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威說:“如今已經過去了三天,按照每一年的情況,他應該帶領人員押送第一批糧食回來了,可是為什麽到了此刻還不見動靜呢?”
幾個人不禁憂心忡忡。
他們不知道的是,此時此刻,在城北,淮中卻陷入到了另一場危險之中。
淮中帶領三千軍民百姓去樂錦城北搶收莊稼。
麥田在樂錦城北十裏之外,十裏之內,皆是金沙灘。
並不是顏色金黃的沙灘,而是純金碎屑所構成的沙灘,舉目望去,滿眼生花,這也是柯粱國王與青黃洪白黑五將軍對樂錦城垂涎三尺的原因,這些沙灘的誘惑力實在太大了。
淮中對跟隨自己而來的百姓們說:“你們樂錦城的百姓生活得很幸福啊,城外就有這遍地的黃金,用也用不完。”
百姓們紛紛說道:“淮壯士說笑了,這些黃金看起來可愛,但是一點用處都沒有。”
淮中奇道:“他們不是真的?”
“是真的,但是黃金這種東西,饑不能食、寒不能衣,真就不如滿地的麥穗來得實在。”
淮中點頭,覺得這些百姓們說的很有道理。
十裏路程,轉眼就到,跨過了這片金沙灘,淮中與三千人馬來到了麥田邊緣。
這種小麥是淮中從來沒有見過的,長得非常奇怪。它們每一株都高及半丈,堪稱雄壯,而且上麵長滿倒刺,特別是麥穗上麵的倒刺尖利無比。
如果不是百姓告訴淮中:“這就是我們日常吃的小麥了。”
淮中無論如何不會相信,世界上竟然有長得這麽奇怪的糧食。
淮中在東京汴梁城時,就是八十萬禁軍教頭林衝手下的隊長,管理著一號人馬,對於人員劃分的方案,其實非常熟稔,收割莊稼和兩軍列隊打仗有所不同,但是大的原理是完全一致的,因此雖然這種小麥長相怪異,但並不影響淮中的整體布置。
淮中按照打仗時的分隊方法,將三千百姓劃分成幾個小組,這組做什麽,那組做什麽,分配得井井有條,大家無不心服。
而到了具體工作起來的時候,淮中則顯現出了他的弱點,那就是對這種小麥的特性不夠熟悉,其他人收割完十株,他連五株都割不到,卻已經弄得遍體鱗傷,身上布滿了倒刺的小口子。
淮中是個從來不甘心認輸的人,細細琢磨著咖別人的做法,努力學習,過了半天的工夫,終於心領神會,變得非常熟悉了,也就沒和其他人收割得一樣快了。
他身邊的幾個百姓不由得讚歎道:“沒想到淮壯士大宋朝廷派來的人,竟然懂得我們番邦百姓的莊稼收割方法。”
淮中微微一笑,並不肯說自己是剛剛學會的。
天過中午,大家坐下來吃飯,所吃的無非是樂錦城中帶來的幹糧。
正在坐下吃飯的時候,卻聽到雷聲隆隆,眼看要下起雨來。
旁邊的百姓說道:“往年秋季,天幹雲淡,難得下雨,今年的雨倒下得很大。”
淮中有千裏眼的本領,目力矯健,是平常人所不能相比的,倒手搭涼蓬,向雷聲隱隱的方向望去,但見烏雲蓋頂的位置,不僅有雷電噴薄而出,同時,有兩件物事上下翻滾,卻是兩條金光燦燦的大龍。
龍行致雨,露結為霜,本來是自然界中平常的事情,但是龍為仙界之物,並不會讓平常百姓看到,因此即使下雨,那龍也是隱藏在雲朵之後,潛匿無形,隻能憑凡人去想像猜測。
可是,此時淮中竟然真的看到了龍,活生生的龍,與壁畫書籍中所看到的形象別無二致,是完全一樣的。
巨龍一共有兩條,兩條巨龍大小相同,幾乎可以說是一模一樣,上下翻滾,在烏雲和閃電中間穿梭來去,踴躍自如。
烏雲越壓越低,巨龍也越動越近,仿佛在這些人的頭頂上一樣。
淮中對眾百姓說道;“你們看,天上有巨龍在翻滾!”
眾人在淮中的指點下,也逐漸看到了兩條巨龍的模樣。
樂錦城的百姓有許多風俗和大宋中原地匹存在很大差別,但是與大宋百姓相似之處在於,他們也都對龍有極為強烈的信仰。在看到兩條巨龍之後,這三千名百姓紛紛跪倒,向著兩條巨龍頂禮膜拜,口中祈禱,念念有詞:龍王爺爺保佑、保佑我家平安,保佑年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淮中本不相信神仙保佑的說辭,但是對百姓們的做法也並不反感,他隻是站在一邊,冷靜得看著這兩條龍,這兩條巨龍出世,並不會是什麽事情都沒有,隨隨便便出來溜達,說不定就在現在,或者在未來的某段時間,將會有非常的變故出現。
淮中非常警惕,雖然並不相信憑自己一個人的力量,能夠戰勝兩條神話傳說中的巨龍,但是凡事盡力為之,也就不會後悔了。
淮中想得沒錯,這兩條巨龍,並不是普通的東海龍王、西海龍王,而是被囚禁在悲涼海之中的兩條毒龍。
悲涼海在樂錦城之西三百裏,是一個大湖,當地屬於內陸,有這一片大湖已經覺得非常廣闊了,因此起名叫做海,又因為這海礦物質極多,而供植物生長的養分卻明顯不足,幾乎可以稱得上是寸草不生,所以當地人稱之為悲涼海。
在二百六十年前,有兩條毒龍肆虐,專門以食人為生,包括樂錦城在內的當地百姓對它們在痛恨之餘卻也無可奈何。
正在當地百姓受這兩條毒龍殘害侵食,弄得家破人亡,各自準備背井離鄉的時候,突然來了一個雲遊的道人,將這兩條毒龍製服,將其關押在了悲涼海下中央的水牢之中,並且在上麵鎮上了道家靈符。
從此,兩條毒龍不再為害世間,周圍百姓也才重新過上了安居樂業的日子。
如今將近三百年過去,當時的事情已經成為了模糊的傳說,人們已經很少有人把祖輩留傳下來的傳說當成真事看待了。
他們不知道,祖輩的傳說,言猶在耳的,都是曾經發生過的真實事件,那個雲遊道人,至今依然健在,就是京城之中通真達靈先生,加號元妙先生、金門羽客,受宋徽宗所敬仰的道士林靈素的師父衝和子。
而這兩條毒龍重新出來禍害人家,則並不是衝和子的符咒不靈,而是因為柯梁國王同樣知道悲涼海毒龍的事情,派遣手下的黃將軍到悲涼海去,掀起了鎮壓在水牢之上的神符,兩條毒龍才得以重新騰雲駕霧,出現在人間,出現在百姓的麵前。
它們被關押了二百六十年,其暴戾威猛之氣,並沒有一點改變,相反,因為長期不能食肉,此刻看見三千餘人在這裏收割莊稼,各個忙得汗流浹背,非常疲累,正是下手的好機會。
兩條巨龍翻滾來去,各自瞅準了一個肥肥胖胖的漢子,一左一右,分別向兩個胖漢子馳去。
恰像兩道金色的閃電一樣,眾人隻覺得眼前一花,兩個胖漢子已經被兩頭巨龍咬住,帶到天上去了。
天上頃刻之間傳來兩聲慘叫,兩個胖漢子的衣服鞋襪被拋擲下來,而皮肉骨骼卻絲毫不剩,被兩條巨龍吃得精光。
事情發生的太過突然,就邊淮中都是眼見得悲劇出現,但是卻毫無還手之力,隻能任由兩個百姓受此屠戮之苦。
臨來的時候,淮中除了帶著收割莊稼的刀鐮以外,也是帶著兵器的,寶劍和弓箭都在地邊車上懸掛著。
淮中以最快的速度奔到大車旁邊,同時拈兩支箭在弓上,兩箭齊發,想著可以把兩條巨龍射將下來,為兩個百姓複仇。
但是事情哪有那麽容易,兩支箭射到天上,兩條巨龍一左一右,各自用大嘴叼住一支利箭,將利箭全都納入口內,嚼得粉碎,咯吱咯吱咀嚼之聲,眾人都聽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淮中不服,又再射了兩支箭,這次防止巨龍吞食,兩支箭分別射向巨龍最為柔嫩的肚腹位置,料想就算不把巨龍射死,也會讓他們帶傷而走,再也不敢輕易禍害百姓了。
這次的結果還算不錯,兩支箭全中。
兩條巨龍都是腹部中箭,淮中力氣奇大,兩支箭盡皆沒入腹中,隻留兩支翎毛在外麵。
兩股鮮血自兩條巨龍的腹部狂噴而出,猶如下了一場血雨。
驚天動地的兩聲慘叫之後,兩條巨龍終於逃之夭夭。
而它們的血跡落在麥田之內的位置,則糧食隨之而焦,發出一陣陣的小麥香熟之氣。
淮中警惕性很高,對眾人說道:“巨龍鮮血流過的地方,大家不要碰,更不要貿然過去收割。”
眾人領命。
淮中又說:“兩條巨龍不知道是什麽來曆?”
眾人盡皆默然不語,有一個歲數稍大的人將巨龍的傳說講了一遍,但也是語焉不詳,未能說清。
淮中說:“無論怎樣,我們都應該做好準備,防止他們去而複來。這樣,為了防止城中缺糧,我們先要由一部分人押著糧車回到城內。而我則繼續帶領大家收割剩餘的糧食。”
幾個人不禁憂心忡忡。
他們不知道的是,此時此刻,在城北,淮中卻陷入到了另一場危險之中。
淮中帶領三千軍民百姓去樂錦城北搶收莊稼。
麥田在樂錦城北十裏之外,十裏之內,皆是金沙灘。
並不是顏色金黃的沙灘,而是純金碎屑所構成的沙灘,舉目望去,滿眼生花,這也是柯粱國王與青黃洪白黑五將軍對樂錦城垂涎三尺的原因,這些沙灘的誘惑力實在太大了。
淮中對跟隨自己而來的百姓們說:“你們樂錦城的百姓生活得很幸福啊,城外就有這遍地的黃金,用也用不完。”
百姓們紛紛說道:“淮壯士說笑了,這些黃金看起來可愛,但是一點用處都沒有。”
淮中奇道:“他們不是真的?”
“是真的,但是黃金這種東西,饑不能食、寒不能衣,真就不如滿地的麥穗來得實在。”
淮中點頭,覺得這些百姓們說的很有道理。
十裏路程,轉眼就到,跨過了這片金沙灘,淮中與三千人馬來到了麥田邊緣。
這種小麥是淮中從來沒有見過的,長得非常奇怪。它們每一株都高及半丈,堪稱雄壯,而且上麵長滿倒刺,特別是麥穗上麵的倒刺尖利無比。
如果不是百姓告訴淮中:“這就是我們日常吃的小麥了。”
淮中無論如何不會相信,世界上竟然有長得這麽奇怪的糧食。
淮中在東京汴梁城時,就是八十萬禁軍教頭林衝手下的隊長,管理著一號人馬,對於人員劃分的方案,其實非常熟稔,收割莊稼和兩軍列隊打仗有所不同,但是大的原理是完全一致的,因此雖然這種小麥長相怪異,但並不影響淮中的整體布置。
淮中按照打仗時的分隊方法,將三千百姓劃分成幾個小組,這組做什麽,那組做什麽,分配得井井有條,大家無不心服。
而到了具體工作起來的時候,淮中則顯現出了他的弱點,那就是對這種小麥的特性不夠熟悉,其他人收割完十株,他連五株都割不到,卻已經弄得遍體鱗傷,身上布滿了倒刺的小口子。
淮中是個從來不甘心認輸的人,細細琢磨著咖別人的做法,努力學習,過了半天的工夫,終於心領神會,變得非常熟悉了,也就沒和其他人收割得一樣快了。
他身邊的幾個百姓不由得讚歎道:“沒想到淮壯士大宋朝廷派來的人,竟然懂得我們番邦百姓的莊稼收割方法。”
淮中微微一笑,並不肯說自己是剛剛學會的。
天過中午,大家坐下來吃飯,所吃的無非是樂錦城中帶來的幹糧。
正在坐下吃飯的時候,卻聽到雷聲隆隆,眼看要下起雨來。
旁邊的百姓說道:“往年秋季,天幹雲淡,難得下雨,今年的雨倒下得很大。”
淮中有千裏眼的本領,目力矯健,是平常人所不能相比的,倒手搭涼蓬,向雷聲隱隱的方向望去,但見烏雲蓋頂的位置,不僅有雷電噴薄而出,同時,有兩件物事上下翻滾,卻是兩條金光燦燦的大龍。
龍行致雨,露結為霜,本來是自然界中平常的事情,但是龍為仙界之物,並不會讓平常百姓看到,因此即使下雨,那龍也是隱藏在雲朵之後,潛匿無形,隻能憑凡人去想像猜測。
可是,此時淮中竟然真的看到了龍,活生生的龍,與壁畫書籍中所看到的形象別無二致,是完全一樣的。
巨龍一共有兩條,兩條巨龍大小相同,幾乎可以說是一模一樣,上下翻滾,在烏雲和閃電中間穿梭來去,踴躍自如。
烏雲越壓越低,巨龍也越動越近,仿佛在這些人的頭頂上一樣。
淮中對眾百姓說道;“你們看,天上有巨龍在翻滾!”
眾人在淮中的指點下,也逐漸看到了兩條巨龍的模樣。
樂錦城的百姓有許多風俗和大宋中原地匹存在很大差別,但是與大宋百姓相似之處在於,他們也都對龍有極為強烈的信仰。在看到兩條巨龍之後,這三千名百姓紛紛跪倒,向著兩條巨龍頂禮膜拜,口中祈禱,念念有詞:龍王爺爺保佑、保佑我家平安,保佑年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淮中本不相信神仙保佑的說辭,但是對百姓們的做法也並不反感,他隻是站在一邊,冷靜得看著這兩條龍,這兩條巨龍出世,並不會是什麽事情都沒有,隨隨便便出來溜達,說不定就在現在,或者在未來的某段時間,將會有非常的變故出現。
淮中非常警惕,雖然並不相信憑自己一個人的力量,能夠戰勝兩條神話傳說中的巨龍,但是凡事盡力為之,也就不會後悔了。
淮中想得沒錯,這兩條巨龍,並不是普通的東海龍王、西海龍王,而是被囚禁在悲涼海之中的兩條毒龍。
悲涼海在樂錦城之西三百裏,是一個大湖,當地屬於內陸,有這一片大湖已經覺得非常廣闊了,因此起名叫做海,又因為這海礦物質極多,而供植物生長的養分卻明顯不足,幾乎可以稱得上是寸草不生,所以當地人稱之為悲涼海。
在二百六十年前,有兩條毒龍肆虐,專門以食人為生,包括樂錦城在內的當地百姓對它們在痛恨之餘卻也無可奈何。
正在當地百姓受這兩條毒龍殘害侵食,弄得家破人亡,各自準備背井離鄉的時候,突然來了一個雲遊的道人,將這兩條毒龍製服,將其關押在了悲涼海下中央的水牢之中,並且在上麵鎮上了道家靈符。
從此,兩條毒龍不再為害世間,周圍百姓也才重新過上了安居樂業的日子。
如今將近三百年過去,當時的事情已經成為了模糊的傳說,人們已經很少有人把祖輩留傳下來的傳說當成真事看待了。
他們不知道,祖輩的傳說,言猶在耳的,都是曾經發生過的真實事件,那個雲遊道人,至今依然健在,就是京城之中通真達靈先生,加號元妙先生、金門羽客,受宋徽宗所敬仰的道士林靈素的師父衝和子。
而這兩條毒龍重新出來禍害人家,則並不是衝和子的符咒不靈,而是因為柯梁國王同樣知道悲涼海毒龍的事情,派遣手下的黃將軍到悲涼海去,掀起了鎮壓在水牢之上的神符,兩條毒龍才得以重新騰雲駕霧,出現在人間,出現在百姓的麵前。
它們被關押了二百六十年,其暴戾威猛之氣,並沒有一點改變,相反,因為長期不能食肉,此刻看見三千餘人在這裏收割莊稼,各個忙得汗流浹背,非常疲累,正是下手的好機會。
兩條巨龍翻滾來去,各自瞅準了一個肥肥胖胖的漢子,一左一右,分別向兩個胖漢子馳去。
恰像兩道金色的閃電一樣,眾人隻覺得眼前一花,兩個胖漢子已經被兩頭巨龍咬住,帶到天上去了。
天上頃刻之間傳來兩聲慘叫,兩個胖漢子的衣服鞋襪被拋擲下來,而皮肉骨骼卻絲毫不剩,被兩條巨龍吃得精光。
事情發生的太過突然,就邊淮中都是眼見得悲劇出現,但是卻毫無還手之力,隻能任由兩個百姓受此屠戮之苦。
臨來的時候,淮中除了帶著收割莊稼的刀鐮以外,也是帶著兵器的,寶劍和弓箭都在地邊車上懸掛著。
淮中以最快的速度奔到大車旁邊,同時拈兩支箭在弓上,兩箭齊發,想著可以把兩條巨龍射將下來,為兩個百姓複仇。
但是事情哪有那麽容易,兩支箭射到天上,兩條巨龍一左一右,各自用大嘴叼住一支利箭,將利箭全都納入口內,嚼得粉碎,咯吱咯吱咀嚼之聲,眾人都聽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淮中不服,又再射了兩支箭,這次防止巨龍吞食,兩支箭分別射向巨龍最為柔嫩的肚腹位置,料想就算不把巨龍射死,也會讓他們帶傷而走,再也不敢輕易禍害百姓了。
這次的結果還算不錯,兩支箭全中。
兩條巨龍都是腹部中箭,淮中力氣奇大,兩支箭盡皆沒入腹中,隻留兩支翎毛在外麵。
兩股鮮血自兩條巨龍的腹部狂噴而出,猶如下了一場血雨。
驚天動地的兩聲慘叫之後,兩條巨龍終於逃之夭夭。
而它們的血跡落在麥田之內的位置,則糧食隨之而焦,發出一陣陣的小麥香熟之氣。
淮中警惕性很高,對眾人說道:“巨龍鮮血流過的地方,大家不要碰,更不要貿然過去收割。”
眾人領命。
淮中又說:“兩條巨龍不知道是什麽來曆?”
眾人盡皆默然不語,有一個歲數稍大的人將巨龍的傳說講了一遍,但也是語焉不詳,未能說清。
淮中說:“無論怎樣,我們都應該做好準備,防止他們去而複來。這樣,為了防止城中缺糧,我們先要由一部分人押著糧車回到城內。而我則繼續帶領大家收割剩餘的糧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