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相比周馥,陸駿更能明白曆史的走向。周馥所看到的議會製度,在現階段還沒有平民的代表。也就是說英國的上下兩院,現在是沒有下議院的。
或許有,但是周馥看到的書上是沒有的。
然而隨著民智大開,以及這諫議院的產生,慢慢的民眾就明白了諫議院的作用,到時候想要爭取自己權利的民眾不在少數,甚至會對諫議院產生衝擊。
與其如此,還不如現在就成立一個登聞院,真正讓老百姓有所訴求的這麽一個機構。這樣一來,民眾的情緒就有了地方宣泄。
與其等到日後民眾自發的建立這麽一個機構,還不如由他現在就建立起來,這麽一來還可以把登聞院控製在手中。
不過既然有了登聞院,這諫議院的製度也要適當的調整一下,把代表由原來的民眾選舉改為從資產超過一百兩銀子的人中選舉。
三日之後,在經過一陣雞飛狗跳、鬧哄哄的所謂的選舉,諫議院和登聞院的代表和院長都被選舉出來。
周馥給把這些代表叫做大夫,大夫這個詞在古代是一個階層,泛指朝廷的官員,所以有士大夫一說。
但是諫議院是取自諫議大夫的典故,所以他規定這些代表統稱為諫議大夫,反正朝廷也沒規定不許叫這個。
諫議院的院長由周馥提議,讓陸駿的父親陸從廣擔任,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表決通過。
而得到這個消息的陸從廣愣了半響,最後有些無奈的歎息一聲,算是應下來。
他自小就知道兒子是個主意正的人,自從把恒豐錢莊交給他之後,這一係列眼花繚亂的變化讓他有些跟不上,索性就在家養老算了,眼不見心不煩。
唯一讓他憂心的是陸駿的婚事,隻是和陸駿說了多次,但陸駿隻是敷衍。他雖有心責難,但是看到兒子那忙碌的身影,最後也隻得高高拿起輕輕放下。
卻想不到周馥讓他來出任這個什麽諫議院的院長,本著為兒子奉獻一切的精神,陸從廣再次出山。
至於登聞院的院長人選,最後落在了一個叫呂玉成的破落秀才身上。今年三十多歲,秉性剛直不阿,屢試不第之後,就放棄了繼續科舉。
之後在鄉下辦了個私塾,教書育人,有教無類,無論有錢沒錢都可過去聽課,十裏八鄉的都很敬重他,所以這次很輕易的當選了登聞院的院長。
他雖然到現在還對登聞院很糊塗,但是“登聞”二字他卻明白其中的分量。而後和周馥一番交流,他臉色變得很鄭重。
登聞院是代表老百姓的利益的這麽一個機構,他不明白為什麽周馥等人會把這個機構弄出來,因為這不符合他們的利益。
若是能把登聞院做好的話,那麽對老百姓的幫助是巨大的。想想今年的秋收風波,雖然八丈河鎮因為眾多工坊的存在,較其他鄉鎮要好上不少,但是終究受到了波及。
若是真有這麽一個登聞院在,鄉紳們還能那麽肆無忌憚嗎?這要打一個大大的問號了。
是故,他把這個登聞院院長的位置看的極重。
兩院成立之後,周馥很快把劉文官找來,對他說道:“如今服役期限日近,但是工坊裏又不能抽調那麽多人,所以我把大家請來一起協調這件事。”
劉文官當然知道這些時日周馥的動靜,隻是他對此不以為然,民間再怎麽鬧騰,但這裏總是朝廷的天下,還敢拒絕服役?
所以他就由著周馥折騰,今天倒要見見真章。
二人一道進入對河居,如今也隻有對河居能提供這麽大的場地供他們開會用。
周馥先為劉文官介紹了諫議院和登聞院,並且介紹了兩院的院長,聽到呂玉成這個登聞院院長是由鄉間的老百姓選出來的,還要加上登聞院的二十個代表,劉文官臉色變了變。
周馥繼續做起了主持人,他先是祝賀兩院的成立,當然是些冠冕堂皇的話,然後就把今年徭役一事拋了出來,也就是今日的正題。
“徭役乃是國朝之根本,若無人服役,國將不國……”周馥開題並未如劉文官設想的反對徭役,而是說明徭役對國家的重要性。
在他的想象中,周馥整出來這麽大的陣仗,定然是要反對徭役的。又是登聞院,又是諫議院,無非是打著民意的幌子想要反對自己的決定。
而他也早有腹稿,無論周馥如何說,如何做,他就抱著一個底線——徭役乃是朝廷之政,這一國朝律例不放,周馥也不能奈自己怎麽樣!
但是周馥不按常理出牌,倒讓他迷惑了,難道周馥還想為徭役正名不成?
接下來繼續聽周馥說:“我等皆是大明子民,自不可違抗朝廷法度……然而又要結合我八丈河鎮的實際情況來決定這徭役應該如何攤派。”
按下眾人的竊竊私語,周馥繼續道:“眾所周知,我八丈河鎮的情況和其他鄉鎮不太一樣……得益於陸會長的餘萌,我八丈河鎮工商發達,老百姓的生活是欣欣向榮……然而每年一次的徭役,在今年卻是會對鎮上的工坊造成很大的衝擊,老百姓也會受此影響。”
“這就造成了朝廷法度和民眾的意願相違背的矛盾,老百姓願意拿銀子頂役,但是卻無人願意服役……這也是我組織成立諫議院和登聞院的原因,舉全鎮之力來解決此事,倒是要勞煩諸位了。”說完,周馥對在做的眾人深施一禮。
劉文官冷笑道:“到不知你的意思是以民願為主,還是以朝廷法度為據?”
周馥笑了笑道:“朝廷法度自是不可違逆,但是老百姓的意願也要照顧到……這次請來諸公一同商議,魚與熊掌,二者想必可以兼得!”
“哼!”劉文官冷哼一聲,扭過頭不再理會,事情沒有水落石出之前,他倒也沒必要和周馥爭論,畢竟周馥口口聲聲不離朝廷法度,誰也挑不出毛病。
然而誰也沒有個好辦法,畢竟大家都是大姑娘上轎——頭一次,來到這裏多數是圖個新鮮罷了,哪裏有什麽解決辦法。
最後還是陸從廣說道:“明心,你既然提出此事,想必也有了腹稿,就不必賣關子了,說出來大家議一議。”
周馥笑道:“老爺子深知我心……既然大家沒有什麽法子,某也不藏著掖著了。”
“……某的提議就是成立一個專業的工程隊,並且是長期性的……有事時,可以代替百姓服役,無事時則可向外接攬活計維持生存,這樣一來,想必會有人願意做這件事了。”
“這個……就這麽簡單?”其他人有些不解,反問道。
“還要如何複雜?”周馥微微一笑:“不過說難倒也挺難的,就是如何維持這個工程隊的長期存在,不過這方麵日後再說。現在就議一下這隻工程隊是否應該建立?”
這當然毫無疑問的,有這麽一支工程隊負責徭役,官府也說不出話來,這和之前的做法類似,隻是稍稍有那麽一點區別。
區別就在於老百姓頂役繳納的錢該如何使用。
或許有,但是周馥看到的書上是沒有的。
然而隨著民智大開,以及這諫議院的產生,慢慢的民眾就明白了諫議院的作用,到時候想要爭取自己權利的民眾不在少數,甚至會對諫議院產生衝擊。
與其如此,還不如現在就成立一個登聞院,真正讓老百姓有所訴求的這麽一個機構。這樣一來,民眾的情緒就有了地方宣泄。
與其等到日後民眾自發的建立這麽一個機構,還不如由他現在就建立起來,這麽一來還可以把登聞院控製在手中。
不過既然有了登聞院,這諫議院的製度也要適當的調整一下,把代表由原來的民眾選舉改為從資產超過一百兩銀子的人中選舉。
三日之後,在經過一陣雞飛狗跳、鬧哄哄的所謂的選舉,諫議院和登聞院的代表和院長都被選舉出來。
周馥給把這些代表叫做大夫,大夫這個詞在古代是一個階層,泛指朝廷的官員,所以有士大夫一說。
但是諫議院是取自諫議大夫的典故,所以他規定這些代表統稱為諫議大夫,反正朝廷也沒規定不許叫這個。
諫議院的院長由周馥提議,讓陸駿的父親陸從廣擔任,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表決通過。
而得到這個消息的陸從廣愣了半響,最後有些無奈的歎息一聲,算是應下來。
他自小就知道兒子是個主意正的人,自從把恒豐錢莊交給他之後,這一係列眼花繚亂的變化讓他有些跟不上,索性就在家養老算了,眼不見心不煩。
唯一讓他憂心的是陸駿的婚事,隻是和陸駿說了多次,但陸駿隻是敷衍。他雖有心責難,但是看到兒子那忙碌的身影,最後也隻得高高拿起輕輕放下。
卻想不到周馥讓他來出任這個什麽諫議院的院長,本著為兒子奉獻一切的精神,陸從廣再次出山。
至於登聞院的院長人選,最後落在了一個叫呂玉成的破落秀才身上。今年三十多歲,秉性剛直不阿,屢試不第之後,就放棄了繼續科舉。
之後在鄉下辦了個私塾,教書育人,有教無類,無論有錢沒錢都可過去聽課,十裏八鄉的都很敬重他,所以這次很輕易的當選了登聞院的院長。
他雖然到現在還對登聞院很糊塗,但是“登聞”二字他卻明白其中的分量。而後和周馥一番交流,他臉色變得很鄭重。
登聞院是代表老百姓的利益的這麽一個機構,他不明白為什麽周馥等人會把這個機構弄出來,因為這不符合他們的利益。
若是能把登聞院做好的話,那麽對老百姓的幫助是巨大的。想想今年的秋收風波,雖然八丈河鎮因為眾多工坊的存在,較其他鄉鎮要好上不少,但是終究受到了波及。
若是真有這麽一個登聞院在,鄉紳們還能那麽肆無忌憚嗎?這要打一個大大的問號了。
是故,他把這個登聞院院長的位置看的極重。
兩院成立之後,周馥很快把劉文官找來,對他說道:“如今服役期限日近,但是工坊裏又不能抽調那麽多人,所以我把大家請來一起協調這件事。”
劉文官當然知道這些時日周馥的動靜,隻是他對此不以為然,民間再怎麽鬧騰,但這裏總是朝廷的天下,還敢拒絕服役?
所以他就由著周馥折騰,今天倒要見見真章。
二人一道進入對河居,如今也隻有對河居能提供這麽大的場地供他們開會用。
周馥先為劉文官介紹了諫議院和登聞院,並且介紹了兩院的院長,聽到呂玉成這個登聞院院長是由鄉間的老百姓選出來的,還要加上登聞院的二十個代表,劉文官臉色變了變。
周馥繼續做起了主持人,他先是祝賀兩院的成立,當然是些冠冕堂皇的話,然後就把今年徭役一事拋了出來,也就是今日的正題。
“徭役乃是國朝之根本,若無人服役,國將不國……”周馥開題並未如劉文官設想的反對徭役,而是說明徭役對國家的重要性。
在他的想象中,周馥整出來這麽大的陣仗,定然是要反對徭役的。又是登聞院,又是諫議院,無非是打著民意的幌子想要反對自己的決定。
而他也早有腹稿,無論周馥如何說,如何做,他就抱著一個底線——徭役乃是朝廷之政,這一國朝律例不放,周馥也不能奈自己怎麽樣!
但是周馥不按常理出牌,倒讓他迷惑了,難道周馥還想為徭役正名不成?
接下來繼續聽周馥說:“我等皆是大明子民,自不可違抗朝廷法度……然而又要結合我八丈河鎮的實際情況來決定這徭役應該如何攤派。”
按下眾人的竊竊私語,周馥繼續道:“眾所周知,我八丈河鎮的情況和其他鄉鎮不太一樣……得益於陸會長的餘萌,我八丈河鎮工商發達,老百姓的生活是欣欣向榮……然而每年一次的徭役,在今年卻是會對鎮上的工坊造成很大的衝擊,老百姓也會受此影響。”
“這就造成了朝廷法度和民眾的意願相違背的矛盾,老百姓願意拿銀子頂役,但是卻無人願意服役……這也是我組織成立諫議院和登聞院的原因,舉全鎮之力來解決此事,倒是要勞煩諸位了。”說完,周馥對在做的眾人深施一禮。
劉文官冷笑道:“到不知你的意思是以民願為主,還是以朝廷法度為據?”
周馥笑了笑道:“朝廷法度自是不可違逆,但是老百姓的意願也要照顧到……這次請來諸公一同商議,魚與熊掌,二者想必可以兼得!”
“哼!”劉文官冷哼一聲,扭過頭不再理會,事情沒有水落石出之前,他倒也沒必要和周馥爭論,畢竟周馥口口聲聲不離朝廷法度,誰也挑不出毛病。
然而誰也沒有個好辦法,畢竟大家都是大姑娘上轎——頭一次,來到這裏多數是圖個新鮮罷了,哪裏有什麽解決辦法。
最後還是陸從廣說道:“明心,你既然提出此事,想必也有了腹稿,就不必賣關子了,說出來大家議一議。”
周馥笑道:“老爺子深知我心……既然大家沒有什麽法子,某也不藏著掖著了。”
“……某的提議就是成立一個專業的工程隊,並且是長期性的……有事時,可以代替百姓服役,無事時則可向外接攬活計維持生存,這樣一來,想必會有人願意做這件事了。”
“這個……就這麽簡單?”其他人有些不解,反問道。
“還要如何複雜?”周馥微微一笑:“不過說難倒也挺難的,就是如何維持這個工程隊的長期存在,不過這方麵日後再說。現在就議一下這隻工程隊是否應該建立?”
這當然毫無疑問的,有這麽一支工程隊負責徭役,官府也說不出話來,這和之前的做法類似,隻是稍稍有那麽一點區別。
區別就在於老百姓頂役繳納的錢該如何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