這古城的廢墟中,那些寺廟是建在最高層的,比起那些宮殿更加富麗堂皇,看來這個地方古代宗教信仰是超過君主權利的。


    而且那些寺廟的樣子也好像是對立的,有些寺廟是全白色的,而有些是紅色的,安叔說,小侄這你就有所不知了,密宗教是分紅白喇叭的,這也是他們一直爭鬥的原因。


    我本來是要帶武器的,楊子說,這地方每過半個月那些哨所的官兵就會過來查看一次,他們一般都露宿在這裏。


    楊子都這樣說了,咱們就不帶武器了,但是為了安全起見,人手一把長刀還是要準備的,不然要是上麵長滿了那些枝蔓,也能有個用處。


    我在前麵張燈,後麵跟著安叔還有楊子,三個人穿過層層的土磚路還有圍牆,終於爬上了半山腰。


    我問楊子知不知道這古城的大概來曆,楊子說,他不知道,不過好像這古城是唐朝以後才出現的,可能跟那個古格王朝有什麽聯係吧!


    我們爬上了半山腰的神廟,安叔已經累得喘不過起來,她坐在地上直喊道∶“人老了,不如你們這些後生仔,我先休息一下。”


    我跟楊子也覺得有點喘不過氣來,倒不是因為累,而是因為這裏海拔太高了,空氣十分稀薄,基本上氧氣很少。


    不然像這樣的古城遺跡早就被氧氣給侵襲,不知道破壞成什麽樣子了,咱們還能看到這麽多完好的建築已經可以說是個奇跡了。


    我跟楊子休息了一會兩個人合力把安叔從地上拉了起來,因為他一坐下來渾身就感覺沒勁,雙手發麻,連爬起來的力氣都沒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盜墓高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生於十七世紀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生於十七世紀並收藏盜墓高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