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周馥也顧不得休息,抓緊時間寫了一封信,把自己一夜的思考寫在上麵,讓下人帶去給陸駿。


    而他也不等陸駿回話,回去洗漱過後,就找來胡董事長,也不廢話,讓他召集商會的人一道過來開會。


    巳時不到,人基本上到齊了,周馥也等來了陸駿的回信,上麵隻有一個字“可”,這讓周馥心中大定。


    “大家靜一靜。”周馥當仁不讓的主持起來會議,他是舉人身份,又是鎮上大戶周家的公子,現在乃是江淮工坊的大掌櫃,所以他還是很有威信的,不一時廳堂裏都靜了下來。


    “召集諸位來此,想必你們也知道所為何事。”周馥看了下眾人說道:“徭役一事,乃是朝廷的法度,我等不敢置喙,然而徭役對我們影響甚大,不能解決此時,下麵工人也無法安心工作。”


    有些個心急的跳出來說道:“周公子你說怎麽辦吧,大家聽你的。”


    “唉,還是等陸會長回來再說。反正他就在縣裏,招呼一聲很快的。”這個對周馥的能力有些質疑的。


    “反正我們人少勢弱,你們怎麽安排我們就怎麽做。”


    周馥對眾人的反應還是很滿意的,他伸手壓了壓,示意大家不要說話,他笑道:“此事已同陸會長商議過了,他是同意我的方案,然後就看大家的意見了。”


    “哦,什麽方案,周大掌櫃就別藏著掖著了。”


    “是啊是啊。”


    “好……其實這個方案不會讓大家為難,畢竟朝廷並無苛待,我等也不能無理取鬧。”


    他這麽一說,讓大部分人都放下心來。如果真要帶著大家鬧騰,雖說抱著法不責眾的念頭,但心中總會有些忐忑。


    “……某有意牽頭,成立一個組織,我稱之為諫議院,這個諫議院的用處,就是為了我們的利益能夠有所訴求。”


    眾人你看我我看你,難道就這樣?就是成立這麽一個組織,官府能夠聽你的?不過他們也曉得周馥沒有說完,俱是耐心的向下聽。


    “諫議院中的人員組成,由老百姓來推薦,暫定為一個村兩個人,大家想一想,這樣有什麽好處?”


    “……代表著民意?”本地的大戶孫仲漣說道。


    “還是老爺子看的明白,不做,這樣一來,諫議院就可以代表民意了。有了民意,官府還敢胡亂施為嗎?”


    “這個……雖說不能保證官府一定聽諫議院的,但是總會有所顧忌。”孫仲漣捋著胡須思索道。


    “正是這般……我大明講究言路開放,朝廷也不能禁止民間的意見向上麵傳達……如果我們把諫議院弄成了,將會是我們手中的一大利器。”


    “不過你說要老百姓來選舉……到時間選不到我們怎麽?”還是有人擔心這個。


    “嗬嗬,這個還要我明說該如何行事嗎?”周馥反問道。


    那人看眾人的眼光都有些異樣,頓時轉過彎來,臉色一時間有些漲紅。


    諫議院又是個新東西,老百姓不知道它代表著什麽,到時間自己這幫人去各個村子串聯一番,施一些小恩小惠,還擔心選不上?


    周馥的法子就是要效仿泰西一些國家的製度,成立類似國外議會、長老院之類的一個代表民意的機構。考慮到國朝的情況,叫議會顯然不合適,想了半天幹脆叫諫議院。


    類似朝廷的督察院,對某事發表自己的看法,不過二者區別很大。


    在周馥的設想中,日後八丈河鎮的一些公事,都要由諫議院來決議通過,這一點並不違反國朝法度。


    縣以下的鄉鎮並無朝廷的機構在,個別地方有巡檢司,但職責隻是捕盜緝私,並無行政權力。


    而所謂的亭正,前文也有介紹,最初也是公推出來的鄉老擔任,隻是負責承上啟下的作用,嚴格來說也無行政執法權,僅僅是代表縣裏,對某件事進行監督和敦促,如秋糧收繳、徭役的安排。


    所以這諫議院的設立,雖然事實上是針對官府,但是放到鄉鎮上,就是縣衙也不好多說什麽。


    日後這諫議院最好能擴展到整個大明最好,這樣能夠對地方官府乃至朝廷形成強有力的製衡作用。不過周馥不是傻子,路總要一步步走,飯也要一口口吃。


    現階段就是要先把八丈河鎮級的諫議院組織起來,並且形成一個標杆,讓效仿者能夠有所依憑。


    總得來說,這是一個自下而上的活動,以下層結構的變化慢慢的影響上層建築。


    接著在周馥的主持下,大家開始討論起來這諫議院的具體組成事項。因為參照泰西國家的結構,所以諫議院有些偏向泰西國家。


    在選擇時,周馥有意的選擇了英吉利的議會製度,雖然他很看不上,但是考慮到實際情況,這諫議院若想在大明有所作為,隻怕英吉利的議會製度是最合用的。


    和英吉利一樣,大明也有貴族。國朝自成祖以降,文官集團漸漸掌握了朝廷,而勳貴隻在軍中顯赫。


    勳貴因為朝廷法度的緣故,和皇室很靠攏,皇帝若是想對抗文官,一般都會拉上勳貴。


    而且中宗大興,勳貴在其中也出了很大的力,而且軍隊自改革之後,文官徹底從軍中推出,勳貴的勢力再次得到加強。


    勳貴既有軍方的勢力,又有皇室做靠山,本就是皇帝對抗文官的急先鋒。拉攏勳貴對抗文官,就很有必要了,做得好的話,還能夠另當今天子側目。


    而且諫議院取自古時的諫議大夫,國初時也曾設此官職,並非無中生有之物。


    所以在諫議院組成上,周馥擬用鄉紳、大族作為人選,日後諫議院若是發展起來,把勳貴、世家也吸納進來最好。


    既然這次是由江淮商會的人討論的,這諫議院裏的代表當然要由商會的人兼任了。


    在眾人討論細節時,陸駿又讓人送來一個消息,周馥看罷皺了皺眉,但是仔細考慮過後,心中暗道還是陸駿考慮的周到。


    陸駿所言的事情就是趁此機會,讓周馥再次成立一個諫議院,而裏麵的代表,卻都要選用那些真正能夠代表百姓的人,陸駿起名叫登聞院,取登聞鼓之典故。


    朝廷在朝天門設立登聞鼓,就是為了讓平民老百姓有所訴求。而陸駿所說的這個登聞院,自然就代表了老百姓的利益。


    但是周馥稍稍一琢磨,就明白了陸駿的打算。這諫議院他有意用商會的這些人,雖說也是讓百姓去選舉,但是明眼人一看就有問題。


    而這個登聞院是真正由老百姓選舉出來的,這樣一來就無人有話可說。諫議院和登聞院,一個代表鄉紳大族商人的利益,一個則代表老百姓的利益,幾乎把民望集於一身,這分量可不是一般的大!


    想通這點,周馥不由得暗自佩服陸駿的遠見。同時讓大家開始討論這登聞院的事情。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財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李太白豁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李太白豁並收藏大明財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