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康問小和尚度母塔的位置。
小和尚說:“你問別人,別人也許還不知道,你問我,恰恰問對了人,我剛剛從度母塔回來!”
周康問:“那麽,度母塔究竟在什麽位置呢?”
小和尚說:“左右無事,我便帶你去吧。”
周康喜道:“如此,小師父,在下感激不盡了。”
小和尚合上寺門,在旁邊引路,周康帶著金鱗雕在後麵緊緊跟隨。
山路盤旋,周康問道:“這個度母塔煞是難找啊,小師父。”
小和尚回答道:“這個自然,這是我峨眉山的一座奇塔,說起來也有些淵源。”
“是什麽淵源?”
小和尚說道:“三年之前,我隨我師父去山北村莊做佛事,途經一處山凹之處,那裏有一隻雌老虎在捕一隻雄鹿,眼看就要捕到了,我師父善心發作,不忍心看那雄鹿轉眼成為老虎口中之物,鮮血淋漓、性命中斷,便對雌老虎應機說法,希望可以感化雌老虎,使其放過雄鹿一條性命。”
周康聽得饒有興致,問道:“後來怎樣?”
小和尚說道:“我師父普賢菩薩諄諄說法、苦口婆心,無奈這雌老虎惡業深重,無論如何不肯聽從,堅持要咬那雄鹿。我師父便說,‘你食肉而活,雄鹿食草而活,你若放了雄鹿,任其自由食草,我便把我這一身肉舍與你吃吧。’雌老虎便答應了。”
周康驚異地問道:“雌老師食了你師父?”問畢恍然,此問純屬多餘,若是普賢菩薩被吃,這幾天也就不會去山西五台山遊玩了。
小和尚搖頭道:“沒有,雌虎放過雄鹿,雄鹿遠遁而去,我師父橫躺在雌虎頭前,雌虎張開巨口,便欲吞噬我師父。這時,觀世音菩薩路過此地,見我師父做此舉動,便憑空幻化出一座七層寶塔,直接將雌虎鎮於寶塔之下。”
周康說:“觀世音菩薩倒是如此心狠,不如你師父良善了。”
小和尚說:“並不是這樣。”
“哦?那又是怎樣?”
小和尚說:“施主且聽小僧繼續說下去。”
“好,你說。”
小和尚說:“我師父見寶塔已成,光華燦然,而雌虎怒吼之聲還依稀可見,便問觀音菩薩,‘我欲舍身飼虎,以使雌虎少些戾氣、悟入佛法,觀音大世為什麽阻攔呢?’觀音菩薩便說,‘舍身飼虎的事情,我佛如來當日曾經做過,而此虎非彼虎,同一方法未必可以再用,我以佛塔鎮之,盼其在塔下苦度時光,經年曆月,長期修行,它亦當可曉得佛法奧義。’我師父普賢菩薩便笑答,‘看來,我的辦法,不如你的方法了。’觀音菩薩亦笑答,‘非是不如,二法兼用,方能助虎悟道。’我師父和說觀音菩薩說罷這段話,相視而笑,互有會心。”
周康說道:“如此看來,你師父普賢菩薩他老人家的本事終究要遜觀音菩薩一籌了?要不然為什麽最終選擇了以塔鎮壓的辦法呢?”
小和尚說:“施主這麽說又是不對了,其實鹿也好、虎也好,都是我師父他的演化,說真不是真,說假也並不假,同樣,觀音菩薩是他老人家請來的,他們二人實際上是用這種辦法來教育我成佛之道。”
周康恍然:“原來如此,佛法教化世人,原來如此艱難。”
小和尚說:“正是。”
兩個人一行說著話,一行到了山北一個低窪所在。
小和尚說:“施主請抬頭,那裏就是曾經鎮過雌虎的度母塔了。”
周康舉目望去,但見林木蔥蘢、百草蓊鬱,並沒有一座七層度母塔。
周康問道:“小師父,我為什麽沒有看見,難道是我的定力還不夠嗎?”
小和尚說:“就在那裏啊,伸手一指,定睛一看,不禁大吃了一驚,我亦無所見啊。”
周康自語道:“這是怎麽回事呢!”
小和尚敲著自己的腦袋,亦像是自言自語地說:“明明是在這裏呀,怎麽忽然就不見了呢?”
小和尚帶著周康在山窪處繞了幾圈,找了幾遍,連碎磚片瓦都沒有找到。
周康看著小和尚的誠懇樣子,知道他並非惡意撒謊之人,那麽,度母塔忽然不見肯定是另有其他原因。雖然一時找不見度母塔,可也不能怪到這個小和尚頭上,因此和顏悅色的說道:“小師父,勞煩你了,我自己再找找看,您先請回吧,改日我再去普賢寺中燒香。”
小和尚滿臉愧疚之情,失望走了,一路都在思考;度母塔怎麽就突然之間不見了呢!
小和尚走遠。
周康再次四下裏觀看,並沒有線索,忽然聽到在那幾棵大樹後麵,傳來了窸窸窣窣的聲音,不知道是什麽,便急忙奔過去看,見是幾個打柴的樵夫,躲在那裏瑟瑟發抖。
周康問:“你們怕什麽?”
幾個樵夫說道:“剛才,好可怕!”
周康問:“剛才,是什麽好可怕。”
幾個樵夫說:“好好一座度母塔,被幾個力士淩空拔起,運到山南去了。”
周康問:“什麽樣的力士?”
幾個樵夫說:“一共是四個,啊,不對,是五個人,一個帶頭的,身長一丈六尺,穿著又似盔甲、又似官服,不倫不類,小眼睛、長嘴巴、頭上滿是黃毛,樣子奇怪,猛看起來,好像一條狗。”
周康低聲詫異道:“是司獄將軍,果然對了,一定是把鏡小仙妹妹也帶來了。”
幾個樵夫又說:“那四個力士也真是不一般,分四個方向站好,伸出兩隻,四個人,八隻手,便生生將七層寶塔,抬起來飛走了。”
周康問:“那麽,那四個力士在那狗模狗樣人的帶領下,攜著寶塔,向峨眉山南方向飛走了。我們在此處砍柴大半輩子,從來沒見過這種怪事,因此嚇得發抖。”
周康說;“你們不要發抖,塔來是忽然而來,塔走是忽然而走,你們發抖是忽然而抖,砍柴是忽然而砍。一切都是忽然間事,為什麽要抖?”
幾人似懂非懂,但心情竟然陡然平靜。
周康駕著金鱗雕,離開這幾個砍柴之人,在雕背之上,雲霧之中,周康回想起來,愈發覺得好笑:沒想到來至這峨眉山上,我說話裏麵竟然也帶了些禪意,真是有趣。
想著,很快來到山南,山南空地上,一座七層寶塔凜然可見。
周康心思:“奇怪,怎麽剛才沒有發現這座寶塔。”
細看這座寶塔,塔高七層,襯以七福,巍峨壯觀,直逼天際,真的是:
塔勢如湧出,孤高聳天宮。
登臨出世界,磴道盤虛空。
突兀壓神州,崢嶸如鬼工。
四角礙白日,七層摩蒼穹。
下窺指高鳥,俯聽聞驚風。
再看度母塔周圍,香花蔓草,說不盡的美妙境界同,隻是在這美妙境界之中,卻潛藏著陣陣殺氣。
周康凝目細瞧,原來,那個司獄將軍並沒有走,而是隱藏在林木深處,遠遠地看著這座塔,可能是害怕有什麽人會突然接近寶塔吧。
而在司獄將軍周圍,那四個大力士兩人一組,分別站立在司獄將軍旁邊,威儀赫赫,看起來非常嚇人。
周康心想:“不知道我那小仙妹子,現在是不是被鎮壓在塔中。”凝神細聽,聽不到任何動靜,看來隻有深入到塔中一探究竟了。
周康駕著金鱗雕,直接飛至塔頂,金鱗雕雙翅帶風,雙足穩穩抓到塔頂的碧琉璃上。
周康將身一縱,跳到度母塔第七層的平台之上。
下麵,山林之中的司獄將軍看到了這一切,當然不能容忍有任何人前來搗亂,他將身一縱,倏忽間便到了周康的對麵,兩人在度母塔最高層相視而立。
司獄將軍微微笑道:“周康公子,你來得好快。”
周康說:“司獄將軍,你的行動也好快,山北之塔,片刻之間,便被你挪到了山南。”
司獄將軍說道:“山北風水不好,鎮壓鏡小仙不易。”
周康說道:“鏡小仙她現在在哪裏?”
司獄將軍微笑道:“就在這度母塔的第五層。我是天宮脾氣最好的人,關押鏡小仙,全是玉帝的主意,你們不要怪我!”
周康說:“我不怪你,但是我想見見她!”
司獄將軍說:“見她倒並非不可以,但你要老實聽話,不能起非分之想,想把她解救出去,那是辦不到的。”
周康說:“這就帶我去吧。”
司獄將軍說:“好!”
於是,司獄將軍在前,周康在後,二人從第七層走到第六層,從第六層走到第五層,到了第五層寶塔,司獄將軍從腰間解下鑰匙,開了塔門,引周康進去。
塔中氣氛寧靜,仿佛置身塵世之外,四壁上懸掛著觀音化身的度母像,中間一張佛床。
鏡小仙端坐於佛床之外,背朝門、麵向壁。
司獄將軍說:“鏡小仙,你的故人前來看你了。”
“是韓江柳麽?”鏡小仙的語氣裏洋溢著興奮之情,轉頭來看,見是周康,微微有些失望但仍是非常興奮:“周康哥哥,你來啦!”(未完待續。)
小和尚說:“你問別人,別人也許還不知道,你問我,恰恰問對了人,我剛剛從度母塔回來!”
周康問:“那麽,度母塔究竟在什麽位置呢?”
小和尚說:“左右無事,我便帶你去吧。”
周康喜道:“如此,小師父,在下感激不盡了。”
小和尚合上寺門,在旁邊引路,周康帶著金鱗雕在後麵緊緊跟隨。
山路盤旋,周康問道:“這個度母塔煞是難找啊,小師父。”
小和尚回答道:“這個自然,這是我峨眉山的一座奇塔,說起來也有些淵源。”
“是什麽淵源?”
小和尚說道:“三年之前,我隨我師父去山北村莊做佛事,途經一處山凹之處,那裏有一隻雌老虎在捕一隻雄鹿,眼看就要捕到了,我師父善心發作,不忍心看那雄鹿轉眼成為老虎口中之物,鮮血淋漓、性命中斷,便對雌老虎應機說法,希望可以感化雌老虎,使其放過雄鹿一條性命。”
周康聽得饒有興致,問道:“後來怎樣?”
小和尚說道:“我師父普賢菩薩諄諄說法、苦口婆心,無奈這雌老虎惡業深重,無論如何不肯聽從,堅持要咬那雄鹿。我師父便說,‘你食肉而活,雄鹿食草而活,你若放了雄鹿,任其自由食草,我便把我這一身肉舍與你吃吧。’雌老虎便答應了。”
周康驚異地問道:“雌老師食了你師父?”問畢恍然,此問純屬多餘,若是普賢菩薩被吃,這幾天也就不會去山西五台山遊玩了。
小和尚搖頭道:“沒有,雌虎放過雄鹿,雄鹿遠遁而去,我師父橫躺在雌虎頭前,雌虎張開巨口,便欲吞噬我師父。這時,觀世音菩薩路過此地,見我師父做此舉動,便憑空幻化出一座七層寶塔,直接將雌虎鎮於寶塔之下。”
周康說:“觀世音菩薩倒是如此心狠,不如你師父良善了。”
小和尚說:“並不是這樣。”
“哦?那又是怎樣?”
小和尚說:“施主且聽小僧繼續說下去。”
“好,你說。”
小和尚說:“我師父見寶塔已成,光華燦然,而雌虎怒吼之聲還依稀可見,便問觀音菩薩,‘我欲舍身飼虎,以使雌虎少些戾氣、悟入佛法,觀音大世為什麽阻攔呢?’觀音菩薩便說,‘舍身飼虎的事情,我佛如來當日曾經做過,而此虎非彼虎,同一方法未必可以再用,我以佛塔鎮之,盼其在塔下苦度時光,經年曆月,長期修行,它亦當可曉得佛法奧義。’我師父普賢菩薩便笑答,‘看來,我的辦法,不如你的方法了。’觀音菩薩亦笑答,‘非是不如,二法兼用,方能助虎悟道。’我師父和說觀音菩薩說罷這段話,相視而笑,互有會心。”
周康說道:“如此看來,你師父普賢菩薩他老人家的本事終究要遜觀音菩薩一籌了?要不然為什麽最終選擇了以塔鎮壓的辦法呢?”
小和尚說:“施主這麽說又是不對了,其實鹿也好、虎也好,都是我師父他的演化,說真不是真,說假也並不假,同樣,觀音菩薩是他老人家請來的,他們二人實際上是用這種辦法來教育我成佛之道。”
周康恍然:“原來如此,佛法教化世人,原來如此艱難。”
小和尚說:“正是。”
兩個人一行說著話,一行到了山北一個低窪所在。
小和尚說:“施主請抬頭,那裏就是曾經鎮過雌虎的度母塔了。”
周康舉目望去,但見林木蔥蘢、百草蓊鬱,並沒有一座七層度母塔。
周康問道:“小師父,我為什麽沒有看見,難道是我的定力還不夠嗎?”
小和尚說:“就在那裏啊,伸手一指,定睛一看,不禁大吃了一驚,我亦無所見啊。”
周康自語道:“這是怎麽回事呢!”
小和尚敲著自己的腦袋,亦像是自言自語地說:“明明是在這裏呀,怎麽忽然就不見了呢?”
小和尚帶著周康在山窪處繞了幾圈,找了幾遍,連碎磚片瓦都沒有找到。
周康看著小和尚的誠懇樣子,知道他並非惡意撒謊之人,那麽,度母塔忽然不見肯定是另有其他原因。雖然一時找不見度母塔,可也不能怪到這個小和尚頭上,因此和顏悅色的說道:“小師父,勞煩你了,我自己再找找看,您先請回吧,改日我再去普賢寺中燒香。”
小和尚滿臉愧疚之情,失望走了,一路都在思考;度母塔怎麽就突然之間不見了呢!
小和尚走遠。
周康再次四下裏觀看,並沒有線索,忽然聽到在那幾棵大樹後麵,傳來了窸窸窣窣的聲音,不知道是什麽,便急忙奔過去看,見是幾個打柴的樵夫,躲在那裏瑟瑟發抖。
周康問:“你們怕什麽?”
幾個樵夫說道:“剛才,好可怕!”
周康問:“剛才,是什麽好可怕。”
幾個樵夫說:“好好一座度母塔,被幾個力士淩空拔起,運到山南去了。”
周康問:“什麽樣的力士?”
幾個樵夫說:“一共是四個,啊,不對,是五個人,一個帶頭的,身長一丈六尺,穿著又似盔甲、又似官服,不倫不類,小眼睛、長嘴巴、頭上滿是黃毛,樣子奇怪,猛看起來,好像一條狗。”
周康低聲詫異道:“是司獄將軍,果然對了,一定是把鏡小仙妹妹也帶來了。”
幾個樵夫又說:“那四個力士也真是不一般,分四個方向站好,伸出兩隻,四個人,八隻手,便生生將七層寶塔,抬起來飛走了。”
周康問:“那麽,那四個力士在那狗模狗樣人的帶領下,攜著寶塔,向峨眉山南方向飛走了。我們在此處砍柴大半輩子,從來沒見過這種怪事,因此嚇得發抖。”
周康說;“你們不要發抖,塔來是忽然而來,塔走是忽然而走,你們發抖是忽然而抖,砍柴是忽然而砍。一切都是忽然間事,為什麽要抖?”
幾人似懂非懂,但心情竟然陡然平靜。
周康駕著金鱗雕,離開這幾個砍柴之人,在雕背之上,雲霧之中,周康回想起來,愈發覺得好笑:沒想到來至這峨眉山上,我說話裏麵竟然也帶了些禪意,真是有趣。
想著,很快來到山南,山南空地上,一座七層寶塔凜然可見。
周康心思:“奇怪,怎麽剛才沒有發現這座寶塔。”
細看這座寶塔,塔高七層,襯以七福,巍峨壯觀,直逼天際,真的是:
塔勢如湧出,孤高聳天宮。
登臨出世界,磴道盤虛空。
突兀壓神州,崢嶸如鬼工。
四角礙白日,七層摩蒼穹。
下窺指高鳥,俯聽聞驚風。
再看度母塔周圍,香花蔓草,說不盡的美妙境界同,隻是在這美妙境界之中,卻潛藏著陣陣殺氣。
周康凝目細瞧,原來,那個司獄將軍並沒有走,而是隱藏在林木深處,遠遠地看著這座塔,可能是害怕有什麽人會突然接近寶塔吧。
而在司獄將軍周圍,那四個大力士兩人一組,分別站立在司獄將軍旁邊,威儀赫赫,看起來非常嚇人。
周康心想:“不知道我那小仙妹子,現在是不是被鎮壓在塔中。”凝神細聽,聽不到任何動靜,看來隻有深入到塔中一探究竟了。
周康駕著金鱗雕,直接飛至塔頂,金鱗雕雙翅帶風,雙足穩穩抓到塔頂的碧琉璃上。
周康將身一縱,跳到度母塔第七層的平台之上。
下麵,山林之中的司獄將軍看到了這一切,當然不能容忍有任何人前來搗亂,他將身一縱,倏忽間便到了周康的對麵,兩人在度母塔最高層相視而立。
司獄將軍微微笑道:“周康公子,你來得好快。”
周康說:“司獄將軍,你的行動也好快,山北之塔,片刻之間,便被你挪到了山南。”
司獄將軍說道:“山北風水不好,鎮壓鏡小仙不易。”
周康說道:“鏡小仙她現在在哪裏?”
司獄將軍微笑道:“就在這度母塔的第五層。我是天宮脾氣最好的人,關押鏡小仙,全是玉帝的主意,你們不要怪我!”
周康說:“我不怪你,但是我想見見她!”
司獄將軍說:“見她倒並非不可以,但你要老實聽話,不能起非分之想,想把她解救出去,那是辦不到的。”
周康說:“這就帶我去吧。”
司獄將軍說:“好!”
於是,司獄將軍在前,周康在後,二人從第七層走到第六層,從第六層走到第五層,到了第五層寶塔,司獄將軍從腰間解下鑰匙,開了塔門,引周康進去。
塔中氣氛寧靜,仿佛置身塵世之外,四壁上懸掛著觀音化身的度母像,中間一張佛床。
鏡小仙端坐於佛床之外,背朝門、麵向壁。
司獄將軍說:“鏡小仙,你的故人前來看你了。”
“是韓江柳麽?”鏡小仙的語氣裏洋溢著興奮之情,轉頭來看,見是周康,微微有些失望但仍是非常興奮:“周康哥哥,你來啦!”(未完待續。)