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鐵柱本是附近相鄰看不上的破落戶,祖傳的打鐵鋪也在他手上敗落下去。
但人生難得一貴人,趙鐵柱遇到了陸駿,當時他也是無路可走,就答應了跟著陸駿幹,拿著並不低的工資。初時還有些湍湍不安,隻怕哪天就丟了這份工作。軸承研製出來,陸駿獎勵的十兩銀子他都不敢要,覺得燙手。
但接下來,他卻慢慢的習以為常。陸駿不是小氣的人,從給他們的待遇和工資上看,都在這個時代的前列。而他趙鐵柱作為鐵工房的總工——陸駿新給的名稱,全稱是總工程師,他雖然不懂這個名稱的意思,但知道這個名稱的分量。
整個陸駿旗下的產業中,隻有一位總工程師,就是他趙鐵柱。還有三個工程師,其中一個還是自己的徒弟。
工程師主要負責技術方麵,能得到工程師的稱號,也是對其本身技術的肯定。
這中間還有一段小插曲,當時陸駿在設置工程師這個崗位時,曾問過趙鐵柱,問他是願意繼續負責鐵工房的生產任務,還是想走技術路線。
趙鐵柱思考了很久,最後決定走技術這條路。他也不清楚為什麽會選這個,隻是直覺罷了。
陸駿沒讓他失望,工程師的工資比他負責生產的工資還要高,每當有他研發出來新的技術,哪怕是對現有技術的小小改進,陸駿都會不吝賞賜,獎金拿的他手軟!
現在他的工資每月足有十兩之多,加上各種福利和獎金,總要有平均下來要有個十二三兩。這讓周邊的鄰居羨慕不已,找他托關係進工坊的人多不勝數,甚至他太爺爺那輩的交情都被拿出來。
趙鐵柱不是聖人,被人求著辦事的感覺真的很爽,但他清楚這是誰給的。所以但凡有求他找關係進工坊的,他隻是幫忙引薦,也就是安排去麵試,能不能成功就看個人造化了。
這位叫做楊旭的少年就是這樣,論關係趙鐵柱都不記得和他們家來往過,但有親戚關係是實打實的。正好趕上這次大招工,趙鐵柱就讓楊旭在這日趕來登記。
“你叫什麽名字?哪裏人氏?”楊旭來到近前,看是比他還小的孩童在做繼續。
“我叫楊旭,楊家河人。”楊旭努力讓自己聲音平緩一些。
“家裏幾口人?父母叫什麽?戶口簿可有帶來?”
楊旭一一回答,這些都有準備,所以比較快。
簡單的信息登記之後,楊旭鬆了口氣,還好沒出醜,正準備離開,隻聽得為他做登記的孩童又問道:“你可有想過進工坊做什麽?”
“這……”這個問題出乎楊旭的意料,一時間不知改如何回答。
給他做登記的孩童叫王伯朗,前文提過,在學堂中年齡最大的一個。陸駿事先有交代,如果有看好的人,就多問兩句。
別看這次招工來了兩三千人,實際上多是鄉野村夫,大字不識一個,好點的能把自己名字說全了,更多的是說自己的小名。王伯朗手上登記過的,有十個狗蛋,八個二柱……
眼前這位叫楊旭的,從來到就給了王伯朗很好的印象,無論談吐還是舉止,都不似大部分人那麽粗鄙,所以王伯朗就忍不住多問了幾句。
細問之下才知道,這楊旭讀過幾年私塾,後來其父離世,他作為家中老大,便扛起來家庭重擔,怨不得較常人不同,畢竟讀過書的人。
但別看楊旭瘦弱,做起活來不比一般壯漢差,當然這事楊旭自己說的,王伯朗對此持懷疑態度,但這不影響對他的錄用——王伯朗初步能確定這楊旭能被錄用上。諾大的工坊,工人一抓一大把,但識字的就甚是少見了。
“但說無妨,這隻是隨便問問罷了,說不準有幸,還能做上你喜歡的工作。”王伯朗看楊旭踟躇,就鼓勵道。
“我想做工程師……聽說工程師的工銀最高。”楊旭最後一咬牙,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
他做好了被嘲笑的準備,但是王伯朗並沒有嘲笑他,隻是看著他道:“你倒是知道工程師……隻是這工程師不是一般人能當得上的。”
工程師是個新的職位,也是個新的名詞,一般人不會知道,就是工坊裏麵也有許多人不甚清楚。
“我有個遠房表叔也在工坊裏,所以知道些。”
工坊在八丈河鎮說,工人也都是八丈河鎮的百姓,裏麵的親戚不少!王伯朗也就沒有細問他的遠房表叔是誰。
“嗯,好了。”王伯朗寫完之後,吹了吹墨跡道:“三日之後,會在鎮上貼出來錄取的人選,你到時候看通知吧。”
“呃……那謝謝王小哥。”楊旭躬了躬身子說道,想不到就這樣結束了。
他排的位置靠前,離招工結束還早,他就準備在陸氏工坊轉轉,哪怕不被錄取,也算漲漲見識了。
現在的陸氏工坊,處處顯露著忙碌的狀態,透過大門看裏麵影影綽綽的人來回走動,高聳的幾個煙筒冒著濃煙,隨風飄蕩,陣陣的敲打聲不絕於耳,偶爾還有人高聲叫罵,許是哪個管事在管教手下的工人。
八丈河邊的碼頭上停著三艘貨船,十多個膀大腰圓的工人正在裝卸貨物,這是他沒有見過的車子。兩個輪子,類似馬車,但他直覺這東西不是用馬拉的。
工人們把這個他沒見過的車子一輛輛裝上船,他細數了一下,大概有三十多輛,卻不知是運往何處。
看到這車子,他想到這其中大部分有他那遠房表叔趙鐵柱的功勞。據趙鐵柱說道,他任總工程師,負責技術問題,所有新生產的東西都有他的功勞在裏麵……
一時間楊旭看的有些癡了,想象自己以後也會是工程師,工坊裏生產的東西都要用到自己的技術,這感覺不是一般的爽!
這一刻,他內心沒有想到錢,單純的是對工程師、對技術的向往和想象!
但是一陣噪雜聲,把楊旭拉倒現實中,隻見遠處有兩人在爭吵什麽,許多人想要圍上去觀看,但被維持秩序的工人給勸阻。而他因為登記過了,倒是可以過去一觀。
想到這,他不由自主的湊上前去看看是怎麽回事。
但人生難得一貴人,趙鐵柱遇到了陸駿,當時他也是無路可走,就答應了跟著陸駿幹,拿著並不低的工資。初時還有些湍湍不安,隻怕哪天就丟了這份工作。軸承研製出來,陸駿獎勵的十兩銀子他都不敢要,覺得燙手。
但接下來,他卻慢慢的習以為常。陸駿不是小氣的人,從給他們的待遇和工資上看,都在這個時代的前列。而他趙鐵柱作為鐵工房的總工——陸駿新給的名稱,全稱是總工程師,他雖然不懂這個名稱的意思,但知道這個名稱的分量。
整個陸駿旗下的產業中,隻有一位總工程師,就是他趙鐵柱。還有三個工程師,其中一個還是自己的徒弟。
工程師主要負責技術方麵,能得到工程師的稱號,也是對其本身技術的肯定。
這中間還有一段小插曲,當時陸駿在設置工程師這個崗位時,曾問過趙鐵柱,問他是願意繼續負責鐵工房的生產任務,還是想走技術路線。
趙鐵柱思考了很久,最後決定走技術這條路。他也不清楚為什麽會選這個,隻是直覺罷了。
陸駿沒讓他失望,工程師的工資比他負責生產的工資還要高,每當有他研發出來新的技術,哪怕是對現有技術的小小改進,陸駿都會不吝賞賜,獎金拿的他手軟!
現在他的工資每月足有十兩之多,加上各種福利和獎金,總要有平均下來要有個十二三兩。這讓周邊的鄰居羨慕不已,找他托關係進工坊的人多不勝數,甚至他太爺爺那輩的交情都被拿出來。
趙鐵柱不是聖人,被人求著辦事的感覺真的很爽,但他清楚這是誰給的。所以但凡有求他找關係進工坊的,他隻是幫忙引薦,也就是安排去麵試,能不能成功就看個人造化了。
這位叫做楊旭的少年就是這樣,論關係趙鐵柱都不記得和他們家來往過,但有親戚關係是實打實的。正好趕上這次大招工,趙鐵柱就讓楊旭在這日趕來登記。
“你叫什麽名字?哪裏人氏?”楊旭來到近前,看是比他還小的孩童在做繼續。
“我叫楊旭,楊家河人。”楊旭努力讓自己聲音平緩一些。
“家裏幾口人?父母叫什麽?戶口簿可有帶來?”
楊旭一一回答,這些都有準備,所以比較快。
簡單的信息登記之後,楊旭鬆了口氣,還好沒出醜,正準備離開,隻聽得為他做登記的孩童又問道:“你可有想過進工坊做什麽?”
“這……”這個問題出乎楊旭的意料,一時間不知改如何回答。
給他做登記的孩童叫王伯朗,前文提過,在學堂中年齡最大的一個。陸駿事先有交代,如果有看好的人,就多問兩句。
別看這次招工來了兩三千人,實際上多是鄉野村夫,大字不識一個,好點的能把自己名字說全了,更多的是說自己的小名。王伯朗手上登記過的,有十個狗蛋,八個二柱……
眼前這位叫楊旭的,從來到就給了王伯朗很好的印象,無論談吐還是舉止,都不似大部分人那麽粗鄙,所以王伯朗就忍不住多問了幾句。
細問之下才知道,這楊旭讀過幾年私塾,後來其父離世,他作為家中老大,便扛起來家庭重擔,怨不得較常人不同,畢竟讀過書的人。
但別看楊旭瘦弱,做起活來不比一般壯漢差,當然這事楊旭自己說的,王伯朗對此持懷疑態度,但這不影響對他的錄用——王伯朗初步能確定這楊旭能被錄用上。諾大的工坊,工人一抓一大把,但識字的就甚是少見了。
“但說無妨,這隻是隨便問問罷了,說不準有幸,還能做上你喜歡的工作。”王伯朗看楊旭踟躇,就鼓勵道。
“我想做工程師……聽說工程師的工銀最高。”楊旭最後一咬牙,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
他做好了被嘲笑的準備,但是王伯朗並沒有嘲笑他,隻是看著他道:“你倒是知道工程師……隻是這工程師不是一般人能當得上的。”
工程師是個新的職位,也是個新的名詞,一般人不會知道,就是工坊裏麵也有許多人不甚清楚。
“我有個遠房表叔也在工坊裏,所以知道些。”
工坊在八丈河鎮說,工人也都是八丈河鎮的百姓,裏麵的親戚不少!王伯朗也就沒有細問他的遠房表叔是誰。
“嗯,好了。”王伯朗寫完之後,吹了吹墨跡道:“三日之後,會在鎮上貼出來錄取的人選,你到時候看通知吧。”
“呃……那謝謝王小哥。”楊旭躬了躬身子說道,想不到就這樣結束了。
他排的位置靠前,離招工結束還早,他就準備在陸氏工坊轉轉,哪怕不被錄取,也算漲漲見識了。
現在的陸氏工坊,處處顯露著忙碌的狀態,透過大門看裏麵影影綽綽的人來回走動,高聳的幾個煙筒冒著濃煙,隨風飄蕩,陣陣的敲打聲不絕於耳,偶爾還有人高聲叫罵,許是哪個管事在管教手下的工人。
八丈河邊的碼頭上停著三艘貨船,十多個膀大腰圓的工人正在裝卸貨物,這是他沒有見過的車子。兩個輪子,類似馬車,但他直覺這東西不是用馬拉的。
工人們把這個他沒見過的車子一輛輛裝上船,他細數了一下,大概有三十多輛,卻不知是運往何處。
看到這車子,他想到這其中大部分有他那遠房表叔趙鐵柱的功勞。據趙鐵柱說道,他任總工程師,負責技術問題,所有新生產的東西都有他的功勞在裏麵……
一時間楊旭看的有些癡了,想象自己以後也會是工程師,工坊裏生產的東西都要用到自己的技術,這感覺不是一般的爽!
這一刻,他內心沒有想到錢,單純的是對工程師、對技術的向往和想象!
但是一陣噪雜聲,把楊旭拉倒現實中,隻見遠處有兩人在爭吵什麽,許多人想要圍上去觀看,但被維持秩序的工人給勸阻。而他因為登記過了,倒是可以過去一觀。
想到這,他不由自主的湊上前去看看是怎麽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