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華燈初上,貴陽城的夜市開始熱鬧起來。[起舞電子書],最新章節訪問:.。
大明的夜晚原本是寧靜的,不過貴陽被叛軍圍了將近一個月,現在終於獲救,百姓‘激’動的心情難以平靜,白天折騰不夠,那就晚上也狂歡吧。
蔡複一和傅宗龍見百姓如此,便也放鬆了宵禁令,權且讓他們歡慶幾日。
貴陽之夜繁榮而安祥,但也不是沒有冷清的地方,比如位於城中心的校場。校場裏冷冷清清的,不過外麵卻人山人海,大家似乎都在等著什麽。
一陣歡呼聲中,從遠處駛來一輛寬大的四輪馬車,馬車穿過人群徑直到了校場的最裏麵。
從馬車上跳下一群人,有些人把馬匹從馬車上解下來,有些人正在拆卸馬車的側板,不一會兒,一個舞台便出現在眾人的麵前。
演員正在準備的時候,朱由誠和信王出現了,他們把貴陽城的文武大臣領到校場裏。校場裏早已放好了太師椅和條凳,眾人各自尋了個位置坐下。
眾人坐下後,他們後麵站了一圈錦衣衛――錦衣衛現在起的人牆的作用。這次公演《白‘毛’‘女’》是麵向百姓的,隻要校場有空位,人人都能進來看,萬一有人過來鬧事,這些貴陽巨頭們不是很危險了?
過了片刻,百姓們也紛紛入場。不過想看表演的觀眾實在太多了,不可能一一放進來,錦衣衛見校場差不多滿了,便把入口封鎖了。
外麵的百姓還不肯走,希望裏麵哪位出來,他們好進去。不過,能看到新戲,誰又肯出來呢?其實進了裏麵也未必看得清楚。聽得明白,校場那麽大,又沒有現代擴音設備。站在後麵的人不過是湊湊熱鬧罷了。
戲沒開演,官員們開始三三兩兩地小聲聊天。
朱燮元看著朱由誠特製的馬車舞台。讚歎道:“狀元郎可真是想得周到啊,這馬車一車多用,平時可以裝輜重,現在可以當舞台。”
朱由誠連連擺手,說道:“在下可不敢掠人之美,這四輪馬車是皇上的發明。要沒有這四輪馬車,我就算有再多的奇思妙想,也無法實現。”
朱燮元沒有學過理工。<strong>txt電子書下載</strong>不明白其中的奧秘,道:“給馬車加兩個輪子而已,這麽簡單,還需要皇上出馬?”
朱由誠不想和他在這個問題上糾纏下去,淡淡一笑,道:“朱大人,過幾天咱們去掏安邦彥的老巢,好嗎?”
“這個……這個容本官再考慮考慮……”
“朱大人,還考慮啥?你也見到夷人是如何願意加入大明這個大家庭了,而且他們內部矛盾叢生。隻要敢打,一定能獲勝。我們正好趁著現在他們造反的機會,一舉拔掉盤踞在貴州、四川的土司。換成流官,這樣貴州之‘亂’平定,你當你的四省總督,我也可以回北京‘交’差了。”
“破壞容易,建設難哪。”朱燮元長歎一聲,“現在大明各處缺官,從哪裏調來流官?誰願意來貴州當流官?而且夷人民風剽悍,如何維護流官的安全?”
“這個我早就考慮過了。”朱由誠一屁股把朱燮元旁邊的一個官員擠走,坐了下來。道,“我計劃用貴州人來管貴州事。”
“願聞其詳。”
“貴州文風不盛。少有進士,但秀才很多。流官就著落在他們身上。我們大明規定,舉人可以當官,而秀才則沒有當官的機會。如果和貴州的秀才說,給他們官當,你說他們願不願意當這個流官呢?”
“這樣有違國家用人法度,會不會有人彈劾我們呢?”
“無妨,你忘了我是幹什麽的了?”說到這裏,朱由誠一‘挺’‘胸’脯,沾沾自喜地說道,“我是大明行政學院司業,可以把這些秀才特招進大明行政學院,就在貴陽培訓,培訓時間長達一……天。嘿嘿,本官的大印可是隨身攜帶的,大明行政學院的畢業證可以批量發放。”
朱燮元有點目瞪口呆了,這朱由誠真把大明行政學院當他家的後院呀,還批量發放畢業證,真是猛人,大明第一猛人。
朱由誠接著說道:“反正近幾年流官的任務也不重,第一是把夷人姓名改成大明式姓名,增強他們對大明的向心力;第二是教育夷人的下一代,把文明之光遍布夷寨夷村。秀才們熟讀詩文,這種事情他們還是能幹得了的。至於流官的俸祿,那就更不用擔心了。反正朝廷從來沒有從土司的手裏得到稅金,就讓流官收稅,收的稅也不上繳,直接當作俸祿發放。”
朱燮元沉思了一會兒,道:“雖然你話中有些詞語我不是很清楚,像什麽‘向心力’之類的,但我覺得你的建議還是很厲害。不過,我認為稅可以讓流官收,但不能直接發放,必須由貴州布政使司統一調度。因為,一來稅金由上級機關調配是大明製度規定,二來,如果收多少稅發多少俸祿,必然會導致流官橫征暴斂,容易‘激’起民變。”
朱由誠點點頭,朱燮元果然是長於政務的官員,考慮問題就是比他全麵。
朱燮元接著問道:“那麽流官的安全怎麽辦?”
朱由誠說道:“外麵可有四萬多俘虜呢,全是夷人。到時候把這些人分成數個小隊,分駐原來各個土司的地盤,隻要誰敢動動手,甚至歪歪嘴,就讓他嚐嚐正義的製裁。一萬四千名俘虜經過短暫的思想改造,就能對夷人叛軍反戈一擊。如果思想改造的時間再長一些,絕對是最忠於大明的士兵。我之所以送戲進大明義勇軍軍營,建設收租院,就是為了這一步做準備。”
說到這裏,朱由誠熱切地問道:“朱大人,怎麽樣,現在能打了嗎?”
朱燮元點點頭,嚴肅地說道:“本官確實被你說得動心了……不過再等等,此事得從長計議。”
“你這樣瞻前顧後,首鼠兩端,要到什麽時候才能平滅叛匪呀?”
“你說得很對,我虛心接受。不過,此事還得從長計議。”
“你!”
“嗯,我知道了,此事得從長計議。”
“……”
“好,此事得從長計議。”
朱由誠走了,還聽到從後麵傳來“此事得從長計議”的聲音。他終於確定,朱燮元絕對是屬第十三個屬相的人,這個屬相就是複讀機,而且還是壞的。
正心煩意‘亂’的時候,他聽到一個尖利的聲音說道:“朱大人,坐這裏,坐這裏。”
朱由誠轉頭一看,卻是禦馬監掌印太監塗文輔。
朱由誠又是一屁股擠開一個官員,在塗文輔的旁邊坐下。
忽然,他覺得有點不對頭,轉頭一看,一個穿著武官補服的官員正悲憤地看著他。
“怎麽了?剛才在那邊,我擠的也是你?”
那人點點頭,說道:“本官雖然是武官,可是也是有尊嚴的,你老搶我的位置,不太好吧。”
朱由誠連連道歉,說道:“好吧,好吧,下次保證不擠你的位置了。”
那人知道朱由誠是兵部右‘侍’郎,是他的頂頭上司,不好發作,一跺腳,走了。
塗文輔道:“狀元郎就是講禮,要是咱家,擠就擠了,多大點事呀。上午本來還有事告訴你的,碰到叛軍來了,沒說成。魏公公要我告訴你,他已經把兵部尚書王永光趕到南京去養老了。”
“王永光是什麽人,他被趕走,與我何幹?”
“狀元郎真是豁達,”塗文輔小小地拍了一下馬屁,“王永光就是當時質疑你殺敵數量的那個兵部尚書呀,他是袁崇煥的後台。”
“哦。”朱由誠終於記起了那個人,不過他更關心袁崇煥,便問道,“皇上給了袁崇煥什麽封賞?”
“皇上本來不想給袁崇煥任何封賞的,但天下人都被這狗賊‘蒙’騙,所以不得不賞,便把他由正四品兵備道升為正二品遼東巡撫,治所就在沈陽,治地在遼東,算是了不起的大官。”塗文輔嘿嘿地‘奸’笑了起來,“賞銀也很豐厚,足足有紋銀12兩(賞銀數量是史實,記不清在哪裏查到的)。”
什麽?紋銀12兩,還不是12枚銀圓?天啟皇帝還真調皮。
雖然一兩紋銀可以兌換一枚銀圓,但現在紋銀已經退出流通市場,袁崇煥想用這賞銀還得先找銀行兌換成銀圓。看到委任狀和豐厚的賞銀,他是應該失落,還是很失落呢?q
ps:(真得感謝我的起點的編輯糖豆,給我的小說三次分類頻道-(新版)vip小說推薦推薦,可惜我的小說名字起得可能有點俗,讓別人沒有點擊的*。不過,似乎點進來的書友,看完以後收藏的很多,讓我有點小小的‘激’動啊。梁方陽保證,下本書一定起個驚天地,泣鬼神的好名字。先透‘露’一點,是唐穿哦)
大明的夜晚原本是寧靜的,不過貴陽被叛軍圍了將近一個月,現在終於獲救,百姓‘激’動的心情難以平靜,白天折騰不夠,那就晚上也狂歡吧。
蔡複一和傅宗龍見百姓如此,便也放鬆了宵禁令,權且讓他們歡慶幾日。
貴陽之夜繁榮而安祥,但也不是沒有冷清的地方,比如位於城中心的校場。校場裏冷冷清清的,不過外麵卻人山人海,大家似乎都在等著什麽。
一陣歡呼聲中,從遠處駛來一輛寬大的四輪馬車,馬車穿過人群徑直到了校場的最裏麵。
從馬車上跳下一群人,有些人把馬匹從馬車上解下來,有些人正在拆卸馬車的側板,不一會兒,一個舞台便出現在眾人的麵前。
演員正在準備的時候,朱由誠和信王出現了,他們把貴陽城的文武大臣領到校場裏。校場裏早已放好了太師椅和條凳,眾人各自尋了個位置坐下。
眾人坐下後,他們後麵站了一圈錦衣衛――錦衣衛現在起的人牆的作用。這次公演《白‘毛’‘女’》是麵向百姓的,隻要校場有空位,人人都能進來看,萬一有人過來鬧事,這些貴陽巨頭們不是很危險了?
過了片刻,百姓們也紛紛入場。不過想看表演的觀眾實在太多了,不可能一一放進來,錦衣衛見校場差不多滿了,便把入口封鎖了。
外麵的百姓還不肯走,希望裏麵哪位出來,他們好進去。不過,能看到新戲,誰又肯出來呢?其實進了裏麵也未必看得清楚。聽得明白,校場那麽大,又沒有現代擴音設備。站在後麵的人不過是湊湊熱鬧罷了。
戲沒開演,官員們開始三三兩兩地小聲聊天。
朱燮元看著朱由誠特製的馬車舞台。讚歎道:“狀元郎可真是想得周到啊,這馬車一車多用,平時可以裝輜重,現在可以當舞台。”
朱由誠連連擺手,說道:“在下可不敢掠人之美,這四輪馬車是皇上的發明。要沒有這四輪馬車,我就算有再多的奇思妙想,也無法實現。”
朱燮元沒有學過理工。<strong>txt電子書下載</strong>不明白其中的奧秘,道:“給馬車加兩個輪子而已,這麽簡單,還需要皇上出馬?”
朱由誠不想和他在這個問題上糾纏下去,淡淡一笑,道:“朱大人,過幾天咱們去掏安邦彥的老巢,好嗎?”
“這個……這個容本官再考慮考慮……”
“朱大人,還考慮啥?你也見到夷人是如何願意加入大明這個大家庭了,而且他們內部矛盾叢生。隻要敢打,一定能獲勝。我們正好趁著現在他們造反的機會,一舉拔掉盤踞在貴州、四川的土司。換成流官,這樣貴州之‘亂’平定,你當你的四省總督,我也可以回北京‘交’差了。”
“破壞容易,建設難哪。”朱燮元長歎一聲,“現在大明各處缺官,從哪裏調來流官?誰願意來貴州當流官?而且夷人民風剽悍,如何維護流官的安全?”
“這個我早就考慮過了。”朱由誠一屁股把朱燮元旁邊的一個官員擠走,坐了下來。道,“我計劃用貴州人來管貴州事。”
“願聞其詳。”
“貴州文風不盛。少有進士,但秀才很多。流官就著落在他們身上。我們大明規定,舉人可以當官,而秀才則沒有當官的機會。如果和貴州的秀才說,給他們官當,你說他們願不願意當這個流官呢?”
“這樣有違國家用人法度,會不會有人彈劾我們呢?”
“無妨,你忘了我是幹什麽的了?”說到這裏,朱由誠一‘挺’‘胸’脯,沾沾自喜地說道,“我是大明行政學院司業,可以把這些秀才特招進大明行政學院,就在貴陽培訓,培訓時間長達一……天。嘿嘿,本官的大印可是隨身攜帶的,大明行政學院的畢業證可以批量發放。”
朱燮元有點目瞪口呆了,這朱由誠真把大明行政學院當他家的後院呀,還批量發放畢業證,真是猛人,大明第一猛人。
朱由誠接著說道:“反正近幾年流官的任務也不重,第一是把夷人姓名改成大明式姓名,增強他們對大明的向心力;第二是教育夷人的下一代,把文明之光遍布夷寨夷村。秀才們熟讀詩文,這種事情他們還是能幹得了的。至於流官的俸祿,那就更不用擔心了。反正朝廷從來沒有從土司的手裏得到稅金,就讓流官收稅,收的稅也不上繳,直接當作俸祿發放。”
朱燮元沉思了一會兒,道:“雖然你話中有些詞語我不是很清楚,像什麽‘向心力’之類的,但我覺得你的建議還是很厲害。不過,我認為稅可以讓流官收,但不能直接發放,必須由貴州布政使司統一調度。因為,一來稅金由上級機關調配是大明製度規定,二來,如果收多少稅發多少俸祿,必然會導致流官橫征暴斂,容易‘激’起民變。”
朱由誠點點頭,朱燮元果然是長於政務的官員,考慮問題就是比他全麵。
朱燮元接著問道:“那麽流官的安全怎麽辦?”
朱由誠說道:“外麵可有四萬多俘虜呢,全是夷人。到時候把這些人分成數個小隊,分駐原來各個土司的地盤,隻要誰敢動動手,甚至歪歪嘴,就讓他嚐嚐正義的製裁。一萬四千名俘虜經過短暫的思想改造,就能對夷人叛軍反戈一擊。如果思想改造的時間再長一些,絕對是最忠於大明的士兵。我之所以送戲進大明義勇軍軍營,建設收租院,就是為了這一步做準備。”
說到這裏,朱由誠熱切地問道:“朱大人,怎麽樣,現在能打了嗎?”
朱燮元點點頭,嚴肅地說道:“本官確實被你說得動心了……不過再等等,此事得從長計議。”
“你這樣瞻前顧後,首鼠兩端,要到什麽時候才能平滅叛匪呀?”
“你說得很對,我虛心接受。不過,此事還得從長計議。”
“你!”
“嗯,我知道了,此事得從長計議。”
“……”
“好,此事得從長計議。”
朱由誠走了,還聽到從後麵傳來“此事得從長計議”的聲音。他終於確定,朱燮元絕對是屬第十三個屬相的人,這個屬相就是複讀機,而且還是壞的。
正心煩意‘亂’的時候,他聽到一個尖利的聲音說道:“朱大人,坐這裏,坐這裏。”
朱由誠轉頭一看,卻是禦馬監掌印太監塗文輔。
朱由誠又是一屁股擠開一個官員,在塗文輔的旁邊坐下。
忽然,他覺得有點不對頭,轉頭一看,一個穿著武官補服的官員正悲憤地看著他。
“怎麽了?剛才在那邊,我擠的也是你?”
那人點點頭,說道:“本官雖然是武官,可是也是有尊嚴的,你老搶我的位置,不太好吧。”
朱由誠連連道歉,說道:“好吧,好吧,下次保證不擠你的位置了。”
那人知道朱由誠是兵部右‘侍’郎,是他的頂頭上司,不好發作,一跺腳,走了。
塗文輔道:“狀元郎就是講禮,要是咱家,擠就擠了,多大點事呀。上午本來還有事告訴你的,碰到叛軍來了,沒說成。魏公公要我告訴你,他已經把兵部尚書王永光趕到南京去養老了。”
“王永光是什麽人,他被趕走,與我何幹?”
“狀元郎真是豁達,”塗文輔小小地拍了一下馬屁,“王永光就是當時質疑你殺敵數量的那個兵部尚書呀,他是袁崇煥的後台。”
“哦。”朱由誠終於記起了那個人,不過他更關心袁崇煥,便問道,“皇上給了袁崇煥什麽封賞?”
“皇上本來不想給袁崇煥任何封賞的,但天下人都被這狗賊‘蒙’騙,所以不得不賞,便把他由正四品兵備道升為正二品遼東巡撫,治所就在沈陽,治地在遼東,算是了不起的大官。”塗文輔嘿嘿地‘奸’笑了起來,“賞銀也很豐厚,足足有紋銀12兩(賞銀數量是史實,記不清在哪裏查到的)。”
什麽?紋銀12兩,還不是12枚銀圓?天啟皇帝還真調皮。
雖然一兩紋銀可以兌換一枚銀圓,但現在紋銀已經退出流通市場,袁崇煥想用這賞銀還得先找銀行兌換成銀圓。看到委任狀和豐厚的賞銀,他是應該失落,還是很失落呢?q
ps:(真得感謝我的起點的編輯糖豆,給我的小說三次分類頻道-(新版)vip小說推薦推薦,可惜我的小說名字起得可能有點俗,讓別人沒有點擊的*。不過,似乎點進來的書友,看完以後收藏的很多,讓我有點小小的‘激’動啊。梁方陽保證,下本書一定起個驚天地,泣鬼神的好名字。先透‘露’一點,是唐穿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