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七月十五,鎮州城中很是熱鬧。


    七月十五,乃是大唐盂蘭盆節,這個叫法,源自佛教。


    而道教,對這一天,又有另外的一個叫法,中元節


    隻不過,有唐一朝,道家雖然是國教,在民間,佛教的接受度好像更高一些,所以大唐人,更喜歡把七月十五稱呼為盂蘭盆節。


    無論佛教還是道教,對這一天都很是重視。


    佛教大開方便之門,講經說法.


    道教設壇作法,驅鬼祈福。


    又有無數信徒虔誠禱告,即便不信教的大唐民眾,也會在這一天大肆遊玩,讓盂蘭盆節更加熱鬧。


    而乾符三年的鎮州城,還有另外一件熱鬧事——德和樓開業!


    說起這德和樓,可是不簡單。


    地處鎮州最為繁華的十字大街上,兩層,臨街。


    從六月初開始動工,僅僅一月有餘,便已然拔地而起,這個度,在乾符年間,實在是有些驚人了,要知道,以乾符年間的建造度,在鄉野蓋幾間草屋,還需要將近兩個月時間的。


    而且,德和樓用料很是考究,做工很是精細,一點也沒有趕工所帶來的粗製濫造,真不知道德和樓背後的東家,投入了多少財貨,才達到了這個效果,


    不但如此,就連裏麵的布局,也大異於其他。


    不同於普通臨街樓閣,德和樓的正門不是很寬,僅容三人並排而行。


    大門兩側,全然封閉,根本不像普通臨街樓閣一樣,恨不得把一層臨街的整麵牆全給去除。


    一層空間很是廣闊,連常見的立柱,都不見了蹤影,最奇特的是,一層頂部根本沒有封閉,從一樓抬頭,就能看到二樓的樓頂。


    所謂二樓,隻不過是在一樓的上空,靠著外牆,圈了三麵,還被分為一個個小型包廂,前後通透,隻要一打開窗戶,就能講一樓的情況一覽無餘。


    而整個德和樓做工最為精巧的地方,竟然是正對大門的一處高台,長約五十步,寬約三十步,高出地麵五尺,三麵以三尺木質圍欄圍護,後麵掛著幔帳,左右各有一個挑簾,左側挑簾上方,寫著“出將”,右邊寫著“入相”。


    那真是要多怪異,有多怪異。


    說是酒樓,卻也不像,說是食肆,更是不對,倒是真有人猜測,這德和樓,莫不是一座戲樓?不過很快被推翻了,就算是戲樓,也沒有這種樣式的啊……


    鎮州城的人,越是猜測,就越是好奇,越是好奇,就越是對德和樓期待。


    臨近七月十五,德和樓貼出告示,盂蘭盆節,開業,更是把鎮州城中所有人的胃口,吊了個十足。


    這種饑餓營銷的套路,自然是楊鳳樓的手筆。


    這德和樓,正是李公子在楊鳳樓的詳細指導下,為貴和班專門營造的新型戲樓,其形製,完全是仿製民國時期的戲樓。


    楊鳳樓為了讓貴和班的演出獲得最理想效果,對德和樓的營造可謂煞費苦心。


    所謂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


    鎮州城中人,對德和樓種種怪異之處津津樂道,卻根本沒有說到點上,他們看到德和樓的詭異,隻不過是浮於表麵,真正根本的東西,都掩飾在德和樓的精心構造之中。


    比如德和樓二樓的頂棚,根本沒有選用唐朝營建法式中常用的坡屋頂,而是采用疊屋架的方式,搭建了一個藻井,開口廣大,深度足足一丈有餘,就像一個無形的大碗,扣在了舞台的上方。


    在舞台下方,楊鳳樓更是特意提點李思睿,讓他尋來五口大缸,內不置物,埋在舞台下方。


    無論是頭頂的藻井,還是舞台下方的大缸,都可以讓貴和班在表演的時候,讓聲音傳播得更遠。


    除此之外,還在舞台前後做了很多的機關布景,隻等演出到合適的劇目的時候拿出來,力爭讓人耳目一新。


    與此同時,貴和班也在加緊演練劇目,務求爛熟於心,聶一錦更是被楊鳳樓催得上躥下跳,就差晝夜不息地排演京劇了。


    貴和班七月初七抵達鎮州,在緊張的排演中,終於等到了七月十五。


    德和樓正式開業!


    鞭炮齊鳴,鑼鼓喧天,請了兩隊人舞獅舞龍,自然有一番熱鬧景象。


    作為德和樓的東家,李思睿第一次正式露麵,在眾人的齊聲恭賀之下,一把扯下了牌匾上的大紅綢子,黑底金字的“德和樓”三個字,在陽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輝。


    同時,有人也扯下了門柱之上的兩幅紅綢子,露出了對聯一副:


    “舞台小天地,天地大舞台!”


    德和樓的少東家李思睿,滿麵紅光,笑容可掬地大聲說道:“承蒙諸位父老鄉親抬愛,德和樓戲樓正式開業,特從都城長安請來京劇名班貴和班,在德和樓演出,演出內容乃是京劇,必然不會讓大家失望,請諸位賞臉一觀,賞臉一觀……”


    說完之後,便招呼自己請來的眾多親朋好友,將其他的事情交給了雇傭來的大掌櫃。


    德和樓的大掌櫃姓謝,四十多歲,很是能說會道,見東家離開,不由得高聲說道:


    “德和樓開業酬賓,原價三十文的門票,現在隻需三文便可入場聽戲,另外贈送綠茶一杯,可添水三次,另有幹鮮果品,請大家品嚐……”


    “諸位,剛才鄙樓東家說了,德和樓開業之初,就請來了都城京劇名班,在我德和樓演出,機會實在難得啊,請諸位抓緊機會,萬萬不可錯過啊……”


    樓外眾人一聽,紛紛倒吸一口涼氣,他們對什麽京劇名班到是不甚了解,但是對三十文錢,可是有著切身的認識,那可足夠到酒樓之中,要上小菜兩個老酒一壺了,結果到了德和樓,就換一杯茶水喝?


    這是什麽茶水,怎麽如此金貴?


    再說了,啥叫京劇?


    什麽都說不清楚,就敢叫價三十文?


    這德和樓,可是夠黑的啊!


    不過,眾人轉念一想,原本三十文的茶水,現在隻要三文錢,豈不是一個大便宜!?


    沒說的,有便宜不占,王-八蛋!


    早有好事之人,掏出三文錢,要去見識個新鮮。


    在他們的帶動之下,也有人紛紛解囊。


    不多時,德和樓中,已經人聲鼎沸。


    李思睿和另外幾個年齡相仿公子,坐在二層最好的包廂之中,看著樓下一頓喧囂,忍不住麵露微笑。


    旁邊一位公子輕輕一笑。


    “李六,你小子平時最是摳門,沒想到,不聲不響之中,就幹下了這麽大的一個買賣,還真讓人刮目,不過,這京劇到底是什麽,給咱們兄弟透個底啊……”


    李思睿微微一笑,想起楊鳳樓那自信滿滿的樣子,不由得學著說了一句:


    “京劇?哈哈……您就瞧好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武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匹夫帶刀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匹夫帶刀並收藏大唐武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