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舉目上望,隻見偌大一粒太陽,正在蔚藍的天空向下照耀,四周連一片雲彩也沒有。
鏡小仙問:“歌謠隻有這一首嗎?”
蒙威說;“是的,隻有這麽一首。”蒙媚也說;“是,就這一首。”
鏡小仙說:“那就有些難辦。”
“怎麽難辦?”
“歌謠裏隻說在夏至那天按照太陽照射鼓樓的投影進行尋找,但是太陽在一天之內,也是會自東向西運行的啊,鼓樓的投影也就會是一條線,按照這條線來尋找,難度同樣很大。”
蒙媚說:“隻要有線索就好,請鏡小仙姑娘幫助我們把這條線測算出來吧。”
鏡小仙說:“我試試看。”
於是鏡小仙蹲在當地,以樹枝當筆,凝神細細推演,約莫過了半個時辰的時間,她在地上畫出了一條直線。
畫好之後,鏡小仙說:“你們看,這就是從早上日出到晚上日落,鼓樓在太陽的投影之下所形成的一條直線。”
蒙威兄弟看這條直線向東西兩個方向延伸,約有二十幾丈長,不禁搖了搖頭,說道:“單憑這條直線,能說明什麽呢,我們總不能把這條直線以下的位置全部挖開吧!”
鏡小仙說:“按照我的理解,真龍居於地之中間,就天子居於國家中間,這是同一個道理,我想,不妨在這條直線的中間位置挖下去,可能會有收獲。”
蒙威沉吟不語,此時他的心情是複雜的,他既不想讓別人知道這三把神劍的秘密,但是同時自己又想早日知道真相,是那種既著急看到又不想看到結果的矛盾心情。
蒙媚想得比較簡單,說:“那就動手吧,試一試就知道了。”
於是蒙媚命令手下十幾個衛名,各持鐵鍬、鐵鏟,動手在這條線段的中間位置向下探掘。
沒想到挖掘了不深,還不到兩個人的深度時,就已經挖到了一個長長的盒子。這個盒子顏色漆黑,不知道是木是鐵,把鐵盒抬上來以後,眾人用手叩之,寂然無聲,就像手指所彈到的是棉花一樣。
盒子中間有一把鎖,年深日久,鎖已經鏽蝕斷開了,蒙威先行動手,用手一撥,鎖頭應手落地,這個漆黑盒子的盒蓋便“砰”地一聲自動彈開,嚇了眾人一跳。
盒蓋彈開以後,一道精光直衝雲霄,晃得那太陽光芒都暗淡了許多。良久,盒中精光稍弱,眾人低頭看時,隻見盒子裏所貯藏的,確實是一把寶劍。
隻見這劍:
劍身隨心轉,通體自如意,此鐵非凡鐵,良工鍛煉之。上古三昧火,老君爐為池,劍身標其名,古篆“擎天”字。神劍他為首,時運到生時,自當歸名將,拯救人間世。
確實是一把好劍。
“擎天劍!”蒙威不由得說了這三個字,話雖不多,但是包含了無數的讚歎之情。
蒙媚說:“你們再下去找找,還有兩把。”
這些衛士說:“蒙媚將軍,我們在附近都已經翻遍了,確實沒有了,隻有這一把。”
鏡小仙沉吟道:“這可有些奇怪,三把神劍,怎麽隻發現這一把呢?莫非,莫非這把劍的名字就叫做‘三把神劍’嗎?不太可能。”再仔細觀察挖掘出神劍的那個土坑,坑中似乎還有一個東西在隱隱而動,看不清是什麽東西,鏡小仙馬上跳進那個坑中。
坑底距離地麵約有一丈多深,潮氣甚重。
在潮氣撲麵之中,鏡小仙發現原來是一條蚯蚓在移動,這條蚯蚓比平常的蚯蚓要稍稍大一些,正按照寶劍原來埋藏的位置,向劍尖所指的方向前行。
一般來說,蚯蚓的移動速度比較慢,但是這條蚯蚓,行動速度極快,快的超出了鏡小仙的想象。
鏡小仙馬上意識到:“這條蚯蚓喜歡寶劍的靈氣,擎天劍已經被挖掘出來,蚯蚓隻好再尋找別的棲身之所,也就是尋找另外的寶劍,那麽按照蚯蚓的前進方向,找到另外兩把寶劍便不是難題了。”
想到這裏,鏡小仙覺得不能再耽擱,如果蚯蚓鑽到土裏,很不容易被發現,於是她朝上麵喊道:“蒙媚姑娘,派兩個人下來!”
蒙媚和蒙威不知道鏡小仙在下麵發現了什麽情況,隻有依照她的吩咐,派遣的兩名衛士下去。
兩名衛士到了下麵,問鏡小仙道:“小仙姑娘,出現了什麽情況?”
鏡小仙說:“你們兩個看那裏,看那條蚯蚓,慢慢動手,別驚嚇到它,跟在它後麵慢慢挖掘。”
兩名衛士點頭答應,按照蚯蚓的前進方向進行挖掘。
但是令這兩名衛士感到吃驚的是,他們兩個人也算是年輕壯漢了,幹活也非常賣力氣,但是無論如何也趕不上蚯蚓的前進速度,眼看著蚯蚓就要鑽入土裏,找不見蹤影了。
鏡小仙看得非常著急,對其中一名行動稍慢的侍衛說:“你把鐵鍬給我。”
鏡小仙持鐵鍬在手,親自動手挖掘起來,此時已經向斜下方向挖出很遠,在坑中又形成了一個大洞。
陽光已經射不進來了,漆黑一片。
在鏡中幻象世界時,鏡小仙常在夜裏練功,練就了一種暗中視物的本領,所以在這種情況下進行挖掘並不覺得吃力。
更主要的是,鏡小仙內力精湛,鐵鍬運動如飛,比那名年輕衛士的行動速度快得多。
時候不大,蚯蚓停下了。
鏡小仙在蚯蚓停下位置的旁邊挖了一鍬,觸到一件柔軟之物,和剛才碰到的漆黑盒子是同一種材質,心想:“是這個了,這是第二把神劍。”輕聲說:“你們兩個,都過來。”
兩名衛士深一腳淺一腳地向前走,走到鏡小仙身旁。
鏡小仙說:“你們把這個盒子也抬出去,小心一點。”
兩名衛士依言,一齊動手,將這個漆黑的盒子也抬到外麵去,與盛放第一把擎天劍的盒子並排而烈。
而這兩名衛士在放下盒子抬起眼睛的時候,卻猛然發現蒙威將軍臉色凝重,似是愁中帶怒,怒中帶恨,不知道是怎麽回事。
他們不知道,原來他們兩個在底下挖掘的時候,蒙威將軍想從黑盒子裏麵把擎天劍拿出來,但是入手沉重,根本拿不起來。
蒙威也算是少年英雄,力氣比平常人大得多,也自恃孔武有力,不把平常兵器放在眼裏,他平時用的寶劍既有一般寶劍的三倍重。
但是對於擎天劍,蒙威卻毫無辦法,而最令他難以理解的是:寶劍在黑漆盒子裏,由人抬著的時候,並不顯得如何沉重,但是若想把寶劍從黑漆盒子裏拿出來,卻是難上加難,就像寶劍和黑漆盒子是連成一體的一樣。
兩個衛士很少看到蒙將軍有這種表情,不敢多問,乖乖地站到一邊。
這個時候,下麵的鏡小仙已經又按照蚯蚓的指引,指到了第三把寶劍,喊人下去:“再派兩個人下來,蒙媚,蒙威將軍,再派兩個人下來!”
聲音幽深玄遠,不知道在這片刻功夫,鏡小仙又將工程進展了多遠。
蒙威黑著臉說:“你們兩個,再下去。”指著剛才上來那兩名衛士。
兩名衛士再度下去,時候不大,又抬出了第三個劍盒,而這一次,鏡小仙也隨之走了上來。
身上弄得到處都是泥巴汙水,連臉上弄得都是,頗不美觀了。
而眾衛士則覺得,鏡小仙姑娘弄得滿身滿臉汙泥汙水的樣子,倒是比平時臉色慘白的樣子更親切一些,更有了一些人間煙火氣。
而三個劍盒並排擺在那裏,盒蓋都被打開,三把劍形狀相似,隻是大小與顏色略有區別,最先發現的名叫擎天劍,最寬最長,為淺灰色;第二把名叫地廣劍,稍短一寸,為土黃色;第三把名叫通人劍比地廣劍更短一寸,為墨綠色。
三把劍性質相同,都像長在盒子裏麵一樣,無論是蒙威,還是蒙媚和鏡小仙,誰都無法拿起其中任何一把劍。
鏡小仙說:“我現在有點懷疑,這三把劍是不是用手來拿的,或者它們根本就是用來做法的器具,需要另外找到做法的方法。”
蒙媚搖搖頭,說:“看這三把劍精光外射的樣子,再看它們自身的鋒利程度,應該是持在手裏的兵器,隻不過我們幾個人的力氣不夠大而已。”
鏡小仙點頭,心裏在想著:“不知道韓江柳他們能不能使用這幾把劍。”正想將這個想法對蒙威將軍說明。
蒙威李金貴手下的衛士們說:“來人,把這三把劍,連同劍盒,都抬到將軍府裏去。”
眾衛士聽命,隨著蒙威兄妹和鏡小仙,幾個人一組,抬著那三個盒子,重新回到樂錦城中央的將軍府。
經過這一陣的忙亂,天已經黑下來了。
回到了將軍府,蒙媚則帶著鏡小仙去洗澡換衣服,而蒙威在大堂居中位置坐下,幾把寶劍就擺在麵前的地下,蒙威對著幾把寶劍發呆。
這就是祖祖輩輩流傳下來的秘密,現在秘密已經被自己發現了,但是發現還不如沒發現。
鏡小仙問:“歌謠隻有這一首嗎?”
蒙威說;“是的,隻有這麽一首。”蒙媚也說;“是,就這一首。”
鏡小仙說:“那就有些難辦。”
“怎麽難辦?”
“歌謠裏隻說在夏至那天按照太陽照射鼓樓的投影進行尋找,但是太陽在一天之內,也是會自東向西運行的啊,鼓樓的投影也就會是一條線,按照這條線來尋找,難度同樣很大。”
蒙媚說:“隻要有線索就好,請鏡小仙姑娘幫助我們把這條線測算出來吧。”
鏡小仙說:“我試試看。”
於是鏡小仙蹲在當地,以樹枝當筆,凝神細細推演,約莫過了半個時辰的時間,她在地上畫出了一條直線。
畫好之後,鏡小仙說:“你們看,這就是從早上日出到晚上日落,鼓樓在太陽的投影之下所形成的一條直線。”
蒙威兄弟看這條直線向東西兩個方向延伸,約有二十幾丈長,不禁搖了搖頭,說道:“單憑這條直線,能說明什麽呢,我們總不能把這條直線以下的位置全部挖開吧!”
鏡小仙說:“按照我的理解,真龍居於地之中間,就天子居於國家中間,這是同一個道理,我想,不妨在這條直線的中間位置挖下去,可能會有收獲。”
蒙威沉吟不語,此時他的心情是複雜的,他既不想讓別人知道這三把神劍的秘密,但是同時自己又想早日知道真相,是那種既著急看到又不想看到結果的矛盾心情。
蒙媚想得比較簡單,說:“那就動手吧,試一試就知道了。”
於是蒙媚命令手下十幾個衛名,各持鐵鍬、鐵鏟,動手在這條線段的中間位置向下探掘。
沒想到挖掘了不深,還不到兩個人的深度時,就已經挖到了一個長長的盒子。這個盒子顏色漆黑,不知道是木是鐵,把鐵盒抬上來以後,眾人用手叩之,寂然無聲,就像手指所彈到的是棉花一樣。
盒子中間有一把鎖,年深日久,鎖已經鏽蝕斷開了,蒙威先行動手,用手一撥,鎖頭應手落地,這個漆黑盒子的盒蓋便“砰”地一聲自動彈開,嚇了眾人一跳。
盒蓋彈開以後,一道精光直衝雲霄,晃得那太陽光芒都暗淡了許多。良久,盒中精光稍弱,眾人低頭看時,隻見盒子裏所貯藏的,確實是一把寶劍。
隻見這劍:
劍身隨心轉,通體自如意,此鐵非凡鐵,良工鍛煉之。上古三昧火,老君爐為池,劍身標其名,古篆“擎天”字。神劍他為首,時運到生時,自當歸名將,拯救人間世。
確實是一把好劍。
“擎天劍!”蒙威不由得說了這三個字,話雖不多,但是包含了無數的讚歎之情。
蒙媚說:“你們再下去找找,還有兩把。”
這些衛士說:“蒙媚將軍,我們在附近都已經翻遍了,確實沒有了,隻有這一把。”
鏡小仙沉吟道:“這可有些奇怪,三把神劍,怎麽隻發現這一把呢?莫非,莫非這把劍的名字就叫做‘三把神劍’嗎?不太可能。”再仔細觀察挖掘出神劍的那個土坑,坑中似乎還有一個東西在隱隱而動,看不清是什麽東西,鏡小仙馬上跳進那個坑中。
坑底距離地麵約有一丈多深,潮氣甚重。
在潮氣撲麵之中,鏡小仙發現原來是一條蚯蚓在移動,這條蚯蚓比平常的蚯蚓要稍稍大一些,正按照寶劍原來埋藏的位置,向劍尖所指的方向前行。
一般來說,蚯蚓的移動速度比較慢,但是這條蚯蚓,行動速度極快,快的超出了鏡小仙的想象。
鏡小仙馬上意識到:“這條蚯蚓喜歡寶劍的靈氣,擎天劍已經被挖掘出來,蚯蚓隻好再尋找別的棲身之所,也就是尋找另外的寶劍,那麽按照蚯蚓的前進方向,找到另外兩把寶劍便不是難題了。”
想到這裏,鏡小仙覺得不能再耽擱,如果蚯蚓鑽到土裏,很不容易被發現,於是她朝上麵喊道:“蒙媚姑娘,派兩個人下來!”
蒙媚和蒙威不知道鏡小仙在下麵發現了什麽情況,隻有依照她的吩咐,派遣的兩名衛士下去。
兩名衛士到了下麵,問鏡小仙道:“小仙姑娘,出現了什麽情況?”
鏡小仙說:“你們兩個看那裏,看那條蚯蚓,慢慢動手,別驚嚇到它,跟在它後麵慢慢挖掘。”
兩名衛士點頭答應,按照蚯蚓的前進方向進行挖掘。
但是令這兩名衛士感到吃驚的是,他們兩個人也算是年輕壯漢了,幹活也非常賣力氣,但是無論如何也趕不上蚯蚓的前進速度,眼看著蚯蚓就要鑽入土裏,找不見蹤影了。
鏡小仙看得非常著急,對其中一名行動稍慢的侍衛說:“你把鐵鍬給我。”
鏡小仙持鐵鍬在手,親自動手挖掘起來,此時已經向斜下方向挖出很遠,在坑中又形成了一個大洞。
陽光已經射不進來了,漆黑一片。
在鏡中幻象世界時,鏡小仙常在夜裏練功,練就了一種暗中視物的本領,所以在這種情況下進行挖掘並不覺得吃力。
更主要的是,鏡小仙內力精湛,鐵鍬運動如飛,比那名年輕衛士的行動速度快得多。
時候不大,蚯蚓停下了。
鏡小仙在蚯蚓停下位置的旁邊挖了一鍬,觸到一件柔軟之物,和剛才碰到的漆黑盒子是同一種材質,心想:“是這個了,這是第二把神劍。”輕聲說:“你們兩個,都過來。”
兩名衛士深一腳淺一腳地向前走,走到鏡小仙身旁。
鏡小仙說:“你們把這個盒子也抬出去,小心一點。”
兩名衛士依言,一齊動手,將這個漆黑的盒子也抬到外麵去,與盛放第一把擎天劍的盒子並排而烈。
而這兩名衛士在放下盒子抬起眼睛的時候,卻猛然發現蒙威將軍臉色凝重,似是愁中帶怒,怒中帶恨,不知道是怎麽回事。
他們不知道,原來他們兩個在底下挖掘的時候,蒙威將軍想從黑盒子裏麵把擎天劍拿出來,但是入手沉重,根本拿不起來。
蒙威也算是少年英雄,力氣比平常人大得多,也自恃孔武有力,不把平常兵器放在眼裏,他平時用的寶劍既有一般寶劍的三倍重。
但是對於擎天劍,蒙威卻毫無辦法,而最令他難以理解的是:寶劍在黑漆盒子裏,由人抬著的時候,並不顯得如何沉重,但是若想把寶劍從黑漆盒子裏拿出來,卻是難上加難,就像寶劍和黑漆盒子是連成一體的一樣。
兩個衛士很少看到蒙將軍有這種表情,不敢多問,乖乖地站到一邊。
這個時候,下麵的鏡小仙已經又按照蚯蚓的指引,指到了第三把寶劍,喊人下去:“再派兩個人下來,蒙媚,蒙威將軍,再派兩個人下來!”
聲音幽深玄遠,不知道在這片刻功夫,鏡小仙又將工程進展了多遠。
蒙威黑著臉說:“你們兩個,再下去。”指著剛才上來那兩名衛士。
兩名衛士再度下去,時候不大,又抬出了第三個劍盒,而這一次,鏡小仙也隨之走了上來。
身上弄得到處都是泥巴汙水,連臉上弄得都是,頗不美觀了。
而眾衛士則覺得,鏡小仙姑娘弄得滿身滿臉汙泥汙水的樣子,倒是比平時臉色慘白的樣子更親切一些,更有了一些人間煙火氣。
而三個劍盒並排擺在那裏,盒蓋都被打開,三把劍形狀相似,隻是大小與顏色略有區別,最先發現的名叫擎天劍,最寬最長,為淺灰色;第二把名叫地廣劍,稍短一寸,為土黃色;第三把名叫通人劍比地廣劍更短一寸,為墨綠色。
三把劍性質相同,都像長在盒子裏麵一樣,無論是蒙威,還是蒙媚和鏡小仙,誰都無法拿起其中任何一把劍。
鏡小仙說:“我現在有點懷疑,這三把劍是不是用手來拿的,或者它們根本就是用來做法的器具,需要另外找到做法的方法。”
蒙媚搖搖頭,說:“看這三把劍精光外射的樣子,再看它們自身的鋒利程度,應該是持在手裏的兵器,隻不過我們幾個人的力氣不夠大而已。”
鏡小仙點頭,心裏在想著:“不知道韓江柳他們能不能使用這幾把劍。”正想將這個想法對蒙威將軍說明。
蒙威李金貴手下的衛士們說:“來人,把這三把劍,連同劍盒,都抬到將軍府裏去。”
眾衛士聽命,隨著蒙威兄妹和鏡小仙,幾個人一組,抬著那三個盒子,重新回到樂錦城中央的將軍府。
經過這一陣的忙亂,天已經黑下來了。
回到了將軍府,蒙媚則帶著鏡小仙去洗澡換衣服,而蒙威在大堂居中位置坐下,幾把寶劍就擺在麵前的地下,蒙威對著幾把寶劍發呆。
這就是祖祖輩輩流傳下來的秘密,現在秘密已經被自己發現了,但是發現還不如沒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